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适宜性评价

2024-10-23

地适宜性评价(精选12篇)

地适宜性评价 篇1

摘要:以郧县为例, 研究了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因素, 构建了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对各单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对郧县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依据评价结果, 采用自然间距法, 将全县未利用地分为最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宜耕等级, 并用聚类分析方法, 对未利用地宜耕开发潜力进行分区。该方法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因素, 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可以为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AHP,GIS,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湖北郧县

我国人口众多, 人口基数大, 人均耕用地资源不足, 是我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大量耕地被规模不断扩大的城镇建设活动所占用,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因此, 实行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的政策,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未利用地是缓解用地紧张, 保证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 国际上也逐渐认识到了未利用地其特殊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特征, 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进行未利用地开发整理项目[2,3]。在国内, 自从1999年实施新《土地管理法》开始, 国家通过征收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筹集专项资金, 设立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全国已设置了多个未利用地开发整理试点区[4,5]。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土地用途是否适宜及适宜程度而进行的工作, 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是土地科学中的热点课题, 是国土开发整治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依据。其为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确定土地利用的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高效率地开发利用未利用地, 对未利用地适宜性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基础。从各种相关文献资料和国内未利用地开发整理试点区运作效果来看, 研究多是注重单方面因素, 研究结果较为片面, 对未利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科学性有限, 存在着“边开发边破坏”的恶性循环[6,7]。因此, 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未利用地宜耕资源, 本研究借助GIS技术, 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等各类因素, 研究了未利用地开发宜耕适宜性评价方法, 并基于该方法, 对鄂西北山区郧县的未利用地宜耕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1 研究区概况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汉江中上游, 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之间, 鄂西北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 地跨东经110°7′~111°15′, 北纬32°25′~33°15′。北依秦岭, 南接巴山, 处于秦岭与巴山东延余脉之间。地势西南和西北高, 向中部汉江谷地倾斜, 形成马蹄状环绕峡谷和盆地相间的地貌。汉水横贯中间, 由西向东, 区位优势独特, 背秦巴为椅, 面汉江而坐。素有“东控荆襄, 西制汉中, 南通川东, 北承商洛”之说, 史有“鄂之屏障、豫之门户、陕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称。地处我国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最北部, 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湿润, 光照充足, 冬少严寒, 夏少酷暑, 气候温和, 常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870 mm, 年日照时数1 900 h。

2 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

2.1 选定参评因子

影响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有关的众多指标, 选择参评因子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未利用地宜耕适应性评价划分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通过对湖北省郧县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综合调查, 与专家交流反复论证筛选, 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后, 确定了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参评因子。自然因素包括未利用地平均坡度、土壤厚度、有机质含量、p H值、岩石露头度和土壤侵蚀度;资源因素包括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系数和未利用地面积;经济因素包括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社会因素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和灌溉保证率。本文在选择参评因子时遵循差异性和现实性原则, 选取对本地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使土地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2.2 确定参评因子权重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各要素的不同要求, 土地适宜性评价要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才有其实际的意义[8]。在评价单元中, 不仅要反映各评价单元内的差异, 而且要反映参评因子之间的区别。根据每个参评因子对该区域未利用地评价单元综合分值的贡献程度的大小赋予相应的权重, 确保所选的参评因子能恰当地反映其对综合分值的贡献程度[9]。目前, 在土地评价中评价因素权重确定的方法很多,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主观赋权法, 由专家根据经验判断各评价指标相对于评价目的的相对重要程度, 然后经过综合处理获得指标权重。如层次分析法 (AHP) 、专家征询法 (Delphi) 法等。另一类为客观赋权法, 各个指标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自动赋权, 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墒值确定法等。运用主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 反映了决策者的意向, 但决策或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运用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 评价结果虽然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 但没有考虑决策者的意向[10,11]。

本研究选取了多指标决策模型, 模型中参评因子权重的确定应用了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提出的层次分析法 (AHP) , 在YAAHP软件中对每2个参评因子进行比较判断相对优劣程度, 构造出判断矩阵, 并对经过专家的判断思考给出标度的矩阵进行满意程度的验证, 即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确定最终的指标权重, 此方法对生态条件复杂的山地县城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具有优势[12]。经过层次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到所有参评因子的权重后, 为了方便标准化处理, 使所有参评因子处于同一量化单位中。通过该评价模型计算后得到研究区各评价单元宜耕适宜性综合得分, 得分范围为0.154 9~0.741 7分。

3 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分区

3.1 评价单元的确定

评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并用于进行制图的基本区域。确定评价单元以保证评价结果落实到一定的区域上, 从而对其进行鉴定、评估, 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由于土地整理多是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或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 因此以土地利用现状的地块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单元较为合适[13]。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 目前土地适宜性评价中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较常见的有2种:一种是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栅格单元, 以划分的每个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另一种是将各个单因子分级图叠加后的最小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郧县未利用地图斑分布比较零碎, 故充分运用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以叠加分析后的最小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这样评价单元内土地属性、土地质量相对一致, 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可信。

3.2 未利用地宜耕适宜等级的划分

为了表示不同适宜性在全县的分布并将全县的未利用地划分为不同潜力区,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区内未利用地的范围。本研究结合郧县的地形地貌, 依托土地分等成果, 选择土壤质地不为砂土、土壤p H值在6.0~8.0之间, 剔除坡度大于25°、土层厚度小于20 cm和土壤侵蚀剧烈的区域作为未利用地宜耕评价范围。应用Arcgis软件中自然间距分类法 (Natural Breaks) , 此分类方法可根据分值变化的特征以变化剧烈的区域作为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的等级划分界限, 划分出研究区内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评价的最终结果 (图1) 。

由郧县未利用地宜耕适宜性分区图可以看出, 图中的一、二、三、四级潜力区分别对应最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最适宜和中度适宜开发为耕地的区域主要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中东部地区和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而勉强适宜和不适宜开发为耕地的区域则主要位于地势较高、水资源相对匮乏的中西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

对郧县宜耕适宜性的未利用地按乡镇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郧县各个乡镇不同级别潜力区面积。郧县未利用地一级潜力区占全县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面积的22.77%, 二级潜力区占全县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面积的47.55%, 三级和四级潜力区面积所占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面积比例相当。其中最适宜开发为耕地的区域主要位于城关镇中西部、安阳镇、城关镇、柳陂镇、茶店镇、梅家铺镇和刘洞镇, 这些区域大部分均位于县域内主要河流水域周边, 水资源条件良好, 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 土壤肥力较好, 适宜耕作;而不适宜开发为耕地的区域大致分布在五峰乡、胡家营镇和叶大乡, 这些区域坡度大, 灌溉条件较差, 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限制性明显, 不适宜开发为耕地。

4 结语

本文以湖北省郧县地区耕地这类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为例, 以土地的自然属性为基础, 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经济和社会状况, 通过层次分析法, 筛选13种参评因子构建评价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因子所占权重, 通过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郧县土地整理中未利用地按耕地开发潜力和适宜程度进行了评价分级。最终将全县的未利用地按开发为耕地的适宜程度划分为最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不同级别的潜力区划分为郧县未利用地的开发时序提供参考依据。未利用地开发活动的实施必然要借助一定的工程措施, 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一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 会对该区域内的水资源、植被、生物、土层结构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影响。因此, 在对未利用地进行耕地开发活动前, 分析未利用地宜耕开发的生态环境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防止走上“边开发边破坏”的恶性循环之路。

地适宜性评价 篇2

一、中小学图书馆(室)基本情况

我校现在学生635名,兼职管理员数、图书室一个,面积为54m,纸质图书册数19万余册,生均约30本,符合教育育部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二、中小学图书馆(室)图书配备现状

我校图书一部分为“普九”由区级机关统一采购。随着新时期学校、学生对文化的新需求,为确保图书质量和适用性,我校采取相应措施,采购前期,为充分发挥全社会民主监督作用,共同把好图书室图书采购质量关,我们对图书的供应商资质(工商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图书零售许可证书及经营者的“出版物发行职业资格证”等证件)进行审核,并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学校图书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组织召开由师生、家长代表、专家等多方参与的专题会议,确定图书数量、种类,指定专人订购书籍。到书后,组织人员对书籍的版权、纸质、印刷、装订等进行再次检查,严禁盗版及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进入图书室。

三、中小学图书馆(室)馆配图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图书配置不合理。图书虽然每年都有新增复本量大、2旧书多等情况。

2.学校的图书馆对学生的开放低于70%,有40%以上的学生很少去学校的图书馆,图书利用率稍低。

3.图书内容陈旧,与新时代价值观还有差距。

四、政策建议:给出什么条件,可以有效避免不适宜图书进校园。

文化部门能提供更多符合学生阅读的优质图书纳入学校图书室馆藏目录和推荐目录,多渠道改善图书结构比例,建立健全电子图书资源方面的相应机制,确保图书资源质量。

五、提交“奋进之笔”调研报告的内容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对全校师生实行全方位开放阅读,制定了班级借还书时间安排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对师生实行全天候全开架借阅制度,确保师生有充足的借阅时间,使图书室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一是简化图书借阅管理,将图书资源推送到各班图书角,促进师生便捷、有效阅读。

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图书资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选择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了其阅读能力。

四是不断提升教师对图书室重要性的认识,倡导教师自觉利用图书室资源改善教育教学,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教学案例和先进教师典型。

***小学

地适宜性评价 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40-01

通过对西安市临潼凤凰池景区项目拟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灾害现状分析,作出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遭受、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有效保护项目的安全运行,从源头上减轻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工程概况

西安临潼凤凰池景区项目位于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范围内,该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办的王坡村以西,洞北村以北的区域,总占地面积6814亩。

2、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的确定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第5条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是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评估项目重要性确定的。

2.1评估级别

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可划分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和洪积平原区两种地貌类型。评估区内主要发育有新生代地层,其中新生代第四纪黄土分布最为广泛。区内构造断裂较发育。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升与河谷的切割侵蚀。新构造运动强烈,断层发育,区内发生过的地震多属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地震烈度为Ⅷ度区。

本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类型。区内岩体和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一般。

综上分析,规划项目场地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复杂;岩土工程性质一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中等;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总体为中等。

