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信息技术(通用12篇)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1
1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概况
2005年根据发展需要成立科技信息处从而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石化企业网从一个仅有几十个信息点的小型网络走向一个拥有近一千个点的大中型网络,在办公、生产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按业务性质将公司网络划分为办公网络和生产网络,下面分别做下介绍:
1.1 办公网络
石化公司办公网络核心网络设备是cisco 4507R,下面有2个汇聚点,分别是综合楼的cisco 3750和机关楼的cisco3750 ,在2个汇聚点下边连接若干的接入点;财务网络走一个独立的网段,与其他网络隔离;千米桥油库使用无线网络设备实现与公司网络的互联;南疆油库通过VPN方式访问公司网络。在这个办公网络上,现已有企业门户、OA办公系统、物资库存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等十余套大小应用系统在运行。
1.2 生产网络
这个网络连接着关键生产装置的DCS系统,并且在网络上运行实时数据库系统,在几个集中控制室设有工控数据采集点(数采站),实时数据库的集中数据库和Web发布服务器接入到办公网络,为实时了解和监督生产提供了方便。
2 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中遇到挑战
大港石化公司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实现千万吨级炼油化工企业建设目标,现阶段公司正在进行千万吨炼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把千万吨的规划厂区叫做新区),新区建成后的公司网络会分为以下3个区域:石化公司原厂区(老区)、塘沽临港工业区的新厂区(新区)、南疆油库码头;以现有的公司网络已无法满足新区建成后的规模需求,这也给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需求做阐述:
2.1 网络应用系统对网络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会不断地提高,会有很多的应用系统上线。例如生产信息系统:MES、灌区自动化、汽柴油在线调和、设备管道在线检测等;生产辅助系统: LIMS、销售库存管理,视频监控等;企业经营管理系统:ERP,HR,OA、档案管理系统、财务资产管理系统、职工培训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科技项目管理等;还有知识管理和智能决策系统数据中心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快速稳定的企业内部网络的支持。
2.2 通讯与视频会议应用的更高要求
大港石化公司的现有电话系统是依靠小型程控交换机构建,负责全厂范围内的电话控制。新厂区建成后,新区内有生产调度和办公电话的需求,包括内线和外线电话,新区的电话网要具备老区电话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要完成老区和新区的电话通讯,而且新区和老区之间要能够实现内部电话的免费通讯。
跨区域的协同办公会议、技术交流等都需要有视频会议的支持。新区建成以后就会增加新区与股份,新区与老区的视频会议需求。同时新项目使用了很多国外技术,经常需要进行项目研讨和技术交流,这些都提出了国际视频会议的需求。
3 网络接入方案比较浅析
3.1 DDN专线接入方案
DDN将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可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专线电路,为用户传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DDN传输的数据具有传输透明、质量高、速度快、网络时延小、保密性高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这种方式的网络带宽受到限制。
DDN的收费一般采用的都是包月制度,但DDN的租用费比较昂贵,DDN根据不同的速率带宽定制不同的收费价格。在中国电信申请一条2 Mb/s的区内DDN专线,月租费大约为6 000元。其他运营商的资费标准基本类似。
3.2 数字电路专线接入方案
数字电路又称E1数字专线,数字电路租用业务是一种为客户提供直接在传输网上进行数字信号传送的业务,是基于SDH,DWDM等先进光纤数字传输技术组建的宽带核心传输网络。传输网络是电信运营商用于传输数字语音中继信号的网络,具有极低的传输时延、成熟可靠的保护技术和灵活高效的管理手段,是一个高带宽、高质量的数字电路传输网络。该业务可向客户提供2 Mb/s~2.5 Gb/s各种传输速率的全透明电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信息传送通路。
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信息量大、实时性强的业务传送,支持数据、话音、图像等多种业务。拥有完善的网络管理、性能监控和各种网络保护机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客户可带宽独享,传输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
随着数字传输建设成本的不断降低,在中国电信申请1条2 Mb/s的区内数字电路,月租费大约为2 000元,1条8 Mb/s的区内数字电路,月租费大约为6 000元;联通等其他运营商的资费标准基本类似,集团租用可以获得很低的价格。
3.3 MSTP以太专线接入方案
目前,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为构建企业VPN网络推出基于SDH传输网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不必重新建立传输系统,即可在语音传输的同时传输更广范围的数据业务,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由于MSTP需要运营商的SDH传输接入设备具备MSTP特性以便透明传输以太网数据等,而大部分老的SDH设备并不具有这种新的功能,所以其可获得性也较低,目前只有在一些大城市才能使用这种接入手段。
MSTP在传统的SDH上增加了ATM和以太网的承载能力,其余部分的功能模型没有任何改变。所以MSTP不但可以完成TDM业务的传送,还可以直接提供各种速率的以太网口接口,而且支持以太网业务在网络中的带宽可配置,这是通过VC级联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可以突破传统的限制,用若干个VC的带宽在逻辑上捆绑成为一个更大的容器,灵活地承载不同带宽的业务。MSTP上提供的10 Mb/s/100 Mb/s/1 000 Mb/s系列接口。MSTP还可接入以太网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建设的宽带专线网可提供64 kb/s~155 Mb/s的专线业务。采用MSTP可以满足本地运营商和商业用户的互联需求。
MSTP简化了广域网的接入,使广域网的接入与局域网一样简单,而且可以基于MSTP构建广域以太网络,使用VLAN进行二层VPN的构建,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广域接入手段。
当前,电信的SDH网络由于建设较早,大部分不具有MSTP多业务传输能力,新的运营商如网通、铁通、联通(部分地区)等SDH网络支持MSTP的区域较多,同时由于MSTP以太接入业务刚刚开始,其接入成本应该与数字专线相接近。
3.4 ATM接入方案
中国电信、联通、铁通都建设有自己的ATM骨干网络,但其覆盖面较小,很少覆盖区县地域,所以仅在为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作为一中网接入候选方案。另外,从技术上讲也可以使用ATM/帧中继互通方式(网络互通/业务互通)实现中心ATM高速接入、分支使用帧中继接入的组网方式,这种组网方案由于需要运营商提供ATM/帧中继互通网关设备且不易维护和管理,所以运营商一般较少提供这种互通服务。本文不做过多论述。
3.5 自建光缆接入方案
光缆组网的网络稳定、带宽选择自由,而且不用缴纳租用费。光缆传输速度快而且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可以传输的距离远。一般光纤要保证距离不超过10 km,如果超过这个距离就要使用中继设备,这样就会增加网络建设投入和维护的难度。企业局域网自建光缆受到地域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在企业内部或者较近的分支与总部之间铺设光缆,如果跨区域铺设光缆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批准,而且光缆的安全性也很难保证。
