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精选10篇)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1
1972年, 美国著名生成语义学者拉科夫提出了“模糊限制语”, 指出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近年来, 有不少学者把模糊限制语与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特殊语境结合起来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 较多集中在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层面, 较少从教师话语层面研究;较多从理论层面探讨, 缺乏实证研究。笔者拟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模糊限制语进行语用功能分析, 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普林斯从语用角度把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指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 或根据具体情况对原来话语意义作某些程度的修正, 或给原话定出一个变动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可分为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程度变动语是表示话语真实程度变动的模糊限制语, 可以由一些表示频度的副词构成, 如very, quite, entirely, almost, really, always, usually等, 也可以由一些词组构成, 如sort of, kind of, a little bit, something like that, to some extent, more or less等。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程度变动语可以把一些接近正确, 但又不能肯定是完全正确的话语, 说得得体, 避免武断和绝对化。范围变动语指限制变动范围的模糊限制词语, 是测量事物时常用的词语, 如about, around, roughly, approximately, essentially等。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范围变动语可给予听者提供话题的范围, 使听者能在此范围进行理解, 另外也使话语更具客观性。
2.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的结构和原意, 指出话语是说话者本人或第三者对于事物或命题的看法, 从而使原来话语的语气由肯定趋向缓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又可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直接缓和语指说话者对某事所做的直接猜测, 或指说话者表示对某事持有犹豫的态度, 如seem, wonder, probably, I think, I believe, I guess, I suppos, Iassume, I’m afraid等。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直接缓和语, 对事物作出一种不十分肯定的估计, 或使某事情的肯定语气得到适当的缓和。间接缓和语不表示说话人本人的推测或犹豫, 而是引用第三者的看法, 从而间接地表达说话人对某事的态度, 如presumably, as is well known, according to…, somebody says that…, the possibility would be…, as is well known等。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间接缓和语, 表示话语的依据或来源, 使话语更具客观性。
二、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 营造轻松氛围, 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
实践表明, 英语课堂上学生不愿开口的原因是害怕出错, 害怕被老师和同学取笑。如果教师能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 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大胆开口说英语, 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可以通过语言来达到这一目的, 除了运用肢体语言外, 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也能达到良好效果。例如: (1) Who would like to say something about it? (2) Any volunteers?课堂上点名提问是大多数教师常用的提问方式, 由于缺少指代模糊语的使用, 使课堂气氛十分紧张, 轻松民主的气氛被干扰。上例通过指代模糊限制语something和any向集体提问, 而不是向某一学生提问,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心理空间来思考并主动回答, 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感到措手不及, 又不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模糊限制语可以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压力减轻、焦虑程度降低, 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
2. 维护师生面子, 使交际顺利进行
在语言交际中, 有些言词可能会侵犯对方的尊严、损害对方的面子, 为了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 使交际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常常使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从语用原则来看, 教师话语中的某些模糊限制语, 既可以维护学生的面子, 又可以维护教师的面子。
首先, 从维护教师的面子方面来说, 教师并不是万事皆知的圣人, 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无法解释的东西或陌生的词语, 这时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面子, 也需要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例如: (1) It’s something we use to make pencils sharp. (2) I guess you have a good holiday.在记不清pencil sharpener这一词汇的情况下, 例 (1) 中范围变动语something掩盖了教师词汇缺乏的不足, 挽回了面子。例 (2) 中I guess避免了因话语过于肯定而结果与预测不同带来的尴尬。
其次, 从维护学生的面子方面来说, 尽管教师与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处于不平等的交际地位, 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同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 同样怕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尊重学生, 要处处顾及学生的面子, 这就需要教师在言语中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语。例如, 在对学生的发言或看法进行评价和反馈时, 不要说得太直白、太肯定, 可以这样说: (1) I’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on this point. (2) I’m afraid your answer is not correct.例子中直接缓和语I’m afraid既清楚地表达了教师的观点和立场, 又减轻了对学生面子的伤害程度, 使学生容易接受, 取得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3. 保护说话者, 减轻其所负责任
模糊限制语既可以使师生课堂交际顺利进行, 又可以保护说话者免受一些批评和指责。赵英玲指出, 模糊限制语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模糊限制语可使说话者与话语之间的关系模糊起来, 它最突出的标志是“作者缺席”。在言语交际中, 说话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表明自己的立场, 同时也要保护自己。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说话者往往要避免言语的绝对化和极端化, 从而营造一种融洽的交际氛围, 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避免把话语说得太直白。一些间接缓和语常被使用来保护说话者, 以减轻其所负的责任。例如: (1) According to the Longman Dictionary, this word has another meaning. (2) It is reported that 30people died in the accident.例 (1) 运用according to借用第三方的看法来缓和语气, 使话语更具客观和权威性, 同时保护了说话者。例 (2) 使用间接缓和语It is reported, 保护了说话人的声誉, 减轻了说话人的责任。如果你听到的新闻不是30人, 那也不怪我, 因为我也是听报道得知的。
4. 提高言语表达的得体性和灵活性
在言语交际中, 话语的得体性和灵活性是交际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样, 在课堂教学这一语境中, 教师也应注意与学生交际时言语表达的得体性和灵活性。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使教师的语言更加委婉和灵活, 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根据英国著名学者Leech对礼貌原则的划分, 其中的得体准则是指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即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尽量多使别人得益。如: (1) You made a small mistake. (2) It would be better if you could be more active.例 (1) 中, 教师在批评学生犯错误时用了“small”这个模糊限制语, 大大削弱和缓和了原有的批评语气, 使批评更易被学生接受, 从而不至于伤害学生的感情。这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即尽量少让学生吃亏。例 (2) 中, 学生当前不积极的现状令教师感到不太满意, 但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 而是用would和could向学生提出委婉请求, 显示了教师对学生的礼貌和尊重, 体现了言语表达的灵活性。
5. 提高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蔡龙权指出, 模糊限制语有精确话语信息的功能。模糊限制语表面上看似模糊, 但实际上却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 有时用模糊词语来表达反而显得更准确, 如about这一词语表面看似不确定, 但在不知准确事实的情况下, 反而忠实于实情。模糊限制语可以把一些可能正确但又不能或不便明确的话语说得含糊, 因此模糊限制语具有使话语更加精确的功能。例如: (1) So you mean your temper, not character? (2) Next week, precisely speaking, next Tuesday we will have the final exam.例 (1) 中的you mean通过后续询问来精确前面的话语信息, 确认对方是指temper还是character。例 (2) 中说“next week”还比较模糊, 因为一星期有七天, 不知道到底是指哪一天, 使用precisely speaking可以限制命题真值的范围来提高话语的信息精确程度, 即是next Tuesday, 而不是别的日子。
总之, 模糊限制语有丰富的语用功能, 教师在课堂上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 既能鼓励学生参与, 维护师生的面子, 又能使交际顺利进行, 提高言语表达的得体性、灵活性、准确性和精确性, 也就是说, 模糊限制语可以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蔡龙权, 戴炜栋.关于限制语精确话语信息的可能性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8) .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赵英玲.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英语中的语用功能刍论.山东外语教学, 1999 (1) .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2
学术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
模糊限制语在学术话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这与学术话语本身的语类特征有密切关系.传统的语言理论强调学术话语的.科学客观性特征,认为其主要目的是向话语社团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或信息,因此,学术话语的互动性人际特征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交际理论的观点认为学术话语是一种交际方式,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表述或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征得话语社团的认可,强调学术交流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近年来,模糊限制语作为交际策略在学术话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模糊限制语概念的不断发展,其研究视角也由单纯的语义探讨发展至语用策略和语篇建构领域.
