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试验区(精选12篇)
保护试验区 篇1
母线上发生短路的几率虽然比输电线路少得多, 但母线短路若不能快速切除, 对整个电力系统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双母线系统上发生短路时若能快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母线切除, 则健全母线尚能继续运行, 因此在高压电网中普遍地装设专门的母线保护装置。目前在电力系统内比较常见的应用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有南瑞继保的RCS-915、国电南自的WMZ-41、许继电气的WMH-800以及深圳南瑞的BP-2CS等。各厂家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在保护原理及调试方法上都有相通之处, 总结一套通用的母线保护装置调试方法, 能极大地提高继保调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具有显著的生产实用价值。
1 母线差动保护
1.1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
母线保护中以差动保护应用最广。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 (包括母联和分段开关) 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母线大差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 小差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如图1所示, 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Ⅰ段母线,
应特别注意的是各厂家的母线保护装置对母联TA的极性要求有所不同, RCS-915、WMH-800及WMZ-41等要求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Ⅰ段母线, BP系列要求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Ⅱ段母线。
为防止保护出口继电器的误动或其他原因误跳断路器, 母线保护通常还设置了复合电压闭锁元件, 其判据为:
其中UA、B、C为母线相电压, U0为零序电压 (自产) , U2为负序电压, Ubs、U0bs、U2bs分别为相电压、零序电压、负序电压闭锁值。满足以上3个判据中的任意一个时, 电压闭锁元件开放。
1.2 差动动作电流定值试验方法
(1) 试验接线。任选2支路和母联开关, 在保护装置模拟盘上将支路一的隔离开关强制合于Ⅰ段母线, 将支路二的隔离开关强制合于Ⅱ段母线。测试仪A、C相电流输出分别接支路一和支路二的A相电流回路、测试仪B相电流输出接母联支路的A相电流回路, 将2支路和母联支路的N相短接后接测试仪的N。保护屏后Ⅰ、Ⅱ段母线电压回路并接后接入测试仪的电压输出回路。投入“投母差保护”压板, 母联开关置于合位 (母联TWJ接点无开入, 分列压板退出、模拟盘上母联Ⅰ、Ⅱ段母线隔离开关分别接Ⅰ、Ⅱ段母线) 。
(2) 差动保护动作。首先用测试仪输出正常电压、大小相等的三相电流, A相电流180°、B相电流0°、C相电流0° (假设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Ⅰ段母线, 如果实际接线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Ⅱ段母线, 将B相电流输出反向即可) 。此时保护装置差流显示应为0。改变电压以开放电压闭锁元件, 并将A相电流输出角度改为0°, 此时若 (ⅠA+ⅠB) ≥105%Ⅰdz (Ⅰdz为差动动作电流定值) , 保护装置Ⅰ段母线差动保护应可靠动作;若 (ⅠA+ⅠB) ≤95%Ⅰdz, 保护装置差动保护不动作。
保持A相电流输出不变, 将C相电流输出角度改为180°, 此时若 (ⅠB+ⅠC) ≥105%Ⅰdz, 保护装置Ⅱ段母线差动保护应可靠动作;若 (ⅠA+ⅠB) ≤95%Ⅰdz, 保护装置差动保护不动作。
模拟B、C相差动保护动作只需将试验接线更改为支路一、支路二及母联支路的相应相别即可。
1.3 比率制动系数试验方法
为防止区外故障时线路TA饱和引起差动保护误动, 母线差动保护都具有比率制动特性。RCS-915、WMH-800及WMZ-41比率差动的动作判据为:
其中:κ为比率制动系数;Ⅰj为第j个连接元件的电流。
BP-2CS说明书给出的比率差动动作方程为
变换为
即与式 (7) 同一形式, 可见一般常见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比率差动动作区如图2所示。
试验接线同1.2, 首先用测试仪输出正常电压、大小相等的三相电流, A相电流180°、B相电流0°、C相电流0° (假设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Ⅰ段母线, 如果实际接线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Ⅱ段母线, 将B相电流输出反向即可) , 故障态时改变A相输出电流幅值并保证 (ⅠA+ⅠB) ≥105%Ⅰdz, 记录差动保护动作时的电流值, 则比率制动系数
有的保护装置 (BP-2CS、RCS-915GA等) 大差比率制动系数有高值和低值。任选3条支路和母联开关, 在模拟盘上将支路一、支路二的隔离开关强制合于Ⅰ段母线, 将支路三的隔离开关强制合于Ⅱ段母线。母联开关置合位 (母联TWJ接点无开入, 分列压板退出) , 测试仪A、B相电流输出分别接支路一和支路二的A相电流回路、测试仪C相电流输出接支路三的A相电流回路, 将3条支路的N相短接后接测试仪的N, 并投入“投母差保护”压板。A、B相输出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电流, 改变C相输出电流大小直到Ⅱ段母线差动动作, 则比率制动系数高值
将母联开关置分位 (母联TWJ接点有开入, 分列压板投入) , 重复上述试验, 所得到的即为比率制动系数低值。
在模拟盘上将支路一、支路二的隔离开关强制合于Ⅰ母, 测试仪A、B相电流输出分别接支路一和支路二的A相电流回路, 2条支路的N相短接后接测试仪的N。A、B相输出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电流。固定B相电流输出, 改变A相输出电流大小直到Ⅰ段母线差动动作, 则得到小差比率制动系数
也可用只改变输出电流相位的方法检验比率制动系数。试验接线同1.2, 首先用测试仪输出正常电压, 大小相等的三相电流, A相电流180°、B相电流0°、C相电流0° (假设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Ⅰ段母线, 如果实际接线母联TA极性端靠近Ⅱ段母线, 将B相电流输出反向即可) , 且 (ⅠA+ⅠB) =120%Ⅰdz。考虑κ值允许一定误差, 当ⅠA+ⅠB=1.05κ (ⅠA+ⅠB) 时差动保护应可靠动作。假设B相输出电流保持0°不变, A相输出电流角度为θ, 则
求得θ=180°-2arcsin (1.05κ) 。
当ⅠA+ⅠB=0.95κ (ⅠA+ⅠB) 时差动保护应可靠不动作, 此时θ=180°-2arcsin (0.95κ) 。
以差动动作电流2A, 比率制动系数0.7为例, 调试过程如下:
此时θ=180°-2arcsin (1.05κ) =85.4°, 180°-2arcsin (0.95κ) =96.6°。正常状态时测试仪A、B、C三相通道输出电流分别为1.2∠180°A、1.2∠0°A、1.2∠0°A。故障状态时将A相输出电流改变为1.2∠85.4°A, 差动保护应可靠动作;故障状态时将A相输出电流改变为1.2∠96.6°A, 差动保护应可靠不动作。
2 失灵保护
(1) 母联失灵保护。试验方法同1.2, 但母联所加电流需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 (即B相电流需大于母联失灵电流定值) , 并且测试仪所加电流输出时间需大于母联失灵动作时间。母线差动动作时首先切除母联和一条母线上的所有支路, 母联失灵保护将另一条母线上的所有支路切除。
(2) 断路器失灵。投入“投失灵保护”压板, 退出“投母差保护”压板。任选一支路 (母联除外) 只在该支路加入电流大于“线路失灵电流”定值, 并在保护屏后短接该支路对应相“失灵启动”输入端子与开入回路公共端, 经过“断路器失灵动作时间”后, 保护发“失灵保护动作”, 经短延时T1切除母联, 经长延时T2切除该支路所在母线的所有支路。此试验应分别在A、B、C相和三相进行。断路器失灵保护经电压闭锁开放条件为对应段母线电压满足开放条件。
3 死区保护
母线并列运行时, 当故障发生在母联断路器与母联TA之间时, 断路器侧母线跳闸出口无法切除该故障, 而TA侧母线的小差元件也不会动作, 这种情况称之为母联死区故障。母联死区保护检测母联断路器处于分位或已跳开时, 将母联电流退出小差计算, 从而破坏Ⅰ (Ⅱ) 段母线电流平衡。使Ⅰ (Ⅱ) 段母线差动动作切除故障。
(1) 母联合位死区。试验方法同1.2, 可在测试仪上设一状态序列, 在断路器侧母差动作后测试仪继续输出故障电流量并开出一对闭合接点, 短接端子排上母联断路器TWJ开入与开入回路公共端 (也可由另一调试人员手动短接) , 经死区动作延时将TA侧母线上所有支路切除。
(2) 母联分位死区。母联开关置为分位 (母联TWJ接点有开入, 分列压板投入) 。故障前模拟2段母线正常运行, 加正常电压。测试仪上A相输出电流接母联A相电流, B相输出电流接母联TA侧母线上任一支路A相电流, 将该支路和母联支路的N相短接后接测试仪的N。故障状态时测试仪A、B输出电流大小相等且大于差动保护电流定值, 方向相反, 差动保护应只将母联TA侧母线切除。
4 结束语
母线保护装置检修时很难碰到一次设备停电的机会, 因此母线保护试验应力求高效、可靠。文中通过对电力系统几种常用微机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原理及检验方法浅显分析, 并结合日常工作经验, 总结出了一些比厂家提供的试验方案更为快速、便捷、完善的保护功能检验方法。采用上述方法试验, 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概率, 可供继保工作人员调试时参考。
小资料
母线保护基本原理
为满足速动性和选择性的要求, 母线保护都是按差动原理构成的。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及汇集于某一节点的电流的矢量和为零。所以不管母线上元件有多少, 实现差动保护的基本原则仍是适用的, 具体为:
(1) 在正常运行以及母线范围以外故障时, 在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中, 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 或表示为
(2) 当母线上发生故障时, 所有与电源连接元件都向故障点供给短路电流, 而在供电给负荷的连接元件中电流等于零, 因此为短路点的总电流) 。
(3) 如从每个连接元件中电流的相位来看, 则在正常运行以及外部故障时, 至少有一个元件中的电流相位和其余元件中的电流相位是相反的, 具体地说, 就是电流流入的元件和电流流出的元件这两者的相位相反。而当母线故障时, 除电流等于零的元件以外, 其它元件中的电流则是同相位的。
保护试验区 篇2
井下供电系统各类保护试验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机电设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保障我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完善机电保护设施,全面提升机电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决定对全矿范围内供电系统“三大保护”(过流、接地、漏电)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具体内容如下:
一、试验周期
1、在井下使用超过六个月的开关,必须对设备“三大保护”进行一次检验和调整,确保动作灵敏可靠,当负荷变化较大时,应及时调整;每隔六个月或在设备移动时必须检查一次漏电保护装置,每年至少检验调整一次。
2、每次检查试验应对各种保护电器的动作值检查一次,确保动作正确;同时检查开关保护插件整定值,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3、每天必须对动力低压供电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4、每月对动力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远方漏电试验一次。
5、每季度由机电科组织对井下各个配电点、变电所的主、辅接地极进行一次电阻测试。
6、新工作面安装设备前,由机电一队技术员设计该工作面的供电系
统图,并进行整定计算,将结果交机电科审核后方可安装设备。
二、检查试验目的及要求
1、对电气设备保护接地日常检查要求:电气设备接线保护接地外表检查每天至少一次。
(1)当班跟面电工检查所管辖范围的设备时,必须检查设备外表接地保护连接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发现接头有松动、接地线断裂、锈蚀或断面减少时及时处理。如果当班电工不能处理,应立即报告当班分队长,立即派人准备工具,材料或备件进行修理。
(2)当班值班电工应检查供电网路接线盒的局部接地情况及接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和连接导线的完好情况。
2、严格执行各项试验工作,对井下的接地、漏电、过流保护要逐一进行检查,并做好试验记录,检查结束后要如实填表交回机电科存档,保证三大保护动作灵敏可靠。
3、电钳工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试验期间的人身安全,对机电设备在检查试验时发现异常问题或调整定值时需汇报机电科安排,由队长现场监护整改解决。
4、加强自检自查工作,规范井下供电,完善各类电气保护装置,减少机电事故发生,杜绝井上、下重大机电责任事故。
三、试验后的验收及考核
1、试验期间区域负责人要根据队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试验计划,完成后要将检查结果及时
汇报机电科(以试验记录表为依据),由机电科安排专人进行对照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作为队长月度考核依据。
2、对查出的隐患未按期整改的,或复查仍不合格的,除在调度会及机电安全专项检查会议上通报批评外并要加重处罚。
3、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工作根据机电科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四、排查隐患的处理
1、保护器出现故障,如误动或动作不正常,首先检查整定值是否适当,然后检查接线是否良好,或换一个好的保护器进行检查,一旦损坏打出检修。
2、井下高压线路和设备的安装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并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高压电气设备在安装检修后,运行期间要根据煤矿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和接地电阻的测定,不合格者,要及时处理。
五、责任区域:
(1)、综采一队由机电负责人任新义全面负责。(2)、综采二队由机电负责人史丽春全面负责。(3)、综掘一队由机电负责人史小兵全面负责。(4)、综掘二队由机电负责人任步青全面负责。(5)、综掘三队由机电负责人王全庆全面负责。(6)、综掘四队由机电负责人张庆明全面负责。(7)、综合掘进队由机电负责人贾欣才全面负责。
(8)、正南采区由机电一队队长雷许庆负责监管南采区所有队组(区域)设备及中央变电所、正南变电所、主水泵房、正南一、二无极绳。
(9)、东采区队由机电一队技术员赵云岗负责监管东采区所有队组(区域)设备及东巷变电所、东巷水仓。
(10)、西采区队由机电一队副队长宋春辉负责监管西采区所有队组(区域)设备及西1#、2#、3#变电所、西1#、2#、3#水仓。
(11)、井下高压供电系统试验由机电科全面组织所属队组负责,低压供电系统由机电一队队长及生产队组机电负责人全面负责,各队机电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科室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12)、变电室、高压开关、变压器、低压开关线路由机电一队所辖班长每班巡视,队长、副队长、技术员配合巡视检查。
六、其他
1、各队负责人要严格按照规定对井下供用电系统“三大保护”检查试验,发现异常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请示、落实、解决。确保“三大保护”合格齐全,有效可靠。
2、每次检查试验结果及时如实填表交回机电科审核存档。
3、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严格遵照执行
附:沁新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三大保护”试验记录表
二○一○年九月十四日
沁新煤矿井下电气设备“三大保护”试验记录表
试验地点:年月日
保护试验区 篇3
关键词:微机保护技术;微机保护交接试验
1 前言
电力系统中各电气元件及系统整体一般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但也可能出现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甚至会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为防止事故发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装设在每一个电气设备上,用来反映它们发生的故障和异常运行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的自动装置。国内目前在电力系统的计发展大部分信息已经数字化了,新型继电保护即微机保护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微机保护同样地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基本要求。本设计对10kV配网用户微机保护进行通电前的交接试验,通过保护定值的整定计算并使用继保仪器进行升流试验去分析保护装置的原理,并调试定值。
2 配网用户微机保护设计要求
结合工程实际,以某电房为例介绍微机保护的实际应用,有关参数:油浸式变压器容量为1250kVA,CT电流变比为100/5,零序CT变比为600/5。
a.熟悉微机保护装置硬件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的算法。
b.掌握相间短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c.掌握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d.使用HC-601B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及ZonDa850继保试验仪调试GKP150微机保护装置。
3 微机保护的整定计算
根据变压器容量为1250KVA,CT变比为100/5,进行整定计算过程如下:变压器一次额定电流: [INH=12503×10000=72.12],[INL=12503×400=1804.2] 。所以过流速断低压零序整定值一次电流计算如下:
①[I过流]为1.3~1.5倍[INH] :[I过流=1.5×INH=108.18].。② [I速断]为4~10倍[I过流]:[I速断=10×I过流=1081.8]。③ [I低压]为1/3倍[INL] :[I低压=INL3=601.4] [K=1005=20]
所以整定值二次电流: [I过流h=108.1820=5.4]。 [I速断h=1081.820=54]。 [Il=601.4120=5]。
根据东莞地区配网用户继电保护整定表可知道,1250kVA的一次电流整定值是过流保护为103A/0s,速断保护为1500A/0.5s,低压零序保护为590A/2s;CT电流变比为100/5,零序CT变比为600/5,可得二次电流整定值为过流保护为5.15A/0s, 速断保护为75A/0.5s, 低压零序保护为4.92A/2s,与计算基本相符。
4 10kV微机保护交接试验
在微机保护装置里输入整定值,在相应的保护绕组电流端子逐项加入电流按保护原理进行功能调试。以A相为例
1、HC-601B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做CT变比极性试验一次电流最大输出只有1000A,所以速断电流保护只能用ZonDa 850继保測试仪做二次升流,如图2(a)接线。测试按照整定值进行整定,要求电流在等于或大于75A时动作,时间为0S.
