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物流

2024-09-04

循环物流(精选10篇)

循环物流 篇1

一、引言

2010年10月18日, 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循环物流是贯穿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经济环节的一条主线, 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 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作用。

二、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效应

1、循环物流。

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 伴随此过程物的流动也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物流可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两大部分。正向物流是指从供应链上游向下游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逆向物流则与此相反。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循环物流。循环物流取代了传统物流的单向运行模式, 具有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特点, 代表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也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并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是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3、二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效应。

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之间具有联动发展效应。循环物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 它有利于节约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也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物流贯穿循环经济的全过程,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要发展循环经济, 就必须考虑物的流动过程中的循环化, 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发展循环物流。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为循环经济的实施搭建了平台, 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会推动循环物流的良性发展, 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三、促进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促进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的手段就是要构筑循环物流体系。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 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就当前的形势而言, 要重点把握住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平台建设等循环物流的重点发展内容。各级主体要联合行动, 形成合力, 把握重点, 为构筑我国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物流产业虽已被确立为新兴产业, 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系统, 而是分散在若干个行业内, 运输、包装、储存、信息等分别由各部委进行管理。因此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要从政府入手。政府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的总体规划者和监督管理者, 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做的工作主要有: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引导, 确立循环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行业对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责任, 规范其经营活动, 逐步将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虽然已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 但相关法律还不完备, 应当借鉴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要加强规划, 畅通循环物流资金来源渠道, 改善循环物流的投资环境, 充分调动民间投资, 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此外, 政府还要积极传播循环理念, 使循环生产、循环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循环物流和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

2、彰显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行业协会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它是循环物流发展的自律者, 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引领者。这里所说的行业协会不仅指物流行业相关协会也包括其他行业的相关协会。要引导物流企业积极践行循环物流。因此, 能否形成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良性互动的行业环境, 对循环物流的发展与构筑循环物流体系至关重要。物流行业协会要积极联合其他行业协会构建行业物流循环网络,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物流整合功能与自律功能。

3、突出企业的核心作用。

企业是构建循环物流体系的主要实施者,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力量。在此方面, 生产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责无旁贷, 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更不能缺少。循环物流不但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风险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形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将经营战略与循环物流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既能实现企业正常经营的正向物流, 又能实现退货、返修、缺陷产品召回、资源回收利用等功能的逆向物流所共同组成的有机体系, 即企业物流循环体系。鼓励企业注重循环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并对企业流程进行循环再造和转型, 把握好发展循环物流的重点是发展逆向物流这个主要任务。专业物流企业是构筑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鼓励产业内龙头企业牵头, 联合各合作企业, 积极搭建供应链层面的物流循环信息平台, 促进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的形成, 以达到推进供应链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4、调动公众的参与作用。

发展循环物流,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者与最终受益者。要积极培育公众的循环意识和循环发展理念, 使“环保、生态、绿色、低碳”的现代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公众支持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活动, 自觉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投放, 以达到简化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和降低回收费用的目的。积极倡导循环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 促进消费领域的生态化和科学化。通过消费领域的革命, 可以促使企业循环生产, 可以推动政府规范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高凤莲.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8) .

[3]汪波.物流及其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 2007, (3) .

[4]张东生, 方惠.绿色物流与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08, (6) .

[5]陈建中.大物流与循环经济[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1) .

[6]徐匡迪.转变发展方式建设低碳经济[J].上海大学学报, 2010, (7) .

循环物流 篇2

关键词: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论文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甘)LK00006701-44-47-04

1引言

[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餐饮行业的迅猛发展,目前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呈正相关的增长趋势。餐厨垃圾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粗纤维等有机化合物,且其含水率约为79%,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容易滋生细菌。由于餐厨垃圾利用处置不当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同时餐厨垃圾含有的有机物成分,经过分拣、加工以及相应的技术处理后可作为蛋白质饲料,提取生物柴油和制作沼气,具有较高的循环利用价值。设计出关于乌市餐厨垃圾循环经济体制下的逆向物流系统对保障人民健康,提高社会的环境卫生水平,以及对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对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物流在现代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逆向物流则是与废弃物进行再制造、再使用或再循环(即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以废物回收再利用为主要标志的循环经济,高效的逆向物流管理运作是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必要条件。逆向物流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物料的单向运作模式,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物质逆向流动体系,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逆向物流系统运作的好坏将对循环经济的有效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逆向物流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及现有流通渠道分析[4~5]

2.1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

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在乌鲁木齐市起步较早,早在-6-6乌市就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建成投产,采用高温消毒饲料化工艺,将餐厨垃圾分拣、灭菌后,进行脱水、脱脂、烘干、粉碎,最终制成蛋白质饲料。生产规模为日处置餐厨垃圾50t,年处理餐厨垃圾为15000t。但是基于乌鲁木齐市人口与消费的不断提高,日处理50t的餐厨垃圾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所产生量的需要,另外,如果将餐厨垃圾直接作为饲料喂养牲畜非常容易导致安全问题,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国家已禁止餐厨垃圾饲料化落后技术的使用。因此,乌鲁木齐市相关部门开始引进新的处理技术并积极扩大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规模。《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12-1正式颁布实施,并在3月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均明确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按照餐厨垃圾种类、数量,向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缴纳餐厨垃圾处理费”,这标志着依法管理的措施已经覆盖了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处理市场。我市于12月被确定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并投资2.89亿元用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此项目主要建设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厂、收运设施等。项目实施后,计划从源头上杜绝将“地沟油”加工成“泔水油”的不法行为,同时避免了将餐厨垃圾直接作为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也有效地解决了餐厨垃圾跟生活垃圾混杂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或通过市政环卫的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系统进行焚烧或填埋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该项目新厂位于西山大浦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占地面积约5.92万m2。采用复合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技术,项目估算投资为3.29亿元,计划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每天处理餐厨垃圾100t,二期、三期日处理量均为200t。其中,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处理厂主要收集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新市区)、米东区餐厨废弃物,实行日产日清的收运方式,对全市签约餐饮企业进行全天候、全覆盖收运。日生产生化腐植酸50t,BGB微生物菌剂4.4t,能够用于饲料生产等方面。

