灌洗检查

2024-10-11

灌洗检查(共6篇)

灌洗检查 篇1

重症肺炎是儿童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病, 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缺乏不典型, 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 加上由于患儿年龄较小, 其机体自身免疫防御系统较差, 容易诱发其他多种并发症, 诸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 严重者可能危及患儿生命[1]。传统病原检测及常规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效果;随着支气管镜在临床中的应用, 对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为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该院2008年12月—2014年9月间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重症肺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该院住院的儿童重症肺炎患儿共200例, 病例纳入标准:均符合2002年英国胸科学会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BTS) 对重症肺炎患儿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排除肺结核及异物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每组100例。其中, 观察组男62例, 女38例, 年龄6个月~14岁, 平均年龄为 (11±1.9) 岁。对照组男59例, 女41例, 年龄 (6个月~14) 岁, 平均年龄为 (10.9±1.7) 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 在观察组中有6例合并心力衰竭;25例合并呼吸衰竭, 18例合并胸腔积液;治疗组中有7例合并心力衰竭;27例合并呼吸衰竭, 18例合并胸腔积液, 所有患儿均行CT、痰培养、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检查患儿均做肺泡灌洗液培养、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 CT结果显示均被单侧或双侧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所有患儿均在家属知情, 并签署同意书的基础上开展该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 如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且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如:营养支持、止咳化痰以及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 具体步骤:患儿术前要求禁食水4 h, 麻醉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0.2~0.3 mg/kg, 鼻腔及咽部辅以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肺泡灌洗时辅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治疗。术中以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及经皮氧饱和度, 患儿体位采用仰卧位, 患儿若行机械通气, 直接采取经气管套管, 若患儿未行机械通气, 则采取经鼻插入纤维支气管镜, 均有37%生理盐水灌洗, 局部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共灌洗1~2次, 首次灌洗均留取肺泡灌洗液送检, 行肺泡灌洗液培养及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分为3个级别, 即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患儿经治疗后体温正常超过48 h, 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复查胸部CT示肺部炎症吸收。有效:经治疗后无发热, 咳嗽减轻, 肺部炎症吸收好转。无效:患儿治疗后仍反复发热, 仍咳嗽, 复查CT示肺部炎症未见明显好转, 或有进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并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病原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肺泡灌洗液培养检测率65%, 而对照组痰培养检测率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9, P<0.05) ;观察组支原体PCR阳性率42%, 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93, P<0.05) 。

2.2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66 P=0.000 14)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1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但观察组中, 19例患儿有血氧下降, 10例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2例有寒战、发热。经过暂停灌洗或停止灌洗后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

重症肺炎治疗在临床上较棘手, 目前研究认为, 重症肺炎之所以难治, 与传统的痰培养及血清病原检测率偏低, 影响敏感抗生素的选择有关[3];与患侧支气管分泌物多、引流不畅有较大关系[4]。所以, 进一步提升对病原的检测率, 并积极清除患儿呼吸道过多分泌物, 这些有助于保持患儿呼吸通畅, 确保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 在临床上应用上意义重大。

目前, 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更多的以抗生素治疗,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疗效欠佳, 治疗并发症也比较多。近年来, 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广为使用,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66 P=0.000 14) ,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目前的医学报导认为, 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儿童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局部较大的优势:有效清除分泌物, 改善通气功能, 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可以更好地减轻粘膜水肿及充血。这些优势均与该研究的结论相符合[5]。同时, 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重症肺炎早期治疗效果, 加快病情的控制, 能够缩短患者治疗病程, 最终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 由于重症肺炎病情比较股咋, 病情患者治疗时病情严重程度不尽相同患者采用纤支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术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治疗。在该研究中, 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也给患儿带来了轻微不良反应, 如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肺泡灌洗为“外源刺激”有关[6], 这要求术前应充分与家长进行沟通, 以避免纠纷而影响医患关系。该研究中,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但观察组中, 19例患儿有血氧下降, 10例患儿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2例有寒战、发热,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7]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 儿童重症肺炎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治疗, 与常规治疗手段比较, 能够提高病原检出率及临床治疗效果[8],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 尽量减少或避免因治疗而引起的轻微不良反应, 临床可积极推广, 以更好提高治愈率, 从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9]。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该院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对照组使用常规病原检测方法及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进行肺泡灌洗液收集及灌洗治疗, 比较两组病原检出率、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以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肺泡灌洗液培养检测率65%, 而对照组痰培养检测率52%;观察组支原体PCR阳性率42%, 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31%,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 (99/100) ,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 (82/100) , 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虽然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容易引起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是相比于常规的痰培养或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肺泡灌洗液培养、肺泡灌洗液PCR检测率明显增高, 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故根据患儿体质、病情等情况, 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重症肺炎,病原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孙军锋, 王伟, 安淑华, 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 2013 (7) :14-15.

