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制度(精选12篇)
民事责任制度 篇1
1 公司环境民事责任概述
公司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公司因不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或排污行为破坏或可能破坏环境资源, 从而侵害他人环境权益、财产或人身权益所应该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是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环境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公司环境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环境法律责任体系的完善, 也将直接决定着环境立法目的的实现程度以及环境权益的受保护程度。
2 我国公司环境民事责任立法中的缺失
(1) 我国法律关于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还存在一定冲突, 冲突的焦点在于“行为的违法性”是否作为构成环境民事责任的必备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以下简称《民法通则》) 第124条的规定, 环境污染侵权须以“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为前提, 而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 有责任排除危害, 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从该条规定来看, 只要造成环境污染而使其他单位或个人受到侵害就应该负赔偿责任。《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也都有类似规定, 即环境污染侵权不以环境违法为前提。
(2) 因果关系的认定对于确定环境民事责任是否成立、确定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对于受害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环境权益的保护也甚为关键。在环境侵权方面, 由于现实中一因多果、一因一果、多因多果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果关系的认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观判断过程, 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因此需要在立法中加以明确规定, 可是在我国既无相关的法律规定, 也无相关的司法解释。关于环境侵权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 我国也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第3款作出了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 被告否认的, 由被告负责举证”。民事立法中却没有规定。
(3) 在环境侵权赔偿范围方面, 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各环境保护单行法对于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只作了原则性规定, 对具体损害赔偿范围没有作出规定, 可操作性不强。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 有责任排除危害, 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目前, 我国对环境侵权受害人的赔偿是按照《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进行的。该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 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伤残者生活补助费用;造成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但是关于受害人治疗期间的护理费、营养费、住院治疗的交通费、住宿费、残疾者的生活自助具费及其抚养的人的必需的生活费等却没有明确规定。其二, 环境侵权对健康状况、生活条件以及精神状况都产生较大影响, 有时给受害人带来的精神痛苦甚至不亚于对其身体的伤害, 这种影响仅仅依靠排除侵害的方式是难以消除的, 通过损害赔偿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和精神上的抚慰比较适合, 但目前我国民法对此类精神损害赔偿没有规定,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遗憾。
(4) 环境民事法责任的承担方式方面, 其一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保障制度尚未建立, 如国外行之有效的企业互助基金制度、寄存担保基金制度、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在我国立法上还是一片空白。其二是关于环境共同侵权中责任的承担问题, 我国民法的规定过于简单, 《民法通则》仅仅规定了共同侵权行为人应负连带赔偿责任, 但是关于如何确定各行为人的责任范围尚无明文规定, 其他环境立法对此也没有涉及, 导致了实践中的一些执行困难的出现。
3 我国公司环境民事责任立法的完善
首先, 关于公司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是否以环境违法为前提, 本文认为完全可以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加以解决, 也就是说, 《环境保护法》等环境立法作为特别法优于《民法通则》, 因此公司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不以环境违法前提。在将来我国制定民法典时, 可以考虑将现行《民法通则》关于“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予以修改, 以保持民事基本法律与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协调一致。
第二, 由于环境侵害的危害结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经过反复多次的侵害方可完全显现出来, 有些情况下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而且环境侵权往往会涉及到高新科技, 其作用原理也绝非普通人所能理解, 为此德国《环境责任法》第6条第1款对“因果关系的推定” 作了明确规定, 如果某种设备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起损害的发生, 则推定损害是由该设备造成的。同时第2款还规定了“因果关系推定的排除”, 如果设备经营人证明设备是按照规定运行的, 则上述规定的因果关系推定不适用。同时第7条还对“因果关系推定的推翻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果设备经营人能够证明是他本人设备以外的另一个因素引起了损害, 那么他就可以推翻第6条第1款规定的因果关系推定。”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民事立法可以适当借鉴德国经验, 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引入因果关系推定方法, 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 我国民事立法也应该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明确确定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第三, 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相比较环境污染损害后果具有广泛性、潜伏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广泛性主要表现为: 受害地域广泛、受害对象广泛及受损利益广泛等;潜伏性主要是由于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的有限性所致, 如果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不能消化的那部分污染物就会逐渐聚集起来, 最终导致损害的发生。例如70年代日本出现的“富山骨痛病”, 其潜伏期就达十几年之久;再如因石棉污染引起的肺癌潜伏期可达30年以上;环境损害是持续不断的, 并不因环境侵权行为的停止而停止。基于环境侵权的上述特点, 如果按照传统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显然不足于弥补受害者精神方面所遭受的痛苦, 也不利于环境权益的保护。因此, 为了抚平环境污染给受害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 本文认为在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赔偿中, 不仅应该规定财产利益损害的赔偿, 还应该重视非财产利益的精神损害赔偿,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护环境侵权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另外, 鉴于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之不足, 本文认为应该通过司法解释或法律修改等方式增加对受害人治疗期间的护理费、营养费、住院治疗的交通费、住宿费、残疾者的生活自助费及由其抚养的人的必需的生活费等进行补偿。
最后, 公司环境民事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的完善, 一是应该尽快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或基金制度;二是应该对环境共同侵权行为中责任承担问题加以改善。根据相关民事责任理论, 共同侵权行为应该负连带赔偿责任, 该原则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民事立法所认可。该原则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简单易行, 举证责任减轻了许多, 赔偿请求权的实现也更有保障。但是该原则在处理环境共同侵权时却略显僵硬, 加重了共同侵权行为人的责任。而且连带赔偿责任的承担仅仅解决了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 没有解决加害人的责任分担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环境共同侵权行为人最终应负的赔偿责任, “比例分割赔偿制”也就应运而生了。该制度主张, 根据各行为人参与致害程度的大小而按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此, 我国也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 在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中引入“比例分割制”, 根据各行为人参与致害程度的大小按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维护法律的公平, 促进经济的发展。
摘要:公司作为环境法的主体之一, 公司环境民事责任是环境法律责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从公司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因果关系的认定、公司环境侵权的赔偿范围以及承担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司环境民事责任立法的缺失, 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公司环境民事责任制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公司,环境民事责任,完善
参考文献
[1]邵建东.德国环境责任法评述[J].外国法学研究, 1994.
[2]陈泉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民事责任制度 篇2
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党风廉政问题,说现象是“四风”问题,说本质是作风问题,这些顽苛杂疾,危害巨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什么作用,各自应该负起哪些责任。
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中心地位、保障地位,“党委作为一个地区或部门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由此,做谋划、用人选、定规章、抓机制、强机构、做典范、促监督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党委的主体责任自然而然就体现在这所有环节当中。
同级纪检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富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尤其是执行和监督。再好的谋划也要有人抓落实。党风廉政问题,在根源上是思想认识问题、政治纪律问题、道德修养问题,更是体制机制问题。因此,抓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的深度、抓党纪党规执行的力度和广度、抓道德建设和信仰塑造的高度、抓体制机制运行效能的尺度,就成为纪委的工作内容和监督责任内容。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没有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出了党风廉政问题,应该如何追究责任?这不但需要制度,更需要实践。
依据已有的制度约束,探索新的制度措施。过去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如何追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体不明、界限不清、程序不严、执行不力的问题,操作难度大。有鉴于此,新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从体制机制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在工作组织、工作主体、工作程序上做出严密安排、严格规定。从应究责任的界定、归类,到违纪违法事实的调查、认定,到责任追究的动议,再到责任处理各项规定的具体适用等。把责任层层分解,明确责任担当,使得责任追究制度更加系统完整、科学合理,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程可操作。
