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循环

2024-07-25

产业循环(共12篇)

产业循环 篇1

2014 年3 月13 日,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组织由日本著名循环经济专家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了辽宁省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 参加此次考察团的成员包括日本经济产业省和环境省特聘顾问、庆应大学教授细田卫士, 日本环境省中日环保合作课课长、东京财团研究员染野宪治等专家以及同和公司等8位日方代表。 此次考察由庄河市委副书记、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尚书臣及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委会负责人等全程陪同。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科技发展部主任张艳会、董长娟代表协会参加了此次活动。

考察团首先考察了庄河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将军湖、 庄河港等庄河市容市貌及重要基础设施, 并以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为重点考察了庄河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考察团走访了园区海关、商检等公共设施以及废塑料回收利用、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等重点企业。最后, 考察团与庄河市政府、园区主要负责人、企业代表就中日循环经济合作诉求尤其是中日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实地考察和探讨, 考察团一致认为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作为国家级沿海循环经济示范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最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具有开展中日循环经济合作的先天条件, 在中日合作基础、地区产业基础、区位物流条件、政府支持力度、园区发展空间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这次考察, 不仅强化了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在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而且促进了中日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广泛交流, 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了解, 有利于更好地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为中国的循环经济园区有针对性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开拓新的方式。

产业循环 篇2

概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和教育部先后批准为 “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和“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天津)”。

规划图

图片 a

图片 b

区位

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与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接壤。距离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50公里,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天津新港90公里,与京沪、京

九、京广、天津机场、天津新港形成了立体式、综合化、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

三区联动 总体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近期开发建设50平方公里。设有工业区21平方公里、科研居住区9平方公里、林下经济带20平方公里。实现了国际国内合作,一二三产交融,产业产品对接,资源优势互补的经济社会大循环。

四位一体

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和“全天候、无缝隙、保姆式”的服务体系,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数字化跟踪,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封闭式管理。

五大特色

在科学发展中,实践“循环子牙”; 在绿色文明中,创建“生态子牙”; 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实现“智慧子牙”;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构筑“宜居子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打造“便捷子牙”。

六大产业

重点发展废旧机电产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精深加工再制造和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形成了“静脉串联”、“动脉衔接”、产业间“动态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子牙模式”。

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

规划图

概况

华清循环经济园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了哥岩水库东侧,规划4030亩,分期开发建设。一期工程占地750亩,投资总额为5.2亿元人民币,于2006年6月竣工并投入运营,接纳了一百多家废电线电缆、废五金拆解散户入园拆解作业,从业人员4000多人,园区拆解加工废铜、废钢铁、废铝、废塑料能力在每年60万吨左右。

二期规划900亩,建设铜材厂、铝材厂、废电器处理中心、固废处理中心、废钢铁分拣加工中心、废塑料研发中心、海关通关验货场和200个拆解厂房等。至2012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年实现年循环利用各类“城市矿产”资源80万吨,其中:废铜30万吨,废钢铁25万吨,废铝15万吨,废塑料及其它10万吨。

三期规划2380亩,建设500个拆解厂房、废钢铁分拣加工中心、废纸分拣加工中心、废旧灯管处理中心、废电池回收处理中心、有色金属商品交易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等。2015年底可以全部投产,实现年循环利用各类“城市矿产”资源120万吨,其中:废铜40万吨,废钢铁40万吨,废铝20万吨,废塑料及其它20万吨。

特色

该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内容涵盖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初加工和深加工。在废杂有色金属分类、回收、分选和拆解,废杂塑料分类分等及拆解,废旧物资储存、运输和拆解,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及危险品处理处置等方面,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江西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

概况

江西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我国内陆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区,并被列为国家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等进口第七类物质“圈区管理”的试点。

鹰潭铜拆解加工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3570亩,多为荒山丘陵及疏林地。

包括生产区、仓储区、监管区、生活区、污染防治区等五大功能区。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圈区管理”的原则,分步实施开发建设。江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鹰潭市正在实施铜产业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发展战略,即建设成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进而打造世界铜都。

图片 c

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湖南汨罗工业园区前身为汨罗市罗城经济开发区(199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并更名为湖南汨罗工业园,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80公顷。湖南汨罗工业园位于汨罗市东部的汨罗江畔,东靠107国道,西抵汨罗老城区,北临汨罗江大道,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千米,第一期工程开发面积0.48平方千米。

初步形成了再生铜、再生铝、不锈钢、塑料回收加工四大板块,主导产业:园区契合国家产业政策,依托再生资源市场优势,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以再生资源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

创新产业整合 发展循环经济 篇3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核心理念是:立足实际,以水泥产业为中心,进行产业间整合,以电力和水泥两大产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周边未开发的工业废弃物为资源,衍生相关产业、在低成本扩张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与生态最低代价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乌兰集团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战略高度追求企业长远效益和价值最大化,以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八个方面效益的实现。

一是热电联产。已投产的33万千瓦供热电厂,不但提升集宁区供电质量起到区域电网调峰作用,而且为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450万平方米,拆除了原采暖小锅炉472座,减少烟尘排放1万吨以上,解决城市环境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华宁热电厂采用全国目前最大的循环硫化床锅炉设备,可以利用3000大卡以下低热值煤和掺烧30%矸石发电,每年节约优质煤50万吨以上,再将集宁区部分垃圾可燃物焚烧无害化处理而减少污染。

二是污水利用。华立中水回用公司日生产3万吨中水设备,将集宁区每天排出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收净化后用于发电和水泥生产,每年节约1000万吨水资源,为恢复乌兰察布市境内较大的自然湖泊黄旗海的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

三是灰渣利用。乌兰集团水泥生产规模年内可达600万吨,公司在周边5座电厂旁都建设了水泥粉磨站,直接利用灰渣生产水泥。就近利用灰渣产生的价值,每吨按30元计算,能创造近亿元效益,这是综合利用的最大成果。

四是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已成熟可靠,规划建设6台9000千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目前已开工建设3台共2.7万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年内投产,每年节电1.5亿度。

五是垃圾处理。利用循环硫化床炉处理垃圾可燃物,正在与集宁区协调最佳垃圾分离的实施方案,实现后可将集宁区10万吨垃圾中分离出的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实现无害化。

六是盘活闲置资产、安排下岗人员。乌兰集团的循环经济,全部建设在集宁老工业区下马企业内,盘活闲置土地近1000亩,铁路专用线6条,仓库近20万吨位,水电等设施重新使用,节约资金近亿元。项目的建设同时拉动地区采矿、运输、建安、服务等产业,解决数千人就业和上万人的生活来源。

七是风积沙利用。在后旗基地成功吃掉了10万吨风积沙用于水泥生产,节约耕地200亩,并且积累了经验。现正在通辽奈曼旗开工建设2×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吃掉风积沙50万吨,吃沙造田、吃沙还林、吃沙还湖,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每年恢复耕地约1400亩。

八是产业结构调整。乌兰集团销售半径内,有近80多座小水泥厂和小粉磨站,是上世纪70年代“五小”工业的产物,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和财富需要抢救。近几年依靠市场规律,而不是行政手段,通过低成本整合,已经兼并、重组、新建形成了10座水泥粉磨站,达到近300万吨生产能力,解决500多人就业,自然淘汰周边8座小水泥厂小粉磨站。在“十一五”内规划完成25座以上大型粉磨站的改造建设,形成1500万吨生产规模,盘活几亿元社会闲置资产,解决几千人就业,实现淘汰落后与解决就业相结合。此外,全面开展“创一流”管理工作,以“一流”的目标,“一流”的管理,实现“一流”的业绩。同时开展有硬度的节能措施,有难度的减排方案和有高度的利润目标。投入资金3000万元,完成十项节能技改工程,实现效益技改效益减排。狠抓十项节约挖潜措施落实,实现熟料水泥各提产10%以上,飞损降低2%,节电5%,减排20%的任务,达到节能减排全国同行先进水平。

