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技术理论

2024-10-02

适宜技术理论(共9篇)

适宜技术理论 篇1

0 引言

二战之后, 出现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收入水平低下, 而且技术水平也不高。面对这种形势, 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改善现状, 快速实现本国的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收入, 纷纷开始大量引进工业化国家的最新技术。比如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 鼓励当地企业模仿当时的世界前沿技术, 甚至是最先进技术 (潘士远, 2008) 。但是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期, 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一味的模仿和引进工业化国家的最新技术, 无法帮助其获取长远的发展, 甚至还使很多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二元经济, 具体表现在人民大量失业、乡-城迁移、“贫困陷阱”等。这时学者们开始思考, 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模式的做法是否适当?进而, 发达国家的技术是否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适宜技术理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多年来很多学者都对适宜技术理论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绩。综合已有的适宜技术理论研究成果, 本文依据学者们诠释技术适宜性时所采用的主要因素的不同, 将这些研究成果划分为三类, 并在全面综述各类适宜技术观主要观点的基础上, 分析它们各自的局限性以及彼此间的关联关系。

1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是同质的, 所以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在解释技术适宜性时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从而在该形势下, 技术选择问题就转变成为了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参考诱致理论, 一旦要素价格发生变化, 出于成本角度的考虑, 那些成本较高的生产要素会被减少使用, 同时还会促进技术的创新、发明和引进 (Ruttan, 2001) 。也就是说, 一旦要素价格出现变化, 企业就可能会重新选择技术 (Ahmad, 1966) 。正因如此, 如果假设技术具有连续可微性质, 并采用不同的资本-劳动比率 (K/L, 也即人均资本量) 代表不同的技术状态, 那么, 企业的技术选择过程就是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动, 依次以劳动替代资本或资本替代劳动的过程。不过, 这种关系的成立的前提是———经济学家们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相互“替代”原理的成立①。要素价格变动引发的技术方向变化的传导机制如表1 所示。

分析表1 要素价格变动引发技术变化的传导机制我们发现:若资本较为稀缺, 如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应以劳动替代资本, 选用那些能够节约资本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反之, 若资本充足, 应选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其对实践的主要指导意义在于, 呼吁各国根据自身要素丰裕度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

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观点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 其质疑来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资本倒流”和“技术再转换”③的存在, 使新古典经济学在实际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依据相互矛盾, 不符合客观现实。并且有资料显示, 完成技术升级、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并不完是采用的新古典经济学技术, 也有部分国家采用的是其它更优路径。

2 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

这类研究成果描述技术选择集时一般呈现不同的要素组合, 所以, 技术转移双方的要素结构是否一致决定了主张技术的适宜性, 也就是说主张技术的适宜性与资本、劳动要素各自的质量及要素组合中资本、劳动要素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

Atkinson和Stiglitz (1969) 是最早以要素禀赋结构解释技术适宜性的, 他们的研究认为,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其特点, 因为都会受到当地特定投入要素组合的制约, 并以“本地化的干中学”解释技术的适宜性。此后, 特别是进入90 年代以来, 与要素禀赋的差异相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列示在表2 中。

在Atkinson和Stiglitz (1969) 研究的基础上Basu和Weil (1998) 进行了拓展, 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即BW模型, 该模型用来衡量技术进步速度的差异。在该模型中, “干中学”是导致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干中学”顾名思义, 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Arrow, 1962) , 也正因为如此, 使得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具有明显的本地化特征 (Antonelli, 1999) , 这是因为在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 比如学习过程、生产要素、行为人能力和经验水平等。由此可得出, Basu和Weil以要素投入组合表征技术的专用性 (specific) , 即每种技术仅对一个资本-劳动比是适宜的, 而技术进步则表现为与给定的资本-劳动比相对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在上述结论中, 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各项要素的制约, 无法采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Basu和Weil (1998) 认为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资本较低, 因此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提高储蓄率来增加资本存量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差距。

Acemoglu和Zilibotti (2001) 发现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和发达国家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比例存在很大不同, 提出: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是与熟练工人相匹配的, 发展中国家无法采用先进技术与本国相应劳动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之后很多学者都发表过相似的观点, 并进一步强调了劳动力的异质性, 其对实践的主要指导意义在于, 建议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不同要素禀赋选择适宜的技术。

3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与其它适宜技术的侧重点不同,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其侧重点是研究技术与技术能力的匹配。分析这种不同我们发现, 人们的关注焦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人们关注静态的技术选择问题,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关注动态的技术进步研究, 日益重视技术能力建设。这被格里夫 (2004) 形象地称为一个“U型大转弯”。

关于技术能力的概念一直众说纷纭。国外对此的研究较早, 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晚, 安同良 (2002) 曾将国外早期的技术能力定义划分为三个学派, 分别是结构学派、过程学派和资源学派。但无论是哪个学派, 从什么角度出发, 技术能力发展提高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技术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都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同时该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在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中部分企业没有选择新古典经济学给出的技术, 依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使得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受到了质疑, Pack (2000) 以技术能力解释了这一现象,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具有能够利用现有技术储备对先进技术进行有效吸收的能力。邹薇和代谦 (2003) 也从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角度解释了技术的适宜性。他们认为, 技术的适宜性实际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适宜结果。

具体而言,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判断是否引进某项先进技术的关键在于自身技术能力的高低, 只要自身技术能力符合要求, 就可以引进该项技术, 同时还可以在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和学习, 久而久之, 不仅会追赶上目标, 甚至还可能会超越目标。

4 适宜技术理论简要评析

上文重点介绍了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及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三类适宜技术理论, 下文主要对这三类适宜技术观的关联和局限性进行介绍, 具体如下:

4.1 三类适宜技术观的关联

尽管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技术适宜性进行了分析, 但大体上可将适宜技术理论研究成果划分成三类, 并且这三类适宜技术观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但是其相互关联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于这三类适宜技术观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的不同。

具体而言,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适宜技术观, 其研究重点是技术转移双方的要素禀赋结构上的差异, 但同时这种差异也是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的重要研究方面。并且, 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其部分观点和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一致。因此, 这三类适宜技术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三者的分类只是相对区分, 其目的是更好的诠释技术适宜性的影响因素。

4.2 三类适宜技术观的局限性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适宜技术理论研究, 依然沿用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它认为可以将资本和劳动同质化看待, 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可以无差异替代, 该理论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力资本不仅和物质资本存在较大差别, 就是人力资本本身由于类型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的解释力有限。

并且, 依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人均资本和利率之间存在着“逆向”单调关系, 同时和工资率存在着“正向”单调关系。在这种形势下, 面对技术选择问题时观察利率或者工资率的变化即可。但实际上, 人均资本与工资率、人均资本与利率之间的单调一致规律早就受到了冲击, 说服力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理论受到了质疑, 人们开始思考别的路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对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的质疑, 使得人们开始将眼光放在了适度技术之外的地方, 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尝试采用先进技术。因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适宜技术观受到质疑, 人们发现那些盈利的企业并不都是采用的适度技术, 部分企业采用的是高新技术。尽管这个结论只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出发的,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既然选择适度技术和高新技术都有可能盈利, 首选当然是高新技术, 久而久之,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其实践启示是:只要发展中国家不过分在技术发展政策中强调“适度技术”, 甚至能够适当地配合以政策优惠鼓励采用先进技术, 势必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被更早地采用, 这无疑将迅速提升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 (陆长平, 2002) 。

