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适宜技术

2024-05-11

临床适宜技术(精选11篇)

临床适宜技术 篇1

临床适宜技术是指符合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需求情况, 适用于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和手段;它具有安全、简易、成熟、价廉、易推广和可及性等特征;临床适宜技术的三级推广的重要步骤有建立平台、技术遴选、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形成评价体系等[1]。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 研究人员针对患者和居民做了临床适宜技术的需求调查;针对二级和三级医院做了临床适宜技术的供给状况调查。一方面, 推广临床适宜技术必须符合特定区域的卫生资源状况和患者的需求;另一方面, 在临床适宜技术的供给中, 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三级医院是临床适宜技术的枢纽;二级医院是临床适宜技术的中继端;一级医院作为临床适宜技术的终端, 是最基层的接收者和反馈者。临床适宜技术涉及多种因素, 患者不同, 疾病诊疗阶段不同和方式不同。枢纽端和中继端可以提供病人住院治疗的替代方案, 向住院病人提供技术支撑和配套服务, 扩大品牌技术向终端辐射的能力。应用系统则可以提高服务网络的效率, 利用品牌提高自身的信誉, 提供合适的需求服务量, 为迅速增长的人口, 提供最合适的及时服务, 增加社区服务效率和技术含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苏州市吴中区普通居民和一些患者做的临床适宜技术需求调查;第二个部分是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中区人民医院、吴中长桥人民医院做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的调查。第二个部分调查问卷设计为两套, 主要体现三级医院的输出端角色和二级、三级医院的接受端角色之间的区别。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6份, 有效率为98.7%, 发放对象是吴中区常住居民、医生以及少数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和“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主要涉及医疗技术需求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等方面;“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主要涉及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交流等方面。

1.2.2 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 并作描述性研究。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资料数据表, 使用SPSS15.0处理有关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

2.1.1 对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有关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38.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不足, 有61.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充足。

2.1.2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

研究者设计两个问题探究被调查者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在有效数据中, 72%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到社区就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34.1%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就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30.8%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生水平高”决定了他们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8.8%的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了这两个因素。可以看出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设备的先进程度, 对社区诊疗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 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又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两个组成部分。

2.1.3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程度

在90位有效的被调查者中, 只有16位被调查者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74人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2.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2.2.1 对卫生资源总量的认识

在回收的196份问卷中, 有129人认为不存在“看病难”的现象, 占有效数据的65.8%,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接受调查的医护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当前卫生资源的总量是充足的。而患者中, 这一比例却只有38.5%, 有较大的差别。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

2.2.2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情况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态的问卷中, 有效数据中只有27%的医务人员知晓临床适宜技术, 有73%并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通过SPSS15.0的统计分析和上述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结合医务人员的职称, 做相关性分析发现, 患者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没有相关性: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1.089, 自由度为3, 双尾检验的值为0.780, 似然比0.631, 0.780>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有关连。

另外, 结合被调查者的性别, 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0.002, 自由度为1, 双尾检验的值为0.964, 似然比0.964, 0.964>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有关连。通过分析可知, 被调查无论性别、职称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临床适宜技术, 加强适宜技术进社区的宣教工作比较紧迫。

2.2.3 对指导和接受临床适宜技术的态度

在接受调查的医生中 (有效问卷96份) , 有88位愿意参与三级医院和二级、三级医院之间的交流, 其中有33位考虑时间问题, 有9位考虑待遇问题, 有3位既考虑时间问题又考虑待遇问题。由此可见, 如何有效的在临床适宜技术指导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制度至关重要。另外, 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接受调查的100位医护人员中, 有97人愿意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指导, 有两组无效数据, 1名被调查者态度模糊。所以, 二级和三级医院是愿意接受来自三级医院的临床适宜技术的指导的。

2.2.4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推广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认为向二级和社区推广的技术应该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仅仅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推广大病或罕见疾病的技术, 还有1%的认为大病和常见病、多发病应兼而有之。

2.2.5 对交流制度化的态度

在三级网络的三家医院所进行的调查中, 超过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三级网络各级医院之间的业务交流应该制度化、定期组织。所以, 在临床适宜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 研究者应该考虑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 稳定各级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

3 讨论

3.1 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的现实需求

在调查中, 不难发现广大患者和一般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至社区、农村的需求是巨大的。适宜技术的适用面广、可用性强, 易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接受, 使推广应用先进适宜技术能较快地缩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研究单位之间的技术差距,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防治技术水平, 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2]。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 病人及家属希望付出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优良的医疗服务, 一般病人治疗疾病的成本除了各种诊疗费用之外, 还有两个隐形的成本往往很少被提及, 那就是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时间成本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病人去自己主观愿意就诊的医院所花去的时间;二是病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从挂号到得出诊断结果所花去时间 (不包括住院时间) 。现实中, 广大的居民并不信任基层的医疗机构, 无论大病小病都前往大医院, 这也就带来了就诊时间成本的增加。通过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 增强居民对社区诊疗的信任是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所谓精神成本是指病人及其家属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对医疗环境的陌生、对医疗水平的怀疑等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紧张。在西方, 病人和家庭医生之间, 除了诊治之外的的关系, 还是朋友, 这减轻了就诊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在国内, 由于病人对身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 医生和患者之间仅仅是医疗层面的关系, 至少初次就诊大家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 这割裂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除了将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之外, 更强调三级医院的医生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和患者之间建立的联系。这样患者一方面能够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那里就诊;还能和三级医院的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减轻患者就医时的精神成本。

任何需求都可以产生一定的动机, 进而产生一定的行为。居民有低成本获取优良医疗服务的需求, 但是由于医疗的特殊性, 在低成本和优良医疗服务两者之间, 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 这也就是现实中为何会出现大病进医院, 小病还是进医院的原因。本研究希望通过试点, 将三级医院有关常见病、多发病的优良的诊疗技术推广到二级和社区, 满足广大居民的这一需求。

3.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临床适宜技术的有效供给, 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三级医院的输出和供给;其次是二级医院的接受、中转、供给;最后是三级医院的接受和供给。接受调查的三家医院的医护人员, 绝大部分愿意参与到三级网络的业务交流中,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持积极的态度。但重点是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态度转变为持续、有效的行为, 也就是建立激励制度的问题。在临床适宜技术的供给中, 对医护人员也要尝试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例如:增加待遇、福利、晋升等手段。

三级医院在临床适宜技术供给中, 主要承担输出的任务, 也就是将自身优势的临床技术推广到二级、一级医院, 当然在临床适宜技术三级网络构建之初, 三级网络还可能要直接面对一些患者进行技术的直接供给。二级医院的中转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涉及到三级医院输出技术的两种方式。一是二级和一级医院直接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输出;二是三级医院通过二级医院向一级医院输出技术, 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条件的限制, 部分技术一级医院可能出现短时间难以接受, 需要二级医院作为中间者帮助其接受、消化技术, 有个缓冲的时间。

3.3 其他

在调查中, 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在研究开展之初, 设想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应该是承担技术推广的载体, 仪器可以购买, 但是人员的成长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下一步研究中, 应将人员的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其次, 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 这个假设得到了验证。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因此评估、筛选出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医疗卫生技术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健康保障。因此, 以后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样本参照, 针对各级网络医院的相关疾病诊断技术现状进行研究, 将是研究者的另一个任务[3]。第三,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手段问题, 除了人员的培训, 网络软件的共享也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应针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技术, 提出一系列的标准, 适应技术推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9 (9) :789-792.

[2]陈建中, 农村基层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1999;4 (19) 57-58.

[3]谢雁鸣、于嘉、荆志伟,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10 (10) :672-675.