1)当使用ZonDa 850继保测试仪的调节旋钮往高调节时,整定值还没到70A时,断路器不跳闸,结论:从测试结果可看出,第一次测试点不在动作区域。故保护不跳闸,测试结果符合理论要求。
2)当使用ZonDa 850继保测试仪的调节旋钮往高调节时,整定值已到70A或再大一些时,断路器瞬时跳闸,并出现故障结果,结论:从上面的测试结果可看出,保护设备记录到的A相速断电流明显比第一次测试点大很多。通过反算验证,可知道第二次测试在动作区域,0S动作,故保护跳闸测试结果符合理论要求。
2、定时限过流保护用HC-601B互感器综合测试仪做一次升流,如图2(b)接线。
测试按照整定值进行整定,要求电流在等于或大于103A时动作,时间为0.5S.
1)当输入数据并启动HC-601B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整定值还没到103A时,断路器不跳闸。结论:从测试结果可看出,第一次测试点不在动作区域。故保护不跳闸,测试结果符合理论要求。
2)当输入数据并启动HC-601B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整定值已到103A时,断路器延时跳闸。结论:从上面的测试结果可看出,保护设备记录到的A相定时限过流电流明显比第一次测试点大很多。通过反算验证,可知道第二次测试在动作区域,0.5S动作,故保护跳闸测试结果符合理论要求。
结论
保护试验区 篇4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升, 服务贸易中的知识产权贸易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货物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1]2013年8月2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实验区 (以下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 , 并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成立, 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际上纷纷将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中国加入WTO相提并论, 认为这是中国“二次入世”的标志。上海自由贸易区在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同时, 产生了许多原本未有的知识产权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及对策制定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二、自由贸易区模式下知识产权面临的新形势
1973年, 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中将自由贸易区定义为“一国的局部领土内运入的任何商品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 被认定为在该国关境以外, 免予实施日常的海关监管制度”。除了税收方面的差异之外, 对于自由贸易区内的知识产权而言, 也显现出区别于自由贸易区外的特殊问题。
(一) 货物入境、过境转运的法律适用与监管新形势
根据他国的经验, 在自由贸易区内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主要集中于过境或转运过程中假冒或盗版产品。[2]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境内设置的自由贸易区, 其本质是FTZ, 除在关税意义上能够被视为“境内关外”之外, 在法律适用上我国的法律当然适用于其管辖的全境, 在政府监管方面也具备了“境内关内”的性质。自由贸易区内绝大部分知识产权问题都能通过现有机制解决, 区内出现的商标假冒、版权侵权等问题, 与境内区外出现的类似问题并不存在任何差异, 境内区外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同样可适用于处理自由贸易区内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然而, 对于自由贸易区特色的知识产权问题, 却无法简单地通过现有机制来解决。自由贸易区最大的作用之一在于过境转运, 所谓“过境”是指货物在海关控制下从一国/区海关运输到另一国/区海关的过程, 其运营指海关过境下从货物发出海关到目的地海关的货物运输, [3]即一国提供运输通道便利而货物不进入该国境内市场流通的现象。自由贸易区在海关监管方面不同于区外, 过境和转运为进行假冒、盗版物品贸易提供了机会。对于在国外制造的货物通过自由贸易区进入我国境内, 即使该货物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 法律适用却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地带,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职能被弱化
“入境”和“进口”属于不同的法律概念, 使得《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适用上存在问题,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与监管实际上被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过境货物监管办法》 (海关总署令第38号) 明确指出过境货物是“由境外启运, 通过中国境内陆路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因而从境外进入上海自由贸易区, 再经此区运往境外, 并不进入我国市场的货物属于过境货物, 不属于进口货物。
在一般情况下, 货物的运输者只有先通过海关申报, 获得相应的报关审批单之后, 才能够将货物运输至中国境内。然而, 自由贸易区采用了与传统制度不同的做法, 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 (简称《总体方案》) 中对监管服务模式有所创新, 推进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模式, 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 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即货物从“先报关, 后入区”转变为“先入区, 后报关”, 这使得自由贸易区形成了独特的“境内关外”模式。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第二条在法律适用上进行了规定:“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 (以下统称知识产权) 实施的保护。”可以看出,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只适用于进出口的货物, 对于只是入境但并未通过海关报关进口的货物 (包括临时停放、转运货物等)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则无法适用, 这使得自由贸易区内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地带, 随着货物的直接入区, 过去在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的措施将在实际上被弱化。
2. 知识产权部门法在认定侵权时存在障碍
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 在面对仅处于“入境”但尚未“进口”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时, 其法律适用也存在障碍。对于专利权人的保护, 《专利法》仅在货物进口时才能够被认定为侵权, 也就是说, 如果在国外制造的货物只是简单的入境并在自由贸易区内停留, 在尚未通过海关报关进口到大陆市场的情形下, 并不能认定为是一种侵权行为, 权利人也无法依据《专利法》获得权利救济。只有当货物通过海关审批并进口到大陆市场时, 该行为才存在被认定为侵权的可能, 如果货物只是在自由贸易区内短暂停留之后转运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权利人无法获得《专利法》意义上的权利救济。
3. 判断转运货物侵权的标准有待明晰
对于转运货物而言, 判断侵权的标准与法律适用存在模糊地带。在一般情况下, 为实现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应适用我国法律判断转运货物是否侵权并实施边境措施, 但在适用转运国法律会影响贸易自由的情况下, 为给合法贸易留下更大的空间, 应在我国与转运货物目的国有双边协议的情况下, 合理地适用转运货物目的国的法律。此时, 虽然货物已经在我国境内, 但由于并未真正投入市场, 其实并没有对我国市场上的知识产权相关权利人造成实际的经济损失, 如果侵权货物转运到目标国家, 实际上也只是损害了目标国家的相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按照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立法及侵权判定标准, 认定侵权的难度极高, 并且也存在着法律适用上的障碍。
(二) 涉外代工、定牌加工货物出口贸易的新形势
定牌加工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简称OEM) , 又称贴牌加工, 是指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标准和要求, 生产制造并交付带有定作人提供的商标的商品, 并由定作人向承揽人支付报酬的承揽合同关系。[4]
1. 大量代工、定牌加工平台开始建立
《上海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要求对自由贸易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 因此未来在自由贸易区内会有大量定牌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接受定做方委托, 加工使用特定商标或品牌的商品。如果企业在加工过程中未经许可使用了受我国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 就有构成侵权的可能。对于以代工、定牌加工为主的企业而言, 自由贸易区实施“境内关外”的政策模式, 设立在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在货物的制造、生产、加工等环节尽管与区外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其在税收优惠上无疑能够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 一旦这些货物出现知识产权瑕疵或侵权风险, 在缺乏合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情况下, 会使得自由贸易区内变成制假之源头, 损害自由贸易区及相关企业的名声。
2. 涉外代工、定牌加工的法律适用存在争议
如果对涉外代工、定牌加工货物的产生或出口过程监管不到位, 知识产权侵权现象频发, 上海自由贸易区可能会成为侵权、假冒、盗版商品的天堂,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 及国际商会也曾经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认为贸易便利化并不能够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豁免之地。对国内定牌加工, 如果承揽人未经国内商标注册人许可而为定作人生产制造贴牌产品, 那么该国内定牌加工行为被认定为商标侵权, 并没有争议。对于涉外定牌加工, 如果定作人是外国企业且在其本国拥有商标权但不在我国拥有商标使用权, 国内承揽人接受委托为该外国企业定牌加工, 且所定牌加工的产品全部交付给定作人在国外销售,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则在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
3. 对于商标“使用”和“侵权”的认定存在争议