[2]杨玉霞, 杨铁柱, 焦瑞娜, 等.氨溴索+地塞米松肺泡灌洗治疗颈髓损伤术后肺不张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13 (33) :51.

[3]田利远, 王亚坤, 李金英, 等.安淑华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 2013 (17) :2648.

[4]徐家禄, 刘德群, 陈建勇, 等.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12) :158-160.

[5]任立歆, 郭伟, 董汉权, 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儿童难治性肺炎诊治中的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4) :258.

[6]史霞, 李颖.全麻下经硬支气管镜取植物性异物同时行支气管灌洗治疗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14) :1115.

[7]叶春幸, 卓宋明, 马真, 等.重症肺部感染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7) :40-41, 44.

[8]Restrepo MI, Jorgensen JH, Mortensen EM, et al.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urrent outcomes, epidemiology, etiology, and therapy[J].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14 (6) :703-709.

[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 (10) :651.DOI:10.3760/j:issn:1001-0939.2006.10.002.

肺灌洗1例术后护理体会 篇2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2岁, 主因咳嗽伴左侧胸痛1个月, 诊断为尘肺病, 于2007年10月20日09:00入院。既往史:井下工作15年, 尘肺病3年。入院后于10月24日行灌洗术,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症状缓解, 于10月30日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 治疗护理应精心, 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 使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

(2) 做好基础护理:

术前晚应遵医嘱给予安定片5 mg口服, 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术前6 h~8 h禁食禁水, 术前吸氧半小时, 术前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

2.2 术后护理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尤其是体温的变化, 密切观察尿量及有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记录24 h出入量。

(2) 体位:

给予半坐卧位, 以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肺水肿。

(3) 饮食护理:

术后6 h后可进食, 咽喉疼痛出血时鼓励其先进冷流食, 营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避免粗糙坚硬的食物, 忌食辛辣、过酸、过甜等味道较浓的食物。

(4) 吸氧护理:

术后应遵医嘱给予中流量面罩吸氧, 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 2 h~3 h后可改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告知患者用氧的注意事项, 防止发生危险。

(5) 心理护理:

多和患者沟通交流, 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建立一种密切合作的护患关系, 解决患者心理上的负担。

(6) 环境要求:

患者应住单人间, 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 保持室内安静, 温湿度适宜, 空气新鲜, 预防并发症。

(7) 做好健康教育:

术后应鼓励患者多咳嗽、排痰, 教会患者缩唇腹式呼吸的方法。

(8) 出院指导:

a) 为巩固疗效, 较少刺激, 增强免疫力, 患者应戒烟酒;b) 肺灌洗1周内应注意休息、保暖, 预防感冒;c) 半年至1年左右, 患者应摄X线胸片及做肺功能的复查;d) 尘肺患者肺灌洗术后原则上不能再接尘, 如再接尘, 应在3年~5年后再次灌洗。

矽肺患者肺灌洗前后IgA值比较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受检对象

68例矽肺患者均选自来我院就诊的煤矿工人,均经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按照2002年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2002)确诊,均为男性,年龄50~84岁,平均(58.7±9.9)岁,接尘时间10~38a,平均(26±4.4)a;同年选取68名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52~82岁,平均(57.9±10.2)岁。