临床适宜技术 篇2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2010年)

根据湖南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落实县卫生局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我院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镇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院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澧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开展了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我院成立了以院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中医业务骨干为成员的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任务。

二是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我院进一步强化实施《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计划》,确保项目实施有序、有效推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建设中医科,并开设了慢性疼痛病专科,筹建理疗科。

四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镇农村中医药现

状和实际情况,今年以来,对全院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8项以上,并对全镇的19个村卫生所20余医务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四次,出台了激励政策鼓励自学。培训内容主要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二册等内容为主。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院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五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2010年我们购买了一批用于技术推广的实用器具,通过培训后发给每个学员,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尤其是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资料用具没有,尽管我们组织制作了部分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课件,但由于没有投影仪及笔记本工作还是显得很不够完美。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四是专项资金筹备不够。

三、计划打算

为使我县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

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以下几点打算: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还应继续,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派遣中医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二是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师资、学员的继续教育,尤其是中医药适宜技术基础、中医药传统技术操作规程等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

三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效果和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并认同中医药适宜技术,从而不断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效果。

四是开源节流,积极筹备专项资金,强化中医科建设。

王家厂镇中心卫生院

临床适宜技术 篇3

关键词:建筑;适宜技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TU11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65-02

1 中国当前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化高速发展及资源的高消耗

在改革开放以来短短的30年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路程,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大幅提高,中国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06年的32.53%。城市化进程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规模风险。城市生活是一种资源高消耗型,高成本、高代价、高风险的生活形态,高速城市化也意味着对资源的高速消耗,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必须建构在资源充足供给的前提下。如果继续以粗放模式发展,城市生态就会面临崩溃。

1.2 背离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

西方的传统艺术观、社会观中充斥着大量人类实践与自然对抗的观念,在此概念指导下的建筑必然割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虽然近现代西方加大对生态建筑与环境的研究,但其高技术的生态方式投入的成本颇高。这种模式对于中国这种生活方式、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的发展中的中国是不适合的。

1.3 建筑设计中盲目追求高标准

有很多建筑,设计时不顾当地的条件,盲目追求高标准,要与国际接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环境和资源压力较大,经济并不富裕,……不能不顾环境和资源条件追求豪华。特别是在当前一些地方不顾财力盲目建设,追求高标准建筑。”

1.4 对形象的关注重于技术

建筑设计中,存在着对于建筑形象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技术,技术只是盲目的屈从于建筑形象的副产物,业主只从形象出发,对于其是否节能考虑甚少的问题。有时建筑搞大玻璃幕墙,盲目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观,却忘了节约能源。有的建筑物搞超大体量,照明耗电量非常大,还有许多宾馆、饭店、会议室的窗户设计得很小。

1.5 技术的直接引进带来的问题

对于新技术必须辩证对待。现在的新技术有很多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国情与生活方式的,必然与中国国情有着巨大差异,盲目引进新的技术,只是对新技术的堆砌,是不科学的,导致的结果也往往是新技术引进了,但是却比没有引进之前的能源浪费还严重。所以在应用新技术之前要调查清楚:这一新技术是在什么情况下解决解决什么问题的?如果它是那种全天空调模式下采用的节能技术,那么此项节能技术是在发达国家生活模式基础之上的节能,而不是适应中国普遍生活模式及建筑物使用方式基础之上的节能。如果不考虑这点,这项新节能技术非但不能起到节能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能耗。

2 适宜技术节能建筑的概念

2.1 适宜技术的起源

适宜技术的提出被认为是“高技派”建筑师所做的贡献。“高技派”尖兵,理查德·罗杰斯曾说:“我们对科技有极大的兴趣,但它不一定是高级和低级的,而应当是合理的技术”。

福斯特对技术进步的信念也是坚定不移,他认为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反技术如同向建筑即文明本身宣战一样站不住脚,他一直强调“适宜技术”,认为自己对技术的依赖从来没有超出“适度”的范围。他对“适宜技术”的理解为:在决定采用某项技术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来判定,而不论其“先进”与否。

2.2 适宜技术的特征

2.2.1 适宜性

适宜性是要使建筑符合特定环境、特定文化背景人群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技术往往脱胎于当地的乡土建筑,技术特征有着明显的本土化、地域化。湖南湘西的吊脚楼是针对湖南地区夏季湿热地区的生态化设计,竹木结构的吊脚楼底部架空,利于通风散热,而北方的窑洞,则利用厚实黄土其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使窑洞内部冬暖夏凉,同时几乎没有生产加工运输能耗,窑顶覆土层又可耕种,既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够生活,具有很高的经济性。

2.2.2 高效性

在适宜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发挥技术、材料的效率,以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与使用功能,可以说就是高效性。创作主体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现平凡技术和材料的不平凡性,赋予其高效的生态功能。如建筑师Jersey Devil设计的考拉松住宅(Camino Con Corazon House),建筑材料为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砌块填充,为了能够更大程度上的适应墨西哥南巴利亚半岛的炎热气候,建筑师设计了一个钢筋混凝土覆盖的凸起的蝴蝶型桁架屋顶,桁架弦杆下为板面水泥抹灰,形成了自循环通风的双层屋顶体系,有效的消除了太阳辐射,同时优雅的蝴蝶造型还成为建筑最显著的造型。

2.2.3 经济性

经济性体现在低造价上。因地制宜的挖掘本土材料,改进传统的施工工艺,在传承本土建筑文脉的同时减少建造过程中的运输,节约成本,降低造价,减少无序拼贴“高技术”的生硬建筑形式。

2.2.4 可操作性

适宜技术的可操作性则体现在具有成熟的建筑技术予以支撑,能够适用并广泛推广。同时,对于成熟的建筑技术,可以对传统技术予以总结,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提高和创新。

2.2.5 文化性

“高技术”建筑,给人一种生硬、激进、“缺乏人情,没有艺术性”的感觉,其为了体现时代感,往往不顾位置、场所和文脉,运用大量的高新技术材料和结构工艺手段,在形式上与环境产生极端的冲突。与此相对,适宜技术的节能建筑则多从本土挖掘当地材料和适用技术的生态化节能设计手法。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所作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反映当今现实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运用适宜技术的建筑在适应本土气候、使用本土材料、尊重本土风俗的同时还有弘扬本土文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大致勾勒出适宜技术节能建筑的现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侧重建筑技术的适宜性、高效性,通过普遍的建筑设计手法,精细设计建筑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选择的借鉴当地建筑文化传统和技术,使建筑具有地域特色,实现技术的人文升华。

2.3 适宜技术的价值

适宜技术节能建筑由于具有以上特性,非常适合工业化水平处于中下等、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地方材料和技术相对成熟、仍有现代建筑表达可能性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应“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道路。如能根据具体实际,在科学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总结、提高、创新,适宜技术将大有可为”。

3 适宜设计策略研究

3.1 设计中的适宜材料策略

对于适宜技术的节能建筑来说,因地制宜的选取当地材料是极其重要的原则。本土建筑材料的选用直接的反映了建筑的性格,与此同时,建筑也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所以,“适宜技术”的材料策略表现为:因地制宜的选取当地建筑材料,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发现平凡材料的不平凡性,赋予其最大的生态功能与美学表现力。

3.2 设计中的适宜设计策略

“适宜技术”应该是当代建筑技术发展的成果和传统地域适应性技术的综合产物,是辨证与智慧的结晶。“适宜技术将当代的先进技术有选择地与地域条件的特殊性相结合;同时提倡改进和完善现有技术,充分发掘传统技术的潜力,实现建筑技术的本质。”所以,在“适宜技术”的实践中,建筑师的设计策略必然遵循以下原则:

①综合实际地域条件,对技术进行比较和选择,以是否符合地域的实际要求和特定情况作为标准,进行价值与效益的判断;②注重技术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地域生态平衡、耗用地域资源为发展技术的代价;③注重技术与当地文化传统的协调发展,在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保护地域性文化结构的连续和完整;④注重技术与地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脱离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盲目追求技术的高、新、奇,从而导致技术目标与效益的失衡;⑤注重对现有技术的改进与完善,重视地域传统技术的挖掘、继承与改良,对有代表性的地域技术予以保护;⑥在设计中自觉地融入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经济、适宜的前提下最大效能的表现新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和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

4 总结

运用常规的、经济适用的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策略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建筑既要“物美”又要“价廉”同时还要“生态、可持续”,是不能摒弃“适宜”这一重要原则的。

参考文献:

[1]胡绍学等.“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建筑学报.2000年,5期

[2]万书元.当代建筑西方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7.

[3]同济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4]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5]王帅,魏春雨.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生态策略的研究.华中建筑.2008.5.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for Building Energy-efficient Design Strategy Thoughts

Wu Chen,Zhang Yongsheng

Abstract: China’s current urbanization in the community to tell the development stage,when the urban sprawl of the city’s resources have withered. In such circumstances,to vigorously develop energy-efficient eco-building has become inevitable. However,the rigid application of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out considering our own culture,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will inevitably lead to disharmony. Articles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were summarized,summary,and then make appropriate technology,a general law.

