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盐

2025-02-02

阴离子盐(精选4篇)

阴离子盐 篇1

许多研究证明,给围产前期(干奶后期,即分娩产前3周)的奶牛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能够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产奶量。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奶牛围产前期给奶牛饲喂阴离子盐,对于预防产后疾病和提高产奶量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在莱西市某奶牛场进行,试验牛均为2胎次荷期坦奶牛,共64头。按照预产期、产奶量相近的配对原则,将试验牛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1.2试验数据采集

1.2.1尿液p H值测定试验开始到产犊前21d内,通过人工接尿方式收集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的尿液1次/d,用精密p H试纸测定p H值。

1.2.2产奶量测定在产后100d期间,3次/d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奶量。

1.2.3产后疾病记录分娩当天测定胎衣不下发病率,定义胎衣在产后12h不排出者为胎衣不下。记录试验组与对照组奶牛产后100d期间,产后瘫痪、酮病、子宫炎、乳房炎、真胃移位的发病率。

2结果

2.1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的奶牛采食量

围产前期平均干物质采食量16.5kg/头以上,与对照组奶牛相比无差异;产后奶牛食欲旺盛,比对照组奶牛食欲强、采食量大。

2.2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后尿液p H值的变化

产前21天阶段饲喂阴离子盐降低了试验组中尿液的p H值,在饲喂阴离子盐5d后,试验组奶牛尿液的p H值均可降至6左右,p H值对照见表1。

2.3饲喂阴离子盐对产奶量的影响

试验组奶牛产后100d产奶量比对照组平均多3.15kg头,见表2。

2.4产后疾病情况

经试验表明,饲喂阴离子盐能显著降低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详见表3。

3讨论

应充分认识到奶牛产后缺钙,特别是亚临床低血钙对奶牛饲养过程中造成的巨大损失。(1)正常情况下,奶牛通过钙稳定调节机制使血钙维持在9~10mg/dl,但几乎所有奶牛在产后最初几天都会经历血钙浓度降低的过程,这一亚临床低血钙会造成奶牛分娩后食欲不振,并容易诱发其它疾病,如酮病、胎衣不下、真胃移位和乳房炎等。(2)奶牛分娩前后血浆钙水平的下降使真胃收缩力呈线性降低,容易导致真胃弛缓和体积拉长,真胃不能及时回位,给真胃移位创造了条件。(3)低血钙造成了子宫肌肉弹性丧失,增加了胎衣不下的发病率。(4)钠和钾的过量摄入是乳房水肿的致病因素,会增加乳房水肿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对于妊娠末期的青年母牛),且低血钙造成乳头括约肌张力降低,挤乳后乳头管封闭时间延长,增加了感染机会,因而乳房炎的发病率增加。

4结论

高产奶牛围产前期(产前21d)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能有效的降低奶牛尿液的p H值,能够提高奶牛高峰期产奶量,显著降低奶牛产的疾病的发病率。

阴离子盐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日粮

试验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绿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场进行。试验日粮由玉米青贮、芦苇干草、精料补充料 (阴离子盐添加剂自行研制生产) 组成,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拟定4种不同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 用直接混合处理的加工方式配制4种日粮。精料组成见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2。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试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二胎以上的荷斯坦奶牛12头分成4组, 每组3头奶牛, 配对奶牛的年龄、体重、上一胎平均产奶量等基本一致。4组分别饲喂4种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日粮根据NRC (2001年) 奶牛营养需要[1]配制。日粮的饲喂方式参考试验牛场的饲喂制度, 每天饲喂2次 (8:00和20:00) , 每次约2 h, 饲喂结束后赶入运动场自由活动, 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每头牛每天饲喂精料4.5 kg、玉米青贮10 kg, 自由采食粉碎芦苇干草。试验牛在预产期前30天进入产房, 预产期的前3周开始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产后饲喂奶牛场自行配制的产奶高峰料。根据恢复情况, 通常产后7天左右离开产房, 到产奶舍饲喂。

1.3 测定指标

测定奶牛采食量、日粮中的干物质含量, 计算每头牛每天的实际干物质采食量;测定尿液pH值;测定奶牛泌乳量;测定血清离子指标:采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Ca2+ (采用核固红染色法) 、P5+ (采用钼酸铵比色法) 、Mg2+ (采用汰黄比色法) 。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邓肯氏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见图1)

