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教材

2024-08-26

人教版物理教材(精选12篇)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1

2002年初审通过的初中物理教材,共16章。相对过去的物理教材,该教材新增了很多彩色图片,形式更丰富。教材内容上同生活实际联系更加紧密,符合STS教学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有整体概念,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知识内容。本文就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 物理教材内容的编排次序

1. 1 内容次序调整的依据

教材内容的编排通常都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相连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内容次序的调整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建立联系,所以教材内容之间要有逻辑性,注重教材内容前后的连接性。

1. 2 教材内容次序的调整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是了解基本的计量单位和实验所需工具,针对这点,可以在相关章节进行一定的讲解,也能集中解释。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一册中某章节关于基本量的讲解分成四节: ( 1) 质量; ( 2) 密度; ( 3) 宇宙和微观世界; ( 4) 测量物质世界。这些属于比较常用的基本量,关于基本量的讲解放在主要知识内容之前较好,所以,以上几点的基本量编排在九年级一册不如调整到八年级上册。

1. 3 热学知识

热学知识第四章的内容中有讲述到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等物态的变化,第五章到第十章介绍的是电磁学,第十一章的内容主要是讲解基本的物理量,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主要是力学部分,而第十六章的内容才是热学部分,第十六章和第四章的知识内容是具有连贯性的,应该放在一起,能帮助学生对热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

1. 4 教学顺序调整

本教材分为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全册,关于热学部分和力学部分都被编排在九年级教材中,且力学被分在最后板块。但是力学和热学是磁和电的学习基础。例如,第八章中有介绍到电功率,电功率会设计到热能和机械能的知识概念,但是在这之前的教材板块中,并没有热学和力学的知识。如果在这章节之前能编排热学和力学的概念,学生就能快速的掌握电功率和电能的学习。在实际编排中,八年级的物理教材中没有介绍热和力的概念,学生就很难理解热能和机械能,老师对学生讲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会比较吃力,学生也很难接受和吸收新知识。

1. 5 分子动理论知识

在第十一章节中,介绍到物质的微观模型,该理论体系会设计到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间的距离等物理知识,但是在该板块之前并没有介绍到相关内容,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被安排到第十六章中,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1. 6 实验探究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实验,这对学校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当前不少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因为其经费有限,配套设施并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实验探索的要求。所以,编排实验探究环节时尽量少而精。

1. 7 编排顺序

在物理学中,力学是最早研究出来的理论,是后来众多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条件。本文认为,为了使学习内容间保持连贯性和承接性,在物理教材中,应该将力学和热学编排在电磁学板块的前面。整体顺序按照物理学研究发展史来编排,以遵循科学发展的脉络。

2 加强人文教育内容

2. 1 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知识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不需要过多的介绍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在教材中注入更多的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以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初中生正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教材在编排时应体现人文主义的观念。

《教室中的危机》中提到: “未来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分子,而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人文教育指的正是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和社会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实质是人性教育。因此,在组织教材教学内容时更要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性、自由性和向善性。教材内容上要引导学生人文精神的树立和发展,从而达到让学生向善的情感目的。

2. 2 教材中渗透科学精神

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史,在每一个新理论、大发现中都闪耀着科学精神的光辉。这些都是人文教育最适用的教材。很多的物理学家身上都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宝贵精神,例如,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伟大精神、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困难和艰苦的精神等。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了解科学家的奋斗史能有效激励他们学习。所以,初中物理教材可以另外再附带一本关于物理学家追求真理的小册子,或者直接在相关章节做出介绍。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解阿基米德的故事,强调阿基米德发现浮力正是由于他对问题的专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学生在了解这则背景故事后,也都跃跃欲试,想做一下实验。这样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熏陶,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应该生硬的“教教材”,老师在校本处理课标教材时,可以适当删减、添加、调整、转换等,以整合出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编排顺序。这样才能体现出“用教材教”的观念。在调整编排时,尽量满足物理学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科学的利用物理的逻辑性能有效降低学生吸收知识的难度系数,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2

1.(2017·天津中考)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有压强 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 C.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D.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2.(2017·四川成都中考)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锐 3.(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图甲是大刚同学用两手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如图乙所示,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已知每只手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200 N。

(1)若每只手掌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计算手掌对地面的压强。(2)求该同学的质量。(g取10 N/kg)

4.(2017·甘肃兰州中考)如图所示,质量为500 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 cm2,内装1.5 L的水,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模拟预测

1.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2.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3.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 N,GB=100 N,B是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0 N 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 N 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 Pa 4.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pA

pB>pC

C.pA

D.pA=pB=pC

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乙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6.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 B.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C.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

7.下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洞口A表面隆起,洞口B表面平坦。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洞口A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洞口B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8.(多选)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重为G、底面积为S、高为h。先将容器注满密度为ρ0的液体,再将重为G0、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如图乙所示)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物块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可能的是(A.p= B.p=

C.p=

D.p=

9.一个盛水的平底茶杯,质量为450 g,底面积为50 cm2,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为 N(g取10 N/kg),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10.我国拥有在南海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能力。在海洋资源开发中,随着海水 的)

增加,海水产生的压强越大。在1 500 m的深海铺管作业中,海水对管道设备的压强是 Pa。(取ρ海水=1.0×103 kg/m3)

11.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则a、b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如果用质量相等的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并将它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12.如图所示,高铁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踩上去有凸凹感的黄色带区域,人必须站在黄色区域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黄色区域以内的空气流速、压强 ,易发生安全事故。

13.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瓶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 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ρ药液=ρ水)

14.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图甲、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在图乙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在图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15.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管口,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 N/kg)(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选填“大于”或“小于”)她测量的值。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选填“必须大于10 m”或“可以小于10 m”)。16.港珠澳大桥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工

程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半个多小时。(海水密度ρ=1.03×103 kg/m3,g取10 N/kg)(1)海底隧道长5.7 km,设计时速为100 km/h,求汽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汽车长度忽略不计)。

(2)该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条超大型深埋沉管隧道,实际安装水深45 m,求在海底作业的工人承受的海水压强。

(3)海底隧道由33节水泥沉管在海底对接而成,每节沉管长180 m,宽38 m,高11.4 m,约8×104 t(按8×104 t计算),求每节沉管受到的重力。

浅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篇3

关键词:贴近生活;注重基础;激发兴趣;丰富全面

新课改的实施首先会在教材上体现,教材的更新是为了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以便让学生改变旧的不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汲取必要的物理知识。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教材应该在教材编排上下足工夫,不仅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更要注重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效率。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有以下特点:

一、导学部分贴近生活实例,让学生有想象空间并对本节课程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弹性势能的学习中,导学部分给出的就是一幅图片,图片描绘的是一个人在拉弓射箭还有一个人在用力拉橡皮绳,这幅图片可以让学生迅速联想到生活中切身体会过的相似东西,这就使得学生对弹性势能的存在和形式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的认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学部分的简易有趣就提起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极大兴趣。

二、在课程目标上,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内容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详细的概念,力求做到难易结合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水平

教材内容的编排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顺序,以物质、运动和能量为三大部分详细展开,物质部分的学习与引入和初中的物理知识体系接轨。比如,在完整地学会物质部分后引入以物质为载体的运动,任何物体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在运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还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在详细地给出参照物 的概念后,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吸收知识。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偏科的现象。

三、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参考案例针对性强,易激发起学生的自我研究和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获得的扎实的理论知识需要实践去证明、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即物体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落下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塑料球和铅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的实验,在保持它们体积相同的条件下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材中还给出了让学生自己练习观察记录雨滴从屋檐下落的参考案例。这种针对性强的参考案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方向和目标,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提供的参考案例合理并且人性化,鼓励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和实践。

四、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问题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题型丰富和全面的特点

教材课后的问题与练习多以问答题、简述题和计算题为主,并且题目内容与本节课程的内容顺序相同,可以让学生针对性地练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同时问题与练习在立足基本的物理基础知识上逐步增加试题的难度,层层深入又让学生在不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比如,有的章节的问题与练习结合了两节课程的内容,比如在力的学习过程中有两节是关于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在力的合成的问题与练习中穿插着力的分解的知识点,这些试题必须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才能正确地解答,这样就帮助学生成功地将两节内容串联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会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再遇到相似问题时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紧密地联系实际生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它以学生为本,利于教师不断创造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让教师在教材的帮助下形成最佳的教学模式,并且学生可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物理知识。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就是一盏指明灯,为学生的学习计划和进程指明了方向。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摒弃了传统应试教育教材的弊端,并且符合新世纪下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项红专.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科书中的科学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8(4).

