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特点

2024-12-08

人教版教材特点(共12篇)

人教版教材特点 篇1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和途径。教材中的图像系统是学生常接触到的地图,地理教材中图像系统包含的地理图像种类多样,当前研究中对于地理图像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类:地图、地理景观图、地理统计图、地理示意图、地理漫画五大类。其中,地图又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地理景观图又分为自然景观图、人文景观图、遥感图像;地理统计图表又分为地理统计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示意图分为地理剖面图、地理过程图、地理概念图、地理关联图。

一、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基本特点

1. 图像类型多样,数量多,图幅面积大

“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图像类型多样,上述图像分类均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笔者经简单统计,必修教材中图像总图幅数为462幅,必修1中共有170幅图像,其图像分布律大约为1.7,以关联图居多。必修2中156幅图像,其图像分布率大约为1.5,其中地图数量最多。必修3中共有136幅图像,关联图表较多,其图像分布比率大约为1.4,有33幅图像。

2. 图像质量较好,重点突出

“人教版”地理教材结合学生需要获取的地理知识,重点简化图像系统中的信息,突出关键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文字系统的解释,有利于学生快速从图像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为学生学习突破重、难点提供方便。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74页图4.11被侵蚀缺失的褶皱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层的不完整以及地层的分布概况,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可以从该图中判断背斜、向斜的分布,并解释甲地和乙地成为山岭、山谷的原因。

3. 类型组合形式多样,呈现方式灵活

在“人教版”地理教材中,其图像类型多样,图像组合方式灵活。图像组合方式有:地图与遥感影像的结合、地图与统计图表的结合、漫画与文字系统的匹配等。每种类型的图像均有其特点,而多种图像组合可以形象展示多种地理要素的关系,突出地理细节。

4. 图像类型科学分布在教材中,与课文系统相协调

高中地理教材是为满足高中生地理学习的需要而设置,每一册必修课本所阐述的重点知识不同,导致各类型图像在教材中的分布也不同。必修1阐述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该部分内容借助关联图、景观图等可以辅助学生直观了解地理原理;必修2侧重人文地理,包括3个部分:“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该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但空间位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表示区位的地图多分布于必修2中。必修3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紧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介绍区域与人类的关系及区域的开发整治等,提供了将地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方法,该部分多关联图,其内容侧重各种地理关系,而关联图最适合表达事物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图像系统科学分布在教材中。

5. 注重高层次地理技能培养

“人教版”地理教材各个栏目之中也分布有图像系统,而且个数较多,不同栏目下的图像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必修2中,读图思考栏目12个,共12幅图像;活动栏目有31个,共计31幅图像;案例栏目19个,图像数量40个,阅读栏目设置9个,图像数量13个;问题探究栏目6个,图像数量8幅。可以看出各个栏目下的图像数量已经超过了栏目的个数,足以见教材编写者对图像系统的重视。此外,各个栏目的设置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各栏目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讲课时也可以根据各栏目设置,灵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二、地理教学中图像系统的具体应用

1. 配合课文系统和作业系统使用

1984年,褚亚平提出,地理教材是由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图像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图像系统配合文字系统,是现有地理教材常见的设计形式,通过图像系统可以省去大量的文字讲解。假设在教学中以文字系统或作业系统为主单纯进行讲解,就难以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要求,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3个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图像,获取地理信息,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2. 不同图像类型区别对待

图像系统类型多样,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讲解不同的地理图像类型,而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地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学生如何识别地图中的地理要素和图例,建议教师多采用“读图———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地理景观图,教师应当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一边分析地理景观图、一边结合教材课文系统提取重要的地理信息,从而学会根据地理景观图分析具体的地理环境特征。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单纯讲解或者是对景观图的介绍,尽可能结合文字对地理景观图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地理示意图,要注重对示意图演绎过程的讲解,可以边画分解过程图,边讲解图像中所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地理统计图表对于学生而言,很难准确地从地理统计图表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所以教会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重要的信息,是当前提高学生地理技能的关键,因此,此类图像的教学适宜采用图文转换的方式进行;对于遥感影像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图像,使学生学会对该类图像的初步解读即可。地理漫画形式新颖,诙谐有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设计与生活场景相近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自愿参与进来,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课堂游戏等方式进行。

3. 充分利用各类图像分析地理教材的特点

“人教版”地理教材中设有读图思考、活动、阅读等多个栏目,且每个栏目在学生的地理学习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读图思考借助图像的展示,提出具有实质性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图像背后深层次的地理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设置恰当的、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活动阅读是对某一小节知识的拓展和补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实现深入、全面的了解,丰富课堂形式,使课本富有趣味性。教师针对活动阅读,可以根据活动要求设计情境,之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如教材必修1第1单元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在图1.2天体系统后设置一个读图思考,对于刚步入高一的高中生而言,学习思维尚未转化,在看到抽象的宇宙图时不会有太多的思考,接下来的读图思考会提示学生对所看到的图像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不仅充分剖析了图像系统,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有着一箭双雕的作用。

图像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材的特色所在。地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对于表现地理事物的特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地理现象的演变过程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剖析地理教科书的图像特点是改善地理教学、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现行的地理教学中,应当重视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具体应用,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功效。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张胜前,李文田等.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高俊昌,王树声等.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褚亚平,林培英等.析现代学校地理教材构成的三系统[J].课程·教材·教法,1984:5-9.

[4]袁孝亭,丁尧清等.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人教版教材特点 篇2

王振华

(农三师中学,新疆喀什,844000)

自2008年新疆课改以来,在一标多本的教材使用中,我所在的学校一直使用人教版的教材,先后使用了人教版高中历史(2003版)和(2007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我校教学的发展和深入,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在使用新版教材的同时也常常在参考老教材,时间长了,有几点感受和思考。

思考点一:新老教材在排版上思考:

翻开老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在排版上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在每一页的文字左边(一般是奇数页)或者右边(一般是偶数页)都留有4-5公分的空白。这些空白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虽然是彩色的,图片和各种资料较多,但是没有给学生留下空间。在新课改下留有一定的空白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这部分空间都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反思及读书笔记很有必要。新课改后教材给一线的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和自主权,教师的教学设计各不相同,同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随着教学的深入和思考每次也会变化,教师需要很多新材料去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需要在教材上补充很多的内容,这需要空间。其次,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反思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效果和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问题都需要教师随时记载下来。

