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自(精选11篇)
信息来自 篇1
摘要:数学课堂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 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现象, 它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把握好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信息, 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错误的蕴伏, 预设多姿的课堂;要及时捕捉错误, 生成精彩的课堂;还要学会反思错误, 共同成长。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认识和把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错误’往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中, 反映在各方面, 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由于年龄特征, 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完善, 思维能力的限制, 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 这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现象。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把握好学生的每一个“错误”信息, 准确分析学生常见错误的原因, 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 使“错误”增值, 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那么, 如何认识和把握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
一、课前蕴伏错误, 预设多姿的课堂
学生对新知理解常常会发生一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 尽管教师反复讲解, 多次强调, 总有些学生不能彻底改正、往往一错再错。教师应通过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 凭借教学经验, 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形形色色的“错误”信息, 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1.显示错误, 防患未然。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经常呈现一些学生可能会发生的错误,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 凭借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找错、知错和改错,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纠错欲望, 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比较、判断、思考, 甚至引发争议。
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 》时, 课前教师分析学生可能会发生的计算错误, 预先准备如下题目:
下面方程的解法对吗?若不对, 请改正。
解方程:
解:去分母, 得2 (3x-1) =1-4x-1,
去括号, 得6x-1=1-4x-1,
移项, 得6x-4x=1-1+1,
∴2x=1, 即。
在课堂上, 让学生先思考, 相互交流, 提出质疑, 使学生领悟到解方程时需注意和避免一些易犯的错误, 如去分母时不含分母的项易漏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号时易犯符号错误和漏乘, 移项时要“变号”。系数化为1时易分子分母颠倒。通过辨析, 预先控制一元一次方程可能发生的计算错误, 防患于未然, 在议错、辨错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诱导错误, 引发深思。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 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 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 其实, 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 正是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 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人为地恰当地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 甚至诱导学生“犯错”, 让学生认认真真地错一回, 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 让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 预想学生可能受“勾三股四弦五”定势影响, 于是我准备了如下题目, “企图”让学生认认真真地“错”一回: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3, 4, 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求第三边的长。
果然, 课堂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掉进了“陷阱”, 误解成:
设第三边长为x, 由勾股定理得:
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点拔:题目中有没有说明第三边就是斜边?这时学生大呼“上当”, 激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恍然大悟, 无需教师“苦口婆心”的细碎讲解, 自己领悟出解直角三角形必须确定哪个角为直角哪条边为斜边, 于是很自然地分两种情况解答:
(1) 当两条直角边为3, 4时, 则第三边为斜边等于5。
(2) 当一条直角边为3, 斜边为4, 则第三边为直角边等于姨。
这样学生走进了教师预先所设的“陷阱”, 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 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3.故意错误, 引起质疑。
居里夫人上小学时, 一次教师给学生讲:在一只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一颗小石子水就会溢出来, 但是放入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溢出来。放学后, 居里夫人觉得老师的结论值得怀疑, 就亲自动手实验, 结果满杯的水溢了出来。教师的一次故意“出错”培养了居里夫人善于质疑的优秀学习品质。其实, 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 教师主动呈现错误, 能让学生的心中泛起涟漪, 引起好奇心, 课堂上教师有意“出错”能有效地调节教学气氛, 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如在教学《数轴》时, 预想学生可能没有真正理解数轴的“三要素”,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环节:让三位学生上黑板分别画一数轴, 自己也迅速地在黑板的一角画出以下三图, 并跟学生说:“请比较三位同学所画的数轴和老师的‘标准’数轴, 三位同学的数轴错在哪里?”
学生议论纷纷。一位学生说:“老师, 你画的图都是错的。”另一学生说:“老师, 你所画的和你所说的自相矛盾。”我不失时机地问:“你们说老师画错了, 老师感到很不服气, 为什么错了, 请说明理由?”
学生又议论纷纷, 寻找老师错误的原因。
对于数轴的画法中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 我没有回避, 也没有遮掩, 而是故意自己暴露错误, 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质疑甚至发生争论, 进而引发探究, 体验纠正教师错误的成功感。教学不是告诉, 而是要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认识未知世界的兴趣, 在兴趣的支配下, 学生通过探究能获得更多鲜活的知识。教师故意出错, 能把学生引入矛盾的困惑境地, 使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自主反思,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从失败中找出原因, 从而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 迈入知识的殿堂。
二、课中捕捉错误, 生成精彩的课堂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 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随时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教师要独具慧眼, 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 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促进教学机智的生成, 同时也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生成点。
1.善待“错误”, 提升思维。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 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 包括“错误”。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有的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 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 而且忽视了错误的价值。《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错误, 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 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 以学生的真实错误为教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 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引导他们比较、思辨。
在教学《中位数和众数》时, 课堂上有这样的题目:如图, 是根据媒体提供绘制的“宁波各大报刊发行量统计图”, 那么发行量的众数是 () 。
A.宁波晚报 B.宁波日报和东南商报
C.33万 D.22万
大多数学生选A、B或C, 我没有急于纠错, 而是引导学生重新理解“众数”的概念, 观察图形, 让各选项的学生分别说明理由,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从而学会了以批判的眼光思考问题, 而不为表象所影响。可见, 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 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 就是在这发自内在“纠错”欲望的驱使下的探究活动,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2.“将错就错”, 因势利导。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 教师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 化弊为利, 也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化错为正”, 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 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扬长补短, 拓宽学生的思维,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我提出勾股数的时候, 学生马上举出例子:3, 4, 5, 当我说出6, 8时, 学生也很快地报出了第三个数10, 于是我想写出9, 12, 再由学生说出15, 最后叫学生寻找规律。可是当我刚写出9的时候, 马上有一个学生就说出12, 15, 我很高兴, 想不到学生这么快就找出规律了, 不过为了让大部分的学生参与思考, 我还是让学生先思考了一下, 再由刚才那位学生说出他发现的规律, 结果这位学生的说法是:4-3=1, 5-4也等于1, 而8-6=2, 10-8也等于2, 所以写出第一个数是9的时候, 那么9+3=12, 所以第二个数就是12, 第三个数应该是12+3=15。其他学生表示赞同, 我很吃惊, 因为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其中还有这种规律, 为了缓和一下思绪, 我又出了一个数12, 结果学生很快说出了16和20。我思考了一下, 3, 4, 5这个勾股数的倍数确实有这个规律, 于是我就将错就错:5, 12, 第三个数会不会是19。学生一检验, 发现不对, 于是我问学生:“怎样的勾股数会有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学生得出:“我们刚才的4组数分别是3, 4, 5的倍数。”我追问:“你们能否用数学语言概括?”学生说:“3n, 4n, 5n, n为正整数。”我补充:“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 同理, 5n, 12n, 13n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但是刚才得出的规律只有3n, 4n, 5n这些数, 所以它只有特殊性, 没有一般性, 而要一组的勾股数与它的倍数都是勾股数, 这个规律是具有一般性的。”
这样的“将错就错”, 举一反三, 既丰富了知识, 又拓展了思路, 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 而且可以“将错就错”, 拓宽学生思维, 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加精彩, 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三、课后反思错误, 共同成长的课堂
1.学生反思, 完善认知结构。
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 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 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 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反思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有针对性地纠错?可以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纠错档案袋”, 每个人在做数学习题时, 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把一些典型的错误记录在“纠错档案袋”里, 并反思和指明错误原因。教师定期从学生的“纠错档案袋”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错题, 在课堂上进行剖析, 让学生自我分析和暴露错误解题思维。教师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数学思维品质, 而且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形成系统。
2.教师反思, 促进专业成长。
杜威曾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 真正懂得思考的人, 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课堂上, 有些学生的错误是教师根本预料不到的。所以, 当课堂上来不及处理的错误, 教师需要在课后静静地反思, 尤其是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大面积学生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教学中的偏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应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 它提供了各种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新知和课外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错误, 审视自己, 进行反思, 发现不足之处, 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调整, 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此,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理解新知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 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 反馈矫正的对策进行搜集、整理、记录。同时, 教师通过写教后小记等形式获得反馈信息, 进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反馈策略。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寻找存在的问题, 发现留下的遗憾, 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从而追求教学水平的提升、完善,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文本反思, 课外拓展延伸。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 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反思是对所得出的结论的进一步锻炼和升华, 是创造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反思、教师反思中难免还会留下一些遗憾, 教师可以在文本中寻找一些错题, 作为课后拓展延伸题, 通过对错题进行找错、议错、纠错, 使学生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 知道改正的方法。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的表象, 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升化。文本中也会出错, 教师在鼓励学生多看文本的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 怀疑书本结论, 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 勇于“异想天开”,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将错误转化为促进学习、促进探究的课程资源。这能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怕犯错、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挑战权威、开展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当然, 教师要注意不能“矫枉过正”, 不能把学生所有的错误都当作资源, 也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要不断提高自己捕捉和正确解读错误的能力, 对学生的错误及时给予有力回应。正如沃尔夫因·布列钦卡所说:“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只有这样, 错误才能成为数学课堂的一个亮点, 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陈丹.关于如何对待数学学习错误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6, (1) .
[2]陈晓红.学生在学习中出错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 , 2006, (2) .
[3]翟生明.从“课堂是出错的地方”说起[J].河北教育, 2005, (12) .
[4]肖云雷.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J].学习探究, 2007, (6) .
[5]郭夕梅.“错误”——生成性教学资源[J].教育周刊, 2007, (10) .
[6]韩伟东.学生常见数学错误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教育, 2002, (18) .
信息来自 篇2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王国英
教材分析:
少年儿童每天都会接触大自然,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大自然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本课就是想通过学生课前对来自大自然信息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到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信息,了解这些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查阅书刊、测量、观察等各种方法进行探究学习,并能对
记录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整理。
2、了解年轮带给我们的各种信息以及大自然的各种变化,知道大自然能够 通过各种方式给我们传递各种各样的信息。
3、通过分析与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意识到大自然的变化蕴含着 丰富的科学信息,使学生产生探究自然、获取信息的好奇心和愿望,学 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4、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能用自己擅长的 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教具准备:
带有年轮的木头,放大镜,直尺,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个来自大自然的录像片断。
(老师播放课件,定格于年轮图片上)
2、师: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交流所见所感,教师随机点评。
3、师:我们的大自然不仅有壮观美丽的景色,它还蕴含着许多令人惊叹的科学信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板书课题齐读。
二、观察测量、研究年轮
1、师(指年轮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树木的年轮。
师:那你知道树木的年轮能带给我们哪些科学信息呢?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树木的年轮代表它生长的几岁。
师:你说得很好,除此之外,你认为它还可能带给我们哪些信息?
生:树木的生长环境、温度、水份等。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那么给你一段带有年轮的木头,你能不能把这些信息准确地找出来?到底哪些特征显示了水份的多少?哪些特征告诉了我们温度的变化? 生:能。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年轮,看看哪些小组找到的信息多而且准确。来看研究提示。老师出示课件:研究提示。
2、各小组研究年轮,老师巡视指导。在离结束还有二分钟时提醒学生们一次,注意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整理到记录表上。
3、小组汇报。
师:好,时间到。请各小组迅速整理好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我们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他们的研究结果。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带着年轮和记录表到实物投影前介绍研究结果。提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这个小组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应该认真倾听,看看他们小组的发现和自己的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等会可以起来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个小组汇报完后,老师可评价一下汇报的小组语言是否简洁科学,底下小组哪个听的专心。再问其他小组:你们有没有补充的?如果有,请他们来介绍一下。)
4、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各个小组都有很多收获,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
老师出示课件:资料卡。请一名学生读给大家听,教师结合年轮进行讲解分析。
5、师小结:从刚才的研究来看,同学们都具有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不仅能细致地观察,还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
三、交流其他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1、师: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来看一个片断。(老师播放视频)
2、请你运用你的分析判断能力推测一下,后面会发生什么?
生:会发生地震。
师:是吗?我们一起往下看。(老师放完课件)真是不幸,确实发生了地震。我想请问同学们,你从里面的哪些信息判断出要发生地震了?
生:蜻蜓乱飞,小鱼跳出水面,地光等。
师:对,这些都是地震来临之前大自然通过动物、植物等等给我们发出的信息,像这样的来自大自然的信息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课前的时候,各小组都对来自大自然的信息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请一个小组来介绍他们搜集到的资料(介绍时要面向全体同学)。介绍完之后,老师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同学来进行补充。
3、师小结: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来自大自然的信息,让我们听了大有收获,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不好。
老师播放课件。
四、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年轮,知道了年轮带来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我们还了解了其他的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植物可以预报天气、预示矿藏还可以监测环境,动物不仅可以预报天气还可以预测地震,还有化石、云、风等等,它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其实,这些信息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学习了这节课之后,同学们想做什么?
