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物流领域

2024-08-18

仓储物流领域(共10篇)

仓储物流领域 篇1

摘要:近年来,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仓储物流领域,这使得仓储物流和物联网二者之间相互联通的状况日渐紧密。仓储物流通常是指利用自己修建或租用他人的库房和场地,对商品进行保管、储存、配送及装卸搬运。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类信息传输感应设施,按照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相连接,最终实现物品对运送物品流通的网进行相互连接,将相关信息进行连接、沟通并交换,从而实现物品管理、识别、监控、定位和跟踪的智能网络系统。自动控制、智能信息管理、数据挖掘、智能机器人堆码垛、移动计算等技术是物联网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仓储物流,应用分析,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仓储物流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智能化”的方向。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已实现从信息自动提取、信息整合、物品局域联网、局部系统的智能服务与管控等向全网逐渐深化的过程。物联网具备射频识别、互联网以及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从而可以对每个商品进行识别并跟踪的特征,因此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物流的每个环节,如生产、运输、仓储、销售以及消费等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可保证货物安全及时效。正确地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管理,并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本文首先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其次,分析物联网在仓储物流中各个环节的应用情况,最后,分析未来物联网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物联网的含义

按照协议约定的要求,通过全球定位、射频识别、激光感应以及红外感应等不同类型的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对信息进行交换和通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定位、跟踪、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即物联网。物联网的英文解释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文含义为“物品与物品相互连接的互联网”。

2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的应用状况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在三方面。

首先,是感知技术应用。感知技术在这里又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当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封闭时,使用有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手持拣选终端,或者当射频识别技术与托盘系统结合时,可以使得拣选的速度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第二,物流系统中的运输环节通常会采用GPS或GIS技术,从而方便实现对车辆或物品的定位、追踪与监控。第三,主要是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该技术主要起到为其他感知技术提供辅助的作用。第四,是传感器感知技术。通常也是与射频识别、GPS等技术结合应用,可对物流系统中的物品实况及当时环境进行感知。

其次,智能化的仓储作业与管控。当前对物联网及物流信息化的使用局限于短暂地对物品的感知、识别、定位及在线追踪等,很少能够做到对物流进行控制与管理。视频监控、机器人、语音提示、无人搬运车、射频手持等技术或终端是主要智能化的仓储终端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完成货物搬运、识别、堆码跺、拣选等自动化工作。

最后,主要体现为智能仓储的网络与传输技术的应用。智能化和网络化是物流发展的最大趋势。在公司仓储物流系统中,有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物流中心,可以完成全自动化与智能化相衔接的物流作业;有些生产管理系统,还可以做到与仓储物流系统无缝衔接,达到智能化运行。物流公司面对大范围的物流网络传输方式,借助于互联网系统与公司内部局域网相互连接进行传输,是管理每个网点仓储信息的方式。物流中心也经常使用互联网对每个门店和每个配送点的信息进行传输。

3 现阶段仓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

面对如今正在快速发展仓储物联网浪潮,不少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生产、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下面以河北沃尔思科技有限公司对仓储物流技术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

沃尔思可以说是对仓储物流网技术积极运用的典范。其推出的“仓库物品出入管理系统”,通过将不干胶电子标签、2.4G远距离有源电子标签技术并结合条码,从而将到货、入库、出库、调拨等整个仓储物流环节的相关数据进行自动化收集,并确保每个环节数据收集的速度和准确性,最终企业就能够及时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以便能够合理地做出下一步决策,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可参考的重要依据。

沃尔思科技有限公司仓库物品出入管理系统特点在于:①由于可以实时监控整个仓库现场操作过程,因此可以有效提升仓库管理透明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②专业技术支持,汇集了现阶段最宽泛、最节约的三种识别技术。③获取数据的正确率提高了,有效降低操作失误的频率,节省人力物力。④因为标签信息采取了加密处理,因此,对于没有权限的用户,专用读取器会拒绝该人员读取标签内容,从而确保物品的隐秘性。

4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中应用的展望

4.1 射频识别技术

无须通过人为参与,仅通过射频信号对商品进行识别并获取数据,并且在任何极端环境下都可以工作,就是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可用于提升供应系统和物流作业的管理程度,生产企业或物流公司可以大面积地使用这种射频识别技术。充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对货物进行定位、跟踪甚至包装,从而可实现商品在从配送到生成等各个环节更加灵活紧密,成为物流供应链的技术基础。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主要用于配送中心管理、货运车辆的智能调度和管理,货物追踪以及托盘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

