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省(精选12篇)
文化强省 篇1
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是指通过艺术的创造、加工、制作等手段, 将文化资源转换成各种商品, 用以满足消费社会的各种精神与物质需求的行业。
一、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和不同时期, 消费社会对产品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这种动态过程中, 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一) 文化产品需求规模扩大
从全国的数据来看, “十一五”期间,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 占同期GDP比重由2004年的2.1%上升为2.5%, 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从地方数据来看, 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7亿元, 占全市GDP的12.6%, 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从经济实力上看, 2009年广东人均GDP为5861.92美元, 在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第三位, 仅次于浙江、江苏。尽管截止到2009年, 广东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 笔者认为, 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规模还会逐渐增大。
(二) 文化产品需求种类多样化
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国内高位水平, 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年中, 必然带来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需求, 文化产业的增值服务内容和优势也由此得以发展和发挥, 产业内部的价值链也随之延长。文化产品的需求已从工艺品制作、文物交易、时装设计、电视广播扩充到广告创意、建筑艺术、电影制作与发行及相关院线产业、互动休闲软件等等。文化产品需求种类的多样性将对广东未来的文化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 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现代文化产业价值链中真正的核心部分, 在于文化产品的创造不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 而是依靠人的创意、想象力和才智, 并借助于高科技手段, 对这些创造性想法的一种实现。2010年上映的立体数字电影《阿凡达》不仅在广东地区万人空巷, 也席卷了全国的电影票房, 掀起了一股3D电影风潮;上海世博会一个非常突出的看点是由中国馆展示的电子版《清明上河图》, 这一科技与艺术广泛结合的典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预见, 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必将为文化的传播与应用提供巨大的平台。
二、广东文化产业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 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配第克拉克定理告诉我们, 当经济不断发展, 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时, 各产业的收入分配和劳力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产业从总体的属性上讲, 隶属于广义上的服务业, 其相对比重肯定会逐渐上升。后工业时期的广东, 仍然存在着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状况。只有越早认识到文化产业所具有的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物资、低污染的特点, 才能够早日实现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模式的转型。
(二) 行业支持缺乏明确的定位
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广东来看, 缺乏对文化产业明确的定位, 例如是重点支持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 还是支持地区文化产业的项目推动并未明确。此外, 具体的文化服务品种属于哪个行业也不统一, 并且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高低不一。
(三) 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力度欠缺
不可否认, 文化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 应该满足公民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最基本权益和需求。但文化作为一个产业, 也必定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有参与市场的双方, 买方有个性化, 层次化的需求, 卖方提供产品, 获得相关的利润。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两条鲜明的路线:一是依靠其悠久的历史资源, 在传承古文化中大做文章;二是依赖其齐全的人才资源, 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设计服务业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占据桥头堡。另外陕西的曲江新区、上海的新天地、湖南的电视传媒、云南的旅游产业都是比较成功的模式。广东也应该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 尝试着打造出一批有特色, 能够创造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与大型项目。
三、“十二五”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塑造良好的区域文化形象, 找准文化产业的着力点
区域形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 对广东地区的发展、对外开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美誉度高的地区既能吸引外来投资者、观光客, 更能吸引社会精英移居, 同时, 也带动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高”的地区容易获得政策性扶持或倾斜, 进而借助外力促进发展;区域形象愈佳, 居民的自我认同度及荣誉感愈强, 这种辐射效应不但能促进社会稳定与整体和谐, 更在无形中作为一种广告投入, 在众人的口碑中影响资金的移动。
文化产业本身具有开放性、附属性、原创性的特点, 对企业而言, 只有选择正确的目标市场才有可能产生市场竞争力。在前期, 广东政府需要公共财政手段搭建更多的平台, 让文化企业乐于在这个平台上“唱戏”, 从而能够多渠道地走出去。
(二) 量化行业标准, 提升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
在一些人的传统观念里, 文化产业与第三产业一样, 存在着普遍的行业歧视以及对服务业的误解, 认为服务业是低贱的工种。笔者认为, 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产品与服务的规范。广东政府应该对文化产业的准入门槛、从业资格产品与服务标准、维权法规等做出分门别类的、细化的、具体的规定, 真正的让文化产业与服务业被群众接受。有了行业标准市场化的企业就能够以此作为规范去生产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从发现消费需求到大项目, 再到产业链, 最后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一步一步地提高与加速我们的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
(三) 依托科技及人才资源, 改造传统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三低”缺陷
现代社会纯粹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很少能真正被人们接纳, 并且, 由于传统文化产品与服务三低 (低品质、低产量、低价位) 的固有缺陷, 也很难形成有效的需求产品。广东地区有着优秀的创意型人才, 高新科技产业密集, 政府和企业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挖掘地区文化的商业价值, 把握现代受众的接受特点和心理特征, 采用现代技术手段, 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改造与包装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才能早日实现经济强省到文化强省的新跨越。
摘要:2009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标志着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 一个传统的经济强省, 如何在新的五年规划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实现从经济强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 对政府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
关键词:经济,文化,跨越
参考文献
[1].广东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张晓明.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3].高书生.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思考[N].光明日报, 2010.12.01.
文化强省 篇2
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美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今天我们重新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意义非凡。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只是唱歌跳舞吗?文化只发生在音乐厅和博物馆里吗?文化只是艺术家、文学家、学者等少数精英的事情吗?文化是余兴消遣或是有钱有闲之余的奢侈品吗?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达200多种,比较权威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 :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文化不仅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广东的戏剧有:粤剧、潮剧、汉剧、采茶剧、客家山歌等,粤剧、潮剧、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命题。7年前,中央确定广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启动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2010年8月,汪洋书记正式发出“动员令”,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文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任务一个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振兴经济,其对自身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一、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意义
汪洋书记指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地区崛起,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准备。如果没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我省就会在未来的竞中丧失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持续,社会发展将难以和谐,科学发展也就难以实现。
(一)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文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向导和推动的重任。欧洲地区的崛起,就与文艺复兴有很大关系。再看我国,康乾盛世时期,经济总量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后来国力衰败,究其原因,就是拒绝外来先进的文化及科技。
所谓的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其特点表现为:“
1、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与促进;
2、文化与科技紧密联系;
3、文化软实力影响不断加强;
4、文化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作用。”因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必然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以及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战略要求。
文化创新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式,也将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形式。文化创新能够培养各种文化形态的价值,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历史阶段,物质产品的提升不能离开科学技术,更不能离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理念,这些都是文化范畴。
2009年7月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宣告2002年提出的“文化大省”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5到10年内,广东要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优化结构上: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生活离不开它,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也离不开它。
扩大消费上:
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特别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加。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综观全国,现阶段文化消费总量为7000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放眼全球,据有“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估算,2020年全球核心创意产业市场达到8万亿美元。
增加就业上:
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不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土地就能名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四个更加”来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要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感。这就是: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当前,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赢得主动。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国力地位、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位。经济领域的一些大企业已跻身世界五百强,而文化企业却没有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广东省是中国出口贸易大省,然而在结构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相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力所占份额很少,总体上处于逆差状态
(四)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需要
“幸福广东”正在成为广东全省上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热词。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未来5年各项工作的核心。更多关注和保障民生,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广东人均GDP超7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倍增态势。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2011年广东地区GDP突破5万亿人民币,达到5.3万亿,人均GDP为5050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达7819美元。
汪洋书记有一段特别精辟的论述,广东下一步要“富而崇文”。他引经据典说,当年孔子到卫国,弟子冉求教如何治国,孔子说,先富之,再教之。面对唯GDP论发展模式带来的“社会病”,唯金钱论的社会价值观的沦丧,文化的发展成了一剂良药。
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概述
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一)指导思想
1、弘扬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广东省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必须要紧紧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以更深刻的认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改革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广东省整体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广东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局限消失、文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途径。构建文化强省,最终要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形成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优势,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派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方针原则
1、坚持以人文本。
2、坚持协调发展。
3、坚持全民参与。
4、坚持“双百”方针。
5、坚持开放创新。
(三)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
1、新定位彰显文化自觉。
2、明确了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
3、确立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4、完善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
5、坚定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四)发展目标
1、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2、切实加快文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进程。
3、构建具有特色现代文化产业链。
三、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途径
(一)培育提高公民素养,提升广东新形象
广东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广东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广东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水平,积极打造广东文艺精品,提升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2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过,18名路人路过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被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议论。
10月20日,汪洋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说:“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毒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共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2009年1月12日,广东省举行文艺精品创作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省文艺工作会议,会议中向15个文艺精品创作单位代表颁发《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委托书》。
为广州环海集团郑帅原创制作的动漫电影《南海公主》海报。故事内容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通过“南海号”沉船船主女儿小飞鱼跨越千年时空,拯救南海神鱼,打破南海封锁的故事,体现了广东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以及南海跨越千年的海丝文化。
(二)构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加快文化产业基础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胡锦涛
完善广东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推进广东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实施广东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增强广东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实施广东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促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富有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意识到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广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并在全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充分发挥了战略带动和牵引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文化强省的前提和关键是文化人才。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人才的竞争,现实社会中,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和支撑。只要在文化人才队伍上形成优势,文化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上就有可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绝对优势。
1、构建广东文化人才基地。
2、大力培养广东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3、大力引进高端文化人才。
4、建立完善科学的广东文化人才激励评价制度。
四、电白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思考1:电白文化的表现?