作 者:张延君 ZHANG Yan-jun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文史哲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年,卷(期):“”(6)分类号:H002关键词:学术话语 人际意义 模糊限制语 礼貌原则 协商性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探究 篇3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1
所谓模糊语言“并非指语言本身,而是指语言所表达的含义”(Deese)。“缺乏精确形式是非正式会话用语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Crystal & Davy提出,模糊语言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场合的正式与否,在同一场合下,说话人可以选择更精确的语言。Jonna Channel在《模糊语言》一书中指出,一个词或短语如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就是模糊语言:1)能和一个与其含义相当的词或短语形成对比;2)有目的地使其含义模糊,并且不形成尴尬;3)其含义本身是不确定的。1972年拉科夫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能使事物更加清晰或模糊的语言.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无论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模糊限制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语法的角度分类,伍铁平把模糊限制语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某些形容词和副词,例如maybe、often、usually、always、quite、very、almost”等;第二类是带“有点”后缀的英语词汇,如英语后缀“-ish”构成的派生词sweetish(有点甜);第三类是引起一个从句,说明模糊形容词或副词的程度,如英语“so...that”结构(如此……以至于);第四类是表现主管简介的短语或分句。
何自然根据是否改变陈述命题或者原话语的内容,把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性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能就原话语内容的真实程度和理解范围加以修饰和限制,所以有些话语加了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之后可以构成真实程度不尽相同的新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这类模糊限制语可以帮助说话者缓和语气,从而得体地表达一些不十分准确的信息,使听话者改变对话语内容的认识。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命题的真实条件,不要求听话者重新认识原话语内容。它能帮助说话者或者对话题作出直接的主观测度,或者引证第三者的意见或客观依据对话题进行间接评估,委婉地表达自己对话题所持的猜疑或态度。因此,在对信息的准确性缺乏足够证据时,避免把话说的太死,使语言表达有回旋的余地,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就非常必要了。
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开始进行,人们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模糊限制语在实际的会话交际中的作用及功能。作为语用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两大规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与模糊限制语的关系匪浅。
1、语用功能研究。语用学将语言在实际会话中的使用当作研究对象。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语言的意义之外,语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就是看某一种语言现象在使用时的意图和使用后的效果。说话人在发出话语行为时,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或规律来表达自己的话语目的,而语用功能的研究,就是将这种话语目的总结归纳出来。
2、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简称CP,是由格赖斯(Grice,1967)提出的关于保证会话双方谈话顺利进行的语用规则,它包括了: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实际会话中,话语双方通常会无意识地遵循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以便于交流能够顺利地进行。然而,当说话人刻意违反合作原则时,这说明他正试图传递一种新的会话含义给听话人,使听话人察觉到,从而感受说话人的意图。
由利奇(Leech1983)提出的礼貌原则规定了为维护会话双方关系、保持说话得体性和礼貌性的六条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日常对话中,为照顾他人的情绪和利益,我们往往会在说话时对话语加以修饰,使内容和形式更加缓和得体,这就是受到礼貌原则指导的结果。
3、两大原则与模糊限制语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应尽量满足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的要求。然而,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说话人会刻意违反合作原则。这时,说话人经常会借助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严格意义上讲,这也是对合作原则的一种遵守。通常的情况下,说话人会利用模糊限制语,违反数量或方式准则以遵循质量或关系准则。在日常会话中,总有一些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听话人造成伤害。这时,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说话人应该尽量使话语得体、客气来保护听话人的利益从而保证会话行为不被影响。模糊限制语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说话人可以缓和语气,使原本直接尖锐的语言变得间接柔和,从而达到了对礼貌原则的遵循。
三、模糊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模糊性,使之更有利于培养英语学科的语言直觉感受能力,还原英语教学的审美功能,拓宽英语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品格和创新精神。
1、模糊是英语教学中精确性追求的有益补充。重新认识英语教学中模糊性的合理存在,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理念的两翼之一,对于现代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重要补正。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反对苛求学生用一种眼光概念化地去图解英文作品的主题,理解人物形象及语义。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人去观照作品、感悟作品,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研究性、创造性的个性化过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格局。
2、模糊教学能放飞英语语言的灵性。文本与读者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联系,读者对一部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作品包含诸多的“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去想象,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的过程中实现再创造,激活生命激情,张扬个性,放飞灵性。
3、模糊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英语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广阔的生活外延,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不宜刻意追求英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上鼓励灵活多样,而避免模式化,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具体作品的阅读指导和课后习题中注重吸引学生、启发学生,为学生留下自己独立思考的艺术空间。模糊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语言交际[J],外国语1985,第5期。
[2]徐畅贤.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J].外语教学,2014(4).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商务英语信函逐渐成为人们在全球经济领域内国际贸易双方进行书面商务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 通过它人们可以交流信息、联系业务、商谈贸易、磋商、处理问题、传递友谊等, 其撰写成功与否对企业的业务很关键。目前模糊语言广泛应用于多种商务信函中, 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 使得商务信函更加严谨、准确、礼貌、得体, 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从而实现和对方良好的沟通, 以达到目的。因此, 对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模糊限制语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模糊限制语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 (Lakoff) 于1972年提出并开始研究的。拉科夫把模糊限制语解释为“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语言。由此可见, 模糊限制语是指人们有时无法说得很精确, 甚至有意说得“模糊”以达到某种语用目的的语言。模糊就是指语言的不确定性。“模糊”并非“稀里糊涂”, 也绝非含混不清。语言是交际艺术的重要手段。艺术上的模糊, 是委婉含蓄的体现。模糊限制语在商贸谈判、政治外交、法律用语、新闻广告等方面广泛应用, 具有很强的语言应用价值。