4.2 感知技术

传感器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合成可以实现对有特殊要求的仓储商品进行检查,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更方便、更全面的服务。另外,对于仓库中需要特殊环境的商品,感知技术的集成应用也可以实现关注控制,比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监测危险品盛装容器的状态,从而全面监控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当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达到临界状态时,还可以立即报警提醒管理人员,保障运输安全。此外,通过感知技术,还可及时调控温湿度,保证冷藏产品的质量。

4.3 无线网络与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仓储系统中,仓储配送中心如果搭建无线网络系统,则可以借助4G无线通信技术。例如,实现仓储智能化作业,用无线通信技术完成实时通信和移动计算,这也是拣选车、叉车等移动设备的移动终端。如果省掉布线环节,就可以使用无线电子标签作为拣选系统的辅助作用,简化系统的建立。

4.4 智能搬运车

智能搬运车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搬运车(或无人搬运车)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而上升到更高领域。智能搬运车需要具备可自行辨别的物流终端,和物流系统中的物联网实现联网操作,智能工作。

5 结论

物联网技术是将来信息科技的必然趋势,也是将来国际新一轮的科技竞争开端。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对网络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智能技术为主的技术体系集成应用,促进我国仓储物流领域的发展,改革物流内部系统结构,实现仓储物流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对促进仓储物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仓储物联网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将可能促使物流技术设备及仓储物流中心结构,以及传统物流信息中的系统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得大型仓储物联网络中实现物联网与智能化,仓储物联网系统中商品具有自行辨别的“智慧”,让物流中的“物”晓得自己应该要去哪里,该放在什么位置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物流”。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陈代芬.仓储物流技术与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6):30-35.

[3]武晓钊,王继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现状与前景[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

[4]蔡丽艳.物联网时代的智慧物流[J].物流科技,2010(12).

仓储物流领域 篇2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局)、财政厅(局、财务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证监局,各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精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各地要在切实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文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做好此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

(一)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从事社会化物流服务。为民间资本投资参与承接传统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服务外包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从事为商贸流通企业服务的共同

配送业务,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鼓励民间资本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投资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业重点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快递、城市配送(含冷链)、医药物流、再生资源物流、汽车及家电物流、特种货物运输、大宗物资物流、多式联运、集装箱、危化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等重点物流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和国铁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物流合作,提高铁路物流运输服务水平。鼓励民间投资开展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基础设施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运输、仓储、配送、分拨、物流信息化以及物流园区等领域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商贸功能区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等转运中心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建设铁路干线、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煤运通道和地方铁路、铁路支线、专用铁路、企业专用线、铁路轮渡及其场站设施等项目。

二、加快形成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的管理体制

(一)打破阻碍物流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的管理瓶颈。鼓励目前只为本行业本系统提供服务的仓储、运输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利用,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

(二)完善资质审批管理。进一步清理针对物流企业的资

质审批项目,逐步减少行政审批,积极为民营物流企业设立法人、非法人分支机构提供便利,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进一步规范交通、公安、环保、质检、消防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对于法律未规定或国务院未批准必须由法人机构申请的资质,由民营物流企业总部统一申请获得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获得。

(三)简化注册经营手续。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物流企业,在总部统一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和经营审批手续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持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免予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

三、为民营物流企业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切实减轻民营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同等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政策。民营物流企业同等享受已经出台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二)加大对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物流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对于以物流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和园区,细化规划功能分区,按国家标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按照不同地类和土地使用标准分宗供地,防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名义圈占土地和实施整体供地,增强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三)优化民营物流企业融资环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民营物流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积极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提高对民营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宽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完善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发展物流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四)促进民营物流企业车辆便利通行。各地在制定本地区促进城区物流车辆便利通行的管理办法时,要关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对民营物流企业的物流车辆享受同等的通行证发放、进城停靠等便利通行政策。要依法维护民营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一)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鼓励现有单一从事运输、仓储、货代、船代、无船承运人、联运、快递服务的民营企业整合功能、延伸服务,加快向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支持大型优势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民营物流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民营物流企业。

(二)积极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民营物流企业“走出去”。鼓励民营物流企

业为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配套物流服务,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网络。

(三)发挥行业协会在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物流业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切实引导民营物流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促进民营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对于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同时,注意跟踪了解本地区物流领域利用民间投资的情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

部 财

部 国 土 资 源 部 交 通 运 输 部 铁

部 商

部 人 民 银 行 税 务 总 局 工 商 总 局 银

仓储物流领域 篇3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业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对物流管理过程的掌控;解决了物流调度与管理的瓶颈问题,同时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化、自动化给企业引进一个清晰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节约了成本和人力资源、降低了安全隐患。RFIF时代条件下,铁路物流运输管理信息化,满足物流业务数据的集成,作业流程管理智能化,以加快铁路物流信息发展,实现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安全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RFID时代物联网技术在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及研究。

