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

2025-01-16

仿古建筑(共12篇)

仿古建筑 篇1

广义地说,我们作为社会、文化的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和制作出来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社会文化意涵”的。“建筑的社会文化意涵”,此话题之所以特别重要,是源于建筑的独特属性:它的修建消耗巨大的自然、社会和人力资源,它在物质意义上为人们提供生存庇护所和活动平台,它又是特定文化状况的一种反映或表现。

本次谢英俊回顾展题为“人民建筑”,其策展序言寥寥数语,视野却非常宏大。策展人史建的首要意图在于把谢英俊的当下实践放在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如果说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其理想是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那么谢英俊今天的实践对这个传统有哪些延续和更新?沿着这思路,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话题,如现代建筑与工业、建造、用户、场所、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对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感兴趣:中国语境。实际上,当我最初看到“人民建筑”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包豪斯,而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在中国社会生长的、35岁以上的人,一看到“人民”这词,心里都会“一激灵”。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人民公园、人民大道、人民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空间环境,耳边充斥着“我代表人民,来看望你了”或“我代表人民,判处你死刑”之类的话语。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人民”,实际上与英文的People和德文的volk,涵义不尽相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建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向包豪斯现代传统那里引导的同时,还在利用“人民”这个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尝试与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展开对话。那我想进一步问,在20世纪中国,“人民”曾是什么涵义,今天又是什么涵义?中国建筑相应有哪些表现?而今天谢英俊的实践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理解?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穷一国之力,在北京修建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该工程目的在于“反映建国十年来的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建筑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象征物。

2008年,四川建筑师刘家琨自己捐资、设计修建了一个小纪念馆,用来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死去的初中学生胡慧姗。刘家琨说:“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建筑是呵护个人生活的庇护所和弘扬个人生命价值的纪念碑。

上述两段话,间隔半世纪,体现了“人民”定义的深刻变化:从一个集体、抽象、政治性、道义上的大词“人民”中,开始分解出很多个体、具体、公民法权意义上的“个人”。胡慧姗纪念馆,恐怕是以最强有力的语言弘扬了这种变化,但它并不是建筑孤例。我们可以宽泛地说,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个人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私人开发商和业主的涌现,一些明星建筑师、明星开发商、明星项目(尤其是那些意在彰显个体用户“个性”的楼盘如别墅)的出现,都多多少少在空间文化上推动了“个人建筑”的发展,只不过这里涉及的“个人”往往是比较“优越”的个人,而不是胡慧姗式的“普通生命”而已。简言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当代中国建筑的状况:一方面作为国家、政权、民族集体表达的建筑仍在盛行 (奥运、世博等) ,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表达的建筑也在积极涌现——一个“人民”和“个人”建筑并存的局面。

这里一个新的社会危机,连带空间危机,凸显了:在抽象的,几乎被架空了的“人民”和无数零散的、孤立的“个人”之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中间层次。而这正是公民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个零散孤立的公民,如何能进一步形成一个个团体,以此为单位,来更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和争取公民权利?在“人民”和“个人”之间,我们能不能发展出一个中间概念——“社区”概念,一方面把“人民”具体化,另一方面把“个人”们团结起来?在空间上,规划、设计和建造,能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官方行政体系中,我们还留存有“单位”或“居委会”,但那是正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和城市旧区,我们还有很多靠传统社会纽带维系的社区,但它们大多在迅速衰落,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拆解的危险。在城市开发中,我们有较近出现的“居住小区”,但那更多的是硬件意义上的集中,而不是社会性的集合。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今借助网络、传媒平台,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积极讨论,以及公民维权运动的兴起,正使得“社区”的概念呼之欲出。但对我们建筑行业而言,遗憾的是,“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尚没有在实体空间维度上得到支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谢英俊(也包括其他台湾同行)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模式——“社区建筑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用户本身的社会纽带

谢英俊团队的建筑用户往往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成熟“社区”,他们之间靠各种社会纽带相联,如族裔、地域、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谢的介入,是帮助他们通过建造,强化和改善既有的社区。相形之下,中国建筑师的末端用户往往是在剧烈的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被打散后再重新组合的原子化的家庭单元,而很少再有任何成型的社区(或许西安鼓楼回民区洒金桥—大麦市街和新疆喀什老区的改建,可算特例:原居民靠强烈的族裔和宗教纽带,争取到就地安置,从而得以继续维持原有社区)。

2)建筑师与用户的交流界面

谢英俊团队在设计建造的全过程中能直接和建筑的用户交流。而在大陆,或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师即使动辄设计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影响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也是在依循开发商对市场的定位,而无缘与用户见一面,“用户参与式设计”更无从谈起。

3)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双重整合的角色

谢英俊的团队工作贯通社区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各环节,在每一环节上又都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吸收多方人士参与,因而其建设过程不光是硬件上的建造过程,也是软件上的加强社区凝聚力的过程。他所扮演的master builder的角色是兼具专业和社会角色于一身的。相形之下,通常的建筑过程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持续分解过程,设计、建造、使用,一系列环节线性传递下去,建筑师虽号称“龙头专业”,起到一定环节的专业监督作用,但根本无法起到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和关系的作用。

4)“人民建筑”的现代传统再定位

谢英俊的启发在于,建筑师如仅仅满足形式游戏,其实践的空间恐怕会越来越狭窄,其社会干预力量会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到策展序言提出的问题,谢英俊今天的实践,促使我们在多方面为“人民建筑”——这个现代建筑运动的理想再定位,包括建筑师的教育、建筑师对相关产业的介入、建筑师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建筑师与社会状况的互动,等等。

谢英俊长达十一年的建筑实践,无疑构成当代建筑的一个宝贵资源。本次“人民的建筑”展览非常敏锐、及时地对这资源做了初步梳理工作,意义重大。我呼吁在这基础上,能有一批建筑师和学者们更进一步,做一些实证研究,更具体、深入地解读谢英俊的工作。我感觉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些关心谢英俊的读者们,甚至包括谢英俊本人在讲话时,大多在较抽象的层次上谈论他的工作。我们赞赏他的实践哲学、价值观、工作态度、服务对象、总体策略和积极的社会效应,但我们不能仅此而已。我们需要整理出更系统、翔实的资料,对谢英俊众多案例的开发、设计、修建、使用等各方面进行切实调查、分析,既整理出一套专业的、技术性的资料,也总结出谢英俊团队在社会组织、动员方面的经验,既要有他在十几年不懈探索、实验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要包括他的挫折、教训和与现实各层面交接时遇到的冲突矛盾。现在中国建筑学院中有这么多博士生要写论文,这么多建筑师、学者要做科研、出书,但愿其中会有一批人投入到这项极有价值的研究中!

仿古建筑 篇2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者,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及其构筑的话,那就是抛弃老祖宗的东西,所以我们想通过制作模型,来更深的了解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

一.木建筑模型制作前期

主要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通过查阅书籍,看中国古代建筑解说视频,看中国古代书籍《营造法式》图解分析,了解木结构之间的组合与搭接,榫卯结构,柱与梁的搭接等等,在前期当中,不断搜集一些对木建筑有用废品,如一次性筷子、烧烤竹签、冰棍杆、废笔杆、一些电冰箱纸盒、透明塑料。

二. 建筑模型设计构思

设计制作模型的比例构思,因为是单体建筑所以选用1:50或1:100或1:200等;

形体构思,选择中国古代建筑,但与真实建筑有所误差,可适当调整。色彩和表面处理效果,可模拟真实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涂料处理。主要采用贴饰工艺和喷绘工艺。

三.建筑模型制作

1.绘制建筑模型工艺图首先确定模型比例,绘制建筑模型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2.排料画线将制作模型的图纸码放在已选好的板材上,在图纸和板材之间夹一张复印纸,然后固定好用转印笔描出各个面板的切割线。

3.加工镂空的构件比如说有需要钻孔的部件。

4.精细加工部件有些部件需要进行修整

5.部件装饰

6.组合成型对照图纸精心的粘接

7.进行周围环境的配置,如道路、树木、草坪、路灯等等,制作的工具

绳子界刀,切圆器,45度切割刀,U胶,切割板,剪刀,尺子,乳胶,双面胶。丁字尺 三角板 一些辅助工具。

希望通过这次的废品模型制作,不仅可以对废品的回收利用保护环境,也对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的了解。

报告人 张是芽

浅析仿古建筑屋面常见形式与特点 篇3

【关键词】建筑屋顶 屋脊 屋面特点

1、 工程概况

彝人古镇位于云南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3141亩,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是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是以仿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其显著的特点是把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相结合,形成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一体的文化精品项目。他将传统古建筑格调与现代建筑文化和彝族文化相结合,既充分展示彝族的人文文化和建筑文化,又满足旅游和居住的需要,使楚雄成为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展示的核心。彝人古镇独特之处在于他使用传统的青瓦为屋面装饰的主要材料,通过复杂的几何形状呈现完美的外部轮廓,深檐远出,柔和曲线、脊饰显著,既沿袭中国古建传统特色,式样丰富而赋有民族特色,又表现了彝族建筑的美妙与多彩,对体现彝人古镇整个建筑的特征和特性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仿古建筑屋面

仿古建筑的屋顶不仅是在建筑最上面起围护结构的作用,而且屋顶的形式、屋脊做法和装饰物,以及采用的屋面材料等,都能反映出建筑的等级,建筑的使用性质、类别,建筑物业主的身份、地位等,在这些方面都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规定,是绝对不可逾越的。