2)建设项目重要性

建设项目规划用地包括:各类度假社区、各类公寓、度假村、度假旅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市场、文化娱乐、休闲体育设施、康复疗养、教育科研、文物古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态旅游绿地、公共交通、道路、广场、市政设施、特殊、市政发展备用地等用地类型。占地面积6814亩。考虑到该项目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拟建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

3)评估级别的确定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确定该项目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

2.2评估范围

依据地质灾害类型、产生条件、影响范围及其地质环境条件,结合项目的特点,确定本次评估区和调查区范围。

评估区范围按规划区边界外扩50m确定。评估区面积约5.05km2。调查区范围按规划区边界外扩100m确定。调查区面积约5.56km2。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根据本次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区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以崩塌和不稳定边坡为主。其中崩塌4处(B01-B04),不稳定边坡7处(P01-P07)。

4处崩塌现状稳定性均为差,B02崩塌现状危险性为小,其余崩塌(B01、B03、B04)现状危险性均为中等。

7处不稳定边坡均是由于砖厂人工取土形成的,现状稳定性均为差,现状危险性均为中等。

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4.1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王坡沟内拟建的生态旅游绿地工程区可能遭受崩塌隐患点B02、B03和B04危险性小。

2) 洞北村丁字沟沟口处B01崩塌隐患点稳定性差。在该崩塌隐患点所处边坡坎上拟建广场,对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威胁,预测危险性小。

3)评估区内的不稳定边坡(P01~P07)处为度假旅馆用地、度假公寓用地、文化娱乐设施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办公管理用地和商业、会议设施用地等,对工程建设存在一定的威胁,预测危险性中等。

4.2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在评估区内沟谷边缘附近的工程施工很有可能引发两高陡边坡附近的变形和破坏,容易引发新的边坡失稳,预测危险性中等。

2)位于王坡沟中下游的沟侧壁上的生态旅游绿地区,在施工过程中会加剧已有崩塌点(B01~B03)的破坏,也会引发侧壁局部崩滑,预测危险性中等。

3)B01崩塌隐患点所处边坡陡坎上拟建广场,这将引发该隐患点附近边坡失稳,因此,预测B01崩塌隐患点附近范围內危险性中等。

4)不稳定边坡(P01~P07)所处边坡顶部拟建度假旅馆、度假公寓等建筑,这将引发该隐患点附近边坡失稳,可能会引发滑坡或崩塌。因此,预测不稳定边坡(P01~P07)附近范围內危险性中等。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根据上述现状及预测评估,将评估区划分为危险性小和危险性中等2级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Ⅰ):面积4.63km2,占评估区总面积的 91.68%。主要分布于评估区内的黄土梁峁沟壑区和洪积平原区,地势相对开阔。该区域地质灾害不发育,由工程施工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施工开挖边坡引起的局部边坡失稳。因此,地质灾害对拟建工程危害程度轻微,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共有7个区域,面积0.42km2,占评估区面积的8.32%。该区域除去王坡沟外,地质灾害不发育,工程施工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是王坡沟附近边坡失稳和局部的砖厂人工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失稳。对拟建工程的危害程度中等,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区域。

6、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目前项目整体规划布局基本合理,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区段,建设场地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区段,对地质灾害采取必要、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建设场地适宜。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临潼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临潼区志,1991.

[2]陕西省地矿厅.西安地区环境地质图集,2000.

地适宜性评价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建成区周边较为平整且适宜开发的用地已日益稀缺。根据会昌县土地资源稀缺和山地丘陵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基于GIS平台, 选取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指标为参评因子, 对会昌县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进行宜建的适宜性评价。因地制宜对低丘缓坡地进行开发和合理利用, 是缓解建设用地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 为政府部门在土地利用与优化的决策上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会昌县位于武夷山余脉西, 南岭余脉北端。东经115.19度至116.02度, 北纬25.09度至25.55度。东邻福建省武平县、南接寻乌, 西南毗安远, 西北连于都, 东北交瑞金, 向南靠广东, 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县域境内东西56千米, 南北长85千米, 总面积271186.19公顷。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 地势周围高、中间低, 自东南往西北略呈掌状倾斜, 其中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5.2%, 东部多山地, 海拔在800米以上, 不少山峰海拔超过千米。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湿润气候区, 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 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 日照充裕光能佳, 雨水不均易旱涝, 四季分明差异大。会昌有丰富的资源, 在区域上地处华南成矿区, 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带, 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丰富。

会昌县位于赣州市东南部, 全县辖6个镇、13个乡, 总人口50万。2012年, 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三年翻番, 分别达到75亿元、19.8亿元、30.5亿元, 分别增长14%、19.5%、35.6%;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23.8:42.7:33.5调整为21.1:43.3:35.6;财政总收入7.5亿元, 增长21%, 公共财政收入5.36亿元, 增长24%;财政支出19.5亿元, 增长3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 是前五年的总和, 增长60%[1]。

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会昌县土地总面积为271186.19公顷。据2010年遥感数据调查统计, 全县农用地面积254758.28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93.94%;建设用地面积12755.04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4.70%;未利用土地面积3672.87公顷, 占1.36%。其中, 水域面积为3257.58公顷, 占1.20%;滩涂沼泽面积70.43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0.03%;沙地和裸地面积为344.86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0.13%。

3 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评价对象

本研究以会昌县全县区域内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为评价对象, 对其开发成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潜力等级进行评价。按其适宜开发为建设用地的程度分为高度适宜 (一等地) 、中度适宜 (二等地) 、基本适宜 (三等地) 和不适宜 (四等地) 4个等级。

3.2 建设用地评价单元的划分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本一致的空间客体, 是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单位[2]。本次会昌县低丘缓坡资源土地适宜性评价中, 选择土地资源调查的单个低丘缓坡地块图斑作为评价单元。通过分析每个评价的单元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在其他利用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反映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特征。

3.3 建设用地评价因素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合理选择评价因子并合理地确定其权重值是提高土地适宜性评价成果质量的关键[3]。参评因素通常包括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根据我国建设用地参评因素和会昌县情况, 本次评价选择地质灾害、交通便捷度、城镇影响度、坡度、高程、坡向、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8个因素。对参评因素进行限制性分析[4], 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权重是指评价因子对评价单元综合分值高低的影响程度[5]。因为每个指标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 需要给每个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 对8个评价因素进行相互间重要程度的比较, 并通过特尔斐法专家讨论方法, 建立判断矩阵。

通过层次分析软件对该矩阵进行层次排序求得得出八个因素的相对权重分别为:0.2010、0.1865、0.1532、0.1355、0.1136、0.0881、0.0655、0.0566, 根据以上条件得出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C.R. (Consistency Ratio) =0.0072, 满足C.R.<0.10, 具有比较满意的一致性。因此得到8个评价因素权重。

3.4 GIS处理技术方法

选用MapGIS软件平台, 利用DEM、DOM分析低丘缓坡资源坡度, 采用判读采集、叠加分析与空间分析的方法, 对所调查区块的现状利用地类面积、海拔高度、区地起伏高差等内容进行计算, 获得低丘缓坡资源评价所需的部分属性数据, 对低丘缓坡资源区地块的形状进行细部调整, 使其更符合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要求。根据所选择的评价因子, 通过扫描矢量化后按照参评因子分级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建立1∶50 000的评价因子图层数据库。其中坡度图、高程图由全市1∶50 000 DEM提取, 同时增加耕地、园地、林地的质量等别数据;增加地灾分布图层;增加公益林分布图层。通过MapGIS对低丘缓坡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的分析, 先后进行数据叠加分析和成果的输出。通过叠加图层得到会昌县可利用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分布图;在MapGIS的支持下, 叠加分析各个评价因子图层, 统计分析得出每个评价基本单元的分值。

3.5 评价体系

根据评价基本单元的得分, 将会昌县低丘缓坡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四个等级[6]。

一等地, >80分, 高度适宜, 社会经济条件好, 区位条件优越, 地基稳定性较好, 可建筑高层建筑, 应当优先作为建筑用地使用;二等地, 70-80分, 中度适宜, 社会经济条件较好, 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作为建筑用地使用的限制性影响因素少, 高层建筑可点岛式布设;三等地, 60-70分, 基本适宜, 社会经济条件一般, 作为建设用地使用需要进行适当的开发和整理, 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 可作为一般低层建筑用地;四等地, <60分, 不适宜, 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使用的限制性影响因素很多, 需要采取比较艰巨的工程措施, 方可作为低层建筑用地, 一般不作为建筑用地使用。

3.6 潜力评价方法

利用土地潜力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土地资源潜力等级Q的计算公式[7], 在此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 划分适宜性等级。公式如下:

式中, A为适宜性评价的综合得分值, Si为某评价单元第i个因素分值, Wi为第i个因素权重, n为评价因素的个数。

4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适宜性等级体系和各评价基本单元的得分, 得到会昌县低丘缓坡宜建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的面积分别为:一等3055.25公顷;二等2758.11公顷;三等1409.53公顷;四等396.19公顷。从评价结果来看, 会昌县所选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等级以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为主, 分别占低丘缓坡重点区块总面积40.1%和36.2%, 基本适宜面积所占百分比为18.5%, 不适宜面积所占百分比为5.2%。

通过以上得出的数据分析表明, 一方面会昌县较好的区域面积较多, 能够很好地支持当地城镇发展建设,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全县区域内存在部分适进性一般的区域, 这就表示限制城镇发展的因素也有很多, 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昌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 要想充分发挥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作用, 就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和相应的政策, 再加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 全方位减少自然因素的限制, 使低丘缓坡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

5 结论

1) 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对其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8]。

2) 通过特尔斐法专家讨论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参评因子的分值以及相应权重, 能较为准确地评定出各评价因子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利用过程中的影响程度。GIS技术作为计算机与地球科学的有效结合手段, 能够综合评价城镇用地适宜性。通过GIS叠加分析影响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多因素因子, 将影响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因子进行量化分级, 各因子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影响程度得到更明确有效的表现, 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3) 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在对其研究上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难度。因此, 在对低丘缓坡宜建适宜性评价的后续研究中, 应该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完善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理论、模型和方法, 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得出评价结果, 为决策机构做出更合理的指引性参照。

摘要:以会昌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为例, 在GIS的支持下, 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在充分考虑影响城镇建设各种因子的基础上选取参评因子, 构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 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讨论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 对其开发成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其开发为建设用地的适宜程度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结果表明: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中, 开发为建设用地中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土地面积占绝大多数, 各占适宜开发为建设用地总量的40.1%、36.2%。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对其开发利用可以为该市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土地资源。

关键词: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GIS,会昌县

参考文献

[1]会昌县统计局.会昌县统计局[Z].2013-2.

