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化

2024-10-28

经典文化(共12篇)

经典文化 篇1

儿童经典诵读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 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 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 为这项工程所作出的任何努力, 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季羡林

这段话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儿童经典诵读意义的评价。当下, 儿童经典诵读如季老所言, 正以文化的名义, 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实验学校, 便是一所大力提倡经典诵读的学校, 并通过三年多的实验, 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经典诵读:传承文化

(一) 因热爱, 我们高度重视

学校发展, 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我们, 站在崇拜文化、传承文化的认识高度, 选择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实验, 挂牌成为全国第十二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 没有半点沽名钓誉的噱头, 而是实实在在觉得:经典诵读是继承和弘扬文化的最佳桥梁。对学生而言, 经典诵读“以母语的源头文化滋养童蒙心性”, 学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得到品德、意志等综合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受益终生。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工作小组, 加大了资金投入;每期考虑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计划时, 把经典诵读与德育、教学融合一体;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经典诵读”省级培训、国家级研讨;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台湾王财贵教授的专题讲座录像, 聆听中华文化经典研究交流中心主任刘孝听教授的报告;还通过告家长书、在家长会上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和方式等途径唤醒家长一同参与。

(二) 为传承, 我们努力践行

⒈经典课, 校园琅琅读书声

经典诵读, 首先需要解决读什么内容、什么时间读、怎么读三个问题。学校给每位学生发放了经典读本, 每班每周开设了一节经典课, 配备了两位专职授课教师, 分年级教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和唐诗、宋词等经典内容;每班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经典诵读时间, 由班主任组织诵读, 并把诵读情况登记在“经典伴我成长”记载本上。每堂经典课, 每天的经典诵读时间, 老师们精心组织, 形式多样,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诵读兴趣和效果。这两个时间, 是本校学生诵读经典的主要时间。每一天, 诵读经典的琅琅书声会在校园准时响起, 那播种在学生心田的, 便是文化的种子。

⒉经典操, 校园亮丽风景线

除了读诗, 我们也在小课堂“舞”诗, 还先后编排了两套集体经典舞蹈和一套经典操。现在做的这套经典操, 所选音乐由吟唱的《三字经》和唐诗组成, 前后配上了学校自编的诵读词, 极富经典意韵, 并且演绎这套操的动作融合了韵律操和校园舞的特点。每天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全体学生舞动诗文, 感受着经典魅力。经典操, 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⒊读书节, 阅读诵读相得益彰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读散文使人宁静, 读小说使人认识社会和人生。阅读不仅与诵读一样能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还能提高诵读效率。本校有属于自己的读书节。上半学期读书节开幕日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下半学期是9月25日“鲁迅诞辰日”。2009年下半期读书节有五个系列小活动:名人故事引路———揭开序幕、我的书籍我作主———集体捐书、流动的图书———潜心读书、我们的学校———作文竞赛、享受读书———感言征集, 全校师生共捐献图书五千多册。现在, 漫步校园, 到处是手捧书籍潜心阅读的身影。

⒋课题研究, 诵读进一步深化

我们把诵读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 以研促读, 以读促研。课题的名称是“利用三个课堂提高经典诵读效率的研究”, 目前已进行一年。通过这一课题研究, 我们希望整合“教室小课堂、校园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个课堂优势, 探索诵读内容, 设计诵读活动, 创新诵读方法。

(1) 丰富校本课程。除了文学作品, 琴、棋、书、画、音乐、武术等都是中华经典文化的组成之一。因此, 在校本课程建设上, 除了经典课, 我们还开设了棋艺、舞蹈、武术、管弦乐、绘画、书法等选修课, 让孩子全方位接触经典, 各方面特长得到发展。

(2) 不断推出诵读活动。2009年6月份, 全市经典诵读实验工作会议召开时, 本校作为观摩现场之一, 通过班级午间诵读和陈婷老师执教的经典课《鹅》向与会代表展示了课堂中丰富的诵读活动。从学校及社会诵读活动看, 我们先后举行过经典知识大比拼、第一届和第二届经典美文诵读、“经典与我们同行”钢笔字比赛、“读经典悟经典学做人”《论语》心得征文、辩论赛等大型活动。2008年上学期, 学校精心策划了一台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六一晚会在益阳大剧院上演。2007年下学期元旦文艺汇演、2009年全市经典诵读实验工作会议, 本校都编排了与经典诵读有关的精彩文艺节目。本校学生参加赫山区美文诵读比赛和演讲比赛, 一次获一等奖, 一次获唯一的特等奖。

(3) 探索诵读方法。我们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传统诵读原则, 崇尚“素读”, 不追求理解深度, 不作精细讲解, 只在乎背诵的熟练。我们也学着把“平上去入”的音律引入诵读, 像唱歌一样读诗。当然, 在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中, 我们也逐渐有了适合本校学情的学习方法, 如编手指操诵读、在跳皮筋等课间游戏中诵读等。我们还建立了评估机制, 对学生诵读进行段位制评估, 使经典诵读不流于形式。

(三) 再品味, 我们继续思考

关于文化, 《易经》里有一个最古老的解释, 叫做“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观点是:生活即文化。我们思考的, 也是如何把诵读与生活联系起来, 既结合生活感悟经典, 又能把经典运用于生活。

《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先生举过一个例子: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佳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第一次读到它时, 正逢作业多, 心烦, 便叹气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到他读初中, 暗恋班上一个女生, 女生不知情, 他低眉苦吟: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高中读完, 没考上大学, 他泪雨滂沱: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位学生准确理解了李煜词中的故国之思吗?没有。但他每次都带上了自己的感悟, 能完全否定他不理解这句词吗?当然不能!我们在推广经典诵读时, 需指导学生加强经典与生活的联系, 尊重生活体验, 允许古文今读, 外文中解, 把经典读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读了经典, 是否能在春天看到绿草一片时想起“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能在与父母顶嘴时想起“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 所当执”?……把读到的经典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运用到生活中, 是我们应该继续思考的问题。

二、经典诵读:积淀文化

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 本校逐渐有了自己的文化。这里的“文化”, 指一个学校的底蕴。一所优秀的学校, 必然是文化土壤丰厚的学校, 能以多年积淀的文化感染人、培养人。我校创办才三年多, 之所以能由创办伊始的区区五百多人发展到今天拥有五十二个教学班、三千一百多名师生员工, 在益阳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品牌效应, 是因为走经典诵读这条特色路, 借助灿烂的经典文化迅速营建了学校文化氛围、丰厚了学校文化底蕴, 用经典文化培育了学校雅文化。