[2]孟芳,郑修林,刘春兰.人教版与沪科版两种高中物理教材比较浅析:以“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内容为例[J].硅谷,2009(22).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4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 不仅将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还将其作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但在部分实验的呈现方式中, 还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一) 重结论而轻过程与方法

部分实验在呈现方式中更多地强调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体现的是一种学习观, 而对学生的认识观缺乏有效的培养[1].表现在实验呈现中, 把实验教学中最具魅力、最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变成了“阳关大道”而直接呈现出来, 从而降低了实验的教育价值.

(二) 重实证而轻科学态度

部分实验在呈现方式中实证主义倾向较为严重, 对于科学态度的培养力度存在欠缺.表现在陈述知识结论时, 不是以实验的真实结果为依据, 而往往是在陈述实验之后, 以先知者的身份直接告诉学生所得出的结论, 因而无法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探究过程中行为上的成功感.[2]

二、实验体系的重构建议

有鉴于此, 建议对此类实验从实验内容、类型的选择和方案设计过程等方面进行重构, 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性“学材”, 以便内化镌刻于其中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对实验内容的重构

“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因而, 在选择实验内容时, 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 力求使其“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

案例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教材分析

教材设置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提供感性材料, 并在其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但在实验内容选择上, 与日常生活现象脱节,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内在需求不足.

2. 重构建议

物体沿斜面下滑、重物从空中下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近似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为此, 建议将实验内容重构为《探究重物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所用方法与原来完全相同.

实践表明, 按此方法重构后, 能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同时, 体会到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纯化, 因而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示范, 并有利于自由落体模型的构建.

除此之外, 教材中《探究合力与分力间的关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其重构建议参见文献[3].

(二) 对实验类型的重构

在实验教学中, 就研究问题的质与量进行分类, 有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按实验的目的分类, 有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按教学的途径分类, 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从教材的呈现方式看, 有部分实验在实验类型的选择上不尽科学合理, 建议对其进行重构.

1.定性实验重构为定量实验

案例2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

(1) 教材分析

教材运用图1所示的精妙实验, 探究导线长度、电流强度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影响, 但它无法探究磁场与导线的夹角这一因素对作用力的影响, 也没有有效建立起它与磁感应强度定义式间的有效联系, 为此, 建议按下述方式对此进行重构.

(2) 重构建议

(1) 依据分类方法, 进行合理猜想

试猜测置于磁场中的通电导线的受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建议你分别从自身因素 (如通电导线的长度、通电导线中的电流) 、外界因素 (磁场强弱) 和关联因素 (磁场方向与通电导线的夹角) 三个方面进行猜测.

(2) 设计实验, 检验猜想

为了保证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先构建近似的匀强磁场, 具体方式是:将多组磁性大致相同的强磁铁的相同磁极紧靠排列, 组合成两个截面积较大的N、S极, 则在其正对且间距较小时, 其间磁场可近似认为是匀强磁场.

依据猜想引领, 引导学生设计出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磁场对导线作用力有两种显示方法:一是动态定性显示, 即通过悬挂导线的悬线在运动过程的最大偏角来显示作用力的大小;二是静态定量显示, 即用测力计等仪器测量导线在静止状态时所受作用力.在对猜想进行检验时, 用动态定性显示即可.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除了对猜想进行检验外, 还能得出在磁场与通电导线平行时, 磁场对通电导线没有作用力, 在磁场与通电导线垂直时, 导线所受作用力最大.

(3) 定量探究安培力与电流、导线长度的关系

为了定量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F与电流I、导线长度l的关系, 需要在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条件下运用静态定量显示方法测量F的大小.其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其中P为重心在竖直部分“T”字型导体棒, Q为自制的灵敏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在探究F与I、l的关系时, 除了要控制I、l中的一个物理量外, 还要在实验中上下调节弹簧测力计, 使导线P相对于磁场的位置不变, 以保证导线所在处磁场的强弱相同, 通过这两组定量探究, 能得出F与I、l成正比.

在探究与F磁场强弱的关系时, 换用磁性强弱不同的磁铁组, 重做上面的实验.实验表明, 是表征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从而建构起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2.定性实验重构为理想实验

将定性实验重构为理想实验, 能纯化实验探究条件, 以便借助于思维操作进行定量探究.

案例3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图4所示的定性实验说明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然后直接说明,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距离d的关系为C=.显然, 定性实验与定量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建议运用理想实验进行探究.

(2) 重构建议

(1) 理想实验的构建

在图5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中, 电量Q不变.设想每一个正电荷发出一根电场线, 止于每一个负电荷, 且电荷仅分布在两板正对部分, 其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5所示, 对应的场强为E.

如果极板带电量增大一倍, 可等效为两个相同的电场叠加, 则其场强增大一倍, 电场线的密度也增大一倍, 故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的密度成正比.

(2) 思维操作

操作1在S不变d增大时, 依据上面的假设, 画出的板间的电场线如图6, 比较图5、6中的电场线疏密程度得E1=E, 故两板间电势差U与d成正比.

操作2保持d不变, 减小S, 画出的板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7, 比较图5、7中的电场线疏密程度得E2=2E, 故U与S成反比.

操作3保持d、S不变, 在板间插入电介质, 则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极化电荷, 其产生的电场方向与原电场方向相反, 板间总场强减小, 故在板间插入介质后U减小.

根据电容定义式C=和理想实验, 虽然不能建构起C=, 但能得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与d成反比, 与S成正比, 插入电介质后C变大.还能对图4所示实验中的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变化与d、S等因素关系进行预测, 从而让学生很好地体会探究过程中的成功感.

3. 验证性实验重构为探究性实验

把验证性实验重构为探究性实验, 是实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单元中, 可以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重构为探究性实验, 从而引导学生参与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探究, 其重构方案见参考文献[3].

4. 探究性实验重构为理想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关于探究性实验的呈现, 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 否则, 不利于科学态度的培养.例如,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间的关系》中, 参考案例中恒力大小确定的依据是牛顿第二定律, 故此实验更适合于作为验证性实验.为此, 可先用理想实验探究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再用教材中的参考案例进行实验验证, 其重构方案见参考文献[3].

5. 学生实验重构为演示实验

把演示实验重构为学生实验, 是实验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但在整个体系最优的前提下, 也可以将学生实验重构为演示实验.

案例4研究平抛运动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抛体运动的规律》和《研究平抛运动》两节内容, 在第一节中运用演绎方法建构起平抛运动规律, 并通过图8所示的小实验进行验证, 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

在第二节中, 在明确两个研究课题后, 给出了三个参考案例, 并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又给出两道实验探究类的习题, 如此高密度的实验安排,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凸显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尽管如此, 教材对于第一个研究课题“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的呈现就值得商榷, 因为在第一节中已经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上建构起平抛运动规律及平抛运动的轨迹, 那么再安排这一研究课题, 显然是多余的.

(2) 重构建议

为体现系统最优原则, 需对整个单元的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具体建议如下.

(1) 运用演绎方法建立假说

将教材中由演绎方法建立起的平抛运动规律的过程重构为由演绎方法建立起的假说.

(2) 设计实验检验假说是否正确

为检验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假说, 在实验设计时, 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同时运动, 并对实验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实践表明, 在问题解决中, 学生能设计出图8所示的实验方案.

对于检验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假说, 其实验设计难度较高, 可直接呈现图9所示的实验方案, 但需要引导学生体会假说对实验设计的指导作用.

