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强省

2024-07-14

旅游经济强省(精选6篇)

旅游经济强省 篇1

陕西省十一次党代会上, 提出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陕西是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大省, 是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陕西省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 其中有古人类遗址、帝王陵墓、宫阙遗址、古寺庙及众多的佛教名窟。陕西省山川秀丽、景色壮观, 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5处, 自然保护区5处, 森林公园11处。陕西省具有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兵马俑。因此陕西旅游应率先成为全国强省, 以推动陕西建设西部强省的奋斗目标。

那么, 陕西旅游怎样率先成为全国强省呢?2006年, 我们在《绿色中国》上, 提出《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设想》, 我们完全可利用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 来实现陕西旅游率先成为全国强省的奋斗目标。2006年, 我们在《绿色中国》上, 提出《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设想》, 引起较强的社会反响。现对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设想, 提出具体建议。

一、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重要性

我们构建的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 是位于我国东经110℃的南北中轴线, 北起内蒙古的满都拉, 南至海南岛的三亚, 全长3000余公里的南北旅游大通道由内蒙古大草原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蒙古、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 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四分之一, 面积和人口分别为全国的28%和27.5%。这条南北旅游大通道除西安和海口两个省会城市外, 大多都是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处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如内蒙古的包头、鄂尔多斯;陕西的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商洛、安康;重庆的万州;湖北的十堰、恩施;湖南的张家界、吉首、怀化;广西的桂林、柳州、贵港、玉林;广东的湛江;海南的三亚, 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到全国的6.1%和5.7%。这条南北旅游大通道是我国唯一的一条涉及 (东) 中西部的南北旅游大通道, 它还辐射到中西部有关省、自治区:山西、宁夏、甘肃、河南、四川、贵州等区域, 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富线, 对于形成我国 (东) 中西部地区的南北经济区有着重要意义。

二、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基础条件

1. 旅游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 要把旅游业培养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并以此带动内需的扩大。国务院计划到2010年时, 国内的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 其中外国旅游者带来的年观光收入达到530亿美元, 即比2005年增加80%, 国内的游客人次将达到外国游客的两倍。而且, 旅游业本身将创造50万个就业岗位, 并将为旅游周边产业带来近1000万个就业岗位。为实现这个目标, 到2010年时国家对旅游及相关的周边产业的投资总额将达1.9万亿美元。旅游大通道的各省将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 位于旅游大通道的相关省 (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 都提出了建设旅游大省强省的目标, 并将旅游作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柱产业, 这为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构建, 形成统一的认识奠定良好基础。

2. 南北旅游大通道的精品线。

南北旅游大通道荟萃了相关省的旅游精品:内蒙古的成吉思汗陵、陕西的黄帝陵、兵马俑及古都景观、重庆和湖北的三峡、湖南的张家界、广西的桂林山水、海南的天涯海角, 这些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影响。南北旅游大通道从:大草原——黄土高原——古都景观——自然“国心”——青山绿水——大海洋, 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线, 形成生态与人文有机的互补。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使南北旅游大通道的各省做到互利互惠, 最终达到双赢。

3. 南北旅游大通道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从北到南公路有两条国道, 一是210国道:包头——西安——安康——重庆——贵阳——南宁;二是209国道:呼和浩特——离石——三门峡——恩施——怀化——柳州——北海。北海到海口有专用高速公路直达, 而从国道210的安康至国道209的恩施有省道连接;铁路从北到南有:包头——西安——安康—— (到南边) 和 (由北边来) ——张家界——怀化——桂林——柳州——贵港——玉林——湛江——海口——三亚。因此, 南北旅游大通道的贯通, 只须提升由安康——恩施的公路等级和新建安康——恩施——张家界的铁路, 就可形成内蒙古大草原——西安古城——安康 (自然“国心”) ——长江三峡——张家界奇山——桂林山水——天涯海角的南北旅游大通道。

4. 国家政策有利于旅游大区域形成。

随着“9+2”泛珠江三角经济区、长江三角16城市经济圈、“5+2”环渤海经济圈的逐渐形成,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区域联合体通过构建最高行政长官的联动机制, 实现内部政策的互惠互利, 从而达到分工与协作的科学化, 实现了区域内的经济信息分享。因此, 以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的构想,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但目前在我国所形成的经济区中, 一般都是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而处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还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经济区。

2007年2月15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 强调《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他在谈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时, 指出:“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要加快健全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 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引导发达地区通过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而构建的我国南北旅游大通, 正是形成我国 (东) 中西部南北经济区的良好载体。我们应紧紧抓住“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将以区域进行统一规划构想的重要思路”机遇, 针对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经济区的不协调状况, 以构建我国南北旅游大通道为契机, 逐步形成以旅游为载体的我国 (东) 中西部地区的南北经济区。

三、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建议

1. 将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

我们构建的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 主要的中等城市都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处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 国家应将“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 给予大力支持, 使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通过项目来发展 (旅游) 经济, 充分利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旅游精品项目, 来提升自己的旅游品位, 最终到达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2. 国家获准成立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经济协作区。

