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施工

2024-07-31

弱电施工(共12篇)

弱电施工 篇1

一、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关键在于它的协调和组织的作用, 也包含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 其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的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决定着整个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组织, 设备的供应, 以及弱电工程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的配合时机, 通常必须通过建立工程进度表的方式来检查和管理。弱电施工进度表的建立是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 其施工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即施工安装图设计 (深化二次设计) 、管线施工、设备 (进货) 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初开通和验收。

2、施工界面管理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内容是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施工在其工程施工内容蚧面上的划分和协调, 尤其是智能建筑物管理系统与机电设备和独立子系统的接口界面很多, 一般通过各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开调度会的方式来进行管理, 建立文件报告制度, 一切以书面方式进行记录、修改、协调措施等。

3、施工的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整个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 增加人工成本。这种管理需要与施工进度管理密切结合, 分阶段组织强有力的施工队伍, 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个阶段的施工任务。

4、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安全重于泰山, 严格贯彻、落实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各项措施。

二、工程技术管理

1、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弱电系统工程要在系统设计、提供和安装等环节上认真检查, 对照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使整个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安装工艺管理弱电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工艺性都很强的工作, 要做好整个弱电工程的技术管理, 主要要抓住各个施工阶段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和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把关, 凡是遇到与规范和设计文件不相符的情况或施工过程中做了现场修改的内容, 都要记录在案, 为最后系统整体调试和开通, 建立技术管理档案和数据。

3、技术文件管理弱电系统工程的技术文件是工程各阶段实施的共同依据。这些文件夹主要包括各弱电子系统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产品说明书、各子系统的调试大纲、验收规范、弱电集成系统的功能要求及验收的标准等, 这些技术文件都有要进行系统的科学管理, 为了能够及时向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完整、正确的上述技术文件, 因此建立技术文件收发、复制、修改、审批归案、保管、借用和保密等一系例的规章制度, 实施有效科学的管理。

三、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弱电工程单位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 执行ISO9001系统工程质量体系, 要贯穿在弱电系统的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之中, 要确实抓好以下的质量环节:

1、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

2、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3、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

4、配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5、现场设备或前端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6、主控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监督;

7、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监控参数设定表的填写和枋对;

8、调试大纲的审核和实施及质量监督;

9、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计和质量分析;

1 0、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

1 1、系统验收和质量标准;

1 2、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

1 3、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和要求;

1 4、年检的记录和系统运行总结等。

在了解上述保证系统高质量的环节时, 要确切做好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

摘要:弱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单位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ISO9001的工程质量规范要求, 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

关键词:施工管理,工程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弱电施工 篇2

工程项目必须经过办公室组织的项目审核通过后方可旗,杜绝无计划、超计划施工,对于无计划,超计划施工引起的施工绅商,建设单位有权不予结算签字。

二.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任务是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内部交流、报告、程序及合约等事宜,我方的项目经理将负责此项工作并完成以下任务:

1、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的需求、工地具体情况制定项目进度;

同甲方代表共同讨论工作任务以及合约赋予双方的责任;

落实对施工人员的消防教育、安全施工教育、持证上岗、文明施工教育

准备详细的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关键阶段,分配好双方的每一阶段的任务

制定整个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的计划。

2、进度控制管理

我方会指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领导项目组进行进度控制,包括设计、施工进度、材料设备供应、成本控制管理及满足各种需要的进度计划的编制、检查;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各方面的协调,经常性地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及时调整计划等。我方与甲方、建筑装饰公司一起,商讨施工计划及彼此之间配合,在达到共识后,为实际施工创造便利。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与甲方和施工单位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提出自已的进度、要求和问题,同时听取甲方和建筑公司的要求,积极配合建筑公司的进度发展,争取实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3、项目跟踪报告

根据项目计划衡量、跟踪和评估项目进展情况;

与甲方的项目经理一起,解决有关项目计划与项目进度的偏差;

监督项目内容、进度及技术力量并随时作相应个性;

定期向甲方的项目经理汇报工程进展情况、确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出需要甲方帮助解决的问题;

分析并检查有关修改的要求,负责项目修改过程控制。

4、变更管理

工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变更,为了对工程负责,我方的项目经理会根据变更情况填写变更单(不管是哪一方提出的变更),经甲方人员签字后生效,以免因工程变更影响了工程进展和工程验收。

5、质量控制管理

我方除了选用相应的国家规定进行质量控制以外,还以国外相应的规范要求对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材料和设备质量进行管理、要求。

我方将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督导自检、监理检验,对施工质量严格层层把关,确保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部分坚决返工。根据布线产品生产商的规定,我方将对综合布线系统实行一年施工保证。除人为因素(机械损伤及不可抗力)外,在工程完工后一年内,我方将对所出的故障,免费提供工程维修。

6、项目文档管理

我方将用严格的文档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文档实施进行明细管理。具体包括:客户原始资料、合同、项目分级计划、项目进度、项目投资、项目预算、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标准、依据和规范、项目工程记录、信息控制制度、文件收发记录、文件存档、会议记录管理等。文档管理程序如下: 定期提交进度报告

每一个阶段提交一分阶段报告,并由双方项目经理签字认同; 项目完成后提供竣工图纸及测试报告。

7、工程项目验收管理

我方将以下列文件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移交手续的依据: 《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洽商记录、各种设备说明书等)《测试报告》;

《竣工图及竣工报告》

我方先进行竣工自检,合格后邀请甲方进行正式验收,通过后双方在接收函上签字。

综合布线系统

是一个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正常传输,而且本系统中有大量的线缆安装在顶内墙壁内,平时很难调整或修改。因此,综合布系统应一次性地完成施工任务,以免返工引起其他线缆受伤。

布线施工将在我方的全力投入下,采用以下方式完成: 与用户方协作,共同确定配线架的位置及信息出口的位置;

与用户方协作,共同确定线缆的具体走向,避免与其他工程冲突;

采用首件负责制,在配线工程中,每一项安装开始时均检查安装过程和质量,待合格后再全面展开,以确保工程质量; 在配线过程中,由我方派出具有布线经验的工程施工队完成垂直线缆和水平线缆的铺设(包括穿管),验收标准根据有关建筑标准;

在配线工程结束后,由我方将派出技术工程师完成面板安装、线缆端接等安装工作,并确保布线系统无接线故障;

1、施工图的设计交底

布线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程,其中有一些施工需要施工单位进行(如桥架和管道施工),因此施工图的设计交底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在甲方的配合下,和施工单位召开设计交底专题会,我方将就施工图的设计思想、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向施工单位进交底。

2、设备和施工材料订货

由于设备和施工材料都有订货周期,有的设备订货周期还很,因此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订货必须在进场之前开始进行,我方会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组织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订货。

3、布线系统的实施步骤及内容如下:

建立布线工程的项目管理组并建立相应文档; 整体布线的逻辑设计及工程设计; 编制施工计划

预埋管及电缆桥架的安装配合; 布放水平线缆、主干线缆; 安装主配线架和各楼层配线架; 安装信息插座及其附件;

进行水平线缆的端接和链接性测试; 进行布线系统整体链接性测试; 编写综合布线工程的完工文件档案;

提交整个布线工程的测试报告和完工文件档案。

4、工程工期

现在确定工程工期,确实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其原因如下: 工程工期应根据甲方的要求及实际可以实现的工期; 布线工程将根据同时进行的内装璜工程的工期决定。一般来说,水平线缆的铺设将与室内装璜工程同步进行,面板安装和配线架安装将在装璜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

根据我方已经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我方对布线施工的经验,提出以下施工进度,以做参考。在施工前,需要备货,将全部设备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熟悉现场的各种情况,准备最后的施工图、表及专用施工工艺;

在建筑装修公司的施工工程中,我方要配合建筑公司,将各种线缆排放到位,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大的浪费。根据图纸分析,我方打算在施工周期完成布线施工,前提是建筑工程能够与布线工程协调一致; 在内装璜结束时,我方需将RJ45面板安装到位,并根据现场情况开始进行各个子系统测试,并完成竣工图纸和相关文件。

在工程实施之前,我方的项目经理会根据布线工程的特点,结合楼内其他工程的实际进展,把布线系统的施工工序绘制成表,呈送甲方和土建总包方,请土建总方将其纳入建筑物施工的总进度表之中。在土建总包方的统一安排下,我方和其他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交叉作业、合理布局、省工省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布线施工任务,并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我方奉行的原则是“用户第一”,以此原则为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我方将会积极同甲方就布线工程时间进行进一步的磋商,最终制定一份双方都满意的项目进度时间表。四.工程验收

当布线系统全部安装完毕,测试技术指标满足《技术要求》的要求后,系统开始三个月的试运行。试运行结束后,甲方和多方检验人员共同对整个工程进行最终验收。验收采用抽查方式,其内容和程序由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1、双绞线链接:根据TIA/EIA568标准之要求制定 1).连接正确性测试

A.双绞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的4对非屏蔽双绞线(UTP)的连接都是按标准来进行的,在配线架一端都按以下方式来连接。

第一对:白蓝

第二对:白橙

蓝白

橙白

第三对:白绿

第四对:白棕

绿白

棕白

而对信息插座的连接,则是按几种标准来实现的,即4对双绞线可按EIA/TIA568A、EIA/TIA568B、USOC等标准来实现连接。

建议采用568B连接方式,该方式如下所示:

5白橙

橙白

白绿 蓝白 白蓝 绿白 白棕 棕白

EIA/TIA568B是IBDN习惯用的方式。

测试结果:所有连接完好的信息点连接的正确性要保证100%;必须保证所有信息点无短路现象存在,即无短路信息点;所有信息点中,一对线开路的信息点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所有信息点中,二对线开路的信息点所占比例不超过1%。

B.垂直子系统中,缆线的连接正确性由色码得到保证,色码编排如下:

线对号

端部颁标准

环箍

1—5

白(W)

蓝(BL)

6—10

红(R)

橙(O)

11—15

黑(BK)

绿(G)

16—20

黄(Y)

棕(BR)

21—25

紫(V)

灰(S)