涉我外代工、定牌加工货物出口的新问题主要集中于商标侵权之上,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关于商标“使用”的判定在法律规定与实践中存在争议。我国《商标法》的立法目的之一是“维护商标信誉”, 因此对于商标权的保护往往不是保护一种商标设计本身, 而是保护该商标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商业价值。《商标法》所称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 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
但是, 笔者在开展调研时, 许多企业表示在实践中仅将商标贴在货物之上, 并未将该货物投入市场, 尽管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但是由于该商标背后的商业价值并未得以体现, 也没有造成市场上消费者对商品的误认或混淆, 而商标侵权又要以产生实际混淆为前提。因此, 如果一家企业在自由贸易区内进行侵权货物的定牌加工行为, 且并未投入市场而是转运去了国外, 则很难认定其商标侵权。2004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3条也曾经规定:对于受境外商标权人委托定牌加工且仅用于出口的商品, 即使其商标与国内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 该定牌加工行为也不构成商标侵权。其理由是:“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是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前提。定牌加工是基于有权使用商标的人的明确委托, 并且受委托定牌加工的商品不在中国境内销售, 不可能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因此, 不应当认定构成侵权。尽管该规定在2006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印发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被删除, 但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对OEM商标侵权纠纷的争论。
也就是说, 如果该货物并未投入大陆市场, 而是通过自由贸易区的渠道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将自由贸易区作为转运地和临时仓储地, 由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 该行为应当由目标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来调整, 无法根据我国法律来认定商标侵权。
因此, 对于假冒品牌的定牌加工行为, 自由贸易区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避风港”作用, 有可能会成为假冒品牌的定牌加工场所, 有损害自由贸易区的声誉。
三、上海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一) “境内关外”产生的法律授权瑕疵亟需解决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本质是FTZ, 在对海关的调研中, 笔者发现除在关税意义上自由贸易区被视为“境内关外”之外, 从知识产权监管方面还是采用“境内关内”的模式, 即将“进出境”参照“进出口”的做法进行监管, 但由于法律授权具有一定的瑕疵, 该问题还应当引起立法层面的重视, 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方面更是如此。
我国海关已有多年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TRIPs协议第51条要求各成员对涉嫌进口假冒商标或盗版的货物采取边境措施。这是国际条约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各个缔约国必须遵守。但是, 在自由贸易区模式下由于存在着“境内关外”的特殊监管地带, 使其职能有所束缚。笔者建议适当强化海关知识产权的监管机制, 争取在其职能范围上有所突破, 可否要求它将监管从货物进出口延伸到在整个自由贸易区中的产品制造和销售?可否要求其工作方式从主要依靠“主动发现然后通知权利人维权”的工作模式扩展到主动发现和高效处理并重的模式上?[5]对于出入我国边境但并非进出口的货物, 如果有证据表明存知识产权侵权事实, 也可以对其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
(二) 在出入境环节实施海关监管需考虑的国际条约
修改法律法规并非易事, 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第5条第3款的规定, 过境国除未能符合可适用的海关法律和法规的情况外, 来自或前往其他缔约方领土的运输不得受到任何不必要的迟延或限制;TRIPs协议也规定了“各成员方无义务对过境货物采取中止放行程序, ”即TRIPs协议并不强制成员对过境货物采取边境措施。[6]因此, 对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修改, 往往需要经过数年的论证过程, 并且由于海关主要在进关、出关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过境且尚未入关的货物实施监管, 也与自由贸易区“先入区, 后报关”的监管理念不一致, 在入区但未报关之前日常的管理由其他行政机关完成, 调整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条款的难度较高。
对于上述问题, 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参考负面清单的做法, 直接将禁止将具有知识产权瑕疵或侵权货物运输至自由贸易区内等条款写入禁止性条款, 并要求货物的所有人在运输至我国境内时告知其予以承诺。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并被认定侵权, 需要承担的惩罚性赔偿则更重, 以此博弈机制来将侵权货物进入我国境内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 也可以考虑对入境货物采取跟踪的做法, 使得自由贸易区内执法机构与海关之间形成信息联网, 赋予海关主动发现并处理侵权商品的权力, 一旦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进入海关, 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予以处理。
(三)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标准仍需不断调整
对于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的制度设定, 各国的焦点都落在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问题之上。这里所说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标准并非在司法和执法环节的保护力度, 而是指在立法层面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条款。
但是, 这个问题又具有两个相对矛盾的地方。一方面, 自由贸易区的宗旨在于消除贸易壁垒, 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无疑会提高贸易壁垒, 贸易便利化要求的最佳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是零保护。另一方面, 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却对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
因此, 如果自由贸易区对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把握不当, 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就有可能成为一种贸易壁垒, 进而阻碍自由贸易的发展。实际上,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制度都是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不断进行调整的结果, 例如, 作为自由贸易港的新加坡在建国后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期间, 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不高, 之后, 主要是在美国以及WTO规则的推动之下, 才开始逐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7]但即使到了现在, 新加坡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尚不如中国。
四、研究展望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 关于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 不仅可以作为立法、司法、行政部门长期研究的政策, 也可以作为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研究课题, 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尚不满一年, 随着贸易活动的增加,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知识产权纠纷也将逐渐显现, 目前的研究仅是对笔者所阅读和调研材料的分析, 尚不足以对未来问题产生规制或影响, 相关立法、政策应当不断完善, 共同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尤其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制度创新献计献策。
摘要:2013年8月2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实验区, 并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成立。对内, 标志着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的开始;对外, 标志着中国将深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的里程碑。在实现贸易便利化的同时, 产生了许多原本未有的知识产权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自由贸易区模式下货物入境、过境转运的法律适用与监管问题以及涉外代工、定牌加工货物出口贸易的知识产权问题。同时, 本文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在立法层面分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自由贸易区,国际条约,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周慧春.国际贸易新形势下的上海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 2014 (2) .
[2]马忠法.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下的知识产权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 2014 (2) :50-62.
[3]E4./F7 and E5/F6 of Protocol of Amend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Customs Procedures of 18May 1973
[4]林广海, 郑颖.涉外定牌加工中的商标权问题[J].人民司法·应用, 2007 (23)
[5]马忠法.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下的知识产权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 2014 (2) :50-62.
[6]张敏.WTO框架下欧盟知识产权边境措施适用于过境货物之合法性分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3 (1) :29-42.
