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行政管理(精选12篇)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 篇1
物资储备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所不可缺少的环节。物资储备分为正常的物资储备和不正常的物资储备, 正常的物资储备是为保证生产建设的持续发展, 为保证物资流通的正常进行而需建立的储备;由于计划不周、或产需脱节、或运输能力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物资流通的阻塞, 使物资积压起来的一种非自愿的储备是不正常储备。正常的物资储备是保证在社会分工前提下社会再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它是物资流通不可缺少的环节。物资储备是制定储备资金定额的依据, 储备资金是物资储备的货币表现形式。在煤矿企业, 储备资金占流动资金的很大比例。因此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及煤矿用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伴随而来的是煤矿企业的物资储备明显上升趋势,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物资材料计划制定准确率低,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各矿物资供应部计划是根据各用料单位所报的用料计划结合库存情况而编制的然后上报集团物资公司采购, 存在需求放大现象, 在编制物资计划时很难全面掌握需求数量。物资计划准确率低, 计划做了可能不执行, 不做计划的可能会临时追加。加之煤矿企业物资储备包罗万象, 品种多, 批量大, 不少品种不储不行, 储少了也不行, 储了可能不用, 机动性很大计划的审核编制和管理制度不够严格。
(二) 采购领域仍然实行以电话、传真、直接见面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
各企业之间缺乏采购及相关环节的联合和沟通, 因此采购政策不统一, 重复采购、采购效率低下现象突出, 有些货物购进之后工程不再使用, 决策和处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难免发生失误, 造成物资积压浪费。
(三) 管理者思想保守造成个别物资积压。
煤矿物资的材料计划主要是来自基层使用单位的申报, 一些单位在报送材料配件计划时, 经营管理人员把关不严, 在数量方面审核不认真, 不顾生产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度, 结果有些物资大大超出了工程预算数量, 而有些物资是生产根本就使用不到, 造成库存积压, 浪费了大量的采购资金。
(四) 煤矿物资设备淘汰和盲目清欠造成积压。
煤矿物资设备配套性强, 新设备更新换代快, 如赵各庄矿上原来使用的是375采煤机, 现更换为500采煤机, 使375采煤机材料配件积压;开关、洗煤、电机等设备的更新淘汰也造成物资积压。另外该矿前几年由于一些欠款收不回来, 就用一些生产上用量很少的玻璃和轮胎等抵账, 造成了不必要的超额储备。
二、降低煤矿储备管理的相应措施
(—) 加强计划管理, 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前提。煤矿企业供应计划人员在编制物资年度计划和月份计划, 必须认真编制, 严格审核, 以最少的物资消耗和合理的物资储备来保证煤矿生产的需要。如果计划要求不严, 物资需用计划没有预见性, 物资盲目采购, 买而不用, 造成库存积压, 储备资金上升。针对这种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1.坚持计划审批程序。凡是生产用料, 都必须经单位经营领导、经营矿长及供应部门共同审批之后采购;按计划购进的物资, 由使用单位及时支领出库, 减少库存资金占用。2.坚持按需采购。编制计划从生产需要出发, 对单位申报的计划进行认真核对, 保证计划的先进性、可靠性。采购员严格按计划及生产需要及时、保质、保量进货。3.坚持定额、定量和限额相结合。生产单位每月根据物资指标定额结合本单位生产衔接制定每一笔物资材料计划, 计划员在物资发放上严格按计划数量执行, 在一些特殊物资方面按定额供应, 如炸药、工具、矿灯等;4.坚持材料指标考核管理。每个基层单位每月都有固定的材料费指标, 超出指标严格考核, 制定奖惩措施。另外提高基层单位经营领导及材料员的业务水平, 提高编制计划的准确性。
(二) 实施超市化运作。
物资供应部门建立物资超市, 把不同厂家的材料、配件、工具等摆放货架上, 由各用料单位货比三家, 选用物美价廉的合格材料, 以节约材料, 减少浪费, 达到减少基层单位小库和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各生产单位设立井口超市, 以销代存, 用后结算;零储备控制, 全部设备物资实施账面零库存, 利用超市库存、生产企业库存、流通库存保生产供应;供应商配送精细服务, 企业内部调拨调剂配送, 所需物资直接到车间、到井口, 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储备。
(三) 实行代储代销, 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保证。
这种方式很简单, 就是企业出租仓库或厂房内的部分场地给供应商作为仓库。供应商将物资以书面形式委托企业仓库代为保管, 企业用多少料就付多少钱, 季度结算, 料完款清。凡实行代储代销的物资, 供需双方必须签订代储代销协议或合同, 企业只有在需要时才去提货或让供应厂商送货如此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物资在用之前, 所有权属于供应商, 虽然仓库有物资的存在, 但不体现在企业的存货账上, 企业没有实际的库存, 这也是一种零库存。
(四) 推行全方位管理, 是降低物资储备的关键。
物资储备管理更要加强物资、管理、资金三方面的综合管理。首先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 做好物资储备情况分析。如库存增减情况分析:即将期末库存量与期初库存, 与去年同期库存量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库存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和动态趋势, 以采取措施降低库存或补充库存, 根据库存量的增减变化变化情况, 结合物资收入量消耗量做进一步分析, 找出库存升降的原因。其次调整资金结构, 加速物资周转。储备资金结构包括库存材料、在途材料、委外加工材料和材料差异四部分。库存材料和材料差异占在储备资金中占很大比重。因此降低库存材料是主要目标, 就是想方设法购买物美价廉的物资, 控制数量不超储, 物资储备才能降低。再次建立利库责任制, 大力开展清仓利库工作。调整库存结构, 防止产生新的积压, 对库存结构进行分析, 划清正常周转、呆滞积压和欠储情况, 提出利库处理方案, 严格控制进货, 避免超储积压。
三、小结
加强物资储备是促进改善煤矿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煤矿储备物资多, 浪费大, 势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在重视物资储备管理, 严格经济核算, 认真考核各项经济指标, 把物资储备考核做为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 使矿山物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梅君:物资仓储管理1、陈梅君:物资仓储管理
[2]、彭建军:浅谈煤矿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7) .2、彭建军:浅谈煤矿如何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7) .
