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限制

2024-07-30

环境限制(精选12篇)

环境限制 篇1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化的快速推动, 也导致了城市人口容量的快速增加。与城市人口增加相伴随的是城市垃圾产量的增加。原始的垃圾填埋方式, 已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 最近几年很多城市开始上马垃圾焚烧项目。但是垃圾焚烧又容易产生二噁英, 各地遂逐渐开始产生了环境维权行动。但是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段, 维权行动所采取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因此, 本文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1) 环境维权行动何以可能? (2) 政治机遇结构与环境维权的关系是什么?

(二) 文献回顾

曾鹏、罗观翠 (2006) 在对集体行动的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 发现社会结构、共同意识和理性计算多被视为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关键变量;同时他们也指出从社会现实到共同意识的转化过程 (共意动员) 和从共同意识到集体行动的转化过程 (行动动员) 以及影响这两个中介过程的变量已引起了理论家们足够的关注。刘能 (2004) 认为, 对怨恨的生产和解释、集体动员的动员结构和潜在参与者的理性计算是影响集体行动产生的核心变量, 并认为这种理论框架是建立在西方的语境上的, 在中国的都市语境中对集体行动进行考察应该更多地注重政治机遇结构。

Tarrow (1996) 认为“政治机遇结构”包括: (1) 政治管道的存在; (2) 不稳定的政治联盟; (3) 有影响力的盟友; (4) 精英的分裂。何明修 (2003) 赞成政治机遇结构的国家中心论取向, 其理由是方法论的, 而不是政治的实质定义。这种取向主要聚焦于执政者与反对者的持续互动。并对此之前关于“政治机遇结构”的定义进行了总结: (1) 政治管道的存在; (2) 精英体制的稳定性; (3) 政治联盟者的存在; (4) 国家镇压能力与倾向。Tilly、Tarrow (2010) 认为:政治机遇结构指的是各种促进或阻碍某一政治行动者的集体行动的政权和制度的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之种种变化。政治机遇结构强调不仅包括了机遇, 同时也将政府对密谋者实行镇压之类的威胁包括在内。它同时引导我们关注处于变化之中的机遇与挑战。

二、维权轨迹

ASW附近原本有垃圾填埋场, 后来由于BJ市人口日渐增多, 以及附近的GAT垃圾焚烧厂的建立, 使得ASW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日渐紧张。因此, BJ市计划2009年底在ASW垃圾填埋场附近建立一座垃圾焚烧厂。但由于政府的项目公示不透明, 由此引发了ASW附近小区的业主开展环境维权。

(一) 内部动员阶段

2009年7月30日, 业主陈女士去镇政府偶然发现办事大厅角落的一个小黑板上贴着三页纸, 发现是一份《BJ市ASW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此时距离公告期结束已经不剩几天。这份公示使得业主们紧张起来, 随后, 58辆私家车集合从小区出发, 沿着附近的社区巡游, 每辆车上都贴着“坚决抵制二恶英危害”等标语, 抗议在ASW增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二) 外部动员阶段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业主们尝试着联合其他小区的业主。但是在ASW附近, 过去饱受填埋场臭味和奇怪疫病困扰的村民, 正在忙着为等待已久的拆迁做准备, 不愿跟他们联合。2009年9月4日, 社区的居民们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组织一次和平示威。示威者们本以为这样和平的方式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反弹, 但他们忽略了此时正是建国60周年大庆前夕。后来, 警察带走几名居民。

(三) 理性维权阶段

这个期间, 先后发生了BLLS业主论坛被设限, 业主委员会筹委会被取消等事情。但与此同时, 早在“9.4事件”之前由部分业主组成“AB志愿小组”开始发挥作用。2009年11月, 一份署名为“AB志愿者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中国城市环境的生死抉择——垃圾焚烧政策与公众意愿》被以各种渠道提交给官方。

三、政治机遇结构下的环境维权动员

(一) 解释框架

笔者通过联结动员与政治机遇结构, 从而构造出“困境模型”。其中, “共意”是一种对“生存困境”的认定, “动员”是一种不断克服“搭便车困境”的能力, “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不断克服“合法性困境”的能力。

(二) 政治机遇与环境维权动员

在困境模型的指导下, 笔者将对“政治机遇结构下的环境维权动员”进行测量, 分为:困境、组织方式、维权者的策略方式、政府的反应方式、动员能力和反动员能力。其中, “动员能力”和“反动员能力” (何艳玲, 2009) 是对“维权者的行为方式”和“政府的反应方式”的进一步量化测量。

1.内部动员阶段

(1) 困境分析。

当前中国的语境下, 抗争行动基本上是反应性的。垃圾处理这种公共物品的解决, 直接将地方政府放置到一个潜在的抗争目标位置上。如果地方政府在处理解决这个问题时, 没有对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磋商、度量, 势必成为诱发维权行动的起点。

(2) 组织方式及策略。

由于事件的突发性, 导致了迅速的小区内部动员。由于怨恨生产已经形成, 动员成功与否就取决于行动动员这个过程。这个阶段不能排除的就是“搭便车困境”, 但是, 地方政府的处理方式导致了怨恨的再生产, 因此消除了“搭便车困境”。居民们迅速在网上掀起了反建ASW垃圾焚烧厂的热潮, 虽然遭到了禁止。但是共意动员已经转化为行动动员, 业主们转而采取了游行的维权策略。

(3) 地方政府的反应方式。

在这个事件当中, 由于政府前期的程序不透明。同时, 业主在这个时段的维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是理性行为。因此, 地方政府以及维权的业主群体试图通过协商原则来处理现有问题。

2.外部动员阶段

(1) 困境分析。

在对ASW地区的社区按照与ASW垃圾填埋场的空间距离进行划分时, 可以以此排列为: (1) GNF村、JL村; (2) BLLS小区、Thouse小区、JJ小区; (3) TTY小区、HLG小区等。由于离垃圾场较近的村, 可能会由于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而搬迁, 因此他们在加盖自己的建筑物以图高额补偿。而离垃圾填埋场较远的TTY小区和HLG小区, 虽然其利益与BLLS小区等是一致的, 但是基于有限理性的考虑, 他们选择“不参与”这种无风险但有收益的行为方式。

(2) 组织方式及策略。

由于“搭便车困境”的存在, 使得BLLS小区等开始加强内部的动员。一方面, 通过业主论坛继续号召业主关注垃圾焚烧问题。另一方面, 由于游行在前一阶段被认定为合法, 因此业主继续采取这种方式。

(3) 地方政府的反应方式。

由于地方政府反应方式受到上层政府的压力, 因此更多地基于稳定的考虑而对维权行动采取阻止的方式。

3.理性维权阶段

(1) 困境分析。

在第二阶段中, 维权策略归于失败。所以维权的继续进行所需要解决的首要困境是:合法性困境。

(2) 组织方式及策略。

“9.4事件”过后, 业主准备通过两种组织方式来继续进行维权:一是筹备建立业主委员会;二是发挥“AB志愿者小组”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阻拦, 业主委员会 (筹) 并没有建立起来, 而是主要通过“AB志愿者小组”来提供更多关于垃圾处理的建设性意见, 以此实现与政府的对话。

(3) 地方政府的反应方式。

在合法性或者政治性在某一时期更加占据主导性的时候, 地方政府的反应方式将会延续一段时间, 当然并不排除它在具体策略上的变动。针对维权业主的策略转化, 虽然地方政府依然偏重于政治性。但是由于业主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使得地方政府开始采取接访的方式来听取业主的意见。虽然这并不代表着维权行动获得了政治参与的渠道, 但是开始疏解政府与业主的紧张关系。

通过应用“困境模型”对环境维权行动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了政治机遇结构下环境维权行动之间的关系图, 见表1。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这例维权行动的三阶段分析, 笔者得以管窥城市环境运动的概貌。城市维权运动基本上是反应性的, 一般都是起源于地方政府在程序上的不透明从而造成的“环境权生存困境”。但是, 如果环境维权运动仅仅停留在“诉苦”这个层次, 而没有实现议题的深化或者转换, 将会导致环境维权运动的最终解散。而议题的深化或者转换, 实际上是力图使维权行动不超过“合法性边界”, 其目的在于试图与地方政府进行协商。

摘要:笔者糅合了动员结构与政治机遇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 并提出一个困境模型对BJ市ASW地区维权行动进行三阶段分析, 以此管窥城市环境运动的概貌。并指出如果环境维权运动仅仅停留在“诉苦”这个层次, 而没有实现议题的深化或者转换, 将会导致环境维权运动的最终解散。而议题的深化或者转换, 实际上是力图使维权行动不超过“合法性边界”, 其目的在于试图与地方政府进行协商。

关键词:垃圾处理,环境维权,动员,政治机遇结构,困境模型

参考文献

[1]蒂利, 塔罗.抗争政治[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2]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 2008 (4) .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J].开放时代, 2009 (3) .社会运动理论——范式变迁及其与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现场的相关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 .

[3]黄家亮.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J].中国乡村研究, 2008 (6) .

[4]何明修.政治机会结构与社会运动研究[A].台湾社会学年会, 2003.

[5]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J].开放时代, 2009 (12) .

[6]马卫红, 桂勇.从控制到治理_社会转型与城市基层组织框架的变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8 (5) .

[7]于建嵘, 裴宜理.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J].南风窗, 2008 (20) .

[8]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四个案例的比价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07 (2) .

[9]曾鹏, 罗观翠.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关于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文献综述[J].开放时代, 2006 (1) .

环境限制 篇2

出台的背景?