按排序组合,如1—5线对有:白蓝、蓝白为第一对线;白橙、橙白为第二对线;白绿、绿白为第三对线;白棕、棕白为第四对线;白灰、灰白为第五对线。其它依此类推,安装时按顺序按此色标进行,方可保证连接的正确性。2).衰减测试

衰减是由于线缆阻抗(R、L、C)的原因而导致信号变弱。测试条件:对六类线及相关产品实现从1.0MHZ—100MHZ的测试,测试温度为20℃—30℃,信息点到配线室距离不超过90米。

测试方法:被测线路一端接仪器;另一端接Loopback;仪器的显示器上将显示测试结果或结论,一般显示通过或不通过。3).近端串扰(NEXT)测试

近端串扰对本身终接点(跳线架、信息插座)处的非双绞线金属介质很敏感,同时,对粗劣的安装也非常敏感。例如在终点处的不绞线长度至多不能超过13mm(对五类线而言),或25mm(对四类线而言)等。因此,对NEXT的测试相当重要。

3、测试人员

由我主派出工程师与用户方工程师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测试工作,并填写测试表。

4、测试仪器

我们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测试仪——FLUKE网络测试仪对整个网络进行测试。

4、测试结果

若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连接满足以上ISO/IEC IS11801标准的要求,可以确认工程合格。在测试结束时将提交以下文件: 《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由双方项目负责人员签字)

五、布线材料质量

根据布线产品生产公司的规定,在材料交付用户后15年内,材料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除人为因素(机械操作及不可抗力)外,将提供有关材料。六.用户方的责任

项目的成功还有赖于甲方各级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投入只有双方人员的密切合才能保障每一阶段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为此,建议甲方派出一位项目经理和一个项目小组,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同我方的项目人员分工协作,并承担甲方所应负的责任。甲方的项目经理应在项目开始前派出,并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作为甲方的全权代表。

1、建筑物筹建办项目经理的责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负责用户方同我方的沟通;

与我方的项目经理共同举办项目的阶段会议,代表用户方签署有关的阶段性文件;

解决因用户方背离项目计划而出现的问题;

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的问题,并在必须的情况下提请有关上级领导注意。

2、用户项目小组成员的责任

积极协助我方工程师的现场工作;

七、现场材料库

甲方需提供专门场地用作布线系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

具备适当安全条件,如:防水、防火、防盗; 八.施工电源

220V 交流 单相 >2KVA

1、现场用电

用户方应提供工程施工所需的临时电源、照明等施工环境;现场应具备足够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施工中人员的安全。

2、工程现场第三方安全

由于在布线系统施工中和施工后,在施工现场,可能还有其他系统的施工。因此要求甲方(或总承包方)保证,在其他系统实施时所有已安装的布线系统部件和材料不会受到损坏。同样,布线系统施工单位有义务在安装时按照甲方(或总包方)提出的要求,对安装的布线系统部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上述要求应在布线系统实施前,由甲方(或总包方)向布线施工单位明确提出。九.其他相关说明

甲方按双方拟定的项目进程,及时向我方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一切现场条件;

培训

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用户操作和维护队伍、成功实现技术的转移是保证系统顺利建设并长期稳定、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我们建议在此项目中培训两支不同层次的用户支持队伍,即一支能对系统进行复杂的管理、维护并能做一般故障排除的高水平的技术维护队伍,和一支能熟练使用系统、充分发挥系统应用能力并提供优质服务的技术应用队伍。

我公司将为苏州教育局提供全面、周到、详尽的培训。在本方案中提供了粗略的培训计划,具体培训时间和内容将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1、培训方式

根据培训内容的实现方式,一般可分为现场安装培训和授课培训。现场安装培训

现场安装培训是我公司或原厂商的工程师到现场安装调试相关设备和系统时,客户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观看和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实际操作机会,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应用系统维护要求作相应的讲解,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即解答,具有很强的实践和交互性,但人数不能过多。这种方式的培训我们在所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中都将积极予以实现。授课培训

授课培训是本章主要描述的培训方式,一般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并根据不同课程辅以实验环境下的实际操作,学习过程中还提供完备的学习资料,是正规培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使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针对不同水平需求人员因材施教,我们将授课培训分为基础级和高级,基础级培训一般由我方直接承担,高级培训由原厂商直接培训。

无论是什么方面的、以何种形式出现的培训,作为验收规程在培训方面上的具体体现,我们都有相应形式的考核相适应,从而增进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质量,确保上岗人员的技术素质,最终达到有益于系统长期安全、稳定的使用和运行的目的。

由原厂商提供的培训,我公司将与原厂商合作,替客户作相应的组织安排。由原厂商提供的培训均要求受培训人员参加原厂商的考核认证,参加相应的考试,我公司技术人员可协助通过考试并获取证书。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将由我公司和用户方共同协商提出具体培训计划,具体由项目小组负责,制定出一个合适的培训管理办法。

以下,我们将按不同的对象分述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培训的计划: 培训内容及计划 根据标书要求,按培训内容分主要提供相关网络的授课培训;按培训地点分则主要为产品厂家组织地的培训和用户单位所在地的培训。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项目要求,需提供全面、周到、详尽的培训。培训内容和地点、天数、人数安排可参考下述的培训计划,具体培训时间根据合同时间及施工进度执行。

乙方工作内容及流程:

现场勘查与施工前准备

2.1 项目经理在项目中标后适当时机携现场工程师、预选工队负责人进入现场最后一次勘查并确认工程具体内容填写《弱电机房项目勘查表》协调甲方、监理方、总包方等各方关系并交换联络方式落实施工总工期、进度、进场时间、水电条件、施工顺序及人员食宿条件等并开始填写《施工日志》、按时参加工地监理例会等。

2.2 客户经理拟定合同项目经理组织编写《XXX项目技术协议》。

2.3 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开工报审表》、《施工进度计划表》及《XXX项目实施方案》经客户经理及项目部经理共同审核后提交甲方及监理方通过审批后取得《开工令》。

2.4 项目部经理根据项目经理提供的书面工地信息参考外协安装队伍以往施工的优缺点与客户经理、工地总监、财务部门指定人员共同遴选工队、价格谈判并签订《XXX项目施工承包协议》等。

2.5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参考工队负责人意见依据《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写《材料设备采购申请计划单》并协调督促财务物流部按期供货并做好进场前其他准备工作如落实现场办公室、库房、人员临时出入证件等。

2.6 项目经理检查外协工队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并在入场前3日向外协工队

进行技术交底

提供图纸、施工进度计划表、工作内容、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

2.7 施工费用的申请。在《施工进度计划表》及《材料设备采购申请计划单》得到确认的基础上项目经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列出施工费用预算明细并申请借款作为该项目前期启动费用及备用金项目部经理及财务共同审核总经理批准。

2.8 项目经理在入场前2天根据工程现场、材料设备和施工队准备情况提出口头进场请求经客户经理和项目部经理同意后方可正式进场施工。项目实施

3.1 材料设备进场后项目经理组织清点、交结与保管并与甲方监理方面签《货物抵达清单》以确认填写《设备材料报验单》对所到设备材料及时进行报验同时注意保存所有随箱纸质资料、手册等以备归档。

3.2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工程师负责监控所有材料设备的使用情况认真填写《单项工程材料使用管理控制明细表》工程完工后及时将剩余材料返库并填写《XXX项目材料退库表》。

3.3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定期向项目部经理及该项目客户经理汇报过程进展情况对于重大问题按问题的性质分类有侧重点地专题汇报项目经理每日认真填写《施工日志》项目部经理定期检查随时了解施工情况。

3.4项目竣工后由客户经理、项目经理、项目部经理、工地总监组成检查小组对项目进行自检项目经理拟定《验收申请》提请甲方监理方验收验收合格后签订《验收报告》。现场签证变更

4.1 项目经理将现场《变更工程量签证》附价格变动明细及说明以书面形式汇报项目部经理及客户经理经财务物流价格审核后再提交甲方及监理方进行沟通确认。同时变更一经确认项目经理将《工程量增减清单》上报项目部经理由项目部经理、工地总监共同对工队做出相应变更并签署《XXX项目施工承包协议补充协议》。

4.2 变更原则是先确认后施工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先行施工的项目经理负责及时补签一般不能超过5天。

项目资料档案整理并交验。

项目完整资料一般包括 

1工程合同技术文件包含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施工组织方案等 

2竣工图纸包含设计说明系统结构图各子系统控制原理图设备布置及管线平面图控制系统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相关监控设备电气接线图中央控制室设备布置图设备清单监控点I/O表等  3系统设备产品说明书 

4系统技术、操作和维护手册 

5设备及系统测试记录包含设备测试记录系统功能检查及测试记录系统联动功能测试记录等 

6其他文件如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工程签证变更确认单相关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等。

5.2 协助客户经理进行项目结算及收款。

5.3 完整资料交公司行政存档项目移交售后服务部。

4.2.1、施工现场勘察

● 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特点,掌握方案中布点位置、管线走向、终端设备的实际位置。结合设计方案对下一步具体定点位置、铺设管线、设备安装调试做到心中有底,充分做好施工前准备。● 初步了解工地的施工管理结构以及与施工配合相关的单位、熟悉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便于今后加强工作联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积极配合甲方、监理方、协调其他工种单位,充分了解现场各施工环节、各工种进度、配合情况等,为规划准确的工程总进度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具备施工条件的部位和地方,应积极协调甲方、监理方,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经实地勘测,对于设计方案的欠缺、失误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根据实际要求形成可以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或后期发生冲突,造成延误工期,影响工程质量。4.2.2施工前准备

● 组织所有进场人员进行设计方案、图纸的技术交底评审,进行技术疑难的解答、解决。

● 召开工程项目解答会议,项目方案设计人员需依据:“现场概述、系统构架、功能体现、工程周期、客户需求、服务范围”进行系统性解说,并形成《培训记录表》。

● 经现场勘察,由项目经理提交工程施工的可行性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施工进度、作业工期、劳动工投入量、辅材及施工工具用量、阶段性主材进场、协调配合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确保工程安装的顺利进行。并组织完成可以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 积极配合、协调总承包方,并在总承包方的安排下设立临时性仓库、存放点。并应具备防盗、防雨、防火的基本条件。● 临时性仓库、存放点内应做到:器材摆放整齐、标签清楚明了;工具与工程器材隔离摆放、待检和已检设备隔离摆放;不合格品与合格品区分摆放。以上设备都必须采用标签明确指出。作为现场的临时性仓库、存放点,必须保证现场的干净、整洁、整齐。