在正常情况下, 随着分娩的临近, 奶牛的食欲会出现一个减退的过程。开始饲喂阴离子盐时, 加剧了个别奶牛食欲减退, 影响了其干物质采食量, 但经过2~3 d的适应都能够恢复正常采食。图1反映了饲喂阴离子盐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变化。饲喂阴离子盐的最初几天内, 产前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降低, 随后干物质采食量恢复至稳定水平。饲喂4种阴离子盐日粮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从产前1周开始不同程度下降。有研究表明, 日粮中钙水平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但在本试验中除了产前1天低钙低镁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高钙高镁组外, 其他时间点4组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 1.50%钙水平的阴离子盐日粮对干物质采食量影响不大。

2.2 对奶牛尿液pH值的影响 (见图2)

很多研究者认为, 饲喂添加阴离子盐的日粮后能够在奶牛体内产生一种亚急性代谢酸中毒状态, 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动物能够动员体内的各种调节机制, 维持体内Ca2+的平衡。尿液pH值在5.5~6.5之间时, 表明阴离子盐的饲喂量比较理想, 能够防止产后血钙的降低;如果尿液pH值大于6.5, 表明该日粮对动物体酸碱平衡的影响可能还不足以维持血钙的浓度[1]。以羊草作为粗饲料的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中添加阴离子盐5 d后可将pH值降至6.0, 显著低于对照组[2]。通过监控尿液的pH值能够较好地调节阴离子盐在实际生产中的添加量, 避免由于过量添加而对奶牛健康造成的损害。但在实际生产中, 定时、有规律地收集尿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

图2显示:饲喂阴离子盐日粮3 d后, 各组尿液pH值在5.5~6.5之间变化, 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组饲粮的DCAD值相同造成的, 同时也表明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不同钙、镁水平对围产期奶牛尿液pH值没有影响。

2.3 对奶牛血清钙、磷、镁浓度的影响 (见图3、表3、表4)

从图3可以看出产前21天至产后7天奶牛血清Ca2+浓度的变化趋势。4组奶牛在试验期间血清Ca2+浓度均高于8 mg/dL, 没有低血钙情况的发生。也可以看出, 除个别时间点外, 饲喂不同阴离子盐日粮后奶牛产犊当天 (产后10小时左右采血) 的血清Ca2+浓度均较低, 这与Romo G A等[3]与Abu D H等[4]的试验结果相近。他们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饲喂阴离子盐日粮的前提下, 产犊当天或产后1小时奶牛血清Ca2+浓度可达最低点。

注: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或未标注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从表3可以看出:产前4组之间血清Ca2+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 ;产犊当天, 高钙高镁组血清Ca2+浓度高于其他3个组, 并显著高于低钙低镁组 (P<0.05) ;产后1天和产后3天, 低钙低镁组血清Ca2+浓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 (P<0.05) , 其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产后7天, 各组之间血清Ca2+浓度显著不差异 (P>0.05) 。

各时间点各组间血清P5+的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产犊当天高钙高镁组血清Mg2+浓度高于其他3组, 并显著高于低钙低镁组 (P<0.05) ;在产前和产后4组间血清Mg2+浓度差异不显著 (P>0.05) 。

从表4可以看出:产犊当天、产后1天和产后3天, 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钙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5) , 对其他时间的影响均不显著 (P>0.05) ;产犊当天, 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镁水平对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5) , 对其他时间的影响均不显著 (P>0.05) ;在产后1天, 阴离子盐日粮钙、镁互作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5) , 对其他时间的影响均不显著 (P>0.05) 。关于阴离子盐日粮钙、镁水平及钙、镁互作对围产期奶牛血清Ca2+浓度影响的研究国内外均无报道。

注:同列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2.4 对奶牛产后健康状况的影响 (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 低钙低镁组有胎衣不下的情况发生, 而其他3组则没有。乳房水肿是奶牛产后常见的症状, 在试验中, 低钙高镁组、低钙低镁组各有1例发生乳房水肿, 而其他2组则没有。4组均没有发生产乳热。 尽管在试验中每种日粮的样本数量有限, 以上数据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但可以看出阴离子盐酸化日粮对产后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也可以看出高钙高镁组和高钙低镁组的效果更好一些, 有待增加试验牛数加以验证。