乌兰集团地处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草原深处,水泥工业不重视环保将给草原带来灾难性后果。几年来,我们与传统水泥生产工艺的“脏”、“乱”、“差”现象进行顽强斗争和彻底的决裂,正在创造“精品熟料”、“精粉水泥”,塑造具有人格化的水泥“品格”。坚持不懈地进行“设备整治”、“七漏治理”和“技术研发”,实现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为内蒙古水泥工业走循环经济道路做出贡献。

产业循环 篇4

循环经济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提出,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这一术语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人与自然、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本文中,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以物质要素循环利用关系为纽带的产业体系,是指若干具有物质循环利用关系的产业构成的整体。其中,物质循环利用是指人类对物质功能特性的多次利用,而且以经济活动形式进行的利用,不包括自然环境对物质的恢复活动。不同物质或同一种物质不同用途,其循环利用方式会有所不同,按物质流动范围可分为小、中、大循环[2]。

本文以下内容就是从微观层面来论述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个体农户小循环

农业的主体大多数是农民,组织形式多为家庭、农户模式,主体分散,缺乏规模经济支撑。所以要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从这些微观主体着手,构建个体农户的循环形式。

个体农户小循环的建设有三个层次:

1. 农业产业内部层次物能相互交换,互利互惠,达到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如种植业的立体种植,其中最典型为将果树、药材、经济作物间作。在果树幼龄期,间作花生、大豆、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既保水养土,又可以冬天保温、夏天降温,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效益倍增的目标。

2. 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

如种养殖业复合模式。种养殖业复合模式也存在着物质代谢和共生两种类型,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模式,主要表现为物质的代谢或循环过程;以稻鸭系统为代表的模式,表现为营养物的共享。

基塘复合模式。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发现类型众多的基塘模式。虽然种在基上的植物类型不同,养在塘里的鱼也有很多品种。但是,物质的循环方式和原理则是一样的。这种模式根据基上种植的植物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桑基鱼塘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类型,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成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粮食,蚕的排泄物为鱼提供饲料,形成一个物质流的循环。蔗基鱼塘:这种结构系统简单,有一定的水陆相互作用,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在一些地方还有蔗基养猪,蔗叶、蔗尾、蔗头等废弃物用于喂猪,猪肥用于肥塘。此外,还有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等类型。

稻鸭(鱼)共生模式。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网地区,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长期的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出丰富的稻田生态模式,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等。稻田养鸭是一种人造的共生系统,它依照生态学原理,利用了动植物之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充分利用了空间生态位以及鸭的生态学特征,并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将鸭围养在稻田里,让鸭和稻共同生长,以鸭捕食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鸭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从而实现以鸭代替人工为稻田防病、治虫、施肥等目的。

农业产业间的层次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还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了农业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

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层次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则属于这种。

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简言之,就是建大棚利用太阳能养猪养鸡鸭、种植蔬菜,用人畜粪便做原料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沼渣做肥料又用于种植,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

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是解决西部地区干旱地区的用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模式。它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又增产增收增效。

以沼气为纽带的模式可以把种植业和畜牧业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以牧为主、农牧复合的生态循环经济系统。这种复合型循环途径适宜面广,小可以到农户庭院,大可以到大型的养殖场、农场。

三、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国际公认的联合国环境署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 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 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发展生产必然造成环境污染,然后治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清洁生产就是要扬弃末端治理的弊端,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削减污染。清洁生产不仅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还包括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控制。

1. 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生态设计。

产品设计不仅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还要进行生态效益分析。要求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和环境的要求,开发出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

2. 企业在采购物资时,优先考虑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采购标准化的元件。

选用产品原料时,禁止使用某些危害或风险极大的污染物质,寻找相应的无害替代物,选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型原料;或是改变产品的生产原料,从源头直接降低污染的潜在机会。另外,还要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尽量使用能够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减少进入循环的物质量,保持有一定比例来自于回收后的废弃物资源。

3. 生产上,企业要大力推广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一切技术、设备。

对那些耗能高、污染大的设备技术,企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要敢于更新,甚至舍得放弃,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生产设备。企业还应自主研发、创新先进技术,主要针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和废弃物回收。

4. 实行生态包装、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指在商品包装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突出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商品包装。大多数国家在绿色包装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包装材料:选择不含铅、汞、锡等有毒成分的包装材料,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选择可降解的包装材料,采用可回收再生的包装材料;(2)包装结构设计:采用零度包装,精简包装,采用可循环重用包装,采用可拆卸性包装结构。

5. 综合利用废弃物。

这里所说的废弃物不单是指生产系统最终产生的废弃物,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物。企业可以通过拓展产业链和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来综合利用废弃物。拓展产业链主要是为了解决中间物的问题,这些中间物虽然不能利用于原有的生产系统,但仍具有经济价值。在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拓展产业链,开发多产品联产系统,改变单一的生产路线,充分利用生产路线中的中间产物,利用其为原料开发新型生产工艺,生产新的产品,在为企业解决废弃物的同时,获得新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企业内部物料再生循环包括几种情况:(1)将流失的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来的生产工艺之中;(2)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过程中;(3)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使用于企业内部的其它生产过程中。

四、绿色化服务企业

虽然服务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但是,服务企业也需要绿色化。首先,有一些服务会直接产生废物,直接影响到环境。如修理、印刷等会产生废弃物;交通工具会排放含有污染物的废气;旅游观光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带来一定的损害等。其次,还有一些服务可能通过其决策对其他经济实体产生间接影响,如银行、财务、咨询、保险等。

服务业是通过服务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来创造价值的。所以服务企业的绿色化要在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都要考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对环境直接与间接的影响[3]。

1. 服务主体。

员工是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执行者,服务企业的绿色化需要全体企业员工的参与。绿化企业员工是一个从上到下、普及的过程。

首先,企业经营者或者高层管理者应该有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化的理念,制定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其次,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普通员工树立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绿色服务观念,培养绿色责任感和绿色创新能力,自觉地开展绿色服务活动。如教师下课后关闭日光灯,饭店的师傅在烹饪的过程中注意节约用水,银行的职员及时关闭闲置的电脑等。总之,只有在绿色服务的理念融入到经营理念中,绿色服务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将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时,服务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才有可能。

2. 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是指服务的消费者,要想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消费者就必须有绿色消费的观念,使绿色服务有生存的市场。诚然,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需要全社会素质的提高。但是,企业在直接面对消费者时,有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责任。

第一,企业需要制定消费者能够接受、认同的绿色产品价格。一般情况下,绿色服务由于绿色化的投入会导致成本上升,但它对顾客的满足程度也较高,其价格可以稍高于普通价格。面对我国居民平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企业在定价时要考虑顾客的环境意识、顾客愿意为环保付出的代价、成本和竞争,制定一个消费者有能力消费的价格。第二,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公关等营销手段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开发绿色品牌,取得绿色活动,培植绿色市场来引导消费者的绿色倾向。

3. 服务途径。

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要依赖一定的有形物质,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企业在最初选择设备或者物品时,就要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使用具有良好性能、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且易于回收处理的设备或材料。如医院采购使用副作用较小的绿色药品,银行购置使用低能耗、低辐射的绿色电脑,旅店使用无污染的客房装修材料,学校使用低能耗的日光灯等。企业在处理废弃品时,要遵循循环经济的要求,对废物化害为利,使之返回到企业内部服务的系统中,或者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使在服务系统没有作用的废弃物充当生产企业的原料。服务企业的这些绿色实践活动绿化了企业服务过程,达到了企业绿化行为的目的。

要想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真正实现循环经济,除了微观小循环的构建外,还需要加强中循环和大循环这两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只有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全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全社会的大力配合下,才能使经济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涛, 徐凤君.循环经济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曹曼, 叶文虎.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论纲[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3) :48-50.

