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管理(精选12篇)
煤矿管理 篇1
1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1.1 技术管理贯穿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过程
就煤矿生产技术管理而言, 其技术管理贯穿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过程, 我们通过运用各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来实现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煤矿的生产技术是支持整个煤矿生产工程的基础, 技术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安全, 保证生产正常、有序开展, 故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技术管理贯穿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 那么技术管理在矿井开拓和开采设计这方面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就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而言, 主要是对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择等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安排实施, 而设计又与煤矿地质勘测密不可分, 地质勘测的精确、全面与否, 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安全与否, 所以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 技术管理是消除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企业如何做到安全生产, 科学合理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其有效的技术管理也是消除煤矿生产中事故隐患的有力措施。在整个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由于水害、火灾、瓦斯爆炸、煤尘事故、顶板事故等事故灾害一直威胁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管理, 或者技术管理不够到位、管理力度不够大,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对事故隐患的排除不够及时, 那么很可能由一些危害性质小的隐患发展成重大危害事故, 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工作人员的伤亡。因此,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 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也是消除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2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2.1 加强地质勘测管理
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那么生产之前的地质勘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质测量是指利用地质勘测设备, 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勘测, 通过勘测的方法完成目标区域地质数据的统计, 绘制出相关数据反映的平面图。地质测量不仅是地质学的系统分支, 也是煤矿施工进行前的必要步骤, 更是是矿床勘探的基本技术之一, 其目的是运用勘测设备对矿区的规律进行测量分析, 其规律主要表现在位置、矿产量及矿产前景, 是节省人力、物力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从煤矿工作的角度看, 煤矿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危险性的工作, 因此这个行业对于相关安全的要求也很高, 要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 应进行严密的地质测量工作。
因此, 要加强地质勘测的管理, 我们可以利用GIS系统来对煤矿事故进行遥感预测, 运用这个系统是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也是事故发生时人员避难的良好措施。运用GIS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一是GIS具有图形处理的功能, 在其功能中, 会将所施工区域的立体地图如实反映出来, 给工作者展示出一个视觉可见的矿井结构, 系统会通过图中物质的属性和空间系数有效分析, 为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决策数据。二是系统的数据库, 强大的数据库包含有:地质灾害的预测、处理方法的数据库、法律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各自救援数据库等等。这些颇为全面而又强大的数据库的建立, 能为预测以及救援措施提供有效的帮助。三是拥有远程预测功能, 它可避免数据库中数据僵化, 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分析, 通过远程功能, 我们也可以咨询相关的地质专家, 通过他们的分析而使预测信息共享, 对进一步完善GIS系统有所裨益。四是系统的动态预测功能, 动态预测是指模拟矿井动态过程所产生的后果预测, 例如危险源动态预测、瓦斯灾害预测、热害预测等动态数据的分析, 在地质活动的动态基础上, 通过模拟出相关的技术环节, 实行动态模拟计算, 从分析数据上有效得出预防地质灾害的措施。五是系统的数据连接功能, 通过Visual Basic6.0调用Super Map Objects5.0开发平台提供的组件, 运用Super Mapobjects对象和其他VB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完成将GIS与井下重大危险源及应急救援数据库连接;实现了井下重大危险源分布在地图上的显示功能, 并能动态模拟各区域相应灾害的避灾路线、影响范围及灾害处理措施, 引导人员及时逃生, 同时指导救援人员及时展开救援工作, 这为减少和预防煤矿灾害事故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并能进行有效的救援。
2.2 实现“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指, 构建完善的通风系统, 防治瓦斯、防治煤尘以及防灭火工作, 要做好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 首先就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体系不仅要健全, 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应该尽可能地完善, 在安全生产技术的管理过程中, 要重点抓好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和隐患处理关。在通风技术的管理中, 通风系统的建立应该由专家评定, 要将通风设施进行合理利用, 做到合理供风、配风, 并且要对生产加强相关方面教育, 从基层人员做好通风系统的爱护和维护, 保证矿井的整个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在防治瓦斯爆炸的技术管理中, 不仅在地质勘测时要多运用信息技术来检测可能出现瓦斯爆炸的区域, 同时也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检测, 从最大力度上保证人员的安全。对于防灭火的技术管理, 应该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安全意识的培训可以引用相关火灾案例、可以培训火灾事故相关的法律制度、运用事实和法律的结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也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警惕性, 让火灾的发生机率得到有效扼制。再者应对火灾应急演练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要涉及火灾发生时人员逃生路径的选择、逃生中应对各种突发性的因素、以及逃生唯一出口被封时如何快速进入避难室等。
在通风技术管理中, 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是为了提高井内工作人员的空气呼吸质量, 也是为了预防矿井内事故发生扩大的重要性措施, 其优化的原则应遵从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在每个矿井的操作中, 应对每个矿井的通风系统建立独立、健全的系统配置, 在通风系统的进风井口位置的选择上, 应选择在粉尘、毒害或高温气体分布较小的位置, 在进风和回风井和诸多联络巷中要砌立起永久性挡风墙, 并且针对各个采区的不同, 要在各个采区建立起回风道, 回风道应在每个采区都有单独、完整的设立。在矿井的通风机运用上要合理, 在原有的抽出式通风中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 也可以通过购置最新的通风机产品来达到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作用。
加强防灭火工作就是要加强火灾的应急预防性措施, 首先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分析和人为分析结合的方式来执行, 运用GIS系统对地质情况危险源动态预测、瓦斯灾害预测、热害预测等动态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比较全面的测量分析, 可以及时发现导致火灾发生的各种因素, 并且能够针对于此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应急预案。再者, 应加强应急演练的工作, 如对人员的灭火器的操作进行培训, 培训灭火器的使用要领, 对于不同灭火器的性能和适应火种的情况加以强化培训等。另外, 应对火灾发生进行模拟演练, 演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协调、指挥能力, 使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有组织地在现场迅速撤离, 而对于各种突发性情况模拟要考虑充分, 通过演示详细全面的突发情况, 加强人员的应变能力, 使得最大程度上在火灾发生时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3 融入新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新的、有效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虽然仍处于研发阶段, 但是, 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在原有的煤矿生产技术中做调整, 比如改进采煤工艺、运用新的设备、新的材料, 通过这些方面的考虑来努力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在部分企业中, 由于采煤技术和设备都较为落后, 因此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也无从谈起, 其事故的发生率很高, 在20世纪末, 我国就对这些技术和设备落后的煤矿企业做出了大力整顿, 但是, 目前仍有这些企业的存在。所以, 要融入新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 就应该通过政府干预, 加大对技术和设备落后的煤矿企业的整顿, 通过采取强制性措施让企业运用更新、更合理安全的采煤设备和技术, 保证整个煤矿生产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瞿芳彬.浅谈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3:250.