保护试验区 篇5
公司各单位(部门):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除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提前做好雨季防雷、防静电工作,以便复产后安保设施正常运行,检修期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各单位对辖区内的防雷、防静电和设备接地点进行全面清点,建立接地点台账,包含接地点位置、用途和检测情况。对未进行检测的接地点安排人员按规定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2、利用检修机会对生产现场的保安装置进行试验;包括设备的急停开关、设备连锁装置、工艺保护装置、限位装置、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装置等进行逐项试验,并做好记录,使保安装置始终处于有效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以上工作应在检修期间完成,检修结束各单位将接地检测和保安装置试验情况,通过OA报安环部。
安环部
保护试验区 篇6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 试验 朝阳县
中图分类号:S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2-0006-02
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保水、保土、保肥、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等诸多优点,自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试验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相继有许多国家也进行了此项技术的试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工作,试验研究范围从山西省逐渐扩大到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朝阳县作为全国首批该项技术的重点示范县之一,从2010年开始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1朝阳县的自然情况
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丘陵山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等特点,无霜期150d左右,年正常降水量350—500mm。朝阳县冬春多风,常年少雨雪,旱灾几乎年年发生,尤其春旱最为严重,故有“十年九旱”之说。缺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朝阳县的农业生产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耕作方式,并且多数农民只追求土地的眼前利益,其耕作土地获取经济效益主要是以珍贵的适时天然降水为基础,并以牺牲土壤肥力为代价,因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并造成恶性循环,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对促进当地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2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耕作模式
当地种植大田作物,以一年一作玉米为主。根据朝阳县的自然状况及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山西等地的试验经验,筛选全秸秆覆盖浅旋、全秸秆覆盖圆盘耙、高留茬覆盖旋耕灭茬和高留茬覆盖免耕播种4种耕作模式与传统耕作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以探索一套适宜辽西地区的较理想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几种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工艺流程分别为:1)全秸秆覆盖浅旋。人工收获一秸秆粉碎还田(或机收秸秆粉碎还田一次进行)一浅旋(或深松浅旋)一免耕施肥播种一药剂灭草一田间管理。2)全秸秆覆盖圆盘耙。即将上述模式的浅旋变成圆盘耙。3)高留茬覆盖旋耕灭茬。人工收获一留高茬(40~50mm)-旋耕灭茬(或深松旋耕灭茬)一免耕施肥播种一药剂灭草一田间管理。4)高留茬免耕播种。人工收获一留高茬(40~50mm)-免耕施肥播种一药剂灭草一田间管理。
3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包括秸秆覆盖及表土处理、免耕播种、杂草控制及合理深松4项关键技术。抓好这4项关键技术的实施,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是实施每项技术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秸秆覆盖及表土处理。朝阳县地处东北冷凉风沙区,耕作模式要以提高土壤含水量、抵御春旱和控制风蚀为主要目标,技术措施以覆盖、免少耕播种为重点。根茬固土、秸秆覆盖减少风蚀和土壤水分的蒸发,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同时也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关键措施。朝阳县是农业大县,也是畜牧大县,玉米秸秆作为牲畜的饲料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因此,选择全秸秆覆盖和高留茬覆盖,重点发展高留茬覆盖。人工收获后留高茬40~50mm,以达到秸秆长度的1/3为宜,浅旋灭茬后地表覆盖率在30%以上:全秸秆覆盖浅旋后的地表覆盖率在40%以上,播种后的地表覆盖率仅降低5%左右。
2)免耕播种。选用合适的免耕播种机在留根茬或秸秆覆盖的田地里进行免耕播种,并保证良好的播种质量,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的关键。力争做到少动土,播行、播深一致,且播在湿土上。肥料施在种子正下方或侧下方5~8mm,播深5~7mm,播种量30.0—37.5kg/hm2。近年来,几种模式的出苗率都在85%以上。根据种子品种,保苗4.5万~6.0万株/hm2。
3)杂草控制。由于朝阳县比较干旱,杂草比较容易控制。.近年来都是在春播后至出苗前喷洒除草剂,秋收时地里基本无杂草,控制效果比较好。
4)合理深松。合理深松是打破犁底层、疏松上壤、储存更多天然降水的有效措施。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年初都进行一次深松,之后视上壤的疏松程度或土壤容重的变化情况,以及常规经验,每隔3~5a深松一次,深度达28~33mm。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从2010年起,在朝阳县尚志乡郑杖子村进行玉米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试验,考查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容重(土层深度10(-ni)的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和表2可见,采取保护性耕作的几种模式的地块,其土壤含水率均高于传统模式,土壤容重也有所改善。
5推广建议
经过连续几年的初步试验示范丁作,可以看…保护性耕作在达到了广大农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Ej标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高留茬免耕播种模式应是今后短期内的重点推广模式,必将促进朝阳县畜牧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文,李正昌,王静,等.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J].现代农业,2013(2):36-37.
[2]李洪文,赵卫东,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研究[J].玉米科学,2006(6):113-116.
[3]杨彪.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耕作机械选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3):85-86.
AnalysisontheTechniqueofMaizeConservationTillageDemonstrationinChaoyangCounty
YUANJinghui
Abstract:Thetechniqueofconservationtillageisoneofeffectivewaysoffulfillingthesustainahl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ThearticleintroducesthemodeofconservationtillagetechniqueaccordingtonaturalsituationinChaoyang,expoundsthecontentofmaintechniqueofmaizeconservationtillageinChaoyang,andcomparedmaineconomicindexofvarioustechniquemodesofconservaltiontillageandtraditionalmode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extensionandapplicationofmaizeconHervationtillagetechnique.
谈继电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 篇7
1 整组试验的内容
对新安装保护的试验是继电保护调试中进行最全面的一次试验, 现以新安装装置来说明整组试验的内容。在做完每一套单独整定实验后, 需要将同一被保护设备的所有保护装置连在一起进行整组的检查试验, 以校验保护回路设计正确性及其调试质量。
1) 如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皆接于同一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则按回路的实际接线, 自电流互感器引进的第一套保护屏的端子排上接入试验电流、电压, 以检验各保护回路间的动作关系是否正确;如果同一被保护设备的各套保护装置分接于不同的电流回路时, 则应临时将各套保护的电流回路串联后进行整组试验。试验时通到保护盘端子排处的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应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2) 对高频保护的整组试验, 应与高频通道和线路对侧的高频保护配合, 一起进行模拟区内、外故障时保护动作行为的检验。
3) 对装没有综合重合闸装置的线路, 应将保护装置及综合重合闸按相应的相别及相位极性关系串接在一起, 通入各种模拟故障量, 以检查各保护及重合闸装置的相互动作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合。
4) 将保护装置及重合闸装置接到实际回路中, 进行必要的跳、合闸试验, 以检验各有关跳合闸回路、防止跳跃回路、重合闸停用回路及气 (液) 压闭锁回路动作的正确性, 每一相的电流、电压及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相别是否一致。
5) 对母线差动保护的整组试验, 可只在新建变电所投产时进行。母线差动保护回路设计及接线的正确性, 要根据每千项检验结果 (尤其是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关系) 及保护本身的相互动作检验结果来判断。整组检验中着重检查的内容:
a.各套保护间的电流、电压回路的相别及极性是否一致。
b.各套保护间有配合要求的各元件在灵敏度及动作时间上是否确实满足配合要求。所有动作的元件应与其工作原理及回路接线相符。
c.在同一类型的故陷下, 应该同时动作于发出跳闸脉冲的保护, 在模拟短路故障中是否均能动作, 其信号指示是否正确。
d.有两个线圈以上的直流继电器的极性连接是否正确, 对于用电流启动 (或保持) 的回路, 其动作 (或保持) 性能是否可靠。
e.所有相互问存在闭锁关系的回路, 其性能是否与设计符合。
f.所有在运行中需要由运行值班员操作的把手及连片的连线、名称、位置标号是否正确, 在运行过程中与这些设备有关的名称、使用条件是否一致。
g.中央信号装置的动作及有关光、声信号指示是否正确。
h.各套保护在直流电源正常及异常状态下 (自端子排处断开其中一套保护的负电源等) 是否存在寄生回路。
i.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可靠性, 其中装设单相重合闸的线路, 验证电流、电压、断路器回路相别的一致性及与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相连的所有信号指示回路的正确性。
j.被保护的一次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 在直流电源电压可能出现最低 (实际可能最大的负荷) 的运行情况下, 检验保护装置及自动重合闸动作的可靠性, 例如对双回线路的和电流保护, 应检验和电流保护动作将两线路断路器跳开, 接着重合且重合不成功的情况。
单相及综合自动重合闸是否确实保证按规定的方式动作, 并保证不发生多次重合闸。
2 试验方法
2.1 用外部电源供给一次电流法
用外部电源供给一次电流法就是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通人大电流, 于是反应电流增大的保护装置就要动作, 将断路器跳闸。由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流较大, 不但设备笨重, 而且要求接触良好, 尽量减小接触电阻, 否则, 一次侧电流升不上去, 因此工矿企业一般不采用此方法。
2.2 二次电流法
二次电流法就是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出线端子处通人电流, 使继电器动作, 若在电压互感器出线端子处用三相调压器向电压回路加电压时, 对方向保护、功率表和电能表等接线都能检查。只要互感器的极性和相序正确, 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 现场普遍采用。
2.3 短接接点法
短接接点法, 即利用钳子或螺丝刀在配电盘后短接启动元件接点。应注意, 切不可将继电器盖子打开直接拨动接点, 因为这样既不安全又容易碰坏接点系统。利用这种方法检查继电器相互动作情况和顺序是很方便的, 在现场最受欢迎, 其缺点是交流回路的接线和定值无法检查。
2.4 打气法
打气法是检查瓦斯保护装置的一种特殊方法。当气体继电器调试、安装完毕, 对瓦斯保护装置进行整组检查时, 拧开气体继电器顶盖上的放气阀, 用打气筒向继电器打气, 油面下移, 继电器动作, 发出轻瓦斯信号。
做整组试验应注意以下事项:在试验前应将相互动作过程中可能引起其他装置误动作的回路、压板断开;如果一种被保护设备有多套保护时, 应按套分别进行。当试验一套保护装置时, 应将其他保护装置的连接片断开;若保护装置的动作与短路故障的类别有关, 应尽量对各种可能的故障情况, 都进行模拟试验;对新安装的保护装置进行整组试验时, 应将直流电压降到80%额定电压下进行, 以检查当母线电压降低时, 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新编保护继电器检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
[2]高志勇, 申永红.继电保护装置试验时不容忽视的几个小问题.农村电工, 1997.