铜矿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 篇5

铜矿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研究

摘要:在分析我国传统铜矿企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铜矿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并以白银有色集团铜系统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实践进行个案分析和论证.作 者:张军英 朱来东 李卫东 朱红 ZHANG Jun-ying ZHU Lai-dong LI Wei-dong ZHU Hong 作者单位:西北矿冶研究院,甘肃,白银,730900期 刊:甘肃冶金 Journal:GANSU METALLURGY年,卷(期):2010,32(3)分类号:X756关键词:循环经济 产业链 综合利用

河南豫光:有色产业大循环 篇6

回顾河南豫光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说基本上抓住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个核心,走的基本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实现低排放,力求环境污染最小化。针对铅烧结烟气浓度低、不稳定,难以回收制作硫酸的弱点,该公司于1996年和华东理工大学携手攻关,在全国同行业首创在铅烧结系统运用了二氧化硫非定态转化技术,通过对烟气除尘、净化和定向转化,将SO2转化为SO3,经吸收后制成硫酸。投产后SO2总利用率达到98%,每年可生产硫酸3万吨,既净化了铅冶炼废气、又增加了经济效益。1998年,该公司又同中国有色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合作,开发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并率先将此技术运用于工业化生产。该技术的成功运用,是我国铅熔炼技术的一次革命,彻底地解决了传统铅冶炼中二氧化硫难以充分回收利用,环保效果差等弊端,使SO2浓度提高到14%左右,能够采用两转两吸工艺制作硫酸,硫的总利用率达97%以上,SO2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尾气排放浓度仅为14mg/m3,从而使制酸工艺的转化和吸收效果达到了国内最好、国际先进水平。经行业专家鉴定,认为铅冶炼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及其工业化装置配置应用具有工艺合理、流程畅通,能够利用再生资源,环保效果良好等优点,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了我国铅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2004年,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公司的工业化装置配置应用也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是利用自有技术,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该公司目前有两条铅冶炼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生产线,其主要设备底吹炉采用纯氧助燃、强化熔炼,对原料适应性强,能够处理无须脱硫的铅泥铅膏,减少了废气排放,为发展再生铅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此,该公司从2001年开始发展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自制设备,自选工艺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年处理能力达6万吨。但是由于废旧蓄电池预处理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不利于再生铅规模发展,该公司决定引进先进设备,完善再生铅项目建设,分步实施20万吨再生铅综合利用工程。

三是节能降耗和拉长产业链条并重,力求资源利用最大化。该公司通过开展企业管理年、节能降耗、岗位练兵、科技成果评审奖励等活动,不断增强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节约资源,降低物耗、改革创新、主动拉长产品链条的自觉性,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落到实处。

在节能降耗方面,该公司把铅、锌冶炼的直收率、回收率、能源消耗、渣含铅含银等技术指标均纳入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厂的目标责任书,运用经济责任制和目标管理、末位淘汰双重手段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促使各单位加强有效管理,积极技改创新,降低加工成本,节约煤焦水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该公司吨粗铅焦耗降至231.82公斤,同比下降41.28%,吨粗铅电解加工成本达到170.33元,创同行业最好水平。贵金属冶炼系统用煤气替代柴油作燃料,减少燃料费用近40%。10万吨电解锌系统则引入引沁济漭的渠水作为生产用水,不仅每年可节省地下水220万立方米,而且降低水资源、电力等费用160余万元。

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方面,该公司坚持统一投入,分散实施的原则,由公司统一投入监管技改资金,各生产厂自主开发生产工艺,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厂与厂之间的产业循环链。随着一个个产业循环链的拉长和增多,有限的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化工产业园区循环优化路径研究 篇7

关键词:化工产业园,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将循环、生态工业园的理念运用到化工产业,具有比较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通过系统分析,要实现工业园的生态、 可持续的发展,就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经济层面,主要考虑的是科技的投入;然后是制度层面,主要人文环境方面来论述;再次是从环境因素,力求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状态;最后还从循环经济的视角进行了总结。同过系统研究,不仅可以为化工园区的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还可对类似的其他园区的发展起到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1提升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化工园区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在深刻分析园区特点的基础上,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结合自己的特点,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决不能盲目跟随社会发展潮流,要理性的看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真正做到发展但不失理智;我国经济国际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武汉的化工产业也应当积极和国际接轨,关注国际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最新技术,要主动学习核心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在产品质量和具体的服务品质上有质的提升;除了以上发展战略,还应当和相临近的园区紧密合作,在国外这种园区之间合作关系十分普遍,园区之间可以达成一致的服务标准和共享功能分区,进一步规范园区的准入标准,除了在污染上有明确的要求,还应挡在不同类型企业进入园区进行总量控制和比例控制,防止同类型企业进驻过多而造成内部竞争过于激烈,努力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2建立化工园区的生态管理制度,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园区建设和刚开始管理时,政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提供优惠政策,还可以在软件上面做文章,比如周到的服务、 便利的办证措施。政府也需要转变姿态,在节能减排上有严格要求,还应当联合多部门高效办公,在用地及审批方面应当给予政策上优惠。政府为达到鼓励园区企业走生态发展模式, 可以对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上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给予奖励, 比如减税甚至是免税,这样可以通过模范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生态发展之路。

3重视生态环境改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化工产业和化工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化工产品已经深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有些化工产品由于其产品特性,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污染问题,不仅对企业员工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实现园区的绿色环保十分重要。将武汉化工产业园相关数据带入上述模型,得出了生态环境指标,分数偏低,这说明了武汉化工园在污染防治方面做的还不够好。

4注重园区协调发展,提高整体循环发展能力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虽然是发展的方向,但是发展过程依然很艰辛,由于一系列的外部风险因素,增加了许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但是武汉化工园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始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就必然要求管理部门做好统筹发展计划,将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与整个社会进步融为一体,努力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的有效保护与社会的整体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所以不能单单为了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一定要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放在一定的高度。所以, 协调发展的理念显得十分重要,在环境保护的同时,协调好经济发展的步伐及结构,在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做好产品生产及研发。并且在对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大胆尝试那些对技术和产品有利的措施。对环境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害的产品和企业,要严格控制甚至取缔,坚决保护生态环境, 走生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分析 篇8

一、汽车产业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汽车工业是制造业的典型, 是工业资源最密集、最有影响力的消费品之一, 也是二战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经济增长的领航。目前汽车的快速增长不仅威胁了环境, 而且也威胁着汽车自身的发展。

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 使汽车产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 同时也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 汽车产业成为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的是如何在促进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 处理好环境问题, 使污染物排放更少、再循环更加彻底。

二、循环经济对汽车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

1. 降低成本。

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是“减量化”, 即在汽车设计中遵循轻量化和节约化;在汽车制造的全过程中, 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 节约使用资源和能源, 以减少汽车生产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2. 塑造品牌。

品牌是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 有竞争力的汽车跨国公司都具有世界级品牌。世界著名汽车厂商都十分重视循环经济涌起的“绿色浪潮”, 即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及清洁能源等。

3. 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竞争力。

在资源与环境的巨大压力下, 中国政府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因此, 汽车产业也只有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实现创新和变革, 才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竞争力。

三、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特征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 是以汽车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础, 提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在原材料选择与加工、制造装配、使用与服务、产品报废与回收的各阶段,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汽车寿命结束后最大限度地使汽车各零件重新回到使用的各阶段, 再来作为产品新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在产品的使用期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资源的浪费。因此,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其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本质特征是生态经济。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建立在汽车产业生态学基础上并对其应用和实现。

2.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汽车生产与消费范式。

推进汽车产业经济的目的, 是把汽车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畴之内, 从生态角度重塑汽车产业系统。循环经济运行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的原则。