[2]刘光智.浅议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J].科技与企业, 2012, 24:63.
[3]黄平, 李晋杰, 杨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A].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东北大学) , 2012:6.
煤矿管理 篇2
浅谈煤矿企业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摘要】当前,面临着煤矿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
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
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对此,我认为主要从提高
认识,强化安全管理、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以及管理
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三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一、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
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
二、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决
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项:
a.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
b.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c.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
d.环境(时间和空间):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
e.科学与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究。
f.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
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三、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
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事故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积极的预防思想。安全生产管理三原则
a.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的磁石。
b.技术: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
c.结果:保证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人员、设备及管理),时刻在最佳状态。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
在煤矿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
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煤矿管理 篇3
关键词:煤矿机电 生产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T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8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煤矿采煤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作业,煤矿机电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其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这就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煤炭生产形式的严峻,由于机电设备原因导致的煤矿生产事故频繁发生,也暴漏出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该文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分析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1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追求企业经济利润成为各个企业的主要目标,作为煤炭企业,同样如此,主要精力在于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及相应管理人员。甚至,有些煤炭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扩大生产,减少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数量,更有些管理人员一身多职,无法正常开展机电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1.2 机电设备维护措施不到位
机械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转,能否长时间运转是煤矿企业产量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煤矿企业为了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到了检修周期的设备仍然在超负荷地运转,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此外,有些引进的高科技机电设备,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对机电设备的指标、性能等参数无法进行必要的检测,检修、维修机电设备所用到的工具、配件等不充分,需要润滑、清洗等维护维修保养环节基本全部省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高温度、粉尘、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没有得到及时治理,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电设备在长期的使用及存放后,导致机电设备不仅蒙上很厚的灰尘,还出现生锈现象,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
1.3 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事煤炭行业机电设备管理的人员当中,受到正规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只有10%,更多的管理人员是从普通的操作人员中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具有的特点是,文化水平低、一直从事体力劳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知识不够扎实、进行过本岗位短期培训等。这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不按规定进行检查,导致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频频发生故障,不仅影响了煤炭的生产效率,更给煤炭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2.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很多煤炭企业由于想节省成本减少开支,无条件的对一些老旧设备循环利用,加大了机器本身的负荷力,使本身就带有隐患的机器不堪一击导致事故的引发率不断上升,然而实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够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从而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机电技术水平
在现代煤炭企业中,机电设备的使用是煤炭生产的首要环节,而人始终都是机电设备的使用者,然而一直以来机电设备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是相当不够的。如果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是最主要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能使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机电技术管理中的竞争机制也恰恰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和危机感,使员工在工作中能自然而然的形成合理而又有规范的工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电技术水平,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3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达到机电设备的规范性使用
安全管理是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具体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加强考核工作,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制。重视对安全生产的考核,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现场检查工作,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个人,严格把好质量关,促进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二,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做好预防性检修工作,将设备的检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设备和配件在进入煤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检测和试验,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对于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检测制度,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测和试验。
2.4 提升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合理化实践性的应用
当前煤炭企业安全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科技投入不足而造成的,安排科学合理的机电安全投入是搞好机电安全生产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全生产,最后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于此同时合理的煤矿机电结构体系在煤矿机电安全运行中也是自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比如要保证电网的精干和高效可靠性,煤矿供电必须采用双回路可替换的电源线路,该线路必须有一线路带电备用,做到运行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另一线路可以马上投入运行;其次要选择合理的供电源,除了注意电源容量和环境距离外,还应注意电源变电的运行方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所有生产设备当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煤矿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煤矿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技术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煤矿事故的发生几率,直接影响到煤矿的生产与职工的经济效益。相信在煤矿领导的重视下,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努力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将更加规范化、严格化。为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结构优化的现代化、高科技煤炭工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鸿东,杨君.浅谈机电技术管理在现代化矿井中的应用[J].当代矿工,2013(5):38.
[2] 汪慧琴.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2):87.