一是制定《办法》是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严格的法律制度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前提和工作框架。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以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这是新《环境保护法》赋予环保部门通过直接限制甚至停止违法排污者生产行为、督促其有效完成污染整治任务的强力执法手段。如何指导各级环保部门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运用好这一手段,急需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尤其是要通过制度来明确、规范环保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具体行为和工作程序,使各级环保部门能够统一执法尺度,更好地履行法定职责,将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到位。

二是制定《办法》是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监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一些长期存在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甚至是有毒污染物等突出环境问题的排污者,环保部门仅靠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等行政执法手段已经力有不逮,需要进一步通过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的方式,迫使排污者自行整改,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优化治污工艺或设备,从根本上解决超标、超总量排污的问题。因此,制定《办法》,可以使环保部门在面临难点焦点问题时,灵活运用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手段,有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推动环境监管工作。

三是制定《办法》是强化排污者环境保护责任的需要。根据国际通行的“污染者负担”原则,排污者是环境保护的直接责任主体,有义务改正其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行为,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也有义务向社会公开其治污过程及结果等环境信息。然而,环保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发现,一些排污者将污染整治当做环保部门的工作责任,怠于履行义务,消极等待环保部门指令,缺乏“谁污染谁治理”的主体责任意识。因此,有必要制定《办法》,通过条文明确排污者应作为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的实施主体,规定其应当承担的各项义务,进一步强化排污者的主体责任。

四是制定《办法》是规范统一相关制度的需要。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制度是对原《环境保护法》中限期治理制度的延伸扩展,但由于《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单行法尚未修订,其中对限期治理制度的条件、决定机关、超过限期治理期限的处罚等规定不一致,需要制定专门的配套制度来规范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制度的执行,以解决单行法与新《环境保护法》在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此外,由于现有的限期治理程序较为复杂,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监管需求,限期治理制度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已逐步淡出,需要制定配套《办法》,使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更符合环境执法实际需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主要内容?

《办法》共分四章22条。第一章为总则,规定了立法目的依据、适用范围、信息公开等原则要求;第二章为适用范围,规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以及报请政府停业关闭的适用情形及例外;第三章为实施程序,规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实施及解除、终止等程序,并规定了后督察和跟踪检查;第四章为附则,规定了文本解释及《办法》生效时间。

《办法》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3部分:

一是明确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和报请政府关闭的适用情形。新《环保法》第六十条从法律条文来讲,只对超标超总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以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政府责令停业关闭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从环保部门执法层面而言,必须有明确的适用情形,才能进行合理自由裁量,防止权力滥用。经过广泛调研和多次征集各界意见,《办法》在第二章作出专门规定。

《办法》第五条将限制生产作为对超标、超日最高总量行为的一般性适用条款;第六条则将新《环保法》第六十条的规定细化为6种情形,除第六项为兜底条款外,第一项至第五项对因逃避监管行为、排放特殊物质超标,超年总量排污,责令限产后仍超标以及因突发事件超标超总量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有利于执法人员准确适用;第八条则对新《环保法》第六十条的“情节严重”作了一个界定,符合《办法》中所列4种情形之一的即属情节严重,由环保部门报经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二是细化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实施程序。《办法》第三章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实施程序规定为调查取证、审批、告知听证、决定、送达等若干步骤,并界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解除和终止程序,同时明确了环保部门的后督察和跟踪检查义务。

按照《办法》规定,决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首先应当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在取得充分证据能够证明违法行为成立后,书面提交环保部门负责人审批;其次,在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前需要告知排污者,并在其申请听证后组织进行听证;在前述工作基础上方可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并送达排污者。此外,《办法》还列明了解除的条件和终止的情形,更便于环保部门操作。

三是加大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监管力度。为使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对排污者履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监督力度,《办法》从两个方面进行规定,加以保障。一个是后督察。《办法》规定,在排污者被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环保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排污者履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情况实施后督察,并依法进行处理或者处罚。此前环境保护部出台的《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中明确了环保主管部门应当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命令后组织实施后督察的时限、程序和方式,《办法》中就没有赘述,直接援引相关规定执行。

另一个是跟踪检查。《办法》规定,排污者解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环保主管部门应当在解除之日起30日内对排污者进行跟踪检查。若跟踪检查发现其仍有超标超总量排污行为的,则可根据《办法》再次启动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程序或者报经政府停业关闭,并依法处罚或处理,对排污者形成威慑,督促其达标及符合总量控制要求排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的

主要特点?

一是严格环境执法与强化企业自律相结合。《办法》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新《环保法》立法精神,将整治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问题的主体责任落实到排污者,以排污者自律作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实施的基础。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整治方案要备案。《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排污者应当在收到限制生产决定书或者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后,在1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方案报作出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二是整治过程要自测。《办法》规定,被限制生产的排污者在整改期间,要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或者委托有条件的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测,保存监测记录;三是整治责任自己担。《办法》规定,排污者完成整改任务的,应当将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和整改信息社会公开情况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自排污者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之日起解除。解除程序的设臵进一步强化排污者的主体责任,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解除与否不再依赖于环保部门的核查、验收等程序,而是取决于排污者自身,可以极大地调动排污者的整改积极性;同时,排污者备案提交的各类材料主要用于证明其完成整改的事实,因此需要对其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若涉嫌提供虚假资料或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排污者需依法承担责任,这样有利于加强排污者自律。

二是加大惩治力度与维护公共利益相结合。《办法》第七条特别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臵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单位,生产经营业务涉及基本民生、公共利益的或实施停产整治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可以不予实施停产整治。诚然,前述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应予严肃查处。但如果对前述排污者实施停产整治,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和利益造成更大的危害。“两害相较取其轻”,从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考虑,《办法》规定了行政处罚力度不变、但酌情可以不实施停产整治的合理措施。

三是加强环境监管与实施信息公开相结合。新《环保法》增设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章,《办法》秉承立法原意,在细节规定中处处可见信息公开的踪影。如第四条明确规定了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要求环保部门向社会公开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限制生产延期情况和解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日期等相关信息。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则要求排污者将整改方案及整改信息向社会公开。这些规定和要求将使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更为公开透明,有利于公众参与,并进行监督,从而形成一套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管理模式,保障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执行到位。

四是规范内部程序与保障相对人合法权利相结合。考虑到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关系到排污者的重大利益,所以《办法》在环保部门下达决定之前的内部程序设计上体现得非常谨慎、严密,同时充分考虑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如《办法》规定,环保部门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前,应当书面报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案情重大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应当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案件审查委员会集体审议决定。此外,应当告知排污者有关事实、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环保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一是严格依法行政。《办法》规定对排污者被责令限制生产后仍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环保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停产整治措施;对排污者被责令停产整治后拒不停产或者擅自恢复生产以及停产整治决定解除后,环保部门跟踪检查发现其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环保部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这些规定构建了从下达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到后督察、跟踪检查以及后续处理的环境监管闭环流程,各级环保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各阶段程序实施相应行政行为,做到尽职履责。

二是合理自由裁量。各级环保部门在责令排污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时,应处理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与责令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行政处罚的关系。这三者都是环保部门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这类环境违法行为采取的行政管理措施,可以并行实施,不相互排斥,也不能相互代替。

责令改正和实施行政处罚是对环境违法行为必须采取的措施,而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则需根据本办法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自由裁量,在执法实践中灵活运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一般适用于污染较为严重,且需要一定整改期限的污染排污者,对于能够立即改正环境违法行为、完成整治任务的无须同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

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 篇3

关键词:著作权;限制;反限制;平衡

著作权法是知识产权法的一个分支,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设立是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促进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著作权法一方面要赋予作者一定的权利,使其知识成果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补偿;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和利用,使之造福于人类。

一、著作权限制的表现形态

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为有著作权的作品,法律以专有权利的形式来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其创作更优秀的作品。此种权利的设置很好地保护了作者的权益,但也于无形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利益。因为这种以作者权益为保护重心的“个人本位“强调的仅仅是作者的个人利益,如果其发展到极致,则会出现绝对的、放任的”个人本位“,那么将容易导致作者权利的滥用。针对此冲突,现代著作权法摒弃了”个人本位“、”国家本位“的立法观,力求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其在把作者权利作为核心利益保护的同时,为了确保公众对作品的接触和使用也对作者权利作了一定的限制,即著作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系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而不必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仅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一种限制形态。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与伯尔尼公约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他要求一切合理使用必须以指明原作者姓名及作品名称为前提。反过来,著作权中也有比伯尔尼公约限制更为严格之处。伯尔尼公约对于可以合理使用的作品,并未一概限于”已发表的“著作权法却对全部合理使用加了这一条限制。这对于避免侵权并无害处,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把并非侵权的行为纳入”侵权“之中。

2.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以特定方式使用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但须向权利人支付使用费,并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制度。相对于许可使用,法定许可属于“非自愿许可”。设定法定许可的目的在于鼓励作品的广泛传播,由于合理使用的标准较为严苛,在目的和数量上有明确的要求,而法定许可的使用人多为营利性主体,且使用智力成果的数量大多超过合理使用的范围,故法律在推定对已发表作品的进一步传播并不违背作者的意志的基础上规定法定许可制度,由使用人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以平衡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3.强制许可使用

强制许可使用制度的设定目的在于防止发生著作权人滥用其专用权利而拒绝他人基于正当理由使用其作品的现象,即在一定条件下,作品的使用者给予正当理由,比如教学,科研或公共利益,可经申请得到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授权,无须征得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其作品,但应当支付报酬。我国著作权法虽然没有规定强制许可制度,但我国已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因而司法实践中可以援引公约中有关强制使用的规定。

4.著作权的穷竭

所谓经济权利穷竭,指的是权利人行使一次即告用尽了有关权利,不能再次行使。实行这一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商品的自由流通,防止著作权中的专有性质产生妨碍商品流通的结果。

5.社会利益或”公共秩序“保留

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下发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留”的原则,在《尼泊尔公约》第17条中得到明确认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对该条进行解释时:任何坐着都只能在不违背(其本国或其权利主张国)公共秩序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其版权。

二、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之间的平衡

著作权法律制度的设立是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促进社会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因此,著作权法一方面要赋予作者一定的权利,使其知识成果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补偿;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新知识、新思想的传播和利用,使之造福于人类。因此,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的实质,归根到底就是如何认识著作权法律关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分配的问题。因此,在分析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问题时,我们应当首先分析著作权法所调整的各种利益及其相互关系。

现代著作权法除考虑作品创作者的利益外,还兼顾了作品传播者和作品使用者的利益,将著作权观念变为以维护作者权益为核心,兼顾国家个人利益的“双向本位”价值观。该理论认为:作品传播者,作品使用者在使用作品时应给予作者一定补偿。但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也必须通过传播者的传播才能为世人所赏识,所以作品传播者是作品创作者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媒介,是沟通两者关系的桥梁,故对其传播作品的行为也应给予确认并给予补偿,保护其合法权益。旧作品使用者而言,他们对作品的使用使作品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因为作品只有通过使用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作品使用者所支付的版税也补偿了作品创作人及作品传播者的损失。而且,作品使用者的利益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只有保护其利益,允许其合理利用作品,才能促进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维护创作者的利益,激发其创作热情;另一方面又要对该权利予以必要的限制,以维护社会利益。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的功能就在于谋求两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当创作者的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时,则对其实施限制,反之,则通过反限制手段来制约公共利益而扩大创作者的利益。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斗爭的结果,促成了两者利益的大致均衡。

参考文献:

[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353页.