仿古建筑的屋面种类繁多,按房屋类别分为庑殿屋顶、歇山屋顶、悬山屋顶、硬山屋顶、攒尖屋顶等,按屋面檐口的层数分为单檐屋顶和重檐屋顶,按瓦材的材质分为琉璃瓦屋顶、布瓦屋顶和小青瓦屋顶,按屋脊形式分为尖山顶式屋顶和卷棚顶式屋顶。仿古建筑屋面不同方向的坡度相交,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屋脊处理样式。根据屋脊所在的位置不同,分正脊、垂脊、戗脊、博脊等。根据彻筑的方法不同,分为清水脊、皮条脊、鞍子脊、空花脊等。根据建筑屋顶构造和装饰中需要在脊上安装吻兽,在不同部位的屋脊上,安置了各种装饰脊件,正如吻、垂兽、仙人、走兽等,都各由其寓意,增强了屋顶的艺术欣赏性。

3、彝人古镇屋顶的形式

彝人古镇建筑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歇山、悬山、硬山、攒尖为主,还有盝顶、十字脊顶、勾连搭顶、平顶、拱顶、半坡顶等,屋顶形式也有单檐、重檐、多重檐及卷棚、尖山之分,各种不同形式屋顶的组合,形成变化丰富、多姿多彩、各种风格的新型屋顶形式。

3.1歇山

歇山屋顶因造型优美、姿态活波、适用性强而在彝人古镇被大量使用,歇山建筑屋顶为四坡形屋顶,为悬山与庑殿相结合的形式,两山用顺扒梁承托采步金,屋顶下部形成四坡顶,相交处为戗脊,上部为两坡顶,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为垂脊,共有九条脊,亦称九脊殿。两端山花下还有两条博脊共有是一条脊。彝人古镇歇山山花处理也较为丰富、华丽,外观庄重秀丽、丰富活波,屋顶中采用收山法,即两侧山花位置自山面檐柱收进一檩径,梁架向内收一椽架的尺度,从而加大了正脊的长度。并官式作法中安置采步金、草架柱,加大了歇山屋顶的体量。

3.2悬山

悬山屋顶是一种普通人字形坡屋面建筑,两端屋顶伸出山墙之外悬挑,以遮挡雨水不直接淋湿山墙,悬挑宽度与出檐相同。在挑出桁或檩的下面安装起承托作用的燕尾枋。悬山屋面一般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等级较低的不用垂脊,正脊处理也较为简单,采用卷棚做法的称为卷棚悬山。两山按披水砖压梢。挑出的檩头钉有博风板进行装饰,在博上有梅花钉装饰,博风头可做成六分头、卷草花等样式,但卷瓣形式无规定,其上做排山勾滴。悬山屋面是彝人古鎮主要的屋顶形式,应用广泛。

3.3硬山

硬山屋顶同是普通人字形坡屋面建筑,屋面前后两面坡屋顶,两端山墙与屋面封闭相交,山面无伸出屋檐,山尖显露突出,传统山墙封砌至屋顶,顶面与屋面取平,在山墙上面做排山沟滴并隐出博风头,一般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较简单,两山只用筒瓦或披水砖压梢。在彝人古镇山墙伸出屋面为封火墙。

3.4攒尖顶

彝人古镇攒尖顶屋面主要是用于装饰建筑上,如望江楼和一些园林亭阁建筑小品上,他的特点是屋面坡度很陡向上呈尖锥形,无正脊,数条垂脊交会与顶部,上覆宝顶,四周角梁交会中心雷公柱。彝人古镇园林亭阁建筑小品攒尖顶为方形攒尖,望江楼为重檐多角攒尖。

3.5十字脊顶

彝人古镇无传统的十字脊顶屋面,他主要有由十字脊顶演绎而来的T字脊顶、山字脊顶和半山字脊顶,屋面为两条屋脊垂直相交成T字、山字的屋顶,在个别建筑中也有采用两个歇山式屋顶相交,亦称四面歇山顶。

3.6盝顶

彝人古镇盝顶屋面较少,整个古镇只用物管大楼采用这种形式,他的特征是屋面四边出檐为坡顶有脊交圈的女儿墙,中间顶部为平顶,平顶与坡顶相结合,形似盒盖故名。为了使雨水顺利排出,一般根据屋面排水需要,在若干处屋脊下两个筒瓦之间的板瓦上安装一个“过水当沟”。

3.7庑殿

彝人古镇庑殿屋面较少,主要是用于一些装饰牌坊的建筑屋面,故从严格意义上已不是庑殿屋面,他的特点是屋面为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组成的四坡顶,两山做成斜坡顶,与前后坡屋面成45相交,屋面形成四面排水,也称四阿顶,是建筑屋顶形式中最高等级,其屋脊一般为大式做法,两端安置吻兽,两端垂脊向外弯曲,屋顶曲线更为柔美,山面坡度更陡,以显示庑殿屋顶的雄巍、挺拔、庄重。

3.8平顶

彝人古镇平顶屋面主要分布在彝人部落中展示彝族特色的土掌房上,但屋面由传统的檩上布椽铺板改为钢筋混凝屋顶,下作假布椽铺板,上面打灰土或焦渣压光,铺砖可作上人屋顶。

3.9勾连搭

彝人古镇在表达官衙特殊的建筑中的建筑屋面为两栋或多栋房屋的屋顶沿进深方向前后相连,在连接处做水平天沟、两端排水的屋面做法。

3.10组合屋顶

彝人古镇在主入口或表达特殊元素的建筑中采用组合屋顶,屋面由几种不同形式的屋顶进行组合,形成更为丰富活波、变化多样、形式特殊的新型屋顶形式,有的一种形式屋顶插入另一种形式的屋顶,有的一种形式屋顶重叠在另一种形式的屋顶上,有的在同一屋顶的两端做不同形式屋顶的处理,尽情展示外部美观效果。

4、彝人古镇屋脊种类

仿古建筑屋面为了排水,都做成坡面形式,有的屋面为四坡面(如庑殿,歇山建筑),有的为二坡面(如硬山,悬山建筑),当屋顶有几个坡面连接时,在坡面连接处就存在有漏水的接缝,彝人古镇在施工时,将遮盖连接缝阻止漏水所砌筑的遮盖埂子称之为屋脊。为使仿古建筑屋面壮观,彝人古镇对屋脊加以装点,屋面筑脊的种类根据不同形式的屋面有所不同,总的包括:正脊,垂脊,戗(角)脊,围脊,博脊等。

4.1正脊为前后两坡顶相交最高处的屋脊,其做法有大式作法的大脊,小式作法的清水脊、过垄脊、鞍子脊等,具有防水及装饰功能。大脊的脊件种类和层次较多,一般由盖瓦脊、正脊筒。群色条、压当条、正当沟和正吻组成,正脊位置的木构架是脊桁和扶脊木,为了正脊的稳定,穿过脊筒安置数根脊柱,与扶脊木相连。因建筑的等级要求不同,脊高和构件的组合处理也有所不同,彝人古镇正脊为通直线。

4.2垂脊为在屋顶与正脊相交且向下垂的屋脊,垂兽位于角梁的端头,歇山、悬山、硬山前后两坡从正吻沿博风下垂的屋脊,也称排山脊。在垂脊上安装垂脊筒,该筒的纵向肋上留洞用以穿铁丝防止下滑。垂兽位于正心桁的中心线上。按垂兽位置将垂脊分为兽前、兽后。悬山、硬山兽前一段也称角脊、岔脊,上安置仙人、走兽。

4.3戗脊为歇山的四个檐角处斜向屋脊,重檐建筑的下层角檐,在平面上与垂脊成45角。亦称岔脊、角脊,以戗兽为界分兽前兽后,兽前安置仙人、走兽。

4.4博脊为斜坡屋顶上端与建筑垂直面相交部分的水平脊,重檐屋顶的下层水平脊,亦称围脊,转角安置合角吻或合角兽。

4.5过垄脊在卷棚屋顶上的正脊。屋面前后坡相接成弧形曲面,一般做法是用两根脊瓜柱承托两条脊檩,脊檩上安置罗锅椽,此种做法也称元宝脊、罗锅脊。

5彝人古镇屋面特点

5.1、以“大式”、“小式”为确定建筑瓦作做法

彝人古镇大式建筑主要在建筑规模较大,等级较高,构造较为复杂,带斗栱的建筑。在建筑屋顶、大木、台基、彩画等各个部位的瓦作、木作、石作各种做法都有大式、小式的严格区别。大式做法一般用在城楼楼、土司府、高氏相府、城隍庙等建筑,小式做法一般用于民居或重要建筑群中的低等及辅助建筑。

大式瓦作的屋脊用特制的脊瓦,脊上安置吻兽,屋面用筒瓦骑缝,可做各种形式屋顶;小式瓦作屋脊上不安吻兽,屋面一般多用板瓦骑缝,很少用筒瓦,,可做悬山、硬山的尖顶或卷棚式屋顶。

