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筛选(通用6篇)
引种筛选 篇1
蓝莓 (Vaccinium vitis-idaea L.) , 学名越橘, 属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多年生灌木果树, 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 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人工栽培推广[1]。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 是地理环境独特的低纬度高原, 平均气温15.8℃, 降水量861 mm, 日照时数2 194.25 h, 无霜期246 d, 年温差小, 土壤呈天然弱酸性。大理苍山以东、洱海以西的广大地区土壤平均p H值5.75, 有机质含量6.7%[2], 生态环境优越, 非常适宜蓝莓生长。大理州许多地区有天然野生蓝莓分布, 野生品种资源较丰富, 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适宜蓝莓生长的地区之一。因蓝莓抗性好, 需肥少, 能有效减轻种植业对洱海的面源污染, 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高效经济作物, 引种栽培并大面积推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0年12月, 大理州园艺站蓝莓课题组从大理天赐花卉有限公司引进蓝莓品种8个, 开展引种筛选试验, 2011年6月开始挂果后, 进行了2次测产及适应性观察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考虑到蓝莓花芽分化的冷温需要量 (800~1 060 h<7.2℃) [3]和大理的气候条件, 品种选择主要以冷温需要量较少的兔眼蓝莓为主, 高丛蓝莓等其他品种为辅, 从大理天赐花卉有限公司引进A、M、C、E、K、夏普蓝、米斯提、奥米尔等8个蓝莓品种、二年生组培种苗供试。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 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面积20 m2。
1.3 试验实施
每个小区同一品种双行栽植, 株行距0.8 m×1.5 m, 两端各留边距40 cm, 施入硫磺粉1.67 kg进行调酸处理 (土壤调酸到p H值5.5) 。施复合肥225 kg/hm2进行追肥, 在花前和采果结束各施1次, 用锯末覆盖墒面10 cm, 管理水平中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性
蓝莓根系细弱, 类似于杜鹃, 呈纤维状, 没有根毛。顶芽成花结果, 为总状花序。每个花序 (花芽) 可形成3~6个单花, 单花盛开时为钟状, 花色为白色, 花托为粉红色, 雌蕊柱头高, 雄蕊花丝极短, 翌年春季叶芽萌发形成新梢, 并抽生大量根蘖枝, 形成小的灌木丛, 单年生长量50 cm左右, 生长高峰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左右, 叶片长卵圆形, 光滑无绒毛, 互生。
大多数蓝莓供试品种在大理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移栽的第1年生长较缓慢, 第2年生长速度明显加快, 第3年少量开花结果。在大理地区蓝莓于3月萌芽开花, 5—8月果实成熟。
2.2 果实性状
蓝莓为小浆果, 果实质地与葡萄相似, 有一定的硬度。供试品种平均单果重为0.21~1.12 g, 最大单果重为0.5~2.7 g, 果实最大直径在0.4~2.1 cm。不同品种间的果实大小及风味差异较大 (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供试品种中, E品种单果重最大, 其次是C品种, 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A品种果实均匀度最好, 表现出稳产, 且果实产后处理最为方便。K品种果实最小, 产量最低, 可能是该品种冷温需要量不足, 导致花芽分化受阻, 该品种果实适宜于加工。
2.3 物候期
从表2可以看出, 供试的8个蓝莓品种在大理均能正常生长, 一般在3月初萌芽, 3月中旬开始开花, 花期在30 d左右, 5—8月成熟。其中夏普蓝为常绿品种, 叶芽萌动早, 且有反季节开花现象, 但果实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全部成熟;奥米尔品种芽萌动最早, 果实最早熟。A、E品种芽萌动较晚, 果实最晚熟 (表2) 。供试的8个蓝莓品种在11月除夏普蓝外, 叶色都会转红脱落。与引种地丹东相比, 整个物候期提前14~21 d, 幼树生长量增30%左右, 幼年期缩短0.5~1.0年。
2.4 品种适应性
供试的8个蓝莓品种在大理均能正常生长, 其中C、E和夏普蓝等品种生长势极强, 表现出丰产、稳产。奥米尔最早熟, 但初春季节正值大理地区旱季, 对开花坐果有影响, 容易造成落花落果现象。E品种成熟期雨水较多, 果实风味受到一定的影响, 且采收不及时果实容易变质。夏普蓝存在二次开花坐果现象, 在12月左右第2次开花, 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完全成熟。
3 结论与讨论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蓝莓品种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 且多为异花授粉, 不同品种蓝莓按一定的比例配植可以提高主栽品种结实率[4], 可根据鲜食、加工、观光采摘等不同经营目的和果实采后处理能力来选择主栽品种, 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5,6]。供试的8个蓝莓品种中, C、E品种果大, 产量高, 综合性状最好, 适宜在大理地区进行推广可作为鲜食主栽品种;夏普蓝常绿, 生长势最强, 抗逆性最好, 可作为盆栽观赏和观光采摘品种进行搭配建园。奥米尔较早熟, 比北方上市时间早, 可调剂市场,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米斯提风味好, 可作为加工原料。