1.2 肺灌洗方法

在矽肺病人全麻下,用双腔支气管内导管,以37℃,0.9%生理盐水作灌洗液,大容量单侧全肺灌冼。

1.3 标本采集及实验方法

所有矽肺检测对象均于肺灌洗前后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对照组患者于同时间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均于-20℃储存,待统一测定。IgA均采用火箭电泳方法测定,检测试剂为美国RapidBioLab产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矽肺患者血清IgA水平变化肺灌洗前后IgA水平差异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灌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早期就有人提出矽肺发病的“免疫学说”,主要依据是矽肺是一种进行性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1966年Ckupko等研究了实验性大鼠矽肺病更形态改变与血清蛋白含量异常关系,看到肺脏矽结节周围浆细胞、淋巴样细胞的浸润及γ球蛋白的沉着,血清球蛋白明显增高。后来有了一些关于金属Cu、Zn在矽肺患者病患者病变形成中的作用的报道,例如矽肺患者血中Cu与蛋白活性都增高,也支持了“免疫学说”。有学者证明矽肺患者或长期接触SiO2二氧气化硅粉尘的作业工人常出现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IgA等免疫球蛋白含量呈现多克隆升高[2,3,4,5]。因此,矽肺患者机体内体液免疫亢进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两方面可能共同存在,发生这一现象的免疫学机制还不清楚。肺灌洗的直接机械清洗作用将滞留于肺内的一部分粉尘洗出(同时洗出肺泡腔内积聚过多的磷脂和蛋白质及尘粒作用的肺巨噬细胞及其释放出的刺激成纤维增殖因子)。因此对肺泡灌洗后进行血液IgA分析可能有助于评价治疗效果[6,7]。

摘要:目的 探讨肺灌洗对矽肺患者血液IgA值的影响。方法 对68例矽肺患者肺灌洗前后IgA值及68例正常对照组IgA值进行检测,比较前后的差异,来评价肺灌洗对矽肺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矽肺患者经灌洗后IgA值明显示降低,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肺灌洗对矽肺患者IgA值的变化有明显作用,提示肺灌洗对矽肺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二氧化硅,IgA,肺灌洗

参考文献

[1]周彦春.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概况.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6,(1):35.

[2]Doll NJ,Stankus RP,Hughes J,et al.Immune complexes and autoanti2bodies in silicosis.J Allergy Clin Immunol,1981,68:281-285.

[3]Karnik AB,Saiyed HN,Nigam SK.Humoral immunological dysfunction in silicosis.Ind Med Res,1990,92:440-442.

[4]Nigam SK,Saiyed HN,Malaviy AR,et al.Role of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 in the immune pathogenesis of silicosis.Toxicol Lett,1990,51:315-320.

[5]Nagoka T,Tabata M,Kobayashi K,et al.Studies on production of colla-gen antibodies in silicosis.Environ Res,1993,60:12-29.

[6]阚泉,高俊玲.氧自由基及其与矽肺纤维化的关系.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1):40-42.

灌洗检查 篇4

关键词:尘肺,肺泡灌洗术,发音频率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肺泡灌洗术对尘肺患者有一定疗效,尘肺患者发音频率的改变与肺部的病变相一致。为探讨肺泡灌洗术后尘肺患者发音频率变化规律,我们于2009年5月—2011年6月对尘肺患者行肺泡灌洗术前后的发音频率进行了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测仪器

计算机音频分析仪(二十五音分析仪)由上海鼎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C)编号为2005010901149513。

1.2 方法

选择进行肺泡灌洗术的40例男性成年尘肺患者,年龄38~65岁,其中Ⅰ期尘肺20例,Ⅱ期20例。经单因素方差分析,Ⅰ、Ⅱ期尘肺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发音频率检测方法:用二十五音分析仪对患者在治疗前3天进行第1次检测,分别于治疗后1、2、3和4周进行检测,患者每次测试3次,以第3次的检测结果输入数据库。受测患者每次均发“宫、商、角、徵、羽”5个音[1],每个音读2字,共10个音,40个人术前共发400个音,术后共1 600次,以出现频率最多的读音作为检测结果。五音分类参照《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及清代江慎修撰写的《河洛精蕴》[2]。

1.3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患者发音构成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泡灌洗术前后尘肺患者发音的比较

尘肺患者术后发音在商音区的构成比低于术前(χ2=10.44,P<0.05),在角音区构成比高于术前(χ2=5.40,P<0.05),其余各音区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患者肺泡灌洗术前后在5个音频区的分布比较见表1。

2.2 肺泡灌洗术后不同期别尘肺发音的比较

术后Ⅰ期尘肺患者的发音频率在商音区构成比高于Ⅱ期尘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术后不同期别尘肺发音在5个音频区的分布比较,见表2。

2.3 肺泡灌洗术后不同年龄段尘肺患者发音的比较

低年龄组尘肺在角音区的构成比高于高年龄组(χ2=2.56,P>0.05),在羽音区的构成比低于高年龄组(χ2=1.06,P>0.05),其余各音区的分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年龄段尘肺患者发音在5个音频区的分布比较,见表3。