5.2、以“架折”为决定屋顶曲线造型

架折是仿古建筑处理屋面曲线变化的常用方法,架折包含举架和举折,举架是以步架为比例处理屋面曲线的计算方法。举架的多少依建筑的大小、等级和檩数的多少确定,举架是从下面的檐檩向上推算,分别算出每步架的举高,一般最下一层的檐步架为五举。如五檩小式建筑檐步为五举,脊步为七举;十一檩大式建筑檐步为五举,下金步为六举,中金步为六五举,上金步为七五举,脊步为九举。一般建筑的总举高为通进深的1/4。举折与举架的不同规则是先定建筑的总举高,一般为建筑通进深的1/4或1/3,有的少到1/5,屋面坡度显较为平缓,举折是从上往下取折推算,自脊榑的上皮至橑檐枋的上皮为总举高,在其连线往下第一榑的标高取折减1/10举高,再从第一榑至橑檐枋连线,往下第二榑的标高取第一榑所减的1/2,依此类推,形成上陡下缓的屋面曲线。

5.3、以收山为歇山屋顶的作法

收山是指歇山建筑山花板位置由山面檐柱向內收进一段距离的做法。在大式建筑中两山山花板皮外由正心桁中线向内收一桁径,一般为4.5斗口,在小式建筑中两山山花板外皮由山面檐檩中线向内收一檩径,山花板内皮靠在草架柱上。

5.4、以“起翘”、“斜出”为屋顶翼角造型的主要做法

起翘是指歇山、攒尖类型建筑屋顶立面的屋檐转角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有转角向外伸出的曲线,屋顶平面的转角也不是直线,而是转角向外伸出的曲线,称为出翘,也称斜出,这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翼角双曲线造型的独特做法。屋顶转角外的角梁分上下两层,下层老角梁从水平投影看,比正身檐椽椽头斜出二个椽径,上层仔角梁比正身飞檐椽椽头斜出三个椽径,从角梁的立面看,由于老角梁的前端安置在挑檐桁上,后端压在金桁之下,使得老角梁头高于正身檐椽而向上翘起,仔角梁头伸出老角梁之外再向上翘起,使椽子由挑檐桁上逐渐加长并出翘上升到老角梁的高度,形成建筑屋顶翼角优美的双曲线造型。

5.5、以“吻兽”为屋顶构成的重要构件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式建筑屋脊上都安有各种各样的吻兽,在屋顶正脊的两端安有正吻,是以龙头张口咬住正脊、头上插剑的瑞兽,亦称吞脊兽,寓意降雨避火祛灾。明清时期的龙吻是由汉代尾部向上翘卷的鱼形鸱吻演变而来的。在不同的脊位上有各种不同的兽件,如望兽、垂兽、戗兽、角兽、合角吻等。安装在瓦层面角脊上的仙人走兽是传统建筑屋顶的重要构件,不仅起到丰富屋顶形象的装饰作用,而且表明建筑的等级地位,在瓦屋面角脊的前端是骑公鸡的仙人,其后是走兽,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共九种,根据建筑的体量,等级确定走兽数量,应为单数。大式建筑青瓦屋顶上安装走兽,通常是将狮子安置在最前端,后面走兽的数量也应为单数。这些兽件不仅为安置在屋脊交接处起防止雨水渗漏的功能作用,而且极大丰富了屋顶的造型,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

仿古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篇4

关键词:仿古建筑,屋面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1 引言

仿古建筑毫无疑问已经成了现如今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使得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被应用到现代建筑和园林工程中, 应用大量仿古建筑风格的项目主要是如娱乐、餐饮业、度假旅游、社会公用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风景区等。我国当代仿古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入城市和风景区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不管是在富有古代气息的小古镇, 还是在现代氛围浓厚的大城市或是风景名胜地, 我们都可以见到型式多样的仿古建筑。

2 仿古建筑的屋面结构

迄今为止, 我国比较常出现的几种主要的仿古建筑坡屋面结构主要为屋架和屋面层, 屋架形式有木结构屋架、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架, 屋面层形式有瓦屋面层、钢筋混凝土屋面等。仿古建筑坡屋面形式有人字形、单面坡形和多面坡形。仿古建筑坡屋面一般有瓦件、苫背、屋脊、宝顶和防雷设施等附件, 仿古建筑屋面的附件有陶制品、矿渣制品、水泥混凝土制品、钢制品、铜制品等类。

3 仿古建筑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屋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仿古建筑屋架和屋面层的主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屋架和屋面层分项工程施工前, 需得到监理部门的审批, 然后才能开始施工。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前应制定混凝土屋架专项施工方案。下面的几点问题是要在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过程中谨慎注意的。

3.1 规范屋架混凝土施工, 克服质量通病, 避免混凝土产生秘水离析、蜂窝、孔洞、明显的温度缝隙等质量通病。

针对这些缺陷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1) 制定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 尤其是水灰比和砂率, 以便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等符合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和现在浇筑要求。 (2) 在施工中严格测定砂石的含水量, 准确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保持设计的坍落度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避免浇灌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拌合物秘水离析、混凝土拌合物沿着屋面流淌、混凝土凝固后出现蜂窝麻面和强度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因此一定要控制合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坍落度。 (3) 控制水泥、砂、碎石或卵石等材料的质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时, 混凝土拌合站应提供配合比报告、出厂合格证明和抗压强度报告等质量保证资料。 (4) 规范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 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避免发生混凝土拌合物发生秘水离析、凝土凝固后出现蜂窝麻面、强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5) 严格屋架和屋面混凝土浇灌顺序, 合理设置施工缝。屋架和屋面现浇混凝土一定要合理进行分段分区, 科学设置施工缝和膨胀缝。 (6) 控制屋面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和均匀度极为重要, 保持屋面层混凝土表面的收光的平整度。 (7) 模板工程有牢固的支撑, 支撑系统需要经过安全技术设计和验算合格。 (8) 规范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和养护时间, 按照规范制作试件, 一般屋面和屋架现浇混凝土采用渗水土工布覆盖养护, 养护时间应达到7天。冬季气温低, 一般昼夜平均温度低于5度不允许进行屋面层和屋架混凝土预制或现浇施工, 若必须浇筑混凝土时, 应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的防火层、保温层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 在此不赘述。

3.2 保证钢筋加工、连接和钢筋骨架安装质量。

(1) 控制钢筋、焊条等原材料的质量。钢筋、焊条进场前提供质量保证资料和检验报告, 钢筋进场后, 在监理的见证下进行取样复检, 复检工作应由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检验合格才允许使用。 (2) 主要受力钢筋、箍筋和构造筋应按照设计图要求下料、加工, 主要钢筋弯头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3) 钢筋的连接方式和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的还需要满足现行《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等规范要求。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按照有关规程进行分批取样检验, 检验合格才允许继续施工。 (4) 钢筋骨架的安装尺寸误差、绑扎和焊接质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避免因钢筋骨架尺寸偏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筋问题。

4 仿古建筑屋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下面介绍仿古建筑坡屋面一般有瓦件、苫背、屋脊、宝顶等附件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1 瓦件施工

我国古建筑所用的瓦件规格为九样制, 通过业内工程人员的多年实践, 一般采用“筒瓦宽”为主选瓦件, 当筒瓦宽的尺寸确定后, 以此尺寸查样式表中筒瓦的相近稍大尺寸来确定“样数”。对于一般屋顶, 筒瓦宽按椽径选用, 例如椽径为12cm, 则可查样式表, 选用七样筒瓦口宽12.8cm;若遇椽口很高的城台上建筑, 可按选定值加大一样;对重檐建筑, 要求下檐比上檐减少一样, 如上檐瓦件定为6样, 则下檐应为7样。

4.2 苫背施工

现在的仿古建筑不再做泥背, 因为泥背容易生长植皮, 造成瓦口阻水, 植皮的生长还会引起防水层的破坏, 因此均做炉渣背, 其优点是强度高、堆积密度小、易操作、易干透。对于坡面的囊势要求及整坡的平整度, 应严格根据屋面的举架构造进行囊势调整, 在确保最薄处不小于30mm的前提下, 采用直径为4mm的细钢丝进行造势贴灰饼, 而后统一挂线找坡带势。如果囊势不一致, 平整度就不合格, 势必造成铺瓦砂浆的厚薄不一致, 不均匀厚度砂浆的干缩系数也会不一致, 最终会造成屋面瓦垄不流畅, 即“跳垄”现象。对于炉渣的拌和, 应以机械拌和为宜, 先把炉渣、石灰拌和, 经过48h的闷灰, 使石灰熟透。使用前再加水泥进行二次搅拌, 随拌随用, 配合比为水泥:石灰:炉渣=1:2:7, 并应控制炉渣粒径, 不得大于10mm, 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4.3 屋脊安装

现在的仿古建筑屋脊多采用压肩法, 按水平线先粘贴当沟片, 砂浆须饱满, 粘贴须牢固, 把瓦垄端头部压严压实, 然后粘贴脊片瓦, 采用1:1加胶水泥砂浆粘贴, 严禁用铺瓦砂浆粘贴。脊盖瓦坐浆须饱满, 顶头缝砂浆须挤严。按照定位线安装鸱尾及宝顶等大型箱体。鸱尾及宝顶内用型钢作构造柱, 焊在脊背的预埋铁件上即可。先根据柱位, 将箱体的底面开孔, 再把箱体上提后放下逐层安装, 并应在空腔内浇筑1/3高的轻质混凝土固定箱位, 不能灌满, 以防高温撑裂箱体。

4.4 宝顶安装

对于攒尖屋顶的宝顶来说, 一种情况是宝顶为陶质制品, 为了防止有水浸湿使得冻胀破裂的问题出现, 宝顶应该分层安装, 使用竖筋和铜丝紧紧拴住, 其间填充介质采用细石混凝土, 但要注意:最顶层应有漏水孔的设置, 有空隙约5-8cm, 因此最顶一层不能填实;另一种情况是宝顶是金属制品。这种情况就要注意连接和防水缝隙的问题。宝顶制作安装也要进行分层, 将钢筋混凝土防雷柱 (雷公柱) 设在中间, 连接防雷柱时一定要结实固定, 填充介质为轻骨料。