一般常用的光缆(8芯)是1万元/km,管道建设10万元/km,还有一大笔未知的审批费手续费和占地补偿费维护费。虽然企业自己铺设光缆可以节省租用链路的费用,但是光缆的铺设费用、施工费、还有中继设备的费用、后期维护的费用都是很大的投资。
3.6 基于无线的网络接入
对于不具备光纤接入、无专线可用的偏远地方,可以考虑使用室外无线技术构建无线专网。利用微波、无线本地环路(LMDS,MMDS)、无线扩频等技术,在远端节点和中心节点之间建立无线链路,将远端节点网络接入中心网络中,相距40公里内的建筑物中的网络可以被集成到一个单一的局域网。
目前使用的WLAN标准为802.11a/802.11b,802.11 WLAN标准允许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传输,可以使用的介质包括红外线和两种在无需获得许可的2.4 kMHz、5 kMHz段上的无线电传输:跳频扩频(FHSS)和直序扩频(DSSS)。802.11b通过DSSS提供与以太网相当的11 Mb/s的数据传输数率,802.11a更可提供高达54 Mb/s的数据传输数率,当前的无线网桥产品传输的距离可达40 km,并随着传输距离的不同自动进行速率调整。同时为保证无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WLAN提供WEP,802.1x,EAP-TTLS,SSID隐藏,MAC过滤等安全措施。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用中要考虑信息的安全性。建议采用加密方式接入。但由于无线网络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适合大范围和稳定性要求高的行业使用。
使用WLAN无线接入使用2.4 Gb/s/5 Gb/s的自由频段,无需申请和交纳占频费,只需在网络中心和各接入基层单位各配置1台无线网桥或无线AP即可,是一种很经济的方案。
4 通讯解决方案分析
大港石化公司的电话网要解决新区电话需求及新区与老区之间电话通讯问题。实现内部企业电话的解决方案一般有建立在Internet上的IP电话,还有建立在PSTN上用交换机实现的电话群。
4.1 用户小交换机及主叫透传方式
PBX( 专用交换机 )就是用户级语音程控小型交换机,他被广泛地运用在企业办公机构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PBX交换机用户端配有话务控制台的数字或者模拟电话接线总机,可以用于连接专用和公共电话网络。PBX是电话公司大型中央交换机的小型专用形式。小交换机中继接口类型有数字交换机和模拟交换机两种。
用户接入中国电信N条数字中继(30B+D)线。一条数字中继相当于30条模拟中继线,即拥有30条语音信道,可以满足30部分机同时呼入或呼出。数字中继接入是目前最先进的语音接入方式之一,用中国电信局端设备做DID数据,呼出时,拨打外线先拨“9”,可直接拨打外线;呼入时,外线电话既可以拨打中继线引示号,由总机转接,又可以直接拨打8位号码;内部通话拨打后4位小号。用户交换机配置一台话务员,可以播放语音提示音。用户可以配置数字话机和模拟话机,数字话机拥有的功能将十分强大,如留言、电话会议、一键转接、来电显示、呼叫等待等。此方式可以实现每部电话一个8位号和一个4位小号,接入1条数字中继(30B+D)最多允许30部分机同时呼入或呼出、超过30部分机同时通话将会发生占线的情况。
4.2 虚拟交换机(Centrex)方式
虚拟交换机其实质是将电信交换机的部分用户定义为一个基本的用户群,他不仅拥有普通电话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拥有小交换机的所有功能,是对用户小交换机设备进行是升级换代的先进的电信产品。主要特点如下:虚拟交换机内部通话拨小号不收费,每部电话可分别设置网内、本地、国内、国际权限,便于管理,控制话费;不必投资用户小交换机(PBX)和维护管理费用;虚拟交换机的每部电话可同时拥有一个8位的市话号码和一个内部通话用的4位小号(一般为电话号码的后4位),群外拨打群内电话可直拨其市话号,群内通话拨内部小号;具备多项新业务功能(来电显示、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用户扩容方便,随时扩容,无需增加设备;不会因为中继线不足而产生拥塞,设备统一由电信部门规划管理,并随电信公务的升级而同步升级。
4.3 视频会议通讯解决方式
两点之间或固定几点之间经常性视频会议主要采用租用电信公司数据专线或VPN电路方式。也有部分公司利用电信公司的互联网采用自己VPN组网方式,但此种方式在互联网上传输数据,质量保障较低。
一线通又称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业务,是基于中国电信公众电话网,利用一条普通电话线及相应的终端(如POS机、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终端、计算机等)提供集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于一体的、端到端的综合数字通信业务。
不确定点之间偶尔进行视频会议,可采用ISDN电话拨号方式,此种方式传输带宽一般在128 k,较高的采用3条捆绑方式达到384 k,受带宽限制,图像品质会有所限制,同时此种方式要求会议两端都必须具备ISDN接入条件并配备ISDN视频终端。
5 网络与通讯融合考虑的可行性
5.1 新厂区、旧厂区及南疆油库网络互连
新区和老区之间的距离有30多公里,两个区之间数据传输量大,应用系统多而且要求高,网内有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办公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对网络的稳定性、实时性、可用性和带宽等网络性能要求很高。根据新区和老区之间情况,可以选择租用运营商的数字电路。为新区和老区提供端到端、全透明、高速的数字信号传送服务。并且这个方案有以下优点:网络带宽、网络设备及协议选择灵活自由;传输效率高、质量好、网络时延小,骨干传输网络具有电路故障迂回保护功能,可进行灵活的电路调配,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网络管理、性能监控和各种网络保护机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客户可带宽独享,传输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采用租用数字电路的方案,有运营商的技术保障,不用担心网络中断和日常维护问题,省去了铺设光缆审批手续办理,不需要组建专门的光缆维和设备维护队伍,而且数字电路的很多优点为网络的发展和带宽扩充也提供了保障,所以选择租用数字链路。为了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可以租用2个运营商的数字电路互相备份。
南疆油库和新区之间的距离有10 km,油库码头和新区之间会有输油管道和公用设施通道,铺设光缆的审批和战地费用不是问题,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和网络需求,这两点之间选择铺设光缆。虽然铺设光缆的一次性投资较大,但是可以省去租用运营商链路的费用,而且这两点之间的带宽也不受限制。为了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可以租用一条的低带宽的数字链路作备用,当光缆通讯中断时可以维持网络通讯。
5.2 通讯与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由于大港石化公司新区的特殊需求,采用小型交换机加数字中继DID接入方式解决新区的电话需求。从中国电信租用2个千层号码,比如59815XXX,59816XXX供新区使用。5千层号码作为新区办公使用,采用主叫透传方式,选取一个吉祥号码作为企业总机对外公布。每部电话都有一个8位号码,呼出时,拨打外线先拨“9”,可直接拨打外线;呼入时,外线电话既可以拨打中继线引示号,由总机转接,又可以直接拨打8位号码;内部通话拨打后4位小号。6千层号码作为新区生产调度使用,内部通话拨打后4位小号。另外,可以在交换机上作设置,2个千层号只需拨后4位短号就可以实现办公与生产调度之间的通话免费。新区和老区之间采用VoiP技术,通过租用运营商的链路,在新区和老区两端加设备,实现2个区之间通话的免费。
由于新区与国际方向的视频会议为不定时不定地点的短时间会议,所以采用3条ISDN捆绑进行视频会议的传输方式,这样只需要在开会时交纳ISDN的通信费,成本较低。
新区与老区,新区与北京总部之间的视频会议,属于定点不定时,视频会议使用会比较频繁,同老区与北京之间已经有视频会议需求相同。老区与北京之间已经有视频会议专线,所以在规划中、新区与老区、新区与北京总部之间都会采用和老区与北京现有的方式,租用中国电信的数字电路专线。这样,网络与通讯整体考虑,通过租用中国电信的数字电路专线,一根链路解决网络、通讯、视频会议的问题,同时还保障了应用系统高效、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培芳.网络经济时代中国电信业的战略选择[J].世界电信,1999,12(8):13-15.