来自外星文明的信息 篇3
人类与外星智慧生物接触,一般设想有三种可能性:第一,发现天外生物,如火星或陨石中的细菌。第二,捕捉到高智慧外星文明社会的无线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第三,即直接与外星智慧生物接触,如有些UFO故事所描绘的那样。
美国科幻作家詹姆斯·冈恩1972年出版的《倾听者》,堪称探讨外星文明的一部经典小说。它以美国于1960年开始实行的“奥兹玛计划”(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组织地在宇宙空间寻找“外星人”的计划)为现实基础,想象在68年后的2028年,地球人终于捕捉到了来自外层空间生命的声音。
这个回音在地球上引起了巨大震撼,科学家、政治家、宗教界人士和平民百姓都有不同反应。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看法和观点,及以“计算机记录”的形式穿插于全书的历代学者对生命本质、外星智慧等的见解,作品探讨了人类与地外文明(外星人)交往的科学、哲学和政治意义,同时还塑造了麦克唐纳一家三代献身地外文明探索的形象。
《倾听者》的结局令人惊讶,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那个文明程度远比我们发达的“卡佩拉”星球的“回电”,竟然是“绝笔”。地球人被告知的信息是由于靠近他们的那颗太阳发生膨胀和变热,“卡佩拉”星球遭遇了灭顶之灾。因远距离信息传递的延迟性,地球人是一直在跟一个早已死亡的种族进行沟通。
《倾听者》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知识的基础和对很多问题的信仰:如果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那么一切都将拥有全新的意义;如果不是这样,也同样如此。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这会给我们的科学、宗教及世界观带来怎样的影响?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1985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接触》(后被改编成电影《接触未来》),讲述的是研究外太空生命和地外文明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组从宇宙中心织女星发来的神秘信号源 。破解信号后发现,信号里包含制造星际航行器的信息,这种航行器能够瞬间到达26光年远的织女星。这似乎意味着这个外星文明借此向地球示好。
于是,全世界的科学家组成了一个五人探险小组,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国科学家作为地球使者,对宇宙智慧的中心进行探访。小说真实地描写了这次接收消息、制作机器、穿梭黑洞飞抵外星系冒险探访的全过程。不过,五位探险队员像是做了一场梦,回到地球后无法证明自己通过黑洞旅行及所见所闻的真实性,而来自织女星的信息也骤然停止,星际航行器再也无法开动,就连那些神秘的星际航行设计图图纸也无法再让人看懂了。
《接触》还表露了这样一个副主题: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物,外星人则向地球人暗示,宇宙设计特征是如何体现在宇宙结构上的。因此,外星人扮演了传统意义上的“天使”角色,成为地球人和上帝间的信使或中间人,他们以隐含的方式向地球人指出了获得关于宇宙和人类存在这一神秘知识的途径。
另一位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克利福德.D.西马克于1963年创作的科幻小说《神秘的中继站》,则描述了外星文明的另外一种存在形态。小说讲的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人们发现了一个独来独往叫华莱士的怪人:据案记录他应该有124岁了,可看起来却像30岁左右。经过一番查探终于明白,他居然是银河系一个智慧种族派遣到地球上的联络员。多年来他一直管理着一个神秘中继站的交通工具—超时空物质传送装置,接待在此作短暂停留的天外来客—他们以一种非常奇特的旅行方式穿梭于星球之间。
因在无形中卷入了银河系的派别和利益团体之争,华莱士遇到了麻烦。此时,因被银河系社会视为宝物、主导着宇宙精神力量的“魔力盒”失窃,银河系正笼罩着战争的阴影。此盒能依靠传感信息者的力量促进智慧生命交流,从而维护整个银河系的和平与安宁。故事最后,华莱士在地球人帮助下找到了新的魔盒守护人,整个世界重归和平。不久,地球也加入银河系联邦,而华莱士还将在中继站继续他孤独平静的生活。
对外星智慧和生命的寻觅,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极具挑战性的科学探索之一,也是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追溯,此过程中不乏对科学、文化、宗教和信仰的审视。
不过,跟外星智慧的联系与接触真的好吗?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Ⅱ》结尾处,借主人公之口做了如下解说:“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是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佯谬的解释。”
各文明因距离上的遥远性、互相所构成的猜疑链,及各自技术水平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一旦被外星文明获知自己的存在,就可能给自身生存带来威胁。其结果必然导致:具有一定成熟度和技术水平的文明,都意识到宇宙的丛林法则,各文明不主动暴露自身的存在。按照“黑暗森林”理论,成熟的文明都拥有“清理其他文明”和“隐藏自己”的本能,所以他们不会贸然出现,更不会广播自己。
就此,研究科幻的学者江晓原打了个比方:人类主动向外太空发送自己的信息,就成为黑暗森林中点了篝火还大叫“我在这儿”的傻孩子。迄今为止,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人类既没有发现外星高等文明存在的证据,也未能提供外星高等文明不存在的证据。有一种从哲学出发的思路,将地外文明视为“一个现代性的神话”,认为地外文明是一个无法进行科学检验的问题,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
(责任编辑/李银慧)
信息来自 篇4
关键词:交易信息含量,信息性风险,资产定价,市场微观结构
1 引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认为股票预期收益与它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即BETA线性相关,之后许多学者对BETA和预期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然而许多研究发现了与之相背的“异象”,即BETA与股票预期收益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存在另外一些因素,如市值、市盈率、账面市值比等,能从横截面角度显著的解释预期收益的变化[3,4,5,6]。Fama和French在对这些因素全面检视的基础上,提出了由BETA、市值和账面市值比组成的三因素模型[2]。随着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以上较为宏观的因素外,一些因交易机制或交易行为而产生的市场微观结构因素也能对预期收益进行解释,其中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受到了最为广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不同市场中均发现了显著的流动性或流动性风险溢价[7,8,9,10,11,12,13,14]。除流动性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也能显著的影响股票预期收益。
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以市场有效为假设条件,从而忽略信息传递过程对均衡价格的影响。而微观结构研究则将市场看成一个白盒,认为信息融入市场的过程也能影响均衡价格。Bagehot指出,信息不对称影响交易报价过程,做市商在交易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时,会增加价差,以弥补与知情交易者交易而遭受的损失,从而最终影响价格[15]。Wang提出了一个非对称信息下的资产定价模型,投资者在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之间选择,由于知情交易者的存在而产生逆向选择风险,非知情交易者在与知情交易者交易时要求风险补偿,信息不对称加剧了价格波动并导致收益的负自相关[16]。Easley和O’Hara通过一个包含多种资产的理性预期模型,研究了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的不同构成对资产预期收益的影响,发现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会影响均衡条件下的资产价格,投资者持有私人信息较多的资产时要求更多的收益补偿,会计信息披露、分析师覆盖以及交易中的微观结构因素会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17]。
虽然上述文献从理论模型的角度证明了信息不对称可能是资产预期收益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从实证角度证明信息性风险溢价的存在并非易事,因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无法直接观测的变量,研究信息不对称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其前提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度量的问题。随着高频交易数据的出现,一些学者对股票价格的形成过程进行建模,利用报价和交易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信息不对称。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从逆向选择成本的角度,通过估计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价差衡量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文献[18]~[23]等将交易成本分解成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成本和其它成本(如存货成本、订单处理成本等),并利用高频数据对其中的逆向选择成本进行估计,度量信息不对称程度。Brennan和Subrahmanyam则采用文献[18]和[21]的方法分别估计交易中的逆向选择成本,将其视作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非流动性指标,发现采用Fama和French三因素[24]风险调整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流动性对当期收益有显著的正影响,即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流动性溢价[25]。另一类研究则通过不同的模型,直接估计知情交易者的比例或私人信息引起的价格变化,以衡量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Easley,Kiefer,O’Hara等假设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在发生好消息、坏消息和无消息的三种市场条件下分别以不同强度的泊松过程到达市场,通过结构化的序贯交易模型(下简称EKOP模型),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一段时期内好消息和坏消息发生的概率以及知情和非知情交易者的各自到达强度,进而计算知情交易者占所有交易者的比率,称之为信息性交易概率(Probability of Informationbased Trading,简称PIN),直接度量信息不对称程度[26]。Easley,Hvidkjaer和O’Hara则利用PIN指标,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对股票预期收益的影响,他们发现对于1983~1998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在控制了BETA、市值和账面市值比三因素后,PIN对预期收益有显著的正影响,每10个百分点的PIN能带来2.5个百分点的年化预期收益[27]。国内学者刘善存和李朋计算了上证50样本股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的周内PIN指标,发现PIN对上证50样本股的收益具有正的解释作用[28]。而韩立岩、郑君彦、李东辉则利用2004年的A股高频分笔数据,选取66支股票,计算了每只股票的年度PIN指标,发现PIN对预期收益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指出A股市场中庄家散户博弈导致了这一结果[29]。李广川计算了1999~2006年上证和深证所有正常交易的A股季度PIN指标,发现对于1999~2006年的A股市场,PIN对预期收益具有显著的正效应[30]。另一关于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文献[1]中Hasbrouck则利用一个由报价中点变化和交易方向组成的二元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私人信息引起的永久价格冲击(Permanent Price Impact,下简称PIM),作为交易中的私人信息含量,度量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度量信息不对称的指标中,PIN受到了最为广泛的使用,但PIN能否合理的衡量信息不对称以及PIN与资产定价的关系也受到一些文献的质疑。Aktas、De Bodt、Declerck等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利用PIN、PIM等指标对事后证明发生过内幕交易的企业并购事件进行了研究,发现PIN在并购交易公告前变小,但在公告后反而变大,即PIN并没有捕捉到内幕交易,其反映的是公共信息引起的买卖不平衡等其它因素;但PIM指标则在并购前显著变大,并购后显著减小,与内幕交易的事实一致[31]。Duartea和Young对EKOP模型进行扩展,将PIN分解成分别反映私人信息和反映非流动性(Illiquidity)的两部分,发现PIN不但反映了私人信息,而且反映了市场中的公共信息,进一步的实证发现,PIN的定价作用是由非流动性部分导致的,而反映私人信息的部分对预期收益没有显著影响,即PIN的定价作用反映的是流动性溢价而非信息性风险溢价[32]。另外,Duartea和Young还指出,在EKOP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存在个股日内主动买单笔数B和主动卖单笔数S间的协方差Cov(B,S)≤0的隐含结论[32]。本文采用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的所有正常交易的A股样本发现无论对于整个样本期还是各年度,几乎所有个股日内主动买单和卖单笔数之间的协方差均大于0(1),因此,EKOP模型对A股市场的适用性值得怀疑。而国内外现有的关于信息不对称与资产定价关系研究,一般采用PIN作为信息不对称衡量指标,所以A股市场中交易信息不对称与资产定价的关系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鉴于Aktas、De Bodt、Declerck等的研究中,PIM是一个能较好衡量信息不对称的指标,本文采用PIM来估计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严格的计量分析,检验A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与资产定价的关系。
另外,国内不少关于资产定价的实证研究还存在样本量少、样本时间偏短的不足,本文选择了更长的时间区间,更丰富的样本,使得信息不对称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研究更具说服力。
2 信息含量的估计模型
Hasbrouck假设做市商根据其掌握的公共信息和指令流调整买卖报价,由于价格平滑等原因,报价调整具有自相关性,而市场中的投资者则根据已有的买卖报价、指令流和各自的私人信息,提交交易指令[1]。报价调整和交易指令的关系如式(1)所示:
其中,rt表示第t笔交易后发生的价格调整,xt0表示第t笔交易方向,如果交易由买方发起,xt0取1,由卖方发起,xt0取-1,若无法区分,则取0;两个方程的残差项v1,t和v2,t分别代表了未预期的价格调整和未预期的交易。由于做市商不掌握私人信息,而是根据公共信息调整报价,所以v1,t代表了公共信息所带来的价格调整;私人信息则通过投资者的交易融入到价格之中,因此私人信息应该在式(1)中的交易方程(第二个方程)中体现,即v2,t所带来的报价rt的永久变化即为私人信息所产生的价格冲击。这样的变化可以用v2,t对rt的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来计算,Hasbrouck将其视作交易中的私人信息含量,即第1节提到的PIM指标。由于PIM衡量的是交易中私人信息的多少,所以可以用来衡量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以月为单位计算A股市场中个股交易的私人信息含量,且为了使不同股票之间的私人信息含量具有可比性,还采用报价中点的对数差分替代式(1)中的报价中点变化,即:
其中,mt表示第t笔交易后的最优买卖报价中点,rt接近于第t笔交易后报价中点的百分比变化。
3 实证设计和数据描述
3.1 实证设计
本文分别采用组合方法、Fama和French资产定价实证框架[2]检验信息含量与资产定价的关系。首先,根据信息含量构建投资组合,通过组合收益直观的验证信息含量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具体方法为:第一步,按样本股票前一年末的流通市值从小到大排序,将市场中的股票分成5个市值组合;第二步,每月初根据上月PIM的大小,将所有样本股票分为低、中、高三个PIM组合;第三步,将每个市值组合内的股票,按其所在的PIM组合,分为低、高、中三个交叉组合,这样总共构建了15个组合;最后,计算每月各交叉组合的等权重的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平均超额收益。如果每个市值组合内的交叉组合平均超额收益随着PIM的递增而增大,则说明在控制市值因素后,PIM对预期收益有较强的影响,从组合的角度证明了A股市场信息性风险溢价的存在。
进一步,本文采用Fama和French资产定价实证框架[2]更为严格的研究信息含量对预期收益的影响,具体方法为在标准的Fama和French三因素基础上,加入信息含量因素,回归检验信息性风险溢价的存在,实证模型如式(3)所示:
其中,Ri,yt是股票i第y年第t月相对于无风险收益的超额收益,是前一年的BETA估计值,SIZEi,y-1是前一年末的流通市值,BMi,y-1是前一年末的账面市值比,PIMi,yt-1是第t-1月的交易信息含量,Vj,yt(j=0,…,4)是每月的待估计回归系数,Zi,yt为残差项。
从1999年8月至2008年12月,每月对式(3)进行一次横截面回归,然后采用Fama和MacBeth方法[34]、Litzenberger和Ramaswamy方法[35](以下分别简称FM和LR方法),分别计算所估计系数的时间序列均值和t统计量。之所以提供LR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为FM方法的补充,是因为FM方法采用简单算术平均作为整个样本期系数的估计值,但在存在异方差时该方法不是有效的,而LR方法以每月系数的估计精度作为权重,对系数进行加权平均,是对FM方法的一个有效的修正。FM方法和LR方法计算系数估计平均值和t统计量的具体过程分别如方程(4)和(5)所示。其中和tVj纷别为回归系数时间序列Vj,yt的均值和t统计量(假设共有n个月的横截面回归)。
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能否带来正的预期收益,因此,需要检验信息含量PIMi,yt-1的回归系数V4,yt的时间序列均值是否显著大于0,如果结论成立,那么可以认为A股市场中,信息性风险具有正的溢价,反之,则可以认为不存在信息性风险溢价。
以往关于微观结构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研究中还发现流动性能显著影响豫期收益,因此本文在模型(3)的基础上,增加广泛使用的Amihud非流动性指标[9],研究控制流动性因素后,信息性风险溢价是否依然存在,回归模型如式(6)所示:
其中,ILLIQi,yt-1为第y年第t-1月的非流动性指标。如果回归模型(6)中信息含量PIMi,yt-1的横截面回归系数V4,yt时间序列均值仍然显著大于0,则表明控制流动性因素后,信息性风险溢价仍然存在。
3.2 数据处理和描述
用于估计私人信息含量的高频分笔数据来源于色诺芬CCER高频分笔交易数据库;每月个股和市场收益数据来自于色诺芬CCER股票价格收益数据库和市场指数数据库;个股财务数据来自于色诺芬CCER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和金融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由于色诺芬CCER高频分笔交易数据库只提供从1999年7月开始的高频分笔数据,本文选取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114个月为实证检验的时间区间,而股票样本为该时段内所有正常交易的A股股票。所有步骤均采用SAS软件计算。
(1)信息含量PIM的估计
本文以月为单位,计算样本期内所有样本股的每月交易信息含量。在计算之前,先对高频数据进行清理:首先,只选取每个交易日9 30~11 30和13 00~15 00之内连续竞价数据;其次,将超出涨跌幅限制的交易数据进行删除;最后,删除高频数据中的错误记录,如价格异常数据、最优买价高于最优卖价的数据、零交易量数据及其它异常数据。
本文采用文献[1]的方法确定每笔交易的买卖方向,即:如果交易以指令簿上的最优买价成交,那么该笔交易为主动卖单,式(1)中的xt0取-1,反之,如果在最优卖价成交,那么交易为主动买单,xt0取1,如果交易价格在最优买卖报价之间,则取0。
在计算每月的报价变化序列rt和交易方向序列xt0后,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式(1)中的两个方程分别进行回归估计,为了消除隔夜交易可能带来的误差,每天的前四笔交易不作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在估计两个方程的自变量系数之后,再计算v2,t对rt的累积脉冲响应函数。
(2)Fama和French三因素的计算
Fama和French三因素分别为BETA、市值和账面市值比。BETA的计算采用Easley、Hvidkjaer和O’Hara的方法[27]:第一步,对于每个年份,利用之前至少两年,最多五年的月收益数据计算当年的组合前BETA(Preranking Portfolio BETA)。具体方法为采用个股的每月收益与当月和前月的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收益进行回归,然后将两个系数相加,作为组合前BETA;第二步,根据当年的组合前BETA,从低到高将所有股票平均分成40个组合,然后计算本年度内的每月组合等权重平均收益;第三步,计算每个组合的整个样本期BETA,计算方法与组合前BETA一样,即用当月组合收益与当月和前月的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的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收益进行回归,两个回归系数之和作为组合BETA;最后,每只股票每年的BETA取其当年所在组合的BETA。由于股票在不同的年份可能属于不同的组合,所以其BETA取值在不同年份可能不同。市值(SIZE)采用上年末流通市值的自然对数。账面市值比(BM)采用上年末所有者权益(BE)与市值(ME)之比的对数,即公司i之y-1年的账面市值比为:BMi,y-1=ln(BMi,y-1/MEi,y-1)。与文献[2]一致,本文剔除掉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上市公司股票。
(3)流动性因素的计算
本文采用Amihud非流动性指标作为流动性因素的代理变量[9],其计算如式(8)所示(在原方法的基础增加了1010乘积项进行了放大),其中ILLIQi,yt-1为个股i第y年t-1月的非流动性指标,n为当月交易天数,|Rid|为第d天收益绝对值,Volumeid为交易量。从公式可以看出,非流动性指标实质是月内每日单位成交量所引起的平均价格变动,非流动性越大,该月流动性则越小。
表1给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PIM的均值为0.045,最小值接近于0,虽然最大值为71.78,但在89585条月数据中,只有61个月的PIM值超过1,所以绝大多数分布于0到1之间。BETA变化范围比较小,且分布在离1不远的区间,说明A股大部分股票与大盘指数的走势比较同步,同涨同跌的现象比较常见,与成熟市场不太一样。
4 实证结果和讨论
4.1 组合检验结果
表2给出了组合检验结果,子表中的数据为所有月份的平均值。无风险收益采用月化的三月定期存款利率,超额收益为组合当月的平均百分比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差。从子表(1)可以看出,除市值最大的第5组外,其它各市值组合内,组合平均超额收益随着PIM的上升而增加,特别是前两个市值组合,高PIM组合比低PIM组合月平均收益要高出1%以上,年化后可达12%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因为在假定允许卖空的情况下,通过买入高PIM组合和卖空低PIM组合,即使考虑组合调整成本,也能获得可观的无风险套利收益。在最高市值组合中,高PIM组合的平均月超额收益只有0.04%,低于其他两个较低PIM组合,但从子表(2)中可以看出,该组合的平均股票数目只有16.05只,相比于其他组合,股票数目较少,可能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一个原因。从组合检验的结果看,信息含量是股票预期收益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A股市场中存在正的信息性风险溢价。
4.2 Fama和French框架下的检验
表3给出了回归变量每月两两相关系数平均值。其中,与信息含量PIM相关性最大的是市值SIZE,且两者负相关,表明市值越大,每笔交易的私人信息含量则越小,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轻。PIM与非流动性ILLIQ正相关,表明交易中的私人信息含量越高,流动性往往越差,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PIM与BETA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并不大,说明A股市场中,交易信息含量对波动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大。
表4给出了分别用FM方法和LR方法计算的回归系数、t统计量和相应的p值。FM方法计算的信息含量PIM的系数为0.2249,t值为3.1493,在1%水平下显著;LR方法计算的PIM系数虽然下降到0.0336(主要原因是某些月份的精度较高,但系数较小),但t值增加到3.8465,仍在1%水平下显著。两种结果都表明,交易信息含量能显著影响预期收益,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性风险溢价,特别是在FM方法下,假定其他条件相同,那么每10个百分点的PIM差异可以带来2.25%的月超额收益(27%的年化收益率)。从表4还可以看出,账面市值比BM的系数在两种计算方法下均显著为正,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公司市值SIZE的系数在两种方法下均不显著,即对于A股市场,市值并不显著影响股票的预期收益。
表5给出了加入流动性因素后进一步回归的结果,回归系数同样采用FM和LR方法分别计算均值和t统计量。加入非流动性变量ILLIQ后,FM和LR方法计算的信息含量系数分别为0.1930和0.0269,比之前有所减小,但依然较为显著,FM方法下的显著水平可以达到2%,LR方法下的显著水平为1%。在控制了流动性因素以及Fama French三因素以后,每增加10个百分点的信息含量,在FM和LR方法下,分别可以带来1.93%和0.269%的月收益。因此,进一步回归的结果表明,即使控制了流动性因素,A股市场仍然存在显著的信息性风险溢价。非流动性ILLIQ系数在FM和LR方法下的t检验量分别是2.6097和4.6249,分别在2%和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A股市场中流动性溢价和信息性风险溢价同时存在。
5 结论
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出发,研究交易中的微观因素——交易信息不对称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已有大多数研究采用信息性交易概率(PIN)作为信息不对称的衡量指标,然而本文采用高频交易数据对PIN的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发现A股数据并不能很好的拟合其假设。基于Aktas、De Bodt、Declerck等的发现,本文采用Hasbrouck所提出的交易信息含量作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衡量指标,对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的A股市场交易信息含量与资产定价的关系进行了严格的分析,主要发现如下:
(1)以市值和交易信息含量为标准构建的投资组合,在控制了市值因素后预期超额收益随着信息含量的上升而增加。从组合检验的结果看,交易信息含量是A股股票预期收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2)通过回归检验由BETA、市值、账面市值比和信息含量组成的四因素模型,发现在FM和LR两种计算方法下,信息含量系数在1%的水平下均显著,且都大于0;特别是FM方法计算的系数平均值为0.2249,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10个百分点的信息含量差异,可以带来2.25%的月平均收益(折成年化收益为27%)。回归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信息性风险溢价。
(3)增加Amihud非流动性指标后,信息含量系数依然显著大于0,表明即使控制了流动性因素,信息含量仍能显著的解释预期收益的横截面变化。而非流动性指标系数同样显著大于0,表明A股市场同时存在流动性溢价和信息性风险溢价。
以上结论说明交易中的私人信息含量能显著的影响个股预期收益,A股市场中存在显著的信息性风险溢价,投资者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要求额外的风险补偿,从而使这类股票在日常交易中存在一定的相对折价。因此,对于市场监管层来说,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增加市场透明度,有利于股票的价值发现;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充分的披露信息,能减少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而部分投资者则可以根据交易信息含量构建投资组合,利用信息性风险溢价获取低风险甚至无风险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市场监管层、上市公司以及市场中的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来自第三行星的信息(下) 篇5
“天啊,走开!”他对她吼着,“你没看见我过来了吗?”
他耳垂上挂着的耳铃被撞得丁当作响,扰得他心烦意乱,真恨不得给阿斯特丽德一记耳光。
这会儿,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抬头望着天空,无疑是在讥笑他。不争气的耳铃这时偏偏越来越响,过了好久他才终于明白,这不是被阿斯特丽德撞出来的,而是一个正从几百米高空往下降落的怪物在作祟。
艾伯哈德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天,什么东西能从天上这么慢地落下来?它没有翅膀,也不是直升飞机。
那只剩下一种可能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他顿时感到一股凉气袭上脊梁。施劳特曼夫妇的举动更坚定了他的猜测,他们突然间缩回屋里去了。
艾伯哈德认定自己正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侵略,他嗅出了危险的味道,而且是不小的危险。他的步枪挂在家里的衣橱背后;一支口径6.5毫米、上满了子弹的手枪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
但是,他的妻子根本不想这么多。什么步枪、手枪的,她赤手空拳地朝小树林走去,不明飞行物肯定要在那儿降落。
艾伯哈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你不能就这么去!”他声嘶力竭地叫起来,“你没看见那个东西已经降落了吗?”
“我看见了。”她镇定自若地说。
“那你不带上武器?你想那东西会把我们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她反问了一句。
“会杀了我们。”他喘着粗气说,“它会立刻杀了我们!”