煤矿管理 篇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中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对煤炭的需求量猛增, 由此也带动了煤矿行业的发展。而由于其行业本身的特殊性, 相比较其它行业而言, 该行业的管理工作更复杂, 对管理要求也更为严格。如何做好煤矿机电产业在新技术应用时期的管理, 在确保从业人员安全的基础上, 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效益, 是当今煤矿行业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现状
随着国内煤矿机电生产的方式和手段的变化更新, 机电技术管理模式在不断演变。目前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也被不断引入, 并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起步较晚, 且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国内煤矿行业发展中占据较长时间, 因此, 在机电技术管理的发展进程中, 还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1.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使矿井机电乃至生产管理中的秩序异常混乱;b) 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不到位, 对准入关、调试关和检修关等各环节的把控不严格, 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c) 机电技术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过硬, 企业对相关从业者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不到位, 对优秀员工不够重视等现象, 致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技术能力和安全生产效果都较差。
2 煤矿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为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煤矿企业有其自身的普遍特点, 尚属于粗犷型劳动密集行业, 其开采方式落后, 设备操作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较低, 综合素质较差[2]。而一些私企的煤老板往往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 会在设备的应用检修和人员的安全培训投资方面做手脚, 对老旧的故障设备不及时更换维修, 让设备和人员同时加班超负荷劳动等问题都较为突出, 这些都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现象的高发。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加强, 恰恰给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其朝着良性方面发展。
2.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大大提高机电设备的规范使用
在煤矿行业, 机电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不合理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每年高发的矿难事故责任原因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 其中很大一部分矿难起因都是源于对机电设备的检测不及时、操作使用不规范引发的。而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对其使用规范性的新要求, 能有效地减少设备在使用生产中的耗损, 在操作安全的作业基础上, 还能有效节约生存成本。足见,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3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有利于提高机电从业者的技术水平
在当代的煤矿企业中, 机电设备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部分,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在不断被引进并应用到现实的生产开采中, 但人作为劳动和智慧的主体, 无论设备多么先进, 始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一旦所应用的机电设备与现有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不平衡, 就会引发安全隐患。杜绝这一现象出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业务、安全知识的学习。再配以适当的奖惩措施, 会大大提高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动性, 对激发在岗人员的竞争意识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会有很大的帮助。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能大幅提高机电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4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企业的经济收益和未来发展前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 企业管理已经成为各行业中颇受重视的方面。而在煤矿行业, 煤矿开采作为主要的利润点, 其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则应成为主要的管理着眼点[3]。机电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投入, 能大大提高机电安全生产的效率, 给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 煤矿机电管理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
3.1 日常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三化”管理方针。即在新时期的煤矿机电管理中, 坚持以预防生产中的安全问题隐患为主, 将机电技术管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和周期化管理的方针战略。管理人员要对生产各环节进行严格查管, 其程序包括机电设备工程的安装→布置网络图→调整拟定网络图→进行安装和调试→成功试产[4]。在煤矿开采生产监管中, 管理者认真履行以下义务:a) 对入井产品设备的防爆合格证和安全标志的检查;b) 确保接线供电设计要求, 电缆放置规范, 开关整定值符合设计标准;c) 确保电气设备完好, 操作人员需技术达标, 持证上岗, 停电检修悬挂标志牌并上锁;d) 综掘机开启、移动时要指派专人查看周围是否有人逗留, 并妥善看管电缆;e) 确保作业时不缺水, 停机时必须关水。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在生产之前还需组建专门的生产管理小组并设定相关的主管技术人员,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和人员操作技术规范等进行安全检修和检查, 并每月定期召开会议, 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此外, 还应该加强对煤矿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技术教育工作, 杜绝违章作业, 尤其应加强开采现场的管理检查工作, 从设备的运行, 到电缆和小型电器等各个方面进行定期的循环检查, 应维持在每周至少两次的频率范围内, 在检查之后并做好日检查记录报表, 加强防范,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2 综掘机司机操作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综掘机司机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的开采安全和效率。在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中, 要特别重视该类人员的技术管理。无证人员不得上岗,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设计开采流程进行, 岗前要经过严格培训和技术交底, 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 综掘机在移动或工作时, 严禁任何人在巷道周边[5]。在对综掘机进行检修时, 要确保停在无水干燥且支护完好的平整地面, 然后方可断电检修。
3.3 停送电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
停送电的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活中非常重要。进行停送电操作的人员必须是检修电钳工亲自操作, 要持证上岗, 确保一岗两人制, 操作时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程序进行, 并悬挂警示牌。在操作高压电气设备过程中, 一定要配备齐全经过打压实验合格的绝缘手套、绝缘靴和绝缘用具等防护用具, 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岗位责任制原则[6]。
对以下情况严禁给送电:
a) 未查明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的设备故障跳闸;b) 未盖盖和经过防爆试验的已检修电气设备;c) 停风后未进行瓦斯安全检查的工作面;d) 保护失灵的电气设备和有故障的线路;e) 在职煤矿企业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规定的“停送电”制度。
给送电必须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即无鸡爪子, 无羊尾巴, 无明接头;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有螺钉和弹簧垫, 有密封圈和挡板, 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 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齐全, 绝缘用具全, 图纸资料全;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 坚持使用煤电钻, 坚持使用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
3.4 机电检修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无论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机器进行安全检修。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 要掌握以下技术操作规范:
a) 移动或检修机电设备前必须先断电, 停电上锁挂牌;
b) 由岗位专职人员专人操作, 在确保没问题之后再进行给送电处理。
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外,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 还应注重对电气焊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措施, 应严格按照“一焊一审批”制度执行。
4 结语
在中国当前的煤矿行业中, 设备陈旧和机电技术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较为严重, 严重威胁着煤矿的正常生产和从业者的人身安全, 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工作, 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 企业加强对机电设备在使用中的技术管理, 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及保障煤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引起相关业内管理者的重视。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 还应根据自己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调整, 切不可盲目照搬, 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王相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与生活, 2010, 13:194.
[2]冯洁娴.浅谈宣传工作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8) :57-59.
[3]任建华, 李计祥.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J].煤矿安全, 2002, 5:33-34.
[4]邓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煤炭, 2009, 7:74-77.
[5]吴春举, 陈国永.浅析煤矿机电管理的创新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1, 8:204-205.