研究责任追究制度的工作机制。追究责任必须要落实到谁来追究的问题,也就是追究主体的问题。要避免多头责任追究,容易出现职责交叉、职权不清的问题,因此又需要搭建起专职追究责任的机构和人员班子,把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同时,还需要明确工作机制的各个细节问题,这既是关键问题,更是难点问题,需要十分认真仔细的研究,也需要我们拿出敢于面对的勇气。
责任追究的考核体系。原有的责任追究制度,按责任程度,分别采取了谈话、批评、调离、解聘、免职等责任追究措施,产生了显著效果。在笔者看来,恐怕这还不够,若能将深化责任追究与政绩考核挂钩,或是改变思路,扩大监督主体范围,把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都同时运转起来,或许能提升现有责任追究制度的效果。
加强双重领导体制,强化领导干部的典范作用
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直接面对的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以上制定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双重领导体制,意在于破解同级纪委不能监督同级党委的难题。以上一级纪委的权力,来化解下一级纪委在监督同级党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
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篇3
关键词: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43-02
一、操纵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
(一)操纵证券市场的性质
人为干预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是对市场自由性的破坏。所谓操纵行为,是指以人为的方法使证券的市场供需力量无法发挥其自然调节作用,而将某一证券之价格控制于某一水平,操纵者于是可以按照这一价格出售或买进这一证券;而且操纵者出售证券的价格必定高于正常供需所决定的价格,而买进证券的价格必然低于正常供需所决定的价格。操纵市场的目的主要有:一是人为抬高证券价格,操纵者再将持有证券倾售于其他投资者。二是稳定市价。三是利用市场价格下跌,获得卖空利益。
(二)操纵市场行为的类型
1、洗售。所谓洗售是指为影响证券行情,人为制造虚假繁荣,而采取非转移证券所有权的交易行为。洗售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客观行为上行为人达成交易,但不转移该证券的所有权。第二,影响证券价格或证券交易量。其主观表现为行为人必须有影响证券交易之意图或目的。
2、相对委托。相对委托又称相互委托,是指意图抬高或压低集中交易市场某种有价证券之交易价格,与他人同谋,以约定价格于自己出售,或购买有价证券时,使约定人同时为购买或出售之相对性者。相对委托客观表现为:第一,相对委托须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且有串通或同谋。第二,须行为人事先就时间、价格或方式上达成一致。第三,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
3、连续交易操纵。连续交易操纵是指行为人为了抬高、压低或维持集中交易之有价证券的交易价格,自行或以他人的名义,对该证券连续高价买入或低价卖出的行为。连续交易操纵的客观表现为:第一,行为人具有连续以高价买入或以高价卖出的行为。在我国台湾地区,所谓连续是指两次以上。第二,影响或控制证券价格或证券交易量。对于是否要求证券价格或证券交易量发生变动,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其中美国、日本等国均要求连续交易导致证券交易活跃的现象或证券价格的变动。
4、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之操纵市场。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进行操纵的目的是,通过散布谣言或虚假信息来吸引投资者买卖某一证券,并维持到操纵者将其持股完全售出时为止,再使之下跌。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之操纵市场的客观表现为行为人散布谣言或不实资料。
(三)操纵证券市场的危害
操纵证券市场,通过人为因素制造虚假的供需关系,扰乱证券市场秩序。该类行为损害市场绩效,在操纵市场的情况下,证券价格被几个实力较大的企业所控制,成为垄断价格,使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实现,最终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基本理念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
证券民事责任即证券法的民事责任,是指证券民事主体在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证券民事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证券民事责任以证券民事主体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为前提。第二,证券民事责任主要为财产责任,要承当的责任主要为财产责任,主要包括损害赔偿、恢复原状和返还财产等。第三,承担责任的主体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第四,证券民事责任中举证困难。第五,证券违法行为的危害巨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受害者人数巨大,证券发行量大,交易迅速,受影响很大。二是证券违法数额巨大。其主要因为受害者数量大。三是证券违法行为具有关联性质。一方面,一个违法行为往往和其他违法行为相联系,例如,操纵市场行为往往和“法人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自营和经济混合经营”、“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拆解”等其他违法行为相伴随。另一方面证券违法行为人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即某一违法行为往往是多个环节或机构或者多人共同参与而成。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功能
首先,预防功能。就是通过民事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预防损害公民和私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其主要表现在:当证券侵权发生之时,当事人可向侵权人要求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预防违法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同时证券法一般都规定侵权人需向受害的投资者赔偿损失,巨额损失的赔偿使证券违法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将促使违法者或潜在的违法者在证券市场中谨慎行事。其次,填补损害之补偿功能。其实质在于通过对受害者的损失进行弥补后,使其结果如同损害事故没有发生。“复原之功能,在于使被害人重新处于如同损害事故未成发生之处境。”填补损害之补偿功能是民事责任所独有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没有该功能。再次,惩罚违法行为的功能。法律责任的惩罚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最后,协助市场管理的功能。证券市场是个高风险市场,涉及很多的社会投资者的利益,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或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因此,只有建立有效地市场监管机制,才能维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
(一)操纵证券民事责任主体范围
1、操纵市场民事诉讼原告的范围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规定,任何人故意参与违反本条规定的活动或交易,其应对以受该行为所影响的价格买卖该证券的人负赔偿责任,受损失的人可以向右管辖权的法院以普通法或衡平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所主张的由于该行为导致的损失。在美国,有权提起诉讼的人为以受操纵行为所影响的价格买卖该证券而受到损失的人。在日本,有权利要求赔偿的人为:因操纵市场而受到损失进行证券交易或进行委托的人。
在我国,因操纵市场导致损失的买卖人应当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综合各国的立法及实践,操纵市场损害赔偿请求权人须符合:一方面,价格被操纵的证券交易的买卖方。在证券操纵中,只有对被操纵的证券进行买卖的人才有权利主张赔偿损失。另一方面,须是善意。所谓善意,是指不知操纵市场行为人在操纵市场而买卖证券。对于善意的证明,一般举证责任在于原告,但考虑到原告证明较困难,可先假定原告为善意,除非被告能证明原告为恶意,即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操纵行为。
2、操纵市场民事诉讼被告的范围
所谓操纵市场民事责任承担主体的范围,是指谁应当承担责任,一般是指进行操;纵市场的行为人。操纵市场行为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机构投资者。根据我国《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的规定,操纵市场民事责任主体可分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所及其他从事证券业的机构;其他机构;个人。结合国内外的情况,笔者认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主要有:(1)上市公司;(2)证券公司;(3)机构投资者,如基金会,保险公司等;(4)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专业服务机构;(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业协会;(6)以上机构的人员和其他组织。
(二)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1、美国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依据美国《证券交易法》第9条(a)提起诉讼的归责原则。根据第9条(e)的规定“任何人故意参与违反本条(a)款、(b)款、(c)款规定的活动或交易,其应对受该行为所影响的价格买卖该证券的人负责,受损失的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以普通法或衡平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所主张的由于该行为导致的损失”根据第9条(a)提起的诉讼,采取的是过错原则,要求证明被告具有进行操纵的故意。可以从以下行为判断存在操纵的故意:(1)买尽某发行人提供的全部证券,以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有时几个大户一起协同配合,不向市场销售自己拥有的证券,就可造成这种局面;(2)散发关于某种证券的误导性材料,或雇人兜售和介绍该种证券;(3)在关键时刻安排发行人分红派息。正如美国SEC坚持认为的,如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而不断购买证券,借以抬高证券价格,并且在其他市场因素介入之前推出证券”的事实,即构成故意操纵。而对于依照美国《证券交易法》第10b和SEC规则10b-5提起的诉讼,原告必须证明被告具有故意、严重性、损害、信赖和因果关系。
2、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155条的规定,操纵市场民事责任以故意为主观条件。在台湾地区,原告还须证明被告“意图抬高或压低集中交易市场某种有价证券之交易价格”或“意图影响集中交易市场有家证券交易价格。”但在民事责任中,操纵意图证明并不十分严格。有学者认为,此种行为造成虚伪买卖之印象,自然会提高或压低市价,故如能证明其有同谋及相对委托,此种影响市价之意图,可从情况证据加以说明,因此意图奕无直接证明。从香港地区《证券条例》135至139条的内容可以看出,操纵市场构成的主观要件为故意。
3、我国操纵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虽然规定了操纵市场的民事责任,但是未明确规定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只是规定“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受害的投资者提起诉讼,只能依据《证券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的规定及民法的一般侵权理论,原告必须证明被告具有故意。根据1998年的《证券法》的规定,原告还须证明行为人有获得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的目的。但2005年《证券法》对此做了修改,把获得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的主观要件删除了。
参考文献:
[1]杨志华.证券法律制度研究[C]//民商法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190.
[2]李开远.证券管理法规[Z].台北:作者自版,1997:168.
[3]郑顺炎.证券市场不当行为的法律实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32.
[4]谢邦宇,李静堂.民事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13.
[5]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8.
[6]高如星,王敏祥.美国证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86.
[7]林国权.证券交易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72.
[8]郑顺炎.证券内幕交易规制的本土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吴光明.证券交易法论[M].台北:三民书局,2000.
[10]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 版社,1992.