蓝莓在云南省发展较晚, 还未形成一定的栽培规模和市场体系, 大理地区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在引种建园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试验鉴定和市场调研。本试验供试的8个蓝莓品种只是蓝莓种群中的小部分, 试验地为大理洱海流域坝区, 适应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其他区域及其他蓝莓品种的适应性还需做进一步试验研究。
试验中蓝莓植株还未封行, 对产量的测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使蓝莓产量偏低。供试的8个蓝莓品种, 在大理地区引种仅4年时间, 产量和性状还不稳定, 需做进一步试验观察研究。
摘要:在大理地区率先开展蓝莓引种试验, 进行植物学特性、品种差异性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所引种的8个蓝莓品种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C、E品种综合性状最好, 适宜在大理地区进行推广, 夏普蓝、奥米尔可作为搭配品种建园。蓝莓生态效益明显, 对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蓝莓,引种筛选,果实性状,物候期,适应性,云南大理
参考文献
[1]刘庆忠, 赵红军, 郑亚芹, 等.高灌蓝莓微体繁殖技术研究初报[J].落叶果树, 2001, 33 (5) :1-3.
[2]商永亮, 刘红伟, 张淑华, 等.黑龙江高寒林区蓝莓引种栽培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 2010 (7) :27-28.
[3]王蜀, 何荣芳.云南蓝莓引种栽培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 2009 (5) :47.
[4]聂飞, 韦吉梅, 方品武.蓝莓引种试验及筛选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4) :16.
[5]杨玲, 聂飞, 周洪英, 等.兔眼蓝莓在贵州的引种栽培试验及应用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 2007, 35 (5) :48-52.
[6]殷俊峰, 胡勇, 徐宏, 等.安徽省合肥地区蓝莓引种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24) :6412-6413.
包头地区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篇2
关键词:马铃薯,引种筛选,产量,内蒙古包头
马铃薯作为一种粮食作物, 在全球148个国家都有栽培,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我国也是亚太地区唯一大面积生产马铃薯的国家, 居世界首位[1]。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既是传统作物, 更是优势和特色作物, 马铃薯产业是内蒙古农牧业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已有很大的提高, 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3位, 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10%以上[3]。包头地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优势种植区, 其产业有较大的发展, 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有很大帮助[4]。但是, 由于长期使用的技术和品种比较单一, 该地区马铃薯生产出现了马铃薯优质品种少、单产水平低的现象, 已不能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5]。为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 本试验对不同品种马铃薯进行了引种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置在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 海拔110~889 m, 年均降雨量1 200 mm, 无霜期320 d左右, 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前作为玉米, 土壤肥力中等, 土质砂壤土。
1.2 试验材料
供试的马铃薯引进品种包括克新1号、费乌瑞特、早大白3种菜用型品种以及大西洋 (加工薯条、薯片) 、夏坡蒂 (加工薯条) 、1533 (加工薯片) 3种加工型品种[2]。加工型品种以紫花白 (加工薯条、薯片) 作对照、菜用型品种以兴薯1号作对照[3], 其中紫花白是内蒙古地区主要种植的加工型与菜用型品种, 适应性较好, 一般产量为22.5 t/hm2左右;兴薯1号是内蒙古主要种植的菜用型品种, 适应性较好, 一般产量为15.0 t/hm2左右。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 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其中加工型品种以紫花白作对照 (CK1) 、菜用型品种以兴著1号作对照 (CK2) 。3次重复,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小区面积为107.2 m2 (13.4 m×8.0 m) [6]。
1.4 试验实施
