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构架

2024-09-02

管理构架(精选12篇)

管理构架 篇1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在全国范围内30多个省、1400多个县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改造, 改善了薄弱的电力网架, 更新了大量的陈旧设备, 消除了部分高耗能装置。随着网架结构和装置性能的改善, 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逐步实现了配网自动化。随着庞杂的配网建设工作的推进, 配网的管理越来越困难, 特别是低碳经济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要求使得电力生产供销智能化、一体化的需求更加紧迫, 急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快配网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营销管理整合一体并深化应用。SG186工程的启动, 特别是该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应用在总体规划上覆盖了配网管理, 从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实施运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来看, 该系统的业务模型是在原来变电管理和输电管理业务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深化到配网管理, 进而构建了全面覆盖生产管理的应用系统。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两大应用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20多个网省公司已经全面上线应用, 深化配网管理与营销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根据配网管理和营销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信息化的理解梳理了相关的业务模型。

1 总体业务模型

根据对配网业务的理解, 配网管理业务领域相关的业务划分为配网建设与拓展管理、配网运行管理、配网设备资产管理和配网异常管理等4个基础业务管理领域及配网综合管理等5个业务大类。

5个业务大类下分13个业务分类, 分别为:配网规划设计管理、配网建设实施管理、配网验收管理、配电线路建设及拓展的投运管理、用户设备接收管理、基础信息管理、配网运行管理、配网运行方式管理、配网缺陷管理、故障信息采集管理、故障处理、配网运行风险管理、设备购置管理、工器具管理、设备库房管理、设备修试管理、配网可靠性管理、配网安全管理和配网运行分析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综合查询等。

配网管理业务通过各领域具体业务的分工协作, 完成各类业务处理, 为配网的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配网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同时通过配网管理与其他业务的有序协作, 提高整个电网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度。总体业务模型如图1所示。

1.1 配网建设与拓展

配网建设业务是指从变电站或开闭所出线的整条配电线路的建设需求信息收集、线路规划、设计, 线路建设设备选型及材料配备, 线路建设及设备安装、线路建设实施过程质量与进度管理、线路建设完成与中间验收管理、线路建设完成的投运管理。配网拓展业务是指由于用电业务的发展, 原建设的线路不能满足供电要求, 需要在原有线路上加装配电变压器与用电设备或延伸线路并加装配电变压器与用电设备。配网拓展的管理包括延伸规划、设计, 延伸线路建设设备及材料配备, 延伸线路建设实施过程质量与进度管理、延伸线路建设完成与中间验收管理、延伸线路建设完成的投运管理。用户设备接收管理是指原属于用户产权的配电线路或设备拟转移为公司产权前的核实、记录及线路当前运行的设备明细及运行状况包括缺陷等的核定, 并提出线路接管后将来的运行方式。

配网建设与拓展工作基本是围绕营销工作展开的, 因而工作来源的触动点是用电业务报装和营销业务市场拓展的配合规划。这就要求配网建设与拓展业务在系统实现时要充分利用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与营销管理业务形成紧密的耦合业务流。通常由营销业务发起供用电需求, 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中从营销业务应用中发送供用电相关需求信息到生产管理模块, 生产管理模块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分发到相关分类的业务项, 在生产管理中完成配网建设相关的管理工作, 待配网建设完成后再把相关的信息发送到营销业务应用中, 由营销业务应用完成后续管理工作。

配网建设工作也包括线路及设备的退出管理, 即由于原线路及设备的运行不能满足需要或由新的线路及设备替代, 或者用户退出或停用退出, 以上2种情况引起线路退出及设备停用并拆除是配网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也纳入配网建设管理中, 所管理的范围包括线路及设备的拆除前的勘查、工程进度管理、拆除废品的登记、入库、验收。

1.2 配网运行管理

配网运行管理以基础资料管理为入口, 主要包括配网设备运行管理及配网运行方式管理。基础资料管理根据配网建设过程从设计到实施及验收中的资料核实与完善, 对归口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归档。设备运行的管理, 主要是对已经投运的线路及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 包括配网负荷监控、正常巡视计划的编排、特殊巡视计划的编排、巡视工作执行、巡视过程记录、巡视结果分析, 对于巡视中发现的缺陷纳入缺陷管理。缺陷管理业务主要是指对缺陷内容的描述与登记、缺陷定级、缺陷处理方式的确定、缺陷处理、缺陷处理进度及工作质量管理。

配网运行方式管理是复杂配网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是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 主要包括配网中存在互联互供的联络段的供电方式和各负荷段的供电来源的管理, 以及对运行负荷的实时监测并根据负荷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运行方式管理包括配网故障及配网检修工作许可管理, 在调度下达配网运行方式变更许可时要做好配网运行方式的变更管理, 包括许可工作、工作完成恢复供电和停电期的售电损失的估算等。配网运行方式不仅是配网调度的主要工作, 而且还是地调及更高调度管理部门调度运行的主要依据, 因此, 配网运行要与调度管理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另外, 配网负荷监控对营销报装工作给予智能化支持, 在营销业务应用中受理用户报装并制定供电方案时, 系统可根据配网或配变的现有负荷、新增负荷和可承载负荷自动审查供电方案的合理性, 从而保证供电和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1.3 异常管理

异常管理是指对配网运行中的异常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汇总分析, 异常信息主要来源于急修服务、用户举报、运行巡视。异常的内容主要是指对配网运行中出现的影响配网正常运行无法向用户可靠供电的故障或不经处理会导致无法向用户供电的故障。风险预测管理是指对配网运行中各故障点的发生情况和发生频率进行分析, 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并提出降低故障率的措施。

1.4 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对涉及配网设备及资料的采购、购置物品验收、出入库管理及设备的修试调试管理及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管理包括设备和材料购置管理、工器具管理、库房管理、设备修试管理;设备和材料购置管理包括申请、审批、采购、验收、入库;工器具的管理包括安全用具、工器具、个人工具和设备调试仪器等的购置、入库、领用和保管;设备库房管理是指对库房的房间和物品架柜、设备归类存放和库存的定期盘存。资产管理要紧紧围绕配网建设与拓展业务和运行维护开展。

1.5 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在配网基础业务管理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后, 以全面的配网信息为支撑, 实现配网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可靠性管理、运行分析、综合查询。安全管理是对配网建设及运行中相关工作安全生产的指导与管理, 包括定期检查监督现场工作的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调查、事故或故障勘查、分析和处理;质量管理是对配网建设及运行中相关工作中工作质量的定期检查监督、工作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综合查询是根据不同条件或设备及线路分类对运行或库存设备的查询;运行分析是指结合调度电能信息、营销售电信息、用户负荷信息、配网运行方式和日常运行工作对配网运行状况的分析;可靠性管理是指通过配网日常运行的记录, 分析配网的运行可靠程度。

2 横向集成业务

配网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部分, 是整个电力企业运行管理的一个方面, 配网的建设工作是围绕着电能产品销售工作开展的, 因此, 业务流程与营销管理业务息息相关, 它是营销管理业务的延伸和对其业务的支撑。配网管理工作中的配网建设工作涉及到大量的资产购置及工程管理, 业务的开展需要物资管理的支撑。另外, 配网合理的运行方式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同时影响着整个电网的运行方式。整个配网信息化工作必须与其他业务如营销管理、物资管理、调度管理等发生业务流和信息流的交互, 只有借助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才能完成相关跨专业业务的横向集成, 才能支撑配网信息化管理跨专业业务的系统化流转。

2.1 与营销业务集成

电力营销工作中业扩报装是拓展市场面向社会接纳用电客户的基础业务, 业扩报装受理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现场勘查确定供电方案, 电力企业通常是通过延伸配网或新建配网线路等方式向用电客户供电, 因而, 业扩报装工作确定供电方案后工作转移到配网管理工作。另外, 配网是供电的基础, 能否新装受电容量以及配网负载能力是否可以支持新增供电需求, 需要根据生产管理应用系统向营销业务应用提供智能化支持, 特别是非对称负荷接入时, 生产管理应用需实时向营销业务应用提供三相负载平衡情况, 并辅助营销现场勘查人员确定非对称负荷的接入相别。营销业务受理工作应当与配网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建立业务信息流的紧耦合, 形成流水化作业分工协作, 完成供电工程的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完成后相关信息回馈营销管理完成其他相关工作, 而工程建设及相关的配网管理信息在工程完工后纳入配网的日常管理。

