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2024-08-17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共12篇)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1

摘要:当前, 矿区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效率不高, 主要是因为企业的重视程度和安保人员的素质不够。企业需与政府、公安机关等机构加强合作, 在人员、制度、安保投入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煤矿,管理工作,企业,员工

随着煤矿区与外界的往来日趋密切, 特别是外来人口与日俱增, 给煤矿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再加上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偷盗煤炭、生产材料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做好矿区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一、煤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安全意识

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不够, 未能正确处理经济利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存在重利益, 轻安全的问题。再加上, 企业负责人很少前往区队、班组等重点岗位去视察工作, 与矿区员工缺少思想交流, 对安全思想、党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 使得“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未深入人心。

(二) 环境不够协调

矿区的管理工作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 静态指的是矿区的工作环境, 动态则指的是生产过程, 矿区的生产活动是在员工思想的支配下完成的。因此, 员工的思想对于整个矿区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然而, 随着煤矿区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 一些新思想、新的价值观也进入了矿区, 其中不乏拜金、享乐等腐化思想。矿区员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很容易受到这类思想的腐蚀[1]。

(三) 安全投入不够

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来看, 政府在调配资金时, 首先考虑的还是大项目、大工程, 没有将安全生产视为财政支持的对象。就企业而言, 特别是中小企业, 因为它生产规模小, 资金短缺, 所以在安保上的投入非常少, 一些安全设施根本不到位,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 加强安保队伍建设

首先, 企业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习近平主席曾指出:“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 雷锋精神值得人人学习。”新时期, 焦裕禄精神和雷锋精神将发挥更大作用。企业应该坚持党的领导, 发挥党先进思想的教育作用。一方面, 企业应该积极组织员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 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 使得人人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思想观念[2]。另一方面, 企业应结合党的方针和政策,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 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安保技能。一方面, 企业可以聘请优秀的武警、官兵担任企业的安全顾问, 协助企业培训安保人员, 并对安保人员的技能进行考核, 根据安保人员的考核成绩来安排工作岗位。另一方面, 企业每年可以派遣2~3名优秀的安保人员到武警学校去学习最新的安保知识和技能, 并以这批优秀的安保人员为骨干, 带动年轻的安保人员。

(二) 广纳员工的意见

企业应该坚持群众路线, 发扬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让群众参与到矿区的管理工作中来。首先, 企业应该加大安全生产思想的宣传力度, 邀请安全生产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定期到企业内部、社区等举办安全知识讲座, 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其次,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文明标兵”、“安全卫士”等创安活动, 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再者, 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 比较熟悉业务流程。企业的领导可以加强与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处境以及思想变化, 认真听取他们对企业的发展建议。此外, 企业还应该积极调和各种矛盾, 化解各类消极因素, 做到及时发现, 正确疏导, 把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每年年初, 企业可以制定或修正相关规章制度, 如《强化治安保卫工作的实施细则》、《检查巡逻的实施细则》等, 采用与安保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的方式, 明确每位员工的安保职责, 使得安保工作更具强制性和实效性。同时, 企业还应该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员工履行的安全职责监督和考察, 并将考核结果与其年终奖金、晋职等联系在一起, 采取“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办法, 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工作的质量。对于一些不遵守章程、违规操作的员工, 企业应该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 以达到规范的效果。

(四) 提升企业的防控能力

就“人防”而言, 企业应该根据群众所反映的情况和调查情况, 定期对矿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在重要、易出现安全问题的部门、社区设立治安管理站, 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治安巡逻。就“物防”而言, 为了提高防卫的能力, 企业应该为安保人员提供防弹衣、电警棍、强光手电、对讲机等协防装备[3]。就“技防”而言, 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网络系统, 并通过网络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矿区管委会的联系, 在企业内部成立联席会议工作部门, 并就某个安全问题与公安机关、矿区管委会进行讨论。同时, 企业还可以定期与公安开展联合演习, 以提升协防作战能力, 此外, 为了确保打击违法犯罪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企业还可以大力培养信息采集员, 为企业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 让企业能提前做好应急方案。

(五) 加大外来人口的管理力度

外来人口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首先, 劳动就业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要对矿区的外来人口实行登记, 并办理相关暂住证明。登记的内容包括:来矿区的目的、在矿区停留的时间等;其次, 在思想上, 企业的相关部门不能歧视外来务工人员, 应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成立专门的培训机制, 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同时, 企业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再者, 企业还应该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了解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如年轻务工人员的婚恋问题, 已婚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等。做到人性化管理, 让企业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 为了让外来人员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组织, 企业还应经常开展联谊活动, 丰富他们的感情生活, 加强他们与现有员工的交流。

(六) 加大安保投入

首先, 政府应该将安保工作视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为企业的安保工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 企业应该抽取部分资金用于安保基础设施建设。就企业的监控中心而言, 应该配备大型的显示屏, 确保画面清晰稳定, 能对企业内部、社区等不同安保点进行全方位监控。针对一些安全事故频发的地点, 企业应该配备防弹玻璃、防尾随联动门、110联网报警系统等。另外, 在防火防灾方面, 企业各部门的消防设施 (消防栓、灭火器等) 应该遍布每一个安保点, 并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更新[4]。同时, 企业还应印制《消防安全资料册》, 下发至各个安保部门, 并制作安全提示牌、消防栓以及灭火器使用方法图, 张贴于各个安保点的显要位置, 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三、结语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 重难点也在基层。相关负责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始终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不断完善安保制度, 加强安保队伍的建设, 采用“防范和教育为主, 打击为辅”的管理办法, 预防并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为矿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苏晋.浅议煤炭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应抓好四个环节[J].品牌 (下半月) , 2014, 03.

[2]李祥泰.浅谈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09.

[3]周苏晋.统筹兼顾的阳煤二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J].山西煤炭, 2014, 01.

[4]方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若干问题探讨[J].公安学刊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 2012, 02.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2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在集团公司和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公安局、县综治办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公司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矿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开展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 持了矿区的安全稳定,现将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矿现有在职干部职工XX名,下设职能部门XX个,专职保卫人员X人,安全设备功能完善,消防器材保管完好。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安全生产、防火、防盗、防突发事件、防止不安定因素发生。公司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一年来,我矿无任何突发事件发生。并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安全无事故的记录。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安全稳定,为我公司安全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 导,我公司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每月召开安全

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安全形势,部署工作任务,大项活动专 门制定安全措施,每日早晨召开一次矿务会,都有安全工作 内容,职责任务明确,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各级安全组织 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二)建章立制,明确了责任

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基本规则,也是工作落实的根本保 证。一是我们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科室的目标考核内 容,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严肃 追究直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单位安全保卫 工作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 善充实。三是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 理制度,以及门岗值班、场院巡逻、防盗防灾、防火安全管 理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坚持做到有章 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为了建设“平安单 位”,我们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计划、《保卫规章 制度》、《火工品管理制度》及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了安 全检查记录,明确了重点要害部位、任务内容、检查的程序 万法、责任目标、预防的措施和奖惩规定。通过全体人员的 共同努力,较好地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取得了安全稳定的 成效,达到了无责任事故的目标。

(三)加强教育,提高了认识

为了做好公司的安全工作,我们定期组织了学习教育活

动,系统地学习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文件精神,通过 各种学习提高了全体公司员工对做好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 识,增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激发了全体人员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热情,调动了大家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四)、把握重点,狠抓了落实

首先,职工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单位、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县公安、消防、县综合治理办公室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单位安全保卫工作,并相应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及安全、消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职工没有违法犯罪现象发生、无任何突发事件发生,维护了我公司和地方的稳定。

同时做好定期检查,排查隐患,对要害场所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今年,我公司共计投入636万在井下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并在关键场所安装视频探头 16个,地面上各要害部门、主要路口、矿区死角等加装了视频监控探头 64个,并成立了由保卫科和调度室共同组建的安防监控指挥中心,使防范工作更安全,更周到,更方便,既保障了矿山安全生产,又对罪犯起到了强大的威慑力,更能有效地防止治安事件的发生;煤矿火工品管理是重中之重,今年在原有火工品库区的基础上,围墙加高加固,并重新更换了新的红外线