[2]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357-358页.

[3]霍一找,陈昭宽.《版权讲座》.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 篇4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特征

网络时代的到来, 我们有了一个更加便利的获得知识的平台, 网络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便利, 但是网络环境下, 作品的著作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因为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复杂性, 现今很难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 所以网络环境性很容易出现著作权的侵权。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表现为以下几种新特征: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专有性受到一定的挑战, 传统下的著作权有一定的独创性和专有性, 这种著作权是受专门享有的, 其它个人和单位要获得使用权必须得到著作权所有人的同意。但是, 在网络环境下, 任何作品都会被迅速的转换为数据, 方便人们进行下载和阅读, 这就导致著作权所有人不能对作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 产生一系列的侵权情况。另外, 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 这就导致作品不仅可以通过一种形式进行传播, 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 再追究责任时更加难以判断著作权的侵权情况。网络环境下还产生了一个新的公众传播权, 这项权利明确规定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权同样属于著作权所有人享有。网络环境下为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2、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传播和创作都出现了新的形式, 并且在传统的著作权所有人的个人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出现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所有人更加难以控制作品的传播和侵权行为, 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复制下载并对作品进行传播等, 这些侵权行为著作权所有人很难进行控制, 这就给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的扩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在著作权扩张的前提下, 我们必须注意权力范围内相应的权利权限应该有更多的规范,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限制不能单一的参考传统环境下的著作权限制, 必须适应网络环境进行著作权的限制, 这一问题是我们现今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限制的必要性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和目的不变

著作权法的基本精神就是为了保护著作权所有人享有其作品的专有权利, 并鼓励创作和传播, 从而更加规范文学科学事业的发展。虽然网络环境下作品能够更加快速的传播,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 作品的著作权是属于个人所有的, 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下载和阅读时, 已经对作品著作权所有者造成了的侵权, 这不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精神和目的。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下, 著作权法的精神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必须遵循著作权法的法律规定, 更加规范的对作品进行传播和阅读, 平衡著作权保护和信息的传播, 进行著作权限制就可以实现这一部分的平衡。既然网络环境下著作发圈的目的和精神都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著作权限制就十分有必要了。

2、网络环境下更需要对著作权进行保护

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传统的著作权限制就不能达到目的, 为了规范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和著作权的保护, 就更加需要进行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目前, 学术界对网络环境下进行著作权限制是扩大还是缩小有着不同的看法, 但是, 可以明确地是网络环境下必须对著作权进行限制。网络环境下著作权进行保护十分有必要。

三、我国现有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立法现状和困境

1、我国现有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立法现状

我国现有的法律中, 有一部分是对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限制进行规定的, 这一规定是从《著作权法》中延伸出来的。《著作权法》中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和相应的法定许可制度。网络环境下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可以参考《著作权法》中22条的规定, 其中说明使用著作权组要的到著作权所有或其他所有者的同意, 方能进行使用, 两外《著作权法》中23、39、43、44条中规定了相应的许可使用制度。另外包括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文献中, 给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使用保护和限制进行了一定的规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 虽然我过已经有一定的法律规范了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的使用和限制情况,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定, 在立法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情况, 这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上的限制。

2、我国现有的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立法保护的困境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 网络生活已经触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时代的到来给著作权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机遇,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网络生活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在看见网络时代给我带来便利的同时, 还应该注意网络时代的到来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只要把作品输入计算机设备, 就可以把作品变为可共享的资源, 作者的著作权这时就已经被侵犯了, 这种侵权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屡见不鲜。另外, 网络环境下对作品进行下载, 虽然有利于作品的传播, 但是我们都无法确定这些被下载的作品会如何被应用, 作品一旦被用作印刷, 将会对著作权造成严重的侵害, 而且我国的法律推行举证制度, 著作权所有人很难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找到侵权人, 这些情况都不利于著作权的保护, 这也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立法保护的一个困境。

四、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和限制的措施

1、运用立法制度进行完善

要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进行更好的保护, 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比如美国的开放式的著作权管理方式和英国的半开放半封闭式的著作权管理方式, 我们可以吸取其中适合我国情况的部分进行整理, 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著作权保护限制的方法。我国在网络环境下完善著作权的保护可以将封闭式管理方法和开放式的管理方法结合起来, 进行一种新的尝试, 保障灵活性的同时, 还能克服文法滞后的缺陷, 正在发生新的问题时能及时进行调整, 不至于无法可依。我国原有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有一部分的管理和规定, 我们可以根据国家上的惯例进行相应的整改, 保证能更好的进行著作权的保护。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 将封闭管理法和开放管理法结合起来是我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著作权管理的有效途径。

2、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网络转载制度

网络的便利之处在于可以随时方便的进行阅读和对优秀作品进行转载, 所以为了保护作品的著作权, 很多学者提出应该明确规范网络的转载制度。我国《著作权法》中对报刊转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因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 网络转载可以等同于报刊转载, 将网络转载与报刊转载进行同样的管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更加快速的对网络环境下的转载制度进行一定的管理, 但是这种管理制度与《伯尔尼公约》相违背, 不符合国际惯例, 进行等同管理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反对。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报刊转载的管理方式, 对网络转载进行管理, 网络首次进行转载必须经过著作权所有者同意, 然后进行由网站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规范网络转载制度。这一网络转载的制度管理应该进行法律的明确规定, 保障制度能顺利进行。

3、制定远程教育的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协调

远程教育在现今的教育中也占有巨大的市场, 在远程教育中难免会出现利用作品进行讲授的情况, 在光盘录制和课件制作过程中, 我们都会使用到一定的著作权, 所以完善远程教育中著作权的使用情况是明智之举。远程教育是一种盈利性的教育机构, 因此使用著作权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工作, 不能参考《著作权法》中对学校教材使用著作权的条理, 盈利性教育机构, 使用著作权应该明确表明作者的名称和选择的书籍, 严禁出现署名不明确的现象, 防止出现非法复制和传播, 给著作人造成损害。保证国内的法律制度能够将盈利性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区别对待, 防止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 尽早出台专门的法规对远程教育中著作权使用进行规范。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 是为了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生的, 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和限制都有着一定的差别。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复杂性, 因此, 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 以免出现一定的纠纷和冲突。另外, 为鼓励网络环境下优秀作品的传播和创作, 应该鼓励网络环境下合理的传播。

参考文献

[1]万慕晨.我国数字图书馆著作权研究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0) .

[2]崔艳峰.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与公共利益平衡——以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利的扩张与限制为视角[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

[3]徐淑英.从“百度侵权事件”再谈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知识产权的保护[J].黑河学刊, 2011 (06) .

[4]冯晓青.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限制及其利益平衡[J].社会科学, 2006 (11) .

[5]殷萍.法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与限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4 (4) .

环境限制 篇5

2013/11/19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网络下载一些软件、视频、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许多人看准了公司网速快而且又免费这一优势,纷纷在上班时利用迅雷等软件进行下载,如果公司人人如此,那么局域网的网速将受到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也无法开展。因此许多网管人员正在寻找封堵迅雷等P2P下载软件、限制电脑下载速度的方法。

为什么P2P下载会占用很多网络带宽呢?其实P2P技术(端到端对等网络技术)是指网络主机在充当客户端获取资源的同时充当服务器向其它对等体提供服务。P2P有同时向多个IP并发多个连接、下载同时又在上传等特点,所以P2P被认为是近10年来互联网最为普遍的应用,也是带宽消耗的主要因素,据统计,P2P流量约占服务提供商网络(ISP)总流量的80%。而迅雷软件,从多线程的http发展而来,支持BT、电驴等多种P2P技术的协议,目前已是国内互联网应用中最炙手可热的应用之一,因此,连接了互联网的网络,首要解决的就是P2P下载(迅雷等)的限速。

一、通过网络管理软件来限制局域网PPS影音、限制网页视频,禁止员工上班看视频

目前国内很多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了限制局域网网络视频、禁止上班看网络电视的功能。如“P2P限制软件”、“聚生网管”、“蓝代斯克”等。本文以“聚生网管”为例(百度搜索“聚生网管”即可下载),在启动聚生网管系统后,可以为局域网电脑指定一个上网限制的策略,在控制上网策略里面可以勾选是否完全禁止局域网P2P软件、禁止网络电视、限制在线视频等。

第一种是完全禁止P2P下载/视频软件的使用,操作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为电脑指派“限制P2P下载”的网络策略就可以了。启用这个策略之后受控电脑无法使用一切P2P下载软件也无法通过P2P视频软件看网络电视,可以更有效的保护网络带宽合理使用。

限制P2P下载、屏蔽网络电视、限制网页视频截图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设置电脑上下行带宽来间接限制这些下载软件的。比如我们可以给一台电脑设置上行带宽为50K,下行带宽为100K,这样我们不必关心此电脑是否运行了P2P软件,这台电脑的下载速度将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之内。管理员可以根据局域网总带宽和每台电脑的优先性为主机设置不同的带宽限制,满足个性化的网络管理需要。

限制电脑带宽、控制网速截图

相比第一种一刀切似的管理方式,第二种方法可能更为人性化也更容易被员工理解。当然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使网络管理变得更简单。

二、通过路由器限制PPS上传、禁止迅雷下载、限制P2P软件的方法

目前很多路由器,尤其是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提供了禁止局域网P2P软件,限制P2P网络电视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用路由器禁止网页视频、屏蔽网页视频,防止员工上班时间看视频。具体设置如下:

我就直接上图了,先以D-link-DIR-600M无线路由器为例。

接着我会上TP的TL-WR541G+无线路由器的设置规则。(因为我们两条宽带嘛,一条电信6M,一条联通4M)

-访问控制里面做设置。具体设置如下图所示:

不好意思哈~~上次有点疏忽了。。我发现这样设置以后居然不能访问网页。。原因为我把DNS的25端口也给屏蔽了,还有邮箱客户端的端口和HTTPS的端口现在解封就好多了~~再上个图补充一下

在这里我们把80端口排除在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端口,比如VPN拨号的端口1723还有QQ的端口4000和8000等常用端口排除在外,其它端口全部不允许。这样PPS就再也不能访问网络了~~~我专门试过了,此方法绝对可行!或者你想用网页的方式来访问PPS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它给禁止掉~~~在高级-家长控制里面添加一条网页过滤规则,域名填写pps官方地址pps.tv

D-link的无线路由器设置好了,我们再来看TP-LINK的无线路由器的设置。

我们先要给这些特定的MAC地址分配固定的IP地址,以便于下面专门针对IP地址行进流量的限制。

同样我们在TP-link路由器里面也可以设置域名过滤。

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三) 篇6

加与不加逗号,句子语义有差别

请大家先来比较下面这组例句:

1.a. The food which wasn’t in the fridge all went off.

