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方法

2024-10-21

筛选方法(共12篇)

筛选方法 篇1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移动终端存储的信息量也不断增长, 大量信息需要存储和备份, 这催生了云备份的产生和发展。通讯录、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备份成为众多云备份软件所必备的功能, 研究了PIM信息的同步方法。

现有云备份软件备份图片时, 将移动终端的所有图片一起备份到服务器上。开源软件Funambol备份图片时, 首先计算每张图片的指纹信息, 指纹包括文件修改日期和大小, 云备份时会判断指纹是否改变, 如果指纹改变, 就确定图片被修改过, 从而将图片备份到云端或从本地删除。

2 Sync ML协议

2.1 Sync ML协议介绍

SyncML (Synchronization Markup Language) 是一种平台无关的信息同步标准协议。一个开放的标准, 可以在兼容的设备、程序及网络进行数据同步, 意思是, 任何设备或程序可以获得一致的数据。Sync ML是基于XML的 (可扩展的标识语言) 。Sync ML目的是在若干网络, 平台及设备间进行一个开放的, 全行业规范的普遍的远程数据及个人信息的同步, 是为了发展一个可以在兼容的设备和程序间广泛使用单一的普通数据同步协议, 它已经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实现。

Sync ML是由开发手机联盟 (OMA) 共同制定和维护, 通过它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上的用户数据通过同步保持一致。研讨了移动设备同步协议, 它包括Sync ML同步协议, Sync ML表示协议, Sync ML传输协议。

同步协议定义了数据同步操作的会话流程, 会话操作的交互流程及数据同步的类型等;表示协议描述了同步所支持的数据类型, 命令格式以及网络上传输的Sync ML消息格式。Sync ML传输协议有三种传输方式, 分别为Http、无线传输、对象交互协议。

2.2 Sync ML同步过程

Sync ML同步协议交互过程如图1所示,

步骤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初始化消息, 消息内容包括同步方式、同步方向、客户端身份权鉴信息以及上次同步状态。同步方式有双向同步、慢同步、客户端单向同步、客户端刷新、服务器端刷新、服务端单向同步、服务器端通知同步。

步骤2:服务器端验证客户端的身份, 协商同步方式。

步骤3:客户端将客户端的修改通过Sync ML消息发送到服务器端。

步骤4:服务端将客户端的修改通过冲突检测机制写入服务器、同时生成映射表。同时将服务器端的改变发送到客户端。

步骤5:客户端将服务器端修改写入本地, 同时将生成的映射表发送到服务器。

步骤6:服务器端更新映射表, 同步完成。

2.3 图片同步过程

假设图片采用双向同步的方式, 上次同步成功。

则同步过程为:

步骤1:客户端发送初始化消息到服务器端。消息包括同步方式、上次同步时间戳, 客户端设备信息。

步骤2:服务器端验证客户端身份信息, 确定同步方式。

步骤3:客户端将本地指定目录的图片修改发送到服务器端。是通过指纹算法判断图片是否修改。简单的指纹算法是通过文件大小+修改时间来确定的。

步骤4:服务器将客户端修改的图片存放到服务器。并返回对应的映射表和状态。如果客户端修改未传完, 返回步骤3继续。如果客户端修改已传输完成, 则服务器端将服务器端的修改发送到客户端。

步骤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图片, 保存到本地, 并生成映射表, 将它发给服务器端。

步骤6: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映射表更新数据库。

2.4 改进的图片同步过程

上述图片过滤方法是针对指定目录的图片, 判断其大小-修改时间的方法来确定客户端哪些图片进行了增加、删除、修改, 无法通过用户的喜好来决定是否需要备份该图片, 使用起来不方便。为此, 设计了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来增加图片标示的方法决定图片是否需要备份到服务器。其流程可以描述为图2:

用户用手机终端拍照后浏览图片, 对于不喜欢的图片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增加图片标识, 如对着图片说“不喜欢”、“不需要”, “NO”等, 语音识别模块为在图片数据库中为图片增加标志字段。

在同步过程步骤3中, 计算图片指纹之前, 从图片数据库中取出图片标志字段, 判断图片是否需要备份, 如图3。

通过上述操作用户可以选择性的备份需要的图片, 提高了备份的效率, 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体验。

3 结束语

基于Sync ML协议的云备份软件将便携式设备上的个人信息备份到服务器上来, 实现了不同移动终端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通过网络,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向服务器备份本地的信息, 也可以从服务器获得备份的信息。由于大量图片在手持终端中所占的空间远远大于手持终端上的PIM信息, 将所有图片都备份到服务器既浪费了网络和存储资源, 也降低了备份的效率。选择性的备份用户需要的图片解决了这一问题, 用户拍照后浏览图片, 根据用户喜好, 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在图片数据库中增加标志字段, 图片同步过程中首先判断该标准位, 然后计算图片指纹, 判断图片是否是新增、删除、修改, 决定此图片是否需要备份到服务器上, 这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任立刚, 宋俊德.移动终端数据同步研究[J].电信科学, 2002 (07) :64-68.

[2]蒋涛, 赵敏, 杨承, SyncML同步协议研究[J].通信技术, 2007 (04) :100-104.

[3]刘会.SE-SyncML数据同步模型设计及其在PIM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肖卫青, 基于数据同步的个人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010.

[5]Gong C H, Two way transaction sync of mobile database on SyncML protocol[J], Control&Management.

[6]Paul, Android on Mobile devices:a PIM perspective,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0.

[7]尹泽明, 王红蔓, 杨放春.基于SyncML/J2EE的数据同步业务系统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 2004 (21) :152-154.

[8]Agarwal S, Starobinski D, A.Trachtenberg.On the Scalability of Data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s fpr PDAs and Mobile Devices[J], IEEE Network magazine, 2002.

筛选方法 篇2

筛选择优读书法

博览——通读——精读,是逐步筛选择优读书的过程。

博览(浏览)是筛选读书量的基数,没有大量书籍的浏览也就谈不上筛选,但只停留在浏览阶段,对专门知识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从浏览的书籍中,择优选出一部分进行通读,可以了解书籍的梗概从而决定取舍,再从通读书籍中择优精读。

只有在大量浏览的基础上才能选得准、选得精,也只有精读了部分书籍内容才能保证主攻方向的深入。在精读主攻方向的指导下浏览,才能心中有数,不至于漫无边际。

这种在主攻方向指导下浏览和在浏览基础上深入精选,是筛选择优法读书的原则。

如何选择书籍

显而易见,博览(或者叫浏览)的前提是选择一定数量的合适的书籍。那么,怎样选择书籍呢?

大体来说,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好的书籍。书籍是用来帮助你进行学习的,所以所选的书一定要“专业对口”。在进行选择时,如果自己拿不准,最好向名家或有经验的人请教一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浏览进行比较,提取精粹。

第二,选择书籍时要注意“广博”与“精深”二者相结合。

所谓的“广博”,就是指既要阅读与所学内容有关系的理论书籍,又要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要阅读专业书籍,而且要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书如果不广博,学习常常难以为继,深感力不从心。

所谓的“精深”,就是指在“广博”的基础上选择最有用的一门,深入钻研,力求精通。例如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要广泛阅读各种体裁的中外名著,而且应该就其中的某一类、某一部精读深钻,加以研究,争取有所发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

需要说明的是,广博与精深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广博而不精深,就必然驳杂而肤浅。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就是“门门懂,样样瘟”。反过来,没有广博的基础而一味地追求精深,也不可取。

怎样选择优秀书籍

合适的书籍找到了,进一步该如何选择优秀的呢?下面一些名家经验说不定能给你一些启发:

1.看首尾,摸清来势。开头一两页若是提出新问题,或能引人入胜,可读。结尾数段如确有新境,或能出其不意,当细读。

2.倒读。报刊上往往有些补白短文,一般不足千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短文可谓短小精悍,不可错过。

3.读书时兼用鼻嗅。学《聊斋志异》名篇《司文郎》中的盲和尚,以怪鼻嗅出文章的优劣香臭。闻到味儿不正,便可停。如文中自夸“小有名气”,或毫无必要地反复自称年轻女作家者,可慎读。

4.遇读不懂的书,视情况而定。一是自己学力不足,该书的确高明。二是作者将自己弄不懂的事,用人人不懂的表述方式来“炒卖”,借以吓人。不读它,勿上当。

5.长篇小说未见得章章精彩,回回动人,也杂有平常 篇章,甚至有败笔。如果读到理不明、气不顺之处,可暂停,插上书签,跳过去继续读。全书读完后再回头翻阅“暂停”之处,以判定是败笔还是确有高招。

6.重视新人之作。新人在当今环境下能脱颖而出,必具实力,不可忽视。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认识一位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也要有所选择,好读书的同时要读好书。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筛选方法初探 篇3

一、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基本种类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种类繁多。根据新浪网站2009年1月的报道,全球互联网网页数量突破160亿,信息不仅数量大,其类型亦多种多样。例如,按活化程度分类,互联网信息分为现实信息和潜在信息;按加工程度分类,互联网信息包括原始信息、加工信息;按信息内部结构分类,互联网信息有编码信息、非编码信息之别;按载体分类,互联网信息包括传统文献信息、电子技术信息等类型;按检索途径,互联网信息又可以细分为如下五类:联机联合目录、联网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各种工具书、社会服务性、公益性信息等。

二、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基本组织方式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组织是将分散无序的信息,通过描述、揭示和报道信息特征,再现、重组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联系,规范控制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流向,便于用户有效利用的过程。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具有如下基本组织形式。

1.文件方式

这是较为古老的信息组织方式,其优点是简单方便,适合于存储非结构化信息,不足之处是增加网络负载,对结构化信息组织显得力不从心,文件本身需要作为对象来管理。

2.主题树方式

它是信息组织中常见的方法,拥有基于数据浏览的、简单易用的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界面。信息检索遵循范畴分类体系,目的性强,查准率高,具有比较严密的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扩充性。

3.数据库方式

这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对大量的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效率很高,大大降低了网络传输的负载。同时,大量信息系统的建立,为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现成的数据和经验模式。但是,这种方式对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难度较大,不能提供数据信息之间的知识关联,无法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单元,缺乏直观性和人机交互性。

4.超媒体方式

超媒体技术是以超链接的方式,将位于不同页面上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链接、组织。这时,信息是由许多页面及其上面的各种信息形式(如文字、表格、图像、声音、动画等)组成的。以超媒体技术组织信息,可以使信息系统得到任意收缩,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可以组织各类媒体的信息,方便描述和建立各媒体信息之间的语义联系,超越了媒体类型对信息组织与检索的限制。通过链接浏览的方式搜寻所需信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由于超媒體技术的种种优点,它已成为互联网上占主流地位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式。