● 质量保证资料的收集、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备齐公司管理规定、IOS9001质量系统要求的相关的记录表格、控制文件、相应的法文、法规、工程施工所必须的技术性学习文件等,为上岗前再培训、过程控制环节中取得有效的质量保证。

● 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实施:系统工程实施前必须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必要时包括供应商的技术支持培训等。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化,保证工程质量等环节,并形成相关的培训记录及向甲方、监理方提交。4.2.3、管线预埋

紧密配合总承包方、其他工种单位,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合理地进行线管敷设、预埋工作,并依据详细的管线预埋施工图,设备的点位、管线的走向及标高等进行。

由于此阶段的工作交叉作业、设计变更较大,在施工作业时积极配合甲方、监理方的工作指令,以确保阶段性的工作顺利完成。弱电系统PVC线管敷设的基本要求:

● 线管配线有明配和暗配两种。明配管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暗配管要求管路短,畅通、弯头少,并按相关要求在规范内敷设线管。● 线管的选择,按设计图选择管材种类和规格,如无规定时,可按线管内所穿导线的总面积(连外皮),不超过管子内孔截面积的70%的限度进行选配。

● 为便于管子穿线和维修,在管路长度超过下列数值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

(1)管子长度每超过30米,无弯曲时;

(2)长度每超过20米、有一弯时;

(3)长度每超过15米、有两个弯时;

(4)长度每超过8米、有三个弯时;

● 线管的固定、线管在转弯处或直线距离每过1.5米应加固定夹子或吊架。

● PVC管水平或垂直明敷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0/00,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 电缆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 管材及连接附件内、外壁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砂眼、气泡、变形等缺陷。

● 弯曲的管材及连接附件,弧度呈均匀状,且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弯扁、死弯等缺陷。

● 线管的连接应按规范连接,并确保接头牢固,接地性能良好。● 坚直敷设的管子,按穿入导线截面的大小,在每隔10-20米处,增加一个固定穿线的接线盒(分线盒),用绝缘线夹将导线固定在盒内,导线越粗,固定点之间的距离越短。

● 线盒与管子的连接应采用螺纹附件连接,并且螺纹整齐、光滑、丝扣配合良好。

● 接线盒或拉线盒应加盖板保护。

● 线管的分支处应加分线盒并使用盖板保护。

● 所有的线管在敷设完毕时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线管接口,避免发生管口被封堵、沙石进入等情况,并经常巡视安装现场,确保在隐蔽前线管的完整性。

● 室外敷设线管时,应达到以下标准:

(a)室外线管的接口均必须进行严密的防水处理。

(b)直线管路超出30米(含30米)时需设置检修井道,并按检修井的制作要求充分考虑排水问题。

(c)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不同承重量的检修井盖,必要时在井盖上标注符号以示区别。

(d)线管的埋深度必须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如土埋深度在0.8米以下,并采用0.15厚细沙保护线管等。弱电系统线缆敷设的基本要求 综合布线:

● 线缆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 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 线缆终接后,应有余量。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宜为0.5~1.0m,工作区10~30mm;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线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双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双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纤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纤外径的15倍。

● 电源线、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线缆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 线槽内的线缆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线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其水平部分可以不绑扎。垂直线槽布放线缆应每间隔1.5m固定在线缆支架上。

● 在水平、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双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线应根据线缆的类别、数量、缆径线缆芯数分束绑扎。● 线缆的敷设应按图纸的要求选择线缆的型号规格,在进行布线前必须注意检查,并应有明确的标签区别,防止拿错。

● 在线缆穿管时使用细钢丝或穿线器穿管后将线缆从管中带出,穿管时必须按照线缆的最大应力范围内进行穿线,严禁大力拉扯线缆,以免造成线路的损伤。4.2.4、设备安装

所有的器材均必须按IOS9001质量体系要求进行安装前的试运行工作,并形成试运行报告。在进行设备安装之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产品资料、安装说明、注意事项等。在充分了解设备性能之后,才能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严格安装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要求、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安装

● 于墙面安装电子显示屏时应稳固,无倾斜,接口处严密、平整。● 安装触摸屏时应注意设备平稳、固定、无晃动。

● 主体设备安装孔位应合理、无明显的缝隙,孔位边口自然、无毛刺。

● 电器连接线缆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供电要求

● 系统的供电电压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压范围。

● 前端的供电线缆应保证功率输出的要求,避免线缆过细而损坏设备。

● 配置漏电开关、自动空气开关,防护设备漏电或发生意外事故时可以紧急切断电源。

● 供电线缆必须有接地线,条件允许可以采用“一端连接,多点保护接地“的连接方式。

● 经后备电源输出的负载应考虑其总功率,不能超出后备电源的输出功率,以免烧毁设备。4.2.5设备的初调

● 设备的初调在设备安装完成无误后进行。● 在设备通电调试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a)外观检查

(b)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的破损、摔伤等现象,若有此类现象不充许使用。

(c)检查无误后方可试测试。系统的调试

● 在所有设备的初调通过后再能进入系统的调试阶段。

● 系统调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对所有的功能进行逐项检查,全部符合要求者为合格。系统的试运行

● 系统的调试合格后,可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智能建筑弱电项目的施工与设计 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工程设计

一、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

如今智能建筑已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发展,纵观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代智能建筑的关键构成要素是诸多个相对独立的自治子系统,其操作相对而言较为独立;第二代智能建筑主要采用若干专业化的网络连接楼宇的控制子系统,以完成像远程控制、操作程序化等诸多子系统操作任务,从而促使智能建筑技术极大地提升楼宇控制操作的自动化水准。当前世界上已着手探索第三代智能建筑技术,而人工智能科学当中的智能代理技术的飞快发展给楼宇智能控制注入了新的血液。之所以发展智能代理技术,就是为了寻求一种对“资源受限、动态环境内不可预测到的繁琐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事实上,在我国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应适应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坚持不懈地走实用、经济的发展道路,在设计过程中的智能化系统也应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性化道路。

二、智能建筑的施工与设计

1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

建筑的设计形态和智能化是衡量城市建筑现代化的标准。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主要由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弱电电源及接地等系统组成。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弱电上程设计的出发点应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功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要。从具体设计上,应从智能建筑的现实考虑,充分考虑业主和使用者的各种功能要求,使设计能在总体结构上尽量现代化,既先进又经济,同时各系统的可兼容性和扩展性良好。以下笔者笔者应该重视的一些处理问题的做法和观点。

(1)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智能化系统上程受技术、经济、时间等因素制约,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性和使用需求有机配套,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和经营要求、上程投资能力等因素,有重点的保证主要功能,选择适用的各个专业子系统、系统集成程度、标准等级和经济规模大的要求。

(2)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

建筑智能工程设计应透视当前IT产业发展动向,以智能建筑技术发展为主流。智能建筑施上设计只能一次性成功,工程现场不具备反复变动、多次试验的条件和可能,同时受工程周期和进度的限制、上程投资的约束则更为明显。这就要求采用可靠、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为原则,选用经过市场考验、实践证明可靠和成功的产品及设备。

(3)根据性能选用适当的设备

每一系统和设备都有其适用范围,再说了设备也不是“万能”的,贪图所谓“最优质”“最前沿”“最强大”的观念,的确不切实际。

(4)注重系统的保障措施

建筑智能化系统使用寿命可能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一旦投入使用后要24小时不停机运行,肩负着保障建筑物内各类活动、人身安全的任务。这就对设备和系统在选型和要求较高的场合下,应有具体的技术保障措施。

(5)合理的控制智能系统的成本

控制智能系统成本的前提是要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满足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系统、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采用不同的控制组合方式,比如,多采用开关控制方式,少用无级调光控制做法。通过灯具布置上的变化、照明配电回路细分和增设来调配实现照明壳度和场景的变化与控制,达到多级控制、多利变化的效果。

(6)弱电线路设计采用较可靠联接方式

较可靠联接方式在弱电系统线路设计上是提倡采用的,环形总线接法、适当增加回路或备用回路、限制单一回路设备接入数量等通常被采用。上程设计上应注意,受产品质量和现场条件的限制,同一回路串联/并接多个触点连锁或联动控制设备的数量不宜过多。此外,主干回路上线管、线槽中电缆和导线的密度、分隔铺设的要求不应该被忽略。对于民距离多负载传输回路,像DC上作电源回路,设计时要核算线损引起的电压降,提醒调试时检查回路末端的上作电压,这是设备上作不正常的常见原因之一。

2.2智能建筑上程施上的管线监理

一个智能建筑上程可能包括很多子系统,即设备自控系统、安保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在仔细审查该上程本身的系统流程,现场监测点、监控点、配线规格和布线要求的同时,还要核对智能建筑系统从其它专业引出的信息点、变送器和传感器等是否在其它图纸上均一应俱备。另外,要为以后的系统集成做好设计预留,所以不能忽视智能建筑所需预留洞、预埋件和线槽、桥架的定位与设置和结构专业的协调的设计。

(1)模块线路连接

模块化结构是智能建筑上程中现场控制器所采用的方式,系统根据监控点的类型和数量设置模块的类型和数量。常用的模块有:高保安输入模块、数字输入模块、数字输出模块、模拟输入模块、模拟输出模块等。监理工程师要核对水暖、空调、电气等其它图纸上的元件,以便设备上的信号能正确地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指令能再送回到控制点,通过执行机构的调竹使系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2)管线隐蔽预埋

智能建筑上程施上中的预埋与电气上程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

图纸多。每套图纸单个独立系统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合在一起预埋在楼层里时不认真检查就分辨不出各自所属的系统。

走放射线多。智能建筑的走放射线多,各系统之间以及与电气之间交义铺设普遍。监理上程师要及时对现场的走管路线进行调整,因为管子相叠上后接近板厚而使混凝土失去保护层,甚至超过楼板使混凝土无法浇注。