不在冰箱里的那些食物变质了。

b. The food, which wasn’t in the fridge, all went off.

食物都变质了,因为它们没有放在冰箱里。

点评:在a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没有加逗号,采用的是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思是“不在冰箱里的那些食物变质了”,这就暗含着“只有部分食物变质了”的含义。而在b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添加了逗号,采用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思是“食物都变质了,因为它们没有放在冰箱里”,此时是“所有的食物都变质了”,这里的定语从句是补充说明“食物变质”的原因。我们再来看几组例句。

2.a. The cab drivers who knew about the traffic jam took another road.

知道那里塞车的出租车司机换了另一条道行驶。

b. The cab drivers, who knew about the traffic jam, took another road.

出租车司机都换了另一条道行驶,因为他们都知道那里在塞车。

点评:在a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没有加逗号,采用的是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思是“知道那里塞车的出租车司机换了路线行驶”,这就暗含着“只有部分出租车司机换了路线行驶”。而在b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了逗号,采用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味着“所有的出租车司机都换了行驶路线”,因为他们都知道那里塞车,此时的定语从句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出租车司机更换行驶路线”的原因。

3.a. The students who had done well on the test were excused from class early.

考得好的学生被允许提前放学了。

b. The students, who had done well on the test, were excused from class early.

学生们都考得很好,都被允许提前放学了。

点评:这组例句与前面的两组例句类似。在a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没有加逗号,采用的是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思是“考试考得好的那部分学生被允许提前放学”,暗含着“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被允许提前放学”。而在b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了逗号,采用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考得很好,都被允许提前放学了”。

由此可见,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逗号与不加逗号的基本区别是:加逗号表示全部的人或物,定语从句起的是补充说明的作用;不加逗号表示部分的人或物(即被限定的那部分),定语从句起限定性说明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加不加逗号引发的语义差异,我们有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理解其中的区别。下文中笔者将再举几组例句,供大家体会。

更多例句比较

请比较下面例句:

4.a. Cindy was delighted when she opened the present that was from her grandmother.

辛迪打开奶奶送的礼物时非常高兴。

b. Cindy was delighted when she opened the present, which was from her grandmother.

辛迪打开礼物时非常高兴,这礼物是她奶奶送的。

点评:在a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没有加逗号,采用的是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意思是“辛迪打开奶奶送的礼物时非常高兴”,这就隐含着“奶奶送的礼物只是众多礼物当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辛迪收到了多份礼物。而在b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了逗号,采用的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形式,这说明“奶奶送的礼物是辛迪收到的全部礼物”,这里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起的是补充说明的作用。

5.a. John reached down and picked up the grammar book which was lying upside down on the floor.

约翰伸手捡起地上那本正面朝下的语法书。

b. John reached down and picked up the grammar book, which was lying upside down on the floor.

约翰伸手捡起那本语法书,它正面朝下放在地上。

点评:在a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没有加逗号,这就意味着“地上正面朝下放着的语法书只是众多语法书当中的一本”,也就是说,约翰身边不止有一本语法书。而在b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了逗号,这意味着约翰身边只有一本语法书,就是“正面朝下放在地上的那本”。

6.a. The teacher pointed to the maps that were hanging on the rear wall of the classroom.

老师指着挂在教室后墙上的那些地图。

b. The teacher pointed to the maps, which were hanging on the rear wall of the classroom.

老师指着那些地图,它们挂在教室后墙上。

点评:在a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没有加逗号,这就意味着“教室后墙上挂的地图只是教室里的部分地图”。而在b句中,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了逗号,这就意味着“挂在教室后墙上的地图是教室里存在的所有地图”,也就是说,教室里只有后墙上才挂着地图。

由以上讨论的例句可知,虽然单从脱离具体语境的字面意义来看,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加不加逗号皆可。但是,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如果大家结合语言之外的现实情况来看的话,就会知道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前必然是“要么加逗号,要么不加逗号”的情形,而不存在“可加可不加”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比如,对于例句6来说,如果现实情况是“教室里只有后墙才有地图”,那么此时我们就要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即b句);如果现实情况是“除了教室后墙上有地图之外,其他三面墙中有一面墙、两面墙或三面墙也有地图”,那么,我们就要使用限制性定语从句(即a句)。

环境限制 篇7

关键词:内部环境审计,绿色GDP,限制因素,对策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带给人类财富、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 最突出的就是环境问题。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截至2010年11月底, 国家环保部2010年受理环境污染案件1469件, 环境形势严峻。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必须关注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环境管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内部环境审计, 在促进企业的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尚未有效实施, 因此如何有实施我国内部环境审计已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

1.1 环保意识淡薄、抽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 近年来我国公民及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 但由于环境教育意识滞后、环境教育途径偏少等原因, 环境保护知识匮乏、环保意识淡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即使有的企业管理层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但其环境的危机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对接仍然不够, 而且其环保意识是比较抽象的, 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缺乏正确的认识, 以致重视企业经济发展, 轻视环境保护, 过渡开发和盲目发展造成环境破环、环境污染的案件频频发生。在此背景下, 企业自然缺乏对内部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足够认识, 更不会主动要求严格进行内部环境审计, 已有的内部环境审计也更多仅仅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而已。企业环境意识的薄弱是影响内部环境审计的根本原因。

1.2 政府现有政绩考核体制的影响

很多地方在考核干部政绩时, 将“政绩”片面理解为“经济指标”, 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为了自己的业绩和前程, 部分地方干部不顾实际, 不计长远, 不管生态, 盲目上项目, 只求经济增长速度。个人利益的驱动致使其在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有的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短期内并显现不出来。地方官员的这种不问不管更加放任了企业对内部环境审计的轻视, 以致其对环境审计应付了事乃至弄虚作假。尤其在一些成为当地产业支柱的企业, 情况更是令人堪忧, 甚至出现官员帮助企业造假, 应付环境保护检查的现象。政绩考评体制的局限已然成为阻碍内部环境审计顺利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

1.3 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如《宪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 各地政府也制定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及规章, 并缔结及参加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如《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 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虽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但由于各种原因及法律本身的缺陷, 法律并没有得到有效履行,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在立法上仍存在空白, 有关配套立法迟缓, 导致在某一层面无法可依;出现“违法成本低, 守法成本高”的现象, 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花钱治污;某些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惩治力度不够, 极少对主要负责人追究责任, 执法不严。这成为制约内部环境审计发展的又一个外部因素。

1.4 缺乏与内部环境审计相应的完善的理论体系

我国环境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体系不够成熟, 这限制了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如内部环境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标准的界定不统一, 环境会计的研究也还在探索阶段, 缺乏明确的审计标准, 导致企业较难操作。另外, 审计内容的单一也很难满足企业环境管理的需要。从目前试点企业来看, 其内部环境审计主要针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及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这种事后审计有其局限性, 不能在环境管理中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影响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积极性。

1.5 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环境审计人员是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直接执行者, 其素质高低对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环境审计技术性很强, 需要的是既熟练掌握财务、统计知识, 又熟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相关环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人员多是由原有的财会人员担任, 甚至仅是由财会人员兼任, 知识结构不够全面, 缺乏相应的技术技能, 难以胜任内部环境审计的重任。

2 我国有效开展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对策

2.1 引导企业转变观念, 自愿、主动进行内部环境审计

企业如果仅是迫于国家、政府环境法律法规的压力而进行内部环境审计, 效果不会理想, 企业可能只是应付, 甚至出现舞弊行为。只有当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能给企业带来的益处, 变被动为主动, 才可能促使内部环境审计向健康、高效方向发展。

2.1.1 加大对企业的环保宣传, 增强其环保意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的增长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加大对企业的环保宣传, 让其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尤其是让其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会给人类带来的间接危害。因为这种间接的危害更隐蔽, 危害更大, 更难消除, 其影响具有滞后性, 有的甚至不可逆转。通过宣传, 帮助其树立环保意识, 在道德层面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2.1.2 加大政府财税扶持, 让企业尝到甜头

为了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等技术改造, 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用“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手段给予财政上的奖励, 对做得特别好的企业甚至可以给予免税、减税。同时, 金融机构也可对该类企业在融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种种手段让企业关注环境保护、重视环境保护。

2.1.3 引导企业认识到内部环境审计带来的益处

实施内部环境审计就是要通过改进企业的环境管理, 进而达到实现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增长的最终目标。内部环境审计通过对现有原材料采购、储存、生产流程及废弃物处理等进行评估, 可以找到节约成本的途径, 进而增加企业利润,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另外, 通过内部环境审计还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纠正环境违法问题, 使其免于罚款, 避免可能由于环境问题而导致的负面宣传以及声誉受损, 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2 加快实施绿色GDP的步伐, 改进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 扣除自然资产损失, 即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人口数量失控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总值。它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 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将绿色GDP纳入我国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能促使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 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 从根本上改变GDP唯上的政绩观, 从而真正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型模型的转变。