三、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基本使用工具

按照电子商务网络信息选择的要求,基本上是运用互联网网络信息的使用工具,主要是借助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管理机构、信息评估、网站评估等工具。

1.搜索引擎选择

搜索引擎是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检索的工具。简言之,搜索引擎就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的工具。用户提出检索要求,搜索引擎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反馈给用户。许多搜索引擎对评估的网站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是根据网站的重要性,分为从0到5颗星的级别。这些报告和分级结果是组织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重要依据。例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互联网指南用5颗星“*****”代表最好的站点;用4颗星“****”代表超级站点;用3颗星“***”代表优秀站点;用2颗星“**”代表编辑人员推荐的值得一看的站点;用1颗星“*”代表可作为一般的、看一看的站点,无星级标识是没有排序的站点,不作推荐。

2.互联网管理机构选择

权威管理机构是人们应该选择的互联网管理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是国际上、特别是华文社区最具权威的互联网管理机构之一,是最具权威的测评站点。它是非营利性的官方管理与服务机构,行使国家管理互联网络信息的职责,向全国各站点提供网站访客流量统计认证工作。自1997年10月开始至2002年1月期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先后举办了9次互联网网络网站影响力调查活动。其中,在第5次中国互联网网络网站影响力调查活动中,评选出“中国互联网网络影响力十大网站名单”,包括新浪(www.sina.com)、搜狐(www.sohu.com)、网易(www.163.com)、雅虎(cn.yahoo.com)等。

3.专门信息评估站点的选择

人们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专门的、专业的、综合的信息站点。以中文为例,中国精选网(www.cool-web.net)提供中文网站权威认证,倡导、推荐精品网站,是国内比较知名的网站认证站点,提出认证站点的导航式分类。中华排行榜(www.china-union.com)评选最受欢迎的中文网站,该排行榜不但有每日会员站点的得票数和原始累计得票总数,还有会员站点在排行榜中被点击数和原始被点击累计总数。

4.大型门户网站的选择

大型门户网站是受众最广的网站,广为选择。在互联网上,网易中文网站排行版是著名的排行榜站点,它以累计总名次、每周名次、每月名次、国家地区、电脑网络、休闲娱乐、生活资讯等多种分类,按照访问流量排出热门站点,是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门户网站选择方法之一。

四、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基本检索方法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是指运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有效地浏览、检索、增值服务等。根据工作需求,一般采用浏览器书签、检索路径、增值服务、虚拟馆藏、特定数据库等方法。

1.可以建立浏览器书签

目前常用的互联网浏览器,如网络应用服务器(Netscape Navigator)、互联网搜索(Internet Explorer),都有书签(Bookmark)功能。用户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网点,可把它们加入到书签中,下次访问时,只需打开书签选择以前的网点即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个人。由于书签所包含的网站数量有限,在更新浏览器版本时容易丢失。

2.可以记录检索路径和提示

当检索者以一个节点为入口查找信息时,能够记下他所游历的路线及邻近分支,对检索者可以在已经浏览过的节点做出特殊标记,并根据要求保存该节点的信息概要或片段。这样,可以避免检索者花费大量时间浏览信息之后仍然一无所获,使用户由于即兴欣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节点内容而偏离了检索目标时,依然可以根据记录下来的浏览路径或提示调整到原来的检索方向,而不必从起点重新游历一遍。例如,笔记卡片(NoteCard)系统能够提供类似“过程记录表”的功能。

3.可以开展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增值服务

通过网络信息服务、专题分析研究服务、专题检索代理服务,以及针对特定用户群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信息产品深度加工服务,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获得较大的提高,使网络信息得到增值。例如,针对用户需求提供知识信息查询服务,揭示知识信息的网络来源,开展网络咨询业务,有针对性地编制网上导读系统、文摘、综合信息等,通过各种交流途径传递、报道,及时提供给用户,对特定用户进行专业性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资源的跟踪服务。根据用户不同时期的需求,在深入了解用户课题研究内容和范围的基础上,考察网络资源查询热点与核心,主动、及时地提供新颖、准确、有价值、实用的专业性信息资源,包括对专业性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后,编制出有针对性的、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或建议,提高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有效使用价值。

4.可以建立个性特色的虚拟馆藏

一般用户可能没有全面掌握和熟悉网络检索工具的检索技巧,一般只能在终端上获得表层信息。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深层次需求,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从提供参考性的信息线索转向具体内容和直接获取信息。目前,具有学术价值而没有出版的原始文献,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发布和交流。因此,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有计划地组织信息资源和“链接”互联网信息服务器,通过过滤、整理网上信息资源,提高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有序化程度,形成一个用户特需的信息群,如同虚拟图书馆藏书一般。

5.可以建立特定用途的数据库

网络信息大多是一次文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单位或个人的特定需要。因此,对于用户来说,需要从用户的行业或业务出发,对从网上选取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组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内容充实、查询效率更高的“一次文献”数据库。例如,各种相关统计数据、名录、索引等,都可作为自己数据库中的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应用户自身的需求,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查询效率,但需要较多的专业信息人员,成本较高。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由专业信息机构对专业信息进行加工,扩大共享用户的数量,从而减低单个用户的信息开发成本。

五、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基本价值观

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古人崇尚“皓首穷经”,赞赏“博闻强记”。如今,当信息急剧增长,出现如钱学森先生在《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一书中所说的景况,“现在光浏览一下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的论文和著作,一个化学家如果他每周看40个小时,也要读48年”,个人的阅读能力与信息总量的反差,已成几何级数的增长。因此,人们有选择地使用信息,建立起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时效性、直观性、适用性等基本效用价值观。

1.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权威性(authority)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权威性与网站、建站机构的权威性与知名度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权威机构或知名机构(人士)发布的信息,在质量与可靠性方面,具有较高保障。著名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的网站,它们具有较多的信息资源、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强的责任感,一般在发布前已对信息做过较为严格的审查、筛选,保证了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例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美国白宫的官方网站www.whitehouse.gov)所发布的信息,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等。

2.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真实性(truth)

网络发布的信息是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资源评估中最重要的标的物,真实性是网络信息的基本要求。网络发布的信息应当做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客观公正,不能带有政治倾向或个人偏见,避免夸大其词或大事化小。第二,来源清晰,在引用其他信息来源时应当注明出处,确保引用事实和数据的准确,也便于用户做进一步地考查。第三,文章切题,标题清晰、组织规范、逻辑性强;信息应当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具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第四,特色鲜明,突出特色,同种主题往往会有许多站点,网络发布的原始信息要避免雷同,如有些网络主要以发布原始信息为主,有些则可能更多的是有关该主题链接的集合,還有的是专业信息的反映。

3.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时效性(currency)

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信息时代,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信息,时效性正是它的价值的生命线。因此,一个好的网站内容及其链接,应当十分新颖,应当明确地说明其创建期和最近的更新期,更新间隔不能太长。网站内容所引用的文献、数据,应当有明确的日期,对于过时的信息应当及时清除。

4.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直观性(design)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使用效率,提高电子商务网络信息价值,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内容应当直观明了,便于采用。网页设计应当简练、精炼、精美,不仅是美观,更要注重用户使用是否方便。网页的设计,应当尽量减少用户屏幕卷动的次数,具有友好的界面,比较直观,不易引起歧义。对于链接和交互性内容,应有必要的说明,网页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运行,网页之间的切换应方便快捷,在任何一个网页上均有返回主页的链接。网站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将文本、图像、声频、视频信息有机的集成于一体,能够克服页面的传输速度问题。

5.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的适用性(adaptability)

每个网站都是为一定的用户群接收而发布信息的。因此,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目标用户,网络发布的信息能够满足特定用户的需要,信息的专业化程度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水平。那些被重要机构或学科专家链接的网络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可靠和重要。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其链接的网络的信息质量,它把各个学科重要的信息网络进行链接。这是数字化资源的一个现成信息源,可以予以很好地利用。

六、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收集的基本策略

信息收集是信息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信息收集广泛、有效,那么,信息就具有更大的价值。信息的有效收集,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收集策略,有效的信息收集策略决定了信息在人类生产体系中作用的大小。因此,人们在收集信息时,必须讲究策略。当前,人们常用的基本策略如图1所示。

图1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收集基本策略图

从图1中,就可以清楚了解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收集的基本策略。首先,要确定所要筛选的信息主题。也就是说,在开始信息筛选之前,要确定目标信息是什么。其次,根据这一主题,选择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例如,需要从其期刊、论文等资源中寻找信息时,就自觉会到中国期刊网、维普等知名的网站寻找信息。这样的好处在于,通过确定主题,缩小了所要筛选网络的范围,提高了效率,使人们在应用网络筛选信息时,更为快速、高效。

卫生统计指标筛选方法评价 篇4

目前,筛选统计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家主观评定和判定法,适用于资料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依据专家的经验知识来确定指标;另一类是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适用于定量指标的筛选评价[2]。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1 专家主观评定和判定法

在主观评定法中,指标的筛选方法主要以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和专家讨论(类似于头脑风暴法)为主。

1.1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3]。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匿名方式进行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通过有组织地对每一轮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和反馈,使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较大的结论或方案[4]。近年来,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在许多领域指标筛选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公认的指标筛选方法。

1.1.1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实施的基本步骤

(1)成立专家小组。Brown.B指出,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中专家的选择是咨询成败的关键,应邀专家应该对研究的主题领域具有深刻的了解或拥有广博的知识或者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够提出正确的评价意见和有价值的判断。德尔菲法拟选择的专家一般是指在该研究领域从事10年以上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员。专家选择一般由研究主体来决定,其人数根据研究项目的规模而定,一般情况下,评估或预测的精度与参加人数呈函数关系,即随着专家人数的增加而精度提高[5]。Murphy指出,专家的数量越多得出的结论可靠性越大,但尚没有实际证据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6]。据有关文献报道,专家人数一般以15~50人左右为宜[7],但是也有一些文献指出,当专家数接近15人时,进一步增加专家人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不大[8]。

(2)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准备有关资料。在查阅文献等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专家咨询问卷的内容。咨询问卷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介绍、专家基本情况、研究内容、专家判断依据以及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等几个方面,另外还应该在问卷中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方便专家对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发放问卷并回收。可以采取纸质问卷邮寄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将问卷及时发放给专家,专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一般要给每位专家留有足够的时间来填写问卷,请专家在规定时间内按时返回问卷;如若不能按时返回,要问明情况延长时间或者确定不能收回。