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与基于要素结构的适宜技术观在面对技术选择问题时存在很大的不同, 前者注重动态能力, 后者主要分析静态的要素资源投入, 事实上, 分析动态能力比分析静态的要素资源投入更加合理和客观, 因此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对技术适宜性的解释力较强。但基于技术能力的适宜技术观也有其弊端, 即技术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复杂多变, 在实际的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必须在实践中加强对其规律的掌握。

适宜技术理论 篇2

毫针疗法,又称“体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毫针疗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疗法,是刺疗法的主体。

毫针疗法,用毫针(包括芒针)刺入体表的经络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种针刺疗法。一般以针体长度在4寸以下(含4寸)者称为毫针。针体长度在5 寸以上(含5寸)者,称为芒针(又称长针)。实际上,芒针只是在长度上比毫针延长,其操作方法与毫针相类。毫针刺入体表相应部位,可促进和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协调和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状态,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具体应用的技术方法有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是一种独立的治疗保健方法,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历代的针灸著作中,多数将针刺与艾灸并列论述,不过由于灸法对人体易产生灼伤,故逐渐失传。近几年由于中医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又重视起具有神奇疗效的艾灸疗法。尤其是现代艾灸疗法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艾灸疗法的燃烧及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易灼伤患者等难题,使我国博大精深的艾灸疗法的普及成为可能。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拔罐疗法在中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

特殊的治病方法。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玻璃,或头发、苎麻等工具,蘸食油或清水在体表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刮动,用以治疗有关的疾病。本疗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简易治疗方法,流传甚久。多用于治疗夏秋季时病,如中暑、外感、肠胃道疾病。由于本疗法无需药物,见效也快,故现仍在民间广泛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更为流行。

刮痧疗法有宣通气血,发汗解表,疏筋活络,调理脾胃等功能,而五脏之俞穴皆分布于背部,刮治后可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根据现代医学分析,本疗法首先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使血液回流加快,循环增强;淋巴液的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据研究证明,本疗法还有明显的退热镇痛作用。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本疗法的特点:

(一)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

(二)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三)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四)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五)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耳压疗法

耳压疗法是在耳壳上按压的治疗方法,称为耳压疗法。耳压疗法是在耳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一般采用小颗粒的植物种子,如王不留行子、油菜子、白芥子、绿豆等,或具有一定形状和质地的药物及其制剂,如冰片、牛黄消炎丸、咽喉丸等,将其置于0.5~0.8cm见方的胶布中,准确地贴敷在耳穴上,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效应,以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根据经络学说,十二经络都与耳部有直接联系。因此,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耳壳的相应区域便出现一定的反应点。耳压疗法就是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按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法具有适应证广,奏效迅速,副作用少等特点。

耳压疗法也要讲究手法,也存在着“得气”和“气至病所”的问题。临证时,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病症,按虚、实、寒、热对各耳穴施术,都会达到“得气”和“气至病所”的。

一般地说,虚证、老、弱、孕妇、儿童常用点压法或轻揉按摩法,实证、年轻力壮者常施以直压或对压法。需补的耳穴用点压法或轻揉按摩法,应泻的耳穴用直压或对压法。

推拿疗法

推拿又称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解除局部病变;刺激神经-内分泌调节,调整内脏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理筋散结、正骨复位的作用。主要治疗扭伤、挫伤、软组织劳损、落枕、肌肉萎缩、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关节运动功能障碍、骨折愈

后功能恢复期、腱鞘炎、腱鞘囊肿、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感冒、早期高血压、头痛、失眠、呃逆、面瘫、偏瘫、截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乳腺炎、痛经等疾病。

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可分为全身熏洗法、局部熏洗法两种。

适宜技术理论 篇3

1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践中的模式和机制分析

1.1 重具体培训工作成效轻长效机制建设是项目推广的普遍现状

通过“十五”和“十一五”项目的实施, 各项目实施单位或机构结合本地实际, 积极探索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曾智等通过四川省项目的实施和研究, 认为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必须实行“政府主导、高校牵头、校地联动”的模式, 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1]。王润华等在重庆市通过项目实施和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最佳的模式是“政府主导+市场导向” 的综合模式;适合的机制是以协调联动、社会动员、适当经济补偿、约束与激励并用四项为主的多项机制协同作用;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必须由具备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持参与才能成功地总结经验[2]。而施仁潮等在浙江省内及省外部分地区试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上, 初步研究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即由政府统一领导、专职推广机构组织实施, 项目负责人积极参与的推广模式[3]。而辽宁省采取了“政府主导、多方出力、农民受益”的模式;在具体机制上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在省、县两级分别建立领导组、专家组、项目办等管理组织, 省科技厅、卫生厅和计生委和项目县主管领导任领导组组长, 各县卫生局局长任项目办主任[4]。

尽管众多省市在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中, 纷纷确立了以“政府主导”为核心、其他力量 (如高校、专职技术推广机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以及市场等多方出力) 为辅助的推广模式, 相应地建立了以政府机构主导推广、相关部门协助参与的机制。然而这样的模式选择和机制建设只是项目试点阶段的探索和推导, 其是否符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内在本质规律, 以至于能够真正建立起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长效推广应用机制, 还值得商榷。其实, 各省的工作重心均放在技术培训和推广的硬性指标上, 而对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长效推广机制, 使该项目能够持续发展普遍重视不够。各项目省和示范县虽然在推广项目选择上都采取了上下结合的方法, 但是推广模式单一, 主要是从上往下的模式, 即上级举办推广技术培训班, 下级派人参加培训, 再组织推广应用的模式。对于促使接受技术的单位和个人从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主动地从下往上引进适宜或先进技术, 从而促进事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作, 各地普遍重视不够, 急需大力加强。由于各类技术的特点、适用对象等情况的不同, 推广效果就大为不同;而且主要依靠项目资金推动, 能保证项目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并没有受到应有重视[5]。

由于在各项目的进行中, 大家更多地关心项目试点地区具体培训指标完成数量和效果好坏的短期绩效评价, 绝少有人重视推广应用长效机制的建设, 即重培训的具体工作而轻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殊不知现在的技术推广项目都是靠科技部课题经费的支撑来做试点工作, 而非全面性的铺开推广。卫生适宜技术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 而不同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均有其地方特色,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原来的适宜技术也会因不合时宜而需要及时更新, 因此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和推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必须建立起符合客观规律的长效推广应用机制。所以, 仅靠科技部有限的课题经费要铺开全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一旦各推广项目的课题经费耗尽而没有后续的经费来源, 不要说全面铺开, 即使是取得成效的试点地区的长期推广工作也难以为继。科技部为总结各省市项目推广情况于2008年10月在上海召开“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建设论坛”, 表明“十一五”项目的重心并非考察技术培训工作的成效, 而在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