报警装置,新增了两个视频监控探头,警犬数量6条,报警值班室也由原库区内移建到库区外。这就从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四方面构成了立体防范网络,有效防止了火工品盗抢事件的发生。我们还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检查重点放在安全责任落实情况、防火防盗、仪器设备用电安全等方面,做到排查隐患,防患于末然,实现了确保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三、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安全工作是各项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领导重视是前提,才能经常督促检查、讲评、解决问题,就能使单位安全稳定。

(二)平时抓预防是根本。我们的体会是安全工作重在落实,人人要树立“安全第一、重在预防”的意识。预防重在平时,功夫要下在坚持经常查、重点抓、反复抓、抓反复、抓落实、重实效的行动上,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三)落实制度是保证。我们认为制度、规定、方案、措施制定的再好,落实不了等于纸上谈兵。只有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依法行事,落实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检查到位、督促到位、整改到位,才能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达到安全无事故的目的。

在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感到也有不少弱项和不足,还存在着检查不够及时、缺乏力度的问题。我们一定要

注意克服和纠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对加强安 全工作的领导,不断修改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 全意识,树立安全出效益的观念。重视做好重点、难点部位 和重点人的工作,把安全预防工作抓好抓实,进一步落实安 全目标责任制,为社会和谐发展应尽好自己的责任。

XX有限公司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3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5-0142-01

1 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概述

矿井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涉及到机电设备在煤矿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新设备的规划设计(包括建立档案、设备选型、安装、使用、维修与保养等)、旧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设备报废。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矿井连续生产的基础,有效的设备管理还是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的有力保障。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现阶段,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普遍存在理念上的确实,具体表现在对于煤矿生产产量的过度重视,而忽略对于机电设备有效地管理与维护。煤矿管理理念的落后,造成机电设备部门在煤矿企业地位得不到保障,致使其内部缺乏详精的管理职责与制度,甚至造成严重的机电事故。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煤矿事故中机电事故率占到了30%~40%,而其中大多数机电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的不到位引起的。因此,传统的“何时坏,何时修”的理念已经严重不适应现代煤矿生产的需要,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紧跟时代脚步,保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2.2 机电管理部门职能的缺失

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是煤矿企业必设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主要为两项,即机电管理与机电生产。但在实际生产之中,部门职员往往只是重视机电生产,轻视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一些地方性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部门人员被大幅度精减,导致管理人员缺失,不能形成健全的专业管理网;同时,由于缩减人员主要为机电管理机构人员,机构管理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充分的发挥。

2.3 机电监察力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检查是保证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而煤矿实际机电监察力度则远远达不到预期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监察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人情成份,对于不合格或者违章操作刻意“放水”。专业的监察队伍由于其自身设置特点,如不能常驻煤矿进行监督,并且队伍人员有限,并不能对整个机电运输系统进行检查,这就导致了机电监察力度与深度不够。此外,现行的监察执行标准亦有待完善,模糊监察界限易造成监察过程的遗漏。

2.4 现行机电设备隐忧较多

国内多数煤矿为老矿井,矿井现行的机电运输系统仍然沿用以前的机电设备,虽由对其定期的检查与维修,但因使用年限的限制,旧设备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隐患。旧设备的安全措施与保护装置也存在问题,且矿井后期引进的机电设备存在与原有设备不配套,导致井下机电设备混杂、陈旧、带病运行情况普遍存在。如矿井提升系统的缓冲与托罐装置的缺失、井筒防腐设施失效、老绞车工作效率地下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隐患。

2.5 机电管理与维护技术薄弱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机电设备在井下的使用寿命有限,设备在运行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维护。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机电部门的技术人员存在跳槽现象,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又不愿到煤矿工作,使得机电管理部门得不到充足的新鲜技术血液供应,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成为制约机电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当前煤炭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技术人员的流失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保证足够的技术力量供应,将是机电设备管理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设备管理需采取综合性手段,有效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管理理念的实质转变

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应坚决摒弃设备维修管理的理念,积极引进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组织领导人员与相应的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成功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条件,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整改进。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并对煤矿管理制定详尽的改善规划,有计划地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3.2 健全机电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机电部门各项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新时期机电管理制度的完善,煤矿企业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①机电管理机构进行健全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亦要进行完善;②明确责任制度,煤矿生产中设置生产、工种岗位、事故责任制度,并要切实落实到位;③有效协调机电管理与煤矿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赋予机电设备部门足够的管理权利,并实施严格的机电管理制度对其行为规范进行约束;④机电管理部门配置专职人员,保证机构拥有足够的人员数量,杜绝或减少员工身兼数职的现象。

3.3 加强矿井设备现场管理与监管力度

机电科除了要保证设备安全生产,亦要担负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并与相关企业管理、安监等部门协商做好对机电设备的检查与考核。①规范机电科检查管理的评分机制,如跟班制、维修制、入井检验制等,用标准化的制度来约束和加强矿井设备现场管理;②煤矿企业监管应加强监管力度,对附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制定监督考核制度与章程。通过章程来规范监管行为,并要求生产单位做好设备检查、维修、运行状况等情况的记录,施行有隐患及时解决方案。对存在安全隐患或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实行追责制,相应地对保证设备良好运行进行阶段性奖励,用责任、奖励的双重尺度来加强管理、维修与监管的力度。

3.4 加大机电设备资金的投入

科技装备是煤矿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具,先进的机电设备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煤矿企业的高效生产需要加大对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采购与本煤矿相适应的先进装置,逐渐替换陈旧、带病运行的设备,以保证机电设备成为保证煤矿产量与安全生产的有效推力。其次,在保证设备配套和适应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引进先进的新科技装备、新技术来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更换或完善对存在安全隐患装置的保护措施。

3.5 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

对于机电设备有效地管理与维护需要有足够专业技能的人员,这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员工技术素养与其工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提高员工技术水平,煤矿应定期对专职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包括专业维修技能,还应包括与机电设备相关的管理、使用以及基础知识。考虑员工文化水平的差异,培训内容的制定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尽量贴近现场生产管理。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机理制度,通过职称或者资金等激励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4 结 语

就现阶段而言,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普遍,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于机电设备管理的加强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方案,秉持以管理理念的转变为基础,以综合性的辅助措施为手段,逐步有计划地进行就面貌的更新与改造。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任重而道远,煤企领导以及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并切实体现在行动之中,保证机电设备系统的可靠运行,为煤矿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闫高军.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

[2] 柴江.浅谈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J].中国矿业,2008,(5).

[3] 谢恩广.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J].科技资讯,2006,(15).

[4] 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促进矿井安全生产[J].装备制造技术,2008,(5).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4

首先, 要完善和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整合资源治理源头。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 狠抓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二级预警信息的主阵地作用, 发挥综治、信访、公安三大信息网络功能, 及时掌握各级各类信息。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和排查调处工作责任制, 严格落实矛盾纠纷, 加强督促检查, 使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 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此基础上,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着眼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问题。针对社会治安管理的重点人员、特殊行业和互联网等, 整合力量、整合资源, 着力加强和完善管理和服务。维护矿山和谐稳定。积极充实和整合基层服务管理力量, 加强协管员队伍建设。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人地的衔接配合工作, 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煤矿区域内腾空房、闲置房的管理, 落实户主或者单位的责任, 做到租房有登记, 人走有注销, 坚持定期清查, 严防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 盗窃煤矿, 危害社会。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等基础工作, 做到帮教工作到位。加强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管理, 积极推进煤矿社区矫正工作, 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和改进涉及公共安全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 切实加强对枪支弹药及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管理。

其次, 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防范控制工作, 加大严打整治力度, 最大限度地压减刑事发案和治安、安全事故,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严打深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其保护伞, 加大对恶势力犯罪打击力度, 确保打击实效。始终保持对严重危害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杀人、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坚决遏制案件上升势头, 增强群众安全感;毫不放松对偷煤、走私煤、抢劫煤以及盗窃生产物资器材和破坏矿山生产设施的犯罪案件侦破, 集中警力, 重拳出击, 攻坚克难, 始终保持主动进攻的态势。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 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开展“扫黄打非”和禁毒、禁赌、禁娼等斗争, 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及时开展治理整顿, 限期解决问题、改变面貌。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继续推广以电子视频监控、防盗报警为主的技术防范, 加强治安防范组织网络建设, 推进治安防范社会化、职业化。要突出加强护矿巡逻队员和内部职工的教育管理, 引导他们经得起违法犯罪分子威逼利诱的考验, 严格依法开展工作, 为煤矿把好关, 并切实提高护卫巡逻队员的有关待遇, 稳定一线治保队伍。