(4)整理专家初次判断的意见。对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进行汇总、整理分析,设计第二轮咨询问卷,在第二轮问卷中附加上前一次的汇总结果,但不表明各种结果是由哪位专家提出的,以便各专家能直抒己见,不受其他专家影响。专家比较自己同其他专家意见的异同,对结果进行修改或者提出其他意见。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9]。

(5)发放第二轮咨询问卷,再次修改,循环进行,直到专家不再提出修改意见为止。一般地,经过两三轮反馈,专家的意见就会趋于稳定。

(6)将专家意见综合处理,得出结果或评价。

1.1.2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优缺点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同常见的召集专家开会、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致预测意见的专家会议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德尔菲法能发扬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所得结果准确性高;同时又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另外,德尔菲法还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某些缺点:一是权威人士的意见可能会影响他人的意见;二是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三是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10]。在资料有限,特别是数据收集困难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德尔菲法能够得到较好结果。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的主要缺点是其实施过程比较复杂,一般需要至少经过两轮甚至三四轮的专家咨询才能得到稳定结果,花费时间较长,耗费成本高。并且由于主观性太强,因此在挑选专家时应注意挑选在该课题领域具有精深专业知识的代表,同时还应该考虑专家的不同层次,因为专家咨询结果直接影响到研究质量。此外要注意专家的权威程度和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否则,得出的结果或评价的可信性就不够。

1.2 专家会议法[11]

专家会议法是指根据规定原则挑选一定数量的专家,按照一定方式来组织专家会议,发挥专家集体的智能结构效应,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状况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头脑风暴法”就是专家会议法的一项具体运用。

1.2.1 专家会议法挑选专家的原则

参加专家会议的人选应按照以下三个原则来进行选取:(1)如果参加者相互认识,要从同一职位(职称或者级别)的人员中去选取,领导者不应参加,否则可能会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2)如果参会者之间互不认识,则可以从不同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职称,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都应同等对待;(3)参加者的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这并不是专家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专家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它领域的专家。

1.2.2 专家会议法的实施过程

(1)专家会议前,组织者须向应邀专家提供书面资料,并对研究主题进行介绍;(2)围绕所研究问题全面邀请专家。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专家小组人数一般以10-15人为宜,会议时间一般以进行20-60分钟效果最佳;(3)专家在会议前准备好发言提纲,不同意见可以互相讨论;(4)会议主持者要虚心,以听取意见为主,不发表任何导向性意见或对专家意见和看法予以评价;(5)记录整个会议过程,最好是双录入,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各位专家的看法和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得出结论或评价。

1.2.3 专家会议法的优缺点

专家会议法有助于专家们之间交换意见,通过互相启发,可以弥补个人意见不足;通过内外信息交流与反馈,产生“思维共振”,从而将产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集中于讨论对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富有成效的创造性成果,为决策提供预测依据。但是,专家会议法也有其不足之处:(1)由于参加会议的人数有限,因此代表性不够充分;(2)易受专家权威程度的影响,若参加者中有较有名望的专家,可能会压制不同意见的发表;(3)易受专家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从而使得一些有价值的意见未能得到充分重视;(4)由于个人自尊心等因素影响,容易使会议出现僵局;(5)易受潮流思想的影响等。

2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2.1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又称之为离散趋势法,这是从指标的敏感性角度来挑选指标。分别计算各备选指标的变异系数,如果指标的变异系数(CV)太小,用于评价时的分辩能力就较低,不能把各地区的差距拉开,因此剔除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选入那些变异系数较大的指标[12]。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变异系数(CV)=标准差(S)/均数

2.2 综合指数法和界值法

相乘模式的综合指数法是将算术均数、满分比和变异系数这三个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数,其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共同的测量尺度便于多个指标之间的相互比较;界值法,是根据以上三个指标的特性确定界值,规定指标的剔除标准,严格的剔除标准,可以避免重要的指标被淘汰[13]。

综合指数法的计算公式为:

综合指数=(算术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

Kj:表示j指标的满分比;mj':表示给满分的专家数,mj:表示评价的专家数;Kj取值在0-1之间,Kj可作为Mj的补充指标,Kj越大,说明对该指标给满分的专家比例越大,该指标也越重要。

2.3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用较少独立性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相关指标,是进行信息提取与综合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从指标的代表性角度筛选指标,先计算指标的主成分,然后选择主成分的个数。这主要根据累积贡献率的大小来确定,一般累积贡献率大于80%为好,或者直接选取特征值大于1所对应的主成分,然后进行最大方差旋转(雅可比旋转)挑选因子负荷绝对值较大的指标入选,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并且彼此之间不相关[14,15]。在实际应用中,主成分分析主要用于综合评价,除了解决变量间共线性和减少分析变量外,其更主要的优点是为综合指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变量权重。

2.4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一样也是从代表性的角度来筛选指标。因子分析是从多个实测的原变量中提取出较少数的、互不相关的、抽象的综合指标,即因子,每个原变量可用这些提取出的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表示。根据各个因子对原变量的影响大小,亦可将原变量划分为等同于因子数目的类数,由于因子数目小于或等于原变量数目,故因子分析既可以达到降低变量维数的目的,又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16]。

2.5 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法是从代表性与独立性的角度挑选指标。计算任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并作假设检验,以与之相关的指标个数较多和较少者作为被选指标。因为前者有代表性,可以提供较多的信息;后者有独立性,为其它指标所不能代替。如果各指标服从正态分布或经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可用Pearson的积矩相关系数r来进行分析,否则可以采用Spearman或Kendall的等级相关系数进行分析[12]。

2.6 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在国内有人将它称之为群分析、点群分析、簇分析等。聚类分析的目的就是把相似的东西分成类,其实质上就是寻找一种能够客观的反映元素间亲疏关系的统计量,然后根据这种统计量把元素分为若干类[17]。

在聚类分析中,不同类型变量的处理方式不同。总的来讲,提供给计量资料的方法较多,而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处理方法较少。根据实际需要,聚类分析有两种类型,一是对样品聚类(称为Q-型聚类),一是对变量聚类(称为R-型聚类)。而系统聚类法作为聚类分析诸方法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主要用于小样本间的聚类及对变量进行聚类。从变量聚类方面来说,这即是从代表性的角度进行指标筛选,在指标体系构建中运用比较广泛。其基本思想是首先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指标聚为一定数目的类别,然后选择每一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入选指标,选择每类中的相关系数平方的均数较大而类间的相关系数较小的代表性指标[12,18]。相关系数平方的均数表示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k表示此类中变量的个数。挑选值较大的变量作为此类变量中的代表性变量。

2.7 类成分法

指标的代表性是指所选指标能反映该类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指标的独立性是指选入的指标相互不能代替。根据该思想,赵光临、倪宗瓒[19]提出了一种新的代表性定量指标筛选方法-类成分法,将其运用于医院工作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与传统指标筛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法较为合理,筛选出来的指标既有类内指标的代表性又有类间指标的独立性。与传统方法不同,类成分法的计算是首先从专业上将指标按其属性分类,每一类各代表一个方面,从每一类中选出一个代表性指标,称为局部代表性指标。选出的指标各代表一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均有代表性指标入选,因此,该指标体系具有全面代表性。使用类成分法,能保证所选指标既包含了该类的最大信息,又与最邻近类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小,从而使所选指标既具备类内指标的代表性又保证了类间的独立性。

2.8 多元回归法

回归是研究变量与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回归方程表达变量与变量在数量上的共变关系。而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是用这些指标单个地和综合地解释和预测所研究事物所对应的现象,多元回归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重要方法。多元回归法对解决指标间信息重迭问题的特殊意义在于,它可独立地解析出各个指标对事物的影响力和作用.在各个指标相互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它们各自相对独立的效果[20]。多元回归方程法就是根据每个指标相对贡献或者解释效力的大小来进行变量的筛选[21]。

筛选方法 篇5

excel筛选后求平均值,需要使用到SUBTOTAL函数。

下面的截图,分别为所有部门(A、B、C)的平均值,以及筛选后各个部门的平均值,

如何用一个公式同时完成筛选和不筛选的平均值计算。

我们在B19单元格输入公式:=SUBTOTAL(101,B2:B18),即可。当我们开启筛选后,比如筛选A部门,对应的平均值会自动变化。

筛选方法 篇6

关键词:广藿香;总RNA;提取方法;Trizol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SDS法

中图分类号:Q5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02-302(204)2-0053-03

广藿香[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在我国引种可追溯到梁代或以前。我国主要栽培地为海南和广东2省,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也有少量栽培。广藿香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我国常用的芳香化湿类中药之一,常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疾[2]。广藿香不仅是3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而且以其提取的广藿香油还是医药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3]。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完整性好、纯度高的RNA,是开展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研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的重要环节[4]。但广藿香各组织总RNA提取方法尚鲜见报道,且广藿香富含多糖等次生代谢产物[5],对总RNA提取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广藿香叶、茎、根及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对比Trizol法、改良Trizol法、CTAB法、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等5种方法的提取效果,以期筛选广藿香各组织总RNA提取的方法,为广藿香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试剂

供试的广藿香植物材料采于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广藿香资源圃,采集生长期为4个月的广藿香叶、茎、根,采后用液氮冷冻处理,-70 ℃保存,备用。供试的广藿香愈伤组织由广藿香叶诱导,取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作RNA提取的材料。

试验所用的主要试剂有Trizol(Invitrogen公司)、DEC(Sigm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Fermentas公司)、SDS、CTAB、异硫氰酸胍(北京鼎国公司),其余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纯,引物由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有限公司合成。试验中所用枪头、CR管、离心管等塑料耗材均用0% DEC水浸泡处理过夜,并于2 ℃ 下高压灭菌20 min,烘干,备用;用于RNA提取的研钵、玻璃器皿均在80 ℃下烘烤6~8 h,备用。

2方法

2 RNA提取方法采用传统Trizol法[6]、改良Trizol法[6]、传统CTAB法[7]、改良CTAB法[8]和异硫氰酸胍-SDS法[9]。

22 RNA质量与浓度检测取5 μL提取的广藿香各组织总RNA溶液于2%琼脂糖凝胶在×TBE缓冲液中电泳,检测RNA的完整性。并取 μL RNA样品,用DEC处理水稀释50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260 nm、D280 nm,并计算D260 nm/D280 nm,以确定其纯度及得率。