[3]、陈华.企业物资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2期上) .3、陈华.企业物资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2期上) .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 篇2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是煤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要求。煤矿企业要有效地组织企业采掘、洗选、加工、销售,就必须有强制力的权威与服从机制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连接成一个健康运行的有机整体。否则,各项生产经营目标就可能因缺乏组织性和规范度,而不能实现。
行政管理涵盖以下工作范围:
(1)确定计划。即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做好预测工作,对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企业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行政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2)组织协调。企业要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3)指挥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确定好企业员工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明确人们在职、责、权方面的结构体系;调动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组织人员之间的冲突。
(4)控制执行。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监督系统和制定奖惩条例并认真执行。
2.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
(1)行政体制不健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体制不健全,没有很好的执行。现代行政管理需要建立起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全面规范的管理规则。
(2)行政机构过于臃肿。由于行业的特性,我国的煤矿企业普遍呈现员工多、地域广的特点。这就造成了煤矿企业行政机构过于臃肿,虽然经过几度机构调整与精简,仍然是“精简、精简,有增无减”。
(3)过于集权制约失衡。权力过分地高度集中而又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一些煤矿企业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严重,家长制、人身依附等封建主义的影响依然存在,“煤老板”“窑主”等思想,像毒瘤一样影响着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进程,挫伤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延缓着企业行政系统缺乏活力和效率。
(4)行政机构工作效率低下。由于部门和环节过多,造成行政机构某些部位和环节运转不灵、信息失真,往往因推诿扯皮和过多的请示汇报,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主要表现有: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只因少数人反对,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已经作了正式决定,而且又是正确的,只是触及到某个部门、单位的利益,这个单位和个人就找借口拒不执行。
(5)行政人员素质不高。煤矿企业行政工作人员的选拔、录用、考核、奖惩等基本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竞争、激励机制。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的行政工作人员多年以来从事煤矿基层工作,对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了解较少,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范围不广,遇事总是想当然或者意气用事,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3.提高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路径
当前企业行政效率在管理方法上陈旧僵化,要有的放矢,找准提高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路径:
(1)明确各层级的各种职责、工作目标与权限方位。煤矿企业特别是生产系统对安全工作特别重视,基本上所有部门都有安全管理的相关职责。遇到研究安全问题时,几乎所有的行政单位都要承担或大或小的责任。
(2)建立健全煤矿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行政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化表格、图表等,从而建立起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提高行政效率,必须加强行政管理法规的`建设,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以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形式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3)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每一个行政工作人员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是知识水平高,各方面素质优良的公共管理者。企业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4)引入科学的煤矿企业管理方法。引入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等。转变以往反正企业的原料成本很小,企业总可以旱涝保收的错误观念,要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指导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可以提高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科学衡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最终提高行政效率。
4.结论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是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煤矿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机构庞大臃肿、人员众多、权力集中缺乏制约、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观念陈旧保守、运转不灵、效率低下、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经济效益观念、行政体制不健全、旧观念的束缚等原因造成的。为此,广大煤矿企业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健全企业规章制度,逐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和利用人的内在潜能,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薪酬管理;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D0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2
0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煤矿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核心地位,就必须重视薪酬管理工作,提高内部薪酬管理水平。但是,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薪酬分配不公平、薪酬设计缺乏前瞻性、薪酬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等。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对薪酬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实现动态薪酬创新,并创新薪酬管理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 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薪酬分配不公平
从目前煤矿企业薪酬管理的现状来看,薪酬分配缺乏公平性。公平性是一个主观色彩较为浓厚的概念,这个公平性的把握难度是很大的。每位员工都希望在薪酬上能够得到公平待遇,如果员工感觉自身没有受到公平对待,那么就会失去工作积极性,呈现出比较懒散的工作状态。与此同时,如果员工感到没有受到公平对待,还会辞职另谋高就,从而产生人才流失的现象。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薪酬水平较高,虽然员工得到了满足,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1.2 薪酬设计缺乏前瞻性
我们都知道,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人才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其中薪酬最能够体现人才的价值,因此,薪酬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一个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很多煤矿企业都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效益。由于薪酬设计缺乏前瞻性,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因此,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对薪酬有一个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留住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
1.3 薪酬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
目前,随着煤矿企业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煤矿企业为了继续保持自身的经济效益增长,就一味地的缩减员工的薪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得很多员工出现了混吃混喝的局面。由于煤矿企业是在一些低素质的员工支持下发展,这样的恶性循环直接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除此之外,煤矿企业的领导思想比较传统,没有充分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薪酬管理意识,从而使得煤矿企业的员工薪酬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
1.4 传统薪酬对企业员工激励不够
在以往的薪酬管理中,员工的基本薪酬就是为企业工作后应得的报酬,但是决定员工薪酬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一些特定工作的价值。这些工作价值评价一般都是通过点、法等评价方法来进行的。目前,很多煤矿企业依然采用以往的薪酬管理划分方式,划分等级数量很多,同时,很多煤矿员工比较关心的就是自身职位的提升,而不是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因为只有自身职位有所提升了才能保证薪酬的增长。部分煤矿企业采用的传统薪酬管理方法对员工的激励不够,员工都缺乏工作热情,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比较缓慢。
2 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
针对以上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煤矿企业就应该加大对薪酬管理的投入力度,不断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薪酬管理方法,实行动态薪酬管理创新方法,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下煤矿企业薪酬管理方法都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薪酬管理水平提升
煤矿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每位员工的需求和个人能力来实现公平薪酬分配。对于那些职位低,基本工资比较低,但是工作态度良好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发放奖金的措施。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职位比较高,收入也高的领导,要采取尊重人格、鼓励创新等措施。我们都知道,从事煤矿工作的工人工作都很辛苦,体力劳动量很大,因此,企业可以适当地改善工人工作的环境,定期发放一些岗位津贴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 薪酬管理科学创新
薪酬管理科学创新也属于煤矿企业薪酬管理的一项重要方法。因此,煤矿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一定要不断进行科学创新薪酬管理方法。煤矿企业要把自身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与员工的薪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赢的局面。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应该把煤矿开采的质量放在第一位,把生产线上的员工工资与生产质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煤矿企业还应该保证薪酬管理能够反映出职位价值薪酬模式的合理性,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够满足自己的收入。最后,煤矿企业还应该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薪酬结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级”薪酬体系,并规范薪酬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一线工人来说,可以采用计件奖励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针对管理人员要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对于高层领导来说,就应该实行年薪制。只有采用这样的薪酬管理方法,才能促进煤矿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3 薪酬管理的激励艺术
众所周知,薪酬作为一种激励措施,从本质上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取向。煤矿企业要想保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在薪酬管理制度上艺术地增加激励功能。首先,煤矿企业应该在薪酬支付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技巧,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其次,煤矿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经济需求和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一些合理的员工福利项目,一个好的员工福利项目,既能够给员工带来便利,又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再次,煤矿企业还应该改变以往的常规奖励时间,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情况来不定期的增加奖励方案,从而保证薪酬的激励作用。最后,还应该重视团队奖励,这样的奖励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薪酬管理的动态创新
煤矿企业还应该精心设计动态薪酬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动态薪酬管理的核心是员工实际薪酬所得随着市场薪酬发展进行变化的,因此,煤矿企业在制定薪酬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定期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来调整员工的薪酬,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2.5 创新薪酬管理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的薪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员工生活的要求,因此,煤矿企业要学会薪酬管理理论的创新,制定出新的薪酬战略方法。煤矿企业要改变以往的薪酬官僚结构,鼓励创新,从而增强员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给员工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目前煤矿薪酬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大对薪酬管理的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实行薪酬管理的动态创新,构建合理的薪酬体系,并创新薪酬管理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温晶.山西煤炭企业员工薪酬管理问题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06:64-67.
[2] 叶丽青.试析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21:96-98+103.
[3] 孙公平.浅谈新形势下的国有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新经济,2015,32:13.
[4] 马瑞.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理论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100.