针对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经济区的不协调状况, 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成立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经济协作区。以区域组织促进南北经济区的形成, 每年在不同的省分别进行一次南北旅游大通道的协作区论坛或召开一次旅游研讨会, 来打造一批旅游精品, 最终将南北旅游大通道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南北旅游的精品线。

3. 要求由“陕西安康经湖北恩施至常德的铁路”过自然“国心”鸡心岭。

“十一五”我国将新开工建设陕西安康经湖北恩施至常德的铁路, 将使这条南北旅游大通道成为现实。但, 从位于我国陆地版图中央的陕鄂渝区域看, 这条铁路的走向应是:陕西安康——平利——竹溪 (西站) ——镇坪——自然“国心”鸡心岭——巫溪——奉节——湖北恩施——湖南张家界——常德。其理由是:

第一, 它是构成我国南北旅游大通道的直线距离, 从安康经平利、竹溪 (西站) 、镇坪、巫溪、奉节、湖北恩施, 几乎是正北正南走向 (下面将它称作“直走向”) ;第二, 从全国交通布局看, 在安康至恩施区域的西边靠近襄渝铁路和包头经重庆至北海的210高速公路, 而在安康至恩施区域的东边远离焦柳铁路, 离北京经武汉至广州107高速公路更远。因此, 安康至恩施的铁路的“直走向”, 经过陕南、鄂西及渝东 (铁路) 交通空白点非常合理, 而且利于陕鄂渝三省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安康至恩施的铁路“直走向”有利于自然“国心”鸡心岭旅游景点的开发, 对于南北旅游大通道:内蒙古大草原——西安古城——安康 (自然“国心”) ——长江三峡——张家界奇山——桂林山水——天涯海角的形成, 起着根本保证。

摘要:将陕西旅游融入全国旅游大区域协作中, 提出了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设想, 而且基本条件具备: (1) 旅游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2) 南北旅游大通道的精品线; (3) 南北旅游大通道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4) 国家政策有利于旅游大区域形成。同时提出构建南北旅游大通道的建议: (1) 将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 (2) 国家获准成立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经济协作区; (3) 要求由“陕西安康经湖北恩施至常德的铁路”过自然“国心”鸡心岭。

关键词:陕西,旅游,中国,中西部,南北大通道

参考文献

[1]赵临龙:构建我国中西部南北旅游大通道的设想[J].绿色中国 (A) , 2006.12:67-69

[2]王宝剑: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N].参考消息, 2006.6.4.

[3]胡锦涛: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N].人民日报, 2007.2.17.

旅游经济强省 篇2

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旅游业,这一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其与传统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视。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奠定了旅游大省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金融危机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业仍逆势上扬,接待游客1.52亿人次,增长28.8%,实现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为1004.48亿元,增长35%,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8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总收入85.33亿元,同比增长51.6%;接待国内外游客1.69亿人次,超过2009年全年总人数0.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4%。但与先进省区市相比,与湖北的区位优势相比,与湖北北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相比,湖北省旅游业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层次、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离旅游强省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湖北正处在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本文试从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市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剖析目前存在的差距与问题,挖掘旅游业发展中的潜力,提出应对思路和对策建议,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具备的发展基础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湖北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级政府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对促进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我省旅游业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开发了一大批新的景点景区,具备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接待能力,旅游环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构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生产力体系,不仅使旅游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业整体上呈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9年,湖北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4.48亿元,提前实现了《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到“十一五”末旅游总收入达到800亿元的发展目标,全国排名第13位。2005年至2009年的4年间,湖北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7%,高于18.4%的GDP(现价)增长速度和17.5%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入境旅游者接待人数、国内旅游者接待人数年平均增长12.8%和18.6%。今年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前三季度,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89.81亿元,超过2009年全年总收入85.3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51.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057亿元,超过2009年87.37亿元。全省旅游人数呈现和收入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趋势。1-9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69亿人次,超过2009年全年总人数0.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4%。其中国内游客1.67亿人次,同比增长43.4% ;入境游客121.02万人次,同比增长40.4 %。

(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突出

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渠道,扩大了内需。在旅游投资力度加大、国内旅游市场火爆、旅游名镇名村和星级农家乐创建的拉动下,2009年全省新增旅游就业5.6万人,带动间接就业21万人,全省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突破55万人,间接就业达250万人。2009年,湖北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7.8%,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已接近支柱产业水平,也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新路子初步形成

旅游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9年,在政府引导性投入增加和社会资金大量涌入的双重作用下,全省在建旅游项目295个,总投资1199亿元,比2008年增加274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77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24个。随州炎帝故里景区、玉龙温泉、神农架换乘港、恩施大峡谷、隐水洞、嘉鱼山湖温泉等一大批新景区对外开放。投资45亿元的武汉华侨城、投资46亿元的江夏巴登城、投资60亿元的武当太极城等一大批项目,也已拉开建设的大幕。

(四)旅游行业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

2009年底,湖北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座;中国旅游强县1个;质量等级旅游区189家,其中5A级2家,4A级57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3家;星级饭店602家。这些指标在全国均处于中上水平。

(五)旅游人才资源和旅游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2008年底,湖北共有旅游院校60所,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旅游大专院校31所,旅游中专院校29所;旅游院校在校学生30139人,全国排名第9位。