煤矿管理 篇5
学号:99号
我是贵州青利荔波分公司更班煤矿矿长,在任职期间,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安监部门的有关规定依法办矿、合法经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安全管理理念,高度重视矿井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以“一通三防”管理为重点,以顶板管理和机动管理为关键,以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全员素质提升为基础,以制度建设做保障,全面核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安全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矿领导班子作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把安全管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实行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跟值班制度,形成安全重心下移,管理关口前移,紧盯安全不放松,责任到人头,层层签订安全目标
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在安全工作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把安全工作的重点通过每天的安全生产调度会传达给各队和各基层单位。
二、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为彻底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考核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决定组建相应专业的隐患排查小组,队、班、组设立不脱产安全网员,区队设立安全队长,矿级设立安全矿长和专职安检员,从组织形式上形成隐患排查连锁一条龙管理工作体系,为确保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有章可循,各项安全管理责任措施的落实到位,必须完善包括矿领导隐患排查带班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目标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的奖惩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多个安全管理制度,从组织健全和制度完善保证隐患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层层签订安全隐患排查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每项涉及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安全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指导作用,及时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因素。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组织召开事故责任分析会,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主管领导安排,定人员、定措施、定标准、定时间,逐条逐项落实整改,从严处理各种违章、违法行为,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行为重复出现。
三、做为高瓦斯矿井,必须加强瓦斯的日常管理工作
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始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着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则,抓好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在防煤层突出和区域防突过程中实施多孔和深孔抽排放,坚持预测预报,效果检验,进一步做好防突和瓦斯治理工作,在治理采面上隅角瓦斯时采用煤碴装袋砌墙和风帐覆盖及多头埋管抽放,同时加强工作面配风,解决回风瓦斯超限问题。严格落实“四位一体”防突和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投入工作,加强防突管理,改善矿井的通风条件,有效预防瓦斯事故。加大对瓦斯治理的力度,高瓦斯按突出矿井来管理,严格执行“以风定产”的方针,严禁微风作业,规定不得超通风能力生产,坚持每旬全面测风,及时掌握矿井的风量动态,对风门、风机监控线路,监控机房、瓦斯监测监控台账等“一通三防”设施配专人值班看管维护,严禁无计划停风和微风生产。充分利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作用,对瓦斯动态与地方安监局联网共同全面监控,实现瓦斯监测监控的信息化,提高矿井在瓦斯超限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工程质量标准化 采掘工程在抓好进度的同时要把好工程质量关,对巷道成型必须按工程设计、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质量、狠抓进度,并规定由矿分管理领导全面负责,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轮流带班,现场解决问题。对不合格的工程及时返工整改,以
此保证矿井的质量标准化。同时,抓好采煤队回采工艺的管理和其他重点工作的管理,在工程质量方面得到保障。严格要求各生产班组按作业规程作业,每一道工序必须按质按量完成,狠抓正规循环作业,从源头上消灭工作面不合格品。
五、认真抓好员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抓好安全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我矿对员工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对员工进行整体素质的培养、培训和安全教育,把所有的技术岗位,特殊工种以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培训纳入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安排,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煤矿还要对新员工严格进行岗位培训,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不持证人员不许上岗,对煤矿所规定的各种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必须进行学习和考试,考试不及格的人员必须重新学习,待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总之,做为一名煤矿矿长,任职期间本着对职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煤炭资源负责,坚持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一通三防”重点,以顶板安全和机运管理为关键;以全面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全员素质提升为基础,严格各级管理责任落实和职工行为规范,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强化现场管理和责任主体;加大
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加大责任追究和奖罚力度;加强经营管理;加大成本考核力度;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坚持抓基层、抓基础,标本兼职,强基固本,稳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努力做到基础管理精细化,队伍培训经常化,管理考核钢性化,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另外,作为矿长,认真地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发现、分析和处理问题,搞好团结,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努力开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新局面。
孔令生(学号:99)
浅析煤矿生产的管理 篇6
关键词:煤矿;生产管理;生产设备;施工人员
1 煤矿生产管理理论介绍
煤矿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特定的井下环境, 由人、 机、 环、 管等若干要素在空间及时间上的结合, 形成以生产为目的的综合体。煤矿生产管理系统的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煤矿从业人员;生产装备、 安全装备、基础设施;煤炭资源及煤矿所处的自然资源。
煤炭生产管理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分别是煤矿生产业务管理、 生产执行管理、 员工作业管理3个层级, 通过运筹学、 流程理念等优化煤矿生产管理的各要素, 形成生产业务流程化, 生产执行精益化、 员工作业标准化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
2 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煤矿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2.1.1 煤矿生产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随着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检查力度的增强,煤矿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日趋完善,但各项制度多数是为迎合上级部门的检查拼凑而成,部分制度根本不符合本矿实际情况;第二,生产管理制度沿袭旧有制度,没有针对生产条件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使各项制度的实用性能大打折扣;最后,煤矿一线管理干部只注重产量,对生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出现管理不科学的现象,导致施工人员对于管理制度存在疑义。例如山西清徐11·6矿难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驻矿安监员在工作过程中玩忽职守,没有将生产管理制度进行彻底有效执行。
2.1.2 煤矿生产管理责任划分不明
煤矿生产管理涉及多个工作领域,管理内容复杂,其中既包括设备机器的管理,还包括施工人员的管理,生产管理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生产阶段以及后期运输阶段全程贯穿,这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环节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以便于对各个系统进行有效管理。当前生产管理中,各管理系统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这就引起责任划分不明,给生产管理造成了巨大障碍。
2.2 煤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近几年,随着开采规模的增大,煤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但由于煤矿工作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致使多数煤矿主体专业类大中专毕业生放弃该专业就业,选择继续升学或改换其他行业就业,造成煤矿企业专业人才的极度缺乏,另一方面,少数选择煤矿专业就业的毕业生则主要选择大型国有企业,这就造成了数量较多的中小型煤矿企业难以接受到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导致这些煤矿日常的采掘作业规程很少有人会编制,技术装备、安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都存在困难。
2.3 煤矿企业机械设备技术含量较低
煤矿资源随着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强,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且开采难度不断升级,这就需要企业引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而对中小型规模的煤矿企业来说,引进大型设备的资本投入远远大于煤矿的产出利益,这就造成企业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规模开采,只能“以掘代采”。另一方面,企业对于煤矿的勘测水平较低,无法对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难以消除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3 煤矿生产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3.1 完善煤矿生产管理体系
①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决定了煤矿生产管理的效果。煤矿企业应建立生产管理监督机构,利用监督机构对生产管理体系中各组成要素进行客观、公正的监测和管理,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消除。
②明确生产管理各部分的责任,实施事故定责制。将生产管理中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明确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义务以及工作权利,防止出现重复性管理或缺失性管理的漏洞。另外,企业
还应利用一些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劳动的积极性。
3.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
由于煤矿业自身特点的局限性,造成了煤矿施工人员整体水平不高,且流动性较大,这一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善。企业应从自身条件出发,针对企业内现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一方面提升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将有限的资本进行充分利用,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培训形式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内部培训,也可利用社会资源,选拔一些优秀员工参与社会培训。
3.3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
煤矿生产的设备装备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产量和安全。对于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的落后工艺或生产设备应采取逐渐替代或直接淘汰。为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国家相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煤矿企业生产管理向现代化、科学化、高效化、安全化方向转变。企业也应当理性认识机械化生产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生产管理的投资力度,从煤炭开采设备入手,逐渐提高企业的装备技术水平。
4 总结
煤矿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贯穿于煤炭开采及运输的整个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煤矿生产管理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严格有效的执行力度,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以及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只有从煤炭开采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从而改变煤矿业的工作环境,促进煤矿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二龙.基于系统理论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2014(z1):459-461.