2.2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现有物流渠道与方式

结合上述乌市餐厨垃圾的管理情况及现有市场状况分析,乌市餐厨垃圾物流渠道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如图1)。第一种方式是居民和餐厅自己直接排放,将消费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大部分废弃物运送到垃圾场掩埋或焚烧掉,虽然这种流通模式的物流费用少且简单可操作,节约了餐厨垃圾物流的内部成本,但是却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承担的外部成本,这种流通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更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方式是有需要的个体商贩直接去餐厅回收餐厨垃圾。个体商贩回收后的餐厨垃圾其去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流向为直接用餐厨垃圾养猪的养猪户,由于餐厨垃圾不能放置时间较长,否则产生有毒物质,加之垃圾本身所携带的病菌,如用这类餐厨垃圾喂养生猪,所喂养的生猪则体内往往含有病原体。另一种是流向利用餐厨垃圾提炼“泔水油”的小作坊,这些不法商贩出于利益驱使,直接将携带了大量有害成分的“泔水油”流入市场,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和隐患。第三种方式是市政环卫的餐厨垃圾回收系统,市政环卫的餐厨垃圾回收系统将餐厨垃圾集中回收,再运送到乌鲁木齐市大浦沟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利用微生物发酵工艺,产出肥料产品。但与此同时大量的餐厨垃圾会对附近小区人民的生活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技术咨询中心有关数据表明,按照日处理500t餐厨垃圾计算,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沥水65t/d,车辆冲洗产生废水25t/d,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和动植物油。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包括从原有餐厨垃圾中分选出的塑料、纸屑、沙石等和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等。第四种方式是再制品生产商的自营回收系统,采用混合收集和运输方式,将餐厨垃圾从各个餐饮单位或居民小区运送到垃圾处理中心,其垃圾收集、清运系统设施较落后,覆盖率较低,设备超负荷运行,老化漏损现象严重,见图1。

2.3当前乌市餐饮业废弃物物流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餐厨垃圾资源化的这几年,乌鲁木齐市餐厨垃圾的回收途径和处理技术体系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目前乌市餐厨垃圾的回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2.3.1资源回收率低目前乌鲁木齐市的多家餐饮单位中,与乌鲁木齐市城市废弃物管理中心签订回收协议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在市区的其它大部分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很多餐饮单位没有意识到餐厨垃圾的资源性,认为垃圾是没有价值的废弃物,将生活垃圾跟餐厨垃圾混合后直接装袋后丢弃在垃圾箱中。同时,又因餐厨垃圾79%的高含水率以及流动性大的特点,导致其极易与其它生活垃圾混杂,这样一来不仅给分拣工作带来难度,还降低了其他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价值。更有诸多餐饮单位在利益的趋动下自行贩卖餐厨垃圾。这些行为致使餐厨垃圾的处置量远远不及垃圾的产生量。

2.3.2回收渠道不方便尽管乌鲁木齐市出台了《办法》,并在20对其进行了修订,其中均明确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应当按照餐厨垃圾的种类、数量,向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缴纳餐厨垃圾处理费”。但是长期以来,餐厨垃圾回收形成了固定的回收模式与渠道,如果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会影响到垃圾产生单位的利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部分单位违法收运,给集中收运带来了阻力。由于大多数餐饮单位对餐厨垃圾处理没有足够的认识,对缴纳垃圾处理费用不积极或拖欠,致使其他许多餐饮单位将餐厨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

循环经济模式下物流体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

一、循环经济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所带来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传统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水、能源、矿产等资源越来越短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是有由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一系列物的流动的正向物流和从消费者到销售商、生产商、供应商的物的反方向流动的逆向物流所构成的。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大多数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构建自己的物流体系时,主要考虑的是正向物流体系,产品到达顾客手中后,就基本上离开了企业的物流体系,某些附件如包装物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产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也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如果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完全以经济利益为动力,有些废旧物资由于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且相对集中,一般来说企业愿意回收,可使一部分废品变为再生资源。但是,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由于大多数工业废旧物资的利用,既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难点,也存在管理上的种种不足,逆向物流成本过大,使许多经营者望而却步,这与循环经济的要求还离得太远。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逆向物流系统构建,是弥补市场外部效应的政府干预方式,政府应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和鼓励,把循环经济的思想深入到逆向物流管理中去。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我国逆向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1.国民对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发达国家正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但我国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许多企业对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充分,国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偏弱,加之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消费量偏大,产生的废弃物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是人均资源的极度短缺,另一方面是有限资源的大肆浪费,导致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矛盾。

2.政府对逆向物流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不得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目前我国一些政策和制度存在不合理的成分,阻碍了逆向物流的发展。如对再生资源行业的税制、回收与使用联系渠道的削弱等,使再生资源行业成为微利或者无利的行业,一些企业存在做得越多,亏损越多的现象。回收企业作为逆向物流企业的主体普遍存在“散、小、差”的状况,多数属于个体企业或小型流通企业,因而所涉及到的行业和范围有限。

3.逆向物流技术创新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逆向物流对回收物的技术处置已有了较大的发展,除常规的金属、塑料、橡胶已有成熟的加工工艺外,国外对显像管、压缩机、印刷电路板和电池等部件的处置也有了比较先进的方法。如:物理冲击分离、智能分离、粉碎筛选、比重法分选以及高温焚烧等。我国企业在进行逆向物流时,逆向物流技术创新(尤其回收量大的废旧物)不足。对回流的物品加以有效利用或销毁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如再制造技术、分解技术等还很欠缺。

4.逆向物流经营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我国的逆向物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以回收物流为主。回收物流的从业者多半是个体户经营者,存在着回收物资品种单一、回收环节多、回收网点偏少、回收渠道不畅、布局不合理、管理混乱和设施之间不能配套等弊端。经营者单纯为利所驱,难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经营机制。

四、循环经济模式下推进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治理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环境和污染标准。但是由于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和处罚力度不够,企业牺牲环境付出代价和执行污染标准所获得的补偿不对称,企业出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需要,并不重视自身逆向物流的建设与管理。因此,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引导和督促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逆向物流建设与管理。