[2]温华特.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金华市区为例[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郑磊.基于GIS的大连市金州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9) :235-236.

[4]吴顺辉, 戴军, 甘海华, 等.河源市土地资源潜力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1 (1) :9-12.

[5]刘彦随.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以陕西秦岭山地为例[J].地理学报, 2001, 56 (4) :426-436.

[6]刘卫东.土地资源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 1994.

[7]倪绍祥.土地类型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72-100.

地适宜性评价 篇5

第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背依青松茂林之华山,前拥城廓金溪。学校占地136亩,建筑面积31066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21196平方米。1996年被确定为二级达标学校,2001年根据城区中学布局调整,剥离了初中,办成了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68人,学生人数达2000多人,设36个教学班,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舍整洁规范,各种专用馆室设备较为齐全。学校自创办以来校立足实际,学校发扬“团结、砺志、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提出“德育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办校、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效益。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逐年提高。学校先后获国家级考试规范化考点、省绿化红旗单位、省高中会考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会、省红旗团委、省级花园式单位、市花园式学校、市先进党支部、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市文明学校、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县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单位等多项荣誉。

几年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充实图书馆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多次开展了读书活动与“好书伴我成长”活动,为创建“省级示范图书馆”准备了条件。

根据省教育厅《XXx省中小学示范图书馆(室)评估实施办法》和《XXx省中学示范图书馆(室)评估标准》的要求,我校对图书馆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自评自查,虑心向各位专家和兄弟校图书馆学习,进一步促进我校图书馆的建设,提升、提高图书馆的品位和作用。以下是我校根据《XXx中学示范图书馆(室)评估标准》的内容及指标,对我校图书馆进行自评自查的情况汇报。

一、健全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一职的任命由学校行政会议通过聘任,并享受学校教研组长等同的待遇。我校现图书馆馆长为李碧雄老师,于 年 月由学校任命为我校图书馆馆长。在肖爱军校长的领导下,李碧雄老师负责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学校领导从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的高度上对图书馆的工作进行总体指导,要求李碧雄老师能统筹安排图书馆工作,做好图书馆的日常业务和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密切与学校的教育科学联系,将图书馆工作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整体中,发挥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中心作用。

学校图书馆目前共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专职4人,兼职2人。专职工作人员分工情况,馆长为李碧雄老师,外借部工作人员为李火懋老师;学生阅览室为潘延安、王美容老师,李碧雄老师兼管教材;郭坤鹏老师负责电子阅览室,教师资料室为杨尚銮老师。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全馆工作人员除郭坤鹏老师较为年轻外,年龄都在50岁上下,达到评估标准的要求。

二、努力创造条件,保障基础建设。

2011年,为使图书馆上规模、上档次,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新建图书馆被县委县政府列为我县2011年社会事业重点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356㎡,建筑面积5000㎡,投入了资金1139万元(其中主体建设650万元,附属工程和内部设施489万元)。和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届时该新建图书馆更注重内部的现代化设施配置,有电子网络图书管理系统、学生电子阅览室和电子网络录播系统等先进设施。同时添置了新的书架、期刊架以及阅览桌椅、办公桌椅等。图书馆的使用以及专业的管理软件的运用,使得我校的图书馆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大改善了师生的借阅环境,提高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层次。

新建图书馆为合用馆舍,一二层为图书馆所用。图书馆总面积2600M2,其中第一层面积1600 M2,分区设置有电子阅览室、采编室、书库区、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资料室、期刊部工作间及借阅处;图书馆书库与图书外借处合并在一起,总面积479 M2,借阅处与流通书库合并在一处。完全能满足目前图书文献的上架排放,并留有发展的空间。采编室面积32M2,学生阅览室面积716 M2,共有4人阅览桌65张,设座240个。座位数达到、超过要求的学生人数的10%。教工阅览资料室,面积114M2,教工资料室共有4人阅览桌14张,设座56个,超过要求的教师总数的33%。第二层电子阅览室面积235 M2,配有电脑66台;学术报告厅695 M2。第三层录播室面积85 M2。

图书馆一般设备齐全,有独立的办公台,有书架、目录柜、期刊架、报架、书车、工作用梯、音像资料柜等。图书馆采用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6.5版进行自动化管理。配置有装订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在电子阅览室及采编室配置有空调,在图书馆大厅及书库、学生阅览室安装了摄像头进行监控。其它设备灭火器、防潮、防虫等设备齐全。图书馆设点合理,环境较为安静。图书馆内照明设施齐全,采光适宜。图书馆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防潮、防虫、防尘、防晒、防盗等设施设备均配置到位。外借处、书库区安装了电子防盗门,图书内都放置有防盗磁条。图书馆大厅、书库、电子阅览室、学生阅览室都安装有监控摄像头。

图书馆在馆内环境建设方面注意绿化美化环境,给读者一个清静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人员每天对图书馆进行卫生清理工作,保证图书馆整体环境的整洁。

三、丰富馆藏资源,提高馆藏质量

学校十分重视图书馆做为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不仅要求图书馆每年采购高质的图书,也要求图书馆不断扩充馆藏范围,对音像、多媒体资源加强收藏管理,推进数字资源化建设,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后备资源保障。

图书馆在原有藏书的基础上,至2012年底收藏图书91000册(生均46册),已录入图书为79000册,按2012年我校学生人数1960人计算,生均册数达到标准要求的46册。期刊部图书馆订阅的报刊种数能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2011年订阅刊物100种、报纸28种;2012年订阅刊物110种、报纸40种。我校图书馆工具书存放于教工资料室内,目前共有工具书430种,1210册。我校图书馆还馆藏有较多的非书资料,以满足各学科的教育教研需要。其中录音带、录像带存放于教工资料室中,方便教师借阅,收藏有教学光盘300片、教学录像带490盒、教学磁带360盒。另外还有大量的光盘资料存放于学校的资料服务器中,以光盘塔的形式提供网络读取。我校建有数字图书馆平台“中小学数字图书馆”,配置有专门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器一台,目前共有数字图书9000余册。

四、严格采购程序,保证经费充足

学校在经费上保障图书馆能不断扩充馆藏资源。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经费独立使用,图书馆办公设备、学校订阅的各类报刊、课本、教参等不占用图书馆图书采购经费。图书馆制订有馆藏分析及图书采购计划,以更合理使用采购经费高质

量地进行图书代购。学校对图书采购经费的使用管理完善,图书馆采购人员不经 手现金,采购图书清单先经总务及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由学校账务直接将采购款转入图书供应商帐目上。

五、加强制度建设,注重科学管理

(一)注重常规管理,提升图书馆内部管理水平

我校图书馆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完善的制度保证图书馆人员在工作上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同时全馆工作人员能协作配合,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外借处的工作人员能依据工作细则,对进馆图书进行加工编目,及时上架供师生借阅,同时定期做好各项流通统计。学生阅览室的工作人员能依据工作细则,对到馆报刊进行登到,及时上架提供借阅,并做好学生阅览室的读者到馆登记。教工资料室的工作人员能依据工作细则,整理加工各种教学资料,提供给教师做为教学参考;对下架期刊整理装订。图书馆在每个学年能依据工作实际,并参考学校的工作安排,制订图书馆的学年工作计划。同时,在学年末,再根据本学年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对图书馆的业务建设、读者服务、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等情况进行总结。图书馆在图书采购、管理过程中能建立三帐登记制度。对每批进馆图书进行个别细帐登记,同时做好总括统计。对遗失、破损无法流通、过时的图书登记在注销帐册,同时报学校进行注销。

(二)、加强文献管理,高效服务教育教学

我校图书馆即将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管理软件设置文献集成管理系统,对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实行自动化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能熟练操作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对图书采编、期刊预订及划到、编目等业务工作都能通过管理软件进行。服务端的数据库数据实现每天自动备份。图书馆馆工作人员能用CNMARC格式进行数据的导入与导出工作。

我校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做为我馆类分图书的原则,并根据我馆的藏书实际制订了本馆的图书类分细则,做为图书馆实际类分图书文献的依据。对馆藏图书、过刊合订本及音像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及排架。

图书馆新进馆的图书及期刊,工作人员能依据图书馆制订的工作细则进行验收,登到,加工上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师生借阅。对加工的图书能做到分类正确,财产号、藏书章齐全,书标由软件自动生成打印,粘贴位置统一,整齐美观。图书馆对流通过程中破损、掉页的书刊能及时进行修补,延长书刊的使用寿命。图书馆订阅的期刊中核心期刊有40多种,对于新到馆的期刊,期刊部的工作人员能及时盖章,打印财产号,并在管理软件中进行登到,保证当天的期刊当天上架供读者阅览。对每年下架的期刊都能及时清点,编制装订清单,送到印刷厂进行装订,图书馆制订有《期刊合订本书脊印刷说明》,以规范期刊合订本的加工。

丰富的馆藏目的是利用。高效的文献检索体系是书刊利用率提高的保障。图书馆利用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中提供的WEB网站功能,建立了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可借师生在校园网内进行查询。提供的检索途径多样,读者能从题名、责任者、分类、主题等方面检索图书馆的藏书、现刊及过刊馆藏情况及借阅情况。同时读者也能用自己的的借阅证号登录到检索平台,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图书馆能定期清点馆藏文献,对丢失及剔除的文献,图书馆能严格按学校的财产报销手续进行注销,并登记专门的注销帐册。

六、健全服务体系,真心服务教学

(一)、力足根本,完善借阅服务

书刊的借阅服务是图书馆最根本的服务方式。我校图书馆为保障广大师生能方便的借阅书刊,除与学校上课时间同步开放图书馆外,还在午间及放学后延长图书外借处及学生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并在周六及假期也安排一定时间开放借阅。图书馆采用全开架的借阅方式,方便师生挑选图书,全部借阅工作采用计算机操作完成。外借处及学生阅览室的工作人员能每天做好读者到馆人次的统计,图书馆每学期学生借阅册数均在10册左右,学生阅览室读者到馆率达到100%。在图书馆新馆搬迁、录入工作期间,也保证学生阅览室及教工资料的正常开放,同时图书外借处也保障教师对教育教学书籍的借阅需求,保障学校学科竞赛小组对竞赛用书的借阅。