⒈文雅学生

学生通过诵读经典, 记忆力增强, 知识面增广, 识字、阅读、表达等能力提高, 热爱学习, 意志坚强;更重要的是, 学生从经典中吸取了修身之道、做人之道, 心地向善、举止文雅、彬彬有礼。去年接受省语言文字工作组验收时, 本校学生优雅的谈吐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赞赏。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充分理解力的时候, 就把经典交给他们, 乍一看莽撞, 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 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校经典诵读, 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激起了学生对文化的向往, 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⒉博雅教师

“正人先正己, 教人先教己。”经典诵读实验促使教师多读书、读好书, 从文化和专业上求广、求深、求精。实验开展后, 本校教师在学生之前或与学生一道诵读了许多经典作品, 为设计诵读活动查阅了许多作者介绍、作家作品、古诗文翻译等方面的资料。学校还用“教不严, 师之惰”要求教师扎实工作, 用“吾日三省吾身”要求教师多写反思, 用“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要求教师不断创新。现在, 教师们的敬业、好学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读书成了他们夯实自身素质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教师们越来越真切地感悟到迪金森所说的“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中的快乐, 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 内涵博雅。

⒊清雅校园

在开展经典诵读实验的过程中, 校园环境成了经典文化的隐性课程。本校精心布置了校园, 用文化浸润校园:教室里, 《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中的名言佳句悬挂两侧, 装满书籍的图书柜静立一角, 后墙上的班级黑板报有孩子们摘抄的经典诗文、临摹的古诗词书法作品、绘画作品、诵读诗文的活动成果;宣传栏里, 展示着班级诵读成果, 推荐着学校诵读典型;校园里, 孔子、鲁迅等历代圣贤雕塑栩栩如生, 可亲可敬……校园里还时刻萦绕着英语、唐诗吟诵经典音乐。这一切, 加上香樟月桂、假山池沼, 无不使学生时时刻刻耳濡目染着经典的魅力。经典诵读, 帮助学校营造了清新、雅致、优美的校园环境。

一句话, 学生、教师、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的集中体现, 是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经典诵读实验, 帮助我们建雅园、树雅师、育雅生, 形成了本校在“雅致”的同时“向真、向美、向新”的校园文化特质, 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我们的师生在成长, 我们的学校也在不断地成长。

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 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却没有忘记出发的目的。经典诵读的路,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且一定会越走越从容。

经典文化 篇2

我喜欢在书本的海洋中遨游,我也喜欢看文化经典,文化经典是前人给我们留的最宝贵的东西,给我们留下了财富,对于今天的我们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想多看书,丰富我的生活,让自己知识更加丰富,提高我的文化素养。

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许在今天,我们看来这就是一句骗人的话,书中既没有黄金也没有颜如玉,确实在书中只有粗糙的文字,而没有所谓的“黄金和颜如玉”,可是读书的价值是无价的,也许看一本经典的书不能让你得到很多钞票,但是能提高你的文化素质,提高你的修养,就算你赚再多钱也是枉然,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修养的人那么你即使赚再多的钱你也没用,因为再多钱也买不回个人的修养。

我爸喜欢看弟子规的书,有时候会叫我和弟弟一起看,有时候觉得无聊,可是更多的是收获,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是弟子规带给我们的。也许当初孔子留下这本书就是想让后人好好的学习其中的道理,虽然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一定全是好的。但我想关于做人方面,我们却是永远学不尽的,一生学习,将自己做人方面完善,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告诉我们个人和社会到底有什么关系,像如今存在很多“小皇帝”之类的小孩,那是家庭里的关系颠倒了,这就会发生事故,“小皇帝”的产生不单单是小孩的错,也是家庭中父母的错,也是社会教育的错。在弟子规中有说过人的关系是特定的,如果一旦颠倒,就会发生触动道德或者法律底线的事情。也许有一些

人认为弟子规是一种复古的书,会让人回到古代,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读过之后才能领会它这本书的真谛。

在我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余秋雨的《借我一生》,这本书是这学期在图书馆借的,我觉得特别值得看。它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余秋雨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记忆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家庭的变化,我记得《借我一生》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作者的父亲被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批判活动冤枉入狱,从此作者家里就更加贫穷了,让我更加懂得原来当时的文化大革命残害了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可是作者很坚强,不管怎样的环境,他都能坚强的度过,他能在此环境中保持自我,为了自己的原则,他可以辞职很多次,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是难得的,有些人为了利益能牺牲自己的尊严,只为了自己的利益。

读书不但能怡情还能放松我的生活,一旦生活中遇到苦恼时,我都会看书,让书把我的烦恼赶走,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大家都有不一样的娱乐生活,读书可能在有些人眼中是古板的娱乐方式,可是它却是一种健康的娱乐方式。

诵读经典 弘扬文化 篇3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将怎样参与全球竞争?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明,以其独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质,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阅读经典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你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你“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 阅读经典,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體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只有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引导孩子在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诵经典诗文,接受经典的熏陶,为孩子做一种可以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能有效达到对孩子进行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学校自开展诵经活动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是文明礼貌方面,学生学习了《弟子规》,比以前懂事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对老师也更加尊重了,课间不文明现象减少了。其次是勤俭节约方面,学生更加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再次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丰富。

欣赏概率经典,体验文化魅力 篇4

1蒙摩装错信封:感受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是抽象的, 但是对现实的概括, 数学无论如何抽象, 但总会折射出现实的意义.数学源于现实, 寓于现实但高于现实.对现实问题的抽象总能获得感性经验.概率问题体现出来更多的是现实特征.概率中的许多经典源于人类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 只是经数学大师“金手指”的点化后才显示出神奇.数学的这些经典不仅凸显出数学本质, 折射出数学大师的睿智, 更是有着非常现实的“烙印”. 如写信、装信生活中常见的主题都会演绎出经典的概率数学案例, 成为概率的经典, 即历史上著名的蒙摩装错信封、或伯努利装错信封问题:

某人写了n封信, 以及与n封信对应的n个信封.求所有的信都装错了信封的概率.

蒙摩、伯努利装错信封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著名数学家欧拉的高度注意, 并被欧拉称为数学上的“一个妙题”.更为有趣的是, 欧拉为我们提供了简洁的解法:a, b, c, …表示n份已写好的信, A, B, C, …分别表示与n封信相对应的不同名字的信封.信装入信封的所有种数为n!.设信装错信封的总数记为f (n) .若把信a错装入信封B了, 可能装错的情形有两类:

(1) 信b装入信封A里, 其余错装的部分与A, B, a, b无关, 有f (n-2) 种装错法.

(2) 信b装入A, B之外的一个信封, 共f (n-1) 种装错法.于是, 信a装入信封B错装的方法有f (n-2) +f (n-1) 种.容易发现, 这样的情形共有n-1种.于是, 信错装信封的可能种数:

著名的蒙摩装错信封、或伯努利装错信封问题, 让我们感受数学上的经典, 体验数学现实的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 还有数学家独特的视角以及深邃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对我们思维巨大的震撼.这些数学经典让我们感受到对现实的抽象、以及创造, 感叹数学对现实的依赖.数学经典中蕴涵的现实情境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生动、有趣, 领悟到数学的人文魅力.喜闻乐见的概率经典让人津津乐道, 既能揭示数学的生动直观, 又能体现数学家的风趣爱好, 既能展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又能通过展示数学模型的深刻功能.