再次, 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基层综治工作的开展, 确保基层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工作。大力推进基层综治工作制度化建设, 落实保障措施。坚持社会化、职业化相结合, 积极探索建立治安与保险互动、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种形式的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在煤矿开展“矿区治安示范区”、“零发案单位”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 提高基层治企理政能力。坚持油区治安考核奖惩制度, 在群防群治队伍中推行生产、治安一体化。发动群众, 群策群力, 通过深埋、加固、设障、改线等措施, 对矿井设施进行物防加固。在煤矿矿区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控, 对重点矿井、重要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 对单井运煤及巡逻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 进行实时监控系统。巩固提高煤矿矿区治安联合办公室、高速公路管理等共建成果, 形成维护油区稳定的整体合力, 把共建活动扎扎实实地推向农村, 充分利用煤矿矿区农村的宣传阵地和媒介, 不断营造融洽和谐的煤地关系。另外, 要加强社区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完善社区家委会、警务区、巡逻队、门卫、百户治保员之间的关系, 坚持警力、财力、待遇向基层一线倾斜, 社区与煤矿矿区区警务齐头推进, 把警务区建进居民小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 制定完善治安保卫制度。配备治安保卫人员, 建立治安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最后, 要健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完善治安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和各有关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 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综治委例会, 着力解决齐抓共管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切实加强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自身建没, 提高工作水平。加强综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综治干部政治、业务素质, 加大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单位实施领导责任查究和一票否决的力度。

另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 上级部门要组织人员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涵和相关领域进行认真研究, 各级领导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要在实践中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要经常深人基层, 积极组织一些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掌握特点性, 提高预见性, 增强针对性, 切实把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规律性, 不断把综治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篇5

合防

2015年11月

目 录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3

第一节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3

第二节 防尘措施管理规定.....................................4

第三节 隔爆措施管理规定.....................................5

第四节 粉尘冲刷制度.............................................6

第五节 粉尘监测制度.................................................7

第六节 其它规定.........................................................8

第七节 监督检查制度.................................................8

第八节 综合防尘考核奖惩制度.................................9

第九节 综合防尘责任追究制度...............................10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防治粉尘危害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各单位、部门在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中的职责,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杜绝井下粉尘堆积和有效降低粉尘对职工的危害,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防尘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节综合防尘齐抓共管责任制

一、矿长对综合防尘工作全面负责,定期检查各有关部门综合防尘工作开展情况,解决综合防尘工作所需人力、物力和资金,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保证综合防尘工作正常进行。

二、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防尘工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综合防尘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

三、各区队负责本区域的防尘工作,矿安监科对各区队的防尘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技术负责人对矿井综合防尘的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组织制定每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相关管理制度;参与审查矿井采区防尘系统设计,审批采掘作业规程中的综合防尘措施;负责呈报综合防尘报表;负责组织防尘设施的交接、验收;负责井下防尘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五、安监科负责对有关防尘法规及各项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综合防尘法规,破坏各种防尘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处罚;参与新采区、采掘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的验收;参与尘肺病检查、治疗统计工作。

六、机电队负责全矿的防尘管路的安装与维护由,负责矿井隔爆设施的安装与维护;维修工负责分管范围的巷道的粉尘冲刷;测尘工负责矿井粉尘测定工作,负责井下防尘设施及备品配件的统一计划与管理。

七、各区域的积尘清理由各区域的维修工负责。各区域的机电设备、电缆积尘清理由机电队负责。

第二节 防尘措施管理规定

一、矿井应具备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矿井主要运输巷道、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新掘进煤巷的水管按每隔50米、其他巷道按每隔10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机电队要按照上述要求按设齐全防尘管路三通、阀门,并保证三通、闸门能正常使用。

二、地面建有600 m水池,水源充足,水质清洁,能满足井下连续两小时以上的防尘用水量。

三、井下所有运煤转载点,有完善的喷雾装置。各区域的维修工负责本区域喷雾装置的安装、回撤;各运煤转载点放煤工负责喷雾装置的使用、管理及维护。

四、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区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锚喷巷道须采取潮料喷浆,安设除尘风机或水射流除尘风机。

五、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

3六、采煤面进风巷风流净化水幕应设在工作面进风巷风流汇合点以里;采煤面回风巷风流净化水幕应设在距工作面 50米左右,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应设在距工作面不超过50米位置。采掘工作面的净化水幕由防尘工区安装合格后交由采掘工区使用维护。

第三节 隔爆措施管理规定

一、每年初,由技术负责人据矿井实际,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编制矿井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

二、通防维修队负责井下隔爆设施的安装、维护、管理工作。

三、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大巷和回大巷等巷道、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道、相邻煤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煤层及半岩掘进巷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煤仓同与其相连通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与其相连通的道间,必须用水棚隔开。

四、隔爆水棚组的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不得底于如下值:主要隔爆棚区400L/m、辅助隔爆棚200L/m

五、水棚的排间距应为0.8m—1.2m,主要隔爆棚区的度不得小于30m,辅助隔爆棚区的长度不得小于20m。

六、首排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小于60m,但不得大于200m。

七、煤巷、半煤巷掘进工作面长度小于200m时不安设。

八、水棚距离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两帮(柱)的间隙(纵向投影)不得小于100mm,:棚组内的各排水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棚区的巷道需要挑顶时,其断面积和形.应与其前后各20m长度的巷道保持一致。

2九、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

十、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与水槽(袋)同支架.巷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米,特殊情况不得大于1.8米两水槽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米。

十一、水棚安装完毕,水槽或水袋内必须加满水,并悬挂隔爆设施说明牌。

十二、水棚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发现水槽(水袋)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并随时补充水量,保持水量充足。

第四节 粉尘冲刷制度

一、主要大巷每五年刷白一次,由通风维修队组织实施,并做好记录。

二、井底车场、运输大巷、运输石门、采区上下山、总回风巷,每月冲刷一次,由各区域维修工负责冲刷。

三、采区回风巷、采区运输机巷每周冲刷一次。由各采区维修工负责,并做好记录。

四、掘进工作面30m范围内,由掘进队每班冲刷一次:30m以外由大巷维修工每周冲刷一次。

五、炮掘工作面在放炮前后施工人员要对工作面 30m范围内的巷道进行冲洗;耙装前冲洗耙装机行程范围段的巷帮和对需装煤岩进行洒水。

六、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50m(综放面100m)范围内及移动变电站至工作面的范围内由采煤工区每班进行冲刷一次;以外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每天、进风巷每月至少由通防维修队冲洗一次。

七、巷道冲刷必须按上述规定进行,只能提前不能推迟,产尘量增大时各单位应及时加大冲尘力度,杜绝煤尘堆积现象,并各自做好冲尘记录。

第五节 粉尘监测制度

一、矿井必须按照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专职测尘员,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二、根据《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办法》(MT79— 84)中有关规定进行合理选择和布置煤矿井下测尘地点。

三、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监测:总粉尘,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呼吸性粉尘: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粉尘测定结果每月上报技术负责人。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四、每季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一次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所涉及到的井下各单位要积极配合,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班次、工种进行监测。对损坏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的,处以仪器原值五倍以上的罚款。

五、粉尘中游离Si02: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一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六、测尘员有权监督防尘措施执行情况,发现有违章作业的或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的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第六节 其它规定

一、采掘工作面防尘系统不完善的不准生产;采掘工作面作业时,不正常使用防尘设施的,跟班员有权做出停止生产。

二、对故意破坏井下的各种防尘设施、隔爆设施的人员,处于至少原值五倍的罚款直至开除矿籍之处分。

三、防尘设施的备品配件由通防维修队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其它单位到通防维修队以旧换新。

第七节 监督检查制度

一、综合防尘检查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专业检查与群监检查相结合、单位自查与互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原则,达到综合防尘检查制度化。

