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护网(精选8篇)
柔性防护网 篇1
柔性主动防护网主要应用于破面崩塌、风化剥离、塌落类等地质灾害的加固防护, 以限制坡面岩土体坠落危及公路行车安全。下面结合一个实例来说明柔性主动防护网在汶川地震后在崩塌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一、工程概况:
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二级公路改建工程LJ10合同段起于梭磨乡下约2km处, 沿梭磨乡河谷而下经卓克基镇与马尔康迎宾大道相接, 全长23.664km。路线主体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汶川地震后, 该段公路边破岩石松动、节理裂隙及其发育, 坡面岩土体有剥离、坠落的危险, 为防止坡面岩土体坠落危及公路行车安全, 在这些特殊路基边破设置柔性主动防护网, 防止崩塌、风化剥离、危岩落石等灾害的发生。
二、柔性主动防护网系统组成
Φ16钢绳锚杆、Φ16支撑绳、SO/2.2/50格栅网、DO/08/300钢绳网、重型鸡心环、抗错动抗脱落锁卡、Φ8缝合绳。
三、施工工艺
柔性主动防护系统采用手持式风动凿岩机及配套空压机、砂轮切割机、吨位不小于20KN的紧线葫芦及扳手等主要机具, 按以下主要工序和工艺要求分步施工。
1、脚手架搭设及清表
当岩面高陡时, 柔性主动防护系统施工前需搭设简易临时脚手架。对坡面防护区域内影响施工安全的浮土及浮石予以清除。
2、测量放线并凿坑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 (根据地形条件, 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 , 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 一般口径20cm, 深20cm。
3、锚杆施工
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 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坡面, 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 孔径不小于42mm。
钢绳锚杆先注浆后插入, 浆液标号不低于M30, 宜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浆。优先选用料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 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支撑绳张拉前注浆强度应不小于70%。
4、挂网施工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 用张拉力不低于20KN的力将绳拉紧后, 两端各用3~4个 (支撑绳长度小于30m时用3个大于30m时用4个) 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支撑绳安装完成后,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 格栅网间搭接时重叠宽度不小于5cm, 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 (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支撑绳安装前完成, 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
格栅网铺设的同时, 从上向下铺设钢丝绳网并缝合, 用一根长31m (或23m) 的φ8mm缝合绳对1张4×4m (或2×4m) 钢丝绳网的每个网孔均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 并用紧线葫芦拉紧缝合绳, 使钢丝绳网尽可能张紧;缝合绳两端各用2个绳卡与钢丝绳网间进行固定联结, 并重叠不小于5cm。
四、质量保证措施
1、当岩面高陡时, 柔性主动防护系统施工前需搭设简易临时脚手架。对坡面防护区域内影响施工安全的浮土及浮石予以清除。2、在每一孔位处凿凹坑的深度不得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 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表面, 一般口径20cm, 深20cm。3、锚杆钻凿孔纵横间距以4.5m×4.5m正方形模式 (边沿局部根据需要有时为2.5m×4.5m) , 深度以约6m和3m间隔布置, 且钻凿孔深度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 孔径42mm, 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坡面, 钻孔后应清孔。4、钢绳锚杆长度以6m和3m间隔布置, 钢绳锚杆先注浆后插入, 浆液标号不低于M30, 宜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浆。优先选用料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 确保浆液饱满。砂浆要随拌随用, 如发生离析, 沁水时, 砌筑前要重新拌和, 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 且环套段不能注浆, 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表面 (环套采用G414型重型鸡心环, 规格为H5/8) 。在进行支撑绳张拉前注浆强度应不小于70%, 即注浆体养护不得少于3天。锚固后锚杆的抗拔力不小于50KN。5、纵横向支撑绳型号为Φ16mm钢丝绳, 钢丝绳采用钢丝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的高强度钢丝绳, 并采用不低于AB级的热镀锌防腐处理, 其防腐寿命30~50年。张拉纵横向支撑绳时, 张拉力应不低于20KN, 拉紧后, 两端各用3~4个 (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用2个, 大于30m时用4个, 其间用3个) 绳卡 (绳卡型号为Φ16mm, 规格为DIN741) 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纵横向支撑绳长度不宜大于30m) 。6、格栅网所用铁丝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350Mpa的热镀锌Φ2.2mm铁丝, 镀锌量不小于100g/m2。格栅网采用网孔尺寸为50×50mm的无纽结编制格栅, 格栅网规格2.4m×9.2m。支撑绳安装完成后开始安装格栅网。格栅网应从上向下铺挂, 格栅网间搭接时重叠宽度不小于5cm, 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7、格栅网铺设的同时铺设钢丝绳网, 钢丝绳网所用钢丝绳采用钢丝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的高强度钢丝绳, 并采用不低于AB级的热镀锌防腐处理, 其防腐寿命30~50年, 钢丝绳网采用Φ8mm钢丝绳和抗错动抗脱落锁卡编制而成, 菱形网孔边长为300mm, 成品网块规格为4m×4m、4m×2m两种。采用抗错动抗脱落锁卡材料 (型号:K4842.X, 规格:d≧2mm) 编网、结构尺寸及压接工艺必须保证其抗错动拉力不得小于5KN, 抗脱落拉力不得小于10KN。钢丝绳网应从上向下铺设并缝合, 用一根长31m (或23m) 的缝合绳 (缝合绳为φ8mm钢绳) 对1张4m×4m (或4m×2m) 钢丝绳网的每个网孔均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 并用吨位不小于20KN的紧线葫芦拉紧缝合绳, 使钢丝绳网尽可能张紧;缝合绳两端各用2个绳卡 (绳卡型号为φ8mm, 规格为DIN741) 与钢丝绳网间进行固定联结, 并重叠不小于5cm。8、用φ1.5铁丝对钢丝绳网和格栅网间进行相互扎结, 扎结点纵横间距1m。9、边坡岩层破碎、松散时, 钢绳锚杆可加长, 或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40cm×40cm的C20砼基础置换不能成孔的岩土段。
结束语
柔性主动防护系统是用以钢丝绳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在需防护的斜坡或岩石上, 以限制坡面岩土体的风化剥落, 对坡面起到加固作用;同时能有效的将落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能有效的保证公路安全。现该公路已竣工, 防护效果良好, 为震后公路重建边坡治理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柔性防护网 篇2
怀新高速公路边坡柔性防护新技术
介绍怀新高速公路边坡防护采用的SNS柔性防护系统,通过对防护比选与设计,阐述了SNS柔性防护施工及安装技术.