5 屋面的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的质量控制要点是: (1) 在铺瓦过程中如果有发现疵瓦或者坏掉的瓦应该及时更换剔除。 (2) 为了避免有瓦面污染的问题出现, 铺瓦的操作人员应随着瓦沟清洁瓦面上残留的余浆, 并在铺好屋面后马上进行勾缝处理。在进行瓦屋脊的铺砌时, 梯子板应该用草袋子在已经铺好的瓦面上垫起来, 操作人员在上面运瓦、运灰时应动作轻缓, 避免猛冲猛撞。 (3) 不能在铺好瓦的屋面的砂浆还没凝固时就在上面踩踏或者走动。铺瓦的操作人员应尽量不要在瓦上行走, 如果实在没办法, 为了使得瓦不被踩坏, 铺瓦人员在瓦上行走时应使脚踩在瓦的底部顺着瓦底。

6 屋面的施工安排

(1) 在屋面混凝土附件制品安装施工或现浇施工安排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冬季, 因为在冬季时气温低, 而铺瓦是一项高空露天作业很难做到养护保温, 很容易出现温差裂缝、低温收缩等通病, 使得工程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2) 为了避免出现垄背上下端出现“坍鼻梁”现象以及“跳垄、跑垄、滚垄”现象, 铺瓦作业可以对多个操作面进行对称划分, 在可能的情况下缩短施工周期, 扩大工作面。随着铺瓦进度, 屋面上的瓦件应有序有计划的上瓦, 避免因来回的移动而窝工, 瓦面上的瓦件的分布堆放应合理均匀, 轻拿轻放在还没铺设的地方。

7 结束语

仿古建筑的屋面工程是一项工艺较为复杂和综合性强的结构, 是仿古建筑中的关键部位, 该部位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仿古建筑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质量。仿古建筑屋面的设计和施工应注意挖掘、总结和发杨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和材料, 要对仿古建筑屋面结构的施工工艺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最大可能地传承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同时, 由于当代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 在仿古建筑的屋面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与当代技术进行结合, 总结和创造出仿古建筑屋面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不断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01) .

[2]刘卉.仿古建筑坡屋面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 2009 (2) :31-33.

[3]郑键雄, 罗志勇, 刘艳玲等.论仿古建筑在防雷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建设, 2011 (7) :31.

[4]宋敏菠.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 2008 (11) :178.

[5]姚运良, 班振洋.浅谈仿古建筑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艺[J]科技传播, 2011 (11) .

[6]刘强.浅谈仿古建筑歇山屋面施工[J].鸡西大学学报, 2011 (01) .

仿古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5

第一部分 仿古建筑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仿古建筑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号 ;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8. 企业投资决议;

9. ……;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仿古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1 项目投入总资金 万元 26136.00

1.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万元 18295.20

1.2 流动资金 万元 7840.8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647.44

2.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万元 18295.20

2.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352.24

3 年营业收入(正常年份) 万元 36590.40

4 年总成本费用(正常年份) 万元 23783.76

5 年经营成本(正常年份) 万元 21954.24

6 年增值税(正常年份) 万元 2783.61

7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正常年份) 万元 278.36

8 年利润总额(正常年份) 万元 12806.64

9 所得税(正常年份) 万元 3201.66

10 年税后利润(正常年份) 万元 9604.98

11 投资利润率 % 62.03

12 投资利税率 % 71.33

13 资本金投资利润率 % 80.63

14 资本金投资利税率 % 93.04

15 销售利润率 % 46.52

16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29.32

17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 43.98

18 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9147.60

19 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i=8%) 万元 11761.20

20 税后投资回收期 年 4.66

21 税前投资回收期 年 3.88

22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42.05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第二部分 仿古建筑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仿古建筑项目建设背景

(一)仿古建筑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仿古建筑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仿古建筑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仿古建筑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仿古建筑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仿古建筑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仿古建筑项目产品规划方案

一、仿古建筑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仿古建筑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仿古建筑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

一、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

(一)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二)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仿古建筑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二、仿古建筑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序号

建设项目

建筑结构

建筑方式

施工面积(m2)

1 办公楼 框架结构 多层建筑 9011

2 展厅 砖混结构 单层建筑 1802

3 公寓 砖混结构 多层建筑 37847

4 餐厅 砖混结构 多层建筑 2703

5 1号车间 轻钢结构 单层建筑 6308

6 2号车间 轻钢结构 单层建筑 7209

7 3号车间 轻钢结构 单层建筑 8110

8 后序处理、库房 轻钢砖混结构 单层建筑 7209

9 锅炉房及其它辅助实施 框架砖混结构 单层建筑 1802

10 小计 80200

11 绿化设施 5407

12 厂区硬化周围美化 4506

13 总施工面积(m2) 90112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仿古建筑项目仿古建筑、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仿古建筑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仿古建筑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仿古建筑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噪声;改进

0.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的能耗在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比如在建筑方面人们对建筑本身的选择,另外还有对周边环境要求。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中降低能耗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建筑设计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发展循环利用,降低建筑带来的污染,比如噪音污染,给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是迅速发展、竞争激烈,建材的消耗也迅速增长。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阻力,使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推进建筑节能,控制建筑噪声的实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我国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来看,这些技术规范很好的迎合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理念,如在建筑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实现多节能设计、少耗材,并且在施工阶段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建材浪费现象,最后在验收阶段也不能放松,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把关。这些技术标准为我们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证,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上述的要求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筑一个节能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兴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没有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规范在刚开始难免有些棘手,缺乏经验,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形,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摸索研究出适合在我国发展推行的节能建筑。另外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成立单独的督查部门,如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废物的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实施工程的各阶段,尤其是监督和验收工作的开展,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1.2节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理念滞后

相对于我国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建筑行业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且节能建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此同时,发展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对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社会公众缺乏对节能建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做支持,提供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节能设计理念的地位在建筑行业内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节能建筑的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指标体系和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具体事例如: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墙体材料研发工作的开展,没有将墙体材料研发纳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当中,缺乏技术引导与支持,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追溯到根源问题就是节能理念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节能建筑的实施受到阻力。

1.3节能设计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

按照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看是节约资源、减少建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各项技术、条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认为发展节能建筑只是一个口号而实施起来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成本,这就在建筑设计方面造成很大额误区,恶性循环下去导致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其方向,增收公共事业费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来建筑节能补助资金,让企业从长远着眼,积极主动的投入相关节能工作中来。

1.4建筑噪声影响严重

建筑噪声的危害不可忽视,轻则干扰居民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重则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目前建设公用设施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居民区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更有甚者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2.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的一些措施

2.1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渗透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环节上,现以门窗设计和外墙设计的节能为例探讨节能技术。门窗设计方面,首先具有重要的采光、通风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中建材消耗最严重,门窗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辐射和房间楼层间的采光问题,选择合适的窗型和材质。另外对于落地窗之类的大窗户,对窗户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门窗节能设计建材的保温性能和门窗的密封性能是重中之重。其次,外墙的保温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墙体的保温很大程度降低了供暖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能耗。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建材、加厚墙体或复合墙体等来加以保温盒增大承重力。

2.2 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设计想结合,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利用,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2.3提高意识健全机制与政策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节能意识,提高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验收,建立健全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研究节能建筑。

2.4建筑噪声的控制

建筑噪声必须得到控制,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改进高噪声设备,降低施工机械工作噪音分贝,液压打桩机,安装弹性支座后,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另外还可以改进施工方法或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

5.结语

总之,为了减少建材的消耗,也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各建筑企业一定要研究节能设计,认真履行职责和开发节能建筑,把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平提高到世界更高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樊丽军.浅析加速建筑节能实施的有效措施[J].山西建筑,2001,(4).

[2]徐东环.浅谈建筑节能的措施[J].建筑工程,2005,(2).

提高仿古建筑混凝土圆柱施工质量 篇7

寿星宝塔项目, 位于某旅游区。总建筑面积为852 m2, 总高30.3 m, 结构类型为框架仿古建筑, 地上九层 (内九外五) 。本工程主体结构柱子均为混凝土圆柱, 柱直径随层高逐层缩小 (700~400 mm) 。

因本建筑为仿古建筑, 混凝土圆柱均需做彩绘装饰, 故对其表面平整度、弧度、顺直度及柱子直径均有较高的要求, 为保证其施工质量对圆柱模型的必须采用较高的要求。

二、现状分析

(1) 一般古建工程混凝土圆柱均需做彩绘来展示古建文化及艺术美感, 对其表面平整度、圆度等表观尺寸及观感要求较高。本工程为塔式结构, 柱直径随层高逐层变小, 柱直径、长度不统一。项目位置在山区, 大型设备、材料运输困难。

(2) 常规工艺做法存在缺陷

1) 采用PVC管, 对中破拆, 拼合支模, 此做法切缝直线难以控制, 且管壁薄, 易造成接缝不严密出现跑浆、漏浆、错台儿现象。模板材质为脆性材料, 无法钉装, 与木龙骨无法固定连接。仅用铁丝、光圆钢筋、螺杆等材料紧固, 加固过紧, 柱直径缩小, PVC接缝处易出现错位现象;加固过松, 易滑脱, 柱直径偏大。加固材料重复使用率低, 符合设计直径要求规格的管材不好采购。