受理客户服务的工作也就是服务调度工作, 同样是在营销业务管理中, 如出现配网设备故障中断后需向客户提供持续可靠的电能, 这样的用户诉求工作由服务调度人员受理后, 将会进行相关分析, 然后下达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流流转到配网管理业务层, 由配网急修或检修人员完成任务。整个环节点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 畅通无阻, 才能为客户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

2.2 与物资管理集成

理顺物资管理, 实现零库存是当代企业管理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电网建设工作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 以业务扩充为推动点的配网建设工作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材料, 因此, 构建一条配网建设与物资管理畅通无阻的信息通道及合理的跨专业工作流和工作机制是配网建设顺利开展和物资管理有序运行的保障。合理预测业务发展是合理库存储备的前提, 合理库存是保证业务扩充有序开展的保证。

配网设备及材料管理应采用集团化库房管理方式, 从设备的采购、验收、入库、试验、出库、安装运行、修试、报废等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既是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前提, 也是采用一体化企业平台实现信息流转, 降低管理成本的主要途径。以配网的变压器设备为例, 设备需求从确定供电方案起需要经过采购计划、采购、验收、入库、试验、安装、日常运行维护、修试及营销管理售电结算等各方面的工作, 如各类信息在不同环节不能通过信息平台自动流转, 不仅需投入很大的人力, 而且在不同信息采集点都可能带来由于信息失准的错误。如果能对类似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不同信息都能共享实时传递, 既能方便工作, 也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2.3 与调度管理集成

随着城农网改造工作的逐步进行, 国内不同地区的配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配网中环网和互联能力提高后, 配网运行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 为提供可靠的电能提供了支持, 但由于配网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整个相应区域的电网运行方式, 给调度工作增加了难度, 地调自动化水平逐年提高, 为克服这一困难提供了可能。但配网运行方式和配网自动化制约了配网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也受制于生产管理与配网信息的传递, 配网运行管理与调度管理的横向集成是解决调度困难的关键措施。

3 结语

经过“十一五”规划, 特别是SG186工程使得电力信息化工作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 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全面运行, 具备一体化融合、整合的条件, 随着深化应用可逐步实现配网工程管理与线路基础设备全流程化的闭环管理, 完成配网资产管理与物资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推动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智能化相互支撑, 实现电力营销市场需求推动输配电网架的合理规划和建设, 监控供用电负荷情况并达到经济合理运行, 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经济。

管理构架 篇2

招商部工作职责:

经理 工作内容:

1、做好本部门招商人员的招商管理及日常管理工作;

2、及时掌握本组招商人员的客户情况;

3、招商情况以及准确的市场信息;

4、制定本部门招商计划和部门总体任务的分解方案,并上报完成情况及未完成原因;

5、组织本部门招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招商人员专业水平;

6、及时处理招商人员遇到的疑难问题;

7、配合招商经理做好本部门招商人员的日常工作分配;

8、协助招商人员处理客户异议及促成招商成交。

招商部人员 工作内容:

1.负责卖场的卖区规划、楼面布局、品牌布局。2.负责公司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建立公司业务信息库。

3.负责后备品牌的储备、引进。

4.负责收集商品信息,对其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为做好品牌商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5.负责公司项目的合同文本的制定、修改。6.负责制定公司的招商政策、合作方式。

7.负责制订公司业务谈判程序及组织实施。

8.负责各项业务合同的保管、查询、建立合同档案。

9.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完善合同基本条款。

10.负责各项业务合同的签订、变更、执行、终止。

11.负责品牌的引进,协助品牌商进行上柜前的商品寄存保管工作。

12.负责品牌商和品牌的优化管理。

13.负责品牌的清退和撤柜工作。

14.负责品牌专柜形象设计图纸的审批。

15.负责专柜装修、形象整改的监督、协调。

16.负责公司经营指标的制定、分解及考核。

17.负责大型促销活动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和协调。

18.协助品牌商货款的结算。

经 理 工作内容:

1.运作系统规范与提升;品牌优化与业务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产品、交易流、系统架构与内部工具知识,以此提供业界最佳服务团队与管理流程建设。

2.营销策划及商品促销。在动态的团队环境中工作,为客户、公司和行业面临的问题设计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同时进行各种促销活动的策划。

3.商户与社会关系协调与管理。保证所有客户均获得全面应有的服务,积极支持内部客户。

4.人员结构管理优化。与运营部其它同事在独特、紧张的团队环境下合作带领并激励员工组建成功的队伍。

现场管理 工作内容:、负责所辖卖场的环境卫生、柜台布置、商品陈列、设施维护等硬件的规范管理控制;

2、负责商场营业员的仪容仪表、导购推销、接待服务等软件的规范管理控制;

3、负责处理卖场的一般突发性情况,如:顾客争议、商户纠纷等; 监督和控制卖场的经营情况,防止议不良经营状况的发生;

4、监督卖场各商铺销售状况,积极分析经营状况和各相关因素并及时、全面地向上级主管反应和请示;

5、负责定期与商户进行全面、准确地沟通,积极掌握经营动态;

6、本着诚信、双赢的原则,与各商户保持互惠互利的业务关系;

7、定期召开与商户的座谈会,及时解决商户提出的问题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8、确保为顾客提供诚信、亲切、人性化的服务,并在保持服务水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9、确保所辖商户与顾客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建议;

10、积极和稳妥地处理顾客提出的各类争议和纠纷;

11、妥善处理各类退换货及各种投诉;

12、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13、就工作中的问题与上级保持及时、全面和经常的沟通,确保部署与公司高层沟通渠道的畅顺;

14、定期上交营业报告、述职报告,就销售分析、市场调查和改进措施等业务内容进行总结和自我检查;

15、积极与同级管理人员协调、沟通,以保证协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6、在上级的安排下,完成同级部门要求的协作任务。如:协助防损部进行每日清场工作等;

17、负责所辖区内的规章制度、通知等管理文件的签收、传阅和保管工作。企划部工作职责

经 理

工作内容: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统筹策划、组织拟订公司中远期经营发展

宣传推广规划及广告宣传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司的销售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促销方案,准确有效地发布广告宣传信息; 1. 2. 3. 4. 5. 6. 7. 8. 制订本部年度、季度、月度企划部的工作计划; 督导并制定各楼层节假日促销活动的开展;

组织召开部门工作例会,并督导本部门人员的各项工作; 对上周活动结果进行门店通报,对本周活动方案进行审核; 密切当地新闻媒体工作关系,塑造企业形象做好公关工作; 与营运部作好日常工作交接; 公司软件宣传文章的组织及写作; 审核各类广告的设计稿件;

10.接待媒体来访人员和安排采访事宜; 11.

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并向上级汇报工作; 12.

解决广告宣传推广中出现的各种意外问题; 13.

向公司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

平面设计 工作内容: 1. 2. 3. 4. 5.

美 工 工作内容: 1. 设计稿样并上报,按审批方案主持或联系制作安装商场所需要按公司需求完成对内外宣传广告、资料的平面设计制作任务; 对营业场地内外公共区域的装饰和美化进行布置设计; 主持建立公司的VI体系;

对各种展示、宣传推广等活动的场地进行装饰设计; 规划管理营业场地内外的广告位,审核商户广告的制作发布。的各类招贴、广告展板和灯箱等; 2. 3. 4. 5. 6. 7. 8. 9. 配合宣传活动的开展,布置商场门面、店堂和设计制作橱窗; 考察各楼层商品展示布局和陈列,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配合平面设计师制定VI手册,规范商场的视觉识别系统; 对兼职美工进行业务培训指导;

负责卖场信息栏、办公区的剪报栏、图片栏的建设和更新; 向人事行政部提出所需广告消耗材料的请购计划; 节日、店庆等大型活动的卖场装饰布置。场内各类导购牌、指示牌的制作及更新维护。

10.向分部办公室提出所需广告材料的请购计划。

媒体及策划专员 工作内容: 1. 2. 对各类媒体、广告进行设计和制作,将成稿交企划部经理审定; 与各传媒进行沟通、联系、合作,适时推出有得于宣传公司经营形象的新闻报道; 3. 4. 5. 6. 跟踪广告样稿或胶片输出的全过程;

与招商、采购、营运部门联系,确认所作广告中的商品价格; 对相关广告宣传设计作品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存档; 结合公司宣传需要,提出可行性的促销宣传推广组织计划方案; 7. 联系、组织安排商户、客户、社会团体举办各类商品展示、促销活动推广活动和其他有利于扩大宣传的社会公益推广活动; 8. 9.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形象的树立和完善; 满足本部门其他人员的工作需要;