二、矿每月组织综合防尘检查不少于一次,参加人员为技术负责人、通风维修队队长、职业卫生科、安全管理科等相关人员。各区队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实行巡回检查。

三、综合防尘检查应深入到井下生产现场的每一个作业点、每一个头面,特别应加强特殊作业地点和边远地点的检查。

四、各职能部门应每季检查防尘系统图、隔爆设施台帐、仪器仪表台帐、测尘原始记录、防尘设施检查记录、防尘管路检查记录、巷道冲刷等资料。定期检查采掘区队的巷道冲刷记录。

五、安监科要强化对综合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采取检查表的方式,检查表应列明区域内应具有的防尘设施及完好状况、区域内的粉尘积聚情况,安监测必须认真对照检查表,填写清楚,发现问题,必须立即督促整改。被检查地点的相关单位应按照整改通知单的要求立即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改正。

六、对不按照规定进行监督检查或在检查中不认真、不严格、留安全隐患的以及对隐患不按期整改的,按矿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八节 综合防尘考核奖惩制度

一、掘进运输巷按50m,岩巷100m的要求安设三通和阀门,机电队要按照规定的范围内安设齐全,每少一个三通或阀门罚负责人 20元/次。三通处少一处胶管罚责任人50元/次的罚款。

第六十七条:当班无兼职防尘员、不填写防尘牌板,冲刷质量不合格,罚责任者、跟班工长每人100元,直至降级处分,安监员因监督不力罚款50元。

二、掘进工作面,按工序进行冲尘,每发现一次不冲刷或冲尘质量不合格者,无兼职防尘员,不填写牌板罚责任者每人100元,直至降级处分,安监员测监督不力罚50元。

三、井下其它巷道按有关规定的范围进行冲尘,并做好记录,每发现一次漏冲或记录不全责任不落实罚责任人200元。

四、严格矿井综合防尘制度及时进行冲尘,对井下所有巷道每发现一次积尘现象,罚责任单位500元。

第九节 综合防尘责任追究制度

一、矿井防尘供水系统不完善,供水能力不足的,造成事故隐患的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采区设计、采掘工作面设计、作业规程编制、防尘设计不完善,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各类井巷工程项目验收中严格执行“综合防尘一票否决制”,防尘设施不完善、不齐全,造成采掘工作面停产将追究负责安装、施工单位负责人责任。

四、井下各产尘地点防尘设施不齐全和不正常使用的;巷道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煤尘堆积的;未按综合防尘检查表内容进行检查的;采掘工作面不设专职防尘员的,将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五、在上级各类检查中,凡因综合防尘挂红、黄牌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秀华煤矿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6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地质环境;综合治理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质勘探领域的投入自2012年达到顶峰的1400亿元左右后开始逐年减少。在环保理念下,地质勘探领域的市场收紧,市场上的矿产品价格走低,导致投资减少,同时我国在地勘领域呈现出畸形的产能过剩状态。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矿勘探既面临着市场紧缩的挑战,又有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关键还是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并加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地勘技术

1、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一般包括采区地面地震勘探以及矿井地震勘探。前者主要是针对矿井区设计前,利用该技术,勘探采区的地质构造以及可能断层发育情况、煤层赋存状态和煤层底板的起伏,并且评价含水层的影响,同时指定防治水害的措施。该阶段主要是针对采区范围小构造的勘探,包括5m左右落差的断层、采空区分布、陷落柱。后者则主要针对井下的勘探。一般有四种勘探方法。其一,井巷二维地震勘探,这是地震反射波方法的一种,且应用最为广泛。沿井巷走向布置覆盖观测系统。值得注意的是近源全空间多分量勘探时,要依据煤层的分布以及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来设计合理的观测参数,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其二,地震波超前探测,即地震超前预报技术,井下环境十分复杂,井下观测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所以必须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尽可能多地设置激发点和接收点,超前采集地震数据,提高探测效果。其三,瑞利波勘探,瑞利波就是在激发点水平面附近传播的波,首先通过采集瑞利波,其次从已知资料中分析得出不同频率面波的速度和波长,并制作离散分布曲线,反演得出地质解释。其四,槽波勘探,将煤层作为低速波导,并在其中激发以及传播导波,进而探查煤层。

2、地质雷达勘探。该勘探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一定范围内的不均匀体(如空洞、岩石、水体)的分布以及岩性的变化,在大比例尺构造以及岩体结构形态的使用中效果良好(注意是近距离)。

3、电阻率法。该方法的依据是岩土介质的导电性,通过对人工建立的稳定电流场分布规律的分析来找矿或解决某类地质问题。

4、井下直流电法透视。这种方法可主要用来探测水文地质异常区域,在煤矿勘探中主要是探测采煤面内的导水构造、煤层底板的含水层。

5、坑透法。又称无线电波透视法,即向地质体发射无线电波,并观测电波在传播途中场强的衰减确定异常体位置和形态。

二、综合治理

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接近14亿的人口数量,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极低,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对能源需求量的提高。特别是火力发电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极大。尽管新常态下矿产品市场紧缩,但依然保有相当规模的市场,所以煤矿行业在目前依然是热门产业。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发和利用程度高,技术也相对成熟、系统。但是长久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煤矿开采当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如不合理开发、不科学的规划等给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破坏资源等等。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会挖掘出很多埋藏在地底深处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扩散开就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其次,地質灾害问题,在开采煤矿时,很明显会造成地质构造的破坏,这可能导致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后,破坏资源问题,主要是地下水资源会遭到破坏。这些问题又会对煤矿开采工作造成困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强调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做好地质勘探以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破败的生态环境在治理时所要耗费成本极大,所以做好地质综合治理工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外部政策,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要建立起完善的财政支撑体系,将环境保护纳入公共财务制度当中,加强各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以有偿的资源使用原则为准,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及治理费,同时强制要求资源利用单位缴纳一定的补偿金,充实治理资金库。另一方面,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二,治理措施。一方面要針对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并进行备案。要将煤矿开采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其特征的资料进行汇总,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地质灾害的预判能力,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要积极采用新型的勘探技术,进行超前勘探,准确掌握地质情况,确保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对矿区地质环境当中的动态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评价。而这些动态因素包括矿区瓦斯情况、地表水、地下水、放射性物质等,并辅以新式煤矿开采技术,以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指导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整体把控环境问题。要组织专门地质环境人员,辅以先进的设备,组成小组,专门从事地质环境的检测。主要任务是针对矿区开采工作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细致的调查,并进行详细准确的评价与预估,实施过程控制,动态观察。从整体上把控地质环境的变化,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原则,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结束语:在新常态下,煤炭行业依然保有相当规模的市场,煤炭行业依然是热门行业之一。长久以来,在煤矿开发过程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地质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造成各种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在国家强调安全生产的背景下,抓好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十分必要而且重要,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往往破坏易,治理难,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而且任务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抓好地勘技术,并考虑各种外部或内部的因素,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最终实现煤矿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刚.探究煤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174-175.

[2]许超,张艳芳.关于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47.

[3]袁桂琴,熊盛青,孟庆敏,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11:1744-1805.

