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强省

2024-06-23

人力资源强省(精选10篇)

人力资源强省 篇1

一、辩证认识人力资源强省的内涵

1. 人力资源强省不是抽象的。从隶属关系看, 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就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人力资源强县, 人力资源强镇、人力资源强村。

2. 人力资源强省是相对的, 动态的。所谓相对, 就是与外省比;所谓动态, 就是与过去比, 与当前需求比, 与未来比。人力资源强省的表现是人力资源素质高、能力强、效率高、流入多, 能够满足并能长期持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强省的核心是与外省全方位的竞争。

3. 人力资源强省的标准是素质高、能力强、规模大、结构优化、适应需求、流动容易、均衡成长。不仅仅是文化素质, 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培养健全的人格比着重培养文化素质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4. 人力资源强省的外在特征是工资福利的高低、科技投入的高低、人才培养的高低、外商投资的高低、区域形象的高低和人才流入的高低等。

二、全方位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强省的因素

1. 人力资源均衡问题。

从总量上看, 河南省需求相对不足, 供给相对过剩;从趋势上看, 人口呈下降趋势, 2005年以后比较明显;对于日益增长的河南省经济来讲, 人力资源供给将会遇到问题;从结构上看, 河南省人口农村多城市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关键;从流量上看, 流出大于流入, 河南省的财政投入、教育事业是在为全国作贡献。

2. 人力资源增量问题。

河南省计划生育面临两难:人口减少, 则劳动力减少;人口增加, 则分配减少。

3. 人力资源流量问题。

投资环境、人才管理、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工资水平、住房保障等因素影响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机会、收益与成本, 河南省负面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流入。

4. 人力资源质量问题。

人力资源质量不仅是文化水平, 还包括身心健康状况。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建设、科学普及、法制教育等因素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 卫生保健、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因素影响着人力资源的身心健康。

三、保持增量, 扩大流量, 确保质量, 均衡发展

1. 保持人力资源增量。

取消计划生育现行政策, 改为“提倡”计划生育。就生活成本来讲, 生育意愿面临着上学、住房等多重压力, 在城市生多了养不起。另外, 因思维惯性、生活理念的转变, 多生子女也不是全部人的意愿。因此, 即使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也不会迅猛增加。

2. 扩大人力资源流量。

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一靠本省培养, 留住河南省人力资源;二靠吸引国外和省外人才来河南干事创业。要有效引进人才, 就要做到以下方面。

(1) 打破行政、事业单位铁饭碗, 建立人力资源在部门间的流动转换机制。鼓励移民, 向外省移民, 向教育发达的地区移民;靠市场机制吸引人, 摒弃地域之见, 打破人力资源分割;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2) 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吸引产业工人。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扩大招商引资, 吸引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吸引科研人员。

(3) 紧紧围绕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两类人才的培养。同时, 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使人才发展各项工作项目化、具体化、深入化。

(4) 以人力资源为中心, 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创业培训、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劳务派遣、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服务, 解除人力资源流动的后顾之忧。

(5) 建立和谐人事劳动关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 严查企业拖欠、克扣员工工资案件。

(6)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确保工人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社会保险费应缴尽缴。

(7) 加快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机构,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实现收入倍增。

(9) 促进保障房建设, 满足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过渡性住房需求, 留住人力资源。

3. 确保人力资源的素质。

(1) 厘清河南省的责任。教育要参与区域分工, 国际分工。建立城乡协调机制, 建立学校对接机制, 建立省际、国际协调机制, 鼓励中小学生到外省去, 到国外去, 上好学校, 接受优质教育。

(2) 由教育厅牵头, 整合人社厅、文化厅、卫生厅等部门资源, 建设开放的免费公共网络大学, 替代实体大学部分功能, 相对减少对实体大学的重复投资。

(3) 狠抓职业教育水平。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挖掘河南职业技术特色, 设立河南省烹饪、防水防腐等高等职业技术特色院校。

(4)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大学建设。

(5) 加快民办教育发展, 促进民办高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6) 加强中原文化内涵建设, 增强软实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弘扬主流文化, 引导非主流文化, 提升中原文化内涵。

(7) 建设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质, 秉持现代执政理念, 融汇中国文化底蕴的政党文化。

(8) 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

(9)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努力形成人人学法、用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氛围。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推动法制文化建设, 提高人力资源法律素质水平。

(10)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全民精神卫生, 推动全民体育锻炼, 紧抓食品安全, 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4. 人力资源开发要均衡发展。

(1) 政府决策要平衡。

制定政策要统筹考虑企业利益、人力资源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不可为一任政绩牺牲一方利益, 顾此失彼;考核各地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 不仅要看企业数量、产值和用工人数, 还要看劳资关系是否和谐, 劳动争议案件多少, 要看各地政府处理劳资矛盾的措施和效果;要综合考虑产业集聚区与占用耕地、失地农民的矛盾;还要考虑计划生育与人力资源储备之间的平衡。

(2) 企业管理要平衡。

企业是职工教育培训和用人的主体, 引导企业加大培训投入, 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工资福利;引导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 还要兼顾政府、员工和社会利益, 要兼顾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以消费者满意和社会公众长期福利为基本指导思想。

(3) 学校教育要平衡。

要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均衡,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平衡, 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的平衡。

(4) 社会教育要平衡。

工青妇联、残联和宗教组织要充分发挥自己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独特作用。新闻媒体是人力资源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发掘其功能。

(5) 家庭教育要平衡。

人力资源要在工作、家庭、交友、学习、休闲、健康、心理、子女教育、耕地等方面均衡发展, 实现完美人生, 不能忽视家教的影响。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培养和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把塑造孩子人格放在父母职责的第一位, 使孩子有高尚情操及完美人格。

人力资源强省 篇2

周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为富民强省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6月4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进一步加强全省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周强强调,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为湖南省的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证。

省领导徐守盛、胡彪、梅克保、黄建国、许云昭、于来山、杨泰波、杨忠民、陈润儿、李微微、路建平、戚和平出席会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会上作了关于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汇报。今年5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全面部署。会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周强指出,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着眼于我国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这次会议和中央颁发的人才规划立意高、思想新、措施实,明确了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攀登的奋斗目标和发展途径,是我国人才工作新的里程碑。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对我国全面提高人才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强国,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学习宣传好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结合湖南实际,全面贯彻落实。

周强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从推进湖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湖南省教育有基础,科技有优势,许多科研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广阔舞台,为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更加创新的举措和开放的人才观念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立足湖南省长远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条件。要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开发和引进人才相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湖南省在教育、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力度培养更多本土人才,把本土人才留住、用好,促进湖南省由人力资源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强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不断优化湖南省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竞争力。

周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切实抓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落实。一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加强规划、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在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结

人力资源强省 篇3

关键词:文化强省;理论社科强;安徽省;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043-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sential concepts o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social science and then argues that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social science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Taking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in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social scienc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through theoretical researches and social science; Anhui Province; solution

文化强省是指利用文化的促进功能,推进省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理论社科强是安徽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为落实文化强省建设有关要求,提出的通过理论社科的发展,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方法。理论社科强和文化强省战略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理论研究,总结文化强省战略规律,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文化强省战略包括理论社科强,通过文化强省整体战略,进一步影响理论社科强工作。两者互相促进,并进一步推动安徽的整体发展。