1.2 直接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广模式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直接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模式, 其实质就是以行政机构为主导的行政干预和管理, 辅之以相关业务部门和机构的参与机制。这样的模式和机制实质就是政府的行政行为, 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建设的问题:

1.2.1 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有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性质

所谓农村卫生适宜技术, 是指那些适合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广大基层群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技术;能够为广大基层、预防、保健单位的卫生技术人员掌握和应用的技术;费用较为低廉、乡村群众在经济上一般能够承受的技术[6]。由此可见,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是专门针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推广的经济适用、安全有效的普适性技术, 直接适用于基层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机构提供的以卫生适宜技术为载体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均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 从本质上应属于政府提供的范畴, 所以政府提供和推广卫生适宜技术亦属其职份, 即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是公益性事业。虽然政府职责有义务为社会提供诸如教育、医疗、科技等公共产品, 但所有这些公共产品都不是政府亲力亲为的主导供给模式 (行政行为) 。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现代政府一方面通过行使行政权力来运转国家机器和管理社会事务, 以实现行政统治效率;另一方面政府运用行政权力间接干预社会事务来实现公共利益, 而非直接性地主导从事公益事业。政府将提供公共产品的权力转移给政府以外的公益企业和事业单位来行使, 如公益企业提供水、电、气等公共产品, 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提供教育、医疗和科技成果等公共产品, 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担并提高行政效率, 从而达到政社分离的效应。而卫生适宜技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 而且其提供和推广主要由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机构来推行, 故不属于政府直接主导实施的行政管理行为而应由教育、医疗、科研等公益事业单位来承担。政府只是在这些公益事业单位的投资兴办和政策导向上起到主导的作用, 而具体公益事业的推行还是以这些公益事业机构为主导。以政府主导、政府行政机构为组织体系进行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模式机制与政府机构的职能不相吻合, 若没有项目课题经费支撑的情况下, 政府主导模式将更加有名无实。正如医疗、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有医院、学校和科研机构这样的常设机构来推广, 而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这一公益事业的实施也应当有相应的常设组织或机构为主导。这些都影响到推广组织的定性、运作和发展, 而目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组织的性质、规格 、归属等都不明确和合理, 仅靠政府的行政干预体系难以建立起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 我们习惯用“ 政治动员” 等行政手段抓 (即以行政机构为主导来强行启动) 医疗卫生, 没有把医疗卫生科技, 特别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导致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事业发展迟缓, 与发达国家相比, 无论在推广机构设置、组织体系、专业力量方面, 还是在推广内容、方式、手段及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 都有较大差距[7]。

1.2.2 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有碍于市场对适宜技术推广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重庆市课题组在项目推广中的研究表明,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实际上掌握在两类主体手中。其一是各大医院的临床专家手里, 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规范化治疗、小儿哮喘的规范化治疗等技术, 这类技术的特点在于没有单一的、明确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依托。专家们不仅接受过这类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 而且在职业生涯中反复地积累临床经验, 能够娴熟地使用各类相关的设备和药品。要推广这类技术, 必须且只能依靠这些临床的专家。然而成功推广这类技术为基层医生所掌握, 对推广者临床专家而言, 并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因此, 临床专家没有主动、积极推广这类技术的想法和动力。另一类则是掌握在医疗设备或制药企业手里的适宜技术, 比如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技术、移动心电监护技术, 这类技术的特点是有明确的企业产品为依托。企业要推广示范该类技术, 需要借助临床专家, 但组织工作仍需依靠相关的企业来推动。如果企业在推广这类技术的同时, 能够完成产品的销售并获得利润, 企业就会具有推广示范这类适宜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愿地主导这类技术的推广实施。综合这两方面来看, 临床专家和企业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的重要力量, 而专家和企业各自效益的实现, 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顺畅实施的保障和动因。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强制性培训推广机制, 使得各相关推广部门缺乏能动性而过分依赖了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经费投入, 很少考虑到如何去满足专家与企业的利益需求,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保证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通过满足主体的市场利益需求来推进工作显然不是政府干预的强项, 政府直接主导的行政行为往往需要和市场行为划清界限, 以保证其行为的廉洁性。相反, 通过社会的各种筹资渠道以及市场的利益导向来保障技术推广主体的长期动力却是市场的优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作为一个浩大而艰巨的任务, 其实施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大规模的经费投入, 是政府机构直接的行政干预和有限的经费所无法保障的, 这就需要社会各个方面, 尤其是市场力量的加入, 以实现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资源配置的优化效应。

1.2.3 政府主导的推广模式不适合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运行现状

我国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才是农村卫生机构的主体。尤其覆盖整个农村基层的村卫生室, 其绝对主力的从业人员乡村医生直接针对广大农民群众, 针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推广应用卫生适宜技术意义非凡。因此, 农村基层广大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好坏, 势必影响到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一方面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主导兴办, 政府自上而下的培训推广模式能够较好地展开;而到了基层的村卫生室, 情况则截然不同。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解体的大背景下, 政府基本退出了基层农村卫生服务工作, 现实中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本就无力兴办村卫生室。现存的状况是名为村集体兴办的非营利性的卫生室, 实际基本为村医个体兴办或承包经营, 与集体毫无经济利益关系, 完全是变相的个体经营行为[8]。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解体和政府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投入的缺失, 过去曾引以为傲的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不能正常运行, 这种现状势必形成村卫生技术人员 (主体为乡村医生) 个体经营村卫生室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直接导致了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公益性主导地位的丧失并造成了诸多问题。在市场化的个体经营模式下, 乡村医生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收益问题, 而不是主动地推进农村基层公益卫生事业的发展、积极地掌握和应用廉价有效的适宜技术。如今, 村级卫生机构医疗设施陈旧落后、经费不足、管理混乱等问题抑制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影响卫生适宜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9]。依靠政府机构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强制培训推广模式来推进农村卫生公益事业, 并不能真正解决村卫生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设施、经费等窘迫的状况, 反而易导致敷衍应付的情形, 难以调动其积极性使推广工作自发有效的长期运行。