临床适宜技术 篇4

关键词: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人才机制

在医疗卫生领域, 适宜技术一般包含这样几类技术:适合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技术;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和保健单位的医药卫生人员掌握和应用的技术;广大群众在经济上一般能够承受的技术[1]。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旨在市、县 (区) 、乡三级建立纵向临床技术协作平台, 最终达到临床技术的三级流动, 起到整合医疗资源的目的, 加速卫生资源的流动, 使更多的病人得到实惠[2]。从医方来讲, 尽可能满足患者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水平和绩效, 推广临床适宜技术是重要策略;对患方来讲, 老百姓能够花小钱看大病, 能够享受适宜技术见疗效, 健康归自己而风险归别人;对政府能尽可能公平地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是推广临床适宜技术的最根本的目的。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其过程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各级人员长期的努力, 因此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是保证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效果的重要力量。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机制建设包括人才的准入机制, 培养机制以及人才保障机制等相关方面的构建。

1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准入机制

1.1 稳定、精干、高效的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队伍

临床适宜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其推广过程需要专业人员的努力才能使更多的临床技术更加适宜, 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在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技术和掌握技术的人才, 因此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是保证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效果的重要力量。在三甲医院, 二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站 (基层医院) 这三个医院平台的基础上, 应建立起适合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平台。人才平台的建设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临床医学人才, 这部分人才承担着临床适宜技术的遴选、修正、推广和使用等重要职责。第二部分是技术人才队伍, 这部分人才建设是为了巩固和加强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 并进一步扩大临床适宜技术的惠及面。他们承担着对遴选过后的适宜技术推广的组织、宣传和落实工作, 并进行软件开发和网络三级网建设保障等重要任务。

1.2 临床医学人才平台

1.2.1 三甲医院资深专家组

临床适宜技术是指针对多发病, 常见病, 对于病人来说最适宜的用药方案, 诊疗技术等等。三甲医院拥有雄厚的医学技术力量, 是适宜技术的枢纽。三甲医院的资深专家组构成了临床适宜技术输出第一人才平台。他们作为适宜技术输出平台的初始端, 承担着临床适宜技术的收集、整理和遴选, 研讨各常见病适宜技术的适应性, 以及最佳临床适宜技术路径的确定等重要职责。相关专家对常见病和临床技术进行充分讨论, 就最佳诊断方法, 用药方式, 适应性等问题进行论证, 尽可能的考虑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医生的接受能力, 从而扩大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1.2.2 二级医院精干人才衔接组

二级医院既是临床适宜技术的中继端, 又是临床适宜技术的输入、输出站作为重要的衔接环节, 其除了承担针对本级病患的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外, 还承担了对社区卫生服务站临床适宜技术的输出任务, 因此一支由二级医院骨干医生组成的精干衔接组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二级医院医生接受来自三甲医院专家的临床适宜技术指导, 其又担负着向下传输临床适宜技术的重要使命。

1.2.3 社区卫生服务站 (基层医院) 高效推广组

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布广泛, 其诊疗范围以常见病, 多发病为主, 因此是临床适宜技术最广泛的载体。据课题组前期的调查, 很多病人更愿意到三级医院看病是由于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不信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是三级推广人才网中的重要力量, 因此需要有一支技术力量强, 能够对临床适宜技术快速消化吸收, 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广泛运用的医护人员队伍来保障临床适宜技术的高效推广。这个层面的临床适宜技术人员要有较高的领悟能力, 并且能够接受并利用优质的临床适宜技术, 实现某些病种的患者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流动, 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问题。

1.3 硬件技术人才平台

硬件技术平台是临床适宜技术快速形成和高效推广的重要平台之一, 其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硬件技术人才平台是根据临床适宜技术流动的平台而建立的, 以软件和网络的形式对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起到纽带作用。硬件技术团队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针对患者的宣传团队, 另一个是针对临床适宜技术输入输出的软件开发团队。人才平台的搭建包括网页宣传制作人员, 主要负责对临床适宜技术的网络宣传部分, 减少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阻力, 使得临床适宜技术筛选出的病种的患者愿意并乐意接受适宜技术。人才平台以计算机专业人员为团队, 主要从事相关软件的开发, 从硬件层面实现临床适宜技术的流通。当二级医院或者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在遴选出的病种诊治方面存在疑问, 只要输入条件, 就可以从软件上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

2 临床适宜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一支稳定, 精干, 高效的人才队伍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重要保障[3]。构建这样一支队伍需要多元的人才培训模式, 高效的人才培训方式, 规范的人才培训机制。在人才平台已经建立的情况下, 对相关人员实施全方位的临床适宜技术培训, 才能使人才平台有效的发挥推广作用。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培训模式共有课堂反复教学式, 手把手传授式, 网络学习式和宣传专题培训等。这四种培训模式是相互交叉, 相辅相成的, 针对不同组别的人才选择采取相应的不同的培训模式组合。课堂反复教学式, 是指由资深专家组成的临床适宜技术开发团队在完成遴选任务之后, 以集中授课的方式向二级医院或者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才团队定时传授临床适宜技术。手把手传授式, 由专家下到基层医院专门进行相关培训, 直到推广团队能基本掌握技术为止。网络学习式是依赖软件学习平台,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可以随时通过软件查询被推广的临床适宜技术, 以及典型病例, 适应症等等。宣传专题培训是所有人才团队人员都必须参加的一项培训, 包括应用方案、实施要点、干预事项。和以上的临床适宜技术的传输不同, 这项培训是为了塑造人才平台人员的宣传理念, 并且通过其接触的病人去有效的推广临床适宜技术, 让广大老百姓从心里上接受适宜技术, 进而逐步享受到适宜技术带来的好处。

3 临床适宜技术人才保障机制

3.1 政策配套、制度建设

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 仅仅依靠某些医疗机构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使适宜技术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在人才机制建设方面, 政府虽然不是直接参与者, 作为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第三方, 提供政策配套, 完善相关制度, 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基础保障。医疗机构中的临床适宜技术人才梯队需要政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才能够专心的从事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 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发动更多的力量, 将适宜技术推广的系统工程做大, 在不断的反馈循环过程中, 达到最优化。构建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网最终的目的是探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新路子, 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医疗机构参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提高公众对临床适宜技术的认识能力, 健全推广机制, 为解决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3.2 践行人才激励机制

临床适宜技术的人才激励机制是指针对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鼓励。不同的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模式, 推广人员的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专职或兼职的人员其工作性质各有不同。从政府层面来说, 专门的临床适宜技术项目申报, 应有一定的经费配套, 并根据开展情况, 评出优秀项目作为示范进行推广。从医疗机构来说, 在医院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安排临床适宜技术人员一定的工作任务, 对他们的工作给予支持和肯定, 在医院内部形成适宜技术推广的环境, 为在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些激励机制可以使临床适宜技术人才机制保持长期的活力, 使更多优秀的临床适宜技术不断的成熟, 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看病问题。

3.3 构建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反馈渠道

任何一个系统工程, 其反馈流程可以使整个系统达到调节优化的目的。在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人才建设方面, 允许并鼓励基层人员对人才培训模式, 培训方式, 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既有从上至下的技术流, 又有从下而上的反馈流, 便于组织者及时地调整, 为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培养出更有效的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看病贵, 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平均, 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网就是要让一些适合在中下级医院推广实行的技术普及开来, 实现卫生资源的纵向流动, 而临床适宜技术人才机制建设是临床适宜技术得以推广, 并进一步扩大推广效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杜治政.应当大力发展医学适宜技术--关于价廉、公正医学的呼吁[J].医学与哲学, 1997;l8 (5) :225.

[2]孙荣国等.中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 2007;34 (3) :570.