(二)、加强图情教育,密切联系教学

只有让读者了解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并学会如何利用图书馆,这样才能使读者喜欢到图书馆借阅,同时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为此,我校图书馆重视对学生的图情教育,每学年都对新年发放图书借阅须知,让新生参观图书馆并由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功能、借阅程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对图书馆布局有所了解,明白如何在图书馆进行借阅。同时,还制作了图情教育课件,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图书馆情、馆报知识宣传。对每批新进馆的图书,都会编制新书目、推荐书目,发入到班级并张贴在图书馆,让师生了解到图书馆最新图书。同时会不定期地编制各种专题导读书目,进行专题书刊展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图书馆还与学校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参与到各种征文、演讲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书刊资料。图书馆还密切配合学校的课程改革,专门采购一批课程改革方面的书籍提供学校教师借阅,并在学校的学科竞赛中提供竞赛用书的保障,针对学科竞赛在外借处专门设置的奥赛图书专柜,方便竞赛学生借阅,同时专门为竞赛的学生设置更灵活的借阅权限。

图书馆学生阅览室还与校语文组配合,开设了阅读课。由学校统一安排课程,进行阅读辅导。

(三)、加大文献开发力度,提供多样的资料服务

图书馆除了保障基本的文献借阅服务外,还对网络资源和校本资源也广泛收集管理。图书馆建有网络资源中心,用于收集网络中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教育教研资料。同时图书馆与学校网络中心配合,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开设FTP服务,在站点中收集各科教育辅助软件、音像资料等,借学校教师下载使用。对于校本资源,图书馆在教工资料室中设有专柜,用于收集学校的论文集及《文菁菁园》,以及学校教师的著作等。在教工资料室过刊室还设有新课程改革教材专区,用于收集各省市出版的新课程的教材、课本,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参考。图书馆注重二次文献的开发,利用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的二次文献开发模块,对馆藏期刊进行二次文献开发,方便教师查找期刊论文。在做好本校本馆的文献管理过程中,图书馆还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资源交流。教工资料室与众多兄弟学校开展试卷交流活动,相互交换教育教学信息。这些都使我校教师能及时、充分了解了其它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从而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努力创新开拓,提高办馆层次。

我校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重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及业务中的运用。图书馆网络与我校校园网、公共互联网相连。图书馆建了图书馆网站,建立了图书馆检索平台。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布新书,开展图书预约、续借服务;广大师生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检索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

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教研室配合,建立了学校的资源库。学校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平台“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系统,目前有数字图书近9千余册,与校园网,互联网相接,提供校内外读者在线阅览。图书馆自身还积极进行图书资料业务科研,正处于起步阶段。

我校图书馆在保障正常开放时间的同时,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如延长开放时间,每周日8:00—11:30,下午2:00—5:30分开往借阅;或放学后延长开馆时间。在学校放假期间安排每周一对师生开放借阅等。通过这些措施,极大方便了我校师生到图书馆借阅文献。

地适宜性评价 篇6

关键词:露天开采;适宜性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法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严重威胁[1]。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十分必要。而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土地复垦项目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当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国内外多采用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沿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理论体系[2]。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露天开采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1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3]。它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再分解成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分析后,根据客观事实判断,对复杂事物中的各元素依据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露天开采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的是一个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在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后,从而得出各层次对土地复垦适宜性的影响程度。

模糊综合评判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进行的逐层综合评判,是模糊数学的一种应用方法。土地复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较多[4],单因素判别法不足以真实的反映其最优结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对多个因素所影响的事物进行综合评判,适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 矿区概况

该铁矿矿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北郊,矿区交通运输方便。

矿区所在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7.8℃,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年均降水量900mm左右,积雪期从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最大积雪深度1.0m。

矿区地貌类型属于丘陵地貌,区内土壤主要以棕壤为主。山顶处土层较薄,厚度约为0~0.3m,山坡处土层较厚,厚度可达1.8m。有机质含量 0.71%~1.76%,养分含量由上向下逐渐降低。矿区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刺槐及松树。

3 评价过程

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该铁矿采矿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损毁,损毁单元主要是露天采场、排岩场、表土场、工业场地和运输道路。各损毁单元损毁程度、损毁土地利用类型相差较大,依据矿山各损毁单元的差异,分为露天采场坑底平台、露天采场阶段平台、露天采场边坡、排岩场平台、排岩场边坡、表土场、工业场地和运输道路8个参评单元进行评价。

3.2 初步复垦方向的确定

在拜访了当地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后,编制人员以走访和座谈的方式了解和听取了矿区附近村民的意见。综合考虑后,结合矿区原土地利用现状,本着因地制宜和农用地优先的原则,初步确定复垦方向为:对于损毁了林地、草地和采矿用地的矿区土地,复垦方向以林地为主,尽量实现矿区林地的占补平衡。

3.3 待复垦单元影响因素

根据矿区自然环境条件因素和土地损毁的方式特征,确定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影响因素为原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水文与排水条件。

2.4.3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⑴露天采场坑底平台的原土地利用类型评价

根据矿山待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土地适宜程度等级表和开采结束后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土地特征,确定原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结果见表4。

2.5 适宜性分析结论

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露天采场边坡由于坡度过大,不适宜复垦,其他复垦单元复垦为林地,与周边林地景观相融合,符合当地村民要求。

3 结语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法适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利于实现评价工作的综合性和主导性原则,可提供定量化的评判过程,为解决这类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世东、郭徵等.基于极限综合评价法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测绘科学,2012(1):67-70.

[2] 王欢、王平等.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154-158.

[3] 郭德勇、范金志等.煤與瓦斯突出预测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7):660-663.

[4] 刘斌,苏少青.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山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土地科学,2009,2(8) :44-48.

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篇7

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是指在一定地域内,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生态因子需求与该地域生产中实际可提供的生态条件相互吻合的程度, 可提高土地承载力, 优化作物种植模式设计和种植结构布局[1]。

2 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作物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有很多, 既有定量分析方法, 又有定性的分析方法, 还有定量跟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较常见的分析方法, 有平行对比分析法、相似分析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法、贝叶斯准则判别分析法、主观赋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方法等[2,3,4]。

2.1 平行对比分析法

平行对比方法需将作物与周围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观测分析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与产量和作物环境条件的变化, 得到两种数据资料。通过对这两种数据资料的对比分析, 揭示周围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田间试验与周围环境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田间试验, 经过多年的实地观测, 获得田间试验数据, 然后将田间试验数据资料与周围环境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有关指标。二是用产量数据资料与周围环境条件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作物多年产量数据资料和同时期环境条件数据资料为基础数据, 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影响该地作物产量高低的主导因子等有关指标。

2.2 相似分析法

相似分析法既可以定性分析, 也可以定量研究, 或者两者兼用, 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来变化。它可采取多种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评价不同地区作物生态适应性相似程度或者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作物生态适应性。它既可应用于对某区域各种作物生态适应性的分析评价, 又可以应用于某种作物的地区生态适应分析评价。魏淑秋应用农业气候相似分析法, 根据中国与世界主要产棉区的农业气候相似距及生产潜力的计算结果分析, 得出我国棉区布局需进一步调整[5]。

2.3 聚类分析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在作物生态适宜性中, 主要是根据作物的生态条件及周围环境条件分析, 选择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 并对关键性因子进行观测, 获取相应的指标 (主要包括两种指标:一是确定类与类相似程度的指标;二是确定类与类距离的指标) , 再根据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来划分类型或进行划区, 将一些相似程度的指标聚合为类, 直到把所有的指标聚合完毕为止。但这种方法分类指标不明确, 不能明确确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导因子,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李进平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烤烟区进行了气候适宜性评价并详细分析了各地气候适宜性的分布状况[6]。李奇峰选取一些关键的作物生态环境因子, 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北京市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7]。

2.4 综合分析方法

综合分析方法是以作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环境因子等为条件建立起作物与环境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 分析评价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主要有回归分析、贝叶斯准则判别分析和优化分析等方法。

2.4.1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间关联性的方法, 建立起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函数, 不仅可以提供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而且可以利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此进行分析, 以判别它们之间的有效性;同时, 还可以利用关系式, 由一个或多个变量值, 预测和控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 进一步知晓其预测和控制的程度, 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 最终形成作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经验统计模式, 反映出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变量的不同, 可分为一元、多元、逐步和二次旋转等回归分析方法;根据表达式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又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一元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单一因素与作物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二个以上环境因子等与作物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是利用统计方法在众多的因素中选择一些与作物有密切关系的因素, 建立定量关系;二次旋转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各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与作物的关系。杨雨华等以兰州百合为研究对象, 依据大田覆膜及施肥调控试验和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 用回归分析法对兰州百合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8]。

2.4.2 贝叶斯准则判别分析法

贝叶斯准则判别是根据先验概率求出后验概率, 并依据后验概率分布作出统计推断。利用贝叶斯准则, 计算任一种作物的各级状态在生态因子A发生条件下某一作物处于某种产量等级状态B的概率, 即在后验概率P (Bi/A) (其中i=1, 2, ……n) 中取最大值, 即max{P (B1/A) , P (B2/A) , ……, P (Bi/A) }。这可判断某地在生态因子A发生条件下, Bn出现的最大事件概率。在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中, 利用贝叶斯准则判别分析法可不需要了解总体分布是否为正态分布, 便于实际操作。但需要收集或采用较大数量的样本, 且对主要生态因子选择上比较讲究, 其代表性好坏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陈森应用贝叶斯准则进行判别分析树木生长和气候因素的适应性[9]。

2.4.3 优化分析法

优化分析法可综合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 并对目标进行进行合理分析和优化配置, 得出最佳方案。在研究复合群体的作物生态问题时, 需要依据当地的环境条件用优化方法选择作物的复合群体。它有确立研究目标、建立优化模型、确定优化参数、对优化模型求解、灵敏度分析等步骤。周留根等采用作物优劣法、作物区域优势法和线性规划法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农业生产力优化模型, 对种植结构和空问布局等作物结构及施肥和灌溉等资源配置进行优化[10]。