(六)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较高

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为193.43美元,全国排名第9位,居中西部各省的第1位;国内旅游人均花费643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7元。我省国际旅游收入和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总数中占的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分别达到1.28%和1.06%,比2008年分别提高0.2和0.16个百分点。

二、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差距与问题

近几年,湖北旅游业发展很快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特别是同我省整个国民经济在全国的位次相比,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的省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湖北旅游业的发展离旅游经济强省的目标还相差很远。湖北旅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与排在我省前12位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辽宁、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天津的距离有越拉越大之势,与后面的安徽、山西、云南越来越近之虞的局面并未完全改变。湖北旅游业发展的差距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业总体发展仍显不够

一是整体上占GDP比重不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与旅游业发达的一些省市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旅游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8%,在全国位次靠后,为24位,与中部其他省比居末位,而旅游业发达省市大多已超过10%甚至20%。2009北京市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20.6%,上海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15.7%。经济欠发达的贵州已达到20.7%,居全国第一位。无论是在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方面,我省与国内其他旅游发达省市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在国内旅游方面,2009年我省接待人数与北京相差12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相差1175亿元,与河南分别相差8200万人次和985亿元,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相比差距更大;在国际旅游方面,差距更为明显,2009年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仅相当于广东的4.9%、浙江的23.4%、江苏的24.0%、上海的25.0%和北京的32.4%、福建的42.8%;旅游外汇收入仅相当于广东的5.1%、上海的10.8%、北京的11.7%、江苏的12.7%、浙江的15.8%、福建的19.6%。

二是总量仍然偏小。虽然我省国际旅游收入和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总数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境外游客人均花费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待境外旅游人数在全国的位次也由2008年的第16位提高到2009年的第15位,但国际旅游收入2年来却一直停留在第18位的水平,2009年我省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1.06%和1.28%,这与我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第11位的位次不相适应,特别是与我省拥有较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较强的接待能力的旅游环境相比,旅游业的总量仍显偏小。

三是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下滑,与紧随其后的安徽、山西、云南越来越近,大有被后者赶超的可能。湖北旅游总收入,2006开始,被湖南超越,由第12位降到第13位。安徽由2006年18位,上升到2009年第14位,紧随湖北其后。2006年湖北旅游总收入比安徽多177亿元,2009仅多95亿元。入境旅游人数,由2005年14位,下降到2009年15位。同期安徽由18位上升到11位。入境旅游收入,由2007年的16位,下降到2009年的18位。同期,安徽由18位上升到15位。2007年湖北入境旅游收入比安徽多0.68亿美元,2009则少0.56亿美元。

(二)产业集中度较低,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 目前,我省现代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缺乏能起到行业龙头和牵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股权多元化、经营多极化的综合性大型旅游集团。存在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分布散、实力弱等问题,使湖北旅游业很难按支柱产业的要求发挥大资本、大运作的作用与效能,形不成规模效应,旅游产业没有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叫得响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精品名牌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目前全省没有一家旅游板块的上市公司。2008年,全省2184家旅游企业平均营业规模只有649万元,比全国平均877万元少近四分之一。

一是星级饭店发展快,但平均规模小,接待能力有待提高。饭店是旅游业六要素中最主要的组成部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接待能力的大小。2008年旅游星级饭店数在全国的位次是第七位,但从其规模和结构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江苏、上海、北京等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明显。2008年全国五、四、三星级饭店的比重分别是:3.1%、12.9%和40.5%,而我省仅为1.5%、9.1%和36.9%;同期北京这一比重达到了6.2%、15.1%和32.5%。尤其是我省五星级饭店较少,2008年只有9家,在全国排在第15位。此外,我省旅游星级饭店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省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为57.9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3%。我省星级饭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占用固定资产原值、百元固定资产创营业收入等经济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随着高铁的开通,湖北武汉等市逐渐从集散地向目的地转变,高星级饭店房源紧张,床位数量难以满足游客高品质的住宿需求

二是旅行社发展较快,但接待能力较差。旅行社是旅游产业中的龙头,他们组织客源,组织接待,是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中介,旅行社经营的好坏,对于带动旅游产业中其他行业的经营尤其是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的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旅行社的接待能力较差,2008年平均每个国际社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了7704人次,外联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808人次,分别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和68.1%。只有2家国际社和1家国内社进入全国双百强旅行社,国际旅行社排名我省位次是52位和91位,比较靠后。没有一家旅行社进入2008年全国三大业务十强旅行社名单,几乎被北京、广东、上海包揽,致使湖北旅游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能力都不够强。

(三)我省旅游业在结构上发展尚不够平衡

一是旅游发展空间和市场失衡。旅游发展的空间失衡表现在武汉独大。入境旅游人数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50.1%,宜昌市为13.1%,恩施州为15.3%,三市(州)合约占80%,达到78.5%;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64.5%,宜昌市为7.2%,恩施州为9.6%,三市(州)合占81.3%;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50.1%,宜昌市为7.8%,十堰市为6.4%,三市合占64.3%;国内旅游人数占全省的比重,武汉市为42.2%,宜昌市为7.9%,十堰市为7.5%,三市合占57.6%。旅游发展的空间失衡既影响了湖北旅游的整体发展,又降低了湖北旅游的抗风险能力。旅游发展的市场失衡主要表现在国内畸重。这说明我省旅游对外宣传的整体效果不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处在较低水平。旅游辐射网络化程度较低,整体形象不突出,资源共享和客源共享度较差,区域旅游的分工协作体系不健全,区域联合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准,合作绩效尚不理想。而江苏、广东、山东等旅游业较发达的省市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比较均衡,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镇江、扬州等市的旅游业能够保持协同发展。

