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发现率

2024-10-21

缺陷发现率(共4篇)

缺陷发现率 篇1

培养新型员工

(1)提前储备。针对操作队所辖各变电站设备情况,在无人值班初期,安排所有人员进行变电站之间的大面积轮岗,使每个人都能熟悉所要维护的变电站。

(2)培训工作日常化。每月由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变电处统一拟定培训大纲,操作队和集控中心组织全部职工进行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全处员工轮训一次,培训结束分理论、实践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允许上岗。

(3)强化激励,提高工作责任心。变电处在由常规站向无人值班站转换过程中,制定出台了多项激励制度,比如在职称评定、技能升级等工作中,明确多方面的加分激励,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2 完善各项制度

(1)完善制度。在执行集团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有关规定制度前提下,变电处制定出台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无人值班变电站集控中心监控信息规范(试行)》《集控中心运行规程(试行)》《变电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操作队管理制度汇编》《变电处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变电处月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变电处关于无人值班变电站值守人员管理的补充规定》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

(2)及时补充。针对无人值班后设备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讨论出台了《变电处远红外成像仪使用要求》《变电处超声波检测规定》《生产信息系统维护使用规定》等新装备使用条例,并组织培训。对设备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导日常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统一标准。明确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巡视时间周期、巡视标准,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缺陷管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日常工作有了统一标准。

3 实行设备信息化管理

(1)配置新型运维设备。榆林电力分公司变电运行处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已达46座,设备种类、型号繁杂。针对设备运行需要,给各操作队配备核对性充放电设备、超声波检测仪、远红外成像仪等在线检测装置,依靠科技装备切实提高设备缺陷发现率。

(2)充分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全部变电站设备的型号、生产厂家、技术参数等情况进行统计,数据资源共享,便于学习及维护。

(3)设备的缺陷记录实行网络闭环管理。给各操作队每个班次均配备笔记本电脑,便于其巡视现场发现缺陷能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上报,能实时追踪处理情况,并指定专人对缺陷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实现设备缺陷网络流程化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缺陷管理水平,确保每项缺陷都能及时发现并按要求处理。

(4)优化技术方案。对监控系统中的信息采取分类、分层、分屏管理的手段,减少监控信息系统中图多、刷屏多、电网事故中的重要信息被覆盖、次要信息被淹没等现象,确保重要信息能够正常显示。集控中心、无人值班变电站信息通道增设双通道,保障通道畅通、信号正确,有通道异常情况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保证正常运行。

4 优化工作流程

(1)合理规划巡视线路。各操作队根据各自辖区变电站的分布情况,合理制定了设备巡视路线,提高人员和车辆的利用率。

(2)分组管理变电站。操作队内设立各站专责人,在做好常规巡视的同时,对专责站进行细巡。

(3)分项进行维护项目。细化设备维护项目并分解到人,即每人在做好常规巡视的同时,对自己的专职项目在巡视中加强。

5 效果检查

通过近年来对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中的这些创新方法的实践,变电处运行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规范了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管理,使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在技术和资源优势方面得到了发挥,实现了紧急和重要缺陷100%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一般缺陷发现率也大幅度提升,通过设备缺陷的早期发现和控制,减少设备停电时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降低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 篇2

九江500 k V变电站新建工程全站主接地网是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极构成的复合地网,全站接地网连接方式设计采用放热熔焊,在以往变电工程中,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普遍居高不下,本工程中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以降低放热熔焊焊接缺陷率,提高本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1]。

1 调研分析及目标值确认

1.1 调研分析

通过对以往已经投运的变电站工程的放热熔焊焊接质量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以往变电工程的焊接缺陷率普遍较高,大部分超过10%,而平均缺陷率也达到了10.5%。

放热熔焊接点缺陷统计见表1。

1.2 查找症结

对已运行的某变电站出现放热熔焊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做了分类统计,见表2。

如图1 所示,放热熔焊焊接点主要缺陷是有气孔、夹渣等缺陷以及焊接头表面不光滑。

1.3 目标值确认

从图1 中可看出“A”、“B”两项发生的比重为62%、23%,两者共占累计比重的85%,是影响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高的症结所在。通过对现场作业人员综合能力评估,并根据现场作业人员特征,得出作业人员解决“A”、“B”症结能力为70%,即10.5%-10.5%×85%×70% ≈ 4.25%,确定5% 为目标值。根据以上分析,将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降低到5% 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