互助县保护性耕作试验 篇8
1 试验示范区的建立
1.1 峡西南门镇山根村示范区
在南门峡镇西山根村建立一年一作春油菜保护性耕作试验区1个, 试验田面积20hm2, 品种为青杂3号, 选用2BFXY-6型小麦硬茬播种机播种。施尿素112.5kg/hm2、磷酸二铵112.5kg/hm2, 播种量为6kg/hm2, 播种深度2~3cm, 施肥深度8~10cm。设置留茬免耕与当地传统的秋耕或春耕常规条播对照。处理的地块实行地表药剂除草, 对照采用人工除草。
1.2 林川乡唐日台村示范区
在林川乡唐日台村建立一年一作春油菜保护性耕作试验区1个, 试验田面积3.3hm2。品种为青杂3号和青油241, 选用2BFM-7型负施肥播种机播种。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180kg/hm2, 播种量为6kg/hm2, 播种深度2~3cm, 施肥深度8~10cm。设置留茬免耕与当地传统秋耕或春耕常规条播对照。处理的地块实行地表药剂除草, 对照采用人工除草。
1.3 边滩良种场示范区
在边滩良种场建立一年一作春小麦保护耕作试验区1个, 试验面积2hm2, 品种选用互15号, 采用2BFXY-6型小麦硬茬播种机播种, 尿素112.5~135.0kg/hm2、磷酸二铵375.0~450.0kg/hm2, 播种量375.0~420.0kg/hm2, 播种深度4~5cm, 施肥深度8~10cm;建立一年一作春菜保护性耕作试验区1个, 试验面积2hm2, 品为青杂3号, 选用2BFXY-6型小麦硬茬播种机播种。施尿素112.5kg/hm2、磷酸二铵112.5kg/hm2, 播种量为6kg/hm2, 播种深度23cm, 施肥深度8~10cm。设置留茬免耕与当地统的秋耕或春耕常规条播对照。处理的地块实行地表药剂除草, 对照采用人工除草。
2 试验结果
2.1 降低作业成本
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4道作业工序:秋翻埋茬→春耕→耙、耱→播种, 而保护性耕作只需1道工序, 可节约生产成本375元/hm2以上。
2.2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防止水土流失
传统耕作方式地表没有保护层, 下雨时, 土壤的吸水速度小于降水的速度, 使大量雨水流失, 特别是缓坡地带更易带走表土, 造成水土流失。而保护性耕作地表有留茬和秸秆, 可起到防风固土、阻止雨水径流和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使土壤含水量增加。从试验测定结果来看, 留茬免耕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 可提高土壤含水量0.387%。
2.3 土壤养分变化
由于项目区处于高海拔 (2 800~3 000m) 的寒冷地区, 有机质分解缓慢, 从测定点看, 肥力基本不变。0~20cm耕作层中有机质为25.1g/kg, 比传统耕作 (有机质25g/kg) 增加了0.11g/kg;速效氮为0.125mg/kg, 速效磷为47.0mg/kg, 速效钾为3.0~4.5kg/hm2。
2.4 作物性状
根据油菜苗期测定, 免耕播种插秧的每株真叶为3.7片, 对照为2.2片, 叶片增加了1.5片;单株鲜重增加10.3g, 干重增加了0.92g。
2.5 增加产量
经测定, 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小麦示范田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增加穗粒数0.2粒, 千粒重增加0.24g, 增产138.2kg/hm2, 同时节种45.0kg/hm2。保护性耕作的油菜示范田留茬免耕播种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千粒重增加0.06~0.10g, 增加产量91.5~14.1kg/hm2, 节种3.0~4.5kg/hm2。
3 小结
(1) 从保护性耕作的试验和示范来看, 保护性耕作由于取消了铧式犁翻耕土壤处理杂草的作业工序, 杂草较传统耕作增多, 药剂防治杂草的效果较传统耕作的差。
(2) 免耕播种机为了增强机具的通过性, 使排种器与撒种器的距离增大, 输种管相应加长, 因播种作业时输种管弯曲程度大, 易造成漏播现象。
(3) 目前采用的免耕施肥播种机在油菜上应用效果比较好, 而不太适应于小麦。
摘要:通过一个生长周期的保护性耕作试验表明, 保护性耕作可降低作业成本,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防止水土流失, 并使油菜干重增加、叶片增加、单株鲜重增加, 保护性耕作的油菜示范田留茬免耕播种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千粒重增加。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小麦,油菜,青海互助
参考文献
[1]赵兰芳.保护性耕作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9) :209-210.
