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种植模式

2024-09-20

适宜种植模式(精选7篇)

适宜种植模式 篇1

1 胡萝卜生产概况

(1) 胡萝卜是一种营养丰富、质脆味美的蔬菜, 李时珍称为菜疏之王。胡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 约在13世纪, 胡萝卜从伊朗引入中国, 发展成中国长根生态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统计数据, 目前种植胡萝卜的国家已达72个, 全球胡萝卜种植收获面积达120万hm2 (1 800万亩) 、总产量达2 683万t。其中, 中国48万hm2 (720万亩) 、俄罗斯9.7万hm2 (146万亩) 、美国7.6万hm2 (114万亩) 。我国胡萝卜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西北与东北的部分省份, 其中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的种植面积分别为5.7万hm2 (86万亩) 、3.7万hm2 (55万亩) 和3.4万hm2 (51万亩) 。

(2) 发达国家或地区对胡萝卜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起步早、投入大、发展快, 早已实现了专用化、成套化和系列化。欧美等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实现了胡萝卜收获机械化, 其收获机械以联合收获居多, 联合收获又以牵引式为主, 以液压驱动为主。

我国对胡萝卜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起步晚, 无论是同主要粮食作物比, 还是同发达国家比均有较大差距。目前, 我国胡萝卜生产环节的作业现状是, 胡萝卜施肥主要靠人工完成, 土地耕整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 机械作业面积达80%~90%;胡萝卜播种作业为人工撒播, 部分地区使用条播机, 机械作业面积不到20%;田间管理中植保环节使用传统的植保机械, 其他工作以人工作业来完成;胡萝卜收获主要主要依靠人工完成, 机械化收获基本处于空白。人工作业效率低, 劳动强度大, 增加了生产成本, 阻碍了胡萝卜生产产业化发展。

我国胡萝卜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装备的研发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还需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基础上, 加大机具的研发力度, 尽快满足生产需要。

2 胡萝卜种植模式

(1) 我国胡萝卜种植模式有平作、垄作, 平作有撒播、条播, 行距多样;垄作有一垄单行、一垄双行、一垄三行、一垄四行等且垄距多样, 种植模式繁杂, 给实现机械化生产带来极大困难。通过对我国胡萝卜主产区胡萝卜生产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按照胡萝卜种植模式种植农艺要求, 优化设置8种不同的种植模式, 在河南省和辽宁省建立胡萝卜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 进行胡萝卜种植模式对比试验。通过对胡萝卜产量、商品率、机械作业适应性、种植成本与收益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得出产量高、商品率高、效益好、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胡萝卜种植模式。

(2) 试验设置了8种种植模式, 具体如下。

模式一。一垄播种一行, 垄距40 cm, 垄顶宽15 cm, 垄底宽30 cm, 垄高15 cm。

模式二。一垄种两行, 垄距53 cm, 垄顶宽30 cm, 垄底宽43 cm, 垄高15 cm, 小行距8~12 cm。

模式三。一垄种两行, 垄距56 cm, 垄顶宽30 cm, 垄底宽46 cm, 垄高15 cm, 小行距8~12 cm。

模式四。一垄种两行, 垄距60 cm, 垄顶宽35 cm, 垄底宽50 cm, 垄高15 cm, 小行距8~12 cm。

模式五。一垄种三行, 垄距85 cm, 垄顶宽60 cm, 垄底宽80 cm, 垄高15 cm, 小行距12~18 cm。

模式六。一垄种四行, 垄距110 cm, 垄顶宽90 cm, 垄底宽100 cm, 垄高20 cm, 小行距12~18 cm。

模式七。低畦条播, 畦宽100 cm, 畦梗宽20 cm, 畦深10cm, 行距15 cm。

模式八。平畦撒播, 先将畦内土壤深翻28 cm左右, 翻后耧平耙细, 将种子 (可与湿沙混合) 均匀撒播于畦面, 株行距为12×12 cm

3 试验研究分析

3.1 胡萝卜产量对比分析

从表1看出, 模式二 (一垄种两行, 垄距53 cm) 、模式三 (一垄种两行, 垄距56 cm) 、模式六 (一垄种四行, 垄距110cm) 、模式七 (低畦条播) 、模式八 (平畦撒播) 的亩产量比较高。模式一 (一垄一行, 垄距40 cm) 、模式四 (一垄两行, 垄距60 cm) 、模式五 (一垄三行, 垄距85 cm) 的亩产量相对较低。

1亩=1/15hm2

3.2 胡萝卜商品率对比分析

从表2看出, 模式二 (一垄种两行, 垄距53 cm) 、模式六 (一垄种四行, 垄距110 cm) 、模式三 (一垄种两行, 垄距56cm) 、模式一 (一垄播种一行, 垄距40 cm) 的商品率、商品产量比较高。模式七 (低畦条播, 畦宽100 cm, 畦梗宽20 cm, 畦深10 cm, 行距15 cm) 、模式八 (平畦撒播) 胡萝卜条形粗短、易分叉, 商品率、商品产量相对较低。

3.3 胡萝卜机械收获适应性对比分析

从表3看出, 模式一至模式六 (垄作模式) 便于机械通过, 损失率、损伤率较小。模式七、八机械通过性差, 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 只能依靠人工作业。

3.4 种植成本与收益对比分析

(一垄种四行, 垄距110 cm) 、模式三 (一垄种两行, 垄距56 cm) 、模式一 (一垄播种一行, 垄距40 cm) 的商品产量高, 采用机械播种、收获相比人工播种、收获节省了成本, 纯收益比较高。模式七 (低畦条播) 、模式八 (平畦撒播) 商品产量比较低且成本高, 纯收益比较低。