2) 采用双壁波纹管。除材料强度略有提高外, 上述问题仍旧存在。由于波纹管平整度较差, 成品砼表面存在环状波纹。

3) 采用木胶合板。易粘模, 即使脱模顺利也达不到清水砼效果, 给下一道彩绘工序造成基底不平整现象, 增加打底工序。

4) 采用竹胶板或木工板。竖向拼缝多, 导致圆柱不圆, 观感差, 同样增加打底工序。

(3) 采用定型钢模板虽然能够保证清水效果, 但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 定型钢模板自重较大, 支模必须辅以竖向起吊设施吊装, 造成施工成本增加。而本工程平面为八边形塔式结构, 单层面积最大仅有247.96 m2, 如果采用轻型模板, 仅用一台施工电梯就可满足施工要求。

2) 模型高度及直径不易变化。改装造成材料、人工消耗, 模型表面拼缝多, 影响砼观感;不改装, 层层配新模浪费更大。

3) 柱、梁等交接部位的模型不易安装, 钢柱模与木梁模之间不易固定。

4) 由于是在山区, 海拔高度高 (1 072.80 m) , 气温低, 施工期短, 在低气温施工阶段得提早进行保温养护。

三、改进措施

砼圆柱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模具, 故对模具进行改进。经综合考虑采用木制模型, 有以下优点。

(1) 外形可控性强, 加工灵活多变, 尺寸调整速度快。

(2) 工人制作安装劳动强度低, 操作熟练。

(3) 由于重量轻, 模板安装时不需要吊装机械配合, 人工支设即可。

(4) 龙骨、面板、梁柱节点, 加固件可固定连接, 增强模板连接强度。

(5) 虽每层圆柱均需配模, 但模板拆解后面板、龙骨可重复利用, 材料成本低。

(6) 在低气温施工时, 可延缓拆模时间, 利用木模导热系数低的性能, 作为一层很好的保温材料加以利用。

其缺点有以下几点。

(1) 现场加工量大, 人工投入多, 但比较场外定型模板加工成本还是大幅降低。

(2) 木质面板拆模时易发生粘模现象, 表面不光滑, 可考虑在面板上敷设一层柔性光滑材料加以克服。

(3) 大量使用木材, 增加施工现场和山区消防风险。

四、制作安装

1. 制作 (如图1)

(1) 采用3 mm胶合板为面板按图纸尺寸做弧, 一根圆柱模型由两个半圆模型拼合成。

(2) 胶合板外侧密排2×4㎝木龙骨, 间隙不大于2 mm。

(3) 木制圆模木龙骨外侧固定多层板, 保证圆度。多层板根据圆模直径开弧, 两个多层板拼合为一套。内弧为半圆形同圆模外侧吻合, 多层板与圆模结合部位通过木龙骨 (松木板、多层板均可, 视加固强度定) 用铁钉固定, 木龙骨开弧直径、弧度、拼合同多层板, 外边尺寸略小于多层板。多层板沿柱竖向每50 cm设置一道。两个半圆模板拼合后, 多层板外尺寸为正方形, 便于对拉螺杆或紧固卡子固定。

(4) 采用4㎝镀锌扁铁自制柱箍卡子作为增强加固, 保证圆模板拼接强度、圆度, 接口部位开孔采用螺栓连接, 沿柱竖向每两道多层板之间设置。

(5) 为解决表面观感、粘模的问题, 在胶合板内侧固定一层0.03 mm白铁皮, 沿龙骨顺向弹线, 等间距50 cm用16 mm铁钉固定。

2. 安装流程

测量放线→钉底部定位筋→安装模板→扁铁卡子加固→对拉螺杆加固→钢管顶丝固定

(1) 根据放线尺寸, 沿圆柱边线根部设置定位筋, 用于定位圆模内侧尺寸, 能够确保柱子位置不偏差, 并能避免模板紧固过紧造成柱子变形。定位筋沿圆弧10 cm设置一道, 电钻钻眼, 钻孔深度5 cm, 采用直径12 mm钢筋楔入钻眼, 露出地面10 cm。

(2) 在柱子钢筋绑扎完成后, 根据柱子直径及高度确定所需模板尺寸进行模板安装。由于设计层高较高, 最高达到4.2 m, 所以采用竖向分段施工的方法。圆模竖向高度一般不超过1.8 m, 一是便于工人操作拼模, 二是降低砼浇筑高度, 保证浇筑质量。圆模根部沿定位钢筋扣合, 采用扁铁柱箍加固柱模, 沿柱竖向每两道多层板之间设置一道, 螺栓紧固。

(3) 对拉螺杆加固多层板, 四边均设二道, 每边多层板上下各一道, 卡扣用型钢自制 (型号满足施工即可) , 上下开孔, 螺丝连接紧固。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只设一道螺杆偏心加固, 卡扣刚度要保证, 可选择壁厚的山型卡或自制卡扣。

(4) 采用钢管顶撑柱模, 保证柱子垂直度。

(5) 安装检查:柱模安装完成后, 砼浇筑前再对模板进行一次检查。对垂直偏差、圆模直径、圆度、螺杆紧固、扁铁紧固、钢筋保护层厚度、接缝严密情况等进行检查。

3. 砼浇筑

(1) 搭设操作平台:钢管及架板不得压在模型上, 钢管架底部放置在楼层上, 不得与模型接触。

(2) 底部填50 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 振捣时应采用5 cm振动棒, 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避免振动棒直接与模板接触, 防止损坏模板表面平整度。

(4) 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砼配比、运输、防离析、初终凝控制、振捣、施工缝处理、底部坐浆等质量要求。

(5) 振捣过程中, 观测模板拼缝、加固情况, 分段施工的圆柱, 随时观测垂直度偏移情况, 及时调整。

(6) 由于山区风大, 常年3~4级风, 砼保湿防开裂很重要。拆模后洒水, 采用二层塑料薄膜覆盖缠裹, 保持砼表面湿润, 养护期不少于7天。拆模时要注意成品保护避免磕碰。

五、安全措施

本工程坐落山区, 不仅应做好临边防护、临时用电、机械设备防护、模板支撑体系等安全措施, 消防防火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工地除在现场各部位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还配备了大量专用干粉式灭火弹。日常施工中, 应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 严格执行动火审批程序, 积极配合林业部门防火员的日常检查。

六、结语

本工艺通过对古建圆柱模型工艺的讨论改进, 提高了混凝土圆柱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表观质量, 为下一道工序做好铺垫, 减少打底工时及材料用量。采用木模型能够保证施工速度, 施工灵活性, 减少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费用, 工艺改进还提高了木模型的周转率、脱模的速度, 降低了劳动强度。在复杂的仿古建筑施工中达到清水效果, 提高了社会效益。全面开展施工以后, 项目部通过技术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通过严格的把关程序和持续技术改进, 有效地提高了仿古建筑混凝土圆柱施工质量, 达到了预期目的。

摘要:通过对仿古建筑砼圆柱模型施工材料及工艺的改进, 提高砼圆柱外形尺寸、观感施工质量。

仿古建筑 篇8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产品,建筑生产

引言

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是建筑经济学中的两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关乎现实建筑建设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将对基于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建筑产品方面

(一)建筑产品定义特征概述

建筑产品,指建筑业通过建筑生产向社会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察设计、材料采购、建筑施工、构配件制作和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建筑生产活动和建筑经济活动而最终形成的集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于一体的产物。

建筑产品从其功能角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通过建筑生产架设内部空间以供使用的房屋类;不具有内部空间或不具有可供人类活动的内部空间的公路烟囱类;为其他物品功能实现提供条件假设的管道线路安装类。

建筑产品的特征主要有:设计图纸丰富导致的多样性;地基固定导致的空间固定性,这也是一般工业产品与建筑产品的最大区别点;占据较大空间且建设成本高导致的体形巨大和价值巨大的特性;受经济或其他方面要求而建设导致的功能有限性;建筑设计时受地方特色人情风俗影响导致的地方特色性,也称社会性。同时,建筑产品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资本与资产特性,即建筑产品的外在实物和内在功能及建造价值。

(二)建筑产品的价值与消费

建筑经济学对建筑产品的研究中,价值与消费研究是一大要点,这一方面研究不单要求对其成本与消费市场进行探讨,还要求对税收利润消费心理等加以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建筑产品因为有使用价值,即凝结在产品中的满足人群需要的内在功能价值,而具有用于消费流通的交换价值和建筑商由此得到的收益价值。一般而言,价值由具体价格体现出来:使用价值由涉及价格、成本价格、功能价格等体现,即生产价格;交换价格则在生产价格的基础上加之市场需求消费心理等因素进行确定;收益价格则显然是交换价格和生产价格的相抵结果,因而交换价值也受生产商收益要求的影响。建筑产品的资本特性就是由其价格体现,而其资产特性也可参照其价格来评定。由于建筑产品社会性、价值巨大、体形巨大、功能特定等特点,建筑产品的交换价值设定也有别于一般商品,主要采用个别定价和双方直接定价的方式。

商品通过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价值互换达成最终的经济目的,建筑产品同样如此。但建筑产品在消费流通中还存在一些有别于一般商品消费流通的特征:首先,建筑产品因其价值巨大的特性一般通过租赁和出售的消费形式在市场中流通;其次,建筑产品因其外形庞大、固定性和社会性的特性具有反复流通、地点一致的流通特征;再者,建筑产品因其使用的广泛性是以全体群众作为消费对象的,甚至部分建筑产品需要承担所有人群的使用需求(如公路),因而在建筑产品消费定位时还需考虑全民的消费水平收入变化,可见,建筑产品的消费具有普遍性、持久性、长期性的特点。