至于现象或数据的分析, 有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听两个小球落地的声音是否同时来检验假说的正确性;二是将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与频闪照相结合起来, 并通过对两个方向分运动的分析来检验出以上两个假说, 而不再需要呈现图9所示的方案, 从而把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

至于教材中的参考案例和课后的习题, 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的方式, 让学生在实验室完成, 给学生较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三) 对实验设计呈现方式的重构

实验设计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 也是实验教学中最具魅力、最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部分.因此,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实验, 都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参与其设计的过程.为此, 建议对部分实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构.

1.依照日常生活现象进行模拟设计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 不少实验源于日常生活现象, 在对此类实验方案进行设计时, 需要构建日常生活现象与实验设计之间的关系, 进而运用模拟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例如, 《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 都可以通过呈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 其重构方案参见文献[3].

2.在问题解决中完善实验方案设计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 有部分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学生已有的实验方案为基础上重新设计的.对此, 可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激活实验原型, 以突出实验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

案例5分压式电路的设计

在电阻测量中, 教材直接呈现图10所示的分压式电路, 而学生已有的实验原型是图11所示的限流式电路, 为体现实验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建议按下述方式重构.

(2) 重构建议

(1) 创设问题情境

在图11所示电阻测量电路中, 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 待测电阻阻值为Rx, 滑动变阻器电阻为R, 试估算Rx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

(2) 渗透模块化思想, 搭建设计支架

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 虚线框Ⅰ为测量电路, Ⅱ为供电电路, 整个实验电路是由两者组合而成的.在实验设计中, 采用了模块化思想, 分别从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模块分别进行设计, 然后通过合适的方式组合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如果要求两端电压由0开始调节, 我们应从哪一部分电路的设计着手?

(3) 分压式电路的设计

在模块化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很清楚分压式电路设计的关键在于对供电电路进行重新设计, 使得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阻两端电压为0.由此, 学生能设计出分压式电路, 但为了检验设计的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需通过实验检验, 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完成电路的设计.

3.依据假说引导实验方案设计

假说既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极为重要方法, 也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核心要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应该凸显假说的引导功能, 让学生既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 对于自感现象实验的设计, 可按此方法进行, 此处从略.

(四) 实验数据处理方式的重构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也是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 在教材中, 对于通过实验现象进行归纳而得出物理规律的呈现方式上, 对过程与方法突出不够.例如, 在《探究合力与分力间的关系》及《楞次定律》中, 教材直接提出如何进行归纳, 而没有体现出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归纳,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 其重构建议见文献[4].

参考文献

[1]祁映宏.中美物理教材学生实验的比较研究[J].物理教师, 2007 (3) .

[2]肖敏.从物理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谈科学观念的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 2007 (1) .

[3]周栋梁.对人教版物理必修1、2中三个典型实验的重构[J].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参考) , 2011 (1) .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5

河南省济源市教学研究室 杨国顺 河南省济源市实验中学 闫小利

2003年济源市省级课改实验区8年级进入了物理课改实施阶段,我们实验区选择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作为实验教材。我市实验区使用该教材的教师普遍认为,该实验教科书渗透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思想,教材在设计和编写上都给使用新教材的教师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感受,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支持和帮助。

这里,就我们实验区的教师在该教材使用上的一些点滴经验和感受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和同仁商榷。

一、对初中物理新教材的认识

新教材再体现《基础封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努力实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在新教材实施中,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需要领会编写组的四点立意: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强调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3.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STS)的观点。主要特点有以下七点。

(一)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甚至重要的地位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对未知事物的探究。为了还原科学探究的本来面貌,教材尽量避免直接给出结论,甚至根本不给出结论。

2.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套教材从序言“科学之旅”开始就介绍了伽利略时摆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探究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继而设置了几个不完全的探究活动,并以旁批的形式表现探究活动的主要环节。例如,在“有趣的声音”中没有“怎样才能使物体发声”的探究活动,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中设有“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的探究,在“功勋卓著的电与磁”中有让学生自己“找出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探究。由此可见,探究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在物理八年级上册书的最后,当学生对探究的过程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之后,让学生完整地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这时把探究的程序性知识推到前台,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学习,同时又照顾到科学知识的连贯性。

(二)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

遵照新课标的精神,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和严密性,以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例如,关于反射的规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反射的特征”,按照这样的要求,本书强调了探究活动,而对于反射规律的表述则是“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种表述没有提及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共面,也没有提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因而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但是这种处理符合课程标准对光的反射的教学要求。由于并没有说这种表述就是“反射定律”,所以科学上是没有错误的。不但没有错误,这样处理重抓住了光在反射时最明显的特征,学生很好理解和记忆,免去了对八年级学生较为困难的“共面”及常被遗漏的“分居”,使他们可以更多地专注于探究的过程。这种处理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典型体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也类似这种情况。

(三)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

传统的教材考虑到学习热、电等内容时要用到力学的知识,所以必须把运动和力的知识放到最前面。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考虑到这些知识与声、光、电等相比较枯燥,而声、光、电不仅 1 能吸引学生且便于循序渐进地安排多种探究活动,所以这套书把力学放到了电学的后面。整套书的安排分为“科学之路”“有趣的声音”“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古老而又现代的力学世界”和“无处不在的能量”七大篇。

(四)书中包含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性课题

我国传统教学注重问题的唯一性,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不上课本,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教师不讲,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考试不考。这样久而久之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而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新教材特别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设置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性课题。

(五)充分体现了STS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

科学技术问题都是直接或间接与社会相联系的。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该教材特意安排了STS栏目,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观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另外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的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有广泛地联系这些问题,才能使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是活生生的。这套书不仅单独设置了STS栏目,在书中其他部分也尽力渗透STS的思想和科技人文意识。

(六)注意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这套教材的编写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初步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教材的编写注意了概念和规律的实际应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此书中特意设立了“科学世界”栏目,用于介绍那些应用性的或细节性的知识。书中还尽可能地在各种栏目中收入了一些非基础的但十分有用或有趣的知识。例如,望远镜和显微镜、楼道灯的自动开关等。

(七)形式生动活泼

这套书生动活泼。它使用了很多彩色照片,尝试以视觉形象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以适应当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插图人物以漫画形式出现,有时更以滑稽的卡通方式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些做法都非常贴近初中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处理好使用新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要注意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改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既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二)教育部门要重视对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培训

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感到困难,原因是这部分教师对新教材编写目的不明确,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领会不够,从而对新教材的实验带来一定的障碍。

(三)领导要重视新教材的实验过程

新教材活动较多,但学校原来配备的实验器材不完全配套,教师的实验计划很难实施。而且

从教学实际看,师生的教与学负担较重,缺少准

备的时间和精力,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三、使用新教材的困惑

虽然实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及倡导的课程理念,但教材在实验

过程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在每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有的一节课知识内容太多,还重点安排有1~2个探究实验,这样既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又要让 2 学生熟悉所有内容,所以往往出现时间不够用,有的一节课内容分成两个课时还讲不完。况且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应用内化的过程,如果一节课学生接受的新知识点过多,容易形成难点,增加难度从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电和磁”这一章的学习中问题就比较突出。我建议在课时安排上,借鉴原教材“知识内容循序渐进,小节奏快循环,层层递近”的做法。

2.在新课标中虽没有要求学生掌握“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和“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但在以后的计算题中会经常应用到,况且它们的探究也不难进行,所以我建议把它们列入正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得出,记忆比较深刻。

3.与教材配套的其他教育资源。

(1)配套的教师用书、视频资料不全面。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设置有课程标准的要求、全章概述、说明与建议、参考资料等结构。课程标准的要求摘录了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全章概述介绍全章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的结构特点,以及在选择内容和讲述方法时的考虑;说明与建议对每节教材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包括一般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供选择的几种教学方法,怎样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怎样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怎样使用教科书中的栏目、插图,如何“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等等。参考资料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辅助教学资料。针对教材的变化,为使教师能很好地研究和使用教材,还配备了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的光盘。但如果能再配备一些关于新兴技术和限于客观条件在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的视频资料会更好,更有实用价值。

(2)学生使用的练习册不配套。

(3)配套的实验器材不到位。

4.实验区教师特别关注评价改革,关注中考等终结性评价对新课程实施的导向。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家之言,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6