作 者:胡振邦 HU Zheng-bang 作者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湖南交通科技英文刊名: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935(2)分类号:U418.5+2关键词:高速公路 边坡 SNS系统 柔性防护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新技术 篇3
关键词:公路边坡,柔性防护,新技术,技术标准
1 工程概述
某高速公路总长为65km, 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命脉, 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公路设计车速小于80km/h, 路基宽度为24m。途径地区地形相对复杂, 存在大量崩塌落石现象, 局部坡度较大, 石崖残丘较多。高速公路沿途部分地段地质构造发育, 岩体破碎。公路两边边坡属于高陡坡, 再加上维护不及时和定向爆破问题, 边线落石崩塌现象较为严重, 所以进行必要的边坡整治十分必要。
2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的方案设计和结构组成
2.1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的方案设计
在我国比较常见公路边坡支护技术有:护面墙和浆砌片石护坡、挂网喷浆和SNS柔性防护系统。本工程边坡容易出现崩塌、落石和风化泥石流现象。高边坡工程量巨大, 施工工期较长, 危石林立, 周围环境是著名风景区, 如果采用护面墙和浆砌片石护坡技术很难保证边坡稳定性, 同时还可能严重影响自然景观。挂网喷浆边坡防护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岩石风化和碎石松动滚落带来边坡不稳定现象, 但是这种技术对自然景观破坏较为严重, 而且阳光反射为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此外, 此种防护技术施工工期较长而且造价较高。
SNS柔性防护系统本身具有较高的柔性和强度, 能够较好的使用集中符合高强度负荷的冲击。SNS柔性防护系统更加符合国家标准, 系统设置更加合理, 可以比较有效保证公路边坡稳定性, 施工结束之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而且能够维持原有的地形风貌, 还能够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必要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进行绿化种植。因此本工程采用SNS柔性防护系统作为系统方案设计。
2.2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的组成
SNS柔性防护系统主要构件有: (1) 钢丝绳网、柔性锚杆; (2) 钢丝网、减压环 (消能器) 、钢柱; (3) 各种扣件、五金标准件。从宏观方面来讲, SNS柔性防护系统可以分为主动防护系统和被动防护系统两部分, 其中主动防护系统主要是采用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来阻止落石和泥石流等灾难的发生;被动防护系统是当自然灾难发生的时候系统被动防护的技术。其中主动防护系统构件包括:边沿钢丝绳锚杆、支撑绳、缝合绳、预应力张拉锚杆、孔口凹坑等等。其中被动防护系统主要指钢柱, 同时带减压环 (直径12mm) 、双支撑绳、上拉锚绳 (直径16mm, 形状“1”) 、侧拉锚绳、D0/08/250钢丝绳网。
3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构件技术指标和要求
本工程采用SNS柔性防护系统, 其主要构件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如下:
钢丝绳网:应符合《制绳用钢丝》 (GB/T8919) 的要求, 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 最小断裂拉力不小于40k N (Φ8mm钢丝绳) 或不小于20k N (Φ6mm钢丝绳) 。钢绳网的编制应满足以下要求:上下交错编织;编制成网的钢丝绳不得有断丝、脱丝现象;交叉节点处用扣压件固定, 接头处用搭接件压接。搭接件一般采用普通软纯铝管, 长度不小于35cm, 外径不大于3cm, 壁厚不小于3mm。
钢柱:工字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热轧工字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6) 的各项技术要求。对于H型钢, 其抗弯强度指标应不低于相应的工字钢。钢柱表面应采用防腐措施。一般采用热镀锌处理, 镀锌层厚度不小于8μm。
基座及连接件:基座为钢柱的定位座, 为钢结构件。连接件用于实现钢柱和基座间铰连接的构件。钢柱的基座及连接件防腐能力应该高于标准规范。
减压环:消能器采用用热轧钢板制作, 其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912) 的技术要求, 表面镀锌防锈, 镀锌层厚度不小于8μm。
缝合绳:缝合绳宜采用不小于Φ8钢丝绳。钢丝绳应满足《制绳用钢丝》 (GB/T 8919) 的要求。
钢丝网:宜采用由直径不小于2.2 mm的热镀锌钢丝编制, 网孔为50mm×50mm的钢丝网。钢丝应满足《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GB/T 343) 的要求。
支撑绳:横向支撑绳宜采用不小于Φ16钢丝绳, 纵向支撑绳宜采用不小于Φ12钢丝绳, 设置双层钢丝绳网的区域纵横支撑绳均宜采用不小于Φ16钢丝绳。
钢丝绳锚杆:宜采用双股形式的不小于Φ16钢丝绳锚杆, 其长度应不小于2m。
4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具体施工
4.1 SNS柔性防护系统方案设计
SNS柔性防护系统采用柔性钢绳锚杆和钢绳网作为主受力体, 并且辅助与纵横交错依次排列的正方形模式, 为了节约材料, 保证施工工序正常, 布局可以采用长方形结构模式。支撑绳之间铺设的D0/08/300型号的钢绳网络, 保证二次预应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岩土层稳定性, 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危险岩体滑落。系统内部每一个细节都是相互作用的整体, 如果发生边坡局部移动, 不同部分共同发挥作用。
4.2 SNS柔性防护系统具体施工情况