一、理论社科强是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2012年5月安徽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发布了《安徽建设文化强省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纲要明确提出安徽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对文化强省起着智库作用的理论社科强战略,是安徽理论、宣传部门在全国率先提出的概念,理论社科强战略是繁荣全省理论工作,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科学性、创新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理论社科研究是文化强省建设的智力后盾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1],因此文化作为一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被不少地方政府提及。据统计,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省区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2],但是“文化”如何强省,“文化”和其他强省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才能通过“文化”来达到各种功能的最大化等等,尚没有人来回答。理论社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研究,社科工作者通过对文化的基础理论,以及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作用等的研究,增强社会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因素的前沿性、可操作性方案。

理论社科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文化研究也不例外,在文化强省的顶层设计之下,需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对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现实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建设,如何达到公共文化建设的均等性,如何激活文化产业的活力,如何推动演艺、动漫、虚拟技术等发展,需要条分缕析、高屋建瓴的社科理论研究。

(二)理论社科研究是搭建知识与公众的重要桥梁

理论社科是对人类长期而艰苦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凝结着人生的智慧[3]。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普通大众对“文化”来说,总感觉无法触摸,较难理解文化的内涵。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要想理解文化的本质,最好通过具体、可感的方式把抽象难懂的文化内容形象化。理论社科通过研究,利用“大讲堂”、宣讲团、科学普及等方式,通俗明了地向公众传播文化内涵、战略、路径,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为文化强省建设奠定群众基础。

理论是抽象的,公众是朴实的,需要的是通俗易懂的“理论”,社科研究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把这些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朴实的“理论”,让理论走入寻常百姓家。邓小平曾说“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但是需要社科工作者等来通过大道至简的方式让普通人来接受。比如毛泽东就擅长利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成语等解释马克思主义,以消除普通公众对“理论”的陌生感与敬畏感[4]。

(三)理论社科研究是转化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途径

任何政策、研究要付诸实践才有意义,文化强省战略也不例外,她有着高度抽象的特征,主要起着明确发展方向、树立发展旗帜的作用。但是,政策又必须实践才有意义,通过理论社科的研究,把文化强省战略的相关内容,具体化为可感知的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文化强省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优势、劣势,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予以解决,这些都需要理论社科工作者加以研究。只有通过接地气的研究,并通过梳理、比较、建议等,为文化强省战略提出对策,社科研究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理论社科强建设的现状与不足之处

安徽省目前已经初步具有了理论社科研究强省的雏形,具有一定影响力、公信力的研究机构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智库。

(一)理论社科研究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研究规模较大。据统计,全省中级职称以上在职社科研究人员1.2万人,国务院特殊津贴社科专家168人,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50人[5]。

研究基础较好。官方的社科研究机构包括: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研室、参事室、党校、社科联、社科院、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在文化强省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官方社科研究一般是由财政拨款,直属党政机构,直接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熟悉政策、了解现实、建议中肯,但是缺点是机制、财务、业务自由度不高。安徽省聚集了大量的高校,以合肥为例,拥有科研机构344个,高等院校60所,各类研发机构574个,院士工作站9个等。全省承当的国家课题、各类课题资助呈逐年上涨之势。2013年全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8项,资助总额近2 600万,立项数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11位。刊载哲学社科理论的期刊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江淮论坛》、《学术界》、《安徽大学学报》等在各评价体系中排位靠前。

成果不断涌现。近些年,具有理论特色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研究数量逐年递增,成果反响逐年增大。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从2001年至2015年的15年间,研究成果逐年增加(见图1)。

服务能力较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始终与社会的大变革相伴随[6]。其中重要的体现是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使决策更合理,更科学,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在理论社科研究方面,《咨政》《学界兴皖》《决策》以及各高校、新闻媒体都都很好地发挥了对策研究的作用,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此外,一批蓝皮书、通史、词典、研究中心等也起到了咨政作用。

(二)理论社科研究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结构不够平衡。对于安徽省来说,当前理论社科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在省会合肥,地方社科研究及服务地方政府的力量,相较合肥没有人才、资源、经费优势。处在省会合肥的科研单位则在信息、服务意识等方面,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从全省来看,在理论研究的队伍建设上,尚未形成布局合理、人才集中的智库体系。由于社科研究的特性,不少研究者喜欢单兵作战,缺少互相协作的意识,难以建设有规模、有影响的社科团队。

咨政机制不畅。除了基础研究,理论社科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咨政服务。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当前,不少部门在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方面能专门进行招投标,通过专家团队提供详实的调研报告,形成对策建议,但是有些部门还缺少透明的机制,政策措施的出台不够科学,对策建议采用率不高,在经费使用、后期跟踪等方面也有待完善。

社会推广不够。从理论社科研究来看,当前研究的主要力量是体制内学者,研究竞争不强。由于研究者多属于“铁饭碗”,研究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影响力、传播力并不是研究者考虑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的成果向社会公开度不够,容易形成质量不高的调研报告。有些部门也容易流于形式,束“专家论证”于高阁,行自我意识于实践。不少社科研究还停留在递折子的状态,大部分成果未得到二次应用[7]。

三、理论社科强战略的路径选择

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理论社科强”战略,为安徽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在理论社科强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花大力气,以形成具有安徽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社科研究局面。

(一)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理论研究体系

理论社科研究要打通部门之间的障碍,通过畅通的体制机制,协调政府机构、研究中心、社科院、高等学校、行政学院、民间智库等研究力量,形成具有体系的专家团队。在研究上,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注重相关数据、相关理论、相关政策材料等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人才库、数据库建设,注重强强联合和后备力量建设。

(二)落实“六大工程”和“五条措施”

安徽省《理论社科强实施方案》强调,我省将实行六大工程:哲学社科创新工程、理论学习示范工程、宣传阵地拓展工程、资政服务引导工程、社科精品打造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此外,《方案》还提出了五条具体措施:加快形成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注重理论宣传的分众化和互动性、增强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和实用度、运用品牌化运作方式、建立健全激烈考核制度。

全省理论社科研究单位应该对照实施方案,根据自身条件和先天禀赋,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研究中心。通过整合不同资源、不同学者力量、不同发展渠道,打通不同单位之间的壁垒,建立上下联动、左右联动的社科研究平台。特别是研究团队建设方面,需要打破成见,形成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分布、相近学科体系的研究团队。打造具有应用对策研究的团队和载体。当前进行应用对策研究总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需要学者本着为民服务、为社会建设服务的精神,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应用对策研究上。在顶层设计上,不同单位也要在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认定、奖励等方面做出细致的规定。同时,要建设畅通的应用对策表达渠道,通过内参、专题、专报、课题等方式把研究成果送达相关部门。

(三)建立全省社科研究数据库

当前,应该按照最新政策和学术研究的规律,摸清家底,建立全省社科研究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全省社科理论研究队伍、理论成果、咨政报告、专家互动渠道、政策资料等。通过大数据建设,为全省理论社科研究,提供便捷、丰富的渠道。数据库的建设要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仅社科研究管理部门掌握,还需要在研究者之间形成横向联系,以便于形成研究团队;在研究成果方面,应该共享不涉密的调研报告,不仅对其他研究者有借鉴意义,也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在课题发布方面,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有利于形成对课题内容的舆论监督,实现课题过程管理。

(四)打造具有品牌形象的研究中心

理论社科研究最主要的因素是人,通过对人的培养,形成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研究中心,特别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智库。理论社科研究中心要体现美誉度、知名度、关注度等特征,形成具有公信力、竞争力的社科研究品牌。比如每年可以发布相关行业的蓝皮书、白皮书等,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幸福感、法治化、治理能力等进行排名,发布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学术排行榜。对具有政策功能、社会影响力的品牌研究机构进行奖励。

(五)注重创新与研究成果转化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创新,理论社科研究同样如此。要通过具有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学术框架内的创新,体现理论社科服务党和政府,服务公众,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要加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一批具有理论深度、实践前沿、内容详实、资料丰富的社科研究,提升理论社科的应用率和理论影响力。

注重对理论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把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推向社会,服务全社会。要建立一套研究成果发布机制、推介机制、反响收集机制,促进理论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宋宏.建设文化强省:内涵、逻辑与评价[J].学术界, 2010(10):30-38.