2.5 主观赋权分析法

2.5.1 专家评判法

专家评价法是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实际工作中, 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选定评价指标, 邀请相关专家各自独立地对每个评价指标赋予权重。然后将专家意见集中起来, 采用加法评分法、乘法评分法或加乘评分法求出每个指标权数的总分值、平均值和方差。此方法是确定权数的主要方法之一, 简单实用便于推广, 但其准确程度, 主要取决于专家的阅历经验以及知识丰富的广度和深度。张静等用专家判断法等主观赋权分析方法, 对400多种作物在多个地域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并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系统、量化的作物与地域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2.5.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多准则、多方案的系统决策方法, 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 对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 进而分解为多指标 (或准则、约束) 的若干层次, 用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 (权数) 和总排序。其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其相互关系, 使之条理化、层次化, 并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 (主要是两两比较) 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 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具体应用在作物生态适应性评价中, 主要有作物生态递进指标系统的建立、构造生态因子指标判断矩阵、数字处理、一致性检验、获得各生态因子指标的相对重要权数和排序分层等步骤。陈永宁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市2001年的生态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价, 认为其当时处于“较不安全”状况, 分析了产生原因。

2.6 客观赋权分析方法

2.6.1 变异系数法

变异系数法属于客观赋权分析方法的一种, 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 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其基本做法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 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 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在具体的操作中, 可根据各指标数值的变异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权数, 对于能明确区分开各被评价对象的指标赋以较大的权数;反之, 赋以较小的权数;对各被评价对象没有没有差异性的指标, 赋以零权。郑建敏利用2010~2011年四川小麦区试5个组共计60个参试品系的数据,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欧式距离法对8个试点的区辨力进行比较分析。

2.6.2 相关系数法

相关系数法也是客观赋权分析方法的一种, 其指标权数应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或各指标提供的信息量来确定。它所有的相关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不是等距度量值, 而只是一个顺序数据, 计算时一般需大样本, 取值一般介于-1~1之间, 大于零表示正相关, 小于零表示负相关, 等于零表示不相关,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 相关程度越高。它是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注意各评价指标彼此之间不能被相互代替。若某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中的其他评价指标信息重复越多, 说明该指标的变动越能被其他指标的变动所解释, 因而该指标在综合评价方面所起的作用就越小, 所以应赋权数也小。赵峰等考虑到不同生育期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强度的客观差异, 运用相关系数法设定每个生育期内各旬的权重, 分析评价了河南冬小麦的气候适宜度。

2.6.3 熵值分析法

在信息论中, 信息量的大小可用熵来表示。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 熵越大, 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小, 反之则越多。根据熵的特性, 用指标内含信息量多少, 来确定其权数, 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或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在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实际应用中, 某项生态因子的指标值在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较大, 其分辨能力就较强, 包含的信息量也就较多, 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相应地权数也应较大;反之, 其权数就应较小。张春柱以重庆市巫山县为研究区, 运用熵值法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2.6.4 坎蒂雷赋权分析法

坎蒂雷赋权分析法是充分根据原始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各项指标权数的, 不适于独立指标。此方法认为, 权数与合成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应该是成比例的 (即假设指标X的权数W同综合指标Y之间的相关系数是成比例) , 各变量权重的高低应该由变量与合成值之间的相关程度来确定。因此, 所有权数均集中在所选择的特征根所对应的那个指标上, 并赋予一个与综合指标高度相关的指标较大权数, 反之赋予较小权数。

2.6.5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旨在利用降维思想, 把多指标问题转化为少数几个可以反映原来较多指标信息的综合指标, 且这几个少数指标相互之间又尽可能不含重复信息。它主要就是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 将其分量相关的原随机向量转化成其分量不相关的新随机向量, 然后对多维变量系统进行降维处理, 使之能以一个较高的精度转换成低维变量系统, 再构造适当的函数, 进一步降维, 使系统转化成一维系统。要求在变换中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 按各变量方差的大小罗列出不同的主成分。郭水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小生成树法研究浙中秋旱作物田杂草种间生态关系。

2.7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方法源于系统科学, 指对待要解决的问题, 需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去分析系统的各个要素, 找出解决问题可行方案的方法, 具有多学科性、多方案、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等特点。它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叠加, 不仅要求它的具体工作能达到它所涉及的学科的科学标准, 而且经常提出在许多学科中的尚未涉及的领域, 或需要涉足于几个学科的边缘地带。从解决问题的步骤上来说, 一般要确定研究对象、提出解决方案、构造数据模型、做出评价结论等四个步骤。作物生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 只有将作物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系统地分析自然资源特点, 才能寻求最佳利用方案, 合理地挖掘和利用环境。

3 结束语

在作物生态适应性评价的方法中, 大多是只适合对特定作物在特定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如果是对多种作物在多个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那么无论是从因子的选择上还是从权重的分配上都没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 要根据具体的生态适应性评价内容, 采取合适的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 还可以将GIS、RS、GPS等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作物生态适应评价中, 使评价后的效果图文并茂, 更直观、更有说服力。

摘要: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很多, 既有主观的, 又有客观的。通过对各种方法的对比及应用此方法所展示的实例, 得出任何方法没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 要根据具体的生态适应性评价内容, 采取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静.作物——地域多种组合中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与权重配置方法的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南京农业大学, 2005.

[2]赵英琨.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研究生论文.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杨扬.河南省烟草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6.

[4]朱勇华, 等.应用数理统计[M].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 1999.

[5]魏淑秋.应用农业气候相似分析法研究我国棉区布局调整问题[J].中国农业气象, 1988.

[6]李进平.湖北省烤烟生产的气候分区[J].中国农业气象, 2005.

[7]李奇峰.基于空间聚类的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8]陈森.应用贝叶斯准则进行判别分析树木生长和气候因素的适应性[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87.

[9]杨雨华, 李文龙, 宗建伟, 等.覆膜与施肥处理对兰州百合生态位适宜度和商品鳞茎产量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地适宜性评价 篇8

为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水平, 实现国土资源决策、管理现代化而开发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它可以改变传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方式, 准确、快速地掌握国土资源现状、潜力、变化规律和利用状况, 科学规划、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 也是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搞好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既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 我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发展

我国较系统的土地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荒地资源考察研究。这一时期的土地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 多为定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了两套荒地评价分类系统, 一个是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拟定的全国荒地分类系统, 采用区、副区、等、级的4级分类对全国荒地进行了评价和分类;另一个是中科院综考会提出的土地类、土地亚类、土地等、土地组的4级分类系统。这个体系没有社会和经济的分析, 只是一种自然评价。综合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评价系统, 评价的范围已由荒地发展到了整个农用地。随着国外评价方法和系统的引入, 此时主要形成了两个全国性的土地评价系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区域性和单项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赵松乔、戴旭以水热条件相对一致的自然地带为零级单位, 对黑龙江、内蒙古两地进行了在同一自然地带内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探讨。余显芳以风害、寒害和旱害为主要限制因素, 将海南岛宜胶地划分为3大区、15个类型, 以热量、辐射、土壤、宜割胶天数和平均产量为评价因素, 把海南的宜胶地划分为3个等级。

3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既有自然属性, 也包括社会属性。土地资源评价是对土地特性进行质量鉴别, 指出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限制性和限制程度以及生产潜力、经济效益等。它是土地资源调查和研究中的核心工作, 必须建立在对土地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土地质量的特点是它的多面性, 不同的用途对土地的质量鉴定的侧重面不同, 甚至差别很大。如为工程建设服务, 就着重于对土地的承载力进行鉴定;为农业生产服务, 则主要对土地的生产力进行鉴定。因此土地评价是针对具体的服务目的, 对土地的生产建设的意义、目标及价值具有权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视, 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 强调要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用途实行管制,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按照《土地管理法》,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编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审批、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管理、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检查等, 都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实施规划已贯穿于土地管理工作的始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和充分有效的利用, 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支撑, 满足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的要求, 就成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为土地规划、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土地开发整理、土地执法监察等工作提供依据。

4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用途而对指定区域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 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根据评价的预定用途不同, 适宜性评价可分为土地的农业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的城市适宜性评价, 通过评价阐明区域土地适宜于农、果、林、水产养殖等各业生产以及适宜于城市建设的土地资源及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 从而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等提供科学依据。因此,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的生产力经营水平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 以土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相结合作为鉴定指标, 通过考察和综合分析土地对各种用途的适宜程度、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等, 从而对土地的用途和质量进行分类定级。当土地类别发生改变时, 就要对其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5 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面向具体地块进行评价, 它以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基础, 提取评价标准, 建立评价规则, 创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规则库。系统根据规则库中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对所有地块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绘制按土地适宜性分类显示的地图。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 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最适生态位采用典型样点调查方法确定。典型样点的调查可采用用地分类的调查样点, 以地块为单位布设, 然后对各个生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结合该指标的类型, 分别确定其最适值, 作为相应土地利用类型的最适生态位。

基于降雨量、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地貌类型等指标构建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特征向量, 利用基于模糊贴近度分析方法研究其适宜性评价成果。该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并且由于考虑土地生态指标, 如距离关键生态地段的距离等, 从而使得靠近生态保护地或生态脆弱区从事非生态土地利用的适宜性结果相应较自然条件评价结果低。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生态经济适宜度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客观评价体系, 避免了不合理土地利用行为造成对区域生态环境不利影响。基于此方法构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 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能够有效减轻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土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能够有效减轻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实现信息化管理。

摘要:通过对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经济指标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并基于此方法构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系统, 可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能够有效减轻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提高土地评价客观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适宜性评价,生态经济,土地资源评价

参考文献

[1]孙希华, 侯西勇.长清县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 2002, 2:89-93.[1]孙希华, 侯西勇.长清县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 2002, 2:89-93.

[2]刘耀林, 焦利民.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30 (4) :283-287.[2]刘耀林, 焦利民.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30 (4) :283-287.

[3]程吉宏, 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02, 112 (28) :52-54.[3]程吉宏, 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02, 112 (28) :52-54.