另外,建筑产品的消费同样存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缺点:建筑产品的功能不能够如一般商品的功能一样直观明显地展现(如房屋消费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才可能显现其功能的缺陷),因此建筑产品常出现消费实现后的效益降低问题,这也是建筑产品后期维护保障行业的主要发展推动力。

(三)建筑产品的使用期限

一般来讲,建筑产品的使用期限是指从竣工到功能无法再实现即废除的时间段。显然这一指标受产品的质量影响最大,如内部结构老化、内部材料渗漏等原因导致的坍塌;当然也受经济需要的影响,如城市建设需要而进行的建筑爆破。

在建筑产品质量方面又包括了建筑材料问题和建筑技术问题(即建筑生产中的构造和功能建设),当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因建筑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坍塌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提前准备的人为拆除所替代,人们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但保证建筑质量仍是建筑生产的重中之重。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建筑产品使用期限受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大大缩短,即建筑产品在经济社会中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它本身理论上应有的质量寿命。因此在建筑经济角度来看,建筑生产将必然在经济需要、经济环境(地价、税率等)考虑更多。

二、建筑生产方面

(一)建筑生产的定义特征概述

建筑生产即建筑产品的建设过程,建筑经济学认为建筑生产包括以下生产要素: (1) 土地、土壤、河流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2) 货币资金、生产设备、人员住房等资本投入; (3) 生产人员的体力、智力劳动等劳动技能; (4) 生产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等企业能力。如果我们把产量设定为Q、劳力设为L、资本为K技术和管理为T,则建筑生产可用一个特定函数来表现:Q=f (L, K, T…),其中…代表生产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建筑生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受建筑工程量、工程风险、结款时长的影响形成的周期长特征;建筑产品设计与施工多样性导致的单件性特征;受生产环境、投资规模影响形成的生产过程的不均衡特性;产品用途固定性和城市相关规定限定导致的外部约束多。

(二)建筑生产的成本

建筑生产的成本计算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成本共同构成建筑生产总成本,建筑产品的价值正是取决于这一综合成本:直观展示费用的会计成本 (包括生产投入的须由厂家支付的经济报酬,与产量同步变化的显现可变成本,随增加单位产出而增加的边际成本) ;无形中付出的机会成本;生产中厂家自己所有的隐性成本。

(三)建筑生产率

生产过程中产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生产率,生产率还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其中劳动生产率是建筑生产分析中的常用数值,劳动生产率又可有如下分类:

劳动生产率既反映了劳动人员的生产效率,又能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通过劳动积极性调动、生产管理改进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建筑生产发展。

(四)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与技术进步

我们将建筑业的大工业生产式改造为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也称建筑生产社会化。即对建筑生产中的材料、设计、配件用具生产、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全面深入变革,这一改造有利于推动建筑生产从分散落后、个体手工方式向以技术建设为主的社会化集中大规模生产方式发展。

建筑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化)主要有两大特点:大型企业以其高工业化水平的作业完成产值比重不断增大;建筑厂商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的工业化要求有更高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

在建筑技术的进步创新方面,首先应考虑市场的发展需求方向,在设计、材料、施工组织、监管、机具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探讨与学习吸收,化分析成果为实际的技术应用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与建筑密切相关,为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产品,基于建筑经济分析不断改进建筑生产是重要措施,更是建筑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希望今后建筑技术人员能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为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卢有杰.新建筑经济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2]汪士和.该咋看建筑业的产业定位[J].施工企业管理, 2011 (10) .

[3]杨季美, 陈晓新.建筑工程市场经济结构分析探讨[J].基建优化, 1998 (05) .

仿古建筑 篇9

四川茂县=谢英俊+谢英俊建筑工作室

四川“5·12”地震之后, 谢英俊进驻灾区农房重建, 独立接案, 提供技术和经验指导, 协助农民盖符合生态环保的房子, 为500多户乡村家庭建造房子, 既有整村的, 也有分散的。其中, 杨柳村是为数不多仍保留有传统语言和文化的羌族村落。通过村民协力互助的方式, 历时一年完成56户重建, 都是两层楼加一个暂作储藏室的阁楼, 样式基本延续传统结构, 主要的改变是采用了轻钢作为骨架, 既抗震又环保, 一户约为150平方米。建房时, 村民一起参与, 男女老少均参与其中, 极为热闹。

生态屋以轻型钢做骨架, 结合当地建屋习俗, 一层墙体使用就地取材的石头砌筑, 二层采用钢网混凝土, 三层使用木板。以开放性的架构为基础, 家户有很大的自由度, 可随各自的经济条件与需求灵活调动, 最终能呈现有规制又不失多样化的风貌。实际上, 在进入四川震区之前, 谢英俊在台湾及河北等省已经做过了类似的项目。

在业界, 谢英俊有“人民的建筑师”的称号。他的2011年全国个人巡回展以“人民的建筑”冠名, 其副标题则是:“关系到70%人类居住的思考与实践”, 所谓的“70%人类居住”即普通居民乃至乡村的居住环境, 这是以前的建筑专业少有涉及的。业界著名评论家、策展人史建将他的工作与现代建筑史的开端——包豪斯现代建筑运动相提并论, 说他在当下中国为包豪斯精神的“为人民的建筑”做出了实践与进一步的开拓。谢英俊在建造实践中倡导居住者的参与低成本、低技术、开放架构 (未完成建筑) 和与独特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征融合, 他无疑是“公民建筑”与我们的“穷人的建筑学”应当关注的一个对象。

村民参与共建生态屋的场景建造中的杨柳村为当地配置的尿粪分集生态厕所。可预防、控制

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 是谢英俊在1999年台湾南投县邵族部落村落建设中的作品的翻版。

建成后的杨柳村再生砖制造场景

再生砖成品

刘家琨在“公民建筑”上的实践是与谢英俊有些志同道合的, 他的实践也是在四川进行的。

“再生砖计划”项目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用破碎的废墟材料作为骨料, 掺和切断的麦秸作纤维, 加入水泥、沙等, 由灾区当地原有的制砖厂, 做成轻质砌块, 作为灾区重建的材料。它既是废弃材料在物质方面的“再生”, 也是灾后重建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再生”。

地震的灾难过后, 原有的房屋等建筑设施已成废墟, 对这些废墟的清理是一件耗资费力的事, 而经过防疫喷洒处理后, 它们则可以作为再利用材料。家琨工作室认为, 它们是“已经毁坏的家园”, 而“虽然家园已经毁坏, 这些碎砖断瓦仍然饱含曾经寄托的情感”。对它们的再利用不仅在于经济上的环保和节省, 更在于对灾难记忆的尊重和珍视。“再生砖”不仅有低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环保节能的优势, 其设计与构造的内涵更是充满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建筑师的人文关怀——这无疑是刘家琨作品里一贯以之的风格与情怀。

“再生砖计划”展览

除了“再生砖计划”, 刘家琨与家琨工作室最富于人文情怀的作品, 无疑是为纪念在“5·12”地震中罹难的15岁少女胡慧姗所建的“胡慧姗纪念馆”。它于2009年5月建成, 家琨建筑工作室全款捐建。

胡慧姗生前喜欢文学, 梦想成为作家。纪念馆建筑整体以灾区最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为原型, 面积、体量、形态均近似于帐篷, 外部红砖铺地, 墙面采用民间最常用的抹灰砂浆, 内部为女孩生前喜欢的粉红色, 墙上布满女孩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她的一生没来得及给社会留下多少痕迹, 她不是名人, 只是个普通女孩,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里的纪念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宏大喧嚣, 只是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追忆。从一个圆形天窗洒进的光线, 使这个小小空间纯洁而娇艳一一这个纪念馆, 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 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一一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胡慧姗纪念馆模型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17

内部为女孩生前最喜欢的粉红色, 布满她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是一个慈善项目。设计的初始, 穆钧与吴恩融便确定下这样一个目标:不仅为当地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 更关键的是要以此为契机, 努力诠释一个适合于当地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模式。

该项目强调一个科学化且可推广的设计与研究方法。当地冬季寒冷、夏季温和, 现有建筑多是生土建筑。通过研究, 发现这里冬季的热工设计, 是最为有效的生态设计手段。而当地以生土窑洞为代表的传统建筑中蕴含着大量基于自然资源并值得生态建筑设计借鉴的生态元素。

顺应地形, 学校所需的十间教室被分为五个单元, 布置于两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之上, 使得每间教室均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以绿化为主的院落环境有助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校园环境。教室的造型源于当地传统木结构坡屋顶民居, 不仅继承了传统木框架建筑优良的抗震性能, 而且对于村民而言更容易建造施工。教室北侧嵌入台地, 可以在保证南向日照的同时, 有效地减少冬季教室内的热损失。宽厚的土坯墙、加入绝热层的传统屋面、双层玻璃等蓄热体或绝热体的处理方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抵御室外恶劣气候的能力, 维护室内环境的舒适稳定。与此同时, 根据位置的不同, 部分窗洞采用切角处理, 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远景

小学的建设施工继承了当地传统的建造组织模式, 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除平整土方所必需的挖掘机以外, 所有施工工具均为当地农村常用的手工工具。同时, 绝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自然元素, 如土坯、茅草、芦苇等。由于这些材料所具有的"可再生性", 所有的边角废料均可通过简易处理, 立即投入再利用。