[12]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3]吴弘.证券法论[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探析 篇4
关键词:婚内侵权,配偶权,民事责任制度,离婚损害赔偿
一、婚内侵权的基本界定
(一) 婚内侵权的概念
婚内侵权, 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一方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另一方的人身权或财产权, 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遭受损害的过错行为。
(二) 婚内侵权的特征
婚内侵权行为, 首先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 因而它具有民事侵权行为的一般特征。但是由于婚内侵权的当事人之间具有特殊关系, 即夫妻关系, 因而它又有不同于一般民事侵权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的特殊性。婚内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之间。
2. 客体的特殊性。
客体为夫妻一方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其中人身权包括配偶作为一般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配偶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人身权。
3. 婚内侵权行为发生时间的特殊性。
婚内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结婚前和离婚后的侵权行为都不属于婚内侵权, 但是如果结婚前的侵权行为一直持续到婚姻关系缔结后, 则另当别论。
(三) 婚内侵权行为的类型
以婚内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为标准, 可以划分为侵害配偶人身权和侵害配偶财产权。
配偶的人身权, 如前所述, 包括配偶作为一般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配偶基于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人身权。前者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一般人身权, 后者主要是指配偶权。
配偶权是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基本身份权, 表明夫妻之间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 由权利人专属支配, 其他任何人均负不得侵犯的义务。[1]配偶权属于身份权, 具有专属性, 它实际上是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配偶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同居权、忠实权、协助权、生育权等。侵害配偶权的行为,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侵害夫妻同居权。同居义务是男女双方基于配偶身份, 负有的同对方共同生活的义务, 其中性生活是同居义务的重要内容。没有正当理由, 夫妻任何一方都不得拒绝履行同居义务。
第二, 违反夫妻忠实义务。从婚姻家庭领域的角度看, 忠实主要就是指作为配偶权主体的夫妻, 不得有婚外性行为, 在性生活上互守贞操, 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情感的出轨, 保持感情专一。[2]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 如通奸、姘居等婚外性行为。
第三, 违反相互协助的义务。协助权, 即夫妻双方互相请求对方在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照顾和配合的权利, 负有帮助、照顾和配合双方的义务。[3]违反相互协助的义务的行为, 如一方对另一方的遗弃。遗弃行为, 不仅包括经济抚养上的遗弃, 还应包括精神上的遗弃, 实际上, 精神上的遗弃远比经济抚养上的遗弃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要大。
第四, 侵害夫妻生育权。侵害夫妻生育权的行为主要有:妻一方拒绝丈夫合理的生育要求或无正当理由未经丈夫同意终止妊娠;夫一方违反计划生育, 强迫其妻违法生育;妻一方与人通奸、卖淫而怀孕生子;夫一方未经妻同意为他人供精;妻一方未经夫同意采用第三者精子人工受精或体外受精。
侵害配偶的财产权, 包括侵害夫妻共同财产和侵害配偶个人财产。《婚姻法》第17条规定了夫妻共同所有财产的范围,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 有平等的处理权。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第一, 未经对方同意, 私自处分共同财产。第二, 以共有财产给付一方的非法债务。第三, 离婚时, 一方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第18条规定了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范围。对于配偶个人财产, 所有人有绝对的所有权, 任何人都不得侵犯, 侵害配偶个人财产的行为, 如一方私自将属于另一方个人财产的珠宝变卖。
二、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
(一) 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是改变婚内侵权无民事救济现状的需要
现行《婚姻法》第46条、《婚姻法解释 (一) 》第29、30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虽然在保护离婚受害人的权益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却存在诸多缺陷, 主要表现如下:
1. 该制度规定了离婚是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条件。
如果受害方配偶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在现实生活中, 受害方出于仍有感情存在、子女的抚养等各种因素, 并不愿意离婚, 而只是想通过法律的途径, 给对方一点惩罚, 让对方停止侵害并予以悔改。而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受害方要么选择离婚, 要么选择继续忍受对方对自己的侵害。这样一来, 不仅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无法制止, 甚至有可能变本加厉, 而且这也不符合法律的公平理念。
2. 该制度中可诉赔偿的范围过窄。
《婚姻法》第46条只规定了5类侵权行为可以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但在现实生活中, 夫妻间的侵权行为多种多样, 远不止这5类行为, 如一方侵害另一方的同居权, 一方的个人财产被另一方私自变卖等。面对种类繁多的婚内侵权行为, 受害方没有法律依据使其得到应有的救济。
3. 该制度中离婚损害赔偿的赔偿主体只能是侵权的配偶。
在现实生活中, 配偶一方与第三人共同侵权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如配偶一方与第三人同居, 侵犯了另一方配偶的配偶权;配偶一方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伪造债务侵占夫妻共同财产等。
面对当今社会大量存在的婚内侵权行为,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远不能起到保护受害人, 惩罚侵权人的效果, 此时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 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是稳定婚姻家庭的需要
对于受到侵权损害而不愿意选择离婚的配偶, 在物质上得不到补偿、精神上得不到安慰的情况下, 势必会因侵权配偶的继续侵权, 而使婚姻家庭存在更大的危机, 甚至会引起血案的发生。而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建立, 不仅不会损害夫妻感情, 反而在受害方得到物质补偿、精神安慰, 侵害方受到警示、惩处时, 使婚姻存在的隐患得以消除, 将更加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赋予一方配偶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并不意味着配偶必须行使这一权利。法律赋予权利, 是否行使由当事人自主决定。
(三) 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是司法机关依法执法的需要
我国《婚姻法》对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没有法律规定, 侵权配偶给对方造成的损害不能依法予以追究。面对这种现状, 急需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
三、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
(一)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构成要件
1. 存在婚内侵权行为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构成的首要因素是存在侵害配偶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婚内侵权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 可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为之。
2. 具有损害事实
配偶一方的侵权行为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遭受损害。
3. 婚内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侵权配偶方有过错
婚内侵权中, 侵权配偶主观上应为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害对方的人身或财产权利, 仍予以实施。出于夫妻关系的特殊性和维系婚姻家庭稳定的需要, 对于夫妻间的过失侵权行为, 不构成本文所说的婚内侵权, 但有重大过失的除外。
5. 婚内侵权行为必须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侵权行为如果发生在婚前, 并一直持续到婚姻关系缔结之后, 也属于婚内侵权。
(二)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适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因为在婚姻家庭领域, 如果适用单纯的过错责任原则, 要求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承担举证责任, 那么他对证据的采集是有很大难度的。比如说在证明配偶一方与他人同居时, 一是取证十分困难, 周围人不愿配合;二是通过一些非法的秘密程序可得到的证据能否被法院所采纳;三是无过错方在取证中往往会受到人格侮辱及遭受人身侵害。
(三)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主体
婚内侵权不仅包括配偶一方对另一方的单独侵权, 也包括配偶一方与第三人对另一方配偶的共同侵权。“第三人”应该是指某一具体的婚姻关系以外的, 侵犯了一方配偶的人身及财产权利并造成损害的任何人。第三人侵权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 如果第三人并不知道其行为将损害他人的权利, 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人权利的存在, 则不负侵权责任。如一方配偶在未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 将共同所有的房屋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 该第三人不负侵权责任。
所以,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请求权主体是夫妻中遭受侵权损害的一方, 其责任主体是夫妻中实施侵权行为的一方, 在第三人与一方配偶共同侵权时, 第三人与该方配偶都是责任主体。
(四) 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8种责任承担方式, 这8种都适用于婚内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其中赔偿损失是最主要的责任承担方式。由于我国多数家庭中的财产制度以法定财产制为原则, 以约定财产制为例外, 所以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约定财产制下, 夫妻都有自己的个人财产。如果侵权配偶的个人财产足以支付损害赔偿数额的, 从其个人财产中提取相应的数额归受害方, 成为受害方的个人财产。如果侵权配偶的个人财产不足以支付损害赔偿数额的, 则受害方可以取得数额确定的损害赔偿债权, 在侵权配偶有履行能力 (取得足额的个人财产) 时, 要求其履行。如果起诉离婚的, 也可以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中得到实现。但是, 此处以侵权配偶的个人财产清偿法定赔偿之债, 亦须受到强制执行法一般法理的限制。通常, 不可强制执行的财产包括退休金、养老金、慈善救助、保险赔偿、人身伤害赔偿、残疾病弱者所用物或者所受救助的财产等等。
法定财产制下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 可以参照约定财产制下的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的方法进行。
(五) 婚内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
婚内侵权责任适用一般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 其他请求的诉讼时效为2年。诉讼时效从受害方配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四、结语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压力的加大, 婚内侵权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所以对其进行规制势在必行。我国《婚姻法》建立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 不仅可以完善立法, 使侵权配偶受到惩处, 受害配偶得到法律上的救济, 而且也可以促进家庭秩序的稳定,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杨立新.侵权法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822.
[2]刘晓婷.婚内侵权之法律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 2010 (6) :103.
[3]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13.
[4]刘晓婷.婚内侵权之法律问题研究[J].人民论坛, 2010 (6) :103.
[5]周秋琴.对现行《婚姻法》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导刊[J], 2009 (33) :103.
[6]周琳, 陈松.试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25.