3、学生更需要。新人教版打破了老教材的编写体系,给教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自己查询的知识需要记录,而课本使他们学生的主要载体,学生可以在空白地方记录和总结一些东西,也可以谢谢学习心得。思考点二:关于局部地图在教材中的使用

老人教版教材在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等不同时期都有比较详细的局部地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当时的国家和事件的过程等,新人教版则在有些课中有有些没有主要通过使用历史地图册来辅助教学。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这一课就没有地图。历史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强调拿上地图册。有时候学生也会忘掉。

人教版教材特点 篇3

一、内容以螺旋递进的方式循序渐进

教育学家皮亚杰在发展心理学中对人的认知发展进行界定,他认为人的认知呈阶段性发展。在儿童发展阶段,“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的组织或再组织的过程,其过程是连续的,但又具有阶段性”。尽管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就认知发展过程而言,人的认知发展有序,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依据上一个发展阶段为发展基础,不可逾越,二者存在质的差别。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侧重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一能力被划为基础性能力,在第一学段中,听说能力为重点,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全部呈现,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倾听他人观点和意见,各抒己见,并能够进行点评。而后的二、三学段中,对于基础学段的听说能力进一步强化和巩固,逐步深化。教材的这种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适用于学生对图文的处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设计正是对皮亚杰儿童认知心理特点的实践和应用,是从认识视角对能力训练的内容进行编排,这种层级式递进和螺旋式发展,存在其合理性,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二、结构以组元优化的方式进行编排

主题组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突出特点,它贯穿于整个学段始终,以第三学段最为突出,当然,我们在教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主题组元为主的各个单元中包含能力组元的线索。在第三学段中,每一个单元的设计及编排都具有相同性。将主题和训练能力的要点放在单元提示中,在明确重点和难点后会有课后练习与之相对应。与此同时,在练习中对课文中所表述的描述方法进行强调和应用。在回顾单元中,根据文章的重点进行总结。这种以组元为核心的编排方式,突出强调了“确定训练目标—范文训练—习作总结”,突出强调各个单元中的结构优化,使其各成体系,突出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是技巧和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模仿和反复强化方能实现。单元中的模仿模块正是以此为目标,通过习作进行实践。

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利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制的特点进行教学,掌握方法,注重能力,将教材真正为我所用。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篇4

(一) 对教材模块的分析

NSEC所采用的编制方案是以模块为中心, 将语法内容贯穿其中。其必修教材内容主要按教材分为五个大的模块, 而在每册内容中又根据单元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单元内部又设定有许多不同的板块, 并且主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开展听说读写活动。而在每册内容中又根据单元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单元内部又设定有许多不同的板块。板块内容的设置通常是围绕课程教学中心话题而展开的全方面活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旨在在教材内容中将课程知识与学生较为熟悉的个人、家庭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结合起来。教材中的话题不仅包含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 让学生不仅能够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而且提升了跨文化意识、拓宽了视野。

(二) 对每个单元五大板块的分析

每本必修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五大板块, 教材中每一个板块都具有其特殊性, 每个板块在单元中的作用和比例都不同。但是板块与板块之间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1.“热身”板块

“热身”板块起着一个引入的作用, 通过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联想且有话可说, 激发了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学习兴趣。“热身”板块呈现给学生方式是多样的, 如:问卷调查、看图画和图表并讨论、调查问卷, 情景听说, 思考并回答问题等等, 目的是让疑问来引导学生慢慢步入知识的学习。如必修一Unit1friendship为例来说, 它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的真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且让学生打出最后得分, 对于刚从初中升人高一的学生来说, 这种形式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2.“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

“读前”部分是“热身”板块的延续。但是“读前”部分与“热身”部分不同的是, 它设置的是与单元阅读课文相关的开放性问题, 学生通过回答两个与“阅读”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本文, 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本单元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会不断预测课文内容,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部分为接下来的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阅读”部分中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话题以及不同的体裁。这部分部分知识十分丰富, 学生可以从中既学到本单元重要的知识点又能学习到需要了解的文化知识, 它是每个单元的核心。这部分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 提高阅读技能和提升文化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解”部分设置了:填空、寻读、略读、讨论、总结概括等练习和任务, 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课内容,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检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情况。

3.“语言学习”板块

“语言学习”板块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项内容组成。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 学生不可能顺利进行听说、阅读、翻译等英语学习认知活动, 更别说提高语言技能了。语法是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之一, 语法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个版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 要求掌握一些重点词汇的词义及使用和本单元重点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 为听说读写奠定基础。

4.“语言运用”板块

(1) 听力部分

NSEC对听力材料提出的基本要求如下:这些材料必须是来自真实情境中的单词和句子, 要因材施教, 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听力材料涉及到的话题多种多样, 并且都和每单元的话题相关。材料来源于英语交流的真实语境。例如关于友谊的一些建议, 对经历过地震的人的采访和介绍湄公河等等。

(2) 口语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 NSCE提出要求的口语材料: (1) 口语话题应该明确, 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应适合学生的口语水平; (3) 口语材料应该是有趣的、真实的和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表达。

(3) 阅读部分

这部分的阅读和“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中的阅读不一样, “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中的阅读侧重的是知识的输入, 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话题内容和体裁, 学习重要的词汇和语法, 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提升语言能力。

(4) 写作部分

NSEC在写作材料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写作主题应该明确, 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写作水平应适合学生的水平; (3) 写作材料应该是有趣的和真实的。写作模块的主题和每个单元的话题也是紧密联系的。

5.“小结一学习建议一趣味阅读”板块

“小结”部分帮助学生整理、巩固本单元所学到的知识。其中包括学到的文化语言知识, 有用的动词、名词、其他表达方式和新的语法项目.如Unit2Healthyeating“小结”部分涉及两项内客:1.让学生小结本单元学到的关于健康食物和健康饮食的内容;2.让学生小结本单元所学词汇和新的语法结构。学习建议部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英语给出了一些建议, 例如, 建议学生多听广播或电视以提高听力水平, 帮助学生改善语音、语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认知、交际和资源等策略的能力。如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学习建议”部分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的均衡营养。学生在研究这些食品的同时也可扩大词汇量。趣味阅读部分给出了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诗篇、言语、歌曲、笑话等趣味性知识,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喜爱英语、欣赏英语。