“没有的事情。”她答道,“要杀早就杀了,还用等你的胖脑袋故意往我身上撞?”
“我故意撞你?我们得说清楚了,别冤枉我!”
“我知道。”
“你知道?太好了!那你知不知道我们正面临着危险?”
阿斯特丽德不耐烦地摆摆手:“危险,危险,什么危险!很可能人家正需要我们帮忙呢,反正我看不出有什么危险。”
“傻瓜!”他在后面大叫,“你简直疯了!’他六神无主地站在自己整整齐齐的草皮中央,看着她走出院门,快到小树林的边缘了。
“胆小鬼!”她从远处对他喊,“懦夫!”这话真灵,他立刻跑出来了。这样的侮辱他可受不了。
他什么也没带就向树林那边奔去。他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沿着林间小道往前赶,一边眼睛紧紧盯着阿斯特丽德飘垂着的红头发。
他心里明白,这次要挽回些面子了:冲上去先来记有力的耳光,也许再狠狠地扭住她的胳膊,把话讲清楚。把她抓回去以后再重新发起进攻,当然要带上武器。
实地考察
Z11号离第三行星越来越近,为了不惊扰这颗蔚蓝色行星上的人类,飞船降落在一个人烟相对稀少的地区。
皮蒂从屏幕上发现了艾伯哈德、阿斯特丽德和施劳特曼夫妇。她站起身,打开防护顶盖,充满希望地注视着反射外界景物的大玻璃。
她兴奋得不停地揉着浅绿色的鼻梁,其他三人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远距离传感器注意到了两个正往这边走的陌生人。
第一次考察从此开始:观察这两个人类个体对不明飞行物的反应,如果他们举止镇定、友善,就说明这种人类的伦理水平符合恒星际联盟的要求。Z11号飞船一贯强调考察对象的随机性,因为一种人类的成熟程度与其所有个体的平均水平相等,而只有在任意选定的降落地点,才最有可能与中等发展水平的人类个体相遇。
终于,那两个人走出了树丛。伟大的时刻到了。没错,是两个与人造天体的铭牌上一样的人类个体。
八只红棕色的眼睛紧紧盯住这两个陌生人。摄像仪录下一切细节,计算机正在全速运转,接受扫描仪输入的全部信息,再与贮存的数据进行比较——红灯亮了!这颗行星的实际情况与铭牌的分析结果之间存在实质性的矛盾,不知哪儿出了严重的错误!
希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上了防护顶盖,起动马达。一切起飞的准备工作就绪,但他并没有发出相应指令,因为还看不出外面的两个人有任何危险举动。可计算机也不容置疑:存在实质性矛盾!
当副屏幕上出现“外形比较”的字样时,蔡莉明白错误出在哪儿了。不是对铭牌的分析有误,而是铭牌本身存在问题。
皮蒂脸色蜡黄。“不可能,”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不是真的。”
“然而确实是这样。”特沃说,“也许我们应该立刻起飞。”
希亚摇摇头:“现在已经太晚了,起飞肯定会伤着那两个人。”
“这些骗子!整个铭牌就是个大骗局,我们上当了!”他生气地挥动着手臂,“你们看,他们还使用暴力,不折不扣的暴力!”
是的,一切都已暴露无遗。怒不可遏的艾伯哈德死死扭住阿斯特丽德的胳膊,试图把她拖回林子里。阿斯特丽德却不顾他大声的恐吓和暴力,继续坚定地向飞船走来。很难把这一切解释为和睦、和谐了。
“荒唐!”蔡莉忍不住喃喃自语,“荒唐透顶。”惊讶地目睹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冲突,她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后艾伯哈德放弃了努力,随阿斯特丽德向前走去了。于是,阿斯特丽德挥起右手向飞船打招呼。希亚慌忙摁下按钮,处于准备状态的发动装置全部工作起来,嗡嗡声越来越响。
皮蒂被吓了一跳:“怎么啦?”
“这还不清楚。”希亚回答道,银色的眉毛在深绿色的皱纹下蹙成一团,“你看,和铭牌上的动作一样,可是刚好相反!这不是偶然的!”
特沃赞同道:“也许整个该死的第三行星这会儿都在笑话我们的天真呢!总之这种两条腿的人类狡猾透顶,我还从来没有感觉过像现在这样受了骗。”他透过玻璃愤怒地瞪着阿斯特丽德,她还站在那儿不停地挥动着手臂。
“她如果不立刻离开就活不成了。”希亚生气地大叫。
蔡莉害怕地跳了起来:“别!你们想想,如果这真是场骗局的话,我们可不能冒这个险!不然他们就有借口抓我们了!”
“该死!”希亚埋怨道,“我怎么没想到?”
正当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外面站着的人在无意识中解决了问题:艾伯哈德被发动机的嗡嗡声吓得魂飞魄散,没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一溜烟地向树林跑去。
他的仓皇逃窜产生了暴力没有达到的效果,阿斯特丽德忽然感到一种不安,便也跟着他奔向树林以求保护,边跑还边回头张望。
现在,飞船起飞终于没有障碍了。
“起飞吧!”特沃催促道。蔡莉看看希亚,他同意地点点头。“燃料准备完毕!”她向他报告。希亚发出了起飞指令,飞船像没有重量一样浮到空中。
抑郁的沉默自起飞伊始就笼罩着大家,谁也不说话,想起那些被低估了的对手就后怕。几小时后,飞船进入安全的超太空区域。他们完全平静了,四个人躺在巨大的卧榻上回忆着这场比以往任何一次探险都惊心动魄的遭遇。
考察失败
皮蒂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下来。她曾经多么渴望与第三行星建立联系,现在,一切都在痛苦中幻灭了,一切扩大星际交往的希望都在这次沉重的打击之下破灭了。
“好吧,我们该作总结性的结论了。”
“特沃说得对。”希亚说,“不能总浪费时间。”
皮蒂把所有已经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又回顾了一遍,通过比较铭牌上的信息和第三行星实际情况的差别,她找到了线索:“最后的问题是,为什么铭牌上会画着和第三行星的社会现实完全相反的图像?”
“那要有个前提,我们碰到的这两个人不能是个别情况。”蔡莉思索着说。
皮蒂回答道:“着陆时,我们的摄像仪还发现了另外两个人,他们的高度关系也是如此。这说明至少是一种少数现象,而不是个别现象。因此,铭牌携带的信息不完全符实,最多只是相对符实。图象只描绘了部分人类,而不是全部人类。”
“明白了。”蔡莉浅绿色的脸庞上露出明显的失望,“就是说,它完全忽略了少数现象。”
皮蒂点点头:“是的。现实是,这种人类中的相当一部分生活在与铭牌提供的信息完全相反的情形中。女性根本不是一种具有依赖性的家养动物,那两个考察对象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外,女性再也没有兴趣扮演铭牌上那种地位低下的角色了。由此可以推断:男性虽然统治着社会,但不是因为女性自身的羸弱或甘居下位,而是通过他们对女性的压榨实现的。”
“很明显,这将导致斗争的产生。”特沃接着她的话说下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斗争。”
皮蒂赞同地点点头:“事实上正是这样。”
“那铭牌呢?”希亚冷不丁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把男性画成占优势的样子?”
“只有一种解释:男性是在女性不知道或者干脆违背女性意愿的情况下制作了这枚铭牌。他们希望由此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和陌生的人类,比如说和我们,尽快建立联系,不让女性受益。”
“为什么要这样?”希亚问,他显然已经被这种诡计多端的人类弄糊涂了,“他们想干什么?”
“为了更多更大的权力。”皮蒂解释说,“我估计男性掌握着这种铭牌的总设计权,这是很重要的技术性设计,掌握社会性权力就需要以此为前提,而与我们建立联系将巩固这种权力。所以,那些信息实际上只是一个卑鄙的手段,而且是由男性一手炮制的。我们没必要再对这种人类进行考察了。”
“不必再深入讨论下去了,否则只会继续得出令人沮丧的结论。现在必须作出决定:怎样处置位于银河系边缘的小太阳系中的第三行星?”皮蒂又一次打起精神,“总而言之,这种人类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斗争中,根本不能被‘14太阳联盟’接纳。”
“只说明这一点还不够。”特沃认为,“当然,我们很清楚他们不能满足第二条款,可是怎么去处置他们呢?别忘了他们的技术是在继续发展的!我们必须作出决定。”
皮蒂的脸上显出痛苦的神情。当然需要作出一个决定,但她不愿也不能单独承担起这个责任。
“决定最后会由联盟代表大会作出的。”她试图说服特沃,其实她很清楚,她有责任作一个临时决定,而在联盟的历史上,还不曾出现任何一个临时决定被推翻的情况。
皮蒂不能推卸这个责任,可一想到自己的话将会带来的后果她就不寒而栗。她脸色惨绿地转过身,一言不发地推开舱门走进卧室。
信息来自 篇6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财务造假,质量保障体系,审计独立性
1 绪论
1.1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分析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还是不容乐观,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 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危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虽然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还是没有解决因为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而出现的财务问题,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2 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1.2.1 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使用者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与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戚戚相关。因此, 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 规范会计行为, 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
1.2.2 保护小股东的权益不受侵害
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 控股股东通过控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控制了小股东对公司真实情况的知情权。进而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保护小股东权益不受侵害是建立与完善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小股东权益保护环境, 资本市场很难起到其融资功能, 难以发挥应有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主要针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以万福生科为例去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然后研究怎么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最后通过会计法律法规, 会计人员管理几个方面找到原因并结合国内外在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先进经验, 提出如何完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2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与会计信息监督失责案例分析
2.1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2013年5月份证监会对外公布了关于万福生科的处罚决定, 该公司作为创业板上市不足两年的企业, 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企业。该公司之所以能够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 在于其存在欺诈发行上市和财务信息造假等各类严重违规, 甚至违法情况, 在IPO招募书当中, 万福生物所披露的2008~2010年财务数据存在造假记录和记载, 三年期间该公司虚增销售收入平均超过了1.5亿元每年度, 而虚增营业利润则分别达到了0.29亿元、0.39亿元、0.46亿元。通过虚假报告的方式, 万福生科实现上市, 上市后, 该公司为了能够保证纸面上的良好业绩, 其在2011年度财报和2012年度半年报当中分别虚增销售收入达到2.8亿元和1.65亿元, 而虚增营业利润也分别达0.66亿元和0.34亿元, 从数据可见该公司上市后没有收敛, 反而继续造假。万福生科自挂牌上市后直到其财务造假情况曝光, 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 这种情况直接引起了业内对企业财务报表粉饰和识别问题的关注。
2.2 万福生科的造假手段
2.2.1 盈利能力造假
万福生科招股书在招股书当中给投资者造成了企业具备良好盈利能力的假象。盈利能力造假成为了上市公司造假的主要内容。
2.2.2 销售合同造假, 主动上缴税款
万福生科在公司上市之前在实体店铺大量铺货, 进而造成了销售火爆景象。为了能够让造假的销售额不露破绽, 企业甚至通过为假收入纳税的方式进行掩盖。
2.2.3 巨额资金被关联方占用
根据万福生科发布的2012年中期更正公告中显示, 期末单项金额重大的其他应收款金额10456万元, 这笔款项直接支付给了一家企业, 而通过分析, 能够发现该笔款项为关联方占用款项。
2.2.4 技术改造工程造假
万福生科招股书显示, 公司斥资24058万元的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拟建设普米生产线、精米生产线、高麦芽糖浆生产线及葡萄糖粉生产线各一条。值得关注的是, 新建一条生产线后, 精米的产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2.2.5 产量操纵
产量造假也成为万福生科造假的重点, 该公司通过碎米生产淀粉糖, 但根据行业内部普遍行规, 该公司谷加工产生的碎米数量根本无法生产出招股书申报的那么多的产品产量。由此可见该公司存在明显的产量造假情况。
2.2.6 原材料供应造假
万福生科的稻米精深加工原料来源并不是企业宣传的来自于湖南本地, 而是原材料多为黑龙江主产。
2.3 万福生科会计信息监督失责分析
2.3.1 业绩造假随心所欲
万福生科的产品收入造假离谱到可以虚增百倍的收入。
2.3.2 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万福生科公司之所以会出现财务造假的问题, 并由此造成严重的后果, 根本原因在于内控机制落实不到位, 内控措施不到位。
2.3.3 缺乏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
万福生科基本就是董事长全权负责, 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万福生科上市时, 按照规定必须要设置会计事务室、证券事务室等, 但是源于公司合并部门等原因, 这些部门都没有最终成立。
2.3.4 保荐机构难辞其咎
此次万福生科的造假事件, 作为保荐机构的平安证券也成为众矢之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也不容乐观。
3 万福生科会计信息保障体系分析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1 万福生科会计信息保障体系对财务造假的影响
3.1.1 受到上市产生的巨大利益驱使
受到上市产生的巨大利益驱使, 上市公司对财务造假。
3.1.2 中介机构未履职尽责
在现实的利益前, 作为中介性质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集体缺位或者出现违规对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了间接的指导。这种情况无疑就形成了上市公司造假的一种风气。审计报告成为一纸空文, 虚假审计报告屡见不鲜, 作为专业机构的公信力和监督价值与作用根本没有得到体现。
3.1.3 会计核算等基础性工作出现持续弱化
会计信息应保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完整性, 但在审计署公布的关于10家国企2011年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中可见, 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执行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方面不到位, 会计核算明显出现失真情况, 导致会计信息失效。
3.1.4 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有效实施
万福生科出现严重的造假行为, 欺诈披露行为是因为该公司内控机制存在明显问题, 对于理应承担相应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审计部、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均未对公司财务报告中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提出质疑, 由此可见该公司的内控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有效实施。
3.2 万福生科会计信息保障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2.1 会计准则程序化导致会计信息规则性不强
我国会计准则在权威性、强制性和约束力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推进, 但政府主导会计管理这类模式也有一些缺陷需要加以改进。
第一是这种模式影响会计准则的公正性, 政府作为主导会计准则的制定者, 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趋向有利于政府的监管, 而忽视了一部分其他各方的利益诉求。
第二是会计准则质量受到影响。会计准则如果缺乏动态性, 往往会因为准则与会计实务的误差, 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际使用价值和质量。
第三是会计准则存在统一性不强, 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容易使个别企业钻法律的空子。
3.2.2 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受到挑战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开的情况看, 市场各行为主体往往更关注会计信息公开的完整、准确、可靠性, 而“及时性”却被忽视了, 各种会计信息的披露, 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3.2.3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会计信息实效通常都是故意而为造成的, 违规造成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与实际价值, 故意行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源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公司治理能够通过更为完善的机制和制度去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而约束行为, 提升管理和控制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容易引发的问题较为突出。
4 对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广泛存在, 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资本市场造假现象不断, 是监管者的失职还是中介机构的怂恿和纵容, 根本的原因在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不完善及其对会计品质教育的不重视。
4.1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4.1.1 加快完善创新会计规范体系
当前我国国内虽然已经建立了会计规范体系, 但这一体系还有待创新完善, 其中下列几点需要着重予以关注:其一是会计法规体系的构建, 通过体系构建能够使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与其他会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融合, 进而提升法律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其二是会计准则制定工作有滞后问题, 滞后性的存在使会计造假行为出现。其三是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弱化, 需要加强建设和不断完善。在万福生科造假案件中, 财务造假之所以能随心所欲, 更多的是因为会计体系不够规范不够完善, 给了造假的可乘之机。
4.1.2 加快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现阶段我国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会计人员应遵循该道德规范体系, 采用规范的行为和方式, 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一方面要着重做好人员培训, 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 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 不断提升人员职业素质和意识。