2.推进排污许可权市场交易,促进企业自身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政府难以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制定相对应的针对其外部性的税收政策。考虑到有多个产生污染的行为主体,政府在控制总污染水平的前提下,将允许的排污权以某种方式授予各行为主体,并允许行为主体之间能自由交易其许可权,因此就形成一个排污许可权的交易场所。一但某个行为主体要排除更多污染物,就必须在这个交易市场上向其他行为主体购买排污权,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激励机制,既激励某些行为主体想方设法减少自己的污染物量,将多余的排污权出售以获取利益。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则,允许企业的排污权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上交易,这样有三个优点:有利于控制污染总量;降低管制成本;促进企业关注自身逆向物流系统的管理,使企业自觉主动参与到循环经济中来。

3.加强逆向物流理论研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逆向物流作为产品、信息等从消费点到生产点的物理性流动,使物料循环重复利用,能挖掘废弃产品或有缺陷产品潜在的使用价值,产生巨大经济效益。逆向物流并不等同于废品回收,它包括如何对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与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活动进行的全面有效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许多环节。因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更与政府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环境保护政策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在政府牵头下,结合企业、学术界的力量,进行逆向物流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评估。另外,企业要实现逆向物流方面的技术创新,不仅要提高设备的技术程度,更要靠具有综合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因此,政府还应建立相应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不受人才短缺的制约。

4.积极推进企业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企业要实施逆向物流,必须从供应链的视野来构建逆向物流系统,建立起包括制造商、零售商、回收商、再制造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众多企业间构建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信息、技术、利益共享,能使循环经济得以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经营环节展开,有力推动循环经济实践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如首先应该鼓励企业改进产品设计,采用面向拆卸设计(DFD)。其次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管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回流产品。譬如:基于EDI技术设计的信息系统能够使制造商与零售商实现退货共享,并快速对回流物品做出反应。当前条形码、GPS、RFID等技术已经在物流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企业将此类技术运用到逆向物流管理中去。最后,重点支持回流物品处置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整个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

5.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循环经济理念下要使每一个消费者具备循环经济意识,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因而必须有一个逆向物流服务平台为他们提供方便统一的物资回收等服务,否则,循环经济就成了空谈。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逆向物流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被透支、环境被破坏,各国已开始意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逆向物流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同时在企业界的实践中仍然是个空白,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也还未能深入人心。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政府应尽快制定强制性回收法规,并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工具,设定合理的惩罚约束机制,以促进我国的环保建设。另外,相关环境部门也应该尽快制定逆向物流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操作规程,从而确保企业在实施逆向物流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思索[J].中国物流和采购学会,2004,14:12-15.

[2]赵会军,汪斌.逆向物流[J].中国物流和采购学会,2003,18:52-54.

[3]曾凡婷,孙娇.浅析逆向物流[J].物流技术,2003,10:25-27.

[4]中企联雇主工作部.中国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发展对策[J].上海企业,2005,4:56-58.

[5]王兆华.循环经济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启示[J].改革,2005,3:46-48.

[6]王西兵,钱燕云.逆向物流及其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05, 120:35-38.

Circular economy mode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Wang Honglia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bstract: Circler economy is a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sparkplugs harmony with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under the concepts of recycling economy i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o make up for market external effects. Current rever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o promote develop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We must formulate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ote the sewage permit market transactions, strengthen theoretical study of reverse logistics, train relevant professionals, actively promote enterprise reverse logistics rela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courage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Key words:Circler economy; Reverse logistics; Third party logistics(TPL)

浅谈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 篇4

1.1 逆向物流的内涵

与传统的正向物流相反, 逆向物流是指为回收资源或正确处理废旧物品, 在合理成本下, 将物品从消费终点到生产起点或其他节点移动的过程。

逆向物流主要针对“返回”供给链渠道中的产品或者材料, 包括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大类: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根据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 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2 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就已经对逆向物流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发达国家已经强制立法, 责令生产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 要求他们回收处理所生产的产品或包装物品等。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法规比较健全, 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法》、《促进容器和包装分类回收法》等;法国于2003年提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比例为85%;荷兰政府要求汽车制造商回收汽车的可用材料比例为86%;欧盟于2004年颁布《电子垃圾处理法》, 要求生产上包装材料回收的比例至少为45%。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循环经济促进法》, 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2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2.1 循环经济产生背景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也开始了人类对资源的暴殄天物式的攫取。由于科学技术进步, 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使人产生了一种错觉, 以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 对“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破坏食物链和生物链的恶果进行了起诉。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倡导“零增长”。1992年联合国世界首脑环发大会发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2002年世界环发大会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 并制定行动计划。在上述背景下, 循环经济理念应运而生, 它融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 强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2.2 循环经济的特点

第一, 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约资源不仅包括降低资源消耗还包括对资源循环使用, 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实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生产流程,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是对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单向性生产流程的线性经济的根本变革。

第二,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 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 它运用生态学规律, 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 要求人类的活动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良性循环, 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充分重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

第三, 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 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 循环经济通过工业或产业之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 依靠先进的技术, 在企业之间构建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圈, 大幅度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流, 使尽可能多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循环经济下发展逆向物流的重要意义

逆向物流是与传统的正向物流方向正好相反的系统, 目标就是使资源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重复利用, 构建一种循环流动的可持续经济, 逆向物流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政府和企业都应该重视逆向物流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 保护生态环境。当前社会最关切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 而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是废弃物造成的, 废旧产品的无序回收, 大量有用资源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或者填埋, 有毒有害物质没有进行专门处理, 特别是拆解过程中“三废”直接排放, 给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了危害。逆向物流通过对产品的重用、翻新、改制和废料的再生循环等活动形式, 实现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对生态系统的最少量输入, 从而节约自然资源, 降低污染。

第二, 降低成本。有些零件 (如飞机、汽车、电子产品的部分零部件) 经过拆卸、翻修、改制等逆向物流活动, 可重新获得其使用价值, 而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 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 从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

第三,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通过退货和回收, 逆向物流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能及时退货, 消除了顾客的后顾之忧, 增加了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在逆向物流系统中, 制造商承担了更多的产品回收处理责任, 有助于减少或规避下游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 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 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 企业通过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 有利于树立企业的公共形象,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目前, 伴随着人们对循环经济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逆向物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也已经毋庸置疑, 世界各国都把逆向物流作为物流发展的重点, 开展专项技术研究, 进行逆向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 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努力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龚英, 靳俊喜.循环经济下的回收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2]娄信义.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J].北京:中国环保.