二是我省旅游业发展中国际旅游“短腿”现象仍较严重。2009年,湖北国际游客只占旅游总人数的0.88%,国际旅游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3.47%,远远低于6.21%和21.02%的全国平均水平。国际旅游是无形的出口产业,创汇能力强,但这一直是湖北旅游发展的一条“短腿”。

三是游客停留时间过于短暂。2008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停留时间仅为1.87天,只有北京的40.7%,全国平均水平的70.8%。游客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旅游收入的大小,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382美元,比湖南514美元少132美元。直接原因主要是外国游客在鄂逗留时间短。入境过夜旅游者在我省平均停留1.98天,而湖南为2.75天,我省比湖南少0.77天。

四是旅游消费单价过于昂贵,旅游消费结构很不合理。2009年,湖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每天为193.43美元,居中部省份第1位,比广东、陕西等旅游较发达省份的人均花费还要贵10~20美元。2009年,湖北国内旅游人均花费6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也要高出107元。2009年,湖北入境旅游者消费构成中,交通费占44.4%,购物占18.3%,住宿占10.7%,餐饮占8.5%,其他占7.0%,邮电通讯占2%,娱乐占5.0%,而最为重要的景区游览仅占4.1%。这样,来湖北旅游,旅游观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旅游劳顿。住宿、餐饮、交通、游览为旅游基本性需求消费,购物、娱乐、邮电通讯、其他为旅游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旅游非基本性需求消费比重是反映旅游目的地发展度的重要指标,2009年,湖北省这个旅游指标仅为32.3%。尤其是旅游者的购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偏低,与国内旅游发达省市30%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与香港、新加坡超过50%的水平存在更大的差距,这说明我省旅游商品的特色、品牌、种类、经营等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

(四)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一是航空口岸尤其是国际航空口岸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航空是国际国内旅游者到湖北的重要交通工具。目前,我省国际航线很少,除与香港的联系较为频繁外,与欧洲、美洲的主要国际游客市场都没有直航航班,必须由北京、上海、广州机场中转到汉。

二是我省以交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许多地区交通建设落后于旅游景点建设,尤其是干线至景区、景区内部、景点之间交通还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主干道施工路段、主要景区、主要商圈周边交通不畅,如樱花节期间,环湖路及武汉大学周边车满为患,停车困难;旅游团队赴东湖、武汉大学赏樱时被堵在路上达1-2个小时的情况时有发生,旅游客车在景区周边停车难,也易造成交通拥堵。许多地方境内交通现状与游客便利出行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各景区之间以及县(市)内景区与周边景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级较低,基础设施滞后,出行极为不便,不利于旅游产品的整体包装和营销。比较落后的交通条件依然是湖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缺乏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游客获取旅游服务的信息渠道不多;接待散客的旅游集散中心网点少、功能弱;重点景区的道路指示标牌少,旅游厕所数量少、档次低、卫生差。因接待服务设施的落后,旅游咨询、景观地产、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较少,度假产品、休闲产品开发滞后,造成留不住游客,经济效益低下。

(五)旅游人力资源教育、人才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旅游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储备反差较大。尽管我省旅游院校比安徽多4所,但人力资源的使用与储备反差较大。2008年安徽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与从业人数的比为0.64,中等职业人数与从业人数比为0.43,而湖北分别为0.09和0.24。从中可以看出,湖北存在着潜在的该类人员缺乏。而安徽省在这两项数据上都超过湖北,在未来发展中将存在着人才上的优势。

二是导游数量和质量跟不上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地接导游人员比较缺乏。据武汉市反映,目前,全市在册导游人员5297名,在一线从事导游工作的仅2264人,而其中专门从事地接的导游员不足500人。保康县有导游证的仅6人,且流动性大,没有外语导游,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三是人才队伍薄弱。据对十堰市调查,在旅游从业人员中,80%为中专及以下学历,90%以上为初级以下或没有技术职称,取得中级导游的只有52人,无高级导游和特级导游。人才总量不足,拔尖人才不多,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不高,层次梯队不明显,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特别是旅游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

(六)旅游产品档次亟待提高

湖北区位优势明显,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产品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传统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由于缺乏战略层面的合作平台和联合运营机制,除大型景点外,省内很多旅游资源被小规模投资人所占有。这些小规模投资者受经营理念和资金量的限制,资源依赖程度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现有189家国家A级旅游区中,3A以上的旅游景区只有130家,还有30%多是低等级的旅游产品,这与湖北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实际非常不符。

此外,我省旅游业还存在着精品名牌效应拉动不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对外宣传缺乏力度、“湖北”名片影响力有限,旅游设施配套不完善,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政府层面制订的旅游发展规划从形式到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三、造就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机遇