4.1.3 创新强化监督体系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中, 无论是公司的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未尽责, 中介审计机构没有尽责的如实审计, 公司内部没有如实监督申报, 才导致造假行为的发生。当前在贯彻《会计法》的具体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会计监督制度, 使这一制度发挥实际作用;其二是要注意协调, 做好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衔接和对接, 防止对企业进行重复检查、干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政府各部门的监督检查应建立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4.1.4 加快培育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一个完善发展期, 市场的功能还不完备, 市场的作用不够突出,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整体水平, 我国相关机构应着手建立更为有效的资本市场体系, 培养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 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4.1.5 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子系统, 还受到内部企业管理状况的环境影响,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重要的制度环境, 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 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4.1.6 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行政运行体系
万福生科之所以可以通过财务造假上市, 与行政监管体制失效有一定的关系。高效廉洁的行政运行体系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 进而突出政府作用, 维护市场功能的关键。通过构建更为高效的政府行政运行体系, 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 为企业创造更为理想的发展环境。
4.2 完善会计信息质量
4.2.1 体现会计核算基础作用
会计工作是基础性工作, 其能够提供的有效信息, 有助于决策者正确科学地做出决策, 提升管理的整体时效性。
4.2.2 切实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是企业通过评估、监督、检查和考核、报告等一系列手段和措施, 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资产安全完整,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控制活动, 是企业贯彻发展战略, 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
4.2.3 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依法履职尽责
针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复杂性和市场环境的多样性, 同时在财务报告越发专业的前提背景下, 报告的使用者需要注册会计师等人员对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进行基本的审核, 提出专业意见, 进而能够确保此份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会计师是不是能够切实履职, 往往最终影响着投资人的判断。作为监督管理的主体,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必须要依法履职尽责、忠实勤勉地开展审计鉴定业务, 出具独立公正的审计报告。
4.2.4 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通过企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中介机构依法履职尽责的同时, 财政、审计、证券等政府部门应继续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提升市场信心, 同时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创新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 结语
通过分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问题更充分说明了会计信息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会计法》的实施与修订虽然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 但是我国政府部门在监管方面还缺乏协调, 信息不能共享。外部监管也应进一步完善。
(2) 会计人员的管理问题应该结合公司自身财务情况, 要结合自身特点管理, 解决好企业的会计人员与所在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 以及会计人员的保护问题等, 让会计人员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
(3) 要把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再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员最核心的因素, 管理机构应该以这个为最根本的问题, 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 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它渗透于各个部门的各个层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个环节的职能, 通过相互协调, 形成合力, 从而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第二十五号) .
[2]审计署网站:2013年第3-12号审计结果公告.
[3]证监会网站:证监会通报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及相关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案.
[4]冉孟顺, 袁名富.万福生科:大米神话是如何注水的[N].南方周末, 2012-12-1.
[5]孙艳阳.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背后[J].财务与会计, 2013 (03) .
[6]庄恩岳.中外会计准则比较[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
[7] (美) SUNDER.会计与控制理论[M].哈尔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8]岳剑波.信息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9]日昇昌.经典案例“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析[N].天和周刊, 2012-11-30.
信息来自 篇7
中国教育部近日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全国有6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政策和领导力”高层对话中,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表示,当前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仍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根据国际上的教育评价体系预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新趋势?如何参考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建设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这次对话内容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教育2030议程———信息技术能力是重要指标之一
去年,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第4项(SDG4)是关于全球教育2030议程及目标,即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生学习的机会。
教育2030议程具体包括10个目标,即到2030年,确保所有儿童完成免费、公平和优质的中小学教育,并取得相关和有效的学习成果;确保所有儿童获得优质幼儿发展、看护和学前教育,为他们接受初级教育做好准备;确保所有人平等获得负担得起的优质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大幅增加掌握就业、体面工作和创业所需的相关技能;消除教育中的性别差距,确保残疾人、土著居民和处境不利儿童等弱势群体平等获得各级教育和职业培训;确保所有青年和大部分成年人具有识字和计算能力;确保所有参与学习的人都掌握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建立和改善兼顾儿童、残疾和性别平等的教育设施;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增加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提供的高等教育奖学金数量;大幅增加合格教师的人数,具体做法包括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开展师资培训方面的国际合作。
针对这10大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制定了11个全局指标(Global·Indicator)来检测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具体目标上的实施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所长西尔维亚·蒙托亚(Silvia·Montoya)在解析教育2030议程的监控指标时表示,信息技术(ICT)能力是此项考核的重要因素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各国的教育监控具体包括:具有熟练阅读和数学能力的儿童和年轻人的百分比;智力发展正常的5岁以下儿童百分比及小学前完成一年以上有组织学习的儿童比例;青年或成人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比例;具有信息技术能力的青年或成人的比例;平等指标(性别、地区、经济状况等);能有效阅读和计算的青年或成人比例;全球公民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主流;具有基础服务设施(电力、互联网、计算机、饮用水等)的学校比例;用于奖学金的海外发展资助;受过培训的教师比例。
西尔维亚·蒙托亚表示,因为全局指标并不能详细反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又制定了43项更为详细的主题指标(Thematic·Indicator),具体包括了各国儿童基础教育阶段的参与和完成比例;全民参与各学段学习的政策与实施情况;儿童及青年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等。其中,信息技术能力、数字文学(digital?literacy)与文学能力被列入“能力”的考查范畴。
针对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展涛指出,教育发展也要以指标为导向,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具体可考核的指标,可以借鉴教育2030议程的10个目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1项全局指标,制定具体的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远景规划,并出台具体的考核指标。
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6———运用技术改善学习
去年年底,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了主题为“为未来而学习:重新构想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的“教育技术计划(NETP)2016”。据悉,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重视高科技的发展,2013年就提出一个愿景———“五年之内让美国99%的课堂都有宽带,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数字内容,”并把教育技术从教育领域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6”的关注点从原来的“技术该不该用于学习”转到了“如何运用技术来改善学习”,并且特别强调教育技术领导力的作用,鼓励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提升,通过技术创建全方位的教与学的环境,让学习随时发生,让学生随时拥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环境;并且重新定位领导的角色,加强领导监控力度;创建多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评估体系,利用技术进行潜力开发,对教育效果进行多维度评价。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主任约瑟夫·南说,该计划的目的是让每个学习者都能通过技术参与学习体验,而且是主动参与。因此,美国教育信息化的革新将创建开放空间,丰富教学资源,扩大合作对象,使学生感受真实模拟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等。因此,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评价内容也将更加丰富。
“信息技术将催生新的学习体验,那么教师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能力,而且要转变角色。”约瑟夫说,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6”指出,确保教育者拥有全面的技术支持,可以随时随地与数据、资源、专业知识连接。在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也是学习体验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同时又是学生和同行的合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黄荣怀认为,信息化领导力是信息化时代领导者吸引和影响追随者及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和组织目标的能力。信息化领导力有两个表现,一是信息时代的学校领导力,二是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学校信息化领导力是一个分布式领导力,领导高层包括校长、副校长、校务委员;中层包括科室主任、年级主任、学科主任以及意见领袖和利益相关者。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全美国的学校都有宽带,但是只有30%的学校的带宽足够用来支持数字化的学习。”约瑟夫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开展了各类项目,实现学校和图书馆联网,并在手机上开发支持此功能的平台,让所有学生随时随地使用完善的基础设施。
根据“教育技术计划2016”的具体内容,美国教育正在改变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环境与评价方式,正在培养有责任感的未来数字公民。
黄荣怀在讨论时表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战略部署侧重点有所不同,并以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04、2010、2016为例,分别从装备、资源、学习、教学、评估和教师专业发展等6个方面比较了美国三次教育技术计划的差异。
教育公平———需要填平“数字使用鸿沟”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刘延东副总理在2015年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指出全面深化“三通两平台”,努力做好“四个提升”,要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创新,着力实现“四个拓展”。
中美两国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共性,也存在较多差异。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中国强调“三通两平台”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而美国的建设内容更精确,更强调学校层面的宽带和高质量资源的可及性;从教师能力建设看,中国对于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和角色的转变描述较为淡化,而美国则着重强调教师的能力提升;从管理能力的方面看,中国较为重视管理平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而美国则直接强调信息化领导力,并直指技术促进学习的共识和规划的具体实施。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6”有一个部分特别探讨技术支持的评价,可见美国对于大数据支持下的评价手段的重视。
教育公平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教育技术计划2016”共同提到的内容,但是中国更强调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美国则更强调信息技术使用的公平。
中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表示,当今教育必须重视三个方面,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和教育管理,其中信息技术使用的公平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对培训师进行培训,改善培训的模式和方法;可以与美国互派培训人员,相互学习,进而推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可以尝试建立几个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推动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信息来自 篇8
一、ICT基础设施
B E S A的调查显示, 5 2%的小学认为台式电脑装备良好且充足。近年来英国公立中小学台式电脑的配备增速比较明显, 学校的台式电脑数量有大幅增加。但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相差甚远。只有2 9%的小学和2 7%的中学认为学校的笔记本电脑配备比较充足。这说明, 英国公立中小学笔记本电脑的缺口还比较大;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会有所扩张。笔记本电脑将成为学校硬件投入的一个主要方面。
这次调查表明, 新学年 (截止到2 0 0 9年4月) 学校对台式电脑的需求增加, 中小学台式电脑的需求增量从2 0 0 8学年的8%提高到2 0 0 9学年的1 9%, 其主要原因是中学对台式电脑的需求增量从1 5%提高到了2 8%。另外, 所有中小学校对笔记本电脑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 近1/3的学校在新学年的需求量都很大。
除了电脑硬件以外, 网络设施也是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得知, 6 0%的小学和4 6%的中学认为学校的I n t e r n e t接口和宽带连接设施配备较好。平均来看, 对网络设施比较满意的中小学刚刚过半, 今后还需适应信息社会的潮流, 加强网络设施的投入。
二、软件和在线资源
1. 资源数量
2 0 0 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4 1%的小学认为光盘资源比较充足, 但是对在线资源表示满意的小学不足1/4, 而且这种情况在过去两年中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英国公立小学对资源的满意度比较低。说明过去的几年, 资源建设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 没能很好地跟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 C T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今后一段时期内, 资源建设将成为决定教育信息化能否深入发展的关键。