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强省建设;多元共存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7-0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不仅提出了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也从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战略部署,其中包括推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2007年中央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福建开始了文化建设的热潮。2014年福建省文化厅提出要围绕文化中心工作,提升全省文化工作者文明素质,强化文化强省战略,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要实现这些新目标,良好的文化生态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文化生态研究理路
文化生态学发端于美国,它是借助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现象而产生的概念。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的研究主要呈现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视阈出发,侧重于探索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代表人物朱利安?斯图尔德,代表作《文化变迁理论》;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后,系统理论被引入文化生态学,文化环境尤其是信息环境被纳入文化生态宏观环境,以拉帕波特和艾伦为主要代表。至此,国外文化生态的研究已渐趋成熟,影响力不断增强,其研究面也持续覆盖到许多学科。
目前我国关于文化生态的考察还不成熟,还没有出现相关文化生态的专门性著作,唯有数篇有关文化生态的论文见诸于期刊。从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上看,国外研究多以文化人类学为视角,我国从文化哲学视角上给予关注,只是研究比较零散。国内学者对于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有两种倾向,一种偏重于生态学解释,另一种偏重于文化学解释。本文比較赞同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诠释,正如管宁所言:“所谓文化生态,是指就某一区域范围中,受某种文化特质的影响,文化的五个构成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的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现实人文状况,这种现实人文状况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过程性和导向性,并影响该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走向。”[1]13国内文化生态学尚处于发展中,偏重于研究具体问题,忽视了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文化生态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
二、文化生态分析框架下的福建文化现状
(一)福建文化生态概述
福建作为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是璀璨的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文化生态的状况与其相应的文化土壤密切相关。首先,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态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福建地僻东南一隅的较低纬度的亚热带地区,濒海多山。福建西北面是武夷山脉,它将福建和江西、浙江、北方中原各地相隔断,使福建文化融入独特的地理因素。就福建陆地领域而论,呈现两方面明显特征:一是山地多、丘陵多、平原少;二是境内水系稠密且十分发育。福建水系密度较大,多数水系发源于本省,以一省据有一相对完整独立的水系单位,这在我国较为少见。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给福建文化的发展历程烙上鲜明的印记。其次,福建文化丰富的源流、独特的演化进程、碎状性的文化布局使福建文化生态呈现多元共生、兼容并蓄的特征。从源流上看,正如何绵山对闽文化的研究,福建文化的形成融入了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海外文化、台湾文化、邻域文化等诸文化因子[2]-19,使得福建文化呈现巨大的融摄力与兼容性。从历史文化传承看,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福建文化大体经历了四大阶段:一是秦汉以前的闽越文化阶段;二是汉至唐末、五代时期,闽越文化进入与外来汉文化的融合阶段;三是宋元明清时期闽学文化为主流的阶段。从现状布局上看,福建文化的重要因子如:闽中三山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尽管出现渐趋加强交融的现象,但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仍很明显,这给福建文化生态注入多向度的文化合力。
(二)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困境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和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服务海西、文化强省”之战略思想,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但福建文化生态建设仍存有以下困难:在宏观层面上,文化生态建设的不平衡性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上,沿海与山区存在不平衡。从中观上看,文化生态也面临失衡危机:一是福建文化生态多样性频遭威胁,西方文化正入侵、蚕食着福建的地方性、区域性文化;二是文化垃圾污染加剧。从微观上看,对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民间文化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法规还不够健全;保护内容不够完整,对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深度不够。以上种种因素,对福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也影响福建文化强省的建设。
三、文化生态分析框架下的福建文化强省建设路径探索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福建文化强省建设既是美好的愿景,更是发端于现实的奋斗。我们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精神,认真研究本省文化生态建设现状,借力我省所拥有的文化生态优势,认真探索福建文化生态建设路径。
(一)夯实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政策保障
政策是维系文化生态发展的强力保障。福建文化生态建设政策体系的锚定必须以当前国家宏观叙事为背景,遵循文化生态发展的内生规律,为福建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互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培植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主体,大力发挥文化生态建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尊重民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引导与鼓励各级各类社会文化组织的发展。二是健全福建文化生态建设的法制体系。完善闽文化生态政策的法制体系。建设福建文化强省,得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完善立法体系,提高立法效率。三是夯实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道德根基。道德是文化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文化生态发展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进行福建文化生态建设,就应该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与自律作用。四是培育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执行机制。福建文化生态政策的关键环节在于指导实践,并将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转换为生存智慧,其政策执行机制的健全程度直接关乎能否将文化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平衡性
总体平衡是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文化系统内部要素出现错位与失调,将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从福建文化生态的总体现状可以看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自身构成、沿海与山区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这是导致福建文化生态系统失衡、与现代文化理念有所背离的主要症结之一。这一症结致使物质文化缺乏精神内涵,使物质产品和物质生活的精神品位難以提升,精神文化削弱了对物质文化的促进作用,致使陷入恶性循环。因而,在坚持二者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交往方式,主动与国际接轨,纳入全球经济秩序,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度改造,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消费文化与公益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确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重构文化生态发展格局
文化生态意识关涉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当通过对闽文化资源的适度、科学开发,既满足民众主体的文化需求又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加大文化资源宣传力度、建立利益表达机制,提升闽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文化生态的失衡、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致使闽文化也存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者分制格局失衡的局面,影响了闽文化生态的健康生长和理性建构。因此,首先要培育“兼容整合机制”,进行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以及大众文化的“文化化”,实现“三类文化”的和谐统一。其次,要培育“和而不同机制”,让三种文化相融互动、融合共生,实现闽文化生态的张力与平衡的统一。最后,要培育“探讨争鸣机制”,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必然催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争鸣与探赜是福建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谐的文化就得实现文化活力与秩序的统一,这是我省文化生态生存的根基和重构闽文化生态格局的逻辑起点[3]104-105。
(四)净化文化发展的社会空间,营造良性文化生态氛围
创新文化生态、保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闽文化生态出现各种文化之间与各种文化的内部性的不和谐因素,对闽文化生态发展与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净化闽文化生态发展的社会空间,加强省际合作与国际合作,在文化生态面临危机问题上尽快达成共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打破文化垄断,提倡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努力消除各种文化关系间的不和谐因素;在面对西方文化的肆意扩张,我省对外来文化应持批判吸收的态度,加强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坚决消除对民众精神造成毒害和对社会造成污染的黄色文化、毒品文化、邪教文化等垃圾文化,营造良性的文化生态氛围;抢救正受到侵蚀的福建民族文化,培植适合福建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体系,弘扬福建文化生态中的优势,使福建以鲜活的文化形象、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质、多元化的文化风格、博深的文化内涵彰显福建文化强省形象。
参考文献:
〔1〕管宁.福建文化生态与软环境建设研究[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2〕何绵山.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文化强省 篇4
网络文化是文化强省建设的新阵地, 具有决定性意义
互联网既是高效、快捷传播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 又孕育了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 从而为文化拓展出了新天地。网络文化其主体更加大众化、地域更加全球化、方式更加互动化、成本更加低廉化。网络文化可能是将来舞台最大、最有影响力、辐射力、穿透力的文化。建设文化强省, 需要全面整合文化资源, 而全面整合文化资源, 必须整合网络文化资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最需要创新。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 网络文化资源以其创新性的独特形态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在服务和建设文化强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有决定性意义。创新性的网络文化形态打开了整合文化资源的新天地。整合网络文化资源, 服务和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必须坚持积极发展、科学管理, 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 不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健全和完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保护网络文化资源法制建设。
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广东网络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 截至2009年初, 广东网民人数4554万人、网站43.3万家, 分别占全国的15.28%和15.0%, 是全国网民浏览量最大的地区, 超过全国网民浏览总量的10%, 手机报用户近千万, 网民人数和网络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在信息时代, 网络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载体, 网络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广东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没有广东网络文化的繁荣, 就谈不上广东文化的繁荣, 更谈不上建设文化强省。广东要建设文化强省, 必须首先抢占网络文化这个制高点, 把网络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率先建成网络文化强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 共建共享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大力传播广东优秀文化成果, 不断扩大广东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锻造红色精神品牌, 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 位居世界第一位;手机用户已经超过7亿, 其中手机网民数1.92亿, 较去年增长62.7%。随着我国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也日渐成长、成熟。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网络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作为文化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新平台, 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积极推进以“红段子”系列活动为代表的健康手机网络文化建设, 有效挤压低俗信息的生存空间, 将疏导与封堵相结合, 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从2005年开始连续五年开展“红段子”活动, 吸引了广东民众的广泛参与,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已成为辐射全国的红色文化品牌, 为广东网络文化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 “红段子”的内涵与作用
1.倡导健康和谐
“红段子”是具有先进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特点, 能提高思想水平、净化社会道德、点燃生活激情、启迪美好人生, 可传递健康、传系情感、传播知识、传送理想、传承文明的文化平台。在网络文化井喷式发展阶段, 针对市场良莠不齐的情况, 要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 以强大的民族网络文化产业为支撑, 不断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红段子”创新运用手机新兴媒体, 发动广大用户创作并传播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短信、彩信、彩铃、视频、动漫、手机小说等手机文化作品。从某意义上说, “红段子”对于塑造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其文化内涵源头, 也可以说段子文化的传播跟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心向善、渴望交流与倾诉是社会长期的需求, 红段子为这样一种大众文化主流提供了合适的载体。
2.实现文化创业
在信息化广泛应用的今天, “红段子”积极与政府、社会、民生热点相结合, 从激励客户文化创意到文化创业, 实现了文化生产力的附加价值, 特别是创新引入转发分成模式, 迈开了文化创业实践探索的步伐。
面对信息化时代创业蓝海的广阔疆域, “红段子”活动从第二阶段开始, 即明确提出了“分成转发”创业模式, 并在其后不断丰富这一模式内容。2009年, 红段子之“爱我中华, 创业广东”网络创业活动以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减压、为创业者谋出路为目标, 激励社会公众通过手机网络文化创业平台实现创业和就业, 推动广东成为网络创新创业发展的引领者。这标志着“红段子”建立了长效的大众化实体平台, 已然成为创业蓝海的领航者。
(二) “红段子”活动的成效
1.引领健康文化主流, 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红段子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给人带来的思想道德、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 比传统教育来得更直接。好的手机短信, 以其精短、浅白、易于流传、覆盖面广等特点, 对滋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文明程度, 教化社会风气都会起到潜然默化的作用。随着“红段子”文化的兴起, 反应时代特色、题材健康的红段子作品逐渐渗透到广大民众中。红段子所倡导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更通过“网络创业”概念的延伸, 由数以百万计的创作者以及更多的传播者,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影响普罗大众。