10.维护和管理用于创作的各类专业设备。

一般文员

工作内容: 1. 2. 3. 4. 搜集当日当地有关企业及业内的报道的报纸,并剪贴归档; 接收电话、传真和邮件,并按需要进行打印、登记、整理归档; 起草工作公函、通报、文件,以及撰写软件宣传文章等等; 领取本部门的办公用品及发放; 5.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联系,收集、整理、统计本公司市场的各类商情、信息; 6. 7. 8. 9. 负责对促销活动赠品和POP的登记和管理; 跟踪广告的设计、出样、报送、完成等全工作过程; 接待、处理各类来访;

布置新闻发布会会场,准备与会资料并参与相关宣传和采访;

10.媒体记者进行工作联系和沟通。

物业管理部工作职责:

工程部 工作内容

1、全面负责物管部的各项工作。

2、负责商场所辖建筑,公共设施,机电设备、消防设备等技术和管理工作;

3、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部门有效运行;

4、负责向经营户及消费者提供日常维修、保安、保洁、仓储维修等服务。

5、负责对本部门各班组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6、负责经营户及消费者装修申请、审批工作及较大规模的装修验收工作;

7、负责参与工程验收交接工作及制定工程验收实施计划,负责组织新接物业的机电设备运行调试工作;

8、负责对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9、对采购物资和提供服务的供方进行评价;

10、负责审核本部门提交的物品申购报告,交领导审核的并报准;

11、负责本部门水、电等各专业技工的工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计划的制定,并配合物管部组织实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12、监督、组织实施与物业管理有关的计量检测设备的定期校准工作。

13、全面规划公司服务设施、消防设施添置、安装、调试、运转和维修等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14、负责收集设施、设备运行原始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为提高运行质量提供依据。

保安部 工作内容

1、在指定岗位认真值勤,按照公司规定,积极完成工作任务;

2、根据职责规定,负责做好本责任区的防火、防盗、防暴、防破坏、防事故等工作,确保安全;

3、根据值勤要求,夜间检验出入人员证件,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车辆、物资擅自进出责任区,维护责任区内的治安秩序;

4、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巡逻、检查、防卫、守夜等工作,预防责任区内发生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

5、协助处理责任区内发生的有关治安事件,及时报告上级并作好值班纪录;

6、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保洁部 工作内容

1、制定分管清洁卫生区域的标准和要求;

2、熟知掌握各类建材、玻璃、不锈钢等所需的清洁剂,并根据所需量进行购买;

3、与社区清洁服务保持联系,注重商场的外部形象;

4、每天对商场各楼进行卫生检查,不低于四次;

5、对原材料进行妥善保管,有计划进行发放,每月盘点一次;

3、严格按清洁规范操作,以防损坏设施、设备;

5、节约使用清洁原料,爱护使用各种清洁用具;

6、接受上级监督检查,不断改进工作;

7、对待商家和顾客要热情、大方,为我们提供方便;

论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与集成 篇3

关键词:制药设备 管理系统 构架 集成

中图分类号:Q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56-01

制药设备在制药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所制药品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都由制药设备所决定。对于制药设备而言,它的内在功能表现就是系统的构架,在制药时需要结合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不断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使得制药设备时刻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了提高制药的质量,就必须对制药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必须对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与集成进行详细的了解。

1 明确系统目标

制药设备对制药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之后,对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与集成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系统目标的明确是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的关键,设备系统的工作目标可以分为四点:第一点就是对于制药设备的运行信息而言,管理系统应该将其全部都反映出来,为GMP能力的评定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够方便设备的验证、维修及故障处理等工作。第二点就是制药设备的综合效率和生产能力需要系统对其进行提升,使得设备能够不间断的进行生产,有效的降低成本。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节约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点就是管理系统应该有准确的预测性,对设备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选择,提高制药效率。最后一点就是管理系统应该重视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 确定系统组成

2.1 系统、资产及设备能力管理子系统

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和集成非常的复杂,其中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资产管理子系统在管理系统中处于高层次的地位。对于用户的权限、数据的备份恢复、人机交流以及输出查询等工作都需要有系统管理子系统进行管理。而资产的管理是由资产管理子系统进行控制的,这些管理工作主要有配件、设备及备件档案建立工作和资产报废、折旧信息处理的工作等。由于制药管理系统中存在资产管理子系统,这就能够为管理系统的相应工作运行提供依据。设备能力管理子系统也是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最重要的能力就是GMP能力。这个子系统主要由环保模块、安全保护模块、在线监控模块、工程配套模块及结构设计模块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着对应的能力。

2.2 设备的验证、使用和维护管理子系统

在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和集成中,验证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管理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性能等四方面,它主要是由设计确认模块、安装确认模块、运行确认模块及性能确认模块等几部分对这四方面进行管理的。制药设备如果要通过GMP进行验证、评估工作,就需要依靠验证管理子系统。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子系统也是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该子系统主要是通过使用准备模块、设备清洁模块、设备维护模块和设备检查模块这几部分对设备的准备、清洁、拆检和维护工作进行管理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子系统能够为工作人员的操作、维修工作提供依据,确保设备能够时刻处于正常状态。

2.3 辅助管理子系统

辅助管理子系统是制药设备系统管理构架和集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该管理子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润滑管理子系统和故障管理子系统。对于润滑管理子系统而言,它主要是由润滑任务模块、组织岗位模块和润滑设计模块三部分构成的,这个子系统能够确保制药设备的良好运行,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人或环境和设备之间的污染。对于故障管理子系统而言,它主要是由设备故障信息模块、维修计划模块、工具管理模块、维修数据分析模块、维修决策模块、维修部门管理模块、维修人员管理模和维修工作管理模块等组成的。制药设备在进行rrA与FMEA分析时,主要是通过设备故障信息模块将这些分析后的数据进行储存的,方便以后制药设备的维修工作。维修性数据模式主要是通过维修数据分析模块进行详细分析的,并且所涉及到的维修参数一般都是从现有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提取的,方便维修决策模块的运行。在故障管理子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维修计划模块,维修决策模块能够结合维修计划模块中的维修优化模型进行工作。制药设备最初的保养、小修等都是通过维修决策模块进行管理的,而平时的设备保修和维修等工作都是依靠维修工作管理模块来完成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制药设备的管理系统对制药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控制好制药设备的运行状态,才能够提高药品的质量。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和集成是制药设备的关键,只有对管理系统的构架和集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确保制药的信息得到有效的管理,促进制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晓星,谭磊.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架与集成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6):111-112.

[2]欧小飞.建立制药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80-81.

管理构架 篇4

系统建成后通过功能的完善, 实现对水电信息的规范保存、资源共享、准确及时传递信息, 同时, 系统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性能, 实现对信息的计算、分类统计、查询、报表自动汇总等功能, 基本替代全部烦琐的重复工作, 极大减轻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消除手工作业可能存在的失误, 提高各种数据统计汇总的准确性。

1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及开发方法

1.1 采用分布式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过去集中式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多台计算机同时处理不同业务的需要, 满足不了数据链路多样化的要求, 所以水电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分布处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结构 (Distributed System) , 在铁路局设立服务器存放局级信息, 在供电段部设立独立的服务器存储段级数据, 便于数据独立存储, 分布处理。基于分布式计算机应用系统不但能满足不同数据业务的同时处理和数据链路多样化要求还具有系统部署灵活, 负载均衡的独特忧点。

1.2 采用多层体系结构 (N-tiers)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将客户/服务器模型扩展到三层 (3-Tiers) 。一般情况下也将三层及三层以上系统机构称为多层体系结构系统, 在传统的客户层和服务器层之间加入了一个应用服务器层 (Application Server) 简称中间层。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客户层程序所完成的功能归纳为数据表示 (Presentation) , 既显示客户信息、接收客户输入并进行有效性和一致性检查;服务器层程序主要提供数据服务 (Data Service) , 如向数据库插入数据、删除数据、提取数据、保证数据完整性等;应用服务器层程序则完成处理业务逻辑 (Business Logic) , 比如核对用户权限、增加用户订单等。在系统部署时这些层可以运行在一台物理主机上, 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主机上。

1.3 基于DCO M分布式组件技术的应用服务器层 (中间层)

DCOM即Dis tribute d Com pone nt, 是微软公司制订的分布式技术标准, DCOM为语言无关的组件对象模型。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我们使用了DCOM分布式组件技术, DCOM组件部署在中间层, 用来实现业务逻辑。整个业务逻辑则被封装在以下组件中:1) 数据访问组件 (管理数据连接、获取数据集、执行SOL语句等) ;2) 系统管理组件 (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 ;3) 登陆验证组件 (验证用户的合法性) ;4) 数据字典组件 (段级的所有数据字典项维护) ;5) 基本信息管理组件 (段-车间-工区维护组织结构信息, 线-站-所维护线路信息) ;6) 设备管理组件 (设备履历、设备异动、检修计划) ;7) 运营管理组件 (工区和所的运营管理) ;8) 多媒体管理组件 (图形图纸和文本文档的导入、浏览、视频的编辑和浏览) ;9) 调度管理组件 (故障管理、抢修预案、规程管理、计划提报、报表统计) 。