二、高效利用新课改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具体策略

1.顺序调整法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顺序是第一部分为“热身”板块, 第二部分“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第三部分“语言学习”板块;第四部分“语言运用”板块, 第五部分“小结一学习建议一趣味阅读”板块。教师并不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去一步一步讲解教材, 而是可以灵活处理各部分内容。比如在“语言运用”板块中有听力部分的训练, 内容都是和本单元内容相关的, 有些是学生感兴趣的故事,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它安排在“热身”部分,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又同时丰富了讲解“热身”部分的素材, 使课堂更加生动了。

2.话题讨论法

话题讨论因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但是在话题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例如有些坐在稍微靠后位置的同学说都没有机会发言, 老师很少走到他们位置前观察他们监督他们。因此老师在展开话题分组讨论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全班同学的情况, 不能只关注那些坐在前排积极主动的同学而忽视了那些在后排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同学, 教师可以把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的学生搭配成一个小组, 这样既能给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同学发言的机会, 又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适当删减法

NSEC虽然内容丰富, 结构合理, 但是由于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太多, 涉及听力练习、阅读训练、单词和语法讲解、写作练习等等, 很多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往往很难完成计划教学内容的讲解, 因此有些老师会随意延长课时来完成没有讲完的内容或者有些老师某些板块的东西可能不讲解, 长期这样下去会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语法知识不系统, 语言能力发展也较为缓慢。因此教师不能只跟着教材本身安排步步紧跟, 讲不完的就不讲或者延长讲, 而是要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避免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现象发生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删减, 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学情。

摘要: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 (NewS eniorE nglishforC hina (简称NSEC) ) 题材丰富, 体裁多样, 从内容编排体系、教与学方法设计等各方面都让人感到面貌一新, 且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集知识和人文性于一体。其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 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因此关于这套教材的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分析,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CurriculumD evelopmentinL anguageT eaching[M].Ca mbridge:CambridgeU niversityP ress, 2001.

[2]Krashen, S.SecondL anguageA cquisitionandS econdL anguageL earni ng[M].Oxford:Pergamon.1981.

[3]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5]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7]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目录 篇5

第1课 神奇的口袋 第2课 大家都来做 第3课 彩线连彩点 第4课 淅沥的小雨 第5课 闪光的烟花 第6课 美丽的印纹 第7课 纸风铃 第8课 鱼儿游戏 第9课 我在空中飞 第10课 我的新朋友 第11课 鲜花送老师 第12课 我做的文具 第13课 会动的小纸人 第14课 繁忙的交通 第15课 乘上列车去画画 第16课 童话的小屋 第17课 会滚的玩具 第18课 动物王国 第19课 办年货

第20课 动物、植物欣赏

一年级下册

第1课 影子的游戏 第2课 走近大自然 第3课 花地毯 第4课 分蛋糕

第5课 有趣的半圆形 第6课 摸一摸、画一画 第7课 小挂饰

第8课 瓢虫的花衣裳 第9课 生活中的趣事 第10课 泡泡飞呀飞 第11课 太空里的植物 第12课 妈妈的节日 第13课 香甜的水果 第14课 运动场上

第15课 乘上大船游世界 第16课 打开的冰箱 第17课 会摇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化装晚会 第20课 有趣的汉字

二年级上册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第2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第3课 闪光的名字 第4课 有趣的彩泥 第5课 喂,你好!第6课 花花衣 第7课 金钥匙 第8课 对印的花纹 第9课 蜻蜓飞飞

第10课 我也是艺术大师 第11课 用画来写信 第12课 有趣的瓶盖 第13课 回家的路上 第14课 今日的菜单 第15课 乘着大象 第16课 风来了 第17课 会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指偶剧院

第20课 形形色色的世界

二年级下册

第1课 纸片插接 第2课 点、线、面 第3课 重叠的形状 第4课 鲜艳的包装纸 第5课 五味瓶 第6课 得奖了 第7课 孔雀翩翩

第8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 第9课 漂亮的花边 第10课 奇妙的脚印 第11课 蔬果变变 第12课 小鸟的家 第13课 故事画

第14课 我们班级的标志 第15课 变了样

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 第18课 电脑美术 第19课 娃娃的家 第20课 认识图形标志

三年级上册

第1课 魔幻的颜色 第2课 万花筒

第3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4课 前前后后 第5课 天然的斑纹 第6课 校园里的花 第7课 最受尊敬的人 第8课 今天我值日 第9课 有趣的鞋 第10课 团包手工 第11课 巧巧手 第12课 变废为宝 第13课 梦幻中的城堡 第14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 第15课 星空的联想 第16课 新颖的电脑 第17课 电脑美术 第18课 会响的玩具 第19课 美术小记者 第20课 迷人的动画片

三年级下册

第1课 水墨游戏 第2课 重重复复 第3课 曲曲直直 第4课平平稳稳 第5课 感受声音 第6课 迷彩服 第7课 彩色玻璃窗 第8课 我的同学页 第9课 家乡的桥和塔 第10课 我设计的一本书 第11课 绒绒绕绕 第12课 甜蜜的梦 第13课 金色的浮雕 第14课 变幻无穷的形象 第15课 我们的节日 第16课 二十二世纪建筑 第17课 电脑美术 第18课 会飞的玩具

第19课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第20课 民间玩具

四年级上册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第2课 线条的动与静 第3课 美术的节奏 第4课 变一变 第5课 色彩的对比 第6课 快乐的回忆 第7课 登山游戏 第8课 校徽设计 第9课 精美的邮票 第10课 做年历 第11课 星座的联想 第12课 窗外的景色 第13课 我心中的未来

第14课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15课 梦幻之国 第16课 纸带穿编 第17课 电脑美术 第18课 会走的玩具 第19课 我们的生日聚会

第20课 漫画与动漫欣赏

四年级下册

第1课 聚聚散散 第2课 小圆点的魅力 第3课 黑与白 第4课 主题与背景 第5课 冰川与晚霞 第6课 画嗅觉 第7课 卡通画 第8课 双胞胎 第9课 藏书票

第10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11课 那一刻的我 第12课 愉快的春游 第13课 哪些是相同的 第14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15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第16课 迷宫 第17课 电脑美术 第18课 会游的玩具 第19课 光的魅力

第20课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五年级上册

第1课 万绿从中一点红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第3课 美丽的纹样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第5课 趣味文字 第6课 地球的新生 第7课 古朴精美的华表 第8课 鸟语花香 第9课 陶泥的世界 第10课 诗情画意