(一)宏观政策支撑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都将旅游业推上了发展的前台。一是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发展列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中国旅游业一个新的里程碑。二是今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为旅游业带来了率先发展的先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发展为旅游业带来了超常发展的转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网的形成为旅游业带来了跨越发展的良机。进一步加快我省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更好地发挥好旅游业在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先导作用,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中的引擎作用,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拉动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促进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的必然选择。

(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业的自然发展规律带来的机遇。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业就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阶段。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将对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旅游消费市场将全面拓展,人们对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文化体验和健康追求将成为主要旅游目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将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重点,旅游业将逐步进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四、推进湖北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旅游产业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旅游业的经济乘数效应远高于其他行业,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元收入,相关行业就增加4633元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个从业人员,相关产业就增加5个人员的就业机会。据测算,目前我省旅游产业每增加1万元的产出,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全社会总产出3.03万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做大做强旅游业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全国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的势头令人瞩目,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省上下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由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迫在眉睫。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真正提高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加强对旅游开发的领导

虽然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但在全省还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地区领导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忽视了发展迫切性,没有估计到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个别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虽然很高,但领导方式与具体措施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思路;旅游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都有待于理顺。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旅游工作力度,下大力气擦亮旅游这一 “湖北名片”。建议将发展旅游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可考虑将相关旅游指标纳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范畴,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旅游支柱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此外,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其支柱地位和龙头作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在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强有力措施进行扶持和培育。为此,建议应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作用,并予重点支持。有关部门尽快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并帮助在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以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宝贵资源。建议设立高层次的工作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并协商解决旅游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建议理顺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旅游部门主导职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有关方面、地区的积极性,形成旅游开发的合力。

(二)以全新的理念,构建湖北“大旅游”产业模块

一是以武汉为支撑,布局“大旅游”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做到两圈并进,要把武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中心城市,同时,建设一批优秀的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跨省市的区域性“大旅游”产业模块。大力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提升我省旅游发展的整体质量。

二是创新旅游协作机制,推动区域旅游协作。湖北旅游业要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实现旅游空间和效益最大化,不仅需要加强省内相邻区域之间的合作,构建全省旅游产业模块,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其他省份实现更为广泛的区域合作,逐步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共同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以跨省合作促进开放性目的地建设,深入开展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联合培育长江三峡无障碍旅游区,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合作典范;加强与安徽、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的合作,做大做强中部旅游板块;加强与长江流域省份的合作,建立长江旅游协作发展的新机制。以交流合作促进旅游市场开发,加强与国内旅游发达地区和海外主要客源国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达成更为广泛的合作协议,推动海内外旅游客源的增长,推动我省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加强综合规划与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旅游业,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当前,湖北要以实施“一城两圈”战略为重点,推进全省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尤其对一些重点景区的建设要具有高起点、前瞻性、可持续性。

(三)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支撑载体

创新旅游投资机制,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旅游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把国内外的战略投资吸引到旅游开发上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湖北旅游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旅游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规范民营资本对旅游景区的资源利用、开发与管理,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建设,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区封锁,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旅游业;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推动各类旅游要素的发展,做大旅游产业规模。狠抓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建立旅游项目建设评价考核体系。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名牌,启动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工作,尽快打造一批旅游范式,培育我省和各地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品牌

目前,湖北旅游产业最大的问题之一还是“门票经济’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比较薄弱的环节是旅游购物和娱乐。由于旅游纪念品散、小、弱,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一直比较低。为此,要转变观念,积极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特别要与新型工业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出具有鲜明鄂文化特色产品,做大做强我省旅游纪念品市场,充分挖掘旅游产业的动力作用。求新、求奇、求知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新的旅游供给能刺激新的旅游需求,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解决急功近利、特色不特、重复雷同的问题;要重视个性化、高新化、娱乐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满足游客的个性追求和时尚需求;要加大力度开发保健旅游、乡村旅游、校园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发挥旅游市场潜力;要扩大游客的娱乐选择空间,发展度假旅游,合理有度地刺激游客的游、购、娱消费,完善旅游消费结构。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只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历久弥新的吸引力。要重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重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充分发掘旅游景区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

(五)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实施人才战略

要大力开拓海外旅游市场,加强入境客源市场的调研,准确定位客源目标和推介重点。每年举办一次“湖北旅游宣传周”,动用各种媒体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宣传湖北境内的旅游景区。建议拍摄与三峡、神农架旅游景区有关的电影和电视剧。推进诚信旅游建设。诚信是旅游业生存之本。我们的很多旅游项目,“回头客”是其主要客源。更要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要以品牌拓展市场。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一定要注重树立品牌,当品牌被旅游者认可后,旅游产品的推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旅游经济强省 篇3

一是优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推进昆玉红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打造知名旅游城镇和旅游城市。加快形成10个左右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城镇,5个左右区域性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加大线路整合力度,培育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昆明—加尔各答4条国际旅游经济走廊和滇桂、滇黔、滇川、滇渝、滇藏5条国内旅游经济走廊,形成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建设一批设施配套、要素齐全、服务完善、特色突出的品牌旅游区。

二是重融合,更加注重发挥旅游综合功能。加快旅游业与城市建设、文化项目、产业建设、生态建设、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提高综合效益。