1.4 系统的其余软件、硬件构架和开发方法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一台IBMPCServer, 配置两个CPU, 1G字节RAM, 三个SCSI硬盘和10/100M自适应网卡;系统选用性能稳定著称的Windows 2003Server, 数据库平台考虑到铁路行业的具体要求和使用场合, 选用了Oracle9iFor Windows。在客户端开发时用了支持完善面向对象特性和编译速度最快的Delphi语言, 网页开发则运用了VisualStadio.Net, 结合NetFrame Work2.0力求达到最佳网页 (Web) 应用效果。

2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

2.1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调度管理中的应用

日计划管理 (停电/水申请书) :停电 (水) 日计划由工区 (电力/给水) 提交上报到供电车间 (上报时间间隔三天, 如工区在2010年12月29日上报2011年1月1日的日计划) , 供电车间技术人员可以对工区上报的计划进行维护 (如果在工区级网络通道中断等特殊情况下, 由于车间级模块中具备完整的计划录入功能, 所以车间管理人员也可以添加停电/水计划, 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 车间管理人员可以确定工区上报计划是否执行, 并批准或取消该计划。车间批准执行的日计划进入调度端由调度员填写具体停电/水时间, 并对实际作业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能通过计算机方便地按照需要统计计划的兑现情况。

由段调度车间 (技术科) 对全段的月计划进行审核, 并将批准后的月计划录入铁路施工运输平台 (TMIS系统) 中, 由路局机务处审核, 施工相关单位会签, 最后由运输处统一审批。

2.2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 (给水) 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在水电管理信息系统中, 运营管理的主要业务包括配电所和给水所、电力 (给水) 工区的交接班记录、巡视记录、测试记录、日常运行日志、缺陷管理、发电机资料、检修管理等。工区职工每天的日常工作通过录入系统构成各种数据, 经过车间审核保存至段级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为供电段相关职能科室提供了全面而详细的原始数据资料, 不但方便查询, 更有利于掌握设备状态, 调整工作安排, 缺陷 (故障) 处理和数据信息统计, 同时也为段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2.3 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春运设备监控和设备缺陷应急处理中的应用

这套水电管理信息系统在充分继承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基础上, 努力与电力远动监控系统复试端充分联接以实现数据的实时监视功能, 对管内每个变配电所和电力远动箱变的实时数据进行监控, 方便设备管理车间和班组根据数据情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特别在春运、暑运、防洪工作时期信息管理与设备遥测、遥信、遥视功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加强了设备管理单位对设备的实时监控, 出现非正常运行情况时第一时间作出应急措施, 确保特殊时期铁路运输工作的正常有序。

由于我段的电力运动系统正在大规模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所以对远动通道、网络结构、复试终端等都在不断建设和更新中, 信息系统与远动功能的联接也在不断建设中, 所以目前使用还不够流畅。这里举部分远动复视为图例。

3 总结

该套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试用, 使得各种供水电设备信息、生产信息能够较为及时、准确到达各级管理部门, 对供电段的权限使用者共享信息, 应急抢修、设备更新改造等提供及时准确信息, 为段领导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但整套系统功能在运行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部分流程还需要修订以便与各供电段实际工作情况更好的结合, 在信息系统和电力远动系统的联接上还待继续完善, 工区级系统还需要加强职工的业务操作水平, 确保信息系统能使用流畅熟练。系统在成都供电段的研发试运行过程中较为稳定可靠, 业务流程正确, 基本达到了课题任务的技术要求。

该水电管理信息系统由成都铁路局机务处、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供电段共同参与研发和调试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曙光.京津城际铁路运行调试技术,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2]孙学农, 张建华.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

[3]铁道部.铁路电力管理规则,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4]铁道部.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管理构架 篇5

一、医院传染病管理组织架构

二、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三、医院传染病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四、医院传染病管理科工作职责

五、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七、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八、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九、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十、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十一、检验、放射科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十二、检验、放射科检查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

十三、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十五、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十六、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

一、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架构

1、管理网络

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医院传染病管理科→科室传染病管理小组

2、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姚永春 副组长:唐万湘

成员:吴勇波、粟璇、吴妮浩、毛海博

3、医院传染病管理科挂靠防疫办公室,由姚永春负责传染病管理(疫情管理)的日常管理及具体工作的落实。

4、科室传染病管理小组

各科室传染病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传染病管理员组成,科室主任为组长。

二、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1.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每年不少于一次。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集会议。2.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各位委员必须参加会议,与会议议题相关的委员必须参加,其他委员因故不能到会的,需向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组长请假,不得无故缺席。3.总结上次工作,部署本次工作重点。

4.研究、讨论、分析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部署工作,制定措施。5.讨论有关重大事项。

三、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对全院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半年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

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工作。

3、制定疫情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疫情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5、对疫情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6、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处。

7、对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医院传染病管理科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4、在签收传染病疫情报卡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

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

7、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8、每月与病案室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9、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的疫情和报告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五、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3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六、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本中心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中心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手足口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中心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七、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中心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5、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

1、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习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具备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能力。

2、网络直报人员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录入直报系统;每月应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

3、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①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

②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Ⅰ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Ⅱ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Ⅲ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

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4、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5、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6、网络直报用户帐号的正式使用密码,一般应在8位以上,并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每月至少更改一次。网络直报人员未经上级系统管理员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网络直报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并避免在公共场所公开使用网络直报系统。

7、按时参加辖区疾控中心召开的疫情例会制度。

8、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有关法规信息和知识。

9、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由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八、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九、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

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

4、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2次及时深入科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扩责令改正。

5、预防保健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给予处罚。

6、医务处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预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

十、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住院部医生对入院病例应认真填写出入院登记且各项内容填写完整。需报告的传染病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要真实、详细,同时将填写好的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要在出入院登记本的相应位置加盖“疫情已报”章。

2、定期核查出入院登记本,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给予补报和订正,订正后的传染病报告卡要及时上报防保科。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出入院登记本,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发生。

3、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防保科。

4、病人出院时,如果与入院诊断病名不符,需订正的传染病要及时填写订正传染病报告卡,并上报防保科。

5、要保管好出入院登记本,以备后查。

6、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如果漏报1例传染病,处罚当班医生人民币50元,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依法处理。

十一、检验、放射科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检验、放射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

2、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国家标准或超过正常值范围等,能够确定为传染病者,检测结果必须有专人保管。或者由检验科指派专人每日分两次将检测结果分送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者由检验科指定专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4、对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要用传染病登记本专门登记。

5、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卡片填好后报送预防保健科或由疫情管理人员收醛

6、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电话通知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预防保健科。

7、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的义务。

8、检查发现漏报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二、检验、检查登记管理及阳性结果反馈制度

1、检验、放射科所有检验业务均要进行登记,做到登记项目齐全、准确、书写清楚;检验登记率、登记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2、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送检医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检验结果、检查日期、检查人员签名等项目。

3、检出艾滋病、肝炎、菌痢、淋病、梅毒、结核等属传染病阳性结果的必须及时反馈给送检的医生,由医生签名备查;当检测出疑似霍乱弧菌、沙门氏菌等重点传染病阳性结果时,除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外还要将菌株按相关规定保存、转送到上级CDC作进一步确诊检验。

4、防保人员对检验科检查登记和反馈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发现存在问题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检验科应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5、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检验科的登记和反馈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不反馈结果、登记项目不齐全、漏登等情况,将严格按照《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处罚;违反法律法规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十三、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

1、门诊日志和登记本,包括门(急)诊、检验科、放射科等,对传染病病例,要详细记录就诊病人的基本情况,项目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必须注明家长姓名。初诊病人,注明“传染病卡已报”,复诊病人注明“复诊”字样,首诊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转传染科门诊或当地传染病医院。

2、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

3、预防保健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4、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转到本院的传染科或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系统。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医务处在院长的领导下要组织相关科室,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

4、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5、医院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进行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有权要求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采取医学措施时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报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6、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7、医院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并定期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9、发现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拒绝接诊病人的,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十五、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2、疫情管理员每日两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7、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8、每月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汇总,报医务处、业务院长。

9、遇到特殊情况时,报告业务院长协调解决。

十六、疫情报告卡片工作流程

1、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到相关科室收集传染病卡片

2、审核卡片的完整性、准确性

3、登记传染病卡片

4、录入卡片,进行网络直报

5、定期查重卡片及时订正卡片

故事构架之前的习作 篇6

一直觉得文学系的学生个个都是写字好手,上学的时候总会有文学系的师兄师姐揉着黑眼圈诉苦:“老师这周要我们赶完两个剧本!”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同情。

本次看吧介绍的四部影片出自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学生之手,学校尽可能让同学们在校期间体验各种影像制作方法,从过程中体验更多剧作之外的生活。除了戏剧化的编剧之外,学校还让学生们尝试着拿起DV拍摄纪录片。这些也是DV所带来的便捷。

然而,便捷所带来的随意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还是如何制作自己的影片。

庄宇新老师说的一句话最实在:“想做,那就尽力去做吧!”