适宜技术培训总结 篇5

院领导、医务处领导:

神经内科白丽于2009.07.26—2009.08.01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第一期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省级师资培训班。总结培训前后许志仁司长等讲话纪要汇报如下:

适宜技术是短、平、快的方法,目的短期内提高省、地、县级中医院水平。今年已投资2.3亿,在各地推广。要求省级中医院一定向下培训,责任重大。计划先培训到县级中医院,办培训班不能走过场,我们这个班学员的任务是进行县级师资的培训,必须教会。适宜技术推广的如何,要作为三级甲评比的一个条件。要问责制对基地进行考评、考核。明年还要继续投资6.4亿,一定做出结果,必须看到成效。在各中医院:1.一定要看到中医药文化;2.临床科室名称要中医化;3.中医药人员的比例;4.中药比例;5.中医的诊疗设备;6.中医治未病等情况。我们这个省级班首先奠定个基础,回去以后在临床积极应用这些技术。下一期还要学习腹针、头皮针等技术。

要求:1各省要有推广平台,要有专人负责此项目,负责组织培训。2.各基地要建设一支队伍,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按医政司要求选派师资。3.省里、院里要大力支持,提供时间、条件让学员应用学到的技术。4.向省厅反映,不急于开展县级培训,先提高自身水平。5.建议把专家聘为医院技术顾问,有利于技术推广。

目标:一定把事情做实,一定要70-80%推广应用。

白丽整理

临床适宜技术 篇6

【关键词】柳叶白前;GIS;适宜性;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R931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9-0125-07

柳叶白前为萝摩科鹅绒藤属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C.)的根及根茎,是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白前正品之一[1],为常用中药,具有降气、消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气壅实、咳嗽多痰、胸满喘急等症。福建省历来是柳叶白前的主产地之一,其资源较为丰富,蕴藏量大。多有野生,少有栽培。近几年来随着其开发利用的不断扩展,市场需求剧增,柳叶白前野生资源受到掠夺式采挖,且人们的社会活动又加剧野外环境的恶化,使野生柳叶白前的生长范围进一步缩小,资源蕴藏量骤降,造成原料药材供应紧张。为了缓解柳叶白前资源不足的现状,不少地方纷纷开始对柳叶白前进行引种栽培。但是由于对其适宜的生态环境不清楚而盲目引种栽培和扩大种植,导致了栽培柳叶白前生态适宜性差,产量较低,质地柔软、色白、味淡,与野生的质脆、色黄、味微甜有一定差异。因此,进行野生柳叶白前资源生态适宜性的研究对科学引种、合理种植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前人对柳叶白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和药效方面[2-5],而基于GIS技术对柳叶白前资源进行适宜性空间分布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在理论分析与野外GPS实地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选取适宜柳叶白前生长的生态环境指标,以福建省的高程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为后台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空间的角度定量化分析了柳叶白前生长的适宜性分布,并利用野外实地调查与入户调研进行验证,可以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柳叶白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选择与其生长环境相似的区域,发展规模化人工种植,为柳叶白前的生产和发展做出贡献。

1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120°44′,北纬23°31′~28°19′,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断面略呈马鞍形,横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闽西和闽中两大山带大体平行,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斜贯在闽、赣两省之间,长约530Km,平均海拔1000m。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该省具有明显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类型有黄壤、赤红壤、红壤、石质土、紫色土、石灰(岩)土、新积土、风沙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水稻土等13个土类,26个亚类。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草丛、沼泽、栽培植被等。

2材料与方法

21数据来源及处理本研究的主要数据包括:①高程数据(DEM)空间分辨率为90m×90m,植被数据为1∶100万福建省植被图,土壤数据为1∶400万福建省数字化土壤图,行政边界数据为1∶400万福建省行政区划数据,上述数据均来源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②手持GPS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利用ArcGIS 101软件实现空间数据分析。

22研究方法本研究拟采用GPS与GIS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①查阅福建省相关文献记载及中药资源普查资料[6-7],对建阳市、光泽县、松溪县、蒲城县、上杭县、泰宁县、明溪县、仙游县、柘荣县分别进行调查。在每个县选取2~4个有柳叶白前生长的样地(2m×2m),并记录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及样地出现的柳叶白前的株数。同时,观察植株地上、地下部分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状况。②物种资源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将文献资料与野外调査信息相结合确定适宜柳叶白前生长的生态环境因子,根据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及数据的来源与准确性,选择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3个因子作为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划分依据的指标。③空间分析法:首先利用ArcGIS 101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各个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每个环境因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图,然后将各单因素分布图层进行叠加,综合得出柳叶白前资源在福建省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图,再将福建省的行政边界图叠加到适宜性空间分布图上,提取县级的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面积。④进行野外实地调查与ArcGIS 101软件分析所得结果验证。

3结果分析

31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的单因素空间分析

311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的地形因素分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柳叶白前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一般分布在海拔230~800m之间。而通过野外样地调査信息汇总(见表1)分析得出,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m范围内。其中柳叶白前资源最适宜的海拔为200~550m,在这区域柳叶白前资源分布集中且生长良好。在海拔550~800m范围内也适宜柳叶白前资源生长,但分布明显减少且长势比较弱,这一区域为柳叶白前分布的次适宜区。而在海拔低于200m或者高于800m区域,基本无柳叶白前资源分布,为不适宜区。利用ArcGIS 10 1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依据已获取的福建省DEM 数据图,将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按海拔高度划分为3个区域,见图1。

312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的土壤类型分析根据国内相关调查研究表明[8],野生柳叶白前生长在低山丘陵、平原的溪边、河滩砂债之上或湖边、塘边、沟边以及山谷中潮湿处。在湿润的地方生长良好,但不能渍水,怕干旱、高温。野外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生长的土壤环境较为湿润,在新积土、潮土、红壤等土壤类型中有较多柳叶白前资源分布,而在赤红壤、黄红壤等土壤类型中仅有少量柳叶白前资源分布,在黄壤、石质土、紫色土、石灰(岩)土、风沙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水稻土等土壤类型中基本无柳叶白前资源分布。因此新积土、潮土、红壤等为柳叶白前资源生长的适宜土壤类型,赤红壤、黄红壤等为次适宜土壤类型,而其余土壤如黄壤、石质土、紫色土、石灰(岩)土、风沙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水稻土等为不适宜土壤类型。利用ArcGIS 101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依据已获取的福建省土壤数据图,将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按土壤类型划分为3个区域。见图2。

313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的植被类型分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柳叶白前资源主要分布在潮湿的草丛、灌丛、草甸及山坡疏林中。在全年生长期间要求全光如在阴蔽、光照较弱的情况下种植,则生长不良。经野外实地调查发现(见表1),福建省适宜柳叶白前资源分布的植被主要类型有草丛、灌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其中草丛、灌丛等两种植被类型中柳叶白前资源分布较多,为柳叶白前资源分布的适宜植被类型。而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植被类型中仅有少量的柳叶白前资源分布,且生长不良,可能是其光照不足等原因,此为柳叶白前资源分布的次适宜植被类型。在针叶林、栽培植被、沼泽等其他植被类型中基本无柳叶白前资源分布,为不适宜柳叶资源分布的植被类型。利用ArcGIS 101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依据已获取的福建省植被数据图,将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按植被类型划分为3个区域。见图3。

32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区域根据以上分析得到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的不同海拔区域、不同土壤类型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区域,通过这些因子综合形成划分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区域的依据。见表2。

利用ArcGIS 101的空间分析工具将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这3个单因素确定的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区图层叠加分析,得到柳叶白前资源在福建省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图。本研究首先依据海拔确定柳叶白前资源适宜分布区域的第一图层,然后在该层上叠加由土壤类型确定的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图,若两图层均为适宜区,则叠加部分为适宜区;若第一图层为适宜区,第二图层为次适宜区,叠加结果为次适宜区,两图层叠加按照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级别低的图层类型决定新图层类型的原则进行。通过叠加运算形成新的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图,依照此原则叠加依植被类型确定的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图,最终得到柳叶白前资源在福建省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图,见图4。

通过对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区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柳叶白前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三明市和漳州市,包括建阳市、永定县、蒲城县、长汀县、建瓯市、霞浦县、明溪县、上杭县、福鼎市、平和县等县,和相关文献信息[6]的记载相符。将福建省的县级行政边界图叠加到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分布图上,提取36个市县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分布面积(见表3)。全省柳叶白前资源分布的适宜区面积为752680Km2,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620%,次适宜区面积为5832056Km2,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4804%。其中南平市的县级市建阳市柳叶白前资源分布的适宜区面积最大为58395Km2,而沿海的晋江市、石狮市等县级市基本无柳叶白前资源的分布。从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分布区可以看出,建阳市、永定县、蒲城县、霞浦县、明溪县、福鼎市、平和县等适宜区面积占了各县面积的10%以上,表明这7个县是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的主产区。

33结果验证野外样地数据采集也是建立本次研究的重要基础,由于福建省山地多、地形复杂、地势险峻,野外实地调查和采样难度较大。本次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野外调查采集了9个县的21个样地信息,见表1。其中有8个样地是柳叶白前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利用手持GPS进行精确定位与数据采集。通过GIS OFFICE 将野外调查样地数据导入ArcGIS 101 软件中,与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图层进行叠加(图5)。发现野外实地调查21个样地中柳叶白前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8个样地都处于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区域内,这8个样地分别为建阳市书坊乡、松溪县松源街道、蒲城县万安乡、柘荣县英山乡、上杭县才溪镇、明溪县城关乡和夏阳乡、仙游县西苑乡,其他13个样地处于柳叶白前资源的次适宜空间分布区域内,野外调查结果与通过ArcGIS 101软件分析所得的适宜性分布范围结果基本相符,这说明GIS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合理性。此外,通过对永定县、长汀县、霞浦县、福鼎市等县的药农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到确实有柳叶白前的分布,进一步验证了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