2掷骰子计点数:体验概率悠久的历史

数学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 悠久历史的体验是在历史回味中感受到.抛骰子, 玩游戏, 计点数, 有助随机观念的形成.我们重温抛骰子游戏, 体验其悠久的历史, 回味丰富的趣闻, 以及广为流传的轶事.骰子很早用于游戏赌博, 占卜命运.1200年前的罗马皇帝及大臣痴迷赌博, 掷抛骰子.数学家卡当迷恋骰子, 参与赌博, 并把掷骰子赌博的丰富经验撰写为《论机会游戏》, 有了第一本概率论书籍.我们玩掷骰子的经典游戏, 研究随机现象, 体验历史的悠久.

多颗骰子掷抛的经典游戏提出了更复杂的点数问题.回味历史, 大约10世纪, 人类已有了抛2颗、3颗骰子的经典游戏.伽利略研究掷抛3颗骰子后发现, 点数和为10的次数比点数和为9的次数要多, 并撰写了《关于骰子游戏的思想》一书.费马与帕斯卡共同探讨点数问题, 掷抛多颗骰子, 研究赌金的分配, 并演绎出数学上的经典案例以及留下动人的故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能感受到骰子游戏历史的悠久, 体验自古至今众多数学家的热情.概率论源于“出身”不光彩的骰子游戏, 如今却成为数学上重要的思想观念, 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知识之一.掷抛骰子, 翻开人类经典一刻, 让我们体验到人类精辟的随机观念.

如今计算机技术促使抛骰子网络游戏的诞生, http://4a.hep.edu.cn/NCourse/gltj/ gltj_sjsy.htm#中精彩的抛骰子游戏, 如图1所示, 指定试验次数及演示次数, 系统会不遗余力地演示骰子的掷抛, 统计点数1, 2, 3, 4, 5, 6出现的次数, 展示各点数出现机会的频率.抛骰子5000次后的结果显示, 出现1, 2, 3, 4, 5, 6点数的频率大致是0.165左右.出现的点数机会大致均等.事实表明, 抛骰子游戏是我们形成随机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今天, 重温经典的抛骰子游戏, 我们不仅体验到数学家高超的心智, 以及数学家的丰富感情, 更是体验到随机现象的悠久历史, 以及随机经验形成的方式, 尤其是随机观念的历史文化内涵.

3分赌金求合理:领略对数学的执着

经典是文化、精神的承载者.概率起源于关于机会的游戏.赌金分配是概率论中的经典, 引发概率论的深入研究及发展.从数学家对赌金分配问题的研究历程中, 我们感受到数学家追求的执着, 品味到数学家的数学情怀.15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提出经典的赌金分配问题:A, B两人约定六胜者为赢, 在A胜5局B胜2局后赌博因故中断, 如何分配总赌注才合理.在《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中, 帕乔利认为按5∶2分配合理.尔后的400年时间里, 赌金分配问题受到卡当、帕斯卡、费马、惠更斯、雅各布等众多数学家的高度关注.卡当认为, 帕乔利的赌金分配不合理, 应当按需要胜的局数来分配, 即以 (1+2 +3+4) ∶1=10∶1分配总赌金.但帕斯卡、费马认为, 无论帕乔利还是卡当赌金分配均不合理, “无论在图卢兹还是在巴黎, 真理是唯一的”.帕斯卡、费马通过多时间的通信探讨, 给出了合理的答案:按15∶1对总赌金进行分配 (1652) .接着, 又把赌金合理分配引向更一般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 谁先赢s局就胜利, 现在一人赢a局, 另一人赢b局, 赌博中止, 问赌金怎样分配才算合理.

问题解决的体验是对执着的奖赏, 沟通交流是数学的分享.赌金分配问题的研究加深了费马、帕斯卡两人间的深厚友谊, 彼此欣赏, 惺惺相惜.费马信中说, 真心希望能热烈地拥抱你, 聊上几天几夜.帕斯卡回信道, 如果身体允许, 立刻飞到图卢兹, 绝不会让您迈出一步.他们因研究赌金分配问题结缘, 因对数学的执着相知, 两人却不相逢, 至死都未曾谋面, 这是数学界、乃至人类的一件遗憾之事.

惠更斯不满足帕斯卡、费马的研究成果, 追求完美, 提出“数学期望”:如果p表示一个人获得一定金额s的概率, 则sp称为他的数学期望.于是, 有了更一般的结果:如果获得金额a的概率为p, 获得金额b的概率为q, 则他希望获得的金额为ap+bq.但惠更斯认为, “法国杰出的数学家已解决了这些问题, 没人会把这个发明权授予给我”, 以没赶上解决赌金分配问题惋惜.不过, 笛卡儿认为, 惠更斯“在这个领域内, 他的成就将超出所有的前辈”.从赌金分配问题提出以来, 我们领悟到众多数学家的奉献精神、执着追求, 感受到对数学贡献的点点滴滴、逐渐累积, 欣赏到数学家的专业精神.赌金分配问题中众多的经典案例以及数学家的风采, 必然让我们乐在其中, 有了数学“娱乐”的享受.我们感受到数学家的鲜明个性, 领略数学追求卓越、为数学献身的精神, 体验到他们为自己的成果自豪、愉悦的心情.什么是数学?“数学, 那就是高斯、切比雪夫……和我所研究的东西” (马尔可夫) .

4抛硬币玩游戏:体验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硬币决定某事自古以来是人们常用的方法, 所表现出来的思维也是直观的、确切的.我们从游戏中能领略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德·摩根、蒲丰、皮尔逊等著名数学家曾醉迷于抛硬币的经典游戏, 研究正、反面出现的机会到底有多大.他们的这些游戏无一例外地直接明了地验证, 正面朝上的频率趋向于1/2.

随着数学家对抛硬币研究的深入, 发现了“正、反面出现次数相等的机会”并不是随着抛硬币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而是随着硬币掷抛的次数增加而渐渐减少, 如表1.这与人们的直觉截然不同.数学家詹姆斯·斯达灵进一步研究, 在1730年提出抛硬币2n次时正、反面出现次数相等的概率约为, 即知名的斯达灵公式.斯达灵公式极具精妙, 如正、反面出现次数相等的概率小于1/100 , 则只须, 当n>6367时即可满足要求.

数学家詹姆斯·斯达灵透过现象揭示掷抛硬币的本质规律, 我们从中感受到概率思维的深刻性.