[3]马春光.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2005 (33) .

循环物流 篇5

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优化模型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分析了城市圆体废物物流系统和固体废物处理的.物流流程,以运输成本、处理成本、固定成本减去回收收益得到的固体废物处理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设施选址、设施数量和物流流量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估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 者:王海燕 WANG Hai-yan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物流技术英文刊名:LOGISTICS TECHNOLOGY年,卷(期):“”(10)分类号:F224.0 X22关键词:循环经济 固体废物物流 优化模型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探讨 篇6

1.1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

1.2 逆向物流的内涵

逆向物流是商品从典型的销售终端向其上一节点的流动过程,其目的在于补救商品的缺陷,恢复商品的价值,或者对其实施正确处置。其应该涵盖以下内容:出于损坏、残次品、召回等原因而处理的回流商品;再循环利用的包装原料和容器;处理废弃装备等。

2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分析

根据上面介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可以得出循环经济强调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而逆向物流可以说是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逆向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完整、有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

它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物料的单向运作模式,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逆向物流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①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3R”原则的充分体现。②逆向物流有效顺应了循环经济中的环境保护要求。③逆向物流系统的构建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

3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发展趋势

3.1 为回收和分解产品、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而设计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越来越多的制造系统要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适应处理和回收的要求,可以方便进行分解和回收。而在制造企业中,由大量标准化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的产品可以方便地进行升级,而不是废弃,从而可以采用新部件替代过期部件就可以达到再利用和再制造的目的。

3.2 信息技术与逆向物流的结合

发展逆向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应用信息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搜集产品信息,而从逆向物流系统中获得的信息会被利用到提高产品可靠性以及识别逆向物流系统中的特殊问题上,而从这些信息中得到的预测,可以减少系统的随机性,改善系统功能。

3.3 正逆向物流的集成管理

一方面,要想有效地管理逆向物流,就必须统一规划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在正向物流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基础设施也可以为逆向物流提供管理经验和基础资源。另一方面,在正向物流中就制定好对应的回收计划和要求,把正向物流中的信息与逆向物流中的决策活动综合起来。在厂商的实力足够的情况下,正逆向物流的集成管理可以使企业更主动地掌握回收物流的情况,提供更周到全面的服务。

4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选择与分析

4.1 企业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分析

逆向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主要有自营、联营和外包这三种模式。

4.1.1 企业自营逆向物流模式

企业自营逆向物流的模式是指生产企业自己建立逆向物流体系,自身管理退货和废旧物品的回收处理。在自营逆向物流模式下,企业不但重视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还重视产品在消费之后的废旧物品以及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处理。

逆向物流自营运作模式适合于比较广泛的回流物品,通常这些物品的回收再利用价值比较高,或者专业性比较高,或者是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回收处理或召回的。一般来讲,需要建立独立回收物流系统的企业,其经济技术实力比较强大,废旧物品的产生量较大,这些物品的回收利用价值比较高,或者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严重。

4.1.2 企业逆向物流外包模式

逆向物流的外包模式是生产企业通过协议形式将其回流产品的回收处理过程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以支付费用等方式,交由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这样,企业可以将资源集中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上,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逆向物流的外包模式适合于绝大多数情况的逆向物流,无论是产品退货、召回及维修,还是废旧物品的回收,都可以部分或全部采用外包的模式。那些技术和经济实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由于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缺乏从事逆向物流的专业化知识和经验,所以更可能趋向于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4.1.3 企业联合经营逆向物流模式

企业联合经营逆向物流模式(又称行业型企业联盟模式)是指生产相同产品或者相似产品的同行业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逆向物流活动更好的效果而进行合作,以合资等形式建立共同的逆向物流系统,为各合作企业甚至包括非合作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在合作企业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生产或消费之后的废旧物品,如消费后的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家具、生产过程中报废的金属器具、橡胶塑料制品、纸张和玻璃等。一般来说,建立联合逆向物流系统的行业集中度比较高,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可以推动多家企业进行合作。

4.2 企业运作进行逆向物流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主要包括:

4.2.1 经济性因素

①投资额。

在自营条件下,逆向物流方面的投资主要是由企业自身来承担;而在联合经营或者外包模式下,企业自身只需承担建立逆向物流系统的部分投资。

②收益性。

在自营模式下,收益主要表现为将废旧物品转变为再生资源,节约原材料成本,以及改善企业形象等。而在联合经营或者外包模式下,企业在上述几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可能较少,或者仅仅避免法律法规的惩罚。

③成本。

采用自营模式时,由于许多商品缺乏规范的包装,难以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效益,加上小规模的经营无法产生机械化及自动化,许多商品需要人工的分类、检测、判断和处理,需要为逆向物流业务支付较高的成本。而在采用外包模式和联合经营模式时,企业也需要向使用方支付一定的回收处理费用。

4.2.2 管理性因素

①设备设施管理能力。

逆向物流的运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许多设施设备,包括回收处理设施、检验检测设备、修理设备以及运输车辆等等,对这些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管理能力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员管理与沟通能力。

企业现有员工的业务知识技术能否满足逆向物流的要求,是否需要招聘新员工,是否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这是企业在采用自营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在联合经营和外包模式下,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外部合作企业员工的交流和沟通,以保证良好的合作关系。

③信息管理能力。

在采用自营模式的条件下,企业可能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的逆向物流信息的管理,实现信息共享,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在采用联合经营与外包模式的情况下,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4.2.3 技术性因素

逆向物流的技术性是指逆向物流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在逆向物流的某些环节尤其是废旧物品处理环节,通常需要专门的技术设备、技术工人,才能实现废旧物品的再生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

4.2.4.顾客因素

①便利性。

便利性指的是顾客在返回商品过程中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成本较少,商品回返的门槛比较低,过程也比较容易操作。

②绿色产品。

企业能否向顾客提供环保、节能的产品,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进行生产,改善环境污染,以符合当今生态经济趋势。

③服务质量。

逆向物流服务质量包括是否有专业人员提供咨询等服务,是否能够对顾客的要求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是否具有一般客户服务质量标准等。这是创建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重要因素。

5结论

在环保意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循环经济的理论在我国经济生活领域日愈受到重视和应用;在现今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中,逆向物流已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最前沿。对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理论进行探讨,分析和概括了该理论的相关要点,都有这比较现实的意义。

摘要:文中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分析循环经济及逆向物流的内涵及特点,及逆向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与选择。

关键词:循环经济,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探讨,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君.逆向物流系统决策及网络构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5,15-20,110.