煤矿企业环保管理探究 篇4
一、煤矿企业环保存在的问题
虽然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一直在进行, 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障碍。
从煤矿企业的自身管理来看, 我国煤矿企业对煤炭资源的回收率比较低, 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乱挖乱采、丢贫采富等浪费资源的现象。从煤矿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 节能减排工作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煤矿企业的产业结构与我国提倡的节能减排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十一五”以来, 为了满足国民对煤炭的需求量, 我国建设了一批大型的矿区, 高产的矿井, 这就大大增加了能源的浪费和废物的排放, 给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其次, 煤矿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投资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煤矿企业作为国家重点实施节能减排的高能耗行业, 节能减排工作自然放在了首位, 但是由于投资跟不上排污的治理, 导致能源不能再利用, 废物排放量却持续增加。再次, 有些地方的煤矿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 无视国家关于煤矿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
二、煤矿企业环保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 它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保持在60%~70%, 而煤炭行业的平均能源利用率却低于全国的平均能源利用率, 是我国重点高耗能行业之一, 而且我国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节能减排措施。
然而, 由于我国煤矿企业采煤技术、采煤设备比较落后, 煤炭的回收率非常低, 而能耗和排污量却非常大, 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 我国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依然不能顺利开展。因此, 煤矿企业需要因地制宜, 引进新技术、新装备, 加强和完善煤炭开采的节能减排措施, 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 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煤矿企业环保的方案规划
1. 调整生产工序, 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生产工序的节能减排主要是对井下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调整。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节能减排改造, 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维护, 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还要对水管中途产生的污垢进行及时地清理;对通风系统进行节能减排改造, 就要使通风机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2. 实现对废弃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
将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实现对采煤副产品如瓦斯气体的回收利用, 避免一次性资源的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瓦斯的处理过程不恰当的话, 很可能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
3. 提升煤炭开采中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 水源主要来自于煤层间的采空区和含水层, 期间的水质相对来说比较好, 水量也比较大。为了降低采煤过程中的耗水量, 煤矿企业可以对来自煤层间的采空区和含水层的水进行综合性的利用, 将节省下来的水源用于井下采煤, 这样一来, 就节省了机械供水的电力、人力消耗和设备的消耗。
在综合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 还需要提高水源的质量, 保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 特别是要加强对废水的水质管理, 在排出的时候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标准, 实现外排水的达标目的。
4. 提高燃煤效率, 降低废气废渣排放
煤矿企业为了满足国家日常运作和冬季取暖保暖的需要, 一般会采用大型的燃煤锅炉进行工作, 其耗煤量一晚就是几十吨甚至上百吨, 因此, 这些燃煤锅炉就必须要进行节能减排。在燃煤锅炉燃煤的时候, 控制挥发性气体的排放以及煤粉灰尘的排放都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煤炭的燃烧特点, 在通风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配,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废渣特别是飞灰飞尘的产生和挥发。
三、煤矿企业环保工作的建议
1. 转变发展观念, 理清发展思路
煤矿企业应该统一思想, 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 引进先进的采煤方法, 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另外, 采用新技术和加工工艺师实行节能减排的关键, 是一次对传统工艺的变革。
2. 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循环经济
煤矿企业要想进行彻底的节能环保工作, 就必须引进先进的洗选技术和相应的洗选设备, 将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掉, 所以资金的投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在实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 还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三废”利用好, 变废为宝。
3. 健全企业制度, 加强环保管理
煤矿企业应该以国家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为方向, 建立健全的责任体系。积极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定期的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 建设节约型的企业文化。
结语:
煤矿企业管理制度 篇5
根据集团公司确定的煤矿建设“六大阶段性目标”,和晋城公司2013年煤矿建设目标任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类别、分层次、分项目制定以下重点制度。
(一)煤业有限公司准则。煤矿企业的宗旨与目标:各煤矿是以集团公司为整合主体、市公司为二级责任主体、县公司为转型主体、煤矿是依法经营的法人股份有限公司。其使命是通过依法经营,为山西煤销和地方发展做出贡献,为股东谋求资产保值增值,为员工谋求福利。追求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实现企业的良好运营和科学发展,不失时机地把企业打造成经营规范、管理科学、文化先进、安全高效且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更追求质量效益与社会责任的综合平衡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价值观: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融入、聚力、务实、创新”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安全、敬畏生命、行为规范、自主保安”是我们安全文化的灵魂;“一盘棋、一家人、一件事”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和容、兴安、开拓、奉献”是我们的煤炭精神。基本经营目标:经营目标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可靠质量、形成煤炭产业。经营基本思路:增长利润、开源节流。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的确定是企业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准则:建立一支素质比较高、专业比较强、技术比较硬、文化有层次、团结有协作的高效团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指导下,建立适合晋城公司煤矿企业发展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其核心就是
1建立职能完备的人力资源中心,包括计划管理、岗位设计、薪酬管理、考核考评、素质培训等方面。
(二)煤矿企业管理制度。根据目前煤矿的生产建设情况,可以先建立一些当前必须要的制度,随着煤矿建设的转型和生产矿井的需要,要有计划的补充和完善后续制度。市公司要出台一些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促进各煤矿制度形成的一致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主要有:组织机构设置,领导职责分工,部门工作职责,现代信息化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工作失职追究制度,考勤请假管理制度,节水节电管理制度,构建“四好”领导班子若干规定,请示报告制度,合同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以及煤矿行政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煤矿经营管理制度,煤矿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经营计划与资金管理、利润管理、财务控制、财产管理、税收管理、会计管理、投资管理、财务部门责任制和相应处罚规定),计划供应管理制度,后勤服务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卫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二、煤矿组织建设制度
(一)党组织工作制度。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考核办法,信访接待制度,效能监察工作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团组织工作制度,青年安全监督岗管理制度,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青年志愿者活动管理等15项制度。
(二)工会组织工作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制度,职工代表培训制度,企务公开责任制管理制度,工会会员管理制度,工会会费(经费)管理制度,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管理制度,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女职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制度,女职工“巾帼建功”竞赛管理制度,群监网、井口工作站工作制度,劳动竞赛管理制度,“安康杯”竞赛管理制度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等15项制度。
(三)企业文化工作制度。根据晋城公司煤矿生产建设的快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就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具有晋城公司特色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是指导全市系统煤矿生产建设的纲领性要求。需要尽快制定的制度有:晋城公司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晋城公司煤矿企业形象手册,推行6s精细化管理办法,煤矿企业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制度,煤矿企业礼仪文化制度,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煤矿企业文化理念。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核心理念,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原则,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目标,安全思想,安全问责,安全警句,安全顺口溜,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等15项制度。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与经济利益挂钩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举报制度,“三违”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矿用器材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入井人员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下井与带班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安全生产问责制度,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民用爆破器材管理制度,煤矿劳动用工管理等22项制度。
(二)生产技术管理制度。采煤工作面设计管理制度,采掘作业规程与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立交)管理制度等有关生产技术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制度,采掘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规定,掘进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规定,大巷文明生产管理规定,其它作业点文明生产管理规定,矿井锚杆支护管理办法,支护材料(用品)管理规定,矿井辅助运输管理制度,综采工作面试采、末采、回撤、安装管理制度,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等13项制度。
