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乐家扬科》(共3篇)
《小音乐家扬科》 篇1
一、追寻“眼神”:开启主题阅读的钥匙
课堂伊始, 《妈妈的眼睛》这首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从熟悉的歌声中轻松地走进课堂, 师生闲话家常:“这歌声让你想起了谁?想起了他什么?为什么想起他?”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到了课堂上, 贴近生活的话语唤醒了学生对“眼睛”的注意与思索。《妈妈的眼睛》这首歌耳熟能详, 妈妈的关爱溢满全身。学生的情感被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 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打开课文, 一双闪着光芒的眼睛, 一双充满惊恐的眼睛, 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 不时地跳入我们的眼帘。这眼睛如同一根引线, 穿插于整篇文章, 诉说着扬科的命运。课文多处形象地描写了扬科的眼睛, 形成了本文的独特之处。教学中, 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句子, 也就是抓住了全文的脉搏。“大家能否从扬科的眼睛中读懂些什么?”问题一抛出, 便激起了学生探索欲望和读书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觅寻描写“眼睛”的句子, 并且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体的作用, 让他们酣畅淋漓地与文本对话。这样围绕主题, 以教材为依托, 以课堂为平台,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搜集、筛选学习资源, 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主题与角色参与的机会, 教师给予学生一把有力开启文本之门的钥匙。
二、解读“眼神”:架起人本情感的桥梁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以扬科的眼睛为切入点, 以扬科如何热爱音乐为重点, 让学生从中感受扬科的命运变化。扬科的眼睛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 唤起了他们同情弱者、珍惜生命的人文关怀。
解读第一重:眼神“痴迷”。
作者透过“眼睛”, 将一个令人同情的瘦小、聪明而且具有音乐天赋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教师紧扣关键句子, 引领学生解读眼神, 挖掘有关眼神的一词一句一情节来体会作者的情思, 出示句子:“他长得很瘦弱, 脸黑黑的, 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学生反复读句子, 交流体会出扬科很聪明, 很有灵气;教师引导学生顺着这个眼神寻找出课文中哪些语段写出扬科“爱音乐”, 完成从句子到段落的学习;继之, 教师引出“你们认为哪些句子还是写扬科痴迷音乐的眼神呢?”继续学习以下两个句子:“他躲在草堆后面, 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 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 抬起头, 望着心爱的小提琴。”说说从这两个眼神中, 你又收到什么信息吗?假如你就是扬科, 就在食具间门前, 会怎么做?会怎么想?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痴迷的眼神, 从“眼巴巴、望了很久很久”读出小提琴可望而不可及, 扬科进不敢, 走不舍;寻找扬科爱音乐的足迹———树林里、小河边、旅店墙角下、食具间门前……学生通过“眼神”去感受全文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故事情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换位体验、对比体验、语言体验等多方面的感受。学生情动而辞发, 纷纷表达自己内心想法, 在体验中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时空交叉, 教师引领学生挥动想象的翅膀, 走进扬科的心里, 用此心换彼心体悟当时的扬科的心情, 使学生心间荡漾着对扬科喜爱之情、同情之心。
解读第二重:眼神“无助”。
学生继续交流学习其他描写眼神的句子, 教师抛出:“你还从扬科的眼睛中读懂了什么?”指名读句子, 评价朗读:“这个瘦小的孩子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扬科一句话也没有说, ……像一只被捉住的小鸟。”学生相互质疑, 细细地品味从哪些词体会到扬科当时的心情?并说出为什么?……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 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近扬科, 活灵活现地重塑了作者笔下扬科的生活。“教师最大的成功不是教给学生知识、方法, 而是赋予学生情感”。情感是深刻发掘教材的教学资源。我通过一次次的读课文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读出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从而洞察了“孤苦无助”的眼神背后的世界, 体会到在贫困交加, 处在生活重负中的小扬科热爱音乐的力量战胜了被打的恐惧, 也体会到小扬科的无奈和不幸。学生的同情心油然而生, 更深刻地受到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得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沐浴。
解读第三重:眼神“愤恨”。
深入的阅读不断地升华学生的情感, 教师相机出示:“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 眼珠已经不再动了。”指名学生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其他学生思考:此时, 你还想问什么, 说什么?仔细地想一想:扬科睁着眼睛, 他还有什么看不够, 还有什么想不明白?教师带着学生探讨课文的空白点, 浸润其间, 荡涤情怀, 再一次地步入扬科的生活。教师一次次引领学生感受扬科这个极有音乐天赋而被黑暗社会残害的孩子。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 以及了解的故事背景, 进一步品出字里行间的蕴涵之意。在学生互动体验中, 教学活动向生活开拓、靠近、积累。学生在扬科“死不瞑目”的眼神里看到了扬科的冤枉无助, 对充满音乐的世界的留恋, 对悲惨的命运的控诉, 以及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之心, 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抨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表述, 深深地记住了这双凄凉的眼神, 明白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美好, 要好好珍惜;明白要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学生的学习获得了新的生长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学生逐渐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从而使语言能力、思想感情、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综合提升和进一步发展。
三、品评“眼神”:超越文本深层的体验