[2]潘德宝.基于循环经济的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南昌: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7.

浅析家庭垃圾再循环物流系统 篇7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资源化利用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理想模式,有效分类是资源化利用的前提。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指出:“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把家庭垃圾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进行再生利用,涉及到垃圾产生、收集、回收和处理的整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流系统工程,目前诸多企业和科研单位都争相进行垃圾处理资源化的研发,本文通过研究家庭垃圾的物流再循环系统,分析其物流网络、节点,及各要素环节,寻找家庭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家庭垃圾再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家庭垃圾物流系统分析

家庭垃圾种类繁多,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再生利用价值较高,能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类(报纸、传单、杂志、旧书、纸板箱及其他未受污染的纸制品等)、金属(铁、铜、铝等制品)、玻璃(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及其他玻璃制品)、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等)、橡胶及橡胶制品、牛奶盒等利乐包装、饮料瓶(可乐罐、塑料饮料瓶、啤酒瓶等)等。

厨余垃圾: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以及果皮等。主要包括:剩菜剩饭与西餐糕点等食物残余、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等。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相比,具有水分、有机物、油脂及盐分含量高、易腐烂、营养元素丰富等特点,容易分解发臭,成为病原菌滋生的温床,更会污染其他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所以厨余垃圾是垃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有毒有害垃圾: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垃圾。主要包括: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染发剂、杀虫剂容器、除草剂容器、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旧小家电、废打印机墨盒、硒鼓等。

其他垃圾:除去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房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的总称。主要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纸杯、照片、复写纸、压敏纸、收据用纸、明星片、相册、卫生纸、尿片等)、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他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物与其他纺织品、破旧陶瓷品、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贝壳、烟头、灰土等。

从物流工程的角度分析,垃圾再循环物流系统由分类、收运、处理三个子系统组成,目前的家庭垃圾物流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家庭垃圾物流系统示意图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垃圾,在物流系统中经过的节点和物流路径完全不同。其中,家庭中产生的可回收垃圾大部分经废品收购回收利用,而不可回收垃圾的物流路径尚不清楚,由于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做到位,难以对其中的有毒有害垃圾等做到专业处置。目前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

2 家庭垃圾物流系统主要要素分析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物流系统包括一般要素、功能要素、支持要素和物资基础要素。一般要素如劳力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等;功能要素,如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支持要素,如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物资基础要素,如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等。

2.1 劳力要素

劳力要素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是实现有效分类的主体,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涉及垃圾物流系统的分类、运输环节中的操作人员主要是家庭用户、环卫工人、回收人员、保洁员,他们的专业知识素质参差不齐、总体不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垃圾分类水平。

2.2 物资基础要素。

不同种类的垃圾适用的是不同的储存、运输、处理技术及装备等物资基础要素。随着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相关环保科研人员积极攻克市场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研究开发了大量市场急需的治理技术和设备。常见的有:

①垃圾储存分类装置:露天池子、垃圾房、塑料桶、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机)等。中国人口众多,中餐特点导致中国的厨余垃圾占有很大比例,餐厨垃圾集中产生后可直接处理,实现源头处理和就地利用,能够满足垃圾减量化处理的要求,减少运输费用以及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可能。在国外,处理日常厨房垃圾和有机垃圾的方式有两种:Compost Bin堆肥筒和Worm Farm蠕虫农场,蠕虫农场是一个用于盛装蠕虫的塑料或木质容器。在中国,垃圾桶是收集垃圾最基本的装备,部分城市试点采用分类垃圾桶,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分开处理,实现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

②垃圾收运车辆:生活垃圾车按收集对象可分为生活垃圾收运车、餐厨垃圾收运车和其他类型的垃圾车,按收运功能可分为收集垃圾车和中转垃圾车,按车身装置可分为压缩式垃圾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和自卸式垃圾车等。

国内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已由敞开式向压缩密闭式方向发展,通过用密闭式车厢的垃圾收运车淘汰敞开式车厢的垃圾收运车,使车辆运输效率和密闭性能得到提高。这里密闭式是指压缩式垃圾车、自装卸式垃圾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等机械化密闭式垃圾收运车辆。

③垃圾处理装置:垃圾成分复杂,要求垃圾处理技术由单一销毁方法向多种方法、互助配合、共同处理的综合处理转变。目前,全球的垃圾处理设施有几个典型的方式,美国和英国绝大部分采用填埋处理,日本绝大部分采用焚烧处理。美国的国土面积为937.26万平方公里,人口2.8亿,人口密度仅仅为30人/平方公里。由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人口又不多,美国的垃圾处理工艺有70%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现已建起了120多个将城市垃圾转换成能量的处理装置,初步形成了城市垃圾处理的社会管理系统工程。英国的国土面积为24.4万平方公里,人口6222万,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公里。尽管英国土地资源和人口密度远远比不上美国,但是英国土壤结构中有20~30米的天然粘土层,具有良好的防渗能力,非常适宜填埋,因此85%的处理设施采用填埋工艺。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人口密度高达344人/平方公里。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促使日本的垃圾处理76%以焚烧为主。欧洲其它国家的垃圾处理工艺处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现在,在欧洲瑞士、意大利、德国,在亚洲的日本、韩国等也都将建日处理300吨、1000吨、3000吨的城市垃圾处理厂。

2.3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决定了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是决定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发达国家的支撑要素包括法制、技术标准等。

德国1996年颁布了“物质循环和垃圾管理法”。在法律概念上,定义了什么样的垃圾进行回收和什么样的垃圾进行处置。在执行层次上,通过将垃圾管理目标层次向源头转移,加强了私有行业的作用。垃圾处理的层次发生了变化,通过源头减量来避免垃圾产生,优先于回收。例如,进入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不能超过5%的要求影响了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