三是抓项目,更加注重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继续推进10个国家公园建设;着力推动200个旅游重大项目的建设,积极推进60个旅游小镇建设,打造一批云南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进一步推动高端品牌酒店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我省高等级旅游景区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向国家旅游局申报1~2家5A级旅游景区,有5~8家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在主要旅游城镇、旅游热点地区和主要旅游景区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推动自驾车营地建设。

四是重改革,更加注重旅游发展的动力。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产业综合改革,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积极争取旅游投融资实现新突破。

五是积极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打造澜沧江—湄公河跨国黄金旅游线,使之成为全省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国际旅游区;进一步加强滇港旅游战略合作,不断擴大“云南+香港一程多站”旅游概念及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品牌效应,拓展海外客源市场。

六是树品牌,更加注重拓展旅游的市场空间。积极培育开发俄罗斯、南亚、中亚、澳新等新兴市场;大力开发家庭度假旅游、会奖旅游、自驾旅游、露营与户外娱乐、温泉养生、高尔夫度假、文化遗产体验和定制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市场,开辟云南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空间。

七是加强监管,更加注重维护好良好的市场环境,整治旅游市场突出问题。对15种重点整治的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按照“依法依规、从重从快、顶格处理”的原则,一律从重从快,按上限处理,形成对各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八是建制度,更加注重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段跃庆在会上强调指出,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云南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起步之年。只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趁势而上,云南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旅游经济强省 篇4

旅游业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全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深化战略目标、发展定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前不久,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客观分析江西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后,作出一个重要判断:旅游是江西省现代服务业中最有条件率先崛起的产业。省长鹿心社也明确指出:要解决好旅游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促进江西省旅游产业大发展。应当看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打造,江西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并且完全具备了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生态环境全国一流。

江西山明水秀,拥有国家旅游资源标准分类八大类155种基本景观中的153种,旅游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景区享誉世界。森林覆盖率63.1%;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有大小天然湖泊400多个;瀑泉众多,名贯古今,在唐代茶圣陆羽评定的“天下二十名泉”中,江西就拥有五处,目前可供开发的名泉、温泉达百余处。江西湿地面积达365.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87%,其中绝大部分是天然湿地,全国少有。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8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

其次,历史文化厚重悠久。

江西自古号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江西既是道教正一派的发祥地,又是其他一些道教教派的衍生地,拥有道教5小洞天12福地,玉笥山、閤皂山、龙虎山都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既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基地,又是禅宗诸多宗系的发源地。陶瓷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青铜文化、书院文化、傩文化、古村文化等传统文化都具有世界影响,全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8项,这些是江西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

第三,交通体系日趋完备。

全省正在构建包括高速公路、高铁、空港、水运等在内的综合旅游大交通体系。全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架骨全面建成,预计到2015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昌吉赣客专、武九客专、赣深客专等7个重点铁路项目正加快进行前期工作,近期有望构建南昌到上海3个小时、到北京5个小时的快捷铁路通道。航空方面,全省有6个机场通航,上饶三清山

机场预计2015年建成通航,并将在现有“一干七支”基础上,增加建设新余、鹰潭、萍乡、瑞金、龙南、南丰、修水等小型通勤机场。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使江西得以快速对接融入港澳台和长珠闽地区。

第四,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旅游品牌唱响全国。“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推广获选2011年全国十大广告营销传播经典案例;“博动江西·风景独好”活动荣登2012年3月“中国品牌大事记”榜首,活动传播量(次)覆盖达十多亿人次;2013年“SHOW美江西·风景独好”全球海选旅游体验师活动再获中国广告长城奖金奖,“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主要指标增长强劲,今年截至9月,旅游总收入

1399.75亿元,同比增长25.66%;旅游接待总人数1.96亿人次,同比增长21.50%。全省共建成a级旅游景区150处,其中5a级6处。201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综合收入排名,庐山、井冈山、三清山位居前10位。旅游企业渐成规模。全省共有五星级饭店10家、四星级饭店90家、三星级饭店242家;旅行社总数达75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31家;执证导游2.3万人。

近日,省委、省政府新出台《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将旅游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实现旅游跨越发展,真正把江西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今天的江西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江西由旅游大省加快转变为旅游强省,关键要实现“四个更强”。

一是产业规模更强。

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大幅提高综合收入,全国排名前移,竞争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17年,旅游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十强,成为我省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一核三片五城十县百区”旅游目的地体系:把南昌建设成为江西旅游的核心集散地和旅游名城;将环鄱阳湖、赣中南、赣西三大旅游板块打造成重要旅游经济区;将景德镇打造为国际旅游名城,将九江、上饶打造为江西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旅游强市,将赣州打造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和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将鹰潭打造为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10个以上旅游强县,打造100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整体构建“三线八圈”旅游线路框架体系:以环鄱阳湖五彩精华、赣中南红色经典、赣西绿色精粹3条精品旅游线和以南昌等为中心的8个旅游圈。

二是综合效益更强。

打破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促进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推进、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观光并重、旅游收入由门票为主向综合收入转

型升级。加快推进旅游发展国际化、旅游产业集群化、旅游区域一体化、旅游经营市场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有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购、娱等元素,吸引全社会加大旅游投入。培育多元旅游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水上旅游、低空飞行旅游和医疗养生旅游等产品,开发一批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体验项目,努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不断刺激和扩大旅游消费,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力争到2017年,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比2012年翻一番。