3 讨论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脾、肺、肝、心、肾相应于五音宫、商、角、徵、羽,也就是说五脏均具有一定的振动频率,而这些频率相应于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的频率。而五声音阶的频率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由物理声学界确定,并有国际公认的测定标准。五脏相音与脉诊、脏象、视诊同为传统中医的主要检测手段[3],可以根据人们声音的变化,诊断和治疗疾病。寻找尘肺患者肺泡灌洗术后肺部发音变化的规律,在临床工作中为诊治尘肺提供客观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尘肺患者术后在商音区的构成比低于术前,其原因可能是肺泡灌洗促进肺内粉尘、炎细胞、尘细胞及其代谢产物、致纤维化因子的排出,改善了肺功能。施建莉[4]、韩吉平等[5]研究也表明肺灌洗前后尘肺患者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郭锐等[6]研究发现Ⅰ期、Ⅱ期老年尘肺病人相对健康老年男性均有发音偏向于商音为多的情况,尘肺患者发音频率的改变与肺部的病变相一致。本次研究发现术后Ⅰ期尘肺患者的发音频率在商音区平均次数高于Ⅱ期尘肺者,可能与肺灌洗术对Ⅱ期尘肺的疗效比Ⅰ期尘肺显著有关。

高年龄组在羽音区的构成比高于低年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羽音相对于肾脏,而本次研究对象均为男性,且最低年龄为38岁,接近《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指的男子肾气开始衰弱的40岁(虚岁)。高也陶等[7]既往的研究也表明正常男性越是年龄增长,越偏向对应于肾脏的羽音。

参考文献

[1]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06-312.

[2]高也陶.阴阳二十五人的经络调理[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3]高也陶,李捷玮,潘慧巍,等.五脏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的现代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51-53.

[4]施建莉.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尘肺的近期临床观察[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5):19-20.

[5]韩吉平,吴戈,周国品.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矽肺的临床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02,29(1):43-44.

[6]郭锐,杜平,陈先友.老年男性尘肺患者的五脏相音检测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3):41-43.

大容量全肺灌洗的护理体会 篇5

关键词:大容量,全肺灌洗,护理

我院于1993年开始应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矽肺, 是全国最早开展全肺灌洗手术的单位之一, 有丰富的全肺灌洗手术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1998年4~2004年6月在平煤集团职防院住院患者, 共47例, 其中男21例, 女16例, 年龄21~70岁, 平均45.8岁。病程3个月~8年。已确诊为I-II期尘肺, 为咳血、肺结核、自发性气胸等病史, 血尿常规检查正常, 肺通气功能正常。

2 灌洗方法

本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利用气囊完全分隔两侧肺。患者取平卧位, 术中一侧通气肺使用麻醉机纯氧通气10~15 min, 以冲洗肺内氮气, 然后夹管阻断, 灌洗一侧肺通气5min, 至Sp O达96%以上开始灌洗。灌洗液为37℃无菌生理盐水。灌洗瓶悬挂于高于腋中线垂直高度50~60 am处, 引流瓶置于腋中线下90 am处。每次灌入量为500——1750Hll, 每侧灌洗13 0次, 平均21.7次。引流液初呈乳白色混浊液, 经多次冲洗后渐渐变淡转清, 待完全清亮后再灌洗1~2次。灌洗侧间歇正压纯氧通气3~8次。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一侧肺灌洗后7~10 d再行另一侧肺灌洗。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患者准备:尽早戒烟, 减少呼吸道刺激。按医嘱有计划地尽快安排好各项检查。术前3d严密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呼吸操锻炼.以利灌洗后肺功能的恢复和肺部分泌物的排出。术前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道感染情况。若有向医生及时汇报, 给予有效抗生素.护士严格掌握用药时间、给药速度.以求达到最好的控制感染效果。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

物品准备:护士参加术前讨论并访视患者, 充分了解病情及可能出现的意外, 做好药品、急救物品准备。按需要准备灌洗液, 准备全身麻醉术常规物品、恒温箱、自制灌洗管、一次性无菌Y型管及双通连接管各1个。