【关键词】物理实验 质疑 商榷 错误 修改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111-02

广西作为参加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最后一个地方,从2012年9月至去年完成全国高考,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3月或4月第3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此轮本地区新课改实施的具体教学、集体备课和研究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该套教材实验内容编写存在的令人质疑、欠妥甚至错误的不利于教学之处。现针对不同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且分别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供大家在后续的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或教材改版时加以参考和借鉴。限于篇幅和本人水平局限,在本文后面提供的相关“参考文献”中有同行已经先后提出了正确的观点并进行详细论述,在此文中将加以采用而不再过多展开,敬请原作者谅解,有意者可查阅所列原文。此文意在抛砖引玉,以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对一处建立物理概念的实验内容的质疑

必修2的23页至24页“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该实验在实际操作时对于学生来说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用秒表测周期及线速度,用天平测钢球的质量,利用轨迹圆半径和悬点的竖直高度(用刻度尺)测定tanθ,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测量工具及待测物理量较多,已经超出“粗略验证”的本意;二是由水平面内的轨迹圆确认所需要的向心力,再由竖直面至圆锥面分析实际的力如何提供向心力,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些对于刚开始认识向心力的学生来说,台阶过高。而大多数学校仍然保留有“向心力演示器”,其主要是通过皮带将两个变速塔轮连接起来操作,用它来进行实验是因为有前两节的“问题与练习”和“思考与讨论”作为基础,相当于其内容的延伸,所以在课堂上操作比较容易,表现比较直观,理解比较容易,也能较完整和较快地体现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用来“粗略验证”的台阶较低。因此建议将“演示(或做一做):用向心力演示器粗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或者作为实验方案一)及相关内容编排在“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或者作为实验方案二)之前。

另外,必修2的23页“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和“向心力的表达式”,均应分别修改为“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和“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这样既与前一节的表述保持一致,又使得向心力的矢量性更加凸显,为后面向心力实例分析和矢量处理奠定好基础。

二、对有关物理规律的实验内容的一些质疑

1.在必修1的56页“胡克定律”相关内容中,虽然有“实验表明”的叙述,但没有相应实验设计、探究过程等的设置。一方面在初中教材中原来就没有这类实验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标准,何况《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一直有“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明确要求,并且在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试卷中对此实验已做了重点考查。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使正常教学与高考实现无缝衔接和统一,教材在此处应该增加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内容,并在实验后留出拓展性作业:(1)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2)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

2.牛顿第一定律不应涉及“质量”,而本节教材69页至70页“惯性与质量”内容所涉及的力、质量和加速度三个物理量,正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核心内容。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建议将“惯性与质量”包括“思考与讨论”的内容向后编排到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开始部分。

3.必修2的第七章第六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中的参考案例二,当橡皮筋、小车等器材选择不妥当时,会使得实验的探究过程和效果不够理想。建议在70页“操作与作图的技巧”下方的“在第二个方案中”之后,增加“可以选用如下器材:小车(前端带小钩,有带轮缘的轮子);100~200g的砝码;用铝合金轨道制成的斜轨道(并在斜轨道一端的两侧适当位置对称地固定两个用于固定橡皮筋的铁夹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及纸带;6根等长的约为62cm的同规格、两端分别系有两个小钩的橡皮筋(横断面为圆形、单根半径约为0.7mm的橡皮筋,或用去掉外层包裹纱线的圆柱状的松紧带,也可用已仔细剪成单股的带状松紧带)”。

4.选修3-5的第2页至第4页,即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的基本思路”中“现在的问题是(猜想和假设)”之后的内容和“需要考虑的问题”下方表格中的表达式,以及第4页第一段“举例来说”之后的说明,有多处既不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没有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现提出以下三种层次的猜想与假设,建议将教材中相应内容进行修改:“猜测1:,即碰撞前后系统速度的平均值保持不变。猜测2:即碰撞前后系统总的动能保持不变。猜测3:,即碰撞前后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保持不变。”

三、教材中应该修改的几处错误或值得商榷的说法

1.必修2的第4页“做一做(实验)”中的飞镖本意是要“显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但是“飞镖的指向根本不可能是它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或者说“飞镖的实际速度方向并不是飞镖指示的方向”。既然如文中制作的飞镖及其现象的描述与实际不符合,目前还没有其它正确、恰当的器材和操作方法,建议将该“做一做”整体删除掉,以防止影响前后内容及引起错误地应用。

2.必修2的13页“图5.3-1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左侧内容中有“例如M3的坐标为x=2.8mm,y=1.9mm”。经过对比学生实际实验测得的数据,发现可能是编排“单位”时出现了疏忽,应当修改为“例如M3的坐标为x=2.8cm,y=1.9cm”。

3.选修3-4的34页至35页“波的干涉”传承了旧教材的内容,作为多年以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了两列相干波相遇的某点为什么是加强点或减弱点,但是在后续拓展时虽然有34页“图12.4-5波的干涉的示意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记忆,若要让学生去确定加强点(加强区域)或减弱点(减弱区域)分布的规律并加以应用,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手足无措,即使把“满足波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的点为加强点,处于加强区域”的结论经过简单引导告诉学生,学生往往仍一头雾水或一知半解。尤其近几年高考已经多次考查两相干波源连线上、连线的中垂线上或相应坐标轴上、周围封闭路径上加强点分布的位置及数目等实际问题。出现这些疑难问题的症结主要是教学中没有及时将“干涉图样”及分布规律与数学的双曲线知识和方法有机联系和融合起来,让学生失去了数形结合、数理逻辑统一的极好素材和发展潜能的有利时机。

综上所述,建议在35页“做一做(实验):操场上声音的干涉”之后,增加“思考与讨论:同学们可以回忆、查阅数学的双曲线及其图象知识和方法,并且联系图12.4-5波的干涉的示意图,尝试推理、得出两相干波源周围哪些位置是加强点?哪些位置又是减弱点?然后进一步总结、确定出加强点(加强区域)或减弱点(减弱区域)分布的规律”。

4.选修3-4的54页小标题“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应该修改为:“出现明暗干涉条纹的条件”。这样才能与其后面的内容相符合,也与56页小标题“实验原理”后面的内容不再造成误解和冲突。

为了维护人教版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普及性,更加充分地贯彻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上进行了不同实验内容的梳理和归纳,逐项提出了针对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一些质疑、错误、值得商榷之处和相应的修改建议,望在教材再版时专家们能借鉴或采纳,以修去原有的瑕疵或不足。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若有不妥或仍然存在未提出的类似问题,请专家和同仁们在进一步教学实践中继续发掘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心焕.例谈《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新课教学[J].中学物理,201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

[3]李会,晏保文.对《牛顿第一定律》教材内容的修改建议[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12)

[4]刘升,李志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改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10)

[5]吴健.对人教版教材“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编写的一点质疑[J].中学物理,2015(7)

[6]田家娟.关于“飞镖指向”叙述的商榷[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6)

[7]付正光.人教版教材中几处值得商榷的说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7)

【作者简介】周 喆(1967— ),男,汉族,籍贯甘肃省天水市,现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中学市级骨干教师,已有十二部教育教学辅导用书出版和二十多篇专业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或获各类奖项,一直从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组织、辅导等教练工作,因所带学生多次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有十三人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或冬令营,先后十次荣获中国物理学会等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曾被聘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被桂林市教育局聘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评审专家。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7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 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明确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基于这一理念, 人教版教材突出了规律的建立过程.但在教学中发现, 由演绎方法建立起的部分物理规律之中, 存在着以特殊模型为前提演绎得出一般物理规律的现象;而对于由实验归纳方法建立起的部分物理规律之中, 教材往往直接指出如何进行归纳, 而没有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

二、对几个物理规律的重构建议

在人教版教材中, 《动能定理》《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三个物理规律都是以模型为演绎起点、通过理论演绎建立起的规律, 而演绎方法的规则是由一般到特殊, 故教材的呈现方式隐含着逻辑问题;《楞次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方法建立起来的, 但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时, 没有充分运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而是直接提示学生通过“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来进行归纳.有鉴于此, 建议对它们的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1. 对动能定理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动能定理是通过理论演绎的途径建立起来的, 具体过程如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功的定义dW=F·dx得,

将上式积分有.