(三)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井上下水文观测制度,各级岗位责任制,生产安全联系制度,矿井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及预报、跟踪管理、检查等技术管理制度,矿井包括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制度,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等的审批制度,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地测防治水资料定期整理、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探放水管理制度(防治水安全确认移交制度、防治水日常巡查考核制度、探放水作业质量验收制度(含单孔和循环验收)、防治水作业优先制度、探放水
作业现场图、牌版管理制度),重大水害(包括暴雨洪水)井下撤人制度,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防治水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冲击地压矿井制定冲击地压分析与排查制度、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制度及定期地压管理全面验收制度,水情分析制度,井下防治水工程(设备、设施)检查验收制度,雨季“三防”管理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矿井物探管理办法,探掘分离等20项制度。
(四)机电工作管理制度。机电安全管理制度,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机电事故分析追查制度,机电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各要害场所管理制度,各要害地点、岗位的现场交接班制,机电各工种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定期检修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设备包机制度,电缆管理制度,电气管理制度,配件管理制度,阻燃胶带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查制度,电气试验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停送电制度(包括操作票、工作票),杂散电流管理制度,井下三大保护管理制度,小型电器管理制度,油脂润滑管理制度,钢丝绳管理制度,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等26项制度。
(五)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局部通风管理制度,通风设施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矿井瓦斯检查制度,矿井瓦斯抽采管理制度,矿井瓦斯排放管理制度,矿井防止煤(岩)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矿井防灭火管理制度,矿井安全监控管理制度,“一通三防”工程质量验收制度,井下爆破管
理制度,井下烧焊管理制度,“一通三防”调度管理制度,“一通三防”技术、资料管理制度,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一通三防”设备和仪器仪表管理制度,“一通三防”专题会议制度,“一通三防”专项培训制度,“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和瓦斯治理目标考核等21项制度。
(六)信息调度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调度值班制度,调度交接班制度,调度逐级汇报制度,安全事故汇报制度,调度员下井(下基层)管理制度,调度会议管理制度,调度资料保存管理制度,调度质量标准化管理(验收)制度,业务保安制度,调度业务学习制度,监测监控系统报警信息处理制度,遇强降雨撤人等13项制度。
浅谈煤矿企业物资流程管理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 精细化 物资流程
物资管理是煤矿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资的管控是降低支出,也是加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定、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由于矿用物资品种多,要求专业质量较高,虽然近些年计算机管理的投入使用,降低了物资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了物资管理中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但是物资管理流程还是延续原有的物资审批模式,特别是生产急需物资的管理上,没有进行严格的程序化管理。物资的管理没有形成“闭环式”管理,以至有些物资在数量和型号上和实际需求差别较大,形成一些物资滞留仓库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资金的循环利用,而且也会造成物资的损毁性浪费,同时也和我们追求的零库存管理理念相违背。
1 日常工作中物资管理流程
首先规范物资管理的流程,明确物资申请到物资领用到财务监督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义务。
①生产单位向物管科申请当月物质需求计划。计划申报时要求各申报单位必须规范统一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准确、注明使用地点和用途。②物管科落实库存,平衡利库。所有申报计划报仓库汇总后,由仓库集中核库,包括现库存数量和计划要求数量缺口。③物管科计划员编制矿当月物资计划。计划员根据物质的库存数量,再平衡生产单位需求数量,编制当月物质计划。④报相关业务部门和矿领导审批。以计划预审会的方式,由供应科、各申报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以库存作为参考对物资申报计划进行商议。⑤向上级供应公司上报。⑥组织货源。上级供应公司应根据物资申请计划在价格、质量及货源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调研并组织货源。⑦物管科验收小组和上级供应公司联合验收。为保证验收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提高验收工作效率,必须做好验收的准备工作;核实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材质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装箱单、过磅单、发货明细表等手续是否齐全;保管员对实物的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工作。⑧管理员对照需求计划填写到货登记。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及时通知使用单位并作好记录。及时建立健全物资台账,做到账、卡、物三相符,提高管理质量。⑨物资入库后必须实行“四号定位”、“五五摆放”,标识清楚,合理堆放,做好“五防”等工作,从根本上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早防早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货物损失。⑩区队材料员网上申请,包括物资编号准确、名称规范、规格型号准确标准详细、注明品牌、计量单位统一、数量准确、注明使用地点和用途。{11}物管科网上审批。{12}交旧领新,物资出库。物资及时准确地发放是物资仓库管理的最终任务,也是物资部门监督用料部门按定额用料、节约用料的第一道关口,此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在物资发放时,保管员根据微机出库单据,如实发放,必须坚持按质按量迅速及时,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13}保管员网上确认。{14}保管员登记发料建账。{15}月度盘存。应有一套完善的盘点程序和盘点制度,分定期盘点和永续盘点,依据盘点程序和盘点制度对仓库的物资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做到账、物、卡三方面的数字相符,将盘点结果逐级上报领导,以便快速准确处理。{16}财务签收。账务管理不容忽视,我们应将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和信息化手段有机整合,发挥档案管理的综合优势。建立档案室,把各库每年的计划、帐薄、入库单、出库单、过磅单、采购批复计划、申报计划存根、盘点表、交接记录等分别存档,有存档记录和查阅记录;电子版本也应该有专机相应备份留存。
通过以上各环节职责分工,可以明确各环节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责任,同时对各环节人员如何工作做了明显界定,使各环节人员严格按照物资流程完成相应工作,同时结合计算机应用数据的统计,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2 物资流程精细化分工的效果
我们规范物资管理流程,就是杜绝任何形式的无计划领取行为,做到所有领取物资有据可查。管理员对库存物资定期逐条进行整理,全面掌握常用材料、配件的消耗规律。
物资管理流程避免了人为的疏忽和责任模糊造成的物资浪费和损失现象,更加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界定各岗位的职责和义务,使各岗位人员在工作中更便于把握和操作,利用各岗位把本岗位的工作做实做细。
通过物资管理流程的使用,对物资储备量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将储备情况向管理层上报,预防超储现象的发生,切实执行“零库存”概念,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降低物资损耗和浪费,大大提升了我单位物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丹,刘培国.煤矿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01).
[2]荆树栋,巩昭芬.谈煤炭企业内部物流管理[J].中国煤炭工业, 2008(11).
[3]刘抗.深化煤炭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8(01).
作者简介:
煤矿企业班组管理的探讨 篇7
1 班组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1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基层组织, 煤矿各种问题发生多在班组。因此,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同时, 先进的管理制度, 科学的施工方法、合理的劳动组织、完善的安全措施都要靠班组去落实, 因此, 班组又是煤矿安全管理的落脚点。
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坏, 是煤矿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 仅有领导和部分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还不够, 这一管理过程需要调动每位职工的参与的积极性, 每位职工的安全、每项工作的坏节都马虎不得, 否则, 煤矿安全管理就会毁于一旦。因此, 抓安全生产管理要着眼于班组, 功夫下在施工现场, 措施落实在岗位和具体操作人员身上。把安全任务逐级分解, 也就是最终由班组落实到每位职工, 每项工作的环节, 这样才能形成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1.2 班组是煤矿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环节
煤矿企业要做到安全生产, 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逐渐完善自身企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而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员工是载体, 班组则是组织落实和领导监管实施的基础环节, 只有每个班组落实到位了, 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煤矿的规章制度才能落到实处。所以抓好煤矿班组管理, 是煤矿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环节。
1.3 班组是煤矿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
煤矿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 如煤矿的各项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最总要通过班组来实现, 生产中的大量信息数据要靠班组来提供, 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经营的成败。
如果把一座矿井比作一台机器的话, 那么班组就像一台机器的一个个零件, 只有保持每个零件完好无损, 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安全管理离不开班组, 班组是煤矿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
1.4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活力的源泉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执行者, 是最基础管理单位。看一个煤矿企业是否具有吸引力, 首先看班组管理有没有观念的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保持班组活力的源泉。安全管理都是在班组不断创新的活动中提炼出来的, 有了班组的吸引力, 才会有安全管理的提升, 才会有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了煤矿企业安全标志, 煤矿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就会大大提高, 就会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 激发职工的工作的成就感, 让班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勇敢的面对每天的各种挑战, 那么职工就会快乐地工作, 在挑战中不断进步。
2 新时期对煤矿班组管理的要求
班组长是煤矿最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处于兵头将尾的地位, 既是生产者, 又是管理者。煤矿企业如果没有一大批优秀的班组长, 那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措施就很难得到落实。班组长作为生产者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班组长作为管理者, 必须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所以一名优秀的班组长除了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职业技能外, 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思想文化素质、基本的管理艺术。
煤矿班组管理的关键在于班组长的人选。煤矿企业的优秀班组长, 除了自身应具备的高素质外, 还应具有驾驭班组的能力带出遵纪守法, 文化素质较高, 技能水平较好的员工, 让从这个班组走出的员工, 都能创建自己的优秀班组, 续写优秀班组的团结、向上的精神。