三、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商务英语信函中用到模糊限制语的原因, 笔者认为模糊限制语所具备的特殊语用功能可以帮助其实现某种交际目的。下面分别从礼貌原则、顺应性理论来分析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1.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基本要求。礼貌现象作为确保人类交际成功的基本手段之一, 引起了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的广泛关注。英国著名学者利奇 (Leech) 提出“礼貌原则”, 认为礼貌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准则。礼貌原则对商务英语信函措辞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语用界对礼貌现象的研究影响最大的是面子保全论。人人都爱“面子”, 若在信函中不给对方“面子”, 就会影响双方业务往来;反之, 如能尊重对方的愿望, 给足对方“面子”, 就很容易促成贸易合作。Kasper认为, 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话语表达有更多回旋的余地, 减少负面影响, 具有保全面子、自我保护与灵活改变等功能。戴建东认为模糊限制语表示礼貌与尊重, 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遵循礼貌原则并借助模糊语言表示自己不确定态度或间接地表示自己的看法, 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
商务英语信函中常用程度模糊限制语, 通过程度的变化将所修饰词的词义增强或减弱, 如:a little, almost, kind of, more or less, quite, sort of等。例如:Your reply is a little late.上句意思是“你的回信有点晚了”, 暗示对方已经错失良机。但a little的使用, 缓和了强硬的语气, 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但又给对方留有面子, 表现得更礼貌得体, 并使今后继续贸易往来成为可能。如何弥补这类有伤收信人面子的行为将决定贸易双方是否继续合作的可能。写英文商务信函必须注意礼貌原则, 以及不同文化中的礼貌原则。这是商务英语信函中不可缺少的注意事项, 也是一定要遵循的语用原则。
2. 顺应性理论
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性理论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 尤其是对顺应论的阐释, 可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顺应性理论认为:当人们不愿意做到更准确时使用模糊语言, 即故意使用, 如:roughly, approximately, about, around, or so, at least等。这类范围模糊限制语可对事物做出一种不确定的估计, 或提出初步的看法。使用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原因, 是写信人不想把话说得太死, 以免客观情况发生意外。写信者故意使用模糊语言是为了顺利实现交际意图, 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及心理情感因素。根据顺应性理论, 模糊语言是写信者进行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的结果。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具有传递适量信息、提高商务语言弹性和礼貌性等语用效果。如:
Our samples will arrive about 2nd September. (我们的样货大约9月2号到达。)
由于客观因素, 卖家无法确定到货的具体时间。万一不能按时到货, 很可能给买方造成经济损失。但是“大约”就有回旋的余地了, 买方也会酌情考虑, 灵活调整, 同时卖家也保护了自己, 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可见,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使商务交际更准确得体。
四、结语
商务信函是国际商务交际的主要方式, 是国际商务交际的生命线。一封措辞得体的商务英语信函可以帮助一个公司建构良好的商业形象, 进而促成贸易合作;反之, 则会给公司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使商务活动失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产生积极的语用功能,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 表现为:体现语言表达的礼貌性和得体性;提高商务语言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保全双方面子;自我保护等。总之, 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有效运用具有不可忽视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Leech G.N.Principles ofPragmatics[M].Longman GroupLtd, 1983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5
信访工作属于言辞型交往工作,这要求信访工作者在语言运用中要具有较强的言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因而,在信访工作中如何做到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易懂、得体便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信访工作话语中存在大量模糊限制语,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是一种促进信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方式。文章以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为语料,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调查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情况,并且进一步分析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三大元功能与信访交流艺术的关系,以利于促进信访工作的有效沟通。
二、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
信访工作者面对复杂的信访情况,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从而会使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信访工作者有效处理各类信访事件。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与信访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关系密切,人际功能则与信访工作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关,语篇功能在很大层面上与信访工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相关。
三、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
在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可以有效地发挥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语篇功能。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在发挥三大元功能时具体的体现方式与其他语言成分稍微有些差别。第一,就概念功能而言,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发挥的是逻辑功能,而很少涉及经验功能;第二,从人际功能的角度看,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所发挥的人际功能主要指评价功能和权势功能。 具体体现为,信访模糊限制语通过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为对语言的态度功能做一定的评价。第三,从语篇功能的角度看,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所发挥的语篇功能不亚于人际功能,体现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四、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三大元功能分析
(一)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功能: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观点,概念功能包含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人们普遍认为,模糊限制语一般只与情态系统有关,其实不然。就信访工作中的语料而言,模糊限制语还与概念功能的逻辑意义有一定联系。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没有经验功能,但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却具有逻辑功能。Halliday从相互依存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研究语言的逻辑功能。 此外,他还认为,逻辑语义关系虽然形式多样,但这些关系大致可分为扩展和投射两类。文章以此为准,以间接缓和语为例,从逻辑语义关系探讨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逻辑功能。
例一: (个体上访案例)
上访者:我的林业用地有120.4亩,但是我现在发现林权证上只写了105.4亩,……我觉得不对,肯定是村委员和林业局搞错了。
信访工作者:如你所述,你认为你的林业用地应该有140.4亩。但是根据你的林权证,你的林业用地只有105.4亩,不是120.4亩。
上述对话中信访工作者为了详细了解上访者所述情况,使用间接缓和语“如你所述”和你认为再次投射上访者所表达的话语含义,这足以体现模糊限制语具有投射的逻辑功能。
(二)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
语言的人际功能包括互动功能、评价功能、和权势功能。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在发挥评价功能和权势功能的时候,作用尤为突出。
(1)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评价功能
根据马丁的观点,评价功能的核心是态度功能,态度又包含情感功能、判断功能和鉴赏功能。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则主要涉及情感功能,其中,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归属于介入系统,而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则归属于极差系统。这两类模糊限制语分别通过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体现语言的情感功能。下面我们将逐一探析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情感功能。
例二:(个体信访案例)
上访者:我哥哥于xxxx年在xx政府就职,…… 我哥哥因病死亡,国家有没有补偿?