掷硬币的小游戏能揭示概率中隐藏的数学规律.我们透过潘尼游戏发现其中的规律. 潘尼研究抛硬币的正、反面问题后发现, 一枚硬币接连抛3次, 所能出现的结果共有8种: 全为正 (正正正) , 全为反 (反反反) , 两个正一个反 (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 、两个反一个正 (反反正、反正反、正反反) .假设一枚硬币接连地抛, 两人先后预言, 第一次接连得到他所预言3枚硬币依次出现的结果 (上述8种情形之一) 即获胜, 这就是1969年提出的潘尼游戏.正常地, 我们似乎会感觉到双方获胜机会均等, 或许先手获胜机会较大, 因为他选择可能的结果比后手要多.正如围棋、象棋一般, 先手通常会比对手多一着.但潘尼不以为然, 并发现其中有趣的规律.他认为, 先手先选定一种组合后, 后手可从剩下的选取一种合适的组合, 在接连抛硬币时, 保证你有较大机会获胜.他提出的诀窍是:后手选择组合中后两项是先手组合的前两项, 而第一项与最后一项相反.如他选的组合为“正正正”, 则你选组合“反正正”;他选“反正正”, 你就选“反反正”;先手组合是“反反正”, 则你选择“正反反”.这是因为, 若对手第1次出现“正正正”, 是第n, n+1, n+2次抛硬币出现的, 则第n -1次抛硬币时必出现“反”, 否则与第1次出现“正正正”矛盾.于是, 第n-1, n, n+1次抛硬币时出现了“反正正”, 后手获胜.通过深入研究往往发现简单的问题却有不一般的结论.“关于抛硬币的计算经常表明, 那些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这些结论与通常的直觉如此之不同, 以至于许多训练有素的专家都怀疑其正确性”[4].这段话耐人寻味.再简单不过的抛硬币游戏居然隐藏着与常理相悖的概率规律, 尽管隐蔽得很深很深, 但数学家总能给我们以惊奇、意外, 让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深刻、犀利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徐传胜.概率论简史[J].数学通报, 2004, (10) :36-39.

[2]徐传胜.概率论发展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20-31.

[3]张映姜, 等.数学的历史文化赏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43-154.

企业文化经典口号 篇5

2、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3、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4、5s管理: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

5、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6、为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7、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

8、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

9、遵守厂规厂纪争当优秀员工

10、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失意时你会需要他们。

11、企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位员工的付出

12、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13、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14、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15、自检互检,确保品质零缺点。

16、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17、和传统的昨天告别向规范的未来迈进

18、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让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19、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没有挑剔的客户

20、要有好的灌溉才有好的结果

21、我们依靠企业生存企业依靠我们发展

22、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

23、等待是失败的源头行动是成功的开始

24、细心精心用心品质永保称心

25、市场是企业的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6、强化班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27、宁做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28、凡是工作,必有计划;凡是计划,必有结果;凡是结果,必有责任;凡是责任,必有检查;凡是检查,必有惩罚;

29、“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

30、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

31、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

32、以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

33、员工是公司的第一产品;培养优秀的员工,是企业运作的首要目标。

34、多思考才能创新,勤检讨才有进步。

35、知识从学习中获得,素质从改善中进步。

36、态度决定行动,行为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37、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38、今天的付出明天的回报

39、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做一个合格的员工

经典文化 篇6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珂馨,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从事广播与主持艺术研究。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中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新文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被遗忘,经典的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产生了强烈冲击,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为例,探索在当代文化思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保护措施以及传承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9-02

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使人们淡忘了文化之本,许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极其模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思想、信仰、习俗、技艺、精神,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之中。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横渠书院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两年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得以发展。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恢复原貌展现在后人面前。然而,传统文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当今社会泛娱乐化、外来文化撑起了文化产业的一片天,例如:嘻哈文化、无厘头文化、“韩流”文化、恶搞文化以及手机所催生的拇指文化等等。此类文化的出现,极大地威胁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长久的保存和发展,研究文化遗产现状以及寻找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

一、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经过了这几年的不断努力,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经过近几年政府的投资与建设完成了书院的修葺,使得大量的国学经典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关学之道。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国平先生曾经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中华文脉,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近年来,中国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物质上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然而,仅仅靠物质的支撑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关注。以下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遇见的三个困境:

其一,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不积极。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种无形中存在的宝贵财富,例如:技艺、思想、品质、习俗等等。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因为不符合现代生产劳动的需要而无人继承,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与文化因为日趋繁荣的旅游业而变得商业化从而失去了本质。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缺少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载体来支撑,帮助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理论研究以及教育宣传等等,都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三,鱼目混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繁多冗杂充斥着当今的社会。新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化。虽然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但是大量的弊端信息,消极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与网络注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新鲜刺激的现代文化使人们忘记了先人提出的太和之道,于是便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老人摔倒不敢扶;无良食品作坊;不择手段的抢劫盗窃……这些与传统文化思想中“真善美”背道而行的现实行为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勿忘传统,勿忘做人之本,建设和谐社会。

二、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分析

1.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随着全球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发达文化趋于标准化,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的保存相对完整,除了经历过历史上的几次大的变革,横渠书院内的文化精髓经过人们的精心呵护保存的相对完整。横渠书院的建设并不一帆风顺,因为早些年间不受政府重视,院落破败不堪。2006年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开始重视横渠书院的保护与完善,为书院建设碑林,修葺房屋等等,积极配合书院的建设,最终完成了书院的再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期,依靠政府的资金进行修复,是遗产保护的最好方法,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快节奏的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已不是完整的保存和停留在原地便足够的,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遗忘才是真正的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从古至今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更加简单明了的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根”。一个没有“根”的国家,就如同大海上漂泊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淹没覆灭的危险。如果把从古至今的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新文化代表着树冠,而满载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好比深埋于泥土的树根。时间越久,埋的越深,就越容易被淡忘,但只有树根不断地生长,汲取水源补充营养,受到保护,那么这棵参天大树才能够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其实,保护文化之根与传承精华之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保护即为了传承,传承即为了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道。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文化的传播从未停歇。古时为了传道授业,学者们不惜跋山涉水,传播文化思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传播文化的方式,大大不同了。古代往往口耳相传,立字成书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然而,在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值得思考:一方面,用新传典。用新传典即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播经典的传统文化。 其中分为两点:(1)新网络、新媒体的现代化社会,虽然新文化带给人们的冲击远远大于传统文化,但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平台是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所利用的。(2)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如新文化收到人们的重视还有一定原因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为现代人所能接受,用新传典,就是运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古典精华嵌入其中进行传教,形成寓教于乐。一棵生长千年的参天古树,它的根、茎、叶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根为古,叶为新。让古与新碰撞冲击,并且从中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便是传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以众之力,传承经典。周和平先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形成民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是做好保护工作根本性的基础。”所谓传承,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当代文化思潮冲击下的“横渠书院”象征着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曾经被冷落,被埋没,甚至在新的文化洪流中无立足之地。但是只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将它们重视起来加以传承,那么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中国文化报,2012-06-22.