地适宜性评价 篇9

改革开放后, 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这一制度设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2,3]。但是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善, 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原有的小规模农田经营方式不能满足农民的种田需求, 使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随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逐渐形成, 农民除了种田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农业生产机会成本增加, 农村出现了大量农田撂荒的现象[4,5,6]。在这样的情况下, 为了配合较高的生产力需求, 必须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来提高农民收入, 充分利用剩余生产力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随后的十几年, 政府和学界都不断地探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和制度设计。所谓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的条件下, 通过土地、技术、劳动力、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最大产出效率的农用土地经营方式[7,8]。

20 世纪80 年代, 我国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探索规模经营, 以协调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间的不合理现象, 适应新技术的进步。适度规模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 因此适度规模的研究应以同质性、相似性分类为基础。我国各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条件有较大区别, 如东部、中部、西部间的地形地貌、作物种类、经济发展状况、政策、技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各地区的适度规模经营政策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要根据实际情况差别化对待。

本文以各省市与适度规模经营相关的指标为依据, 对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类, 为各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的研究提供参考。不同适宜性地区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应遵循不同的速度、路径、方式, 立足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2 与农地规模经营相关的因素

2. 1 人口密度与农地规模经营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 在130756 万人的总人口中, 有65656 万人为农村人口,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8. 73% ( 2012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拥有的耕地数量却是极为有限的, 2011 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仅为162283 ×103hm2,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 25hm2。导致农地规模较小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口过多, 农村人口没有顺畅的途径可实现身份转变。即使农业生产不能取得足够的收益[7,8], 但至少可以为农业人口提供足够的保障, 使他们在非农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可退而自保。人口密度过大是导致我国农地规模过小的社会原因。此外, 导致人口不能流动的原因有户籍制度不合理、乡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在表征评价地区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社会因素时, 研究选取了农地劳动力转移水平、城镇化率、耕地与人口比例三个主要因素, 在后续的因素中还涉及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等[9]。

2. 2 经济发展与农地规模经营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 改革开放仅仅七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升, 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与此对应的一个表面现象是: 农民发现通过农业生产已不能使自己的财富持续、快速地增长。同时, 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而非农劳动的收益远远大于农业经营, 于是农民纷纷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非农业劳动。这有利于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可提供更多的土地用于集中经营。由此可见, 经济发展与农地规模经营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农地规模经营的问题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此外, 农民在农业与非农劳动之间进行选择时也会在农业与非农收益之间进行比较, 农业收益的高低会对农地规模经营产生重要影响[10,11]。本文选取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成本收益率、农业投资指数作为表征影响农地规模经营经济因素的指标, 前两个因素是农业与非农劳动的对照, 农业投资指数为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的经济环境。

2. 3 政策完善与农地规模经营

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基础。农地规模经营必不可少地会通过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中, 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和流转定价机制做保障, 就有可能造成土地规模经营的不稳定现象, 影响农地规模经营的效果[8,12]。政策和制度的完善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其完善与否会将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对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选取土地流转成熟度、现代化程度、土地产出率三个指标表征政策层面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现代化程度与国家对当地农业的支持力度息息相关, 同时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规模经营农户的生产效率, 因此该指标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较大。土地产出率代表了各地区耕地的地力, 地力除了自然禀赋的限制外, 与当地改进生产方式、进行土地整理、加大农业投入等密不可分, 因此同样可代表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故将其选入指标体系。

2. 4 科技进步与农地规模经营

在有关农地适度规模的文献中, 很多学者在研究部分发达国家的土地规模经营产出效率时发现, 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地规模经营存在规模效益, 但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效益较低, 甚至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扩大, 土地产出效率不断降低。我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近1/4 的人口, 人均耕地占有率低是我国不可能改变的国情, 面对这样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 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农地规模经营的土地产出效率递减不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如何既能提高劳动产出率和资本产出率、农产品的商品化率, 又能不断提高粮食产量, 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科技进步可有效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 通过先进的生化技术、施肥技术、机械化作业方式, 可弥补由于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劳动密集度降低导致的土地产出率下降。农地规模经营与先进的科技支撑相配合可实现土地产出率、资本产出率、劳动产出率的同时提升,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13,14,15]。因此, 科技进步是影响农地规模经营的又一重要因素, 研究选取了与科技进步有关的地区科研实力、生化技术进步、科普投入三个指标来体现科技进步对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的影响, 以期能客观表现各地区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从社会、经济、政策、科技四个方面建立评价各地区在农地规模经营方面的适宜性, 选取了12 个指标, 具体指标见表1。

3 规模经营适宜性评价

3. 1 数据来源

根据表1 建立的指标体系, 查阅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及各省市2012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通过二次计算建立了全国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评价指标数据库, 作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

3. 2 基于熵值法的适宜性评价系统

熵是事物不确定性的度量, 研究对象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不确定性就越小, 熵值也越小; 反之, 所含的信息量越小, 不确定性便越大, 熵值也就越大。熵值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通过计算研究对象的熵值来确定其随机性或无序程度; 也可通过熵值来评价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 离散程度越大的指标对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越突出。熵值法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一种客观方法, 较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有显著的优势, 可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某一指标权重过大或过小的不足[16]。

具体而言, 熵值法确定权重步骤为:①建立指标体系数据库。②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将异质指标进行同质化处理。对指标体系中可能出现负值的情况, 首先要通过数据平移将负数变为正数, 以保证指标的同质性。由于各指标计量单位的区别, 所以在进行计算前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研究选取最大和最小标准化方法。正向指标与负向指标的意义不同, 正向指标是越大越优, 负向指标是越小越优, 因此对不同意义的指标还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具体的标准化方法为:一是正向指标:;二是负向指标:。式中, xij表示评价对象i指标j的值 (i=1, 2, 3, …n;j=1, 2, 3, …, m) 。③计算评价对象i在指标j中所占的比重, 公式为:。④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公式为:, k>0, k=1/ln (n) , ej≥0。⑤计算各指标的差异系数, 指标的差异越大, 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越大, 据此定义差异系数:。⑥计算指标权重:。⑦计算综合评价值:。

3. 3 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 得到了我国31 个省市区的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评价结果, 见表2。研究结果显示, 最适宜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5 个地区是新疆、黑龙江、吉林、上海、北京。这些地区或社会因素方面有显著优势, 如新疆地大物博、人口稀少, 具备规模经营的资源条件; 北京、上海劳动力转移水平高, 城镇化率为全国的领先水平, 农村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或农业比较优势高、农业基础深厚、农业政策配套较齐全, 如黑龙江、吉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 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地粮食的发展, 有效地刺激了当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速度快, 土地产出率较高, 种种原因使这类地区成为农地规模经营发展适宜性较高的地区。因此, 这些地区应继续加快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速度, 找出发展上的不足,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不断提高劳动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民的收入, 稳定农业生产, 提高粮食产量。

最不适宜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5 个地区是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 这些地区大多地处偏远的西部山区。如四川、云南、贵州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科技水平也不高, 而且资源禀赋使其失去了天然的农业优势。云、贵、川等地多是山区, 不利于机械化作用, 闭塞的交通使其农业推广困难重重。此外, 海南省是属于后开放地区, 除了依托有利地位的旅游业较发达外, 缺乏其他支柱产业, 使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无法实现顺利转移, 人地矛盾这个大前提没能解决, 因此还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这些地区不适宜过早地实行大规模经营, 应“苦练内功”, 积极发展经济, 特别是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能吸纳较多的劳动力,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 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和农业推广力度, 提高农民种粮的科学性和经营者的素质, 不断改善农地经营环境, 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通过分析综合评价值差异的情况可见, 综合评价值最大的新疆为0. 186, 是评价值最小的云南 ( 0. 013) 的14 倍多。综合评价值的特点与各省市区的经济水平、科技实力、社会发展、政策完善等的差异是相联系的。因此在推行农地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措施, 应制定差别化政策, 根据各地区所处的不同阶段, 循序渐进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 保证土地产出效率、劳动产出率与资本产出率等同步提升, 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4 全国规模经营发展分类

区域之间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的差异虽然普遍存在, 但在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域间, 部分地区的发展情况、自然禀赋、科技水平等基本类似。即发展的基础条件具有同质性, 在类似的地区就可参考相对一致的适度规模经营政策, 实施农地规模经营。因此, 对全国不同地区的适度规模经营情况进行分类是实行差别化政策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本研究在这一节着重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在农地规模经营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之上, 根据评价各地区农地规模发展适宜性指标, 对全国31 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分类研究, 将经济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其他条件相对一致的地区划分为一类, 以期为农地规模经营差别化的政策制定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4. 1 农地规模经营分类

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类是指相似元素的集合, 将相似的元素分为一类通常是选取一些能表征对象性质的指标, 通过分析各对象和各指标元素间的差距, 达到分类的目的。聚类分析分为Q型分类和R型分类, 分别适用于对样本进行分类和对指标进行分类。

根据本文的研究特点, 选择Q分类作为方法对全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情况进行分析[17]。本研究运用SAS软件, 通过编制分类程序, 以表1 中的指标体系作为分类依据, 对全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结果见图1。

由聚类过程可知, CCC统计量值的最大值出现在分类数为5 时。当类别合并为4 类时, 伪T2统计量显著下降。综合各方面的结果来看, 分为四类较合适。根据以上分析分析, 可将31 个省级行政区域分为五类,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3。与上文适宜性评价结果相结合, 由第一类至第五类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条件逐渐降低。根据分类结果可知, 分类结果与适宜性评价结果较一致。如在适宜性评价中, 评价值位于前五位的新疆、黑龙江、吉林、上海、北京等地在分类结果中均处于较好的类别。

4. 2 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规模经营发展条件第一类是全国最适合推广农地规模经营的地区, 这些地区普遍的特点是经济较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高, 有发达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属于较早开放的省区, 如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 这些地区可鼓励发展较大规模的农场。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 经营规模可达3hm2以上, 通过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逐渐将小规模经营农户的土地向大户集中, 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化技术, 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农地经营的各项效益, 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

规模经营发展条件第二类和第三类、四类中大多数是我国粮食主产区, 造成其规模经营条件不足的原因在于长期以第一产业为主, 忽视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经济相对落后, 原有的生产方式较稳定, 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配套不足等, 如河北、河南、山东、吉林、黑龙江、新疆等。这类地区应及时改变落后的发展状况, 努力发展经济, 解决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劳动力, 为农地规模经营创造社会条件。此外, 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改善农地生产环境, 提升农地土地的产出率,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努力在小规模经营方式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土地效益的提升。