23 RT-CR分析 反转录参照Fermentas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通过RT-CR扩增看家基因GADH基因,CR扩增产物在2%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检测目的条带。上游引物为5′-CAAGGTCATCCATGACAACTTTG-3′;下游引物为5′-GTCCACCACCCTGTTGCTGTAG-3′。CR反应程序: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45 s,35个循环;72 ℃终延伸7 min,4 ℃保存。

2结果与分析

2广藿香各组织总RNA完整性的检测

由图可知,5种方法均能从广藿香叶中获得RNA,且用这5种方法所得RNA的28S、8S、5S等3条条带都较清晰,说明质量较好,但以Trizol法所得RNA效果最好,表现为28S条带的亮度约为8S的2倍,说明杂质含量较少。除Trizol法外,其余4种方法均能从广藿香茎中获得RNA,但除改良CTAB法以外,其他3种方法获得的RNA均有DNA污染,且改良Trizol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所得RNA条带较模糊,说明存在轻度降解。5种方法均能从广藿香根中获得RNA,且用这5种方法所得RNA的28S、8S、5S等3条条带都较清晰,但Trizol法所得RNA条带较暗,说明得率较低,改良CTAB法所得RNA 5S条带较亮,说明存在降解,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所得RNA存在DNA污染,改良Trizol法所得RNA条带清晰,虽亮度不及除Trizol法外的其他3种方法,但无DNA污染。5种方法均能从广藿香愈伤组织中获得RNA,但Trizol法和改良Trizol法所得RNA条带模糊,说明存在降解,CTAB法所得RNA条带亮度较暗,说明得率较低,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所得RNA 条带清晰,亮度适中,说明质量较好。[FL)]

[FK(W6][TWYGtif][FK)]

[FL(2K2]22广藿香各组织总RNA的纯度和产率

由表可知,5种方法从广藿香叶中所得RNA的 D260 nm/D280 nm 的值均大于8,說明RNA的纯度较高,样品中存在的多糖、多酚或蛋白等杂质较少,其中Trizol法和CTAB法所得RNA的D260 nm/D280 nm 的值较大,分别为99、20,但Trizol法所得RNA的产率较CTAB法大。除Trizol法未能从广藿香茎中提取出RNA外,其余4种方法从茎中所得RNA的D260 nm/D280 nm 的值均大于8,但以改良Trizol法最高,为88,且其得率最高,为2720 μg/g。除改良CTAB法外,其余4种方法从广藿香根中所得RNA的D260 nm/D280 nm 的值均大于8,改良CTAB法为76,说明RNA样品中存在蛋白或其他有机物的污染,RNA得率以CTAB法最高,为33920 μg/g。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从广藿香愈伤组织中所得RNA的D260 nm/D280 nm 的值大于8,得率以改良CTAB法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异硫氰酸胍-SDS法沉淀次数较多,虽然使得多糖、蛋白等杂质得以沉淀,但同时也使部分RNA一同被沉淀下来,因此RNA的产率偏低。[FL)]

[FK(W9][HT6H][Z][WTHZ]表不同方法提取的广藿香叶、茎、根及愈伤组织总RNA的纯度及产率[HTSS][STBZ][WTBZ]

[H5][BG(!][BHDFG3,WK8,WK52W]提取方法[ZB(][BHDWG2,WK26。2W]D260 nm/D280 nm 的值总RNA产率(μg/g)

[BHDWG2,WK62。8W][XXZSX2-ZSX252]叶茎根愈伤组织[XXZSX2-ZSX252]叶茎根愈伤组织[ZB)W]

[BHDG2,WK8ZQ2,WK62。8W]Trizol法99— 847628400— 400022640

[BHDW]改良Trizol法8288 8479286402720987024960

[BH]CTAB法2088273 2604023040 339208770

[BH]改良CTAB法80 84 76 84340087603384026920

[BH]异硫氰酸胍-SDS法8883 884 24520245403048025200[H][BG)F]

注:“—”表示未得到RNA,说明该法不适宜。[FK)]

[FL(2K2]23 RT-CR扩增结果

为了验证从广藿香不同组织中获得的总RNA的质量,对Trizol法提取的广藿香叶、改良CTAB法提取的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及改良Trizol法提取的广藿香根的总RNA反转录后,通过RT-CR扩增看家基因GADH基因,获得496 bp的特异目的条带(图2),与预期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一致,条带明亮清晰,说明从广藿香叶、茎、根、愈伤组织所提取的总RNA样品质量好,能够用于后期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3结论与讨论

目前,从植物中提取RNA有多种方法[0-7],不同物种或同种植物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最佳提取方法存在差异。为确保获得高质量的RNA并达到在相关研究中的要求,有必要针对

[FK(W3][TWYG2tif;S2mm][FK)]

广藿香不同器官或组织筛选出最佳RNA提取方法。蛋白质、多糖和酚类物质的污染是影响RNA提取质量的重要因素[8]。因为多酚氧化酶和RNase均为蛋白质;多糖的许多理化性质与RNA相似,在提取过程中很难将其与RNA分开,去除多糖的同时RNA也会被除去,从而导致RNA产量减少;酚类物质经磨样处理后会释放出来,易氧化褐变,被氧化后的酚类物质与RNA结合,使RNA丧失活性。广藿香不同组织或器官中多酚、多糖、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与样品得率均不完全相同,这些对广藿香不同组织或器官中RNA的提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本研究所用的5种R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Trizol法提取RNA操作简便,只需~2 h,其在茶树、甜瓜、芒果等许多植物RNA提取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20]。但笔者发现这种方法只有在广藿香叶中提取到的RNA质量较好,而在其他组织中提取的RNA质量较其他方法差,甚至提取不到RNA。这可能主要是因为该提取方法操作过于简单,无法有效地去除蛋白质等杂质。改良Trizol法中加入了强还原剂β-巯基乙醇,有效地抑制了酚类物质的氧化,同时还加入了络合物V,使其与酚类物质形成螯合物,从而有效去除酚类物质。该方法在三色堇、香蕉等多种植物RNA提取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其在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中提取的RNA均存在轻微的降解现象,可能是由材料本身的原因造成的。CTAB不仅对植物细胞具有较好的裂解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分离核蛋白与核酸的复合物,同时和巯基乙醇联合作用变性蛋白,从而有效抑制RNA酶活性。用CTAB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成分已从葡萄、苹果、棉花、瓜叶菊、矮牵牛等多种植物中分离出高质量的RNA[2-22]。本试验所用的改良CTAB法对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RNA的提取效果均优于其他几种方法。異硫氰酸胍和SDS均为强蛋白变性剂,能有效钝化RNase[23],异硫氰酸胍-SDS法在一些内源RNase较活跃的RNA提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但本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广藿香的4种组织均不是最佳的提取方法,原因是不能有效地去除DNA污染,还需后续的RNA纯化步骤,这使得后续试验复杂化。是否存在蛋白质、多糖等杂质,DNA污染情况及得率高低是判别RNA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综合以上3个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Trizol法是从广藿香叶中提取总RNA的最佳选择,从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中提取总RNA适宜选择改良CTAB法,而要从广藿香根中获得RNA,则改良Trizol法较好。本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说明了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和组织,其RNA提取的最适宜方法存在差异。

[HS2][HT85H]参考文献:[HT8SS]

[ZK(#]吴友根,郭巧生,郑焕强 广藿香本草及引种历史考证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4-27,28

[2]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H7mm]

[3]Wu Y G,Guo Q S,He C,et al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among and within populations of ogostemon cablin from China with ISSR and SRA markers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38():63-72

[4]张玉刚,成建红,韩振海,等 小金海棠总RNA提取方法比较及cDNA的LD-CR扩增 生物技术通报,2005(4):50-53

[5]乌兰格日乐,白海泉,翁慧,等 广藿香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 中成药,200,32(7):246-248

[6]孙德权,郭启高,胡玉林,等 改良Trizol法提取香蕉叶片总RNA 广东农业科学,2009(5):62-64

[7]尹慧,陈莉,李晓艳,等 百合叶片总RNA提取方法比较及优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3(4):4-45

[8]赵巍巍,宗成文,曹后男,等 葡萄花序总RNA提取方法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66-662,676

[9]高志晖,魏建和,熊换英,等 几种提取白木香茎干总RNA方法的比较 生物技术通讯,202,5(5):78-72[ZK)]

[0][ZK(#]Yamaguchi H,Hasegawa K,Esumi M rotein from the fraction remaining after RNA extraction is useful for proteomics but care must be exercised in its application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athology,203,95():46-50

狄建軍,张庆波,孙颖飞,等 蓖麻种子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203,4(5):33-34

[2]Djami-Tchatchou A T,Straker C The isolation of high quality RNA from the fruit of avocado (ersea americana Mill) South African ournal of Botany,202,78:44-46

[3]陈宏伟,万里红,杨进军,等 盐肤木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202,40(5):27-30

[4]Bianchi S, Vecchio A, Vilarino M A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RNA-extraction kits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in strawberry samples Food Microbiology,20,28():38-42

[5]王伟,李立芹,邹雪,等 马铃薯块茎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203,4():38-40

[6]Niu Y Y,Luo H M,Sun C,et al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the triterpene saponin biosynthesis genes FS,SS,SE,and DS in the medicinal plant anax notoginseng Gene,204,533():295-303

[7]Teixeira ,Fidalgo F Salt stress affects glutamine synthetase activity and mRNA accumulation on potato plants in an organ-dependent manner lant 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9,47(9):807-83

[8]李琴,王健,赵钟鑫,等 三色堇花瓣总RNA 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203,4(5):24-26

[9]赵继荣,毕阳,刘红霞,等 Trizol法提取厚皮甜瓜果实RNA条件的筛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44(2):56-59

[20]林金科,开国银 茶树RNA的提纯与鉴定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3,32():70-73

[2]胡根海,喻树迅 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棉花叶片总RNA 棉花学报,2007,9():69-70

[22]孟丽,周琳,张明姝,等 一种有效的花瓣总RNA的提取方法 生物技术,2006,6():38-40

电力供需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篇7

关键词: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级联预警,预警概率

1 电力供需预警要素分析

预警EW(Early Warning)是对系统未来的演化作预期性评价,以发现特定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为提前决策、实施防范和化解措施提供依据[1]。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需状况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电力市场的运营情况。及时发布电力供需预警信号将为电力相关部门的正确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有利于及时制定应对预案。