2 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缺陷的主要症结,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导致每一条症结展开深入分析,具体关联如图2、图3 所示。

通过原因分析收集了6 条末端因素,并逐条对末端原因进行确认,找出主要原因。

2.1 焊接模具为不合格产品

验证方法:检查以往工程工器具进场报审文件和制作的试件试验报告。

验证过程:调查在建变电站工程工器具进场报审文件和现场工器具使用记录,如表3 所示。

确认结果:焊接模具检测合格证明和制作的试件试验报告合格并通过监理审查,因此,焊接模具不合格非要因。

2.2 焊接模具未进行烘干、焊接模具清理不到位

验证方法:调查在建工程的模具使用情况。

验证过程:通过调查在建工程的焊接模具使用情况发现,焊接模具施焊前,未采用专用工具进行烘干,且模具清理不到位,导致焊接成品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放热熔焊焊接质量。

确认结果:焊接模具施焊前未采用专用工具烘干且未进行专门清理,焊接模具未进行烘干、焊接模具清理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2.3 模具底部未采用专用垫片

验证方法:调查在建工程的模具底部专用垫片使用情况。

验证过程:通过调查在建工程的焊接模具专用垫片使用情况发现采购的焊药中,有的未提供专用的垫片,导致焊药下料不均匀,从而导致焊药熔化堆积不均匀,易导致焊接缺陷[3]。

确认结果:焊接模具底部未采用专用垫片,导致焊药下料不均匀,模具底部未采用专用垫片是主要原因。

2.4 焊接材料未进行清理及打磨

确认方法:调查以往工程及在建工程的焊接材料在施焊前是否对焊接材料进行清理及打磨。

确认结果:部分工程中放热熔焊焊接材料施焊前,并未进行打磨清理和打磨,影响焊接质量及外观美感,焊接材料未进行清理及打磨是主要原因[4]。

2.5 待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未进行固定

验证方法:检查待焊接材料施焊时有是否进行固定。

确认结果:对在建工程的待焊接材料在施焊时是否进行固定调查发现,部分待焊接材料施焊前并未按规定进行固定,造成焊接时的不便,影响放热熔焊的焊接质量,也损害焊接点外观美观。待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未进行固定是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逐条确认,找出导致“放热熔焊焊接缺陷”的主要原因如下:

(1)焊接模具未进行烘干、焊接模具清理不到位;

(2)模具底部未采用专用垫片;

(3) 焊接材料未进行清理及打磨;

(4) 待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未进行固定。

3 制定对策

1) 针对焊接模具未进行烘干、焊接模具清理不到位,采取的对策是焊接前对每一个模具前进行干燥、清扫;

2) 针对模具底部未采用专用垫片,采取的对策是在模具底部配备专用垫片[5];

3) 针对焊接材料未进行清理及打磨,采取的对策是采用专用刷子对焊接材料进行清理及打磨;

4) 针对待焊接材料施焊过程中未进行固定,采取的对策是采用木方对焊接材料进行固定。

4 现场实施

针对上述的四个对策,在九江500 k V变电站新建工程采用上述放热熔焊接方法在一次班组中推广展开执行,实施效果如下:

(1) 模具烘干。根据要因一分析及现场施工情况,先对模具进行清理,清理后再用烘干器对模具进行烘烤,保证模具干燥、无杂质。

(2) 专用垫片。经过对要因二确认及现场情况,现场采购的焊药中带有专用垫片,放置于模具底部,使得焊药下料均匀,使焊药熔化堆积均匀,以保证放热熔焊焊接质量和外观质量。