矿车综合管理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 篇7

由于平煤集团某矿是老矿井, 巷道布置复杂, 运输距离远、环节多, 造成装料矿车到达各片盘后, 由于卸料不及时, 及卸料后矿车不及时返回地面, 造成积压, 使矿车不能充分利用, 矿车使用紧张;再者各区队下井物料需派专人跟车, 以保证车辆的及时准确到位, 不能下错工作地点,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目前虽然有500台矿车在运行, 但500台矿车犹如一盘散沙, 因其流动性大, 不易合理掌控, 给运输带来极大压力;直接造成矿车周转不畅及矿车的积压, 怎样在不增加矿车数量及较大投入的情况下, 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成为摆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课题。经多次科学论证, 决定在人员定位考勤的平台上, 开发研制了矿车定位综合管理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 其性能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1 改造方案的确定及实施

根据某矿轨道运输系统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及成功经验, 并经多次试验, 确定了实施方案。改造前需做以下工作: (1) 安装前, 首先对矿车进行前期排查工作, 按照规定对不合格矿车进行报废处理, 并对质量过关的矿车按照序号进行合理编排。 (2) 完成每台矿车定位考勤卡的固定安装。并做到卡号和矿车号一一对应, 然后进行计算机录入, 方便进行定位考勤管理。 (3) 在轨道运输系统各片盘、交叉口安装读卡子站21台。 (4) 敷设整个轨道运输线路的监控线7 000余米, 并间隔400 m安装信号放大器, 提高监控效果。

1.1 技术方案

系统由监控主机、无线电读卡子站和无线电定位卡组成。该产品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 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组成, 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加工及其传输, 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整个系统的运行。硬件系统由井上主机和井下读卡站设备和定位卡组成, 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和识别, 从而实现预设的系统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目标。

1) 监控主机由1台基于WINDOWS OS的工控机及组态化监控软件组成, 主机是一个具有完善软件功能的管理平台, 它集成了各种通信协议, 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和完备稳定的数据库, 有效完成移动矿车的管理。

2) 系统组成。系统由监控主机、无线电读卡子站和无线电定位卡组成。该产品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组成, 其中软件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组成, 用于完成信息采集、识别、加工及其传输, 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行。硬件系统由井上主机和井下读卡站设备和定位卡组成, 用于完成信息采集和识别, 从而实现预设的系统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目标。

3) 监控主机由1台基于WINDOWS OS的工控机及组态化监控软件组成, 主机是一个具有完善软件功能的管理平台, 它集成了各种通信协议, 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和完备稳定的数据库。该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完成移动矿车的管理, 也可以嵌入其他管理与控制功能, 实现在单一平台上运行多个管理任务, 有效实现多信息融合和集成。

4) 读卡子站设备。读卡子站由1~2套KT18通信模块、1~4套2.4GHz的无线收发信机和控制MCU组成。读卡子站通常使用KT18模块与主机进行通信, 在没有装备KT18系统的矿山可以采用RS485总线 (或光纤) 与主机通信。为了方便用户安装使用, 降低总成本, 我们采用了n W技术的现代低功耗技术, 使得在读卡子站中采用电池供电实现长时间连续工作。我们为用户配备了两种电池组, 高容量的和普通低成本的, 高容量电池组可以连续工作1年以上, 普通的可以工作5个月以上。读卡子站的无线模块天线集成在电路印制板上, 克服了安装外部天线的烦琐。

5) 定位卡设备。定位卡由一个2.4GHz的无线发信机和MCU组成。定位卡采用突发跳时扩频工作模式, 瞬时通信速率为:1 Mbps, 由于采用了跳时制扩频通讯机制, 在一个读卡子站的有效作用范围内可以同时容纳64个甚至更多的定位卡, 在5 s的停留时间内保证100%的识读率, 漏读率为0。本系统有效克服了市场同类产品的缺点, 实现了长距离 (10~100 m可调) , 读卡实现了高可靠的100%识读率, 不存在多卡互相干扰的问题, 至少可以同时读取64个定位卡, 尽管采用了有源发射技术, 定位卡更换一次纽扣式锂电池可以连续使用3年, 基本达到了无源卡的使用要求。

1.2 矿车定位管理软件

实现对井下矿车的跟踪定位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实时显示、数据库存储、报表打印等功能。

1) 系统工作原理见原理图。

2) 当移动工作矿车携定位卡进入读卡子站识读范围时, 该读卡子站会自动识读该卡, 并将该卡的进入时间、卡号、卡的电池容量等信息记录到读卡子站的FLASH存储器中, 同时通过KT18通信模块发送到监控主机。读卡子站不断收到定位卡的信号, 直到矿车离开读卡子站的识读范围, 其最后一次的读卡时间即为离开时间, 离开时间也会记录到FLASH存储器中, 监控主机可以查询到该信息, 并将该信息写入管理信息数据库。

3) 在特别要求可靠性的地方, 通过冗余配置提高可靠性, 每个子站可以配置2套相同的部件, 每套部件由1块KT18通信模块和2个读卡收发信机组成, 每个子站的4个2.4 G读卡收发信机的工作频率工作在不同的频道, 而定位卡则会自动在4个频道上循环发送定位信号, 所以即使4个读卡收发信机中的3个故障或者某个KT18通信模块故障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 确保系统的工作正常。监控主机也可以采用双主机互相备份的模式工作, 为了降低系统成本, 也可以采用单主机工作模式, 由于在无线电读写子站中采用了大容量FLASH存储器保存该子站的工作信息, 所以即使主机短时间故障也不会造成系统瘫痪。由于主机是标准的WINDOWS-PC, 所以在应急时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临时作为主机使用, 仅会失去较早的信息, 但这可以通过经常性备份来解决, 所以整个系统是非常坚固可靠的。

1.3 系统主要功能

1) 矿车身份识别。每台矿车事先在监控主机上注册, 其个人资料和卡号都储存在监控主机内, 当矿车出现在某个读卡子站时, 监控主机就会收到该子站传来的该矿车的卡号和到达时间, 通过查询事先注册的信息, 监控主机就知道该卡矿车的编号。

2) 矿车考勤/定位。每个读卡子站事先在监控主机内标定地理位置, 当携卡人出现在该子站的识读范围时, 监控主机就可以判明该携卡人当前的位置, 实现矿车考勤/定位。

3) 矿车行径记录。监控主机根据记录到的定位信息, 通过时间匹配, 可以描绘该携卡人的井下行径轨迹, 及井下停留时间。

4) 移动设备 (矿车及其他运输设备) 的识别。由于读卡子站和定位卡都以较高的速度工作, 即使在高速移动的矿车上也可以被正确识别, 但同时可识读的卡数量将会减少, 其识别原理与矿车识别相同。

5) 移动设备的定位。与矿车定位的原理相同, 由于有些设备会高速移动, 所以会减少同时可识别的卡的数量。

当移动工作矿车携定位卡进入到读卡子站识读范围内时, 该读卡子站会自动识读该卡, 并将该卡的进入时间、卡号、卡的电池容量等信息记录到读卡子站的FLASH存储器中, 同时通过KT18通信模块发送到监控主机。读卡子站不断收到定位卡的信号, 直到矿车离开读卡子站的识读范围, 其最后一次的读卡时间即为离开时间, 离开时间也会记录到FLASH存储器中, 监控主机可以查询到该信息, 并将该信息写入管理信息数据库。

2 应用效果

矿车综合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 使各级人员通过局域网可以随时了解矿车运行状况, 可随时对其进行调度命令。通过系统运行, 矿车的利用率、周转率充分调动起来。积压车辆的现象得到遏制, 在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及新矿车投入的情况下, 运输压力得到充分缓解, 确保了矿井运输系统的畅通无阻, 达到了预期目的, 值得推广。

摘要:矿车综合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 使矿车的利用率、周转率充分调动起来。积压车量的现象得到遏制, 在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及新矿车投入的情况下, 运输压力得到充分缓解, 确保了矿井运输系统的畅通无阻。目前矿车综合管理系统在煤矿中应用, 市场前景比较广阔。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8

随着工业的进步, 煤炭对于我国能源的开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煤矿的管理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近年来,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给煤炭生产和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加强煤矿的综合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问题, 也是各个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大多数都来自煤矿的机电设备。因此,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的井下安全、煤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的经济效益都是十分重要的。

1 煤矿的机电设备有哪些

煤矿的机电设备种类繁多, 具体设备也很多。主要分为四大类:采掘机械类、电气设备类、运输设备类、通风设备类。具体的大型设备有:采煤区工作面的设备, 有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综采支架、转载机、胶带运输机。掘进区工作面的设备, 有掘进机、液压钻车、装岩机也称装煤机、运输机。巷道区运输的设备, 有平巷电机车、卡轨车、单轨吊车、绞车也称为提升机。井筒装备区的机电设备, 有主副井提升机、胶囊运输机、通风机、压风机。另外, 还有水泵、电动机、各类开关、各种电缆以及液压支架等机械电气设备。而且,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生产的扩大, 还会有更多的其它机电设备的进入, 这些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支柱, 没有了这些设备, 煤矿的生产就不可能进行。