民事责任制度 篇5
内容摘要:《证券法》上明确规定虚假陈述行为民事责任的条文,如第63、161及202条,行文粗放,在理解上容易使人产生歧义,规定简略,无法就具体的法律适用提出操作指引,由此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科学、合理的司法解释。新近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在政策层面和立法技术上具有重大价值,但仍然在若干基础性理论问题,如适用范围、前置程序、提诉股东、《证券法》第72条的解释上,存在可以商榷之处。本文建议,在适用《解释》及今后对《证券法》进行修订时,对于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区分证券发行时及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虚假陈述,分别加以规定;证券发行时的虚假陈述责任,应有层次之分;注重“信赖”和“因果关系”的认定;分门别类,设定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文章最后指出,修改并完善《证券法》第5条的规定,借助一般性反欺诈条款的强大功能,保障和鼓励投资者对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市场欺诈行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同时赋予司法系统对这些诉讼依法引导、灵活掌控的空间,缔造中国自己的证券判例法体系,应当是完善证券法上民事责任制度的必经之路。
浅谈民事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篇6
关键词:举证责任的分配;举证责任的分配标准;完善措施
一、民事诉讼概述
民事诉讼不同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明活动主要对象的法律要件事实复杂多样,包括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等事实。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理应首先负担起举证责任,但如果将所有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都加诸原告,让原告承担全部举证责任,将势必会带来原告、被告诉讼地位的严重失衡问题。因此,从公正和效率考虑,需要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进行研究。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原告与被告在起诉和答辩时各需要主张哪些要件事实,以及在事实发生争议时应当由哪一方首先举证证明。所以,在诉讼发生前,就必须从理论上寻找一定的标准,将举证责任按此标准分配给双方当事人。要在民事诉讼中公正科学地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举证责任分配,需要立法者和法学学者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作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二、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及其存在的问题
1.“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这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理论界根据该款规定,将举证责任的分配界说为“谁主张,谁举证”,即原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举证证明;被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举证证明;第三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也有责任举证证明。笔者认为,这样界说并不能真正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因为它未触及到双方当事人各自应当对哪些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诉讼中各自应当主张哪些事实这一实质性问题。并且,这样的界说也无法解决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裁判的问题。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高难度问题,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虽众说纷纭,但对举证责任分配的指导思想却是共同的,都把原告、被告负担举证责任应基本平衡,有利于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作为指导思想。
2.“举证责任的倒置”原则
这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原则,由被告负担举证责任。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规定这一原则,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我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对几种特殊侵权案件设置了这一举证责任倒置的分配规则。举证责任的倒置,是对举证责任一般原则的例外规定和必要补充,在适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掌握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具体的司法解释方可适用,不能任意扩大适用范围。
第二,要正确掌握举证责任倒置的内容。在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案件中,当事人所负的举证责任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受害者有过错为内容。
第三,如果损害的发生是由数个责任人造成的,有关责任人想要免除其民事责任,都应当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受害人有过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主体有时是一人,有时是共同诉讼人。
三、关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思考
举证责任制度在我国的经历是相当坎坷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举证责任又被误解为仅仅是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的责任,这使我国学术界对举证责任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德、日等国。笔者认为,对举证责任的分配这一在各国民事诉讼中具有共同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应当引进外国成熟的理论,吸收外国成功的经验。
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主要标准应是:
(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须对产生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特别要件事实(如订立合同、立有遗嘱、存在构成侵权责任的事实等)负举证责任;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生的事实(如行为人无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欺诈、胁迫等)则作为一般要件事实,由否认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
(2)凡主张已发生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只须就存在变更或消灭的特别要件事实(如变更合同的补充协议、修改遗嘱、债务的免除等)负举证责任;一般要件事实的存在由否认变更或消灭的对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
按照以上标准分配举证责任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获得公平合理的结果,具有一般的妥当性,但也难免会出现少数与公平正义要求相背离的例外情形。笔者认为,对上述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当实体法或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举证责任的分配已作出明确规定,而这些规定与按上述标准分配举证责任的结果不一致时,按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例如,在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中,按法律要件分类说的标准分配举证责任,被告使用了原告的专利方法,属产生侵权法律关系的特别要件事实,应由原告负举证责任。但立法机关考虑到证据偏在的特殊情形,即使用何种方法生产的证据完全处于被告控制之下,原告则处于无证据状态,故规定应当由被告对不是用专利方法制造负举证责任。这是依据实体法规定对举证责任分配标准进行完善的典型例证。
第二,当按上述标准分配举证责任的结果与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发生严重抵触时,应参照其他学说提出的标准进行完善。例如,在因污染环境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按法律要件分类说分配举证责任的结果,原告需对损害事实、违反环保法行为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因果关系的存在常常是难以确切证明的问题,加之原告通常无法获得由被告占有的与污染有关的技术资料,因此,应参照危险领域说、盖然性说和损害归属说中的保护原则,对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归属进行完善,由被告对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再如,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妨碍对方举证的行为,使负有举证责任的对方当事人无法有效地收集和提供证据,那么就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将举证责任分配给妨碍举证的一方当事人。
参考文献:
[1]刘琳.浅议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J].商情,2010,(36):146.
[2]张考.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之浅析[J].中国商界,2011,(2).
民事责任制度 篇7
19世纪中期,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主体在参与交易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的需要, 迫切希望了解交易相对人信用信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独立于信用交易双方的第三方机构, 它们专门从事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资料工作, 并为交易的一方当事人出具对方的信用证明, 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 这些机构即为信用征信机构。信用征信机构最早产生于英美法系国家, 1849年美国的John M.Bradstreet在辛辛那提注册了首家信用报告管理公司, 后逐步发展成为企业征信领域中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邓白氏集团 (Dun&Bradstreet Corporation) 。在个人征信方面, 美国有3家大型信用征信机构与300多家小型信用征信公司。三家大型征信机构分别是益百利 (Experian) 、环联 (Trans Union) 和艾奎法克斯 (Equifax) 。美国的信用征信以营利性机构为主, 由政府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期间, 美国国会先后出台了16项与信用征信相关的法律, 允许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 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体系。
英国征信业发端于19世纪末, 到目前为止也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英国规定个人征信信息的主要法律是《数据保护法案》。除此以外, 英国还制定了《公共信息法》、《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条例》和《消费信贷法案》等与信用征信有关的法律。
英国和美国关于信用征信立法多与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信用评价方面的行政管理相关, 并没有特别规定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问题。信用征信机构在收集、分析整理和使用信用信息时, 若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信用、商业秘密或商誉等, 则按照民事责任承担的一般规则来处理。
在大陆法系国家, 德国的信用立法比较早。1934年, 德国就建立了个人信用登记系统。1970年, 前联邦德国又颁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法》, 同年还颁布并实施了《分期付款法》。1976年和1977年, 德国分别制定出《一般交易约定法》和《联邦数据保护法》, 并于1990年对《联邦数据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在德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法》颁布之后, 葡萄牙、奥地利、瑞典等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欧盟大多数国家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建立全国数据库, 组成全国性的调查网络, 征信信息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在欧洲大陆也有跨国的信用征信机构, 最著名的企业征信机构是格瑞顿公司。格瑞顿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888年历史悠久的欧洲大型征信服务公司, 它有能力为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信用报告。如同英美法系国家一样, 大陆法系国家的信用征信立法大多是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信用评价方面的内容, 也未专门提出信用征信机构在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权和信用权的情况下, 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
二、我国信用征信市场的发展及信用征信机构民事责任的立法情况
我国信用征信市场起步较晚,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才出现信用征信机构。1988年3月成立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非银行系统的专业资信评估机构。1992年11月成立的新华信商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公司。1999年, 上海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该公司采集上海的银行消费信贷用户和可透支信用卡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 以判明其信用状况, 作为银行提供向个人发放贷款的依据。1994年3月成立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 独自开发了《大公信用评级方法》。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有信用征信机构360余家。当然, 在我国最权威的信用征信机构应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
近年来, 信用征信机构因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不当造成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 比如收集他人信用信息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或将他人列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而导致侵害信用权等。不过到目前为止, 除了零散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之外, 我国尚未有任何关于信用征信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所以我国关于信用征信的立法是滞后的。2009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8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的全文。征求意见稿包括确定了征信职权范围, 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参与信用征信业务, 明确征信机构应当采用法人的组织形式, 但是在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损失的赔偿和举证责任等方面没有规定。
三、我国信用征信机构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设想
(一) 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
1.信用征信机构侵害的权利范围。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主要发生在征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和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之时, 侵害征集对象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隐私权、商业秘密权或者信用权。