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

2003年2月欧盟颁布了《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简称WEEE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这两项法规强制性地带动了全球电子垃圾的源头控制,并且对物质循环全过程实施了整体规划和协调。WEEE指令规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气电子设备的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按其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承担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

技术标准对于垃圾处理行业同样起到积极作用。欧盟1999年制定的“垃圾填埋导则”、1994年制定的“包装和包装废物导则”两个法规对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影响。“垃圾填埋导则”要求:所有的填埋场都必须划分成有害废物填埋场、无害废物填埋场和惰性填埋场,一定类型的废物必须在相应的填埋场处置;垃圾处理费应考虑全部成本,包括建设、使用、封场和封场后至少30年的维护和监测;只有经过适当处理的垃圾才能够填埋,一些废物禁止直接进入填埋场,如液体垃圾、易燃易爆废物、感染性医疗垃圾和轮胎。“垃圾填埋导则”直接规定了技术标准,还对相关垃圾处理的工艺选择起到了引导作用。“包装和包装废物导则”促进了包装物的回收,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同时,通过价格杠杆促进了包装物的减量和包装材料向有利于环境的方向发展,引导欧洲垃圾管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3 家庭垃圾物流系统合理化的途径

①有了良好的政策导向,还需提供系统化和可操作性强的保障政策支持。

2000年5月我国建设部等三个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国要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2万吨/日。到“十一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0%;其中,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在这之前,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已经正式公布。方案中将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可以看到,国家已经有了良好的政策导向,但相应系统化的、可操作性强的保障政策,如产业化政策、鼓励性财税政策、有偿处置制度、收费标准等尚未完善,因此,回收渠道不畅通,无法建立包括垃圾减量、填埋、焚烧和分类回收在内的合理有效的综合性处理体系。

②提高公民和从业人员素质。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主要依靠公民有较高的素质和垃圾分类常识,如何让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主动参与到可回收垃圾的循环系统中,是垃圾资源化利用成败的关键,参考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合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组织实施引导性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有效提高人员知识和素质,生活垃圾分类将会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另一方面,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规范废旧物资回收市场,在再生资源行业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有的城市已对“破烂王”实行统一着装、统一编号、统一计量器具、统一收购车辆、统一收购范围,规范服务标准,统一培训;有的城市对“破烂王”进行接受回收废旧垃圾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者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会分辨处理危险物品,考核合格后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③采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使垃圾处理实现科技化和产业化。

由于中国地源辽阔,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有关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也要考虑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但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研发和推广运用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垃圾的变废为宝,为社会提供可利用资源。

从家庭垃圾分类到各类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情况来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可能依靠单一的处理技术来完成,应采用多样化的、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构建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资源化体系和先进高效的垃圾处理系统,使垃圾处理实现科技化、产业化。

4 结语

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纷繁巨大的物流系统工程,需要管理和技术的紧密协调,只有运用适合国情的调控管理手段、构建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建立相适应的城市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模式,废物资源化处理水平才能提高,才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摘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家庭垃圾的物流再循环系统。通过分析其物流网络、节点,及各要素环节,寻找家庭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家庭垃圾再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家庭垃圾,再循环物流系统

参考文献

[1]谢惠娟等.绿色消费视角下回收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考[J].消费经济,2009,8:78-81.

[2]王东辉.浅谈城市垃圾回收物流[J].物流科技,2007,7:124-126.

发展循环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篇8

(一) 循环物流的基本含义

循环物流是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在物的流动过程中, 通过物质的循环机制实现资源和废旧资源循环再利用, 达到解决资源短缺和减少对环境破坏的物流。循环物流也是绿色物流, 它强调从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在物流活动中融入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降低环境污染、较少资源消耗, 形成与环境共生的物流系统。

(二) 循环物流的基本特征

1、循环物流是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双向物质循环过程

完整的循环物流有两种流向渠道构成:一种是物通过生产—流通—消费途径,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这是物流流向的主渠道, 称为正向物流或动脉物流;另一种是合理处置物流衍生物所产生的物流流向渠道, 如回收、分拣、净化、提纯、商业或维修退回、包装等再加工、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 其流动的方向与前者相反, 故称为逆向物流或静脉物流。动脉和静脉在“心脏”衔接, 完成物流的一次完美循环。

2、循环物流是同循环经济相适应的一种物流模式

循环物流重视环境保护, 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最佳平衡的双赢和多赢得物流机制, 它强调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把进入物流过程的物品 (产品、不合格品、废品) 都视为资源, 借助先进资源回收技术, 对资源尽可能反复利用, 实现资源、物质循环的封闭性和循环性, 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减少了对自然界的索取, 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3、循环物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非循环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 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所以说传统物流无论是正向物流还是逆向物流, 单项物流重视的都是经济利益的, 属于经济物流。而循环物流不单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 更加关注的是长远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物流领域实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循环物流的必要性分析

据统计, 我国每年有约20%的GDP都被物流本身消耗, 作为被管理学家称为“黑色地带”, 神奇的“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 在资源短缺、消费膨胀、废弃物品大量化、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 重视和发展循环物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企业物流成本中包含巨大的环境污染成本和资源浪费成本

关于企业物流的社会成本往往受到忽视, 这个成本就是环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 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 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比如, 大气、土壤和水体所受到的污染, 就是因为有太多物质的流入, 尤其是有毒物质的流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引起的有害物渗入常常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居民消费作为企业产品的物流末段, 意味着消费后的残渣 (生活垃圾) 已彻底离开了企业物流渠道, 流向自然生态系统, 这种残渣的流入逐步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区域。现今包括很多消费品如电脑、手机、电视、音响设备等退货额都很大, 每年召回的汽车、药品等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给循环物流带来了商机。