信访工作者:您的这份心情,我们特别能理解。您的孝心,我们特别尊重,也非常敬佩。但是根据xx部门提供的证明,……所以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明确规定……, 经我们信访局商议,……
上述例子中,首先,信访工作者使用程度变动语“非常”和“特别”,这两个程度变动语是评价功能极差系统中的高量值情态副词,高量值情态副词的使用 有效地传达了他们对上访者的赞扬和同情之情。其次,信访工作者又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根据xx部门提供的证明”“根据目前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和直接缓和语“经我们信访局商议”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信访工作者通过评价功能介入系统中的“他言”和“自言”的方式有效地发挥了语言的评价功能。
(2)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权势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权势功能的核心是话语的正式性,而信访工作者所接触的上访对象大多是人们群众,这就决定了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既有专业性特征,又具有非正式性特点,但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权势特征并未受到丝毫影响,他们的话语在信访工作中仍然占绝对优势,更具话语权。他们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不会像法庭审判时法官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那般正式,但也不会像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那样随意,信访工作者一般使用间接缓和语发挥语言的权势功能,如下例:
例三:(网络信访案例)
上访者: xxxx年x月x日……
信访工作者:您好,您的上访信件我们已经收到,根据《XXX市网上信访工作暂行规则》第十六条,……
上述例子来自书面信访案例,语言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信访部门使用了间接缓和语“根据《XXX市网上信访工作暂行规则》第十六条”体现了信访工作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人民群众和信访工作部门都必须遵守这一准则。这个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充分发挥了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权势功能。
(三)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语篇功能:
经过实际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信访工作者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实际上也是构建信访语篇的衔接手段之一。其一般通过衔接中的照应、重复方式构建信访语篇。在此,我们只列举其中的一个例子进行分析,如:
例四:(个体信访案例)
上访者:我是XXX学校的一名代课老师……
信访工作者:如您所述,您大约工作了10年,…… 我相信学校也是为您着想的,……,您的情况与……有几分相似之处,……
上述例子是信访语篇的一部分,这个对话肯定还未结束,但对话中已经出现了构建语篇的衔接手段:模糊限制语。首先,间接缓和语“如您所述”与之前上访者所讲的内容相呼应,是照应的衔接手段;其次“大约”与上访者所说的“差不多”属于近义词,也属于照应的衔接手段;而“一点”则使用重复的衔接手段与前文呼。以此得知,在信访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篇构建方式一般都采用上述两种方式。
五、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与信访工作交流艺术
信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信访问题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信访工作者处理问题必须有根有据、有理有节,既要符合国家当下的政策和客观实际,又要符合信访工作的基本程序。由此可见,信访工作者必须具有很强的業务能力,如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其中,信访工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尤为重要。信访工作者需要谨慎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才能促进信访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上述系统语言学关于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分析,笔者就信访接访语言提出下述三点建议:
第一,尊重上访者的原意,恰当使用间接缓和语。在接访过程中,信访工作者所说所写的内容必须尊重上访者的原意,适当使用间接缓和语,以便更清晰地转述上访者的意思。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于上访者本人,他认为信访工作者在切切实实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没有主观臆测;于转办单位,他们也能清晰地了解到上访者本人的意思,而非信访工作者的意愿。
第二,正确体现相关政策精神,合理使用间接缓和语。信访工作者处理群众问题的依据是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信访接访过程中,信访工作者在说明相关政策的时候,有必要使用诸如“根据……规定”等间接缓和语来准确表达相关政策的具体规定。体现信访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样的话语方式会让上访者更加信服。
第三,使表述更加准确且严密,必须适当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信访工作中难免会涉及不确定的因素,如时间、地点等等,这就需要信访工作者使用程度变动语和范围变动语,以便更精确地表达话语的含义。如“一个月之内”等表述。当然,在能确定信息的时候,则不该过度使用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否则会给人造成敷衍了事的印象。
六、结语
在信访工作中,信访工作者应该注意锤炼语言艺术,只有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信访工作者才能有效控制话题,了解上访者的意愿,妥善解决上访人员具体问题。因此,强化模糊限制语意识、使用模糊限制语对信访语言进行提炼, 才能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者的语言技巧,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希望能以此激发更多语言学学者去发现、分析和分享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语言特性及功能。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这项研究能在信访工作者语言培训方面提供一些见解。此外,从系统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的角度分析信访工作者模糊限制语的功能,仅仅是抛砖引玉,研究仍未大量触及信访工作中的模糊限制语,况且今后的研究还可以从语用学、语义学等角度展开调查,从而进一步深化信访工作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
科技领域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 篇6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言语交际
引言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分子,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中最普遍、最典型的、最具研究价值的模糊语言。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能够起到使话语更具客观性,改善和维护双方的人际关系,这都是和模糊限制语的一些自身特点分不开的。人类语言中有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不同的词性的模糊限制语在句子中充当着不同的成分,从而起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而且模糊限制语应用于人类语言中的各个层面,不同的领域的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使用相关的模糊限制语,这也就同时决定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在不同的领域内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现。鉴于此,本篇文章将从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入手,分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以及应用于科技领域中的模糊限制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交际功能来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
(一)模糊限制语的定义
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的产生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拉可夫(Lakoff)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把事物弄的模模糊糊的词语”(words whose job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诸如:kind of,sort of等一些令听者得不到确切信息的词语或是I guess,I think等一些表达推测和不确定含义的词语。随之这一概念就转变为一种有效维护语言交际的言语表达方式,当人们在不确定所表述事实前提的真实性时,通常就会使用到它。例如: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表述一些个人的观点或看法,像是“你说的不对”,“这部电影不好”,而往往真实的情况是这种主观的看法未必正确,客观,同时还会给人造成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为了有效地维护言语交际,所以人们在表述时就会使用到一些词语力图去削弱它的主观色彩,增强客观性。这样我们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就会听到的多是这样的表述:“你说的可能不完全正确”,“在我看来,这不是一部好电影”。很明显经过修饰限制后的这两个句子代表的仍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看法,但却不再有强加于人的感觉,这样就不会引起听者的反感情绪,从而避免了可能引来的批评和争论。这种加在假设前提中对整个话语进行限制修饰的词语就是模糊限制语。
在实际交际中有许多表达法都可以用作模糊限制语。例如:
(1)“Please would you tell me,”said Alice,a little timidly,for she was not quite sure whether it was good manners for her to speak first,“why your cat grins like that?
———Lewis Carroll,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13
在例(1)中,小女孩爱丽斯想要问女主人为什么这只猫会笑成那样,但由于她年纪小,经验不丰富,因此她初到公爵大人家时有点胆怯,并且对公爵大人家的猫总是咧着嘴笑感到不甚理解。作者使用两个模糊限制语a little和quite,将小爱丽斯的那种缺乏经验,天真烂漫的特征描写得栩栩如生,刻画的入木三分。
综上所述,从广义上说模糊限制语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范围,一种界限,或是一种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行为方式,这一概念特别适用于以语用学为导向的研究中。
(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话语是在具体场景中对语言的使用,语言不仅具有表达讲话者的思想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它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态度以及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即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他的态度和推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言语主体即说话者的目的是要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交际对象,也就是说,在说话过程中说话者要考虑到交际对象的因素,采取有效的策略,以顺利地完成任务,在交际过程中具有控制交际场景的主动性的作用。交际对象即受话者,也是交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言语活动以存在交际对象为前提,话语总是要面向一定的交际对象,以作用于交际对象为其使命和归宿。采取对话的态度则是要商量、讨论、征询,以唤起对方积极的配合和回应,不论是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还是要表明自己的态度,都要留有余地,少下断言,避免绝对化。这样既尊重自己,同时也尊重对方。这便是模糊限制语在话语中使用的理论依据。
精确性和模糊性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广泛存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中。一般来说,模糊限制语是使说话者与所说话题之间的关系产生模糊。当说话者对命题内容没有绝对的把握时,为了避免过于武断,他们就会借助模糊限制语的帮助,对话语内容作出试探性的评价,从而使话语稳妥周全、礼貌客气,增强客观性,有效地调节和维系言语主体和交际对象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这便是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所具有的语用功能。
二、模糊限制语在科技领域中的交际功能
科技论文作为一种书面体裁,有其特殊的社会—语用环境。一篇科技论文体现一种交流过程———一个试图将个别的科学发现或科学论断转化成科学界的共识的过程。海兰德(Hyland)认为,构成科技论文的社会—语用环境有四个因素:作者(writer)、读者(audience)、语言(language)和客观现实(reality)。
首先,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来看。为了表述一个命题,有时就会用到模糊限制语,通过模糊作者与命题之间的直接关系,减少作者作为施事者出现的机会,降低作者对命题真值的许诺程度,避免招致来自于读者的不同意见的反对,从而有助于保护作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的语言表现形式就是“作者缺席”,即采用被动语态,it及其他如数据、实验方法、条件等非人称的成分作主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例如:
(2)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shift happened with the temperature raised.