[2]徐青云,刘学文.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70-73.
[3]李志强.现代化煤矿的生产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6):19-
煤矿管理 篇7
1 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
1.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往往会用到较多的机电设备, 而这些机电设备的正确操作则需要专业化技术知识来支撑, 以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此外, 有些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机电设备老化较为严重, 但仍投入使用, 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则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技能以及更加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加强对这些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因此, 有必要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机电技术管理, 以促进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使用的规范性和管理的严密性, 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1.2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
煤矿企业作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其最终的经营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应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 可以大大降低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由机电设备或者是操作不当等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从而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以便于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1.3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水平。因此,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 必须要重视对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 不断提高煤矿生产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实现机电设备和施工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
2.1 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忽视
很多煤矿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 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也没有将其摆在安全生产管理的突出位置上, 电缆、配件管理不当以及机电设备维修不到位、维修技术不达标等现象层出不穷,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 管理和技术人员既很难全面把握整体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亦很难及时发现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2 操作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落后性
操作和管理人员是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主体, 其专业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机电技术管理质量。但是纵观我国煤矿生产企业机电技术管理现状可以发现, 操作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知识与智能化、自动化的机电设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 且我国煤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多采用粗放式作业, 导致整体操作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普遍偏低, 很难对机电系统各子系统及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把握, 导致机电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影响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3 健全管理制度的缺乏
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各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制度性前提, 是规范生产及管理人员各项操作行为的必然要求。但是纵观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形状可以发现, 其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欠缺现象, 导致各项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很难做到“有章可循”, 影响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此外, 在实际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 亦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执行力不足现象, 限制了各项相关技术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机电技术管理及操作人员的欠缺, 使得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监管人员监管力度的不足, 导致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漏洞。
3 有效应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漏洞的相关策略
为有效应对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 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可以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3.1 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引导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
充分认识到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是确保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 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具体策略包括:一是通过全员教育等活动, 使煤矿生产企业从上级领导部分及管理部门到基层操作和管理人员都充分认识到机电技术管理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 引导全体工作人员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 以规范其各项操作行为, 提高机电技术管理水平。
3.2 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机电技术管理队伍
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是确保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 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 要重视员工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 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增强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 在人员招聘环节重视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知识考核, 并做好岗前培训工作;二是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 并加强对其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三是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及上升空间, 以便于留住人才。
3.3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及操作行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必要前提。因此, 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过程中要健全管理制度, 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具体策略包括: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操作和管理制度, 实现操作和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二是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 实施“一岗双责”, 以将机电技术管理职责明确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上;三是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 以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保障各项机电技术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
4 结语
纵观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现状可以发现, 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但仍存在一些漏洞, 影响了煤矿生产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因此,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漏洞问题, 提高其管理水平, 以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有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 2013, (08) .
[2]宋占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2, (11) .
煤矿管理 篇8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 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 而机电技术管理作为整个煤矿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煤矿开采质量, 甚至会影响人们生命安全。因此, 探讨、分析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技术管理工作人员重视工作、研究工作中管理的作用, 最终, 才能提高整个煤矿安全生产中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能够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大部分的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 (如图1) 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诸如设备陈旧老化、机电设备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等, 并且煤矿生产的任务重, 因此, 这些机电设备每天都是长时间的使用, 没有定期进行检查, 导致的安全隐患较多。这些隐患往往会导致机电设备突然停止运作或是发生较大的故障, 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的伤亡。在煤矿生产中运用机电技术管理后, 可以使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得到提高,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机电设备的运转, 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从而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1.2 能够提高机电技术水平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煤矿中都缺乏专业的机电设备操作人员, 因此出现很多问题, 诸如供电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无法对机电设备各方面的性能进行合理的检测、检测方法整体落后等, 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煤矿生产的运行。机电技术管理可以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提高, 同时还可以让机电设备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机电操作技能, 进而能够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 提高工作效率, 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1.3 能够规范机电设备的使用
引起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机电设备操作、使用不规范, 违章操作不仅造成设备的损坏, 而且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 我国每年煤矿生产发生的事故中, 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 如何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就成为主要的问题之一。而在采用机电技术管理后, 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对机电技术管理的应用, 不仅可以对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 而且还能够避免事故发生的几率。
2 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
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确保设备的安装质量;另一个是完善设备检修工作。 (1)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设备安装质量的优劣, 确保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 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规范, 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进行安装, 避免出现漏装、误装的现象。同时, 还要有相关的检验人员对每一步的安装工序进行检查, 在确定上一个步骤安装质量合格之后进行下一步的安装。 (2) 对设备进行检修主要分为以下步骤:首先是设备停产阶段的检修。在进行设备停产检修时应该制定科学、完整的检修计划, 将设备的检修程序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写成报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停产检修, 并在检修后让设备进行试运行, 确认没有问题后投入生产。第二步, 增强检修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且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 提高机电设备检修率。
2.2 提高机电设备现场检查管理工作
机电设备的现场检查工作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1) 对机电设备中运行的电缆、开关以及其他小型的电器设备等组织专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全面的检查。在检查中如果存在问题, 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2) 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并且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不同设备的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做好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对处于运行状态的设备需要每天进行巡回检查, 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同时对于隐藏的安全隐患, 也要及时地排除, 避免造成重大的事故。
2.3 提高机电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煤矿生产中, 实现生产活动的第一要素就是人。因此在进行煤矿机电管理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对员工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所以,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 进行安全培训工作。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在职的所有员工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培训, 主要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主。在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之外, 还要进行对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相关技术和知识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整体专业素质。 (2) 建立完善的竞争和评估机制。竞争机制的建立, 可以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还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完善的职称评定机制, 通过职称评定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而且还可以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同时, 还需要注意的是, 针对不同岗位的职工要采取与之相应的培训方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机电设备老旧、缺乏机电操作维修专业技术人才、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提高煤矿生产质量。笔者根据这些问题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以及提高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有效途径。通过以上的分析, 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为提高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应用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邢建东, 王敏.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5) :164.