各参试品种于2015年5月5日种植, 株距25 cm, 行距30 cm, 重复间走道为80 cm, 外设保护行。播种时施复合肥6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火烧土11.25 t/hm2作基肥, 幼苗具3~4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150 kg/hm2。马铃薯于2015年9月1日收获, 成熟期以大部分叶片落黄为准[7]。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各品种生长期间调查生育期、株高和叶片数, 同时记录植株的生长势、抗病性、耐涝性等;收获时调查单株薯块数、单株薯重、50 g以上商品薯率、薯形、芽眼、皮色、肉色等[8]。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8个马铃薯品种产量表现为克新1号>大西洋>紫花白 (CK1) >夏坡蒂>兴薯1号 (CK2) >1533>早大白>费乌瑞特。在加工型品种中, 大西洋的产量最高, 为22 481.3 kg/hm2, 较对照品种紫花白 (CK1) 增产4 841.4kg/hm2, 增幅27.4%, 而其他2个品种均减产, 其中, 夏坡蒂减产15.4%、1533减产28.7%。在菜用型品种中, 克新1号产量最高, 为23 302.2 kg/hm2, 较对照品种兴薯1号 (CK2) 增产9 953.3 kg/hm2, 增幅74.6%, 其余2个品种减产, 其中, 费乌瑞特减产10.1%、早大白减产8.9%。
注:小区产量为3个重复的平均值。
2.2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夏坡蒂的植株最高、叶片数最多, 分别为81.2 cm和16.7片;紫花白 (CK1) 的植株最矮、叶片数最少, 分别为40.3 cm和12.3片。单株薯块数最多、单株薯重最高的是克新1号, 其次是夏坡蒂, 因此这2个品种的产量均较高, 而费乌瑞特的单株薯块数最少、单株薯重最低, 产量也最差。50 g以上薯块数最多的是早大白, 但因其单株薯块数较少, 所以产量并不高;夏坡蒂、1533属加工型马铃薯, 薯块大小较均匀, 薯形美观。从表2还可以看出, 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早大白, 最长的品种是费乌瑞特, 分别为65、112 d, 其他品种的生育期相差10 d左右。
2.3 商品性状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 夏坡蒂、1533的薯块大小均匀, 芽眼少且极浅;兴薯1号、早大白的薯块芽眼较多且较深;紫花白、大西洋、克新1号、费乌瑞特的芽眼浅且少。费乌瑞特、1533的薯皮及薯肉均为黄色;紫花白、夏坡蒂、克新1号、早大白的薯皮及薯肉均为白色;大西洋的薯皮为黄色, 薯肉为白色;兴薯1号的薯皮及薯肉为浅黄色与乳白色。
2.4 适应性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 在马铃薯引种的生长过程中, 表现抗病性最强、最耐涝、生长势最好的品种是克新1号, 其对试验地气候的适应性最好, 其次为大西洋品种;抗病性最差、最不耐涝、生长势最弱的品种是夏坡蒂, 其对试验地气候的适应性最差;紫花白、兴薯1号、1533、费乌瑞特、早大白等5个品种的抗病性、耐涝性、生长势能力中等, 对试验地气候的适应性较强, 具有较强的引种潜力。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 在新引进的3个加工型品种和3个菜用型品种中, 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产量大于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加工型品种紫花白, 居第1位, 而且抗病性、耐涝性、适应性较强, 而品种夏坡蒂与1533的产量均较紫花白低, 抗性与耐涝性也稍差。菜用型品种克新1号的产量比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菜用型品种兴薯1号高, 居第2位, 而且抗病性、耐涝性、适应性最强;早大白的产量与其接近, 居第7位, 抗性也较强;而费乌瑞特的耐涝性与产量都较低。
综上所述, 大西洋、克新1号和早大白的产量较高, 经济性状优良, 商品率均较高, 抗性与适应性较强, 所以在进行品种引进过程中, 应着重考虑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与菜用型品种早大白和克新1号3个品种。同时, 建议对3个品种进行深入的营养试验, 并建立系统的引种栽培技术体系[9], 以便对筛选出适于包头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进一步做深入的营养、种植与加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6) :7-9.
[2]郭小军, 王晓燕, 白光哲, 等.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马铃薯, 2011, 25 (2) :122-124.
[3]王玉明.立足当地优势发展马铃薯产业化经营[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6) :29-30.
[4]智彬.内蒙古自治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6) :87-88.
[5]刘玲.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化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6]李一聪, 刘晓津, 郑锦荣, 等.广东冬种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 2006 (10) :10-12.
[7]程天庆.马铃薯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6:16-53, 91-132.
[8]杨富位, 王守明, 吴思荣, 等.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 2012 (5) :15-17.