2.5 对奶牛泌乳量的影响 (见图4)

注:*表示在此月份该组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 。

在产后的3个月内, 各组间奶牛泌乳量差异不显著 (P>0.05) 。高钙高镁组在第1, 2个泌乳月份的泌乳量稍高于其他3组 (P<0.05) , 此结果与国外的一些报道一致。可以看出阴离子盐酸化日粮钙、镁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不大。

3小结

试验结果显示, 从提高血清Ca2+、Mg2+浓度来看, 高钙高镁组的效果好于其他3组, 显著高于低钙低镁组, 最优组合为高钙高镁组。不同钙、镁水平阴离子盐酸化日粮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奶牛泌乳量的影响不显著;对产后疾病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摘要:为了研究阴离子盐酸化日粮钙、镁水平对奶牛血清离子平衡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择12头二胎以上围产期奶牛, 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成4组 (高钙高镁组、高钙低镁组、低钙高镁组、低钙低镁组) , 从产前3周开始饲喂4种阴离子盐添加剂日粮, 日粮阴阳离子差 (DCAD) 值均为-65mEq/kg。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不同程度下降 (P>0.05) ;尿液pH值在5.5~6.5之间变化 (P>0.05) 。产犊当天、产后1天和产后3天, 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钙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5) ;产犊当天, 阴离子盐酸化日粮中镁水平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5) ;在产后3天, 阴离子盐日粮钙、镁互作对奶牛血清Ca2+浓度有显著影响 (P<0.05) 。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差异不显著 (P>0.05) 。

关键词:阴离子盐,钙,镁,血钙,奶牛

参考文献

[1]HORST R L, GAFF J P, REINHARD T A, et al.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milk fever in dairy cattle[J].J Dairy Sic, 1997, 80:1269-1280.

[2]李斌.奶牛干奶期应用阴离子盐对瘤胃发酵、离子平衡和泌乳性能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4.

[3]ROMO G A, KELLEMS R O, POWELL K, et al.Some blood min-erals and hormones in cows fed variable minerals levels and ionic balance[J].J Dairy Sic, 1991, 74:3068-3077.

阴离子盐 篇3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 8 3周岁, 职业教师, 生活自理, 于2015年1月28日来院就诊, 以“腰部烫伤继发感染”收治。伤口位于第二腰椎处 (系腰带的地方) , 系患者使用热帖导致烫伤, 伤口已形成25日, 伤口大约6cm×4.5cm, 深4~5mm, 现继发感染, 创缘周围组织红肿, 创面凹陷, 布满固着黄色分泌物, 用无菌镊子触碰不能使其脱落, 其间可见四处散在红色点状凸起 (为汗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 曾自行使用碘伏消毒并用呋喃西林纱布外敷, 未见好转, 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 口服降压药, 糖尿病史5年, 口服降糖药亚莫利, 现血糖控制在空腹6.5mmol/L~7.8mmol/L之间。有青霉素类过敏史, 有过敏性鼻炎, 否认其他慢病史, 3年前曾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 否认乙肝、丙肝传染病史。收治后给予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换药处置, 同时积极控制血糖及饮食护理, 于15日后, 伤口完全愈合, 患者治愈出院。

2 伤口管理

2.1 伤口评估

烫伤分三级。据患者口述:烫伤当时出现一个大的水泡, 无疼痛感, 所以不经意间用手将水泡表皮带掉, 由于糖尿病体质、伤口组织直接暴露、腰部摩擦、与感染物的接触、自行换药处理不当、受伤部位皮下组织较薄、皮肤缺损等, 最终导致伤口久治不愈, 加重患者痛苦。考虑现在该创面为III级烫伤混合型慢性伤口, 大小:运用时钟法进行测量, 6cm×4.5cm, 深4~5mm;基底:布满黄色固着的脓胎及腐肉, 有脓性黄色渗液, 有四处散在红色点状凸起 (为汗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 无潜行, 无瘘管, 无窦道, 周围皮肤红肿、发热、较硬。有痛感, 伤口位于第二腰椎处 (系腰带的地方) 。