[2]韦乐平.电信网与IP[J].电信技术,1999(3):2-4.
[3]高宏,丁炜.IP电话发展趋势及对传统电话的影响[J].电信快报,2000(3):27-29.
[4]姚宝福,赵学民.IP与ATM的竞争与融合[J].现代电信技术,2000(2):32-35,42.
[5]吕萍.通信、计算机和电视行业的融合[J].计算机与通信,1999(10):1-3.
[6]端霓.我国电信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世界电信,2002(2).
[7]傅景琳,李军,高强,等.天然气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设计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8):45-46.
[8]李绪增,冯祖洪.数据整合技术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8):105-109.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2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4)11-000-01
摘 要 推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完善我国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保障我国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高效性。本文从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核心和内涵出发,详细论述了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以及实现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油田党建 数字化管理
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随着我国油田经营模式的转变,管理模式的变化,油田党建以实现示范油田、数字油田、绿色油田为目的,开展了数字化管理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对促进我国油田党建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核心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其内涵包括:以信息技术作为先导,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网络作为数据载体,进行数字化远程监控,从而将油田的生产建设、油田业务流程和油田党建建设统一起来,以到达油田党建管理“用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的最终目的。
要在信息技术为先导的前提下构建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1、建立以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为三个层级核心的网络平台;
2、将油田企业文化、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和共青团工作纳入数字化管理体系;
3、实现
日常工作在数据管理上的公开化、电子化和集中化,提高管理效率;
4、优化党建工作模式,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日常资料的查阅、审核速度,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从细节上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进程。
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实现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基础保障体系
首先,组建公司党委,小队支部党总支,完成二级党组织机构的建设,进而确保党建数字化管理体系在有序的环境下展开。
其次,划分各机构的职责,下达具体任务,监督管理各部门的工作。与此同时,确立党建数字化建设的管理制度,使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章可循,完善监督制度。
最后,从整体上规划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进度,分阶段地开展数字化建设,及时上报各小组进度。遵循“重点突出、兼顾其他”的原则一步步推进数字化建设。
(二)构建现代化网络操作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为构建新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现代化网络操纵平台上,可以展示、发展油田业务,完成党建基本业务,根据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是多样化的,利用网络操作平台还可实现无纸化办公,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参与党建工作的所有流程。也可利用网络操作平台,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对生产活动也同样能够进行操作和考核,集中数据和信息,便于归档和保存。
(三)党群教育机制的建立
网络操纵平台为随时随地开展党群教育活动提供了可能,召开党建工作视频会议,展示党建工作成果等。采用多媒体教育模式,开设党课教育课程,鼓励党员参与互动,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例如,在网络操纵平台上建立交流论坛,党员们可及时提出意见,发表总结和展示自己的工作成绩。
(四)党员奖惩机制的建立
利用网络操纵平台,可以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能力较为突出并有实践经验多的党员要给予一定奖励,对于能力落后且不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党员要给予惩罚。此外,适当地举办诸如党务管理大赛这样的比赛,可提高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掘人才。还可设立一些奖项,例如“年度最优秀员工”,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公平挑选出最优秀的员工。
三、实现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加速了油田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创建数字化油田,需要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内外的先进技术,赶紧改善传统管理模式,使之与当代网络技术结合,开创数字化管理新模式,推动党建建设与油田生产活动的共同发展。信息技术的在管理机制上的应用,间接促进了油田企业原油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企业效益。
(二)提高了企业凝聚力
对党员队伍进行教育和培训,能有效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凝聚力,使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数字化的透明操作,也能进一步加深党群关系,活跃企业工作氛围,优化企业人文环境。
(三)增强油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能够让油田企业通过网络操纵平台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加强和客户之间的交流,展示先进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增强油田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束语
强化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油田党建数字化的管理,在推动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进程不仅仅能推动我国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更能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加强对油田党建数字化管理流程的监管,提高执行力,完善管理制度,综合性地提高油田的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3
新课标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应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提供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学科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要设计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把教学内容、网络资源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从幻灯片到多媒体再到网络,涉及了中小学各学科教学领域,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信息素养不断得到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学生主体地位发生变化的同时,把信息技术合理、高效地用于学科教学,是广大教师和信息工作者的新使命。
信息数字化建设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一般情况下,信息数字化建设主要有3个部分:网络平台建设(互联网+城域网,互联网+校园网,互联网+局域网等);“班班通”建设(计算机+电子白板,计算机+大屏幕投影,计算机+电视机及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网络资源建设(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即可被教与学活动所利用的一切数字化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方式。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既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体现“整合”,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以下几种做法。
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性
信息技术应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探究性强等直观而形象的资源,我们无须再用重复了千百遍的“说教式”来进行教学,只要将生动的图片、动画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整理组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专家研究证明,单凭听觉只能记住15%的内容,单凭视觉只能记住50%的内容,但如果听觉视觉并用,就能记住65%的内容。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掌握知识。
辅助教学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常辅以多种教具、媒体直观地实现,以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行为方式。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中的“教案示例”“媒体展示”和“示范课例”等各类教学资源,提供了许多便于教学重难点突破的有效途径。如“草原”一课,对大部分的山里学生来说,对草原的认知度极低。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采用视频、图片等,将草原的一望无际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且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帮助学习者认知事物发展规律
由于环境的局限,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很难见到地铁、轻轨、儿童乐园,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课件来帮助学生直观有序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如课件《草履虫的认知规律》,不仅将草履虫的采集、培养液的制作及习性观察惟妙惟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还提供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扩大学生知识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可以旁征博引,拓展学生知识面。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学习工具,以网络为信息来源进行的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置于无限的资源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和科学领域的认知。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依托网络平台查询资料、人机互动、合作交流等方式,把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相结合并在网络平台上分享。例如,石柱县开展的不同的学生主题活动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走访、网络获取、合作交流等,将所得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做成LOGO和网页。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平台进行交流、评价、总结、分享,深化了学生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拓展了学生知识面。
丰富本土教学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民族风情、民间艺术、人文古迹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这些宝贵的资源开始教学内容。如石柱县开展的《同城校际间主题活动——旅游资源调查》主题活动,不同学校师生通过对本地旅游资源的调查,再到平台上交流、讨论、归纳、总结,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本地旅游资源和本地教学资源。
总之,信息技术数字化建设和应用与新课程改革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发展需要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依托,结合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着眼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粟朗.跨越数字鸿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1 重庆市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2 重庆市石柱县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
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报业数字化转型 篇4
目前部分专业类报纸在生产流程作业环节实现数字化后, 进一步在资讯服务方面实现了报网互动, 这些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例如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一批新闻网站, 实现了报纸内容与网络传播的对接, 扩大了报纸内容的网络传播和社会影响, 建立了强大的网站社区。但也应该看到, 目前大部分报社将“报业数字化”简单的理解为是传统报纸在虚拟世界的数字化再现, 只是把自己的报纸原模原样的搬到网上, 没有突破传统媒体新闻受时间、空间、地域或者语言的限制, 比起商业网站上的新闻来, 报社网站的新闻要逊色了很多。那么传统报业如何才能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实现真正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呢?