园林景观中植物新品种的引种筛选 篇3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园林景观,筛选
环境条件影响着植物的分布, 植物对环境也有各种各样的适应性。植物引种 (introduction of hortcultural plants) 是指从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出发, 把植物栽培品种、野生植物资源或国外的优良品种、品系从分布地区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 通过适应性试种后进行推广种植或作为育种原始材料的过程。园林景观中植物新品种的筛选要根据植物对当地的光、热、水、 土等自然生长条件的适应性以及造景需求来引种筛选, 进而扩大应用。
一、调查研究
植物引种应以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 不恰当的引种不仅可能导致引种失败和经济损失, 更可能产生诸如生物入侵、危害环境、损坏地域绿化特色等严重的生态和社会后果。 所以引种前需要对园林植物物种组成、应用情况及其多样性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分析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原因以及现有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要素的调查, 可为园林的持续发展和后续研究, 以及为城市的绿化和植物应用, 甚至是为增加城市绿地系统的植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1,2]。
二、园林植物引种的影响因素
室外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原因, 主要有温度条件 (年均温、月均温、昼夜变温和低温) 、降水和大气湿度、光照因素、土壤条件和栽培地小环境等。其中, 温度条件对于热带分布属的大部分种类和温带分布属的一些树种是引种的主要限制因子;降水和大气湿度方面, 3~4月份, 对一些湿生性树种和一些喜荫蔽或半荫蔽而栽培于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种类生长极为不利;5~10月, 易造成一些喜光植物死亡;土壤方面, 对一些适应于中性或碱性土壤和一些喜肥的植物生长尤为不利:园林内小环境条件复杂多样, 其中以园林树木最为明显, 流失种类较多[3,4]。
三、引种原则
不断引进植物新品种, 将成为丰富当地品种资源, 补充品种类型, 加速品种更新换代, 促进园林绿化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条件, 任何一个植物品种, 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因此引种就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把所引进的植物进行适应性种植试验, 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植物种类, 才能在园林生产上推广应用。
(一) 相近原则
一种作物在一定的生态地区范围内, 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形成与该地区生态环境及生产要求相适应的品种类型, 因此引种要坚持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尽可能相近的原则。如上海地区大规模引种了适应在低纬度华南地区生长的检树, 结果全军覆灭。又如江南地区为片面追求热带风光大规模引进南方植物, 如棕榈科、桉树属、榕属植物等, 尽管暖冬和商家投入的过冬保暖措施使一些植物侥幸过冬, 但潜在风险和巨额投入仍不容忽视。
(二) 迁移原则
对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有差别, 但确有好品种或好资源需要引进的, 就需要按一定距离逐渐迁移种植的原则, 逐步向引种地迁徙, 让其逐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尽量选择那些对环境条件 (主要是日照、温度) 反应迟钝的目标品种进行引进。
(三) 需求原则
如果当地缺少某个优质、专用的种质资源或品种, 就驱使人们到外地进行引种, 以满足需要。如上海植物园坚持致力于木兰科植物的引种与筛选工作, 广泛收集了木兰科植物。近年来, 尤其加强了新优落叶类木兰品种资源的收集、筛选与繁殖技术研究, 目前仅收集到的国内外落叶木兰品种资源已超过100个。上海植物园收集的木兰科植物, 其树形、花型、花色各异, 花期也不尽相同。一些观赏性高、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被逐渐筛选出来。
(四) 法制原则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研究已显得相当急迫[5]。《种子法》对种质资源、品种和种子管理做了具体规定。所以引种前要根据地域、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制定详细的引种计划, 引种一定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建立完善的检疫制度, 提高引种工作人员对生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严防生物入侵。
四、引种的程序
植物引种缺乏相关法规、条例和执法来限制和管理植物引种行为, 许多引种单位和个人只根据局部利益的需要制定引种计划, 使引种工作缺乏全盘性、预见性和长期性, 导致苗木结构不合理, 重复引种屡见不鲜, 甚至不遵循严格规范的引种程序。
(一) 制定引种目标
根据引种的原则和当地生态条件, 确定引种的方向和地区, 要尽可能地收集较多的基因型不同的品种, 以弥补当地资源和品种的不足。许多新引进植物的定名不够准确和规范, 从而导致了一些不恰当的植物应用配置方式, 影响新引进植物的推广效果。如虎耳草、八仙花类植物种植在全光环境下, 植株容易遭受日灼, 叶片萎蔫、反卷和变小, 植株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6]。
(二) 严格植物检疫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引种驯化必须遵照国家《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 严格检疫。外来种的无序引进, 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 如排挤本土植物, 使微生物和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对野生生物缺乏友好性, 不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构建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等;由于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植物材料交流相当频繁, 城市绿化植物引种已经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绿化植物引种所带来的入侵生物不仅包括植物, 还包括植物材料可能携带的危险性昆虫和微生物等。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外来有害植物中, 超过一半的种类是由于人为引种造成的。作为经济物种、药物、牧草或饲料引入而成为人侵例子的如蓖麻、曼陀罗、紫苜蓿、一枝黄花[7]等;作为观赏花卉或树木的如紫茉莉、五色梅、荆豆等;作为改善环境植物种类的如大米草、微甘菊、凤眼莲等。
(三) 引种驯化并选育新品种
植物引种驯化, 是通过人为作用, 使野生植物进行家化栽培, 外地植物成为本地植物的技术经济活动[8]。如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承担的“黄河三角洲滩涂耐海水植物新品种筛选培育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 经过3年多的攻关选育了适于黄河三角洲种植的盐地碱蓬、耐盐三倍体木槿、小叶野决明栽培品系东营1号等7个耐盐植物新品系, 建立了柽柳、耐盐甜菜、耐盐棉花等相关耐盐植物新品种 (系) 的栽培技术规程, 并进行了规模化种植示范, 为加快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滩涂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课题组筛选驯化多个耐盐绿化物种。
参考文献
[1]马凯.园艺通论[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6:201.