“黄埔班组”——白国周班组, 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白国周。他书写了当代煤矿工人“传奇”的班组长, 不但带出22年安全生产的班组, 而且培养出13名优秀班组长。这些班组长也带着各自的班组续写着安全班组的“神话”。
3 班组管理的有效途径
3.1 抓好思想教育, 提升员工自身修养
结合煤矿安全面临的形势, 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求每位职工从实际出发, 发挥一技之长, 力争岗位成才, 通过勤学多练, 努力成为煤矿生产所需要的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法制教育, 将一些与广大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劳动法、安全法、煤矿三大规程 (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等法律、法规知识, 由班组长组织学习并监督抽查, 使广大员工能够知法守法, 增强法制观念, 养成按章操作、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3.2 抓好班组日常管理, 完善班组管理制度
根据班组成员的岗位责任, 针对性的组织班组成员“一日一题”的学习内容;结合生产实际, 现场考核技术操作水平, 评定优秀员工;抽查《员工的学习素质提高笔记》, 进行综合评定与员工的工资奖金直接挂钩;建立健全煤矿班组培训制度, 完善班组管理制度。
3.3 坚持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 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 是直接检验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办法, 通过表彰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等活动, 带动班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班组要积极推荐班组成员参加各项业务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结合岗位练兵活动, 提高班组成员的整体素质。
3.4 严格班组考核, 建立奖励员工机制
严格班组考核, 将班组管理好坏与区队评优评先联系起来、与矿相关的各级领导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严格兑现奖罚, 形成动态考核, 进而把班组管理层层传递, 使领导有责任、干部有压力、员工有动力。提高班组长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 对优秀班组长给予培养和选拔机会, 落实提职、晋级、奖励政策。
3.5 美化工作环境, 关心职工生活
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 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 为职工办实事, 改善职工生活水平, 增强企业凝聚力。一个好的、文明的环境, 能够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能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 班组安全管理强调人性化管理不能刚性化, 要充满人性化的温情。只有注重刚性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完美结合, 才能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推动班组健康协调发展, 不断丰富其内涵, 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动力源泉。
摘要:班组是煤矿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班组是煤矿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环节, 班组是煤矿安全管理活力的源泉。班组长是煤矿最基层单位的负责人, 处于兵头将尾的地位, 既是生产者, 又是管理者。必须加大班组长培养和选拔, 加强班组管理, 促进煤矿又好又快发展。
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初探 篇8
在管理工作中, 管和理是互相辩证统一的, 管是将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实践中的过程, 理是对实践过程进行优化和提高效率的过程。管与理二者互相支撑, 互相统一。管是指向性的落实和安排, 理是目的性的疏导和改造, 因此, 管理工作既要形成指向性的策略目标, 又要有目的性的实践操作过程, 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敢于对管的指向性进行修正和简化, 用理的实践经验强化管的目标, 用管的理论突出理的效果。就拿我们煤矿的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事例来说吧, 大家都知道, 煤矿的工作环境差, 员工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很多领导干部是在基层的打拼中靠真本事干出来的, 所以在煤矿管理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领导干部只会“管人”, 不会“管理人”的局面。在安全生产过程中, 当部属或员工犯有过失时, 煤矿干部往往暴跳如雷, 方法过于简单粗暴, 不能针对事情讲清道理, 事后更不会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 有时候管与不管随着管理者的心情变化, 管理者想管的时候, 狠抓现场并且态度严厉, 而当其不想管理的时候, 则针对一些问题不闻不问, 亦或只是现场问问, 事后变没了音讯。更有甚者, 有的领导干部为了逃避责任, 在接受任务时拈轻怕重, 而对于一些连基层小班工人当场就能完成的任务, 区队干部在接受领导安排时, 往往要跟上级领导讲条件, 找理由, 甚至借口拒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明, 只“管”不“理”, 不对任务进行跟踪梳理, 对广大干部造成了不良后果。
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 有很多员工常常错误地将企业内部的制度规范作为企业的主要管理因素, 而对于人员的主观因素, 却常常被忽略, 事实上, 管理是企业工作人员和管理手段的结合过程, 只有企业工作人员对管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实践和落实, 理才会能更有效的促进管的目的更好地实现。管和理就是一柄双刃剑的两个剑刃, 在管的过程中, 理的不通畅会导致管的效率降低, 而在理的过程中, 不及时为达到管的目的扫清障碍, 则理将会诱发管的危机。在煤矿管理工作中, 一方面要强化管的严肃性, 要管到位, 抓具体, 另一方面又要发挥理的人性化, 要调动人员对管的指向性的认可和理解, 为管提供人力支撑。因此, 才会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在煤矿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通常只注重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监管和约束, 而在平时对员工的指导和思想关注一定程度上缺乏具体的长效指导和培养, 通常只是在对制度因素的利用和落实, 缺少在员工主观意识中抓深层次的落实和激发员工的主动意识。要在管理中利用好人文因素, 发掘人的潜能, 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只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 对员工进行一番严厉处罚或者教育, 而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多的关注, 往往会刺激员工滋生逆反心理。有经验的煤矿管理者都知道, 当遇到违章的工人, 如果严厉批评一顿而置之不“理”, 就会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埋下隐患, 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与此相反, 如果对这样的工人进行双向管理, 做到有“管”有“理”, 即抓好典型的批评教育又做到事后的跟踪反省, 做好善后工作, 及时消除工人叛逆情绪, 清除管理隐患, 这样的管理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管”其实不单纯是领导监督, 见“违”就罚、严防死守的“围堵”行为。在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 要突出人的重要作用, 对于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围绕人的作用发挥为主导, 要发挥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预防作用, 而不是实践中对违章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督促的手段。煤矿企业中的管理工作更像一张安全网, 对于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作业人员来说, 应该能够做到在事故隐患发生之前将危险源与员工隔离开来, 而不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现场去对安全隐患进行围追堵截。在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要善于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激发员工的主动意识, 自觉服从管理。
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 要善于发挥心理干预和文化影响的作用。在管理中对于员工的心理干预, 主要是在管理方法中理清关系, 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和交流, 在心理机制上影响员工对于管理工作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在煤矿管理工作中还要善于运用人文因素对员工的感染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创新工作方式, 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通过内部文化使员工自觉增加对企业的感情和认知能力, 从而是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得到员工的重视, 使企业在管理中做到尊重员工, 使员工愿意接受管理, 甚至主动发挥潜能, 继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和效果。
在煤炭企业管理工作中, 还应重点注意管理过程的协调性。由于煤矿企业的大部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工作条件艰苦, 作业环境相对与其他行业较差, 因此, 在管理工作重要发挥好管理者的协调作用, 对于具有一定工作压力的员工进行管理, 应注重对其进行情感交流, 在内心深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利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管理意图,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真心沟通, 不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员工主动参与煤炭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 管和理是企业的两根支柱, 一根制度支柱, 一根精神支柱, 两根支柱要齐头并进, 方可发挥企业管理的最大效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工作已逐渐告别原来的传统管理方式, 已由简单粗放逐渐向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人性化化过渡。因此, 探讨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工作方法, 对于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思考 篇9
1“人本管理”概念
“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 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前提下, 注重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企业实施人本管理战略, 就是首先确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然后以人为中心, 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人的工作热情, 以这种方式进行企业管理, 力求以最低的消耗换取最多的产出, 通过实践工作来磨练人的意志和体力, 提高其智力。人在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能磨炼自身的品格、意志, 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 增强体力, 从而获得除生存需要以外的全方位的发展, 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 充分认识煤矿企业人本管理的重要性
煤矿企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 受产业自身条件及客观条件的限制, 多数煤矿企业都建在偏僻的山区或山沟中。工作条件差, 劳动强度高, 且一般比较危险, 不具备较好的文化娱乐设施。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 煤矿企业人才济济, 从各类各层次院校的毕业生分配到煤矿工作的为数不少。但自从实施了市场经济开始, 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度下滑, 员工的薪资水平也随之下降。这种客观现实的反差所产生的矛盾心理和社会对煤矿企业及其人员的歧视, 致使煤矿企业人才大量流失。这些充分反映了煤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要求生存、求发展, 必须改变现状, 开展人本管理工程。随着国有煤矿企业的深化改革和发展, 煤矿企业加快了现代化、规模化的进程, 基本形成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市场的竞争, 也给煤矿企业增强了活力, 带来了机遇。特别是我省通过云南煤炭行业的整合, 增强了煤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大对私挖乱采的专项整治, 以及全国性煤炭需求量的增加, 煤炭价格逐步上调, 基本无货款拖欠现象。煤矿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根本性好转, 煤矿员工的收入有所增加。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煤矿企业要谋求企业发展,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人本管理战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3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的途径