报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现, 除了把报纸网站作为媒体形式来争夺网络受众外, 还应包括建设新闻采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报纸与移动新媒体的互动, 做信息资源的整合者。笔者认为, 目前传统报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所要重点考虑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报业的自身定位
报业传媒要发挥自身优势, 即使用信息技术和经营数字内容, 但不宜过深介入技术开发。应注重与信息技术专业机构的结合, 各自发挥所长, 报业在此过程中的主要责任是提出总体架构和技术思路。
2 加强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主要目的是将信息化、技术标准化的基础打扎实, 通过搭建一体化的技术平台实现“一次生成、多次发布”, 避免多个平台、多次转换、多次生成, 降低多元出版的运行成本;通过资源整合共享, 解决“信息孤岛”现象。
3 重视数字资产的管理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提高, 社会对数字资源的利用更加普遍, 信息技术附加值会愈来愈大。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末, 就针对新闻出版行业拥有大量数字资源而提出数字资产管理的概念, 并且建立了功能良好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1], 目的是为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对新闻出版信息的有效管理, 使企业的资产得以保值并增值, 提高出版数字化的水平, 在因特网上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个性化的按需出版也得以实现。
我国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要能有效地制作、整合、保存和管理数字资产, 提供有效利用与再利用的手段, 逐步走向数字化管理, 形成完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其具体功能至少应包括:①具有生产复合文件的能力。能生产同时具有印刷版与数字版双重属性的复合文件, 在使用计算机排版印刷的同时, 即产生可用于计算机检索、浏览的电子文本[2]。②用户控制与版权保护功能。要有严格的控制功能, 包括财产管理和版权保护两方面的措施。③多媒体处理能力。以便产生完整的信息资源, 形成数字资产。④兼容性强。可产生向其他社会机构提供服务的元数据与对象数据,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⑤网络环境运行。⑥超智能的信息检索能力。
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4.1 要避免用办报纸的传统模式来办新的数字媒体, 切实提升转型媒体的活力和竞争力。
一是要培育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团队, 这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发展新媒体的基础;二是要特别要求报业的技术人员改变以日常维护和设备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式, 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全面融入到媒体运作的各个环节, 与其他部门加强合作与沟通, 形成自己具有技术支撑的竞争优势。
4.2 积极应用新的传媒传播媒介。
报纸要想在信息海量的虚拟世界中生存并发展, 就必须探索传播的新路径、新形式, 开发新的传播媒介, 寻找并建立更多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有效的、可产生效益的发布渠道。例如随着3G模式的普遍应用, 数据流输送和传播的平台更广泛, 通过“报网互动”、手机联动, 使报纸的内容优势能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 把传统报纸与新媒体的优势融合在一起, 在新的传播媒体上淋漓尽致的展现。
4.3 注重技术融会创新, 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信息内容和服务。
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要着力自主创新,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应把“技术创新方向”仅局限在若干新媒体的应用、新介质的采用上。标准的应用、多媒体、专业性数据库的开发、内容的整合和管理、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手段等基础性的工作同样应列入创新的范围。不应把有限的财力、人力都花费在传播渠道的建设、专用终端的开发上, 而应在有市场需要和自己特色的内容信息及数据仓库的开发建设上下功夫, 在内容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数据挖掘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 整合调用社会的信息资源, 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信息内容和服务, 从而增强新媒体内容的吸引力, 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
4.4不能盲目跟风。
虽然目前各种传媒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新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 但报业数字化转型在选择新技术时不一定要选最先进的, 因为报业的技术应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是技术, 而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下一步更好的发展。因此要选最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 符合集团自身的实际和需要, 显示自己的特色, 不需要赶时髦, 更不能盲目跟风“烧钱”, 追求高精尖的信息技术。
在这些方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树立了榜样, 给我们以启发在2008年的奥运报道中, 广州日报在国内首创了“编辑部前移”的报道模式, 将200多人组成的赴北京采访奥运编辑部整个移师北京奥运前线, 运用SKYPE、3G、VPN (虚拟专用网) 、卫星传输等技术手段, 实现在前方编辑部完成异地新闻报道的采写、编辑、检校、组办、网络滚动直播等所有环节, 最后通过互联网传回各地印刷厂付印, 使得广州日报成为第一家在首都出号外的异地媒体他们还采用了“报网一体化”运作, 借助大洋奥运网和手机奥运网两个平台, 将包括赛事新闻、现场图片、精彩视音频等丰富赛事内容第一时间呈现给读者。同时以滚动快讯、精彩视频瞬间、人物话题直播、焦点跟踪等手段, 24小时不断的为读者带来奥运观看体验, 并借助互联网和手机平台, 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广州日报还依托大洋网, 陆续推出了数字报纸、移动阅读器、二维码、手机报、网络访谈等一系列新媒体产品, 信息技术在报业中成为媒体产业的创新引擎。
终上所述, 报业数字化转型只有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 才有强有力的竞争力,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 做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在报业资源整合、多媒体融合发展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 陈晓鸥.从信息传播学角度看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新世纪信息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7.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5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网络教学设计
学校: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
姓名:陈进峰
日期:2006-12-21
【教材分析】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多媒体信息加工中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尊重教科书内容原有基础上,进行重新加工。数字化图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电影、电视、街头的各种图像广告等。因此我试图从学生更感兴趣的明星海报,广告等时尚元素入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理解 Photoshop 的合成数字化图像的原理,2、能运用Photoshop工具软件加工、合成图像。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有计划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Photoshop工具对图像进行处理,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学会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力,树立健康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像的方法
难点:合成图像时请注意两幅图的大小比例,图层的理解及操作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主体,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用Photoshop合成的示范作品(包括与明星合影、人与景观的合成等),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加工”。
学生活动:观看作品,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学习目标。
在这一环节利用情景来激发创作欲望,把学生带入“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加工”这个特定情景中,酝酿创作作品的参与热情。
二、引发主体,观摩学习
教师活动:边展示优秀的图像合成作品边讲解:数字图像合成是指把原来的多幅图像合成一幅图,突出表达某个主题。在处理图像时一个文件可以分解为多个独立图像元素,实现对每个元素的单独加工,最后将所有图像元素叠加的效果图。引出“图层”概念:相当于一个透明容器,每个图层放一个图像元素或一组类似的图像元素。
学生活动:从教师的演示的作品中,理解数字图像合成技术是通过图层实现的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的技术。通过教师的讲解分析,初步认识Photoshop 的合成数字化图像的原理,及其中“图层”的概念。
教师活动:操作演示实例:“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的过程与方法。
操作演示知识提要:Photoshop工具软件合成图像,即选取工具、移动工具、图层样式、套索、滤镜等的使用。
学生活动:根据要求,结合教师的扼要讲解,进行同步操作或探究学习,并把合成的作品上传到服务器上。
三、任务驱动,制 作作品
(教师把相关素材、操作的方法与过程(文字介绍、flash)提供在相应的网页中)
学生活动:请学生参照教师作品完成任务:“姚明在养中”或者“刘翔在养中”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评奖,自我完善和互相交流。留意学生作品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学生活动:按任务要求完善自己的作品,保存并提交到论坛。浏览其它同学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作品评价
1、投影展示典型的学生作品。
2、师生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作品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教学;初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42-01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同时也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本身的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并且在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丰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储量丰富、内容多样的教学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品质提升方面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仅有的教材内容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点,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能够随时随地的被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阶段,并且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巨大的储备空间,在学生信息技术和知识能力水平提升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措施和方法