【关键词】RFID;物联网;物流运输;智能物流

1 RFID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应用的意义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铁路物流借助射频标签,实现对商品对运输、仓储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降低了差错率和隐患。

研究探讨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各个环节,让铁路物流企业重视物联网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影响与应用具有非常现实有意义。

2 RFID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国外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国外很多大型物流企业中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美国:

(1)物流管理——美国海军应用RFID进行反向物流试验。美国海军运营RFID技术在美国海军资产管控处(ATAC)和国防物流机构(DLA)工厂之间跟踪破损零件,减少了ATAC和DLA双方的工作负荷,并提高物资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2)物品管理——RFID叉车托盘读取系统,安装在最新或已有的RFID托盘标签读取设备上,在读取托盘标签时使用传感器进行识别,减少了潜在的误差,适应于配销及制造等行业。

(3)自动化管理——美国德克萨斯州ElPaso县的911中心的RFID系统,为当地70多万居民服务,那里的工作人员每月处理45,000多个紧急呼叫。

日本:

利用RFID技术,不停车收费,解决交通阻塞;食品生产加工,利用RFID进行从原料管理、生产过程到出厂产品等全面的管理;从生产到消费的多种流通渠道内进行了食品跟踪系统的验证试验。

2.2 国内现状分析

在中国,铁道部的调度利器——我国铁路车辆调度系统是应用RFID最成功的案例。

目前我国某些铁路物流业虽然已经实现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但是,应用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在于物流业对物联网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系统之间难以实现桢机融合,加上物联网标准体系未统一,使得国内物铁路流呈现物联网信息孤岛。

3 目前铁路物流运输领域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资源整合尚不到位;第二,部分政策规定不相适应;第三,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第四,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第五,人员素质有差距;

除此之外,我国铁路物流运输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管理人员意识问题。由于长期以来,铁路货物列车运输速度较慢,再加上停靠站点较多,故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速度决定了安全性,速度慢故而安全性就高;还有,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存在重视行车安全而忽视货车安全、重视人身安全而忽视货物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在第六次大提速后,车、机、工、电、辆等系统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安全系数越来越大,但货运系统却依旧停滞不前,依旧是传统水平,且技术装备配置的技能人才也明显不足,与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内在需求不相适。

案例——货物运输事故查询分析(见下表)

基于以上案例,如果将物联网的RFID技术应用到物流领域将极大降低物流安全隐患几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在产品供应链中,无论是生产商还是零售商,再或者是消费者,都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对自己的货品实行实时监控,并跟踪其行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同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3.1 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是和员工自身职业素养分不开的。在铁路物流企业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比如自然天气的变化或是突发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就格外重要了,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和员工的素质息息相关的。员工的素质包含员工的操作规范和对制度的执行能力,也包含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这些一方面需要企业去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员工自身不断努力和学习,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3.2 建立物流企业的行业法规及规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行业的良好、健康运行与国家法律的约束和相关行业的规范制度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视域下,很多行业纷纷走向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来,物流企业也不例外。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以达到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程度。因为物流运输不仅隶属于经济领域的范畴,从某种程度来说,也与百姓民生息息相关。

3.3 人工智能与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不够完善

科技水平不断发展,逐步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就物流行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将会成为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发展的重要领域。这种信息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物流企业的各种基础设备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方面,还体现在运输方式方面。比如运输方式将更加广泛,在一些国家除了传统的运输之外,还尝试进行了无人机自动运输服务方式。这种业务是利用无人驾驶的小型直升机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帮助有紧急运输服务客户在第一时间进行物品的运输,满足其需求。这是科技应用的有效体现,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nlc202309012324

4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

4.1 危险品铁路运输车辆智能高度及监控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能够满足给每一个物品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识,用以实现对物品的跟踪、防伪等功能的需求。危险品等特殊物流,需要对仓库、运输工具/容器的温度等有特殊要求,充分利用传感技术,将其采集的信息与仓库、铁路车辆的RFID信息融合,如在货车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GPS信息等通过车载终端发送到企业监控中心,构建基于RFID物联网,失去危险品运输车辆加装位置感知和泄漏监测,建设危险品运输状态监测平台,与路政、消防等部门联动。目前,基于RFID的物联网的典型解决方案是美国的EPC。