[2]景士讴.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90.
[3]张庆费, 周元吉.城市绿化植物引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J].蓝天园林, 2005, (6) :25-27.
[4]李一农, 李芳荣.试谈国外引种检疫审批的规范性[J].植物检疫口.2006, 20, (3) :175-177.
[5]刘胜娟.我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研究现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四) [C].2006.
[6]邓启明, 张秋芳.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其安全管理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 2006, (2) :36.
[7]车晋镇, 郭喜红.北美一枝黄花[J].杂草科学, 1999, (1) ;17.
引种筛选 篇4
关键词:油豆角品种,筛选,试验
蔓生油豆角是我国北方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 在齐市地区种植超过0.67万hm2, 但生产上栽培的品种较多, 而且品种混杂, 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为了选用最适合大棚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的品种,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 从2009年开始对齐市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4个油豆角品种进行了棚内品种种植试验, 旨在为生产上提供优异高产油豆角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共4份, 分别是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的, 在生产上常用的栽培品种“大将军”、“八月绿”、“九月油”、“齐菜豆一号”, 以“紫花油豆”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齐市园艺研究所塑料大棚内进行, 前茬为香瓜, 3月28日扣棚, 整地时667m2施有机肥4000kg、复合肥30kg, 采用起垄、覆膜的栽培方式。试验设计为顺序排列, 不设重复四行区, 两边设保护行。4月30日, 干籽直播, 每穴3~4粒种子, 株距35cm, 行距65cm, 出苗后, 每穴保留1株, 计每小区120株。
2 结果分析
2.1 物候期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对照品种紫花油豆、齐菜豆一号熟期最早, 从播种到嫩荚采收47天, 八月绿从播种到嫩荚采收64天, 其它品种71天, 整个采收期对照品种紫花油豆为36天, 齐菜豆一号52天, 八月绿为49天, 其它品种为38天。
2.2 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 齐菜豆一号前期产量最高, 667m2产量530kg, 比对照品种增产14.7%;大将军产量最低, 为280kg, 比对照减产39.3%。
在总产量上, 供试品种都超过对照品种, 其中大将军产量最高, 为1935.2kg, 比对照增产32.3%;其次为八月绿, 产量1652.3kg, 比对照增产12.9%;九月油产量最低, 为1524.6kg, 比对照增产4.2%。
注:前期产量为前4次采收的产量
2.3 嫩荚性状调查与分析
菜豆产量与单株结荚率、单荚重有关。而荚重与荚长、荚宽、荚厚有关, 因此, 结荚率多少和单荚的重量是决定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从表3可以看出, 4个试验品种嫩荚最长的13.2cm, 最短的品种是八月绿9.6cm。最宽的品种为大将军1.2cm, 齐菜豆一号、紫花油豆宽为1.0cm, 最窄的八月绿、九月油为0.8cm。最厚的品种八月绿、九月油0.5cm, 大将军厚为0.4cm, 最薄的对照品种厚是0.2cm。品质最好的品种有大将军、九月油、八月绿, 具有北方油豆角风味。
品种嫩荚形状都是绿宽荚, 紫花油豆、大将军、九月油嫩荚上都带有条纹或紫晕, 八月绿、齐菜豆一号是绿色荚, 没有条纹。
2.4 抗逆性
从表4可看出, 在采收期4个供试品种都发生了霜霉病和细菌性晕斑病, 对照紫花油豆品种发病较重, 大将军品种轻微发病, 整个生产期出现了蚜虫、红蜘蛛危害, 打2次农药即可防治。
3 结论
引种筛选 篇5
为了增加昆明地区进口优质草坪草种的种类, 选择出更多适应昆明地区条件的优良品种。2012~2013年冬春两季利用中国-爱尔兰合作项目率先引进了匍匐紫羊茅 (Festuca rubra Litoralis) 等8个草坪草种 (包含1个品种组合) , 在昆明学院农学院校内花卉教学实训基地进行试验性栽培, 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年11月上旬在昆明学院农学院露天实践园进行。昆明位于N24°23′~26°22′, E102°10′~103°40′, 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冬暖夏凉, 四季如春, 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 年最高气温31.2℃, 最低-7.8℃, 年均日照2 200h左右, 无霜期240d以上, 年降水量1 035mm[3]。