预警包括4个主要要素:确定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1,2]。

1.1 确定警情

警情,是指预警对象运行的不正常状态。明确警情是预警的前提。对于电力供需预警而言,供需紧张就是警情。警情可以用一组警情指标来反映。例如,全社会电力供需比、全社会用电增长率、系统备用率、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拉闸限电次数等指标可作为电力供需警情指标。

1.2 寻找警源

警源是警情产生的“火种”。电力供需的警源来自2个方面:一是电力供应,二是电力需求。

1.3 分析警兆

预警的关键在于分析警兆。警情产生于警源,警源只有经过一定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才能导致警情的爆发。警情在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出现,即警兆。

1.4 预报警度

警度是警情指标数值实际变化所含的“警”的程度或强度。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根据警兆的变化状况,联系警兆的报警区间,参照警情的警界区间或警情等级,并且结合未来情况作适度修正,便可预报警度。

预警的关键是分析警兆,即确定预警指标及其先导时间。现有的电力供需预警大都采用基于中长期负荷预测的方法[3,4,5],而对电力供需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的关注较少。目前,比较常用的指标筛选方法还是传统的方法,主要有2类[6,7,8,9]:转折点依赖指标分类法和非转折点依赖指标分类法。

转折点依赖指标分类法包括:马场法、循环方式匹配法、峰谷对应法等。这类方法基于指标的转折点(峰、谷)确定指标之间的先行滞后关系及其时差。

非转折点依赖指标分类法包括:K-L信息量法、时差相关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三角函数法、因子分析法、交叉谱分析法等。这类方法不必确定指标的转折点,而是通过计算某个统计量(如K-L信息量、相关系数、位相等)确定指标之间的时差关系。

在本质上,这2类方法都只能筛选出相对独立的单一先行预警指标。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力供需状况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很好地预兆电力供需状况,必须设法寻找多先行指标的组合作为电力供需预警指标。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基于指标时差分析和指标组合筛选的预警指标2步筛选方法。

电力供需预警包括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2个方面。电力供应主要受电源电网规划、检修计划、设备故障、燃料供应、来水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电源电网规划、检修计划、燃料供应相对比较确定;设备故障受系统状态、环境因素等的影响,是故障诊断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来水情况主要受天气影响,需要根据天气预报进行预警。文中主要研究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的筛选方法。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行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换关系,而各部门之间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换通常都伴随着一定的电量消耗,因此各行业电量之间隐含着一定的电能消耗链式关系,这个链式关系包括数量关系和先行滞后关系。因此,对电力需求而言,行业电量是一个很好的预警指标源。文中按图索骥,探寻具有预警效应的行业电量指标组合。

电力需求预警指标是满足一定条件的某个或某些指标,下面首先分析电力需求预警指标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的筛选方法。

2 电力需求预警指标满足的条件

理想的电力需求预警指标是:存在某个基准值,一旦预警指标大于该基准值,电力需求就大于其警限;反之,电力需求小于其警限。文中称此条件为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的充要条件。但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单一预警指标很难满足上述理想要求。因此,在筛选预警指标时,首先放宽上述充要条件为必要条件,即电力需求大于其警限时,预警指标必须大于其基准值;而预警指标大于其基准值时,电力指标不一定大于其警限。

如图1所示(图中,B为指标值,n为数据点,下同),实线代表电力需求,虚线代表预警指标,电力需求警限为B0(实直线),预警指标基准值为B1(虚直线)。电力需求大于B0时,预警指标大于B1(图中第3点和第5点);而预警指标大于B1时,电力需求不一定大于B0(图中第2点)。

满足必要条件的单一预警指标一般不能满足预警指标的充分条件———预警指标大于其基准值,电力需求就大于其警限。因此,还需要设法寻找满足充分条件的多预警指标的组合,即此组合中的各指标都大于各自的基准值时,电力需求肯定大于其警限。由于多预警指标组合是从满足必要条件的预警指标中筛选得到的,此预警指标组合必然满足预警指标的必要条件,即此预警指标组合肯定满足预警指标的充要条件:预警指标都大于各自的基准值时,电力需求大于其警限;预警指标组合中只要有一个预警指标小于其基准值,电力需求就小于其警限。

如图2所示,在图1单一预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预警指标2(图中点线所示)。由这2个预警指标组成的预警指标组合满足预警指标的充要条件。预警指标1和预警指标2分别大于其基准值B1和B2时,电力需求大于其警限B0(图中第3点和第5点);而只要任一预警指标小于其基准值,电力需求就小于警限B0(图中第1、2、4、6点)。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第2点和第4点,虽然有一个预警指标大于其基准值,但另一个预警指标没有大于其基准值,导致电力需求小于其警限。

3 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筛选过程

按照上述电力需求预警指标条件的分析,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筛选过程应该包括2个步骤:指标时差分析和指标组合筛选。

3.1 指标时差分析

指标时差分析是在待分析的一组指标中寻找满足电力需求预警指标必要条件的预警指标。指标时差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各预警指标的基准值和时差。

假设历史数据个数为n,X=[x1,x2,…,xn]T为电力需求指标,Y=[y1,y2,…,yn]T为某个待分析的预警指标,X的警限为xb,Y的基准值为yb,则指标时差分析数学模型为

其中,Iix+是反映xi大小的布尔变量,当xi>xb时Iix+=1,否则Iix+=0,t为预警指标与电力需求指标的时差。在时差t下,预警指标和电力需求指标将发生错位,预警指标的第i-t个值对应电力需求指标的第i个值,使得电力指标和预警指标数据都只剩n-t个。

模型式(1)中约束条件就是预警指标的必要条件,即电力需求大于其警限时,预警指标必须大于其基准值;而电力需求小于其警限时,对预警指标不作要求,可以小于其基准值,也可以大于其基准值。数学模型式(1)求解的是满足预警指标必要条件的最大基准值及其时差,最大基准值就是预警指标的警戒线,预警指标一旦越界就意味着可能有警情发生。

数学模型式(1)是一个变约束的优化问题,可以采用如下2种思路求解。

3.1.1 基准值优化

固定时差,数学模型式(1)将简化为普通的优化问题:

其中,xj和yj分别为根据时差对应取齐后的数据;数据个数m=n-t。

在每一个时差下(如从领先12个月到领先1个月)分别求解上述优化问题,得到满足预警指标必要条件的多个基准值,然后把所有基准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此预警指标的基准值,相应的时差为此预警指标的时差。

3.1.2 时差搜索

所谓时差搜索,是指从大到小逐渐减小待分析预警指标的基准值,即降低图1中的虚直线,在每一个值下都分别计算各时差下此指标是否满足上述的预警指标必要条件(电力需求大于其警限时,此指标必须大于该基准值)。如果至少有一个时差下指标满足此必要条件,则该值就是此预警指标的基准值,相应的时差为该预警指标的时差。

3.2 指标组合筛选

指标组合筛选是在第1步指标时差分析中得到的满足电力需求预警指标必要条件的指标中,筛选出满足预警指标充分条件的多个指标组成的预警指标组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同级别的电力需求警情是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其预警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电力需求的不同警限分别寻找其预警指标,即对电力需求的每一个警限分别执行上述2个步骤。

4 级联预警与预警概率

4.1 级联预警

预警指标组合中的多个预警指标与电力需求的时差往往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先行时间的预警指标构成级联预警。例如,对于由3个指标构成的预警指标组合,先行时间最长的预警指标出现警情(超过其基准值)时,为三级预警,此时电力需求出现警情(超过其警限)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先行时间较短的预警指标出现警情时,为二级预警,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可能性随之增大;先行时间最短的预警指标出现警情时,为一级预警,此时预警指标组合中的所有预警指标都已出现警情,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可能性最大。但当任何一级预警指标没有出现警情时,电力需求警报解除。

如图3所示(图中横坐标t表示月份)的2个预警指标组成的预警指标组合,预警指标1(图中虚线)的先行时间为3个月,预警指标2(图中点线)的先行时间为1个月。当2月预警指标1出现警情时,发布二级预警,电力需求5月份可能出现警情;但4月预警指标2没有出现警情,因此,5月电力需求警报解除。3月预警指标1又出现警情,发布二级预警,6月份电力需求可能出现警情;5月预警指标2也出现警情,发布一级预警,6月份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可能性随之增大,图中6月份电力需求果然出现了警情。

4.2 预警概率

级联预警中,随着不同级别预警信号的逐渐出现,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预警概率,就是当某一级预警信号出现时,对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定量度量。

对各级预警,历史数据中预警成功的频率可以作为预警概率的估计。如对由2个指标构成的预警指标组合,二级预警概率=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个数/二级预警信号出现的个数;一级预警概率=电力需求出现警情的个数/一级预警信号和二级预警信号都出现的个数。如对图3中的级联预警。二级预警概率=2/3=0.6667;一级预警概率=2/2=1。

5 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算例分析

下面通过算例分析本文提出的预警指标筛选方法。采用某省2001~2004年的全社会用电量和行业电量月度数据,从27个细分行业中筛选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的预警指标组合,并用2005年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的27个细分行业如表1所示,其中对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进行了细分。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警限设为0.3,搜索得到的一个预警指标组合如表2所示,此预警指标组合由3个预警指标组成。

由表2可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三级预警指标的时差分别为7个月、4个月和3个月。这3个行业分别为其他行业提供原料或服务,处于各自产业链的上游,因此,这3个行业用电量的变化相对比其他行业提前,具有预警作用。

图4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预警效果的验证,竖虚线左侧为历史数据,右侧为预警验证。长划线表示预警指标1及其基准值;点线表示预警指标2及其基准值;点划线表示预警指标3及其基准值;实线表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及其警限。图中,曲线是根据时差错位取齐后绘制的,由于预警指标最大时差为7个月,所以图中4年的增长率数据取齐后共有48-7=41个点。

由图4竖线左侧可见,此预警指标组合构成的级联预警的预警概率分别为:三级预警概率=2/18=0.11;二级预警概率=2/4=0.5;一级预警概率=2/2=1。

由图4竖线右侧可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只有一个点大于其警限0.3,3个预警指标也都大于其基准值0.111 8、0.136 5和0.389 3;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的其余11个点都小于其警限0.3,相应的三级预警信号都未同时出现,预警成功率为100%。

6 结论

根据电力供需预警工作的需要,初步探索了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的筛选方法。文中针对经济领域传统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指标时差分析和指标组合筛选的预警指标2步筛选方法,为电力需求预警指标的筛选探索了一个可行的研究方向。鉴于行业电量之间隐含着一定的电能消耗链式关系,本文将预警指标筛选范围锁定为行业电量。算例表明,所提出的预警指标筛选方法是可行的,确定的预警指标源是正确的。在研究新的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的同时,提出了级联预警与预警概率的概念,丰富了电力供需预警理论。另外,对于预警上限,可以根据本文的方法作类似分析。

应该指出,本文的研究还是比较初步的。未来的工作还有很多,如研究电力需求警限区间预警指标的筛选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陶骏昌,陈凯,杨汭华.农业预警概论[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2]张志强,黄漫红,刘柳.中国粮食生产系统预警指标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1):69-72.ZHANG Zhiqiang,HUANG Manhong,LIU Liu.Analysis of Chinese grain production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J].Journal of BeijingAgricultural College,2002,17(1):69-72.