(二) 政府应该是发展循环物流的主体

作为经济组织的物流企业所从事的物流活动, 它所关注的是成本和效益, 希望产品能更快更好地从供方送到需方的手里, 目的是获取利润。这种物流强调如何满足需方 (或消费者) 的物流需求, 最终关注的是企业的成本、效益、利润。没有考虑产品在被消费者消费后被丢弃后的无害化以及再利用问题, 工业制成品都是自然界所没有的, 这些东西在报废后很多被直接丢弃到自然界, 随着工业制成品越来越多, 对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巨大威胁。单向的物流管理模式已经面临危机, 创建新型循环物流模式成为可能和需要。

(三) 循环物流可以避免单向物流造成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

循环物流是一个完整的物质循环过程, 在正向物流的始发点就已经考虑到逆向物流, 从物质循环的整体去优化系统的功能, 在重视经济利益的同时, 关注环境问题, 做到微观利益建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尽管我国物流发展相对比较晚, 但我们不能沿着发达国家发展的路线重走一遍, 我们不能在创造工业文明的以后再去治理它所带来的污染, 再去保护生态环境。为避免无谓的浪费和牺牲, 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经验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 来设计科学的、完整的、现代的物流模式。

三、发展循环物流的对策分析

(一) 优化物流系统, 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管理体制,

在我国经济领域里, 物流分散在若干个行业内, 运输、包装、储存、信息等分别由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信息产业部、物资、商业和军队后勤系统等进行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 造成了物流系统中存在管理分散化、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效率低、信息不畅通等问题, 物流系统化水平很低, 物流成本提高, 导致综合经济效益下降。单个物流企业关注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 不可能把资金投入到没有效益的领域, 这就需要我们各级政府从长远打算,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约束和引导物流企业的行为, 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 (Reduce) 原则、产品的再使用 (Reuse) 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 (Recycle) 原则并需要较大力度的政策扶持。更好地解决各种对环境危害严重的废弃物品再利用、无害化的物流企业要给予各种政策上的支持。

(二) 发展循环物流的政策支持

循环物流本身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 决定了循环物流完全靠市场的机制, 无法解决因外部经济而造成市场调节失灵的现象, 致使有些废弃物品或某些领域的循环物流因无利可图而不被民间企业或组织重视。为此对循环物流这样具有公共性的产业, 政府有理由从经济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方面进行调控, 通过经济、法律、税收、政策、金融、技术、人才等多种手段扶持循环物流产业的发展。通过经济机制、法律和行政机制, 对从事循环物流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减免了征增值税、营业税, 但从力度上和宣传上都远远不够, 对发展循环物流还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三) 发展循环物流的立法支持

在立法方面, 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比如日本很重视发展循环经济, 在发展循环物流方面, 有法律的保证, 先后制定《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家电循环法》、《汽车循环法案》和《建设循环法》等一系列具体法律, 从法律上要求企业、社会团体、国民注重资源循环再利用。到上世纪中后期, 德国意识到, 简单的垃圾末端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 德国在1996年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该法的目的是彻底改造垃圾处理体系, 建立产品责任 (延伸) 制度, 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环境立法的进展显著, 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立了5部法, 资源方面立了3部法, 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有11部之多, 如1979年出台环境法、1995年出台并在近期修订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2003年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但针对循环物流方面的立法还没有。去年发布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明确从2008年6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2008年8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循环经济法 (草案) 》首次提交审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但还有很多后续工作要做。

(四) 发展循环物流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和企业物流相比较,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具有比分散的自营物流运作有较明显的优势, 更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第三方物流利用其广泛的物流网络、循环运输的优势, 帮助构建生产经营企业的“逆向供应链”, 为企业提供废旧产品的回收、回流甚至分解、处理等服务。事实证明, 企业应用第三方物流, 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 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 而且减少了在途运行车辆, 降低了大气污染, 真正使物流与环境共生型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去。

最后, 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循环物流的理解和认识。今年两会期间, 浙江团的农民代表陈飞“送篮子”的举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对于有些对环境危害很大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利用价值但对环境有害的废弃产品, 政府必须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 界定企业和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在各种政策方面给予循环物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远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2007.6.

[2]、缪丹.用循环经济思想构建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 2005.5.

[3]、未煜汝宜红吴潮音.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研究[J].综合运输, 2007.3.

逆向物流中循环再生库存模型研究 篇9

企业进行产品回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有主动也有被迫的,有来自企业内部也有外部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者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更加强烈,意识到现在是放弃“随意扔弃”的时候了;

第二,更加严厉的立法,一些国家强迫生产制造商回收其产品,或者以适当的方式对其产品进行处理;

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原始生产制造商意识到通过产品回收可为企业带来额外利润,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之,企业组织正在积极努力地对其产品流程和服务进行有效管理,以改善他们的“逆向物流”的功能,而相关库存控制成败仍是逆向物流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

二、循环再生库存模型分析

循环再生库存模型的通用框架如图1所示:供应商通过各种渠道从客户手中回收使用过的产品,经过循环再生处理以后,其中部分再生物料可作为生产原材料直接用于产品制造过程(如:用过的金属罐和碎玻璃瓶等)。然而,制造企业仅靠这部分物料是不足于维持正常生产,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另外还需要从供应商直接采购部分原材料。该模型的目的是要确定原材料的最佳订购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使企业库存的总成本最小化。

循环再生模型假设及相关符号规定如下。

模型符号规定:

p:单位时间的供货量(P>d);f:再生物料返回的比例(0

决策变量:

Qp:生产批量;Q0:原材料定购批量;T:系统周期时间。

模型假设:

单位时间的生产需求量和供货速率为常量;从客户手中回收的产品能再生,再生物料按固定的比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再生物料的库存成本和原材料的相关成本保持一致;各种成本参数是已知常量;原料订购时间和订货前置期为零;不允许缺货;原材料的生产和订购批量、发生次数相同。

为便利于对模型进行分析,一个库存周期内只发生一次原料订购和一次生产准备。再生系统库存模型描述如图2所示:

其中T=Ti+Tp,原料库存中的物料是由回收以及原料采购所产生。在Tp时间内服务库存以P-d的速率增加,而原料库存以P-fd的速率减少、当减为零时进行采购、采购量为Q0;在Ti时间内服务库存以d的速率减少,而原料库存以fd的速率递增。

(1)原材料订购平均成本:;生产准备平均成本:

(2)服务库存平均持有成本1/2ch2dTi;