2.3 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加大惩罚力度和执行力度

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为开展内部环境审计提供制度环境, 是其能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首先应该赋予环境部门更大权限, 使其拥有查封、扣押、没收等权利, 而非仅仅是有限的罚款权。对违反环境法企业实施“停产整顿”, 甚至关闭, 对出现严重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地方政府取消其“报批报建项目”的权利。其次, 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有专家甚至提出了“按日连续处罚”思路, 增大企业违法成本, 伤及其筋骨, 罚到其痛。同时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有的法律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落实。比如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 其最大亮点就是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罚款额取消最高限额, 主要负责人要受罚, 极大增强了法律的威慑力。最后, 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应不时加以修订, 修正不足, 填补空白, 不断完善, 以满足新问题、新情况的需要, 为内部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4 加快环境审计、环境会计的研究

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和实证研究, 加快我国环境审计理论框架、作用规则和报告标准的建立, 规范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依据和标准, 为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 借鉴国外比较成型的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尽快明确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等问题, 制定出统一、可行的环境会计准则, 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可循的标准, 进而对企业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2.5 适时开征环境税

环境税, 也被称之为生态税, 绿色税, 兴起于20世纪末的国际税收学界, 是指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的成本, 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 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开征了环境税。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挪威等国开征了二氧化硫税, 德国1981年开征水污染税, 意大利1984年开征废物垃圾处置税, 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开征噪音税。

环境税的提出, 有利于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税将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占用资源等行为进行“惩罚性”征税, 按照“谁污染, 谁纳税”的原则, 对污染严重的课以重税, 对污染轻微的执行较低的税率, 对污染防治做得好的则可以实行零税率, 充分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环境税具有强制力, 其税收调节重点在于鼓励企业节能、减排、降耗, 从而达到促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2.6 加强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为提高内部环境审计人员应付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需要不断强化和提高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是内部环境审计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给予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培养工作必要的重视。首先, 在内部环境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挑选、配备上下功夫, 多途径、多渠道全面考核, 以甄选出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的内部环境审计人员, 在人员的配备上注意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的合理搭配。其次, 重视内部环境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送出去”和“请进来”双头并举, “送出去”就是要鼓励和组织内部环境审计人员到高校、培训机构、审计协会等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 “请进来”则是请各科专家来企业对内部环境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以不断提升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 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的要求。最后, 对内部环境审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对考核结果进行区别对待, 以激励内部环境审计人员不断学习, 刻苦钻研业务, 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柳长君.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2006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2]孙岩, 杨肃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定义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6) .

[3]孙岩, 杨肃昌.从被动到主动, 促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开展的新思路[J].生态经济, 2006 (2) .

环境限制 篇8

一、私人复制的理论概述

目前, 对私人复制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 《伯尔尼公约》对私人复制模糊的叙述, 给各国的立法者和法官们留下了大量的思考余地。按一般理解, 私人复制即以个人使用为目的而复制他人已受保护的作品的行为。正如西班牙学者德利娅·利普希克提出的:“私人复制是指仅复制一件受著作权保护并在某个材料中的作品的简短片段或某些孤立的作品, 仅供复制者个人使用 (例如研究、教学或娱乐) 。” (3)

从传统意义上来理解, 私人复制行为的私人性质, 决定了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复制目的具有非商业性、非营利性, 不得通过私人复制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利益;二是复制在数量上通常是少量的, 因为私人复制以满足个人或者其家庭范围内对作品的需要为限;三是严格限制使用范围, 即私人复制的使用范畴应以不得用任何手段向不特定的受众公开传播为前提。这三个特点也决定了在一般情况下, 私人复制不会对著作权人利益产生实质性损害。 (1) 由此可见, 私人复制具有用途的非商业性、复制的少量性、使用的私人性三个基本特征。

然而, 技术的发展总是对旧有的法律条文提出挑战。纵观著作权法的演变历程, 无不是在传播技术不断进步的力量推动下逐步完善的。数字技术环境下, 私人的非商业性使用与商业性使用变得界限模糊, 私人使用与群体使用有时也无法很好地甄别, 而“少量性”更是很难界定, 要想收集全面的数据, 成本通常也很高。作为合理使用制度的组成部分, 私人复制的法律定位一直备受争议, 主要有“权利限制”、“侵权阻却”、“使用者权利”三种不同观点。“权利限制说”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普遍认可并采用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版权保护的权利人利益并不是绝对排他的, 出于社会公共利益和文化进步角度的考虑, 应当对版权人的权利加以限制。“侵权阻却说”认为, 私人复制本身属于“侵权行为”, 只是法律的特殊规定使得其“侵权行为”具有了合法性。“使用者权利说”整合了以上两种学说的特点, 并将其上升为使用者法定的权利, 使其具有了公力救济的法律依据。以上三种学说, 从不同角度对合理使用进行了剖析, 虽各有偏颇, 但均承认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正当性。然而, 随着技术的进步, 传统合理使用的社会功能正受到质疑, 新的制度框架正呼之欲出。

二、数字技术的私人复制对音乐版权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作为智力成果的音乐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并发表后, 就已不再具有绝对私人财产权的特征, 法律体系对权利人财产权的保护也仅限于让音乐作品不受非法商业性使用的侵害。因此, 法律确立了版权限制制度。TRIPs协议 (2) 规定了“三步检验法”, 即权利的限制应限于“某些特殊情形”下, “不得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 “不得不合理地损害权利持有人的合法利益”。 (3) 然而, 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已经超越了传统版权法版权限制的覆盖范围, “三步检验法”也无法调和权利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一) 私人复制已不再是“某些特殊的环境”

当前, 受众获得音乐作品的方式主要有网络服务器下载和P2P传播两种, 使用这两种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音乐资源, 并将其存储于某个硬件媒介之中, 完全符合复制的概念。网络服务器下载, 是指用户通过网络连接至特定的网站下载音乐的行为。根据存储的时间和使用目的, 可以分为无目的临时性下载和有目的永久性下载两类:前者是因使用者浏览网页时的操作行为, 由系统将音乐内容自动地、临时地缓存于电脑终端, 在关机或清理缓存内容后即予以消除;后者是按照使用者的意图, 通过网络链接下载与源文件一样的音乐作品, 并由使用者进行人工保存或删除。众所周知,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进行网络下载的网民是分散的、数量巨大的群体, 网络也已经成为当代人获得音乐的主要途径, 而在网上获得和复制音乐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P2P软件下载与传输, 是指终端用户不必连接到网络服务器, 便可实现音乐信息交流、分享、传播的行为。P2P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 弥补了服务器中心式数据传输的天然不足, 给个人复制和传播行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 由于该技术消除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 将网络中的计算机变为平等的同级节点, 实现了“客户端—客户端”的信息传播结构, 也使得音乐的个人复制更具隐蔽性了。

目前, 中国已有超过6亿的网民, 其中约有70%以上使用网络音乐。而根据IFPI《2012数字音乐报告》的数据显示, 中国是全球数字音乐潜在市场最大的国家, 但有超过99%以上的音乐正遭受侵权的困扰。由此可见, 数字音乐侵权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性的问题, “私人复制”也绝非是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出现的偶然行为。

(二) 私人复制侵害了版权人的正当权利

为了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的繁荣, 满足公众利益, 音乐作品财产权都是从属于公众至少能够对作品进行某种使用的权利之下的。公众确实享有合理使用音乐作品的权利, 而这并不会产生一个独立的“公共领域”。这使得即使确实有公共利益存在于作品之上, 人们也只能通过限制版权排他权的方式来保证这样的利益。 (4) 因此, 基于这个理论, 即便私人复制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权利人的某些绝对私有的权利, 也可以被法律“豁免”。然而, “个人使用豁免”是在学者使用纸张做记录的时代发展起来的, 现在继续使用这一概念将使《伯尔尼公约》第9条规定的保障变得毫无意义。 (1) 同时, 也必将使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处于极度不平衡的状态, 以致形成“多数人——社会一般公众”对“少数人——音乐版权人”实施暴政的状态。

私人复制行为的存在, 为“音乐作品的零距离使用大开方便之门, 网络环境下便捷的数字化形态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能够实现跨时空地上传、复制、传播、发布任何作品, 并且使传统的高昂的侵权成本接近于零, 从而使侵权的范围和强度前所未有地增加, 极大降低了著作权人对作品使用的控制能力和对侵权的防范能力”。 (2) 我国现行的法规中, 对私人复制以及帮助私人复制的软件提供商和网络服务商并没有加以严格限制, 导致权利人的正当权利受到了侵害, 使得权利人根本无法对抗来自社会的普遍性的暴力侵犯, 这也违背了合理使用制度设立的宗旨。

(三) 私人复制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在音乐版权的财产权中, 复制权、发行权以及网络传播权是版权人的重要权利。在上述权利中, 复制权、发行权的叠加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出版, 而在现实的世界中, 由于数字技术的私人复制, 音乐已经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稀缺性的缺失, 使其经济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音乐出版行业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显示, “2011年内地实体唱片市场规模为5.2亿, 2012年为5.9亿、2013年为6.5亿”。 (3) 虽然, 从产业总值的角度来看, 内地实体唱片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长, 但从其增长率和在整个音乐市场产值中占的比例来看, 情况就不容乐观了。2011年至2012年的产业增长率为13.5%, 而2012年至2013年产值增长率已下滑至10.7%;2013年音乐产业的总规模为2716.16亿元, 而实体唱片仅占其中的0.024%。

除此之外, 由于私人复制的滥用, 基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产生的在线音乐收益的增长也一直处于缓慢状态, 2006年至2010年间, 受到私人复制以及其他侵权行为的影响, 在线音乐产业的产值一直只能慢速增长, 产业规模不足2亿元人民币。2010年后,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网络音乐的重视, 产业规模有了快速的增长, 但传统在线音乐 (排除各视频网站进行的演唱会在线直播收费的运营模式) 的产值也仅为4亿元人民币左右。