三是品牌影响更强。

把“江西风景独好”作为江西整体形象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全省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出台旅游市场营销激励政策,全面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在周边省会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以及港澳台、东北亚、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进一步

加大宣传推介,扩大影响。加强景区品牌建设,将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古窑等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经典旅游景区;瑞金、武功山、大觉山、三百山、高岭-瑶里、龟峰、共青城、庐山西海、仙女湖、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星子温泉等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精品旅游景区;灵山、南矶山湿地、梅岭、樟树、青原山、大茅山、三爪仑、江西武夷山、军峰山、九连山、丫山、陡水湖等打造成为有区域影响的特色旅游景区。到2017年,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1处5a级旅游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四是发展活力更强。

旅游综合改革取得重大成效,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参与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省旅游集团公司加快组建,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深化。旅游发展规划更加科学,旅游产业布局更为合理,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对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重点推进4a级以上山岳型景区的“一路(景区公路)三道(栈道、索道、游步道)一平台(观景平台)”基本配套建设,着力构筑以网络为平台的方便快捷高效旅游畅通渠道。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投融资机制创新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旅游市场更加规范,旅游设施、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标准化体系加快建立和推广,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地区(企业)建设取得成效。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实现赣东北、昌

九、赣西、原中央苏区等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成为江西旅游新的强劲的增长点。

旅游经济强省 篇5

【海洋经济正成为“香饽饽”】

《同舟共进》:海洋经济现正成为世界经济的“香饽饽”,我国海洋经济目前的发展如何?

彭澎:现代海洋经济,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及与之相关的服务性产业活动,涉及第一、二、三产业各领域。

我国主张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8万公里。此外,在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及极地地区还可享有权益。据《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008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十二五规划将海洋经济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已相继提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据估计,十二五时期中国海洋经济增速仍将维持在20%以上。

在我们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也被逐渐发掘出来:一是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二是海洋经济产出快速增长;三是海洋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第三产业升中有降,但整体经济实力未减;四是劳动就业增加,海洋第一产业吸纳了将近 70%的海洋经济就业人口,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海洋第二产业,虽然劳动就业率较低,但劳动生产率最高。尽管海洋直接劳动就业统计人数只有400多万,但提供了约1000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五是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预计2013年,广东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超1.1万亿元。

【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同舟共进》: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引起广泛关注。海洋经济在海洋强国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我国人口、经济、贸易重心在沿海的特点,对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发展有何要求?

彭澎:在全球化时代,要成为世界大国,必先成为海洋大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先成为海洋强国。从拥有的海洋资源看,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却长期定位为大陆国家。我们要扭转这种历史认识的偏差,正视我国海洋资源绝对量位居世界前10位的现实,包括海岸线长度、大陆架面积、200海里水域面积、海港分布密度等。

然而,虽然我们绝对量排位靠前,人均量却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海洋资源认识不到位,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要大打折扣。我国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也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发展,这正是一大机遇。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今后一段时期,国际海洋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中国人口重心在沿海,经济和贸易的重心也在沿海,并且更加依赖海外资源和市场。面对世界海洋产业结构出现的三次产业倒挂的趋势,我国海洋产业可能仍是按二、三、一的结构来调整和发展。因此,必须在重视海洋石油工业和食品医药加工业的同时,重视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未来50年,世界性、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我国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基础。

【广东应率先做海洋强国中的海洋强省】

《同舟共进》:你之前提到,广东应在海洋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在做“海洋强省”方面有什么优势?

彭澎:中国要做海洋强国,肯定要有几个海洋强省。广东全省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千米,其中内水面积4.89万平方千米,领海面积1.64万平方千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35.4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368.1千米,占全国的1/5。2011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980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连续17年居全国首位。而且,粤东、粤西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很大,这也是实现全省均衡发展的重要一极。说广东是海洋大省一点不为过,但要做海洋强省必须统筹规划。

2011年实施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把广东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明确了建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等发展定位, 并提出了时间表: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

《同舟共进》:这份《规划》对广东“海洋强省”是否有更为具体的筹划?

彭澎:是的。《规划》进行了全面的筹划,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变成了有觉悟的行动——

首先,将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组成部分。“因海而兴是广东发展历史的重要特征”,这是近年来广东省上下达成的共识,也是把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当成新一轮发展引擎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国务院将广东省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后,广东组织编制了《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并获得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批复,从而使海洋经济发展决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

其次,统筹海洋产业布局。广东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提升传统优势海洋产业。保持高端海洋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势头,首创“深蓝渔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形成了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港口群。二是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业,培育海洋新能源、海洋环保、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三是集约发展高端临海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沿海石化工业向园区化、集约化发展,初步形成惠州、茂名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基地,构建珠三角造船基地,初步形成造船、修船、船舶配套等产业集群。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信息服务等服务业,打造高端滨海旅游业等。