[2]韩中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3) :37-38.
[3]崔守清.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J].能源与节能, 2014 (1) :74-75+108.
[4]马国庆.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4 (5) :40.
煤矿管理 篇9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 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 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这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进监察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 所以, 探讨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 是搞好安全监察, 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 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手段, 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 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 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 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 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这是因为,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搞好安全生产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 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 那么, 任何外部的监督检查, 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 如何通过安全监察, 促进安全管理是我们做好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 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 相对来说, 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 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 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 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 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 地方煤矿, 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 是比较原始的, 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在安全管理制度上, 有的甚至是空白, 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 在职工的素质方面, 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 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 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 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 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 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 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 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
这是因为:
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 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 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
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 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 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 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
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 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 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 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
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 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 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
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 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 依靠法律手段, 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管理机构, 加强考核, 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 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1 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 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 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 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 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 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 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 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 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 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 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 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制定措施, 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 限期整改, 并进行验收, 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 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 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和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都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安全监察。
3.2 监督监察现场生产情况
煤矿安全管理的结果反映到现场, 就是现场是否具有较好的工程质量和完善的安全设施, 职工是否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一句话, 现场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是否真正落实到现场。当然在现场的安全监察过程中, 会发现事故隐患和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 要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制止违法行为, 防止事故的发生。
3.3 监察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健全
论煤矿安全管理 篇10
认真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 牢固树立“本质安全、珍爱生命”理念, 以“零伤亡”为目标,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深入推进“科技+素质”模式, 不断深化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狠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预控体系, 突出抓好重大灾害防治, 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保障能力, 为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是煤矿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深化安全理念认识, 引领企业安全发展
1.坚持安全归零思想。牢固树立“安全惟一”“本质安全”的理念, 坚定“一切事故可防可控”“管得好可以不死人”的信心和决心, 把“零死亡、零重伤、零职业危害”融入安全生产全过程。突出“安全第一”重要位置, 摆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在确定目标规划、管理机构、资金计划等方面, 优先保障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2.推进安全自主管理。自主管理就是通过制度化的规范, 自觉主动地管理, 促进管理人员和员工按要求履职尽责。完善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自主管理体系, 实现“员工自律、班组自理、区队自治、矿井自主”。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推进装备升级、工艺改革更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做支撑。要大力实施“人本安全、教育培训、素质提升”工程, 对领导干部实施跨专业培训, 优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实施主体专业教育, 培育一支思想正、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强化职工安全基础知识教育, 加大实践操作能力考核, 提高岗位安全能力。以班组为单位实施建制队伍培训, 使综采、综掘队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水平, 提升职工安全技能水平, 打牢安全发展根基。