英国公立中学对资源的满意度更低些, 仅有11%的中学对在线资源比较满意, 近1/4的中学认为光盘资源比较充足。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中学的在线资源十分匮乏, 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对师生没有吸引力。
总的来说, 英国公立中小学普遍存在资源短缺的状况。在解决了硬件、软件问题后, 资源建设这一环节的问题日益突出。着力解决资源建设问题有助于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
2. 资源投入
2 0 0 8~2 0 0 9年度, 只有5%的小学预计购买课程软件的花费会超过2 5%, 而在2 0 0 6~2 0 0 7年度, 曾经有1 1%的小学预算中软件购置费用超过1/4。更为严峻的状况是, 2 0 0 8~2 0 0 9年度, 还有2 1%的小学将会缩减1/4的软件购置费用。
2008~2009年度, 只有1 0%的中学购买课程软件的花费会超过2 5%, 而1 9%的中学将会缩减近1/4的软件购置费用。
英格兰地区的小学在2 0 0 8~2 0 0 9年度用于课程资源和软件的花费预计将达到6, 7 0 0万英镑。如果把大不列颠的所有小学统计在内的话, 用于课程资源和软件的花费将达到8, 0 0 0万英镑, 与2 0 0 7~2 0 0 8年度的8, 8 0 0万英镑相比有所下降。
英格兰地区的中学用于课程资源和软件的花费预计将达到4, 8 0 0万英镑。如果把大不列颠的所有中学统计在内, 用于课程资源和软件的花费将达到6, 200万英镑, 与2007~2008年度的6, 400万英镑相比也有所下降。
据调查, 近2/3的学校利用网络下载免费的课程软件和资源, 但是, 只有4 3%的小学和3 8%的中学使用付费的网络资源。
三、交互电子白板和电脑供应
1. 交互电子白板
过去的两年, 英国公立中小学的交互电子白板得到了很大发展。2 0 0 5年, 只有1/4的小学和1 8%的中学I W B s设施比较完善。到了2 0 0 8年, 小学和中学的比例分别增加到7 2%和4 3%。
2 0 0 5年以来, 交互电子白板的供应量迅速增加, 在学校课堂的教学应用广泛铺开。交互电子白板作为英国教育信息化的特色产品在短短几年间得到了长足发展, 它是英国教育信息化战略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中学对交互电子白板的需求空间很大, 因此可以针对中学进行重点突破。
2. 电脑供应
2 0 0 7~2 0 0 8年间, 小学的台式电脑供应量增加了2%, 平均达到每所学校3 2.4台。据估计, 截止到2009年4月, 小学还将购进124, 700台电脑, 是上一年度的2倍。小学的笔记本电脑供应量与2 0 0 7年相比增加了12.2%, 预计到2009年4月, 还有127, 300台的供货缺口。
过去两年, 中学台式电脑的供应量一直比较稳定。2 0 0 8年, 中学台式电脑总量超过1 0 0万台, 增加了8.3%。截止到2 0 0 9年4月, 预计新购入的台式电脑数量约为180, 000台, 与2008年相差无几。但是, 中学笔记本电脑的供应量增长迅速, 从2 0 0 3年平均每个学校3 1台增加到2 0 0 8年的8 1台, 总量达到355, 400台。预计到2009年4月前, 还有75, 0 0 0台的供货需求。
2 0 0 8年统计显示, 近2 5万台计算机由于年代久远或配置落后已经不适用于教学。这与2 0 0 4年统计的5 2万多台老旧机器相比少了一半多。学校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也是导致需求增加的一个因素。
3. 学生用机
目前, 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学可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 (普通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 为3 0.8台, 普通的公立中学可达到2 1 7.6台。小学和中学平均每所学校供教师专用的笔记本电脑分别达到了1 0.3台和49.4台。
小学的平均生机比从2 0 0 4年的8.8下降到7.7, 中学的平均生机比从2 0 0 4年的5.3下降到4.3。
W i n d o w s X P是学校普遍采用的操作系统。英国公立中小学8 4%的台式电脑 (约有2 1 0万台) 和笔记本电脑的操作系统都是W i n d o w s X P。
四、网络及带宽
1. 网络
2 0 0 8年公立中小学的联网计算机超过了2 3 0万台, 其中小学1 0 0多万台, 中学1 3 0万台, 联网计算机数比2 0 0 7年多出2 4万台。一般来说, 一所小学的联网计算机有4 7台, 一所中学的联网计算机有2 9 4台。7 2%的小学和8 5%的中学声称使用了无线网络技术, 另外还有7%的小学和5%的中学在2 0 0 9年4月以前打算引入无线网络技术。
预计, 小学将有3 8 1, 0 0 0台计算机接入无线网络, 中学将有3 5 5, 0 0 0台计算机接入现有的无线网络, 相当于每所中学9 4台计算机的接入量。
实际上, 目前所有学校都有联网的计算机, 小学8 5%的计算机都已经联网, 中学9 2%的计算机也已经联网。到2 0 0 9年, 一所普通小学的联网计算机将达到5 0台, 一所普通中学的联网计算机将达到3 2 2台。预计到2 0 0 9年4月, 还将有3 7 4, 0 0 0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2. 带宽
2 0 0 8年调查显示, 小学的平均带宽是3.2 M b p s, 到2 0 0 9年4月, 平均带宽有望增至4.1 M b p s。中学的平均带宽有望增至2 1.1 M b p s。
预计到2 0 0 9年4月, 一所普通小学的带宽可以满足6 4名学生同时访问交互式网站, 人均占用的带宽是6 4 K b p s。而中学的带宽将能够同时满足3 3 0人的在线交互需求。
但是现在的带宽远远不能满足学校需求, 没有达到学校期望的最佳值。小学希望2 0 0 9年平均带宽可达1 3.4 M b p s, 实际上仅有可能提高到4.1 M b p s。中学期望平均带宽至少达到5 5.0 M b p s, 但是实际上只能达到他们要求的一半左右。
五、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
2 0 0 8年调查显示, 3/4的小学教师认为自己有信心而且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与2 0 0 7年的8 0%相比有所下降。中学仅有6 1%的教师表示有信心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而在2 0 0 7年这一比例是6 8%。
小学和中学分别有5 6%和4 4%的I C T管理人员认为绝大多数教师非常擅长文字处理软件。但是, 小学和中学只有2 0%和1 4%的I C T管理人员认为多数教师可以娴熟掌握演示软件的应用。
2 0 0 8年, 6 7%的小学教师和5 9%的中学教师将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对于已经接受过培训的教师来说, 6 2%的小学教师和6 5%的中学教师认为培训很有用。
但是, 小学和中学分别有高达8 0%和9 0%的教师认为, 平常接触I C T的机会有限, 影响了他们在课堂上自如运用I C T。
六、ICT预算
英国学校对I C T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在持续增长。2007~2008年度, 英国公立中小学的ICT总预算 (课程软件费用除外) 达到6.1 4亿英镑, 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 7 0 0万英镑。
2 0 0 8~2 0 0 9年度, 小学和中学的I C T预算据估计将分别增加8.4%和5.1%, 因此年度的总预算将达到6.4 4亿英镑。
预计到2 0 0 9~2 0 1 0年度, 平均来看, 每所小学和中学的ICT预算将分别达到1 5, 850英镑和6 8, 0 0 0英镑。这也意味着英国小学和中学的I C T预算分别增加了6.2%和4.0%, 从而使2009~2010年度I C T总预算达到6.7 2亿英镑。
2 0 0 9~2 0 1 0年度, 平均每所小学用于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花费是7, 3 0 0英镑, 与2 0 0 8~2 0 0 9年度的6, 5 4 0英镑相比增加了1 2%。中学用于台式电脑及辅助设备的资金也会增加9%, 从2 0 0 8~2 0 0 9年度的33, 200英镑增加到2009~2010年度的36, 000英镑。
2 0 0 9~2 0 1 0年度, 预计用于外围设备和网络的资金与以前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平均每所小学和中学用于此项的资金分别是3, 0 0 0英镑 (比上一年度下降1%) 和1 1, 5 0 0英镑。另外, 用于系统和一般软件的资金将有所下降, 小学和中学分别减少3.6%和5.5%。
参考文献
[1]http://www.besa.org.uk/“BESA ICT in UK State Schools2008summary report”.
信息来自 篇9
关键词: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会计信息质量,创业板上市公司
一、引言
融资约束理论认为,在企业现金流有限的同时,如果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成本较高,即使企业有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会选择放弃,此时就发生了融资约束。融资约束源于信息不对称,Jensen和Meckling(1976)研究发现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外部投资者在签署合约时,会要求一个风险溢价,这种风险溢价的存在使内外部融资成本出现差异。Jaffee和Russell(1976)指出,当贷款者不能辨认借款者的质量时,他们会提高借款的利息率,或者提供有限的贷款规模。Stiglitz和Weiss(1981)指出,贷款者不能采取提高利息率的方法来区分出高质量的借款者,因为伴随着利息率的提高,离开信贷市场的是那些高质量的借款者。而剩下来的低质量借款者,会使得还款的违约率增加,进而导致贷款者的收益减少。这种情况下的信贷市场将呈现出一种均衡状态,在此时的市场利息率下,市场上出现了对贷款的超额需求,只有愿意以此利息率获得资金的借款者才会获得所需资金。由于出现了超额需求,信贷规模受到限制,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因此出现了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同样面临着资金来源的问题。与一般投资相比,研发投入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研发活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面临着各种失败的风险。其次,研发活动往往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商业秘密等问题,企业不会也不愿意对其研发活动进行完整的披露。另外,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提升其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才能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因此,研发活动需要不断地进行资金投入。因此,企业需要保持稳定的资金来源,以支持其研发活动,否则研发活动将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
在资本市场上,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出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有关信息,这就有利于降低公司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
按照证监会要求,创业板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六大行业,创业板企业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高的成长性、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制度、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创业板企业大部分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它们更加注重企业的研发活动,研发投入强度会更大。同时,创业板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缺乏,因此更加容易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融资约束对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探讨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
首先,本文研究的是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从Fazzari et al.(1988)将内部现金流引入到托宾Q投资模型开始,国外已有较多的文献研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內源融资、外源融资的关系。Himmelberg和Petersen(1994)、Aghion和Howitt(1997)、Bloch(2005)的研究表明,从融资渠道来看,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首先来源于自身的利润积累和实收资本的增加这些内源融资渠道,其次才是外源融资,企业研发投入较难从外源融资渠道中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
然而,Hall(2002)指出,对于那些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来说,巨额的前期投入使它们难以仅通过自身的内源融资渠道来承担所需的研发投入,这就出现了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即便企业研发活动存在收益不确定性,外部融资渠道反而越来越成为企业研发投入不可或缺的重要来源。
我国学者基于国内的融资环境,同样对企业研发投入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罗绍德和刘春光(2009)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是研发投入绝对支出,都与企业内部现金流呈正相关关系。刘振(2009)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其研发投入适宜采用内源融资和股票融资,不适宜采用负债融资的方式。张杰等(2012)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的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和注册资本的增加,但并不来源于企业所获得的银行贷款。卢馨等(2013)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大,企业研发投入并没有得到债务融资的有力支持。过新伟(2014)的研究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系统地依赖于内部现金流。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文本提出研究假设1和假设2:
H1:内部现金流是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即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呈正相关关系。
H2: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融资呈正相关关系,与负债融资呈负相关关系。
(二)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本文的第二个研究问题是融资约束是否会对研发投入产生影响。对融资约束的研究存在一个难题,即一般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较难直接观察,因此学者们一般会借助间接的指标度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主要包括单变量度量指标和多变量度量指数。单变量度量包括股利支付率、公司规模和利息保障倍数等。加拿大的财务经济学家Cleary是最早运用多元变量构建融资约束指数的学者。Cleary(1999)运用多元判别分析法构建了融资约束指数ZFC。况学文(2008)在其博士论文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判别分析法并选择了5个财务指标构建了融资约束指数。本文参照其构建方法,在构建融资约束指数时采用了多元判别分析法,以融资约束指数来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当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时,由于其存在获得资金上的困难,因此,企业的研发投入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基于以上理论回顾,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3:
H3:融资约束制约着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即研发投入与融资约束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三)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信息披露是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进而有助于降低外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曾颖和陆正飞(2006)研究表明,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李志军和王善平(2011)研究则表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张纯和吕伟(2007)的研究表明,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企业对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学者们的研究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外部融资成本的降低又减轻了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扩大了企业的融资来源,减轻了融资约束的程度。袁东任和汪炜(2015)发现,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郭桂花等(2014)的研究也表明,会计信息质量与融资约束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4:
H4: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和其他变量的定义与计算方式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2014年的创业板企业作为研究数据窗口。为统一标准,研发投入的数据来源于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研发投入金额和研发投入强度,如果董事会报告中没有披露研发投入,则不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笔者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手工收集整理得到了研究所采用的研发投入数据,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来自巨潮资讯网等有关网站。会计信息质量数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评价报告》。另外,本文采用的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国泰安数据库。在剔除了相关数据有缺失的样本后,本文共得到801个样本数据。
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EXCEL2010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20和stata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模型构建
1. 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股权融资、负债融资的关系
本文参考FHP(1988)投资模型,采用相同原理来检验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的关系。同时,为了研究外部融资方式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引入了解释变量股权融资(EQU)和负债融资(DEBT)。
Tobin(1969)提出了著名的托宾Q值理论,托宾Q值可以衡量公司的投资机会,公司的投资支出应该与托宾Q值正相关,其投资活动才具有效率,因此,本文引入了前期的托宾Q值作为控制变量。此外,销售收入也会促进投资的增长,因此引入前一期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企业期初的现金持有量会对研发投入产生刺激作用,期初现金持有量多的企业,会更有意愿去进行研发投入。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可能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而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更大,外部融资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本文引入了期初现金持有量、期初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以控制期初现金持有、盈利能力、财务杠杆对研发投入的影响。考虑到企业规模、行业和时间的影响,回归中还控制了规模、行业和年份。