3.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建立在汽车新技术之上。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是以产业技术创新为前提的, 离开技术创新不可能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未来汽车行业与可持续发展, 以及国内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 依靠的正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

4.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需要政府支持和制度保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和制度创新。

四、结论与展望

综观对循环经济及汽车产业循环经济问题的分析, 可知在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日益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主题的今天, 汽车产业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竞争力生态系统正在形成——主要通过环境友好设计、环境友好制造和环境友好管理来培育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1.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协调机制研究。

加强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协调机制研究, 尤其是对汽车物理和商业生命周期的协调, 基于汽车产业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两个周期进行整合研究。此外, 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机制, 也应该成为研究的一个重点。

2. 环境量化管理研究。

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成本计量、环境绩效评估还不能满足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环境投入产出的准确分析, 环境效益或生态效益难以科学量化判断, 严重制约着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推进和汽车产业生态学学科发展。

3. 汽车产业生态学等其他方面的研究。

对我国而言, 还需强化6方面的研究;即汽车产业生态学研究、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研究、我国汽车产业生态数据分析模型研究、汽车国际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以及发展中国家环境投入的不平等问题研究、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竞争战略与产业循环经济关系研究等。为了对全球环境、资源, 以及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汽车行业更是义不容辞的。

摘要: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是关于汽车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其本质特征是汽车产业生态经济。本文分析了汽车产业如何在循环经济下取得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

参考文献

[1]谢家平孔令丞: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生态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4) :15~22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3~11~03~C8

[3]赵树恩:汽车零部件回收与循环经济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5 (1) :79~82

循环产业集群稳定性研究 篇9

循环产业集群是指在循环经济模式上构建的产业集群, 它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要求产业集群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重构, 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模式, 使得整个生产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从根本上解决集群方式所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循环产业集群以其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正日益成为区域实现跨越式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及演化的内在机理

产业生态系统是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 依据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运行机理, 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产业组织模式。循环产业集群是由众多具有产业联系及竞争共生关系的企业聚集而成, 相互间结成“生产者———消费者一一分解者”的链式结构, 通过副产品交换、产业共生及企业竞争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网络, 它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

1.生态学视角下循环产业群落的产生。与自然界生物物种类似, 集群企业也是处在一个综合、复杂、多元的生态系统中。集群所处的环境以及集群的内部结构功能决定了其演化的方向, 生态位则与集群演化密切相关。生态位是指环境中可以支持组织生存的独特资源空间, 生态位宽度越宽, 组织占有的资源越多, 种群在竞争中就越强壮。根据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的中心位置决定组织的演化, 循环产业集群应采取适应机制, 设计出在环境中最合适的位置。在循环集群中, 企业是其发展的主体, 由核心企业 (产业聚集核) 构建的产业集群是循环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因而, 培育和构建区域核心企业 (产业) 生态位就成为发展循环集群的重中之重。就是对产业或区域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企业 (产业) 做为核心组员。核心企业 (产业) 可能不止一个, 在良好的集群环境下能不断地与周边及外界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从而能不断地壮大繁衍, 并对周边和外界的企业和产业产生吸引。当然, 单凭核心企业是不能形成产业群落的, 还必须进行非核心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生态位条件的营造, 包括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的培育。主要是与核心企业有产业关联和产业联系的相关产业, 它为核心企业提供物质循环和废物吸纳等配套服务, 是整个产业链条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生态位理论, 组织的发展和演化就是生态位不断扩大的过程, 生态位能否扩大或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组织的发展。围绕主导产品形成上下游企业及横向关联的众多企业和机构就是一个生态位宽度不断扩大的过程。随着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循环生产的更高要求, 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 更多的生产工艺不断进入原产业链中, 通过分析物质流、能量流、废物流, 使企业结成相对固定的产业共生关系, 形成循环产业网络, 使原来的产业群落更具复杂化和多样化。

2.自组织机制与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区域产业群落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属于非线性复杂系统, 按照协同学、非平衡相变和自组织理论的观点, 只有形成了高度有序的自组织结构, 系统才具有高效有序的特征。要使循环产业群落系统成为高效有序的循环产业集群, 就必须让该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 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等交换, 其子系统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 通过不断地竞争与合作而达到协同。处于社会经济系统下的产业集群, 是一种自组织耗散结构。产业集群从外界输入物质与能量, 向外界输送产品和服务, 和外界有着密切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追逐利益的目标驱使, 企业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和进入退出集聚区的竞争, 竞争引起企业生态位的变动, 从而导致集群企业不断的发生变化。这种群内企业的竞争引起状态的改变, 形成了涨落。在集群各非线性机制作用下, 微小的涨落形成的局部关联得以放大形成系统整体的关联, 从而使系统状态发生改变。企业间的竞争可能对群落状态产生两种影响, 杂乱无章或是稳定有序。不正当竞争会导致同质企业间恶性竞争, 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从而群落组织出现混乱、无序状态, 严重的还可能致使企业群落衰退、末落和消亡。而良性互动的竞争机制的建立, 对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群落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能使企业为保持和提高自身竞争力, 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和工艺, 促进创新的出现。

循环产业群落通过发挥内在自组织机制, 调动其协同竞争动力, 此时群落系统内会出现序参量 (主导产业) , 其它子系统都会在该序参量的“支配”和引导下协同运动, 从而使整个产业群落进入一个更加高效有序的自组织状态, 从而发挥其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功能, 形成真正的循环产业集群。

3.循环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与风险。 (1) 信任风险。信任风险是指产业共生网络中的合作双方因缺乏必要的沟通而造成的信任危机而产生的风险。循环产业集群的单个企业有以损失伙伴利益为代价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动机, 企业都有追逐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动机, 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可能致使企业供应链的破坏、断裂。由于企业之间竞争地位的差异, 分工的差异等导致收益的不对称, 阻碍了企业间的平等合作。 (2) 结构性风险。由于产业生态系统本身的结构刚性而造成结构性风险, 是影响循环产业集群稳定运行的最大障碍。产业共生系统内的企业结成固定的副产品交换关系, 使得管道运输只适合于固定伙伴之间固定的废料交换, 限制了其他副产品交换。当关键企业改变生产方式时, 或者一个普通伙伴终止它的业务, 就可能造成某种副产品数量不足, 整个交换系统就会受到严重干扰。由于技术、工艺的限制, 使企业同时使用多种副产品的可能性变小, 可能会造成共生网络面临不稳定的威胁。 (3) 政策性风险。政策、法规上的缺失导致的政策性风险也是阻碍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巨大障碍。从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看, 政府决策往往受到决策者个人个性、追求目标、知识结构等影响, 政府的知识远小于市场, 因而不可能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 再加上循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产业组织模式, 无固定模式可循, 会造成传统的产业政策代替循环产业集群政策的倾向。 (4) 文化差异造成的风险。在循环产业集群网络中, 参与合作的企业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 甚至于不同的国家。由于每家企业的历史、价值观、信仰不同, 造成了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企业行为的巨大差异。因此, 在产业共生网络的合作过程中, 因企业文化和地域习惯的差异会不可避免出现各种冲突, 使合作濒于破裂。

三、循环产业集群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所谓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性是指循环产业网络长期运作的潜力特别是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针对循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风险, 需要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营造适宜集群发展的环境和生态位条件, 如辅助机构设施、产业政策和市场条件, 以推动集群协同和自组织结构的形成;还需要从内部组织结构出发, 从副产品利用和资源再生的角度出发, 把握产业集群中的价值链和生态链的联系, 构建产业循环生态链, 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生态和谐, 促使循环产业集群稳定向前发展。