施工过程中, 要适当提高施工进度, 尽量在进入雨季前三个月完成施工任务。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 推行了新的施工理念。为了减少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施工单位推行了“绿色施工”和“低碳施工”的施工理念, 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经过具体实际施工, SNS柔性防护系统施工简单有效, 而且效率较高, 整个公路线路边坡完好, 落石崩塌现象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小。领导单位肯定了这种方法, 并且做出了口头嘉奖。
4.3 SNS柔性防护系统施工注意事项
SNS柔性防护系统施工应该注重施工的准确性和施工效率: (1) 施工之前应该对防护区残土和落石进行清除, 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施工场地不太平整而停工; (2) 防护区域的中部和两侧在确定锚杆凹孔位置的时候, 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凹坑口径一般为20cm, 深度控制在18cm左右; (3) 注浆插入锚杆过程中, 水泥浆型号为M20, 灰沙比例控制在1:1.2左右。水泥采用C32.5型号的硅酸盐水泥, 细沙颗粒不应该大于4mm; (4) 安装支撑绳的时候, 应该首先张拉绳卡和锚杆环套, 从铁丝上面1.5m处进行扎结。
5 结语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技术首先要从技术角度考虑, 保证技术方案可靠, 然后从经济角度和资金投入方面对比不同的技术方案, 优化选择最优方案。本工程中采用SNS柔性防护系统, 不仅经济实惠, 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汪敏, 等.主动防护网中钢丝绳网抗顶破力计算方法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0 (03) :11-12.
柔性防护网 篇4
1 工程概况
跑马坪水电站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雅砻江中游右岸一级支流———鸭嘴河的下游跑马坪村处,是鸭嘴河干流规划的第三级水电站。跑马坪水电站厂址位于鸭嘴河河口上游约1.2km的雅砻江右岸山坡上,其尾水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库区。
跑马坪电站前池与鸭嘴河二级烟岗电站尾水衔接,引水建筑物由进水口和压力管道组成,压力管道位于前池与发电厂房之间,压力管道采用地下埋管,压力管道后接发电厂房。跑马坪水电站设计发电流量23.6 m3/s, 设计水头601m,总装机容量120MW。跑马坪水电站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主要任务为发电,主要建筑物(主变楼和厂房)为3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跑马坪水电站厂房的后背边坡上部的山坡为自然边坡,边坡坡度较陡峻,植被以灌木和杂草为主。并在局部地方有岩石上面覆盖这一层坡积物,并伴随的松动的孤石,严重影响下面跑马坪厂房的运行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必须进行边坡防护。
设计在此部位的边坡防护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后,在设计中采用以主动防护网为主,被动防护网为辅的思路,即在厂房后背坡的正上部大约600m长200m宽的范围设置被动防护网,在坡面设置两道主动防护网一道在,一道在防护网的上部,一道设在防护区中部,一道在防护区与电站后背坡开挖线之间,以抑制崩塌和风化剥落、溜塌的发生,限制局部落石的运动范围。
2 柔性防护材料的施工工艺
采用主、被动防护网对边坡进行防护的方法,目前在公路及铁路的施工中运用较为广泛,但其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相对较少,经反复询价对比,了解到防护网施工方便快捷,大面积使用不会增加太多的工程投资,而且具有见效相对较快,对电站的主体建筑物的工期影响较小的优点。
在进行跑马坪水电站边坡防护施工图设计时,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还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结合跑马坪水电站施工所需的临时防护,在整个防护区设置了3道被动防护网,并对边坡上的堆积物进行了大面积的主动防护网设计,主动防护网型号为GPS2、被动防护网为型号RX-050。
2.1 工作范围
主动防护网是采用钢丝绳锚杆或钢筋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网覆盖在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从而实现坡面加固或限制落石运动范围的一种防护网,简称主动网。
被动防护系统是采用锚杆、钢柱、支撑绳和拉锚绳等固定方式将金属柔性网以一定的角度安装在坡面上,形成栅栏形式的拦石网,从而实现对落实和泥沙流体中固体物质拦截的一种防护网,简称被动网。
边坡防护网工作内容包括清除坡面浮土及浮石,锚杆和基座定位及安装,钢柱基础 (包括基础开挖和混凝土浇筑) 、钢柱和拉锚绳的安装调试,支撑绳的安装调试,钢绳网的铺垫与缝合,格栅网的铺挂。
2.2 施工工艺
1)主动防护网
(1)施工前应先对坡面防护区域内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除或局部加固。
(2)锚杆孔位应放线测定(根据地形条件,孔距可有30cm的调整量),并在每一孔位凿出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口径20cm,深20cm。
(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5mm;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mm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
(4)注浆并插入锚杆,锚杆的外露环套不能露出地表,以确保张拉后网绳紧贴地表。浆液标号不低于M20,宜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水泥宜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5)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二至四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用三个,大于30m时用四个,其间用三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mm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有条件时该道工序在上道工序前完成。