2.2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是由藻酸钙钠纤维制成的软性无菌敷料, 而银离子有杀灭病原微生物, 去除异味的功能, 它的抗菌作用主要是杀菌[2], 能安全、有效去除腐烂组织, 快速控制渗出液[3,4]。在换药前进行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灭菌试验, 各取1cm×1cm敷料3块, 分别置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培养基中, 如图1、图2分别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在敷料周围分别出现无菌落生长现象, 结果表明,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具有杀灭和去除作用, 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有灭菌效果。

2.3 方法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维生素、低糖、高蛋白饮食, 控制血糖, 局部护理:清创、换药, 根据创面大小应用适宜尺寸的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外敷, 使用自制防护圈保护局部组织、防止创面局部受压, 经多次换药处置, 至创面愈合。

2.4 控制血糖

该患者有糖尿病史5年, 血糖控制在6.5mmol/L~7.8mmol/L之间, 未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标准, 而高血糖持续时间越长, 并发感染的几率越大[5];同时血糖控制不好, 还可以导致炎症反应;慢性高血糖, 影响组织细胞的能量利用, 防御能力降低, 易诱发感染[6]。所以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的同时, 严格控制饮食, 限制进食量, 禁止含糖食物 (糖制品及水果) 摄入, 每餐适量摄入瘦肉、鱼肉、豆制品等, 保证营养供应, 每日监督、指导患者坚持每餐后适度活动, 患者住院期间及时监测血糖, 血糖持续控制在5.8mmol/L~6.5mmol/L之间, 每日使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进行换药处置。

2.5 创面的管理

保护创面, 患者创面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即活动时, 创面刚好处于裤腰的位置, 经常摩擦, 将创面用自制的环形微型棉圈置于创面周围固定, 使局部与腰带等隔开防止摩擦, 保护创面。先进行局部及周围组织清创, 用0.9%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减少局部细菌数量, 范围包括伤口周围2.5cm的范围。由于创面上层坏死的组织和感染形成的脓胎, 加重周围组织红肿, 严重影响创面毛细血管、肉芽组织、上皮组织的生长、重建与再生, 从而阻碍愈合。要用碘伏棉球消毒去除坏死组织, 使创面洁净。基底部暂时无法刮除的用刀片轻轻划成网格状, 注意不要划至基底部, 然后使用0.9%的等渗盐溶液涂抹, 起到湿化治疗效果, 软化坏死组织, 防止痂皮形成的作用, 不粘连新生肉芽组织, 保证更换敷料无痛。按照创面大小用无菌剪刀剪好大小适宜的藻酸盐银离子敷料, 进行创面覆盖。每日进行换药处置。第三日可见创面分泌物减少, 脓胎变薄, 基底部开始向表面生长, 第2日周围组织红肿开始消退, 第3日创面基底部脓胎变薄, 呈现点状新生肉芽组织, 边缘出现新生的肉芽组织, 第5日周围组织红肿完全消失, 创面边缘处呈现少量脓胎, 第8日基底部脓胎基本消失, 新生肉芽组织从基底部向上生长, 并有三分之一已长平并形成干燥的瘢痕组织, 随即停止使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 第9~10日常规换药, 创面无好转进展, 且每次换药患者均有痛苦表情, 敷料较难取下, 于第11日重新按原方法换药, 使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 第12日瘢痕组织完全覆盖创面, 基本长平, 创面无脓胎, 为鲜红色, 换药时患者未出现痛苦表情, 于第15日患者创面完全愈合, 表面干燥平复。

2.6 心理护理

患者焦虑、恐惧担心伤口彻底不愈合, 自身高龄, 害怕伤口越来越大, 危及生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进行人文关怀, 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弱化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每次换药拍照, 为患者展示, 提高其信心, 取得配合。

2.7 疼痛管理

患者二度烫伤, 周围组织坏死, 局部神经也同时受损伤, 导致疼痛;患者年龄较大, 常年服用降压药, 换药时如出现疼痛感时应适可而止, 不能一次清创, 应增加换药次数, 减轻不良刺激, 防止血压升高和应激性血糖升高, 保证换药效果。

2.8 加强锻炼

利于降低血糖,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烫伤部位位于第二腰椎处, 局部皮肤较薄, 皮下组织较少, 加强锻炼, 每日一次户外活动, 时间为30~60分钟,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9 控制血压