4讨论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资源,然而目前数千种药用植物资源濒危,中药资源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中药无序开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迫在眉睫,而了解物种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和空间分布对其资源的保护及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空间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大范围资源监测手段,为中药资源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将GIS技术应用于中药资源适宜性分析已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相对于传统的调查方法,GIS技术在适宜性空间分布研究方面具有实施高效、节省时间物力、易于空间量化等独特的优势。李芬等[9]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冬虫夏草资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使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药资源进行适宜性分布区域划分的方法。谭尔等[10]利用TCMGIS-II对青藏高原沙棘的生态适宜性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我国的适宜生长地区,为民族药沙棘的引种栽培与科学区划提供参考。尚雪等[11]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川省羌活资源的适宜性分布进行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GIS方法划分羌活资源的适宜性分布区域是可行的。

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与GIS技术相结合,对福建省柳叶白前分布的海拔、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生态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范围,并计算各县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的分布面积。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分布的适宜区面积为752680Km2,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620%,次适宜区面积为5832056Km2,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4804%。且通过ArcGIS 101 空间分析得到的福建省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图与野外样地调查结果基本相符,证明了ArcGIS 101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说明了GIS技术对中药资源适宜性分析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在区域尺度上进行中药资源适宜性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物种资源的分布受到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但本研究仅对海拔高度、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在生态适宜性分布中未考虑到气候生态因子、水文因素等对柳叶白前资源适宜性分布的影响,有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研究中考虑将GIS技术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深入研究柳叶白前资源的适宜性分布,掌握我国柳叶白前资源适宜的分布范围和产量,为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柳叶白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09-110.

[2]邱声祥.柳叶白前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488-489.

[3]田效民,李凤,黄顺菊,等.柳叶白前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5):111-113.

[4] 梁爱华,薛宝云,杨庆,等.柳叶白前的镇咳、祛痰及抗炎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3):173-175.

[5] 倪林英,王德群.鹅绒藤属常用中药分布特点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6):548-549.

[6] 赵秀贞,朱濂溪,江英志,等.福建药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35.

[7] 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汇编[M].1988:252.

[8] 陈宏康,万美亮,刘国杜,等.提高柳叶白前产量和质量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4):204-205.

[9] 李芬,吴志丰,徐翠,等.三江源区冬虫夏草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14,34( 5):1318-1325.

[10]谭尔,江道峰,苏永文,等.基于TCMGIS 的青藏高原沙棘生态适宜性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 1):130-135.

[11] 尚雪,董丽君,文路军,等.基于遥感与GIS 技术的四川省羌活资源适宜性分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3):2553-2558.

临床适宜技术 篇7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手术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病手术方法众多,包括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等。我们自2004年1月~2009年7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式共治疗本病2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就手术方式的选择做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98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42~83)岁,平均63岁,有高血压病史(17~41)年。术前意识状况分级:Ⅰ级0例,Ⅱ级4例,Ⅲ级29例,Ⅳ级38例,V级27例。头颅CT提示基底节出血79例,其中破入脑室51例,皮层下出血19例,血肿量平均45ml;中线结构移位<10mm者50例,>10mm者38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49例,双侧瞳孔散大11例。

1.1.2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

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9~89)岁,平均65岁,有高血压病史(22~49)年。术前意识状况分级:Ⅰ级0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11例,V级12例。头颅CT提示血肿均位于基底节,破入脑室10例,血肿量(40~60)ml;中线结构移位<10mm者13例,>10mm者11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12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

1.1.3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

88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41~73)岁,平均61.6岁,有高血压病史(12~38)年。术前意识状况分级:Ⅰ级2例,Ⅱ级21例,Ⅲ级26例,Ⅳ级35例,V级4例。头颅CT提示血肿量<40ml者36例,(40~60)ml者46例,>60ml者6例;中线结构移位<10mm者50例,>10mm者3 8例;一侧脑室积血29例,两侧脑室积血35例,全脑室积血24例。术前一侧瞳孔散大50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1)基底节区脑出血:多选用扩大翼点入路,翻开肌骨瓣、切开硬脑膜后,适度分开外侧裂显露岛叶,避开重要血管后切开岛叶皮质2cm,显露血肿;如颅内压力较高,则沿颞中回或颞上回切开脑皮质(2~3)cm,显露血肿,直视下清除血块并进行适当止血处理。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多明显塌陷,血肿腔一般不放置引流管,缝合硬脑膜,硬膜外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肌骨瓣复位固定,分层缝合头皮。(2)皮质下出血:根据血肿所在部位开颅清除血肿。(3)如果血肿破入侧脑室,争取手术中肉眼彻底清除血肿,并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凉为止。(4)如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塌陷不明显,则去骨瓣,减张缝合硬脑膜关颅。

1.2.2 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

根据头颅CT定位,避开Wernicke区等重要的功能区,选取血肿最大、最表浅处做长约(3~4)cm直切口,乳突撑开器撑开头皮,用铣刀做直径2.5cm左右的小骨窗,瓣状切开硬脑膜后翻开、固定。选择相对无血管区非功能区,用脑针小心穿刺确认血肿位置及深度后,在手术显微镜下电凝切开2cm左右皮层,自动拉钩牵开皮质,不断调整显微镜视角和患者的头位(通过调整手术床),尽量清除血肿并适度止血。此时脑压多较低,血肿腔一般不放置引流管,尽量缝合硬脑膜,小骨瓣复位固定,缝合颞肌及其筋膜、头皮各层。

1.2.3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多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根据头颅CT扫描定位血肿,选择血肿距离头皮最近、血肿最大、无大血管经过的亚区进行标记,测量血肿中心距离头皮的距离,确定穿刺方向,然后局部麻醉,颅骨钻孔,电凝切开硬脑膜,用带针芯的14号硅胶引流管缓慢向预定靶点进针,进入血肿时多有突破感,达到预定深度后拔出针芯,可见部分血肿流出,妥善固定引流管,小心抽吸大部分血肿。残余血肿分次注入尿激酶后逐步清除,每日1次,每次10 000u,夹管1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动态复查头颅CT,直至血肿<5ml后拔管。

1.3 疗效判定

统计各组患者术后意识状况分级、死亡例数、并发症以及再出血情况。

2 结果

2.1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98例,有6例死亡,死亡率6.1%,死亡病例均为术前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死亡时间都在术后1周之后,其中因持续严重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严重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意识状况分级:Ⅰ~Ⅱ级51例(52%),Ⅲ级26例(26.5%),Ⅳ级15例(15.3%)。所有患者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有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再出血,但均无须再次手术;有16例术后早期发生脑梗死,经治疗后好转。

2.2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26例,无死亡病例,术后意识状况分级:(Ⅰ~Ⅱ)级20例(76.9%),Ⅲ级5例(19.2%),Ⅳ级1例(3.8%)。所有患者术后次日复查头颅CT无再出血;有1例术后发生脑梗死,经治疗后好转。

2.3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88例,术后均在血肿腔分次注入尿激酶治疗,以残余血肿<5ml为拔管标准,平均拔管时间65h。术后有56例发生少量颅内积气,均在1周内吸收。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0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尿路感染7例,经治疗后均治愈。死亡5例(5.7%),死亡原因为脑疝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术后意识状况分级:(Ⅰ~Ⅱ)级52例(59.1%),Ⅲ级22例(25%),Ⅳ级9例(10.2%)。

3 讨论

尽管目前的随机对照研究仍未表明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分析可能是由于病例数不够,或者入选外科手术治疗组的患者病情较重所致[1],手术治疗仍然是当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该病患者病情的差别较大,发病后有效治疗时间较短,其治疗提倡个体化:即根据血肿大小、出血部位、对内科治疗的反应、年龄、全身状况、基础疾病、有无并发症等,结合现有的医疗条件进行综合判断,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不能拘泥于一种术式[2,3,4,5]。本组患者手术死亡率较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笔者的体会如下。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直视下开颅手术,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彻底清除血肿,止血相对可靠,减压充分是其优势,但手术创伤明显较大,适用于术前已经发生脑疝(失代偿期)的患者。该术式对手术设备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术中血肿清除后如脑压较低,脑组织明显塌陷,可将骨瓣复位,无须二次手术行颅骨成形术;如清除血肿后脑压仍较高,脑组织无明显塌陷,应果断去除骨瓣,咬除蝶骨嵴外侧骨质,减张缝合硬脑膜后关颅。