1.2 材料
供试材料为从爱尔兰引进的8个 (包含一个组合品种) 草坪草种A01:细匍匐紫羊茅;组合草种A02:30%鳄鱼的矮草;20%礼仪黑麦草;45%匍匐紫羊茅;5%格林菲尔德紫羊茅;草种A03:多年生黑麦草;草种A04:强匍匐紫羊茅;草种A05:草地早熟禾;草种A06:翦股颖;草种A07:紫羊茅;草种A08:草甸羊茅。
1.3 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 随机区组排列, 每个品种2次重复, 准备16个装土深度32cm的长条形塑料花盆, 基质由红壤土、腐叶土和珍珠岩按体积比2.0∶1.0∶0.3比例配制, 浇透水后在土壤表面撒上一层细沙。每盆每个品种播种8g。播种时把种子与细蛭石混合均匀, 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盆器中, 播种完后用喷雾器把基质喷湿润。播完后在花盆上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播种后每天用喷雾器浇2次水, 后期当植株长到4cm左右时见干见湿浇水, 用花无缺复合肥稀释800倍施肥, 每浇3次清水后施1次肥。当草坪草长到8~10cm时, 进行修剪, 按1/3高度原则进行修剪[4]。
从其综合观赏性和适应性、抗性及草坪草的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筛选。通过植物学特性观测记录出苗日期、绿期、绿度、病虫害、抗寒性、抗旱性、分蘖能力及成坪速度等指标[5]。
2 结果与分析
2.1 8个草坪草品种间生长物候期比较分析
由表1中可看出, 出苗最早的品种是多年生黑麦草, 播种6d即出苗;出苗最迟的品种是草地早熟禾, 播种12d出苗。8个处理的草种都出苗整齐, 出苗率目测均达到100%。8个品种的叶宽幅度均不大, 平均在0.2cm左右, 最宽的是草甸羊茅, 叶宽为0.4cm。组合草种和多年生黑麦草分蘖最早, 草甸羊茅分蘖最慢。进入快速生长期最早的品种是强匍匐紫羊茅, 在1月份进入快速生长期的品种有细匍匐紫羊茅、多年生黑麦草和翦股颖, 草地早熟禾、紫羊茅、草甸羊茅和组合草种在2月份进入快速生长期。组合草种、多年生黑麦草、翦股颖和草甸羊茅成坪速度最快, 成坪速度较慢的是草地早熟禾和紫羊矛, 成坪速度较快的是强匍匐紫羊茅和细匍匐紫羊茅。最先达到修剪水平的是翦股颖, 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强匍匐紫羊茅, 最后到达修剪水平的是组合草种。
2.2 8个草坪草品种间生态适应性比较
从表2可看出, 成坪速度最快的是翦股颖、多年生黑麦草、草甸羊茅和组合草种, 其次是细匍匐紫羊茅、强匍匐紫羊茅, 成坪最慢的是草地早熟禾、紫羊茅。供试草种的抗寒性均较好, 翦股颖1月份出现轻度枯斑病, 2月20日草地早熟禾出现轻度白粉病。细匍匐紫羊茅和紫羊茅的分蘖能力较好, 翦股颖的分蘖能力最差。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是紫羊茅和组合草种。
2.3 8个草坪草品种冬季生长状况比较
由图1可知, 除翦股颖外, 其它草种均在2012年12月19日起陆续进入缓慢生长阶段。翦股颖生长速度较快, 在1月16日进入快速生长期, 最先达到了修剪水平, 1月30日进行了第1次修剪, 2月13日进行了第2次修剪, 在这个时期翦股颖生长最旺盛, 但不耐践踏, 叶片柔软。多年生黑麦草和紫羊茅在1月16日进入了快速生长期, 生长较平稳, 没有太大的起伏, 细匍匐紫羊茅和强匍匐紫羊茅在1月16日开始进入快速生长, 组合草种在1月30日开始进入快速生长, 而草甸羊茅、草地早熟禾在2月6日气温上升后开始进入了快速生长。
2.4 8个草坪草品种冬季抗寒力比较
2012年12月31日, 昆明地区极端低温-2.3~7.0℃, 8个草坪草种均没有出现受冻现象, 生长状况良好, 适应能力好。12月19日气温为0℃时, 各冷季型草坪草均停止生长。当气温为-1℃时, 多年生黑麦草草尖开始出现枯黄, 进入了休眠期。2013年1月30日, 翦股颖生长迅速, 并最先进行了首次修剪, 其它品种仍生长缓慢。
3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 供试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出苗最早的品种是多年生黑麦草, 出苗最迟的品种是草地早熟禾, 最先达到修剪水平的是翦股颖。组合草种、多年生黑麦草、翦股颖和草甸羊茅4个处理成坪速度最快, 成坪速度最慢的是草地早熟禾。除翦股颖外, 其它草种均在冬至前后出现了停止生长的现象, 翦股颖的生长速度较快, 在1月16日早春时进入快速生长期, 最先达到了修剪水平。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剪股颖、组合草种和细匍匐紫羊茅的综合观赏性状最好,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等特点, 适合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作进一步试验栽培筛选。草地早熟禾后期出现了轻微的白粉病, 其它品种均没有出现病害。8个草种在昆明地区的抗寒力较强, 基本无低温冻害症状。各品种冬春季能保持常绿, 可继续养护观察其在昆明地区春夏季生长越夏表现情况。