4 结语

综合分析八种种植模式胡萝卜产量、商品率、机械收获适应性和经济效益得出:模式七 (低畦条播) 、模式八 (平畦撒播) 收获机械无法通过, 商品率、商品产量低, 生产成本高, 效益低, 应该淘汰。模式一 (一垄播种一行, 垄距40 cm) 、模式四 (一垄两行, 垄距60 cm) 、模式五 (一垄三行, 垄距85 cm) 垄距不一致, 不利于标准化生产, 产量较低, 没有相应轮距动力机械, 应该在生产中逐步淘汰。模式二 (一垄两行, 垄距53cm) 、模式三 (一垄两行, 垄距56 cm) 和模式六 (一垄四行, 垄距110 cm) 的商品率、商品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模式二、模式三两垄垄距与模式六一垄垄距基本一致, 可使用同一种机械进行作业。因此, 模式二、模式三和模式六可以作为最佳种植模式优先推广。

通过进行胡萝卜种植模式试验, 农机农艺融合, 优选出了产量高、效益好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胡萝卜种植模式, 制定了胡萝卜机械化生产栽培农艺规范, 研发生产配套作业机械, 构建了胡萝卜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引导农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对提高胡萝卜生产机械化水平, 对于推动我国胡萝卜生产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非适宜季节常绿乔木种植技术 篇2

植株内的水分是否平衡, 直接决定了植株栽种成活率的高低。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 以植株的正常生长而言, 常绿乔木的种植时间在2~4月初植株刚刚冒出新梢之后, 在9月底~11月底植株生长就将停止, 这段时间被称作植株栽种的适宜季节。下面针对非适宜季节的常绿乔木栽种问题, 还有怎样提高其成活率展开一些研究讨论。

1 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1.1 栽植穴及栽植土处理

栽种穴直径要比土球直径大30~50cm, 其深度要比土球厚度大10~20cm。对栽种土进行处理是为了改善植株生长的环境条件, 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促进植株的生长, 提升种植质量。对栽植土进行处理的范围和深度要依据植株生长状况和根系特征来决定, 不仅要达到植株生长需要的土壤厚度, 还要对栽植土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 在必要情况下还要进行客土、施肥、消毒等措施, 而且在栽植时要处理好排水的问题。

1.2 树木的选择

除了树形、树种要满足设计规范之外, 植株自身的好坏也会影响非适宜季节种植的成活率。需要选择那些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有条件的话要选择最近2~3a内经过苗圃移栽过的植株, 即“熟苗”。

1.3 树木的起挖与包装

在植株被挖起之前, 可以先对植株进行必要的修剪, 达到便于运输和减少水分蒸发的目的, 而且还可以提高非适宜季节植株种植的成活率。在修剪之后, 可向树冠喷洒一些抗蒸腾剂, 这能够关闭植株气孔, 减少植株内部的水分蒸发。非适宜季节种植的常绿乔木的土球直径要比植株的根径大8~10倍, 土球的一般厚度要达到直径的70%左右, 尽量将植株的根系保存完整。为了避免土球在运输时散球, 可用编织袋或者草绳将其包裹起来。

1.4 苗木的运输

非适宜季节的植株种植要按需进行, 将树苗挖起整理好之后, 要及时的运往目的地栽植, 如果距离较远, 则可以在傍晚或者午后起挖, 运输在夜间进行, 在第2天清晨进行栽植。如果利用吊车, 那么受力吊绳需要将土球捆扎起来。在运输途中, 要用苫布等材料将树冠和土球覆盖起来, 减少水分蒸发。

2 树木栽植

2.1 修剪

非适宜季节的常绿乔木的栽植通常要进行除夜剪枝的工作, 即把不必要的病虫枝、枯枝等剪掉, 特别是要剪掉刚刚生长的新梢, 还有剪掉一些叶片。通常情况下需要剪掉树冠总量的1/2或1/3, 以保持植株原有的形态。

2.2 栽植

2.2.1 保水剂

保水剂能够慢慢的释放出水分, 所以能够减少植株遭受干旱的危险。在栽植之前, 可以在坑穴里加入保水剂, 即把素土和保水剂进行混合, 均匀的撒在土球四周, 然后压实 (保水剂具体用量根据说明书而定) 。

2.2.2 通透性

提高深处根系的通透性能够提升根系的生命力, 所以在对含水较多的植株例如榕树、杉木等进行栽植之前, 需要在坑里加入一些石块或者是沙子来提高植株根系的透气性。

2.2.3 种植深度

种植的深度通常要达到植株根茎的2~3cm, 坑的底层要覆盖10~20cm厚的土层。栽植时要将土壤分层压实, 以确保土壤和土球完全接触, 通常每回填30cm就要使用木棍压实, 但是不能对根系或者土球造成破坏。

2.2.4 保护树皮

在使用吊车时, 要使用吊绳把土球捆扎起来, 树干可以用辅助吊绳捆扎, 不过要尽量避免划伤树皮。

2.2.5 栽植朝向

栽植时必须要考虑植株姿态和朝向, 要将美观的那一面面朝前方。

2.2.6 浇水

依据树坑的规模, 可以围一个10~20cm高的围堰用于浇水, 浇水要及时, 即所谓的“定根水”要在栽植完毕后立即进行。从外向内进行浇水, 只需要给土球外缘浇水即可, 植株不发生倾斜时再将植株浇透。

3 种植后养护管理

3.1 支撑

栽植完成以后要用支架将植株固定好, 避免倾斜, 还要避免植株根系松动从而影响植株成活率。通常使用双支柱法以及三支柱法。支柱的高低要保持一致。在支柱和树干接触的部分要垫软物, 避免将树皮磨坏。

3.2 树冠处理

在栽植完成之后可依据植株的种类向树冠及时的喷洒抗蒸腾剂, 使植株的气孔暂时关闭, 减少水分蒸发。

3.3 浇水

在浇定根水之后, 还需要依据天气变化适当的浇水。对于树干和树冠可适度的进行喷水, 时间是在每日上午10:00或者下午17:00, 还要将绑缚的草绳浇透。

3.4 缠干、遮荫

卷干, 即缠干, 也就是用草绳将树干绑缚起来, 达到减少蒸腾作用的目的。因为是在非适宜季节进行植株的栽植, 所以条件允许时应该搭建荫棚给树冠遮荫, 还要避免阳光直射, 减少树冠的水分流失。树冠要和遮阳网保持50cm的距离, 以确保棚内空气的流动性, 遮荫度在70%最为适宜, 要让植株受到一些散射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通常是在7~9月搭建荫棚。