红段子以新颖的活动模式,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红色旋风”, 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受到了专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人民邮电报等权威中央媒体, 以及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省级媒体先后对红段子推动文化建设的事迹进行广泛深入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红段子”还引起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先后三次对“红段子”活动进行了专项批示, 认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弘扬“红色”短信文化, 净化网络信息环境的经验很好, 对于塑造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进行宣传和推广。
2.聚合红色文化群体, 打造网络民主平台
红色文化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 但是在新时代依然富有鲜活的生命力。“红段子”通过文化载体形式发扬红色文化的本色, 采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主流的健康文化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让“红段子”成为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的平台。在红段子活动中, 大众通过手机平台自由交换健康向上、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最终再由机关部门收集整理其中的精华观点, 以报告形式呈送省委省政府参考。2010年省委省政府在南方网率先开通网络问政平台, 鼓励网友向各级领导建言献策和“拍砖”, 为网民提供了议政和提高参与度的重要平台。汪洋书记多次举办网友见面会, 每年春节给网友拜年, 听取网友的声音, 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
3.探索长效运营机制, 践行文化创业理念
2009年红段子网络创业大赛进一步完善了创作分成机制, 通过搭建低门槛、低风险、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创业平台, 提供创业培训、创作分成、资格认证、作品推荐等系列服务, 真正帮助有志青年实现了“一毛钱创业”, 探索出网络创业活动常态化运营之路。
4.传承传统经典积淀, 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红段子”活动不断发掘广东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遗产, 先后结集出版了《发现广东之美》、《发现广东之善》、《粤风》、《五邑九章》等系列丛书, 将广东文化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包装并向公众传播。从纵向来看, “红段子”大赛是带着清流,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横向来看, 是在“红段子”为手机文化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扩大影响力, 进一步弘扬南粤民俗文化, 辐射整个通讯文化, 助力构建公平和谐幸福社会。
5.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实现扩散带动效应
“爱我中华创业广东”、“红言颂传箴言”、“红动新河南”、“红耀陕西”……当前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企业, 在全国各地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红色短信”形式, 与当地政府各部门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密结合, 在弘扬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方面大力创新, 广泛覆盖。在广东、重庆、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广西、辽宁、福建、云南等全国各地, 红色短信已呈燎原之势。活动开展以来, 全国创作、发送、下载和转发的“红段子”作品已达数亿条, 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红段子”品牌已经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连锁带动效应。辽宁、山东、浙江、甘肃等地都在各地开展与“红段子”内涵类似的“和段子”、“金段子”等手机短信文化活动。2009年, 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主办了“炫纺SOHO”青年网络创业大赛, 为青年自由创业、自主创业、自信创业提供机遇和助力。
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组织领导
领导重视是建设网络文化强省的关键。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不把网络文化放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建设网络文化强省就难以实现。网络文化在广东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是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客观需要, 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要把网络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真抓实干, 把这项工作落实到行动中, 切实加强广东网络文化建设。
(二) 加大网络文化规划与扶持力度
建议加快制订广东网络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将其纳入文化强省建设总体目标, 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快制定网络文化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 掌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通过法律、行政、技术、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加强管理, 建立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网络文化新秩序。
(三) 开放和完善网络问政平台
网络问政是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网络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载体, 没有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建设网络文化强省将是空谈。广东网络问政已崭露头角, 建议设立“民间智库”奖, 专门收集采纳来自网络的民间良策, 对那些被采纳并在实施中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建议给予奖励, 并形成一种制度。成立专门机构梳理网民建议, 领导与网民定期在线交流, 解答网民疑问, 跟踪网民建议被采纳和执行情况, 并向网民及时作出反馈, 通过公平公开、广泛快捷的网络问政有效的弥补社会管理体系滞后、闭塞等缺陷。
(四) 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大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提升网络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营造广东人健康文明的网上精神家园。建议加快广东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推进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等网络文化重点项目建设, 构建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平台, 形成网络文化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快网络文化品牌建设, 把岭南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 促进文化精品的网络化, 打造出一批广东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加快高端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抓好网络文化创新工作, 善用网络新技术, 制作出网络传播的各类多媒体作品, 让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产品占据网络主导地位。抓好网络文化产业工作, 加强网络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扶持网络政策, 调动全社会力量, 激发网民的创作热情, 推动广东网络文化产业大发展, 使之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之一。
(五) 加强网络人才和网站建设
把引进和培养网络文化人才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 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网络服务的能力。强化网络岗位责任, 实行动态考核管理。抓紧制定吸引网络文化人才的优惠政策, 努力造就出一批网络名编辑、名版主、名主持人和名评论员, 加快培养网站市场拓展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各类网站建设, 尤其是抓好重点新闻网站、政府网站的建设, 引导好文化教育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 建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文化平台, 形成网络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对重点新闻网站及传统媒体一视同仁, 重大决策和重要信息, 及时在重点新闻网站发布。重要会议和活动的网络宣传, 直接由重点新闻网站来承担。强化各类政府网站权威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网络问政功能, 推进网络民主, 及时回应网上相关舆情。大力培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艺术等社会管理与服务网站的建设。
(六) 加强网络文化引导和监督
由于网络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高速流动的特点, 网络也会出现诸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网上诈骗、色情网站和网络侵权等不良现象, 甚至网络犯罪问题。我们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抢占网络制高点, 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占领网络阵地, 形成团结、和谐、进取的网络主流舆论。建立网络热点引导机制, 对各种舆论热点, 迅速作出回应, 不隐瞒事实真相, 不回避矛盾, 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真实体现政府公信力与企业诚信。对有害信息要坚决删除, 最大限度压缩各种谣言和人身攻击性言论的传播空间。建立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主动出击和引导, 建议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及时公布事件真相, 表明政府立场和处理措施, 掌握主流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应对网上舆情进行跟踪分析, 建立舆情反馈通报机制, 掌握网络舆论宣传的主导权。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 通过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热点进行引导, 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文化强省 篇5
刘玉堂 黄南珊
2011年第11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激发荆楚儿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阔步迈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湖北“战略支点”总目标、总任务的征程,加快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一、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种类型改革
全会提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近年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我们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加快改革全面深化。深入推进两种类型改革,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深化以“三项制度”(即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层干部竞聘制、员工竞岗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和合同管理制,探索建立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活力和改善服务,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和骨干作用,有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改善文化民生,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加快改企转制步伐,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改造和股份制改造。当前要加快推进出版发行领域和电影制作系统及电视剧制作机构的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的整体改制,全面启动非时政类报刊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加强改革配套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改革取得实际成效。国有文化企业要深入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完善经济目标考核制,进一步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汇聚能力。推进文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大中小型文化企业兼顾并举,培育一批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由成长型向强势型转变。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类改革和分型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相兼顾,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双轮驱动协调共进。
二、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正确把握改革不同向度
全会提出,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这就从深层次要求抓住两个关键性问题和从整体思维角度把握改革不同向度。一是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不同向度。宏观改革主要是指宏观性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并涉及“三局合一”的机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系统完善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宏观改革着眼于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着重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于政府对整个文化领域的综合管理、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形成调控有力、管理有效、运行有序、高度协调的宏观调控格局。微观改革主要是指通过微观性运行机制改革创新,以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实力。大力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革新,进一步确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增强竞争优势、强化经营活力的标向,健全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运行机制,完善文化产品市场营销体系,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文化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宏观改革重在宏观调控,综合管理,增强调控力;微观改革重在微观搞活,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从而做到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相协调。二是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不同向度。存量改革首先是通过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企转制,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文化资源由资源分散、资源闲置转向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其次是国有文化企业进行战略重组,通过市场化改革,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资本聚集和资产重组,通过产业联动、企业联盟而实现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集聚、规模扩张和集约增长,从而有力推进资源存量的市场化配置,充分挖掘国有文化单位的资源存量潜力。增量改革首先是扩大文化市场准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和其他企业参与文化产业领域建设。其次是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国有资本控股,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参股,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存量改革旨在盘活体制内存量资源和集聚生产要素,增量改革则通过制度释放来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盘活激活存量与扩张拓展增量相结合而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合力。上述不同改革向度突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两个问题,两者分别是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和中心环节,都是改革的关键和着力点。