管径大。智能建筑的配线多以线的数量来体现(除视频馈线外),这就使得越接近布线的始端线的数量越多,导致配管直径大根数越多,结果造成这一块混凝土呈现空洞。

23智能建筑防雷击技术

直接雷击、侧向雷击、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雷击电磁脉冲等是雷电侵袭智能系统的主要形式。雷击灾害的特点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出现了新特点: (1)价格昂贵的电子器件或微电脑的设备已是雷击灾害的集中对象;(2)灾害程度增强,雷击灾害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增加;(3)雷击空间Ix:域扩大,从维空间侵入变为三维空间侵入;(4)跨行业性受灾,从建筑、电力行业延仲到高科技应用的领域。

由于智能建筑的出现并被广泛采用,以及雷击灾害的新特点,设计者在施工设计前必须全方位地层层设防,既要泄流、拦截,也要均衡电位、屏蔽隔离、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等,达到综合防御雷击的目的。由单一防护转变为系统防护,站在新的高度来熟悉和研究当代防雷技术,提高人们对雷击灾害防御的综合能力。

在智能建筑物内,将智能系统中的设备外壳、金属配线架、敷线桥架、穿线金属管道等与总等电位或局部等电位相逢在配电系统中的高压柜、低压柜安装避雷器的同时在智能系统电源箱及信号线箱中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o

2.4智能建筑材料和组织设计的质量控制

智能建筑施上中用到的设备与材料的质量对一个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上程施上的物质条件,这是上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上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如何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关,要注意儿点: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上程正常施上;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要有一定专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该项上作;加强材料的验收上作;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合理使用;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上作,把好质量关。要提高智能建筑施上组织设计质量、优化施上管理那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智能建筑施上组织设计质量。

3总结

浅谈弱电施工进度的管理方法 篇4

1 弱电施工进度的制定

编制弱电施工进度, 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所动用的人力和施工设备是否能满足完成计划工程量的需要;基本工作程序是否合理、实用;弱电施工设备是否配套, 规模和技术状态是否良好;如何规划运输通道;工人的工作能力如何;工作空间分析;预留足够的清理现场时间, 材料、劳动力的供应计划是否符合进度计划的要求;分包工程计划;临时工程计划;竣工、验收计划;可能影响进度的弱电施工环境和技术等问题。

2 弱电施工进度的实施

弱电施工进度的实施就是弱电施工的进展, 也就是用施工进度计划指导弱电施工, 落实和完成计划。为了保证弱电施工进度的实施, 保证各进度目标的实现, 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建立各层次的计划, 形成计划保证弱电系统

弱电施工项目的所有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这些计划都是围绕一个总任务而编制的, 在贯彻执行时应当首先检查是否协调一致, 计划目标是否层层分解, 互相衔接, 组成一个计划实施的保证体系。

2.2 签订承包合同或下达施工任务书

项目经理、弱电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合同, 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合同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

2.3 做好计划交底, 全面实施计划

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 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 将计划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在计划实施前要进行计划交底工作。

2.4 做好弱电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弱电施工中的协调是组织施工中各阶段、环节、专业和工种的互相配合、进度调整的指挥核心。协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计划实施情况, 调和各方面关系, 采取措施, 加强各薄弱环节, 实现动态平衡, 保证完成弱电工程和实现进度目标。

3 弱电施工进度的控制

3.1 单项工程进度控制

在弱电工程开工之后, 项目经理部应对整个弱电工程进行专业分析, 建立工程分项的月、旬进度控制图表, 以便对分项施工的月、旬进度进行监控。其图表宜采用能直观的反映工程实际进度的形式, 如形象进度图等, 可随时掌握各专业分项施工的实际进度与计划间的差距。当出现差距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加快进度, 并召开工程进度专题会议, 对工程实际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果实际施工进度确实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完工日期, 应尽快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3.2 采用网络计划控制弱电工程进度

用网络法制定施工计划和控制弱电工程进度, 可以使工序安排紧凑, 便于抓往关健, 保证施工机械、人力、财力、时间均获得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因此项目经理部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 采用网络法确定本工程关键线路是相当重要的。

采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的方法是在每项工程完成时, 在网络图上以不同颜色数字记下实际的弱电施工时间, 以便与计划对照和检查。检查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关键线路上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增加, 这种情况会使整个工期延长, 此时必须对以后的关键线路上的弱电工程采取加快施工进度或增加施工力量、缩短施工时间的有效措施, 以弥补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 使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平衡。

第二, 关键线路上某项工程的实施时间比计划缩短, 这种情况对缩短工期有利, 此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整个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和工程本身的需要并与业主协商, 以确定本工程有无必要提前完成, 不论何种情况都应重新修定以后的网络计划, 并检查关键线路有无变化, 作好修定后进度计划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计划的实现。

第三, 非关键线路上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增加, 一般情况均有调整的余地, 对整个网络计划不会有影响。但是, 如果超出了非关键线路所计划的时间, 而且没有调整的余地, 就要检查是否会影响关键线路, 甚至使非关键线路改变成为关键线路。如遇这种情况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缩短非关键线路某些项目的施工时间, 以保证关键线路的完工仍能满足计划的要求。

第四, 非关键线路上某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缩短, 整个网络计划将不受影响。但应适时从非关键线路的工程项目中抽调施工力量加强关键线路上工程项目的施工, 以达到缩短整个工期的目的。

3.3 采用工程曲线控制弱电工程进度

分项工程进度控制通常是在分项工程计划的条形图上画出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工日期、施工持续时间和竣工日期,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观, 但就整个工程而言, 不能反映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采用工程曲线法进行工程进度的控制则比较全面。工程曲线是以横轴为工期 (或以计划工期为100%, 各阶段工期按百分率计) , 竖轴为完成工程量累计数 (以百分率计) 所绘制的曲线。把计划的工程进度曲线与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曲线绘在同一图上, 并进行对比分析, 当发现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差距时, 采取措施, 调整计划, 以确保按期完成工程。

4 弱电施工进度的调整

在弱电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和人力的变化、技术管理方面的失误, 以及特别恶劣的天气, 或者业主的主观因素改变等, 都将给弱电施工进度的实现带来障碍, 因此在项目执行中应根据工程实际完成的进度, 随时对计划按下述方法进行调整或修定。

4.1 关键线路的调整

关键线路上的弱电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增加时, 项目经理部应修定调整计划或制定新的计划, 但由于这种调整十分困难, 因此, 应先把注意力集中在非关键线路上, 看是否非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有提前量, 但是并不能把这种提前量付与关键线路, 而只能把非关键线路上的机械、人员调整到关键线路的某项工程上以改变关键线路的时间。如果非关键线路上的弱电工程尽管有提前量, 甚至有大的提前量, 但调整下来的人员、机械无能力去完成关键线路上的工程, 也就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满足计划进度。为了满足关键线路的工程按计划完成, 则需延长工作时间, 或者重新增加新的机械和人员。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主观想延长时间、增加机械和人员, 也往往会由于施工工序的衔接、工艺流程、工程安排顺序、工作场地及作业面的大小等问题而无法达到愿望, 从而给计划的调整带来困难。因此, 对于计划的调整, 应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程有无可能受到影响, 施工计划负责人应及时了解工程进度的有关信息、个别情况, 在实施计划中执行周、月计划, 必要时还要召开施工进度控制专题研讨会, 以便及时解决计划进度受阻的有关问题。一般情况下, 计划应每隔2~3个月调整一次。

4.2 非关键线路的调整

当在非关键线路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时, 需局部调整计划, 也可延长一定时间, 但不能使这种延长影响到关键线路的弱电施工。

5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

在弱电施工项目的实施进程中, 为了进行进度控制, 应经常地、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

5.1 跟踪检查弱电施工进度

这是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措施, 其目的是收集弱电施工进度的有关数据。若在施工中遇到天气、资源供应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 检查的时间间隔可临时缩短, 次数应频繁, 甚至可以每日进行检查, 或派人员驻现场督阵。检查和收集资料的方式一般采用进度报表方式或定期召开进度工作汇报会。为保证汇报资料的准确性, 弱电施工进度控制工作人员要经常到现场察看施工项目的实际进度, 保证经常、定期地准确掌握施工项目的实际进度。

5.2 整理统计检查数据

收集到的弱电施工项目实际进度数据, 要进行必要的整理, 按计划控制的工作项目进行统计, 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一般可以按实物工程量、工作量和劳动消耗量以及累计百分比整理和统计实际检查的数据, 以便与相应的计划完成量相对比。

5.3 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和统计成具有与计划进度可比性的数据后, 用弱电施工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一致、超前、拖后三种情况, 并及时加以调整。

弱电施工方案 篇5

1、工程特点、难点

弱电工程需与其他专业进行交叉作业,相互制约影响因素多;一旦具备施工工作面,工期紧张,时限性强。

2、应对措施

提前编制施工方案,正式开工前,完成方案审批、材料报验、机械设备报验等施工准备工作。优化进行弱电工程施工的各种资源配置,紧紧抓住控制工期的关键因素,工人作业实行“三班倒”,确保关键部位、关键线路满足“奥运测试赛”的使用要求,为奥运工程贡献力量。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1、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现场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其组长和成员如下:

组长:由项目经理刘海涛担任

副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李连起和项目总工程师王果森担任

成员:由项目技术员、质量员、施工员、材料员组成

2、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7月23日开工,9月10日完工。

2.1施工准备

2.2会议区

会议区西南角至中一路:7月23日-8月5日,共14天;会议区西侧至景观西路:8月6日-8月15日,共10天;会议区西侧至景观路:8月16日-8月31日,共15天。

2.3展览区

展览区西侧弱电井:8月21日-8月31日,共6天;展览区北侧弱电井:9月1日-9月10日,共10天。

3、劳动力组织

3.1做好职工的入场教育培训,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培训应按职工的工作任务,区分不同层次和培训内容,使职工有适当的知识基础(包括高效率完成其各项任务的方法和技能),以确保员工对现行法规要求、内部标准、组织方针、目标的认识,上述工作应利用一段时间进行,此外应学习北京市各项规定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育职工学习首都文明公约做文明市民,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3.2加强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由安全员组织培训,职工进场后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国家法规相关要求、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内部标准、安全目标等知识,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3.3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职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工作,使全体职工都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对关键部位除做详细交底外,还应做现场示范,促使操作工人理解“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内涵。