每日坚持口服降压药, 定时测量血压, 保证局部组织供氧。

3 结果

患者换药后局部皮肤恢复完整, 创面平整光滑, 未出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有较强的吸收渗液的能力, 属于湿性敷料。从海藻中提取, 和伤口渗液接触形成一层凝胶, 促进形成湿性愈合环境;吸收自身重量20倍重量的渗液, 在创面上形成凝胶[7], 释放钙离子, 直接参与凝血功能;提高表皮细胞的再生能力, 加快表皮细胞的再生, 促进创面愈合[8], 藻酸盐银离子的高透氧性有利于伤口愈合[9],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可以加速坏死组织分解与吸收, 吸收渗液;保护神经末梢, 减轻疼痛[10]。患者在家烫伤后及第9~10日换药时, 使用传统方法换药, 仅用敷料覆盖创面, 结果导致创面伤口干燥, 创面细胞脱水阻碍了创面的上皮化, 创面无屏障保护, 与外界直接接触, 交叉感染机会增多。本例换药充分显示了藻酸盐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复杂性伤口中的显著效果, 充分体现了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慢性、复杂性伤口上, 伤口愈合速度优于传统敷料[11]。

4 讨论

此次换药是针对病情复杂, 患病时间长, 长时间创面不愈合者进行的临床伤口处理, 患者患病部位较特殊, 且患者高龄、高血压、高血糖, 属于个性化感染伤口管理, 因此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同时也具有显著性。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是湿性敷料的一种, 不含药物添加剂, 无耐药性及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由于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本身费用较高, 加之临床医保患者就诊较多, 而该产品非医保报销范畴, 使得该辅料的临床推广受到限制, 但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 人们会逐渐增加对藻酸盐银离子敷料的认识与使用, 增加其临床安全性与生物性研究, 提高临床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萍, 陈亚红, 张淑娟, 等.32例结肠造口并发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J].吉林医学, 2013;34 (10) :1984~1985

[2] Yin H Q, Langford R, Burrell R E.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cticoat antimicrnbial barrier dressing[J], J Burn care Rehabil, 1999;20 (3) :195-200

[3]郭春兰, 屈红玲, 付向阳.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治疗Ⅲ级糖尿病足伤口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14;21 (19) :61~63, 64

[4]郭春兰, 邓红艳, 屈红玲.不同银敷料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 2015;29 (10) 1170~1175

[5]吴德全, 魏曾曾, 王娟.创伤患者早期应激血糖升高对继发感染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4;29 (6) :486~488

[6]张芹玉, 吴林珠, 王红玉.老年低热烫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创面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5;30 (1) :71~72

[7]叶溱, 陈炯.藻酸盐敷料在烧伤供皮区创面的应用[J].浙江医学, 2001;23 (4) :248~249

[8] Puma SK, Babu M.Collagen Based Dressings a review[J].Bums, 2000;26 (1) :54-62

[9] White JC, Stoppel WL, Roberts SC, et al.Addition of perfluorocar bons to alginate hydrogels significantly impacts molecular transport and fracture stress[J].J Biomed Mater Res A, 2013;101 (2) :438-446

[10] Lauchli S, Hafner J, Ostheeren S, et al.Management of Split Thickness Skin Graft Donor Sit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Calcium Alginate versus Polyurethane Film Dressing[J].Dermatology, 2013;227 (4) :361-366

阴离子盐 篇4

1 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PHS-25 pH计(上海雷磁电化学分析仪器厂);CL-2型调温磁力搅拌器(上海鑫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PCl-1型氯离子选择电极和217-01型双盐桥甘汞参比电极(上海雷磁电化学分析仪器厂);BS200S电子天平(感量0.1mg,德国Sartorius公司)。

1.2 试药与试剂

三批盐韭菜子(实验室自制);氯化钠基准试剂(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去离子水(实验室自制);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电极预处理[1]

氯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先在去离子水中进行浸泡活化处理2h,再用10-3mol/L KCl溶液浸泡活化1h,最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至空白电位值在270mV以下。217-01型双盐桥甘汞电极,内盐桥充满新配饱和KCl溶液,外盐桥注满新配0.1mol/L的KNO3溶液。