三、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全会指出,“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创建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要着力构建系统集成的体制(制度)和机制,加强整体建构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体制。一是构建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实现文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文化管理方式创新。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二是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立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完善文化市场法律体系和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执法环境。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组织健全、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包括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扩大服务的承担主体,努力实现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比较完备、惠民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管理科学、富有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四是构建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入推进以“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激发内部活力和提高服务能力。
国有文化企业要健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绩效薪酬制和财务核算制等配套性制度。五是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监督体制。对国有文化企业单位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和实行授权经营,建立和健全管理科学、监督有效、制度规范、富有效率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确保国有文化资产有效监督和科学运营并实现保值增值。按照权、责、利相统一要求,实行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六是构建对外文化交流贸易体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行协调、综合配套、双向传播的对外文化贸易体制。进一步实现外贸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出口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发展机制。一是构建区域文化管理协调机制。首先建立文化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制,统筹解决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强化综合协调和管理合力效应。其次建立文化产业领域联席会议制,强化整体领域内横向协作、产业联动的效能。二是构建文化生产和服务微观运行机制。培育和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建立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科学完善、富有效率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以责任、效益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创新和以激励为重点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产品链建设,大力提高品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三是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建立和健全政府资金引导、企业主体投入、民间资本给力、银行信贷和股市融资助力等合成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灵活多样、集成有效的文化投融资体系。四是构建社会文化援助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协同有序、保障有力的社会文化援助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国家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力量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五是构建产业联动发展机制。积极推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内外联动发展和整体融合,构建联动联合、协作协调、互动互补、互促互融的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强力推进产业行业深度融合,建立日益社会化的产业协作关系;强力推进文化企业深层联盟,进一步提升企业合作层次。六是构建文化经济利益协调机制。要以产业利益协调为着力点,在区域协作、产业联动、企业联盟过程中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形成竞争合作、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文化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对于参与合作的利益相关方,实行妥当利益协调和合理利益分成。七是构建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和健全系统协调、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保护方式和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方式,有效维护文化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文化生态系统再生能力。八是构建文化人才培育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人才选拔、引进、使用、考核的公平竞争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着力培育和造就一批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一批高端市场中介服务人才,积极引进一批海外创新型高层次文化人才。
四、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加快构建科学完善、系统优化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方式决定发展效果,转变发展方式则是推进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涉及文化产业领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率提高,产业融合深化,文化创新提升,科技进步支撑,文化消费拉动,可持续发展等。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两个根本点,一是强调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坚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产业效益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强调注重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保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是文化产业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就宏观性产业整体转型而言,就是要推动文化产业整体由数量扩张型、外延式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型、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注重提升内涵和品质,注重发掘和依靠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努力实现产业的价值性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全面落实内需拉动战略,努力扩大文化消费,注重于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和文化消费拉动,重视文化消费需求对文化产业的牵引和拉动作用。着力推进文化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重视规模和速度向质量、效益与规模、速度相兼顾转变,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由以传统产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为主转变,由以投资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坚持走创意牵动、科技驱动和集约增长之路。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建构一个多元化投入、创意化研发、商品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品牌化营销、全媒体传播、科技化支撑、内生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这样,文化产业自身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
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逻辑 篇6
关键词:文化强省;文化空间;文化产业;公共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8105
收稿日期:2014-05-01
作者简介:焦德武(1977-),男,安徽霍邱人,助理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与传媒发展。
The logic of practice on building a province of strong culture
—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IAO De-w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51, China)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promot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provincial economy. 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onnotations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province. In terms of analysing the real dilemma of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provi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ath choic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Key words: strenght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cultural space; cultural industry; public culture
文化强省战略是通过文化的促进作用,推进省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从目前来看,全国有三分之二的省区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1]。安徽省借助“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快速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省域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强省的内涵与战略目标
所谓“文化强省”,是指一个省级区域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社会文明程度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在前列、文化综合实力强大,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省区[2]。“文化强省”概念也是一个弹性极大的概念,并不是定量标准规范的范畴,因而只能作为指向性概念来加以使用,其意义在于明确一个省区“加强文化发展”的导向或指向作用[3]。这种文化发展的美好愿景,是促使一个省域不断向上发展的动力来源。
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2012年5月安徽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发布了《安徽建设文化强省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纲要明确提出安徽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其中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共有十一个方面:改革创新战略,统筹推进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品牌推动战略,融合推动战略,人才兴文战略;文化凝聚引领能力显著提升,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产业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文化改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文化队伍建设能力显著提升。
二、文化强省的现实矛盾
文化强省建设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用什么来强?如何强?强成什么样?要回答这三个问题,确实需要从理论到现实的研究。从现实来看,安徽省要建设文化强省,面临着不少的难题。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发力
一是投入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近些年安徽公共文化的投入大幅增长,建设了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争先亮相,但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比起来,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再大。安徽省从1980年的140.88亿的GDP总量到2011年超过1.5万亿,增长了100多倍,但是同期的文化事业费增速却远低于这个速度。文化投入占全省的GDP比重,也没有相应的提升。1995年安徽省文化投入占GDP的0.65%,而2008年只达到了GDP比重的0.31%,这和发达省份以及发达国家1%左右的比重,还有一些差距。同时,和全国相比,安徽省文化事业投入也处于较后的位置,这和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身份不相符合。2008年安徽省文化事业费为5.09亿,排名全国所有省份的第29位,这两年情况也差不多。
二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还有待提升。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共文化的有效运转有一套成熟的机制,而安徽省(全国多数情况也是如此)在投入过程中,没有细致考量投入的产出效率,虽然省财政厅在2009年3月制定了《安徽省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实施办法》,但是还没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深入全面地实行。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体制可以进一步优化。从世界范围看,政府对公共事业的介入是20世纪初开始的。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影响,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对公共事业的需求也空前提高。在此背景下,政府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公共事业。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投入方式上也一直以政府投入为主。安徽省也体现了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间短、底子薄的特点,在投入方式上基本是政府包揽一种方式。纵观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方式都是多元的。比如美国,政府投入只占到总投入的10%左右,其他则由州政府筹措、社会捐助等组成。endprint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管理方式上都存在问题。这一方面是农村专业人才少,另外,城市的专业人才又不愿去农村工作的原因造成的。
(二)文化产业对文化强省的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升
安徽省文化产业创造了全国特有的“安徽现象”,每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都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安徽文化产业发展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强省的定位相比还有差距。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业结构性问题有待解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所以,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方面还有一些问题。这表现在,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有竞争性的龙头企业不够多,分散的小文化企业又缺少竞争力。文化产业在空间布局上,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几个经济运行良好的城市,皖北、皖南的文化产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业态不够丰富,比如黄山主要是文化旅游业,芜湖主要在动漫、文化旅游方面较为突出,其他不够发达的县市,情况更为困难。
二是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产业链不够完整。当前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由于处于过度阶段,人员配备、发展意识、市场化意识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一些老牌的文化单位,发展都面临困难。以《恋爱·婚姻·家庭》杂志为例,作为一份妇联杂志,上个世纪末在全国妇女杂志大发展中,和湖北、广东的妇女杂志齐名,但是近些年面临着发行量萎缩、广告额下滑的局面。同时,不少文化产业条块分割严重,存在市场壁垒,使整个文化产业链不完整,进一步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发展。
三是文化产业规模不大,集群效益不高。从国际上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是否发展的重要指标,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5%,日本约为20%,而中国2010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比上年增加25.8%,但是占GDP的比重只有2.75%。2011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3.9万亿,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4]。近几年安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产业增加值首超汽车领跑行业增加值。近5年安徽文化产业增加值基本保持在4%[5],这个数字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好,但是和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文化产业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从国际经验看,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迎来井喷。虽然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3 000美元,但是文化消费的习惯尚未形成。一方面,消费习惯尚未养成,过去生活经历使公众养成了储蓄的习惯;另一方面,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占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相信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文化消费将迎来大发展。