(7)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Φ8mm钢绳,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1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当设计为双层钢绳网时,以同样方法铺挂第二层钢绳网。
2)被动防护网
(1)被动拦石网由钢立柱、高强度棱形镀锌钢绳网、锚绳及锚固基础组成,钢立柱间距10m,拦石网的高度一般为6m,位置和标高应根据现场地形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锚杆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允许调整原则定出孔位。
(3)钢柱的倾角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误差为±5°,不满足要求的可重新调整或增设下拉锚绳。
(4)对于倾角大于45°的陡坡,施工时,宜搭设施工用脚手架或作业平台。
(5)拦石网钢柱基础,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必要时采用小药量控制爆破,并做好施工防护。
3 使用柔性防护材料的体会和感悟
柔性材料以前多用于公路和铁路方面,在水利工程的边坡的防护中用的较少,经这次在四川省凉山州鸭嘴河水电站工程的应用,笔者觉得与传统的边坡防护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1)工期短,在200m高差600m宽的范围内,如采用传统的挂钢筋网,表面喷混凝土的方法,要进行多到工艺,最少需要半年以上,而采用柔性防护系统只用了短短的3个月就已全部完成。
2)安全系数大,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还要在高边坡上进行作业,严重影响了下面的厂房施工和人员安全;而柔性防护系统施工方便,材料轻便,作业人员少,劳动强度较低。
3)环保效果好,传统施工工艺,需对边坡上的树木和杂草全部进行清除,然后在上面进行混凝土喷护,对原地貌破坏较大;而柔性防护系统只需对局部的坡面植物进行清理后就可进行施工,达到与传统边坡处理一样的效果,而且在施工完成后撒上草籽进行绿化和美好,起到对浮渣的稳定作业。
4)维修方便,在运行几年以后,传统施工工艺做的边坡防护,会因为地下水,冻融等自然原因使表层喷护破坏,严重威胁厂房运行和人员安全,必须进行维修处理,维修时动用设备较多,而采用柔性防护系统,因所用的钢材,只有人为进行破坏后才进行维修,维修方法也很简单。
5)经济性好,柔性防护系统在本工程造价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只是传统施工方法造价的一半。
6)防护效果好,传统施工方法只是采用被动防护,对滚石、落石的防护不是很充分,如果喷护的混凝土遭到破坏的话,还对安全存在了隐患。而柔性防护系统采用的是二级防护,即有主动防护系统,还有被动防护系统,基本上能解决了边坡的杂物和石块对电站的存在安全隐患。
4 结论
在跑马坪水电站后边坡处理中采用的柔性防护系统,经过两年的运行后,经过实践的检验,在拦截浅层不稳定边坡的岩体和边坡滚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保护了电站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柔性防护网 篇5
关键词:边坡防护系统,高速公路,护坡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 它也是不断优化和改造自然的模式, 也是人类不断与自然界斗争的结果。人类不懈的与自然界作斗争的同时, 也在不断的提高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解决自然灾害的新技术、新方法, 如解决岩崩、滑坡、泥石流、雪崩等自然灾害。在目前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 解决这类灾害的技术手段主要可以分为刚性防护技术和柔性防护技术两种, 其中柔性防护技术以其稳定性高、主动性强的优势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1 柔性防护技术概述
在当今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 柔性防护技术主要指的是柔性防护网, 它是利用国际最新坡面防护技术和岩石拦截技术标准设计形成的, 它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存在着刚性防护优势高、模块化安装、缩短工期、缩短费用等优势, 同时整个系统大多都是采用高强度钢丝绳柔性、锚杆以及其他安装附件共同组成的。这类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本身存在着强度高、主动性高、韧性好、防护能力好的优势, 且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方便展开铺设的施工优点。在当今的工程施工建设中, 防护系统的应用大多都是以现场试验和对比为基础构成的, 具备着良好的适应性, 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安装标准化要求。
在当今的高速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 这种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是集设计、加工、系统配置设计、定性、现场施工布置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它是自二十世纪末期引入我国且得到广泛利用的一种技术标准, 截至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多个工程项目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安全保障性高、施工速度快、综合性优势高的特点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 同时其推广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2 柔性防护系统在某高速公路中的应用分析
柔性防护技术是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最受欢迎和关注的技术手段, 它在应用的过程中有着经济性好、施工速度快、环保有时高且新颖、个性、巧妙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为其未来应用和发展打下广阔的市场基础。