4 结束语

适宜种植模式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位于铜锣乡铜锣村龙家寨组一农户责任田, 地势平坦, 开阔向阳, 海拔842 m, 土壤肥力均匀中等, 前作为绿肥。供试杂交玉米品种为黔兴20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 分别为:5.25万株/hm2 (75 cm×25 cm) ;6.00万株/hm2 (75 cm×22 cm) ;6.75万株/hm2 (75 cm×20 cm) ;7.50万株/hm2 (75 cm×18 cm) 。3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40.3 m2。各重复间间距80 cm, 重复内处理间间距50 cm。

1.3 试验实施

玉米采用营养块或营养球育苗。采用配方施肥[1,2]。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 不同种植密度生育期基本一致, 无差异, 即表明种植密度与玉米生育期关系不大。

2.2 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 株高有随密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 5.25万株/hm2处理最矮, 为136.3 cm;7.50万株/hm2处理最高, 为141.8 cm。密度对穗位高影响不大, 密度增加, 穗位高略有增高。随着密度增大穗长有缩小的趋势, 5.25万株/hm2处理最大, 为25.1 cm;7.50万株/hm2处理最小, 为20.7 cm。随着密度增大穗粗有缩小的趋势, 5.25万株/hm2处理和6.00万株/hm2处理最大, 为4.5 cm;7.50万株/hm2处理最小, 为3.8 cm。随着密度增大秃顶长有增大的趋势, 5.25万株/hm2最小, 为1.3 cm;7.50万株/hm2处理最大, 为1.8 cm。随着密度增大穗粒数有缩小的趋势, 5.25万株/hm2处理最大, 为639.1粒;7.50万株/hm2处理最小, 为521.7粒。密度对百粒重影响不大, 密度增加, 百粒重略有减小。密度对折干率没有影响, 各种植密度处理均为62%。随着密度增大理论产量有增大的趋势, 5.25万株/hm2处理最小, 为11.274 t/hm2;7.50万株/hm2处理的最大, 为12.834 t/hm2。

2.3 产量

各处理实测产量结果见表3。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 重复间F值为1.38, 小于F0.05, 表明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处理间F值为62.50, 大于F0.01, 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表4) 。对各处理产量进行LSD比较结果表明, 6.75万株/hm2处理和7.50万株/hm2处理的平均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极显著高于5.25万株/hm2处理和6.00万株/hm2处理;7.50万株/hm2处理极显著高于6.00万株/hm2处理和5.25万株/hm2处理;6.00万株/hm2处理显著高于5.25万株/hm2处理 (表5) 。

注:t0.05=2.447, t0.01=3.707, 产量显著差异标准值为1.39, 产量极显著差异标准值2.1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玉米组合黔兴201密度以6.75万株/hm2和7.50万株/hm2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而极显著高于5.25万株/hm2和6.00万株/hm2的产量;5.25万株/hm2的产量显著低于6.00万株/hm2的产量。此密度区间内, 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密度增加, 生产成本相应增加, 因此从产量和生产成本2个因素考虑, 6.75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3,4,5,6]。

摘要:杂交玉米黔兴201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 杂交玉米黔兴201高产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和7.50万株/hm2, 生产上以6.75万株/hm2为佳。

关键词:杂交玉米,黔兴201,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参考文献

[1]王瑞莲, 韩凤英, 曹巨峰, 等.玉米新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1) :36-37.

[2]王秀萍, 刘天学, 李潮海, 等.高产条件下浚单20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5) :16-17, 22.

[3]师学珍, 白润娥, 杨相甫, 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3) :16284-16285.

[4]王学军.高寒冷凉区地膜覆盖玉米栽培密度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3) :41, 51.

[5]孙建军, 铁双贵, 齐建双, 等.郑白糯918不同种植密度效应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7) :35-36.

适宜种植模式 篇4

1 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利合16

1.2 试验方法:采用大区对比法, 不设重复, 每个小区面积30米×4垄×0.7米=84平方米。

2 试验设计

2.1 垧保苗7万, 株距24.0厘米, 垄距70厘米。

2.2 垧保苗8万, 株距17.8厘米, 垄距70厘米。

2.3 垧保苗9万, 株距15.8厘米, 垄距70厘米。

3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于鹤山农场科技园区内, 土地平整, 肥力中等偏上, 黑土, 前茬大豆, 秋耙茬, 秋平地, 5月2日机械夹肥起垄, 肥量垧尿素120公斤, 磷酸二胺170公斤, 硫酸钾55公斤, 腐殖酸100公斤。5月11日人工拉线等距点播, 6月12日深松, 6月15日、6月22日中耕, 6月22日人工追尿素150公斤, 然后中耕。9月20日人工掰棒, 测鲜重。10月5日考种脱粒。

4 试验调查结果 (见表1, 2, 3)

5 结果分析

5.1 2012年4月-9月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2341.1℃, 降水383.3mm, 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利, 是一个丰收年份。但8月12日17时30分有9级大风.风速21.4米/秒, 10分钟内降水24.4mm, 造成部分玉米倒伏。

5.2 不同密度处理对生育期无明显影响, 成熟期正常, 后期脱水较慢。

5.3 不同密度处理, 株高稍有变化。

5.4 不同密度处理, 穗位无明显变化, 但9万株/垧的处理穗位不整齐。

5.5 增加密度, 利合16倒伏面积增加, 抗倒伏能力下降。

5.6 增加密度, 利合16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均下降, 分别为3.9%、1.1%、12.0%、10.4%。