3.1 建立健全人本管理机制
3.1.1 动力机制。
实施利益激励机制, 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煤矿企业, 利益是员工工作的根本动力, 因此, 一定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确定合理的工资差别, 力求使每个人的收入与他的实际工作相称。其次是实行弹性工资制, 使员工收入与煤矿企业的实际效益紧密相连。另外在收益分配上引入竞争机制, 并通过竞争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化。同时以工资为杠杆, 引导煤矿企业员工, 想办法、积极参与解决煤矿企业中所面临的难题和关键问题, 对解决这些问题作出显著贡献的人, 加大奖励力度, 形成煤矿企业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
3.1.2 压力机制。
应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因为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 使人有一种危机感, 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 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的力量。所以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 要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而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 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3.1.3 约束机制。
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会对人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尤其是煤矿企业, 领导干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和相关法规, 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全身心投入到煤矿事业中。同时,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让制度管人, 并形成企业的强制约束力。其次, 倡导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规范, 进一步提高煤矿员工的精神境界, 使企业的强制约束力和自我约束力、社会舆论约束力转化为煤矿员工的自觉行为。
3.1.4 保证机制。
除法律保证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能够正常生活。同时, 建立企业福利制度, 因为企业福利也是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3.1.5 选择机制。
改革用工体制, 实行用工上的双向选择。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 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员工的权力, 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同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 有利于建立煤矿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3.2 开展人本管理工程
3.2.1 行为规范工程。
煤矿企业由于长期以来管理不到位, 相当一部分员工纪律松驰, 一部分企业甚至出现秩序混乱现象, 所以, 当务之急是“严”字当头, 强化管理。
3.2.2 精神风貌工程。
通过各种精神激励手段, 振奋员工的精神。组织开展好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倡导讲文明、树新风, 争创八星级文明户等活动, 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
3.2.3 环境影响工程。
进一步加快煤矿企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进程,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改善煤矿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加快矿区绿化、美化建设。
3.2.4 煤矿员工培育工程。
全面提高煤矿员工素质, 不断培育员工成长和进步, 这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为使煤矿员工适应现代化、知识化的发展要求, 必须研究和制定员工培训的中、长期计划, 并保证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3.2.5 煤矿企业形象工程。
随着煤矿企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煤矿企业必须创造出自己的主打产品和品牌, 加上自己过硬的员工队伍和服务信誉度, 树立起企业的整体形象。
3.2.6 凝聚力工程。
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但组织凝聚力不仅与物质条件有关, 更与精神条件、文化条件有关。所以, 煤矿企业在健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这些物质条件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企业的目标、道德、精神、风气、形象等精神文化的建设, 这也是巩固和发展组织凝聚力的根本。
3.2.7 煤矿企业创造力工程。
煤矿企业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鼓励员工开拓创新, 探索工作中的科学改革, 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同时组织员工不断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去研究市场的新变化、技术的新动向, 研究市场经济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4 人本管理目标
4.1 建设一支文化素质较高, 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驾驭市场能力的高层次管理队伍。
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学历层次全部达到大专以上, 其中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占50%以上;全部具备中级以上职称, 其中高级职称占40%以上;重点培养引进一批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多种经营的高层次企业管理者。
4.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 五年内需引进煤电、煤焦、煤化等专业方向的大学本科生1000名以上, 其中硕士50名以上, 博士10名以上;适量引进一批高科技人才;建立一支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4.3 加强人才培训。
与高校合作, 委托培养600名企业急需的本科层次的技术人员, 每年对300-500名管理人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培训;利用平煤技术学院等教育培训基地, 每年培养2000名以上技术工人, 80%以上员工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使技师的比例达到技术工人的5%, 高级技师的比例达到技师的20%, 并做到技术岗位全部执证上岗, 形成高、中、初级合理配备的技能人才队伍;重点每年培养30名具有两种以上专业知识的能独立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对科技前沿课题进行研究创新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4.4 搞好人才开发, 盘活人才资源。
建立集团公司内部人才库系统, 掌握人才动态, 并与社会人才市场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按照“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不求所在, 但求所用”的原则,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推行“柔性流动”和“人才共享”模式, 通过调入、聘用、兼职、合作、技术入股、技术转让、人才租赁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 加强博士后活动工作站建设, 广泛吸纳行业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 对高级人才采取重薪引进, 对特殊贡献人员实行重奖, 对有前途人员选送培训进修。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 实行人才分类管理。体现因才施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全面推行落实全员聘用合同制和职务聘任制, 建立风险与利益对等的、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分配制度, 体现人才价值, 积极推行“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年薪制”、“协议工资”、“贡献工资”, 奖励期权、股权等多元化分配方式。有效激励人才。
4.5 优化人才结构, 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通过培养、引进和合理配置,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要达到二万五千人以上, 占全部员工的20%以上, 其中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 非煤产业和煤炭加工利用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超过50%, 具有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 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所占比例达到15%以上;实施“313”人才培养工程, 使省部级以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0人, 市、集团公司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达到100人, 矿处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达到300人。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平煤集团要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要靠人才。
论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管理 篇10
生产部门, 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部门, 其主要目标是在完成生产产量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生产安全。其管理的方式主要是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由于生产人员具有规模大, 操作性强, 统一协调分工等特点, 在工作时必须保证步调整体一致, 统一配合来完成工作任务。其工作流程必须是规范化、简单化、制度化的, 工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步骤来完成工作任务。同时, 由于生产岗位工作人员众多, 很难仅仅通过管理人员的协调达到顺利的执行, 所以需要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来协助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生产工作面在发生任何生产异常的情况都可以很快通过信息网络来传达到领导层, 并且通过信息数据库快速调出曾经类似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达到迅速的解决问题, 节省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在标准化工作流程完善的企业, 较低层次的管理者面对的通常是熟悉的和重复性的问题, 即结构良好的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是进行程序化决策, 依靠诸如程序、规则, 或者组织的政策来进行决策。随着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的上升, 就会面对的问题通常具有更多的结构不良的特征, 因为低层管理者通常自行处理那些程序化的决策, 而把不寻常的和困难的决策问题交上级来解决。程序化决策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高层管理者会将程序化的决策授权给下级来处理, 从而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处理那些更困难的问题。而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一是通过对比计算机连续跟踪各项指标而随时计算出的数据图能够很快地提前发现异常值, 防患生产事故于未然;二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某个生产单位暂停工作时, 可以快速的了解其他单位的产能, 均匀地把生产任务合理地分配出去, 保证最终产量的保质完成;三是通过计算机数据库中的生产问题累积和储存, 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计算机指令可以快速调出类似的解决方案, 节约排除问题的时间。以我国台湾最大的民营工业企业台塑为例:台塑以责任承包制的方式经营, 由承包者对生产经营负完全责任。工厂方面, 要求其每天向公司总部提供电子生产报表, 详细报告当日的营业活动情形。总部方面, 针对工厂的经营情况, 设立了一个极其精简的管理中心, 对工厂依照规定所填报的生产及营业活动情态表加以审核, 如有任何意见, 立即向工厂通报。管理中心的人员在计算机的协助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工厂生产通过计算机联机每天24小时运转, 每一小时之内如果发生任何生产异常, 都必须切实记载其发生原因的来龙去脉、实际修护所需的工时, 并和事先已经制定的, 且逐一设定编号的故障类别标准修护工时进行对比分析, 如有出入, 工厂则必须深入探求其原因所在, 最后再采取必要的改善对策予以排除。有关异常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过程, 都要由工作人员记载在生产异常情态表单上。工厂每天再把全厂发生的各种异常情态浓缩归纳成生产异常报告表, 传送到公司总部, 以利于及时采取各种必要的协助措施。也就是说, 工厂只负责生产;总部则协助其审查包括生产日报、生产异常情态单及生产异常报告表等在内的多份表单, 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监控工厂的运行动态, 并在异常情况下向工厂提出必要的建议和协助。