接地距离保护的手动试验方法探讨 篇9
1 零序补偿系数的几种表达方式
电压序分量UM=U1+U2+U0
设线路正负序阻抗相等Z1=Z2
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则有:
则:
式(1,2)中:UM为测量电压;为测量电流[3,4]。
可见,通过引入复数形式K觶,修正了测量阻抗,使其能正确反映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正序阻抗。但在继电保护发展的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复数计算上的困难,经常采用实数K实现零序补偿。对今天的微机保护而言,复数计算本身已不再是问题,但由于各厂家算法、习惯的不同,的处理有多种样式,见表1。
PW系列北京博电继电保护测试仪手动计算内置了其中的3种方式。
(1)KL方式。该方式下,幅值参数和角度参数分别为:
(2)Kx,KR方式。该方式下,参数分别为:
(3)Z0/Z1方式。该方式下,幅值参数和角度参数分别为:
2 零序补偿的KX,KR方式
Kx,KR方式,可以通过零序电阻补偿系数、零序电抗补偿系数2个参数的调整实现K觶在复平面的变化。由于距离保护的微分方程算法需要这2个参数,采用多边形阻抗特性的保护厂家常较多地采用Kx,KR方式。典型的有南自的PSL602。Kx,KR方式将电阻补偿系数和电抗补偿系数分开补偿,其定义和K觶的实部、虚部不相对应,但起的效果是相同的。
(1)手动试验示例1。阻抗定值2Ω,线路阻抗角80o,Kx=0.3,KR=0.6,模拟A相接地故障。
设故障电流为5 A,角度为-80o,得:
进一步整理,有:
由式(7)可得:
以UA为基准,从博电保护测试仪输入交流量,见表2。当满足Kx=KR时,计算还可得到简化。
(2)手动试验示例2。阻抗定值2Ω,线路阻抗角80 o,Kx=0.3,KR=0.3,模拟A相接地故障。
设故障电流为5 A时,由式(6)
此时,复数K觶退化为实数。
以UA为基准,IA角度为-80o,从博电保护测试仪输入交流量,见表3。
对比表2和表3,应注意到测试仪电压交流量UA角度有所差别,这是由于K觶处于复平面不同位置造成的。
3 零序补偿的KL方式
KL本身是复数,可通过相角的摆动实现在复平面的变化。但采用该方式的很多保护厂家采用相角为零的KL方式。典型的有南瑞继保的RCS931。K=(Z0-Z1)/3Z1。通过提取K的幅值,实现零序补偿。这是一种简化处理,当正序阻抗角和零序阻抗角一致时,是等价的。当正序阻抗角和零序阻抗角不一致时,不等。考虑到实际输电线路参数的正序阻抗角与零序阻抗角通常差别不大,当阻抗特性采用圆特性时,这种差别的影响是较小的。
手动试验示例3。阻抗定值2Ω,线路阻抗角80o,K=0.3,模拟A相接地故障。
设故障电流为5A时,
以UA为基准,IA角度为-80o,从博电保护测试仪输入交流量,见表4。
施加上述交流量,可以校验出接地距离保护定值。同时可以看到,表4和表3的结果一致。
4 2种方式的性质和转换关系
通过分析式(6)、式(7),归纳出以下几点:
(1)当满足Kx=KR时,位于复平面上的实数轴。在试验方法上Kx,KR方式与0o角的KL方式相同(加交流量幅值相角均相同)。
(2)当线路为纯感性,阻抗角为90 o时,KR参数对试验结果不产生影响。
(3)当线路为纯阻性,阻抗角为0 o时,Kx参数对试验结果不产生影响。
(4)KR参数,Kx参数同比例变化N倍时,相角保持不变,幅值亦变化N倍。
5 结束语
零序补偿是接地距离保护的重要环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者有必要深化认识,在正确理解零序补偿系数的不同形式关系的基础上,熟悉计算方法,选用准确试验方案,才能高效地完成接地距离保护的现场调试工作。从而使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摘要:讨论了接地距离保护零序补偿及其不同表现形式。针对其中的2种典型方式并结合具体微机保护装置给出了手动试验的试验方法及便捷计算方案。
关键词:零序补偿系数,接地故障,接地距离保护,手动试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典型事故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3]朱声石.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分析 篇10
一、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流程
该试验田前茬作物是玉米茬, 是用玉米收获机收获并秸秆粉碎还田, 秸秆基本覆盖整个地表面。设计的技术流程是春季机械灭茬—精量播种 (原垄播种同时深施肥) —苗后药剂灭草—机械收获 (秸秆还田) 。
二、机械作业技术操作规程
1.灭茬。
4月30日用山东潍坊福尔沃354A拖拉机悬挂旋耕灭茬两用机灭茬, 灭茬深度8~10 cm。
2.播种。
5月8日用小四轮拖拉机悬挂2行精播机进行原垄播种, 玉米品种为绥玉10, 生育期为115天, 活动积温2 350 ℃, 种子纯度96%, 净度99%, 水分16%, 发芽率85%。采用等离子体机进行了种子处理, 加了种衣剂, 每亩播种量1.5 kg, 亩施玉米专用肥10 kg, 硫酸二胺10 kg, 播种深度3~4 cm, 施肥深度6~7 cm。
3.药剂灭草。
6月初用挂杆式喷雾机进行了药剂灭草, 药剂为丁脂+乙草胺。
4.收获。
在10月12日, 用玉米收获机收获, 同时秸秆粉碎还田。
对照田 (4亩地) , 与试验田是同一块地, 地面秸秆进行了焚烧, 然后灭茬, 用小四轮拖拉机进行起垄, 播种 (播完试验田接着播对照田) , 与试验田施肥量相同, 进行了2次中耕, 并进行了1次追肥, 其他管理与试验田相同。
三、保护性耕作与传统常规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1.产量对比。
保护性耕作每平方米保苗株数5.3株, 比传统种植每平方米5.7株少0.4株, 保护性耕作平均每穗672粒, 传统种植平均每穗683粒, 保护性耕作平均亩产565 kg, 传统种植平均亩产618 kg, 比传统种植亩减产53 kg, 减幅9%。减少粮食收入74.2元。
2.作业成本对比。
保护性耕作只灭茬、播种、灭草、收获4项, 传统种植进行了灭茬、起垄、播种、封闭灭草、2遍中耕、收获7项作业, 减少了起垄、中耕3道工序, 减少作业成本22元。
3.
从产量和成本上来看, 保护性耕作减产少收入74.2元, 作业成本减少22元, 总减少收入52.2元。
四、减产原因分析
1.
由于土壤多年未进行深松, 原垄播种, 比掏墒起垄的地板硬, 玉米根系扎不下去, 再加上没有中耕深松, 玉米秆长得不壮, 茎粗平均2.28 cm, 株高平均279 cm, 玉米穗小, 平均穗长21.3 cm, 穗平均粒数672粒, 而传统种植的玉米由于进行了掏墒起垄, 中耕深松, 玉米秸秆长得壮, 平均茎粗2.58 cm, 株高平均283 cm, 平均穗长22 cm, 穗平均粒数683粒。
2.
没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用传统的精量播种机播种, 一是跑墒, 影响出苗率;二是由于地面秸秆太多, 有的种子覆盖不上土, 有的虽已覆盖上土, 但覆盖土层太薄, 所以出苗率低, 从测试情况看, 常规播种的, 亩保苗株数3 800株, 保护性耕作的, 亩保苗株数3 535株。综上所述, 出苗率低和地板硬玉米穗小导致玉米产量低。
五、建议
1.
实施保护性耕作之前, 必须进行深松整地, 一是有利于蓄水保墒, 提高水分利用率;二是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使作物能更多地吸收营养。
2.
实施保护性耕作, 必须使用免耕播种机, 不能用传统的机具代替。
3.
实施保护性耕作, 要把留作追肥的肥料在播种时同时施入土壤, 因保护性耕作的地表秸秆覆盖, 不能实施根部追肥, 只能叶面喷肥, 不在播种时施入, 肥料不足,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4.
实施保护性耕作, 要农机农艺结合, 搞好试验示范, 在核心技术要求的范围内, 进一步探索和规范适合本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栽培模式。
5.