5.7 不同密度处理, 产量水平较为接近。

6 结论

6.1 利合16种植密度从7万增加9万/垧, 穗长变化较小, 穗小但比较均匀, 说明该品种是稳产类型。

6.2 利合16种植密度从7万增加9万/垧, 穗位无明显变化, 株高变化较小, 说明该品种可以密植。

适宜山西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推荐 篇5

审定编号:晋审薯201100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中早熟, 出苗到收获80 d左右。株型直立, 生长势强。株高60 cm, 茎绿色, 叶绿色, 花白色。薯形圆, 皮黄色、光滑, 肉白色, 芽眼较浅, 结薯集中, 单株结薯数3~4个, 商品薯率88%。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检测, 块茎干物质含量24.9%, 淀粉含量15.6%, Vc含量24.2 mg/100 g, 还原糖含量0.21%, 粗蛋白含量2.34%。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山西省早熟组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1 831.4 kg/0.067 hm2, 比对照增产9.4%, 6个试点中5个增产。

栽培要点:在播种前20 d将种薯出窖, 剔除病、烂薯后, 在15℃~20℃的散射光条件下催成短壮芽;种植密度4 000~4 500株/0.067 hm2;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田间管理以早为主, 早除草、早浇水、早施肥、早中耕、高培土, 一促到底;加强蚜虫及早疫病防治。

适宜区域:适宜山西马铃薯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晋薯17号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7002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 株高70 cm左右, 分枝多, 匍匐茎短。叶小而色绿, 侧小叶3对, 顶叶常齿连, 花冠白色, 天然结实少。薯块扁圆形, 黄皮黄肉, 芽眼较深。植株生长势强, 出苗期较长, 结薯早而集中, 单株结薯3~4个, 商品薯率85%以上。块茎休眠期中等, 耐贮藏。中晚熟种, 生育期110 d左右。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 干物质含量21.4%、淀粉含量15.7%、还原糖含量0.43%、Vc含量12.7 mg/100 g, 鲜薯和粗蛋白含量1.7%。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了山西省马铃薯苗头品种生产试验, 全省6点平均单产1 713.7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5.8%。

栽培要点:以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播前催芽。种植密度为3 000~3 500株/0.067 hm2。播前要施足底肥, 并配合一定数量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田间管理前期以促为主, 早中耕、增地温, 适时追肥, 块茎形成期浅中耕、高培土, 促进薯块膨大和成熟, 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

适宜区域:适宜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栽培。

大西洋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8002

引种单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 植株分枝中等, 株高50 cm左右, 茎基部紫褐色, 茎秆粗壮, 生长势较强。叶深绿, 复叶肥大, 叶缘平展。花冠浅紫色, 可天然结实。块茎介于圆形和长圆形之间, 顶部平, 淡黄色薯皮, 白色薯肉, 表皮有轻微网纹, 芽眼浅, 块茎大小中等而整齐, 结薯集中。出苗到成熟90 d。块茎休眠期中等, 耐贮藏。食用品质优良, 适合油炸薯片。

抗病鉴定:植株不抗晚疫病, 对马铃薯轻花叶病毒PVX免疫, 较抗卷叶病毒病和网状坏死病毒, 感束顶病、环腐病, 在干旱季节薯肉有时会产生褐色斑点。

品质分析:鲜薯淀粉含量15.0%~17.9%, 还原糖含量0.03%~0.15%。

产量表现:2003年在朔州市的右玉、平鲁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 平均单产1 497.4 kg/0.067 hm2。

栽培要点:每0.067 hm2密度4 500株左右。沙壤土种植, 生长期不能缺水缺肥, 并做好晚疫病的防治和使用优质脱毒种薯。

适宜区域:适宜山西省北部一季作区高肥水地栽。

津引薯8号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2001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 株高60 cm左右, 茎紫色, 生长势强, 分枝少, 叶绿色, 茸毛中等多, 复叶大、下垂, 叶缘有轻微波状, 侧小叶3~5对, 排列较稀。花序总梗绿色, 花柄节有色, 花冠蓝紫色, 瓣尖无色, 花冠大, 雄蕊橙黄色, 柱头2裂, 花柱中等长, 子房断面无色。花粉量多, 天然结实性较强。浆果深绿色有种子。块茎长椭圆形, 顶部圆形, 皮色淡黄, 肉鲜黄色, 表皮光滑, 块大而整齐, 芽眼数少而浅, 结薯集中, 块茎膨大速度快。出苗至成熟60~70 d。

品质分析:干物质含量17.7%, 淀粉含量12.4%~14.0%, 还原糖含量0.03%, 粗蛋白质含量1.55%, 维生素C含量13.6 mg/100 g鲜薯。

抗病鉴定:抗Y病毒和卷叶病毒 (PLRV) ;晚疫病:植株易感, 块茎轻感。环腐病:植株轻感, 块茎中抗。

产量表现:一般每0.067 hm2产量为1 600 kg左右。

栽培要点:每0.067 hm2种植密度4 000~4 500株。因该品种耐水肥, 块茎对光敏感, 应及早中耕培土, 二季作栽培应催芽晒种。

适应地区:适宜山西省大同、忻州、朔州、吕梁、太原等地地膜覆盖早熟栽培。

希森4号

品种来源: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利用费乌瑞它做母本、9304混8做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 出苗后70 d左右收获。株型直立, 株高55 cm左右, 茎绿色, 复叶大, 叶缘平展;花冠白色, 易落蕾落花, 不能天然结实。块茎椭圆形, 大而整齐, 黄皮黄肉, 表皮光滑, 芽眼浅, 结薯集中, 耐贮藏。

抗病性鉴定:经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抗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 田间轻感马铃薯卷叶病毒, 退化速度慢;植株感晚疫病, 由于早熟, 可起到躲病作用。