3.改进安全工作作风。领导干部以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天职, 带着问题、任务、责任下井, 杜绝熬时间、走过场。加大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等行为的惩处力度。进一步提升机关服务和指导职能, 实施机关跟班制度, 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围绕本质安全目标, 采取多种形式,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党政工团各个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和管理资源, 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岗“零点行动”、安全效能监察等活动, 用先进文化引导安全发展。
二、深化安全生产预控, 确保风险防范到位
1.从设计源头抓安全。设计必须符合规定, 并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 确保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工作面设计、系统改造、技改工程等, 由设计部门提出方案, 单位行政负责人组织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审, 经行政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因现场变化需要修改设计的, 按程序报批,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 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使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提高地质预测预报水平。采区设计前必须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查明采区内的中小型地质构造;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必须采用物探、钻探、无线电坑道透视手段查明隐伏构造, 利用各类钻孔揭露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
3.推行四级预控管理。各单位行政负责人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预控分析会, 也可列入安全办公会专题内容, 从人、财、物、制度方面制定保障措施;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专业预控分析会, 单项工程、零星工程分级召开现场会, 根据现场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措施;基层区队长每天根据任务计划, 从劳动组织、生产任务、安全关键方面进行预控, 登记预控信息;班组长每班根据当班任务及现场情况进行预控。驻矿安监处负责安全预控的日常考核工作。
4.建立安全生产预控体系, 消除安全隐患, 为实现安全高效矿井提供有效管理手段, 按照安全生产预控体系, 超前预想、预知, 超前辨识危险源, 分析各类不安全因素, 超前控制处理, 超前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实现由被动防范向主动预控转变, 保证安全管理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趋向于“零”, 实现安全管理零缺陷。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逐级隐患排查制度和干部带班告知制度, 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落实”原则抓好整改落实, 确保隐患可知、可治、可防、可控。推行岗位“五项危险预知”, 每位职工上岗前从“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查找可能出现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安监部门要深刻分析产生隐患的主客观原因, 凡人为因素造成的隐患要进行责任追究。
5.强化安全变化管理。完善制度, 明确责任, 着重对人员、时段、三工、环境等方面变化情况识别判断, 超前分析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 制定有效防范措施, 做到变化措施不到位不生产、地质条件不清楚不生产、作业环境不可靠不生产、安全技术没有把握不生产, 杜绝变而不管现象。
6.坚决做到四个到位,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 安全投入到位。坚持安全投入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严格安全投入检查考核和实施效果评估, 安全费用投入不足所产生的结余不作为单位盈利指标考核。
(2) 安全培训到位。变培训为培养, 通过脱产培训、轮岗锻炼、走出去请进来等渠道, 加快专业技术工种、年轻技术人才的培养。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制定实操考核标准, 提高职工现场操作能力。完善传帮带制度, 中高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按专业带徒。加强采掘区队长培养, 定期组织区队长管理经验交流。
(3) 基础管理到位。强化“三基”建设, 夯实技术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基础。强化重点工程、关键工序、薄弱环节现场安全盯控, 坚持带班跟班、互保联保等行之有效的做法, 杜绝“两随意”。加强自主管理, 做到员工自律、班组自理、区队自治、矿井自主。加强安全诚信建设, 杜绝迟报、瞒报现象。
(4) 应急救援到位。强化职业健康和应急救援管理, 努力实现“零事故、零危害”。一是完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体系。建立职业卫生工作协调和重大事项通报机制, 加快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队伍建设, 健全机构, 充实人员, 落实经费, 配备专业监督和检查装备, 确保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控制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 加强对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 严禁安排职业病病人和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所禁忌的作业。严格落实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加强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使用工作, 各矿井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要严格按照新的标准执行。二是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按照矿山应急救援体系标准化标准, 配齐救护指战员、配备技术先进救护装备, 建立专业化矿山应急救援队伍, 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调用、补充等管理制度, 确保应急物资储备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7.健全规章制度体系,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 统筹抓好煤、电、煤化工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梳理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和完善安全考核实施办法。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各矿井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行政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要严格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 深入开展“矿长年”活动。各承包、托管、租赁经营单位要依法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健全安全联络协调监督机制。
8.深化安全监察工作。各级安监人员要坚持原则、动真碰硬, 切实履行职责。检查前做足功课, 通过图纸、规程措施了解现场的地质条件、质量要求, 通过检查解决问题, 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严格执行“四停”措施, 确保安全检查取得实效。强化安全监察人员业务学习, 经常组织专业、矿际之间交流和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监察能力。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必须始终如履薄冰真抓实干。坚定安全信心, 筑牢安全大堤, 牢固树立“人本至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 以“本安智能型+安全高效型”为创建目标, 以“理念先进、科技领先、生产集约、系统优化、管理科学”为主要内容, 扎实推进“科技+素质”的现代化升级, “简化+优化”的系统化改造, “预控+诚信”的主动式管理, “知道+做到”的执行力建设, 全面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实现煤矿企业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邹喜正, 刘长友.安全高效矿井开采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
煤矿管理 篇11
1、中国煤矿安全的现状
伴随着煤矿资源开采的增长。其发展也有明显的问题出现。
a) 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一些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为安全质量量化标准的提高,安全质量标准随着煤矿资源开采技术的成熟,其提高成为了满足开采内部需求、开采工人和煤矿集团生产安全的必然。在开采过程中大型的百吨煤开采死亡的人数大大减少了。
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取得了进步;
b) 煤矿安全生产仍然有不足。煤矿开采天然带有一定隐患。这种要深入地下,配合人工和机电进行挖掘作业的工作必须要二者完全配合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煤矿资源的开采随着开采技术的支持,不断扩建和改造,以满足工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2、常见的煤矿机电问题
2.1实践执行和法律规范有一定差距
煤矿的矿井管理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例如关于电动机周围瓦斯浓度的规定“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关于电机机头和机尾的规范标准认为,关于检修和操作“机头、机尾处的支护完整牢固;附近5m以内无杂物、浮煤、浮渣、洒水设施齐全无损;机头、机尾的电气设备处如有淋水,必须妥善遮盖,防止受潮接地;锚固装置牢固可靠。”这些规定规范煤矿机电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是,安全规范和实践操作有一定差距,往往安全规范到位了,但是实践操作并没有很好地执行。很多企业一方面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以检测和固修机电系统。另一方面,专业机电系统抢修人才比较少,不利于机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操作。机电系统的监管技术人员往往存在着安全事故较少发生的心理,等到事故发生后才知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安全事故的隐患,并深入矿井,进行实践考察和操作。