规模经营发展条件第五类的10 个省区全部是西部偏远地区, 而且大多数地区是连片山区,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差、生产方式简单、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显著,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 缺乏地方经济支柱,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就地实现非农就业, 外出务工情况较普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开放政策的制约, 也有区位条件的限制。这类地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立足自身特点, 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应加大旅游业发展, 进一步带动其他服务行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满足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需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等加大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投入, 开发更多的优质耕地, 研发适应当地地形、地势特点的农业机械, 提高机械化水平。这类地区应着重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经济实力、加大投入, 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发展外部环境, 逐步提高土地集中利用率。

5 结论与讨论

我国各地区农地规模经营条件差异显著。由于区位因素、开放政策等的不同, 我国东西部之间各省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经济水平的差距不同程度地影响技术进步、社会服务等的发展, 造成了农地规模经营发展条件的差异。

研究分析了影响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 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对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了评价并分类, 将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进行了区分。针对各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异, 在推行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应制定差别化的政策措施, 立足地方实际, 考虑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最大效用地利用各地的农地资源, 实现农地产出效率、劳动产出效率、资本产出效率、农产品商品化率等的全面提升, 提高粮食产量, 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地适宜性评价 篇10

我国土地复垦技术研发和法规制度相对较迟, 到20世纪80年代才基本起步。1985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讨论会议, 并设立专门机构对土地复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科学研究。1989年正式颁布《土地复垦规定》, 明确了土地复垦概念, 并提出了“谁破坏、谁复垦”的基本原则。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土地复垦率从1987年的1%到发展到目前的25%左右, 但较之发达国家的70%~80%, 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1年颁布《土地复垦条例》后, 有效解决了复垦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复垦资金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把我国的土地复垦带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的土地复垦主要集中在矿山, 主要研究成果和在研课题包括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理论与方法[11,12,13]、高潜水位矿区生态工程复垦[14]、复垦土壤的特性及改良[15]、矿区生态重建问题[16]等。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对于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 是在对土地总体质量的调查和破坏土地情况的统计与预测基础上确定待复垦土地合理的利用方向, 从而为采取相应的复垦措施提供依据[17]。不同评价方法的选取将影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18]。当前, 土地复垦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国内外多采用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 了解上述评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将更有助于土地复垦工作的开展。

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基本方法与评述

1.1 极限条件法

极限条件法是基于系统工程中的“木桶原理”, 强调主导限制因子的作用, 评价单元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条件最差的因子的质量。

凡是在有某项土地复垦影响因子指标出现不适宜的情况下, 评价具有一定的优势, 是常用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土地复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这些限制因素的改进, 使其更适宜作物的生长。但该方法的缺点是适宜性等级偏低, 如对安家岭煤矿排土场待复垦土地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在参评的5个单元中, 除厚层覆土平台相对来说适宜性高之外, 其他4个参评单元总的来说适宜性偏低[19,20,2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该方法没有考虑到土地某种性质的不足可被其他性质所部分弥补的情况, 并且只是将某一项主要影响因子的适宜性等级作为总的评价等级, 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谨慎和简单, 缺乏对各种影响因子的全面考虑和分析, 在多数情况下评价的结果过于保守。

1.2 指数和法

指数和法通过计算评价因子的综合分值, 对破坏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评定各评价单元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22]。指数和法一般的评价程序为:首先由专家根据经验去判断或采用一定的方法, 例如层次分析法[23]、特尔菲法[24]等, 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将各参评因子按其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贡献或限制的大小进行分级, 并赋予级别指数值;然后按土地复垦的评价单元对各因素的指数加权求和;最后再对照事先确定的复垦土地的等级指数范围, 评定土地复垦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

较之极限条件法, 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 并将各参评因子的影响程度与以量化, 思路清晰, 逻辑性强。如对陕西省咸阳市乾县薛录镇的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项目区根据特尔菲法获得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使得项目区的土地质量得到改善, 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 基本达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25]。但该方法需要先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和土地等级指数范围, 由于经验和权重确定方法的不同, 使得评价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该方法在一般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广泛, 但对于露天矿等破坏严重的土地复垦, 得到的结果不够理想。

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带有精确值、区间值和语言值的评价因子统一进行处理, 来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26]。

采用此方法评价土地复垦适宜性时, 需要考虑两个论域:

1) 适宜性等级论域V。将土地适宜性分为高度适宜A、中等适宜B、勉强适宜C和不适宜D四个等级, V={A, B, C, D};

2) 适宜性评价因子论域U。U={E, F, G, H, I, J, K, L, M}, 其中E~M表示选取的评价因子。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实践中, 常选的评价因子有:塌陷深度、土壤状况、坡度、土源保证率、灌溉条件、排水条件、污染状况、土地稳定性、自燃状况等。

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实际上就是研究论域U和V这两个模糊子集A1和B1之间的关系。

该方法充分考虑到各种评价因子指标的模糊性及其对土地质量影响的模糊性, 而且土地质量本身的“好”与“较好”也无截然界限。将模糊数学应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 为实现评价工作的综合性和主导性原则, 提供了定量化的手段[27,28,29]。但其缺点也很明显, 即仍然需要事先确定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给结果带来一定的人为影响。

1.4 可拓法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的工具,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解决矛盾问题, 它通过建立多指标参数的质量评定模型, 来完整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质量水平[30]。利用可拓法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如下:

1) 确定经典域;2) 确定节域;3) 确定待评物元;4) 计算待评对象关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函数;5) 确定权重;6) 计算土地复垦适宜性隶属度, 评定适宜性等级。

将可拓法应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是把各参评因子量化, 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克服了多因素识别评价中的主观片面性, 大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潘庆元等[31]采用此方法获得的适宜性评价结果, 经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经验指数和法的评价结果相比, 结果具有一致性, 且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刘文锴基于可拓模型对矿区复垦土地作出适宜性评价, 表明该方法可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提高评价精度[30]。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 该方法计算简便, 计算结果比较客观, 能正确反映土地复垦的适宜性程度。其缺点是可拓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体系还不够完善, 因此可供选择的关联函数比较少, 其原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5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依据人脑基本功能特征, 试图模仿生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或结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息处理或计算体系, 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32]。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算法, 无论怎样赋予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 它都能通过比较样本经网络学习后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 反复调整权值, 逐步减少误差, 达到指定的精度[33,34]。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 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土地复垦影响因子和土地复垦适宜程度的映射关系。量化的土地复垦评价因子和土地复垦适宜程度之间是某种连续变化的映射关系。由人工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性可知, 只要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 是可以逼近上述关系的[35,36]。

该评价方法不需要确定因子分级指标和权重, 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对经验知识的依赖性, 因而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其缺点是对训练数据的依赖性大, 用户并不清楚如何优化网络结构。

2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土地复垦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落后, 有关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到199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 且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所采用的方法相对单一, 评价的结果不具有容错性及广泛适宜性[37]。

地适宜性评价 篇11

关键词:生态退耕;地理国情普查;适宜性评价

1 引言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利用的生产资料。过去的几十年,我国从农业社会逐步向前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镇,历年耕种的土地逐渐出现了抛荒现象,尤其是地处山区或丘陵地带的耕地,此种现象逐渐增多,部分耕地质量低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在国家逐步改进土地利用方式、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安全的趋势下,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西部〔2014〕1772号),要求各省(区、市)要按照《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规定要求和程序,编制好省级实施方案[1]。在省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市、县两级政府应编制本级实施方案,而县级实施方案则会最为详细,需要将符合生态退耕条件的图斑落实在具体地块上、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2]。显然,这个技术过程需要详实的数据和筛选的条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地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地块的筛选,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不少地方已出现了耕地抛荒现象,尤其是原本耕作条件不完善的耕地。自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土地利用现状里的耕地图斑已出现了现状非耕地(荒草地、灌木林地)的情况。仅使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坡耕地图斑作为生态退耕的筛选基础,县域内具有生态退耕潜力的地块则会出现分析不全的情况。本文在详细分析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充分结合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对县域内耕地进行生态退耕的适宜性评价分析,进而筛选出适宜生态退耕的潜力地块,为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一种现势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2 评价体系构建及计算方法

2.1 评价体系的数据源

(1)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中的耕地[3]图斑(含水田、旱地)是研究对象,县域中每个耕地图斑即是本文研究的评价单元。

(2)国情普查数据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其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还包括人文地理要素——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空间分布现状。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分为12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135个三级类[4]。精细的分类为今后各行各业的决策打下了坚实数据基础。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是国情普查中的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分类以及道路交通、水系等地理国情要素信息。具体的数据层为:坡度坡向数据;地表覆盖中的耕地层(0100),园地层(0200),林地层(0300),草地层(0400),房屋建筑区层(0500),人工堆掘地层(0800);国情要素中水系层(1000)、道路层(0600)、构筑物层(0700)、地理单元(1100)等。其中耕地层、房屋建筑区层、水系层、道路层、构筑物层、地理单元等六层直接参与空间叠加计算,园地层、林地层、草地层、人工堆掘地层等作为参考图层。

2.2 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一般需要遵循系统性、典型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5]。基于上述构建原则,结合研究的目的和国情普查数据成果,本文提出生态退耕地块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如下: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和指标层两层,其中目标层包括:耕地数量、耕地质量、耕作条件、耕地环境。指标层包括耕地比例、耕地坡度等级、耕地图斑密度、耕地所在地理单元中亩均沟渠密度、耕作半径、耕作主体、耕地所在地理单元的类型等七个指标。评价指标定义、量化方式及计量单位见下表1所示。

2.3 评价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的目标、指标对生态退耕地块筛选影响程度确定。权重值在0- 1之间,各目标权重值之和为1,同一目标下的各指标权重值之和为1。本文研究的评价指标权重值选用特尔斐测定法确定,计算权重值记为V:

其中Vi是第i个目标或指标的权重;Ei是第i个目标或指标经过多轮打分后的均值。

2.4 评价指标标准值

评价指标的标准值确定方法通常使用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值、极值法、临近最高水平以及专家咨询法等,本文研究根据不同的指标定义采取了极值法,各指标权重、标准值及其相关性如下表2所示:

其中:F是評价单元生态退耕适宜程度计算分值;Vi是i目标的权重值;n是目标个数。

2.6 生态退耕适宜程度等级划分

生态退耕适宜程度等级划分条件及结论如表3所示,其中评价综合得分75分以上作为该县生态退耕的潜力地块。

3、数据分析图层结构设置

通过空间数据的多次叠加分析后得到最终数据图层,其数据结构设置应如下表4、表5所示。其中表4是面状图层结构,表5是线状图层结构。

结束语:本文旨在技术上为县域新一轮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的编制提供一种现势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分析全县除基本农田以外具备生态退耕潜力的耕地地块分布。在实际操作中,从适宜生态退耕到纳入生态退耕的范围,中间仍需广泛宣传、充分尊重农民意愿[2]的基础上具体实施,并按亩均补助标准及时补助到位。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的通知[Z].2014-08-07.