品质分析:鲜薯含干物质含量21.4%、淀粉含量13.4%、还原糖含量0.4%、粗蛋白含量2.2%、维生素C含量14.2 mg/100 g。产量表现:2009年—2010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早熟品种区域试验, 生育期晚于对照津引薯8号4~5 d, 2009年6个区试点均表现增产, 平均单产1 752.9 kg/0.067 hm2, 比对照津引薯8号增产24.7%;2010年6个区试点均表现增产, 平均单产2 081.2 kg/0.067 hm2, 比对照增产11.9%。两年区试验平均单产1 917.0 kg/0.067 hm2, 比对照增产17.36%。2010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早熟组苗头品种生产试验, 生育期晚于对照1 d, 6个点均增产, 平均

单产1 892.3 kg/0.067 hm2, 比对照品种津引薯8号增产11.4%。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 土壤疏松肥沃, 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播种前催芽, 种薯切块时充分利用顶芽优势, 每一个切块质量30~40 g。适期播种, 密度5 000~5 500株/0.067 hm2。施用有机肥做基肥, 化肥做种肥, 化肥 (马铃薯专用肥) 用量为50~75 kg/0.067 hm2。及时中耕培土。根据天气情况, 及时防治晚疫病及其他病虫害。

适宜地区:适宜山西马铃薯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晋薯14号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4002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 分枝较少, 茎秆粗壮, 叶片肥大, 叶淡绿色, 花冠白色, 株高75~90 cm左右, 天然结实少, 薯型长圆形, 黄皮白肉, 芽眼深浅中等, 结薯集中, 单株结薯4~5个, 薯块较大, 大中薯率90%左右。中晚熟品种, 从出苗到成熟110 d左右。抗旱性较强, 耐贮藏。

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2.3%, Vc含量14.9 mg/100 g, 淀粉含量15.9%, 干物质含量22.8%, 还原糖含量0.46%。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苗头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1 926.2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7号增产23.6%。

栽培要点:每0.067 hm2留苗3 000株, 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 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密度为3 500株/0.067 hm2左右为宜。

适宜地区:可适宜在山西省大同、朔州、忻州、太原等马铃薯一季作区种植。

晋薯16号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700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 株高106 cm左右, 分枝数3~6个。叶形细长, 叶片深绿色;花冠白色, 天然结实少, 浆果绿色有种子。薯形长扁圆, 薯皮光滑, 黄皮白肉, 芽眼深浅中等。植株整齐, 结薯集中, 单株结薯4~5个, 大中薯率达95%左右。块茎休眠期中等, 耐贮藏。中晚熟种, 从出苗至成熟110 d左右。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 干物质含量22.3%、淀粉含量16.57%、还原糖含量0.45%、Vc含量12.6 mg/100 g (鲜薯) , 粗蛋白含量2.35%。

晋薯18号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800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 生长势强, 株高55~60 cm, 茎粗10~12 cm, 分枝数6~10个。叶片深绿色, 花冠白色, 结薯集中, 单株结薯4~7块。薯形椭圆型、黄皮淡黄肉、芽眼浅、薯皮光滑, 商品薯率80%。中晚熟品种, 从出苗至成熟106 d左右。

抗病鉴定:植株抗花叶病, 轻感卷叶病, 抗旱性较强, 块茎休眠期中等, 耐贮藏。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干物质含量20.9%, 淀粉含量11.8%, 还原糖含量0.23%, Vc含量12.7 mg/100 g。

产量表现:2006年—2007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区域试验, 2006年全省6点平均单产1 606.4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2.7%;2007年全省6点平均单产1 489.21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4.6%。两年平均单产1 547.8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3.6%。

栽培要点:播种前施足底肥, 最好集中窝施。每0.067 hm2种植密度为3 000~3 500穴。有灌水

条件的地方在现蕾开花期结合浇水每0.067 hm2施氨肥15~20 kg, 可增加产量10%~20%。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锄草、高垄培土。

适宜区域:适宜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栽培。

产量表现:2004年—2005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中晚熟组区域试验, 2004年全省9点平均0.067 hm2产量为1 889.1 kg,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1.5%;2005年全省7点平均单产1 824.3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23.3%。两年平均单产1 856.7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7%。2006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苗头品种生产试验, 全省5点平均单产1 640.7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10.9%。

栽培要点:种植密度3000~3500穴/0.067 hm2。播种前施足底肥, 最好集中窝施, 有灌水条件的地方在现蕾开花期浇水施肥, 每0.067 hm2追施氮素化肥15~20 kg。及时中耕、锄草、高培土, 促进薯块膨大和成熟。

适宜区域:适宜山西省马铃薯一季作区栽培。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W953×FL475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由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引进。

特征特性:早熟, 出苗至收获生育期63 d左右。株型直立, 生长势强, 株高52 cm, 分枝少, 枝叶繁茂, 茎与叶均绿色、复叶大, 叶缘微波浪状, 花冠白色, 块茎长圆形, 淡黄皮、淡黄肉, 薯皮光滑, 芽眼浅, 匍匐茎短, 结薯集中, 薯块大而整齐, 商品率77.7%。田间表现比较抗旱。

抗病鉴定:接种鉴定, 高抗花叶病毒病, 抗重花叶病毒病, 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

品质分析:鲜薯淀粉含量12.2%, 干物质含量18.3%, 还原糖含量0.41%, 粗蛋白含量2.02%, 维生素C含量19.0 mg/100 g。蒸食品质优。

产量表现:2009年—2010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早熟组苗头品种生产、引种试验, 其中2009年5个生产试验点有4个表现增产, 块茎平均产量为1 524 kg/0.067 hm2, 比对照津引薯8号增产4.8%;2010年6个生产试验点有5个表现增产, 块茎平均单产为1 750 kg/0.067 hm2, 比对照津引薯8号增产4.6%。两年平均单产1 647 kg/0.067 hm2, 比对照津引薯8号增产4.5%。