2.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是该省市的主要干道之一, 它前后连接5个市县。在该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 因为地形主要是以丘陵地带为主的, 这就使得高速公路工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隧道、桥涵等结构。在这些工程特点下, 做好有关边坡防护工作控制至关重要, 是当前工程施工建设的主要技术策略之一。柔性防护技术作为边坡防护施工的主要手段, 它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许多以前都未曾发觉的施工优势。在该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柔性防护技术的应用共有27km, 在工程边坡长度为220米, 平均高度为30米左右, 为国家二级边坡。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 一级边坡大多都是采用浆砌石块护面墙为主进行防护的, 而二级边坡因为坡面地质大部分都是玄武岩边坡, 且发挥形成柱状结构, 坡面比较容易出现破碎, 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环节大多都是采用柔性边坡防护技术。在本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 经过施工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投资大均为共同勘察研究之后, 最终决定在施工中采用SNS边坡防护。
2.2 SNS系统简介
SNS系统是由瑞士提出的一种边坡防护新技术, 它在施工的过程中是采用钢丝网、环形网、高强度钢丝格栅构成的一种柔性房改技术, 并且一次覆盖在防护体系中。在施工的过程中, 这种防护技术在应用中通常可以分为主动防护技术和被动方防护技术两种, 它在预防雪崩、滑坡、泥石流、坠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同时更是有着施工方便、经济性好的技术特点。在进入新世纪以来, 这一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工程项目当中, 该系统在技术上已日趋完善, 形成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内成熟的柔性防护新技术, 产品类型的开发也愈来愈多, 并实现了标准化, 在斜坡安全防护特别是崩塌落石防护领域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 (见表1)
SNS柔性防护系统按主要构成分为钢丝绳网、普通钢丝格栅 (常称铁丝格栅) 和TECCO高强度钢丝格栅3类, 前两者通过钢丝绳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 后者通过钢筋 (可施加预应力) 和钢丝绳锚杆 (有边沿支撑绳时采用) 、专用锚垫板以及必要时的边沿支撑绳等固定方式, 将作为系统主要构成的柔性网覆盖在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 从而实现其防护目的。
2.3 SNS柔性防护系统特点
(1) 系统由工厂按标准加工生产并结合防护现场需要而配套成型后运送到现场。施工现场在完成少量的坡面清理或不清理以及短锚杆工程之系统的现场安装一般不需要大型设备, 施工周期短, 施工快捷。在甬金高速施工现场, 近2000mz的边坡防护从进场到施工完毕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和传统的护面墙施工相比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 完全确保了年底通车的节点目标的完成。
(2) 系统材料轻型化, 便于材料的运输, 并且材料可以堆放在坡面上, 不影响道路交通和其他工序的施工。
(3) 系统安装实施完成后, 不仅兼具坡面落石防护和坡面加固的作用, 而且由于系统本身的开敞式结构, 利于坡表排水, 也完全允许自然植被的自由生长, 并可进一步在系统上进行人工绿化, 防护效果好, 从而形成防护加固+环保协调的综合治理效果。
结束语
SNS柔性防护系统作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已经在高速公路建设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技术能够在中国落户, 洋为中用, 为中国工程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海军, 赵国法, 陆昌龙, 赵小辉, 舒辉.高强度土工格栅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 2001 (2) .
柔性防护网 篇6
目前, 采用柔性防护网整治崩塌落石主要有两种, 分别为主动柔性防护网和被动柔性防护网, 简称主动网和被动网。顾名思义, 主动网是网片直接与山体相连, 形成包裹状;被动网是在危石正前方形成一道“隔离带”, 当危石滚落至网前时, 网片将其阻拦在“隔离带”范围之内, 防止其继续滚落, 侵入限界。
传统的主动网, 在防护网范围内设置数量众多的锚杆, 防护网将边坡覆盖得严严实实, 需耗费大量的网片。同时, 这种“包裹”的防护方式, 时间一长, 容易形成大块落石的堆积, 在越来越多的脱离母体的危石对主动网持续作用下, 网绳及受力部分的锚杆会产生徐变、松弛, 如果脱离母体的危石足够大, 将会冲破护网、拔出锚杆, 造成护网的破损、失效, 其有效使用寿命就会缩短, 同时将可能危及行车及人身安全。
传统的被动网, 由于钢柱的转动性较差, 在落石冲击时, 钢柱容易承受较大的力, 造成钢柱发生弯曲, 钢柱也就成了其拦截落石的薄弱环节及瓶颈;同时, 由于被动网直接承受落石正面冲击, 理论上讲, 落石的重力势能有多大, 它承受落石冲击的能量就有多大, 这就好比是矛与盾的关系, 矛有多锋利, 盾就需要有多坚固, 但事实上, 钢柱、网片的抗屈服能力不可能无限大, 因此, 只能预防有限能量的落石, 即使能预防足够能量的落石, 其造价极高, 不适宜推广使用。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说采用主被动防护网的方式对落石进行整治是可行的, 但要克服并改进其不足之处, 以利更好地确保行车安全。经过历年的使用和研究,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原平工务段引进了一种新型整治崩塌落石的防护体系———采用引导式和分离式柔性防护网对山体崩塌落石进行综合整治, 该体系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从而避免了上述防护网的缺点, 更好地完成对山体落石的整治。
2引导式及分离式柔性防护网的介绍