2 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现状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 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时刻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井下工人的人身安全。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2.1 机电设备管理混乱, 没有具体的负责人, 也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矿区的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都重视煤矿的经济效益, 对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机电设备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的负责人, 致使机电设备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只是在出现设备事故导致停产时, 才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措施。只要生产就万事大吉。机电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责任不清。有的领导还身兼数职, 即是设备的负责人也是生产的管理者。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 只是求生产的顺利进行。殊不知没有对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就无法让机电设备正常运转, 生产的顺利又从何谈起。

2.2 不按照机电设备的使用说明规范使用机电设备

所有的机电设备都有它自己的运行环境和安装标准以及配套设施。有的煤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而安装和摆放机电设备。没有遵照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也有的机电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 给设备和安全带来隐患。机电设备不按规定维护, 也是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混乱的普遍现象。设备的基本维护不到位, 长期处于带病作业的现象严重。

2.3 有些大型煤矿机电设备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十分巨大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大, 老的机电设备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煤矿企业的生产需要, 必须进行更新换代和彻底的改造。有的煤矿为了节省资金, 依然使用老化的机电设备, 不仅无法提高经济效益, 也给生产和煤矿安全带来不利的因素。机电设备的超期服役会引发多项事故的发生。首先就是绝缘问题, 超期服役会使绝缘下降, 就会产生漏电的危险。

2.4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知识, 技术管理手段低下

有些煤矿由于不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使机电设备管理没有专业知识较强的技术人员。致使机电设备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手段, 而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机电设备管理缺乏信息化的数据管理和精准的点巡检制度。造成机电设备档案混乱, 甚至根本就没有设备档案。为以后的发展和改正埋下了隐患。

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主要设备的全面规划和主要设备的档案建立、设备的合理选型、设备的正确安装、设备的正确使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正确归档。另外还包括老化陈旧高耗能、低效率的大型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 以及设备能耗的计量。最后就是机电设备的按规定报废。

3.1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是保证企业连续生产的基础

煤矿的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支柱。没有了机电设备, 煤矿生产是不可能进行的。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就是给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只有机电设备能够长期安全运转, 才能让煤矿生产顺利进行。对大型的陈旧高耗能、低效率设备的改造可以给企业减低能耗, 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科学的归档, 是为设备的维护保养, 以及检修报废都准备好了可靠的资料。也为以后的设备改造留下了准确的依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数据基础。

3.2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是减少设备事故的保障

加强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设备的正确安装和在正确的使用环境下使用, 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减少设备故障。科学的维护和保养, 可以保证设备减少损害, 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把设备事故防患于未然。正确的使用设备可以让设备发挥最大的功用。降低能耗也保证设备在使用范围内不受损害。从而节省由于设备事故而引发的直接损失和耽误生产的间接损失。

3.3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是减少对人员伤害的必要手段

加强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是减少设备对人员伤害的必要手段。设备的运转正常, 就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便捷, 也带来安全的保障。设备保养的好, 绝缘没有问题就避免了人员的触电危险;设备防护设施齐全就避免了操作人员的疏忽伤害;设备的及时报废, 避免了由于设备本身的瘫痪甚至爆炸给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设备档案给操作人员提供了设备的准确数据, 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合理操作, 合理使用设备。大型的公共机电设备, 比如风机等,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让设备完好的运转, 可以给工作人员提供更适合的工作环境, 保障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结束语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给煤矿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安全的生产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 会有更先进的煤矿的机电设备来替代老的设备, 现代化的机电设备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只有加强对这些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才能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运行。只有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才能保证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也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吉庆菊.浅谈煤矿机电的设备管理[J].管理与财富, 2008 (9) .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9

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 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 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时至今日, 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煤矿已相继建成了以企业计算机局域网络为基础平台, 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为核心骨干系统的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初步形成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和闭环管理控制机制。

1 旗山煤矿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组成

1.1 计算机局域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

目前, 旗山煤矿已有400余台计算机接入办公系统网络,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由4部分组成: (1) 网上协同办公。主要完成集团公司与矿文件的收发、矿各类文件的形文、发文、批阅、查询、意见反馈等闭环控制过程, 下达各类通知, 电子邮件收发, 各类报表查询等功能, 目前旗山煤矿已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2) 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信息查询。通过对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各应用子系统的数据挖掘, 最大限度地实时采集各类信息, 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了大量、全面、实时、准确的数据和各类信息源, 目前旗山煤矿已运行的数据源有:SOS微震监测系统实时数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实时数据;安全生产调度信息系统的采煤、掘进、事故、排矸等数据;地销煤销售系统的销售实时数据;工业电视系统实时图像;核子称计量系统实时数据;皮带集控系统实时数据等。 (3) 企业网站。设立了综合新闻、政工在线、群工动态、安全生产、廉政文化室、协同办公、市场信息等栏目, 让全矿干部和职工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贯彻矿党政的决策部署, 了解和关心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参与企业的科学管理。 (4) 网上政工。让职工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了解局矿企业的现状和发展, 讨论和反馈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焦点问题。

1.2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

1.2.1 SOS微震监测系统

该微震系统在旗山煤矿井田共设11个监测点, 监测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旗山矿井田。SOS微震监测系统能有效、清晰地收集到该矿开采过程中的微震数据, 定位精度达到要求, 能形成规范的微震报表, 对研究和了解采掘过程中矿震、波形频谱演化规律, 进而预警和防治强矿震起到技术支持作用。

1.2.2 工业电视系统

旗山煤矿工业电视系统分井下和地面两大工业电视监视群, 井下部分主要是对皮带集控系统、车场、井口、变电所等关键部位进行监视, 地面部分主要是对地面原煤皮带、洗煤厂工艺流程、煤场和地面工业广场治安保卫等方面进行监控。由于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 井下还应用自主研发的井下防爆监视器, 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支架安装折除全过程视频监控。

1.2.3 皮带集控系统

皮带集控系统已实现在地面总调度室对井下原煤主运输系统进行远距离集中监测、控制、监视和调度指挥, 各类保护齐全, 达到了“地面监控为主, 井下监控为辅”的监控管理模式, 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化了人员配置, 实现了主运皮带机的集中控制。

1.2.4 通风安全监测系统

全矿井上下共设16个KJ335智能分站、120个测点, 分别监测井下主要工作面、采区、巷道的瓦斯、风机开停、温度、CO、馈电及其他传感器参数、状态, 完成对井下瓦斯、风速、风门等通风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测,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实时数据传到矿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上, 实现了全矿井下通风安全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

1.2.5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针对煤矿目前普遍存在的人员出入井管理困难、井上管理人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灾后救援效率低并且缺乏可靠的人员定位信息等现状而架设的, 此系统大大提高了企业调度工作的效率, 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矿井的应急救援和抗灾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6 核子称计量系统

核子称计量系统主要由核子称对井下各个主采煤区队的产量进行实时计量, 从原煤主运输皮带对全矿总煤流量进行实时计量汇总, 地面总调度室实时监视和统计,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时把计量信息传输到矿领导、相关区队和专管科室。

1.2.7 井上、井下高压变电所集中测控系统

井上、井下高压变电所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在地面3.5 kV变电所设立主控站, 通过光缆传输, 对井下各个变电所进行遥测遥控, 现场专设工业摄像机进行远距离监视, 同时对地面高压系统进行遥测遥控, 实现了地面主控室对井下无人值守变电所的远距离“四遥”测控。

1.2.8 旗山煤矿综合集中调度系统

通过DLP大屏, 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上下井人员数、核子称计量、工业自动化监测监控等子系统的视频监控, 汇集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实时信息, 完成全方位的集中调度指挥管理。

1.2.9 在线灰分监测仪

旗山煤矿安装了在线灰分监测仪3台, 地面原煤机头测灰仪1台, 井下的测灰仪2台, 实时监测采区生产煤炭的灰分数据, 有效地强化了煤炭精品意识, 提高了煤质管理水平, 为旗山牌精品煤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1.3 经营管理专网

经营管理专网是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与旗山煤矿企业内部专网, 与因特网隔绝。主要有财务、设备器材供应、煤炭销售等系统组成, 相互独立, 通过2.5 GB宽带通道与集团公司网络联接, 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和本地管理。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系统封闭安全、传输稳定可靠等特点, 其中地销煤销售系统实现了合同管理、销售开票、司磅、出矿、数据查询及统计管理一条龙数据不落地闭环控制管理。