栽培要点:春季平播行距为60~70 cm, 株距20~25 cm, 每0.067 hm2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留种田为提高繁殖系数, 每0.067 hm2可增至6 000~6 500株。选择土质疏松、灌排方便地块播种, 忌连作, 禁止与其他茄科作物轮作。施足基肥, 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 早施少施追肥。及时除草、中耕和高培土, 促使早发棵、早结薯, 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可明显提高产量, 但要防止因施肥浇水过多而徒长。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 以利收获贮存。二季作区适合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二季作区留种春季适当早收, 秋季适当晚播, 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 拔除病株。

适宜区域:适宜晋南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 晋北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晋薯15号

审定编号:晋审薯2006001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晚熟种, 生育期115 d左右。株形直立, 株高85~100 cm, 茎秆粗壮, 分枝多, 生长势强。叶色深绿, 叶卵圆形, 复叶肥大, 花冠白色, 柱头2裂, 结实性中等。平均单株结薯4个, 薯型扁圆形, 淡黄皮、淡黄肉, 芽眼深浅中等, 结薯集中, 薯块中等大小, 大中薯率80%以上, 较耐盐碱。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分析:干物质含量23.2% (比重1.0965, 淀粉含量17.5%) , 鲜薯贮藏50 d后还原糖含量0.49%, 粗蛋白含量2.2%, Vc含量12.4 mg/100 g。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苗头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1 653.8 kg/0.067 hm2, 比对照晋薯14号增产6.4%。

栽培要点:本品种为晚熟种, 一季作区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为宜, 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播前催芽, 种植密度3 300~3 500株/0.067 hm2;施足底肥, 配合一定数量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加强田间管理, 前期以控为主, 适时追肥, 深中耕分次培土;块茎形成期促下控上, 促控结合, 浅中耕, 高培土, 促进薯块膨大和成熟。

富顺县油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篇6

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浅丘区、沱江下游, 位于E104°40′~105°15′、N28°55′~29°28′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333km2, 县境海拔高度大部分在300~350m之间, 最高点597.6m, 最低点241m。河流属沱江水系, 沱江由北向南纵贯县境, 境内沱江河段长94km, 年平均流量350m3/s。

油茶在我国分布很广, 从地理范围来看, 在E98.18°~122.20°, N18.10°~34.40°, 海拔高度多在600m以下, 适宜低山丘陵地带, 土壤p H值在4.5~5.5之间, 主要利用低山、丘陵的林地。富顺县林业用地面积25377.9hm2,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地形以馒头状浅丘为主, 占总面积90%以上, 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大县、农业大县、人口大县。随着富顺县经济发展, 发展油茶产业既不与粮争地, 又能充分发挥本地的山地资源优势[1], 将成为富顺县山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产业, 是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和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 油茶林具有生产管理相对简单, 投产后收益期长的优点, 对低收入群众集中区域和劳动力大量转移之后的低山区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富顺县油茶树种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分析, 并针对富顺县主要灾害性天气对油茶树生长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为富顺县大力发展油茶树种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富顺县农业气候特征

富顺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同步等特点。春季气温回升快, 但不稳定, 寒潮活动较频繁;夏季雨量丰沛, 分配不均, 雨热同步, 多夏伏旱, 局部有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 多秋绵雨, 局部有秋涝;冬季无严寒, 多雾寡照, 雨水稀少。

2 油茶树种植的基本气候指标

油茶树要求年平均气温16~23℃, 花期平均气温10~20℃, 最适温为12~13℃, 其春梢在气温稳定通过10℃开始抽发;年平均降雨量800mm以上, 年日照时数1500~2200h, 盛花期日照时数大于100h, 盛花期阴雨天数小于13d, 盛花期相对湿度75%~85%, 无霜期200d以上[2,3]。

3 富顺县油茶树种植气候适应性分析

3.1 热量条件

影响油茶生长和产量的主要热量因子有:年平均气温、生长发育期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寒潮、霜冻等。在其他条件适合的情况下, 油茶生长结果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6℃以上, 最适宜年平均气温为18~20℃, 最冷月平均温度6℃以上, 极端最低温度-10℃以上;要求其花期的最适平均温度为12~13℃;≥10℃的年活动积温在4800℃以上, 最适宜为5500~6500℃, >35℃的高温日数<20 d。

富顺县年平均气温18.0℃, 最冷1月平均气温7.6℃, 最热8月平均气温27.2℃,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3℃, 极端最低气温-2.1℃, 历年高温日数在15d左右;花期 (10~12月) 平均温度13.9℃;≥10℃的年有效积温5791.9℃;富顺县没有出现<-10℃的日数, 无霜期351d, 从冬季到春季和从春季到初夏气温回升均较快, 这也是富顺县油茶生产的有利气象条件之一。从2月下旬~3月上旬起,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对油茶的萌芽抽稍展叶都很有利, 为果实饱满打下基础。从3月下旬~4月上旬起, 气温均稳定在15℃以上, 能满足油茶果实形成的需要。

从以上热量条件分析得出:富顺县年平均温度为适宜, 花期温度为适宜, 高温日数15d (<20d) 有利于油脂转化积累和果实成熟, 幼果生长期间不受冻害。因此, 富顺县大力发展种植油茶树具有较好的热量条件, 温度条件指标为适宜。

3.2 水分条件

水分对油茶树生长、开花、结果以及果实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油茶树水分条件要求年降雨量在800~2000mm, 年降雨1000mm以上有利于油茶树的生长结果, 最适宜的降水量在1200~l600mm, 且要求降水量大多集中在3~9月;7~9月是油茶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对土壤水分敏感的时期, 干旱缺水势必影响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转化, 降低出油率, 有“七月干球, 八月干油”的说法。富顺县总降雨量多年平均为1017.1mm, 盛夏 (7~8月) 总降水量历年平均值379.4mm, 在正常年份 (伏旱未发生年) 能够满足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转化。

从以上水分条件分析得出:富顺县全年降水量为适宜;在油茶果实形成期, 水分充足, 有利于油茶果实的生长和油脂的转化。因此, 富顺县水分条件能够满足油茶树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 水分条件指标为适宜。