专家介绍:

张献民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作品:

《巫山云雨》,1994,故事片,演员。

《电影摄影入门》,1997,书,译者。

《家在北京》,2000,纪录片,导演。

《中国日志》,2002,纪录片,导演。

《一个人的影像》,2003,书,作者。

《汉字》,2003,纪录片,导演。

《看不见的影像》,2004,书,作者。

《颐和园》,2004,故事片,演员。

《举自尘土》,2005,故事片,监制,演员。

庄宇新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电影理论》《影片分析》《电视剧写作》等。

曾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1999年赴香港浸会大学访问交流。

多年来曾作为编剧和制片人、发行人活跃于中国的电视剧界。主要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电视台播出的达一百集以上。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构架 篇7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人性化管理,发展研究

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式, 相对于其它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 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 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所谓人性管理就是基于科学的人性化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性是文化管理运作和实践的核心。与流行在西方理性主义的物本管理方式相对而言, 它注重对人进行深切的关注, 通过竞争和激励机制, 达到完美人的意志和品格, 提高人的智力, 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束缚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同时使图书馆自身也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

人性化管理抛弃了传统的管理理念把人视为经营的手段, 人仅仅是机械的延伸, 研究人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确立了以人为中心, 把人及其自我实现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 它的至高境界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和积极发展的组织氛围和团队共同愿望, 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 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潜力的外化, 即创新发展和自我实现, 实现"人是管理的目的"的崇高理想。

1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

1.1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它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土地、资本及其它硬件的数量, 而是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及利用。图书馆其工作重点也相应地由文献资源的收藏转到了注重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和利用上, 而只有作为文献资源和读者之间桥梁和纽带的图书馆员才能胜任此工作。

1.2 图书馆工作公益性、多样性、学术性的特点决定了图书馆要实行人性化管理

首先, 图书馆人员处于从属地位, 所以物质的激励作用不会太大, 关键还是要强调精神力量。其次, 图书馆业务较为分散, 有简单工作, 亦有学术性工作,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难以用数量来界定, 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第三, 图书馆工作人员中, 知识分子占较大比例, 自尊性强, 精神要求较高, 调动其积极性只靠严明纪律和监督是难以完全奏效的。

1.3 图书馆工作中人才的培养得不到重视

图书馆工作人员接受更高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名额较少, 这也给图书馆员一种自卑感和一种错觉, 觉得领导不重视自己的工作, 所以在工作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此情况下, 作为人的工作尤为显得重要。

2 图书馆管理的人性化空间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科学人生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它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管理文化发展的新理念, 从而使图书馆学的管理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

2.1 情感化管理

情感化管理就是注重人的内心世界, 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特征去进行管理, 核心内容是激发馆员的积极性, 消除馆员的消极情感。管理文化的专家认为, 在作情感管理时, 要经常激励人们去成功, 作为一个馆领导, 应该意识到人人需要表扬, 而且必须诚心诚意地去表扬自己的员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这种机会, 使内心的成就感得到应有的满足。

2.2 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要让每个馆员来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决策过程, 馆领导在作出涉及部属的决定时, 如果不让部主任以外的其它人来参与, 就会损伤他们的自尊性, 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如果你能让其他人参与决策, 即听取所有馆员的意见。那非但不会挫伤他们的自尊性, 反而会提高他们的士气, 被征求意见的人越多, 他们的士气就会越高。如果馆员感到自己对与己有关的事没有出一份力, 就会觉得自己被别人瞧不起, 由别人摆布, 要真正做到管理的民主化, 必须建立一种图书馆馆长和馆员的关联机制, 使图书馆的利益和每个馆员的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3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可以说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其大意是馆员根据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自主制定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 即"自己管理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和图书馆的统一目标结合起来, 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图书馆事业作出贡献。自我管理可以分为"信任型"管理和"弹性工作时间制"两种方式。它是以馆员的良好素质为基础的, 馆领导不单凭职务权力和形式上的尊严去领导馆员, 而且还让馆员自己制定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目标、计划。管理自己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 只有尊重每一位馆员及他们的价值和贡献,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2.4 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 它通过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 使馆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一人性化管理形式, 是行为科学的发展和继续。文化管理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状与历史, 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全面地显示出来。文化是由一定的集体共享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的, 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模式的整合。

现代人性化管理已经化为一种柔性管理, 越来越引起管理专家的重视, 而图书馆的柔性管理, 强调感情投资、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 它强调组织的柔性化、战略决策柔性化、读者服务柔性化, 利用高科技管理、视觉积极管理、颜色的情感管理及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3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培植满足人性发展的土壤

进入21世纪图书馆与馆员的关系要从"屋顶", 走向土壤。20世纪我们用的是"屋顶学说", 进入21世纪图书馆已渐趋变成馆员的土壤。所有的馆员在这片土地上自然成长, 接受风吹雨打, 这就是土壤学说。这种土壤学说符合人性中的高层次需要, 它培植了满足人性发展的土壤。所谓的"发展", 指的是天赋、能力、创造力和智慧的不断增强、提高和发挥, 使越来越多的人性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马斯洛夫认为: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 人类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 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讲, 这与一粒树种籽迫切地希望长成树是相同的, 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土壤, 图书馆应采取的措施有:

3.1 稳定人力资源队伍, 首先要留住人才, 人才留不住, 会给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带来损失

留住人才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利益留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馆员劳动力的价值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着馆员的事业成效。二是环境留人, 图书馆内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馆员的满意度, 其中包括上下沟通和尊重馆员的劳动成果。

3.2建立激发馆员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这不但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创造鼓励馆员开拓创新精神的宽松环境和自由探索的氛围, 建立正确的评价激励机制, 重奖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

3.3让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妥善地配置人力, 做到人尽其才, 将每个馆员的长处得到最佳的发挥, 在做好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岗位特点和馆员素质特点有机地结合进来, 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要给馆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调动其工作热情, 最主要的是尊重馆员, 把馆员当作图书馆真正的主人。

3.4 培养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引际馆员的价值取向

在重视馆员的价值取向、团队精神、道德信念等文化氛围的引导, 以有利于馆员工作激情的生成, 图书馆应有自己的馆文化的建设。图书馆文化氛围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 主要包括表面的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及体制文化, 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对馆员的行为表现起着整合、导向、凝聚和规范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精神文化, 它是馆员基本观念的综合体现, 对馆员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的熏陶和团队精神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5 实施权变领导

组织的领导与管理是否有效,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任务是否明确与适度及领导者的职权是否具有足够的权威这三要素组成, 馆员之间必定在技能、知识、经验及态度、价值取向、信息、意志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既可以成为图书馆开拓创新、努力争先、相互取长补短的主要动力, 也可以成为图书馆内部产生冲突和分歧的主要来源。实施权变领导, 抓住人性本质这个关键, 再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 因地制宜地理顺各种关系, 在尊重馆员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因势利导, 则有益于调节人际关系的各种因素。

4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系统设计

4.1 图书馆服务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是指图书馆在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即以满足人的需求, 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 体现人文关怀为图书馆服务宗旨。

尊重读者, 维护读者的尊严。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 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 其中被尊重的需要是人最基本的四种需要之一。尊重有四层含义:一是图书馆要自尊自重, 不能瞧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只有充分尊重自己, 才能赢得读者的尊重;二是尊重读者的人格。馆员上岗时要衣帽整齐, 举止得体, 言语文明, 做到读者有问必答;三是操作规范, 态度和蔼, 四是耐心解释, 坚持原则。对于违规读者, 也要维护其尊严, 不搜身, 不嘲讽。