(3) 清理打磨。施焊前采用专用刷子对焊接材料进行清理打磨,使用烘干器进行烘烤,保证焊接材料表面光滑无杂质,以提高放热熔焊焊接质量,提升焊接点外观美感。

(4) 模具固定。焊接材料施焊时必须保证可靠固定。施焊时,采用木方对焊接材料进行固定。确保焊接时焊接材料与模具之间保持平整,以保证焊接的质量及观感质量[6]。

5 效果检查

在九江变电站实施后,再次对影响放热熔焊焊接缺陷率的各因素及整体缺陷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如图4 所示,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及焊接头表面不光滑已经降为次要原因,原来的主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全站共有放热熔焊点共计4 200 个,在对策实施后发现有缺陷的放热焊接点共计126 个,整体缺陷率为3%,达到既定目标5%。且通过排列图可知,症结的主要问题“有气孔、夹渣等缺陷”和“焊接头表面不光滑”现分别只占总关联因素的12.5%、12.5%,两者只占25%,已降为次要问题。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有效的缺陷防治措施,并在九江500 k V变电站新建工程推广实施,从实施效果来看,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措施,对于有效降低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具有较大的现实及推广意义,对于提高变电工程中接地网的可靠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摘要:针对变电工程中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高的现象,从焊接模具、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其产生原因,并对主要末端原因制定相对应的措施,经九江500 k V变电站新建工程中推广实施,该相关方法及措施有效降低了放热熔焊焊接点缺陷率。

缺陷发现率 篇3

过程性能模型(Process Performance Model,PPM)是CMMI4级过程域“组织性能管理”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一项或多项过程或工作产品的可度量属性的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它根据选定的过程或子过程,通过分析组织内长期积累的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开发[1]。过程性能模型被用来预测选定过程的性能,比如项目进度、成本及质量状态等,从而为项目计划及监控提供调整或决策依据。

从QCD角度划分,一般以缺陷密度、生产效率、成本及进度偏差、顾客满意度为监控和预测目标来建立过程性能模型。最好的过程性能模型就是利用企业自己长期积累的历史数据回归出来的模型。笔者结合在软件企业的CMMI4及CMMI5级高成熟度组织的改进实践,将重点探讨如何建立以缺陷逃逸率为监控和预测目标的质量过程性能模型。

1 缺陷逃逸率

缺陷逃逸率指软件产品发布后发现的缺陷数量与该软件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发现的所有缺陷数量之比。缺陷逃逸率通常用来衡量软件开发团队及测试团队对软件质量控制的水平。在很多软件外包行业,客户通常用缺陷逃逸率评价软件开发能力。

表1为某项目的缺陷注入移除矩阵[2],基于该矩阵,可以得到缺陷逃逸率(简写为DER,Defect Escape Rate)的计算方法。

其中i为缺陷注入阶段,根据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定义不同,可分为需求开发、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阶段。j为缺陷移除阶段,缺陷移除的手段主要有评审及测试,所以此处j可分为需求评审、概要设计评审、详细设计评审、代码评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以及系统测试等几个阶段。如果某一个阶段不能100%移除缺陷,则必定有部分缺陷漏出到下一阶段,最终漏出到客户的缺陷数量就是缺陷逃逸数量。

2 缺陷逃逸率预测

实际开发中,项目结束前难以得到缺陷注入的整体数据。但是对于高成熟度组织来说,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不难得到缺陷注入能力,从而基于缺陷注入能力以及缺陷注入目标数据得到缺陷逃逸率公式,通过合并移除缺陷的开发阶段以达到简化输入的目的。公式变换如下:

式(2)中,DIRB为根据历史数据识别的缺陷注入能力(基线),DERInDesign为设计阶段的缺陷移除率,DERInCoding为代码阶段的缺陷移除率,DERInTest为测试阶段的移除率。由于设计阶段及代码阶段的缺陷移除主要依赖于评审过程的执行,因此上述公式还可以继续简化为:

DERByReview为通过评审发现的缺陷移除率。

综上分析结果,只要建立评审及测试子过程的性能模型,即可预测出整体缺陷逃逸率。

3 过程性能模型建立

3.1 量化目标识别

将企业的商业目标逐层分解到可量化的质量及过程性能目标,是建立过程性能模型的第一步。缺陷逃逸率为客户考核企业的一个指标,因此将该模型对应的商业目标描述为“降低缺陷逃逸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经过层层分解,得到相应的质量与过程性能量化目标,再根据选定的质量及过程性能目标,选择对应的子过程。可以是一个子过程,也可以是多个子过程。建立的模型可以直接或间接预测相关结果,或者预测在开发生命周期中处于更下游的结果。表2列出了基于缺陷逃逸率的量化目标及子过程描述。

3.2 模型因子识别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缺陷移除率公式:

每个子过程与多个因子相关,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识别这些因子。因子分为可控因子和不可控因子两大类。可控因子是模型中需要识别的关键要素,通过调整可控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过程性能,从而指导项目开发和过程改善。不可控因子则代表过程实施的环境要素,是过程实施的制约条件,对过程性能的预测准确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3]。分析因子需要重点关注导致结果的根本原因及和结果相互关联的要素,通常使用鱼骨图方法或头脑风暴方法进行分析。针对设计评审子过程、编码评审子过程,经过分析得出可控因子为设计评审投入比例、设计评审检出效率、编码评审投入比例、编码评审检出效率;针对测试子过程,识别可控因子为测试实施投入比例、测试设计人员经验。表2的最后一列定义了该模型因子。