1.内部组织结构 (生态链与价值链)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 在循环产业集群内部, 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 集群内部各企业或企业单元围绕某一核心工艺或技术共同工作, 实现供给、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 各企业或企业单元增加价值, 而且重新创造价值, 体现了价值的连续和有序的创造、传递过程。这种由于产业以某项工艺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效应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就称为产业价值链。如果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供给、生产、销售、服务都处于一种良好的、自我动态调整的平衡状态, 那么这个产业价值链就会很平稳的运行。反之, 产业价值则无从谈起。从生态的角度看, 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 从而形成了类似于生态食物链的“工业食物链”, 实现了资源共生, 形成了产业生态链结构。所谓产业生态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以资源 (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 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 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2.辅助机构设施。主要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中介服务机构。硬件基础设施是循环产业集群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环产业集群建立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要素、信息等在区域间的流动。而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是生产要素、信息等在区域间流动的载体, 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设备, 可以有效地减少运输成本, 缩短运输时间, 节省物质消耗;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便利的流动, 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中小企业集群而言, 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 数量多, 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影响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部交易的协调成本。企业集群的行业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 并在必要时提供一种单个企业无能为力、具有外部性的服务。不仅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增加企业间的“非正式交流”, 促进创新;可以协调各企业主的行为, 增强互相信任;还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 提高生产效率。

3.产业政策。从组织形式上说, 循环产业集群是一些中小企业围绕一个 (或几个) 核心企业建成柔性的相互合作的副产品交换网络。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有限, 因此, 在循环产业集群形成之初, 需要政府的引导规划和政策支持。政府的规划、引导等措施能产生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 鼓励民间组织和企业参与到循环产业集群的建设中来;适合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企业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和资源生态政策, 能促使其生态化发展;反垄断政策, 能鼓励集群企业公平竞争,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适应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法规体系, 能创造适合于风险投资的制度环境,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文化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沃土, 生态文化氛围是循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推行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实现与生态文化氛围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 同时循环经济的推行也会自发的帮助集群形成绿色、节约、环保的生态文化氛围。因此, 要在地区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加强宣传教育, 采取有关的政策措施, 培育和形成有利于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生态文化氛围。此外, 诚信的文化氛围的建立也直观重要。它还可以避免个别企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信用风险, 从而避免影响到整个产业生态和产业生态网络的正常运行。

5.市场条件。在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 由于其市场发育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 政府应发挥先导作用, 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资源配置的职能, 以行政力量影响要素投入和配置状况, 引导企业、资本等要素的集中。同时, 积极着手培育市场主体,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为市场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政府则应当充当市场调控者, 制定市场规则和相关政策, 为集群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服务, 较多采用经济手段调节而较少采用行政手段干预, 实现政府和市场良性互动。当循环产业集群处于成熟阶段时,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 向经济、法律和监督调控转变, 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 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组织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作用。

四、“他组织”调动“自组织”以实现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

所谓“他组织”, 是相对于自组织而言的, 是指在特定外部条件进行组织形成的有序结构。政府的力量就是一种典型的“他组织”。循环集群自组织的形成, 需要在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链的基础上进行横向耦合, 纵向闭合以及系统整合, 在这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占有重要作用。因此, 充分协调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关系, 通过他组织调动产业生态集群的自组织协同机制, 才能达到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并促使其稳定的目的。

1.聚集和完整产业价值链。必须以重点产品、主导产业的联动促进中小企业群的配套发展。围绕重点产品进行供应链配套, 围绕重点项目发展下游产品。通过“配套带龙头, 龙头带配套”的良性循环, 拉长产业链条, 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以高端、终端零部件产品为目标, 形成产业零部件配套网络, 发展配套产业。具体做法是, 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就地配套生产, 或从外地吸引企业到本地兴建配套厂, 或直接与本地企业建立配套扩散关系。对于外地到本地兴建配套企业可在厂房用地上给予优惠;对于本地企业建立配套扩散关系, 其配套企业可同等享受外商优惠。这不仅有利于吸引外来企业进入, 而且对于龙头大企业减少采购成本是很有利的。通过这种延伸产业链来带动产业集群和产业协作, 可充分发挥集群的自组织效应, 促进高效有序的产业组织结构的形成。

2.整合和搭建产业生态链。在产业集群内部建立产业生态链, 就要改变企业的经营目标, 使之转化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容上来。这一目标的实现, 需要政府加大对静脉产业 (废物利用和资源再生) 的支持力度, 增加对废物利用技术和循环再生技术的投入;行业协会等也应致力于各种技术和信息的传播、扩散, 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供服务。由于共同的经营目标, 可促进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共生合作关系。

3.用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链编制循环产业网络。为了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的层级利用和循环流动, 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对系统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整合方式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和系统整合。所谓纵向闭合, 是指改变经济系统中在产品生产和消费方面存在的“资源———产品———环境废物”的线性流动模式, 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衔接, 从而实现对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横向耦合, 就是通过对不同的生产环节、工艺流程之间的横向联合, 形成一个物质多级分层利用的网络系统, 使原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能够在网络系统中作为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整合, 就是对不同层次或同一层次的产业系统, 以及各个层次产业系统与其所在环境系统间的物质 (产品、废物和能量) 流动进行统筹和衔接, 以实现物质和能量在系统间的循环和多层次利用。

4.“自组织”与“他组织”协调循环集群的稳定。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 需要作为集群主体的企业的稳定发展。政府应从改善这两方面出发,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运用政策性优惠、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担保等经济手段吸引外来企业投资, 培育合适的主导企业 (产业) , 促使其他企业围绕当地企业展开合作竞争, 形成副产品交换网络, 参与成员还应相互合作, 建立信誉机制, 共同承担起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政府还需在企业的进入方面把好关, 限制企业过度进入, 避免恶性竞争和生态链的破坏。在集群网络比较薄弱的环节和节点给予支持, 通过引入关联企业来弥补网络结构的刚性。通过政府外部力量的注入, 产生强大的“场强”效应, 在这种效应下企业互动合作, 协同创新, 从而调动集群的自组织机制, 从而使集群组织跃迁到更高的状态。此外, 非政府机构对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有利于集群创新的实现。如通过企业孵化器等培训, 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生存能力和发展的空间。此外, 循环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 需要集群企业不断创新, 避免发展的僵化。行业协会可以促进企业间、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区的合作与交流, 促进创新的实现。大量的参与性措施, 包括参与性的研究、调查会、区域前景讨论, 设计援助基金以及调研、访谈和焦点讨论等为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机会以交流彼此的忧虑、兴趣、想法, 从而最大限度实现集群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 这种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文化环境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从而调动集群各要素的积极性, 从而产生协同作用, 促进自组织结构的形成和实现, 并最终实现高效稳定发展。

摘要:循环产业集群以其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势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文章从耗散结构和生态学理论的视角, 对循环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具体从内部组织结构、辅助机构设施、市场条件及产业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稳定运行的要素。研究认为, 集群自组织结构的形成是循环产业集群稳定运行的条件, 但需要协同“他组织”的作用才能完成, 应在产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链基础上构建循环产业网络的自组织机构, 这就需要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循环产业集群,耗散结构,生态学,稳定性,自组织

参考文献

[1].蔡绍洪, 向秋兰等, 循环产业集群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和谐发展[J].经济纵横, 2008 (1)

[2].蔡绍洪, 汪劲松等.区域企业群落向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协同机制[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3)

[3].彭仕政, 蔡绍洪, 赵行知.系统协同与自组织过程原理及应用[H].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8

[4].蔡绍洪, 彭仕政, 赵行知, 伍进.耗散结构与非平衡相变原理及应用[M].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8

[5].黄永军.自组织管理原理——通往秩序与活力之路[J].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1

[6].王发明.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和风险研究——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M].财贸研究, 2007 (5)

[7].杜义飞, 李仕明.产业价值链:价值战略的创新形式[J].科学学研究, 2004 (5)

[8].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9].王兆华.循环经济:区域产业共生网络——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10].劳爱乐[美], 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产业循环 篇10