1、确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和类型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首要步骤就是要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等确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和类型。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就要根据教学计划对需要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范围进行明确,缩小资源搜集的范围,选择针对性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另外,除了确定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以外,还要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分类,确定选用资源的类型。例如有的资源是涉及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有的资源是涉及到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点的等等,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划分。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利用方面,教师也要做到灵活多变,例如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教师可以选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Office软件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演示操作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的应用。
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收集
确定好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范围和类型之后,教师就要着手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收集。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数据库等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将这些教学资源库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其中找到符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特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无法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或者是无法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资源类型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教师的能力整理和设计出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特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教材和参考书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扫描,制成相关的教学视频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3、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平台的构建
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收集、整理好学习资源的基础上,还要搭建良好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共享,并且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资源应用共享平台的构建可以借助于校园网或者是FTP平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确定共享平台的主体功能和模块,并且设置不同的教学板块和模块,每一个板块和模块都承担着各自的权限和功能,并且要做好教学资源平台的搜索设计工作,方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的搜索和检索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除了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手段,建设QQ交流学习群、微信学习群组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些分享相关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结语: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属性的根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资源的优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的融入数字化学习资源,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47-50.
[2] 陈立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98-99.
[3] 张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5,(12):77.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7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在当今的信息化环境下, 现代信息技术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1.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错过课堂很难获得完整的知识。基于网络平台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便利。笔者所在的学校无限网络已覆盖了整个校区, 学生在自修室、宿舍甚至学校的休闲凉亭都可以学习。
2. 信息获取方便快捷。
电脑、手机等数字设备的普及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笔者学校承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开通了网络版、手机版。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可以浏览外, 还提供了下载功能。同时, 学校图书馆还为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借用服务, 方便了学生登陆网络平台自主学习。
3. 内容形式多样性。
传统教学多以板书、教材、文字加图片的课件为主, 形式单一, 不够形象。笔者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教育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外, 还建设开发了网络课程, 提供图片、视频、虚拟实验等资源。
4. 实现无边界共享。
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的开放性不仅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 同时也为任课教师、其它专业的学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提前或在线自修其它专业课程。
5. 多方无阻碍互动。
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设置了互动交流平台, 如数字图书馆有留言专栏, 网络课程有交流空间专栏, 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
6. 资源维护实时快速。
相比于传统教学信息更新困难, 更新周期长的不足,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更新快, 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技能考证与竞赛、合作企业等信息可以实时维护。尤其是新技术、行业新动态等信息能及时得到更新。学校规定, 任课教师每月需对网络课程资料进行维护。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了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使教学资源在内容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从形式上也使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多样, 数字化时代自主与互动的学习理念也在切实改变着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1. 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满堂灌”的单方向传播方式在信息化的今天已不再受欢迎, 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 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里口传面授的教学模式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外,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 课堂内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应用知识, 提高技能。
2. 学习态度的转变。
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容易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开发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后,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 查找资料、探究知识, 大大激发了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 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
笔者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 包括数字期刊、电子书、教育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 同时学院所有课程均开发建设了网络课程资源, 以下笔者着重谈谈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1. 网络课程内容。
课程资源库包括了各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 形式多样。如计算机基础课程采取视频教学, 学生可登陆信息化平台自主学习;其它网络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课件、视频、图片、动画、虚拟实验、参考图书、使用教材、技能考证与竞赛、教学活动、校企合作、课后思考题、考试题库等。
2. 网络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建设。
承担同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维护课程网络资源, 每月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维护、更新。
3. 开发设计虚拟实训项目。
虚拟实训可以弥补真实实训中存在的耗材费用高、实训周期长、危险性高等不足, 提前为学生实训理顺思路, 让他们熟悉流程, 为现场实训做准备。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现代教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 操作的简单性。
对于使用者, 无论是资源的维护者还是资源的获取者, 都希望操作界面简单、易懂, 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掌握。
2. 引导学生使用资源。通过项目驱动、课前留下学习任务等方式驱使学生应用资源获取知识, 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
3. 网络作业的安排。
对于工科学生, 不建议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布置或上交作业。工科作业大多有图形, 程序、公式等, 学生在线编辑通常比较麻烦, 作业通过网络上交操作难度大、时间长。
4. 高级别互动的虚拟实训开发。
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自行开发了一些虚拟工作流程、虚拟加工、虚拟事故等项目, 但多只停留在简单的演示、互动层面。如何开发高级别的虚拟项目, 由学生设计一个程序, 让虚拟项目能按照程序进行模拟加工;如何搭建校企互动数字传输课程资源, 实现校企联合教学等, 将是未来重点研究和开发的内容。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数字设备的不断普及, 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取得了成效。本文论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建设的内容, 以及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虚拟,数字化
参考文献
[1].何喜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J].职业, 2010, (11) .