2.2专业化技术人员缺乏
煤矿矿井机电系统的操作要求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经验。生产经验来自于常年第一线工作岗位和在机电系统各个部位的轮岗,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机电系统各个部分的操作,例如信号装置、防爆电器装备、刮板链等等的运行。文化知识指的是有些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懂得文化知识和考级。这种考级的岗位往往要求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进行每年的考级考试,以达到发展的要求。实际上,中国的煤矿开采仍然是粗放式作业,除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用工潮以外,还有不断的人员流失和关键操作部门的专业化人员缺乏。普遍性的缺乏知识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机电设备的学习和操作都有一定的熟练磨合期。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保修得不到专业化的支持,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3缺乏对位监管 安全事故频发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要求整个系统的运行相互配合。但是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管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试运行中对牵引链紧松程度,是否跳动、刮底、跑偏、飘链等问题缺乏观察。班长、电钳工共同处理问题时间较少,处理问题时停机信号的发出并不明显。往往会出现超负荷运转、闷车;电气、机械部件温度超限或运转声音不正常;液力偶合器的易溶塞溶化或其油(液)质喷出;大木料、金属支柱、荆笆、假顶网、大块煤矸等异物快到机头;运输巷转载机或下台刮板输送机停止;信号不明或发现有人在刮板输送机上等情况预计不足,缺乏应对方案。机电设备都有其自己运行的规律和生命周期,仅仅只关注关键部位如抽水、挖掘的设施运转,不能满足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在需求。
在维修和抢修过程中,因为对上述情况认识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不仅是因为机电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对于因为机电系统安全隐患没有良好解决,给其它后续采矿、运送造成的人员安全损失也非常巨大,非常不利于整个矿区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
3、煤矿的安全生产依赖良好的机电技术
3.1认真履行机电设备的管理义务
煤矿安全生产关于煤矿机电设备的规定非常详实,但是在中国的安全规范执行并不十分乐观。因为没有良好执行安全生产规范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对于法律规范的执行主要来自于煤矿集团的综合管理。综合管理的加强是解决操作第一线实践问题的钥匙。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主要采用的惩处和奖励机制、具体的惩罚和奖励内容各个煤矿不同。但是,煤矿开采私人老板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明显不足。私人资本逐利的本性往往会压缩各个部门运行的资金。对于机电设备的监管和维修投入资金往往不能满足开采增长的需求。机电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开采速度,极大地影响了煤矿的开采效率,并威胁了开采人员的生命。必须要加强煤矿集团对开采作业的资金投入,让资金投入给煤矿机电设备带来实在实惠。更新设备、加强管理、理性开采,才是煤矿开采的有效方法。认真履行机电设备的管理义务,缩小实践执行和法律规范的差距。
3.2构建合理体系 提高专业化人员水平
机电设备的操作不仅仅要求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维修保养,对于专业化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专业化人员的缺乏是制约机电管理和操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机电系统整个供电效率、瓦斯浓度、排水措施、传送运送都要构建科学的体系。各个环节相互配合,集中管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实施实时监控。专业化人员的培养要加强,加大在人员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例如选择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知识功底较强的人参加培训和考证。指导和带领其他人员提高专业化素质。对于操作水平较高的一线工人实行奖励条例等。营造安全的专业化氛围,提高开采效率。机电系统的操作并不仅仅是具体操作问题,监管和操作的结合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定时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合理利用设备,进行一定休息会更有利于延长机器的工作寿命。
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管理 篇12
一、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及煤矿用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伴随而来的是煤矿企业的物资储备明显上升趋势,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物资材料计划制定准确率低,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各矿物资供应部计划是根据各用料单位所报的用料计划结合库存情况而编制的然后上报集团物资公司采购, 存在需求放大现象, 在编制物资计划时很难全面掌握需求数量。物资计划准确率低, 计划做了可能不执行, 不做计划的可能会临时追加。加之煤矿企业物资储备包罗万象, 品种多, 批量大, 不少品种不储不行, 储少了也不行, 储了可能不用, 机动性很大计划的审核编制和管理制度不够严格。
(二) 采购领域仍然实行以电话、传真、直接见面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
各企业之间缺乏采购及相关环节的联合和沟通, 因此采购政策不统一, 重复采购、采购效率低下现象突出, 有些货物购进之后工程不再使用, 决策和处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难免发生失误, 造成物资积压浪费。
(三) 管理者思想保守造成个别物资积压。
煤矿物资的材料计划主要是来自基层使用单位的申报, 一些单位在报送材料配件计划时, 经营管理人员把关不严, 在数量方面审核不认真, 不顾生产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 结果有些物资大大超出了工程预算数量, 而有些物资是生产根本就使用不到, 造成库存积压, 浪费了大量的采购资金。
(四) 煤矿物资设备淘汰和盲目清欠造成积压。
煤矿物资设备配套性强, 新设备更新换代快, 如赵各庄矿上原来使用的是375采煤机, 现更换为500采煤机, 使375采煤机材料配件积压;开关、洗煤、电机等设备的更新淘汰也造成物资积压。另外该矿前几年由于一些欠款收不回来, 就用一些生产上用量很少的玻璃和轮胎等抵账, 造成了不必要的超额储备。
二、降低煤矿储备管理的相应措施
(—) 加强计划管理, 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前提。煤矿企业供应计划人员在编制物资年度计划和月份计划, 必须认真编制, 严格审核, 以最少的物资消耗和合理的物资储备来保证煤矿生产的需要。如果计划要求不严, 物资需用计划没有预见性, 物资盲目采购, 买而不用, 造成库存积压, 储备资金上升。针对这种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1.坚持计划审批程序。凡是生产用料, 都必须经单位经营领导、经营矿长及供应部门共同审批之后采购;按计划购进的物资, 由使用单位及时支领出库, 减少库存资金占用。2.坚持按需采购。编制计划从生产需要出发, 对单位申报的计划进行认真核对, 保证计划的先进性、可靠性。采购员严格按计划及生产需要及时、保质、保量进货。3.坚持定额、定量和限额相结合。生产单位每月根据物资指标定额结合本单位生产衔接制定每一笔物资材料计划, 计划员在物资发放上严格按计划数量执行, 在一些特殊物资方面按定额供应, 如炸药、工具、矿灯等;4.坚持材料指标考核管理。每个基层单位每月都有固定的材料费指标, 超出指标严格考核, 制定奖惩措施。另外提高基层单位经营领导及材料员的业务水平, 提高编制计划的准确性。
(二) 实施超市化运作。
物资供应部门建立物资超市, 把不同厂家的材料、配件、工具等摆放货架上, 由各用料单位货比三家, 选用物美价廉的合格材料, 以节约材料, 减少浪费, 达到减少基层单位小库和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各生产单位设立井口超市, 以销代存, 用后结算;零储备控制, 全部设备物资实施账面零库存, 利用超市库存、生产企业库存、流通库存保生产供应;供应商配送精细服务, 企业内部调拨调剂配送, 所需物资直接到车间、到井口, 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储备。
(三) 实行代储代销, 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保证。
这种方式很简单, 就是企业出租仓库或厂房内的部分场地给供应商作为仓库。供应商将物资以书面形式委托企业仓库代为保管, 企业用多少料就付多少钱, 季度结算, 料完款清。凡实行代储代销的物资, 供需双方必须签订代储代销协议或合同, 企业只有在需要时才去提货或让供应厂商送货如此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物资在用之前, 所有权属于供应商, 虽然仓库有物资的存在, 但不体现在企业的存货账上, 企业没有实际的库存, 这也是一种零库存。
(四) 推行全方位管理, 是降低物资储备的关键。
物资储备管理更要加强物资、管理、资金三方面的综合管理。首先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 做好物资储备情况分析。如库存增减情况分析:即将期末库存量与期初库存, 与去年同期库存量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库存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和动态趋势, 以采取措施降低库存或补充库存, 根据库存量的增减变化变化情况, 结合物资收入量消耗量做进一步分析, 找出库存升降的原因。其次调整资金结构, 加速物资周转。储备资金结构包括库存材料、在途材料、委外加工材料和材料差异四部分。库存材料和材料差异占在储备资金中占很大比重。因此降低库存材料是主要目标, 就是想方设法购买物美价廉的物资, 控制数量不超储, 物资储备才能降低。再次建立利库责任制, 大力开展清仓利库工作。调整库存结构, 防止产生新的积压, 对库存结构进行分析, 划清正常周转、呆滞积压和欠储情况, 提出利库处理方案, 严格控制进货, 避免超储积压。
三、小结
加强物资储备是促进改善煤矿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煤矿储备物资多, 浪费大, 势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在重视物资储备管理, 严格经济核算, 认真考核各项经济指标, 把物资储备考核做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 使矿山物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梅君:物资仓储管理1、陈梅君:物资仓储管理
[2]、彭建军:浅谈煤矿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7) .2、彭建军:浅谈煤矿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