新教室的直接造价 (包括材料、人工与设备) 只有422港币/平方米。新建教室的室内气温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便在今年初罕有的严冬, 也无需任何燃料采暖, 教室仍可达到舒适且空气清新的室内环境。

从这个学校项目中, 村民们得以重新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新学校的建造向他们诠释了一条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建筑之路。

教室内部施工人员全部由本村的村民组成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19

建筑剖面图

学校内开放的空间

无止桥项目计划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无止桥团队

无止桥项目计划其实也是一个慈善项目, 它是一个资助内地贫困农村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儿童教育环境的建桥计划, 是由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设计者穆钧和吴恩融发起的一个多人共建项目。在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的建造期间, 设计团队发现学校与生源居住区隔着的一条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可以通行, 一到雨季河水上涨学生便无法通行, 曾经发生过学生和村民被洪水冲走的不幸事件。团队便发起了这一计划。

计划取名“Bridge Too Far”, 源于二战老片《遥远的桥》, 然而设计者取这个名字, 显然有将项目“无止”地进行下去的意思。团队成立了基金会, 并通过宣传在香港和内地吸引了很多热心人士和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其中包括前香港总督Sir David (彭定康前任) 。目前, 项目也成为一项渐趋于成熟的慈善计划, 在甘肃、吉林、贵州、云南、四川等当地农村完成了建桥计划。

“无止桥”的设计思想因循穆钧和吴恩融的生态建筑设计思想:利用当地传统技术和自然材料来建造具有推广性、低成本的生态建筑模式。它仍然以生态设计为原则, 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自然材料和其他可再生、可降解、可再利用和低能耗 (low embodied energy) 的材料。令团队感到幸运和意外的是, 无止桥还获得了包括RIBA、Architectural Review、HKIA在内的若干大奖。

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社会剧场”式住宅是一处位于北京回龙观的住宅项目, 其设计宗旨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相结合。该剧场空间将在整体建筑中为社区全体居民发挥公共起居室的作用。而住宅单元则是基于公共墙的概念进行设计的。它既是房屋的基础结构, 又能让居住者将所有家用电器和服务设施收纳其中。

目前建筑中有两种尺寸的单元:14平方米和22平方米。这些单元仅在深度上有差异, 这是由于走廊的形状导致楼层平面不对称的结果。每个单元的高度和宽度都设计成2.8m×3m, 并以标准化模块的形式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的外墙展开。每个单元还附加了小阳台, 为内部空间增添更多层次。整个建筑规划分为6层。最下面3层容纳商业功能区, 并保留了余地, 可将露面高度扩建为原来的两倍, 从而增强空间感和灵活性;最上面的3层为住宅区, 通过在东西两边的外墙上变化阳台的开口位置, 楼内单元模块千篇一律的缺点得以弥补。

展出模型和渲染效果图

“土楼公舍”位于广东南海, 建成于2008年, 规模面积为13711平方米, 为URBANUS都市实践 (刘晓都、孟岩、王辉) 设计。在设计者看来, 它的设计不仅关涉到如何将传统客家土楼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课题, 更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的一个建筑标志。

“土楼公舍”的设计思想在于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 利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 做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验。新土楼既是一座建筑, 又是一个社区, 尤其是关注低收入人群, 已经走到人文建筑的层面。它不只在形式上借鉴客家土楼,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土楼社区空间的再创造, 最终构建了一种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意识和节奏的城市低收入者的社区空间。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 和现代宿舍建筑类似, 但较现代板式宿舍更具亲和力, 有助于社区中的邻里感。都市实践秉承了这一传统优点, 并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添增了新内容:每户室内面积不大但带有独立厨房和浴室, 每层楼都有公共活动空间。社区的食堂、商店、旅店、图书室和篮球场为民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此外, “土楼公舍”还贯彻了都市实践一贯的都市主义设计思想, 它充分考虑到了建筑本身与城市周边的冲突与融合。通过与绿地、立交桥、高速公路的拼贴, 建筑形成对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地的消化, 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融洽的城市公共居住/生活空间。它长期的招租方式, 更是为解决中国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走出了探索之道。

2012.3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 Ction in Guan Gxi

23

浅谈仿古建筑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艺 篇10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首先要完善细部节点设计, 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高程度的熟悉, 提出屋面配瓦方案。收集整理施工放样及数据, 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 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图纸熟悉及施工放样等工作。对于正脊、细部阴沟、檐口、翼角等进行细部节点设计。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进行解决, 进行足尺放样后, 记录相关数据及时测量。

1.2 材料准备

做好材料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瓦的准备工作要做细做好, 由专人进行采选, 采取宝顶、手敲、滴水瓦进行清点。

1.3 施工机具准备

主要机械设备是桅杆式吊车、单相、水准仪等。所具备的工具有棉纱、线绳、灰桶、电缆线、脚踏板、铝合金靠尺、囊势样板尺、墨斗、钢卷尺等, 对这些施工器具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使用并配备相关备用器具, 以防不测。

1.4 作业条件准备

1.4.1 主体阶段施工要点

1) 目测屋面侧面弧形顺畅, 梁标高度要准确;

2) 现浇板施工时, 为防止浇筑砼上浮, 在施工中应注意梁面负弯矩筋必须牢靠固定, 以免影响屋面坡势顺畅;

3) 屋脊高度要有充分保证, 不足部分用砼加高 (高度应考虑筒瓦、底瓦、屋面坡势顺畅及当沟瓦的高度) ;

4) 挡泥板浇筑时, 必须顺直, 高度必须充分保证。

1.4.2 屋面防水层及粘背层的施工要点

对屋面杂物进行彻底清理, 修补平整, 并打扫干净后。按常规操作要求及规范工序铺贴防水层, 不得有气泡及破损点, 它的做法与平屋面是完全不同的, 要保证做到横向平整, 囊势顺畅, 并以此为原则。表面只须拉毛即可, 不必压光, 以便增强与粘瓦砂浆的结合力。

2 施工工艺

先瓦瓦后再安装脊, 即调脊方案。另一种是先安装脊后瓦瓦方案, 这种方案操作起来工序繁琐, 且纵向布瓦尺寸不好布置。当沟瓦与板瓦、筒瓦, 当沟瓦与脊搭接与压槎不便。而方法一解决了难题, 且易于操作。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包括, 瓦件挑选→分垄号中→摆坡面控制瓦→挂坡面囊势控制线五道→瓦底瓦→瓦挡沟瓦→安装脊瓦→用碳黑勾睁眼缝→屋面浮灰清扫→屋面阻碱保护剂。以下对其分别简述之。

1) 筒、板瓦长度加工, 要采用新式方法, 不能采用砍打的老方法, 应采用手提切割机切割配瓦, 尺寸容易切得准, 撞肩又严实, 损耗又小, 不易发生渗漏, 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

2) 瓦瓦的工期很紧迫, 刨造施工条件, 配备足够劳力都应做好准备, 并采用扩大工作面的措施方法, 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确保加快施工进度, 确保安全施工, 努力创造优良工程;

3) 屋面上瓦, 前后坡必须对称上瓦条件, 要做到有序有计划上瓦, 同时在操作中进行第二次选瓦, 为确保施工质量, 严禁次瓦上屋面使用;

4) 在屋而的陡坡上操作, 不能穿硬底鞋, 以防滑倒伤人及踏坏瓦面, 操作时应配备钉有横档的踏脚板, 沿口要铺设架板及防护栏、防护网等安全设施, 确保安全作业;

5) 瓦瓦操作、首先每垄底瓦先铺30mm厚的砂浆, 白下而上, 一次性铺摆到脊根都, 并要铺摊均匀, 经初步调整后, 即可摆底瓦, 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压六露四” (或压五露五等) 操作, 压茬要均匀准确, 并结合实际情况的可调性, 如“稀铺沿头, 密铺脊”的口诀, 是很有科学性的, 一能解决瓦垄两端头的塌鼻梁, 二能解决沿口例泛水隐患, 并能提高外观效果, 也是预防渗漏的有效措施;

6) 摆铺底瓦时, 操作位外侧的瓦翅比内侧的要略高一些, 待扣筒瓦压实后, 就会自然调整过来, 底瓦过水自会坐中, 不然会产生过水偏中的现象。对翼角段的底瓦, 瓦口要适当加密, 因底瓦随翼角起翘而起翘了, 过水已不坐中, 所以必须要注意调整瓦口为宜。

3 缺陷修补

睁眼缝裂缝脱落, 分几次用砂浆加碳黑抹平, 剔掉太厚灰层。跳垄滚荜跑垄, 拆除后, 施工中用线绳和2m靠尺检查控制。脊不平不直, 拆除后, 施工中用线绳检查控制。过水不居中, 铺底板瓦不平, 施工中应内侧瓦沿略高于外侧瓦沿。

4 施工中的注意问题及改进方向

4.1 脱落、睁眼缝裂缝、勾缝不密实、勾缝深浅不一

勾缝时制作专用工具, 睁眼缝分几次勾满, 使睁眼缝勾缝密实、深浅一致。滚垄、跳垄、跑垄:施工中靠尺控制手段, 采用目测。屋面囊势不顺畅:用8mm电缆线控制屋面囊势铺底板瓦。

4.2 工艺改进方向

瓦瓦砂浆现行改进方法主要是采用砂、水泥、粉煤灰配制, 优点是避免屋面渗漏, 屋面不生杂草。但其一砂浆碱析后, 白色液体易污染人连沿面, 影响工程观感, 其二瓦件损坏后不易更换。选择合适的粘结纱清理, 瓦面喷涂刷阻碱保护液, 可用干棉纱清理后。

5 结论

综上所述, 仿古建筑作为民族传统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时代民族特色, 对这种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要加以保护。屋面琉璃瓦施工工艺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 施工工艺的好坏不仅对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外, 也对仿古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观赏效果器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天然.坡屋面琉璃瓦施工[J].施工技术, 1997 (2) .