2 旗山煤矿构建企业高效管理模式措施

2.1 把综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旗山煤矿党政一班人深刻认识到,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管理流程中,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促进企业机制、制度、技术和管理的全方位创新, 实现科学管理, 以取得管理效益最大化, 是一场管理理念和管理过程的重大变革。并且始终把综合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工程”来抓。旗山煤矿专门成立了以矿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综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 明确目标, 制定分步实施步骤, 梳理变革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旗山煤矿以追求自主研发软件, 力求方便实用, 如旗山煤矿通计科自主开发的人事管理系统“旗山煤矿人事管理”软件, 利用企业计算机网络对旗山煤矿人事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查看浏览管理, 此软件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大大节省了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2.2 旗山煤矿重组业务流程, 创新管理模式

旗山煤矿以优化企业组织机构、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减少企业管理层次、实现企业“扁平化”管理机制, 推行企业综合信息化建设, 实施现代企业创新管理模式。

2.3 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创建综合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和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系统基础框架建设、各类资源共享、系统开发应用等问题, 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水平。 (下转第172页) (上接第152页)

旗山煤矿始终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分布实施、综合应用”的原则思路, 全面科学合理地创建综合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 (1) 旗山煤矿已建成全矿计算机局域网, 覆盖了全矿所有行政单位, 构成主要信息传输和交换基础平台。不但传输办公自动化、因特网、企业网站信息, 而且传输工业电视图象、井下SOS微震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测实时参数等多媒体信息, 真正实现了一网多用。 (2) 旗山煤矿井上下以光缆为主传输媒体的光缆传输网, 敷设了井筒48芯主干光缆和地面96芯主干光缆, 构成主传输骨干通道。井上下工业电视、监测监控、交换机连接等均实现光缆化, 实现一缆多用。系统稳定可靠, 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施工。 (3) 建成并投入使用集团公司与矿2.5 GB宽带经营传输专网, 为财务科、设备器材供应科等系统提供公用集团公司与矿传输通道。

3 依托信息化提高矿井现代科学管理成效

旗山煤矿办公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办公, 各级干部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快速接收文件、指令、通知, 反馈意见, 查询信息, 发送邮件, 网上办公。企业内部网站已成为全矿干部职工参政议政、矿务公开、传达矿党政部署、学习和宣传企业现状及发展的重要窗口;财务、物资器材供应、煤炭销售系统基本实现规范化管理和闭环控制, 等等。诸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不仅整体提高了矿井管理水平, 更重要的是规范了企业运作行为, 提高了企务公开透明度, 构建了勤政廉洁的工作平台和围栏环境, 提高了办事效率, 充分运用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各类智能化高科技工业控制系统应用, 不仅提高了设备系统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节能降耗、减人提效,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灾害预防能力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为科学决策, 调度指挥, 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充分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配置和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各信息化系统的不断扩大和完善, 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必然的结果。

4 结语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10

煤矿生产是生产性粉尘危害的重点行业[1], 粉尘给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 潜伏着爆炸的危险, 煤尘爆炸及瓦斯爆炸时伴随煤尘爆炸所造成的重大特大事故占煤矿事故的很大比重;另一方面粉尘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关文献报道, 作业环境粉尘浓度按行业分析以煤炭行业最高, 粉尘浓度范围在0.2~3000mg/m3, 超标率达86.5%[2]。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中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划分为严重等级[3]。

目前, 我国对煤矿粉尘管理通常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和《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制》、《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等标准要求对煤矿作业场所进行评价, 评定生产性粉尘达标水平或超标危害程度级别[4]。该类评价指标仅是结果评价, 检测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往往只是针对关键控制点[5], 对企业进一步提高粉尘危害防治水平缺乏系统深入的指导。把粉尘防治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统筹考虑和综合评价, 建立与生产工艺过程粉尘防治工程技术和安全管理手段相结合的, 体现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对促进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 强化防尘、控尘的过程管理, 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质量和保障煤矿井下从业人员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1 风险预控

1.1 风险预控内涵

风险预控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6]。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 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 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2 矿井粉尘危险源辨识

文献中基于两类危险源理论对矿井粉尘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其中第一类危险源主要辨识尘源分布,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从粉尘防治设备设施因素、人员因素、组织机构和制度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辨识[7], 结果见表1。

1.3 风险评估基础

风险评估即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6]。可容许的风险即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 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反之即为不可容许风险。评定煤矿粉尘管理风险是否可容许主要参照《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等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2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粉尘管理综合评价系统结构

采用层次体系结构建立矿井粉尘管理综合评价系统, 如图1所示。确定煤矿粉尘管理 (A) 为总目标层, 影响煤矿粉尘管理的二级评价指标为防治粉尘设备设施管理 (B1) 、人员管理 (B2) 、组织机构和制度 (B3) 、环境管理 (B4) , 每个二级指标下层又分别设三级指标, 共13个。在评价时煤矿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 把三级指标拓展为四级指标, 四级指标再具体拓展为五级指标, 直至所列的考核指标直接可定性或定量评价。以指标C11为例, 若是机械化开采矿井, 则取四级指标分别为采煤机切割和装载 (D111) 、周期性移架 (D112) , D111再往下拓展为五级指标煤层注水 (E1111) 和采煤机喷雾降尘 (E1112) , 煤尘注水 (E1111) 和采煤机喷雾降尘 (E1112) 可直接定性、定量评价, 为最底层指标。

4 煤矿粉尘管理综合评价方法

4.1 各级指标权重

矿井粉尘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中各层级中的指标对煤矿粉尘评价的重要程度大小不一, 为此首先必须确定各层级中的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系统评价权重。主观采用专家打分, 客观采用层次分析法, 将两种权重合成确定指标权重, 见表2。

4.2 各级考核指标计分方法

评价时首先要对底层的指标进行打分, 五级指标汇总即得到四级指标得分, 再汇总得到三级指标的得分, 三级指标得分综合考虑权重系数得到二级指标得分, 二级指标得分与对应权系数相结合得到综合得分。

第四级和第五级指标打分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指标层级根据煤矿具体情况确定;

②四级、五级各指标计分可采用百分制, 同一指标拓展的下级指标满分和应为100分, 比例可参照前三级指标权重确定方式来确定。

各层级指标评价得分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Ri——指标得分;

wi———该指标拓展的下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Yi——该指标拓展的下层级指标对应的百分制得分。

4.3 评价结果分级

参照煤矿风险的分级将煤矿粉尘管理综合评价分为5个等级, 采用满分100分制, 即评价集={优秀,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赋予相应的分值区间为 (100, 90) , (89, 75) , (74, 60) , (59, 45) , (45, 0) 。煤矿粉尘管理 (A) 即总目标层得分R与评价集中各区间对比, 位于何范围即为相应评价等级。

5 结论

①构建了涵盖粉尘防治设备设施管理、人员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管理、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三级矿井粉尘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系统评价权重。主观采用专家打分法, 客观采用层次分析法, 将两种权重合成确定综合指标权重, 给出了二级和三级各指标权重;

③将评价结果划分为五级, 便于评价结论的确定, 能够作为煤矿粉尘管理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方新.新建大型煤矿粉尘危害现状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2 (1) :15-16.

[2]马汉鹏, 王德明.矿井粉尘防治技术探讨[J].洁净煤技术, 2005, 11 (4) :68-70.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4]包亮, 王树德, 等.煤矿粉尘达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2011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论文集, 2011:183-188.

[5]张茂东, 王晨, 等.某石化企业高毒物品职业危害辨识及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1, 29 (5) :257-259.

[6]《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安监总煤行〔2011〕133号.