3.3 历史数据收集,数据质量评估

识别了模型的可控因子后,就要收集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初步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因子相关性分析、正态分布等。实际操作中,往往在建立PPB(过程性能基线)时,就已经完成了数据收集及质量评估工作。最方便的评估数据质量方法是观察法,通过对数据分布情况的观察,找出明显的异常点,分析异常点原因。图1为19个设计评审检出效率分布图,其中黑色圈出来的几个点与其它点相比差异较大,经过与相关执行者讨论分析,发现这3个点由于没有经过自查活动,导致评审的问题相对较多。因此,将这3个点提出后,数据大致在相同的范围内。依次类推,可以完成所有数据的评估,确保数据之间不会偏差过大。

3.4 历史数据回归分析

对每个模型的因子及预测目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自变量X与因变量Y之间的部分相关性[4]。回归方程拟合结果需要满足如下条件才能认定其有效。

(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需要从总体上判定回归方程是否有效,即R2和调整后的R2越接近,说明模型拟合得越好。两者的值越接近1,代表模型拟合越好。

(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当回归方程效果显著时,还需要判定回归方程中哪些自变量显著,同时将效果不显著的自变量删除,并优化模型。回归系数的显著性主要通过对应因子的P值来判断,如果小于0.05就说明自变量是显著因子[5]。

图2和图3为评审移除百分比模型以及测试移除百分比的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及调整后的R2基本有效,各因子的P值也证明了其显著性。回归方法如下:

评审移除百分比=设计评审工作量/总工作量*5.621 46+编码评审工作量/总工作量*6.275 48+设计评审检出效率*0.086 8+编码评审检出效率*0.313 14。

从这个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及调整后的R2基本有效,但因子测试实施投入比例0.31,不满足0.05的条件,不是显著因子。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况下,继续分析该子过程的因子是否还包含其它因子。如果分析后的结果没有改变,那么可以暂时认可该回归结果,待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对模型因子作进一步调整、分析及再回归。这里回归方程为:

测试移除百分比=测试实施投入比例*0.283 96-评审移除百分比*0.377+测试设计经验*0.112 76

4 过程性能模型应用

4.1 应用场景

前面论述了模型在预测缺陷逃逸率方面的作用,然而在实际项目中,过程性能模型应用是贯穿项目始终的。仍然以该模型为例,应用场景如图4所示。

(1)项目计划阶段。根据计划,设计评审投入工时、编码评审投入工时、测试投入工时与总工时的比例结果,使用模型预测缺陷逃逸率目标,如果低于预期目标(例如,70%),则调整上述计划结果,提高目标达成可能性。

(2)设计阶段。设计评审结束后,根据实际的设计评审投入工时与总工时比例结果,设计评审检出效率再次代入模型,预测目标达成可能性,如果低于预期,可以通过组织二次评审或者提高编码计划投入工时、提高后续的测试计划投入工时,以此提高目标达成可能性。

(3)编码阶段。与设计阶段思路一致,调整后续测试阶段计划。

(4)测试阶段。作为缺陷检出的最后阶段,将所有因子相关的实际数据代入到模型中。如果仍然低于预期目标,则考虑增加测试轮次降低缺陷逃逸率;如果没有更好的手段,则降低客户预期,提前做好应急预案。

4.2 实现方式

过程性能模型建立以后,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和预测,通过VBA将上述回归模型嵌入到Excel表中,形成可视化的过程性能预测模型。

5 结语

在CMMI模型中,仅对过程性能模型作了简要介绍,并未给出过程性能模型建立指南。笔者通过总结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立实用且适用的过程性能模型,以及如何应用模型指导项目开发的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成熟度组织建立有效的过程性能模型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CMMI PRODUCT TEAM.CMU/SEI-2010-TR-033-2010[S].CM-MI for Development,Version 1.3.

[2]ROBERT W STODDARD,DENNIS R GOLDENSON.Approaches to process performance modeling:a summary from the SEI series of workshops on CMMI high maturity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R].America:SEI Administrative Agent,2010.