20世纪60年代,由于生态危机而引发生态学研究的兴起,促使人们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一种新的经济系统,这就是循环经济。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循环经济在实际操作中遵循三大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再循环原则旨在将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处理数量,也即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显著特征为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和高利用率。

2 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循环经济的“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各项政策、制度为保障体系,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实现种桑养蚕、茧丝绸生产及加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种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在循环经济理论下其表现为企业、区域、社会3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在微观企业层次上,它主要以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回收与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其中,生态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原材料选择、产品结构、使用成本、使用寿命、报废后回收和再利用等所有环节以环境友好为出发点而进行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体系[2]。从中观区域层次上,分为种桑养蚕的农业区域循环经济和茧丝绸生产加工的丝绸生态工业园。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要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体系,就要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这方面,可借鉴循环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国采用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 (Duales System Deutschland)。DSD系统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它接收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送返制造商。

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科技为支撑,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根据生态学理论及方法,按照自然系统闭环式规律,把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变成下游深加工企业的“营养物”,使桑蚕茧丝绸产业链之间彼此相近的子公司逐渐形成相互依存关系,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产业生态系统。具体实施环节包括:采取种植业(成规模的高产优质桑园)、养殖业(优质蚕繁育、小蚕共育、大蚕省力化技术、方格簇结茧)、加工业(蚕茧收烘、缫丝、丝织、印染、服装、绢纺、桑蚕茧丝绸副产物和废弃物资源回收处理及再生利用)区域性整体优化。

3 河池市桑蚕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3.1 科技人才队伍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河池市从事桑蚕产业的技术人员有259人。其中,桑蚕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19人),有216人是从其他行业转行从事桑蚕生产技术工作。按照《蚕桑生产基地评价方法》计算,河池市年产130多万担蚕茧,需要450名以上的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当前的技术力量未能满足桑蚕产业发展的需求。河池市茧丝绸加工企业现有职工4 272人,其中技术人员225人(高级工程师6人),平均每19位职工中有一名技术员,技术力量明显不足。从人才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专家人员数量较少,远远无法满足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对专门科研队伍及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

3.2 资金投入不足

河池市是后发展地区,财政经费支出困难,投入桑蚕产业科研、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的经费比较少,蚕农的科技素质还比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弱。例如,在河池市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08年仅有10万元的经费用于桑蚕产业规划及专家论坛工作;2009年仅有7万元的经费用于标准化小蚕共育示范项目及蚕种良种推广;河池市已建立蚕丝产业专业协会12个,但因协会经费少,运行不畅,未能充分发挥联系蚕农和市场的纽带作用。而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形成工农业良性循环,实现传统产业的循环改造和先进适用及高新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充分的资金支撑,欲实现桑蚕产业向循环经济的升级将是一纸空文。

3.3 桑蚕产业内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衔接不牢,发展滞后

首先,就处在河池市第一产业的种桑养蚕业而言,长期以来,蚕业的发展以其独有的方式呈现周期性摆动,蚕业生产大起大落,形成了在财政扶持下回升,放开后又回落的恶性循环。其次,处于第二产业的茧丝绸生产及加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河池市只有一家丝织企业,印染、服装等深加工产业还是空白,行业的整体效益发挥不佳。再次,处于第三产业的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除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在宜州市城区设有一家电子交易处外,河池市还没有蚕丝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尚未形成蚕丝行业的信息、服务等行业中介服务机制,缺少专业提供客流、物流和信息流等一条龙服务的专业中介机构,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

3.4 循环经济政策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尚未制定出系统的促进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例如投资、税收、收费、价格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体系。无系统的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激励机制和规范机制。

4 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示范基地建设是一条必经路径,因为建设示范基地可以达到“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示范推广效应。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宗旨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提高蚕丝产品科技含量,解决河池市桑蚕产业发展中的科学种养、清洁生产、副产品综合利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并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工农业良性循环为中心,发挥区域优势,突出桑蚕工农业技术集成、产业特色,建设成为桑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及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茧丝绸行业的深加工,延长桑蚕产业链,发挥行业整体效益。具体可从以下以下3个方面着手。

4.1 广泛宣传动员,构造全员参与循环经济的合力

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涉及农业、畜牧兽医、经贸、商务、蚕业等各个部门,需要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个人等全面参与。因此,必须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和动员,让各主体了解发展桑蚕循环经济能带来的个体效益及社会整体效益。在此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之外,还可以通过定点义务教育培训、桑蚕推广站、协会等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向蚕农、企业宣传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原则、行为规范、方针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体实质效益,从而形成一种关心、支持、参与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氛围与合力。

4.2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茧丝绸生产及加工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载体和主体,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企业的积极推动。但是,河池市现有的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管理水平低、科技力量薄弱、技术更新缓慢、整体设备落后,而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对企业管理、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仅依靠企业本身根本无法承担,从而造成企业参与茧丝绸生产加工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此时,政府应成为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主体,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可行的经济政策,建立相应的企业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发展。例如,调整投资政策,加大政府对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清洁生产、循环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按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方针进行经营的企业或个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使更多的利润留存企业;实施政府采购政策,各级政府优先采购属于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绿色桑蚕产品,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调整价格和收费政策,制定有利于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价格体系,充分激发企业参与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进行组织创新,发挥政府在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初期的战略主导作用和中介机构的促进作用

在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初期,政府是战略主体,主要任务是进行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进行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行业立法,使其有法可依。二是择机采用引导性政策和强制性政策,例如改革科技体制,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桑蚕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补贴制度、科技咨询和服务体系、税收制度,以及不直接相关的金融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引导性制度政策和排污收费、产品标准、市场准入等强制性政策。

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进入成长期,除企业、科研机构之外,中介机构亦是战略主体。中介机构可为桑蚕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示范成果的推广搭桥引线。例如,实行德国的DSD废弃物双元回收体系、蚕业协会、民间环保组织等。

参考文献

[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活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 22(2):55-59.

神华准能: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篇11

科学组织,高效协作

主要生产指标逐年攀升,多项纪录不断刷新

公司通过改进技术、优化方案、加强组织、克服困难,不断掀起生产会战热潮,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多项生产指标连续多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公司连续3年实现煤炭产量年增长1 000万吨以上,年增幅为27.7%;铁路运输实现运量年增长520万吨以上,年增幅为7.4%;3年累计生产原煤14 598万吨,商品煤14 624万吨,铁路发送货物21 309万吨,较好地承担了集团生产主力军的作用。2011年公司原煤产量、税费、利润等主要指标提前两年实现公司5年翻番目标。2011年,黑岱沟露天煤矿成为国内首个实际产能可突破3 000万吨大关的露天煤矿,巩固了行业领军地位,树立了煤炭工业的里程碑。大准铁路全年运输突破7 600万吨大关,连续3年打破由自己保持的全国单线电气化铁路运量纪录,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创造了单线运输的奇迹。

提升理念,创新管理

安全基础更加稳固,安全生产保持良好态势

几年来,公司在不断总结安全管理工作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把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使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安全生产不出事故,更重要的是职工能够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放心干活、安心工作。按照这一理念要求,公司以全面推行本安体系建设为主线,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进一步提高科技保安能力,有效管控重大危险源,及时整改重大安全隐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全面增强了职工安全意识。完善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了公司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公司在生产持续高位运行的条件下,安全列级事故逐年降低,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安全生产周期不断延长。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炸药厂连续两年被集团公司评为“本安体系一级达标单位”。黑岱沟露天矿于2011年10月17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 000天,实现了亿吨煤炭生产无重伤及以上事故,被评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2011年,准能公司被评为“神华集团本安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创新思路,全力推动