煤矿综合治理社会管理 篇11

【关键词】煤矿;安全文化;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2015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157,再创历史新低,十年内我国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原来的1/20。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以美国为例,作为世界第二大产煤国,煤矿年死亡人数30人左右,百万吨死亡率长期控制在0.1以下,特别近几年来,其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0.03。因此,“软”的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制约我国煤炭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国内煤矿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建设方面,出现了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在传播方面,出现了全民安全文化,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管理层的安全文化和员工层的安全文化;在理论创新发展方面,很多的新理论和新成果已经渗透到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2008年,资深教授郝占刚应用了一种基于DEA的评价模型,为大型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比较准确复杂的的评价系统。

二、建立煤矿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别建立评价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之下又分别有以下12个二级指标: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次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级的各指标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求得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优权重者即为最后结果。

2.综合评价得到结果

对二级指标做完单因素评价后,要对一级指标做综合因素评价,用各一级指标对应的二级指标的评判结果左乘以一级指标的權重,即可以达到最后的评价结果。即

四、实例应用

由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模型评价煤矿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进行问卷调查,为了增加权重计算的权威性,选取了30位安全工程专业的专家和煤矿一线通风、安全管理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前后总共发问卷30份,收回30份。经过一次性检验,合格问卷30份,共同构成了独立完整的评判矩阵。

1.初级评判

(1)对环境的安全文化指标进行评价

对环境的安全文化打分构成的模糊矩阵:

五、结论

该煤矿安全文化的综合得分为74.02,等级为三级,安全文化需要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1.重点抓管理,首先建立专业性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必要的话,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聘请专业的、高水平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企业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并且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2.在环境方面,重点改善作业场所安全环境,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有效控制影响员工生理、心理的作业环境,进而改善作业环境。

参考文献:

煤矿水害综合治理方法与应用 篇12

1煤矿水害的类别解析

1.1 采空区积水造成的水害

对采空区积水来说, 指的是煤矿开采之后的采空区或者巷道内形成的积水, 该类积水一般通过防火灌浆水、工作除尘水或者转载机头除尘水以及上覆岩层漏水等最终形成。在采动的作用下, 上采空区的积水会经由孔裂隙通道渗入到掘进面或者回采面内, 如果处理不及时, 极易引发透水事故, 致使工作面被淹没, 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就有可能出现[2]。比如, 有些水害发生时, 积水一部分来自本煤层的上部采空区, 有的直接来自上面临近矿井或者煤层的采空区。而当煤层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时, 就有可能形成漏水通道, 透水事故就有可能发生。

1.2 地表水造成的水害

地表水造成的水害并不常见, 该地表水一般来自煤矿地表所处的河流、湖泊、水库或者雨季的雨水等。该类水害的发生一般是因为受地下采动的影响, 使地表出现了孔隙和裂缝, 在严重的情况下, 会出现地表塌陷。而无论出现其中的哪一种, 都会产生严重的透水事故。比如, 在雨季时期, 地表排水量有限, 那些多余的雨水就可能经由相应的孔隙和裂隙进入到了井下的工作面之中, 如果在这个时候, 井下的排水能力欠缺, 水害事故就极有可能发生。

1.3 含水层突水水害

含水层突水水害指的是在煤层采动过程中, 会因一定的动作影响到顶板和底板中的含水层部分, 这样一来, 水害事故就有可能发生。其中, 所指的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纪灰岩, 此时的煤层往往是在海洋与陆地的交汇之处形成的。因此, 该煤层的形成特征要受到海水涨潮与落潮的直接影响, 所以, 其煤层会直接覆盖到灰岩之上, 此外, 该类煤层的厚度一般较小, 水极易深入到孔隙和裂隙之中, 这样一来, 较大的含水层就会形成。而当含水层形成之后, 因为地质变动与沉积的影响, 会受到上覆岩层的挤压作用, 使得水层下面的孔隙与裂隙因压实而闭合, 在较长的时间内以平衡的状态存在。

2煤矿水害的产生机理

2.1 管理缺位

对煤矿的水害管理来说, 这是其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它直接关系到煤矿的正常的生产运营。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煤矿的防治水管理工作和水害的防治装备与安全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从意识上欠缺对矿井水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这种管理的缺位将会使整个煤矿处于模糊的生产状态之中, 尤其矿井处在突水条件相对复杂的情况下, 无法经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水工作有效的降低水害发生的频率[3]。

2.2 煤矿水文地质基础工作相当薄弱

一些小煤矿的防治水机构与专职人员缺位, 相关的企业并未作出水害的总体规划, 致使矿井在缺乏必要基础图纸资料的情况下, 进行井下采掘工程作业。这样一来, 由于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 难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实践。甚至在一些煤矿的管理人员的意识之中, 对矿井水患存在不准确的认识, 也不去深入的了解相邻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 在一切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采掘, 致使生产与工程施工受到水害的干扰。

2.3 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在部分煤矿企业中, 其对水文地质的测量工作显得十分粗糙, 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欠缺, 这种人员上的缺位使得部分从业人员在未经培训的情况下就匆匆上岗, 在并不具备相关技术经验的前提下便做起了水害的防范工作,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更为令人担心的是, 在一些水害威胁相对严重的煤矿, 对相关技术人员的配备也并不合理, 防治水工作处在“无人管、不会管”的境地, 即便煤矿的生产运营已经粗在了透水事故的威胁之下, 即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透水征兆, 但是因为煤矿地质与水文地质技术人员的缺位, 无法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透水事故的发生水到渠成。

3我国煤矿水害的综合治理与应用

3.1 注重防排水工作

在这一方面需要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地面防水工作。对于煤矿所处的复杂地带, 要通过挖沟排洪等相关方法, 把洪水或者地表水引出到矿区之外;如果在矿区之内因河流、冲沟或者河道等难以实现改道, 应该通过粘土、料石或者水泥铺设等方法建设人工河床, 最大限度的防止河水渗入; (2) 做好井下防水工作。为了防止矿井涌水情况的发生, 应该在井下的适当位置设置防水闸门和防水墙, 目的在于能够使煤矿能够在分翼、分水平和分区的状态下进行隔离开采, 这样一来, 即便在水害发生时,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离的作用, 最大限度的降低灾情所造成的损失[4]。

3.2 严厉打击超层越界与非法开采行为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超层越界与非法开采已经成为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煤矿安全监督等相关部门需要协同国土资源与行业管理等部门, 定期不定期的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联合执法, 对那些超层、越界以及非法开采等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查处。同时, 还需要全面督促煤矿生产企业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测量之后, 绘制出真实可靠的井上下采掘工程平面图, 只有这样, 才能为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等提供有效的资料和信息。

3.3 进一步加大水害防治的监督、监察力度

对于煤矿安全监督部门来说, 要十分认真的履行对煤矿水害的监督和监察工作, 对相关辖区内的具有重大水害隐患的煤矿要进行登记和建档, 并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重点的跟踪和管理。对于那些已经发生了水害事故的煤矿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取证, 找出其事故产生的原因, 对于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的产出, 符合刑法量刑要求的, 要坚决追究其事故责任, 并向社会公布相关的处理结果[5]。此外, 对于煤矿的安全监察机构来说, 还应该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水害防治的专项监督和检查, 对那些已经发现的重大水害隐患要第一时间责令其进行整改, 最大限度的遏制井下水害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煤矿的安全生产都与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直接相关。在我国, 煤矿生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领域,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煤矿的生产安全情况却并不理想, 矿井的透水事故时有发生, 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生命财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不仅增加了矿井排水设备与费用, 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活动, 危害十分严重。因此, 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 对其进行综合的治理, 从地面与井下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最大限度的防止与减少降雨汇集的水与地表水涌入到井下, 防止地下水的渗入等, 只有这样, 才能使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处在健康发展的轨道。

摘要:在采矿工程作业中, 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在煤矿的安全过程中,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都有可能出现灾害事故, 其中尤以瓦斯事故与水害事故对生命财产的影响最大。在我国, 煤炭资源丰富但是煤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也相对复杂, 这就为煤矿水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此, 对煤矿水害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其中, 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 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煤矿,水害,综合治理,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爱萍.我国煤矿水害事故分析及对策[J].煤, 2008 (11) :39-40.

[2]鲍道亮.煤矿水害的地质原因和防治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2 (3) :29-30.

[3]董书宁, 虎维岳.中国煤矿水害基本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5) :34-37.

[4]白玉杰.煤矿水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J].煤炭技术, 2009 (11) :85-86.

上一篇:图书馆公共服务理念论文下一篇:广西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