(三) 文化形象和既有的文化资源不相符合
地域文化形象包括三个方面的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包括经济发展、基本建设、公园、标志性建筑、学校、工厂等等,能通过文化体现出来;二是行为层面的,包括平时的衣食住行表现出来的特征;三是观念层面的,包括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观等。从传统来看,安徽人具有敢为人先、务实、精明能干等特征,像小岗村包产到户、徽商精神等。
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安徽的形象和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并不完全相符。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甚至穷,打工的多,犯罪率高等,常被一些人提及。像2012年年中爆发的上海人和安徽人的论争这类事件时有发生。在批评对方有地域歧视、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片面主义思维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文化形象,特别是文化行为和文化观念方面的建设还和文化强省的要求有些距离。
三、文化强省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快速推进
1.从2006年安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至今已过去6年,6年中安徽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带动文化的繁荣取得了很好成绩。要想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的建设,还必须以《安徽建设文化强省实施纲要》中的战略目标为奋斗宗旨。
2.2003年国家启动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安徽并不在其中,但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精神,借鉴试点地区的经验和做法,自主试点,积极探索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到2011年6月底,安徽省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了371家,真正做到了“不留壳、不借壳”,“可核查、不可逆”。综合文化责任主体全面建立,17个市和61个县市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15家出版社、84家新华书店、85家电影公司全部转制为企业,省级组建了出版、发行、报业、演艺、广电五大文化集团公司,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主业整体上市[6]。
攻坚战已经打下,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完成。下一步需要强化文化改革成果,深化改革进程。首先对文化市场进行培育,打造几个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尚未完成的文化单位的改制工作步伐,从而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市场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重点培育几个有地区甚至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提升区域文化市场的集中度,发挥文化企业的示范和竞争效应。其次,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现代政府的要求,政府在文化管理上注重对文化政策的制定、文化发展的引导、文化市场的净化方面起作用,在文化的微观发展上,政府尽量放给市场来调节。第三,对微观层面的文化企业,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提高文化行政的服务能力。
(二)优化文化发展空间,促进文化发展方式的变化,推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1.按照文化空间布局规律的要求,优化安徽文化发展的空间结构。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首先考虑的是按照市场规律配置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行、主导性作用。其次,注重政府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特别在促进文化产业聚集、提高文化企业市场集中度方面,提供最为方便的政策,配套体系,以及资金资助。第三,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原发优势,在既有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尽量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endprint
根据安徽省文化发展实际,要打造“一核三区”的文化产业布局[7]。“一核”指以合肥为核心。依托合肥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带动合肥经济圈文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利用合肥拥有的科教优势,以及六安、淮南、芜湖等地的经济文化资源,在基础文化设施、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文化市场的开发、文化生态的保护等方面协同作战,共同发展。“三区”指古徽州、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基础,发挥徽文化的传统优势,着力打造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开发古徽州的文房四宝为代表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以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皖江城市带规划为契机,注重文化产业的承接与转移,注重文化产业的创新与超越,大力发展与产业区定位相关的创意文化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皖南地区的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动漫产业、文化用品等,把皖江城市带建成全国闻名的文化产业带。皖北地处淮河中游,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地区。然而皖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蒙城尉迟寺、蚌埠双墩等文化遗址,管子、庄子、老子、淮南子、陈胜、吴广、曹操、华佗、吕蒙、嵇康、桓谭等历史人物都让这块不富裕的土地充满了文化色彩。但是,皖北文化“认识不够到位”、“力量较为分散”、“阵地略显不足”、“设施较为薄弱”、“观念相对滞后”[8],制约了皖北文化的发展。要以既有的文化资源为抓手,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加工等,把皖北的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一核三区”的建设,最终核心带动、南北想通、东西呼应、差异发展的文化态势。
2.配合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就经济转型来说,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提升、支柱产业的替换等。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和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担负着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文化产业不仅作为经济转型的目的,同时自身也存在转型升级的问题。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渗透力强、增值性高等特点,通过积极创新和发展,为经济转型和自身发展贡献力量。
(三)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建设经验,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活力
世界发达国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探索,在市场运作能力、创新方式、科技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发展经验,这为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对象。
从发展模式来看,英美主要是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他们文化运作的核心思想是实行自由的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等对企业进行引导,而不直接干预。日本韩国主要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通过严谨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企业发展。从发展的具体措施来看,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法,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美国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帮助本国文化企业向世界其他国家扩展,并通过经济自由等主导话语权,保护本国的文化企业。
(四)注重文化强省绩效评价体系建设,让文化强省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1.文化强省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是利用统计学的知识,通过建立各种指标体系,用数字来衡量、检测文化强省建设的现状、发展和未来趋势。政府实施绩效管理与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用于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大量的事实表明,政府绩效管理可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9]。
从文化强省绩效评估的建构上看,评估体系主要要有两大块构成,一是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客观标准,根据国际通行的法则,最好由第三方机构实施;第二个方面,是主观方面的评估,毕竟文化发展与文化强省建设,很多内在的价值和发展因素无法用指标来衡量,或者说短期内无法衡量。客观评估要重视本省的文化资源、文化基础、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的考察与预测,主观评估需要借助专家学者、第三方机构、各界人士、公众对文化强省建设的看法、意见和态度。
2.客观绩效评估方面,需要重视对文化强省绩效评估的模型设计。绩效模型是文化强省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整体结构,是进行文化强省建设效果的测量工具。这需要通过积极的文献收集,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反复的协商,形成评估指标并确立权重,然后在设置的模型下进行测量。
3. 文化强省绩效评估体系指标设置的构想。指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既要考虑难以量化的主观因素,又要重视客观的变化状态。从指标层级来说,可以设置三级指标体系,第一层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比如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形象的传播能力等。这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占较大权重的方面,当前发展态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权重尤其要占大头。二级指标是文化发展的中观层面。比如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着重考察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体制和改革效果等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考察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及其效果、文化遗产保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状况等;文化产业要考察文化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业态、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市场建设等;文化形象的传播能力需要关注区域形象、区域媒体形象、区域美誉度等,此外还包括区域人才建设等。第三级指标是微观层面,即对上述两个层面的指标进行微观化、细致化,运用具体的文化发展来考量,这一层级要求文化指标的面要全、衡量的标准要一致。
(五)注重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文化强省建设来说,首先要重视文化创新体系的研究,把文化创新从政府意志转向市场自觉。从整个世界趋势来看,文化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措施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就区域地方政府来说,文化创新的研究不足,已经成为文化创造生产力,文化走出去等方略的主要障碍。就安徽省来说,需要加强安徽文化的研究与深度开发,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色。同时,政府需要通过积极的引导,使文化创新研究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渡,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endprint
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破除改革的最后障碍,坚决推荐体制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改革体系。政府应该尽快进行文化立法,充实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基础。政府在立法过程中完成身份转换,即从文化的管理者、实施者、监督者过渡到文化发展的引导者、监督者、帮扶者。
通过积极的引导推荐文化要素的创新发展。文化人才、文化的科技能力、文化的创意能力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因素,要通过进一步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素质、优化文化科技能力、提升文化创意能力,来形成文化创新的基础。一方面,对市场可以解决的文化产业问题,政府通过积极的引导和资助体系,促使文艺院团、文化企业等的进一步升级改制;另一方面,对于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应,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能力。
创新文化资助体系建设。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资助都不是直接的,比如美国通过文化艺术基金会,应该采用“一臂之距”的方式,间接对文化发展进行帮扶。这样做可以形成公平合理的文化发展环境,触发文化单位的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地方政府来说,这一制度尚处于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的解放思想、大胆作为,积极建立、扶持、提供相应的第三方机构,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重视文化强省人才建设,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智力资源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建设,该决定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在文化强省的建设中,首先要重视高端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入。北京以其地缘和文化、政治优势,聚集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北京打算到2020年,聚集得到社会广泛公认的名师大家500名左右。上海重视高层次人才全社会开发体系,探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体现文化特点的人才开发、使用、评价、激励、宣传、服务等机制,激发文化人才创新活力[10]。
湖北名师、名医和文化名家造就工程提出,继续推进宣传文化系统 “五个一批”工程,每年重点扶持500名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安徽可以继续加大培养高度人才力度,提高文化扶持人才数量。同时,重视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提供较好的文化启动经费、住房、配偶工作等条件,创设文化人才引进的软环境。
其次,优化文化人才发展环境。文化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是人类心灵的声音,因此,对文化创作要包容,对文化人才应尊重。在文化人才的建设中,以“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工程为龙头,在文化人才引进、培养,文化人才投融资,文化产学研方面,文化人才的创新扶持方面提供较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
加强文化人才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才扎根安徽。这需要深化改革文化用人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全面实行聘任制,深化职称等制度改革,实行评聘分开,打破学历、资历界限,让能者上庸者下。加快高校等学科设置调整步伐,紧跟社会需求,特别在重点学科建设、博士点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等方面,力争解决现实发展中的重大文化问题。在文化拔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注重做好人才培养和使用计划,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玉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9):90.
[2] 周正刚.“文化强省”的理性探讨[J]. 湖湘论坛,2011(6):61.
[3] 宋宏. 建设文化强省:内涵、逻辑与评价[J].学术界,2010(10):32.
[4] 新华网.去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GDP首超3%[EB/OL].[2012-01-08].http://news.xinhuanet.com/new media/2012-01/08/c-131348373.htm.
[5] 前瞻网.安徽文化产业产业增加值连续5年增速30%[EB/OL].[2012-05-14].http://www.qianzhan.com/regieconomy/detail/142/20120514-59920d0e293b84.html.
[6] 何聪,钱伟.安徽文化体制改革铿锵前行[EB/OL].[2010-08-13].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62/12426635.html.
[7] 安徽文化产业网.郭宏斌详解文化产业发展空间[EB/OL].[2012-06-11].http://www.ahci.gov.cn/list jsp?id=324.
[8] 张崇旺.皖北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文化学刊,2011(2):90-91.
[9] 周凯.政府绩效管理中的问题与分析[EB/OL].[2005-7-6].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908317.htm.
[10] 刘晓燕.文化强省的人才基石[J].中国人才,2011(12):26-27.