第11课 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 第12课 会跳的玩具 第13课 电脑美术

第14课 美术学习记录袋 第15课 元宵节里挂彩灯

第16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五年级下册

第1课 形的魅力 第2课 形体的组合 第3课 抽象雕塑 第4课 多样与统一 第5课 静物写生 第6课 喜怒哀乐 第7课 夸张的脸 第8课 十二生肖 第9课 学画山水画 第10课 风的魅力 第11课 微观世界 第12课 会亮的玩具 第13课 电脑美术 第14课 旅游节 第15课 舞台布置

第16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六年级上册

第1课 远近的奥秘 第2课 风景写生 第3课 心中的风景 第4课 会动的剪影 第5课 水墨画——动物 第6课 形体切挖 第7课 我们做乐器 第8课 宇宙之旅 第9课 保护文物 第10课 爱护古建筑 第11课 电脑美术 第12课 中国画与油画

六年级下册 第1课 明与暗

第2课 寻找美的踪迹 第3课 泥浮雕 第4课 画扇面

第5课 我设计的服装 第6课 图文并茂 第7课 奇思妙想

第8课 世界奥林匹克日 第9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 第10课 我即将毕业 第11课 电脑美术

人教版教材特点 篇6

那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推出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一~六年级)》与原来的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相比,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和教材实验的结果,以及相关的教材修订研究,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和教材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这样就使教材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

“数与代数”部分,在二年级下册增加“混合运算”单元;将“有余数的除法”迁移至“万以内数认识”之前(从三(上)移至二(下));将“倍的认识”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等。

“图形与几何”部分,在一年级直观认识平面图形时安排认识平行四边形;在三年级的“四边形”单元不再安排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而是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特性的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后,接着让学生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 “观察物体”的教学安排了三个层次,分别安排在二、四、五年级等。

“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学段降低教学要求,每一学年只安排一个小单元的统计教学;第二学段才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教学后移至五年级。

“综合与实践”部分,调整或重新设计了部分主题活动,加强了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了对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将“数字编码”从“数学广角”的内容改变为“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重新设计“我们的校园”等主题活动。

修订后的教材,数学知识的出现、教学的顺序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二、系统处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

从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四能”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或困惑。为此,本次教材修订,将培养学生的“四能”落到实处作为重要修订内容之一。目前在修订后教材中的体现是:

进一步加强在各个内容领域中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认识图形、数的认识、找规律等内容的教学中安排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为培养学生“四能”提供必要的素材和案例。

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逐步让学生学习并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一般用“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之(教材一般用“怎么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教材一般用“解答正确吗?”提示)。

提供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修订后的教材大大丰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解决不同的问题,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现实,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例题中呈现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方法,表达了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合适于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解决问题的内容除了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领域安排外,还注意在数的运算教学部分安排丰富的案例,突破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的束缚,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水平,选择学生将会面对并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例题,这样的安排更能体现出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特征。

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与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除了在许多题目中提出“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外,还安排了专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加以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系统调整“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使所出现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数学学习特点,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将“鸡兔同笼”前移至四年级下册;将“植树问题”后移至五年级上册等。

四、各部分具体教学内容的编排,均根据实验教学的经验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对教学顺序和节奏做了一定的调整,更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中获得的对教材编排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出现顺序、例题设置、呈现方式和习题设计等都进行认真分析,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和教学节奏,使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例如,对一年级上下册的教学内容的出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将“位置”调到一年级上册,将“分类”调到一年级下册作为“统计”的教学内容。对一些知识的具体教学也做了更符合学习规律的安排,如对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的教学,进行了新的编排,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注意加大思维含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一道练习题(见下图)。通过让学生数数量相同但摆放形式不同的夹子,体会以10为单位数物体的数量比较准确、方便,体会数学方法的简洁合理。

五、 设置过程性评价板块,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良好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次修订的教材在每单元学习结束时,为学生提供了反思与自我评价的板块——成长小档案,还在全部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本学期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成长小档案”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单元学习的感想。一是让学生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感受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成长;二是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事,回味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安排,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反思、归纳、整理的体验机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六、教材的开本发生了变化。

由二十年未变的小开本(32开)变成了大开本(16开),并且设计与装帧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体现了人教版教材一贯的稳重特征,又具有明朗、清新的风格。这是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六十余年来,首次推出的注重设计的大开本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和富裕的程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范式漫谈 篇7

一.学科特征突显对人文性的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加入了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 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特征的同时, 力求突出对人文性的理解, 努力“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 为语文教育走向其人文性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为便于研究, 仅以第一册内容为依据 (以下同)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花未眠》《我的空中楼阁》《〈宽容〉序言》等。人文性特质的增强, 对人性的尊重, 赋予了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 这是对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教版教材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进行了重新选择。比如:朦胧派诗人舒婷作品的不同取舍, 《致橡树》的回归取代了旧教材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致橡树》表达了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爱的追求,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等, 友爱, 团结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而《祖国》则更多表达的是热爱祖国的“政治”话题。

二.编排体系结构趋于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及方法的重要性, 而人教版教材显然注重了这一方面。其主要体现就是结构的日趋整合, 即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教材体系。这一体系, 不仅有机地融合了语文内部的读、写、说的要求, 而且紧密地联系了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 多层次, 多角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 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 兼顾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相配合, 合编为一本书。”[2]阅读教材部分, 仍按单元组合编写, 但人教版教材的独特之处, 就是改文体杂糅回归为文体统一, 每单元都按照文体组织, 每四课组成一单元, 共六单元, 每单元前均保持有单元说明, 并且每单元后都有知识短文的学习。课文共有24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50%, 每篇课前删除了所谓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 单元说明更见详细。基本按照先介绍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再说明其相关的特点, 最后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展开编写。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短文和综合性专题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一册新增了《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等5篇文章。显然, 人教版教材不仅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贯通、衔接, 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纵横联系, 而且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还注重学习过程。这样, 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

在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 按照写作心理编排, 内容整合优化易于学生接受。比如, 教材第一册“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也分五个单元, 但内容更加紧凑, 如把“用心感受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整合为“感觉与思考”等。把单元外材料“自由写作实践”整合为一单元, 且新增了“个性与创新”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 人教版教材内容最出彩之处就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线索简明一目了然。既富有思想教育功能, 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配有部分内容的图片、注释、表格、资料。精选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黑白和彩色图片, 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和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北京清华园荷塘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课文下面都有准确简练的注释。练习题设计有清晰直观的表格, 显得更加清楚, 赏心悦目, 便于理解。如《荷塘月色》的表格设计等。课文后面提供有客观真实独具权威的相关资料。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配有《论语》的说明等。同时, 新增了大量的选作题, 激发学生动脑去思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突出了创新和综合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说读写的能力。如:第一册第3课第4题“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新时期文学中‘朦胧诗’和‘后朦胧读’及重要作家作品, 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 第11课、第3题“就其中一点谈你的看法, 并写一二百字的短文”等等。新增了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第一册第18课第1题第3小题“讨论:今天看来,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样, 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既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另外, 部分外国作品附加了英文原文, 如:《我有一个梦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中英文两种语文的异同, 体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