[3]刘江平.电网供需预警评价防范体系的探讨与研究[J].华中电力,2005,18(4):31-34.LIU Jiangping.Analysis and discuss on early-warning system and indexes of power supply risk[J].Central China Electric Power,2005,18(4):31-34.

[4]黄陈锋.基于粗集-支持向量机的电力供需预警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6.HUANG Chenfeng.Research on power supply-demand early warning based on rough set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D].Beij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2006.

[5]彭小平.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及预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PENG Xiaoping.Analyze and design for medium and long-term electric load forecasting and prewarning system[D].Beij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2007.

[6]邱丕群,杨凤虎.金融监测预警系统[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7]王小波.经济周期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8]朱军,王长胜.经济景气分析预警系统的理论方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空空导弹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探讨 篇8

关键词:空空导弹,环境应力筛选,常规环境应力筛选,定量环境应力筛选

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是设计确定的,但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经历大量的复杂操作工艺和误用不合格元器件,会引入了各种明显和潜在缺陷,明显缺陷通过常规质量保证工序可容易排除,潜在缺陷只能通过环境应力筛选加以剔除[1]。环境应力筛选是向电子产品施加“强化”的环境应力(主要是热循环应力及随即振动应力)和电应力激励,将其内部存在的潜在工艺和元件缺陷迅速变成故障,加以剔除,从而使产品“健壮”,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的工艺。国内自1980年起就开展技术的研究和逐步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的所有在研产品均将环境应力筛选列入正式试验验收项目。

1 环境应力筛选的原理

应力筛选的原理可用应力———环境干涉理论阐明:一般产品的故障率均服从于环境应力-耐环境强度“干涉”理论。按照某一强度要求设计的产品,设其耐环境强度S服从正态分布,图1中用概率PS表示;而设产品使用经受到的环境应力E也呈正态分布,图1中用概率PE表示。当产品耐环境强度S远大于使用环境应力E时,两个分布重叠区极小(即耐环境强度S小于使用环境应力E的概率较小)此时产品是比较安全的。因此,设计上应力图使两曲线分开,以提高产品可靠性,实际这样的目标由于经济上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是不容易实现的。常见的情况是,两条曲线有部分重叠,见图1a)中的阴影区,该阴影区表明,产品中有一部分耐环境强度的能力小于使用中实际能遇到的环境应力,这些薄弱部分很可能在使用条件下被激发而发展成为故障。

环境应力筛选就是在产品出厂前先给产品施加一个接近于或等于设计的耐环境强度(S)的应力,使产品中耐环境应力能力小于施加的环境应力的薄弱部分提前暴露并加以修复,从而使产品中各部分耐环境的能力均大于施加的环境应力,从而使阴影区的面积缩小,提高产品可靠性。见图1b)。

对于电子产品,由于其所含元器件众多且工艺及装配过程复杂,在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一些工艺和元件缺陷,故其耐环境强度不象图1a)实线那样呈现简单的单峰正态分布,而是如图1a)虚线所示的由两个子集构成的双峰分布。其中左边的小峰是由总体中含缺陷产品所构成的;而右边的大峰是由总体中不含缺陷产品所构成的。正是由于该次品小子集的存在,使电子产品的应力-环境干涉区面积大为增加,一旦这些混有次品的产品投入市场,在使用环境应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早期故障。由于双峰分布的两个峰通常是有一定距离的,故环境应力筛选恰好可利用这一点,通过适当的筛选应力的作用既能挑出次品,而又不至影响产品正常的性能和寿命,从而使交付的产品可靠性大为提高。

2 两种环境应力筛选法的比较

国内外武器装备常用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有两种:常规环境应力筛选法和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法,下面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实施途径和特点。

2.1 常规环境应力筛选

常规应力筛选是指不要求筛选结果与产品可靠性目标和成本阈值建立定量关系的筛选,仅以能筛选出早期故障为目标[2]。实施途径是基于相应的航标、军标,然后凭经验裁减后确定;或通过步进式实验摸底确定。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目前相关的标准,如GJB1032—19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3]、HB5830系列标准《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等完善度很高,裁减选用很方便,因此应用非常广泛。国内航天、航空领域多家单位在多个型号上都采用了此种应力筛选法,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论是弹上产品,还是地面设备的使用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常规应力筛选的缺陷也很明显,其无法定量评价所用的应力强度对产品的筛选效果,也无法对检测效率、筛选效果做出定量分析。筛选后的产品不一定到达其故障恒定阶段,如图2所示。常规筛选的结果,产品的故障率可能达到F点,也可能到达E或G或其他点,其结果不可评估。

2.2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

2.2.1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方法

定量筛选是指要求筛选的结果与产品的可靠性目标和成本阈值建立定量关系的筛选。定量筛选的主要变量是引入缺陷密度、筛选检出度、析出量或残留缺陷密度。引入缺陷密度取决于制造过程中从元器件和制造工艺两方面引入产品中的潜在缺陷数量;筛选检出度取决于筛选用的应力把引入的潜在缺陷加速发展成为故障的能力和所用的检测仪表把这些故障检出的能力,残留缺陷密度或析出量则取决于引入缺陷密度、筛选检出度。

这些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定量筛选过程中通过制造过程中控制所用的元器件质量和加工质量来控制引入产品的缺陷数(DIN);通过选用适当的应力和检测仪表来控制缺陷的析出量(F),从而使出厂产品中残留的缺陷导致出现的故障的概率达到与产品要求的可靠性相一致的水平。

定量筛选的目标与有可靠性目标值的产品中的残留缺陷密度(DR)有关。产品中残留缺陷密度(DR)则与引入产品的缺陷数(DIN)、筛选检出度(TS)和检测效率(DE)有关,可用公式(1)表示:

(1)式中:DR—残留缺陷密度,个/每个产品;

DIN—引入缺陷密度,个/每个产品;

F—析出量,个/每个产品;

TS—筛选检出度;

SS—筛选度;

DE—检测效率。

2.2.2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实施途径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实施途径是通过建立环境应力与缺陷筛出率的定量模型,制定筛选大纲通过控制筛选应力类型和级别,使产品残留缺陷密度小于等于筛选定量目标值。

进行定量筛选前,首先应按可靠性要求确定残留缺陷密度目标值(DRG),而后通过适当的选择筛选应力及其大小、监测方法、筛选所在等级。甚至必要时调整由元器件和加工引入的总缺陷数(DIN)来设计出一个筛选大纲,使其满足目标值(DRG)。实施此大纲时,应进行监测和评估,确定DIN、SS、DR观察值,并于设计估计值比较,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实现残留缺陷定量目标,同时又使筛选成本不超过现场故障修理阈值,以使筛选最经济有效。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实施步骤分为6步:

a)根具要求的可靠性值MTBF确定定量目标DOUT,即输出缺陷数(DOUT=100λ0,λ0=1MMTBF)

b)预计被筛选产品中的输入缺陷数DIN

c)筛选率TS=1-(DOUT/DIN);确定故障检测效率DE;筛选度SS=TS/DE;

d)确定筛选应力类型(通常有随机振动、温度冲击、恒定高温等)

e)分配个筛选应力的百分比,一般假定输入缺陷有24%是由随即振动筛出的,有76%是由温度循环筛出的,由此可知随即振动筛选强度SSRV=0.24SS,温度循环筛选强度SSTC=0.76SS;

f)适当的选择随机振动量级,使满足上述的SSRV要求;同理,确定温度循环应力等级。

2.2.3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特点

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是一个动态的闭环过程,其优点在于通过连续的过程的监控,筛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不断优化筛选条件,完善筛选大纲,最终使产品残留缺陷密度小于等于产品可靠性要求确定的残留缺陷密度目标值。

2.3 两种筛选方法的比较

两种筛选方法的比较见表1。其中常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简单,实施需要的条件、信息数据需求量少,有成熟的标准可供裁减,在产品研制和批产阶段均可采用,但筛选效果无法定量评价;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更科学,但对使用者要求高、方法较复杂,需要大量已知信息数据的支撑,在型号研制阶段采用不易实现,多在批生产中应用。

3 结束语

目前,空空导弹广泛采用的就是常规应力筛选法,但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同样的筛选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阶段(如设计阶段和批生产阶段),筛选效果大相径庭。设计阶段筛选效果良好,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高,而批生产交付阶段产品却质量波动大,故障率偏高,很明显此筛选方案效果不理望,但其偏离理想值的程度无法做出定量评估,也就对方案改进无从入手。

环境应力筛选如不能最大限度的将潜在缺陷剔除,产品中即使存在很少的潜在缺陷也可能严重降低其现场可靠性。特别是对于空空导弹此类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高效的环境应力筛选就更显得关键。

所以我们建议,在空空导弹的科研试制期采用常规环境应力筛选法,取其简便,易行,同时积累各种相关数据量,而批产交付期采用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法,实现其在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确保装备战斗力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胡昌寿.航天可靠性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GJB1032—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1990

一种基于多元统计的数据筛选方法 篇9

1. 基本思想与方法

多元统计分析中有许多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前者将多个相关变量转换为少数综合变量, 反映原变量的信息, 而这些综合变量之间并不相关, 主成分导出可借助样本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求得。彼此间关联较为密切的变量分属同一类, 不同类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小越好, 一类变量代表一个本质因子。因子分析就是要寻找这种类型的模型或结构。

2. 具体实例

2.1 直观示意图的应用实例

主成分分析是应用于实际的数学方法。当计算结果不能解释原始数据时需要进一步分析, 例如:增加、减少某些原始数据;分析特异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等。