3.3 光照条件

油茶树属喜光植物, 是逐步从半阴过渡到阳性的树种, 油茶树盛花期日照时数多, 阴天少, 一般来年的产量相对较高。油茶树丰产光照条件要求:日照l800~2200h, 全年日照百分率在35%以上, 盛花期日照时数>100h。

富顺县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97.1h, 最多可达1451.0h, 其中历年8月日照最多, 平均可达184.0h;全年日照百分率为27%, 1月和12月日照百分率最小, 仅有9%;花期10月、11月和12月历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56.6h、51.0h和32.1h, 花期各月日照百分率均低于20%, 盛花期出现大于100h日照的频率仅有1%, 没有出现大于140h的年份。

从光照条件来看, 富顺县油茶种植光照存在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富顺县油茶树种植光照条件指标为不适宜。

3.4 湿度条件

油茶树盛花期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在75%~85%。富顺县盛花期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 对油茶开花授粉有利, 富顺县油茶树种植相对湿度指标为最适宜。

4 影响油茶树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

4.1 干旱

从历史资料来看, 富顺县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发生频率分别为54%、48%、66%、40%, 伏旱出现的次数最多, 春旱、夏旱次之, 冬干出现的次数最少。春旱 (3~4月, 连续30d降水总量<20mm) 发生时, 水分不能满足油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叶抽梢推迟, 影响油茶座果率;富顺县伏旱 (7~8月, 连续20d降水总量<35mm) 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中旬, 出现持续时间在30d以上严重伏旱的频率为12%, 对正值油茶果实生长和油脂的转化产生有不利影响, 造成果实不饱满、含油量降低以及产量、品质下降。

4.2 秋绵雨

秋绵雨一般雨量不大, 雨日多, 持续时间长, 秋绵雨每年都有, 只是出现的时间早迟, 持续时间长短, 降温幅度大小, 对油茶树花期危害程度轻重有所不同。秋季较为集中的降水易导致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处于缺氧状态, 造成根部腐烂, 严重时可导致油茶树整株死亡, 同时还会影响油茶树正常开花授粉, 使座果率降低, 导致减产。

富顺县秋绵雨发生频率为94%, 发生频率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 富顺县秋绵雨主要发生在9月中下旬~10月上中旬, 处于油茶树开花期, 以10月绵雨最为显著, 9月次之, 11月最弱, 持续时间最长的达18d。富顺县10月 (始花期) 年平均雨日数17d, 11月 (盛花期) 年平均雨日数11d, 根据油茶盛花期雨日≥13d为油茶开花的受害指标, 出现≥13d雨日的频率为23%。总体来讲, 虽然秋绵雨发生频率高, 但主要发生在10月始花期, 这时的雨日数虽偏多但对产量形成影响并不大, 而作为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盛花期, 年平均雨日数为适宜, 且出现阴雨不利天气条件频率偏低, 有利于开花授粉和来年产量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影响油茶树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的气候因子主要有光、热、水等, 通过对富顺县油茶树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富顺县的热量和雨量条件能够较好的满足油茶树各个生育阶段和产量形成所需的气候条件, 但日照不足, 特别是在花期的日照缺失较重, 影响最为突出。为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丘陵地带坡向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有关, 南坡获得的辐射量比水平面多, 故造林尽量选择地势较开阔、坡度不大且向阳 (南坡和东坡) 的丘陵地带, 要合理配置油茶林结构来进一步提高其光能利用率, 从而尽量降低因本地光照不足给油茶树的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 根据富顺地区的气候条件特点, 选择适应当地的优良品系, 根据地势地形, 合理布局。

油茶树最重要也是最体现经济价值的是果油, 而果油形成的关键期7、8月份也正是富顺县伏旱发生的时间段, 且发生频率较高, 对果油品质形成威胁较重。因此, 选育优良品种, 建立同一花期、花时、同一果熟期的油茶林分布, 是提高油茶产出率的有效途径;同时, 在此期间应特别加强做好油茶树的水肥及相应的管理, 进一步减轻干旱对油茶树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少韩, 李桂梅.油茶地理气候区划分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 1988, 1 (6) :608-613.

[2]赖英度, 陈曦勤, 黄子芹.巴马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 30 (13) :57-59.

适宜种植模式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 介于北纬30°09′~30°46′和东经115°45′~116°30′之间。全县气候四季分明, 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是季风性气候十分典型的地区之一, 属沿江1年2~3熟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 年平均日照1 937.7h, 无霜期249d, 冬夏长而春秋短。年平均降雨量1 460.1mm, 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份, 气候特点总体适宜油菜生产。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棕壤、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水稻土等。

1.2 基础工作条件

采用基础资料为:属性数据包括第2次土壤普查所编撰的土壤志、2005年开始进行的“测土面积配方施肥”项目所获得的耕地调查点资料 (包括采样点坐标、基本情况、土壤农化分析数据) 、县乡村基本情况统计以及其他相关文本资料和数据资料。空间数据包括1∶50 000土壤图、地形图以及行政界图、土地利用图等。数据处理和管理软件包括ACCESS数据库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1.3 技术流程

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图件, 并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分析和处理, 建立适宜性评价数据库;选取评价指标, 确定单因素权重, 即建立隶属函数模型及层次分析模型;利用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行政区划图确定评价单元, 提取评价单元属性, 包括土壤化验数据、田间调查数据、社会经济要素等评价指标属性;根据建立的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等级, 获得各等级耕地面积, 编制适宜性分布图等。

1.4 基础数据处理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历史数据主要来自第2次土壤普查编撰的《太湖土壤》中的土壤属性数据、利用Excel提取其中有效数据, 并进行分类、整理, 利用Access将所获取的数据建库。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主要包括田间试验示范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土壤化验数据等, 通过统一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录入软件,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其他数据包括灌溉渠道、农田水利、湖泊、河流、公路等资料, 经过筛选、分类、整理后建库。