文化强省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改革,创新
一、我国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1. 文化注入经济发展
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对文化经济工作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本质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农业和制造业的文化渗入, 把文化创意融入整个经济运行体系中, 使城市全方位的散发着文化活力。
2. 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 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一直是支撑其发展的主要门类, 其行业占比超过50%。以中关村为典型代表的文化产业园, 已初步形成数字内容、智能终端、信息媒体、应用服务四大新兴文化产业群, 形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整业务链发展的生态体系内容。在科技的推动下, 北京市文化艺术和休闲娱乐纷纷更新核心设备和技术, 实现了文化产品的高附加值和自主创新。
3. 重金扶持产业发展
北京市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全方位、多角度运行, 主要涉及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服务、新办文化企业的免税政策以及企业创新和创意人才的奖励支持等。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或基金, 鼓励文化企业的创意研发和产品出口, 扶持动漫等新兴文化企业的成长;引导金融业建立针对文化企业发展的专项服务方案, 为文化企业提供快捷优惠的专业化服务;支持文化企业上市交易, 社会资本市场运营, 最大化的解决了文化企业的发展瓶颈。
4. 文化安全保护产业运营
北京市文化产业安全管理覆盖从研发、生产到文化产品消费全程链条, 在防范事故隐患的同时, 更加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推进了文化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北京市政府通过各部门和多种活动进行知识产权的宣讲和管理, 截至2012年7月, 文化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5万余人次, 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2 950家次, 收缴非法出版物64.5万余册, 非法音像制品16.2万余张。
(二) 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1. 改善文化产品的生产
广东省一方面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传统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来改善文化产品的生产。广东省拥有世界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1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9个, 全国民间艺术之乡45个。 (1) 广东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艺术形式, 培养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锐力量, 形成以珠江三角洲核心, 重点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制造业向粤东、西、北转移的战略布局。
2. 促进文化产品的交换
广东省通过文化节式的推介、舆论引导、发展新兴媒体和对外交流等形式, 多渠道运营文化产品, 促进文化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可获得性, 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广泛和有效的交换平台。
3. 鼓励文化产品的消费
政府通过消费补贴的方式鼓励和刺激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热情, 消化文化创意和载体, 从而进一步的推动文化生产的积极性。2011年, 广东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全年消费性支出2647.94元, 其中文化娱乐用品全年消费性支出565.28元, (2) 分别约占总体消费性支出的13.1%和3%, 仅次于交通运输类的消费, 位居第三, 说明文化产品的消费气候逐渐形成。
(三)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1. 文化旅游带动发展
河南省旅游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已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拉动全省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 新建扩建旅游项目, 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 进行旅游省外、海外活动的宣传, 展示河南形象, 大大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并通过爆发式的旅游消费惠及其他文化产业。
2. 重点建设“910111工程”
2010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强省办公室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年活动的实施方案》, 通过抓大项目建设,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高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文化产业“910111工程”, 确立以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和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武术体育、动漫游戏等九大产业为重点的完善产业体系。鼓励以资本为纽带, 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企业兼并重组, 形成了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1)
(四)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1. 融资模式创新实践
BT (Build-Transfer, 建设———移交) 模式因其能够引进民间资本、增加项目的资金供给、缓解政府压力等优势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 山东省会将BT模式运用于文化场馆项目, 山东省相关投融资管理中心作为发包方, 把文化场馆建设以BT项目形式进行发包, 大胆创新的文化产业融资实践活动, 为解决文化产业融资困难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和借鉴方法。
2. 文化旅游品牌化发展
山东省依托其优势地理资源打造各个旅游城市的强势品牌, 如青岛市的海洋文化氛围品牌, 东营、滨州市的黄河文化品牌, 泰安的泰山文化品牌, 济南的泉水文化品牌, 济宁市的运河文化品牌等, (3) 与其人文活动一起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山东省采取普查+抢救+保护三位一体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并与行业合作, 把非物质文化推向市场, 通过图书、影视剧等各种载体得以传承。目前, 山东省共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项、国家级名录153项;其中以济南、潍坊市为代表的鲁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 如风筝制作、年画制作等, 占总数量的56.5%。 (4)
二、我国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1. 战略定位高瞻明晰
北京市立于“世界城市”的标准, 各级政府进行文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和产业空间布局等的全面建设, 逐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品牌, 并发展了中关村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示范基地, 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 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北京市完成了文艺院团和新闻出版的体制改革、广播影视三网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工作等重大项目, 使文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二) 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1. 产业链扶持
广东省以文化产品再生产链条为基础, 进行文化产品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全程支持, 内容涵盖政策法规、金融支持和平台建设等多方面服务。从产品的生产抓起, 打造文化精品, 做大做强文化产品产业链, 夯实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动力和潜能。
2. 文化软环境建设
广东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积极探索市场化开发的路径,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 促进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同时, 创新人才激励制度, 引导省内高校加快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建设, 根据市场需求增设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 培育急需人才, 为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储备生力军, 提升文化产品的创意和质量。
(三)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1. 把文化旅游纳入到文化产业内涵建设中来
河南省独辟蹊径,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把文化旅游纳入文化产业的内涵建设。2011年, 河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100万人次, (5) 旅游总收入2 802.06亿元。 (6) 但单一靠文化旅游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会陷入低层次的粗放经济模式, 很难促进文化产业自身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从近几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高的数据可以得到证实。
2.“以文招商”推介项目和拉动文化产业投资
河南省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资源、巨大的人力资源等优势, 发动多个“以文招商”项目, 例如, 中博会、中原文化港澳行、中原文化澳洲行、世界邮展暨洛阳牡丹花会等, 在向世界展示河南形象的同时, 很好的推介了河南的文化产业, 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投资, 为建设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集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1.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山东省深度挖掘各种文化资源, 利用科技、文化等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 通过各种空间载体, 打造成旅游产品。并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规划, 建设高水平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带和体验区。
2. 着眼创新工程建设
山东省通过开设文化创新奖和引进高水平文化创新人才, 鼓励文化产业科学实践。文化产业创新内容涉及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产品内容的创新、网络技术手段、文化产业融资、商业运作模式的创新以及营造文化氛围, 其中济南建成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中有30多家优秀的动漫创意企业, 成为我国原创动漫作品最大产出地之一。 (7)
参考文献
[1]花建“.十二五”:广东文化产业的态势分析与战略对策[J].广东经济, 2011, (4) :5.
[2]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1[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2:396.
[3]张萍, 张炳才.BT模式在山东省会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中的应用[J].工程项目管理, 2013, (3) :171.
[4]王志东, 闫娜.山东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J].理论学刊, 2011, (6) :108.
文化强省 篇8
1 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1.1 清醒认识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
我们认为,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内容的总和。表现为:
(1) 文化力催发经济力,在经济建设中实现文化赋值。如敦煌市先后七度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行列,这个文化力就是“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人文精神是文化力的最高表现,这生动的实践证明了文化力的强大推动作用。 (2) 将文化元素渗透到产品当中,创造文化财富和商业利润,借助敦煌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影响力,建设“敦煌文化产业园”,实现文化增值。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构建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创建“敦煌文化产业园”,挖掘丝路文化、石窟文化、汉唐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敦煌文化品牌。 (3) 将文化产业化。有资料显示:美国文化产业在GDP中占10%,世界上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一般超过了5%。
1.2 准确理解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包括以下六大类:文化产品制作与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与销售服务、文化设备生产与销售服务、相关文化产品制作与销售活动,并在每一大类中又具体细化规范为若干小类。
1.3 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1) 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要,是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激励和丰富人们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我们需要对文化产业加以重视。 (2) 发展文化产业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成为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主力军,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为台州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更高的认识、更自觉的行动,切实抓好文化产业发展,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注意经济与文化的全面科学发展。 (3) 改革开放30年,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看到甘肃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首要选择,我们必须发展文化产业。
2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初步打造了文化休闲、文化用品制造业等特色文化产业区块,初步形成了以现代传媒业为主导的、涉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文化产业,尤其以文化旅游业、文教培训业为主导,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群。
3 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积极开拓创新
3.1 抓规划引导,凝聚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将文化产业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把文化产业也作为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把文化产业列入社会发展指标的同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3.2 深化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
领导干部要增强文化的产业意识,把增强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来抓。文化产业发展,对其理念的理解是关键。
3.3 深化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要深化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就必须推进政府文化职能的转变,按照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组织分开的原则,改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如建立新型的文化管理体制。
3.4 抓机制完善,提升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动力
(1) 健全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创新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促使各级领导都能切实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完善投融资机制。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融资为主力的投入机制,积极吸纳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 (3)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完善。相关党委政府部门要协调、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劲往一处使,紧密配合。 (4) 完善政策导向机制。要贯彻落实好现有的文化经济政策,让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有章可循,有利可图。并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在涉及文化产业的以及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行业制定一些强有力的扶持政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要大力开创文化事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更加积极主动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落实中央精神, 在全社会开展文化事业的同时, 振兴文化产业各个领域, 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张兴梅.浙江文化创意企业经营能力升级的策略探讨[J].价值工程, 2013 (13) .
[2]李秋.产业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浅析[J].价值工程, 2013 (08) .
[3]李秋.期权定价模型评估质押知识产权价值的适用性探讨[J].商业时代, 2013 (09) .
[4]孔庆来, 巩立超.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J].兰州学刊, 2012 (12) .