首先, 在信用信息的征集方面, 如果信用征信机构未按法律规定或取得征信对象的同意, 信用征信机构的征信行为可能会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权或商业秘密权。信用征信机构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公开的信息外, 未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征信机构不得进行采集其个人信息, 他人也不得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不得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和纳税数额的信息以及个人所有的有价证券、不动产的信息。信用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 侵犯企业商业秘密。如果信用征信机构有上述行为, 则构成侵权征集对象的隐私权或商业秘密权。信用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提供、企业交易对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和人民法院公布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等。
其次, 在信用信息的分析、评级方面, 如果信用征信机构错误地记载或传播当事人的信用信息, 甚至于是故意地制造或散布当事人的虚假信用信息, 则构成侵害信用信息征集对象的信用权。因侵害征信对象的信用权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种情况, 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立法均有明确的规定, 但我国法律对此还缺少明确规定。从侵权责任的一般原理的角度看, 信用征信机构因为过错造成当事人错误的信用信息, 或不正确的对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评级而侵害征信对象的信用权时,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给征信对象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信用征信机构侵权责任产生与承担。由于信用征信行为的公益性, 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损失的赔偿和举证责任的承担等方面具有特殊性。
(1) 归责原则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公益性的信用征信机构还是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侵权责任均应是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四点理由:第一, 报偿理论, 即谁受益谁承担责任;第二, 危险制造理论, 即制造了危险源的人承担责任;第三, 危险控制理论, 即能够控制危险的人承担责任;第四, 危险分担理论, 即因危险责任而生的损害赔偿, 由利益关联者分担。信用征信机构在信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级过程中, 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危险, 反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安全, 因此, 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侵权责任均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种制度设计既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要求, 又足以维护人的尊严。
(2)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认定方面。信用征信机构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的主体、侵权的手段和方法、主观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 因此无论是营利性征信机构, 还是公益性征信机构, 其侵犯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权或者信用权的行为均为一般侵权行为, 所以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应包括四个方面: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与主观过错。
关于加害行为, 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收集并公开征信对象的隐私, 比如个人的年龄、学历、家庭地址, 家庭成员、电话号码、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等等。由于上述信息与征信对象的信用无关, 因此不属于征集范围。如果在征集公开的信息中包含上述信息, 则可能构成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征集内容应严格限制于信用信息, 包括违约、延迟支付利息、不能履行到期债务等等。二是未经征信对象的同意, 擅自收集征信对象的商业秘密并公开, 这是侵害征信对象的商业秘密权的行为。三是虚构事实, 错误地或不公正地对征信对象的信用进行评级, 在此情况下, 信用征信机构的此种行为应该属于侵害征信对象的信用权的行为。
关于损害事实, 在侵害征信对象隐私权的情况下, 损害可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属于精神性人格权, 主要体现为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 因此如受到损害, 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在侵害商业秘密权和信用权的情况下, 损害只应包含财产损害。笔者认为, 征信对象的信用权涉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同时信用权又大多与征信对象的财产权有关, 与征信对象的人身利益关联度不高, 因此在侵害信用权的情况下, 不应包括精神损害, 征信对象因信用权受到侵害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不予支持。商业秘密权受到侵害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商业秘密被公开, 为第三人知悉。由于商业秘密权属于财产权, 因此征信对象的商业秘密权受到侵害, 也只能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关于因果关系, 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应当采取必然因果关系。关于因果关系认定的条件说、法规目的说、预见力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都存在不足之处。 (1) 条件说也称为条件平等说或等价说, 其以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为基石以推断引发损害的原因, 最大缺陷在于把因果关系的链条过于拉长, 因此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不可选择条件说。该学说为德国学者拉贝尔 (Ernst Rabel) 所首创, 其缺陷在于舍弃因果关系任何特定的标准, 主张直接依据法规之内容与目的衡量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关系, “将无具体合理答案之因果关系学说争论置之不顾, 是问题回归就法论法之单纯层次”, 混淆了违法性和因果关系的不同判断标准。 (2) 预见力说是美国法学家弗莱明詹姆斯 (Fleming James) 的倡导下逐渐形成的, 其缺陷在于混淆了因果关系与过失认定的界限, 形成“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过失, 没有过失即没有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循环论证的逻辑怪圈。 (3) 相当因果关系说赋予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随意性很大。此外, 相当因果关系说以科学上的可能率的概念为基础而推论因果关系的有无, 其赖以推理的依据即可能率的准确判断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本文主张采用必然因果关系说, 一方面, 信用征信机构不因不能确定的盖然性承担责任, 有利于减少信用机构发展的干扰因素, 促进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 也体现了信用征信机构的公益性的本质。
(二) 信用征信机构的合同责任
信用征信机构在完成信用信息的征集和整理之后, 可能将其所拥有的信用信息供他人有偿或无偿使用, 信用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人之间建立信用信息使用合同关系。在信用信息的使用方面, 如果他们之间发生合同纠纷, 信用征信机构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笔者认为, 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的违约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违约责任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公共征信机构以德国、法国为代表, 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 日本是典型的混合型征信机构模式。不同的征信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不同, 一般情况下, 公益性征信机构为社会公众提高无偿服务, 私营征信机构一般提供有偿服务。与之相适应的是, 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违约责任应当是过错责任,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违约责任应是无过错责任。
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民法认为,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如《德国民法典》第275条就规定:“债务人除另有规定外, 对故意或过失应负责任”。但是如今, 大陆法系的学者更愿意接受英美法系在违约责任方面采纳的严格责任原则。英国法院通过帕拉代恩诉简和阿利恩 (Paradine v.Jane Aleyn 1647) 案确立违约责任就是严格责任, 但在英美国家法院适用时, 并没有对合同的类型进行区分, 使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 可能有失公允。笔者认为, 有偿合同纠纷应当更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无偿合同纠纷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主要原因是, 有偿合同中相对人支付了对价, 即使无过错而承担责任, 合同当事人也没有损失。而在无偿合同, 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合同中并没有获益, 其无过错也要承担责任, 违反民法的公平原则。我国学者多认为, 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 但在我国《合同法》中, 也有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 主要发生在一些无偿合同中。因为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多为社会公众提供无偿的信息信息使用服务,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多为社会公众提供有偿的信息信息使用服务。所以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的违约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的违约责任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摘要:若信用征信机构收集、分析整理和使用信用信息等行为若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信用、商业秘密或商誉,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信用征信机构向服务对象提供虚假信用信息, 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由于信用征信行为的公益性, 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损失赔偿和举证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应当具有特殊性, 其目的是降低信用征信机构执业风险, 以促进我国征信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用征信机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参考文献
[1].赫国胜.美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运作及其借鉴意义.中国金融, 2003;11
[2].武迪, 武传利.英国个人征信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纵横, 2009;8
简评民事立案制度 篇8
(一) 概念
立案登记制度是指对民事案件不采用实质审查的方式, 当事人一旦起诉就可以直接进入程序, 书记官只对诉状进行格式审查, 符合要求的办理登记和排期手续的立案受理制度。
(二) 国外审查起诉做法简介
1. 英国民事案件的立案由诉讼的提起与答辩构成。
当事人填写法院提供的格式化文件, 法院审查签发后完成案件的受理, 法院只对当事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格式要求进行形式审查。
2. 美国民商事案件审查程序主要由诉答程序组成。
在美国, 诉讼是当事人的私事, 程序问题由当事人协商处理, 法官仅审查诉状是否符合格式并作出裁决, 体现了当事人自由原则。
3. 法国民事案件的审查程序属于诉讼系属程序。
诉讼系属是民事案件的开始程序, 当事人提起诉讼, 法院审查后予以登记, 从而完成案件的受理。
4. 在日本, 当事人提起诉讼后, 法院对诉状是否具备必要
记载事项以及是否张贴了印花税进行审查, 如符合条件, 则进入审理程序。
(三) 国外民事案件立案审查的特点
1. 程序审查
两大法系对民事案件的审查主要涉及程序事项:是否缴纳案件受理费、诉讼文书的格式及记载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 立案只限于格式审查, 大陆法系国家相对复杂, 对诉状的格式及内容等审查比较细致, 但也只限于程序审查, 从而尽可能将更多的纠纷和争端进入诉讼, 为当事人提供更多的程序保障。
2. 法院不得拒收诉状
纠纷起诉到法院后, 就启动了诉讼程序, 法院对当事人的诉状都予受理。大陆法系国家, 如果诉状补正仍达不到要求, 法院一般会驳回起诉状, 但没有不予受理的概念。法国民事诉讼法中虽有诉讼不受理规定, 但属于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诉讼防御手段, 与我国的起诉不受理完全不同。
二、立案登记制度优缺点分析
(一) 优点分析
1. 扩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围。
由于要求法院不能对纠纷进行实质性审查, 只要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法院就必须受理, 从而尽可能地将更多的纠纷和矛盾引入诉讼程序, 缓解其他社会组织机构解决纠纷的压力, 使纠纷能够得到快速的解决, 防止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维护社会的和平稳定。
2. 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
由于只要当事人向法院的起诉符合形式要件, 法院就必须要受理, 使得更多的纠纷能够进入诉讼程序, 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多的程序保障。
(二) 缺点分析
1. 法院承受能力受到冲击。
立案登记制度扩大了案件的受理范围, 一旦实施必然会使众多的案件涌入法院, 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将是在立案审查制度下所不能比拟的。在目前法院尤其是一些基层法院的法官人手普遍不足的情况下, 法院的正常工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2. 立案登记制度易引起缠诉、滥诉现象。
按照立案登记制度的要求, 当事人提起诉讼和提交符合规定的起诉状成为法院立案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 恶意起诉和重复起诉就无法有效的避免。同时并非所有起诉到法院的纠纷都属于法院主管范围, 如果法院“来者不拒”, 将给法院带来巨大压力。
三、移植立案登记制度应谨慎
由于立案审查制度存在很多弊端, 而且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 有人主张废除立案审查制度, 从国外移植立案登记制度, 只要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符合形式要件就可以进入到诉讼程序。但是我国和其他国家在诉讼文化和社会环境方面有很多差异, 如果盲目地移植立案登记制度会引起危险的后果。
(一) 引起诉讼爆炸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 实行立案登记制度, 越来越多的纠纷必然涌向法院, 法院将会面临无法想象的压力, 案件数量剧增, 形成诉讼爆炸。
(二) 引起滥诉
登记立案虽有助于保护诉权, 但诉权的启动会导致他人被动地进入诉讼程序和强制接受裁判, 倘若诉权的启动过于轻易, 将导致他人无端遭受不当诉讼的侵扰。立案没有任何限制, 就会出现谁想告就告、想告什么就告什么, 为些琐事也会提起诉讼, 不合比例地消耗司法资源。
四、小结
相比立案审查制度, 立案登记制度有很多优点, 它降低了起诉的条件, 使纠纷能够更快、更容易进入诉讼程序, 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本身存在的缺陷。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诉讼文化, 不可以盲目地从国外引进、移植立案登记制度, 以防止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相反, 可以进一步地完善已有的立案审查制度, 以使其更加符合我国司法实践活动。
摘要:纠纷发生以后, 当事人通过起诉的方式请求法院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解决纠纷矛盾,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纠纷是否能够进入法院要取决于法院对当事人起诉的审查。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法院审查当事人的起诉适用立案审查制度。由于立案审查制度规定的起诉条件过高, 缩小了法院的受案范围, 不利于诉权的保护, 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文章简要分析了立案登记制度在外国的适用情况及其制度特征。
关键词:立案登记,立案审,立案审查
参考文献
[1]黄玉麟:刍议民事初审立案制度[J].新乡学院学报, 2009-6第23卷第3期.