[2] 刘玉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5):89-97.

[3] 韩震,张祥云.发挥社科理论优势 改善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5(10):16-17.

[4] 陶文昭. 探索适合大众的理论普及形式[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25(6):16-17.

[5]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我省印发理论社科强实施方案[EB/OL].( 2014-08-14)[2016-06-25]. http://www.ahskj.org.cn/NewsShow.asp?ID=1146.

[6] 人民网.习近平强调“三个体现”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谋思路[EB/OL].(2016-05-18)[2016-06-25].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0518/c385477-28360701.html?sntpara=1000.

[7] 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展大社科建设强智库——从广东智库现状谈智库发展[EB/OL].(2016-04-26)[2016-06-25]. http://orig.cssn.cn/skjj/201604/t20160426_2983949.shtml.

人力资源强省 篇4

一、现状与问题

1.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截止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在读研究生为3.7万人,比常年增长23.3%,大学本科在校生53.3万人,增长14.4%,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队伍。黑龙江省党政干部占人才总量7.13%,专业技术人才占44.0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28.07%,其他人才占20.76%。党政干部的学历结构,研究生占1.77%,本科生占30.38%,中专生占55.15%,其他占12.7%。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队伍总量为65万左右,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为7.41万人,占12.15%,大学专科学历的22.82万人,占37.42%。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队伍,人才数量少。高级职称人数只占9.6%,特别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明显偏少,人才队伍规模不大,在高级职称人员中科技人员仅占1.7%,人力资源队伍行业分布不均衡。人才最多的是教育行业,占黑龙江省人才总数的43.9%。第二位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占总数的18.8%。第三位的是卫生技术人员占总数的13.7%。排在最后的是农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2.6%,这与黑龙江省农业大省的身份不相匹配。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也与黑龙江省人才强国的要求相差甚远。人力资源学历水平偏低,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重较小,在党政人才中仅占1.77%;大学本科学历的党政人才占总数的30.38%,大学本科学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总数的12.15%。

2.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人才流失达20万人,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1/6,而引进的人才,不足流失人才的1/10。大批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流失到省外、国外。在流失人员中,大多数为高层次、关键技术岗位上的骨干力量,而且自然科学领域多,社会科学领域少;工程技术领域多,基础研究领域少;高新技术领域多,一般技术领域少。这种情况对人力资源强省线路的实施非常不利。

二是人才分布不均衡。在黑龙江省,2/3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城市,县乡所占的比重较低,越到基层人才越匮乏;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约占70.94%,而非国有单位比例偏低。但由于受到人事编制和地方条件的限制,以及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偏差和生存条件的不同,致使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基层工作,造成了人才地区分布的不均衡。这种人才失衡的现象,又导致了人才在使用上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制约了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

3. 黑龙江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力资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到学科结构上,就要求学科建设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一批能够支撑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强省新经济增长点的新兴学科。发展紧缺的学科专业,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生态农业、材料科学电力工程,石油工程,矿业工程,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整合和提高质量。

二是大学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亟待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黑龙江省高校虽然数量规模尚可,但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地方综合性的影响力亟待提高;重点学科的建设已经显现出较为落后的状况,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程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学之间全方位合作还不够。

三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还不是十分畅通。从目前的状况分析来看,部分大学在深化教学与企业合作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大学科技园区建设还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体制和机制建设上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优势,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1.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目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正深入人心。为了发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强省的优势。省政府在人力资源问题的决策上不仅要求充分利用本省现有的人才资源,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要大力培养和吸引一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党政干部、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力资源的作用,努力营造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政府要把人才问题提到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的高度,提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组织保障的战略地位来认识,树立人力资源就是财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的观念,努力为人力资源强省提供广阔的平台。

2. 采用妥善的人才稳定措施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用好并稳定现有人才。要切实提高专家和各类优秀人才的生活待遇,改善他们的住房和工作条件,设立高薪特聘教授岗位。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主要领域干部要把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强省路线精神落到实处,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高层次人才安心工作,为黑龙江省人才强省奉献聪明才智。

3. 制定科学的人才政策

制定符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规划。要加大宣传、落实政策的力度,特别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共享等方面的政策。要突破长期以来人事管理体制内与体制外的明显界限,调整和废止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规定。通过建立适应人才创业的机制,借鉴发达省市先进经验,开辟人力资源引进的绿色通道,探索推出人力资源“柔性"流动、来去自由的有效办法。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

4. 对大学的教育结构、规模进行调整

黑龙江省地方综合性大学在人力资源强省中,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保持本科教育适度增长,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布局结构调整,明确定位,深化改革,办出特色。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要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就业的因素、并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构建与调整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结构与规模。

围绕高科技发展,建立一批新学科和专业。要改造传统专业,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减少社会需求明显不足的长线专业,积极发展交叉专业和新兴、边缘、高新技术学科专业。逐步使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新兴学科、高新技术学科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扩大。要整合与创建代表黑龙江省发展方向的学科,加强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职业教育等专业的人力资源的培养。使其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带动效应。

重点建设现有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专业,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并进一步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省部级重点学科,扩大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基础科学研究,使其成为解决发展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的重要基地。

5. 健全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加大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2008年底,黑龙江省有普通高校60多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专业多、规模大、层次较高、毕业生多、并在本省就业多,是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领域,要合理调整院系结构,重新审定重点学科,大力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完善人才培养结构。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培养力度,必须系统规划,综合实施。健全人力资源培养的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教育机制,培育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 调整大学的科研方向

科研工作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实现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把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做大做强。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科学研究方向,发挥学科齐全、科研基础好的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一批适合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实用型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0.

[2]徐业滨.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的现状及培养对策[J].学术交流, 2006, (7) .

文化强省战略探讨 篇5

在文化“强”省战略中,文化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合力论以及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关系原理,是文化“强”省战略依托的深厚理论背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其催生的现实背景.文化“强”省战略对贯彻“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必须做到几个结合.

作 者:伍新林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刊 名:湖湘论坛 英文刊名:HUXIANG FORUM 年,卷(期): 18(5)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强”省   内涵   意义   对策  

人力资源强省 篇6

关键词:强省计划,人力资源,供需平衡,回归分析

一、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十一五规划”以来, 河北省三大产业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7, 000亿元大关, 达到17, 235.48亿元, 比上年增长7.6%, 人均GDP突破万元, 达到24, 581元, 比上年增长7%。人均GDP2006年达16, 682元, 2007年达19, 662元, 2008年达22, 986元, 已突破两万大关, 2009年继续增长达到24, 581元。由此可见, “十一五规划”期间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

但是, 反映经济实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 如2010年人均GDP为5, 210元, 只位居全国15位。而且河北省缺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行业领先企业, 无法在与其他各省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知, 目前河北省已是经济大省, 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 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还需要不懈地努力。

二、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支撑河北省经济迅速发展, 使其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需要资本、技术、人力、信息、政策等诸多因素, 其中人力资源这一要素推动着技术的变革和信息的发展, 是各种资源的支配者, 在诸多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 河北省现有人力资源质量分析。

本文对河北省总人口、劳动人口及其受教育层次进行了调查, 见表1。 (表1) 从表1数据可知, 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 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增幅较大, 未上过学人口减幅加大, 人力资源总体质量不断提高。