仿古建筑 篇11

关键词:岭南传统建筑;人文景观;仿古建筑;珠三角;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2-0000-00

收稿日期:2012-12-11

修回日期:2013-01-07

引言

大佛寺扩建引发的西湖路骑楼保卫战成为广州文化建设上的重大事件[1],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建设城市人文景观的思考。

政府在城市人文景观建设上对传统建筑的保存做了很多工作,也愿意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实现,比如十年前,为配合城市交通建设,广州锦纶会馆整体平移百米,这在文物保护中比较罕见[2]。

在保留旧建筑的同时,政府还积极建设以岭南传统建筑为主要风格的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等。为大家所熟知的有亚运城岭南水乡民俗主题建筑(图1)、岭南印象园(图2)等。据笔者了解,正在规划和建设的还有不少,如清远江心岛景观改造工程、佛山岭南水乡商业旅游文化街区等[3]。此类工程有利于丰富珠三角地区人文景观,能为大家理解并得到多数赞同。但是否需要新建那么多的仿古建筑来体现人文文化,而人文景观是否只能靠此类建筑来表现呢?这一问题还值得探讨。

1城市景观建设的原则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珠三角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要满足城市经济功能的发挥,还要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和优美的城市环境,并体现珠三角特色[4]。

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我们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5]:

历史延续的原则——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要能够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变化过程, 注意保存城市文化的珍品,即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

个性表现的原则——注意发掘城市个性,即地方特色,特别要使城市景观设计能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不仅要与不同地带的城市有所区别, 而且能够突出与周围城市的差异。

城市建设的管理者们对此也深刻认同,并把人文景观的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项目分类及建设的可行性

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成形式和艺术形象一直为国人所推崇。建国以来,仿古建筑在很多地方出现,包括园林、寺庙、仿古街等。由于人们对传统建筑形式的偏爱,仿古建筑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仿古建筑也经常出现在历史文化区,这类建筑因会混淆世人对历史真假的辨别而受到一些批判。

本文将这些项目按以下四类分别讨论:

第一类,文物保护单位扩建工程,如广州大佛寺扩建、余荫山房扩建工程。

第二类,以展示岭南文化为目的的新建项目,如亚运城岭南水乡民俗主题建筑、岭南印象园等。

第三类,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岭南园林主题公园,如顺德顺峰山公园[6](图3)、规划建设中的清远江心岛景观改造工程等。

第四类,民俗主题商业区,如规划建设中的佛山岭南水乡商业旅游文化街区等。

第一类项目遵循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与体量大、个性鲜明的现代建筑相比,岭南传统建筑的修建可以协调历史风貌,扩大人文景观的区域影响,提升和凸显城市人文气息。在未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建筑形象和保护原历史建筑的前提下,此类项目的建设值得推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拆真古董,建假古董,广州大佛寺的建设就有此嫌疑。

第二类项目应在特定的环境中建设,它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在考虑好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才鼓励建设。在亚运城建设岭南水乡,满足了这两条件,是个成功的例子。众所周知岭南传统园林是广东的一张名片,在世界人民云集广州的时候,亚运城的岭南水乡民俗主题建筑成了亚运会期间一个亮丽的人文景观。

第三类项目政府应统筹规划,不能泛滥。岭南园林虽然经典,但常受设计师的能力限制和建设方的主观意识影响,很多新建的主题公园,求形似者不足,败神韵者无穷,不仅没有提升当地人文景观质量,反而破坏了岭南园林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此类公园无非是以休闲娱乐为目的,形式如何其实并非关键。城市建设者可以大胆地尝试现代形式或者现代形式与岭南园林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节约建设成本,又体现了岭南人的创新精神,同样可以作为城市的人文景观。

广州天河北百佳超市旁边猎德河涌景观改造(图4)采用的是江南园林建筑而非当地的岭南园林建筑。首先要肯定园林建筑美化了河涌景观,给人一个愉悦的休憩场所,但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应考虑当地特色,而不应由建设方的主观意识而定。

第四类项目跟第三类项目类似,政府应统筹规划,不能泛滥。打造民俗商业区需要商业历史的积淀,对在商业老街的基础上扩建的做法我们应该持赞同态度;如果新建,光靠传统建筑形象并不能吸聚商业人气,应慎重。此类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所创新,正在建设中的佛山岭南新天地是个很好的例子(图5),既保留原历史建筑,又融入新的建筑元素,给商业老街注入新的活力。

3结论

总之,利用岭南传统建筑形式建设城市人文景观是个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很多城市都有此类案例,但是在建设前要考虑其可行性,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以这种方式出现,传统形式可以借鉴,也需创新,在这方面江浙地区有很多好例子。在杭州河坊老街的尽端和鼓楼交接处,有一栋雕塑性的建筑(图6),吸收了传统的一些形象元素和空间意境,采用现代建筑的形式,凸显浓厚的人文景观和城市建设的创新精神,能把这么一栋建筑放在历史街区中,对我们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素养是一种考验。

参考文献:

[1]何姗,陈文,邢晓雯.广州西湖路骑楼将要拆掉为寺庙扩建让路[OL].http://gz.ifeng.com/wenhua/detail_2011_12/07/119467_0.shtml.

[2]谢光. 锦纶会馆平移工程的设计[J]. 广东土木与建筑,2002(4):28-30.

[3]杨瑞山.岭南水乡商业旅游文化街区即将开工[OL].http://www.fswmw.gov.cn/fscw/201105/t20110529_88158.htm.

[4]谢长青.城市景观及其规划探讨[J] .城市问题,1989(5) :15-18.

[5]陈俊鸿.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以汕头市区为例[J] .热带地理,1993(3) :281-287.

[6]姜磊. 顺峰山公园仿古建筑设计[J]. 热带建筑,2006(3) :7-11.

审稿编辑:陆琦 郑力鹏

现代建筑与建筑堪舆 篇12

而在这种反思与回顾的背景下, 中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必然要溯源于在现代中国蒙尘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风水学理论。

什么是人类理想中的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呢?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是在特殊地域内、特殊条件下, 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聚落形式, 它“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 用最经济、最天然的手段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舒适居住生活空间的目的, 进而, 形成“生态建筑”, 它不会与自然宣战, 企图征服之, 而是顺应自然, 融于自然的“文明建筑”。

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曾盛行的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虽然并没有如今天上述各个学科的精准表述, 但作为综合学科的集合, 它依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譬如一些大学已经开设了“建筑风水学”这门选修课。

建筑是门艺术, 它这样安排和装饰人们所建造的大厦:不管它是什么用途, 它给人美的视觉形象, 应该带来心理健康、力量和愉快。

在中国建筑中, 五千年来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 那就是“天地人和合”。中国人的习俗讲求一个“顺其自然”, 这也可谓中国建筑文化上一传统。

中国建筑所讲求的“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呢?综合起来有三点:

(1) 天人皆物。天与人都是物, 形态相殊, 本质则一, “物物则太极”。

(2) 人效法天。“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天变, 人亦效法天而变, 以顺应自然, 并通过模拟自然来改造自然。

(3) 天人调谐。要求在采取“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等手段时, 不要破坏自然, 而尽量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得“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学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潮背景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 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 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生态建筑学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 而人具有非凡能动性, 人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 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 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 被称之为建筑。

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对象, 是由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一人工系统中, 人的建筑活动, 引起了周围环境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所以, 该系统也称建筑 (空间) 环境, 其中包括村镇、城市等各种聚落形态。

生态建筑学在追求自然生态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的一般原理的同时, 认为自然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性需要, 而且更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 构成人类精神需求的风景环境, 从而成为建筑环境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文化资源”。

由此, 生态建筑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 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谐调发展为目标, 在现有条件下, 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 利用并有节制地改造自然, 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 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 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有着根本的一致。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筑环境追求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住区环境质量。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建筑环境设计的理论, 其概括性地描述人与宇宙及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及感化是“气”的媒介。可以认为有关“气”的学说是古代风水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目的在于人与外界的和合统一, 而非人定胜天。

毋庸讳言, “风水”有迷信成分, 但谁又能否认“风水”之学也确实蕴含着合理的科学因子?买房者“亲近山水”似乎不仅仅与个人喜好相关罢, 这期间的“迷信”——风水理念——其实也吻合了现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居环境根据现代建筑理论, 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诸如空气、水、食物、住房、室内外装饰等这一类生命的保障体系;二是对人类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力量。诸如:人的感觉 (热觉、视觉、听觉及嗅觉等) 刺激和动力学刺激 (来自辐射、声音等的冲击和振动) 。从人的感觉来说, 风水的目的至少是追求人的内心的安宁。

现代建筑设计要点现代建筑设计, 一靠方法, 二靠素养。懂得一定的方法, 则易于掌握要领, 增加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 避免绕不必要的弯路。但欲使设计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还需要在不断进行设计实践的磨练中, 逐步提高素养。

上一篇:电视机里听故事下一篇:电算化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