总之, 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提供者、推广培训者和接受应用者这三个方面来看, 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推广模式和机制并不符合这一公益事业的本质, 根本就不能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是个需要长期进行的为民服务工程, 需要政府的组织引导, 社会各有关单位、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共同参与, 形成较为完善的组织推广体系, 才能有效开展技术推广工作[10]。政府的行政干预有很强的强制性, 在短期内有良好的效果, 但长期未必, 如今各项目省市重具体培训工作的直接效果轻长效机制建设的普遍现状就是最好的佐证。政府的主导性只应是原则上的导向作用, 即政府在政策法规、统筹协调、资源配置、资金支持和推广机构建设上起到主导性作用而非具体的推广工作模式和机制上, 即推广应用工作的所有具体事务 (从筹资、筛选、培训到评估) 还需要专门的公益组织机构来实施和运作。即只有建立政府为导向的, 专门和完善的公益组织机构体系来实施推广的模式才能够建立起自发运行的长效推广机制。即使在政府的政策重心和经费投入转移至别的事务时, 这个机制及其组织机构也能够自发的筹资、运行。因此建立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运行的模式机制及其组织体系有重大意义。由此看来, 设立专门的常设推广组织机构体系, 以其为主导, 政府做好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工作, 引入市场在内的多方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工程。

2 形成以政府委托、第三部门主导、市场积极参与的推广模式和组织机构才能保证技术工作的顺利完成

政府直接干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主导模式, 既没有足够的资源, 也不符合其社会分工模式和农村基层现状;而以市场来主导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则会因其逐利本性与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质相冲突, 这也为项目的实践所证实。比如, 鼓励拥有卫生适宜技术的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在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掌握后大量应用;企业虽承担了适宜技术培训、推广的费用, 但企业可以通过销售技术配套产品来获取利润。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 存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可能性。然而当存在一些农村需要、但企业又没有利润可赚的技术时, 企业就可能选择推广有利可图的其他技术而非真正经济适用的适宜技术, 从而违背技术推广的公益初衷。因此, 在政府和市场这两大部门都不能有效地主导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时, 研究者自然地将视野投向了政府与市场以外的第三部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伴随着全球化公民社会的兴起, 第三部门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力量和范式进入学术领域, 第三部门以志愿的方式提供公共物品, 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 相对于政府的层级控制和市场的私益属性, 更适应于后工业化社会的需要[11]。第三部门组织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市场营利性部门之间, 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 以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12]。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合作表现为, 政府向第三部门提供资金, 提供法律保障, 以及向第三部门授权, 而第三部门则接受政府委托的事务, 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13]。 即“政府委托, 第三部门实施”, 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模式。第三部门群体属于非赢利机构, 主要是各类些慈善机构、基金会组织或民间各种行业协会等, 他们可以接受投资方的投资和委托, 负责组织实施项目, 在技术供方和需方之间搭建桥梁, 以促进技术的培训和应用。因此, 在现有的政策法律框架体系下, “政府导向、市场参与、相关机构协助下的第三部门主导模式”可以成为我国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方向。该模式下由政府将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公益事业委托给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 由该社会组织接受政府的委托和拨款, 吸纳社会资金 (含市场) 并组织相关部门机构协助参与, 最终由该第三部门组织负责实施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3 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第三部门组织的选择

第三部门主导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模式, 其核心在于选择相应的主导推广机构。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 可以在如下第三部门领域的社会组织中选择适合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组织机构:

3.1 以社会团体为主导的推广模式

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社会团体, 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同时该《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社会团体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 还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社会团体可以接受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 因此通过社会团体开展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是一个理想选择。比如, 重庆市在践行“十一五”规划项目时, 除了课题组负责推进项目的实施外, 就是由重庆市医学会这一社会团体参与负责这项工作。经重庆市医学会2008年第一次秘书长会议讨论通过, 在医学会内部设立了“重庆市医学会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办公室”这一内设办事机构。该办事机构的宗旨是“帮助提高重庆市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改善医疗服务条件,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适宜技术, 帮助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该办事机构的具体工作职责有“筛选、培训适宜技术, 并为此项目募集培训基金。重庆市医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 ……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为全市人民的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医学会这一社会团体的宗旨包含了医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当然也应涵括卫生适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同时, 该内设推广办公室在重庆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中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显示出社会团体在实施这类公益事业上的优越性。

3.2 以基金会为主导的推广模式

国务院于2004年颁布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基金会, 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该《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 应当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有学者就主张应“逐渐增加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资金及投入比列;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基金, 由政府、社会及个人志愿提供, 有偿使用”[14]。因此, 也可以选择直接设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基金会的方式, 通过这一专门的基金会来筹集资金, 为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经济保障并由基金会主导实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公益活动。

当然, 以第三部门组织主导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模式在我国仅仅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索, 还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现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下, 各项目省市重具体培训工作成效轻长效机制建设成为普遍现状, 难以保证该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形成以政府委托、第三部门主导、市场积极参与的推广模式和组织机构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第三部门的组织机构中, 存在着社会团体或基金会两种选择。

中医适宜技术试题2 篇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下面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能直接影响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

()

A.病人的体质D.脏腑的生理功能

B.手法的强度c.解剖位置的异常

2.下列穴位中除了哪一个外都是郄穴()

A.跗阳B.天宗

C.外丘D.养老

3.推拿治疗肌腱滑脱的原理为()

A.纠正解剖位置异常C.调整信息

B.改变内能D.活血化瘀

4.床边试验阳性,提示()

A.腰椎病变B.腰骶关节病变

c.髋关节病变D.骶髂关节病变

5.骨盆分离试验阳性,提示()

A.骶髂关节病变B.腰骶病变

C.髋关节病变D.腰椎病变

6.肩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

A.肩关节粘连B.三角肌下滑囊炎

C.冈上肌肌腱炎D.肩关节周围炎

7.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后伸幅度()

A.25°~30°C.15°~20°

B.35°~45°D.10°~30°

8.腕下垂,应考虑是()

A.腕管综合征B.正中神经损伤

C.桡神经损伤D.尺神经损伤

9.屈腕试验阳性,提示()A.前臂屈肌损伤B.尺神经损伤

C.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D.腕管综合征

10.正常膝关节过伸幅度为()

A.3°B.5°

C.6°D.4°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下面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适合扁平髋的叙述有()()()()()

A.髋关节外展和屈曲畸形D.常选滚、按、揉、擦法

B.髋关节间隙变窄E.加强行走锻炼

c.治则为舒筋活血

2.牵引治疗扁平髓的作用有()()()()()

A.矫正畸形D.减轻疼痛

B.减除关节间的压力E.预防屈曲畸形

c.缓解肌痉挛

3.推拿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宜()()()()()

A.治则是活血祛瘀D.术后适当制动

B.常选滚、按、揉等手法E.积液严重,可穿刺抽出

c.配合膝关节伸屈及股四头肌锻炼

4.适合脂肪垫损伤的叙述是()()()()()

A.多见于60岁以上活动少的老年人

B.膝部疼痛D.以舒筋活血法治疗

C.伸屈活动严重受限,不能活动E.手法配合膝关节伸屈活动

5.半月板损伤初期的推拿治疗是()()()

()()

A.滚、揉膝关节周围B.擦膝内、外侧

C.术后外敷消肿化瘀药膏D.可穿刺抽液,包扎制动

E.强制直腿抬高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推拿的刺激量主要应根据()的感受而确定。

2.一指禅推拿的动作要领可归纳为()、()、()、掌虚、指实十字诀。

3.《圣济总录》说:“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者以之发散,抑遏则()者有所归宿”。