3.2 术中配合

3.2.1 妥善固定各个部位人手术室, 用套管针开通两条静脉通道, 一条给予麻醉用药, 一条补液并备用。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 将双手、髋、膝部妥善固定.防止术中摇床、变换体位时坠落。协助麻醉师插双腔支气管导管, 早期采用听诊法加水杯试逸气法确认双肺分隔情况, 后期在积累大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以听诊法确认双肺分隔情况, 听诊满意后再稳妥固定。

3.2.2 灌洗瓶的高度不可随意调节灌洗时, 灌洗瓶出水口置于腋中线垂直高度50~60 cm处, 让灌洗液自然流人。本组2例灌洗时为了提高灌洗速度将灌洗瓶升高至80 cm左右, 后引流出液体为血性, 为压力过高引起肺泡破裂出血。发现后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止血药物。再次灌洗时降低灌洗瓶高度, 1例继续灌洗, 引流液逐渐变淡;另1例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 通气侧肺满布水泡音, 考虑为灌洗液溢人对侧肺所致。护士立即协助麻醉师, 将手术台取头低足高位, 并尽快吸出双肺痰液及灌洗液, 给通气侧肺正压通气。用另1台麻醉机对灌洗侧肺施以同步纯氧正压通气, 10 min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6%, 重新调整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后, 继续灌洗。

3.3 灌洗、引流技巧体会:

灌洗中, 摇动手术床使灌洗侧肺向水平面下转动45o, 并给灌洗侧胸部叩击, 较平卧位、不叩击者引流出乳白色混浊液浓度明显高, 灌洗次数也可明显减少。原因为灌洗侧肺朝下有利于灌洗液与肺泡充分接触, 叩击通过物理震动方法, 使沉着蛋白易随灌洗液排出。引流时, 注意引流瓶放置于腋中线90cm以下。引流速度尽可能快, 引流不畅者, 先引流, 后用吸引器负压吸引。认真记录灌洗液与引流液的量, 灌洗次数, 引流液颜色、混浊度。每次引流液单独装瓶, 标识清楚.以备术后检验。若引流液量明显少于灌人液量, 提示肺内残留量多.及时报告医生。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较矽肺者每次灌人量要少, 多数患者在500~1000ml左右, 其原因可能为此类患者治疗时间延误较长, 肺间质纤维明显?使其肺顺应性显著降低所致。

3.4 严密观察病情

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Pa O2、Sp O2改变。当Pa O2>12 k Pa (90 mm Hg) 或Sp O2在96%以上时可开始单肺灌洗治疗。灌洗过程中易出现低氧血症, 特别在引流后期更易发生。本组有5例次在灌洗液引流过程Sp O2下降至90%以下, 均立即停止引流.并注入灌洗液, 以增加肺泡压, 降低肺内分流, 改善肺泡氧合。同时将手术床摇动使灌洗侧肺向水平面上转动45o使通气侧肺朝下, 血流受重力作用不易进入灌洗侧肺, 减少右至左的混合静脉血分流, 4例Sp O恢复至96%, l例效果不佳, 给进一步处理, 采用另一台麻醉机对灌洗肺进行同步纯氧加压通气后Sp O逐渐提高96%以上。

3.5 术后护理

本组术后对术侧肺行呼气末正压通气, 协助麻醉师间断负压吸尽残存灌洗液, 直至肺部湿哕音基本消失, 使患者Sp O达96%方可拔除双腔管.送病房。灌洗术毕后2 h未达上述拔管要求者.给更换气管导管后送ICU, 采用间歇指令性通气加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 (5~10 cm H2O) 。本组16例次4~22 h后恢复。返病房途中给予持续吸氧, 推床上备便携式氧气瓶 (含气动吸痰器) 与监护仪、麻醉急救箱, 防止发生意外。患者返回病房后, 予翻身、叩背、吸痰, 鼓励行有效咳嗽, 促进灌洗残留液排出。继续面罩或鼻导管吸氧2~5L/min, 监测Sp O2, 保持Sp O在90%以上。术后6 h患者取半卧位, 使膈肌下降, 增加肺活量, 有利于低氧血症的改善。术后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人体白蛋白等治疗, 有利于减少肺内毛细血管的渗出.促进灌洗残留液吸收。认真记录出入量.严格控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术后7d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464-1465.

[2]徐晨耕, 张映铭, 黄怡真等.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J].江苏医药, 1998, 24 (5) :333-334.

[3]赵金石, 叶铁虎.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在肺泡蛋白沉积症治疗的应用[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 20 (3) :53-55.