2.1引导式柔性防护网 (形状如窗帘, 又名窗帘网) 是一种高能量吸收落石的防护产品, 即在接收滚石的坡面上设有距离较远的支柱, 铺设具有弹性的帘状防护网, 并设置纵、横向铺设的钢丝绳, 主要通过防护网及钢丝绳的柔性来吸收落石的能量。其张口端的钢支柱设置于坡顶, 可以较好地避免落石的飞溅, 或者根据现场情况, 将钢支柱设置于边坡中部, 在避免落石飞溅的前提下, 减少防护网的铺设面积。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强韧性, 能很好地吸收落石能量。在引导式防护网最上端的横向绳和支柱的吊绳都采用强度更高、柔软性能更好的钢丝绳, 横向和纵向的钢丝绳都是以1米的间隔排列的, 所以, 不只防护网部分单独起作用, 而是防护网和钢丝绳作为一个整体来拦截落石。
2支柱的间隔变大。它可以避开有落石危险的某个斜面和不稳定的岩石区域, 而选择在稳固的地点设置安放, 因此, 也可以避免落石对支柱和吊绳的直接冲击。
3有效地阻截高处的滚石。由于其最上部有口袋式的大开口, 可以把支撑帘状防护网部分的钢支柱高度提高, 钢支柱高度可以从2.5米到8米, 从而能有效地拦截从高处跳跃落下的落石。
4不容易损坏, 维护和管理简单。由于其对落石的滚落有很好的引导性, 落石沿着防护网缓慢下落至防护网底部, 因此对防护网的破坏较小。
5节省施工时间及工作量。由于柔性网与岩体接触点变少, 因此, 也相应地减少了锚固工作量, 缩短了工期。
2.2分离式柔性防护网网柱相对分离, 避免了由于某一部件的损害而影响整体防护效果, 主要部分包括环形网、固定系统、减压环和钢支柱, 具有如下特点:
1分离式防护网的钢支柱顶部和底部各设置有开孔, 拉锚绳从开孔中穿过, 与上、下支撑绳连接;当落石冲击到防护网的时候, 分离式防护网的钢支柱柱脚与基础的特殊连接使得其具有一定的转动能力, 与目前常用的被动网相比, 这种措施结构保证了钢支柱受力很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落石冲击后发生弯曲。
2落石对防护网的冲击作用绝大部分通过上、下支撑绳传递给上、下拉锚绳, 通过拉锚绳传递给锚杆, 然后传递到基础中。
3施工流程
施工时先设置分离式防护网, 再安装引导式防护网, 这样即使在施工过程中有危石脱落, 也不至于侵入限界, 进而影响行车、人身安全。
3.1分离式防护网
3.2引导式防护网
3.3施工小结
通过该段在北同蒲线铁路芦庄—轩岗区间的整治施工, 我们总结出与传统主动网和被动网相比, 引导式与分离式防护系统有如下特点:
1防护理念不同。
传统主动防护网采用的是“包裹”理念, 使防护网主动“包裹”落石, 从而起到防护的目的。而引导式防护网采用的是“引导”理念, 通过防护网与山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制约落石的速度、引导落石滚落轨迹, 达到防护目的。前者会出现“鼓肚子”的现象, 使落石堆积、停留在某一区域, 很难维护清理, 形成二次落石危害;而后者通过引导、疏通, 使落石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下落至收集区, 大大的降低了二次落石危害, 并具有较好的维护性, 二者比较, 引导式防护网能更有效地体现“主动”这一概念。
2结构不同。
传统主动网是通过锚杆将防护区域人为划分成许多小块, 通过防护网“包裹”山体进行防护;而引导式防护网则是对防护区域整体考虑, 根据不同地形采用“覆盖型”或“张口型”因地制宜的进行防护。二者相比, 前者要求对防护区域进行多锚杆处理, 对防护区整体性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3防护能级不同。
传统被动防护网由于受到落石正面冲击, 它的防护能级相对较小, 为提高防护能级必须加强构件材料, 而分离式防护网由于采用科学的防护理念, 系统基本不会受到正面冲击, 尤其与引导式防护网综合使用后, 它的防护能级得到大大的提升。
4性价比高。
a引导式防护网与普通主动网的比较。
引导式防护网与普通主动网相比, 它不需要对被防护区域全覆盖, 只需要在坡面上某个点张开一个口子, 就能对其上部的山体落石进行防护, 且锚固点密度 (数量) 也较小, 在相同能级下, 使用的材料更经济、科学。
b分离式防护网与普通被动网的比较。
分离式防护网采用的是缠绕型环形网, 与普通的平绕型环形网相比, 在相同材料下, 由于缠绕工艺比平绕受力性能更好, 其整体的防护性能远远大于平绕型环形网。缠绕型环形网的搭接处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卡扣, 与钢丝绳网 (菱形网) 的十字卡扣相比连接更紧密, 力学性能也更好。价格虽然较普通产品提高了约25%, 但使用寿命延长2-3倍, 综合性价比高。
4适用范围
4.1引导式防护网是运用“引导”的理念, 即通过防护网的引导、约束和阻滞作用, 使落石沿山体坡面向下运动的速度和轨迹受到控制, 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并最终进入预先设定的收集区 (堆积区) , 从而达到对落石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柔性防护产品。
引导式防护网的防护能级范围宽, 安装方式灵活, 可覆盖、可张口 (加钢支柱) , 适用范围很广, 只要网的底部有一坡坎或相对平坦的坡面 (1~2米) 用于堆积落石, 几乎适用于各种地质、地貌、地表、地势 (坡度) , 尤其适合对植被保护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4.2分离式防护网是采用主钢丝 (支撑绳) 与支柱互相分离的结构方式, 提高防护网的变形空间、降低受力传递阻力, 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其配套使用的网片采用高强度缠绕式环形网, 具有优良的力学变形性能, 可以承受高能级的落石冲击, 由于其钢支柱与防护网的分离式结构,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防护效果, 对于大落石、 高能级的冲击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适用在山体坡面较陡、高度较高、 落石潜在能级较高的地域。
5努力方向
5.1尽管采用柔性防护网整治崩塌落石在铁路上已经应用多年, 但截至目前, 仍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其进行养护、维修、管理的理论体系, 目前, 对防护网出现的网片、卡扣锈蚀等问题及锚杆松动等现象仍没有具体检测、更换标准。
5.2现阶段, 大家普遍认为对于崩塌落石只要采取了柔性防护措施就一劳永逸, 没有隐患, 没有将注意力转到日常的检查、养护维修上来, 因而也就未能及时观测到其发生的细微变化, 从而采取预防及进一步改进措施。
山区公路边坡柔性防护新技术 篇7
关键词:山区公路,边坡防护
0引言
在山岭丘陵地区修建公路, 难免遇到开挖后边坡的稳定问题。在自然稳定的边坡上开挖路基, 必然会改变原地面地层结构的受力状态, 原来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层, 可能由于开挖形成临空的新边坡而引起不平衡失稳, 导致滑坡、崩塌、风化剥落、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即使边坡坡面小块石滚落侵占行车空间, 也会给车辆造成严重危害, 甚至导致车毁人亡。为保证山区公路安全通行, 寻求一种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势在必行。