参考文献
[1]胥晓刚, 张新全, 吴彦奇, 等.我国草坪草引种选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草地, 1999 (1) :57-61.
[2]邓菊芬, 代聪丽.昆明地区草坪草栽培适应性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 1997 (5) :55-57.
[3]田伯红, 张立新.介绍6种冷季型草坪草种[J].科技致富向导, 2001 (4) :30.
[4]胡中华, 刘师汉.草坪地被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3-12.
引种筛选 篇6
沈阳位于N41°1′~42°17′,E122°25′~123°48′,平均海拔高度50m,属于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7~8月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漫长。年均气温7.0~7.8℃,一月份平均气温-12.5℃,绝对最低气温-33.1℃,绝对最高气温39.3℃,城市南北温差在2℃左右,年均降雨量为574.4 ~ 684.8 mm,年蒸发量在1 408 ~1 765mm,年均相对湿度65%,年均日照2 630.6h,无霜期156d,适宜暖温带植物生长。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北温带和寒温带气候类型,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和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温带生态系统和森林植物保存较完整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许多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尚未开发利用。对长白山野生地被资源进行调查,并引种筛选出新优园林地被品种,是解决城市中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单调,丰富园林绿地景观的重要途径。
长白山区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十分优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总计有124科、405属、804 种;其中草本类有98 科、315 属、602种,木本类有39科、92属、202种。其中地被类的植物共有47科、137属、227种。由于受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降水和湿度等因子的影响,植物种类多种多样,许多种类集多种观赏价值于一身,是园林绿化的优良素材[1]。
对长白山地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对部分材料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应沈阳地区气候条件,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品种,是丰富沈阳地区现有地被植物的有效方法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33种野生植物(见表1)作为引种材料。
1.2 方法
1.2.1引种遵循的原则
引种选择多年生或具有自播繁衍能力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丛生或具有地下横走根茎或地上匍匐茎;植株低于50cm;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叶、果、株型等;生长迅速,覆盖地面所需时间短;抗旱、抗盐碱、耐瘠薄、耐荫能力强。
1.2.2筛选方法
2010年9月将引种材料栽植于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院内。对引种的地被植物品种进行为期2a的物候观测,内容包括萌动期、展叶期、花期、果期以及植株高度、露地栽培情况和生长迅速等,并根据其在沈阳地区所表现的生态特性,对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初步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立野生草本地被植物种质资源圃
在对长白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基础上,成功引入野生植物共计33种,分属科,建立了地被植物引种资源圃(见表1)[2]。
2.2 优良野生地被植物筛选及园林利用初评