民事责任制度 篇9
(一) 意义
民事诉讼证据是整个民事诉讼的重心, 与之相关的程序包括证据收集、取证、查证、举证和作证等等。因此, 民事诉讼的所有步骤都和民事证据密不可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 自然而然为民事法律奠定着基础, 也是保障诉讼程序正当性和民事司法权威性的前提。证据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诉讼制度的先进性和公正性, 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因而, 立法机关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必然会先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修订以及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入手。
(二) 概念
所谓证据, 实质上就是对案件真实性起证明作用的具体事实, 也是司法机关在裁定争议案件时运用到的事实根据, 应当同时满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种特性。其中, 客观性即是指证据事实的客观存在;关联性, 即是要求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合法性, 即是指证据要以法律为前提, 不能违背法律。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 有关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系列规定和规范的总和, 即通过证据规定、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及证据运用等手段来证明案件事实时, 涉及到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就属于广义的范围。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狭义定义就是指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类型。
二、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现状
证据在民事案件中, 是承办法官用以认定案件事实和确定法律适用范围的主要依据。然而, 现行民事证据制度在我国社会及经济条件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已经显得滞后。因此,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证据制度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 亟须改善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立法水平不够
我国没有对民事证据进行专门立法, 民事证据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通常只有在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才能看见。而且,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还在完善之中, 关注点往往集中在程序建构是否合理这一方面, 因此民事证据制度的相关规定就呈现出原则化和简单化倾向。
一方面, 就条文数量而言, 在我国以往的民事诉讼法共270条中, “证据”章只占了12条, 而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和法国, 则分别达到了113条、95条以及251条。此外, 属于英美法系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自己的判例法和成文法。
另一方面, 就条文的内容来看,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事证据制度做出了发展和补充, 但由于司法解释针对的通常是诉讼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其法律效力显得相对不足, 在审判实践中的实用程度也较低。有些证据制度的条款规定要么背离了证据规则的本质内涵和科学属性;要么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职权主义思想, 并没有显现出民事诉讼特有的内在规律性。因此, 我国现行的民事证据制度立法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 证据规则不够完备
证据规则作为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定着证据资格和效力等内容的相关原则。证据规则系统的完备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承办法官在案件证明时对象的确定。此外, 它还能够帮助各诉讼主体对证据的证明力做出正确判断, 从而对案件结果进行预测。
此外, 由于在实践中要满足职权主义和客观真实的要求, 当前我国立法中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显得简单粗糙。法院对于调查证据的权力和范围并没有给予太多限制, 而对证据规则中证据可采性、证明力、质证或是认证等方面也没有进行明确的指导。一些立法上关于某些证据的证据价值运用规则和尝试既非常有限, 也不够全面和详细。一些诸如证据交换规则、举证时限规则、拒证特权规则这样很重要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就没有专门作出规定。
(三) 未建立当事人取证的保障制度
虽然在举证责任问题上, 法律通过“谁主张、谁举证”的分担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也作出了具体说明, 但却对于当事人是否拥有收集其所需要的证据的权力、收集证据的方式以及取证困难这一类的情况缺乏充分的考虑。而这些只有在当事人取证程序的保障机制得到建立并切实实施后才可能得到改善。
三、对民事诉讼法修改中证据制度完善的分析
证据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心, 证据制度的完善将对提高法院的办案效率和质量、调动当事人行使诉权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即是证据制度和证人制度的完善, 以下将对修改内容分别进行分析。
(一) 证据种类的增加
修正案中明确将电子数据作为新增的证据类型。所谓电子数据, 就是指通过电子技术生成、存在于磁盘等载体上的数据。由于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且可以在不同载体间相互复制, 从而能够用以证明案件事实, 常见有的电子发票、电子邮件等。实际上, 虽然民诉法中没有明确归类, 但由于电子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其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早已大量地在诉讼中使用。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据而明确规定下来, 既是对电子证据重要性的肯定, 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审查和判断电子数据。
(二) 对举证时限制度做出明确规定
以往的《民事诉讼法》在立法上通常被认为奉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立场。这尽管是出于保障当事人能够在诉讼中充分提出证据的权利, 但由于对新的证据界定模糊, 这种“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反而会对民事诉讼造成极大损害。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常常出现的突然提出证据或是故意延迟提供证据的现象, 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也严重干扰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既使得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增加, 也造成了审判资源的浪费, 降低了审判的效率。
因此, 修正案中对举证时效进行了规定。举证时效即是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进行限定。当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举证超过期限时, 应当在期限届满之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延期;对超过举证期限的情况, 人民法院将不予采信。这样一来,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通过对时限内的法律效果进行强化和对“新的证据”做出清晰解释, 尽力对“随时提出主义”所产生的弊病进行改进, 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 杜绝诉讼突袭现象的发生, 使“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向“证据适时推出主义”转变。
(三) 对证人出庭以及费用负担做出保障
长期以来, 证人出庭作证难都是证人作证的实践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个中因素固然比较复杂, 但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问题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 只有在保障证人安全和对证人因出庭作证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做出补偿的前提下, 才能够使证人免除作证时的顾虑。如果想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证人作证的费用问题。对此,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有了相应的举措。首先, 对于威胁、阻碍证人作证以及对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保障证人不受伤害, 使证人敢于作证。其次, 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补偿制度, 对于证人在履行出庭作证义务时的支出以及损失, 在证人作证的申请由当事人提出时, 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在当事人没有申请而由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 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 最后由败诉一方的当事人来负担, 这样就能够避免因费用问题而降低证人出庭的积极性。
(四) 鉴定制度的完善
民事诉讼法在鉴定制度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例如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人的确定、法院的职权鉴定、鉴定人出庭义务和不出庭的法律效果以及专家的参考意见等。修正案提出以“鉴定意见”来代替原来的“鉴定结论”, 不仅仅只是文字表述的准确化, 也是对鉴定结果定性的准确化。由此一来, 鉴定结果只能作为意见证据, 而不是法官做出最终判断时的依据;只能作为一种专业意见而为法官提供参考, 而不能取代法官的自由裁量和独立判断。此外,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当事人以启动鉴定程序的申请权, 防止少数法官在应当鉴定时没有鉴定, 从而造成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被剥夺和裁判不公的现象。
(五) 证据签收制度规范化
民事诉讼法在修改的过程中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内容进行了参考, 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予以签收并出具收据, 最后再由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这不仅有利于证据材料的保存, 也避免了因证据材料出现问题而导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争端。为了进一步规范证据交付的行为, 对因丢失证据或疏忽大意损毁证据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审判人员, 应当追究违法审判责任。
(六) 为诉前和仲裁前证据提供了保全制度
民事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 一旦出现意外状况, 不仅会危害当事人的权益, 也阻碍了诉讼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往对证据保存方面并没有给予特别说明。而这次的民事诉讼法修改中, 明确指出在证据灭失或者难以取得时, 利害关系人可以视具体情况提起诉讼, 或是在申请仲裁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保全证据的申请, 这无疑是证据保全制度的一大进步。
四、结语
民事证据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地位和复杂程序决定了其相关修改和完善工作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绝非一蹴而就的工程。尽管这次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 但民事证据制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两个方面而言, 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而理念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都将“实事求是”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原则, 将客观真实作为案件的标准和目的, 以力求实现“实质”司法公正。但这种对客观真实的过分强调不仅与实际情形脱节, 也不符合诉讼效率和效益原则。这必然拖慢了学术研究和制度建设的脚步, 使得我国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证据制度依旧摆脱不了单一化的弊病。因此, 在日后的工作中, 我们既需要深入研究国外证据制度和理论来为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使我们的司法理念得到转换;更需要坚持以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实践情况为依托, 来获得丰富详实的实证资料, 从而促使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带来的多样化的纠纷以及诉求, 民事诉讼系统应该向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建设, 依案件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程序, 最终促使成本与诉讼正义达到平衡。
摘要: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体系的重中之重, 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而这也是20多年来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课题。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审判制度改革的成果终于通过立法的方式得以确立, 为促进我国民事审判发展和民事诉讼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结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先就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释, 再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背景以及存在问题一一描述。最后, 对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内容展开介绍并做出分析。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改,民事证据制度,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卫平, 汪建成, 何家弘.诉讼法修改与证据制度的完善[J].证据学论坛, 2012 (07) .
[2]李浩.民事证据制度的再修订[J].中外法学, 2013 (01) .