文化强省 篇9
一、动漫创意产业是未来的强势产业
1. 动漫政策强推动。
作为21世纪将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国民经济融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 动漫产业备受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早在2004年4月, 国家广电总局就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对国产动画的创作生产和动漫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要求。2006年9月, 我国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对未来五年着力发展的九类重点文化产业进行了重新划分, 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名列其中, 同时, 还确定了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国产动漫振兴工程等四项重大文化产业推进项目。2007年7月,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了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以组织和指导新闻出版动漫产业的发展工作。此外, 为繁荣我国自主创作的动漫文化, 国家还鼓励各级电视台播放各类优秀国产动画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 是我国动漫产业加速发展的基础保障。
2. 动漫基地强示范。
2004~2005年, 新闻出版总署相继批准在四川 (成都) 、广东 (广州) 、北京、上海建设“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此后, 又陆续批准河北 (石家庄) 、辽宁 (沈阳) 、山东 (济南、青岛、烟台) 、安徽 (芜湖、合肥) 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其发展重点已经从网络游戏研发向动漫创意产业方面延伸扩展, 成为集动漫创意、制作、教育和人才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基地。
3. 动漫市场强吸引。
从动漫消费群体看, 我国13亿人口中, 14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就有3.6亿之多,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动漫产业消费群体。调查显示, 14~30岁人群中有超过80%的人喜欢动漫卡通产品, 有近40%的人经常收看或阅读动漫产品, 仅该群体年动漫消费额就达13亿元,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就网络动漫而言, 手机动画的市场基础是中国大约3亿手机用户, 按手机动画用户大约占30%推算, 中国大约有9000万手机动画用户, 如果每人平均每月消费5元人民币, 就可以形成4.5亿元的市场消费额。从大众传媒看, 我国拥有庞大的播出机构和发行机构, 全国有3500多家电视台, 对动画片有每天100万分钟的巨大需求。目前, 全国共有4个动漫频道和33个地方少儿频道, 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 每年约292万分钟, 产值空间可达1000亿元以上。在出版发行传媒系统中, 有8种动漫和动漫相关杂志进入全国期刊零售市场单期发行量前30强, 动漫杂志销售量已占我国现有杂志销售量的7.87%。中国原创漫画图书在国内外销售量也在迅速增长, 有50余种漫画图书版权和经营权以较高的价格成功输出海外。就动漫衍生市场而言, 形象、模型、玩具、食品、服装、游戏和主题乐园等动漫衍生产品品种繁多, 商机无限。以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狮子王”为例, 其研发成本为4500万美元, 截至2007年底其播放收入为7.5亿美元, 衍生产品收入则高达20亿美元。据相关资料分析, 国际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将由2002年的30亿元增长为2007年的1000亿元, 2008年将出现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4. 动漫产业强走势。
我国动漫产业自2004年开始起步, 现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动漫制作公司已由2002年的120家发展为当前的5400多家, 其动漫作品研发能力和水平也在逐步增强。2007年, 全国共制作完成国产电视动画片186部101, 900分钟, 比2006年增长了23%。各地也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动漫活动大造声势, 对动漫产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应。这一切表明, 我国动漫产业有着很强的发展势头。
二、地方动漫产业是文化强省软实力发展的有效平台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是根本, 地方支柱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可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支柱, 而软实力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建设在产业结构和战略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尤其是文化产业从第三产业中脱颖而出, 成为引领21世纪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004年以来, 我国动漫产业作为提升文化产业增长力的先导产业, 在地方软实力建设中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已经或正在成长为文化强省软实力建设的有效平台。
在世界上, 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 相继推出了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软实力建设政策, 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 以争夺文化产业的剩余发展空间。例如, 美国和日本大力发展动漫产业, 将自己创造的各种动漫产品倾销全球文化产业市场, 获得的巨大利润超过了传统的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强势产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的支撑产业之一。透视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动漫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构筑以政策支持、机制运转和资金保证为一体的文化强省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平台, 是加快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通道。
三、当前地方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当前地方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空间迅速扩大, 动漫产品衍生市场潜力持续增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我国动漫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但运行机制相对狭隘。2004年, 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 仅美国年收入就超过一千亿美元;日本的动漫及衍生产品则达43亿美元;英国数字娱乐产业年产值占其GDP的7.9%, 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而在我国, 动漫产业尚处于启蒙阶段, 动漫产业市场潜力更大。
(2) 我国原创动漫发展强劲, 但开发营销明显落后。相关资料表明,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动漫产品的最大输入国。但是, 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中, 日本动漫作品占60%, 欧美动漫作品占29%, 我国自主原创动漫作品 (包括港台) 仅占11%。
2. 构筑立体化平台, 发展地方动漫产业。研究发
现, 发展地方动漫产业的根本是产业立体化平台建设。立体化平台包括宏观调控平台、催生增值平台、服务支撑平台三个部分。
(1) 宏观调控平台建设。宏观调控平台包括政策支持、融资保障、法律规范等组成部分, 即要营造宽松的动漫产业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动漫产业发展环境, 合理规划国外引进动漫文化产品和民族原创动漫文化产品的比例关系。为此, 一是地方政府在制作、投资、电视台购片、出口营销等方面要给予动漫产业一定扶持, 并通过风险投资、融资保障和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增强动漫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社会吸引力, 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二是成立动漫产业发展政府协调机构, 改变政府条块分割的管理状况, 促进动漫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衍生发展;三是出台特色发展政策, 支持本地优秀原创动漫产品,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合力打造若干个知名动漫品牌和动漫领军人物;四是加强动漫制作发行规范建设, 参照国际和国内标准或认证, 形成地方行业标准和规范体系;五是建立并完善动漫产业版权保护体系, 增强动漫形象版权保护意识, 加大版权保护力度, 建立完善的动漫产业产权交易平台。
(2) 催生增值平台建设。催生增值平台包括动漫基地、宣传展销、链条打造、教育培训等方面, 即要推进地方特色动漫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建设步伐, 培育动漫骨干企业和发展战略投资者, 繁荣地方动漫文化市场, 增强地方动漫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 一要形成以动漫产业园和动漫城为核心吸引国内外知名动漫游戏企业入驻的基地, 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动漫游戏产业;二要加大舆论宣传工作力度, 使动漫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三要打造动漫创作、生产、出版、演播、衍生生态链, 繁荣动漫出版、动漫演播, 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等市场, 引导和扶持动漫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群化, 催生地方动漫产业;四要建设动漫教育培训和实训基地, 疏通地方高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合作渠道, 形成动漫培训、研发、融合、孵化、成长的生态环境, 增强催生增值平台的放大效应。
文化强省 篇10
近几年, 高考报考人数持续减少,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缓缓地迈入汰弱留强的竞争期。受国家人口生育政策影响, 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走入社会。今后在第二代独生子女还没有长大的十多年里, 各高校的生源将面临逐步减少的困境, 其发展规模将会受到制约。现今考生的本科情结有增无减, 每年都有高职学校完不成招生计划。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 公办高职院校尚能基本完成招生计划, 但学生的整体素质已不如从前。由于高考人数减少, 国家下达的统考统招计划必然相应地调减, 招生人数少了, 学校得到的生均拨款和学费收入也就相应减少。过去的扩招, 也为高校带来了一系列的遗留问题, 包括教学质量的下降, 因扩充校舍、添置设备带来的债务负担, 以及教学人员的福利待遇未能落实等问题。
2011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在国家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同时, 艺术高职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借助政策的“东风”, 充分利用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以区域经济为依托, 积极摆脱困境, 继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掘高校自身的文化内涵与优势, 积极投入文化强省建设
2010年, 广东出台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2011~2020) 》, 针对文化发展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 对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提出了若干要求。2012年,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进度, 又制订出台了《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11~2015年)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是全国文联系统的唯一高校, 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九大工程之一, 在建设文化强省的旗帜下, 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 充分调动省内各艺术家协会和文化工作站, 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尤其是响应国家文化部的号召, 对外拓展“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项目”, 以及推广由国家教育部主导的“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教育专业培训项目” (简称CCDT) , 既填补了广东省民间艺术社会服务的空白, 又为社会搭建了一个文化服务和文化人才培训的平台, 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 借助自身优势, 开展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我校2011年获国家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批准, 成为广东省内唯一的文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定点培训机构。该证书涵盖艺术化妆师、演出监督、书法师、图书资料业务人员、电影电视演员、舞蹈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外国乐器演奏员、歌唱演员等9个工种, 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化部联合颁发。培训对象是行业企业的各类艺术人才, 包括有“双师”需求的各类教师、高职院校的学生等。该证书是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 入户大城市可享受技能人才加分待遇。借助于得天独厚的文化系统优势, 从2012年开展培训工作以来, 学校已经和省内多所高职兄弟院校和中职学校, 还有省内部分地级市的文化局, 以及社区文化站达成意向, 已完成培训700人次以上。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里的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援, 并为省内多所中职学校的教师获取“双师型”教师认定提供协助。同时该项目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为校内学生提供了一个产学结合的学习及实习机会, 也为学校在校外争取了一部分生源, 包括地方社区文化站和中职学校的生源支持。目前, 该项目已经和当地劳动部门达成意向, 拟共同开发新工种, 向社会再就业人员提供岗前培训和考证服务, 未来将有更多的人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 开办网络远程教育本科班, 为省内文艺系统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提供学历教育
学校于2012年、2013年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批准, 与中央音乐学院及上海东华大学合作开办 (高起专、专升本) 网络远程学历教育校外学习中心, 为毕业生及校内在读的专科生提供多重升学途径。学校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 在省内文艺系统中开展学历教育培训, 并为省内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 以及为高考落榜生提供升学机会。网络远程教育首次招生反应热烈, 预计几年后, 将达到校内一个教学系的发展规模。
3. 积极投身建设文化强省, 做好文艺公益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艺术院校和文联系统文化资源优势, 积极组织志愿者团队承担社会文艺公益活动: (1) 为团省委、省直团工委、省直工会、省编办、省教育厅、省地质局、广州团市委、广州市外事办等单位提供文化交流、文艺节目资源支持, 为省直机关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2) 积极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文化扶贫、师生下乡支教等一系列活动, 顺利完成每一年上级下达的多项“新农村文化服务”工作, 将爱心带到需要帮扶的人手中, 并尝试从物质性的短期帮扶模式拓展至精神、文化层面的长期扶持模式,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积极配合国家文化教育发展需要, 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以社区为单位进行拓展
我校于2012年下半年引入教育部CCDT项目, 并为此成立了广东社区艺术教育学会。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培训专业证书项目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合作开展的以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培训认证为目标的项目。CCDT项目是为了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并配合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发展社区教育的需要, 目标是构建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 培养服务于社区的教育工作者和专业人才。目前CCDT项目主要有社区音乐培训师、社区舞蹈培训师、社区美术培训师等项目。相关认证证书由教育部颁发, 教育部相关网站可查询证书真伪, 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该项目的协作联盟院校、项目推广中心、培训基地、工作站等统一由教育部授予授权铜牌, 并给予课题研究经费, 每年还将安排师资培训与就业推荐等。