教材据图1所示的物理模型,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F=ma与运动学公式v22-v12=2ax进行理论演绎, 得出, 并直接指出此式即为动能定理, 纵观上面的推理过程, 其逻辑关系实质如图2所示.

上述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牛顿第二定律, 小前提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那么, 由此演绎得出的的适用条件自然是与小前提相同的, 因此, 我们不能将其称之为动能定理.尽管教材此后也就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及曲线运动情况作了说明或提示, 但仍然不是对动能定理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故有必要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2) 重构方案

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 在高中阶段不可能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建立起动能定理, 为此, 建议根据分类方法, 分别就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两类情况设计的递进性问题链, 变理论演绎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 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动能定理.

类型一:直线运动

问题1在图1所示的水平面上, 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作用, 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与什么功相对应?

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究, 把的适用范围推广至多力做功情况, 此时的W为合外力所做的功, 同时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即: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适用变力、曲线运动情况?从而生成新的问题.

问题2如图3所示, 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运动, 在l1、l2段分别受到水平力F1、F2作用, 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动能变化量与什么功相对应?

通过对它的探究, 引导学生建构起多过程问题中功和动能变化量的关系, 并把单过程中的合外力功W扩展至各过程中功的代数和, 从而加深了对功W的理解.

问题3如果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时, 受到的水平作用力F是变化的, 则物体的动能变化量又与什么功相对应?

这是由问题2衍生出的直线运动中更为一般的问题, 通过问题2的启发, 学生能运用微元法进行演绎推理, 并得出.

在上面三个问题中, 对应的物理模型都是在水平面上的运动物体, 对于其他类型的直线运动, 学生也容易得出的结论, 从而通过问题解决建构起直线运动中功与动能变化量间的关系, 那么此结论对于曲线运动是否成立?如果成立, 我们就发现了一条新的物理规律, 由此生成类型二的问题.

类型二:曲线运动

问题4从高为H处将一物体以一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以此问题为支架,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科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 学生对此问题能从两个角度进行探究, 一是运用“猜想—检验”模式, 先提出假说“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然后运用平抛运动知识进行检验;二是运用微元方法, 化曲为直, 进行演绎推理.同时, 也使学生意识到要建立一个新的物理规律, 还需要对一般的曲线运动进行分析, 从而衍生出问题5.

问题5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 且受到变力作用, 则物体的动能变化量又与什么功相对应?

对此, 学生运用类比方法得出.

在对以上两类问题探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归纳, 进而在问题解决中建构起具有普遍意义的动能定理.

2. 对焦耳定律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在物理学史上, 焦耳定律是由焦耳通过实验归纳方法得出的.而在新教材中, 没有重现物理学史, 而是以电流通过纯电阻元件为前提, 通过理论演绎方法对其进行重构, 具体的逻辑关系如图4.

显然, 上面推理过程的大前提是普遍适用的电功公式W=IUt, 小前提是电流通过纯电阻元件, 因而得到的结论Q=I2Rt也只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而由实验归纳方法建立起来的焦耳定律是适用于任何电路元件的, 故需要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2) 重构方案

尽管运用理论演绎方法在建立焦耳定律时面临逻辑问题, 但在课堂教学中, 完全重现焦耳的实验归纳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运用实验归纳方法时, 要面临诸如实验类型、精度等一系列问题.为此, 建议运用理想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方法来建构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如下.

(1) 通过定性分析, 得出影响焦耳热的物理量有R、I、t

(2) 理想实验的设计及其思维操作

设阻值为R0的用电器通以电流I0, 在时间t0内产生的焦耳热为Q0, 依据等效思想, 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其他情况下产生的焦耳热与Q0的关系, 进而建构起Q与R、I、t的大致关系.

问题1在电流、电阻不变的情况下, 探究焦耳热Q与时间t的关系.

理想实验:如图5, 在电流I0、电阻R0不变情况下, 在两个时间t0内产生的热量Q之和即为2t0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1, 故有Q1=2Q0, 由此可见, Q∝t.

在上面设计的理想实验中, 为探究焦耳热Q与时间t的关系, 运用了倍增方法和控制变量法, 把待探究的时间设计为t0的整数倍, 便于学生发现焦耳热Q与时间t的关系, 下面两个理想实验的设计思想与此相同.

问题2在电流I0及时间t0一定的情况下, 探究产生的焦耳热Q与电阻R的关系.

理想实验:如图6所示, 在电流I0及时间t0一定的情况下, 电阻为2R0产生的焦耳热与两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后在时间t0产生的焦耳热等效, 也即Q2=2Q0, 故有Q∝R.

问题3在电阻R0及时间t0一定的情况下, 探究产生的焦耳热Q与电流I的关系.

在运用理想实验得出Q与R、t的关系后, 要探究Q与I的关系, 可用倍增方法构造出电流为I0的情况, 以便借助上面的结论进行思维操作.

理想实验:在电阻R0及时间t0一定情况下, 通以2I0的电流时产生的热量为Q3, 根据等效思想, 其产生的热量等效为阻值为2R0的两电阻并联后产生的焦耳热之和, 见图7.由问题2知Q3′=2Q0, 而Q3与Q3′的关系为Q3=2Q3′, 也即有Q3=2Q3′=4Q0, 故有Q∝I2.

(3) 焦耳定律的建构

在对上面的理想实验的思维操作基础上, 再运用综合方法, 可建构起焦耳热Q与I、R及时间t的关系为Q=kI2Rt, 其中常数k可由实验确定, 从而运用理想实验等科学方法建立起焦耳定律.

3. 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思想是通过理论演绎把能量守恒定律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联系起来, 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基于这一思想, 教材以纯电阻电路为前提,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起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其逻辑关系如图8所示.

从上面逻辑关系可以看出, 理论演绎的小前提是纯电阻电路, 大前提是能量守恒定律, 因而导出的E=IR+Ir及也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但是教材紧接着又由只适用纯电阻电路的E=IR+Ir推出适用于一般电路的E=U外+U内, 这就产生了逻辑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2) 重构方案

在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理论演绎时, 应该遵循理论演绎的规则, 即从一般情况出发, 导出相应的规律, 然后再运用理论演绎得出纯电阻电路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具体方式如下.

对于图9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方框内元件性质未知, 电路中的电流为I, 路端电压为U. (1) 在时间t内, 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外为多少? (2) 在时间t内, 内电路中电能转化成内能E内多少? (3) 在时间t内, 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为多少? (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W与E外、E内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上面四个问题, 学生依据有关功和能的概念及能量守恒定律得到IEt=IUt+I2rt, 对其整理后得到E=U+Ir, 其中, Ir是电源的内电压, 故此式也可写成E=U外+U内, 这两个关系式即为一般意义上的欧姆定律, 它适用于一切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有U=IR, 则有.这是纯电阻电路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对楞次定律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编写是以问题与问题解决为纽带, 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 意在突出科学探究, 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其教学流程如下:

其中重温的实验如图10所示, 而且运用草图记录相关信息, 以便归纳出楞次定律.

在运用图10所示的实验进行归纳时, 面临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如何从众多的物理现象及实验因素中寻找归纳的方向, 对此, 教材直接提出:“是否可以通过一个‘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来表述这一关系”, 以此引导学生归纳出楞次定律.但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是怎么想到从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关系进行归纳的?

(2) 重构方案

根据分类方法, 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有如下三类:一类是外部因素 (磁场强弱、磁场方向、磁铁运动方向、磁通量变化等) ;第二类是自身因素 (线圈粗细、线圈的绕制方式等) ;最后是自身与外部相互联系的方式.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需要围绕这三类因素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 修正猜想, 最终“发现”楞次定律, 具体方案如下.

(1)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

问题1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变化快慢有无关系?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2感应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大小有无关系?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3分析图10甲和图11所示的实验现象, 说明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设置问题3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两类电磁感应问题的共同的外部特性进行归纳, 总结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外部因素是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 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奠定基础.