[2] 江西省林业厅.关于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Z].2014-10-15.

[3]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S].

[5]韩飞,黄信楚,方俊.水库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节地评价体系的构建 [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263-265.

地适宜性评价 篇12

自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成 立以来,广西沿海港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已初步形成了以防城港为主、钦州港和北海港共同发展的格局。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管理局的公开信息可知,截至2013年年底,广西北部湾港共有生产性泊位24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6个,最大靠泊能力20万t,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8 641万t,集装箱100万TEU;2014年1—10月,广西全区港口累计完成 货物吞吐 量2.6亿t,为去年同 期的108.24%。其中,沿海港口 完成货物 吞吐量1.7亿t,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0.9亿t,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11.71%和102.26%。《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指出,近年来广西沿海港口发展迅速,推进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临港工业的布局,但在港口布局、规划建设、安全运营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合作的需要,岸线、环境、土地等资源呈现日益紧张的局面。如何有效配置滩涂资源,合理规划港口工业开发区布局,解决沿海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带动港口经济发展,是新世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另外,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滩涂作为人类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先区域,人类开发的强烈需求与滩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愈 来愈紧张[1]。特别是沿海港口群 建设、运行、发展对滩涂生态环境影响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滩涂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滩涂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直接影响[2]。 因此,如何在滩涂保护及利用之间取得平衡,优化港口开发模式,是滩涂港口开发研究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为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在进行开发活动前,应充分进行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调查,并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前景的因素,构建评价体系进行适宜性分析, 为区域开发利用和规划提供参考。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开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入20世纪后,主要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3]。近年来,GIS和Internet技术的国家级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了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工具,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4,5,6,7];国内适宜性评价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研究的地理范畴、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都在不断拓展和创新。目前,陆域范畴的适宜性评价包括土地资源[8]、耕地开发[9]、城镇建设 等[10,11,12]多方面研究;海域范畴包括海岸带以及海岛,主要涉及滩涂资源开发[13]、港区建设[14]、海岛开发等[15,16,17,18]方面的适宜性研究。初期的适宜性评价侧重开发利用,而目前的评价更重视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利用之路[19]。

本文以广西沿 海滩涂为 研究对象,在分析2014年海岸滩涂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识别潜在可开发滩涂,考虑滩涂利用的生态脆弱性及港口工业开发的经济 需求,构建指标 体系和评 价方法,分析滩涂港口-工业开发的适宜性等级和分布,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和滩涂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适宜性评价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研究区概况

广西海岸线总长1 595km,海岛646个,海域面积12.83万km2。沿岸入海河流120余条, 其中南流江、大风江、钦江、茅岭江、防城江、北仑河等为常年性河流;海岸带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近岸浅海属半封闭性大陆架海域,海底地形坡度平缓,等深线基本与岸线平行;附近海域的潮汐除铁山港为不正规日潮外,其余为正规日潮,潮差较大;潮流类型主要是往复流,波浪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海岸线迂回曲折,港湾水道众多,现有岸线资源可建成上百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6亿t以上;鱼类资源500多种,虾蟹类220多种,浅海有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经济虾蟹类10多种,是我国著名的珍珠产地;沿海地区和海上风能、潮汐能丰富,海洋能源的总储量达92万kW;滨海湿地分布广、类型多,总面积达2 076km2。

3适宜性分区评价

3.1遥感解译

从学术角度来看,海洋滩涂就是潮间带,指大潮高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海水周期性淹没 的地带[20]。而从开发利用角度看,广义的滩涂还包括潮上带和 潮下带可 供开发利 用的部分[21]。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 规程》根据底质类型将中国海岸分为河口岸、基岩岸、砂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和红树林岸等6种基本类型[22]。沿海滩涂形态错综复杂,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本文根据滩涂利用情况和开发用途,将研究区历史上及现有的海岸滩涂资源分成两大类8小类:已开发利用类, 包括工业、城镇、公共、交通、农业和其他用地;未开发利用类,包括生物滩涂和光滩。

选取2014年国产高 分一号影 像 (2 m分辨率),通过几何精校正、影像融合、影像增强处理等影像预处理,选用WGS84坐标系、高斯-克里格投影、111°中央经线、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影像数据地理基础,基于ERDAS和ENVI软件进行人机交互 解译,并结合野 外核查与 精度验证,解译出2014年研究区的海岸滩涂利用现状 (表1)。

3.2潜在可利用滩涂识别

在得知研究区光滩分布的基础上,运用GIS叠加规划建设区 和海洋自 然保护区 范围,选取不相交部分 为潜在可 开发利用 滩涂,即扣除已 经规划利用和 保护的滩 涂资源。根据 《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发展规 划》《广西北部 湾港总体 规划》《广西海洋 功能区划(2011-2020)》、北海、 钦州和防城港沿海3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等资料, 可知研究区潜在可开发利用滩涂共39 958hm2, 其中离岸滩涂面 积为26 087hm2,近岸滩涂 为13 871hm2,主要分布在防城港江山半岛东岸、 企沙半岛东岸、钦州三娘湾、北海西场、廉州湾、 营盘等地。

3.3指标体系构建

3.3.1指标选取

在吸收多位学者的研究[2,14,23,24,25,26,27]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西沿海独特的区域环境,从生态适宜性、区位适宜性和经济发展适宜性3个方面,按照数据可获性、代表性、全面性等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2)。其中,生态适宜性指标反映滩涂周围生态环境状况对其开发建设活动的限制作用,基于生态保护原则,选择与重要生态系统、 生物海岸的距离为评价指标;区位适宜性反映滩涂建设开发的区域限制,考虑建设开发活动不得侵占或影响船舶停靠和通行,选择与离航道的距离为评价指标;经济发展适宜性反映影响研究范围内滩涂建设开发的社会经济要素,考虑到沿海经济活动的开发与规模集聚、货运量、交通便利程度等息息相关[28],选择与周围行政乡镇、临海工业区、主要交通干道的距离为评价指标。

km

注:括号内数值为指标对应权重 .

3.3.2指标权重确定

结合层次分析法[29]和德尔菲法,咨询多位海洋生态评价和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领域的专家意见确定专家调查表。以匿名、多次反馈的方式邀请专家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构建指标比较判断矩阵,作为滩涂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的重要依据。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特征根和一致性指标,结果显示各层次指标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3.3.3数据标准化分级

为了统一各指标量纲,使其具有可比性,因此需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按其属性或者数量特征分成4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3、5、7。

3.4指标信息提取

以遥感解译后的滩涂利用现状图为底图,基于Arcgis10.0软件,绘制各指标图层,并建立属性数据。数据来源包括:遥感解译结果、广西岸线资料、广西海洋功能区划矢量图层、广西各市县行政区划 图、广西及沿 海3市的港口 规划资料。

按照指标分级标准,利用Arcgis Spatial analyst模块的邻域分析工具,分别对6个指标图层进行多环缓冲分析,6个指标的分级结果见图2所示。

3.5综合评价

按照指标权重对各指标缓冲分析结果进行空间加权叠加运算;叠加潜在可利用滩涂分布获取其综合评价分值;根据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类法(Natural Break),将加权叠加结果按分值从低到高分成限制开发、适度开发、适宜开发3个区域,分别对应低、中、高3个等级(图3)。其中,限制开发区指包含或靠近自然生态系统,应为优先保护的区域;适度开发区指距自然生态系统有一定距离,具备开发条件,应为保护和发展并重的区域;适宜开发区指远离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经济发展优势,应为优先开发的区域。

4结果分析

4.1滩涂利用现状分析

目前,研究区有 已开发利 用类滩涂25 002.06hm2,约占25%,滩涂的总体利用程度不高;各开发类型占比不一,从高至低依次排序为:公共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其他用地、交通用地、城镇用地,主要利用方式为开发程度不高的 服务业 (文体娱乐、风景名胜 用地)和农业 (围塘养殖);工业、交通、城镇等填海造地类建设用地近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港口码头、临港工业的开发,主要分布在城市功能定位依托于港口开发和临港工业发展的防城港和钦州。未开发利用类滩涂共有72 531.5hm2,占74.4%,以光滩为主,65%为离岸滩涂,主要分布在北海市;而生物类滩涂中红树林最多,在沿岸均有分布,海草和盐沼数量较少,珊瑚礁主要分布在涠洲岛、 斜阳岛沿岸。

4.2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1)根据适宜性分区评价结果,统计研究区不同岸段的适宜性等级和分布见表4。由表4可知: 潜在可利用滩涂中,限制开发区9 929.9hm2,占25%,主要分布在铁山港、南流江区和茅尾海。满足港口-工业开发的滩涂面积为30 028.2hm2,占75%。其中,适度开发区8 442.35hm2,占21%, 主要分布在铁山港、南流江区和防城港东湾;适宜开发区21 585.8hm2,占54%,主要分布在北海营盘区和大风江区;防城港西湾、北仑河口、涠洲岛和斜阳岛不适宜开展港口-工业区开发。

h㎡

(2)研究区滩涂港口-工业开发适宜性分区由陆向海呈现“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适宜开发区”的分布特征,这是因为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近岸滩涂,考虑到对自然湿地的生态保护,因此近岸滩涂多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处于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之间,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属于生态敏感性过渡地带,适宜开发区作为优先建设区,引导研究区沿海经济发展。

(3)不同开发适宜等级的滩涂面积由少到多依次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适宜开发区”, 这是由于近岸滩涂的利用类型较为丰富,尤其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岸滩涂的开发程度要远大于离岸滩涂,因此近岸滩涂分布较为零散破碎, 导致限制开发区面积较小。而离岸滩涂人类活动涉及较少,多为光滩,分布较为集中,因此适宜开发区的面积最大。

5结论和建议

本文基于集约节约利用、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方法体系广西北沿海滩涂港口- 工业开发的适宜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生态保护、区位发展条件等基础限制因子, 评价方法具备实际操作性。

上一篇:注重过程 抓实评价下一篇:活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