空间矢量数据包括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 经过完整性检验后扫描得到图象文件, 在GIS软件中经过矢量化、几何校正、建立拓扑关系以及投影转换后, 以shape格式存入矢量数据库。空间栅格数据 (测土配方采样点) 经过完整性检查后数字化, 得到采样点位图并作投影转换, 将点位图通过关键字段连接外部数据库, 通过克吕格插值得到栅格数据, 存入栅格数据库。

1.5 参评因子选择及其权重确定方法

参评因子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其对适宜性有较大的影响, 在评价区域内的变异较大, 便于划分等级,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与生产的密切相关性等原则的前提下, 确定地貌类型、耕层质地、耕层有机质、p H值、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锌、灌溉条件、排涝能力等11项评价指标。

参评因子赋值采用隶属函数模型, 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 将选定的评价指标与耕地生产能力的关系分为戒上型、峰型、直线型以及概念型等类型的隶属函数。利用县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隶属函数分析模块对太湖县11个评价指标确定隶属函数模型。参评因子权重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模型进行, 将太湖县11个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构建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出各因子的组合权重, 结果见表1。

1.6 评价单元确定与赋值方法

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3个图层进行数字化叠加, 合并小单元格后形成评价单元图斑。该评价单元属于同一乡镇, 具有相同的土壤类型、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既满足了对耕地作物种植适宜性的评价, 也便于耕地利用与管理, 全县耕地共确定评价单元4 540个。评价单元中, 点位数据如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 先进行插值, 形成栅格化的点位图, 与评价单元图叠加后, 采用加权统计的方法给评价单元赋值。矢量数据如耕层质地、地形地貌等, 直接形成矢量图, 与评价单元图叠加, 再采用加权统计的方法为评价单元赋值。

1.7 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评价方法

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评价采用目前常用的自然要素评价的指数进行, 其关系式为:IFI=b1x1+b2x2+……+bixi+……+bnxn

式中:IFI为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指数;xi为耕地某自然属性 (评价指标) ;bi为该属性对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的贡献率 (层次分析法获取的该属性的权重) 。

采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对太湖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进行等级划分, 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

2 结果与分析

2.1 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面积统计与空间分布

检索评价单元属性库, 统计耕地油菜适宜性各等级的面积, 太湖县耕地油菜种植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面积及比例见表2。

从太湖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评价图 (见图1) 可以看出, 高度适宜耕地主要分布在太湖县沿长河和沿湖地区, 适宜耕地广泛分布在太湖县零星地区, 勉强适宜耕地集中于太湖县水库附近及丘陵地区, 沿东西线分布较大, 不适宜耕地分布在太湖县北部地区。

2.2 各等级耕地利用建议

2.2.1 高度适宜。

此类耕地分布较为分散, 新仓、徐桥、大石、江塘等地分布面积较大, 其他地区亦有少量分布。此类耕地主要特点是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利设施较好、灌溉排涝能力较强, 灌溉保证率平均大于70%, 且土壤养分含量丰富, 无缺素现象。对于此类耕地, 应当切实加强保护, 尽量避免建设用地等占用此类耕地, 同时注意做好养地, 合理调整化肥施用量和投入比, 防止土壤酸化和盐渍化。

2.2.2 适宜。

此类耕地主要分布在晋熙、小池、北中、百里、弥陀等乡镇, 占太湖县耕地总面积的45%。此类耕地地势相对平坦, 灌溉能力较强, 影响此类耕地油菜种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养分, 尤其是有效磷含量不高, 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由于适宜耕地分布面积较广, 因此加强此类耕地的管理和保护是太湖县实现油菜高产、稳产的保证。针对适宜耕地养分特别是有效磷含量低的特点, 可因时适量增加磷肥用量, 合理调配复合肥比例, 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 改善土壤养分结构, 达到以磷增氮的效果, 消除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因素。

2.2.3 勉强适宜。

该类耕地集中分布在晋熙、小池等乡镇, 其影响油菜种植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灌溉水源及水利设施不配套, 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另外, 土壤养分含量不高, 最重要的是此类土壤有效磷含量太低, 难以维持油菜正常生长的生理需要。对于此类土壤应当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和采取其他配套措施, 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区域水利条件, 增施磷肥, 提高磷肥利用率, 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 使之满足油菜生长需要。

2.2.4 不适宜。

该类耕地面积较小, 主要分布在寺前、天华、牛镇等山区丘陵一带, 地势起伏较大, 无灌溉条件, 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等含量都很低, 且多是缺少人为管理的望天田, 改良此类耕地难度较大。此类耕地可因地制宜的发展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 以增加经济效益;坡度大的耕地, 需退耕还林。

3 结论

将GIS技术引入到耕地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中, 实现了数据、资料的统一管理, 规范了数据标准, 实现了评价单元的自动划分,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建立的数据库可以通过试验数据、遥感资料及时更新, 增强了成果适用程度, 具有明显的优势。

太湖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以适宜和勉强适宜级别为主, 面积约为29 463.73hm2, 分别为17 839.33hm2、11 624.40hm2;耕地油菜种植高度适宜和不适宜的面积分别约为5 384.40 hm2、3 712.93hm2,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45.5%、29.6%、13.7%、和11.2%。勉强适宜以上合计占耕地总面积的88.8%。

不同适宜性级别的耕地限制因素不一样, 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应该因地制宜,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维护和提高耕地的油菜生产力, 确定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摘要:通过对太湖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样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和筛选, 利用GIS和“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太湖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其中: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面积分别约为5 384.40hm2、17 839.33hm2、11 624.40hm2和3 712.93hm2, 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3.7%、45.5%、29.6%和11.2%。

关键词:油菜种植,耕地,定量分析,GIS,安徽太湖

参考文献

[1]卢祖瑶, 杨平, 李贤胜, 等.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9) :85-87, 12.

上一篇:非稳态气动力下一篇:创业类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