例1:这里有100个大学生的高等代数, 数学分析, 概率论, 书法技能, 演讲技能, 教材教法的成绩如下表。

把一、二主成分的载荷点绘制出二维图, 便于直观地显示并解释原来的变量, 用载荷图表示如下。

由上图看出, 第一主成分充分解释了专业课素质, 也充分解释了教师技能, 但其符号相反。也是由于两类科目的性质不同。因此, 同第一主成分可以识别出偏于专业课素质或偏于教师技能的学生。

由于主成分分析仅仅是因子分析的特例, 所以下面再用因子分析来验证上述结论, 并进行更精密清晰地解释。

从SPSS的输出:

可以给第一个因子起名为“教师技能因子”, 而第二个因子起名为“专业课因子”。可以直观看出每个因子代表了一类学科, 经渭分明。

2.2 分组主成分分析实例

主成分的确定问题, 实质上就是权数的确定问题。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目的是要给各指标赋予适当权数。如果第一个主成分分量的方差所占比例 (贡献率) 小于85% 时, 应该将多个主成分分量结合考虑, 采取的处理方法有因子分析、作旋转或进行加权处理。

因子旋转 : 对初始因子进行正交变换 (旋转) 。最理想的结构是每个变量只在一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 而其余因子载荷较小。各因子中具有较大载荷的变量作为一组, 所有的变量都分别归于某一组中, 每一个变量仅归于一个因子, 各组间的变量线性无关。

(2) 分组主成分分析 : 对各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由于各组内的变量极其相关, 故只取第一主成分也是综合主成分即可代表, 那么, 各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为C (j=1, 2, …k) 。

这种分组主成分分析法优势明显, 它充分利用了第一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的综合作用, 综合凭借模型的解释;同时, 借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变换对变量进行分组, 构建成评价体系结构。

结语

在数据挖掘过程中, 统计分析为其提供了许多合理的、有效的分析方法。比如在选择数据, 准备数据, 审计数据, 构造模型, 验证调查结果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数据挖掘为统计学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 给统计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并推动着统计学的发展。

摘要: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尝试给出了一种具体的数据筛选方法和实例, 以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数据, 同时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挖掘数据背后的知识。

关键词:数据挖掘,多元统计,数据筛选

参考文献

[1]塞英.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方向研究与应用.管理科学学报, 1999.2 (9) .

[2]邵峰晶, 于忠清.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筛选方法 篇10

随着国家医疗投入的不断增加,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工作备受社会各方关注。如何科学、规范地采购和管理,面对各部门的医疗设备购置计划,设备管理部门要进行严格筛选,明确设备购置原则和筛选的方法,既要保证医院整体发展,又要兼顾各科利益[1],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公正、公开、公平。

2 目前筛选现状分析

目前,医院在每年第四季度都要组织各科室申报下一年度医疗设备购置计划,使用科室填报《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和相应的《可行性报告》上报设备科汇总。使用科室主要从3个方面考虑申报购置项目:一是科室临床诊疗需求,属科室必备项目;二是从学科自身发展考虑,为使本科室在学术上或应用新技术上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引进新设备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高在同行业的知名度;三是从增加科室经济效益出发,购置设备。总之,科室都是从自身考虑购置设备,有时会偏离医院整体发展主线,院方应把医院未来发展规划告知全体员工,让规划深入人心。因医院每年购置设备资金有限,应优先考虑与医院发展规划相关所需的设备项目,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急需的地方,使之发挥更大效能。所以要对科室申报的购置项目进行有组织的、科学的、系统的筛选,因此急需加强管理,形成制度,以达到科学、合理、有效之目的。

3 筛选应把握的原则

医院首先要从整体发展、区域定位考虑购置医疗设备,把握主要学科,兼顾次要学科,尽量做到均衡发展[2]。要想从繁多的购置项目中筛选出采购项目,首先要确定筛选原则,原则要以医院发展规划为主线,优先考虑基础学科、基础设备,这是医院立足之本,把基础的、必备性、共用性强的项目以医院的名义纳入购置计划;其次,考虑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在各科均衡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优势学科,使购置资金有所倾向;最后,对购置项目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首选投资少、效益好的项目优先购置。以上述几方面为原则召开医院采购委员会,对申报项目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逐项论证、排序,以达到项目筛选的目的[3]。

4 筛选、评估的具体方法

对申报的购置项目分类汇总,从不同角度有目的、科学的、系统的对预购置项目进行评估,每个评估项目之间都有关联,只是侧重点不同。为了增加可操作性,应对每个评估项目进行量化处理,评分标准的权值体现了该项目的重要程度,采购委员会评审专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申报项目逐项评估打分,最终依据每个项目评估情况和年度采购预算确定采购项目。具体评价项目如下(满分:300分)。

4.1 设备基础性、共用性评价(满分:40分)

(1)评估项目:(1)对医院基础学科水平的影响;(2)购置的设备是否具有多科共用性。

(2)评分标准:影响大20分,一般10分,无影响不得分;(2)5个科室以上可共用20分,3个科室以上可共用10分,2个科室可共用5分。

4.2 设备对本院临床诊疗水平的影响(满分:90分)

(1)评估项目:(1)设备缺失对临床诊疗影响评价;(2)设备缺失对就诊率影响评价;(3)设备缺失对临床诊疗水平影响评价;(4)设备缺失对临床整体水平影响评价;(5)设备缺失对医院竞争力影响评价;(6)设备缺失对医院领先学科影响评价。

(2)评分标准:以上各项满分15分。造成对医院影响程度0~10分,造成对科室影响程度0~5分。

4.3 设备对本院医技、科研水平的影响(满分:30分)

(1)评估项目:(1)对提高学科水平影响;(2)对吸引高技术人才影响;(3)对完成科研成果影响。

(2)评分标准:以上各项满分10分。造成对医院影响0~5分,造成对科室影响0~5分。

4.4 经济效益评估[4](满分:35分)

(1)评估项目:(1)投资回收期;(2)投资回报率;(3)设备性价比评价;(4)采购资金的来源。

(2)评分标准:(1)投资回收期:1 a 10分,2 a 9分,3 a 7分……9 a以上1分;(2)投资回报率:50%(含)以上10分,每降低5%扣1分;(3)设备性价比:优10分,良8分,中6分,差3分;(4)采购资金的来源:专项资金5分,自筹资金5分,科研资金5分,计划资金5分,非计划资金3分,其他资金1分。

4.5 现有同类设备运行评估[5](满分:25分;无同类设备忽略此项)

(1)评估项目:(1)设备使用寿命评价;(2)厂商保修、维修及升级服务评价;(3)设备使用率评价。

(2)评分标准:(1)设备使用寿命评价:每年1分,最高10分;(2)厂商保修、维修及升级服务评价:0~5分;(3)设备使用率评价:满分10分,每年度内每闲置1个月扣1分。

4.6 现有同类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评估[6](满分:40分;无同类设备忽略此项)

(1)评估项目:(1)日常使用率评价;(2)由于设备本身原因故障率;(3)由于设备本身因素造成事故;(4)设备闲置状况评价。

(2)评分标准:(1)日常使用率评价:高10分,一般6分,低3分;(2)由于设备本身原因故障率:高0分,一般3分,低6分,无10分;(3)由于设备本身因素造成事故:高0分,一般3分,低6分,无10分;(4)设备闲置状况评价:高0分,一般3分,低6分,无10分。

4.7 对预购置新设备性能及技术指标的评估(满分:40分)

(1)评估项目:(1)设备技术水平评价;(2)设备精准度评价;(3)同类产品相比科技含量及领先水平评价;(4)市场占有率及用户结构;(5)设备对外围及辅助设施要求(房、水、电环境)。

(2)评分标准:(1)设备技术水平评价:高10分,一般6分,低3分;(2)设备精准度评价:高10分,一般6分,低3分。(3)科技含量及领先水平强10分,次强8分,一般6分,差3分;(4)市场占有率及用户结构:三甲医院30%以上5分,二甲医院30%以上3分,二甲以下医院30%以上1分;(5)设备对于外围及辅助设施要求(房、水、电环境):无特殊要求5分,一般要求3分,需要特殊要求1分。

5 筛选注意事项

评分标准权值的大小体现了该项目重要程度,各医院在评估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分值大小,细化每项权值评分标准,使之更贴近本院实际情况,以达到实用之目的。预购置设备在学科发展和设备性能上要有前瞻性,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至少要处于中上等水平。千万不要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选取标准,医院发展了,经济效益自然就上去了,效益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6 讨论

购置项目筛选原则和方法要充分体现科学、规范、公正、公平的管理理念,同时医疗设备购置项目的筛选是一项繁杂、重要的工作,科学、有效地筛选购置项目可使有限资金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阐述了项目筛选应把握的原则及具体方法。对预购置项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地、逐项地评估,使购置项目筛选达到有效、实用的目的,体现了“科学、规范、公正、公平”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原则,筛选,评估

参考文献

[1]林洁娜,林小玲.新形势下医疗设备采购和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2004,20(增刊1):432-434.

[2]周文光,孔悦.医院现代采购浅谈[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9):71.

[3]罗惠超.全成本核算中的医疗设备采购和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6):79-80.

[4]李树森,王伟.强化采购管理降低医疗成本[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3):49-50.

[5]谢占林.浅谈医疗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体会[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6):136-137.