辅助部门, 具有保障生产部门顺利进行的职能。其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其管理方式主要采用“试验田”方式和形成集思广益的状态, 充分发挥参与工作的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意识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一个不断吸收参与当事人信息反馈的开源状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正是参与者提供的意见才是最具有可执行性的。由于这类组织的规模化、集权化程度都较低, 部门工作人员和被服务对象对于管理的死角以及如何管理是最拥有发言权的, 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收集到他们的想法是管理者改善其部门管理效率的最好路径。比如, 管理者可以做一张流程化的工作表格, 形成“表单化”经营管理方式, 在问题解决前要填写一份问题信息登记表, 在结束时填写反馈建议表, 以能动性和效果性作为工作结果的考核。以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建立经济特区为例, 我国在进行改革之前, 先是选择沿海的一些小型城市作为试验点, 在试验点上不断完善和细微调整其运作模式, 在取得成功以后再开始大面积在全国范围推广。在集团公司的管理完善同样需要从一些不影响整体大局利益的小型机构开始, 通过反复论证其运作合理可行后再向全集团的相同职能部门推广。以食堂为例:可以先以某一家单位作为试点, 在满足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通过向其用餐者和工作人员不断征集意见的方式来获得改进服务质量的方法, 通过取证论证来调整协调满足包括值班经理, 服务人员和用餐人员三方人员的满意度。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对人员的管理, 如何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挖掘潜力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管理的根本所在。其管理方式主要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来解决。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良好的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员的素质, 从而渐渐地影响工作的态度和效率。在基层管理中, 由于工人群众文化层次的局限性, 需要通过漫画故事等简单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辅助传播企业文化。以“工人习惯性违章行为条例”为例, 可以以漫画的宣传方式展现在工人经常经过的地方, 比如道路两侧、食堂等。通过不经意地习惯性接触来引导工人向良好的工作作风方式转变。绩效考核主要是考虑各阶层工作人员的付出与收获, 在保障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前提下使工作效果达到最佳。考核指标要能够具体量化, 责任到事, 并且通过设计考核函数, 通过合理分配包括生产率、出勤率、工作满意度等权重指标来计算其报酬, 保证大多数员工的正当利益。
最后, 企业还可以考虑与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合作设立动态的科研实验室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民营企业富士康为例:富士康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设立纳米科技研究中心, 企业提供科研资金, 学校提供科研人员和技术。这样既能把先进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不断提高自己产品的性能和科技含量, 增加企业自主创新和竞争优势, 又能提前为企业储备一定的优秀人力资源, 降低招聘成本, 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煤炭企业同样需要与科研机构合作培养自己在煤炭深加工, 煤炭附加价值等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人才储备力量。
参考文献
[1] .文符蓓.经验、任务性质对审计中时近效应及其后续行动的影响.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9
煤矿企业管理精细化探析 篇11
【关键词】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加强措施
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效率相对低下,生产过程中也难免存在各种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那什么样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呢?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管理模式无疑更为科学有效,也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改善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就对煤矿企业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展开深入探讨。
1.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以管理促发展的必由之路
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这是由我国支持当前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的。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70%左右的比例,而且预计至2050年,支持经济发展的能源中,煤炭仍将占据50%以上的比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而且在今后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矿工业仍将是最为主要的能源支柱产业。
虽然煤炭资源的地位如此重要,但我国煤矿企业面临的外部条件却越来越严峻了,来自环保、资源、安全、节能、劳务等方面的政策和税赋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在因美国次贷而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随着世界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前一时期在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煤炭资源的价格不断攀升,如今却掉头向下,价格一路下滑。同时,在国内煤矿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煤矿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格局,加之我国资源税赋征收方式改革的推进,以煤矿为产业的资源性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只有不断通过加强管理内部挖潜,走精细化产业发展模式,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精细化管理推行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最为有的途径,更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在实践运用中,由于理解上的差异,以及不合理运用,难免会使之陷入误区。
2.1不顾企业实际状况盲目推行
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与企业的发展阶段有着必然的关系。并不是所有企业在任何时期均需采用取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应该以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为依据,对企业的管理方向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寻找最适合本企业当前最重要的管理需求,才是真正管理之道。企业的经营决策层,首先应该了解国际和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然后针对所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企业管理精细化所处水平,采取切合实际的管理决策和方向,而不是盲目推行。
2.2过分追求数据化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更多是以数字依据,但一味沉溺于数字,往往就会被数字假象所迷惑,而导致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决策并不是一个透明的过程,往往面临的问题是数字太多,但数字的真实性、有效性问题突出,往往是一些相互矛盾的数字同时出现,如何取舍、如何平衡,就是一门艺术。推行精细化管理一定要避免唯数据论,而应将所得数据与企业经营实际和相结合,才能使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更加科学,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精细化管理会导致管理内容越来越繁杂,过程越来越复杂,手续越来越繁琐,会降低效率。有时为了追求精细化,的确使一些可以跳跃的步骤变得不可缺少,但不断改进的精细化管理,正是管理流程和过程不断简化的过程,简洁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趋势。
3.提升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效果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精细管理的认识
煤矿企业精细管理的实践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推行,涉及每一位员工和岗位,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就必须统大家的思想,使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推行与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只有认识提高上去了,在精细化管理的推行过程中,才能形成合力,使精细化管理发挥最佳效果,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愿景提供有为支持。
由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相对复杂,危险系数相对大,吸引人、留住人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注员工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是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因此,管理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地、科学地利用各种管理要素,利用精细化管理为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激发他们的潜能,提升煤矿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3.2实施精细化管理关键在制度的健全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管理运转正常的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制度的健全是关键。
首先,应做好重点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不断完善。一是抓住经营管理的主要矛盾,通过取长补短来解决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要对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即针对可能造成重大风险的主要因素,通过合理授权与强化监督,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提高综合管控能力;三是应按照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对管理制度进行持续而有效的改进。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外在表现和保障条件。制度建设一促而就是不可能的,企业必须建立制度完善机制。一是企业应明确管理制度制修订的责任部门,由该部门负责管理制度制修订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改进。二是企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或方法,以保证制度修订、改进的质量,使改进后制度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
3.3精细化管理想要取得预期效果,执行力的强化是重要保证
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虽有好的制度,但因执行力不足而使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问题经常性地反复发生,这无疑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严重不良影响。要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解决好制度执行力问题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执行力意识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让员工牢记执行力就是企业制度发挥作用的保证;其次,企业决策层要以身作责,才能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再次,培养企业执行文化,用文化努力营造执行光荣的良好氛围;最后,还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检查是保证执行的重要环节。加强执行情况检查,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和员工要严格处罚,以切实达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目的。
4.结语
把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煤矿企业,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效果,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更优的经济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煤矿企业持续稳定经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科]
【参考文献】
[1]房红波.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研究[J].中国煤炭,2009(4).