(二) 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从表1计算出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从河北省统计局数据库中得出2005~2009年人均GDP, 旨在分析出人力资源质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根据表2数据, 运用SPSS软件对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代表经济增长水平的人均GDP进行了相关关系分析, 相关系数为0.915, P值为0.03, 即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充分证明河北省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能够对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起推动作用。具体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三、河北省人力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河北省目前的人力资源供需情况到底如何呢?本文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的各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人力资源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源需求状况、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和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原因。目的是想通过问卷的方式深入了解目前河北省人力资源供需现状, 从中发现问题, 找出解决措施。我们从得到的调查问卷中发现, 人力资源质量确实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又了解到企业在实际发展中所需的

数据来源:河北省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库2005~2009年度数据表

人才、供给的状况及存在的冲突。

四、河北省人力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社会经济环境。河北省未能提供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所需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宏观调控。

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没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预测和规划。河北留住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力度还不够、突破点不多, 一些政策落实不够好;并且人才的具体政策缺乏协调和配套, 制约了各类人才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2006~2009年度人口数据

2、社会保障制度。

河北省现行的社保制度覆盖面窄, 社会化程度低, 保障功能差, 管理体制较乱, 户籍制度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 对人才跨省流动形成制度性障碍。

3、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

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格局混乱、制度不健全, 其中一些中介机构存在规模小、档次较低, 以及未持证、不规范等现象。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就业信息服务、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不高, 甚至存在着“重收费、轻服务”的倾向。

4、观念意识。

社会没有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企业没有树立人才有价值的观念, 没能正确对待人才通过流动以谋求个人利益的正当行为。

5、经济发展水平。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河北省, 而且河北省的人才创业平台少, 人均科技经费、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与北京市相比相差甚远, 导致河北省对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大量高层次人才流向京津和沿海发达地区。

(二) 教育。

从总体上看, 河北省还不是教育强省, 也不是人力资源强省, 全省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源结构。

没有全面普及教育, 国民素质较低, 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为8.42。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高层次、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较少, 人力资源开发处于中低层次阶段, 未能满足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

2、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不健全, 教育投入低, 未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如幼儿教育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现象, 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投入少, 教育水平低, 没能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没有完善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3、教育方式和专业设置。

各学校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 不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意识。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没能体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 企业自身

1、人才的“选”。

没有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大部分企业没有战略, 或者是战略不清晰, 导致规划工作不知如何开展, 想用人的时候就招, 不想用就辞退, 体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招聘系统不完善;尚未建立标准化的用人标准和机制, 没有进行职位分析, 招聘工作效率低下。

2、人才的“用”。

公司未能做到人岗匹配, 没有使现有人才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激励措施, 没有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公司未能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 没有充分利用现有人才。

3、人才的“育”。

公司没有完善的培训制度, 没有及时为各期培训制定培训计划, 没有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 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内容老套, 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

4、人才的“留”。

企业自身工资福利待遇差、发展空间小, 没能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没能实现高层次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卫生资源差、科技事业投入低, 致使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企业没有为员工有效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没有使员工看到在本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五、构建实现强省计划所需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的措施

针对上述人力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 构建河北省实现强省计划所需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要突出人力资源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两条主线,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为河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提供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一) 社会经济环境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加大人才政策开发力度, 完善留住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同时, 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分类型的人力资源数据库, 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全国联网, 有助于企业掌握人力资源供需信息, 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的实现。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规范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 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 使员工能安心地投入工作。循序渐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应该积极地、有步骤有层次地放宽户籍迁移的各类限制, 为以后全面放开创造条件。

3、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中介市场。将全省人才、劳动力和毕业生三种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后, 促进人力资源市场整体联合发展, 提高人才使用效率。规范准入条件和职业许可, 提升职业中介机构层次, 成立人力资源中介服务行业协会。

4、树立人才有价值的观念。人才只有进入市场才有可能实现其价值, 人才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和追求个人利益, 是无可非议的个人正当权利, 要正确对待人才通过流动以谋求个人利益的正当行为, 单位和部门应给人才创造流动的条件, 提供展示其才华的机会。

5、努力提高经济实力,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缩小与京津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吸引高层次人才。

(二) 教育

1、要全面普及教育, 延长国民学习年限, 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形成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 推动河北省进入全国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高层次阶段。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此期间关键的基础性作用。

2、要转变办学方向, 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和调控,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集中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进一步把高等教育从注重规模扩展转变到注重内涵建设上来, 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充分发挥高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作用。

3、要促进教育公平, 努力实现基本公

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使每个孩子从人生教育的起始阶段都能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 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探索建立自主办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构建有利于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 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合作, 增强区域教育竞争能力。改革教育方式,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代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三) 企业自身

1、企业应制定与长远的、全局的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明确了解公司的人才供需状况, 完善公司的招聘系统, 确立明确的用人标准和标准化的用人机制, 做到人岗匹配, 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2、公司应懂得识别“千里马”。

根据人才的个性特征和能力, 安排合适的岗位, 同时也要挖掘人才的潜能, 加以培养和充分利用。公司要采取有效激励措施, 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现有的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3、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充分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 培训形式要多样化, 要丰富培训内容, 要因人、因时、因岗而异, 具有明确的针对性。重视员工心理素质培训。增强培训的师资力量, 尽量请专业的了解公司业务的培训师进行培训, 培训要针对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 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

4、要千方百计留住和吸引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使其看到自身在公司的发展前景。

六、结论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人力资源已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河北省要想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建立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是必要的。本文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河北省人力资源质量与经济发展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 得出人力资源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同时, 通过设计、发放调查问卷, 总结分析了目前河北省人力资源供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企业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罗婷, 李小静, 韩宇.河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贡献率分析[J].石家庄:经济理论研究, 2005.

[2]刘教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人力资源强省提供支撑和保障.河北教育, 2010.10.

人力资源强省 篇7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跨越式发展,发展研究

一、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

1. 文化旅游

关于文化旅游的概念,当前学术界尚无统一认识。有人认为,文化旅游是指那些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除了一般的遗产旅游,文化旅游还包括艺术、信仰、习俗等。同时,自然历史的旅游、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动植物的生态旅游、参加体育活动和观看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都在文化旅游之列。也有人认为,文化旅游应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文化旅游作为一项产业,是整个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将自己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风土民情、民俗礼仪等转化为特殊商品,通过一定载体或表达方式,让旅游者游览、鉴赏、体验和感受,同时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的活动。

2. 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被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它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性是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性。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为文化景观,如文物、古迹、名胜、建筑等;第二层次为文化风情,即动态文化景观,如节日、庆典、民俗等;最高层次为文化艺术,主要是指表演艺术。文化旅游资源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创造的,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科学探讨、历史演进、生产劳动、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凝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旅游资源会不断地被创造与更新。