3.4劳动力计划表

拟在本工程投入项目管理人员16人,施工作业队管理人员8人,劳动力投入按照施工部位进行划分,具体见下表。

程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工程内容、现场环境、交通情况、环保要求、防火、用电、安全注意事项、各专业工种施工机械操作规程等。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所有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三、主要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管道C20混凝土垫层、安装槽钢支撑→砌筑人孔→安装管道→回填中砂→安装人孔上覆→质量验收→移交网通公司穿通信光缆。

2、施工方法

2.1沟槽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管道的室外埋深0.8米,各部位室外地面高程如下:

(2)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现况管线)的地段由人工开挖,防止破坏。

(3)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保证管道下方地基不受干扰。

(4)开挖顺序先深后浅,以利排水。

(6)槽深小于3m时,边坡为1∶0.33、槽深大于3m时,边坡为1:0.5。

(8)开槽土方凡适宜回填暂存于施工现场指定的堆土场,用于沟槽及路基回填,制定合理土方调配计划,并按其执行,减少土方外运及现场土方调运,降低造价。

(9)开槽见底后进行基础钎探,如若地基承载能力小于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措施由设计单位确定。

(10)及时约请各有关人员验槽,槽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2管道基础

基础采用30150组合钢模作为侧模板,模板外侧用插入土中的短钢管进行加固,确保模板拼缝严密,表面平整,不漏浆。

垫层采用C30混凝土,厚200L,浇注混凝土前,必须洒水进行湿润。

管架采用10#槽钢制作而成,安装前进行防腐处理。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利用模板顶部设置的标记,按1000L间距,将槽钢竖直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为150L。槽钢位置调整完毕,混凝土初凝后,洒水进行养护。

2.3安装管道

管道铺装顺序:基础顶面铺细砂→排第一层管道→用细砂填充缝隙→排第二层管道→直至最后一层管道。

2.4人孔

人孔基础:C15,素混凝土,地基承载力,应大于19.7N/m,基础的底面高程低于管道基础底面高程40M,并在基础垫层中心位置,设置积水罐。

人孔四壁:人孔高度1.8米,四壁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10砂浆砌筑而成,并按图集的指定位置预埋各种支架。外墙垂直面用M5水泥防水砂浆抹面,内墙面用1∶1水泥砂浆勾缝;四壁与基础、上覆(指预制构件吊装)结合部和内外角应用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人孔与管道接口的处理

人孔先砌筑到管道底面高程位置,在进行管道安装,管道孔道间的缝隙用掺加膨胀剂(选用UEA型膨胀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堵严密,封堵宽度与墙面同宽。

管道安装完毕,继续砌筑人孔墙体,墙体与管道间的缝隙同样用掺加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封堵严密,并用铁抹子捣实。

人孔上覆的稳固

预制的人孔上覆块:预制的人孔上覆块必须用M10水泥砂浆稳固在人孔四壁上,其砂浆应饱满,板块的接缝(板间缝)必须用M7.5水泥砂浆堵、抹严密。

2.5回填土

管道经验收合格后,管线两侧对称分层填筑中砂,管顶应铺50M内填筑中砂,剩余部分回填素土。进行沟槽回填时,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15M,用小型振动夯夯实。

四、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中应保证与其它管线的水平及垂直间距,凡不能满足要求的均应采取保护措施。

2、水煤气及钢管排架均需进行防腐处理:钢管内部应除去毛刺并涂沥青,钢管外部及钢排架应刷两道沥青,所有防腐措施及施工均应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五、安全保证措施

1、进场工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挂安全带。

2、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进场前,进行安全教育、技能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3、沟槽开挖必需须按技术交底、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放坡,严禁直槽进行开挖。

弱电施工 篇6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施工

一、弱电系统设计和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设计方案不合理

为了保证弱电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加强与其他系统的协调性,例如通道预留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后期线路敷设的需求。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建设中还存在很多弱电设备构件与土建设计尺寸不符的情况,导致消防控制箱、多媒体箱安装不到位,进而造成弱电设备安装间距过大或过小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方案不合理。

在设计施工方案时,没有对各关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弱电系统成为一个单独的系统,很容易造成电话、电视和综合布线等的实际需求数量、位置与设计施工图不符,降低了弱电系统线路的畅通性,影响了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

(二)对弱电工程的施工缺乏重视

在建设智能建筑的过程当中,其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为两个比较有限的资源,由弱电系统、安装、土建、装饰集成的多方来共享这些有限的资源。哪一方占有更为充分,相应的管理就比较容易,并且效益和效率就会比较高,因此便形成了施工各方对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的相互抢占的混乱局面。在资源争占各方当中,其中土建方占着主导地位,而其中最弱势的群体则是弱电工程,弱电工程的空间和时间资源极易受到各方的挤压。

(三)弱电工程的监理工作不够专业

现阶段,多数智能建筑的建设中,对弱电负责的工程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强电监理工程人员兼任,而强电监理工程师严重的缺乏对弱电系统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全面了解,这就使得弱电监理工程非常不到位。

(四)弱电系统的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当今的弱电集成单位基本上都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在弱电系统的施工过程当中,比如末端设备安装和配管配线,很多安装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技术,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二、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的改进分析

(一)加强组织施工的管理

加强组织施工的管理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

1.加强对工程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专业资质的审核。确保施工的相关单位均具备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并能够完全按照要求完成工程建设。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进度计划、材料和质量等专业性的要求,尤其是设计较大型的弱电系统,更是要保证施工组织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其中,在施工组织设计和策划施工方案前,需要做好施工交底工作,按照要求签字后,才可开工。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完全掌握施工方案的内容,明确设计意图,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

(二)应当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

在当今智能建筑的设计环节,必须根据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要求以及服务功能,再加上物业管理方式的探讨和分析,从经济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是集管理、系统以及结构为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是多个专业共同协调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所有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问题都应当在弱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当中加以处理和协调。过去由于智能建筑的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建筑物主体设计和弱电系统设计同步进行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强弱电系统设计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为促进建筑弱电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工程质量目标,加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管理,按照施工要求、相关的技术规范对施工材料、设备以及元器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禁采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

2.加强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审核工作,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应对图纸进行反复审核,并合理优化施工班组,向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和质量交底,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工程图纸和施工规范。

3.施工过程中按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按施工工艺要点对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进行检查,遵守验收要求、质量标准,重点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

(四)加强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与人员管理

施工进度会影响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其易影响施工人员的组织协调、设备的提供、与其他工程的协调等诸多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以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为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应合理编制施工前、中、后三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小系统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召开调度会的方式根据实际进度情况合理调整,以确保施工安装图设计、管线施工、设备验收、设备安装、调试、初开通和验收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由于在施工中涉及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较多,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按照施工进度安排,合理调配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和调试工程师的工作时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同时要做好劳动力与技术力量的统一配合,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更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制定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加大对安全措施的投资,以促进其贯彻落实。

2.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未履行职责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对应的处罚措施。

3.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4.建立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等,并坚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六)应当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工程监理的实行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专业广、技术含量高、分支系统多,所以,应当选择专业配套、实力强、资质好的监理单位。对当前的建筑弱电工程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虽然弱电工程已经完成,但是其开通却不尽人意,这不仅包括施工问题和设计问题,而且还包括软硬件问题和器材问题。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当增强质量管理和方案论证之外,还必须通过监理单位来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理。

三、结束语

浅析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技术 篇7

弱电系统一般情况下主要包括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门禁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安防系统、局域网通信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1 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准备

1.1 根据弱电系统工程涉及内容掌握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严格遵守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所在地区的安装工艺标准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各项规定。一般弱电系统应遵守的规定主要有:GBJ 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 7427-87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 50116-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ECS 72-95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EAI/TIA-568A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1.2 熟悉和审查图纸分析各工序施工技术要点

熟悉和审查图纸包括学习图纸, 了解图纸设计意图, 掌握设计内容和技术条件,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核对土建与安装图纸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明确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关系。

弱电系统在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材料设备、施工图纸、施工场地各方面的准备。

2 弱电系统施工管理技术的关键点——接地技术

所谓接地, 简单来说是各种设备与大地的电气连接, 要求接地的有各式各样的设备, 如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设备、防雷装置等。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使设备正常和安全运行, 以及为建筑物和人身的安全准备条件。

2.1 弱电系统接地管理控制要求

弱电系统的接地, 按用途分有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分为: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电蚀接地;功能性接地分为:工作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 应按设计决定的接地施工。

2.1.1 电信设备的接地

1) 为防止外界电压危害人身安全和对设备的损害, 抑制电气干扰, 保证通信设备正常工作, 电信设备的以下部分均应接地:a.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b.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c.直流配电屏的外露部分。d.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机框内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分。e.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分, 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2) 当低压配电系统采取TN制式供电, 电信设备若要求严格限制工频交流对其的干扰, 且电信设备不易做到与站内各种金属构件绝缘时, 应采用TN-S制式;当对干扰要求不太严格时, 可采用TN-C制式;当电信设备的泄漏电流在10 mA及以上时, 应采用TN-S制式。3) 配电屏、整流器屏等外露导电部分, 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气上已连通时, 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4) 当采取IT制式供电, 电信设备的泄漏电流在10 mA以上时, 为了避免保护设备误动作, 可采取双线圈变压器供电, 其一次侧接入IT制式, 二次侧若以TN制式供电, 此时供电设备的接地与TN制式相同。5) 电信设备的工作接地, 一般要求单独设置, 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6) 电信设备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 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 Ω, 宜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 mm2的铜芯绝缘线穿管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当采用基础钢筋作为共同接地极时, 连接处应有铜铁过渡接头。

2.1.2 电子设备的接地

1)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 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 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 Ω。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 则其接地电阻一般为30 Ω。2) 对抗干扰能力差的电子设备, 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 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 m以上, 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 两者距离可酌情减少, 但不宜超过5 m。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 为了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的安全, 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供电。3) 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 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 对信号电缆和1 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 MHz以上电缆, 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 应采取多点接地。4) 为了避免环路电流、瞬时电流的影响, 辐射式接地系统应采用一点接地;为消除各接地点的电位差, 避免彼此之间产生干扰, 环式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联结;对混合式接地系统, 在电子设备内部采用辐射式接地, 在电子设备外部采用环式接地系统。5) 接地环母线的截面, 当电子设备频率在1 MHz以上时, 用铜箔120 mm×0.35 mm。6) 电子设备的接地极宜采用地下水平敷设, 做成耙形或星形。