[2].林晓苹.现代教育技术呼唤教师的角色转变[J].湘潮 (下半月) , 2010, (08) .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8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技术方案,计算机,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保存工作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逐步走向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管理形式, 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其对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档案信息数字化是指通过对传统纸质档案信息进行扫描和录入, 使其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形成相应的数字化档案信息, 并完成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保存工作的内容。档案信息数字化有效提升了档案信息管理过程的效率, 其具备同步备份功能, 存储空间极大, 维护安全、方便。档案信息数字化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 而当前阶段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过快, 如何做好计算机硬件软件设备快速更新下的档案信息长期存取工作, 是相关档案信息管理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
针对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中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期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 应同时从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两方面的内容综合制订相应的存取方案。
1 加强对管理措施的应用
1.1 加强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建立工作
具体而言, 不同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在存取过程中存储、阅读的标准是不同的, 包括档案信息中的互用性标准、资源编码标准、资源标识标准和资源著录标准, 甚至资源存储过程中相关储存技术的元数据构架标准等都可能因为相关单位自身的操作习惯、存储要求而出现不同的形式。针对上述情况, 国家应加强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标准化建立工作, 提早制订数字化档案信息存取过程中信息数据存取、交换、转换的标准, 从而使数字化档案信息在存取过程中保持标准格式。
1.2 建立和完善数字化档案信息归档系统
数字化档案信息归档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对归档的数字信息数据进行选择、鉴定、存储、提出和使用, 数字化档案信息归档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存储的数字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长久性进行有效管理, 进而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存取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快捷性。
2 加强技术措施的应用
2.1 加强对信息更新技术的应用
信息更新技术是指在已有技术环境中对计算机数据库中信息档案的数据编码进行重写、复制等相关工作, 进而将计算机数据流从原有的存储介质中转移到新的存储介质中, 防止因存储介质在质量和性能上出现变化, 进而造成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无法提取等现象发生。信息更新技术在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的应用类似于一种复制技术, 只需要将已有的档案数据信息从一个存储介质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但信息更新技术只能解决存储介质在长期存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和性能损坏问题, 无法有效解决相关存储介质中数字化档案细腻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存问题。
2.2 加强对信息转换技术的应用
信息转换技术的内容比较复杂, 其通过将数字化档案信息存储过程中的存储程序、字符编码、展示媒体类型、操作管理系统和存储设备的硬件系统等进行综合转换, 以实现对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保存工作, 有效提高了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使用性。信息转换技术能有效实现数字化档案信息内容在纸质媒体、缩微胶片和磁性材料等不同存储介质之间的信息存取和转换, 但在信息转换技术的使用中, 很容易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而造成信息内容的缺失。
2.3 加强对信息迁移技术的应用
信息迁移技术是当前数字化档案长期存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类型, 主要通过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数据格式、结构内容和相关存取标准的转化和迁移, 从而实现对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信息迁移技术能有效满足档案信息在不同存储介质和硬件设备更新换代情况下的存取工作要求, 但相关单位依然需要注意需要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完成信息迁移技术的应用。
2.4 加强对信息典藏技术的应用
信息典藏技术是指相关单位对当前正在使用的数字化信息档案的存取标准、适用的相关计算机硬件和设备的有效存储, 包括对数字化信息档案存取过程中的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应用程度等内容进行保存, 进而为数字化信息档案的存取工作创造原始、相应的工作平台, 最终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相关单位应对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应用, 并最终完成对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技术方案的综合制订工作, 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长期存取过程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9
1 门户的基本原理
1.1 实现目标和体系结构
门户 (Portal) 平台是基于Web的程序, 由高科技技术来组成的, 以个性化服务为主, 主要是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表现层。聚合是收集其他资源内容聚集在Web页面的一种方式。一个门户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 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其页面具有各种样式门户组件 (Portlet) , 根据各种类型用户条件提供所需内容。门户组件 (Portlet) 是Portal里最重要的环节, 门户系统表面可以看到具有多种功能和良好的性能, 但也面临着多种复杂问题。由于门户系统通过集成封装, 具有自动功能。要全面运用其功能, 必须要把有关部门中全部的的网络应用系统用Java重新编写, 并按顺序装入到门户系统中。校园信息门户为现代化管理平台、具有信息传送与共享等多种功能, 并具备优良的性能、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性的门户, 以此种方法运行服务。所以, 门户有必要为用户实现统一的信息入口, 并且安全快速的为客户提供持续性服务。学校通过Portal, 集成所有的应用系统。新的应用系统必须要遵循JSR-168标准, 经过WSRP来和Portlet实现交流。下图1可以看到Portal的体系结构。
1.2 规范与流程
门户的开发必须要遵循Java Standardization Request168 (JSR 168) 规范和WSRP标准 (web service for remote portlets) 。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利用门户服务器的供应商, 实现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的服务器。为有效的去除供应商的门户服务器彼此之间的独立不衔接的情况, OASIS组织发布了WSRP:Web Services for Remote Portlet1.0标准, 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接着运用WSRP实现伙伴之间执行的远程Portlet服务性能, 可以达到同行业之间的快捷方便的交流合作, 也消除了编程所制造的各种现象问题, 所以, 门户管理员允许在大量的WSRP服务中寻找理想的使用功能。Portal的主要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
2 CIP的设计
2.1 门户总体框架设计
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大多是参考经典型门户的体系结构, 并以此来推广设计。统一门户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最高要求的一种体现方法。门户服务为最高形式, 数字化校园信息是由数字化校园和外部的沟通, 用户的浏览器的显示主要应用方式。
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信息的输出有力的实现了信息分层分权限的个性化。选结构化数据或者非结构化数据的网站资源相对应的接入网关, 以及整合封装功能对连接的信息资源统一发布, 并把不同类别的应用系统进行合并, 把校园用户按照所需的各种形式来实现比较有个性的信息内容。合理有效的的实现各种资源目录化管理, 达到对用户的有效管理。在此种认证体系下, 运用此授权认证, 对用户和栏目实现了共同授权。统一门户平台在整个数字化校园里实现了上文所介绍的各种功能, 首先, 为用户展现出了校园各种信息单一访问点的服务, 运用如此高性能的个性化门户, 广大的学校师生可以快速和更为方便的地查找和访问各种资源, 实现有效的目标教学。校园门户框架如下图3所示。
2.2 系统功能
所谓的校园信息门户主要是学校信息应用集的通道, 文章中所说的校园门户, 它的门户网站本身的功能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 是在显示其身份的权限安全访问入口设置其他服务的基础上完成。因此, 校园信息门户大大降低成本的校园管理方法, 确保校园所有类型的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其他资源的前提下更为方便快捷, 并着实保证使用各种授权的资源的安全。进一步体现了校园统一门户的优越性。
2.3 集成方案
当遇到分散的应用程序问题时, 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合理配置, 在Portal中, Portle并不只是以小窗口的模式出现它更多的是一种应用体系, 是业务配置的工具。所以, 在使用Portlet的基础上, 用户完全能够以在允许权限的条件下发展个人的门户网站, 然后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访问信息, 在网上互动并协调一起工作, 并实现目标对整个应用系统的访问。该集成应用程序有2种使用方式。第一, 加载已有的Port-let应用。针对已经创建过的Portlet应用, 我们所需要的是将.war文件部署到Web服务器上并调整合适的配置文件, 这样既可以快速的将其安装到Portal容器中并发布出去。第二, 建立一个新的Portlet集成的应用程序自定义门户的开发和集成能力, 以使最终用户。用户可以使用的自助服务界面定制门户网站的内容和数据集成。
3 实现
Portlet的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表现在JSP、Struts和自定义框架上。针对一些简易的portlet, 通常可以借助JSP的形式完成。此系统主要采用Struts来实现portlet。已达到便于推广的目的, 该系统的portlet大量使用自定义的框架进行完成。可以理解为表达的JSP自定义框架类。必须是提前确定一个自定义类的框架, 其他的portlet链接的主要是在这个框架帮助下转向。以方便的研发, 复用为目的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类大类型, 从这个父类继承框架的portlet类, 我们将子类中对portlet的重定向地址加以变动就可以完成了。
此门户平台架构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区别, 主要在于优于Portlet API (JSR 168) , 在此有一点要特别强调, 它不仅可以为客户实现实用的Portlet,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着实解决了前门户解决方案中所需要的其他功能和组件。仅需要以在页面上添加内容的方式即可形成 (添加符合该身份权限的Portlet服务) , 删除没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以此来实现用户环境的个性化。清除无效没有作用的信息资源, 以实现特殊而鲜明的用户环境。门户运行界面可参考湖南工业大学数字工大门户平台, 下图4所示。
4 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信息统一门户为学校提供了高性能有的信息服务。上文的设计支持数据, 内容和信息, 达到门户网站的有效整合, 有效实现了可定制的渠道, 节俭了校园信息门户的运行成本, 进行有效地管理, 并大大的提高了运行效率, 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童家琦.基于Portlet的网站的性能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2]李智勇.基于Portlet的经管类实验教学综合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3]吴璇, 周德俭, 谢晓兰.基于Portlet技术的制造网格Portal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10 (5) .