(3)原料库存持有成本由三部分构成S=S1+S2+S3,其中:

企业库存总成本TC由四部分构成:原料订购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原料库存持有成本,服务库存持有成本。

总成本是关于订购量关于Q0的函数,两边对Q0求偏导,并令;得

从最后得到的Q0中可以看出,原材料最佳订购量与f和p密切相关。

当f=0;p→∞时,

令C=C0+Cp;H=ch1+ch2;Q

此时再生系统的最佳定购量与传统的E O Q库存模型求解结果完全一致。

三、结论

对制造企业而言,产品回收有关的库存成本问题是工厂成本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容易忽略的问题,本文对回收产品的再生系统库存模型进行了具体分析,该模型为企业管理人员解决企业成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模型中有一些假设,如果对这些假设进行变动可以将该模型延伸到以下几种情况:一个是回收系统中同时考虑再造与再造过程;第二是回收率和/或需求率是随机变数;另外可以扩大到对多物品类型的库存问题,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

[1]Yong Hui oh.Hark H wang.Deterministic Jnventory Model for Recycling System[J].Intell Manuf,2006,17:423-428.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管理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逆向物流,环境保护

从企业的角度看,好的逆向物流不仅可以积累产品数据,为预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是使顾客保持忠诚度的重要营销手段;从宏观角度看,良好的逆向物流可有效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就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而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实现的重要环节,循环经济的循环过程离不开逆向物流。因此,发展逆向物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其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有助于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缓解资源的约束矛盾;另一方面,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获得经济、社会、环境的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包括三个层面的循环:一是小循环,即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例如后续工序的废弃物返回到前工序,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或者其他消耗品在企业内的循环;二是中循环,即企业与企业间的循环,例如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废弃物或消耗品返回到上游企业,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或者是生态工业园内各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弃物和余能;三是大循环,即企业和社会的循环,例如企业的产品在使用报废后,部分具有重新使用价值的从社会返回企业进行再利用,对那些不适宜或根本不可能进入大循环的,可通过专门的社会公益部门,如环保部门进行回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的污染。而实现这三个层面的循环都离不开逆向物流。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改变以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组织、制度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次品率,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对生产中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逆向物流的内涵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笔者认为逆向物流就是企业为了达成与环境友好及经济效益目标,经济的、高效的对沿供应链各环节回流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及相关信息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逆向物流的主要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逆向物流的目的是为了重新获得废弃产品或有缺陷产品的使用价值,或是对最终的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处理;第二,逆向物流的流动对象是产品、用于产品运输的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信息,将它们从供应链终点沿着供应链的渠道“反向”地流动到相应的各个节点;第三,逆向物流的活动包括对上述流动对象的回收、分类、检验、拆卸、重新包装、再制造和报废处理等活动;第四,逆向物流由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两部分构成。

逆向物流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不合格产品或包装物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循环等,重新获得其使用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之间的关系

1. 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的支撑

循环经济的流程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流程。流程中包括了回收、回收物的处理、可再利用资源再投入到生产的逆向物流,使得在正向物流中产生的残次品、包装物等经过逆向物流,对其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可再利用的能源,部分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经过焚烧和填埋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可见,逆向物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只有构建起顺畅的逆向物流,才能形成封闭的循环流程,物质才能高效、低成本循环,否则循环链将断裂,循环经济将不能实现。

2. 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3R”原则的充分体现

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立了一组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 us 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即“3R”原则。其中每一个“R”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使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在整个逆向物流工作流程中,从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制造、配送销售、使用维修以及分拆回收等,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在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包装设计和回收设计,将产品设计成易拆卸型的,使一些装备能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而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后,也易于再次利用。通过对使用后的产品进行分拆,得到的可用零部件直接再利用,不可再利用的产品包装及报废产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橡胶制品和塑料、海绵等有机材料,通过回收、熔炼,使之变成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

3. 逆向物流为消费者参与循环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循环经济不仅是企业的事情,广大消费公众在循环经济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消费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循环经济就不会存在坚实的根基。因此,我们的社会必须建立统一的、有组织的、专业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不仅能为消费者参与到循环经济过程中去提供桥梁之便,更可以鼓励支持社会公众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和自觉性。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之中去,形成节约和回收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模式。同时,当消费者的这些逆向物流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得到强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行动力量时,又可以反过来制约企业加强节约、环保和循环式经营。

四、循环经济下发展逆向物流的策略

物流发达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要降低逆向物流成本,提高利润率和收益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1. 加快逆向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政府在逆向物流中的作用

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实现逆向物流快速、稳定、持续与规范发展,应尽快制定有关逆向物流法律法规。同时,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协调与规划职能,着力建设公平、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逆向物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强化循环经济意识,促进逆向物流发展。只有让企业处于环保责任的约束下,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才有资金和组织保障。生产和流通企业作为固体废弃物排放的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建议人大通过法律明确生产和流通企业回收利用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可建立逆向物流系统激励机制进行补偿和鼓励。逆向物流系统激励机制包括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和产业引导等。

2. 企业逆向物流的观念更新

(1)加强环保理念。尽量采用可回收、再生和利用的包装物。对一般废品应进行分类处理,如家电产品等尽量处理后再利用,对于无法再利用的物品进行报废。对有毒或有害环境的报废产品如电池等应进行填埋、焚烧处理。可以说逆向物流是环保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外包逆向物流。企业自身的回流量小,专业回收再加工设备投资较大,回收人员也比较缺乏。如果进行大量投资,回收成本又太高。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考虑,可以将其外包给从事逆向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这些外包供应商成为管理逆向物流和开展关键增值服务的专家,如重新生产和整修。这样,第三方逆向物流供应商可以利用其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优势获得利润,企业自身也可以将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发展核心业务上,以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网,加强信息共享

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网络,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逆向物流信息网络,搭建企业与产业、社会、个人之间良性沟通平台。通过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废弃物的产生者和需求者能共享信息资源,使循环经济的企业层次的小循环、企业间的中循环、企业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有机协同起来,形成循环经济物流领域的全社会统一大市场,从而实现逆向物流的经济效益、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加快产品创新,加强回收处置技术设计和改造

上一篇:包装印刷技术下一篇:招投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