[2]中国新闻网.中国逐步建立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10/02-16/2124817.shtml,2010-02-16.

[3]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评审办公室.21世纪初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EB/OL].http://www.cycs.org/InsInfo.asp?InsID=19&ID=8958.

依托文学经典,创新班级文化 篇7

我们以经典文学为切入点, 充分发挥文学“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把经典文学中的精华部分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创新班级文化的形式, 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古人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良好的班级文化对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班级健康发展的内驱力, 是促进班级管理良性循环的凝聚力。

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指班级教室、宿舍环境的布置、装饰, 班级公共物品等;制度文化指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 规定了班级成员在共同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包括班级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规章制度、班级机构和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指班级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思想情感及精神风貌等, 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主要包括班级发展的最高目标、核心价值观、信念、班级成员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道德、生活风气等。

二依托文学功能, 文学经典融入班级文化的途径

文学的社会作用, 指通过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形象而产生的, 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从中领悟到社会、人生的真理, 并使人的道德情感得到陶冶。文学的社会作用具体表现在:美感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1. 依托文学经典的美感功能, 营造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

第一, 选取名言警句, 打造墙体文化。教育家杜威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 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 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专门的学习学到的, 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中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选取经典文学中的名言警句、学生二次创作的名言警句制作成一幅幅壁挂, 点缀教室和寝室的四壁。

第二, 提炼文学精髓, 为班级、宿舍命名和设计班训。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经典文学的主题, 营造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 还包括无形的物质文化。提炼古典文学的精髓, 为班级和宿舍命名, 设计班训、班级口号和班歌, 表达志向和追求,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打造积极的班级物质文化。

第三, 设立读书角,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英国培根曾说,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读书, 多读书, 读好书, 在宿舍设立读书角。

2. 依托文学经典的认识功能, 建立可行的班级制度文化

第一, 在阅读文学经典中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国学大师李铁城的《新道德经》中云:“治世之道, 在平、畅、正、节。天下为公, 众生平等, 机会均等, 一视同仁。”康德也曾说过, “如果没有了正义和公道, 人生在世就不会有任何价值”。由此可见, 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班级的公平正义是一种优秀班级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在文学经典中吸收公平正义的养分, 要懂得只去获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 而不要去掠夺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从而使学生个个有颗公平心, 整个班级充满正义感进而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班级。

第二,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用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中华文化的闪光点, 例如“和为贵”, 这里的“和”就是恰到好处, 多一分、少一分都是不合适的, 恰到好处最珍贵;《弟子规》中的“事虽小, 勿擅为”, 这些文学经典中所倡导的和我们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是一致的。通过阅读经典文学, 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确立和倡导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的“十为”和“十不为”, 以此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3. 依托文学经典的教育功能, 弘扬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第一, 发掘经典文学中的正能量, 熏陶学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等优良品质。每周通过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方式, 开展“每周一诗”的活动, 学习、赏析一首诗歌, 并且在主题班会上诵读与主题相关的诗歌。文学经典的教育形式是生动活泼, “诗言志, 歌咏言”, 通过经典诗歌激励学生为了目标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第二, 学习经典文学中的优秀人物, 树立“偶像”。经典文学中有很多栩栩如生的正面人物形象, 学生们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偶像”, 树立标杆, 向“偶像”靠近。

开展“我的偶像, 我的梦”读后感征文活动, 获奖的同学在班会上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演讲。通过这个活动, 学生们树立了自己的榜样, 有了前行的标杆, 使目标不再是枯燥的, 而变得充满感情。把这个活动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 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第三, 在阅读文学经典中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关系和谐, 建立和谐班级。通过“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文学经典精髓的熏陶, 强化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使学生不断改变自己, 完善自我,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阅读经典文学的基础上, 开展“励志故事大家讲”活动, 在每个星期的班会上由几名同学分别讲述一个感动自己的励志故事, 在班级形成了人人诵读经典文学, 品读、体味、感悟、践行的浓厚氛围。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 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 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在班级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 依托文学经典, 发挥文学经典的美感、认识、教育作用, 营造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建立可行的班级制度文化、弘扬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探索一条符合高职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让文学经典走进班级文化, 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经典文化 篇8

一、教师品读《论语》, 内明心智

1. 通读论语全文, 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

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主要是: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等五个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所谓人本意识, 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 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忧患意识, 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 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 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儒家重视教育, 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 而是伦理教育, 如何做人的教育, 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 孔子云:“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 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 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

2. 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 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

(1) “一日三省”:需有教育教学反思心。长期以来, 教育界把“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看做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 其实, 在当前的形势下, 对中小学教师更有启发意义。现在许多中小学提出培养“研究型教师”, 提倡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要求把日常教学活动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则应把这些理论和自己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思考, 研究。因此,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或策略, 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 而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 促使教师对自我和自己专业活动直接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发现其中的“意义”。

(2) “学无常师”:应在交往中教与学。孔子的教师素质论是全面的, 自然没有忘记怎样处理师生之间以及师师之间的关系。首先, 在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孔子提出“当仁, 不让于师”。《论语》中记载了大量孔子师徒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教学相长的故事。学生不仅是教师发展的受益者, 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孔子的学生在各种场合都敢于用孔子的话反驳孔子, 孔子也乐于接受意见, 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被看做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活动, 主体之间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学习, 才能实现双赢。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合作学习强调学科课程间的相互整合, 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 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合作的实施需要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 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

(3) “学而不厌”:要懂得“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其实, 终身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在孔子看来, 作为一个教师, 必须博古通今, 不但要了解过去, 还要知晓现实, 他称自己无非是“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而已。孔子说:“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对于专业教师来说, 只有人人终身学习, 才能实现其发展的连续性。

(4) “诲人不倦”:克服教师发展之职业倦怠。孔子一生能“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努力于他的教育事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他的学生子贡说:“学不厌, 仁也, 诲不倦, 圣也。”“诲人不倦”的精神是他对学生忠与仁的精神的表现, 是作为教师的负责精神的表现。作为一个教师, 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 只有认识到自己事业的重要性, 才会积极地献身于这一事业, 工作起来才会主动积极, 发挥潜力, 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

二、践行孔子文化, 外化和谐

我们启动了“朝圣”读书计划。一是通过成立教师读书会, 积极引导教师认真研读《论语》, 定期进行学习和交流。二是我们将每年的10月定为学校的读书节,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并通过开展评选“书香家庭”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读书, 认真读书。