[3]任甲林.术以载道-软件过程改进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391-396.

[4]王慧,周伯生,罗文劼.基于CMMI的软件过程性能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109-112.

内部审计缺陷发现及其处理 篇4

缺陷发现, 是指不应该出现的情况或行动, 包括未达到预想目标的制度、不恰当的行动、应采取而未采取的行动, 不应采取而实际上采取了的行动等等, 是对预期标准或即定标准的偏离。主要包括: (1) 不能令人满意的制度; (2) 业务处置不当; (3) 遗漏有关业务的处置; (4) 越轨或舞弊行为等。

形成一个重要的、可报告的缺陷发现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 这种技能会随着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而增加。内部审计人员在一个不断进行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个细小的偏差是相当容易的, 因为完美无缺的事几乎不存在, 而且一般的业务偏差采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就能发现。但要形成一个重要的、可报告的缺陷发现就需要具备较高的审计技能,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除了掌握常规的审计方法外, 还必须具备经营管理方面知识, 要将良好的经营意识应用到问题发现中来, 同时还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1) 考虑缺陷发生时所存在的环境。管理决策所依据的是当时的事实, 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仅因为自己得到了决策者当时不能得到的信息而不同意他们的做法, 不应该用审计判断代替管理部门的判断。 (2) 证明缺陷发现的责任在于审计人员而不是被审计人员。因此, 如果一项缺陷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证明, 就不是一项可报告的缺陷。 (3)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关注行为的改进, 但不够100%满意的行为不一定就是需要批评的行为。 (4)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发现, 确保所形成的缺陷发现无懈可击, 否则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或精明的审查。 (5) 不能因为偏见而把一种情况看成是有缺陷的。

二、缺陷发现的处理

(一) 缺陷发现的重要性程度

没有两次发现的缺陷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的缺陷发现意味着可能给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或风险, 其重要性程度不相同, 因而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1) 对一项非重要的偏差 (如所有机构都可能发生的记录错误) 不一定要写入审计报告中, 否则会损害它的效果。其一, 会遮盖审计报告中真正重要的发现;其二, 可能加深一个成见:内部审计师是挑刺儿的;其三, 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区分轻微的的瑕疵和严重的污斑。当然, 对不重要的差错也不应该忽略, 而应该与相关负责人讨论这些差错, 注意有无进行纠正, 将它简单地记录在工作底稿上, 但不要把这些轻微的偏差写在内部审计报告中。

(2) 对一项次要的缺陷发现应简明扼要地写入审计报告。次要的缺陷发现是指那些超过了人们常有的偶然性出错, 因而需要报告的缺陷, 它的重要性足以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 如果不予纠正, 将继续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它还不至于阻挠一个公司或它的部门实现其主要的目标。

(3) 对一项主要的缺陷发现应比较详细地写入审计报告。主要的缺陷发现是指那些使一个组织或它的部门无法达到其主要目标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动摇企业的根基。但主要的缺陷发现和次要的缺陷发现之间的界限是相当微妙的, 需要运用专业判断将它们区分开来。只有对各种缺陷和偏差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类, 才能区分哪些是引起或可能引起公司巨大损失的, 哪些是不太严重的, 才能合理确定如何向管理部门报告内部审计的结果。

(二) 缺陷发现的要素

每一个可报告的缺陷发现都应该包含某些要素, 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刻了解这些要素。缺陷发现的要素主要有:标准、状况、程序或惯例、原因、后果、结论和建议等, 如表1:

(1) 形成审计发现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标准”, 即明确管理部门希望达到的目的和目标, 以及所要取得的成绩的质量。标准可能是现成的, 如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8%。在接受标准前, 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把管理部门希望达到的目的和目标与制定该目标的基数、行业定额等对比, 评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如果管理部门没有现成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确定怎样才算合理的符合企业的标准, 但这样确定的标准必须征求被审查者的同意。

(2) 状况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观察、询问、分析、核实而查明的被审查业务的具体情况, 是业务经营实际达到的水平, 是审计意见和结论所根据的事实, 它是一项审计发现的核心。状况所包含的审计信息应该是充分的、有力的和相关的, 必须经得起任何责难。它必须能代表样本总体或被查的制度, 它必须是一个重要的缺陷, 被审计者必须同意所表达的事实。