(3)Under such Condition,the shift was barely detectable.在这两个例句中,作者通过提及研究的方法、环境及条件,回避了自己,模糊了作者与命题之间的关系,不但增加了命题的客观性,也适当地降低了作者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保护了作者的正面面子。同时,部分满足了读者的消极面子,让读者部分地承担起判断命题真值的责任,这样就维护了读者自我决策的权利。
与“作者缺席”相反,在有的科技文章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过程中突出标志是“提及作者”,即采用第一人称单复数做主语表明某个判断只是作者的个人看法,期待读者的参与和讨论。例如:
(4)我认为,禽流感不存在着人与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这里因为这个论断只是作者的个人论断,尽管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但由于实验条件不同以及实验个体的本身差异,很可能并不准确。使用第一人称作主语后,因为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是作者就个人所掌握的情况做出的有限的结论,所以就弱化了该判断的力量,因此具有模糊限制的作用。
其次,从语言本身和客观现实来看。科技论文的语言一般条件下是要求精确的,但考虑到实验本身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导致结论会与客观现实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作者通常需要借助模糊限制语尽可能精确地表达命题。例如:
(5)The shift could be partiallycaused bycoiled-coil portion.
(6)Generally staining was confined to the vascular tisues…
在例(5)中,作者使用了模糊限制语partially减轻了整个断言的程度,使话语更严密、更客观。而例(6)中的generally更是限定说话的范围,到底什么情况属于“一般情况”,这个界限是模糊的,这样就使得句子的论述趋于严谨,句子的语气趋于缓和,所下的结论留有余地,从而更加符合客观现实。
结语
总之,科技论文作为一种特定的书面体裁,具有模糊限制语的特定动因,这是由其特定的社会—语用环境决定的。正是得益于模糊限制语协调语境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论述才得以保持精确性、可靠性和礼貌性。
参考文献
[1]蔡龙权,戴炜栋.关于模糊限制语精确话语信息的可能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1-6.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61.
[3]黄小萍.学术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篇语用分析[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2,(4):85-88.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7
在农业科技英语中, 我们能发现大量的模糊限制语。这些词语的使用不仅没有减弱这些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文章表达的有效性。
美国语言学家Lakoff[1]指出, 模糊限制语就是“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自从他1972年提出并研究模糊限制语以来, 伍铁平[2]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 但对于其在农业科技英语语篇中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基于上述原因, 本文旨在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出发, 探讨农业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帮助广大读者更好的理解农业科技英语语篇。
模糊限制语与相关语用原则
1.模糊限制语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合作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为保证会话顺利进行, 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 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3]。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在不同程度上有意违反这些准则, 从而导致会话含义的产生。会话含义反映了说话人交际的真正意图, 听话人要从字面意义去推断。在言语交际中, 有时交际一方知道准确的信息, 却故意使用模糊限制语, 这种用法能削弱原话语的意思, 其目的就是避免承担责任。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符合合作原则, 因为模糊表达能使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
2.模糊限制语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以合作原则为依据, 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 包括六条基本准则, 即: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4]。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礼貌原则的提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交际中喜欢用模糊限制语来间接表达会话意图。在日常交际中,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体现交际双方遵守礼貌原则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使自己的观点能更好的被别人所接受。
农业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的接受农业研究成果, 农业科技工作者会将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那么在农业科技英语中模糊限制语还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1.有效地保护作者并减轻作者所承担的责任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 农业科技实验结果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偏差是在所难免的。而一旦出现偏差, 作者就有可能要承担责任。为了减轻作者所承担的责任, 在阐述命题时作者会故意把话说得模模糊糊, 这时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策略会被大量使用来达到这一目的。由于旨在减轻作者个人所承担的责任, 所以这种模糊限制语最突出的标志是作者缺席。如: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various areas, fields unde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during 1996 and 1999 were increased by71 million mu.
文章使用了“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这一模糊限制语, 貌似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 其实是作者故意不想提供确切信息, 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即使以后的研究证明这些数据有问题, 作者的责任也会大大减轻, 因为这些数据是作者引用的, 不是作者自己统计出来的。
2.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并使自己的观点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
农业科技文章的读者群相对固定, 一般主要是对该领域相关知识有着一定了解的学者, 或是作者的同行。因此, 农业科技工作者阐述观点的过程就是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能更好得被读者所接受, 通常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加上表示推理、判断的动词。如:
Based on relevant experiments, we could infer that calcium phosphate is the most suitable material.[6]
在上例中, “we”与“infer”连用使作者的语气显得缓和、谦虚。作者有意邀请同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探讨, 这样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增大了观点被认同的可能性, 符合礼貌原则的要求。
3.准确、客观地陈述自己的科学发现
根据合作原则, 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应该讲真话, 不讲无足够证据的话。所以, 农业科技英语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有时是会话合作的表现。模糊限制语可以把一些可能正确但又不能或不便明确的话语说得不那么确定。因此在农业科技英语中使用模糊限制不仅没有减弱文章表达的准确性,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作者更准确、更客观地陈述自己的科学发现。这类词语包括may, can, presumably, generally, essentially, suggest, seem等。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ew types of chromosome variant plants might be obtained by another culture.[6]
句中使用了“suggest”和“might”两个模糊限制词, 使陈述的语气更加缓和, 使科学论断严谨而周密。
结语
总之, 作为农业科技英语写作中常用的语用策略, 模糊限制语与礼貌原则、合作原则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语用上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帮助农业科技工作者准确、客观地陈述自己的科学发现, 有效地保护作者, 也使作者的观点能更好得被读者所接受。
摘要: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用策略, 在农业科技英语中被大量使用。本文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农业科技英语,模糊限制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Lakoff 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 1972, (8) :183—228.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364.