2.1.3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1)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电阻一般为4 Ω, 当与交流工频接地和防雷接地合用时, 接地电阻为1 Ω。2) 对于泄漏电流10 mA以上的数据处理设备, 其主机室内的金属体应相互连接成一体, 连接线可采用6 mm2的铜导线或25 mm×4 mm 镀锌扁钢, 并进行接地, 接地电阻不大于4 Ω。3) 为了减少通道阻抗, 直流工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用多芯铜导线, 截面不宜小于35mm 2, 当需要改善信号的工作条件时, 宜采用多股铜绞线。4) 输入信号的电缆穿钢管敷设, 或敷设在带金属盖板的金属桥架内, 钢管及桥架均应接地。

2.1.4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电阻一般为4Ψ, 工业电视系统如设备容量不大于0.5kVA时, 接地电阻可不大于10Ψ。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金属底座必须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相连, 构成避雷系统, 通过至少在不同方向的两根引下线或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行接地。为避免由于接地电位差造成交流杂散波的干扰, 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必须采用一点接地。电视系统的传输电缆穿金属管敷设时, 金属管要接地, 用以防止干扰。

2.2弱电系统接地解决方法———联合接地

绝大多数建筑物都是钢筋混凝土或金属结构, 只要将建筑物的基础、柱、梁内的钢筋通过焊接或绑扎, 就能形成多个闭合的电气通路;由于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或金属件很多, 彼此又非常接近, 因此可形成一个完善的法拉第笼, 从而有效屏蔽外界电磁的干扰。

2.3联合接地的接地极和接地线安装

1) 强弱电采用联合接地极时, 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Ψ。2) 采用联合接地极时, 弱电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 两者要相距3m以上。3) 对于抗干扰要求高的设备, 例如电脑、消防控制室的接地干线应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 2绝缘铜导线两根或固定在绝缘子上的接地排, 避免和强电接地线相通。

3结语

弱电系统工程管理的目标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采用系统控制的方法, 将各种资源经过管理由输入转化为输出, 并排除各种干扰, 实施动态管理, 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 从而达到合同所限定的质量、工期、成本等要求, 向业主提供质量优良的工程。

弱电系统工程管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它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 其主要特点是: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的对象复杂, 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我们应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 提高认识和知识, 更好地做好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 逐步提高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的管理技术。

摘要:简单介绍了弱电系统的组成, 阐述了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深入探讨了弱电系统施工管理技术的关键点——接地技术, 以提高建筑工程弱电系统管理技术, 达到弱电系统工程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弱电系统,施工,技术要点,接地技术

参考文献

浅析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施工 篇8

建筑系统弱电系统指的是应用到建筑系统中较低电压的电子应用系统, 包括通信、广播、电视以及消防等各个方面的电子相关设备, 但是从理论的层次来说, 可以将高层弱电系统分为通信、楼宇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三大系统。弱电系统在建筑物中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的成果, 弱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弱电系统涉及到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对建筑物的安全便利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弱电智能化安装的内容

1.1网络通信

(l) 网络通信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的重要内容, 网络通信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载体进行的资源共享的通信行为, 作为网络是用物理线路将孤立的主机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线路然而网络通信就是通过线路进行传达的。

(2) 网络通信的目的就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达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中也应用的比较广泛人们对网络通信要求的比较高在网络通信中信息的一般内容就是包括图像, 数据和声音这三种的信息, 网络通信系统中包括:信息的源头、传达的设备、通信道路、接收的设备和转换艰据建筑弱电智能化的安装的过程中运用到网络通信方便人们的生活更能够直接的获取到信息内容。

1.2综合布线

(l) 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中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单一的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内部之间的传达不仅能够使得建筑内部之间的语音图像和网通通信的设备等等系统相互连接起来而且还能使建筑内部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接。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的单一性不能满足现当代的需求月前我国的建筑弱电智能化安装的档次不同在进行综合布线的同时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加上我国对建筑智能化生产的产品得不到使用只能依赖国外的技术。

(3}要在建筑智能化安装中针对综合布线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的同时要遵循着合理设计的原则, 还要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规范化的布置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纸的设计艰据图纸的要求来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部署再根据安装的实际情况和图纸的对比, 以达到更良好的质量,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综合布线的系统在建筑行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3程控交换

(l) 程控交换是一项综合性质的通讯设备, 在建筑中运用的非常普遍程控交换的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控制并且进行交换的工作方式, 它具有电话自动交换的功能在进行通话联络的时候通过拨号来进行自动的接听在接听的同时艘叫的一方以广播的功率播放出来, 有着广播机的特点池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准确性的把握。

(2) 在对程控交换系统进行安装的时候, 主机在机房中有着重要的要求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机房中应该有抗干扰和抗磁场干扰的措施在进行试用的时候要根据一步步的步骤来操作, 切勿跳过操作步骤程控技术的运用在建筑中是非常广泛的并且程控交换系统也在建筑中也十分的重要。

1.4无线监控

(l)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的和计算机的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无线监控系统在人们生活中普遍的运用始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快捷的信息在建筑智能化安装中这一系统的运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安全而且还能够达到智能化的标准。

(2) 无线监控系统就是对室内环境信息的采集根据智能化的安装在通过自动的远程无线报警的功能在智能化中的工业居民和军事等等地点运用的非常广泛。

1.5光纤工程

(l) 现如今社会不断的发展在智能化安装过程中光纤工程系统的安装也非常重要艰据光纤的结构分为普通的光纤和光纤带光缆在当代运用的比较多的是光纤带光缆因为在使用普通光缆铺设的时候不仅会给管道造成堵塞而且在铺设的同时浪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以在使用光纤带光缆更能发挥出作用。

(2) 光纤的铺设分为室内和室外在室内进行光纤铺设的时候, 为了防止光纤的滑落就要在每个楼层中对光纤光缆进行加以固定在把每个穿孔的槽堵住并且把光纤的光缆加以密封的装置在进行铺设的时候尽量把光纤的光缆长度多留出一段, 以便应急;在进行对室外光纤铺设的时候, 要把管道清理干净并且畅通, 在铺设的时候, 对塑料管进行不同颜色的标记, 然后再根据光缆的长度进行铺设, 要对光缆的长度留出来一部分并且把光缆的各个接头进行处理。所以说, 在科技发达的社会, 对建筑智能化光纤工程的安装有着一定的要求。

2、智能化建筑施工及其验收

2.1智能化建筑电气线敷设与接地系统

叙述了支架安装、线槽、电线、管线、线缆 (电线、电缆、光纤) 敷设电源设备安装、接地系统安装施工的工艺、规范验收的标准。尤其强调电源线与信号, 控制电缆分槽、分管敷设。接地系统除特殊要求外可以共用一个接地体, 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必须与强电接地干线分开。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

2.2智能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规定了系统设备 (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 、系统输入设备 (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 。输出设备 (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 的安装方式。

2.3智能化建筑安全防范系统

明确了目前该系统由防盗、防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与报警系统、车库管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规定了各类入侵探测器、摄像机、云台、解码器、监视器、对讲设备、巡更信息钮 (开关) 、读卡机、感应线圈、机架、主控制设备 (台) 的安装要求、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同时分别规定了上述7个子系统单体设备、系统调试和验收的基本要求、顺序、技术验收及系统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验收标准。

2.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规范阐述了各类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按钮、接口模块 (输入输出、切换、隔离等) 、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等设备安装要求、主备电源的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查、探测器的报警测试以及控制设备的联动调试, 包括消火栓系统、喷水灭火系统、泡沫及干粉灭火系统及联动控制设备 (包括消防电源、切换、电梯、防火卷帘门、空调机、防火门、防烟、排烟风机等) 、报警及通讯检测以及系统验收测试项目抽检范围以及判别合格不合格的验收标准。

2.5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

本规范确定了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 规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和测试, 包括交换机、广域网、接入设备路由器、网络集线器、网络软件的安装与测试、计算机外围设备的安装和测试、应用软件的安装验收和系统测试以及系统验收内容、方法、单项合格和综合合格的判据。

3、结语

弱电智能化网络通信、远程交换、无线监控、光纤等作为安装内容, 对于建筑智能化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安装施工是弱电智能化工程成败的关键, 也是实现建筑通信、楼宇、办公自动化的重要途径, 作为复杂、系统性很强的工程, 在安装施工前, 一定要做好设计工作, 选择合理科学的安装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案, 确保建筑弱电系统的质量, 促进建筑朝着更高的弱电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剑武.浅谈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J].科技风.2009 (04)

[2]王光炎.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验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8 (01)

智能大厦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 篇9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概念从提出到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年, 设计和管理也日趋成熟。一般说来, 智能大厦的弱电系统主要包括门禁系统;对讲机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背景音乐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有线及卫星系统;AV控制系统;UPS电源等。但是, 目前国内智能大厦的弱电系统设计及工程实施现状尚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 一是弱电系统设计在工程中很容易受到相关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比如:往往当工程施工进行到后期, 弱电系统设计才能全面展开, 造成设计时间紧, 任务重, 来不及深思熟虑, 导致施工中修来改去, 影响系统质量;二是有些设计者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而闭门造车, 使所设计的系统和用户需要严重脱节, 出现弱电系统冗余等问题。因此, 对于设计及施工者必须要牢牢掌握下述原则: (1)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 (2) 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具备完整性、先进性、经济性、实用性。 (3) 智能化系统设计应与工程的建设环境相适应。 (4) 主流、品牌、成熟、安全可靠的设备是智能化系统的首选。

2 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智能大厦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其弱电系统包括诸多子系统, 是一种集成化程度高的项目, 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至关重要。

(1) 一般弱电系统由技术部和工程部分头负责, 但有的技术部做出的深化设计很不完善, 起不到深化的作用。因此, 技术部的深化设计应尽可能详细, 包括深化设计图纸 (线缆连接示意图、竖井大样图、控制室布置图、前端设备安装图、系统图等) 、设备及材料清单报价等资料, 工程开工前要与项目部做技术交底, 重点强调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工序等, 并做相应交底记录, 便于项目部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 为工程顺利开工打好基础。