(2)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自身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自身因素的关系, 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4试猜测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的粗细、匝数是否有关,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5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的绕行方向是否有关?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并把实验信息记录在草图上.

通过问题5,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并通过控制变量法, v在保证磁场方向和磁通量变化方式相同的情况下, 设计出图12所示的实验对猜想进行检验, 进而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绕行方向的关系.

根据实验所记录的信息发现, 在线圈的绕行方式变化时,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也随之变化, 但是线圈中的电流绕行方向是不变的, 此时引导学生探究在线圈的绕行方式变化时, 什么因素是不变的?

实践表明, 按此方法重构后, 学生能寻找到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为中介进行归纳, 于是衍生出问题6.

(3)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内外关联方式之间的关系

问题6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方向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分析 篇8

(一) 对教材模块的分析

NSEC所采用的编制方案是以模块为中心, 将语法内容贯穿其中。其必修教材内容主要按教材分为五个大的模块, 而在每册内容中又根据单元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单元内部又设定有许多不同的板块, 并且主要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开展听说读写活动。而在每册内容中又根据单元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单元内部又设定有许多不同的板块。板块内容的设置通常是围绕课程教学中心话题而展开的全方面活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旨在在教材内容中将课程知识与学生较为熟悉的个人、家庭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结合起来。教材中的话题不仅包含了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同时也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 让学生不仅能够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而且提升了跨文化意识、拓宽了视野。

(二) 对每个单元五大板块的分析

每本必修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五大板块, 教材中每一个板块都具有其特殊性, 每个板块在单元中的作用和比例都不同。但是板块与板块之间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1.“热身”板块

“热身”板块起着一个引入的作用, 通过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联想且有话可说, 激发了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学习兴趣。“热身”板块呈现给学生方式是多样的, 如:问卷调查、看图画和图表并讨论、调查问卷, 情景听说, 思考并回答问题等等, 目的是让疑问来引导学生慢慢步入知识的学习。如必修一Unit1friendship为例来说, 它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的真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且让学生打出最后得分, 对于刚从初中升人高一的学生来说, 这种形式对他们很有吸引力。

2.“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

“读前”部分是“热身”板块的延续。但是“读前”部分与“热身”部分不同的是, 它设置的是与单元阅读课文相关的开放性问题, 学生通过回答两个与“阅读”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本文, 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本单元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会不断预测课文内容,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部分为接下来的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阅读”部分中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话题以及不同的体裁。这部分部分知识十分丰富, 学生可以从中既学到本单元重要的知识点又能学习到需要了解的文化知识, 它是每个单元的核心。这部分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 提高阅读技能和提升文化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解”部分设置了:填空、寻读、略读、讨论、总结概括等练习和任务, 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课内容, 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检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情况。

3.“语言学习”板块

“语言学习”板块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项内容组成。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没有一定的词汇量, 学生不可能顺利进行听说、阅读、翻译等英语学习认知活动, 更别说提高语言技能了。语法是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之一, 语法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个版块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在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 要求掌握一些重点词汇的词义及使用和本单元重点的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 为听说读写奠定基础。

4.“语言运用”板块

(1) 听力部分

NSEC对听力材料提出的基本要求如下:这些材料必须是来自真实情境中的单词和句子, 要因材施教, 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听力材料涉及到的话题多种多样, 并且都和每单元的话题相关。材料来源于英语交流的真实语境。例如关于友谊的一些建议, 对经历过地震的人的采访和介绍湄公河等等。

(2) 口语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 NSCE提出要求的口语材料: (1) 口语话题应该明确, 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应适合学生的口语水平; (3) 口语材料应该是有趣的、真实的和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和表达。

(3) 阅读部分

这部分的阅读和“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中的阅读不一样, “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中的阅读侧重的是知识的输入, 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话题内容和体裁, 学习重要的词汇和语法, 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提升语言能力。

(4) 写作部分

NSEC在写作材料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写作主题应该明确, 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写作水平应适合学生的水平; (3) 写作材料应该是有趣的和真实的。写作模块的主题和每个单元的话题也是紧密联系的。

5.“小结一学习建议一趣味阅读”板块

“小结”部分帮助学生整理、巩固本单元所学到的知识。其中包括学到的文化语言知识, 有用的动词、名词、其他表达方式和新的语法项目.如Unit2Healthyeating“小结”部分涉及两项内客:1.让学生小结本单元学到的关于健康食物和健康饮食的内容;2.让学生小结本单元所学词汇和新的语法结构。学习建议部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英语给出了一些建议, 例如, 建议学生多听广播或电视以提高听力水平, 帮助学生改善语音、语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认知、交际和资源等策略的能力。如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学习建议”部分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的均衡营养。学生在研究这些食品的同时也可扩大词汇量。趣味阅读部分给出了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诗篇、言语、歌曲、笑话等趣味性知识,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使学生喜爱英语、欣赏英语。

二、高效利用新课改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具体策略

1.顺序调整法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顺序是第一部分为“热身”板块, 第二部分“读前一阅读一理解”板块;第三部分“语言学习”板块;第四部分“语言运用”板块, 第五部分“小结一学习建议一趣味阅读”板块。教师并不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去一步一步讲解教材, 而是可以灵活处理各部分内容。比如在“语言运用”板块中有听力部分的训练, 内容都是和本单元内容相关的, 有些是学生感兴趣的故事, 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它安排在“热身”部分,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又同时丰富了讲解“热身”部分的素材, 使课堂更加生动了。

2.话题讨论法

话题讨论因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兴趣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被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但是在话题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教师需要注意的例如有些坐在稍微靠后位置的同学说都没有机会发言, 老师很少走到他们位置前观察他们监督他们。因此老师在展开话题分组讨论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全班同学的情况, 不能只关注那些坐在前排积极主动的同学而忽视了那些在后排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同学, 教师可以把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的学生搭配成一个小组, 这样既能给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同学发言的机会, 又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3.适当删减法

NSEC虽然内容丰富, 结构合理, 但是由于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太多, 涉及听力练习、阅读训练、单词和语法讲解、写作练习等等, 很多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往往很难完成计划教学内容的讲解, 因此有些老师会随意延长课时来完成没有讲完的内容或者有些老师某些板块的东西可能不讲解, 长期这样下去会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语法知识不系统, 语言能力发展也较为缓慢。因此教师不能只跟着教材本身安排步步紧跟, 讲不完的就不讲或者延长讲, 而是要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避免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现象发生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删减, 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学情。

摘要: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教材 (NewS eniorE nglishforC hina (简称NSEC) ) 题材丰富, 体裁多样, 从内容编排体系、教与学方法设计等各方面都让人感到面貌一新, 且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集知识和人文性于一体。其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 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因此关于这套教材的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分析,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C.CurriculumD evelopmentinL anguageT eaching[M].Ca mbridge:CambridgeU niversityP ress, 2001.

[2]Krashen, S.SecondL anguageA cquisitionandS econdL anguageL earni ng[M].Oxford:Pergamon.1981.