1. 教师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

(1)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对于我们教师而言, 能做到多听取师傅的意见, 多用心观察身边有经验老师的言行, 多进行教学思考, 必定能帮助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此谓“多思、多想、多听、多看”。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 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 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 问题要有明确的切入点,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也即“谨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轻轻地抚摸、一个善解人意的手势, 都会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值得谨慎考虑。为此, 我校教师把“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作为为师之道。

(2) 教师应是“仁者”与“智者”的结合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提倡“仁”与“智”, 通俗地说, 就是教师懂得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师了解、关爱学生就应该站到学生中间来, 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解读学生, 关爱学生。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提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充分体现民主与平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尊重学生, 多鼓励孩子思考, 使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期待中、鼓励中去求知、去创新。其次, 教师在课下要做到“走近一点、蹲下一点、微笑一点”, 用心去了解、爱护学生。多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多和他们谈心, 听取学生的意见, 让学生评说自己, 给自己的教学提出意见,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了解和关爱学生将是我校教师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3)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 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 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 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 我校教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 扶持它、呵护它, 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2. 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1) 知礼。在开展礼仪教育过程中注重文化的熏陶。我们精心设计了“家庭礼节”、“学校礼仪”、“社会礼貌”三大主题的知礼教育宣传画, 分别悬挂在每一层楼上下楼梯的显眼位置。楼梯口也有温馨的文明礼貌提示语, 走廊里也悬挂了知礼教育图片, 耳濡目染地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礼仪文化。我们把常用的一些礼仪如:行队礼、谦让礼、抱歉礼、问候礼、鞠躬礼、祝贺礼、道别礼等编成动作, 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操”让学生每天和广播操一起做;举行“礼仪漫画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知礼教育实效。

(2) 交友。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 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孩子们知道, 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 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 甚至引你走上邪路。通过诵读《论语》活动, 孩子们不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少年交朋友。

(3) 孝悌。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 “孝”一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笃行的优良美德。孝悌之道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建设打下了万古常新的基石,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诵读《论语》活动, 孩子们充分认识到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爱故乡、爱祖国的重要性, 并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

(4) 感恩。为了学生更有效地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以“公益·感恩”实践活动为突破口, 按照年级序列和孩子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 实施阶梯式的德育工作。集中开展了集校本课程开发、德育活动设计、校外基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构建工作。通过开展访问、演讲、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它的思想之精深, 内容之渊博, 很难一言蔽之,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读、细读、精读。虽然, 我校的《论语》文化已见雏形, 但仅仅是冰山一角,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论语》文化的研究力度,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打造实验小学的《论语》文化特色品牌而不懈努力。

摘要:实施《论语》文化教育发展战略, 教师品读《论语》, 感受孔子儒学的基本精神。学习与教师修养有关的论语名句, 注重教师的精神追求, 并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论语》的教育教学思想, 从而引导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孔子的仁义思想。

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篇9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古典文学是古文言凝练而成, 内容浩瀚广阔, 包罗万象, 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幼儿学习, 内容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应遵循循序渐进和难易适度原则。通过学习, 我园引进了李阳“卓越汉语”系列之——《疯狂背古诗》, 本套书共有六册, 收集古诗文120首, 适合大中小各年龄班使用。诗文语意浅显, 朗朗上口, 意境优美, 配以明显的节奏、韵律和生动活泼的画面, 使幼儿欣赏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响和流动感的画面, 在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同时, 使幼儿容易理解接受, 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其中许多作品蕴涵怀乡、思亲、念友、爱国之意, 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情感, 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情感共鸣,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塑造幼儿完美的人格。

为丰富教育内容, 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经典历史故事和成语、寓言故事, 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等, 这些作品蕴涵的智慧和哲理, 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同时, 又增添了《三字经》《弟子规》的诵读学习, 流水行云般的经典诵读, 让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道理。

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提高教师文学修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我们致力于让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情感, 丰富幼儿知识。教师结合不同的季节和主题内容, 在活动室墙壁上精心布置与古典文学相关联的墙饰。如“古诗天地”“成语故事”, 幼儿想象创作的“古诗绘画”等专栏, 字画相承, 既有古韵, 又具现代气息, 集美、雅、趣为一体, 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同时, 我园利用早晨、中午、下午三个时段, 播放古典诗词, 让幼儿经常吟诵、欣赏、阅读, 时时受到优美诗词的浸润, 陶冶了幼儿的情操。在活动室阅读区域投放各种古典文学丛书等, 可供幼儿随时阅读, 开阔幼儿的视野。

古典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结合课题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 了解唐诗宋词严格的修辞手法, 节奏变换多样的规则, 讨论词句所表达的含义、时代背景等, 定期进行研讨观摩活动。在幼儿园举行的“诵读传承精神经典浸润人生”——教师诗词诵读活动展示中, 集诵读、演唱、表演于一体, 充分展示了经典文化的魅力。并利用业务学习, 组织教师聆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讲座《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游园惊梦》等, 于丹教授讲课神闲气定, 娓娓道来, 古今中外, 信手拈来, 语言妙趣天成, 使我们重新拾起了祖国的文化瑰宝, 从中汲取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通过学习, 我们深深认识到经典永远都不会被抛弃, 它能增加智慧, 净化灵魂,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文学修养。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古典文化教育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渗透于幼儿园以外的家庭中, 以达到潜移默化、浸润陶冶幼儿心灵的作用。

1. 集体教学

我园安排了每周、每班1~2次专门的集体诵读活动, 具体有古诗、寓言、成语故事欣赏等。小班以欣赏诵读, 激发兴趣为主;中大班则加深难度, 拓展范围,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观摩反思活动。

2. 日常生活

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 如晨间、午饭前后随时安排10分钟左右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诵读, 并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随时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增添新的内容, 如《弟子规》、名人传记、神话传说等。对在集体活动中学过的作品进行复习巩固, 加深感受、理解、记忆, 使幼儿积累文学经验, 培养了幼儿的表现力、交往能力, 丰富了幼儿的情感, 提高了自信心。

3. 亲子共读

努力取得家长配合, 通过召开家长会、经验交流会, 利用家园宣传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 达成教育的共识, 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家长能主动配合老师的要求, 在家指导幼儿学习, 使幼儿与古典文学的接触更广泛了、文学熏陶的时间多了, 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家长在孩子进步的表现中感受到了读古典文学的好处, 对我们的研究更加关注和支持。

4. 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幼儿园各年龄班定期开展“古诗大王”比赛、“古诗韵律操”表演、“成语故事”表演等, 庆六一家园联欢活动中, 大班幼儿诵读表演的《三字经》《弟子规》等, 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和好评。每一次活动都让幼儿有一种新的感受,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展示课, 如韵律活动《春晓》, 教师首先让幼儿诵读有关春天的古诗, 充分感受春天优美的季节特征, 然后欣赏、感受、表演《春晓》这首古诗词乐曲押韵的歌词, 优美的曲调、动作, 充分调动起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使他们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活动中, 智慧和美感得到了启迪。

浅谈文化经典教学的意义 篇10

首先要明确, 对于中学语文中的文化经典, 并不是要求普通中学生有多深的研究, 或者达到透彻的理解, 这也是不现实的。经典中很多简约的句子, “微言大义”, 连大家们参悟起来也颇费精神, 甚至于争论不休, 这些原本都是大学文史系专科教材, 或是专家们研究的专题, 古人所谓皓首穷经也无非就是这些。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该如何进行这方面教学, 如何把握这些博大精深的经典的度呢?教学上达到一个什么水准才算符合要求又切合实际?