三.选文内容文质兼美不断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 你要让他心理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笔者以为学习亦然。这样说来, 学习内容即教材选文也就极其重要了。总体说来,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 选择空间更加广阔, 有吸纳全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课文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习难度。以第一册为例来说, 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突增。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两位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法国白人医生史怀哲《我的呼吁》。选文主要涉及审美、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等领域, 学生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新鲜感和新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胸襟和视野。这些作品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尽相同, 但是,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 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4]它们的入选, 标志着教材体系的更加开放和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中外诗歌内容, 删减文言文内容。人教版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内容。高一上学期, 是初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 教材首先设置的是诗歌单元, 利于学生记诵和赏析;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数量, 由13首上升为16首。新增了风格各异的诗作6首, 如: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豹》等, 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背诵降低为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 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第一册文言文内容压缩, 仅两单元共8课, 所选文言文多篇幅较短, 对学生要求有所降低, 只《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这两篇要背诵, 8篇文言文只背诵2篇, 占25%。在衔接阶段, 在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文言文) 方面, 要求有所降低, 更侧重学生对语感的把握, 即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 随着年级的变化, 文言文的分量也有所递增。

2.课文教学难度增大, 课本练习难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自读课文《死水》《赞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胡同文化》提升为教读课文。相比较而言, 对同一选文的处理, 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较高。但练习题难度相对应的却降低了, 把练习题第一题或最后一题设置难度较大, 学生不感兴趣, 练习效果不明显的题目删除,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荷塘月色》的练习一:“朗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然后联系景物描写, 说说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这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家的家庭生活等因素, 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而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设计, 其角度更加灵活, 随之变化为:“讨论:对于本文中‘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人教版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改换了提问的角度, 即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更新颖, 富有新意,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恕不赘述。

3.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搜索”、“讨论”和“探究”的要求。教材设计基本每一课都设计这类题型, 且题量较大, 可以说是教材课后练习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一尝试在当时无疑起到了课程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有的是培养找资料的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9课第4题“课外搜集有关马克思的资料”等;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如:第一册第4课第3课“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你自己写的或你最喜欢的诗歌;第23课第4题“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等;有的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讨的学习方式, 如:第3课第3题“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等。这样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 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杰关怀人性与张扬理性:析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 (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商榷 篇8

一、现行《化学》教材不适用于农村学生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具有很多优点, 体现了编写者的很高水准, 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 起点太高, 不适用于农村学校化学教学。就当前的农村初中办学状况来看, 农村的科技水平还不高, 因此作为科学课的化学教材过高地估计了农村学生的科技认知水平。农村中学生在小学时分散在各个教学点或初级小学, 没有打下较好科技知识基础, 缺乏相应科学认知能力, 加之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简陋, 药品仪器短缺等因素, 出现了教材、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一是班级生额过多, 教室拥挤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大多数学生科技基础差, 无法完成需要动手动脑能力的探究实验;三是学生对资源整合能力差, 无法将搜集、调查、了解等探究活动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转化为“生产力”。所以, 我认为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不适于农村学生和贫困落后地区, 没有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课程理念, 要努力体现因材“编”教的原则, 更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学。

二、教材编写不够严谨, 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1. 缺乏严谨。

教材第14~16页,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时, 当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观察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空气中也有水分,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因此,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

2. 操作困难。

教材第90~91页, 在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这个课题进行探究时, 其中“探究方案一”中, 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在多次实验中, 都产生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3. 画蛇添足。

教材第98页, 在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 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很显然,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4. 知识不全。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改变、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知识在教材中都没有体现, 可在课后习题中却有相关试题。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 对于知识不全的教科书, 学生们如何去进行自主学习?又如何去完成相关试题?

综上所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试用也还不久, 出现的一些瑕疵也是起始阶段不可避免的, 但它却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否则, 我们的新课程教材就会失去其重要的“范例”作用。诚然, 我们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 也许并不成熟, 旨在希望得到教材专家的参考, 以期教材编定更加完善, 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人教版教材特点 篇9

问题一:材料信息无法支撑设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呈现史料不够, 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 只能是“清谈”或“妄论”, 它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 问题与材料, 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 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 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 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1]但“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

1.材料与问题脱节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 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 荷兰和英国也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 天主教也传入日本, 并且很快传播, 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 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 禁止天主教的传入,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 除荷兰外, 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 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 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 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 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 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 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所以, 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无效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

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 根据材料内容, 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 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 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 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 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不丰富

例2.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弊端, 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 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 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 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 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看待“斯大林模式”, 最后得出“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作用”的结论。但问题在于: (1) 材料中只呈现了两种观点, 没有支撑观点的论据———史料; (2) 教材中对“斯大林模式”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性地叙述。所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直接采用教材的观点———“前功后过”、“功过居半”, 要么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同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我觉得这一“学习延伸”可以通过设问的变化加以完善:

(1)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材料证明以上两种观点;

(2) 结合史实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3) “斯大林模式”的成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4)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的方法, 并形成“他为我用”、“古为今用”的历史意识。

3.主观色彩强, 缺乏材料支撑

例3.讨论一下, 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 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 而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更是只字未提, 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更有其主观意图, 如果不顾事实,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 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2]。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事实上, 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 ……[3]同时, 这一设计将“主观”问题纳入到“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题二:问题过于宏大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 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延伸”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 学生无法回答, 从而变成“学习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色彩太强

例4.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辩色彩很强, 它涉及到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 更涉及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 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 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呈现的时机不恰当, 可安排给文科班级在一轮复习中使用, 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 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 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2.涉及范围太广

例5.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 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 而且涉及范围广, 涉及到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主权、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 在此情况下, 让学生谈认识, 不知从何谈起。

3.设问太抽象

例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部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 看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哪些法律, 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但问题在于“有什么变化?”这一设问, 如果对相关法律没有了解和分析, 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 即使了解了相关的内容, 那么从哪些方面谈“变化”?所以这样抽象的设问是空洞的、不恰当的, 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更是无效的了。

问题三:思维含量偏低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 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 选择怎样的内容, 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延伸”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 不能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或者不利于启导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内容导致

例7.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 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 (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 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会更好。

(1) 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 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 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 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2.设问偏差导致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8.1939年5月,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 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 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 但问题是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很明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是先锋,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 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成为领导阶级, 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 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 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 可以有许多途径, 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 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 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 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你得到哪些认识?