[3]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5]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6]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7]刘道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范式漫谈 篇9

一.学科特征突显对人文性的理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加入了许多有关人文、人性的内容, 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学科特征的同时, 力求突出对人文性的理解, 努力“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 为语文教育走向其人文性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为便于研究, 仅以第一册内容为依据 (以下同) 。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花未眠》《我的空中楼阁》《〈宽容〉序言》等。人文性特质的增强, 对人性的尊重, 赋予了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人性价值, 这是对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怀的具体体现。人教版教材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 进行了重新选择。比如:朦胧派诗人舒婷作品的不同取舍, 《致橡树》的回归取代了旧教材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突出了对人性的关怀。《致橡树》表达了对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爱的追求, 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等, 友爱, 团结的新型的人际关系。而《祖国》则更多表达的是热爱祖国的“政治”话题。

二.编排体系结构趋于整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伯·格乔伊说:“明天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能力及方法的重要性, 而人教版教材显然注重了这一方面。其主要体现就是结构的日趋整合, 即构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教材体系。这一体系, 不仅有机地融合了语文内部的读、写、说的要求, 而且紧密地联系了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 多层次, 多角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阅读教材和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开编排。“在阅读教材中, 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教材中, 兼顾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相配合, 合编为一本书。”[2]阅读教材部分, 仍按单元组合编写, 但人教版教材的独特之处, 就是改文体杂糅回归为文体统一, 每单元都按照文体组织, 每四课组成一单元, 共六单元, 每单元前均保持有单元说明, 并且每单元后都有知识短文的学习。课文共有24篇,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50%, 每篇课前删除了所谓的“学习重点”或“自读提示”, 单元说明更见详细。基本按照先介绍本单元文章的体裁和内容, 再说明其相关的特点, 最后强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展开编写。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知识短文和综合性专题的学习内容。比如:第一册新增了《综合性学习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散文的艺术魅力》《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等5篇文章。显然, 人教版教材不仅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贯通、衔接, 还注重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纵横联系, 而且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还注重学习过程。这样, 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3]。

在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 按照写作心理编排, 内容整合优化易于学生接受。比如, 教材第一册“写作, 口语交际”教材部分也分五个单元, 但内容更加紧凑, 如把“用心感受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整合为“感觉与思考”等。把单元外材料“自由写作实践”整合为一单元, 且新增了“个性与创新”单元。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写作的内部规律, 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可见, 人教版教材内容最出彩之处就是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线索简明一目了然。既富有思想教育功能, 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配有部分内容的图片、注释、表格、资料。精选了大量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黑白和彩色图片, 具有较强的审美观赏价值和教育功能,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北京清华园荷塘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课文下面都有准确简练的注释。练习题设计有清晰直观的表格, 显得更加清楚, 赏心悦目, 便于理解。如《荷塘月色》的表格设计等。课文后面提供有客观真实独具权威的相关资料。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配有《论语》的说明等。同时, 新增了大量的选作题, 激发学生动脑去思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突出了创新和综合的特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说读写的能力。如:第一册第3课第4题“课外查找资料, 了解新时期文学中‘朦胧诗’和‘后朦胧读’及重要作家作品, 然后在班上展开交流”, 第11课、第3题“就其中一点谈你的看法, 并写一二百字的短文”等等。新增了用现代观念审视文言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第一册第18课第1题第3小题“讨论:今天看来, 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这样, 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既提高了学生的智能素质, 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另外, 部分外国作品附加了英文原文, 如:《我有一个梦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中英文两种语文的异同, 体现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文化态度。

三.选文内容文质兼美不断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 你要让他心理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要打开他创作的源泉, 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笔者以为学习亦然。这样说来, 学习内容即教材选文也就极其重要了。总体说来, 人教版教材的选文, 选择空间更加广阔, 有吸纳全人类最优秀文化遗产的趋势。笔者认为这样一方面提升了课文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学习难度。以第一册为例来说, 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突增。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花未眠》, 两位和平奖得主: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法国白人医生史怀哲《我的呼吁》。选文主要涉及审美、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等领域, 学生在阅读中有较强的新鲜感和新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胸襟和视野。这些作品虽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尽相同, 但是, “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 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4]它们的入选, 标志着教材体系的更加开放和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的趋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加中外诗歌内容, 删减文言文内容。人教版教材大幅度增加了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的内容。高一上学期, 是初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 教材首先设置的是诗歌单元, 利于学生记诵和赏析;同时增加了诗歌的数量, 由13首上升为16首。新增了风格各异的诗作6首, 如: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奥地利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的《豹》等, 同时降低了学习难度, 由背诵降低为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 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第一册文言文内容压缩, 仅两单元共8课, 所选文言文多篇幅较短, 对学生要求有所降低, 只《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这两篇要背诵, 8篇文言文只背诵2篇, 占25%。在衔接阶段, 在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文言文) 方面, 要求有所降低, 更侧重学生对语感的把握, 即有感情的朗读和诵读。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取的, 当然, 随着年级的变化, 文言文的分量也有所递增。

2.课文教学难度增大, 课本练习难度降低。主要表现为自读课文《死水》《赞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胡同文化》提升为教读课文。相比较而言, 对同一选文的处理, 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要求较高。但练习题难度相对应的却降低了, 把练习题第一题或最后一题设置难度较大, 学生不感兴趣, 练习效果不明显的题目删除,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荷塘月色》的练习一:“朗读课文, 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然后联系景物描写, 说说作者的感情发展变化。”这道题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家的家庭生活等因素, 对高一学生来说, 难度太大。而人教版教材的问题设计, 其角度更加灵活, 随之变化为:“讨论:对于本文中‘我’应该怎样认识?下面两种看法供参考------”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人教版教材在降低难度的同时, 改换了提问的角度, 即问题的切入点选择得更新颖, 富有新意, 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恕不赘述。

3.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搜索”、“讨论”和“探究”的要求。教材设计基本每一课都设计这类题型, 且题量较大, 可以说是教材课后练习改革的一大亮点, 这一尝试在当时无疑起到了课程改革风向标的作用。有的是培养找资料的能力, 如:教材第一册第9课第4题“课外搜集有关马克思的资料”等;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如:第一册第4课第3课“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朗诵你自己写的或你最喜欢的诗歌;第23课第4题“写一篇一二百字的劝学文字”等;有的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讨的学习方式, 如:第3课第3题“和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等。这样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素养和综合素质, 值得教材编写者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杰关怀人性与张扬理性:析2003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2003, 10。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 (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的商榷 篇10

一、现行《化学》教材不适用于农村学生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具有很多优点, 体现了编写者的很高水准, 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 起点太高, 不适用于农村学校化学教学。就当前的农村初中办学状况来看, 农村的科技水平还不高, 因此作为科学课的化学教材过高地估计了农村学生的科技认知水平。农村中学生在小学时分散在各个教学点或初级小学, 没有打下较好科技知识基础, 缺乏相应科学认知能力, 加之农村中学的实验条件简陋, 药品仪器短缺等因素, 出现了教材、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为:一是班级生额过多, 教室拥挤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大多数学生科技基础差, 无法完成需要动手动脑能力的探究实验;三是学生对资源整合能力差, 无法将搜集、调查、了解等探究活动得到的第一手材料转化为“生产力”。所以, 我认为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不适于农村学生和贫困落后地区, 没有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课程理念, 要努力体现因材“编”教的原则, 更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化学教学。

二、教材编写不够严谨, 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

1. 缺乏严谨。

教材第14~16页,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时, 当探究两种气体中的水分不同时, 课文中是这样设计的:“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 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观察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情况, 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教材作如此设计的本意应该是:在操作中, 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则没有, 然后根据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这无疑是一个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的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只能控制一个变量, 可这个对照实验中却出现了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玻璃片的温度。空气中也有水分,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是因为空气与玻璃片之间没有温差。试想:如果被呼气的玻璃片与呼出气体之间没有温差, 还会看到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吗?所以,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呼出气体中所含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因此, 根据“被呼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这个现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呼出气体的温度高于空气的温度”。

2. 操作困难。

教材第90~91页, 在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这个课题进行探究时, 其中“探究方案一”中, 导管下端与白磷靠得太近, 白磷燃烧产生的火焰或温度很高的气流会使气球破裂, 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在多次实验中, 都产生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3. 画蛇添足。

教材第98页, 在描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 在第一步中作了这样一个说明: (在括号内) “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化学方程式中要用等号, 如果先使用了箭头, 试问:在第三步中把箭头改成等号方便吗?很显然, 这个说明是没必要的, 应该删去。

4. 知识不全。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改变、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等知识在教材中都没有体现, 可在课后习题中却有相关试题。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 对于知识不全的教科书, 学生们如何去进行自主学习?又如何去完成相关试题?