在欧洲,文化旅游成为追寻欧罗巴身份的一种主要而时尚的途径,像英、意、法、荷这些具有悠久传统的国家,把国内的文化及遗产作为核心吸引物推向国外游客,已成为文化旅游的最重要目的地。文化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河南省作为一个中部大省,在加快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重视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含金量”,充分发挥其文化效力,努力保持其文化品位,使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大。河南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大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郑州为中心形成了全国密度最大的古都群。中国有7大古都,河南就占了3个,即洛阳、开封和安阳。此外,禹州相传是夏王朝的都城,许昌则是三国时期闻名一时的许都,一代霸主曹操曾在这里“挟天子以令诸侯”。河南地处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漫漫的历史长河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文物,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达130万件,全省共有文物保护单位4857处。河南现存地上古代建筑品类齐全,包括石阙、寺庙、衙署、会馆、书院、民居、园林、砖墙、石塔、牌坊、桥梁、石窟、观星台、陵园以及华表、石柱等。全国四余座大书院,河南就有两个。砖石古塔河南有530座,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历代王朝的文化精髓借助众多的文物古迹凝练、积淀下来,在河南大地上筑起一座浩瀚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2)河南的祖根文化也是具有明显优势的资源品种。河南是中华民族之根,黄帝故里就在新郑。河南也是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姓氏前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河南又是东方文化之根,河洛文化所诞生的《河图洛书》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最权威的文化经典;起源于安阳的《易经》则被奉为中国的群经之首;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的“濮阳蚌壳龙形图”距今已有6400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3)河南的宗教文化也有相当大的优势。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名扬四海;佛教释源白马寺,佛学文化博大精深;佛教造像龙门石窟规模宏大,为艺术之瑰宝。河南还是道学的创始地,许多名人、名著、名典故出自河南或与河南渊源甚深。

(4)河南的帝王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形成系列产品的潜力。名士文化资源作为一个群体,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河南的生态文化有一定的优势,河南黄河文化和嵩山文化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省有国家4A级以上文化景区30个,包括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和龙门石窟(5A)。

2. 通畅便利的交通优势

河南省境内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宁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国道612公里路段和京珠高速546公里路段实现连通,一个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十字架”已基本形成。根据河南省发展规划,全省2010年前基本建成以郑州为中心,连接18个省辖市和

周边省份14个中心城市的“三横、五纵、四通道”高速公路网格局。国际旅游与国内豪华旅游依托航空运输。在河南设有三个民用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地处中原腹地,2005年旅客吞吐量为280万,列全国机场第25名;南阳机场先后开通13条航线,联结起全国14个城市;洛阳机场位设施完备,现有洛阳至广州、成都、大连等多条国内航线,出入方便。河南地处中原,是连接东西南北的枢纽,中国在旅游大发展中,河南占尽了地理优势。

3. 初步形成的文化产业链优势

为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河南将建立文化产业新格局。即以郑州为中心,以郑、汴、洛、新、焦、濮、三、商、济沿黄文化产业带为轴,以豫北和豫南文化产业区为两翼,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为支撑,构建“一带两翼”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特色的沿黄文化长廊,努力把郑州建成全省文化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并以传媒、出版、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网络服务业、广告会展、新兴文化等七大产业为文化旅游支撑。2005年省文化厅命名第一批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7年3月,命名第二批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家。文化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有利于文化旅游的发展。

4. 强有力的政策优势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时,明确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2003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中部地区有6个省份,但无论是区位、人口、经济总量、工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河南都当属首位。河南省面对国内新一轮区域竞争作出积极的回应。2003年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规划了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号召。200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每年11月份的最后一个双休日定为河南“文化遗产日”,并在同年11月26日和27日的首个河南“文化遗产日”中举办珍贵文物展览、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文物鉴定等活动,同时全省6市共70处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免费向群众开放。“文化遗产日”的设立,为河南省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奠定了政策基础。如何抓住这些良机,充分开发、宣传、利用好河南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乘风破浪、奋力疾进,加快把河南省这个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旅游强省的步伐,这是全省人民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谓旅游强省,不仅指旅游资源的拥有量要足够,而且旅游业的发育程度,如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产品结构、环境保护、服务意识和质量、市场促销、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均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尤其是旅游收入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达到一定标准,

并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全面促进和拉动作用。依此标准,河南实现旅游强省的跨越发展,既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迈向旅游强省的路还很长。

三、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旅游管理者观念陈旧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政府领导只重视第一、二产业,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加之对旅游业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甚至有一些错误的看法,认为发展旅游业就是吃喝玩乐。在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下,河南的文化旅游产业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其他省份在这个时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把具有较大潜力的河南抛在了后面。随着世界许多国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以及发达省份旅游经济的快速崛起,河南在探索促进经济发展、培育经济增长点的实践中,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有了足够的认识,逐步加大了重视度和投入力度,但由于整体启动较晚,再加上对旅游是一种文化产业尚认识不足,还有旧有的利益之争、门户之见,都程度不同地阻碍了文化旅游业产业化的改革步伐,成为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严重桎梏。

2. 文化旅游地区发展不平衡

要成为旅游强省,要求各地区发展相对均衡,旅游收入应作为大部分地区财政的主要收入,而实际状况是,河南省旅游开发的地区差距明显。全省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协调性有待提高。郑州、开封、洛阳各省辖市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合计均占总人数和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濮阳、南阳、三门峡、安阳等市发展较快,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而周口、商丘、驻马店、新乡、信阳等地无论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比重,均不到相应规模,这与它们所拥有的人口、土地面积及旅游资源不相适应。

3. 旅游开发与建设具有相当的盲目性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指导,河南各地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景区(点)建设、轻规划设计的倾向。某些建设方案思路单一、设计粗糙,缺乏个性和特色;某些工程布局不合理,破坏景区景观的协调统一和整体观赏效益。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业时,只关注眼前经济利益的增长,忽视对旅游资源内在文化含量的整理和挖掘,难以凸现自己特殊的文化品质,以致于一些景点和设施建设内容重复、形式雷同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穿凿附会地搞一些假景观,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所以,尽管文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不很高,造成文物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有些地方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总体知名度不高。很多到过河南的游客都认为,河南的景点没有看头,没有文化品位。少林功夫名扬海内外,很多外国人却不知道少林寺就在河南。近年来虽然也兴建了一大批文化旅游景点景区,但大多相对独立,散而乱不成格局,形成旅游精品的较少。目前,旅游大都集中在郑、汴、洛一线,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仅有少林寺一家,已开发的景点、景区存在着景点城市化、农村庸俗化、新老建筑掺杂在一起的倾向,缺乏文化品味,特色不突出。

4. 文化旅游市场促销形式单一

近年来,河南在宣传促销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作了积极的探索。但促销形式仍以举办一些展览会、贸易洽谈会、演讲介绍或是散发一些小册子和光盘等形式的常规促销为主,利用电视广告、网络营销、户外宣传等直接深入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仅刚刚起步,并且以国内促销占较大比重。另外,产业要素配套水平比较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高层次开发人才匮乏等也制约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和水平。

四、推进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式发展策略

1.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方针。一是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景点景区开发、市场促销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二是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民间、企业、个人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引导外商投资重点项目,在土地和税收等方面实施优惠;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共同参与开发建设,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文化旅游业,实现政府规划实施、行业协调管理、企业自主开发的良性循环。如,河南有些地方搞得不错,开封清明上河园、“开封府”景区建设,就是很好的例子。三是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努力塑造河南新形象。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以文明礼貌、公共道德、诚实守信、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热爱中原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活动,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文明意识,自觉维护和保护环境。尤其是对旅游企业、交通、购物、娱乐等具有窗口形象的单位进行重点教育,建立形象工程责任制,切实提高窗口人员素质。四是搞好城市规划,美化旅游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努力扩大绿化面积,加快卫生、园艺、旅游城市建设;各类景区要加大美化力度,提倡卫生、文明、安全、优雅,实行垃圾分类,在各个细节上力求完善。五是加强法制建设,搞好治理整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旅游市场,将旅游企业、窗口企业、旅游者以及有害于环境和形象工程建设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同时,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着重查处和整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强买强卖、就价格欺诈、欺客宰客以及未取得导游证就从事导游活动、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活动的行为,尽快建立导游人员信誉档案制度和旅行社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努力创建健康有序的旅游新市场。