筛选方法 篇11

最新上市3M分子检测系统将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和生物荧光实时检测技术(BART)结合在一起,这种创新技术全面提升了操作简便性,准确性,检测速度和性价比,在分子层面上实现了针对食源性致病菌准确、高效的检测。其检测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倍,引物设计远比普通PCR更加巧妙,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扩增效率更高,检测时间更短,检测步骤更少,操作中发生人为污染和技术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可以同时检测多个项目,是高通量、多检测项目的技术;实时且自动化的结果判读;对环境要求更低,适用范围更广。

产品原理

(1)环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技术

整合了针对靶基因区域特殊设计引物及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酶,大大简化了工作步骤;只需要恒定温度就能完成扩增,无须PCR循环温度的变化。由于扩增反应全过程在同一温度下进行,因此使得对仪器的要求大大简化。

(2)采用创新性的生物荧光捕获技术

通过捕获DNA扩增反应过程中产生ATP而发出的生物荧光,自动化检测DNA扩增产物,无须后续步骤手动检测,对环境无污染,对操作人员无伤害。技术参数

(1)仪器原理:环介导核酸等温扩增生物荧光检测技术;

(2)检测项目: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属、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0157;

(3)检测容量:96个检测位置,可同时检测4个项目,最多一次可检测94个样品;

(4)仪器判读:96通道生物荧光检测器;

(5)检测灵敏度:lcfu/25g;

(6)前增菌时间:一步前增菌,各个检测项目增菌时间如下:沙门氏菌(8~18小时)、李斯特菌属(22~48小时)、大肠杆菌0157(8~墙小时);

(7)仪器上机检测运行时间:阳性结果(10~20分钟)/阴性结果(75分钟);

(8)仪器尺寸(主机):350mm×230mm×100ram(长/宽/高);

(9)仪器电压:220V/50Hz。

产品特点

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食品或环境样品中的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属、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0157等致病菌;无须离心及DNA纯度验证等步骤,节约设备成本;优化试剂盒保存条件,试剂盒可常温保存长达24个月;友好的操作界面,检测结果以图表和直观检测点两种形式来表示,并能通过软件进行趋势分析;通过AOAC认证。

筛选方法 篇12

益生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生态制品、活菌制剂,是指一类通过添加到食品或饲料中能够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从而对人或动物产生有利影响的微生物。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和非肠道菌。众多研究表明,水产动物肠道菌群主要是由鱼吞咽水与进食时所带入,进入体内的各种菌种相互作用竞争,最后达到微生态平衡,从而形成水产动物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提高养殖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1 益生菌发展简史

益生菌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水产益生菌利用的研究则更加短暂(表1)。

2 研究现状

2.1 益生菌种类

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益生菌是乳酸菌,之后研究人员又相继发现其他益生菌[8,9](表2)。

2.2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制

目前,人们对益生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其作用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主要是由于人或动物肠道内微生态环境非常复杂,有近400种菌群表现栖生、互生、偏生、竞争或吞噬等关系。如今普遍认为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宿主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增殖有益细菌,抑制有害细菌,从而使前者成为优势菌群使宿主受益[10]。下面是6种当前主流的作用机理以及一些近期提出的作用机制,而且一般益生菌都只符合其中的几个作用机制[11]。

2.2.1 竞争附着位点。

据报道,病原菌黏附在水产动物表皮和肠道上皮黏膜的能力与其对宿主的毒性有关[12],并且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13],同时益生菌只有较长时间定植才能够显示潜在的益处。因此,黏附能力是筛选益生菌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竞争附着位点也成为抑制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线。Olsson等[14]从大菱鲆和欧洲黄盖鲽的肠道和表皮分离出11株菌,发现其在肠道黏液中比鳗弧菌具有更强的黏附和生长能力,证实这几株菌能有效地同病原菌竞争肠黏膜上的附着位点。

但有关鱼苗的益生菌定植信息仍较少,且由于在幼鱼成长过程中黏附位点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及肠道内化学组成的改变。因此,并不能确定从成鱼体内分离出的黏液是否能代表幼鱼体内菌种的黏附特性[15]。

2.2.2 产生抑菌物质。

益生菌会分泌多种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有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溶菌酶、细菌素等),影响病原菌的定植和生长,反过来这些物质又影响宿主和病原菌对化学物质和能量的竞争,以此来调节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16]。许多从水产养殖环境中分离的细菌在体外可抑制某些水产动物中出现的病原菌,但至今仍无法证实其在体内条件下也可产生这些抑菌物质[17]。因为环境会影响同一菌株的抑菌能力,所以不能通过体外的抑菌作用来预测其在体内的活力。尽管如此,体外拮抗作用仍然是筛选益生菌的一个指标,用于体外检测该菌是否对目标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

2.2.3 竞争化学、营养物质及可利用能源。

营养素和可利用能源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决定宿主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组成情况。当环境中营养素有限时,益生菌与病原菌会争夺营养,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Verschuere L等[7]报道具有含铁细胞的益生菌和病原性依赖于含铁细胞的病原菌竞争铁离子,从而抑制后者活性。

2.2.4 作为营养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水产动物中的微生物菌群有助于宿主的消化吸收。以鱼为例,据报道,类杆菌属(Bacteroides)和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能够为宿主提供脂肪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18]。而一些微生物如农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短藻等都有助于北极红点鲑鱼对营养的吸收[19]。另外,一些细菌可以产生胞外酶制剂,如蛋白酶、脂肪酶,以及必要的生长因子并以此参与贝壳类的消化过程[20]。

2.2.5 净化水质。

益生菌能够有效改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质,所涉及的微生物类群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以芽孢杆菌为主的复合微生物,主要通过生物拮抗作用、生物絮凝作用、利用有机酸、氨、硫化氢等的光合作用,以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和铁、汞等有毒物质的转化作用。李卓佳等[21]将芽孢杆菌投入虾池,一段时间后,其能够显著抑制弧菌类群生长繁殖,有效预防虾病,同时可以促进底泥异养细菌生长繁殖,利于虾池自我净化,另外其还能促进浮游微藻平稳繁殖,有助于营造虾池良性生态循环。

2.2.6 增强免疫反应。

增加动物免疫力是益生菌的重要作用,也是其代替抗生素的一个重要原因。益生菌可以刺激免疫器官发育,提高抗干扰素和巨噬细胞活性,并可以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激发宿主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杜远明等[22]分离节杆菌和乳杆菌投喂鲢鱼,结果发现实验组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巨噬细胞吞噬率、成活率、特异性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Rengpipat等[23]将芽孢杆菌S11喂养斑节对虾,发现其可以有效增加吞噬能力,并且激活酚氧化酶和抗菌活性,表明S11可利用免疫反应和益生菌竞争排斥来防御病原菌。

2.2.7 其他。

(1)干扰群体感应。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许多病原菌中发现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AHL和AI-2,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微生物的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如生物膜形成和致病基因表达等,因而阻断群体感应是抑制病原菌的一种新的方法[24]。Manefield M等[25]从海洋红藻(Delisa pulchra)中提取一种AHL类似物卤化呋喃,有望成为群体感应的阻断剂,这类化合物如添加适量,可有效抑制弧菌属病原菌。(2)抗病毒活性。一些益生菌具有抗病毒活性。尽管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但实验室研究指出,病毒失活可能是由化学或生物物质引起,如藻类的提取物或细菌的胞外酶等。据报道,从鲑鱼属鱼卵中分离出的假单胞菌、藻弧菌、气单胞菌和棒状杆菌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具有抑制作用[26]。(3)溶藻作用。益生菌对许多种微藻都有一种重要的溶藻作用,尤其对引起赤潮的微藻更加有效[27]。然而益生菌抑制藻类生长的这种性质对育苗技术是不利的,因为育苗时需要向培育池中添加单细胞藻类,但是如果在培育池中出现不良的藻类时,就可以借助于此性质将其清除。

2.3 益生菌筛选研究进展

2.3.1 获取背景信息及假定菌种范围。

在开始对益生菌发展历程的研究之前,需要考虑培养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只有对某种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效果有所了解,才能决定该种益生菌是否可以应用于水产养殖。筛选获得大量候选益生菌种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体内筛选和体外环境筛选均可,并没有明确的迹象显示从宿主动物体内或者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出来的假定益生菌要比从野生种群或者位于不同栖息地的宿主动物中分离出的益生菌表现的更好[8]。

2.3.2 获得假定益生菌菌种。

筛选益生菌种的一种普遍方法是体外抗性测试。在测试中,由于固体或液体介质中的病原体暴露在候选益生菌种或其胞外产物下,可根据抑制性化合物,如细菌素、铁载体的产量或者对营养成分的竞争来选择益生菌种[28]。

2.3.3 安全性评估和残留量检测。

益生菌对宿主动物不应有致病性,这一点应该在使用益生菌种之前得到确认。因此,宿主动物需在有外压和无外压2种条件下进行测试。当筛选菌种的时候,需要考虑益生菌种和藻类的相互作用。对益生菌安全和效果评价时,需考虑他们经过宿主动物胃肠道时的残留量(例如对胆盐的抵抗性,低p H值和蛋白酶的抗性)[29]。益生菌种群应有效附着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进而减少致病病原菌的定植和大量繁殖。

2.3.4 活体中评测。

候选益生菌种的作用还需要在活体中得到检测,包括向培养下的宿主动物体内引入候选菌种,并监测生长状况、种群分布、残留量和各种理化指标[30]。然而当需要微生物控制的时候,具有代表性的活体体内的测试看起来是评价益生菌对宿主动物的潜在影响的有效工具。另外,可能的益生菌必须对宿主动物有有益作用(如加强营养和增加免疫响应)。最后,益生菌种必须可以在平常储存条件下稳定生长,并且在技术层面上可用于工业生产(如冻干技术)。

2.3.5 饲养条件下的作用。

以上的测试标准对于选择益生菌种有重要作用,但是要确认其为有益菌种,饲养试验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宿主动物经益生菌培养效果的实际测评需要长期的观察与调查[31]。

3 益生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1 益生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众多研究已表明,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对水质的改善和保护水产动物免受病原菌侵害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菌种不稳定、微生物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对突发流行病效果不明显、菌体在体内定植机理尚未阐明、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明确。Atlas[32]认为由于因果关系仍不明确,不能被科学系统的论证,所以益生菌的使用仍存在争议,还不被科学界认可。由此可见,研究作用机制的重要性,因为任何长期的商业应用都必须考虑到对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如添加益生菌是否会永久改变微生物菌群或会影响该区域内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转变。据报道,某些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是由于它们产生的抗生素引起的,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人们减少使用抗生素的初衷[8]。另外,增加对益生菌机理的认识也有助于更加高效地筛选益生菌。如今阻碍益生菌作用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最大障碍是体内与体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众多体外的试验结果并不符合生物体内的实际情况。

3.2 益生菌制剂的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总结出以下发展方向。首先,进一步研究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体内定植机理研究是重中之重,有利于益生菌制剂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和应用;其次,开发新型菌种,如耐酸、耐盐、耐高温等的菌种,提高益生菌产品稳定性,增加养殖过程中的可选择性;最后,加强应用方面的研究,如长时间保持菌种活性、改进菌种搭配,提高复合型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以及菌种使用条件,进一步提升利用效果。尽管益生菌存在一些缺点,但相对其他抗病途径而言,因其绿色、环保、安全的特性,仍是抗生素首选的替代品。

【筛选方法】推荐阅读:

工艺筛选05-18

植物筛选05-19

引进筛选05-30

筛选价值06-05

农药筛选06-06

筛选整合06-13

生物筛选06-21

筛选原则07-06

药物筛选07-25

筛选分离07-28

上一篇:税率测算下一篇:大学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