综上所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试用也还不久, 出现的一些瑕疵也是起始阶段不可避免的, 但它却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否则, 我们的新课程教材就会失去其重要的“范例”作用。诚然, 我们对新教材的一些看法, 也许并不成熟, 旨在希望得到教材专家的参考, 以期教材编定更加完善, 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比较分析人教版初中高中教材 篇11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高中教材 文艺复兴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7-02

“文艺复兴”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本文以同一出版社(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同一课“文艺复兴”为例进行比较,以期在中学教育阶段为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文艺复兴”的整体认知

1.新课标的解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内容标准要求如下:“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课的标准为: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很明显初高中使用的课标不同,使得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初中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主要可以从几个关键词体现:知道、复述和初步认识这三个词,非常清晰地表明教材在初中这个层次还是以了解为主。而高中的课标则是“知道”和“认识”这个层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要求要更深一些。

2.课程所在单元的比较

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文艺复兴”作为世界通史的内容放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开篇(实际第10课),单元主题是“步入近代”。内容涉及7各方面,包括政治革命、经济变革和思想文化运动。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是板块结构,体现中西历史的横向比较,“文艺复兴”放在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实际第6课),单元主题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导言还设计了“学习建议”,可见高中教材强调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理解,不过这也造成了对历史一定程度的切割,在授课过程中无疑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难度。

3.课程的标题比较

初中教材将该单元命名为“步入近代”。高中教材的单元名称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课文标题上,初中的由于是通史性质的编纂模式,因此标题较为概括,实际上这一单元名称的命名非常重要,它体现出人类在从古代跨入近代的重要分水岭。

在这一课的课程小标题上,初高中教材的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初中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两大内容合为一课。高中版则是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设为一课来叙述则体现了紧扣“人文主义”这一核心内容的编写要求。

二、课程内容比较

1.导入部分的比较

初高中教材都设置了导入部分,并配有插图,这也是人教版的传统。初中教材是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开篇的介绍。并非常直观地介绍了这幅图使用的是“微笑”、“温柔”“宁静”“期待”“生命力”等几个体现的人文精神的词汇。让初中学生一下子就能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和阅读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高中版的导入框采用的图片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应该说它比《蒙拉丽莎》所体现的信息量更大,也更为准确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所以高中教材无论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的都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

2.人物举例比较

人教版初高中教材的人物列举人数都一样,为7人次。但是很明显,初中版的人物涵盖面更广。涉及了文艺复兴成就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文学、艺术、科学。应该说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

初中的新课标没有对“文艺复兴”这一课的人物进行规定和限制。第一位介绍的人物是但丁,对他的评价教材抓住了但丁的历史地位。高中教材因为新课标的原因,主要对薄伽丘和《十日谈》进行了介绍,并引述了《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以此来说明教会的黑暗和腐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怎么都绕不开的人物,所以两版教材都作了说明,但初中版的内容较详细。教材详尽分析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并配有插图和一段话。高中教材用一个段落对他的成就作了评价。

三、插图和问题设置比较

1.插图比较

初中版在选图上与高中有较大区别。初中版选择了达芬奇的两幅作品,高中版的选图面较广。两版插图有两处雷同之处,一是都使用了相同一幅莎士比亚的肖像画,只是初中版为彩色图,高中版为黑白画。二是对佛罗伦萨的介绍图也一样,初中版用了全景图,高中版则是局部图。新课标并没有具体规定使用插图的情况,这就给教材的编著者较大的空间。不过,作为普及性的基础教材,应该在插图的说明上有所考虑。两版教材在涉及到大师们的作品建议署名和标上创作时间。

2.问题的设置比较

初中教材在特别强调了问题的设置。就这一课一共出现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在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另一个是连线练习题,放在课文正文之后。两个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平时阅读才能回答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高中教材同样对学生的课堂听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文中一共设置了3个问题插入了一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学思之窗”插入的问题,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外,更强调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另外两个问题是课后习题,以“探究学习总结”的形式出现:分为“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针对本课的内容有都所涉及。“本课测评”的问题是“14~16世纪,欧洲有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这道题很明显是一个跨度性较高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既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也要求学生拓展知识面,理解所学内容。

总体而言,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都体现了对问题的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地空间维度,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课本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初中教材更贴近现实,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多。

参考文献:

[1][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从古代城邦到现代都市》,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439页。

人教版物理教材 篇12

问题一:材料信息无法支撑设问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 在呈现史料不够, 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 只能是“清谈”或“妄论”, 它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 问题与材料, 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 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 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 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 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查对象的知识背景。”[1]但“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

1.材料与问题脱节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 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 荷兰和英国也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 天主教也传入日本, 并且很快传播, 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 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 禁止天主教的传入,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 除荷兰外, 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 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 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 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 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 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 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 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所以, 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无效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

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 根据材料内容, 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 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 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 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 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不丰富

例2.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有人认为,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弊端, 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 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还有的人对上述看法持相反意见, 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 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 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是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看待“斯大林模式”, 最后得出“同样的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作用”的结论。但问题在于: (1) 材料中只呈现了两种观点, 没有支撑观点的论据———史料; (2) 教材中对“斯大林模式”也只是简单地、概括性地叙述。所以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要么就是直接采用教材的观点———“前功后过”、“功过居半”, 要么就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同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我觉得这一“学习延伸”可以通过设问的变化加以完善:

(1)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材料证明以上两种观点;

(2) 结合史实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3) “斯大林模式”的成败对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哪些借鉴意义?

(4)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素养,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的方法, 并形成“他为我用”、“古为今用”的历史意识。

3.主观色彩强, 缺乏材料支撑

例3.讨论一下, 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 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 而慈禧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更是只字未提, 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更有其主观意图, 如果不顾事实, 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 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2]。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 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事实上, 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 ……[3]同时, 这一设计将“主观”问题纳入到“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显然是不恰当的。

问题二:问题过于宏大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 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延伸”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 学生无法回答, 从而变成“学习问题”。具体表现为:

1.理论色彩太强

例4.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辩色彩很强, 它涉及到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 更涉及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 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 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 所以,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呈现的时机不恰当, 可安排给文科班级在一轮复习中使用, 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 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 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2.涉及范围太广

例5.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民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 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 而且涉及范围广, 涉及到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主权、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 在此情况下, 让学生谈认识, 不知从何谈起。

3.设问太抽象

例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有哪几部法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又有哪些法律?前后比较一下, 看有什么意义?说明什么问题?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哪些法律, 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但问题在于“有什么变化?”这一设问, 如果对相关法律没有了解和分析, 是不可能进行比较的, 即使了解了相关的内容, 那么从哪些方面谈“变化”?所以这样抽象的设问是空洞的、不恰当的, 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问“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更是无效的了。

问题三:思维含量偏低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 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 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 选择怎样的内容, 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学习延伸”中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 不能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或者不利于启导学生进行深刻思维。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内容导致

例7.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 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 (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 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会更好。

(1) 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 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 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 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2.设问偏差导致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8.1939年5月,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的文章, 文章说:“20年前的五四运动, 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 但问题是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很明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 青年学生是先锋,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 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 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 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成为领导阶级, 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 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 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 可以有许多途径, 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 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 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 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 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你得到哪些认识?

3.设计形式导致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学习延伸”设计的学习活动, 共74条, 具体分布如下:

从统计情况不难发现, “学习延伸”的设计形式相对单一, 主要集中在“材料分析”这一形式上。确实, 材料分析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甄别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且与高考题型趋向一致。但历史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等[5]。每种能力又包含多方面要素, 如“历史研究能力”就包含“获取历史资料”、“向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整理时空知识、建构故事、解释历史陈述”等;“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则包含“分析事件所涉及到的价值观”、“选择解决方法”、“评价某个决定的后果”等要素。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单凭“材料分析”这一形式是难以达到的, 长此以往, 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渠道的狭隘和思维习惯的缺失, 并导致思维能力的降低。所以, 笔者认为, “学习延伸”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上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激趣性; (2) 要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体现学生思考的心理过程; (3) 要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并为之创造条件、指导方法;

(4) 要增加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活动设计。

“学习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但只有科学设计, 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才能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它成为教材的“亮点”, 成为“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2]刘玉广.历史教学应当杜绝主观臆断.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2) .

[3]李宪.再谈一堂好课的标准.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09 (5) .

[4]赵亚夫.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分类识别下一篇:教室照明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