本文的模型(1)如下:
模型中的i,t分别表示企业i在t时期,后同。
2. 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本文借鉴了况学文(2008)在其博士论文中的多元判别分析法构建出了融资约束指数,用以衡量融资约束程度,然后本文建立了回归模型(2)检验融资约束程度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回归中控制了上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规模、行业和年份。
本文的模型(2)如下:
3. 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北京工商大学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评价报告》中,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由五个二级指数组成,其中包括了会计信息指数,而会计信息指数这一二级指标又由三个三级指标构成,分别是可靠性、相关性和信息披露。可靠性包括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和财务报告的稳健性,相关性包括年报盈余的信息含量和年报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信息披露则侧重于非财务信息披露及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测量。这一体系较为全面、完整地评价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因此本文选取了这一指标来衡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由于企业当年的年报在次年公布,当年的年报会对次年的融资能力产生影响,因此会计信息质量(AQ)采用滞后一期。
本文建立了模型(3)来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2012~2014年期间,我国创业板企业长期负债融资平均值为0.0094,低于股权融资的平均值0.0150,也低于内部现金流的平均值0.0592。说明我国创业板企业更多地依赖内部现金流来提供资金,其次才是利用外部融资来获得资金支持,外部融资的顺序是先股权融资、后负债融资。从内部现金流和现金持有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可以看到,不同企业的内部现金流、现金持有量有较大的差异,企业自身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程度相差较大。
我国创业板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21.02%,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企业可以尝试进一步利用负债融资获得资金支持。
会计信息质量评分的最大值为81.83,最小值为15.86,说明创业板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差异较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较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不完善,企业整体的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二)相关分析
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前,本文首先对模型进行了多重共线性的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到:(1)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均小于0.7,即模型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2)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企业的内部现金流越多,企业的研发投入越高。
(三)回归分析
1. 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股权融资、负债融资的关系
本文首先对总体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其次按照资产总额对样本排序,资产总额较大的划分为大规模子样本组,资产总额较小的划分为小规模子样本组;按照营业收入增长率对样本进行排序,营业收入增长率高的划分为增长速度快的子样本组,营业收入增长率低的划分为增长速度慢的子样本组。然后进一步分析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的融资问题在大规模和小规模企业之间、增长快和增长慢的企业之间的差异。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括号中数值是t值。
本文首先对不引入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两个解释变量的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呈正相关关系,且结果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引入了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两个解释变量后,在总体样本回归中,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仍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内部现金流的系数大于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的系数,这进一步说明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主要依赖内部现金流,因此本文假设1得到验证。
在外部融资来源方面,本文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股权融资呈正相关关系、与负债融资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关系均不显著,因此本文检验结果不支持假设2。由于目前我国创业板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对负债融资的利用程度较低。此外,企业的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增长率、托宾Q值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的成长能力、投资机会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研发投入所考虑的重要问题,发展前景好、具有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往往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与研发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更加需要增加其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的独特性,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利润空间。
在大规模和小规模的子样本组回归分析中,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的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系数为0.0947,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的关系在5%水平上显著,系数为0.0627,说明大、小规模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均为内部现金流,但大规模企业的关系更显著、系数更高,因此,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更加依赖于内部现金流。在外源融资方面,大、小规模的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融资、负债融资的关系均不显著,进一步说明了企业股权融资和负债融资不能够为企业研发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在增长快和增长慢的样本回归分析中,增长速度快的企业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现金流,而增长速度慢的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的关系并不显著,但增长速度慢的企业研发投入与期初现金持有量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持有的现金也是其研发投入的来源之一。
2. 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1)融资约束指数的构建过程
本文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构建融资约束指数。首先,本文选择了利息保障倍数和企业规模这两个影响因素对研究样本进行预分组,将样本划分为高融资约束组和低融资约束组。一般认为,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越高,企业的债务偿还就越有保障,所受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低。因此,本文将样本按照利息保障倍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取前33%作为高融资约束组,后33%作为低融资约束组。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并根据FHP(1988)投资模型的判断原则,本文支持小企业优势观,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程度更低。因此,本文将样本按照企业规模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取前33%作为高融资约束组,后33%作为低融资约束组。如果样本既属于利息保障倍数分组中的高融资约束组,又属于企业规模分组中的高融资约束组,则将样本归入最终的高融资约束组,低融资约束组同理。最终,本文确定的高融资约束组有76个样本,低融资约束组有68个样本。
其次,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和股利支付率这5个财务指标来构建融资约束指数。
表5给出了变量的组间均值差异检验结果,除了股利分配率外,其余4个变量的均值差异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所选择的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融资约束的差异。
表6给出了模型的错判矩阵。在76个高融资约束组的样本中,有63个被正确判别,在68个低融资约束组的样本中,有57个被正确判别,模型总体的判别正确率为83.3%,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判别结果。
表7给出了非标准化的Fisher判别函数系数,根据判别函数系数构造出融资约束指数,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这是一个反向指标(况学文,2008),即融资约束指数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低。
(2)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关系
融资约束指数与研发投入的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第二、三列分别列示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与融资约束指数的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括号中数值是t值。
根据表8所示的回归结果,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均与融资约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数越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低,企业的研发投入越高。这一结论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是制约其研发投入的因素之一,影响着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假设3得到验证。
3. 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被解释变量为融资约束指数。
从表9所示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会计信息质量与融资约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融资约束指数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降低融资约束程度。融资约束源于信息不对称,而会计信息披露是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
结合表4和表9所示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小规模企业中,融资约束指数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小规模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融资约束的程度,而由于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支持,因此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程度较低。同时,在大规模企业中,由于融资约束指数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不显著,说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并不会对融资约束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并不能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因此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内部现金流。增长速度快和增长速度慢的企业研发投入面临的情况和大、小规模企业面临的情况类似,增长速度快的企业融资约束指数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不显著,说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并不能显著地改变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因此企业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内部现金流。而增长速度慢的企业融资约束指数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降低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程度,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因此其研发投入不依赖于内部现金流。
五、结论与启示
(一)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研发投入依赖于内部现金流,内部现金流是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这种情况在大规模和增长速度快的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同时,企业持有的现金也可能成为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
(二)在外部融资来源方面,研发投入与股权融资、负债融资的关系均不显著,说明外部的资金来源并未成为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
(三)如果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会对研发投入产生影响,融资约束程度越高,企业研发投入越少。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括号中数值是t值。
(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支持,减轻了企业依赖于内部现金流的程度。
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篇10
Q:我的等待会开花结果吗?
我有一个交往了近2年的男朋友,我们分居两地。平时只有依靠电话、邮件来联系。我们相处得很愉快,性格上也很合适,双方父母也比较赞同。可是因为他一直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不愿意结婚。我却希望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以至于两个人在这一点上分歧很大。我现在的条件很好,所以选择余地很大,我不知道自己是坚持这份可能没有未来的感情,还是放弃它去寻找新的起点。爱一个人不就是和他相伴一生吗?男人的想法和女人的想法难道有那么大的不同吗?
雁,25岁
A:结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关键因素。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你们的情感关系进展得还可以,但你一旦要想进“城”了。他却说不想买“票”。一个不想要婚姻的男人多少是因为没有什么责任感。爱情可以天花乱坠,它完全可以脱离尘世,甚至不食人间烟火。而婚姻却很世俗,它需要两个人脚踏实地,共同投入,仔细经营。何况分居两地,恋爱尚且有沟通的障碍,结婚之后,如果无法生活在一起,那么空巢婚姻不是更加脆弱吗?
Q:恋爱了,我却很寂寞!
我和男友认识快一年了,我们相处得非常好,彼此都觉得很幸福。但是他是做商务的,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每个月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外面出差。我们一起玩的时候,他的手机就一直没有停过,领导一个电话,他就回公司加班去了。而我最受不了一个人呆着。现在我还在读研,相对来说空闲时间很多。开始时。我还能安慰自己,男人要以事业为重,但我发觉很孤独。比如生病时边上没有人照顾,遇到压力、挫折时也没有人鼓励,我觉得很郁闷,就会忍不住打电话冲他发火。朋友、家人都说是我不对,冷静下来时,我也觉得不好,因为他一直尽力把仅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陪我,出差也会保证每天给我电话。我想知道我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对他的过分依赖?难道要他换工作? 玉,25岁
A: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女人是需要有固定支点的,一旦支点无法固定,那么她就会感觉到强烈的不安全感。当然,要求你从依赖走向独立,这种质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克服更多的沟壑。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改变性情,那么这个男人的生活状态将会大大影响你的心态平衡,引起你情绪上的恶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他听你的话,把空闲时间都贡献给你们的感情,每天早请示晚汇报,他负重在事业和情感之间来回奔跑,你是否考虑过他的辛苦程度呢?所以享受两人世界的同时,更要学会一个人的独立生活。
Q:他为什么这样不负责任?
我和爱人结婚3年,本以为苦尽甘来,就在我帮他把户口调到北京后,我发现他有了第三者,还是个网恋对象。那是去年我怀孕准备生孩子的3个月,她从外地来到北京,两人还发生了性关系。最可恨的是她居然还来到我家,假装什么都没发生。那时我还蒙在鼓里,居然还让他陪她去长城玩。后来,我发现了这一切,真的很恨自己的愚蠢。现在,孩子还不到1岁,我对他还有感情。我决定原谅他,让他们断绝关系,他也答应了。但实际上他还偷偷保留了一个记事本。我装作不知道,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就算了。可后来,他们还打电话发信息联系。我真的急了,就想办法找到女方爱人的电话打过去。他认为我做了件不可原谅的事情,说对不起对方,还从家里搬了出去,说是为了冷静思考。结果我发现他还在网上和其他女人聊天。我跟他谈了,说“要是你还留恋这个家,就搬回来,我们不计前嫌。”但他居然说回来没尊严。我现在怎么办?真的要放弃他吗?