4.小儿推拿中,()指螺纹面代表脾经,无名指螺纹面代表()

5.扳法在操作时,一般要求先达到()位,再用力扳动。

四.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手法:

漏肩风:

颈椎病:

摇法:

五.判断分析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20分)

1.推拿适用于任何疾病

适宜技术理论 篇5

区域创新系统越来越呈现出生态特征。黄鲁成 (2003) 首次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组织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 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罗亚非在其2010年发表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一书中继承了黄鲁成对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他们都认为技术创新主体与技术相关主体共同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组织, 技术创新主体包括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 而那些不直接从事技术创新活动, 而是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服务的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构成了创新相关主体;创新物质条件、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构成技术创新复合环境。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系统。其中创新主体包括相互支持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同样也应该包括区域内的政府及中介机构等相关支撑机构, 其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但是作为相关支撑机构的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功能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更为接近, 因而政府与中介机构等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中, 笔者更倾向于将其归于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及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图书馆、数据库、实验室等科研设施和基本条件;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专利、信息等;创新激励机制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与服务等激励约束体系的统称主要由政府与中介机构提供。

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的思路。

李自珍 (1993) 首次将生物种的生态位适宜度定义为表征种的属性的最适生态位点与表征生境属性的现实资源值之间的贴近程度, 之后构建了生态适宜度及适宜度进化动量的数学模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是指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创新活动时, 创新主体所需的最适资源位与创新环境所提供的现实资源位之间的贴近程度。创新主体主要指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环境主要指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与创新激励机制。

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的选择。

从本质上讲, 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建立在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概念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综合国内外相关区域创新系统评价指标的文献, 遵循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系统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 本文采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5个一级指标, 20个二级指标, 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的数学模型。

对于自然科学领域方面的研究, 其研究对象的需求生态位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得来, 即其最佳生态位的位置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得出较为准确的位置, 这是其他领域生态位适宜度研究所不具备的。而对于社会经济领域的最佳生态位的位置, 大多数学者以其评价指标中的一组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来确定, 本文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当区域现状资源条件完全满足发展的要求时, 生态位适宜度为1, 当资源条件完全不能满足其对应的资源要求时, 生态位适宜度为0。

假设有m个创新生态系统, 则Yij (i=1, 2, …, m;j=1, 2, …, n) 表示第i个创新生态系统在生态因子j上的观测数据值。首先要采用的无量纲处理方法为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从而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 公式如下:

量的最大值为1。其中, ymax表示Yij (i=1, 2, …, m;j=1, 2, …, n) 中的最大值, y′ij表示第i个区域创新系统生态因子j的现实生态, Yaj (i=1, 2, …, m) 表示第j个生态因子的最佳生态位, 即: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数学模型为:

pi即表示第i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 pi值越大,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越高, 说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的现实创新资源生态位与区域创新需求生态位之间的差异越小。

ε (0≤ε≤1) 为模型参数, 其值通常由pi=0.5估算出来。

由 (7) 可求出ε值。

进一步设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现实生态位为Yi= (yi1, yi2, …, ym) , 最佳生态位为Ya= (ya1, ya2, …, yam) , 则可以得到进化动量表达式 (8) , 进化动量反映的是评估对象现实生态位对其最佳生态位的趋适作用的强度, 也反映了评估对象适宜度的提升空间。

二、河南省17个地级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实证分析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河南省1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济源市由于部分数据无法找到所以没有包含在此次研究中。本文的数据一方面来自统计年鉴, 包括《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11) 》、《中国统计年鉴 (2011) 》、《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 (2011) 》、《河南省统计年鉴 (2011) 》以及自河南省科技网 (http://www.hnkjt.gov.cn) 、河南省统计网 (http://www.ha.stats.gov.cn/hntj/index.htm) 。

2. 数据分析。

通过查阅统计年鉴及网络得到河南省各地市2011年创新主体及创新环境20个指标的原始值, 首先利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模型公式 (1) 对17个地市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和公式 (2) 到 (7) 求出ε=0.7467, 然后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带入公式 (3) 和公式 (8) 可得到河南省17个地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值和进化动量值 (见下表) 。

河南省各地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值和进化动量值

研究结论

将各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进化动量值的排名进行比较 (见上表) , 明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的优劣及适宜度提升的空间, 对于各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实践, 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各个地级市生态适宜度得分来看, 根据上表的排名情况将河南省17个地级市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生 (下转178页) (上接171页) 态适宜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市, 这类地市有郑州市和洛阳市, 这说明这两个城市行对于其他地市来讲更有利于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第二类为生态适宜度大于0.5的城市, 这类城市包括新乡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南阳市及焦作市。第三类为生态适宜度小于0.5的城市, 这类城市包括了河南省大部分的地区, 包括安阳市、开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漯河市、鹤壁市及信阳市, 这些地区的创新适宜度水平较低。

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进化动量值来看, 河南省17个地级市里面,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动量值排名高于其适宜度值排名的城市有许昌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及周口市, 说明这四个地级市具有更强的对最佳生态位的趋适强度, 可以通过对当前创新资源的整合就能达到更高的适宜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1) :23-26.

[2]罗亚非.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35.

[3]李自珍, 赵松岭, 张彭云.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及其在作物生长系统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4) :219-224.

[4]李文龙, 李自珍.作物生态位构建的模型及其进化惯量与动量的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2002, (3) .

[5]纪秋颖, 林健.高校生态位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69-71.

适宜技术理论 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 直接关系着水土保持措施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及能否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其贯穿水土保持工作的各个方面。因此,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以寻找出防治水土流失更为有效的方法。

1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理论

1.1 土地适宜性

《土壤调查与制图》与《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定义了土壤适宜性这一概念:土壤类型和规定用途间的和谐程度, 其受社会经济、土壤自然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土地资源学》对土地适宜性进行了规定:在土地潜力区范围之中, 对农、林、牧业生产的适宜性划分。因此,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应具备土壤与土地适宜性两种特征。考虑到水土保持措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多样性, 内涵应广于土壤及土地适宜性。另外,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 因此,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在以生态效益为重心的同时, 还具备社会与经济适应性特性。经过上述分析, 可这样定义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符合当地地理条件的基础上, 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与经济效益。

1.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壤调查与制图》与《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将土壤适宜性评价归为土壤资源评价的范畴, 即, 对土壤用途与土壤质量关系的分析, 涉及土壤适宜性及土壤自然适宜性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 土壤适宜性评价倾向于土壤自然适宜性评价, 是衡量土壤质量符合土地要求的程度。因此, 土壤适宜性评价以土壤利用为目标, 对其适应性评价的过程。《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和《土地资源学》认为土地评价指依据土地利用目标, 统计和鉴定土地改善的数量与质量情况, 由限制性与适宜性之分。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土地适宜性评价又可划分不同的内容。例如, 依据评价目标可细分为单目的与多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成果又被分为经济评价、定量自然评价、定性评价。