我以为, 中学语文对经典的要求, 重要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让学生认识、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 而不在古汉语的语言知识。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通过经典的教学, 其实就是认识其博大, 疏清其源流, 当然这种认识, 只能是概略的, 源流也只能是粗线条的轮廓。就算是把学生带入中国文化长廓中走马观花一趟吧!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引导, 坦言讲, 我们不是这方面专家, 而且在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中, 能真正吃透, 通晓这些经典的, 恐怕也是为数寥寥吧?所以说, 我们通过引导, 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对其思想有一个基本了解, 教学目的就算基本达到了, 要说讲精吃透, 达到一定水平和造诣, 这不是中学语文能达到的高度, 只能是到了大学继续完成, 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甚至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

由此我们清楚, 经典教学的任务是传播、传承文化, 通过我们引导把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普及并发扬光大, 因为经典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 正因为如此,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意义。在思想上, 思路上理清其要义即可, 而不是让我们回到故纸堆中去“尊扎读经”。

其二, 在文化经典教学中, 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 提高其人格品质。仅以《论语》的教学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知道《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 《论语》中少有成篇的文章, 作为孔子言行记录, 大多是只言片语, 进入到中学语文教材的章节, 并无多少作为古文汉语知识的训练, 也基本上没有文章章法, 结构的训练;那么, 作为几千年来的文化典籍, 宋元以来读书人求取功名的必读教材, 我们教学重心放在何处?孔子作万世师表, “大成至圣先师”, 他的品行、人格得万世景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他俨然是后世读书人无法企及的高山, 是一座丰碑。在《论语·微子》中看到孔子积极入世救国, 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怀, 更看出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这种精神直接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天下, 大济苍生, 积极进取的精神追求, 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应该继承, 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

“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礼”和“仁”既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历代知识分子, 特别是那些知大义, 讲气节的知识分子精神源泉之所在。在《论语》中, 孔子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见利思义”, “见得思义”,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当人们面临利和义的抉择时, 这是一架道德的天秤, 也是一种艰难的取舍, 没有深厚的定力, 没有一定的精神修养, 是难以越过这一关的。面对不义之财, 眼见天上掉下的馅饼, 多少人能够经得住诱惑呢?侥幸者有之, 昧心者有之, 甚而至于不惜坑害他人, 损害国家, 挣黑心钱的也比比皆是。在当今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时代, 既要摒弃那种耻于言利, 以清贫寒士为荣的思想观念, 更要唾弃那种为富不仁, 发黑心财的不义行为。构建和谐社会, 协调发展, 扶危济困, 共同富裕,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教学, 薪火相传, 并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经典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获得人生的智慧。特别是儒家经典, 浅尝总觉得是枯燥, 只有道德说教, 没有谋略, 没有技巧, 也没有做人做事的方法;殊不知这其中蕴藏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中包含有戒急勿贪, 也包含慎重取舍。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见微知者, 后人也有“君子见几, 达人知命”的说法。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从舞乐而知人心, 而知政局。

经典文化 篇11

陈琴,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任职于浙江省富阳教育集团永兴小学部。其独创的“素读”经典课程教学法正被众多的语文教师所效仿。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百余篇;出版了全面诠释经典课程教学法的个人专著《经典即人生》,主编了《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中华“素读”本教材十二册》《中华经典“素读”教程》(中华书局出版),中国第一套吟诵教材《我爱吟诵》(小学初·中·高级三卷)、《汉字里的故事》等系列丛书。在香港、新加坡及全国各地讲课、报告百余场,被多个教育局、学校聘为课程指导教师。

凡是陈琴老师教过的小学生,都有一个鲜明的标志,那就是记忆力好,尤其对中华经典了然于心。她的学生个个都十分熟练地通背或选背了《声律启蒙》《弟子规》《三字经》等十余本经典蒙学、四百多首古诗词以及大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此外,六年里,她的学生平均阅读了300册中外名著,大多数学生平均每学年的阅读量都在500万字左右。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来源于陈琴老师所倡导实施的“素读”经典课程。

“素读”经典,何为“素读”?

陈琴老师对于“素读”的定义是:“素读”其实是一种读书方法,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地朗读,直到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为止。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探索出了一套将现行教材与经典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创设了能被移植的经典“素读”课程。她的学生经六年的经典“素读”训练后,个个都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万千言”的教学目标。此外,她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吟诵法的熏陶下,熟背四百多首古诗词。陈琴老师因其独到的理念和卓著的成绩而被媒体誉为“百年来成功实现经典课程化教学第一人”。

“素读”经典,何为“经典”?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列举了十四条经典有别于非经典的特质,其中第三条是这样概述的: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本身以难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他说,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如何确定一部作品是经典?伊塔洛 ·卡尔维诺的标准是:经典作品“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真正的经典作品,必是那种任何时候你都能“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中的位置”的作品。在陈琴老师看来,经典作品还有一个极好的标签:一部你未曾读过就令你内疚的书,一个民族没读过会令整个民族汗颜的书,一代人没读过就令一代人失根的书。这样的作品一旦缺席,就会令整个社会文化生态链断裂。

“素读”经典,为何实施?

陈琴老师说,现在公认犹太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许多致力研究其成功秘籍的学者都指出,犹太人的成功教育法则,其中一条就是离不开少年时期的“素读”经典训练。“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他们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要接受每天6—10小时的教育活动,其中诵读经典是这个时期的重要课程。有关犹太教育的研究文献很多,都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成功教育的事实:一是经典训练的重要,一是“素读”的必要。也就是我们今天正在思考的“教什么”“怎样教”或“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

无论我们是想获取种子之功,还是想传承或建设文化,经典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心理学和生理科学都已经证明,人生记忆的黄金期是12岁之前,以后则是不可逆转地递减。七田真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多次倡导日本当今的教育要学习犹太人,将“素读”经典的训练重归教育。我们也应该将被抛弃过久的“素读”重新迎入学门。事实证明,“素读”中国的经典(经史子集)真的会使脑子变聪明。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不贫血的脑子方有活力。

“素读”经典,如何实施?