2. 搞好文化旅游的统筹规划

搞好旅游规划。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对一个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统一规划,旅游规划要体现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流动发展、便于操作的特点,真正起到凝聚力量、树立形象、便于引资的作用。要特别注重市场需求,研究各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突出特色。在模式上可采取以中方专家组为主、吸收外方专家参与的办法进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实践证明,搞好资源开发必须有科学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指导。我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差异大、特色明显,决定了省、市、重点旅游县和重点景区都要分别制定适应本区域需要的文化旅游规划,并使之统一协调,上下衔接,互相贯通,成为系统化工程。河南省要通过对全省城乡各地文化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现状、特色及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因素的全面分析和评价,作出系统的关于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对若干年内的文化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作出合理安排,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景点的有序开发、市场潜力的充分挖掘、文化旅游产业的品质提升。能不能搞好蓝图规划,定位很关键,小至一处景点,大到一座城市,概莫能外。如河南商丘古城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来确立形象定位,突出了水中城、八卦城和城摞城的古意风貌,以“中原瑰宝”的人文美景来展示古城风采。新安地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热线上,编制规划突出了超前性、科学性和生态性。

3.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工程,全面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必须努力打造和精心培育文化旅游精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行绿色开发,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旅游区超负荷运行,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开发并不意味着推倒重来,更不是一味地大兴土木,开发原本就包含了保护。事实证明,也只有保护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一定要加强保护意识,无论是一间古宅一座古桥,还是一棵古树、一眼古泉,甚至是一块秦砖、一片汉瓦……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绝对不能毁坏于开发之中,要更有效地保护它们,这是资源服务于子孙后代并得到永续利用的保证。在开发内容上要突出中原文化的特色,增加文化内涵和品味。目前,要重点加强三点一线旅游工程建设和伏牛山、太行山的整体开发,尽快形成规模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游项目,尤其是一些知识性的旅游产品。此外,培育精品和名牌,对于解决文化旅游产品粗放,提高河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4. 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1)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在文化旅游产品市场运作过程中,为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给文化旅游产品注入活力,离不开文化产业部门的密切配合。在文化旅游产品促销宣传过程中,可以通过传媒业、出版业、网络服务业、广告会展业等加大潜在顾客与消费群体的宣传力度及持续影响力,促使旅游者迅速产生文化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消费行为。要设法让河南人、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并了解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最好策划出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促销口号,鲜明地打出“文化”招牌,提升中原文化旅游形象,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外宣传,使之逐步深入人心。

(2)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河南文化旅游业整体起步较晚,要想取得较快发展,就要在扩大市场份额方面狠下工夫,并针对客源市场的不同情况,不断探索文化旅游促销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3)要做到文化与经济联手,吸引多方投资。针对河南不少历史文化资源分布于经济尚欠发达地区这一省情,除了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之外,还要鼓励各方面联合。不久前,北京胡同文化游览公司进行了重组。组建前的三方,一方有景区的优先开发权;一方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一方有旅游客源网络优势。三家的优势综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大优势,它对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带动北京西城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水产强省 篇8

1 确立“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新理念, 靠低碳循环、生态高效求发展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政策的深入实施, 水产业发展若仅靠量的扩张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必须摒弃靠稻田挖鱼池和大水面开发来扩充养殖规模的老办法, 确立“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新理念, 坚持从“以拼资源拼汗水求发展、以扩规模增产量求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以科技促进步、以质量品牌创效益”新型模式转变的发展思路, 在转变上动真格, 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低碳循环、生态高效上见成效。

1.1 保护与利用并重

以建设渔业生态文明为重要前提, 把保护渔业资源放到重要位置。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健康的养殖模式、环保的加工手段、持续不断的资源养护措施来利用好现有可用资源, 提升资源使用效益,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低碳与循环并举

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水产发展, 大力发展低碳、循环渔业, 拓展多维发展空间, 实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质的飞跃。要在不挤占耕地、不扩大养殖水面的基础上, 大力推广虾稻连作、虾蟹混养、鱼沼果立体循环养殖等先进的生态高效模式, 提高投入产出比。要鼓励发展工厂化设施渔业, 推广节能降耗设备, 减少残饵对水体的污染, 减少水产用药, 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实现养殖用水达标排放。努力实现渔业能量的循环、渔业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循环、渔业与传统农业的循环, 达到渔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鱼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1.3 特色与效益共赢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要求, 积极开发特色渔业资源, 在提高现有养殖品种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小龙虾、河蟹、鳜鱼、黄鳝等优势品种生产, 大力开发大鲵、胭脂鱼、鲟鱼等名贵特色品种养殖, 优化养殖结构, 提高名特优比重,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产业效益。用开拓产业发展空间的新成效来巩固淡水第一大省地位, 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成果来加快水产强省建设进程。

2 顺应“湖泊拆围、水库限养”的新要求, 靠内涵挖潜、质效提升求发展

省内不少大中型湖泊、水库正逐步成为生态保护区和城市供水水源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既是省委省政府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也应成为我们水产部门的自觉行动。瞄准主攻阵地、挖掘现有潜力、提升发展能力是水产发展的根本出路。

2.1 向精养鱼池要效益

湖北省现有的3333hm2精养鱼池年久失修, 淤塞老化严重, 池水平均深度仅1.5m左右, 综合生产能力明显下降, 已经不适应现代养殖业的要求。要大力实施“精养鱼池改造增效工程”, 以此作为提高现代渔业物质装备水平, 夯实水产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据测算, 改造后的精养鱼池平均水深达2.5m左右, 可扩大水体容量约40%、可增产30%, 全省可新增总产85万t, 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渔民人均增收2000元。要采取政府引导、渔民主体、市场运作的办法, 有步骤地建成一批“吨鱼塘、万元池”, 使其达到进排水分开、池埂坚固抗灾、渔业三机配套、养殖用水达标排放、养殖环境优美的标准, 成为增产增收的主要阵地和优质水产品的主要供应地。

2.2 向先进技术要效益

充分发挥湖北省渔业科技支撑优势, 加快渔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通过与科研院所联盟联姻的方式, 积极推广鱼池纳米管微孔增氧、湿地循环水、水质在线监测等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 提高水产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促使湖北省资源和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与市场竞争优势。

2.3 向质量监管要效益

切实加强养殖环境源头、苗种繁育、养殖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全程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规程, 健全“三项记录”, 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做好重大疫病监控和产品抽检工作, 不断提高湖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打好健康生态牌,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放心的优质水产品。

3 探索水产资源配置的新机制, 靠规模化、集约化求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专业化生产、精细化分工、集约化管理、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当前湖北省水产养殖主体分散、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尚未很好解决。

3.1 探索新机制

要在稳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 引导水产养殖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参股合营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引导水面有序流转, 积极探索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生产关系, 变“小而全”为“专而精”, 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3.2 建设大基地

按照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要求, 深入推进板块基地和水产大县创建, 采用部门引导、以奖代补、市场运作的机制, 抓好板块基地规模化推进, 努力建设一批标准较高的大板块、大基地,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为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批量产品。

3.3 连接产加销

要着眼于提高产业化水平, 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渔民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水产品流通和服务业, 加快水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搞好上下游专业化分工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形成产销衔接、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构筑信息平台, 畅通流通渠道, 抓好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连锁超市对接, 推进湖北省优质水产品更多地走向全球高端市场。

4 围绕“四个一批”的新战略, 靠龙头带动、加工增值求发展

贯彻省委、省政府“四个一批”工程的战略决策、加快农业产业化水产要先行。解决湖北省水产加工业发展不够、不快的问题, 把“短腿”变长, 促渔业产值提档进位, 就必须把优化水产业加工布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当前工作的着力点。