[3]周洋.辩论原则下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两种进路——兼评我国民事诉讼法之修改[J].西部法学评论, 2013 (04) .
[4]程新文, 宋春雨.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完善证据制度的几点构想[J].人民司法, 2011 (13) .
[5]肖晗.论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以诉讼效益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4) .
[6]辛菊.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2.
[7]刘万圣.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民事责任制度 篇10
关键词:医疗损害,医疗事故鉴定,司法鉴定
目前我国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呈现医疗事故鉴定制度和司法鉴定制度并存的状态, 两者的并存不但没有增加救济途径和方式, 反而导致了我国医疗损害责任鉴定制度更加混乱, 司法实践中, 法院在处理适用何种鉴定时也各不相同, 而鉴定结论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判决, 涉及各方当事人的根本利益。因此, 完善我国医疗侵权的鉴定制度是司法实践中的迫切要求。
1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关于鉴定的现状及问题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损害案件区分为医疗事故和非医疗事故两类。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规定, 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进行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的, 交由条例所规定的医学会鉴定组织鉴定。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 按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组织鉴定。由此便存在着医疗侵权案件中医学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双轨制。确定为医疗事故的, 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数额, 而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侵权案件, 其赔偿的法律依据为《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 而后者从赔偿项目上比前者多了死亡赔偿金和营养费等项目, 计算赔偿数额的参考标准也高于前者。因此, 为获得更多的赔偿, 患方往往更倾向于做司法鉴定而回避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样便形成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案件反而会比构成医疗事故的案件获得的赔偿要高得多的悖论, 这样显然有失公平, 也反映出法律的不完成所造成的弊端。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医疗侵权诉讼中的混乱局面, 完成了诉讼案由、法律适用的统一, 但医疗鉴定是否能够统一, 在《侵权责任法》中仍然没有明确规定。就目前司法实践来看,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随着医疗事故概念的取消而被边缘化, 医疗损害鉴定问题亟待解决。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利与弊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组织鉴定机构为当地医学会, 在鉴定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专家组鉴定制。这种鉴定制度的优势在于鉴定专家通过抽签形式产生, 且专家库成员来自各医院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医生, 其对专业领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 可以驾驭医疗案件中涉及的专门医学问题, 从而作出科学的判断并得到公正的结论。
但医疗鉴定在专业问题上的权威优势并不能掩盖其最让人诟病之处———公正性问题。如前所述, 医疗鉴定的专家组成人员是从当地的各医疗机构挑选出来的, 这很容易与被鉴定的医疗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由于鉴定的主观因素占决定性地位, 使得人们很难相信其真正能做到居中鉴定。因此,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一大缺陷, 且由于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学会与医院存在的近亲关系, 不利于保障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而且一旦需要追究责任时, 由于实行集体鉴定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无法追究到具体的鉴定人。
3 司法鉴定的利与弊
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行为鉴定的优势在于其公信力, 可避免患方对鉴定机构的不信任问题。因为司法鉴定人和患方的疏密程度, 与司法鉴定人和医院的疏密程度基本上是相同的。另一方面, 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司法鉴定人在鉴定结论上要签全名, 并且对司法鉴定全过程负责。庭审过程中, 经当事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可传唤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 司法鉴定人有义务在法庭上阐述作出此项鉴定的方法、途径等涉及的相关问题并回答当事人及法庭提问。这就要求司法鉴定的方法必须更加严格、其鉴定结论必须经得起缜密的推敲和质询。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性。
但司法鉴定亦尤其弊端, 而且存在着根本性的硬伤。首先, 司法鉴定机构执业范围, 属于法医学鉴定, 其作出的医疗过错及参与度鉴定明显超出其执业范围。法医学鉴定是指法医学鉴定人运用法医学知识和方法, 按照司法、执法机关的送检目的和要求, 在对需要鉴定的活体、尸体或物证进行科学的检验、分析、判断后做出的鉴定结论。其中与医疗鉴定相关的只能是法医临床学和法医病理学。而法医临床学主要解决的是活体损伤鉴定的问题, 法医病理学解决的是尸体检验及死因问题。而医疗行为鉴定不同于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在于它既不是尸体鉴定, 也不是活体损伤鉴定, 而是对过去已经完成的业已存在的医疗行为过程进行重建和技术分析, 它需要一是懂得相关临床学科的理论和知识, 二是要有赖以重建的证据资料。并且, 目前我国的医疗技术大都没有成文化的技术规范, 因此有成文的规范, 要求鉴定人充分掌握这些技术规范, 没有的还要求鉴定人全面了解该技术领域中学界认可的习惯应这显然不是法医学及法医鉴定人可以胜任的。并且, 根据《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工委复字[2005]29号关于对法医类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关系问题的意见》中, 也强调指出法医类鉴定范围仅限于尸检和伤残等级鉴定。因此司法鉴定鉴定机构对医疗过程进行鉴定时与其执业范围并不相符合。
司法鉴定人员主体多样化, 可谓鱼龙混杂, 水平参差不齐, 司法鉴定的人员资质没有统一的规定, 就目前司法鉴定现状来看, 主要由法医师充当司法鉴定人。但法医难以胜任医学鉴定, 根据我国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专业类别中,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规定, 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第15条第2项) 。也就是说, 法医根本不具备医师资格, 可以想象, 没有临床医师资格及相关临床经验的法医作为一个外行作出的医疗鉴定结论根本不能保证其客观公正及科学性。
4 完善医疗鉴定制度的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鉴定双轨制的弊端以及我国两种鉴定方式的利弊分析, 结合笔者常年参与医疗诉讼案件的经验, 针对我国的医疗鉴定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 设立独立的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医疗鉴定涉及医学和法律两方面内容, 其鉴定结论既要公正又要符合科学性, 所以建议鉴定专家应该聘请包括医学、法医、法学等多元化专家共同参与鉴定, 这样得出的鉴定结论才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同时对当事人应实行专家组成员保密制度, 以减少徇私枉法及舞弊现象。笔者认为, 承担医疗鉴定的机构应该交由医学会这样专业的社会团体进行, 利于医学的发展和鉴定的专业性。
第二, 落实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 鉴定人出庭质证, 接受当事人和法庭质询是其法定义务。该制度的保障和落实有助于增强鉴定人的责任感, 既要明确鉴定人枉法鉴定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也要从鉴定经费、人身安全等方面为鉴定人提供必要的保障。
民事责任制度 篇11
关键词:食品安全;民事责任;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诉讼
食品安全,最关键的问题是对食品安全概念和涉及范围的认定,关于食品的解释,往往是笼统的,没有清晰的表示。个人认为,需要把初级农产品的描述纳入《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的制造者与生产源也要对食品安全负责,抓住食品的制造者就等于控制了食品的源头。
食品流入市场则主要依靠行走于全国各地的各级经销商,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各地的监管单位显得力量单薄,对降低食品安全事故起不到最根本作用。所以,应该考虑市场连带责任的实行,如果此责任得到实施,就算企业倒闭,也能找到相关负责人或单位,不至于拿不到赔偿。更重要一点,此责任能够督导责任人或单位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将举证加入到《食品安全法》,只要食品链条上的相关责任人,包括生产人与经营商户,能够证明他们的食品没有问题,他们就不需要为事故负责。而关于赔偿,应该以受害者的直接损失为准,不能低于最基本的赔付额度,减少老百姓的诉讼压力。如果发生群体性的食品安全事故,而且是因为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或者不作为造成的,也应该本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处理。
一、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含义
民事责任是民事法律责任的统称,法律上的解释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因一方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导致另一方民事权利收到损害或者基于法律的规定而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对违犯法律,给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伤害的需要担负所造成后果的责任,包括赔偿。所有参与食品生产、制造、运输、经营的个人或者团体,需要对因为食品安全所造成消费者或者消费群体的损失负责。
食品安全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食品安全民事责任是以缺陷食品为前提,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中,还找不到关于“缺陷”的解释,只好从《产品质量法》中找到些许对照,“缺陷”指的是食品有侵害消费者安全的潜在威胁。第二,食品不安全不但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对精神也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对人身体的伤害是首当其中的,人们会引起疾病,糟糕的情况下会导致死亡,比如前些年假酒所造成的严重事件。除此之外,食品不安全对人精神造成的伤害也是惨痛的,它会持久的存在受害者的精神层面,很难短时间消除。第三,食品不安全具有大规模的侵权性,食品安全威胁的不是一个人的安全,而是所有人,如果稍一闪失,所造成的灾难必然是大规模的,让人教训惨痛,伤害深远。
二、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归责
一般意义上的错误责任,指的是某个人的意识是否是故意或者是无意,有没有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义务,他的所作所为有没有按照交易中的规则行事。所以,所有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个人或团体,包括生产、制造、运输、销售,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如果涉及人员能够证明他们在执行中没有失误,就可以不必承担赔付责任。目前我国的相关规定还没有明确指明关于归责的一致规范,问题真正出现在司法活动中时,仅仅依靠《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中的条目进行约束或者判断。
三、健全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重要性