3.设计形式导致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学习延伸”设计的学习活动, 共74条, 具体分布如下:

从统计情况不难发现, “学习延伸”的设计形式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材料分析”这一形式上。确实, 材料分析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甄别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且与高考题型趋向一致。但历史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等[5]。每种能力又包含多方面要素, 如“历史研究能力”就包含“获取历史资料”、“向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整理时空知识、建构故事、解释历史陈述”等;“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则包含“分析事件所涉及到的价值观”、“选择解决方法”、“评价某个决定的后果”等要素。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单凭“材料分析”这一形式是难以达到的, 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渠道的狭隘和思维习惯的缺失, 并导致思维能力的降低。所以, 笔者认为, “学习延伸”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激趣性; (2) 要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学生思考的心理过程; (3) 要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并为之创造条件、指导方法;

(4) 要增加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活动设计。

“学习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但只有科学设计, 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才能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它成为教材的“亮点”, 成为“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2]刘玉广.历史教学应当杜绝主观臆断.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3]李宪.再谈一堂好课的标准.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5) .

[4]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探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研究 篇10

1 物理教材内容的编排次序

1. 1 内容次序调整的依据

教材内容的编排通常都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相连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容次序的调整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建立联系,所以教材内容之间要有逻辑性,注重教材内容前后的连接性。

1. 2 教材内容次序的调整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是了解基本的计量单位和实验所需工具,针对这点,可以在相关章节进行一定的讲解,也能集中解释。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一册中某章节关于基本量的讲解分成四节: ( 1) 质量; ( 2) 密度; ( 3) 宇宙和微观世界; ( 4) 测量物质世界。这些属于比较常用的基本量,关于基本量的讲解放在主要知识内容之前较好,所以,以上几点的基本量编排在九年级一册不如调整到八年级上册。

1. 3 热学知识

热学知识第四章的内容中有讲述到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等物态的变化,第五章到第十章介绍的是电磁学,第十一章的内容主要是讲解基本的物理量,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主要是力学部分,而第十六章的内容才是热学部分,第十六章和第四章的知识内容是具有连贯性的,应该放在一起,能帮助学生对热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1. 4 教学顺序调整

本教材分为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全册,关于热学部分和力学部分都被编排在九年级教材中,且力学被分在最后板块。但是力学和热学是磁和电的学习基础。例如,第八章中有介绍到电功率,电功率会设计到热能和机械能的知识概念,但是在这之前的教材板块中,并没有热学和力学的知识。如果在这章节之前能编排热学和力学的概念,学生就能快速的掌握电功率和电能的学习。在实际编排中,八年级的物理教材中没有介绍热和力的概念,学生就很难理解热能和机械能,老师对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会比较吃力,学生也很难接受和吸收新知识。

1. 5 分子动理论知识

在第十一章节中,介绍到物质的微观模型,该理论体系会设计到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的距离等物理知识,但是在该板块之前并没有介绍到相关内容,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被安排到第十六章中,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1. 6 实验探究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实验,这对学校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当前不少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因为其经费有限,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实验探索的要求。所以,编排实验探究环节时尽量少而精。

1. 7 编排顺序

在物理学中,力学是最早研究出来的理论,是后来众多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条件。本文认为,为了使学习内容间保持连贯性和承接性,在物理教材中,应该将力学和热学编排在电磁学板块的前面。整体顺序按照物理学研究发展史来编排,以遵循科学发展的脉络。

2 加强人文教育内容

2. 1 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不需要过多的介绍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在教材中注入更多的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以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教材在编排时应体现人文主义的观念。

《教室中的危机》中提到: “未来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分子,而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人文教育指的正是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和社会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实质是人性教育。因此,在组织教材教学内容时更要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性、自由性和向善性。教材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人文精神的树立和发展,从而达到让学生向善的情感目的。

2. 2 教材中渗透科学精神

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史,在每一个新理论、大发现中都闪耀着科学精神的光辉。这些都是人文教育最适用的教材。很多的物理学家身上都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宝贵精神,例如,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困难和艰苦的精神等。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了解科学家的奋斗史能有效激励他们学习。所以,初中物理教材可以另外再附带一本关于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小册子,或者直接在相关章节做出介绍。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解阿基米德的故事,强调阿基米德发现浮力正是由于他对问题的专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学生在了解这则背景故事后,也都跃跃欲试,想做一下实验。这样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熏陶,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人教版教材特点 篇11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教材 教材比较

“生物学教科书是依据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编写,学生使用最多且在师生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材,它既体现了中学培养目标,又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国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版本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图版、浙科版、河北版等,其中人教版教材在全国使用地区较为广泛,具有普适性,苏教版教材则是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使用率较高的版本,选择以上两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易于发现两版教材存在的差异之处。本文选取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进行比较分析,此模块是高中生物学习的开篇,是学习其他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因而,从两版教材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引导、教材课程容量、内容难度、编写体例等维度的异同进行分析较具代表性,以便教育者更好地了解两版教材的独特之处,继而能更精准地领悟新教材观的理念实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一、两版教材的共同特征

1.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及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尤其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探究、进行合作性学习,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两版生物教材均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这一理念,不仅注重培养生物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更加涵盖了与学生紧密相关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内容,始终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入整个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两版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又尽可能地体现当今社会生态教育所倡导的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两版教材均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人教版教材编排的“问题讨论、实验、思考与讨论”等板块;苏教版教材编排的“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积极思维及课外探究”等板块。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遍及各个章节,且两版教材在编排部分实验活动时,均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动手操作、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得出相应的结论。环环相扣的实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升华所学的新知识,在构建学生知识系统结构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合作,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知识应用能力。