2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

2.1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目的与原则

在探讨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方法之前, 应明确实施评价的目的及应遵守的原则, 以确保适宜性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目的在于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生态修复战略实施等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时应遵守具体与一般性原则, 具体原则包括比较原则、差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

2.2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方法

2.2.1 构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体系

首先, 在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目标的前提下, 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具体与一般性原则, 构建多层次续分评价体系;其次, 确保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可参考性, 即, 涉及的评价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尽最大限度的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吻合;最后, 构建的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体系应避免盲目与随意, 应能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充分体现出来且具有区域适宜性和重要的参考性。

2.2.2 注重适宜性纲与类的评价

首先, 考虑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实现以调水保土效益为基础, 因此确定适宜性纲的评价指标时, 应将调水保土效益包括在内, 具体包括减水减沙效益、侵蚀模数等指标。利用上述指标评价调水保土效益, 以确定水土保持适应性纲;其次, 评价适宜性类时, 应紧紧围绕土壤质量展开, 尤其应将土壤健康、环境、肥力质量当作重点, 对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最后, 考虑到土壤质量受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时应确保确定的空间尺度及时间的合理性。如需展开大尺度的评价还应将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等要素包括在内。另外, 依据时空要求可将土壤指标划分为“长期的, 静态的”、“短期的, 动态的”, 并从分区尺度、流域区域及坡面尺寸等方面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 最终完成不同措施生态效益。

2.2.3 加强适宜性等的评价

对适宜性等进行评价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即, 以人类需求为目标, 从土地经济属性出发, 借助一系列的经济度量及指标, 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由间接与直接经济效益之分, 所谓直接经济效益指采用相关水土保持措施后, 新增的未经中间环节加工、转化的产值与产量, 而间接经济效益指以直接经济效益为基础, 需经过中间环节转化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监测具有代表性的农户、地块、小流域等。如需监测较大尺度的效益, 应以优、中、差小流域为目标, 并在不同流域中选择农户与地块, 以确保所选样本的合理性。另外, 除需进行必要的监测外, 还应借助政府统计部门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验证。对社会及经济效益计算时可参考GB/T 15774-2008[4]相关内容, 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进行评价。

3 结语

水土保持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 在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确定水土保持措施之前, 应对不同措施的适宜性进行合理的评价, 尤其应注重适宜性纲、类、等的评价, 确保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中医适宜技术社区应用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组研究对象100例, 男68例, 女32例, 年龄3~82岁, 平均 (67.3±2.9) 岁, 病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综合征、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痛等;对照组研究对象100例, 男67例, 女33例, 年龄4~82岁, 平均 (67.5±3.1) 岁, 病种同上。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组间一般情况有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非中医技术, 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包括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药封包、TDP理疗 (红外线治疗) 、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治愈率为96.0%, 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注:*P<0.05。

3 讨论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下发的相关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通知, 社区中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开展应用, 重视中医药服务设计的建设, 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最大程度的改善, 加大在岗人才培训及人才引进, 争取财政拨款[2]。成立专家组, 依据社区多发病、常见病的治疗需求和临床特点, 从临床诊疗技术、科技成果中筛选出一批适用、安全、经济、有效的中医卫生适宜技术作为推广方案, 组织社区全科医师及中医医师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方案积极接受, 并开展中医学培训。单验方、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推广应用[3]。为支持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纳入补偿范围, 较以往报销比例增强, 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中, 符合规定的被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自付中医适宜技术的比例低于其它诊断及治疗方案。

社区卫生中心均对中药房、中医科、按摩科、针灸科等科室进行设置, 建立一个以上的中医临床科室, 如保健、理疗、养生、针灸、养生、推拿等, 并建立家庭病房。中医医师掌握的中医适宜技术至少在10个以上[4]。中药房配备电子秤、中药饮片柜、调剂台等, 依据本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情况, 对中医诊疗设备选择性配备, 如电疗设备、电针治疗仪、针灸器具等, 满足各方需要。以病定技术为主要推广应用的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病种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综合征、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痛等。中医适宜技术主要包括隔物灸、电针疗法、头针疗法、放血疗法、拔罐疗法、腰椎牵引、正骨推拿等[5]。本次研究中, 颈椎综合征应用正骨推拿法方案, 面肌痉挛采用远端取穴针灸法, 偏瘫后遗症应用针灸、推拿加中药综合疗法, 均取得理想疗效。

常见慢性病采用中医适宜技术疗效显著, 经济安全, 不良反应小, 易被社区居民接受, 与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简、验、便、廉优势符合。以病定技术为原则, 对成本低、疗效好、与社区卫生服务符合的技术进行推广, 在全科医疗中融入中医理论, 与社区居民健康和基本医疗需求符合, 对社区中医药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6,7]。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包括社会、经济、技术效果的评价, 以经济和技术评价为重点, 通过收集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 分析典型案例、专家咨询, 归纳、总结出符合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项目, 结果显示治愈率均居较高水平, 随之缩短了疗程及住院费用, 在社区卫生机构中较适合应用。在中医适宜技术取得的成就下, 群众有较高依从性, 可作为适宜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还需正视中医药技术发展中潜在或存在的问题, 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 完善相应配套措施,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以全面保障医疗水平。本次研究显示, 以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频治疗、超短波治疗等为中医学适宜技术, 临床疾病治愈率达较高水平, 对提高患者诊治质量、保障预后、维护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社区应用中医适宜技术, 有利于常见病治愈率的提高, 可缩短病程, 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菁, 丛晶.中医理念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11B) :2099-2100.

[2]熊墨年, 吴跃进, 张进.开展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的做法与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8 (6) :85-86.

[3]卫生部, 民政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R].卫基妇发[2003]-252号.

[4]杜建萍, 吴林荣, 蒋健敏, 等.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难点及对策分析-基于浙江省的经验[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 (6) :54-55.

[5]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 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 2006, 27 (9) :789-792.

[6]林雨.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2) :433-434.