小骨窗显微手术也称锁孔手术,是在显微神经外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创新技术,是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神经外科锁孔手术理念的核心在于:根据病灶的大小、部位、局部解剖等因素,个体化设计手术入路,充分利用自然解剖间隙和有限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结构暴露或破坏,应用精湛的显微手术技术,以最小的创伤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6]。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强调个体化原则:一方面,术前仔细研究患者的头颅CT,根据血肿的大小、部位、重要的骨性标志,以及周围脑沟、脑回的相对位置关系,个体化设计手术切口和骨窗,通过直径(2~3)cm大小的骨窗,在显微镜下尽量沿脑沟分离,通过最短的手术路径进入血肿腔,不断调整显微镜视角和患者的头位,尽量减少脑压板的应用,用较细的吸引器和双极电凝器可完全清除血肿并进行较满意的止血;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手术者的个体化因素,根据手术者个人的操作水平结合患者病变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达到最小创伤和最佳疗效的目的。该术式兼具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术式的优点,既能达到微创的目的,又能在直视下清除血肿,入路简捷,切口小,需要分离切开的肌肉等组织少,骨窗较小,不必要的脑暴露少,脑牵拉轻微,对患者的外观影响小,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反应轻微[7]。但该术式要求术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显微手术经验,扎实的显微手术基本功,能独立、稳妥地处理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要同时兼顾安全、有效、微创要求,对手术器械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其成功的关键是要保证引流管置于血肿的中心部位,避免损伤血肿壁引起再出血。根据头颅CT定位血肿,徒手用较粗的穿刺针带引流管穿刺,若有条件采用CT立体定向仪穿刺血肿则更为精确。可通过置入的硅胶引流管抽吸部分血肿,对不易吸出的血肿可分次注入尿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等药物使血肿液化后引出。通过实践,该方法临床应用较广[8],适用于脑干、丘脑等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血肿;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和麻醉、高龄及有多种基础疾病者;部分出血量不大、意识清醒的瘫痪患者,本法可促进功能恢复。该术式的缺点是可能发生再次出血,如系动脉出血,因止血困难,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且往往难以一次性彻底清除血肿,故该方法失败者应及时改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那些出血量大、病情进行性加重的患者不宜采用。本组有5例术后死亡,均为术后早期死亡,分析原因,可能与血肿抽吸后再次大量出血、血肿清除不完全造成颅内压力较高以及血压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

总之,采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的手术创伤最小,疗效较为肯定,但如血肿很大、出现脑疝的危重患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仍是最佳选择;小骨窗显微手术创伤小、手术快捷、术后恢复快,值得提倡,但要求手术者具备熟练的显微外科基础。

参考文献

[1] Mendelow AD,Gregson BA,Fernandes HM,et al.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aematomas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ial i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STICH):a randomised trial.Lancet,2005;365(9457) :387~397

[2] Mitchell P, Gregson BA,Vindlacheruvu RR,et al.Surgical options in ICH including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J Neurol Sci,2007;261(1-2) :89~98

[3] Broderick J,Connolly S,Feldmann E,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adults:2007 update: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Council,and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Outcomes in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Working Group.Stroke,2007;38(6) :2001~2023

[4] 夏国道,姚建社,包平,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3) :231~232

[5] Hanley DF.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everity factor and treatment target i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2009;40 (4) : 1533~1538

[6] Perneczky A,M(u|¨)ller-Forell W, Van Lindert E.Keyhole concept in neurosurgery. With endoscope-assisted microsurgery and case studies.Stuttgart:Thieme Verlag,1999:112

[7] 兰青.积极开展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10(3) :97~99

临床适宜技术 篇8

1 教学方法的实施

1.1 成立教师课题组

本次PBL教学与双语教学由教师课题组成员承担,均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师组成员包括呼吸内科教授3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心血管内科教授1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教学管理人员1名(来自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科)。教师组成立后,首先由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近3年的双语教学学生评价,然后进行师资培训,主要包括双语授课方法以及关于PBL的教学理念与技巧的培训。1名呼吸内科教授根据教学大纲承担授课任务(含PBL教与授课)与病例设计,另有1名呼吸内科教授根据教学大纲承担出题任务,教师组内其他教授协助资料收集整理校对等工作,教学管理人员协助规范教学流程。

1. 2 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肺心病的教学目的是: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基本病情,熟悉其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肺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其教学要求是:①掌握肺心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②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③肺心病的概念和主要发病机制。熟悉:①肺心病失代偿期的治疗;②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和健康教育。

1.3 学生分组

参加本次教学研究的学生来自广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共234名,分为两大组,临床一组122人,临床二组112人。临床一组122人,分为4个小组,每组30-31名学生。

1.4 课程教学设计

临床一组采用课堂双语讲授并融合PBL教学理念,教师组成员除了学习PBL的教学理念与技巧外,还要针对教学大纲,结合肺心病的教学目的,设计病例,病例设计要求逐层深入。在正式开课前,每个小组选派1名代表提前1周与教师组见面,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细化重点理论问题,同时提供病例,确定好授课流程,根据课时情况确定好各小组讨论时间及教师讲授时间与点评时间。

教师组成员要求临床一组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准备工作:肺心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产生肺动脉高压的原因;肺心病是心脏病变特点;由肺、心功能不全而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的特点是什么;肺心病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肺心病的诊断方法;长期家庭氧疗的适应症等。并结合病例进行具体分析。学生代表组织各小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查阅文献、集体小组病例讨论,各组学生代表汇总集体意见,最后在课堂上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一定的英语词汇。

临床二组则进行传统的课堂双语讲授方式。

1.5 课程实施过程

开课后,临床一组授课过程为:首先由各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根据具体病例分析,回答学习主题中的问题,由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及讨论,同小组学生予以补充,该阶段主要以生生互动及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最后在设定时间内由教师对肺心病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和重点内容讲解以及点评,指出学生不足及有待改进的方面。临床二组则进行传统的课堂双语讲授方式。

两个大组均在课前及课后进行双语病例题测试,两大组的测试题不同,共15道病例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其中英文病例选择题为3题。测试方向主要分为肺心病病理基础以及小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处理。

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方差齐性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大组课前及课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一组授课前后比较

P<0.000,95%的可信区间为(-3.07,-2.17)

3.2 临床二组授课前后比较

P<0.000,95%的可信区间为(-3.13,-2.09)

3.3 临床一组、临床二组课前测试分数比较

P<0.009,95%的可信区间为(-1.414,-0.203) 方差齐性检验,F=0.196,P=0.659

3.4 临床一组、临床二组课后测试分数比较

P<0.004,95%的可信区间为(-1.333,-0.252)方差齐性检验,F=0.137,P=0.711

3.5 临床一组、临床二组课前课后测试分数差值比较

P=0.964,t=0.046,95%的可信区间为(-0.664,0.696)方差齐性检验,F=0.32,P=0.572

4 讨论: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提到医学院所订的课程计划及教授方法应该确保学生能对自己学习过程负责,并为他们终身自学打下基础[3]。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问题备受关注,鉴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良好效果和自身优势,已被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校所认同或采纳。但也有教育研究者指出,PBL教学方法因取消了基础理论讲授,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可能欠扎实[1]。

基于这种理论,本研究以肺心病双语教学为实践平台,探讨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两种教学模式,均可使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差异呈显著性(P<0.000),临床一组授课后测试分数为8.4754±2.11728(满分15分),临床二组为9.2679±2.07074(满分15分),提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对课程进行讲授,而测试题又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听课的学生均可以较好的完成病例选择测试题;第二,两组授课前分数比较显示临床一组的成绩较临床二组低,差异呈显著性(P<0.009)。这点应引起教师的重视。有报道认为,应用PBL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显著优于采用其他教学方式的学生[4];而且从本研究的课程设计来说,临床一组提前1周开始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查阅文献,集体讨论,而临床二组并未强调进行课前预习。从测试题的方向来看,主要分为肺心病病理基础以及小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处理,只要理解理论基础的重点,选择正确的选项并不难。但测试结果表明,授课前临床一组成绩较临床二组不但不高,而且低于临床二组。说明课前1周有指引的自学(预习)并未更好地使临床一组的学生正确理解肺心病基础理论要点。换言之,这样的测试结果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掌握疾病重点知识的能力不足,学生常常喜欢在考试前等教师来划重点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教师实施给予的指引也需要改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周瑞等人报道一致,他们认为PBL教学适用于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毕业后工作的医生,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众多资料,常常存在“该学多少和该学哪些”的困惑,导致课前学习效率并不高[2,5]。