[3]杨嘉珈.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 (6) :182.
[4]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5]杨雅瓅, 付强, 杨帆, 卢铁光.农业水土工程英语[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273.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8
“模糊”指的是语言的不确定性, 是指词语表达的中心意义明确, 但词语所指范围和程度是不确定的。模糊限制语属于模糊语言, 美国语言学教授G.Lakoff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他为模糊限制语下了这样的定义, 即words whose job is to make things fuzzier or less fuzzy, 即把事情弄得更加模糊或不太模糊的词语。
根据不同的标准, 模糊限制语有不同的分类。其中最有影响的是E.F.Price及其同事J.Fradar和C.Bosk从语用的角度将模糊限制语分为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shields) 和变动性模糊限制语 (approximates)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指不改变话语的原意, 主要是指说话者的观点或态度等, 属于语用范畴, 可以使原话语中的肯定语气趋向缓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直接缓和型 (plausibility) 和间接缓和型 (attribution) 。变动性模糊限制语改变话语的原意, 从语义角度出发, 分为程度变动型 (adaptors) 和范围变动型 (rounders) 。
模糊语言的大量存在有其客观性, 事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都不可避免地让人们使用模糊语言, 但更多情况下是人们故意使用模糊语言来达到某种语用目的。舍乃尔指出, 模糊词语是为语言交际而特意选择的, 使用模糊语言的背后有许多动机。人们选用模糊语言并不是因为缺乏语言能力, 相反, 能否正确地使用模糊语言代表着一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关于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舍乃尔总结出十点: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 不想说明详情, 具有劝导性, 词义中断的过渡, 缺少具体信息, 置换作用, 自我保护, 有力和礼貌, 非正式的气氛和女士语言。舍乃尔的分析结论同样适用于外贸英语信函的写作。实际上, 人们在撰写外贸英语信函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意识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来达到某种语用目的, 或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或弥补具体信息的缺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或表达礼貌、缓和尴尬局面等。
二、模糊限制语在外贸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在外贸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提高客观性和准确性
外贸英语信函要求表达准确、清楚, 然而当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模糊限制语反而能更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模糊和精确是相对的, 模糊语言表面模糊, 实际上是以概括综合的形式反映客观准确的信息。因此外贸商务信函中准确清晰的表达固然重要, 但在许多情况下无法用精确语言描述事实, 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传递信息。
例如: (1)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investigation, we believe the prices have already risen.
此例中卖方在和买方进行价格协商。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according to”的使用, 将卖方关于价格的主观分析隐含于市场调查的客观结论中, 使结论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作为价格谈判, 这种表达会使卖方的报价更具有吸引力, 易于说服买方接受。
(2) Generally, we insure the goods with all risksfor our customers.
此例中卖方向买方提供了有关货物保险的信息, 卖方使用了“generally”这一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以此表明这是投保的惯例, 使话语更趋严谨, 使语气显得平和, 并无强加的意思, 容易为买方理解而接受其做法。
(3) The direct steamer sailing for New York arrives at our port only around the 15th every month.
虽然直达纽约的货船每月的到岸时间是确定的, 但考虑到天气、航行等意外因素的影响, 用“around”这个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限定了一个范围, 避免了绝对化, 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 增强灵活性和策略性
模糊限制语具有较大的伸缩性, 能避免精确语言造成的武断和绝对, 因此在外贸英语信函中常被人们用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策略性。对外贸易中涉及数量、时间等具体信息时,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双方发生纠纷时能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动地位, 从而有效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例如: (4) We can make some concession in other terms, but we have to insist on the prices we have offered.
此例中卖方向买方表明自己关于报价方面的立场。卖方使用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some”, 仅表明承诺做出一定让步, 但这种让步涉及的程度和范围并未明确指出, 保证了卖方在进一步商讨中掌握主动权, 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5) We can offer you about 17%discount if your order is over 2 500 cases.
此例中卖方回复买方的还盘, 卖方使用“about”和“over”这两个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诱导买方订购大宗货物以享受大宗折扣。买方订购货物的数量必须超过2 500箱, 至于折扣, 卖方用“about”这个模糊限制语表明折扣幅度可以根据买方的具体订货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6) We think it is fair to point out that recent changes in import quotas may cause difficulty in im-plementing contract orders and that some delay is inevitable.
此例中卖方向买方说明交货会延迟的原因。卖方使用“some”这个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延迟交货的时间作了一个说明。因为有其他不确定因素, 说得太具体并不一定能够兑现, 这样表达能够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3. 增强礼貌度和委婉度
礼貌、委婉的语言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 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模糊语言是达到礼貌语用效果的一种常见的有效方式。买卖双方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分歧、矛盾在所难免, 当涉及到双方利益、责任等敏感话题时, 采用模糊限制语把所要表达的信息模糊化, 使语言表达更加含蓄委婉、礼貌得体, 这样既可以维护自身利益, 又可以顾全对方面子, 缓和尴尬局面, 避免冲突。
例如: (7) We have examined all the cartons one by one, and found nearly each of them was leaking more or less.
此例是买方关于卖方包装质量的投诉。买方没有直接批评, 而是用了“nearly”、“more or less”这两个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委婉地提出抱怨, 含蓄地指出对方过失, 缓和了紧张气氛, 使对方不至于过分尴尬, 并为对方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提供可能。
(8) I’m afraid we are not able to supply as much as you require.
此例中卖方用“I’m afraid”这个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委婉含蓄地拒绝了对方关于数量的要求, 使语气更为礼貌, 树立了友好、谦和的形象, 为以后的合作留下了余地。
(9) It is said that the goods we have ordered failed the quality inspection.
此例中买方使用了间接缓和型限制模糊语“It is said”之后, 大大降低了拒绝和责备的语气, 显得谦和委婉, 使卖方容易接受, 有利于解决发生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同春.论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J].国际经贸探索, 2000, (5) :74-79.
[2]陈楚君.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5 (3) :97-99.
[3]李奕华.商务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调查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1) :78-82.
[4]李盈蕾.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 2011:340-341.
[5]周娟.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1 (4) :62-65.