三、完善音乐作品私人复制的限制制度

如前所述, 在数字技术环境下, 私人复制行为已经扩张了其应用范围, 但权利人的权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拓展。因此, 一方面应当对私人复制的权利加以限制, 另一方面也应当增加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唯此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 实现版权法协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利益平衡、促进传播技术发展的功能。具体来说, 这个话题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可以考虑对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中“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表述进行修订。因为, 在数字技术产生以前, 少量的私人复制不足以对权利人的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结果, 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 录音机和磁带的出现, 已经使得私人复制引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而数字技术的来临更使得大量隐性的私人复制行为得以存在, 此时, 私人复制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理使用的范畴。《伯尔尼公约》中关于“合理使用不得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的规定, 事实上明确了版权人对其拥有的权利具有优先性, 即当权利人正当、合法的权利受到普遍性的侵害时, 法律应当倾向于保护版权人的权利。因此, 不妨考虑将《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中的相关表述修改为“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通过非数字化手段获得、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二, 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该制度起源于德国, 在廉价的、高质量的音乐作品被大量复制后, 立法者们遇到了两难境地——“如果禁止私人通过磁带录音复制唱片, 可能影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继续尊重私人复制的合法性, 则逐渐增多的私人复制会影响唱片的销售, 使著作权人利益受损。面对两难困境, 立法者主张, 一方面继续承认‘不受技术限制发展的私人复制权’;另一方面, 作为对著作权人的补偿, 对其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费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其后, 经过修改的1965年《德国著作权法》引入了复录设备及媒介的制造商支付版税来补偿著作权人利益的做法。” (4) 此后, 该项制度还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得以实施。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 我国应当适时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 以此对权利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加以进一步的平衡。

第三, 限制网络服务商的免责边界。国务院2006年出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大量的免责情形, 如第21条规定的免责情形有:“未改变自动存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不影响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原网络服务提供者掌握服务对象获取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情况;在原网络服务提供者修改、删除或者屏蔽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时, 根据技术安排自动予以修改、删除或者屏蔽。”以上规定实际上大大降低了通过诉讼的方式追究处于中间地位的下载技术提供者承担共同责任的可能。因此, 我们需要一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律制度。 (1) 应积极借鉴美国《千年版权法案》中的“红旗原则”, 网络服务商和下载技术提供商应将明显属于侵权来源的音乐作品加以筛选与过滤, 规范审核程序, 减少私人复制的非法来源。

摘要:复制权是版权法中的一项重要权利, 也是权利人实现其权益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 音乐作品的私人复制呈现出多样性、隐蔽性、批量性等特征, 从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基于“三步检验法”的分析, 可以从权利限制、建立补偿金制度等方面对我国音乐作品私人复制制度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音乐著作权,著作权法,私人复制,三步检验法,版权补偿金,合理使用

注释

11 [美]朱莉·E.科恩等著《全球信息化经济中的版权法》,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第329页。

22 这是1709年由英国议会颁布的一个法令, 1710年生效, 原名大意为“为鼓励知识创造, 关于已经印装成册的图书, 授予其作者和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的权利的法令”, 也简称为“安娜法令”,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保护著作权的法律。——本刊编者注

33 [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著作权与邻接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第169页。

41 冯晓青《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著作权问题研究》, 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3期, 第103-112页。

52 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1994年由关贸总协定的各国代表在摩洛哥签署, 1995年元旦起生效, 由同时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管理。——本刊编者注

63 王清著《著作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75页。

74 Edward Samuels, “The Public Domain In Copyright law”, 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1993, p.165.

81 参见[匈]米哈依·菲彻尔著《版权法与因特网》 (上册) , 郭寿康、万勇、相靖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92 荆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制》, 载《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 第67-71页。

103 中国经济网《数据详解:〈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 载“中国经济网”, 2014年11月14日。http://www.ce.cn/culture/gd/201411/14/t20141114_3905292.shtml

114 [德]赖因霍尔德·克赖尔、于尔根·贝尔克《私人拷贝的理由、实践和未来》, 刘板盛译, 载《版权公报》2003年第3期。

环境限制 篇9

此次会议, 市散办全体工作人员及散办法律顾问按时就位;华润、红狮、华宏等水泥生产企业总经理悉数到场;荣和置业等本市房地产企业纷纷响应;会场座无虚席。市散办所属各大中小型水泥生产企业, 水泥使用企业相聚一堂, 共同商讨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缴纳、实施与发展。

会上, 由市散办副主任彭金强致词, 征收科科长翟海霞就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相关政策法规、企业缴纳专项资金的权利与义务、全国各地企业缴纳专项资金的情况与方法等作了详细、有针对性地讲解。

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综览 篇10

1 限制性定语从句概述

1.1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问题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 从其在从句中所做的句法功能来看, 可以分为:关系代词 (relative pronoun) 和关系副词 (relative adverbs) 两大类。常见的关系代词有:that、which、who、whom、whose等;常见的关系副词有:where when why等。一般来说, 定语从句的引导词除了用来连接从句与主句起连接作用外, 在从句当中还往往具有起一定的句法作用, 如做主语、宾语、表语和状语等。

关系代词:

关系副词:在定语从句中, when做时间状语;why原因状语;where地点状语。

1.2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的选择

1)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做主语的关系代词的选择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做主语的关系代词的选择, 往往根据以下规律:指人—who/that;指物—which/that。例如:She is a student who/that is very good at English.This is the book which/that I bought yesterday.但需要说明的是, 但在英语口语当中和实际生活的运用当中, 大多数用who指人, 较少用that;大多数是用that指物, 较少用which。例如:She is a beautiful girl who lives next to me.She has a book that is useful for her English learn-ing.2)

2)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做宾语的关系代词的选择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做主语的关系代词的选择, 往往根据以下规律:指人—who/that/whom;指物—which/that。例如:Is that the person who/whom/that you met?Is this the book which/that you bought for me?但需要说明的是: (1) 在正式语体当中, 一般用whom指人, which指物, 例如:She is a girl whom I like very much.This is a method which is good for my studies. (2) 在非正式语体中, who/that指人, that指物, 且通常省略;例如:The student is a girl (who/that) I often meet on my way to school.This is the dictionary (that) she lost.

3) 限定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只用that的情况

A先行项既指人又指物:She mentioned her friends and her books that aroused my interest.

B先行项为指物的不定代词anything/all/something等时:All (that) I have is my heart.C only/al

C先行项指人并受到only/all/any等的限定时:Anyone that wants to succeed must work hard.D She is the clev

D先行项有最高级修饰时:She is the cleverest woman that ever taught in our school.

1.3 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副词的选择

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关系副词通常用when表时间, 用where表地点, 用why表原因, 例如: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day when you first went to university?Chengdu is a city where peo-ple here are frank and friendly.

1.4 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引导词的省略问题

1) 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做宾语:The book you got just now is mine

2) 引导词在定语从句中做补语:China is no longer the country it used to be

3) 关系副词where/when/why在引导关系分句时;在非正式语体中, when和why可以省略, 用介词后置的方法代替where, 例如:I sha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we first met.The reason (why) she loves me is that I devote myself to her.The room I lived in is good.

1.5 由“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

1) 介词与定语从句中的动词是一种“动词+介词”的搭配:The girl with whom I talked was Jane.但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动词+介词中, 两者的关系比较紧密, 介词就只能放在动词后, 如:The girl I am looking for is Jane.

2) 介词与定语从句中的形容词是一种“形容词+介词”的搭配:The student of whom I am proud is Jane.

3) 介词与先行项是一种“介词+名词”的搭配:The room in which I live is good..4) pr

4) 在一定语境中, prep+which=where/prep+which=when/:good.

2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定义和特点

由于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本质都是限定分句, 因此, 这两类从句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一般而言, 非限制定语从句的引导词的类型以及句法功能, 和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中引导词的类型和句法功能基本一致, 即引导词在从句中做主语或宾语时用关系代词, 做状语时用关系副词。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关系代词没有that, 但却增加了as, 具体为:which/who/whom/whose/as;关系副词没有why, 但可以用for+which结构替代why的句法功能, 具体为:Where/when/for which.

3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从句的用法比较

3.1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从句的区分

关于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分, 主要从形式与意义来进行, 具体而言: (1) 限制性关定语从句:在句法功能上起限定作用, 修饰先行项;通常紧接先行项之后, 无逗号;若省略, 原句意思不完整。 (2)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起补充说明作用, 既可修饰先行项, 也可修饰整个句子;在口语当中, 限定关系分句有停顿;在书面语中, 限定性关系分句不能直接位于其修饰和限定的先行项后面, 有逗号隔开;若省去, 原句意思不受影响;

3.2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比较

关于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做了介绍, 为了进一步让学习者更加明白它们之间的异同, 用表格表示如下:

3.3 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语义功能比较

不管是限制性关系分句还是非限制性关系分句, 其“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在句中作修饰语, 对其先行项或整个句子进行修饰和限定;因此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一个形容词的功能。但是, 由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先行词的附加说明, 若省去也不影响主句的意思。因此,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除了做修饰语修饰先行项—即做定语修饰语, 通常,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还相当于状语分句:表原因、目的、结果、条件、让步的作用, 例如:She was sent to America, who would study here for 1 year. (这里的who would....相当于so that she would..., 表目的) 。

3.4 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一些引导词的句法功能比较

1) 关于引导词that: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关系代词that既可指人, 又可指物;但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that不可使用。例如:Jane is my friend, who is clever and beautiful.

2) 关于引导词which:不管是在限制性定语从句还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关系代词which都是指物。但是,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which通常只指代先行项, 即一个单词或短语, 例如:This is the book which gives me much advice on how to learn English.而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which既可指先行项, 也可指前面整个句子的意思;例如:She got a book, which is about Ameri-can culture.She is good at English, which is known to us all.

3) 关于引导词why: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why在从句中做原因状语;而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不用why, 而用for which, 例如:The reason, for which she was late, was clear.

4) 关于as/which引导非限制性关系分句的区别

A语序方面:As可放在句前、句中和句后;但which通常放在句后。例如:Reading is good, which we know.=As we know, reading is good=Reading, as we know, is good.=Reading is good, as we know.B As

B语义方面:As引导的非限制性关系分句有“正如、就像”之意, 而which不具有。例如:She is graceful, as (正如) is shown in her behaviors.C

C在从句中做主语时:As所引导的句子, 其动词往往是系动词;而which则不一定, 例如:Beijing is famous, as is known to all.She came here for me, which came as a surprise.