1防护措施及方案的比较
为确保山区公路运营的安全, 对边坡存在崩塌落石的工程隐患做了下面几种防护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1.1 护面墙和浆砌片石护坡
如果全部采用通常的防护方法, 即护面墙和浆砌片石护坡, 从工程结构和工程量上都很大, 且施工工期长。这些高边坡地段危岩分布高, 采用浆砌片石护坡, 自身重量砌得太高后, 不能保证自身的稳定性, 而且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 从防护效果和绿化方面, 这两种防护方法都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案。
1.2 挂网喷浆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防护边坡岩体的风化剥蚀, 以及防止小岩块和碎石的松动滚落, 而对于防止危岩落石并不理想。这种方法将导致砚平公路的这两段高边坡全部寸草不生的边坡, 将严重破坏自然景观, 而且由于云南地处高原, 阳光充足, 阳光反射, 还可能造成行车安全问题。该方法造价也较高, 施工工期长, 同时, 若某点发生崩塌落石, 可能引起大片挂网喷浆边坡的破坏, 所以, 这种方法对落石防护效果极不理想, 而且,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 该方法已逐渐淘汰。
1.3 SNS柔性防护系统
1.3.1 SNS柔性防护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SNS (safety netting System) 柔性防护系统是利用钢绳网作为主要构成部分来防止崩塌落石危害的柔性安全防护系统, 其与以圬工结构为代表的传统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系统本身具有的柔性和高强度, 更能适应于抗击集中荷载和高冲击荷载, 且在大量的室内外试验和理论分析计算基础上建立的标准化部件形式, 使系统的设计计算原理趋于科学化和标准化。此外, 系统设置后的较小视觉干扰和最大限度的维持原始地貌和植被, 同时可进行人工绿化, 在美化环境方面的社会效益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该系统包括主动系统和被动系统两个类型, 主动防护系统通过锚杆和支撑绳固定方式将钢绳网覆盖在有潜在崩塌落石灾害的坡面上, 从而通过阻止崩塌落石发生或限制崩岩运动范围来实现防止崩塌落石危害的目的。
崩塌落石边坡的一些传统防护方法, 已不能适应我们安全的防护要求。而崩塌与落石危害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强大的动力冲击破坏作用, 以刚性结构去抵抗动力冲击, 从原理上就存在事倍功半的弊端, 其结果是必须在存在落石危害的陡峭山坡上建立庞大的拦石结构, 为此要寻找开挖庞大的基础, 要搬运大量的建筑材料, 工程进度缓慢, 劳动强度大, 施工安全程度低, 施工干扰大, 甚至可能因此而使防护结构成为人为的落石来源。因此, 我们借用以柔克刚的思想, 建立柔性防护结构, 实现事半功倍的防护效果。
1.3.2 SNS主动防护系统的原理
SNS主动防护系统按主要构成分为钢丝绳网、普通钢丝格栅 (常称铁丝格栅) 和 TECCO高强度钢丝格栅3类, 前两者通过钢丝绳锚杆或支撑绳固定方式, 后者通过钢筋 (可施加预应力) 或钢丝绳锚杆 (有边沿支撑绳时采用) 、专用锚垫板以及必要时的边沿支撑绳等固定方式, 将作为系统主要构成的柔性网覆盖在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坡面上, 从而实现其防护目的。
该系统在作用原理上类似于喷锚和土钉墙等面层护坡体系, 但因其柔性特征能使系统将局部集中荷载向四周均匀传递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防护能力, 即局部受载、整体作用, 从而使系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并降低单根锚杆的锚固力要求。此外, 由于系统的开放性, 地下水可以自由排泄, 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的边坡失稳问题;该系统除对稳定边坡有一定贡献外, 同时还能抑制边坡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 且对坡面形态特征无特殊要求, 不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 其开放特征给随后或今后有条件并在需要时实施人工坡面绿化保留了必要的条件, 绿色植物能够在其开放的空间上自由生长, 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 从而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 反过来又保护了地貌和坡面植被, 实现最佳的边坡防护和环境保护目的。
2边坡防护方案设计和施工
SNS主动防护系统是通过锚杆和支撑绳对各网块施加的预张力使各网块在坡面上张紧后对坡面危岩落石施以一定的预紧压力, 从而提高危岩稳定性, 阻止危岩落石的发生。
该系统主要由柔性钢绳锚杆、支撑绳和钢绳网构成。纵横交错并进行依次预张力的Φ16支撑绳与4.5 m×4.5 m正方形标准模式 (为节省材料, 局部边界采用4.5 m×2.5 m) 网格内铺设一张4 m×4 m (或4 m×2 m) 的DO/08/300型钢绳网, 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Φ8缝合绳缝合连接并进行第二次预张拉, 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土体的稳定性, 控制危岩体的移动。该系统各构成部分在每一独立的防护区域内为一互相联系的共同作用整体, 一旦坡面岩土体发生局部的变形或位移则系统将不是局部而是以整体的形式发挥作用。
柔性防护网 篇8
人工开挖的岩质边坡,其强度应满足稳定边坡的要求,这样的稳定边坡在降雨、融雪、冻胀,及其他形式的风化等作用下,主要破坏形式为落石型崩塌、滑坡型崩塌、流动型崩塌等,有时在一次崩塌中会同时具有这3种形式[4]。
落石型崩塌一般发生于较陡的岩石边坡,易产生落石的岩层节理、层理、裂隙发育,落石和岩石滑动易沿陡的裂面发生。此类破坏形式必须严格控制,崩塌滚落的岩石极易对行车构成威胁[4]。滑坡型崩塌,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剪断,沿层间软岩发生顺层滑动,多发生在倾向于路基、层间有软弱夹层的岩体中。另外,当基岩上伏岩屑层、岩堆等松散的堆积物时,堆积物也易沿岩层的层理面、节理面或断层面发生崩塌[4]。大雨时的崩塌多属于流动型,砂、岩屑、页岩风化土等松散沉积土,多会受水的影响而产生流动型崩塌,流动型崩塌没有明显的剪切滑动面[4]。