我校是CCDT项目的全国艺术专业协作联盟成员, 目前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也是协作联盟的成员单位;同时, 学校还是教育部CCDT项目社区舞蹈培训师 (国际标准舞方向) 项目全国认证推广中心与社区音乐培训师培训基地, 而且教育部CCDT项目广东工作站就设立在本校。本校从201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CCDT项目的对接。2013年将举办至少两场相关的CCDT大型培训认证活动。目前, 借助省文联的平台, 在省内一些地级市的文化局和下属的文化馆 (站) , 以及一些高职兄弟院校内进行推广, 主要为有意从事艺术培训的在校生和社会从业人员提供培训认证服务, 以及为高校的教师提供“双师型”教师认证。省内主要以地级市为单位展开, 首批启动该项工作的有中山、湛江、汕尾、深圳、汕头、佛山、广州等, 主要以社区 (或者小区) 为单位进行推广。该项目也同时被列入学校创建示范性高职的重点建设项目, 填补了学校在社区教育、终身学习和社区数字化培训及其认证方面的空白, 今后将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城乡社区, 服务于专业人才终身学习的、标准化的数字化培训体系。
三捉住机遇, 借助主管部门的力量, 把文化建设做大做强
博物馆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助推器 篇11
从1914年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开始筹建到2014年,四川大学博物馆已历经了100年的历史更迭。它是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这个创建百年的博物馆本身就是巴蜀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单是载体和窗口,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科研和教学”
20世纪30年代,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组织了对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首次发掘,三星堆早期文明碎片随之进入博物馆。而后来三星堆的持续大规模发掘,川大博物馆和考古学科的师生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博物馆还先后组织和参与了汉墓、唐朝石刻、宋瓷、三峡等多次考古活动,拯救了众多珍贵历史文物,为古巴蜀文明的再现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科研和教学。它面向的受众更多的是高校老师和学生,为他们的科研教学活动服务。”霍巍馆长说道。
其实,早在1984年,著名考古学家童正恩出任川大博物馆馆长时,这一理念就已被正式提出。正是在这一时期,川大博物馆进入重要转折期,其中一项是改造陈列,打破国内博物馆当时传统的通史陈列形式,结合自身学科优势,推出了石刻、书画、葬俗、民族学、民俗学、教学参考六个陈列室,在全国博物馆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仿效一时。
反过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又为高校科研学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自1929年开始,博物馆主持编辑出版了《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南方民族考古》等大型学术刊物,成为研究我国西南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而民族、民俗、考古、历史也一直是四川大学的优势学科。
2010年8月,川大博物馆陈列设计小组承担了四川丝绸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方案,前期完成了内容设计方案,后期协助共同完成了展馆的形式设计、展厅施工、文物复制和展厅布展等系列工作。同年12月,又和四川博物馆联合成立“科研规划与研发创新中心”,进行优势资源组合、合作双赢的探索。
川大博物馆在科研、教学、人员、场地等各方面都根植于四川大学深厚的土壤,成为巴蜀大地上重要的文化机构。
“博物馆应该透物见人”
四川大学博物馆曾被杨振宁称为全球前十的高校博物馆,如今又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综合博物馆”的目标。
何为“研究型大学综合博物馆”?霍巍馆长阐述道:“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重展览轻研究,川大博物馆把每一件收藏品都放在学术研究的思路中,挖掘它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博物馆要充分反映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和考古发展,要以物观史,透物见人。”
走在川大博物馆展厅内,声响、音乐、光影都被恰到好处地运用,营造出和谐、均衡的展览空间氛围,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其中石刻陈列馆更打造成特别的洞窟效果,让人感觉不仅仅是在观赏藏品,而是在体会历史的美。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展出的文物达到2000件,说明图版400余幅。但事实上,除去展示出来的文物外,未展示的文物更达到了8万多件、5万多套。
“藏品是很丰富的,但是一股脑儿把他们灌输给观众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让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能自己述说历史。”
霍巍馆长说,川大博物馆有一个目标是研究的“全方位化”,让馆内的每位工作人员都是一个研究者,这样文明基因就能流淌在城市空间的各个罅隙。
四川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博物馆融入城市人群生活,唤起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从文物大省到文物强省”
对于如何建设文物强省,霍巍馆长有着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文物的研究。四川的研究成果远没有同为文物大省的陕西多,而陕西文博产业发展之所以快,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研究的重视。
其次,应加强对文物价值的宣传。目前四川博物馆还没有针对不同的受众形成不同的宣传趋势。博物馆的宣传之学其实就是经营之学,在这方面,川大博物馆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借助每年春节武侯祠大庙会的平台,展出博物馆相关文物藏品,介绍三国文化。让博物馆主动走出去。
最后,要在研究成果和受众之间建立起联系,博物馆应该主动走出象牙塔,贴近老百姓。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推出流动博物馆、电子博物馆等,还可以在展厅内增加大荧幕,充分满足受众的文化体验。西安老百姓的博物馆素养普遍比较高。
对此,川大博物馆应该发挥起引领作用,因为它在西南地区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拥有高水平、高水准的学术研究。”
如何建设文物大省、文化大省一直是四川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全面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博物馆建设就是众多思路中的一条。因为博物馆对城市和区域文化有着提升效应:通过博物馆,城市原有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文化得到了质的飞跃,例如武侯祠博物馆很大程度上活跃了成都的三国文化,同时又使得市民的生活品质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通过延伸文化产业链,形成品牌吸引力,更是加强了这样的效应。
四川文化的发展在博物馆和文博事业的助推下,未来似乎可以预期。而四川大学博物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值得期待。这似乎有些许象征意义:锦江一衣带水,潺潺流过成都平原,滋养着天府之国,连接着巴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四川大学博物馆就矗立在锦江畔,与百年川大的建筑融为一体,临风而立,衣袂飘飘。
馆藏文物部分亮点
石刻艺术陈列馆:
“东方维纳斯”
石刻艺术陈列馆中,四川邛崃龙兴寺佛教石刻尤具特色。它们玲珑剔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高达198厘米的唐代断臂观音立像,面容端详,服饰华丽,体态丰满多姿,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堪称“镇馆之宝”。
民俗学陈列馆:
精致的旧成都花轿
民俗学陈列馆以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俗类文物为主,包含婚俗用品、工艺、文房用具和成都皮影4个主题。其中一台精致的旧成都花轿出自清末民初一家轿行,整个场面数十人才能驾驭,排场之大、礼仪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民族学陈列馆:
近2米高的彝族武士
文化强省 篇12
1 跨越式发展:推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在当代的含义是指前现代化国家或处于落后状况的国家或地区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就时间而言, 缩短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所走过的路程;就速度而言, 与已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比, 取得更快的速度;就发展道路而言, 少走弯路, 即避免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总之, 跨越式发展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 明确提出了河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并非旅游强省河南旅游要乘河南跨越式发展的春风, 依托文化旅游资源, 实现河南文化旅游强省的跨越式发展。河南是旅游资源大省, 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类型齐全, 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王牌”旅游产品, 把旅游产业培育和发展成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河南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单纯“速度型”增长, 而是要速度与效率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 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 河南省应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旅游硬实力, 通过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时代精神和时尚消费的结合, 力争将河南打造为中华精神家园的旅游目的地。在实施过程中, 旅游部门应当打好文化牌, 强化创意、打造精品, 加大对旅游产业的营销力度, 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 推动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2 中原崛起:推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
关于中部地区发展的理论基础“牛肚子”理论成为有名的“中部崛起”理论。这一理论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认同舒炼的新著牛肚子论中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对“牛肚子”进行了系统解剖:“牛肚子”———中部地区是撬动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点。中部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的中轴和联系东、西、南、北的结合点, 是中国整体状况的一个缩影, 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很多根源和内在机理, 在这里都能找到典型的案例和佐证。在我国各重要经济区域大开发的宏观形势下, 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中部地区不崛起, 则万事难以长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形成东、中、西内在协调的均衡点, 这个点就是中部地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第四板块, 它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个拥有近亿人口的发展中大省, 河南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 在经济上可以从三个纬度加以审视, 具有三个重要标志。首先, 在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审视, 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 达到2020年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 即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其次, 从河南自身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中审视, 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对一个传统农业大省来说, 无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再次, 从河南与同处于经济相对落后地位的中西部省份相比加以审视, 中原崛起意味着河南的发展要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构筑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中原平台”。
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 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人, 旅游产业可以为中部崛起做更大的贡献。河南应建设成为大中原文化之旅、大黄河之旅的龙头地区, 中部旅游的重点地区, 河南要搞好旅游发展资金、宣传促销、行业监管、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河南要不断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部旅游崛起中争当排头兵。
3 文化软实力:推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的关键词, 其概念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 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 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这一轮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积极推动者。
从国际经验看, 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途径。新加坡为了发展文化旅游, 专门在旅游局下面成立了会展署, 支持企业发展会展和娱乐产业。从对外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说, 文化竞争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源泉文化软实力体现在文化竞争中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格局中, 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源泉。人们通过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来进行消费, 谁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占领市场, 谁就有竞争力。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够的, 还要通过提升当代的文化创造力来发展文化竞争力。文化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中, 也体现在技术、经济之中。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古今关系, 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推进文化创新的关系。河南近年来充分利用自己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 文化强省建设已初露端倪。新时期, 河南应努力开发中原文化资源, 增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 把河南从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打造成“文化强省”, 推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以历史文化为资源基础的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既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又有一定的现代文化旅游资源;既有丰厚的革命文化旅游资源, 又有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 类型齐全、山水兼备, 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河南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位上, 都堪称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璀璨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交映成趣, 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旅游百花园。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曾经提出要实现河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跨越。文化作为“软实力”, 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旅游是河南省旅游强省实现过程中关键的部分, 体现的是河南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构建文化旅游强省, 对于实现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上可见, 探析推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多维视角, 对于我们学习“十七大”精神, 深入理解河南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了解了这些视角, 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只有实行跨越式发展, 河南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并成为中原崛起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范贤超.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述评[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文化强省】推荐阅读:
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开创浙江文化建设新局面07-15
旅游经济强省07-14
人力资源强省06-23
高等教育强省09-01
加快开放强省建设08-14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05-11
加快开放强省建设学习心得08-29
《高教强省规划》,我们能做些什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