4.1 壮大龙头带动发展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通过招商引资、兼并重组、资本联合、融资上市等多种手段, 引导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能力, 壮大发展实力。通过3~5年努力, 力争培植水产加工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5家、过10亿元企业20家, 以带动全省水产品加工量达到130万t, 加工转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 水产品出口创汇超过5亿美元。

4.2 打造园区集群发展

要在加快洪湖、潜江两个水产品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 争取武汉、鄂东、宜昌三个水产加工园区纳入“四个一批”建设范围。积极引导优势产品向重点基地集中、基地生产与龙头企业配套、龙头企业向加工园区聚集, 充分发挥园区集群发展的示范辐射效应。

4.3 延长链条深度发展

以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 支持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联动发展, 加快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 着力抓好淡水鱼和小龙虾废弃料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实现甲壳素衍生品、鱼胶原蛋白、水解氨基酸、鲟鱼鱼子酱等高附加值精深产品的批量生产, 扩展应用领域, 带动医药、保健、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 形成以常规加工为基础、精深加工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条, 把湖北省打造成全球淡水鱼综合利用和甲壳素深度开发的重要基地。

5 激发做强产业的新活力, 靠唱响品牌、经营品牌求发展

品牌就是生命力和竞争力, 更是一个产业的灵魂和旗帜。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水产强省, 必须用品牌集合发展优势, 用品牌提升增值效益, 用品牌占领国内外市场。

5.1 集合资源打造名牌

针对湖北省水产知名品牌不多、叫得不响的问题, 要把打造全省统一的知名品牌作为推进渔业新发展的切入点, 切实抓好“一鱼一虾一蟹”品牌创建工作, 整合全省水产资源, 发挥整体优势, 集中全省智慧, 着力打造楚江红小龙虾、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洪湖渔家生态鱼三艘水产航母,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5.2 挖掘内涵擦亮名牌

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利用历史和自然赋予湖北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 深入挖掘“三大”水产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元素, 以绿色健康为主题, 通过小龙虾节、螃蟹节、淡水渔业展示交易会、捕鱼旅游节、涉渔挑战赛、渔区环保行及文艺创作采风等活动平台, 充分展现传统的渔俗文化、浓郁的渔乡风情和现代渔民的精神风貌, 充分体现湖北省鱼虾蟹的生态优势和优良品质, 以提升品牌的档次和品位, 在国内外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不断放大品牌效应。

5.3 聚焦宣传唱响名牌

要加大对湖北省水产“三大”品牌的推介营销力度,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高效传播特性和会展经济平台, 开展全方位、多时空的深度宣传, 提高湖北省水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依托三大产业协会和核心企业, 搞好产品营销策划, 建好营销团队, 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推介营销活动, 促进湖北省优质水产品销售尽快实现由卖产品到卖商品、由卖商品到卖名品、由卖名品到卖品牌的转变, 让湖北水产品名扬四海、享誉全球。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十二五”水产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111”工程, 即养殖面积稳定在6667hm2左右、渔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渔民纯收入超1万元。加快水产强省建设进程, 是湖北省水产业新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用全新的发展视野和辩证的战略思维, 不断探索和总结水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不断研究和破解现代渔业建设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就一定能够赢得发展先机, 加快转型升级, 不断实现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的新跨越, 就一定能够促使湖北省水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 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两圈一带”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湖北淡水产品产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但湖北水产“大”而不“强”的事实无法回避。湖北水产实现由“大”变“强”的跨越, 要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确立“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的新理念, 靠低碳循环、生态高效求发展;顺应“湖泊拆围、水库限养”的新要求, 靠内涵挖潜、质效提升求发展;探索水产资源配置的新机制, 靠规模化、集约化求发展;围绕“四个一批”的新战略, 靠龙头带动、加工增值求发展;激发做强产业的新活力, 靠唱响品牌、经营品牌求发展。

如何才能建设江苏体育强省 篇9

目前江苏省的面积约为10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7800万,GDP约4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7000美元左右,达到韩国水平。江苏省行政区划分为13个省辖市,68个县(区、市)。江苏省位于长江山角洲发达地区、城市带,应促进省、市、县的协调发展。

体育强省是指各省结合本省的条件,大力鼓励发展体育事业,努力打造成为“体育强省”的目标。

江苏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到2015年,建成体育强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10个省辖市建成体育强市,9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体育强县(市、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主要指标: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业余训练,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体育科教,体育人才,运动员保障,体育设施,体育社团,体育信息化。为了尽快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充分认识办好青奥会、加快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不仅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国际交往与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第一生活要素,体育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就愈益凸现出其不可替代性。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因势利导,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亲民、便民、利民”为基本思路,全面实施“小康健身工程”。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周岁到18周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中国南京获得了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南京申办成功,将促进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提高和发展。青奥会是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之后国内又一个大型综合赛事。筹办好青奥会,对于集中展示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全面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难得机遇和新的动力。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把举办青奥会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把举办青奥会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弘扬,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把举办青奥会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所蕴含的多元效应,千方百计地扩大内需,促进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作出重大贡献。

2.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青奥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青奥会的目标包括: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最新创办的体育盛会,它为全世界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竞技和交流的平台。青年奥运会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强调学习和文化教育,强调互动和交流,这两个方面都是新的,对所有人而言都是全新的。

在赛前谈及中国代表团的任务时,刘鹏曾强调,相比于成绩和奖牌,我们更关心的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才是青奥会的真谛。

国际奥委会包下所有代表团的旅费与住宿费,并限制代表团人数,即参加个人项目人数不能超过70人。同时,“节俭办赛”的倡议,使得青奥会的举办城市不必新建场馆,也不要求提供和奥运会相同的功能区域及相等的服务。这些措施令青奥会规模稳定,办赛门槛降低,举办城市经济压力减小。

青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希望青奥会成为一项长久存在的运动会。他自己心里可能也没有底,究竟他一手发起的青奥会有多少生命力。

青奥会需要足够资金的支持。青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极力维护运动会纯洁的本性,无论罗格还是奥运会执行主任费利都反复强调,青奥会是一个理念,而不是“商标”,它绝对不是“商业运动会”。但全世界的运动会无论是繁荣还是衰败,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没有资金,就谈不上运作赛事,青奥会也不例外。

目前青奥会的困难是,虽然来头大,可名声不够响。新加坡青奥会组委会主席黄思绵说,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青奥会不为人所熟知,因此市场开发初始阶段遇到不少挑战。根据组委会的数据,新加坡青奥会的预算合19亿元人民币,现金、实物、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本土赞助一共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政府出了大头。

我省应该大力实施青奥会经济带动战略,加快服务业包括旅游、金融、商贸、通讯、文化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弘扬体育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要切实加强对筹办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进一步完善指挥保障体系。成立江苏省筹办青奥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定期就筹办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作出安排部署。下设各工作组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专人、专门处事做好筹办和保障工作。

3. 以举办青奥会为契机,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

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举办青奥会的重大机遇,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迈出新的步伐。

3.1 明确目标任务。

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的发展要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为中心,坚持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和业余训练。学校体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加强体育传统项目教育的工作。此外,还要积极发展少数民族、老年人、残疾人体育活动。全面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中国成人体质测定标准》,广泛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不断增强体育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弥补体育经费的不足。

加快建设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的体育产业体系。以体育健身俱乐部为重点,大力发展健身服务业。推动体育赛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全方位开发,着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强体育场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场馆综合效益。加强体育潜在商业价值资源开发,把无形资产推向市场。省、市、县 (市、区) 要健全完善体育彩票销售网络,不断扩大销售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非企业单位,支持创办符合条件的职业、半职业和群众性体育俱乐部。

3.3 加强党和政府对体育强省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体育强省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各级财政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保证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强省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发展体育事业的重大意义,团结拼搏,勇创一流,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不断开创体育强省建设的新局面,重视体育、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形成一股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合力,为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欣, 石淑梅, 赵昀光.建设沿海体育强省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2:153-155.