相信读者, 切勿无端猜疑读者。为了实现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要努力营造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的环境。信任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馆员要相信自己, 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服务质量要充满信心;二是要相信读者, 对读者不要无端猜疑。三是在读者面前要讲信用, 言必行, 行必果, 说话算数, 信守承诺。只有在信任读者的基础上, 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

主动亲近读者, 加强沟通。馆员对读者的管理, 就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管理。与人相处, 莫过于达到至善至美的沟通, 决不能一味地给人以冷面, 不主动上前接待, 读者不问我就不理, 这样会形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对于所有读者, 馆员均要采取"察言观色", 从其衣着、气质、神色初步判断其属于何种目的及层次的读者, 初步意识到该为他提供什么种类的服务。然后"进入主题", 在为其服务过程中, 不间断地有意识地询问其需求意向, 了解其喜好什么样的书, 喜欢何种服务模式和内容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

合理的交际手段。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会遇到许多意外事情。面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读者, 会碰到许多棘手的问题, 随时要准备处理一些无理的读者要求, 这时要求馆员掌握一定的交际技巧, 以求达到完善的服务效果。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馆员尤其需要具备相当的说话艺术, 培养幽默感。

开展助残服务。图书馆员对那些残疾读者更要认真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心理和阅读需求, 及时提供咨询, 引导以及行动上的帮助, 要保护他们的隐私权及害怕心理。

4.2 图书馆人性化环境设计

所谓图书馆的人性化环境, 主要指有利于图书馆员的自我发展, 有利于图书馆员为读者进行快速准确的文献信息传递, 有利于对读者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图书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自动化环境的总称。

自然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建筑设置应充分方便四面八方的读者, 同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和艺术化设计给人以美的享受, 周边环境要考虑美化和绿化设计以适应读者进行学术交流、休闲娱乐、读书学习的需要。室内环境应该充分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包括灯光、冷暖、色彩、声音、空气流通等都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人文环境设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都应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人文环境是图书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具备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激起读者美好的读书欲望, 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及务实的学风;二是拉近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 使读者一进图书馆便能找到亲近感和归属感;三是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 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方波斯湾.中美两国图书馆人事管理之比较.图书馆学、信息学、资料工作, 2001.9.

[2]罗曼, 何雪樱.阮岗纳赞图书馆学思想新探险.图书情报工作, 2003.1.

[3]牛雪筠, 等.人性管理与激励管理的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 1999.9.

[4]张建伟.现代管理的人性化趋势.企业改革与管理体制, 1999.10.

管理构架 篇8

一、传统终端管理存在弊端

终端管理在网络与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是必不可少的,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管理的角度考虑,终端管理都有其必要性。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面对用户终端管理的迫切需求,大连中支先后推广了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非法外联系统、Landesk补丁分发系统、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等。服务器好管,台式机不好管,这是很多系统管理员的共识。因为与数据中心内集中管理的服务器相比,台式机等终端设备的数量更多,位置更为分散。并且终端用户的IT技能参差不齐,很多人不但不能独立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有些人甚至还会自己制造出各种问题,把自己的终端设备弄得一团糟。IT部门的运维人员,几乎每天要对不同的终端进行安装、补丁修复、应用管理,整个过程耗时费力。传统终端安装复杂,管理繁琐已经成为基层科技部门多年未解决的结症之一。

操作系统本身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使得传统终端管理系统搭建在一个不坚实的基础上,基础薄弱就会有大厦将倾的危险。操作系统平台的安全和稳定性问题,靠终端管理系统的修修补补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对安全管理的需求。

一方面,在传统IT架构中,由于应用的不断增加使硬件设备越来越多,日益复杂和分散的网络环境对网络和系统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系统越来越复杂,导致基层行技术运维人员无法轻松、及时地应对业务变化。数据在终端之间以及终端与服务器间的大范围交互,更增加了数据被窃取和截获的风险。在不断升级和扩充IT基础架构的同时,管理难度正成为制约基层行信息安全管理的障碍。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业务应用和越来越多的安全解决方案的实施,无形中也造成了管理成本的增加。基层行要积极探求一种更完善的IT架构,以有效应对IT基础架构管理日益精细化、服务器利用率低下、应用发布不及时、IT运维管理复杂化等难题。

二、虚拟终端管理的技术特点及优势

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完全摆脱了传统终端管理软件基于操作系统应用管理的模式,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实现动态的应用交付。将服务和应用集中于服务器端,不需要改变原有网络结构,只需部署和配置服务器,客户端便可通过网络得到自己的虚拟桌面,并抓取自己所需的服务。完全避免了传统IT架构下终端管理软件部署和运维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可以集中部署、统一管理,而且支持个性化设置。从安全角度讲,集中的管理也避免了传统分散、庞大的终端管理体系中,因少数终端脱离管理而使整个网络的安全出现短板的情况。

虚拟终端管理系统是基于虚拟化和云计算理念成长起来的终端管理方法,它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终端管理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剥离了计算机终端软件与硬件之间的联系,将系统和服务集中在服务器端,这使得网络管理人员不必再将维护的重点放在分散的个人终端上,只要维护和加固服务器端便可以实现全网络终端的便捷和高安全。终端用户也可以从选择和安装各种安全软件、补丁升级、病毒库升级等繁杂的个人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且虚拟化和集中化的应用方式也可以使用户终端从根本上避免系统瘫痪、软件冲突及错误操作等多层面的问题。

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终端管理软件,集中化和虚拟化的特点不仅大大增强内部系统及网络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网络运维的复杂程度和运维成本。在终端管理方面,虚拟化的终端管理平台将是目前终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然,虚拟终端管理系统目前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办公网络里,对于家用个人计算机终端,使用传统的管理系统则更加适合。这是因为集中办公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办公网更强调集中化和统一管理。同时,办公网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也是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发挥其性能的必要条件。办公网的这些特点让虚拟终端管理系统集中化管理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另外,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始终将用户体验放在产品设计的重要位置,它具有良好的个性化界面,并完全保持传统终端的操作模式,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便可轻松融入到虚拟化平台之中。

虚拟终端管理实际上是终端服务集中化的一种思路,这种新的思路将分布式的终端模式集中化,即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虚拟化。虚拟化的优势在于提高系统内部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高可靠性保证业务连续性,并且能降低运维及软硬件成本。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利用虚拟化平台搭建出一个安全、高效并易于管理的系统平台。它更贴近目前网络和基层行的需求,从安全、管理和成本等多方面为基层行提供良好的服务。

三、虚拟终端管理的技术实现

虚拟终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虚拟管理平台,为网络中所有终端提供虚拟的系统镜像,将终端的物理硬件与操作系统分离,在此虚拟基础架构上,操作系统的安全以及系统、应用配置完全交给服务器,由专业人员管理和加固的服务器安全将可得到很好的保障。操作系统的重启还原功能更是从根本解决了终端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以终端系统管理为中心,从虚拟安全、桌面管理、行为控制等多个角度构建完整的终端系统管理体系,避免终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并全面贯彻落实终端管理策略。

虚拟终端管理系统安装部署简单方便,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好服务器端程序,建立用户定制的操作系统镜像文件,并在工作机上做极少量的配置即可。通常在一个带有100台工作机的千兆网络中,只需要三个小时就可以全部安装完毕。通过服务器的统一策略配置,就可以实现对全网所有终端工作机的集中管理。系统支持各种网络环境,兼容原有终端工作站,可针对不同的工作部门、工种类型、工作需要指定专用的虚拟操作系统。在驱动层全面实现对ARP病毒、流量异常、USB等外设接口的控制,采用最新的恶意网站动态防护技术,无需对客户端升级即可避免恶意网站的侵害。支持域环境,终端可直接登录到指定的域中,根据用户的需要,将个人数据加密存储在服务器上,在任意终端上可以随时调用。基于强大的虚拟化技术,虚拟终端管理系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病毒感染、软件冲突、系统崩溃、补丁升级和流量异常等终端问题,保持业务的可持续性,让终端管理更便捷。虚拟终端管理系统的设计在从用户体验这一关键角度出发,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保证用户有安全可靠、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也实现便捷的管理和良好的成本控制。

管理构架 篇9

近年来, 我国开始大力倡导税收征收管理中引入风险控制理念, 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在《2002一2006年中国税收征收管理战略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引进风险意识可以使各级税务机关更加深刻地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认识自身工作的本质及其规律, 防范征管风险的举措又可以是使税收征管工作获得更多的主动性”的重要思想, 许多地方的税务系统召开过针对性的研讨会或座谈会, 学术界也开始关注相应命题的研究。不少省市已经逐步将风险管理运用于征管实践, 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江苏省国税局通过转变管理职能, 完善管理体制, 健全工作机制, 确立省、市、县局在风险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使各级管理层人员全面融入全省税收风险的大流程格局, 直接承担分析识别、风险排序和重要复杂事项的风险应对等工作, 把管理层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成为全省加强税源管理的生力军。