(3) 程序和惯例是指已经确立的, 为实现目的和目标而执行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程序是管理部门的指示, 通常是书面指示;惯例指做事情的方法, 包括对的或错的, 它们通常和发现的状况有关。在形成一项审计发现时, 内部审计人员应设法确定程序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 所遵循的是怎样一种惯例。内部审计人员应确定的内容有:企业建立了什么程序, 是否得到了遵循, 是否采取了所有必要的步骤经济有效地完成了工作。程序和惯例的存在和执行与否, 可能就是要不要采取纠正行动的理由。

(4) 原因是用来解释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是用来说明现状为何会与标准发生偏差, 为何不能达到目的和目标。确定原因对于改善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分析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建议的纠正行动只可能治表而不能治本。每一项缺陷发现都可追溯到对期望值的偏差, 只有确定了偏差、明确了原因, 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5) 后果所回答的是指实际状况不符合标准以及阻碍经营活动达到其目的所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失。这些不利后果必须是重大的, 不仅仅是对程序的某些偏离。后果是一个可用来向被审计者和高层经理表明不利状况的成分, 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 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且这种损失会超过采取必要的行动来纠正问题所花的代价。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有能力分析出问题的后果。对一项活动的审计都隐含着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目的, 对经济和效率方面的问题, 后果通常应以金额表示, 对效果方面的问题, 后果通常表现为无力完成某些预想的或强制性的最终成果。后果是能够令人信服的, 它是任何审计发现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如果不把它充分地表达给管理部门, 采取纠正行动的可能性就不大。

(6) 结论回答的是需要采取什么纠正行动, 它是职业性的判断而不是对问题细节的陈述。结论应表示可能的、必须的行动过程, 并表明或隐含纠正缺陷的成果将超过它的成本。结论将数量化的后果作为跳板来表明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7) 建议表述的是管理部门为了纠正发生了问题的状况, 以及强化系统和控制应采取的行动。建议应当是积极的、有针对性的, 应当尽可能具体, 并指出谁来采取行动。审计人员所建议的措施只是一种可采取的措施, 不能表述为唯一的必须执行的, 否则就会使审计人员承担不必要的责任。确定状况、分析原因和后果是审计人员的责任, 纠正这种状况则是管理部门的责任, 审计人员应该清楚地说明选择某种纠正行动是管理部门的工作, 内部审计人员的建议只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三、缺陷发现及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 关注制度和内控的薄弱环节

最容易引起内部审计人员注意的缺陷往往是能引起大额有形损失的经济业务, 但缺陷还包括那些损失并不清楚地显示出来而又可能实际存在的制度和控制的薄弱点, 因为这种薄弱点往往存在持续性, 尽管损失的具体金额看不出来, 但对企业的危害更大, 更应该引起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视。

(二) 关注内审结论是否属实

有时被审计者可能不同意审计结论或解释, 但是不应该不同意审计结论所根据的事实。如果被审计者能确定内部审计人员所获得的事实不正确, 那样的一项审计发现就不能认为是恰当的, 因此必须对缺陷发现的状况作出恰当的估计, 应该及早与了解事实真相的人进行讨论, 在报告一项缺陷发现前必须采取一切步骤来弄清证据, 解决有关事实的任何争议。

(三) 内审人员应合理区分纠错建议和改进建议

纠错建议是指对违反公认的行为规则或标准而提出的改正建议。违反公认的行为标准就应该是一种缺陷, 凡属缺陷就必须予以纠正。改进建议是指某些可以接受的行为, 但由于对有关问题获得了新的知识而可对它有所改进提出的建议。改进建议的提出, 并不意味被审计业务有错误, 而是指不够完善, 还可优化。

(四) 审计的目的是发现缺陷之后纠正错误

一项缺陷发现就是一个批评, 人们的自卫本能促使被批评者反击这种批评, 因此解决一项审计缺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发表书面审计报告之前与管理部门讨论发现的问题。在讨论时, 应对各种事实以及修补缺陷的某些合理的行动过程与管理部门取得一致的意见, 并在书面报告中加上如下一句话:“我们和管理部门讨论了我们的审计发现, 其结果使我们相信所提出的建议可望纠正所描述的状况”。这种方法既无损内部审计人员的形象, 又能与被审计者之间建立起解决问题的伙伴关系, 有利于被审计者真正乐于接受审计建议, 纠正错误、改进工作, 最终实现审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冠晓:《企业内部审计问题浅谈》, 《时代经贸》2007年第6期。

上一篇:美术核心下一篇:动画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