监管力量淡薄:参与食品活动的个人、经营户、生产商遍布全国,相比而言,监管部门的力量便淡薄了很多,面对庞大的食品制造体系,监管人员不可能全方面做到位,漏洞肯定存在。而监管单位的力量并不是统一的,各单位之间执行的标准有的也会出现差异,甚至会相互矛盾,让食品制造商不知道该执行哪一条。因为监管单位各行其是,一旦出现问题互推责任,造成一些相当负面的影响。
监管技术与信息没能及时跟上科技的发展:食品安全对科技要求非常高,应该配备职业化的人员与检测设备,需要对各种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进行取样、检测,如果监管单位的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依旧使用陈旧的设备,是很难检测出上述威胁的。另外,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沟通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诟病,出现问题不及时公开,更有甚者会故意隐瞒,对社会对消费者极不负责。
当前法律的漏洞:当前对产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解决办法,只是简单的执行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两方面,表面上违法分子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受害者却很难得到应该有的补偿。《食品安全法》作为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基本法律,在实行过程中,更侧重公权方面,对私权方面的解释以及对个人的保护非常少,是一个空白位置。对于违犯《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过多的从行政与刑律方面定性,而对于民事方面的规定几乎没有。行政与刑律更侧重的是稳定社会秩序,而民事责任会更多的向消费者提供帮助。
四、国外食品民事安全民事责任制度与评析
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吸取了以往教训深刻的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之后,通过不断努力与改进,已经形成较为完善与成功的制度。每个国家的国情与发展水平不同,但在一些法律的制定上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对改善自身不足提供帮助。下面以美国的食品安全民事责任制度为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美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先后颁布实施了三十几部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最权威的有《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肉类检验法》、《公共卫生服务法》、《美国产品责任法》。这些法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在美国,所有关于食品的人员,乃至每个环节都把责任落实到位,如果食品有不安全威胁存在,检测单位会根据问题存在的环节直接找到责任人。能够最快的查到威胁的源头,不但提高对失职人员的惩罚时间,还对整个食品产生的过程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对于消费者的赔偿,美国法律要求赔偿受害者的一切损失,补偿需要一次性补偿完毕。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美国食品安全的稳固支撑,也使美国老百姓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因为法律的普遍,美国老百姓也喜欢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五、我国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民事方面的空白还需要如下几个方面的完善:第一是初级农产品方面,用作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应该纳入食品安全法的修改之列,随着整个农业进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很多初级农产品是通过工业化的模式生产出来的,有一些在实质上基本属于产品的范围。第二,农产品的责任承担对象模糊。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对一些责任的认定含含糊糊,一点也不清晰明了,只是简单的提到责任,并没有详细的认定,有些地方的认定甚至出现冲突,属于刑事责任同时又属于民事责任。第三,市场主要民事责任制度缺失,这里主要包括食品的认证以及检测机构,还有食品的监管单位。不能排除某些机构因为个人私利益而发布虚假的认证,某些监管单位又不认真负责,从而酿成事故。第四,消费者维权的意识淡薄以及成本偏高,加上举证的困难,从而使消费者真正面对的时候望而却步,从另一方面助长了违法分子的嚣张。
六、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也在不停进步,在人类不停发展进步的同时,食品工业也在趁势而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不停的显现,其中食品安全最为严重。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观念相当淡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知道该找谁投诉,食品安全事故因而不停发生,尽管国家下重拳治理,却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民以食为天,可以看出食品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也能看出食品安全对人类所带来的威胁与伤害的严重性。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有初级农产品责任划分不健全,昂贵的维权成本,还有民事赔偿方面的诸多问题。综上所述,健全民事责任,使用高效的法律制度,会使食品安全方面产生强烈的震动,使社会各阶层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质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杨立新.《侵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4]刘静.《产品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5]邓青,易红.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刍议——借鉴美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度创新[J].企业经济,2012,01:166-168.
[6]张百灵.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完善重点[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74-79+118.
作者简介:
浅析公司清算责任制度 篇12
首先, 公司解散是指引起公司法人资格消灭的行为程序。公司清算是指公司解散后, 依照法定程序全面清理资产, 清偿债务, 了结企业未了结之事务, 使公司法律主体资格归于消灭的一种活动和法律制度的总称。
对于公司解散的分类, 分为自行解散和强制解散。《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了公司解散的五个原因。 (一)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 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 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 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因上述前三个原因解散的为自行解散, 后两个原因导致公司解散的为强制解散。自行解散是指基于公司自己的意思而解散公司的情形, 体现的是公司的自由意志, 强制解散是指在法定的情况发生时, 由政府或法院的命令而导致的公司解散。
其次是清算义务人法律责任制度。本文认为, 清算义务人是指因公司解散, 负有启动清算程序, 选任公司清算人, 不妨碍清算等义务和法律责任, 并承受清算结果的法律主体。清算义务人不是公司自身, 也不是公司内部机关, 是在公司解散后, 负有依法启动清算程序的特殊主体。针对我国立法对清算义务人的范围规定不统一的状况, 笔者提出了清算义务人的范围界定, 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清算义务人。清算义务人对债权人的民事责任。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 清算义务人拒不组织清算、恶意处置公司财产、未经清算违法注销公司的, 在债权人损失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以上规定填补了清算义务人对债权人责任的空白, 但仍然存有问题, 需要改进完善。
第三, 论述我国清算人法律责任制度。清算义务人不等同公司本身, 不得直接代表公司。公司解散后至注销之前, 公司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和诉讼主体资格。在有关公司的诉讼案件中, 仍应以公司为原告或被告。清算义务人没有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 其既不能以自己名义进行诉讼, 也不能代表公司参与诉讼。我国目前在清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有:清算义务人拒不选任清算人或因客观原因不能选任清算人致使清算无法进行的。当然, 出现该种情况可以依照“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七条的规定申请法院指定清算人;但通过法院指定清算人走的是司法程序, 在效率上有较大的欠缺。基于清算义务人和清算人可以身份重迭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非司法程序完成清算义务人到清算人的转变。
首先, 法定清算人的选任。法定清算人是指根据公司法或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的清算人, 并由其承担执行清算的职责。由法律直接规定清算人的制度关键的是清算人的主体的确定, 即由谁担任清算人。法定清算人一般由两种不同主体担任:一是股东;二是董事。笔者认为, 我国法定清算人应由股东担任, 不宜确定董事为法定清算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现实中, 董事地位较低, 无法直接承担执行清算的任务。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董事较为独立, 受股东的控制较少;我国董事 (股东同时担任董事的情况暂不考虑) 和公司的关系主要是一种劳动关系, 和其他公司职员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就是俗话讲的“打工”。可以说, 我国清算人难产主要问题不是出在董事, 而是股东;董事推动清算是不可能的。第二、股东控制甚至操纵公司的现实决定了不宜确定董事为法定清算人。其实我国大量公司存在不依法清算的事实和股东操纵公司有直接的关系, 不依法清算实际就是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综上所述, 我国应确定股东为法定清算人。
股东担任法定清算人有两种模式:一、由全体股东担任法定清算人;二、由部分股东担任法定清算人。笔者不赞同全体股东担任法定清算人。第一、效率上不可行。根据现行《公司法》有限公司股东人数最多可达200人, 在这种情况下由全体股东参与清算, 效率问题就令人置疑了。第二、现实中主要是控股股东或其它个别的重要股东逃避清算责任导致清算无法进行, 法律规定由守法的中小股东承担执行清算的责任不公平。所以, 我国应确定部分特定股东为法定清算人。具体确定法定清算人的办法可以考虑出资份额和是否有执行公司业务的事实。出资份额大的股东对公司控制影响的力量越大, 理应承担较多的责任。在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职务的股东对公司业务比较熟悉, 担任清算人也合情合理。所以我国立法可以考虑:出资较多的三位 (具体人数有待商榷) 股东和在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东为法定清算义务人, 清算义务人逾期未选任清算人的, 由法定清算人执行清算。法定清算人不执行清算的, 依法承担责任
其次、清算义务人不同于公司机关。公司股东 (大) 会享有广泛的经营决策权, 董事会是股东 (大) 会的执行机关, 对公司也享有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权力, 而清算义务人除非另外以股东身份组成股东 (大) 会, 否则没有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或决策的权力, 所以清算义务人不同于公司机关。
最后、清算义务人也不同于清算人。清算人在公司清算过程中, 对内执行清算义务, 对外代表公司, 其法律地位相当于公司组织机构。在与公司有关的诉讼中, 清算人作为公司诉讼代表参与诉讼, 而清算义务人却没有类似的诉讼地位。
建议完善我国清算人责任制度。首先完善清算人由法律直接规定产生的制度。法律可以规定出资较多的股东或在公司担任董事、高级管理职务的股东为法定清算人, 在清算义务人拒不或无法选任清算人的情况下, 法定清算人执行清算。其次, 在完善清算人产生制度的基础上, 明确清算人的法律责任。我国立法应明确清算人的注意义务, 违反注意义务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在损失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民事责任制度】推荐阅读:
民事责任11-17
会计民事责任05-29
民事责任的价值01-15
中医的民事侵权责任11-29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刍议01-06
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论文07-14
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07-29
停车场的民事责任问题11-06
民法通则第六章 民事责任09-27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