[4]张映铭, 杨华娣, 屈健.影响全肺灌洗治疗矽 (尘) 肺近期疗效因素的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1994, 21 (2) :102-104.

胸腔灌洗治疗小儿急性脓胸28例 篇6

关键词:胸腔灌洗,小儿急性脓胸

脓胸是胸膜腔化脓性感染, 以儿童和老年体弱较易发生[1], 我院自1996~2005年采用胸腔灌洗治疗28例儿童急性脓胸,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28例患者中男童16例, 女童12例, 年龄4~9岁, 平均6.8岁, 入院前均经抗生素治疗。人院后脓液细菌学检查均阳性, 其中葡萄球菌11例, 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 溶血性链球菌10例。病史中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史。其中左侧脓胸15例, 右侧脓胸12例, 双侧脓胸1例;肺受压>70%11例, <70%17例, 该组28例作为冲洗组, 另随机抽选同期脓胸患儿30例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抗感染、支持治疗、反复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

1.2 方法

冲洗组在静脉复合麻醉下于腋前、后线之间第七、八肋间, 作一约2.5~3.0cm切口, 分开胸壁各层, 放出脓液, 以食指 (或刮匙) 裹以纱布, 尽量清除肺脏表面或胸壁纤维素膜或脓苔;吸尽脓液及脓苔, 注入稀碘伏 (0.05%) , 稍予变换体位, 以利充分清洗和药物弥散, 10min后吸尽稀碘伏, 置入内径0.8~1.0cm引流管, 缝合切口, 固定引流管。以后每日以0.5%甲硝唑50~250ml经引流管注入胸腔, 关闭引流管, 10min后放出冲洗液及脓液, 每日2次左右。待药敏结果后, 选用敏感抗生素冲洗。待冲洗液清亮, 脓腔小于30ml时改为开放引流。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治愈:体温、脉搏、呼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 胸痛消失, 胸片示肺野清晰, 肋隔角变锐, 无残存脓腔。好转:一般情况接近正常, 轻微胸痛, 胸片示胸膜稍肥厚, 肋膈角粘连, 无残存脓腔。无效:症状、体征、胸片等无明显改变者。

2.2 效果观察表明, 冲洗组28例全部治愈。引流组13例治愈, 9例好

转, 8例无效后经胸腔灌洗治愈, 两组差异显著 (P<0.05) 。冲洗组平均住院13d, 引流组平均住院22d。

3 讨论

急性脓胸的治疗, 需尽早排除胸腔内积脓, 使肺组织膨胀。为达此目的, 对急性脓胸病儿需采用全身抗感染和支持疗法外, 局部可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早期胸腔扩清术[2]等方法。

传统方法治疗脓胸, 治疗时间长, 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容易转为慢性, 形成慢性脓胸, 不但治疗费时费事, 还可造成躯体畸形、致残, 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由于大量抗生素应用, 肺炎球菌、链球菌脓胸的发病率大为降低, 耐药金葡菌性脓胸明显增加[3], 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液粘稠, 含纤维素, 甚至呈现胶胨状, 很快形成包裹或多房性, 并易早期形成纤维素膜致肺萎陷, 我们发现小儿脓胸患儿发病2周以内, 肺表面仅形成纤维膜, 胸廓无塌陷, 经保守、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灌洗等方法能使肺复张、脓腔闭合, 所以早期清除纤维素膜及冲洗可以分开早期脓腔的粘连和间隔, 早期的纤维素膜质软而脆, 同时液体的冲洗作用也减少胸膜粘连和肥厚[4]。冲洗液中的抗生素在局部达到有效浓液, 可加速病原菌的消灭。同时负压吸引, 协助拍背排痰、吹气球等措施均可促肺早日复张。加速愈合。在操作中应注意几点:尽量早期行胸腔灌洗;手术操作时应尽量清除纤维素膜;冲洗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我们认为小儿脓胸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 根据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办法[5]。胸腔灌洗治疗儿童急性脓胸是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降低致残率, 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吴英恺, 主编.胸部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4:303.

[2]李春茂.关于脓胸处理现状[J].西安国际胸心外科临床专题讲座, 1988:34~35.

[3]吴阶平, 裘发组, 主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83~84.

[4]应越英, 主编.病理解剖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 1990:45~47.

上一篇:艺术品营销的新模式下一篇:重点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