课堂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的支撑, 教学活动必然要由课内学习向课外生活拓展积累, 并且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 产生新的问题, 获得新的生长点, 语文课才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教材无非是一种示范和凭借, 对教材恰到好处地拓展延伸, 对理解教材、感悟教材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课结束前让学生思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扬科的眼神告诉我们什么?”“生活中你还注意到什么样的眼神, 它又告诉你什么?你收集了哪些描写眼睛的语句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 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后, 课堂教学在“我们为扬科献上一首最心爱的小提琴曲为他圆生前的音乐梦”的乐曲声中结束了教学。教学已经结束, 学生却意犹未尽。这样, 教师紧紧围绕描写“眼神”的句子, 借助有效的情感朗读和书面表达, 与文本再一次深刻对话。当小扬科悲惨的结局赤裸裸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早已想找出最佳发泄心中愤恨的方式。学生再通过分享课外收集的句子, 以及不同的见解, 把积淀在胸中的情感得以宣泄, 升华了情感,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感人的语言, 优美的旋律, 再次打动了学生的心扉, 水到渠成地升华了对文本的理解。通过生活化的语文课, 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 又学会了怎样做人, 怎样处事。
总之, 《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教学紧紧抓住“眼神”的解读, 从“点”出发, 抓住“扬科的眼神”这根线索串联全文, 扣住作者所要表述的“心声”, 充分盘活一切可以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教师、学生、文本、生活, 学生的思想在共同的话题里流动, 学习的信息在交流中互补, “人本”对话在课堂上充分展现。
《小音乐家扬科》 篇2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继续学习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不可能摆脱悲惨命运;感受作者同情受压迫者和憎恨剥削制度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小音乐家扬科》,(板书课题)老师知道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生答)教师介绍:本文作者是显克微支(板书)显克微支是波兰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称为波兰的“语言大师”。他的早期作品描写波兰农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
二、初读课文
下面请大家拿出课本,身坐正,脚放平,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再来读读课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想一想(1)作者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悲痛,惋惜)(2)作者笔下的小扬科你认为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生回答)在回答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在课文中找到依据(热爱音乐,有音乐天赋;命运悲惨)
三、重点探究重点:
第三自然段用“无论……总能”说句话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语气。第十、十一自然段(出示插图)从这里能不能看出扬科很爱音乐?(学生讨论)他虽然很怕,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无法抗拒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对音乐,对小提琴的热爱的力量)反复读(出示投影)自己先读一遍,你认为应该怎样来读?(生答)教师总结:朗读时要用“深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并且要注意较多的顿歇(如在“他”“很久”“很久”之后安排顿歇),要有拉长的停顿(如在“他怕”“他不敢动”后加长停顿时间),要把这种“怕”和“爱”的冲突变得异常沉重这么爱音乐,有音乐天赋的扬科他的命运是怎样的呢?(非常悲惨)
(音乐)对音乐,对小提琴的热爱让扬科情不自禁的去看看那把小提琴,但是他还想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足了,但就因为这一下,让扬科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啊,同时也开始了他的悲惨命运,下面就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文章,小组讨论一下,把你认为最能体现扬科悲惨命运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从这些句子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重点:17自然段1、读2、白桦树也在为他号叫,如果你是白桦树,你会号叫些什么?(我会说扬科你死得真是太惨了,管家和更夫也太残忍了)(在这样黑暗的社会里,扬科到另一个世界去吧,那儿没有痛苦,但是有你最爱的音乐和小提琴)(扬科你才八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怎能死呢,)(扬科,你的天赋,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音乐家的,我在为失去了一个音乐家而悲痛号叫)同学齐读,然后接说三、感悟有人曾经说过,童年是一个人生命当中最美好的阶段,可扬科的童年却充满了悲苦、艰辛,甚至为了摸一摸心爱的小提琴就被无情的打死了,我们大家也有童年,我们的童年和扬科的童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引导学生再深层次的体会社会制度的灰暗)
四、总结:
读《小音乐家扬科》有感 篇3
夜,已经深了,但平时贪睡的我却久久不能入睡。小音乐家扬科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扬科是个生活在贫穷家庭中的孩子。他的童年,充满了黑暗,充满了寒冷。扬科酷爱音乐,爱拉小提琴。牛马般的生活和周围有钱人的压迫并没有使他打消学习音乐的愿望,并不能阻挠他对音乐,对小提琴的无比热爱。悲惨的是,他没能发挥出他的音乐才能,却被波兰黑暗旧制度把他的音乐天赋给杀害了。他就是想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但却惨遭毒打,离开了人间,当时,他仅仅只有八岁呀!我为他的死而感到悲愤与惋惜。
童年,因本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但小扬科却早早地向美好的童年告别了。比起我,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充满温暖的新中国,爸爸妈妈都把我当作掌上明珠,爷爷奶奶也对我关怀备至,在学校,老师像慈母般的教导我们,使我们在这最美好的时光中粗壮成长。我和扬科的童年比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隔十万八千里。
【《小音乐家扬科》】推荐阅读:
小音乐迷扬科教学反思06-30
小音乐家扬科(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4
我是小音乐家教案12-05
我是小音乐家详细教案09-21
音乐小课题09-03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01-12
《小竹桥》音乐教案05-30
小小手音乐教案07-01
《小蜜蜂》大班音乐教案05-19
小班音乐 小树叶 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