公司基本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按照“今天的基本建设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基建完成时就是完备时”、“搞好基本建设就是低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通过创建标准化工地推动、考核激励制度推动、安全联保责任制推动基本建设的“三推动”和加强制度、人力、监督、应急和科技进行保障基本建设的“五保障”工作制度,实现了基建安全的零伤亡。同时,公司在神华集团内率先推行了基建领域的本安体系建设,完成了覆盖基建全周期文本,并通过了集团审查。近年来,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扩能改造、矸电二期、大准铁路增二线、氧化铝中试项目等重点基建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50%以上。2011年,公司荣获神华集团“基建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工程质量先进单位”、“基建安全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主创新,科技兴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公司循环经济项目实现重大突破

公司大力开展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研发建设工作,目前已申请国内外专利70项: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28项。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8项,通过初审24项。2011年,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带料试车一次性成功,工艺流程全线贯通;神华准格尔矿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揭牌暨煤炭伴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一期100万吨/年氧化铝示范厂奠基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公司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将煤电路一体化转变为煤炭开采、循环经济、铁路运输一体化的神华准格尔区域经济新模式,打造煤炭开发—煤、煤矸石发电—粉煤灰利用—氧化铝及相关化工产品—电解铝—铝型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实现神华集团在准格尔地区整体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行业级、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科技创新项目10项,申报专利26项(不包括氧化铝方面),获集团“三小”成果奖230项,共入选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论文6篇、第四届露天开采专业科技学术研讨会科技论文23篇。“现代露天煤矿吊斗铲倒推抛掷爆破技术研究”获神华集团第三届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露天煤矿开采技术与应用研究”等项目分别获神华集团、鄂尔多斯市科技奖项。2011年公司被评为神华集团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绿色开采,低碳发展

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能源企业

多年来,准能公司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煤田开发并重,自然环境建设与企业跨越发展相结合的理念,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完成复垦总面积1 392公顷,种植各种乔、灌6 042.56万株(丛),牧草1 240平方公里。工业广场绿化面积212公顷,绿化率89.5%,植被平均覆盖率达75%以上,植被覆盖度比自然地貌提高2~3倍,水土侵蚀量减少80%以上,土壤结构得到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简单趋向复杂,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公司获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称号。目前我公司正在积极调研,筹建矿区农牧业示范基地,正在走一条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同步实施的生态矿山发展之路。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优化组织,使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98%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引进并完善抛掷爆破吊斗铲倒堆工艺,每年减少运输剥离物2 600万立方米。公司矸石电厂进行了国内首次大规模变频改造,安装布袋除尘器和炉内脱硫设施,使得除尘率达99%以上,脱硫率80%以上。公司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A标准,COD减排1 480多吨。2010年,公司荣获鄂尔多斯市“节能减排突出达标单位”和“神华集团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完善机制,优化流程

基础管理不断夯实,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集团公司SH217项目及ERP项目建设要求,修订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梳理、优化了企业管理流程,通过建立以风险管控为导向的内控审计体系和经济安全保障体系;优化健全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等三大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公司管理基础和精细化水平。建立了以“五型企业”考核指标为主的定量考核和以“全面质量标准化”考核指标为辅的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实施了公司调度综合管理系统、EAM系统升级改造、移动办公和合同管理系统等9个应用系统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生产和工作效率。坚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坚持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的跟踪,强化全员“双增双节”意识,紧缩“七项费用”,严控成本费用。2011年,准能公司在集团公司财务专项检查中荣获第一名。在第十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中,“全面评价,标准管理——神华准能公司全面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成功入选煤炭行业经典管理案例。

融入中心,创先争优

公司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神华集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准能公司认真落实了集团党组2010年1号文件精神,以“抓融入,促发展,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题,全面落实了《神华集团创先争优实施纲要》,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坚持“五融入、五提升”的原则,使创先争优活动渗透到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中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每年投入2 500多万元用于生产环境和生活区环境建设的改善,不断提高免费中餐、免费疗养、免费健康体检标准,让广大职工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加强了“四好”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党组织参与“三重一大”决策的体制机制,认真落实了高层理论研讨和中层领导干部签报制度,切实提高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了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为干部和人才队伍快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贡献日益显著,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顾全大局,为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区积极捐款,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11年,准能公司荣获“神华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在神华集团党建工作业绩考核评价中公司位列第3名。

构建海峡西岸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篇12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 涵盖浙南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地区, 赣南赣州、吉安地区, 赣东鹰潭、上饶地区, 粤东汕头、潮州、梅州、揭阳地区共21个设区市, 是位于海峡西岸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行政区域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行政区划面积的3%, 常住人口约9 000万人, 占全国的7%, 人口密度为313人/平方公里,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 2005年经济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占全国的7.4%。

1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必要性

1.1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解决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的主要途径

(1) 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现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相当有限。一是海峡西岸人多地少, 土地供需矛盾相当突出, 人均土地和耕地分别只有全国平均的44%和40%。2005年福建耕地面积比2000年又减少了5.8万公顷, 下降幅度达到4.9%, 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48亩, 下降了7.7%。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产业机构中资源依赖型产业占很大的比重。根据专家估算, 福建产业中以本省特定自然资源为原料、以特定自然资源、特定环境为依托的行业占65%以上, 依靠自然资源生活的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80%以上。三是能源供给不足, 消耗增长快。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资源缺乏, 没有油田, 煤和气也很少, 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的水平, 能源自给率只能达到40%, 全省3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贮量至2010年可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只有17种, 至2020年将为4种。另一方面,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重化工业为主, 目前的战略型产业群中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船舶修造等均为重工业, 而传统重工业的主要特征就是能源消耗大、消耗快。据统计2005年福建万元GDP能耗达0.94吨标准煤, 比2000年 (0.92吨) 多0.02吨标准煤/万元;全社会用电量2005年达到756.47亿千瓦时, 比2000年增长88.4%, “十五”期间全省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平均达到1.3, 经济增长对电力等能源的依赖较强、需求较大 (调研报告:对福建经济发展的探求与思考//中华工商时报, 2006-10-11, http://www.sina.net) 。

(2) 传统的产业体系对环境带来的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由于传统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 而这些工业的特点就是废气物多、污染严重。据统计, 200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13.09亿吨,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6 264.91亿标立方米, 分别比2000年增长1.3倍和1.2倍, 表明全省每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45.62万吨废水、排放2.1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另外, 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 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也在加大。2005年全省用于环保投入总额达145.10亿元, 占GDP的2.2%, 其中用于污染源治理费用达到52.01亿元, 占环保投入的35.8%。所有这些情况表明, 福建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压缩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 如果继续延续传统的发展模式, 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难以为继;即便是要保持现有的环境状况, 单位GDP环境污染负荷也必须下降68%以上。面对这种现状,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 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走出一条既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意义重大

第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构想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循环工业和循环农业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三,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工业、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 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第四, 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 循环产业体系是解决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 要加快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 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发展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运行模式

2.1 在第一产业循环系统建立生态农业园区,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第一产业循环系统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相应的水土保持、环境整治等资源保护和水土循环利用的产业。这一产业主要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园区, 强化农业的生态功能, 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 结合本地资源结构, 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和渔业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 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 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 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的目的在于把农业产业各系统之间通过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利用而互相衔接,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产业网络, 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 实现了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初步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根据海峡西岸不同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技术、作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削减和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增多的情况,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净化农村环境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园区是很有必要的。根据海峡西岸的自然情况, 目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建立生态农业园区:

一是农户实行立体养殖, 建立绿色庭院。建立“畜—沼—院” 三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 将庭院、养殖区、沼气池和瓜、果、菜、花木连为一体。畜牧粪便直接排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供农户作生活能源使用;沼气出口通向农田和瓜、果、菜、花木地, 发酵的有机肥成为高效肥料, 把“垃圾流”变成“资源流”, 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产生优质绿色的农产品, 形成“养畜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和煤、种植不需化肥、绿色产品无污染”的生产格局, 达到解决厕所、畜圈卫生、秸秆再利用、环境净化、庭院绿化、产品绿色, 降耗增收的效果。福建南平和莆田等地区的农村大部分已采用了这种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还需要进一步推广。