边坡的岩土类型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根本因素。在拟建“油小线”的工程区域中,有部分路段岩石的节理和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碳酸盐岩层易风化,形成软弱结构面。以其平面滑动为例,进行稳定性及锚固力计算(见图1)。
单一滑动面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
其中,β为滑面倾角;W为单位宽度滑体的重量;φ为潜在滑面的内摩擦角;C为潜在滑面的粘聚力;L为滑面的长度。
当施加一个锚固力P后,锚固力在滑面上可分解为提高滑面摩擦阻力的法向力Pn和直接提供防止滑体下滑的切向力Pt,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n=Pcosθ;Pt=Psinθ,P为作用于边坡的锚固力,θ为锚杆轴线与滑动面法线的夹角。
锚杆施加的预应力P为:
2 防护类型选择
根据地调资料,钻探取样、室内试验可得该场区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线路设计的走向,可看出“油小线”出现的边坡为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以挖填高超过8 m的边坡,归类为高边坡,则该线路有部分高边坡出现。高填方边坡以K4+500~K4+700为例(见图2),高挖方边坡以K6+360~K6+440为例(见图3)。
根据工作场区的岩土工程特性,结合柔性防护的新技术,在边坡防护的选型上,笔者选择柔性主动加固系统和锚杆锚固作为“油小线”高挖高填边坡治理防护的手段。
该防护系统的作用原理,仍然是从抵抗岩土体滑动的基本功能去考虑或分析,而这种分析的基础也是岩土力学中常用的极限平衡理论。按照这种分析方法,作用在边坡岩土体上的所有内力和外力都可以归纳为导致破坏的下滑力和抵抗破坏的抗滑力,当这两个力系相等时,边坡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任何一方的增减都会直接改变岩土体的稳定状态。与传统的防护结构不同,在柔性系统中,由柔性网(钢丝网、TECCO格栅)替代了传统的喷射混凝土、浆砌片石等刚性结构,且这种柔性网与锚杆、锚垫板等固定体系良好的结为一体,共同提供抵抗一定范围内岩土体失稳下滑的反作用力,从而保证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结合该线路情况,笔者通过试算,选择GTC主动防护系统,作为填方边坡和挖方边坡的防护形式。GTC主动防护系统由强度高达1 770 MPa以上的高强度钢丝编织成的格栅(常称为TECCO格栅)为主要构成,并采用钢筋锚杆来实现系统稳定和抗滑功能的柔性主动防护系统。
GTC主动防护系统,锚杆的布置以梅花形布置,锚杆的布置间距不受网块规格的限制,TECCO格栅在整个坡面上可以形成一张连续的网。锚杆的布置模式,使得边坡中的局部不连续性能以最佳方式消除,并意味着可能发生破坏的局部最大块体被限制在可以进行任意设计调整的宽度a,长度2b的范围内。
在该系统中另一个重点是,锚杆预张拉施加是很重要的,用钢丝把锚杆给拉紧。
1)锚杆上预应力的主动施加能将锚垫板和格栅压紧在坡面上,而作用在坡面上的这种压力进一步调动了滑动面上的摩擦阻力,这对岩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和锚杆的局部稳定性都具有积极作用。
2)若局部岩土体试图发生滑动破坏时,则格栅首先必须发生变形以调动阻止滑动破坏的力(抗滑力),锚垫板把钢丝压紧,提供预张力,主动提供抗滑力,因此,潜在破坏体不会从已被防护的地层滑脱出来。
单根锚杆需要提供的最小抗剪阻力S可由下式计算而得:
其中,a为宽;b为长;t为厚;F为下滑力;α为倾角;C为内聚力;φ为内摩擦角。
Sd≤SR/Fs (2)
其中,Sd为平衡方程计算出来的剪切力;SR为锚杆抗剪能力;Fs为安全系数。
Zd≤ZR/FZR (3)
其中,Zd为平衡条件下格栅钢丝拉力;ZR为锚杆约束时抗拉能力;FZR为抗拉安全系数。
在防护类型上,用GTC主动防护系统的3个条件约束,辅助平衡方程,可以提出一个合理方案。对于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分级开挖,分级高度在10 m左右,因此导致台阶的存在,边坡的坡脚和坡口处因应力集中而成为破裂的薄弱环节,在布置GTC防护系统时,考虑纵向上的连续性,在坡脚和坡口处各布置一排锚杆,提供抗滑力与抗拉力。由此可以看出,能不设置台阶,尽量不设置,可以降低锚杆数目,降低成本。
3结语
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中柔性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柔性防护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边坡防护观念,主动防护系统能够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其防护区域内可以充分保持土体、岩石的稳固,通过人工实施植草、植树的绿化作用,将工程与环境融洽融合。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研发热点和施工重点,针对不同工程对象的岩土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形式及其组合方式,有利于建设安全之路、生态之路。
摘要:介绍了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分析了滑动面的稳定性及锚固力计算公式,探讨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中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最后阐述了柔性防护形式的作用及其特点,从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山区公路,岩质边坡,柔性防护,生态防护
参考文献
[1]周必凡,李德基.边坡防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阳友奎,贺咏梅.坡面地质灾害柔性防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尚岳全,王清.地质工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戴忠华.公路边坡防护安全与生态美化[J].公路环发,2004(8):76.
[5]崔政权,李宁.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6]程谦恭,彭建兵.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7]赵明阶,何光春.边坡工程处治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8]陈祖煜,汪小刚.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