[4]焦威, 李军怀, 张璟.基于Portlet的个性化门户系统组装工具研究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0 (2) .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10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要把学校内分散的、独立的系统进行整合, 建设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高技术含量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便为教学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校园就是在传统的校园基础上建设一个无形的、以多种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空间, 这一空间拓展了学校的空间和时间, 提升了相关功能的效率, 进而提升了教学和管理的水平。数字化校园把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学校角色联系在了一起, 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的内容。
2 数字化校园建设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2.1 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必须依靠网络基础实现数字的流动。校园网基础设施包括数据网络、服务器、电脑、IC卡等, 这些是实现校园数字化的基本前提。目前, 我国校园的骨干网多采用千兆交换以太网, 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 实现了较高的传输速率。在信息传输方面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技术:第一, 扩充骨干网的宽带, 提高大数据的传输能力。例如, 有的学校采用了组播技术, 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影视节目。第二, Wi-Fi技术。利用Wi-Fi技术延伸了校园网的覆盖区域, 随时满足用户的上网需求。第三, 整合校园网、城市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等, 提高校园网的辐射力度, 是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有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管理。
2.2 数据库建设
为了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必须提高数据库平台的处理能力, 在数据存储、数据检索、大量用户访问等方面提高反应能力。例如, 数据交换技术, 实现了数据自动交换, 包括Web XML、SOAP、XML等技术;连接技术, 即将前台和后台使用独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保证前台程序和后台数据的一致性, 如ADO、DAO等;储存技术, 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存储数据, 自动分类数据, 保证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有EDI、XSLT等。
2.3 公共服务技术
公共服务技术包括NET框架、J2EE平台。校园网中的NET框架为校园网设计者提供了快速的软件开发的可能。例如, 公共语言运行时使代码的编写量大幅度减小, 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NET框架统一了微软的各种编程框架, 创建了一个公共的API集, 提高了语言的继承性和错误处理能力。另外, 多数的校园网的开发基于J2EE平台, 它能够支持异构环境、伸缩性强, 同时还有独立性、跨平台的特点, 避免了重复编写。
3 数字化校园的系统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整合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把用户所要想的业务映射到数字世界中, 实现数字化的教学和管理。校园网用户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服务, 因此, 在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建设中应该合理地设计个性化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些内容的设置要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的接口和平台。目前, 数字校园建设主要有网络基础、基本服务、应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四个层面, 另外还有安全和信息规范体系等。
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中心节点的设置要考虑主干网络的数据流量、信息服务的质量等因素, 要使用DES6000的千兆为的路由交换机, 连接教学楼、图书馆等, 以保证网络的速率;办公楼等要配置若干交换机, 保证桌面的百兆速率。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设网络基础设施, 在一定条件下升级网络设备。
3.2 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在数字化校园中要有一个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 在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用户信息的储存、用户身份的验证、访问权限的管理。目前, 在一些校园中, 多采用校园一卡通和证书授权系统。在数字认证平台中, 用户只需要输得到一次身份确认就可以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同时, 系统根据用户的权限,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这种集中化的认证模式加强了用户的管理, 规范了用户的操作,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3 校园一卡通的建设
一卡通承载了用户的信息, 是“电子身份证”, 在校园内可实现消费结算、身份认证, 同时与银行合作也使一卡通具备了电子钱包的功能, 使学生能够用于交学费;另外, 一卡通集学生证 (工作证) 、医疗证、借书证为一体, 几乎覆盖了用户的所有需求, 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
3.4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数字化的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强大的管理手段和个性化的借阅措施。以一卡通为基础, 用户能够查阅信图书、建立专属的个性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主要包括应用层、资源加工层、资源层和网络基础层。在应用层, 主要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文献传递、资源检索等服务;在资源加工管理层, 管理者要实现文献的数字化、数字版权的管理、数字资源的发布;在数字资源层, 主要包括图书馆资源的来源, 有网络资源、本地资源等;网络基础层的建设主要保罗光纤接入、存储管理、入侵检测等。
3.5 数字办公系统的建设
数字办公系统能够提高校园的运作效率, 是一种对全体管理的工具。管理者可以用专用的客户端登陆系统, 随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发布公告、通知、会议组织、公文等, 同时也可以利用办公系统实现对文档的编辑、保存删除等操作。
3.6 数字教学系统的建设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 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 通过平台与教师交流。数字教学系统主要有四大模块, 作业模块、答疑模块、测试模块和资源模块。在作业模块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 学生也可以在网上交作业, 教师评阅;答疑模块中为学生提供了问答版区, 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问;测试模块, 学生既可以在网上进行考试又可以查看分数;资源模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4 总结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不断推动, 数字化校园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同时也必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要根据自身的条件, 制定可行的方案, 逐步提升数字化的水平。
摘要: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实现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在数字化校园中, 管理者整合了各种资源, 实现了对用户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权限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以及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和简单的系统设计, 以期望推动我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设计
参考文献
[1]严剑炜.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 (S1) .
[2]项闪飞.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11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翻转课堂
G633.67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最早在 2002年被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正式提出,如今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专家学者的定义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拥有一部可联网的数字化设备,在数字化资源的支持下进行的个性化的学与教的活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可以体现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特征:(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首先体现为人与设备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数字化学习设备是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可以是电脑室里的台式/笔记本电脑设备,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必须有网络(无线/有线)的支持;(4)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的反映,即个性化教育、差异性教学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师应针对性指导每位学生,学生要拥有各自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步调;(5)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必须是支持教与学活动,是有效的,是教学最优化的选择。因此,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有两个:个性化与可移动性,其他特征都由此衍生而来。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翻转课堂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教学模式,由J.W.Baker在2000年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6]。
三、我校信息技术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单一
教学资源仅局限于书本和配套光盘,没有利用网络的优势去自主开发资源,导致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单一并且缺乏,未发挥出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
(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由于学生个体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鼓励协同合作、扩展信息交流平台对实施信息技术教学非常重要。
(三)教师未能转换新角色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但实际上,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此现象的根源是教师未能转换成新角色且未开展多元化教学,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为了提高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我校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论证,把目光聚焦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和“翻转课堂”上,独立设计开发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
(一)“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
1.设计理念
目前,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种类繁多,但缺乏一线教师的支持与参与,这些学习平台与中小学教学脱节,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师、学生的教学需求;大部分学习平台无法实现真正的跨平台应用,有一定的移动终端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利用“微信”这个家喻户晓的跨平台软件,结合自身与教学紧密结合的优势,开发设计了“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让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便利高效的登录平台,自定学习路线,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2.教学资源库的设计
我们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缺乏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包。这些教学资源包分为三类:知识点教学资源包、微视频课堂资源包及其他资源包,资源包内容主要包含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在线测评等。
教学资源包设计好后,可以发布到平台形成共享资源,教师可以自行下载教学资源包,直接整合形成教学课程。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资源包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包。
3.学习空间及可视化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
根据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教师向学生推送符合本人学情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也可自主选取符合自身学情的学习资源,自定学习路径,为自己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平台的数字化评价系统是通过平台收集学生习题、作业、主题活动的学习数据,来对学生进行学年、学期、月、周的评价。最后,以图形化的报表的形式来呈现学生的评价结果。
(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校针对学生认识水平差异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基于“基于微信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环境下,采用“翻转式”教学组织形式,将知识学习过程的“传授”和“内化”两个环节翻转过来,让学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
五、结语
信息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新希望和无限潜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和“翻转课堂”以其突出特点,为信息技术教学指引了新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问题,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教育创新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启示。
我校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后续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比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师培训、实施的评价指标、课堂组织等都值得我们深入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Jeremy R Strayer(2012). 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 [J] .Learning Environ Res,(15):171-193.