另外,本研究还对临床一组和临床二组授课后测试分数进行统计,结果提示临床一组的成绩低于临床二组,差异呈显著性(P<0.004);同时,临床一组与临床二组在授课前后的成绩提高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964),说明融入PBL理念的传统双语授课模式并不优于传统双语授课。换言之,在课堂上,如果完全是教师讲授,时间充裕,理论内容分析更为透彻,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结合两组授课前成绩比较结果,可以认为,学生面对初学的临床理论知识时,并不能通过自学很好的掌握疾病理论要点,仍然需要教师进行透彻的理论讲解,才有助于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2]。因此,随着PBL教学的不断推进,其应用方式也得到不断完善。例如在英国的一些医学院校,开始选择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主,小班式PBL教学为辅的新型教学方式[2]。

5 结语

无论是融入PBL理念的传统双语授课模式还是单纯课程讲授,均有助于五年制本科三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理论基础知识。相比较而言,对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自学临床疾病知识的效果不佳,应用传统授课模式能更好地帮助初学者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摘要:对临床医学教育初期适宜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以肺心病双语教学为平台,以广州医学院2007级三年级学生为临床医学教育初期的主体人群,将该年级234名学生分为临床一组(122人)及临床二组(112人),临床一组予以传统讲授为基础同时融合PBL教学法,临床二组予以传统授课,课前课后均以双语病例题进行测试,以统计软件分析研究两种授课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提示两种授课模式均能帮助学生提高肺心病临床知识,但临床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提高更为明显(P<0.05)。在广州医学院现阶段的临床医学教育初期,应用传统授课模式能更好地帮助临床医学初学者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关键词:PBL教学,传统教学,临床医学教育初期

参考文献

[1]刘利平,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01):95-96.

[2]周瑞,严超,燕敏,等.PBL教学法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应用及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2):138.

[3]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S].2001.

[4]邢海燕,王建华,谈荣梅,等.PBL教学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SWOT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24-125.

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应用研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组研究对象100例, 男68例, 女32例, 年龄3~82岁, 平均 (67.3±2.9) 岁, 病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综合征、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痛等;对照组研究对象100例, 男67例, 女33例, 年龄4~82岁, 平均 (67.5±3.1) 岁, 病种同上。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组间一般情况有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非中医技术, 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包括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药封包、TDP理疗 (红外线治疗) 、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治愈率为96.0%, 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注:*P<0.05。

3 讨论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的相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通知, 社区中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开展应用, 重视中医药服务设计的建设, 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最大程度的改善, 加大在岗人才培训及人才引进, 争取财政拨款[2]。成立专家组, 依据社区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需求和临床特点, 从临床诊疗技术、科技成果中筛选出一批适用、安全、经济、有效的中医卫生适宜技术作为推广方案, 组织社区全科医师及中医医师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方案积极接受, 并开展中医学培训。单验方、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推广应用[3]。为支持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纳入补偿范围, 较以往报销比例增强, 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中, 符合规定的被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自付中医适宜技术的比例低于其它诊断及治疗方案。

社区卫生中心均对中药房、中医科、按摩科、针灸科等科室进行设置, 建立一个以上的中医临床科室, 如保健、理疗、养生、针灸、养生、推拿等, 并建立家庭病房。中医医师掌握的中医适宜技术至少在10个以上[4]。中药房配备电子秤、中药饮片柜、调剂台等, 依据本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情况, 对中医诊疗设备选择性配备, 如电疗设备、电针治疗仪、针灸器具等, 满足各方需要。以病定技术为主要推广应用的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病种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综合征、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痛等。中医适宜技术主要包括隔物灸、电针疗法、头针疗法、放血疗法、拔罐疗法、腰椎牵引、正骨推拿等[5]。本次研究中, 颈椎综合征应用正骨推拿法方案, 面肌痉挛采用远端取穴针灸法, 偏瘫后遗症应用针灸、推拿加中药综合疗法, 均取得理想疗效。

常见慢性病采用中医适宜技术疗效显著, 经济安全, 不良反应小, 易被社区居民接受, 与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简、验、便、廉优势符合。以病定技术为原则, 对成本低、疗效好、与社区卫生服务符合的技术进行推广, 在全科医疗中融入中医理论, 与社区居民健康和基本医疗需求符合, 对社区中医药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7]。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包括社会、经济、技术效果的评价, 以经济和技术评价为重点, 通过收集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 分析典型案例、专家咨询, 归纳、总结出符合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项目, 结果显示治愈率均居较高水平, 随之缩短了疗程及住院费用, 在社区卫生机构中较适合应用。在中医适宜技术取得的成就下, 群众有较高依从性, 可作为适宜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需正视中医药技术发展中潜在或存在的问题, 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 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以全面保障医疗水平。本次研究显示, 以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等为中医学适宜技术, 临床疾病治愈率达较高水平, 对提高患者诊治质量、保障预后、维护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社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有利于常见病治愈率的提高, 可缩短病程, 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菁, 丛晶.中医理念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11B) :2099-2100.

[2]熊墨年, 吴跃进, 张进.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8 (6) :85-86.

[3]卫生部, 民政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卫基妇发[2003]-252号.

[4]杜建萍, 吴林荣, 蒋健敏, 等.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难点及对策分析-基于浙江省的经验[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 (6) :54-55.

[5]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 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 2006, 27 (9) :789-792.

[6]林雨.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2) :433-434.

适宜技术理论研究评述 篇10

二战之后, 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收入水平低下, 而且技术水平也不高。面对这种形势, 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改善现状, 快速实现本国的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收入, 纷纷开始大量引进工业化国家的最新技术。比如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 鼓励当地企业模仿当时的世界前沿技术, 甚至是最先进技术 (潘士远, 2008) 。但是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期, 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一味的模仿和引进工业化国家的最新技术, 无法帮助其获取长远的发展, 甚至还使很多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二元经济, 具体表现在人民大量失业、乡-城迁移、“贫困陷阱”等。这时学者们开始思考, 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的做法是否适当?进而, 发达国家的技术是否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适宜技术理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多年来很多学者都对适宜技术理论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绩。综合已有的适宜技术理论研究成果, 本文依据学者们诠释技术适宜性时所采用的主要因素的不同, 将这些研究成果划分为三类, 并在全面综述各类适宜技术观主要观点的基础上, 分析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以及彼此间的关联关系。

1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是同质的, 所以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在解释技术适宜性时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从而在该形势下, 技术选择问题就转变成为了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参考诱致理论, 一旦要素价格发生变化, 出于成本角度的考虑, 那些成本较高的生产要素会被减少使用, 同时还会促进技术的创新、发明和引进 (Ruttan, 2001) 。也就是说, 一旦要素价格出现变化, 企业就可能会重新选择技术 (Ahmad, 1966) 。正因如此, 如果假设技术具有连续可微性质, 并采用不同的资本-劳动比率 (K/L, 也即人均资本量) 代表不同的技术状态, 那么, 企业的技术选择过程就是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动, 依次以劳动替代资本或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不过, 这种关系的成立的前提是———经济学家们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相互“替代”原理的成立①。要素价格变动引发的技术方向变化的传导机制如表1 所示。

分析表1 要素价格变动引发技术变化的传导机制我们发现:若资本较为稀缺, 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应以劳动替代资本, 选用那些能够节约资本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反之, 若资本充足, 应选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其对实践的主要指导意义在于, 呼吁各国根据自身要素丰裕度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观点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 其质疑来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资本倒流”和“技术再转换”③的存在, 使新古典经济学在实际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依据相互矛盾, 不符合客观现实。并且有资料显示, 完成技术升级、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并不完是采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技术, 也有部分国家采用的是其它更优路径。

2 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

这类研究成果描述技术选择集时一般呈现不同的要素组合, 所以, 技术转移双方的要素结构是否一致决定了主张技术的适宜性, 也就是说主张技术的适宜性与资本、劳动要素各自的质量及要素组合中资本、劳动要素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

Atkinson和Stiglitz (1969) 是最早以要素禀赋结构解释技术适宜性的, 他们的研究认为,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特点, 因为都会受到当地特定投入要素组合的制约, 并以“本地化的干中学”解释技术的适宜性。此后, 特别是进入90 年代以来, 与要素禀赋的差异相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列示在表2 中。