(2) 项目部人员应认真核对图纸与清单数量, 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出所需设备和线缆的实际数量。根据图纸点位带领施工队到现场进行核对, 找出不符合要求或设计不合理、不到位的地方, 比如摄像机前端有没有物体遮挡, 所监控的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存在死角等。

(3) 工程进场前, 项目工程师要与所负责弱电系统的分包单位签署施工及安全协议。明确宿舍、库房和材料管理制度、处罚措施等,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一定要本人亲自填写) , 认真填写劳务人员花名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用火作业审批表并备案等工程中所必须填写的表格, 这既是对自己工作负责, 也是对施工人员负责。

(4) 工程师根据现场施工情况, 需提前认真填写设备材料供货申请单, 并给予采购部充足的采购时间。最忌没有计划性, 在需要时才后补申请, 最终将影响施工进度。每次填写的供货申请单要从设备点位表和清单中加以注明, 以便最终统计成本和实际用量。项目工程师还要经常与采购部沟通, 保证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到货, 货到现场后, 还要组织甲方、监理、设计等人员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拒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或使用。合格的材料设备由工程师会同材料员、施工队负责人办理入库手续, 并由三方签字后交付施工队代管, 并明确责任, 代管期间所发生的损坏、丢失均由保管单位负责。

(5)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执行"方案先行, 样板引路, 奉献精品"的原则。大面积施工前要先做好一个样板, 在保证实用的情况下力求美观, 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从而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整改。

(6) 工程师每天至少巡查两次现场, 上午到现场检查昨天工程完成进度情况, 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特别是布线时线缆预留长度、配管是否横平竖直、吊杆、卡子、H86盒及盖板是否有少、松、漏的情况, 是否做好标识, 绑扎是否美观, 施工人员有没有违章操作及需要改进的行为等;下午下班前检查当天的进度情况, 同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

(7) 实行施工队负责人报到制度。施工队负责人除填写班组安全讲话记录外, 每天早晨上班前, 各施工队负责人到项目部签字报到, 填写当日的工作内容, 人员安排、注意事项等, 以便于工程师检查。

(8) 实行项目部例会制度:项目部每周定期召开项目部例会, 参加人员为项目部全体人员和各施工队负责人, 会议内容包括:施工队汇报上周工程完成情况, 本周工作计划、需要项目部协调解决的问题;系统工程师补充施工队的计划, 有无需要改进部分, 施工队有无违章行为及罚款等。资料员做好例会记录。项目部开会的目的就是协调及解决问题, 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9) 所有设备材料安装后要及时与成保人员办理移交签字手续, 如因为施工队未能及时办理所造成丢失, 由施工队负责赔偿, 同时对分管的系统工程师进行相应的处罚。工程进行到一定阶段, 成保人员开始进场, 及时办理设备移交, 能有效地避免损失, 单凭自己的施工人员是不可能完全看管好自己的设备。

(10) 建立项目合同、任务书、变更跟踪表。表格包括序号、合同任务书名称、收到日期、要求完成日期、公司编号、移交日期、工程造价、已收款、未付款、施工费用等, 及时做好汇总和标识。

(11) 工程师根据现场设计变更洽商情况, 及时修改工程图纸, 管理好工程过程资料, 为最终竣工结算做准备。尽量避免工程完工后再做竣工资料, 一是时间来不及, 二是还可能漏掉一些必要的东西。

(12) 系统通电调试前做好检查工作, 重点检查有无短路、断路、接地情况, 接线有无错误, 检查合格方可进行通电调试, 避免烧损设备、火灾及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及时总结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3) 系统调试完毕, 设备清单报采购部核对无误后报甲方、监理、物业进行系统验收, 验收表格包括竣工验收书、竣工移交单、工程量结算单、设备移交单共四项。各方签字后原件交公司合约部, 复印件项目部存档。

(14) 竣工资料移交包括竣工资料移交目录、报验资料、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纸、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光盘及其他需要移交的资料等。

(15) 竣工验收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对使用单位 (物业公司) 进行培训, 同时要填写培训人员签到表和培训内容表。

(16) 工程完工后, 剩余材料设备及时与公司采购部办理退转库手续, 以降低项目成本。

(17) 根据项目实际使用的设备材料与采购部进行对账, 协助合约办理结算和催款工作。协助施工队办理结算工作。

3 结语

再谈弱电工程施工工艺的重要性 篇10

笔者近期参与某金融机构数据中心项目 (约10000m2的大型数据中心) 的建设过程, 亲历很多事情, 体会较深。数据中心的前期策划、设计和后期的项目管理都聘请了业内“最好”的团队, 项目工程实施中标单位虽然并不是评审专家团评出的第一候选人, 但也不失为业内“知名”的系统集成商, 但就是这样实施后的结果却并不尽人意。以笔者长期积累的经验来看, 问题主要出现在施工工艺的“把控”上。从业主签发“中标”通知书之日起, 笔者就一直强调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和施工工艺手册的编制工作, 但遗憾的是, 由于业主促办的工期紧迫, 不断的跟踪制定形象工程的“时间节点”, 致使施工单位忙于“抢工”, 迟迟不能提交深化的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性文件, 直至工程基本结束也没有见到一直催要的文件。

施工中若不按“常规出牌”, 不遵循“工程客观规律”办事, 或只是以某些领导的长官意识为宗旨, 工程实施质量则很难保障。当领导意识到这一后果时, 为时已晚, 只能承认现实, 自食其果;当然这与工程实施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技术实力和实施能力也不无关系。

目前业内具有资格资质的系统集成商中标, 然后签约施工队施工, 设备制造商/供应商技术工程师做现场技术支持的模式, 似乎已经成为弱电工程实施的一种常态模式;一般多是中标集成商派驻一个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部 (多则三五人, 少则一二人) , 而签约施工队伍中具有弱电工程施工常识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中标方的现场项目经理多以作“协调为主”, 基本不参与、不指导施工队的施工过程, 没有完全尽到中标方现场项目管理的职责。

以图1是几张现场照片为例 (仅列举一二) , 再次说明施工工艺的重要性。

第一组是:一组出入口控制 (门禁) 系统在门口为电磁门锁供电的布管, 同一项目中, 竟然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虽然目前业内尚没有给出为电磁门锁供电布管的施工工艺规范, 但在业内公开发行的“安装图册 (或图集) ”中也基本给出了安装的事例图示。在一个项目中出现三种不同的安装方式, 起码说明是与现场项目部人员管理缺失和施工工人“随心所欲”有关, 是没有固定的施工工艺标准造成的, 发现问题后又不及时修正而是“听之任之”。

图2是UPS机组作为后备电源供电电池组的连接缆线和开关柜结线, 功能是用于UPS机组后备电池组的连接开关箱。

每组电池架上共摆放三组电池, 并联后作为UPS机组的后备电池源;每组设置一个直流负荷开关和一个并联箱, 每组电池正/负极 (串接后) 连线进入开关箱。

图3的三张照片分别说明了三个阶段的不同处理工艺, 可见工人处理工艺的随意性。

第一张是在下层开关箱上方开了一个足够大的方孔, 用于电池线的引入;方孔周边用现场剩余电缆的外皮切开后作防护胶圈使用。如此一来, 因开孔太大, 将会有跌落物或灰尘进入开关箱内, 使开关箱内的电气元器件表面积灰, 影响电气设备的应用安全, 肯定不符合安装规范要求。

第二张是在监理工程师发出整改要求后, 现场工人采用铁皮开洞和防火泥 (防火沙搅和成泥状) 进行封堵, 当运营一段时间后, 防火泥本身干燥后都有可能跌落至开关箱内, 所以这种封堵肯定行不通。

第三张是在监理工程师再次发出整改要求后, 改用绝缘板开孔进行封堵, 但引入 (出) 开关箱的缆线并未加装电缆导管, 仍然不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依据规范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4.0.4条第四款中要求“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同时在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5.3.1条:在下列地点, 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第二款中要求“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 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显然该开关箱的安装位置是属于“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 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应该加装绝缘套管保护才对。

在规范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第14.2.6条要求:“室内进入落地式柜、台、箱、盘内的导管管口, 应高出柜、台、箱、盘的基础面50mm~80mm”。

从图3中不难看出, 虽然经过几次整改, 仍未达到国家规范的相关要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 现场施工人员不知道规范的施工工艺是什么, 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2) 中标集成商的现场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失责, 没有尽到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 更没有尽到现场施工督导和检查的责任。

(3) 现场项目部中的相关人员 (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对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施工工艺本身也不了解或知之甚少, 不知道正确的施工工艺是什么样子。该问题属于技术水平和工程经验问题。

(4) 问题反映到中标公司总部, 总部的主管领导甚至认为是“小问题, 有点小题大做”, 并强调“不影响使用功能”, 可见, 公司领导关注的是进度和利益, 并不关注“施工工艺”。

(5) 监理工程师曾多次要求施工人员整改, 因业主过多的强调“时间节点进度和形象工程”而未果;一旦机组投入运行后, 再想整改已经不大可能。

笔者一直认为, 弱电工程施工质量从来不是“拍胸脯”和“写承诺书”来实现的, 而是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来保证的。上述两组照片便很好的验证了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 中标集成商必须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中标的集成商使用签约的施工队施工本也“无可非议”, 关键是如何对施工队进行组织和管理;中标集成商必须要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团队, 其中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团队, 甚至是部分经过严格培训的技术人员来带领施工队施工。作为一个项目管理者, 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者”, 需要组织对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 需告诉实施者应该如何遵照正确的施工工艺来实施;需要认真培训、指导、督导、检查施工队实施情况, 而不是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后, 任由施工队“随心所欲”的蛮干。

(2) 设置专门的弱电工程监理工程师制度。目前业内并没有专门的“弱电工程监理工程师”的岗位, 大部分是以机电安装或变配电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同时行使“弱电工程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但此类人员因专业深度不够, 也不能对弱电工程实施情况做出深入的判断, 只是按章履行监理工程师所执行的建筑建设程序而已。尤其是当业主要求“赶工期”、“阶段性形象工程”时, 监理程序就变得“形同虚设”。