再次,推动海洋经济的综合开发。一是做好用海服务保障。编制《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以区划指导和推动转型升级重大项目“下海”,积极争取国家建设用围填海指标,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重大项目用海需求,推动一批重点项目用海获得国务院批准。二是加強海洋科技支撑。三是注重海洋生态保护。广东率先在全国完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探索“以海定陆”的污染防治模式,实施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环境生态修复工程,建成覆盖全省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启动大规模海洋生态建设,建成海洋自然保护区103个,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居全国前列。四是多方助力海洋事业发展,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决策支持能力的广东海洋智库。五是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坚持立法先行,全面推进海洋规划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执法监察等。

《同舟共进》:广东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而南海是中国海洋战略的重中之重,广东在中国南海战略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彭澎:广东在海洋经济发展上的努力是系统化、全方位的。但作为国家战略,应让广东与海南联手深度开发南海资源。相比较而言,南海是中国沿海最具开发潜力也涉及争议最多的区域,是实施“深蓝转型”不可忽略的区域。只靠海南是不足以启动南海全面开发的。只有南海开发成功,广东才有可能真正建成海洋强省,中国也才可能真正建成海洋强国。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旅游经济强省 篇6

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顾问任克军,省农委常务副主任、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会长于文波,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会长、四平四嘴集团总裁卢志民,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局长、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秘书长马成武,省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站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秘书长林质彬,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协会秘书处全体同志,协会联络员同志,各市(州)主管部门领导,相关科(处)负责人,各县(市、区)主管局长参加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原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会长甘士明参加。会议由省农委副巡视员吴国良主持。

任克军主任宣读了王守臣副省长的贺信;会议通过了马成武局长所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增补了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于文波副主任和卢志民会长分别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副会长、龙兴集团总裁刘湃代表理事会向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企业家们发出了倡议。

王守臣副省长在贺信中指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加快推进,我省乡镇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一步鼓励、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做好新时期的乡镇企业工作,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全省乡镇企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积极构建起政府、行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渠道,提升为企业服务能力,不断开拓协会工作新领域,真正把协会办成会员企业、乡镇企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企业之家。

王守臣副省长在贺信中强调:乡镇企业根植农村,立足“三农”,贴近农民,是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空间广阔,大有作为。今后我省乡镇企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重点领域在农村二三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二产业和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主的农村三产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相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乡镇企业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一定会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为加快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于文波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伴随着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省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突破1513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5%;乡镇企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共安置人员263万人,占全省城乡就业人员的20%;实缴税金突破113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4%;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收入,增加收入的关键又在于扩大就业,而扩大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但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而且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做好我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工作,文波副主任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打牢工作基础,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协会良好发展。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是为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服务的社团组织,是为推动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企业发展而成立的。协会成立以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得到广大乡镇企业家的信赖和支持。今后还要再接再厉,不断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规范协会的内部管理,健全协会的运行机制,提高协会的服务本领和运作水平,把协会建设成为促进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使之真正成为我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企业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公共平台,成为乡镇企业之家。二是要大胆探索实践,努力创新机制,增强协会发展活力。协会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把协会办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服务团体。协会的工作要做到几个结合:首先,协会要与全省“三农”工作中心相结合,正确引导会员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其次,要与全省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协会有责任引导会员企业在我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上找准结合点,寻找发展机遇;第三,把开展乡镇企业工作与协会活动相结合。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协会活动内容,为广大乡镇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把服务作为协会联系会员、开展工作、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服务中体现协会的宗旨,在服务中完成协会的任务,在服务中推进协会向前发展。三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广泛开展活动,把协会建成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企业之家。协会要积极组织广大会员深入学习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同时,要精心组织开展有益的活动,为会员在信息、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要利用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网、乡镇企业简报等形式开展一些联谊和信息交流活动,切实为会员解决一些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要努力办成培育企业家的摇篮,为我省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壮大,提升企业家的整体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按照协会章程规定,定期召开理事会,组织会员开展活动,以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于文波副主任在讲话中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收入,增加收入的关键又在于扩大就业,而扩大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但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而且是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今天的形势下我们讲发展乡镇企业,本质上就是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当前,乡镇企业仍然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力量,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依靠的主体力量。乡镇企业的道路,就是农村工业化的道路。

卢志民会长在讲话中指出: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作为吉林省乡镇企业和乡镇企业家自己的组织,肩负着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富裕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广大乡镇企业家和乡镇企业职工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乡镇企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异军突起,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曲曲折折,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在座的诸位乡镇企业家一定都深有感触。可以说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没有乡镇企业的诞生;没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就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没有广大乡镇企业家和乡镇企业职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就没有今天乡镇企业的辉煌。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赋予乡镇企业新的历史使命,也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吉林乡镇企业一定会再创辉煌!

卢志民号召各位协会成员按照协会《章程》所赋予的职责,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依靠全体理事、常务理事的共同努力,一道把协会的工作做好,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各位理事、常务理事的期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把吉林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办成乡镇企业之家!

马成武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总结了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二届一次理事会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一届一次理事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协会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生在农村、根在农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不会变;乡镇企业作为农村二、三产业的主体,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小康社會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也不会变。因此,乡镇企业这杆大旗不能倒,也不能丢,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深刻认识抓好农村二三产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认准发展路子不改变,紧紧把握目前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快速高效地发展我省农村二三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公司资本制度研究下一篇:脑胶质瘤分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