浅谈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 篇12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资仓储,供应管理
1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状况
相当一段时间, 大多数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通常是采用“局、矿、区”三级供应体制。
(1) 物资计划工作。一般由需用单位按生产计划安排及相应的消耗定额指标要求提出物资消耗计划, 报矿供应科, 供应科汇总后结合本矿仓库的库存情况, 编制矿物资需求计划, 上报局供应处。局供应处根据各矿上报情况及总库库存情况, 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 编制全局物资需求计划。
(2) 物资采购工作。局供应处根据已编好的物资需求计划, 并按预先划分的采购权限, 分解采购任务, 再由有采购权的局供应处、矿供应科、区 (队) 的小库, 分头编制采购计划, 并分别实施采购及相应的结算等业务。
(3) 物资仓储工作。各采购单位所采购的物资到货后经过简单的验收, 分别存放在各自的库房。局供应处采购的物资通常存放在局总库, 各矿通常按需求计划提前将所需物资由局总库办理提货手续后运回并存放在矿仓库。各直接生产单位从矿供应科办理提货手续将物资领出后存放在小库。
(4) 物资发放工作。局供应处及矿供应科等物资管理部门, 通常是按生产单位提出的需用计划在办理相关手续后直接发放物资。使用消耗由各生产单位自行控制, 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物资则分别存放在各级库房中。
2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煤炭企业的三级供应体制, 导致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对煤炭企业竞争能力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主要有:多头管理, 多头采购, 层层设库, 责任不清;库存物资资金占用量大;采购不规范, 采购成本及流通成本高;储备不合理, 易形成库存积压;各单位各自为政, 互相之间难以横向调拨物资, 在出现生产急需时难以保证;内部相对封闭, 供应信息沟通不畅, 物资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在多数煤炭企业, 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还依赖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 有些单位即使有了计算机, 由于各种原因也只是打印报表的工具而已, 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 管理效率低下。
3 现阶段加强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物资供应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
目前, 国有大中型煤矿应该采用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运行体制, 对物资采购进行比价、招标、定点等方式来保证物资的供应价格、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这就要求建立信息化物资管理控制平台, 根据煤炭生产企业需用物资的特点, 把计划管理、物资配送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成本和资金管理等纳入物资信息化管理中, 形成全面覆盖物资供应业务链的管理系统达到全面跟踪物流业务过程的目的。而且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联网查询来监督业务过程, 加大职能部门依据计划进行业务活动的责任, 减少管理成本。通过信息联网管理建立供应商协作关系, 实现“代储代销”、“零库存资源配置”, 降低资金占用, 优化平衡库存资金。
3.2 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为了准确掌握煤矿生产物资总需求, 合理组织货源, 有效使用流动资金, 发挥规模批量采购优势, 努力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工作。物资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部门管理工作的基础, 它是依据仓储量、用量、渠道、价格等制定的, 通过计划管理, 发挥物资供应部门的主要渠道优势, 规范市场主体物资计划采购行为, 提高供应环节的经济效益, 及时均衡地保证煤炭企业生产的物资供应, 实现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通过计划管理, 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和供应, 加强归口管理、净化采购渠道。
3.3 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
采购管理是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一环, 做好采购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一是建立规章制度。要以“计划严谨, 采购及时, 质量保证, 价格合理, 降低成本, 保障供给, 堵塞漏洞”为主要目的, 制定比较完整、科学、规范、合理的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强化内部监督和管理。二是要规范采购, 控制采购成本。物资采购环节应当以管理价格为中心, 对价格实行分级分权管理, 比价是物资采购流程中的关键, 合理的比价是建立在庞大的价格收集, 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 加强市场和资源调研, 根据不同时期的货源情况和价格走势, 采取不同的对策采购。大宗物资采用招标采购, 坚持“先厂家, 后批发;能批发, 不零购”的原则。零星物资采用“质量第一, 货比三家”的原则。三是加强对供应厂商的管理。通过对供应厂商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比较, 选择生产质优、价廉、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厂商, 建立供应商档案, 资质评定等, 结成长期的供需合作关系。
3.4 加强物资仓储的管理
仓储工作是抓好物资的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和出库、库存盘点、报损等管理, 要积极创造与物资吞吐量和高技术产品相适应的仓储条件。一是仓库保管员在认真做好物资入库验收的同时, 要对物资的品种、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等情况做到准确无误。对各类物资要求做到合理摆放, 切实做到收、存、发快捷, 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领用发料制度, 检查审核凭证手续是否齐全准确。认真地做好仓库物资的日清月结, 每月盘点, 年终清查工作, 做到账、卡、物、资金相符。二是加强超储积压, 报废物资的处理。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的采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使用的机电设备不断更新, 新工艺、新材料品种数量不断增多, 若采购管理不当, 就会造成大量多余的库存, 甚至会造成超储积压报废, 从而导致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和增加管理成本。为进一步减少库存, 盘活资金, 对已发生的超储积压、报废物资需制定相关的处理办法及措施, 比如要了解相同企业是否还用, 积极地利用报刊、网络渠道发布信息进行外调或串换物资。
3.5 加强生产部门的物资管理
各生产部门根据当月生产计划, 对物资领用计划进行严格审核, 避免物资领用过程中多领、重复领用物资的现象。同时, 要制定物资消耗考核办法, 对各生产部门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做到“三到位、一及时”, 即现场管理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兑现及时。还要加强对废旧物资的修旧利废工作。煤炭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大量物资修理后还可再次利用, 对不同物资的回收、修理、复用的进行奖励, 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实现降低煤炭生产的物资消耗, 节约资金的目的。
3.6 物资供应管理的发展方向
当前物资供应系统存在人员少, 工作量大, 生产任务急等困难, 如何有效的提高物资采购工作效率,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廉政建设, 确保新形式下煤炭生产对物资供应的更高要求, 应大力推行电子商务, 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一可以扩大比价范围, 提高采购效率, 降低采购成本。可以突破传统物资采购模式的各种局限, 扩大采购比价范围, 由货比三家到货比百家、千家, 大幅度降低采购费用,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物资采购工作效率。二实现物资采购过程公开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物资采购过程, 实现对物资采购过程中业务操作与结果的适时监控, 使采购工作更透明更规范。三物资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采购业务操作必须按照软件规定的流程进行, 否则无法通过, 可以大大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
【煤矿企业行政管理】推荐阅读:
煤矿企业预算管理08-16
煤矿企业计划管理11-03
煤矿企业经营管理05-16
煤矿企业的储备管理05-20
煤矿企业物资流程管理09-15
煤矿企业财务管理11-01
煤矿企业班组管理论文11-24
谈煤矿企业物资管理05-15
煤矿企业生产成本管理05-21
煤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