二是“稻—鸭—鱼”立体养植模式, 即把稻田、鸭棚、鱼塘和果树、花草连为一体的模式。首先是“鸭养稻田”, 即把鸭圈养在稻田里, 以实现鸭稻的互惠互利:鸭以田里的杂草和虫为食, 同时鸭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 从而完成水稻除草、灭虫、施肥和中耕的任务, 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而且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并生产出高质、绿色食品。其次是“鸭睡溏边”, 即把鸭棚建在池塘边, 晚上鸭积累下来的粪便直接作鱼饲料和其它肥料。再次, 在池塘岸边种果树、花草, 美化环境。

三是在闽北地区建立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区。闽北地区山地多、水田较少, 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 在山地上种植小麦、玉米、油料、棉花等农产品, 以及种植果树、茶叶、药材和其它经济林, 同时培育香菇和木耳, 放养家禽和畜牧, 形成产业链, 实现产业链互相循环以及产业链内部各自的自然循环, 从而产出农产品, 输出茶叶、水果、香菇、木耳、药材、木材以及畜、禽等农副产品, 输入饲料和一些农业生产资料, 资源得到综合和循环利用。

四是在沿海和河口建立以养殖加工为主的生态农业园。大力推广水面立体种养和浅海滩涂深海生态养殖模式。推进人工鱼礁建设, 排除污染, 生产绿色海产品。

通过各种生态农业园的建立, 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多层发展、逐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 使园区内的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得到基本控制, 土壤酸化等障碍因子得到初步治理, 大部分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的要求, 区域资源潜力得到激活, 使发展“零排放”的养殖场和建设环境优美农村等目标得以同步实现。

2.2 在第二产业循环系统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实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第二产业循环系统主要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以达到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它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主体。生态工业是借鉴和运用生态学原理, 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各种非生物资源生产各种产品。生态工业主要是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来发挥作用的,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 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高效、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在生态工业园区内, 各个企业内部都要实现清洁生产以减少废物源, 而在各个企业之间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使得园区内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 形成资源耦合共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 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以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 使得园区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福建省正在创建生态工业园区, 据悉, 现已确定建立马尾生态工业园区、青口汽车生态工业园区、三钢集团生态工业园区等循环经济实验区, 这些生态工业园区各有侧重点, 各具特色。

(1) 园区内实现产业内与产业链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比如, 马尾生态工业园区位于省会中心城市福州, 经过多年的发展, 现已形成了以电子工业为主, 冶金机械、食品加工、水产饲料、轻工纺织、生物医药和交通设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簇群。它的循环系统的运行模式是:在马尾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产业链, 首先建立以电子、化工和建材等为主体的再生资源企业, 形成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其次, 与生态农业直接衔接, 以农业产品和生物资源为原料, 一方面生产各种食用消费品, 另一方面利用生产食品的废料来生产饲料, 并与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连为一体, 形成资源再生循环的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的生态产业链。这样物质和能量在园区之内和产业链之间, 甚至与周围地区进行流动与交换, 使废料可以得到循环利用, 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提高区内企业抵御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 支持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持续拓展与发展, 达到长期共生共荣的效果。目前, 马尾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清洁生产审核、废物资源化交换平台和废铝回收系统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 园区正在争取创建福建省第一家国家级的生态工业园区。

(2) 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藕合以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如东南汽车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是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修补, 通过在汽车城里增加净化器的生产厂家, 回收报废车辆和废旧轮胎, 拆解、回收废钢铁等再生资源, 利用废轮胎进行翻新或生产胶粉,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加强废车在主车厂与配套厂之间的合作, 缩短汽车零部件开发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品质, 形成共生耦合的生态工业园区。至于三钢集团生态工业园区则着重铁素循环利用, 在扩大生产规模、确保达标排放的同时, 降低综合能耗, 保护环境。这些生态工业园区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 今后会有更多的生态工业园区建立起来。

2.3 在第三产业循环系统要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

第三产业循环系统要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 它是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括生态旅游、生态交通、绿色商贸、绿色物流等构成部分。

首先要发展生态交通。交通是联系产业体系的纽带, 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公共交通系统, 建设道路、车站和海空港的时候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内部联系, 实现交通资源的循环利用, 防止破坏环境, 减少浪费, 提高单位土地的运输量、降低运输能耗;推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 调整和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结构, 提高交通的效率。

其次要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以引进世界五百强榜首企业沃尔玛为代表,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明显的连锁商店, 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营理念,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开设绿色商品专店、专柜, 开展废旧产品和包装材料的回收服务, 提高消费质量, 减少污染和浪费。

再次, 加强对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指导, 一方面, 要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态工业园的建立, 用现代先进的栽培和种植技术来培育新品种, 生产出高产、高质和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设计工业循环系统, 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应用新工艺和新设计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保护环境。另一方面, 科技开发要注重生态效益, 要以能否实现资源的综合和循环利用作为评价科技价值的标准, 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最后, 发展生态旅游, 要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原生性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3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建立适合海峡西岸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无疑是解决海峡西岸经济区所面临问题的重要手段, 根据目前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3.1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建立适合海峡西岸实际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也要根据本区的实际,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论证, 编制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以转变增长方式为核心, 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规划中;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 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无论是规划纲要, 还是各类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以及区域规划, 都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与此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 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地区、各行业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3.2 第一产业循环体系要制定相关政策, 形成机制, 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第一产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 我们要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人口、资源和环境情况,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结构, 建立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导, 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首先制定适应福建省情的农业技术战略, 把农业作为一个工程, 借鉴运用工程项目立项、论证、评估、设计、施工等办法,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农业生产增产增效, 实现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的转变。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实施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有序推进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与生态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 在科技咨询、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再次要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 (指数) 体系, 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

3.3 在第二产业循环体系着重调整结构, 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第二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根据福建省的资源条件、区域和行业特点,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转型, 并运用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 全面构建循环产业链。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振兴装备制造业, 积极推进信息化,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工艺, 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重点项目, 推动其尽快建成投产。遏制部分地区和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 特别是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 建成清洁生产、垃圾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绿色消费等五大系统,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 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 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建设集中供热和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

3.4 在第三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信息与服务体系, 建立循环经济低成本运行的平台

由于第三产业是关系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局, 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住我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时机, 通过国际化、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并进, 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 大力推行新兴服务业,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和资讯等现代服务业, 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以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其次要制定和完善第三产业的行为规范, 创造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提升第三产业的地位, 打破市场垄断, 放宽准入标准, 引入竞争机制, 优化重组, 加强监督, 确保第三产业有序发展。再次要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对于可能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服务业, 要通过环境保护法和财政税收政策使其外部成本内部化, 规范相关企业的行为。

3.5 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科技发展, 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支持和保证, 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因此, 要通过产学研结合, 各地要与本地区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等建立联系, 建立和完善专家库, 充分依靠专家力量, 研究开发一批资源利用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关键技术, 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 研究开发出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淘汰高消耗、污染排放大的传统落后工艺和技术。研发新材料以替代有毒材料和污染材料;开发资源再生技术, 特别是废家电等特种废物的再生技术;开发各类预测模型, 用以确定经济效益与循环率、资源再生费用以及产品价格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研究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业和不同企业间生态链的合理性及稳定性。通过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 一方面改造传统产业, 使其逐步向知识和技能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提升;另一方面, 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渡南, 陈飞.福建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建设战略研究[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3) :34.

[2]丛澜, 徐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21.

[3]严恒元.美国生态工业带动循环生产[N].经济日报, 2005-07-19 (7) .

[4]郭铁民, 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1) :83.

[5]刘明珍, 邓志国.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J].学习论坛, 2005 (5) :15.

[6]王丙毅.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障碍及调整思路[J].生产力研究, 2006 (6) :192.

上一篇: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下一篇:幼儿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