中医适宜技术农村推广研究概况 篇8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农村,推广应用,综述

基层医学适宜技术是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 (需要解决的主要医疗保健问题、医疗保障状况和实际可支付能力等) 所确定的技术成熟、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效果良好的医学管理方法、医学技术方法、医学诊治药物、医学诊治装备、医学诊治手段等的总称[1]。中医适宜技术具备科学性、先进性 (相对) 、安全性、有效性、成熟性、经济性、易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还具有临床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2]。由于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简、便、验、廉”, 对于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均具有重大意义[3]。本文对近年来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

1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实践研究

自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专项工作以来, 已分4批向农村和社区推出120余项临床安全、有效、规范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7年来, 这些技术已覆盖到全国所有省区市, 共约1万余名医生接受了师资培训并向基层推广, 形成群众得实惠、基层中医学有技术、中医院有效益的多赢局面[4]。推广示范县的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均能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乡村医生参加适宜技术培训比率为99%, 乡镇卫生院中医处方增加, 医疗费用降低, 减轻了农民负担, 节约了新农合基金, 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能, 保证了新农合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5]。

在适宜技术筛选研究方面, 通过不断总结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经验, 调整、规范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 使卫生适宜技术筛评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孙荣国[6]等认为适宜技术筛选在确保技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 应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可行性、差异性、前瞻性, 需要完善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 比如医药费用报销范畴、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筛评指标体系研究等。尹爱田[7]等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生命力在于技术的筛选和推广应用的政策力度, 而对技术的认定过程又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资源条件。有学者指出应选择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中医技术, 开展验证性临床试验, 并进一步面向乡镇卫生院推广[8];并通过现况调查广泛收集中医农村适宜技术评价影响因素, 遵循系统性、独立性、可测性、可比性、动态性原则, 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和调查问卷, 形成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筛选评价指标体系, 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构建了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成熟度和规范程度以及普适性、可接受性等3类14个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指标体系[9]。

在推广模式研究方面, 葛建一[10]等提出在推广应用中, 着重构建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 实现人才准入、培养、保障机制建设, 保证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高效性。 程开艳[3]指出农村中医技术推广培训存在聘请专家难度大, 农村基础条件差导致参训意识不强、乡村医生专业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难度大等问题, 并提出中医适宜技术要“本地化”、构建中医适宜技术专家库、培训管理制度化、提高总体参训率、建立良好的激励与惩罚制度、培训形式多元化。施仁潮[11]认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提出要将技术推广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专职推广机构组织实施, 统筹安排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 使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转移。孙荣国[12]等提出在推广过程中应完善规划、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多方合作;政策配套、制度建设, 国家应该建立、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相应条件和配套政策; 强化检评、奖励先进。陈睿[13]等通过研究提出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②实行分类推广, 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竞争有序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体系;③加强各推广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联系: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 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鉴于目前的现状, 必须由政府去协调和统筹管理, 改变目前的政出多门, 联系松散, 甚至脱节的现象, 加强联系, 建立正常的双向沟通渠道, 形成以各种利益为纽带的联合体。

2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评价研究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评价研究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两方面。

在绩效评价方面,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在示范县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被培训人员己掌握适宜技术, 适宜技术得到患者的认可[14]。乡村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评价均较高, 反响较好[15], 门诊人次、业务收入、医药费用减少, 医生业务收入增加, 合作医疗报销增长, 中医药报销比率增加, 选择中医药治疗的疾病越来越多、农民群众对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及服务满意程度提高[16,17]。姚进文[18]等采用社会学定性与统计学定量结合的方法, 从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结果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员对培训技术的需要性、适用性和难易适合性的评价最高, 对培训过程反应良好, 满意率达100%, 多项技术集中培训过程容易控制, 近期培训效果明显, 但要注意把握培训内容的适用性与难易度, 以及培训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应根据中、西医和计生技术的特点, 结合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 以更好地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19]。

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 由于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所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亦有所不同。傅聿铭[20]等对基层医疗工作的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提示影响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因素依次为:领导的重视程、技术的疗效、老百姓的接受程度等, 因此加强领导, 重视乡村医生中医技能培训, 提高适宜技术的疗效, 动员更多的老百姓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是推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关键环节。谢雁鸣[21]等研究提示基层医务人员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单位级别、毕业院校、从事的专业等因素与对中医适宜技术在本地区农村应用的态度呈显著相关,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技术的主体背景密切相关, 应分层次有重点地应用。任建萍[22]等认为影响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 群众的接受程度 (57.30 %) , 领导重视程度 (56.55 %) , 疗效 (56.55 %) , 价格 (44.19 %) , 医生的技术水平 ( 43.07 %) , 技术的安全性 (39.70 %) 。茹淞[23]等通过对甘肃基层医务人员调查发现经费不足和没有配套的器械、药品是其影响因素, 应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并合理安排, 健全适宜技术推广配套的器械、设备和药品, 以保证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在推广工作中, 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多元分析方法主要应用于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Delphi) 、综合评价用于卫生适宜技术筛选[24]。

3 展望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适宜技术分析 篇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约有6.7亿,村镇人口共计约9亿,村镇地区涵盖了全国2/3的人口。村镇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在全国生活污水排放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截至2010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5%,并有望在2011年底达到80%。与此同时,村镇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彰显,国家污水治理工作的重心开始逐步向村镇地区转移。村镇地区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研究适宜于村镇地区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成为我国目前污水治理的紧迫任务。

1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现状

由于国家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城市污水量大、成分复杂而且便于收集等特点,城市污水治理走在前列。村镇污水由于其产量小、产源分散、水量水质波动大[1],且在管理、资金以及工艺设计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2],治理存在较大的难度。建设部在2005年对全国具有代表性的9个省份部分村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国内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在京津、江浙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以及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如滇池、太湖率先开展,但是工程推广面临着各种困难;中西部地区也在积极探索适宜的村镇污水治理工艺[3],但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尚缺乏村镇污水治理的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 的增大,村镇地区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我国目前每年农村污水量超过8×109 t[4],其中东南、西南地区污水量偏大。据调查,截至2008年4月份,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有274处,仅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0.19%,总处理规模不到4×104 t[5]。村镇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流域内水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6],严重威胁着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和居民的饮水安全。

2 村镇污水治理存在问题

(1) 收集问题:

村镇地区人口密度相对偏小,镇与镇、村与镇、村与村之间往往比较分散,管网的铺设费用很高,加之丘陵山区地带地形复杂,污水收集存在较大的难度。

(2) 技术问题:

目前国家的污水工程处理设施建设标准最小规模为1×104 m3/d,大部分的村镇污水量达不到此规模,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在工艺设置上缺乏设计参数。我国地区间差异巨大,工艺在不同的水质、水量、气候、地形以及不同的管理运行条件下也会出现复杂的问题,如北方地区人工湿地的越冬问题[7],快速渗滤系统的堵塞问题[8]。

(3) 资金问题:

由于村镇财政以及居民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很难负担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行管理费用。在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治理任务紧迫的情况下,国家及省市财政也较难顾及村镇污水治理领域。

(4) 管理问题:

现有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维护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素养,而且村镇污水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村镇污水治理应重点参考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在区域水污染中所占据的权重。在经济技术条件有限的前提下,村镇污水治理可先在经济相对发达和水源地、近河流域、人口密集以及环境自净能力薄弱的地方开展。结合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应统筹考虑村镇污水治理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到重点突出、递次推进;因地制宜、优化设计。