[6]郦珲.商务英语文书语言的语用模糊[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 (5) :70-72.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9
《老友记》又名《六人行》, 是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家庭情景喜剧之一, 该剧的台词全部为非正式语言, 剧情是围绕六个好友生活的点点滴滴展开的。台词语言生动、幽默, 颇具智慧,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 又发人深省。我们在剧中可以发现, 有时说话人会出于不同的目的或适应不同的场景而使用模糊限制语, 因此, 本文从语境角度出发, 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在《老友记》中的语用功能。
2. 关于模糊限制语
2.1 模糊限制语的起源
模糊限制语真正的发展是始于1965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的控制论专家扎德在他的论文《模糊集》中第一次提出了模糊理论的概念, 从而诞生了一门对语言学研究有着深刻影响的新兴学科。随后, 在1972年, 由美国语言学家拉可夫首次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 他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语言”, 开启了语言学领域内针对这类模糊现象的研究。近年来, 对于模糊限制语在语用学层面上的研究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模糊限制语不论是在正式文体中还是在非正式文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糊限制语有效地表达了我们对事物的肯定或者疑问, 同时也为我们的观点留下了商讨的空间。
2.2 模糊限制语的类型
各国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划分多种多样, 但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Prince及其同事从语用功能的角度, 将模糊限制语分为两种类型 :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approximator) 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shield) , 前者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 后者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 但反映说话人的态度。因此, Prince认为判断模糊限制语类型的唯一标准就是话语的真值条件。如果真值条件被改变, 就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如果真值条件未改变, 就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而所谓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指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话做出某种程度的修正或给原话定一个可变动的范围。因此,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变动语 (adaptor) 和范围变动语 (rounder) 。而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 通常只是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或引用第三方的看法, 相当于在话语结构中增加一个说明, 从而使说话人的语气趋于缓和, 这类模糊限制语也可以分为两类 :直接缓和语 (plausibility) 和间接缓和语 (attribution) 。
3.关于《老友记》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及语用功能
3.1. 程度变动语 :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话做出某种程度的修正, 它包括 :more or less, a little bit, almost, kind of, really等。下文是《老友记》对白中程度变动语的体现 :
Rachel: ……you are the only person I knew who lived herein the city.
Monica: who wasn’t invited to the wedding?
Rachel: Ooh, I was kinda hoping that wouldn’t be aissue…
这段对白发生在Rachel逃婚后投奔Monica, 她十分讨好的说Monica是自己在纽约唯一认识的人, 但Monica并不买帐, 她反问Rachel, 唯一认识的这个人就是没有被邀请去参加婚礼的人吗?这让Rachel感到很尴尬, 于是她用I was kinda hoping来缓和语气, 其中, 程度变动语kinda又增加了喜剧的效果。
3.2. 范围变动语 :是指给原话定一个可变动的范围, 它包括 :about, like, over, approximately, more than, between…and…等, 下文是《老友记》对白中范围变动语的应用 :
Ross: my God, I missed you. (kissed her) Oh Emma, Imissed you so much.
Hey…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with grandma Green?Huh?
Did she give you a bottle of anti – depressants again to useas a rattle?
Rachel: That was one time, Ross, and they were only like 5milligrams.
Ross: Ooh hey, Emma, daddy has some presents for youokay? Okay?
I want you to wait right here. Come here sweetie.
在这段对白里, Ross责怪Rachel的父母没能照顾好他们的女儿Emma, Rache也马上回复说他父母只给女儿喂了一次药, 而且药量非常小, 但是Rachel对药的计量单位没有什么概念, 她只是模糊地估计的一下, 所以他用了范围变动语like, 同时Rachel也不确定5 milligrams对于一个小孩是否合适, 所以她把数字说得很模糊, 以缓和言语失误带来的风险。
3.3. 直接缓和语 :指的是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 只是表达说话人的一种态度它包括 :I think, I‘m afraid, probably, possibly, may, might等, 《老友记》中也多次使用到了直接缓和语, 例如 :
Rachel: Look Daddy, it's my life. Well maybe I'll just stayhere with Monica.
Monica: Well, I guess we've established who's staying herewith Monica...
Rachel: Well, maybe that's my decision. Well, maybe I don'tneed your money. Wait!! Wait, I said maybe!!
这段对白是富家女Rachel逃婚后通过电话跟父亲解释她逃婚的理由, 并试图取得父亲的谅解, 但电话那头的父亲似乎还余怒未消, 于是Rachel一连用了几个maybe来缓和语气, 表达一种不确定性, 一种试探性, 又或是一种威胁, 但也许父亲觉得女儿这个落跑新娘使他在众宾朋面子颜面尽失, 于是忽略了Rachel的maybe, 直接挂断了电话, 但是无论如何, 说话人通过模糊语, 表达了言外之意, 缓和了语气, 同时也给自己留有余地。
[Scene: Central Perk, Rachel is approaching a customer.]
Rachel: Excuse me, sir. Hi, you come in here all time. I wasjust wondering, do you think there's a possibility that you could give me an advance on my tips?
Guy: Huh?
Rachel: Ok, ok, that's fine. Fine. Hey, I'm sorry about thatspill before. (picks up the tip he leaves) Only $98.50 to go.
这段对白发生在Rachel工作的咖啡馆里, 当时瑞秋想跟老板借钱和家人一起度过感恩节, 但是遭到拒绝, 于是Rachel试探着问一位顾客, 她是否可以提前得到小费, 于是她连续使用了三个模糊限制语进行试探, 一方面极力掩饰自己的尴尬, 另一方面尽量为自己有可能再一次遭到拒绝时保留颜面。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 Rachel的话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 故意说一些啰嗦不清的话, 但实际上, 模糊的运用使Rachel的话语显得更加婉转缓和, 从而使对话更加礼貌。
3.4. 间接缓和语 :指的是直接引用第三方的看法, 但实际上也是说话人态度的间接表达, 它包括 :someone says, according to, as is well known等。看下面一段对白 :
The doctor: Hi Rachel,
Rachel: Hey!
The doctor: I ‘m Dr. Miller. Monica told me you were alittle nervous, but don’t worry Everything ‘s gonna be just fine.
Rachel: So were done then!
Dr. Miller: Almost! But first, we gotta start.
Rachel: Okay!
Dr. Miller: This is a glaucoma test.