首先,在“素读”训练的素材方面,陈琴老师给出了她的建议。她认为,在经典诵读教材的选编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比如,明清时期通用的蒙学读本,尤其是诗词,不仅是儿童识字的好教材,也是促进童蒙养成教育、培养语文兴趣的趣味读本,在低年段可大量背诵。除此,“四书”中的《大学》《中庸》篇幅不长,且行文优美,章节严谨,是完全可以背诵的。诗词之外,她个人还特别推崇《古文观止》《庄子》和《史记》中的某些篇章。此外,“素读”经典的训练内容也不可只局限于本民族的,外国的优秀经典读本也该适当介入。而且,要把“素读”经典与大量阅读联系起来,齐步走,通过广泛的自主阅读培养,为学生运用文字提供条件,学生的兴趣才更浓厚,语文素养也更扎实。

其次,在“素读”经典的训练时间方面,陈琴老师认为这贵在坚持,难以速成。但只要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每个孩子每天坚持背诵100字左右的文段,早读十分钟,下午十分钟,有时是语文课挪出五到十分钟,坚持五六年,奇迹就会发生。一学年除去节假日,每个孩子按在校日为180天计算,六年就可背诵十万多字的文章;而此外再引导孩子每天阅读5000字左右的文选,一学年就是90万字左右的阅读量,六年就是5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这还是最低的估算。

再次,根据“素读”经典训练的需要,陈琴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她革新旧的宣讲或苦练模式,一本教材不再漫讲一学期,而是节约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读书。她开展“素读”基本的操作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读出声,有节奏;重记法,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教学策略是:未识字,先读书,“素读”多,讲解少,以此培养学生开口读的兴趣。她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基本上就是“读书”和“采蜜”(做读书笔记或摘录)。没有硬性规定,但设计好阅读跟踪表,每天的阅读书目和大约字数都要登记。每学期,有班级通读的两三本书,其他的都是自主阅读。摘录积累也是自主,不定量,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个孩子的摘录量都在四万字以上。

陈琴老师对开展“素读”经典课程的语文教师也给出了几点建议。其一,必须对母语教学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要有坚定的信念。其二,语文老师自己要是个读书人。其三,教师要有一点文言素养。教师可以边读边成长,边教边积累经验。

文化经典引入校本教材的思考 篇12

一、“经典”的内涵

“经典”一词, 顾名思义是指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 是经过历史淘洗、沉淀最终流传至今的最有价值的书。[1]

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熠熠生辉,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方块字的形式将历史文明保存完整的文明古国。黄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他们辛勤劳作、刻苦奋斗, 留下了儒、法、道等智慧结晶, 这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核, 也是我国民族性的重要特征。这些智慧结晶能够承载我国文化的有历史遗迹、书籍文摘、民间艺术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典”作为其中之一, 为后世了解祖辈文化, 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其中包括以儒、法、道为主要思想观点在内的如《论语》《中庸》《孟子》《大学》《老子》《庄子》《墨子》等, 也包括记载历史的如《春秋》《左传》《汉书》《史记》等, 以及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书籍如《黄帝内经》《易经》《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西厢记》、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当然, “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我国, 在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有许多不朽名作值得拜读。文化越是多元融合, 越能体现出其世界意义。

二、文化经典引入校本教材的意义

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引入课堂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当下掀起的“国学热”也不是空穴来风。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 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物资不断丰富。人们努力奔跑、追赶之余却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空虚和无助, 有的甚至停下脚步、迷失了方向。于是人们开始反思, 才发现, 原来这些空虚在祖宗那里都能够找到答案, 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匮乏、信仰的缺失。[2]由此, 文化经典对于大众, 尤其是学生的成长、认知、面对世界及人生的态度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作品,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端正谈吐;学生通过品析经典内涵, 可以修正身心、端正心智;学生通过比照大家思想, 可以感悟为人之道、领略处事智慧。不仅如此, 经典的价值在对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未来都有深入骨髓的影响, 可谓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而后天下平。

三、文化经典引入校本教材的具体策略

(一) 甄选经典文学作品

中小学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学龄和心理的不同, 分层次由浅入深地收录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3]例如小学可收录一些字形简单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背诵的作品, 初高中则收录那些思想内涵较为深刻的、读过后能够有所启发的作品。与此同时, 作为经典选读的校本教材, 要跟国家教材形成良性的承接和补充。例如, 高中学习了《孟子》中的一篇, 那么相应的校本教材为学生们涉猎的就应当是《孟子》中的一些其他经典作品, 包括对《孟子》的出处、写作背景、人物事迹等的介绍和分析。[4]在甄选过后按国家教材的进度以及校本教材的课时量, 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 对每一部经典有所取舍、分层级地进行扩展和延伸。

(二) 剖析传统思想精髓

校本教材在经历了甄选作品的环节后, 其最重要的环节随之到来, 那就是要剖析传统思想的精髓。文不读则不通, 文不思则不透。要做到对经典理解的通透, 就要反复诵读、思考、品味。而且,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经历的不断丰富, 不同时期对于经典的领悟涵义和深度有所不同。

(三) 中外经典对照欣赏

在领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余, 我们也将为学生们上几道异域风情的“菜肴”, 吃惯了大饼油条, 再尝尝汉堡火腿是什么味道。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能否从中找出一些相近的地方。从中国文学经典到外国文学经典, 再从文学经典到人生百态, 看看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在特定地理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脉络, 我们之间的精神内涵、追求和信仰有哪些不同。校本教材增设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选读本, 可按照不同时期的作品, 从古至今进行排序;也可按照不同作家风格进行归类, 对照我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排序。在我国传统文化经典校本教材的每个篇目后, 添加同时期外国著名作家、作品, 以及相关风格作品的索引, 学生可以按照索引所示选读本和页码自行查找, 并可在读本末页表达读后感触和观点。

(四) 文学体裁专项研究

校本教材不一定必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写, 用不同文学体裁来进行划分, 一种文学体裁视为一个模块, 不同模块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因为每一个模块会是下一个模块内容发生发展的起因, 或者是上一个模块内容变化的结果。每个模块内部, 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同一种文学体裁, 既能看出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轨迹, 又能看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该文学体裁的追求的变化。校本教材以这种体裁专项研究的形式呈献给学生, 既规整系统, 又能够方便学生提取任意信息。为以后深入研究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 也打开了便利之门。诸如诗歌这一文学体裁, 从来不属于哪一个朝代, 也从来不单纯属于古代, 它既是古代的又是现代的, 同时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共有的。

参考文献

[1]樊华强.经典性抑或时代性:语文教材选文标准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 2013 (8) .

[2]张辛.时代需要国学, 民族需要国学[J]语文建设, 2014 (1) .

[3]王海霞.试论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14) .

上一篇:大脑智力下一篇:文化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