4 结束语

关系分句是英语限定从属分句中最重要的分句之一;也是学习者最为常用的从句。由于受到汉语语言形式和汉语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习者在学习定语从句的时候, 特别是关于其“关系词”的选择的问题的时候, 往往有许多需要注意和难以理解的地方。基于此, 全面介绍了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联系与区别, 以期为学习者学好这类重要的从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T].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环境限制 篇11

限制性定语从句对被修饰的先行词有限定制约作用,使该词的含义更具体,更明确。限制性定语从句不能被省略,否则句意就不完整。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不十分密切,只是对其作一些附加说明,不起限定制约作用。如果将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省去,主句的意义仍然完整。

二、 外在表现形式不同

限制性定语从句因与先行词关系密切,所以不可以用逗号将其与主句隔开;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不十分密切,所以可用逗号将其与主句隔开。

【例1】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he used to live. 这是他曾经生活的地方。

【例2】 Mr. Zhang,who came to see me yesterday,is an old friend of mine. 昨天来看我的张先生是我的老友。

在例1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密切,为限制性定语从句,不可用逗号将其与主句隔开。在例2中,定语从句与先行词关系不密切,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用逗号将其与主句隔开。

三、 先行词内容有所不同

大多数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往往为某一个词或短语,而特殊情况下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先行词也可为整个主句,此时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由which引导。

【例1】 A middle-aged woman killed her husband, which frightened me very much.由语境可知,令“我”恐惧的内容应为“一个中年女子杀害了自己的丈夫”这整个一件事,因此先行词为整个主句,此时应由 which 引导定语从句。

【例2】 A five-year-old boy can speak two foreign languages, which surprises all the people present.由语境可知,令所有在场的人感到惊讶的内容是“一个五岁男孩会讲两门外语”这整个一件事,因此先行词为整个主句,此时应由 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四、 关系词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一) that 不可用于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所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均可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大多数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可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但 that 不可。

【例】 他没通过这次考试,令我很失望。

误:He didn’t pass the exam,that disappointed me.

正:He didn’t pass the exam, which disappointed me.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同学误认为只有 which 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如果先行词指人,则用 who, whom或 whose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指物可用 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表时间或地点且在从句中作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时,可用 when,where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例1】 We’ll graduate in July, when we will be free.

我们7月份毕业时便自由了。

【例2】 Last Sunday they reached Nanjing,where a conference was to be held. 上周末他们到达会议所在地南京。

(二) 关系代词替代情况不同

关系代词 whom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可用 who 代替 whom,但 whom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不可用 who 来代替。

【例1】 This is the girl whom I met in the street. 这是我在街上碰到的女孩。

先行词the girl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可用 who 代替 whom。

【例2】 A young man had a new girl friend,whom he wanted to impress.

那个年轻男人有了让他想珍惜的新女友。

先行词a new girl friend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不可用who代替whom。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先行词指人时可用 that 代替 who/whom,但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先行词指人时,不可用that代替who/whom。

例:她有一个姐姐,她是教师。

误: She has a sister, that is a teacher.

正:She has a sister, who is teacher.

(三) 关系代词省略情况不同

关系代词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可以省去,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所有关系词均不可省。

【例1】 This is the book(which/that)he lost yesterday.先行词the book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关系代词 which 或 that 可以省略。

【例2】 The book, which he lost yesterday, has been found。先行词the book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作宾语,关系代词which不可省。

(四) as引导定语从句时的用法

1. as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通常用于the same…as, such…as结构中。

【例1】 I want the same shirt as my friend’s. 我想和朋友有件同样的T恤。

【例2】 Such machines as are used in our workshop are made in China.

我们车间使用的这种机器是中国制造的。

2. 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既可放在主句之前,也可放在主句之后,用来修饰整个句子。通常用下列句型:as is known to all, as is said, as is reported, as is announced, as we all know, as I expect 等。

【例】 As I expected, he got the first place again in this mid-term examination. 就像我猜的那样,他在期中测验中又得了第一。

3. as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与which的区别:

①当主句和从句语义一致时,用as;反之,用which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例1】 He made a long speech, as we expected.

像我们猜的那样,他的演讲很长。

【例2】 He made a long speech, which was unexpected.

没想到他的演讲很长。

②当非限制定语从句为否定时,常用which引导。

【例】 Tom drinks a lot every day, which his wife doesn’t like at all. 汤姆每天都喝很多酒,他的妻子十分厌恶。

4. 定语从句有时不直接紧靠先行词,中间由一个定语、状语或谓语隔开。这种定语从句叫做分隔性定语从句。

【例】 There is an expression in his eyes that I can’t understand. 他眼里有种情感我读不懂。

5.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有时可以用“介词+which”来代替。

【例】 October 1, 1949 was the day on which(=when )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1949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6. 当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是带介词或副词的固定短语动词时,短语动词的各个固定部分不要拆开。

【例】 The sick man whom she is looking after is her father. 那个她在寻找的病人是她爸爸。

7. 介词在关系代词前,只能用which和whom,且不能省略;介词在句尾,关系代词可以省略。

同步练习

一、 根据句子意思,用介词+关系代词whom或which完成下列句子

1. The person____________________I spoke just now is the manager that I told you about.

2. The pencil____________________ he was writing broke.

3. Wu Dong,____________________ I went to the concert, enjoyed it very much.

4. The two things____________________Marx was not sure were the grammar and some of the idioms of English.

5. Her bag,____________________she put all her books, has not been found.

二、 选择填空

1. The man__________visited our school yesterday is from London.

A.whoB.which

C.whomD.when

2. The woman__________is talking to my mother is a friend of hers.

A.whoseB.who

C.whomD.which

3. Because of my poor memory, all__________you told me has been forgotten.

A.thatB.which

C.whatD.as

4. Do you remember those days__________we spent along the seashore very happily?

A.whenB.where

C.whichD.who

5. Tom t took away the camera because it was just the same camera__________he lost last week. 

A.whichB.that

C.whomD.as

【参考答案】

一、 1. to whom 2. with which

3. with whom 4. about which

5. in which

二、 1-5 ABACD

环境限制 篇12

显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是不可或缺的;虽然限制仅是手段而非目的, 但终究是基本权利的樊笼,因而也有必要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加以规范。否则,公权力极容易以限制是为了保护为籍口, 冠冕堂皇地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 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自身也必须接受从根本大法的高度进行限制。这涉及到的范畴就是公民基本权利规范的限制范式问题了。

一、限制之理由

1.公共利益———实质意义限制。在宪法学上, 限制基本权利的理由一般包括: 公共利益的维护、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防止侵害他人权利。但是国家功能的实现和国家的生存、防止侵害他人权利两者其实可以属于广义的“公共利益的维护”,因而,一般情况下宪法将公共利益作为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直接理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宪法这条规定不能简单地与后面的数条并列视为公民的基本义务, 应当看成是表明社会公益和他人的权利对公民权利行使的界限。无独有偶:德国基本法第11条首先规定了公民的迁徙自由,随即又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基础,将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特别负担时,或联邦或州的生存或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面临危险时,为处理传染病危险、 自然灾害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或为保护青少年以防堕落或为预防犯罪活动有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予以限制”,在第14条关于财产权的规定中则直接规定“财产权的行使应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利益”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无法给予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行诸万事而不惑”的定义乃至界定标准,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受益主体的不确定性,利益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主体对于客体自我满足程度的感知,因而一群人所认为公共利益在另一群人看来也许是公害,公共利益因而是因人而异的;另一方面,一般理念往往根据“公共”一词简单地将公共利益的对象界定为多数人的利益,即从数量上来界定,然而多数人的利益未必全然符合公共利益,否则就会鼓励“多数人的暴动”,而从现代宪法理念看,公共利益更注重质量方面的强调,因而公共利益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正因为如此,诸多法学专家担忧“公共利益”概念存在滥用的可能。这种担忧是不无道理的,因着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种国家权力及其运作行为,莫不是为了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无论是对基本权利的规定、限制, 还是基本义务的履行,抑或国家权力的侵犯,都可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这就形成一个悖论:一方面,对基本权利的保障,是国家公共利益所必需。但是,另一方面,对于限制人民基本权利,也是基于公益而为之。有学者建议缩限公共利益的概念,而以“公共福祉”概念取代“公共利益”概念,唯有那些经过“选择的、重大的、特别的公益”才属“公共福祉”之概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所谓“公共福祉” 和“公共利益”仅有“质”上的差别,在概念和目标上是相近的。

因而,公共利益作为限制基本权利之理由并不已足,至少需对公共利益进行具体化处理,就规范层面而言即需要立法者用立法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种不确定概念在有宪法诉讼制度或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也许可以由宪法解释制度予以具体化,但是在那些宪法诉讼制度缺失的国家,这种空泛的“公共利益” 概念要么流于口号而难以发挥作用,要么成为公权力肆意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借口。因而在实证法理念下对基本权利做限制时,不宜对“公共利益”概念陈义过高。

2. 法律保留———形式意义限制。以 “公共利益”概念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有其固有的缺陷,因而,从形式意义上对基本权利进行限制益显必要。法律保留是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或侵犯,必须依法律方可为之。法律保留与前面所述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公共利益是以宪法本身对一个涉及基本权利的限制方面, 就目的上的许可性问题所作之规定;而法律保留则是涉及执行这个目的许可性方面的执行工具之相关制度,必须以法律来限制。二者一个规定限制的实质,一个规定限制的形式,共同构建了基本权利限制的理由。

这种立法在各国宪法中不乏实例。 德国基本法中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多采用 “由法律或基于法律”的经典表达予以规定,第2条第2款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只有依据法律才能对此类权利予以干涉。”德国基本法第5条规定:“一般法律和有关青少年保护及个人名誉权的法律性规定对上述权利予以限制”。诸如此类,第8条第2款还规定了“对于露天集会的权利,可制订法律或根据法律予以限制”。