2.2 仪器使用

将处理过的氯离子选择电极和217-01型甘汞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平衡,待电位值稳定(变化不超过1mV),记录相应电位值(E)。

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取氯化钠基准试剂10g置600℃电阻炉中灼烧至恒重,从中精密称取5.8445g置100mL量瓶中,用0.10mol/L KNO3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1mol/L的NaCl标准溶液;从中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用0.10mol/L KNO3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1mol/L的NaCl标准溶液;如此逐级稀释得10-2、10-3、10-4、10-5、10-6和10-7mol/L的NaCl标准溶液。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食盐在水中溶解度为36g,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故选用去离子水作为提取溶剂。

2.4.1 提取方法的选择

取盐韭菜子粉末(过二号筛)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50mL,分别用回流法和超声法(250W,50KHz)提取30min,放冷,补足重量,摇匀,滤过,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测定电位值,结果见表1。

注:电位值越小,Cl-浓度越高。

由表1可知,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所测定的电位值相差不大,因超声法操作简便,故选择超声法作为样品的提取方法。

2.4.2 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盐韭菜子粉末(过二号筛)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50mL,分别超声提取10、20和30min,放冷,补足重量,摇匀,滤过,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测定电位值,结果见表2。

注:电位值越小,Cl-浓度越高。

由表2可知,超声20min以上电位值不再明显降低,故确定超声提取20min。

综上所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为:取盐韭菜子粉末(过二号筛)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50mL,超声提取20min,放冷,补足重量,摇匀,滤过,即得。

2.5 氯化钠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测定上述浓度为100~10-7mol/L的8个氯化钠标准溶液的电位值,将电位值取负值,以E对log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E=50.286LogC+2.286 7,相关系数为0.999 5。结果表明:氯化钠在100~10-5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重复测定6次,记录电位值,结果供试品电位值的平均值为104.1,RSD为0.68%,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7 重现性试验

取100505批盐韭菜子样品粉末(过二号筛)6份,约1.0g/份,精密称定,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测定电位值,NaCl按58.5分子量计算质量,结果6份样品中氯化钠含量的平均值为1.53%,RSD为2.13%,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样品(100505批盐韭菜子,NaCl含量为1.53%)约0.5g,精密称定,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氯化钠基准试剂,按供试品溶液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测定电位值,NaCl按58.5分子量计算质量,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6次实验的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均在95%~105%之间,其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为2.41%,表明该方法测定氯化钠含量准确性较好。

2.9 样品中NaCl含量测定

取6批盐韭菜子样品,按供试品溶液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仪器使用项下方法测定电位值,每批平行测定2次,NaCl按58.5分子量计算质量,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实验室制备盐韭菜子样品(1~3)平均NaCl含量约为1.60%,而市场购买的盐韭菜子样品(4~6)平均NaCl含量约为0.97%。表明实验室小试生产的盐韭菜子中NaCl损失小,而放大生产的盐韭菜子中NaCl损失较大。

3 讨论

银量法是NaCl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但中药的提取液往往存在颜色较深和澄清度不好的情况,严重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故参考文献[2]建立了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盐韭菜子中NaCl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实验操作简便,测定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盐炙饮片的氯化钠含量测定方法。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化钠含量,有时会出现电位值不稳定,无法准确读数的情况,通过将pH计连接在稳压器后可以解决该问题。

从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测定结果来看,盐炙韭菜子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辅料盐的损失较大,而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食盐是盐韭菜子物质基础中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对韭菜子盐炙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并建立盐炙饮片中辅料盐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盐炙韭菜子的饮片质量,从而保证饮片临床应用的疗效。

摘要:目的:建立盐炙韭菜子中氯化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应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氯化钠含量。结果:氯离子在100~10-5 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E=50.286LogC+2.286 7(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为2.41%(n=6),不同盐炙韭菜子中氯化钠的含量为0.91%~1.64%。结论:氯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饮片中氯化钠含量的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可作为盐炙韭菜子饮片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韭菜子,氯化钠,氯离子选择电极,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吴育良,周志航.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同时分析水中Cl-、Br-、I-的含量[J].分析实验室,1994,13(4):56-58.

上一篇:地理素养下一篇:虚拟货币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