[2] 曲鑫,申云化,张艳莹.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80-84.
数字化信息技术 篇1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数字化校园
所谓数字化校园, 其实就是通过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实现校园管理与教学的数字化, 数字化校园内部的管理者对不同资源进行整合, 使统一管理用户与权限控制资源模式得以实现。本研究主要对信息技术整合理念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分析与探讨, 以期能够对我国建设数字化校园步伐形成推动作用。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
将校园中独立、分散的系统加以整合, 并将其建设成统一、完整以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个信息管理系统, 便于校园管理与教学, 此为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主要目标。从根本上说, 数字化校园其实就是基于以往校园管理对多种技术为支撑、无形的一个数字空间进行创建, 该空间对学校时间与空间进行了拓展, 并对校园相关功能效率进行全面提升, 以此对校园管理与教学水平予以不断提升, 数字化校园将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等角色紧密联系起来, 并为其提供更为多样的数字化服务。
2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主要技术
2.1数据库建设
为与用户访问需求相满足, 应该对数据库平台处理功能进行不断提升, 在数据检索、数据存储以及用户访问等环节对其反应能力进行不断提升, 比方说, 数据交换技术, 使数据自动化交换功能得以实现, 其中包括XML、Web以及XML等技术。
2.2网络基础设施
数字化校园建设以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 应该通过互联网使数字流动功能得以实现, 校园网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数据网络、IC卡以及电脑等, 以上为校园数字化得以实现的基础与前提。现阶段, 我国校园骨干网主要选择千兆交换以太网, 而对于二级网络则主要选择的是快速以太网, 使高速传输速率得以实现, 信息运输环节主要选择以下技术:
(1) 对骨干网具有扩充作用的宽带, 对大数据传输能力进行不断提升, 比方说, 一些学校选择组播技术, 将质量更高、更优质的应试节目提供给校园网用户;
(2) 无线网技术。通过无线网技术对校园网覆盖区域进行不断延伸, 对用户网络需求予以随时满足;
(3) 有线电视网、城市宽带网以及整合校园网等, 对校园网内部辐射力度予以不断提升, 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实现管理与学习。
2.3公共服务技术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公共服务技术主要包括J2EE平台、NET框架。其中校园网内部的NET框架其实就是将高效软件开发可能性提供给校园设计主体, 比方说, 运行公共语言过程中能够降低编写代码的幅度, 降低开发者工作压力;人NET框架则对微软边城框架进行了全面统一, 并对公共API集进行创建, 是语言错误处理能力与继承性得到不断提升。除此之外, 大部分校园网开发都是以J2EE平台为基础, 它可以支持异构环境, 而且具有较强的伸缩性, 且存在跨平台与独立特性。
3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校园建设
以信息技术整合观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其实就是将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在数字化世界中映射出来, 使数字化管理与教学模式得以实现, 校园网用户内部主体服务都存在差异性。所以,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系统过程中需要对个性化功能进行有效设计, 以与用户需求相满足, 在设置这些内容方面必须存在规范平台与结构和统一信息标准。现阶段, 数字校园建设具体包括四大层面, 即:基本服务、网络基础、个性化服务以及应用服务等。
3.1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应该与用户需求相满足, 设置中心节点应该对主干互联网数据流量与相关信息服务质量等相关因素相满足, 所用路由交换机必须保证为DES6000, 并与图书馆、教学楼等相连接, 以确保互联网速率, 而且教学楼等应该对若干交换机进行配置, 确保桌面速率达到百兆, 应该严格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对互联网基础设施进行创建, 并在特定条件下对互联网设备进行升级。
3.2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数字化校园内部应该创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建设身份认证平台过程中, 应该将以下工作做到位:存储用户信息、验证用户身份以及管理访问权限等。现阶段, 在很多校园内部, 大部分都会选择证书授权系统与校园一卡通, 并在校园认证平台内部, 用户仅需将身份确认输入进去就能够从一个功能转变至另一功能。除此之外, 系统会依照用户权限, 将“活动场所”提供给用户, 该集中化认证模式能够不断强化用户管理, 对用户操作进行不断规范, 而且使资源利用率得到不断提升。
3.3校园一卡通建设
校园一卡通囊括用户所有信息, 也就是电子身份证。校园中能够对身份认证、消费结算予以实现, 并和银行展开合作实现一卡通电子钱包功能, 在校园一卡通中能够实现交学费、医药费等工作, 对用户大多数需求进行覆盖, 同时使全面数字化模式得以实现。
3.4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该图书馆资源比较丰富、技术比较先进, 而且管理手段也比较强大, 基于一卡通用户可以对相关图书进行查阅, 并对个性化图书馆进行创建, 数字化图书馆具体分为网络基础层、应用层、资源层以及资源加工层等, 应用层主要是将文献传递、身份认证以及资源检索等服务提供给用户, 管理者在资源加工层中能够发布数字资源与管理数字版块等。而数字资源层具体包括图书馆资源来源, 具体包括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等。
3.5数字办公系统建设
从根本上说, 数字办公系统可以对校园运作效率予以不断提升, 是管理全体的一种工具, 相关管理主体可通过客户端登录系统, 对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公文、通知、公告等相关信息, 而且也可通过办公系统编辑文档、保存或者删除文档等。
在科技信息化推动下, 使得数字化校园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校园一方面可对管理与教学水平予以不断提升, 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 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 应该依照自身条件对可行性建设方案予以制定, 以此使校园数字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国栋.数字化校园:理想与现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1) .
【数字化信息技术】推荐阅读:
档案数字化信息技术10-10
让数字化信息技术成为英语英语教学的助力器10-25
信息数字化测绘05-08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05-09
数字化医院信息安全05-24
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09-16
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10-25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06-30
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07-24
数字信息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