(3) 中标的集成商需提高项目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中标集成商在工程项目签约后, 需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权利, 同时, 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展现公司实力和业务水平的机会;现场项目部是公司的派出机构, 项目经理是具体的实施者, 代表的是公司形象;虽然, 至今为止我国仍实施的是“法人负责制”而非“注册工程师负责制”, 但, 如若项目经理失责, 影响到的将是公司形象和信誉, 但其换一个项目仍可以继续去当他的“项目经理”。目前业内尚没有实行对项目经理的“信誉和执行力的考核”制度。

一般而言, 到工程后期“整改阶段”, 往往是“扯皮比较严重”的时间段, 问题往往也比较复杂, 有业主的问题 (特别是当有些主要设备为“甲方供应”时) , 有中标集成商现场管理问题, 更多的是签约施工队因施工工艺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因中标集成商在施工过程前期缺乏对签约施工队施工工艺的指导, 后期又以经济手段强压着施工队进行质量整改。而此时的施工队则认为, 他们已经完成预定的施工量, 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该阶段的整改任务已远远超出了技术和经济的问题, 也不再单纯是签约施工队的问题关键, 问题仍出在中标签约的集成商身上, 此时的中标集成商应“勇于担当”, 只有这样, 事情才能得以“圆满解决”。

(4) 工程项目的投资者 (业主) 需要理性理解工程项目建设是具有一定建设周期的, 需遵循工程建设规律来办事。过分强调“拍脑袋的或领导意志”的“时间节点进度和形象进度”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5) 制造业和工程业内有一句名言就是“为下一道工序负责”, 规划为设计负责, 设计为施工负责, 施工中前一道工序为后道工序负责。一环扣一环, 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 则施工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谈弱电控制强电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 弱电;强电;控制;单片机;固态继电器

【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92-1

一、弱电和强电

日常生活中的弱电,一般是指传输和交换信息的电信号,它主要为通信等进行调控。弱电具有使用电压小(V/mV)、工作电流低(mA/uA)、使用功率小(W/mW)、工作频率高(kHz/MHz)的特性。因为这些特性,人们对于弱电的使用就变得方便简单,再加之弱电的工作电压低,使用上的安全性就相对较高了。这也是用弱电来控制相对危险的强电的好处之一。强电,通俗地讲,就是我们的电气设备所用的电,主要为电力设备提供电力支持。它有使用电压高(V/kV)、工作电流大(A/kA)、使用功率大(kW/MW)、工作频率低(50Hz)的特性。

二、弱电和强电的应用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一些弱电设备,就有低压的直流电源、应急备用电源等。还有人们普遍使用电视、手机、电脑时语音、图像、数据的信息传递也是使用的弱电。总的来说,生活中所接触和应用到的数据就是弱电的一种形态。可见弱电被广泛的用于信息的传递,同时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对信息的传递速度、信息量、安全可靠性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而各种用电的电气设备就都和强电有关,为电器提供能源的正是强电,同样因为强电电压高,电流大的原因,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弱电系统又是对弱电技术更广泛全面系统的应用。一个建筑的后期建设,很大程度上就要对它的弱电系统进行合理完整的设计。既要满足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还要保证安全可靠,防止各种意外。因为弱电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建筑的监控系统、消防系统、通信、还有用于计算机网络以及综合布线等。而弱电系统的设计,正是为了能更好的控制使用强电系统,起到弱电控制强电的效果。同时强电系统的设计,不仅要可靠灵活,还要高效经济且安全。有了对弱电控制强电技术的充分、合理的应用,强弱结合,才会使建筑按照人的目的走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三、单片机在弱电控制强电上的应用

实现弱电对于强电方面的控制全部过程,我们平时最频繁用到的系统就是由单片机为主导的控制系统。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根据编写程序的不同,单片机就能在弱电控制强电上执行不同的功能,使得它的应用更加广泛灵活。温湿度监控,定时装置,自动控制等都可用单片机来实现信号处理。以自动监控温度为例,电源是一个正五伏的稳压电源,,连接单片机的温度探头在采集到温度后,由单片机按照事先写入的程序进行处理。当发现测到的温度不在设定范围内,单片机输出信号(例如可输出一个高电平)给固态继电器来控制工作电路的启动,让风机、空调等开始启动,从而调节室内温度。

四、固态继电器在弱电控制强电上的应用

继电器是用于弱电控制强电的理想元件,其中的固态继电器(SSR)更被极为广泛的应用。SSR 是一种无触点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控制电压低(3-32V),输入控制电压与TTL、CMOS等电平兼容,这使得SSR能与单片机非常完美灵活的配合工作。它的输出、输入间一般采用光电隔离,隔离绝缘大于2kV,符合国际电气安全标准,应用于高压电路中安全可靠。再加之其输出无触点、无噪声、无火花、开关速度快、输出电压可根据输出电路的具体情况有多种规格选择,让它的应用普遍且简单方便。它就像工作电路的开关,在输入端收到信号前,SSR处于断开状态,接收到单片机发来的信号后,开关闭合,输出端的电路开始工作。

五、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电始终都是对人有危险性存在的,所以即便是在用弱点控制强电,也有要多加注意的地方。对不同功率的负载,SSR的型号一定要根据对应功率、电流的来选择,另外还要注意考在开关瞬间的顺势电流;要做到定期检查维护,不管是弱电系统还是强电系统。

六、结语

将弱电和强电二者结合,用弱电去控制强电,可以很好的互相弥补弱电和强电的各自缺点并发扬它们的优点。当今时代下,物联网,智能建筑正是人类着重发展的对象,而这些都离不开对弱电控制强电的需求。对弱电控制强电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也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正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有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对现有弱电控制强电的应用做了一个总结性的讲解,望能帮助读者轻松认识到弱电控制强电这一技术。

参考文献:

[1]叶香美.单片机控制强电的简单实用电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6).

[2]王月姣,朱家驹.固态继电器在单片机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4(1):51-53.

[3]张言荣,张宏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及其发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研究之一[J].建筑技术开发,2003,30(1):61-64.

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篇12

1 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

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基础性的影响。通常来说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应当使建筑电气工程的总体结构能够较大程度上保持现代化并能使工程显得既先进又经济同时能使各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得到良好提升。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过程中应当从注重设计结构性、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设备的合理选择、成本的有效控制、弱电线路的合理设计等方面进行设计。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进行了分析

1.1 注重设计结构性

结构设计是硬性施工设计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由于智能化系统工程会受到技术、经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专业特性和使用需求将其结构进行合理配套并且综合考虑其使用功能、管理工作和经营要求并做到重点保证结构的主要功能, 从而促进建筑设计系统集成程度的有效提升。

1.2 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

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的提升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对先进IT技术、产业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动向有着清晰的了解,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施工设计水平的持续提升。除此之外, 由于智能建筑施工设计只能一次性成功并且工程现场不具备反复变动、多次试验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受工程周期和进度的限制、工程投资的约束则更为明显。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注重采用先进、稳定的技术并促进施工设计的顺利进行。

1.3 设备的合理选择

设备的合理选择是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水平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任何设备都着其适用范围和设备特性并且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会起到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设备的合理原则, 从而为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成本的有效控制

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节约相关施工成本并促使智能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要求。因此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在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化系统并且降低相关资金投入与运营成本。从而为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的进行节约更多的资金。

1.5 弱电线路的合理设计

弱电线路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的可靠性。通常来说较为可靠的联接方式主要有环形总线接法, 这一接法的应用可以做到适当增加回路或备用回路, 从而有效限制单一回路设备接入数量。工作人员在弱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产品质量和现场因素对于弱电线路设计的限制, 除此之外, 在弱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线槽中电缆和导线的密度、分隔铺设需求有着清晰的了解, 从而促进弱电线路的设计更加可靠、合理。

2 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

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需要相关工作要点的有效支持, 这主要包括模块线路连接、管线预埋的隐蔽性、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 对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

2.1 模块线路连接

模块线路连接是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通常来说模块化结构是智能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方式。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中较为常用的模块主要包括高保安输入模块 (LSSI) 、数字输入模块 (DI) 、数字输出模块 (D0) 、模拟输入模块 (AI) 、模拟输出模块 (A0) 等。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不同的模块以及模块功能和模块线路连接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促使不同模块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反馈到控制中心, 从而使控制中心的执行机构与调节系统能够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

2.2 管线预埋的隐蔽性

管线预埋的隐蔽性是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智能建筑工程弱电施工过程中其管线的预埋相比传统电气工程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例如智能建筑工程弱电施工过程中图纸较多并且每套图纸在单个独立系统的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如果结合在一起时如果工作人员不认真检查就分辨不出各自所属的系统。除此之外, 工作人员在提升管线预埋的隐蔽性时应当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管线埋设路线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正, 从而有效防止混凝土空洞现象的出现。

2.3 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

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安全性有着不言而喻的影响。通常来说会对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造成较大影响的雷电形式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电磁波入侵等。在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价格昂贵的电子器件或微电脑设备进行有效防护, 这些设备由于价值高并且容易受到雷电影响因此是防雷工作的重要对象。除此之外, 在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从全方位的角度出发开展防雷工作, 例如在这一过程汇总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泄流、拦截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应当注重均衡电位、屏蔽隔离、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等活动的有效开展, 从而更好地达到雷电综合防御的效果与目的并将传统的单一雷电防护转变为综合性系统防护, 最终更好地提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安全性。

2.4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通常来说智能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的设备与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众所周知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应当注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把关, 这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及时掌握材料信息并且优选供货厂家同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从而更好地确保工程正常施工。除此之外, 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质量鉴定水平, 从而在丰富的专业知识支持下更好地加强材料的验收工作并且做好材料质量管理的现场工作, 从而在工程基础上促进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 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建筑电气工程水平的不断进步, 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在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中应当注重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设计的合理进行,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的合理分析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倩.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施工设计探析[J].科协论坛, 2012, 1 (2) :35-37.

[2]黄良璧.弱电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探讨[J].智能建筑, 2009, 2 (4) :71-73.

[3]陈俊杰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11 (2) :22-23.

上一篇:构建教育新模式下一篇:高校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