3 村镇污水治理技术

3.1 化粪池技术

化粪池技术兴起于19世纪欧洲,现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的污水排放系统。目前重庆市约有1.5万座化粪池,广州市约有3万座。截止2006年底,江苏省农村有超过400万农户在卫生改厕中采用化粪池工艺[9]。化粪池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管理方便,可以截留和沉淀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对污泥具有一定的厌氧处理效果。但是化粪池(尤其是砖混结构化粪池)容易渗漏,进而污染地下水源。其产生的厌氧气体与空气混合存在爆炸隐患。清掏不及时会影响其运行功效。目前多个城市在其发展规划中要求取缔化粪池,但是对排水系统尚不完善的村镇地区,化粪池仍可作为一项过渡性技术措施或初级处理手段。目前在新的工艺设置中,化粪池多与其他工艺串联使用,形成新型组合工艺。范建伟等针对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在化粪池后设计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出水COD、BOD、SS、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4%、96%、95%、79.1%、62.1%和79.1%[10]。陈建芬介绍了江苏省玉环县海山乡大岙村沼气式化粪池改造工程,该工程在沼气化粪池后添加了WSHA厌氧反应器,出水各项指标均能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11]。化粪池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地优化:材质上由砖混、钢混结构发展成为玻璃钢、PVC塑料板材等;结构上也有各种新形式的化粪池出现,如在传统化粪池基础上添加泛水装置和生物填料等以构造改良型化粪池、集成式生物化粪池和生态节能型化粪池等。

3.2 净化沼气池技术

我国对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的应用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净化沼气池被称为沼气化粪池,是在传统化粪池和农村沼气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夏邦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分析及其后处理技术研究[D].成都: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2007.)。其原理即通过构造厌氧环境以促进厌氧微生物分解代谢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收集沼气的目的,再通过兼氧或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进一步降解污染物。净化沼气池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预处理区、前处理区、后处理区。预处理区为沉淀区,用于截留和沉淀难降解的生活垃圾以及较大的颗粒物等。前处理区功能即是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杀灭虫卵。该部分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体积一般占整个系统的50%以上。夏邦寿等对我国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的典型的污水净化沼气池工艺进行了收集整理,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净化沼气池前处理区均以两池结构形式设计为厌氧Ⅰ区和厌氧Ⅱ区,厌氧Ⅱ区内设有填料以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后处理区一般为兼氧或好氧过滤池,兼氧或好氧微生物附着于滤料表面生长,进一步去除污染物。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可以在合流之后进入净化沼气设备,也可以分别进入系统。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可以回收沼气,因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厌氧污泥可以经堆肥处理作为优质肥料,达标出水可以回用于绿化和灌溉等。其造价也相对低廉,每户只需1 000元左右[12]。目前,污水净化沼气池在四川、江苏、浙江等地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通过优化设计、正确管理,其出水有望达到GB 8978—1996二级标准[13],因此该工艺在我国村镇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3.3 人工湿地技术

我国对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是在研究自然湿地的基础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人工强化而发展起来的。人工湿地通过湿地植物根系的吸收,基质内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及多层过滤等复杂的物理、化学、生化作用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14]。人工湿地的造价相对低廉,运营管理也较为方便,又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出水水质可达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因此其在村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也有较多研究,特别是在滇池、太湖等流域。但是人工湿地技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处理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填料易堵塞[15];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北方冬季干旱寒冷条件下湿地功能下降的问题。可以考虑把村镇污水中黑水部分单独处理以降低湿地进水负荷;针对北方冬季气温低可采取植物覆盖、冰层覆盖、地膜覆盖等方法确保湿地的正常运行[16];通过人工湿地和其他技术的组合,如在其前构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滴滤池等以增加其抗负荷冲击能力,在其后增设稳定塘、高效藻类塘、水生植物净化塘、综合生态塘等以优化出水水质;还可以通过优化人工湿地的布水方式,优化湿地植物的选择与种植方式,改进填料,合理曝气[17]等措施以确保人工湿地系统的良好运行。湿地技术属于生态技术的范畴。传统的生态技术如稳定塘、净化塘等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负荷低、效果不稳定、出水水质难达标、易污染地下水等缺点,因此其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考虑将其进行人工强化以后再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如高级稳定塘系统(AIPS)、将稳定塘系统中厌氧塘更换为厌氧反应器或沼气池等[18],也可以考虑将自然生态处理系统设置在人工湿地之后,构造生态耦合工艺,既可以进一步净化水质,又可以通过放养鱼类获得经济效益。

3.4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是在传统的污水土地渗滤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通过采用渗透性能更好的天然河砂、陶粒、煤矸石等作为渗滤介质代替天然土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水力负荷[19]。人工快速渗滤技术融合了土地渗滤和人工湿地的思想,通常采用淹水和落干交替运行的方式,使滤料浅层处于厌氧和好氧交替状态,构造出氧化还原环境,从而使系统具有独特的污染物净化功能[20]。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去污机理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工程运行及相关研究表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COD、BOD、NH3-N、SS均具有非常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差。TN的去除率仅为10%~40%(范兴建.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微生物特征及氮素去除机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对TP的去除率也仅在40%~60%之间[21]。通过改进滤料如使用吸附性能更好的萤石砂、蛭石[22]等,合理设定水力负荷和干湿周期,优化进水方式等措施可以优化运行结果。张建等在滇池流域设计的地下渗滤系统中,采用当地红土壤作为滤料,并在表层滤料中掺入25%的炉渣以增强其通气和透水性能,在底层滤料中掺入20%的昆明淘砂以增强土壤的过水能力。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5%和 96.5%[23]。范兴建等采用表层和厌氧层分段进水的方式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段进水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从而提高脱氮能力[24]。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水力负荷可达1~3 m3/d[25],较传统土地渗滤系统可显著缩小工程占地面积;通过干湿交替运行方式进行自然充氧,无须人工曝气,运行费用相对低廉,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土地渗滤系统渗滤负荷低、易堵塞、易污染土地的缺点。因此其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3.5 其他技术

在我国经济技术相对发达、污水量大且便于收集的村镇地区,可以考虑采用集中处理模式,如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以及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MBR等方法。传统方法处理效果好,缺点就在于基建成本较高、运行管理相对复杂、能耗较高。国外尤其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在处理村镇污水上面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日本的净化槽技术是污水厌氧一体化处理技术,在日本用来处理无法被市政管网收集的分散污水。日本政府积极推广净化槽技术,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经济奖励,完善净化槽技术标准及配套法律体系。2004年日本净化槽使用者已达1000万,普及率为8.7%[26]。净化槽处理效果好,出水可实现回用,占地较小,但是其技术管理复杂、价格昂贵,因此目前在我国广大村镇地区推广尚有难度;美国以化粪池和土地渗滤为基础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推动着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的普及,全美国约有25%的住户采用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27];澳大利亚开发出一套“FILTER”污水处理系统,其是通过对农作物进行污水灌溉,并在地下某深度设置暗管收集处理水,该工艺适合在土地资源丰富,可实现轮作休耕的地方使用[28]。

4 技术选择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巨大,污水处理技术亦有其适用特点和局限性,因此技术的选择应统筹考虑各方因素,不仅考虑污水水质、水量、出水用途,还应考虑当地气候、地形、政府财政、人口密度、技术水平等外在因素[29]。技术分类表(表1)在分析常用技术自身特点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可以作为技术选择时的参考。

上一篇:聚焦全球化下一篇:植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