对引种的地被植物品种进行为期2a的物候观测,遵循引种原则,科学筛选出适应沈阳地区气候条件,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被植物品种13种,并根据其在沈阳地区所表现的生态特性,对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评价。
2.2.1侧金盏花
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cm,叶在花后伸展,花黄色,叶片正三角形,花期3~4月,果期4~5月。开花早,在园林上可做观花植物,可用于林下地面和早春花坛、花境的绿化。
2.2.2多被银莲花
多年生草本,株高10~30cm,叶为三出复叶,广卵形2~3深裂,花白色,花期4~5月,果期6月。在园林上可做观花植物,可用于林下地面和早春花坛、花境的绿化。
2.2.3驴蹄草
多年生草本,株高10~40cm,基生叶丛生,叶肾形,基部心形,茎生叶少数,与基生叶同形,花黄色,花期5~6月,果期7月,花期长,为重要观花植物,在园林上可用于林下地面和湖畔、河岸、池边等浅水处绿化。
2.2.4獐耳细辛
株高8~18cm,基生叶3~6,叶三角状宽卵形,基部深心形,3裂至中部,裂片宽卵形,全缘,花粉红色,叶片造型奇特,为观叶、观花植物,在园林上可做林下地被。
2.2.5东北延胡索
多年生草本,株高10~18cm,叶二回三出全裂,长圆形或倒卵形,总状花序顶生,淡蓝色至蓝色,开花早,为观花、观叶植物,在园林上可用于林下地面及早春花坛、花境的绿化。
2.2.6金腰子
多年生草本,株高6~10cm,叶片肾圆形,基部深心形,聚伞花序,鲜黄色,蒴果,花期4~5月,果期6~7月。开花早,为观花、观叶植物,在园林上可用于林下地面及湖畔、河畔、池边等湿地的绿化。
2.2.7山酢浆草
多年生草本,株高5~15cm,无地上茎,只有基生叶,顶生3小叶,无柄,倒心形,顶生1花,白色,果红棕色或褐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在园林上可做观叶、观花植物,也是优良的林下地被。
2.2.8百里香
茎多数,匍匐或上升,营养枝被短柔毛,花枝长达10cm,叶卵形,被腺点,花序头状,花冠紫红、紫或粉红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株形优美,花色艳丽,花朵密集,气味芳香,耐贫瘠,抗干旱,为观形,观花植物,可用于地面及假山的绿化。
2.2.9兔儿伞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20cm,叶片圆盾形,掌状深裂,头状花序多数,在顶端密集成复伞房状,花淡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在园林上可做观花、观叶植物,可用于地被植物。
2.2.10猪牙花
多年生草本,株高25~30cm,叶片椭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叶片隽秀,花单朵顶生,下垂,较大,紫红色,基部有3齿状的黑紫色斑纹,花花精巧别致,色泽艳丽,花期4~5月,果期6~7月,在园林上可做观花、观叶植物,可用于林下地面及花坛、花境的绿化。
2.2.11北重楼
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20~50cm,叶5~8枚轮生于茎顶,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叶片造型奇特,花清秀别致,果实色泽艳丽,在园林上可做观叶、观花、观果植物,可做林下地面的绿化。
2.2.12玉竹
多年生草本,株高20~50cm,叶片通常7~12(14)枚互生于茎中上部,椭圆形、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花绿黄色或白色,有香气,花被片合生成筒状,浆果圆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在园林上可做观花、观叶、观果植物,可用于林下地面及花坛、花境的绿化。
2.2.13羊耳蒜
株高17~24cm,无毛,叶2枚,基生,宽卵形或椭圆形,总状花序,花淡黄色或带紫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叶片优美,花造型奇特,在园林上可做为观叶、观花植物,可用做林下地被植物。
3 结论
地被植物广泛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可大大降低养护管理费用。根据不同的绿地性质和功能,可以选择不同的地被植物来协调环境,野生地被植物更是丰富的品种资源宝库。该文对所选的野生地被,是最初适生性选择,在园林上的应用也是初步的分析评价,对于合理开发野生地被资源,对抗逆性进行进一步筛选,并将筛选出的野生地被品种进行扩繁及合理应用于各类型的园林绿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3]。
摘要:为解决城市中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单调问题,通过对长白山地区野生地被植物调查、引种,引入野生地被植物共33种,在沈阳进行试栽植,并经过2a的物候观测,初步选出适合沈阳园林绿化利用的地被植物18种,并对其园林利用价值进行初步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