在Atkinson和Stiglitz (1969) 研究的基础上Basu和Weil (1998) 进行了拓展, 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即BW模型, 该模型用来衡量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在该模型中, “干中学”是导致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干中学”顾名思义, 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Arrow, 1962) , 也正因为如此, 使得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具有明显的本地化特征 (Antonelli, 1999) , 这是因为在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 比如学习过程、生产要素、行为人能力和经验水平等。由此可得出, Basu和Weil以要素投入组合表征技术的专用性 (specific) , 即每种技术仅对一个资本-劳动比是适宜的, 而技术进步则表现为与给定的资本-劳动比相对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在上述结论中, 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各项要素的制约, 无法采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Basu和Weil (1998) 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资本较低, 因此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提高储蓄率来增加资本存量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差距。

Acemoglu和Zilibotti (2001) 发现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和发达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存在很大不同, 提出: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与熟练工人相匹配的, 发展中国家无法采用先进技术与本国相应劳动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之后很多学者都发表过相似的观点, 并进一步强调了劳动力的异质性, 其对实践的主要指导意义在于, 建议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不同要素禀赋选择适宜的技术。

3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与其它适宜技术的侧重点不同,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其侧重点是研究技术与技术能力的匹配。分析这种不同我们发现, 人们的关注焦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人们关注静态的技术选择问题,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关注动态的技术进步研究, 日益重视技术能力建设。这被格里夫 (2004) 形象地称为一个“U型大转弯”。

关于技术能力的概念一直众说纷纭。国外对此的研究较早, 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晚, 安同良 (2002) 曾将国外早期的技术能力定义划分为三个学派, 分别是结构学派、过程学派和资源学派。但无论是哪个学派, 从什么角度出发, 技术能力发展提高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技术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都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同时该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在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中部分企业没有选择新古典经济学给出的技术, 依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使得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受到了质疑, Pack (2000) 以技术能力解释了这一现象,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能够利用现有技术储备对先进技术进行有效吸收的能力。邹薇和代谦 (2003) 也从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角度解释了技术的适宜性。他们认为, 技术的适宜性实际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适宜结果。

具体而言,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判断是否引进某项先进技术的关键在于自身技术能力的高低, 只要自身技术能力符合要求, 就可以引进该项技术, 同时还可以在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和学习, 久而久之, 不仅会追赶上目标, 甚至还可能会超越目标。

4 适宜技术理论简要评析

上文重点介绍了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及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三类适宜技术理论, 下文主要对这三类适宜技术观的关联和局限性进行介绍, 具体如下:

4.1 三类适宜技术观的关联

尽管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技术适宜性进行了分析, 但大体上可将适宜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划分成三类, 并且这三类适宜技术观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但是其相互关联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于这三类适宜技术观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的不同。

具体而言,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适宜技术观, 其研究重点是技术转移双方的要素禀赋结构上的差异, 但同时这种差异也是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的重要研究方面。并且,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其部分观点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一致。因此, 这三类适宜技术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三者的分类只是相对区分, 其目的是更好的诠释技术适宜性的影响因素。

4.2 三类适宜技术观的局限性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适宜技术理论研究, 依然沿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它认为可以将资本和劳动同质化看待, 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可以无差异替代, 该理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本不仅和物质资本存在较大差别, 就是人力资本本身由于类型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的解释力有限。

并且, 依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人均资本和利率之间存在着“逆向”单调关系, 同时和工资率存在着“正向”单调关系。在这种形势下, 面对技术选择问题时观察利率或者工资率的变化即可。但实际上, 人均资本与工资率、人均资本与利率之间的单调一致规律早就受到了冲击, 说服力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理论受到了质疑, 人们开始思考别的路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的质疑, 使得人们开始将眼光放在了适度技术之外的地方, 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尝试采用先进技术。因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受到质疑, 人们发现那些盈利的企业并不都是采用的适度技术, 部分企业采用的是高新技术。尽管这个结论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的,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既然选择适度技术和高新技术都有可能盈利, 首选当然是高新技术, 久而久之,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其实践启示是:只要发展中国家不过分在技术发展政策中强调“适度技术”, 甚至能够适当地配合以政策优惠鼓励采用先进技术, 势必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被更早地采用, 这无疑将迅速提升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 (陆长平, 2002) 。

中医适宜技术农村推广研究概况 篇11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农村,推广应用,综述

基层医学适宜技术是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 (需要解决的主要医疗保健问题、医疗保障状况和实际可支付能力等) 所确定的技术成熟、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效果良好的医学管理方法、医学技术方法、医学诊治药物、医学诊治装备、医学诊治手段等的总称[1]。中医适宜技术具备科学性、先进性 (相对) 、安全性、有效性、成熟性、经济性、易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具有临床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2]。由于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简、便、验、廉”, 对于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均具有重大意义[3]。本文对近年来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

1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实践研究

自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专项工作以来, 已分4批向农村和社区推出120余项临床安全、有效、规范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7年来, 这些技术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省区市, 共约1万余名医生接受了师资培训并向基层推广, 形成群众得实惠、基层中医学有技术、中医院有效益的多赢局面[4]。推广示范县的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均能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乡村医生参加适宜技术培训比率为99%, 乡镇卫生院中医处方增加, 医疗费用降低, 减轻了农民负担, 节约了新农合基金, 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能, 保证了新农合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5]。

在适宜技术筛选研究方面, 通过不断总结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经验, 调整、规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 使卫生适宜技术筛评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孙荣国[6]等认为适宜技术筛选在确保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 应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可行性、差异性、前瞻性, 需要完善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 比如医药费用报销范畴、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研究等。尹爱田[7]等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生命力在于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的政策力度, 而对技术的认定过程又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资源条件。有学者指出应选择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中医技术, 开展验证性临床试验, 并进一步面向乡镇卫生院推广[8];并通过现况调查广泛收集中医农村适宜技术评价影响因素, 遵循系统性、独立性、可测性、可比性、动态性原则, 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和调查问卷, 形成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筛选评价指标体系, 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构建了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和规范程度以及普适性、可接受性等3类14个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指标体系[9]。

在推广模式研究方面, 葛建一[10]等提出在推广应用中, 着重构建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 实现人才准入、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保证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高效性。 程开艳[3]指出农村中医技术推广培训存在聘请专家难度大, 农村基础条件差导致参训意识不强、乡村医生专业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难度大等问题, 并提出中医适宜技术要“本地化”、构建中医适宜技术专家库、培训管理制度化、提高总体参训率、建立良好的激励与惩罚制度、培训形式多元化。施仁潮[11]认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提出要将技术推广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专职推广机构组织实施, 统筹安排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转移。孙荣国[12]等提出在推广过程中应完善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多方合作;政策配套、制度建设, 国家应该建立、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相应条件和配套政策; 强化检评、奖励先进。陈睿[13]等通过研究提出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②实行分类推广, 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③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鉴于目前的现状, 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 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 联系松散, 甚至脱节的现象, 加强联系, 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 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2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评价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两方面。

在绩效评价方面,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在示范县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被培训人员己掌握适宜技术, 适宜技术得到患者的认可[14]。乡村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评价均较高, 反响较好[15], 门诊人次、业务收入、医药费用减少, 医生业务收入增加, 合作医疗报销增长, 中医药报销比率增加, 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农民群众对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及服务满意程度提高[16,17]。姚进文[18]等采用社会学定性与统计学定量结合的方法, 从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结果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员对培训技术的需要性、适用性和难易适合性的评价最高, 对培训过程反应良好, 满意率达100%, 多项技术集中培训过程容易控制, 近期培训效果明显, 但要注意把握培训内容的适用性与难易度, 以及培训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应根据中、西医和计生技术的特点, 结合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 以更好地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19]。

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由于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所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亦有所不同。傅聿铭[20]等对基层医疗工作的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提示影响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因素依次为:领导的重视程、技术的疗效、老百姓的接受程度等, 因此加强领导, 重视乡村医生中医技能培训, 提高适宜技术的疗效, 动员更多的老百姓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是推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关键环节。谢雁鸣[21]等研究提示基层医务人员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单位级别、毕业院校、从事的专业等因素与对中医适宜技术在本地区农村应用的态度呈显著相关,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的主体背景密切相关, 应分层次有重点地应用。任建萍[22]等认为影响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 群众的接受程度 (57.30 %) , 领导重视程度 (56.55 %) , 疗效 (56.55 %) , 价格 (44.19 %) , 医生的技术水平 ( 43.07 %) , 技术的安全性 (39.70 %) 。茹淞[23]等通过对甘肃基层医务人员调查发现经费不足和没有配套的器械、药品是其影响因素, 应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并合理安排, 健全适宜技术推广配套的器械、设备和药品, 以保证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在推广工作中, 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多元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Delphi) 、综合评价用于卫生适宜技术筛选[24]。

3 展望

上一篇:读书点滴谈下一篇:校园网流量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