2.图文结合、色彩鲜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两版教材在板块设计上,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编排,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摄影图和绘画图,具体形式有:显微镜下多样的细胞图、生态系统结构图、人物图、示意图、对比图、概念图、遗传图等。通过图示对生物体的结构形态特征、生殖和发育变化、生活场景以及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生动的描述,摒弃单调的文字叙述,使学生在感官上具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展示,有益于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直观化,并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体系。笔者统计图示使用情况后发现,两版教材仅在 “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模块中,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就使用了大量的插图,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在此模块中均使用了17张图示,图示类型分别为:摄影图、结构图与示意图等,部分图示中还不只采用了一种图示类型。如:人教版教材在“蛋白质的功能”知识点编排中使用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均包含在“图2-7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示例图示”中,其中插入了羽毛、肌肉、头发、蜘蛛丝等摄影图,辅以胃蛋白结晶的结构图、血红蛋白示意图等,其目的在于阐释蛋白质在细胞中所具有的多种功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同化新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两版教材的差异之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之一,教材的文本研究是教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从教材的课程容量、内容难度、编写体例、设计风格、呈现风格以及课程的综合性进行研究。[4]本文选取课程容量、内容难度以及编写体例三个维度,对两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1.课程容量

课程容量是教材对比分析的重要指标,是指教材所设计的知识总量,常常通过课程内容的多少来体现,即一节课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当然课程的容量不是越大就越好,需要同时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在课堂中思考、讨论、总结与收获知识等行为,总体来说课程容量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系列内容安排。因此,笔者就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内容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课时安排,即完成本章节教学所用的总课时数,通过表1可看出人教版教材在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中所需课时数为8,而苏教版教材则需6个课时。两版教材章节的排列与课程内容的设计顺序上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将整章内容分为五个小节。苏教版教材将整章分两个小节,其中内容安排具有差异的地方为:首先,苏教版教材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将人教版教材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安排在此小节中;其次,苏教版教材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独立安排在第二节的第一板块中,人教版教材则将此放在了第四节“细胞的糖类与脂质”板块中;再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放在第一节,苏教版教材将其分散安排在了相应的各个生物大分子板块中。

经对比后发现其他内容设计无明显差异,两版教材均依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进行编写,但所用课时数目有明显差距。首先,苏教版教材在第一节中的内容设计远大于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但所用课时仅为人教版教材的1/3;其次,在蛋白质与核酸内容的课时安排上也少于人教版教材,还并未将实验内容的板块计算在内,还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课堂、思考问题、探讨交流的环节。由此可见,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

2.内容难度

教材的内容难度,即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将两版教材的内容难度进行量化,采用可靠的数据与课程标准做以比较,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有效参考。影响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的因素主要有课程的时间、课程的广度、课程的深度。其中课程的时间可用课时的多少来量化;课程的广度是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广泛程度,采用知识点进行量化;课程深度反映课程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织的逻辑深度以及潜在的思维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要求程度来量化。课程内容难度分析,采用课程难度模型来量化,公式为:

N=(?琢·S/T)+(1-?琢)G/T

其中,N代表课程难度,S代表课程深度,G代表课程广度,T代表课程时间,S/T代表可比深度,G/T代表可比广度?琢,代表加权平均数(代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侧重各占一半),课程内容难度实际就是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值。[4]

课程时间可用课时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所用课时数为7,因此T3=7,人教版教材在此模块所需课时数为8,苏教版教材为6课时,则T1=8, T2=6。课程广度可以用知识点量化,“人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4个,苏教版教材知识点共计22个”[1],故G1=24 G2=22因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给出知识点数量,则在此取平均值G3=23。课程深度可以根据教材中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分别为: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模仿水平等[5],对此进行赋值:1,2,3,4…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水平,此模块相对应的课程深度值分别为: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计算课标的深度系数S3=(2+1+2+1+2+1)÷6=1.5,同理可计算出人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1=1.5,苏教版教材的课程深度系数S2=1.333。课程标准的可比广度值(G/T)为3,可比深度值(S/T)为0.188,带入公式,得出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N3=1.75;同理,人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1=1.594;苏教版教材的难度系数N2=1.945。从课程难度计算结果可看出人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三者中最小值,低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较为接近,差值为0.156;苏教版教材课程内容难度系数为最大值,高于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相差较大,差值为0.195。

3.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是指教材的结构方式,具有不同编写思想、编写理念的编者常常形成风格各异的教材编写体例[6],下面以两版教材中“细胞的分子组成”模块为例进行比较。

(1)人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人教版教材编写体例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四个板块构成。每一章节首先通过“问题探讨”引入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一节通过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引出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正文部分包括主栏和旁栏。主栏重在阐述本节主要知识点,涉及知识点的构建、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技能训练等环节,各环节紧密相扣、环环深入,知识点逐渐延伸、拓展、印证进而通过调查、实验、技能使得知识点不断巩固、内化,此栏目既有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技能的强化,栏目各环节的设计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理念相吻合。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习目标、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正文部分还设计了旁栏,旁栏内有:本节焦点、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科学史话、科学前沿、科学家的故事等,目的在于向学生传递科学的思想以及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练习和自我检测,目的为巩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苏教版生物教材编写体例

苏教版教材从编写体例来看,有别于传统生物教材的知识传授体系,将教材横向分为“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大板块,从整体上统一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1] 教材以“自主学习”的活动为主,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放眼社会、回眸历史、评价指南六个小版块;辅以“自我发展”等知识拓展栏目,包含有历史长河、知识海洋、继续探究、走近职业、拓展视野五个小版块。教材首先由相关知识引入,介绍与章节内容有关的小资料或最新科学发现、成果等,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建构目标知识。

正文主栏包括:积极思维、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继续探究等。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发展认知技能,建立科学态度;边做边学: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传统实验的制作、观察等实践活动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科学方法;课题研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等;继续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实现科学方法的教育。正文旁栏包括:学习目标、关键词,目的在于明确学习重点及目标。课外阅读部分包括:知识海洋、放眼社会、拓展视野、走进职业等,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课后巩固包括:评价指南或综合评价指南,在于达成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如:每一小节结束后都设计了评价指南,其中包括与基础知识有关的单项选择题以及技能增进题,章节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指南板块类似于章节小测验,可检测整个章节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建议

1.合理安排课程容量,促进教学相长

新课改中提倡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理念,因此课程的容量,不仅仅要考虑教师一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更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通过比较得出,苏教版教材的课程容量大于人教版教材。因此就要求教师首先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整节课的容量,课程容量不宜过多,会致使学生无法全面接受,也不宜过少,将造成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从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而考虑,以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次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当前所倡导的新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下的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与慕课等教学方式,都应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思考交流、小组讨论或问题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教师应注意的是因材施教,在设计课程容量时,需注意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