[2]马跃明, 宋剑波.激情演绎“体育强省”之梦[J].浙江日报, 2007, 10:54-55.

[3]周丽萍, 田雨普.“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1:103-105.

[4]易剑东.历程.动因.理念:建设体育强国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8:6-8.

关于湖南“教育强省”战略的思考 篇10

一、湖南高等教育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阔步迈进“教育强省”快车道

(一)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促进了湖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 湖南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依据“共建、共管、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和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协作办学、转由地方管理“五种途径”进行了大胆改革, 形成了以省政府统筹管理为主、条块有机结合、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管理格局, 较好地改善了高等学校重复设置、单科性学校过多、办学规模过小的状况, 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得到明显增强。

据统计, 全世界高校人数自1999年以来激增了约50%, 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变化占绝对影响, 增加了3.5倍, 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倍。我省高校在校学生1998年为17万, 2009年省内高校共有毕业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275731人, 到2010年, 预计我省高校总规模将达175万人 (折合数) , 其中全日制研究生6万人,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89万人, 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折合约80万人。11年间在校学生数增加了105万人, 标志着湖南省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教育。

理论研究成果证实高等教育兼具刺激消费和拉动投资的双重功能, 并且能最终带动社会总产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对美国1929年至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近33%, 其中高等教育对国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是5.7%。国内学者研究认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所作的贡献, 1982-1990年间为26.7%。丁小浩教授按照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扩招48万人进行测算, 所带来的高校部门的最终需求的增量为48亿元。而每增加一个学生后对各经济部门所带来的最终需求的总量为11798元, 扩招48万学生后增加的最终总量为56.6304亿元, 最终需求总量所带动的国民经济总产出为129.9844亿元, 并最终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新创造就业机会256208个。而湖南省1978年本专科在校生为3.6万人, 1998年本专科在校学生为15.6万人, 逐年扩招后到2007年在校学生达到116.5万人, 而2008年录取新生就达321023人, 这对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可谓动力强劲。

(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高等教育促进作用日益加强

自1988年10月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以来, 湖南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 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529.86亿元, 比1992年增加了3474.26亿元, 年均增长29.62%。1992-2008年期间, 高新技术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63%增加到31.64%。

长沙是湖南省高等学校建设发展大本营, 高新技术产业比其他地区更具有规模化优势。2008年长沙高新技术产值实现1157.2亿元, 是产业规模张家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113倍。2003-2008年期间, 长株潭三地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持续稳定在55%以上, 其中长沙地区占全省高新技术总产值的37%以上;张家界、湘西自治州以及怀化三地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不到3%。这也充分说明, 高等教育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

(三)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提升了我省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教育厅领导下, 不少高校成立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统筹协调高校产学研结合工作, 进一步推进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良性互动。近年来我省高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7项,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7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8项,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30项, 全省高校与14个市州, 与全省60%以上的县市区, 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组建了研发平台, 建立了战略联盟。仅2008年高校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就有1820个, 新增产值458.2亿元, 新增利税67.7亿元, 我省高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奖9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 分别占全省获奖数的100%、53%和80%。高校在湖南支柱产业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

(四) 采取有效措施,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008年开始, 湖南省全面落实“阳光高考”工作, 取消了“点名录取”和“降分录取”等特殊政策;基本实现了网上办公、通讯和信息交流, 构建了湖南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启动了一批省级重点项目, 共投入2.4亿元支持有关高校开展“211工程”和“985工程”二期建设, 确定了一批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重点项目, 推进了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建设教育强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还不太合理

近年来, 我省普通高校专业结构有所调整, 工学、医学等应用性学科专业得到明显加强, 管理学学科发展很快。但从总体上看, 现有学科结构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高校依靠新增专业扩充规模, 一些投入相对较少或通用性专业、热门专业发展过快。同时由于各专业招生数控制权已下放给高校, 省里宏观调控学科专业结构的力度明显不够。如湖南作为农业大省, 农学人才培养的比例仅为1.55%, 反而低于1.97%的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学科比例不仅无法缓解市场对高级人才的需求, 不利于实现湖南省工业化建设的目标, 而且还会增加就业压力, 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二)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欠科学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梯度结构, 人才使用效益与人才需求梯度结构的吻合程度应成正比。但我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 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明显偏低, 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偏小。2005年我省每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研究生为4.85人和本、专科学生共112.13人, 而全国每万人口各级学校平均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分别为7.48人和119.44人。2005年全省在校研究生与普通高校本、专科生之比为1:23.10, 远远低于全国。

(三) 高校债务问题非常突出

据统计, 目前湖南省地方普通高校负债总额为148.7亿元。其中, 银行贷款余额111.6亿元, 占负债总额的75.1%;拖欠的基建工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应付款35.9亿元, 占24.1%, 拖欠的教职工校内津补贴 (应发未发, 顶付工程款) 1.2亿元, 占0.8%。从债务人的隶属关系看, 省属高校负债128.9亿元, 占全省高校负债总额的86.7%, 市州属高校19.8亿元, 占全省高校的13.3%。全省97所地方普通高校中除23所高校没有商业银行贷款外, 其他74所高校均有不同数额的贷款, 贷款余额最多的达7.4亿元。不少高校不仅无力还息更无力还本, 一些学校已经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债台高筑, 其建设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四) 教育理念问题

当前建设教育强省还存在教育投入政策措施尚未完全按要求落实, 一些高校还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师队伍亟需加强、毕业生就业难等矛盾和问题, 一些高校还存在“教授不教, 讲师不讲”现象。

三、全面实施教育强省的相关措施

(一) 创新办学体制

湖南高等教育欲摆脱经费短缺、缺乏活力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转变办学思想, 改革办学体制, 实行办学主体多元化。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 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是补充教育政府行为的重要途径。如美国1995年共有3700所高校, 其中私立高校占55.18%, 私立大学在校生占总数的22%左右;公立大学政府投入占55%, 私立大学政府拨款占18%;其他经费为多渠道筹措。

(二) 创新管理机制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职责, 依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逐步理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管理体制。

(三)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省、部门行业与地方共建的高校投入机制, 明确职责, 确保普通高校生均财政拨款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建立和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加强教育建设资金管理, 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 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做到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四) 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结构

加强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调查, 注意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动向, 结合学校实际, 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着重培养计算机、生物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医药、自动化等专业的人才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律、金融、财会、外贸和现代管理等专业的人才,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五) 创新高校发展思路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构筑高层次人才队伍, 牢固确立正确的科研工作价值取向, 把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开展产学研结合, 谋求新的发展道路, 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

(六) 进行开放式教育

教育国际化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必经之路, 也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客观要求。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重点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扩大境外留学生招生规模;创造条件吸引“海归”等优秀人才来我省工作;积极开展尖端科学的国际合作研究, 推动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拓展境内外高校学分互认的平台等等, 不断提升湖南高等教育建设总体水平。

摘要:文章对湖南建设教育强省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设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强省

参考文献

[1]汪芳.关于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12) :196-197.

上一篇:国际阅读研究下一篇:关系强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