深圳市国税局在2006年启动了非正常户预警项目, 探索利用数据分析进行预警和风险管理的方法, 实现提前预警, 将监控前移, 达到事前防范的目的。内蒙古兴安盟国税局全面引入风险管理理念, 将税收风险分类为税收征管风险、行政管理风险、思想道德风险, 并基于税收工作的实质和规律, 将各种风险有机组合在一起, 形成全面税收风险管理体系。这些成果表明, 风险管理的理念和一些技术方法等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征管实践中。

然而, 税收征收管理风险控制在我国目前只是初步探索阶段, 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性地构架, 以适应新时期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

二、进一步优化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环境

(一) 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加速税收基本法的立法进程, 明晰税收权利义务的基本关系问题;提高税收实体法的立法质量, 避免晦涩和含糊语句的出现, 减少税收法律漏空, 力争做到“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尽快出台适合新时期税收征管工作的税收程序法, 加强可操作性和制度严密性。

(二)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在税收制度方面, 深入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改革, 兼顾效率和公平, 填补税制设计上的漏洞。在征管制度方面, 加强税源监控是当务之急, 同时也要注意修正分税制造成的制度上的缺陷, 提高专业化分工的工作效率, 健全高质量的税务稽查机制。在监督奖惩制度方面, 应当扩大监督范围、加强各方监督力度, 落实惩罚措施, 构建奖励机制。

(三) 加强税收人员队伍建设

开展深入、持久、广泛的税务干部教育培训, 培养他们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同时, 在人才引进方面下功夫, 力争引进相关专业化人才, 优化税务队伍的人才构成。

(四) 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推广口径一致的数据处理软件, 假期税收征管系统的操作安全性和抵抗网络等危险因素的能力, 开发功能更强大的具有采集、筛选和处理、存储功能与一体的职能税收管理系统, 为税收征管提供便利。

(五) 净化税收征管人文环境

在倡导法制化社会的大背景中,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社会公众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认同和协助程度, 遏制腐败和官场霸权等等社会不良风气, 为税收征管风险的控制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三、我国税收征收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构架

(一) 确定税收征管风险控制目标

1. 确定征管风险控制潜在损失目标

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潜在损失目标就是在税收征管风险事故发生之前, 税务机关通过实施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活动, 达到的征管风险控制目标, 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税收征管风险机制, 培养税务系统内自上而下的风险意识, 提高抵御税收征管风险的综合能力, 以最小成本预防潜在风险损失, 依法正确履行税收的征收管理职责。

2. 确定征管风险控制实际损失目标

税收征管风险控制实际损失目标是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后达到的风险控制目标。它包括以下内容:相关税务当局尽快控制住局面, 迅速检查调整征管方法和策略, 追踪税收流失去向, 维持接下来的税收征管工作正常健康进行;积极应对争议和纠纷, 维护政府和税务机关的良好形象, 承担社会责任。在遭受风险损失后, 税务机关还要尽量避免将损失转嫁给其他纳税人、第三方当事人或者社会公众, 不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纳税人的微观经济活动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 识别税收征管风险

要对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就需要对纳税人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搜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在识别风险过程中, 要注意周边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否存在税务机关不能接受或不希望出现的税收征管风险、哪些税收征管风险可以得到控制等。

(三) 测量税收征管风险

1. 测量征管风险的频率

税收征管风险发生的频率可以用来表示税收征管风险某一方面的严重性, 在记录在案的税收征管风险列表中, 统计一个时期, 如一个季度、半年度或者一年度内发生税收征管风险的次数, 划分高频率、中频率、低频率的不同类别, 供下一时期的税收征管风险等级评定使用。同时, 也要考虑到目标期间税收征管工作的重心和特点, 有无区别于历史同期, 如果有所区别, 也应当将这种差异考虑进来。

2. 测量税收征管风险的损失额

测量税收征管风险的损失额度, 也是评估风险损失程度的重要一环,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定最大可能损失和最大可信损失。

3. 税收征管风险等级评定

根据税收征管风险发生频率的高低和损失额的大小, 依次划分出频率高、中、低三等。税收征管风险由高到底大致分为一到五级, 那些风险频率高、损失额大的风险就定义为一级风险, 相反, 风险发生频率低、损失额小的风险就是五级风险。应当注意的是, 风险发生频率高但损失额小, 或者频率低但损失额大的风险事项, 到底属于风险等级中的那一级, 应当进一步甄别对待, 一般应当界定二级或者三级。同时必须明确的是, 税收征管风险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其评级依据也不仅限于频率和损失额这两个标准。

(四) 制定征管风险控制方案

1. 规避税收征管风险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 要想做到避免税收征管风险, 只能不实施税收征管活动, 因为只要有征收管理行为就会有可能存在征收不当、管理不当的执法行为, 引发征管风险。然而, 税收具有强制性, 而由于利益关系、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 如果没有税收征收管理, 纳税义务人就不能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所以, 税收征收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完全规避风险而采取征管不作为的方式, 是不可行的。

2. 保留税收征管风险

所谓保留税收征管风险是税务系统内部负责风险管理的人员在经过正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级后, 有目的、有计划地保留目前的税收征管风险水平, 并积极采取措施, 保证税收征管风险不至扩大或加重。税务机关应当将这个问题就保留下来。同时, 应该在全系统内部加强办税人员的业务培训, 吸取教训, 避免类似事情再度发生。

3. 控制征管风险损失

控制税收征管风险的损失, 是实施税收征管风险管理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所以, 应当在风险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损失的发生, 在意识到风险事故进行中或者已经发生风险事故后, 要尽量采取预防风险, 减少风险, 转移税收、征管风险和利用税收征管风险等各行有效手段。减少损失的程度。

(五) 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方案

在实施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方案时, 需要做到有计划的稳步推进, 有效配置使用资源。方案的实施需要融合多角度的意见, 保证税收征管实施方案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明晰责任人, 领导负责制是保证税收征管效果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首先,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等行政相对人之间要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 使得纳税人对政策有所了解, 更重要的是使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实时更新。其次, 税务系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尽量做到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可以实现风险信息的共享, 上传下达的信息渠道也应当保持畅通。再次, 第三方信息披露也应当在风险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银行、电力、邮政、交通等部门要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妥善保存, 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活动。

(六) 评价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效果

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 效果评价位于单一循环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因此也具有了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如果实施风险控制的效果评价不理想, 就应当及时调整税收征管风险控制的目标、风险分析和等级评定, 风险控制方案以及实施措施, 以使得税收征管风险控制体系日趋完善。

最常用的效果评价方法莫过于成本———收益分析法, 如果成本小于收益, 税收征管风险控制方案则有可能是成功的;反之, 则必定是失败的。目标对比法也是十分简单易行的效果评价方法。由于在事先已经设定了税收征管风险控制的目标, 在对最终效果进行评估的时候, 可以参照目标, 看看该风险控制流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如果达到或者优于目标, 则控制方案是成功的。

管理构架 篇10

关键词:办公室,档案管理,创新,人才,信息技术

一、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 规范、灵活的统一原则。众所周知, 事业单位的工作制度是完全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制定与执行的, 这也说明, 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必须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与标准化。

(二) 职责和权益兼顾的原则。在制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要首先明确工作职责与范围。针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必须首先明白和清楚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适当对档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指导和检查等。

二、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 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部分办公室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中, 对于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对于行政工作来说, 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上过于放松。这种思想意识上的不重视, 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缺乏足够的支持和监管, 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二, 档案管理的条件十分有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并且是一个规模较大、耗时较长的长期性工作, 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需求较高, 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 需要一个完备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和保障。但是, 部分办公室的档案管理条件较为有限, 相关投入不足, 不具备完善的档案管理条件, 档案管理过程较为混乱, 经常出现档案资料的损坏和丢失, 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足。办公室的档案管理工作囊括了多方面的内容, 其对于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一部分基层办公室档案管理队伍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 现有任职工作人员部分从其他科室或部门抽调任职, 或是未经正规业务技能培训, 对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不熟悉, 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有限, 并且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是身兼多职, 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保障。

三、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一) 提高对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办公室管理者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予以正确的认识,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进行持续的满足和配合。只有从思想意识角度,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 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保障。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有关管理领导要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地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学习, 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 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主动、高效。