实施保护性耕作, 要应用大马力拖拉机作业, 因深松整地作业、免耕施肥播种作业、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等, 都需要较大的动力机械, 中小型拖拉机由于功率不足, 不适合进行保护性耕作。
六、结论
保护试验区 篇11
摘 要: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可研阶段选定上水库库底采用粘土加土工膜防渗方案,根据可研审查意见取消土工膜的可行性,粘土的渗透性和粘土有反滤保护层的渗透变形特性在设计要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粘土料进一步开展的系列渗透变形试验。粘土有保护层时水流方向从上向下取得渗透系数、临界坡降、破坏坡降均大于水流方向从下向上试验值的趋势,水流方向从上向下更接近实际筑坝情况及其中的水流流态。
关键词:粘土;渗透变形;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0-0047-02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65.0 m(坝轴线处);2座副坝分处水库南北垭口处,均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分别为25.00 m和33.0 m;上水库采用大坝和库岸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库底采用石渣回填后粘土加土工膜复合防渗。
1反滤料及粘土的基本性质
粘土土工膜组合方案见图1。反滤料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标准:①滞留准则:滤层中的最大孔隙应小于土的较大颗粒,以使土得以保持,防止土颗粒大量移动;亦即发生管涌;②渗透性标准:应保持充分的水流通过滤层,在其设计年限不得有明显的水流阻滞;③抗淤堵标准:滤层中的大多数孔洞应大到足以让较小的颗粒通过滤层,以免滤层“淤堵”;④耐久性标准:滤层必须坚强耐用,足以在使用期限内受得住装配作业和情况变化。综合以上基本标准,第一层反滤料的平均颗粒级配见表1,密度控制为2.15 g/cm3;粘土料的物理性质成果见表2。
2粘土渗透变形及有反滤料对粘土渗透稳定的影响
文章主要介绍室内粘土的渗透变形及粘土与反滤料的联合抗渗坡降试验研究成果。
2.1试验仪器及方法
粘土试样厚度为15.0 cm,分3层逐级装样(控制密度为击实状态下的最大干密度),反滤层试样厚度为20.0 cm,分2层逐级装样(控制密度为2.15 g/cm3)。
水流方向自上而下:试样直径为φ22.5 cm,高度为50.0 cm,装样时反滤层在下,其上装粘土料;
水流方向自下而上:试样直径为φ29.5 cm,高度为74.0 cm,装样时粘土料在下,其上装反滤层。
试样饱和程度对渗透试验成果有直接影响。装好试样后,采用充分曝气后的水供水,调整供水箱水位略高于试样底面位置,再缓慢提升水箱至一定高度,待试样中水位与水箱水位相等,并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提升水箱水位。随着水箱水位上升,水由仪器底部向上渗入,使试样缓慢饱和,以完全排除试样中的空气。
试样充分饱和后开始试验,提升供水箱,使供水箱的水面高出渗透仪的溢水口,保持常水头差,形成初始渗透坡降,并按试验规程要求逐步提高渗透比降,密切观察水流浑浊程度和出水室中有无试样颗粒沉淀,在每一级水头压力下,当连续3次测得的渗水量和测压管数值稳定,在观察无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下一级水头。试验过程中,当试样中的细粒在渗透力作用下由静态转为运动时,说明土体内部结构发生调整,试样渗透流速会相应发生突变,分析该比降下的异常情况,综合评价以确定临界比降;当出现极浑浊水流、下游面崩塌或者隆起时,表明颗粒大量流失,且土体结构彻底破坏,该试验比降即为破坏比降。
2.2试验成果分析
粘土料无反滤层保护与有反滤层保护作用下的抗渗坡降试验成果见表3。
注:试样TK2-1-1反滤层上未施压垂直荷载,试验破坏时整个试样浮起,考虑实际工程情况粘土在反滤层之下,水流方向从上而下,故试样TK5-1反滤层上施压15.3kg垂直荷载,试验破坏时整个试样仍然浮起,为防止试验破坏时试样浮起,对试样TK2-1-2和TK4-2反滤层上控制了垂直位移。
在双对数坐标下画出试验中测定的水流流速和试验比降关系图,称为JV曲线图。粘土无反滤层保护情况下的渗透坡降与渗透流速关系曲线见图2;粘土有反滤层保护情况下的渗透坡降与渗透流速关系曲线见图3。
可见渗透变形发生前,JV曲线为一条直线,将该直线延伸至与J=1的水平线相交,交点对应的流速V就是渗透变形发生前的渗透系数值。当曲线开始向右偏转时,渗透系数增大,说明试样发生了渗透变形。当然,渗透变形临界比降还要密切结合试验过程中观察到得试验现象进行判定。当观察到试样中部表面抬升时,伴随有细颗粒的带出,判断此时的试样已经产生了渗透破坏。
试验成果表明,粘土料无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临界坡降在2.5~9.4之间,破坏坡降在9.0~18.2之间;而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临界坡降可达到10.36~17.65之间,破坏坡降可达到18.15~64.70之间;有无反滤层对粘土的渗透系数影响不大,破坏形式不变。
3结 语
通过室内的粘土渗透变形试验及粘土与反滤料的联合抗渗坡降试验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粘土在有反滤层保护的作用下,无论水流方向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粘土的抗渗坡降均有提高,渗透系数基本不变或呈很小的变化,破坏形式试验观测不变。若有反滤层保护,抗渗强度至少可提高2倍以上,这充分地体现了反滤在渗流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家发,杨启贵,熊泽斌,等.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渗流场分析和分区材料允许比降设计指标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6):71-76.
[2] 朱家启,刘路平,涂传林,等.湖北清水江水布垭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工程特性研究[R].武汉:电力工业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1998.
保护地嫁接甜瓜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王海村试验大棚进行。大棚长60.0 m、宽9.0 m, 整成畦面宽1.8 m、长20.0m, 纵沟宽0.3 m、横沟宽0.5 m的12个高畦小区。
1.2 试验材料
砧木:青研砧木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产) ;接穗:金乡白梨瓜 (当地主栽品种) 。试验肥料:五洲丰复合肥 (18-12-20) 、南京邦禾有机无机菌肥。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种植的株距不同共设4个处理, 分别为0.20m (A) 、0.24 m (B) 、0.32 m (C) 、0.45 m (D)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单行种植, 小区面积42 m2。各处理行距均为2.1 m。
1.4 试验方法
施五洲丰复合肥 (18-12-20) 750 kg/hm2、南京邦禾有机无机菌肥600 kg/hm2作底肥。2010年12月15日播甜瓜种子, 12月25日播南瓜砧木种子, 2011年1月4日采用劈接法嫁接, 2011年2月12日单行定植。主蔓4片叶子摘心, 留2条子蔓, 孙蔓在瓜前留1片叶摘心, 其他栽培管理同常规。
1.5 测定项目
果实采收期测坐瓜数、单瓜重、小区产量, 取代表性成熟果, 测果肉厚度、含量糖。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坐瓜的影响
由表1可知,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单株最多坐瓜数和平均单株坐瓜数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平均单株坐瓜数处理D最多, 为13.8个, 处理A最少, 为9.1个, 处理D较处理A增加了4.7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处理A种植密度较大, 田间枝蔓相互遮闭, 通风、透光性差, 影响坐瓜。在行距不变的情况下, 甜瓜单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表现出随着种植密度减少逐渐提高的趋势。处理D的单瓜重、单株产量最高, 分别为324 g、4.47 kg。随着种植密度逐渐减小, 各小区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B的小区产量和折合产量均最大, 分别为241.7 kg、57 547.6 kg/hm2。
试验表明, 适当增大种植密度可促进产量提高, 但密度过大反而不利于产量提高。
2.2 种植密度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 随着种植密度的减少, 甜瓜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呈上升趋势。说明减少种植密度, 有利于甜瓜果实糖分积累, 从而提高甜瓜果实的风味品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 减少种植密度, 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平均单果重、坐果率、单果重、含糖量, 但果实总数量和产量低。因此, 在甜瓜生产中, 不能片面增加种植密度, 密度过大容易造成植株徒长, 减少坐瓜数量, 单瓜变小, 总产量降低。
在甜瓜生长初期, 甜瓜的种植密度对生长情况影响不大。但是随着甜瓜植株逐渐长大, 枝叶过密, 通风透光条件较差, 虽然单株坐果数、单瓜重、单株产量会增加, 但总产量会受到影响。因此, 保护地嫁接甜瓜采用双蔓整枝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0万~1.95万株/hm2。但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整枝方式下适宜的甜瓜种植密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在早春大拱棚中以嫁接的金乡白梨瓜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金乡白梨瓜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过密, 植株徒长, 坐瓜数低, 单瓜小;种植过稀, 虽然单瓜大而重, 但总产量不高, 早春大拱棚嫁接种植金乡白梨瓜, 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0万1.95万株/hm2。
关键词:金乡白梨瓜,种植密度,产量,保护地
参考文献
[1]安明升.新伊丽莎白厚皮甜瓜大棚栽培密度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1) :72-73.
[2]董素珍, 刘爱业, 白洁.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B12) :32-33.
[3]崔丽红, 黄蔚, 陈继富.栽植密度对厚皮甜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长江蔬菜, 2009 (2) :46-48.
[4]智海英, 马海龙, 苗如意, 等.薄皮甜瓜世纪甜网棚栽培密度、整枝及授粉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 2013 (10) :1073-1075.
[5]黄伟, 张俊花, 陈建新, 等.不同种植密度对薄皮甜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8 (1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