法律保留的法理渊源出自“宪法委托”的理念,将形成和限定基本权利的权力授权给立法机关,其主要是基于民主性考量。既然是“宪法委托“,那么限制权利的规定只有经过由人民代表组成的议会立法通过,才可以看成是经过人民的同意,也才算是获得了法理的民主正当性,目的在于对抗行政权力。同时,根据 “重大性理论”原则,这种限制方式一方面承认只有权利者自身才有权对其自身重要权利作出限制,另一方面其“法律” 指的是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又充分体现着“依法限制”的法治理念,可谓贴切,因而法律保留也常常被学术界称为“国会保留”。

法律保留原则固然体现着民主性和法治观念,但是这种立法体例其实是将宪法的立法义务转移给了普通立法机关,这并非不可,不过这种权力的授予, 一方面使得立法机关的立法任务增加, 而当立法机关不作为时,又只能仰赖于宪法本身或者行政司法力量;另一方面有些基本权利,如生命权、拒绝人体试验的权利等等并不适宜于法律保留,而需要宪法保留才能体现其重要和神圣。

因而,单纯的法律保留及其后来发展的重大性理论,基于对立法者的绝对信赖和对行政机关的部分授权,都有可能使立法权或行政权以立法或行政方式 “合法”地侵害或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 而单纯的宪法保留则容易挂一漏万,且不适宜在立法技术上与宪法文本实现良好协调,因而采用何种法律保留方式还需要长期探讨。

二、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之模式

上述是基本权利的两大主要限制理由———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在基于一定理由对基本权利限制上,世界各国在立法体例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基于各国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差异性,因而在对公共利益位阶做层次分明的界定前,难以用公共利益对各项基本权利逐条界定其限度,而只能在列举完基本权利之后做总括式的一般限定,自不必多言;而法律保留有单纯的法律保留、加重的法律保留和无限制保留的区别,因而有可能对不同的权利予以不同的规定。

1.概括式限制。概括式限制即在系统罗列公民基本权利后,在章节结尾处附以一项概括式的基本权利限制条款,使得前述罗列的基本权利条款一般性地受制于该条的限制。例如我国宪法第51条在规定基本权利之后,开始规定基本义务条款之前,就对其作了概括式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尽管我国宪法第40条在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之后,也特别地基于刑事侦查这一公共利益之需求对其进行了限制,但是总体看来,整个基本权利章节仍然是以概括式限制为主基调,与德国基本法中的分层限制是有本质区别的。

概括式限制仿佛是立宪者对宪法确认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作一个整体性规定,似乎保障了各项权利之间平等保护、 平等受限的法律地位,然而这种限制实则是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各项基本权利内容抑或本质上的差别,忽视了不同权利类型限制程度也应当不同,客观上造成了“属性不同的基本权利经由同一的限制而被侵害”,使得这种条款更倾向于政治教化和道德宣传的作用,而少了规范性的法律品格,从而不利于宪法实施的具体操作。

2.区别式限制。区别式限制的典型是德国基本法,德国基本权利规范的典型样态分为两部分:基本权利保护领域和基本权利限制要件,也就是不厌其烦地在每条权利条款后面对该项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当然这种限制性规定是藉于不同类型的法律保留来实现的:单纯的法律保留仅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由法律或根据法律而予限制,而不再有其他要件限定,例如第2条第2款规定:“人人享有生命和身体不受侵犯的权利。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只有依据法律才能对此类权利予以干涉”。

加重的法律保留需要在单纯的法律保留基础上另增加其他前提性要件,例如第11条第2款规定:“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基础,将给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特别负担时,或联邦或州的生存或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面临危险时,为处理传染病危险、自然灾害和特别重大事故时,或为保护青少年以防堕落或为预防犯罪活动有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对迁徙自由权予以限制”,即在“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之外”另行增加其他条件,方能限制迁徙自由。

无法律保留限制是指未对某项权利作出可以“由法律或根据法律予以限制” 的规定,如德国基本法第1条(人的尊严)、第3条(平等权)等规定,这似乎表明了这些权利不受限制,不过根据德国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基本权利的社会连带性以及整体宪法秩序,无法律保留限制之权利依然应受到宪法理念内在限制是毋庸置疑的。

这种差异化限制的方法,使得立法者针对不同基本权利而拥有相应的立法裁量权。相对于一般法律保留,立法者所获得的裁量权弹性最大;对于特别法律保留而言,立法者进行利益裁量的许可权就被大幅限制;至于那些不受法律保留限制的公民基本权利,立法者进行利益裁量的许可权就被彻底废除。因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基本权利,看似区别对待, 实则是以分层限制的保障模式,实现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实践意义上的公正呵护。这种差异化模式能对公民基本权利精准地实现了保护并着限制、限制并着保护。不过其问题在于容易使人误以为其将基本权利进行了不同位阶的划分而给予区别对待,尤其当不能合理解释何以此种权利予以单纯法律保留而对彼种权利予以加重法律保留时。但是,小瑕不掩大瑜,这种分层限制体系其实足见德国宪法是何以“认真对待权利”的,这种不厌其烦的精巧缜密的规定,足见德国基本权利条款之真实性与有效性。

3.混合式限制。我国《宪法》虽以概括式限制为主,但是在个别条款中也有限制性规定,德国基本法虽以分层限制见长,也依然在有概括式的限制规定,比如第19条第1款:“依据本基本法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予以限制的,该法律须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不得只适用个别情况。此外,该法律须指明引用有关基本权利的具体条款”。

可以这么说,并不存在完全纯粹的概括式或区别式限制,更由于单种限制模式有其不足,故而兼采众长式的混合式限制模式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正在通过大法官释宪制度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各自优劣,已如上述,不再多言。

三、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

对基本权利规定限制要件,是为国家介入私人领域提供合宪性理由,在限制要件的范围内限制基本权利的才能视为是合宪性干预,然而基本权利限制毕竟不是目的而只是作为手段,因而对基本权利之限制本身亦应予以限制,以防国家公权力不断侵蚀乃至掏空基本权利。故规范基本权利限制使之合宪者,有学者称之为“合宪性理由”,这些“合宪性理由”构成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在对基本权利限制之限制方面,德国基本法堪称世界楷模。

1.不得侵犯实质内容原则。德国基本法对基本权利限制的首要原则,是第19条第2款的规定:“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害基本权利的实质内容”。客观价值秩序观念的建立,形成了基本权利双重性质, 即基本权利的主观权利性质和客观价值秩序性质。如果说“主观权利”是强调公民基本权利作为“个人权利”的属性,“客观法”就是强调作为约束公共权力的“法律”。

基本权利客观价值秩序的彰显,益使基本权利成为立法机关建构国家各种制度的原则,也构成行政权和司法权在执行和解释法律时的上位指导原则。这一点在基本法第1条第3款规定“下述基本权利为直接有效地约束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法则”不难看出。

不过就何谓“实质内容”而言,并无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德国曾有学者认为可以限制某些人之人权,但不可以限制所有人之人权,使该项人权之规定完全不存在。而联邦宪法法院则采取相对论理论,这种理论主张以利用手段是否过分(即比例原则)和有无更大法益冲突(即法益权衡),来判断是否侵犯基本权利的实质内容,联邦法院其实也并未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而意在个案中进行具体判断。不过,这一条款极大的解释弹性,使宪法法院能够在个案判决中自如运用以保护对基本权利的过度侵犯,其功能不在小。

2.个别立法禁止原则。个别立法禁止原则在德国基本法也有所体现,第19条规定:“依据本基本法规定,某项基本权利可通过法律或依据法律予以限制的, 该法律须具有普遍适用效力,不得只适用个别情况”。可以说这一条款是基本法第3条第1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基本权利限制领域的体现。这种规制的目的在于使得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变成一种公平的负担,因而与“特别牺牲”之征收概念相区别,前者是对所有人的一般限制,而后者则是对特定人的个别处分, 前者无需补偿,而后者则必须予以补偿。

个别立法禁止原则使得宪法的平等权获得实践,特定人群不会遭受法律所加诸的特别利益或不利益之待遇,预防了在基本权利领域立法可能出现的特权或歧视。不过这毕竟是一种理念,在立法实践中它无法杜绝立法者把所想要规范的具体个案,包装在“抽象规范”的外表之下,对不同收入人群规定不同纳税比率的现象已足以说明该原则约束之有限性。德国历史上一直有制定“措施性法律”的传统,究其根本,这种立法就是采取具体措施来达成特定目的。这种特殊法律形式尽管存在不少批评,但现实生活中亦大有裨益,故联邦宪法法院却并不认为这种立法违背个别立法禁止原则加以禁止。

3.指明条款原则。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1款规定:“该法律须指明引用有关基本权利的具体条款”。旗帜鲜明地要求限制人权之法律必须明确化、实证化,其目的显然是为了防止法律适用机关(行政或司法) 恣意扩张对基本权利限制的范围。这样一种指明条款原则因而形成了对立法者的警示功能,要求立法者立法时须有相当的注意义务,这样就通过对立法者之限制间接构成了对司法和行政的限制,从而形成基本权利对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的一般防御。这一原则体现着法治国家“法律实证化”和“保护基本权利”之特色。

综上所述,保障基本权利是目的、限制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这就要求基本权利限制本身亦须受到一定的规制,具体包括限制之理由、限制之模式、限制之限制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从公民基本权利的对立面论证了基本权利保护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权利的表达范式与基本权利的限制范式,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建构了基本权利的规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国家作为重要议题,在此,从根本大法层面分析公民基本权利规范的限制范式, 当有其现实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张千帆.从宪法到宪政——司法审查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8(1)

[2]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韩大元.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宪法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胡峻.宪法中公民权利条款的立法表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

[5]蒋清华.基本权利宪法保留的规范与价值.政治与法律,2011(3)

[6]刘建辉,张强.论宪法公民基本权利设定方式的完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

[7]张薇薇.“人权条款”:宪法未列举权利的“安身之所”.法学评论,2011(1)

[8]刘连泰.《国际人权宪章》与我国宪法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9]陈新民.论宪法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元照出版社,1999

[10]陈新民.公共利益的概念.三民书局,1992

【环境限制】推荐阅读:

限制坡度05-18

限制发布05-22

限制信息05-27

限制解释05-29

政策限制07-11

限制使用07-13

司法限制07-29

出口限制08-10

法律限制08-10

权利限制08-12

上一篇:科学进步下一篇:任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