2.课程难度参照课程标准,应减去“繁、难、偏、旧”的内容

通过计算两版教材的课程难度系数并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三者最低值:1.594,苏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为最高值:1.945,课程标准的难度系数则处于中间值:1.75,两版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差值分别为0.156,0.195,即人教版教材课程难度系数与课程标准差值小于苏教版教材与课程标准差值。由此可得出人教版教材难度低于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难度高于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减去“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但并不是为了片面提高某些内容的难度,最终要保证教材中保留的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内容。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主,课程难度不宜高于课程标准,尽可能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促使教师与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3.准确把握教材编写体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法体系,在内容设计方面侧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与自我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生物学素养,发展探究思维,并将专业知识的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知识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另外,教材中部分知识点虽作为拓展内容,但在考试中仍有所涉及,如:知识海洋与拓展视野中就包含了此类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思考、总结的能力,对于知识点的补充不依赖于教师的讲授。

人教版教材为传统的知识传授体系,编写体例分为多个板块,由“问题探讨”“正文”“课外阅读”“课后巩固”组成,正文又包含了“主栏”与“旁栏”,很多版块在形式上是与正文主栏的内容区分开来的,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面面俱到,这间接的加大了教师课堂的教学任务,如旁栏板块的知识链接、相关信息、旁栏思考题等。总的来说,人教版教材是将技能的要求融入到了栏目活动中,且更加偏向于教师教授性的教学,即学生以间接经验获得知识。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栏目活动中挖掘出科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则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转换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才能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阳.新课标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汪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 孔凡哲,张洽.教科书研究方法与治理保障研究[M].辽宁: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学丽.关于改革我国“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编写体例的思考——以中学语文教科书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4.

关于人教版教材中两个习题的探讨 篇12

习题一“参赛作品共有125幅, 一等奖6幅, 二等奖占参赛作品的16%, 三等奖的数量比二等奖的数量多4%。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并进行解答。” (六年级上册第93页练习19的第10题)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 容易算得二等奖的数量为20幅, 又根据“三等奖的数量比二等奖的数量多4%”, 可以得到算式20× (1+4%) =20.8 (幅) , 就是说三等奖的数量是20.8幅。显然, 获奖作品数量应当是整数幅, 不可能是20.8幅, 可见这个习题出了问题。究其原因, 主要问题是出在“4%”这个数据上。一般来说, 举办一次书法作品或美术作品比赛, 在获奖数量分配上, 三等奖的数量不可能只比二等奖数量多4%。如果我们将“4%”改成“80%” (或更大一点的百分数) , 则可得到三等奖的数量是36幅 (或更多一点) , 不会出现“三等奖作品是20.8幅”的尴尬。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该题的“编写意图”中指出, 要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那就首先要使提出的问题与实际生活情况基本相符, 然而该题所给出的条件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相符合, 因此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习题中的问题是教材编写者的粗心所致, 那么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75页上所写的“编写意图”更是令人费解。“编写意图”中指出:“第10题, 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 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 又可以回顾之前所学的相关的百分数知识, 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一等奖占参赛作品的百分之几?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有多少幅?二等奖比三等奖多百分之几?一等奖比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多百分之几?获奖的作品占参赛作品的百分之几?”

根据已知条件已经知道一等奖6幅, 由计算得出二等奖20幅, 三等奖20.8幅, 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能求出“二等奖比三等奖多百分之几”呢?又怎么能求出“一等奖比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多百分之几”呢?在教材中出现这样的问题真的令人难以相信。

习题二“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 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六年级下册第99页练习21第7题)

该题早在2006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3页上就出现了。当时与该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第165页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 各是两胜一平两负, 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 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但是,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 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 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笔者曾撰文 (发表在《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2014年第12期上) 指出, 《教师教学用书》所说的“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是错误的, 说“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也是不完整的。像这样的习题是不宜作为小学生的练习的。然而, 在2014年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9页上又出现了这个习题。题目并没有变, 而答案进行了修改。在与新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205页的“编写意图”中给出了如下的答案:“第7题, 答案不唯一, 只要理由相对合理即可。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 各是两胜一平两负, 不相上下, 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从进球数看, 在所有比赛中, 甲队比乙队多进一球, 甲队进球能力有可能会比乙队强些, 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是,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 而且进球数也增加了, 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 因此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

“编写意图”指出该题的“答案不唯一”, 这里似乎给出了3个答案。为了叙述方便, 把答案进行编号。答案1: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答案2: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答案3: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由于在每个答案前都给出了“相对合理”的理由, 因此“编写意图”中认为这三个答案都是对的。

此题果真有这样三个答案吗?值得探讨。

首先我们来分析答案2和答案3。

如果甲同学如“编写意图”中所说的那样对比赛情况作了分析, 然后回答:“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部分教师就会按“编写意图”所说, 认为他分析得有理, 给予“答案正确”的评价。

而乙同学如果也如“编写意图”中所说的那样对比赛情况作了分析, 然后回答:“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同样会获得“答案正确”的评价。这样一来,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两个答案都正确吗?

事实上, 甲同学在分析中看到甲队的有利条件, 而没有看到乙队的有利条件, 分析问题并不全面, 因而得到的结论并不可靠。同理, 乙同学只看到乙队的有利条件, 没有看到甲队的有利条件, 得到的结论也不可靠, 而且两位同学都没有考虑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可能相等的情况。因此, 这两个答案都不能说是正确的答案。

我们再来考察答案1:“两队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这里并没有回答哪一队获胜的可能性大, 而是使用了“差不多”这一模糊的概念来给出答案。“差不多”与“差得多”并无明确的界线, 这里“获胜的可能性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呢?似乎囊括了“甲队获胜的可能性比乙队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比甲队大”“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这些情况, 如果这样, 答案1也包含了答案2和答案3。因此, “编写意图”中说“答案不唯一”, 并给出了这样三个答案是不妥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答案2中说“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一些”, 而在答案3中说“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些”, 这里分别用“大一些”和“稍大一些”表示比较结果。这样的差别是怎么得到的呢?

事实上, “编写意图”中对5场比赛情况的分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但不能把分析的结果割裂开来当作该题的三个答案。如果我们把分析的结果“综合”起来就会发现:仅仅根据甲、乙两队前面5场这样的比赛结果, 我们无法正确预测“下一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

上一篇:滑坡勘察下一篇:建材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