这段对白是医生与Rachel交谈时看出她有点紧张, 但是为了缓和语气, 医生用了间接缓和语Monica told me来表明自己是从Rachel的朋友处得知她害怕看医生, 而并非他自己通过观察得知的, 给Rachel面子上留有余地, 同时医生也用了变动语a little, 说她只是有一点点紧张, 来避免使Rachel感到尴尬。
4.关于英语教学方面的启示
从上面的对《老友记》中几处对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 , 有礼貌 , 可以掩饰或回避敏感性问题 ;而且还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 客观性, 实现自我保护 ;甚至还能为语言增添幽默感, 使交际轻松愉快。模糊语言具有一定的松散性还可以增加其交流的有效性。说话人往往根据交际目的选择不同的模糊限制语来实现某些交际功能。了解模糊限制语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对于用于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方面, 《老友记》作为美国脍炙人口的情景喜剧使用的都是非正式文体, 学生们可以把它作为学习材料, 了解模糊限制语在台词中的应用, 有助于学生形成得体的口语表达习惯, 另一方面通过模糊限制语在台词中所带来的喜剧效果,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式幽默, 了解美国文化, 使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准确、得体的使用模糊语言, 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总之, 准确和得体是话语表达的两个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Lakoff, 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1973 (2) .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3]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高晓芳、张琴.模糊限制语:分类与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9)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篇10
模糊语言在人类言语交际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自60年代Zadeh的模糊理论诞生后, Lakoff于1972年首次提出模糊限制语 (hedges) 这一术语, 并将其定义为一些把事情变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Lakoff, 1972) 。80年代后, 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逐步从语义转向语用, 在结合政治、法律、商务信函、新闻、科技等不同文本的研究上成果丰硕。政治文本的模糊修辞是修辞最古老的形式, 其鲜明特征即通过模糊或闪避的语言来实现政治目的是, 强化主张, 并在民众心中产生共鸣。本文选择美国总统奥巴马近年的电视演说为语料, 探讨模糊限制语在政治演说中的语用功能和策略。
二、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不同时代、学派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式, 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是Prince et al. (1982) 。他从语用学角度, 按模糊限制语是否改变命题或者话语内容, 把其划分为变动型和缓和型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原意和变动范围, 可细分为:程度模糊限制语, 如kind of, somewhat等;范围模糊限制语, 如roughly, or so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话语结构的真值, 只起到缓和语气作用。可细分为:直接缓和语, 如may, I assume等;间接缓和语, 如as is well known等。
三、语用功能的实例分析
政治演说是政治家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 就某个政治问题发表的演讲, 措辞严谨, 逻辑性强, 充分展现演讲者的自信与力量。因而演说词兼具了文学语篇、政论语篇、传媒语篇甚至法律语篇的特点。模糊限制语在其中的运用, 充分展现了语用功能的积极意义。
1、谦逊有礼, 树立形象
根据Leech的礼貌原则, 适当地使用模糊语可以保证话语的得体性, 能够使话语更加含蓄委婉、礼貌客气。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威胁理论认为, 礼貌语言是维护交际双方面子的有效策略。当受话人的面子将受到威胁时, 发话人应尽量使用模糊的言语, 给受话人留有余地, 以保全面子, 缓和气氛。如:
(1) A little bit earlier this evening, I received an extraordinarily gracious call from Senator Mc Cain.He fought long and hard in this campaign, and he's fought even longer and harder for the country he love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2008)
(2) I was never the likeliest candidate for this office.We didn't start with much money or many endorsements.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2008)
例 (1) 中, 奥巴马首先把赞美之辞毫不吝啬地送给战败的对手麦凯恩, 这些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慷慨准则, 尽量增大对手的益处, 维护了失败对手的面子, 也衬托出自己谦虚有礼的形象。 (2) 则通过主动减少自身的益处来获得听众的同情与认可。
2、诚恳可信, 具感召力
依据Prince的定义,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改变命题的真值条件, 其主要功能是表示说话人对交谈中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关联度及清晰度所持有的态度。政治演说需要尽力赢得绝大多数民众的信服, 有意模糊信息, 避免过于明晰的承诺, 或采取策略在对其阐述内容加以强调, 以提升可信度和感召力。
(3) Our workers are the most productive on Earth, and if the playing field is level, I promise you——America will always win.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of 2012)
(4) Over the years, I’ve repeatedly made clear that we would take action within Pakistan if we knew where bin Laden was. (The death of Osama Bin Laden, 2011.5)
例 (3) 中的I promise you在奥巴马演说中屡见不鲜, 诉诸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的模糊限制词往往是政治家的常用策略, 表明说话者承担责任, 对听众也更具感染力。 (4) 中, 奥巴马用I’ve repeatedly made clear that来强调自己在击毙美国头号敌人本拉登中的不懈努力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严谨得体, 无懈可击
Grice认为交际双方为了避免把话说得过于绝对, 没有回旋余地, 往往使用模糊限制语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 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有助实现交际的成功。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避免说说话武断, 使得话语更具客观性, 更易为受话者所接受 (何自然, 1985) 。例如:
(5) The road ahead will be long.Our climb will be steep.We may not get there in one year or even one term. (Presidential Victory Speech, 2008)
(6) This is the meaning of our liberty and our creed—why men and women…whose father less than sixty years ago might not have been served at a local restaurant can now stand before you to take a most sacred oath. (Inaugural Address, 2009)
例 (5) 中直接缓和语may的使用显示说话人的推测或犹豫, 说明奥巴马对实现变革的难度有清醒的认识。这类表认识和推测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演说中使用最多, 保证了话语的得体性, 具有礼貌功能。而one year or even one term以及 (6) 中的less than这三个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让表达更为客观严谨, 不留漏洞。
4、自我保护, 减轻责任
模糊限制语的保护功能之一体现在它使说话者与话语之间的关系模糊起来, 通过故意违反量或质的准则, 减少说话者所承担的责任, 预防可能的负面后果。这类模糊限制语的突出的标志是“作者缺席” (absence of writer) , 或者使用一些非人称的表达, 如被动态、非人称主语等 (赵英玲, 1999) 。
(7) Meanwhile, companies that choose to stay in America get hit with one of the highest tax rates in the world.It makes no sense, and everyone knows it.So let’s change it.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of2012)
(8) The fact is most economists agree that extending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s one of the single most cost-effective ways to help jumpstart our economy. (Weekly address, 2010.7)
例 (7) 中, 奥巴马运用缓和型模糊限制语everyone knows it, 抨击了企业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又通过“作者缺席”减少了自身可能承担的风险。 (8) 中奥巴马使用非人称主语The fact, 以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most economists agree that来阐明他的扩大失业保险以重启经济发展的观点, 显得更为客观和科学, 减少了他所承担的责任, 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结语
过分的精确反致迂腐, 适当的模糊反显灵活。通过研究可见, 模糊限制词在政治演说中大量存在, 恰当的使用有助于政治家树立良好形象, 拉近与民众距离, 游走于复杂形势, 规避不利因素与潜在风险;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 有助于提升言语交际水平, 更深刻地解读西方政治演说的内涵。
摘要:通过对所收集的奥巴马总统不同场合演讲语料的分析, 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这一特殊语体中的语用功能和策略, 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和对政治演说的赏析力。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政治演说
参考文献
[1]Lakoff, G.1972.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195.
[2]Prince et al.1982.On Hedging in Physician Discourse[J].Linguistics andthe Professions.
[3]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 1985 (5) :27-31.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推荐阅读:
英语模糊限制语07-13
反讽语的语用模糊研究10-29
模糊语及其语用功能08-23
复合材料薄壁梁限制扭转特性分析07-22
模糊综合分析09-12
三角模糊分析10-08
模糊综合分析法10-20
灰色模糊分析法10-21
交际中模糊语言分析05-17
模糊判决—层次分析论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