(二) 自觉完善相关档案信息监管制度体系。快速制定实施全新样式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尽快搭建起良性的档案管理运行机制, 可以说是提升现代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作为档案管理机构上级领导人员, 需要对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修订, 确保及时在日常档案管理实践中产生预设的制度约束和政策导向能效。对于办公室来讲, 想要完善档案管理对应工作内容, 就必须尽快实施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 指导内部工作人员依靠职称评定、业务绩效综合考核、表彰奖励、责任追究等途径, 时刻激活干部职工日常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创造特性。

(三)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档案管理队伍来执行和落实。针对当前办公室内部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 办公室内部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学习活动, 提高在岗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并且通过交流, 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学习意识, 更好地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 对于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技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从而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更加有效地应对新时期单调的管理工作的挑战。

(四) 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一是夯实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物资基础。根据新媒体技术下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新要求, 着力完善改进和优化各种设备, 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同时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及软件系统建设, 进行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升级优化, 增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系统支持。二是注重网络查询优势。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的网络平台建设, 构建权威的、互动的、便民的专业化数字档案馆, 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用户查询所需要的档案信息, 以此让人们感受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带来的方便, 提升档案工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三是发挥网络宣传优势。通过网站、手机等媒介, 利用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新媒体, 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系列宣传, 如可以宣传档案工作动态、进展、成果, 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档案工作的意义、作用, 提升档案管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开展系列互动活动,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让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四、结语

综上, 我国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 很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下, 办公室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和改进, 对于既有问题针对性地解决, 更好地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能充分进行发挥, 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亮, 陈玲玲.事业单位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创新性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 (23) .

如何构架智慧网络(下) 篇11

要成功地构架未来的智慧网络,以实现“智慧地球”的目标,三个方面的思考必不可少。在上期文章中,我们详细探讨了如何建立网络的闭环反馈系统,提升其智能处理能力。

而网络的智能处理能力要有更大的提升,则需要建立自学习机制。

佛教的唯识理论认为,人都具有对世界完全理解和融入的能力,被称做“第八识”或“阿赖耶识”,通俗一点说,就是“人人都有佛性”。但“第八识”居住在人体内,就会受到人体认知能力的束缚,比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却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也不具备x光和超声波那样的透视能力。为了能够理解这个信息输入不完全的世界,我们就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认知模式,佛教里叫做“第七识”或者“末那识”。例如,在视觉领域,我们看到了一张桌子的三个边,就可以判定另一个边的位置,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已经存储了桌子的“模式”,并可依据这个“模式”做出推断,即使桌子另一个边是被完全挡住的,我们也可以确定它的存在。这里面的核心是模式的建立,而模式只能在和环境的互动中建立,即佛教说的“对境”。

一个著名的案例可以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有一个婴儿在出生时眼睛受到感染,被纱布包了起来,二十天之后,当感染被治愈,纱布拿开之后,虽然婴儿的身体器官一切正常,他的眼睛却瞎了。医学上认为,这就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及时受到外界光线的刺激,没能及时建立视觉模式,因而当纱布拿开,光线照射到他眼睛里时,他的眼睛已经没有了反应。

我在介绍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的文章中约略提到,智慧其实是建立模式和基于现有输入识别模式的过程,其实就是佛教里提到的人的“第七识”的建立过程,我们在网络分析中对模式的建立越成功,网络就越有智慧。值得一提的是,最终形成智慧所需要建立的模式往往并不只有一层,比如我们通过视觉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就经历了四层的模式识别体系,每一层所建立的模式也不尽相同。现在有很多人搞数据视觉化(DataVisualization),就是希望借着为数据进行模式分析以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但结果大多不成功,就是因为只建立了只有一层的模式分析体系。

另外,必须要有主导的应用,才能顺利建立起智慧网络体系。

云计算的主要倡导者,《IT不再重要》(英文名称为THE BIG SWITCH:Rewiring the World,from Edison t0 Google,似可直译为《大转折:重新连通世界,从爱迪生到谷歌》)一书的作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认为,有云计算支持的智能网络的使用相当于100多年前曾为爱迪生工作过的塞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所推广的由电厂集中供电的电网的使用。而在这一进程中,家庭照明和工厂自动化机械用电成了主要的驱动因素。在智慧网络的建设中,大众广泛需要的应用也必然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手机游戏、手机阅读等充满吸引力的娱乐应用,以及手机导航、小额支付等必要的日常应用。

管理构架 篇12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素质教育,重视质量工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文科类的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也象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大多数经济管理实验室采用计算机网络加软件的模式来构建实验平台,为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本文就我们在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实际建设过程中网络构架及安全策略方面的一些方法与大家探讨。

2 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特点

经济管理学科的文科性性质,决定了经济管理实验室主要是由计算机设备构成,配上各学科软件以及网络平台支撑。

经济管理实验室主要由计算机构成。经济管理涉及金融、贸易、管理、财会、物流、电子商务等学科,经济管理类实验主要是基于计算机的模拟实验、验证实验、综合性实验。当然一些专业性的实验还需要例如物流设备、网络硬件等专业设备。

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重点在于软件的配置、使用、管理。经济管理软件分单机版和服务器版,综合性的大型实验软件基本上都是服务器版。服务器版又分为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C/S(客户端/服务器)两种类型。实验软件的正常运行需要做好服务器及客户机的安全管理。

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开放性。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动手能力以及最大限度的利用实验室资源,就要求实验室开放,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学习和探索。实验软件的运行以及经济资讯的查询,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撑。

3 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网络构架

经济管理实验室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与发展,各个学校从实验环境和实验内容上都到了长足进步,特别是网络的运用,给实验手段和方式带来了便利。先进的网络技术是实验室开放的支撑。

以我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例,随着实验室的不断扩大,分布于两幢大楼,三个层面,网络覆盖面非常大,原有网络设备老旧,网络环境复杂。我们对两幢大楼之间直拉了一根光纤连接,采用了先进的、成熟的网络主流技术、更好的网络结构,改变多厂商设备共存的局面,实现全网统一H3C,便于网络设备管理以及后期维护。形成了三层网络,核心交换机配置可以简化,将各个区域的VLAN下沉到汇聚上,形成核心→汇聚→接入三层之间的传输网络构架。实验室客户端设备采用固定内网地址、用路有器转换外网。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4 实验室网络病毒防范安全策略

网络的安全防范是网络正常运行的保证。集线器(Hub)和交换机(Switch)的工作原理和网络中坏设备,网络病毒,如冲击波、震荡波、ARP等病毒,一旦工作站中毒后,就会立即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网络病毒的传播,会损耗大量的网络带宽,引起网络堵塞,产生网络风暴。通过VLAN的划分以及网络安全策略,确保实验室网络的安全。

(1)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传统以太网是一个广播型网络,网络中所有主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处在一个广播域中,交换机根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按照转发表进行转发,但在收到广播报文或未知单播报文时,会向报文入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转发。这将使网络中的主机收到大量并非以自身为目的的报文,浪费大量宽带资源,使网速变慢。选用具备虚拟局域网(VLAN)功能的交换机,对实验室网络进行Vlan划分,缩小广播域。我们把旭日楼103、104两个机房划分为一个VLAN,中心大楼三南的二楼与五楼分别划分VLAN。这样解决了当初全二层网络结构,降低了网络广播风暴。有效的把广播风暴限制在小型区域范围,从而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2)建立服务器群集中管理,网络通讯口安装瑞星防毒墙RSW-1200。我们把所有的服务器集中放置,集中管理,定期维护。利用瑞星防毒墙RSW-1200对于服务器群的病毒防御策略进行部署,使服务器群免受来自Internet网络的病毒侵害。

(3)IP地址绑定。利用汇聚交换机H3C E126A把服务器MAC地址和IP地址与端口绑定策略,使服务器群免受ARP攻击的干扰。

(4)利用出口综合管理防火墙M510 0-A C-P,对整个实验室的网络通讯进行策略配置,提高全网使用效率。

(5)所有实验室的客户机安装杀毒软件和防木马软件,全部使用保护卡管理。

5 结语

东华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网络改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安全有效的的网络管理策略,为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满足了学生对开放实验的需求,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稳定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黄庆和等.略论实验室网络中网络风暴的产生及应对之策[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7(4):58-60.

[2]庄晓燕等.影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因素[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09.12,7(6):131-134.

[3]许娜.经济管理实验室服务器虚拟化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8):166-167

[4]肖军弼等.VLAN技术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3(1):42-46.

[5]阮思花等.开放性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技术[J].福建电脑,2006(3):190-191.

[6]刘友军等.实验室网络设计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27(6):81-83.

上一篇: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下一篇:末梢血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