芹,26岁
信息来自 篇11
关键词:信息披露,审计意见,融资约束
1 引言
资金是维持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完美的资本市场当中, 企业可以获得投资所需的充足的资本。并且, 在完美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从外部获取的资金成本和企业内部的资金成本相同, 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可以相互替代[1], 企业不存在融资约束的问题。
然而, 完美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企业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并不总是能够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说, 企业的融资渠道无外乎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当外部融资受到阻碍时, 企业更多地只能依靠内部资金发展, 而当企业内部资金又有限时融资约束的问题便产生了。 融资约束长时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掣肘。例如2011年下半年, 温州地区民营企业老板“跑路”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外部融资受到约束引起资金链断裂所造成的。 企业融资约束的直接经济后果是不得不放弃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 丧失发展的机会。融资约束的改善可以从发展水平和公司规模等方面促进企业的进步, 对企业的成长和企业价值的增加具有积极的作用 (李科和徐龙炳, 2011) [2]。因此, 融资约束的改善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了融资约束的产生。在资本市场上, 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是缓解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在企业披露的信息当中, 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需要独立第三方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 一般而言, 经过审计师审计的信息其增量价值更高, 更有助于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使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尽管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 信息不对称是引起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些研究还未能深入探讨信息不对称的改善会如何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以及不同的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将会对融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此, 本文试图回答在企业不同信息披露质量和不同审计意见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约束将会产生怎样的改变, 进而分析在审计师参与的情况下不同信息披露质量的企业其融资约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的研究还有助于为企业进行融资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为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意见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提供了相关的经验证据。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2.1 文献回顾
MM理论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 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可以相互替代。但是, Myers和Majluf (1984) 发现,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增加了, 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越高, 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大[3]。Fazzari等 (1988) 则从投资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关系来衡量企业所受融资约束的程度, 发现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大, 企业投资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依赖程度越高[4]。随后, 以Almeida等 (2004) 为代表的学者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角度对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进行研究[5]。融资约束日益成为财务领域的研究热点。部分研究者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受到融资约束企业的融资行为特点。Botosan和Plumlee (2004) 发现, 企业年报的披露水平越高融资成本越低, 但是作者也发现临时性公告披露水平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随之上升, 尽管后者与理论相矛盾却与实务界的观察相一致, 作者认为这或许是由于股价的波动所引起的[6]。而Christensen等 (2010) 则认为, 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仅发生在信息披露之后, 若考虑到信息披露之前企业较高的融资成本, 事实上从整个融资前后区间来看, 信息披露并没有显著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还是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7]。Armstrong等 (2011) 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会在何时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 当市场是完美的, 信息不对称不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 在市场不完美的时候,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由此他们建议要通过增加市场竞争来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资本成本[8]。
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会通过一定的经济行为来缓解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连玉君等 (2010) 通过实证发现, 在面对融资约束时, 企业会通过持有高流动性和实施积极的流动性管理政策来应对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9]。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和增加分析师的关注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10] (张纯、吕伟, 2007) 。另外, 通过送转行为的方式来传递上市公司的信息也有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11] (周宝源, 2011) 。审计师可以缓解企业的代理成本, 于是一些企业倾向于聘请具有较高声誉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审计试图减少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12] (吕伟, 2008) 。齐欣、刘欣 (2012) 还发现,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FDI进行行业垂直关联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从而促进企业的投资和经济增长[13]。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 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对融资约束产生影响, 且大多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后果方面进行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的缓解以及综合考虑审计意见的作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较为少见, 正是基于此, 本文试图分析信息披露对信息不对称的缓解进而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然后考察了不同的审计意见会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怎样的影响, 最后将信息披露与审计意见结合起来考察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以期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2.2 理论分析
引起融资约束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体制问题是造成新兴经济体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制度背景。 在新兴经济体中, 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完善, 企业更多的只能依赖债务融资。在中国, 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承担着为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服务的任务, 不可避免地分担着国企的政策性负担。 这就导致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大中型国有企业, 使得占企业总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难[14]。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 地方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较小, 企业面临的这种融资约束相对于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要小[15]。这就说明,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资金可以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 融资约束可以得到适当缓解。但是总体而言, 我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还受到很多制度环境的影响。
除了宏观制度的因素以外, 在微观层面对融资约束产生的原因得到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新兴经济体中, 由于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不健全,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为突出。信息不对称会使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时受到逆向选择的影响, 增加其融资成本[16]。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 债权人由于对企业的真实信息掌握较少, 为了避免借贷风险债权人会倾向于制定高于平均水平的利率和设定融资限额。融资成本的增加和融资额度的降低使企业未来可预期的现金净流量减少, 迫使企业放弃一些有价值的投资或者降低投资的效率。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对企业融资的约束, 企业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主动增加信息披露频率和质量, 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尽管在资本市场上, 证券监管机构会对企业的披露进行规范, 要求企业定期披露公司信息或强制披露公司信息。但对于那些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来说, 信息的披露更多的是一种自愿性的和内生性的, 企业会主动增加披露对投资者决策有益的信息。Botosan (1997) 发现, 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 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了, 融资约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17]。屈文洲等 (2011) 的研究也发现, 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 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就越低, 企业的投资水平也就越高[18]。因此, 我们提出假设H1.
H1: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
审计意见可以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再确认以及对披露信息进行鉴证来缓解信息不对称。Jensen和Meckling (1976) 认为, 企业存在所有者与经理人、股东和债权人两类代理成本问题[19]。这两类代理问题都因信息不对称而对融资约束产生影响。首先, 在所有者与经理人代理问题中, 自利的经理人其自身的利益可能与企业发展目标不一致。经理人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可能会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来增加其职务消费或取得更多的权力, 在外部融资额度既定的条件下, 经理人的这一行为会使企业对内部资金的依赖性增强, 从而增加企业的融资约束。其次, 在股东和债权人代理问题中, 债务契约签订以后, 由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监督有限, 股东有动机将获取的债务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项目来获取高风险收益, 也即存在着“资产替代效应”。理性的债权人会对股东的这一行为事先进行估计, 将其判断体现在对企业信贷的规模和定价上, 因此企业同样会面临融资约束的问题。
审计师的审计可以通过减少所有者与经理人、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缓解融资约束。 这是因为审计是伴随着两权分离的产生而产生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 审计的功能不再是单纯地将审计报告提供给所有者, 而是拓展到为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 审计对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日益显现。一方面, 审计师以其独立客观的立场, 凭借其专业技能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职业判断, 通过不同的审计意见传达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 所有者和债权人可以依据审计意见进行经济决策。不同的审计意见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廖义刚等 (2010) 通过分析我国A股市场2000~2005年财务困境公司的数据发现, 被出具GCO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的公司, 次年银行信贷水平出现了显著下降[20]。邓建平 (2011) 通过收集2004~2008年的民营企业数据也发现, 非标的审计意见与银行短期债务融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1]。而好的审计意见则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较好, 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Copley和Douthett, 2002) [22]。好的审计意见在股票市场上同样能获得积极的市场反应。对于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言, 它们更倾向于在财务报告中反映企业真实情况以获得好的审计意见得到更多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据此, 我们得到本文的假设H2和H3.
H2: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企业, 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
H3: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且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 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及变量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融资约束的研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继FHP开创性地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作为融资约束的替代性变量以来, 研究者都顺着这个思路进行研究:即融资约束越大的企业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越高。但是, 借助FHP的模型, 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有些结论甚至截然相反。于是, Almeida (2004) 在FHP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形成了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CCF) 。该模型认为, 如果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 将会从企业的现金流中提取更多的现金为投资做准备, 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就会更高。 由于该模型较好地衡量了融资约束, 本文将借鉴这一模型。但是Almeida (2004) 的基本模型中仅控制了企业的规模 (SIZE) 和企业发展机会 (托宾Q) , 而在其扩展模型中考虑了净营运资本增加量和资本支出等控制变量。朱凯、陈信元[23] (2009) 和王少飞、孙铮、 张旭[15] (2009)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对Almeida的现金-现 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了改进, 本文将综合考虑这些研究成果。 为了分别验证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我们逐一将解释变量添加进去。回归方程 (1) 是只考虑信息披露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回归方程 (2) 是只考虑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回归方程 (3) 是综合考虑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结合本文的研究, 拟采用的回归模型可用如下等式表达:
在上述模型中, △CH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与平均总资产的比例; CF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平均总资产的比例,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自身产生现金的能力, 企业对CF的依赖越大, 说明越依赖于内部资金从而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也就越大; △NWC为净荧运资本变动量, 研究发现营运资本可以作为现金的一种替代 (Opler等, 1999) , 净荧运资本增加越多, 说明企业需要留出更多现金满足流动资产的需要, 其系数预期应为负; INV为企业当年的资本支出, 企业资本支出的增加会减少其现金持有量, 该指标用现金流量表中当年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现金数表示 (张纯、吕伟, 2007) ;托宾Q表示企业的发展机会, Q越大说明企业未来成长机会越多, 企业越需要持有更多现金以满足未来的投资机会; SIZE代表公司的规模, 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的公司声誉越好、收入越稳定, 更容易从外部获取资金, 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 INFOR是信息披露质量; OPIN是审计意见类型; INFOR·CF反映信息披露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增量影响, 该交叉项的预期符号为负, 表示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企业融资约束越小; OPIN·CF代表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增量影响, 该交叉项的预勤符号也为负, 表示好的审计意见能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OPIN·INFOR·CF反映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共同影响, 该交叉项符号预期为负, 表示好的审计意见和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有效缓解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变量的计算及含义可见表1。
3.2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来源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之所以选用深圳A股上市公司是因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年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级, 且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比较统一, 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可 (曾颖、陆正飞, 2006) 。在样本的选取过程中剔除了以下公司:①金融类上市公司, 原因是金融类上市公司所受到的融资约束与其他行业的公司显著不同;②数据缺失公司。
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及审计意见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CSMAR) , 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数据手工收集自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评级中, 对上市公司的披露评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在我们的研究中, 将信息披露评级为优秀和良好的公司视为信息披露质量较高, 设为2;将信息披露评级为合格与不合格的公司视为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设为1。通过将数据缺失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剔除后, 得到从2006~2010年的样本量分别为508、510、682、734、869, 总计3303个样本。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4 实证检验
4.1 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 深圳A股上市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量△CH和△NWC的差异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及自身的经营状况所决定的。 信息披露质量的均值为1.7084, 在样本公司中有2340家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获得良好或优秀的评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总体较好。在样本公司的审计意见方面, 有258家公司得到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非标审计意见, 出具非标意见的比例为7.8%, 高于2009年度非标报告比例6.71% (中注协2010年审计快报) 。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具有的高风险所引起的。
4.2 回归结果检验
从回归结果1可以看到, INFOR·CF交乘项系数显著为负, 这一现象的经济意义十分明显, 即增加信息披露的企业其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显著降低了, 假设H1得到验证。这说明,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企业主动增加信息披露的频率和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且企业披露的信息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缓解面临的融资约束。
注: **、*分别表示在1%、5%水平下显著 (双尾) 。
从回归结果2可以看到, 在不考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条件下, 收到注册会计师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融资约束越小, 而接到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更有可能面临融资约束, 假设H2得到验证。OPIN·CF交乘项的系数也显著为负, 说明审计意见具有较好的信号传递作用, 能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这一现象表明审计师保持了应有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 起到了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从回归结果3可以看到, 综合考察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意见以后, 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也显著为负,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我国资本市场弱势有效有关 (刘秀芳, 2002;柳思维、刘凤根, 2003) [24,25]。在弱势有效的市场环境中, 信息传导机制本身不完善, 再加上投资者对披露的信息解读存在异质性, 使得公司的信息披露本身没能起到应有的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而之所以在考虑审计意见以后, 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显著为负, 可能是因为经审计师鉴证后的信息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所导致的。这表明, 在资本市场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下, 审计师“经济警察”的作用更加明显。从回归结果3还可以发现, INFOR·OPIN·CF的系数显著为负, 这一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H3, 在企业信息披露较好且得到审计师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后, 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回归结果3中, 控制变量投资机会Q和企业规模SIZE与融资约束显著正相关, 说明企业投资机会越多、公司规模越大, 越需要资金的支持,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也越高, 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也可能越大。而△NWC和INV的系数显著为负, 表明营运资金和长期支出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流向。
4.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回归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还对假设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①将样本逐年进行回归检验, 结果表明除显著性水平发生变化以外, 主要研究结论仍然保持不变;②我们将审计意见由标准无保留意见与非标的划分替换为国内“十大”与非“十大”的划分, 这是因为研究者普遍认为, 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基于声誉和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倾向于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和保证较高的审计质量。在研究中发现, 用“十大”与“非十大”替代以后, 结论依旧成立, 说明本文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收集2006~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理论上说通过增加信息披露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在本文实证检验中发现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本身使融资约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好的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改善是显著。在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且审计意见好的情况下, 企业融资约束的改善更加明显。这一结论支持了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约束的原因, 也说明了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参考作用。
这一结论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企业在面对融资约束时, 应当注重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使投资者获得更多决策有益的信息; 尤其是通过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信息不仅能增强信息的披露质量, 而且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市场监管者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企业的信息披露, 完善市场制度使企业信息得到畅通的传递。
【信息来自】推荐阅读:
收入来自核心竞争力,利润来自精细化管理08-30
冠军来自中国06-29
灵感来自生活06-28
教育智慧来自学生05-16
企业文化来自哪里08-14
《来自巴赫的灵感》09-27
来自山羊的感动散文05-10
来自星星的美作文05-25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06-29
成功来自勇于实践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