4.2 集装箱铁路智能物流高度系统

集装箱铁路智能物流高度系统就是一种调试与安检的示范平台,即通过物联网进行构建铁路场地的感知调试与安检,具体来说就是在集装箱上使用一种电子标签,这种电子标签可以收集货物的各种信息,诸如货物运送时间等,从而可以随时掌握货物的位置、运送状态,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有效减少货物的装卸和仓储等各种物流成本,加强货物的安检速度。

物联网应用到铁路物流运输领域后,使得出入库产品信息采集更具准确性、快捷性。能够较大幅度上提高库存的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已广泛运用到货物和库存的盘点等业务活动中。

总之:物联网技术对物流运输领域有深远的影响,物联网技术在自身功能、智能物流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凤祥编著.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李苏剑等编著.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朱文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运输服务[J].物流技术,2010(13).

[4]陆忠梅.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J].硅谷,2010(09).

[5]窦桂华.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0(02).

[6]阴躲芬,龚华明.RFID中间件数据处理模型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09).

[7]百度文库.从国内外发展现状看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http://wenku.baidu.com.

[8]百度.物联网世界.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分析.http://tech.rfidworld.com.cn

[9]百度.RFID在物流中有什么应用.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

[10]百度.目前物流运输领域存在的问题.http://www.xzbu.com/3/view-6361755.htm.

作者简介

吴冬(1965-),女,吉林省四平市人。现为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电子应用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

作者单位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3

仓储物流领域 篇4

一、粮食流通和信息化建设

现如今在欧美国家, 已经在根本上实现了粮食流通产品相关经营中生产技术的高新化, 资源使用的深度化和生产规模的庞大化, 在根本上将其物流管理信息化与相关产品质量当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其发展势态十分迅猛[1]。众所周知, 物流信息是物流相关管理工作的根本内容, 也就说使用信息将物流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其主要的做法有:

1.使用条形码与射频识别技术, 在根本上将信息的准确性加以提升。2.基于WEBEDI技术, 在根本上实现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送, 进而将订单的输入和处理等过程全称实现自动化。3.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仓库管理技术, 在根本上将仓储的运输效率加以全面提升。4.和客户进行信息共享, 在根本上体现出供应链的透明化要求。5.在我国的粮食仓储行业中, 信息化的相关建设工作已经进行多年, 最近几年, 我国的一些粮库企业也在积极地探索最新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并在不同的相关范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相关业务流程的管理理念

将流程进行全面去明确,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原有的工作效率加以全面提升, 最终将相对独立的操作系统整合成为一个系统, 在不相同的指定位置, 依照相关要求, 使用向通用的速率与节奏进行相关操作, 在根本上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不连贯性, 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

要想令信息化建设能够在相关作业流程上得到应用, 就要利用信息的识别技术在根本上加以实现, 信息技术网络能够构成一个虚拟化的“传送装置”并使用“信息阴道”将不同岗位实现计划好的流程进行指挥, 工作人员按部就班地完成这项工作, 在整个过程之中[2], 不但物流流程和承接流转完成, 还能够令信息流在上下游岗位中进行不断地采集和传递, 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三、在射频识别技术的条件下的信息采集方式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的采集工作, 在现如今, 很多管理系统还是建立在人工输入的方式之上, 该方式掺含了很多主观性因素, 信息较为滞后, 另外信息的精准性也较差。已经成为了当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 要想在根本上将该项问题加以全面解决, 就要使用自动识别技术, 其中RFID和条形码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最近几年新兴的识别技术, 其主要核心内容就是一个电子标签, 直径大约在2mm左右, 其容量能够达到296之多, 在几厘米甚至是几米的距离内, 能够发射出无线电波, 能够在根本上将电子标签内的信息进行读取, 在根本上做到识别其身份。和以往的技术相比较, 该技术有着体积小, 容量大, 耐久性强的特征, 因此在近些年被广大学者所关注。

使用该项技术能够达到采集及时, 节省人力资源的优点, 在根本上将粮食物流工作的相关效率加以提升。

四、可视化监控

在以往的信息管理软件中, 其操作界面一般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表示的, 在对其进行流程演示和操作提示, 报警上能够看出, 其是有一定缺陷存在的。并不能在根本上将生产调度指挥工作进行全面掌握, 对于决策者来讲, 其帮助是远远不够用的。

从可视化监控上来讲, 除了以往的坚实之外, 该方式还能够在根本上将总图的布局进行全面结合, 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工作与自动化控制, 将其在各个环节中实现信息集成工作在根本上实现模拟流程运行, 统计曲线分析以及窗口提示等等, 将其更为直观的展现给相关管理人员。

结束语

现如今市场的变化倾向主要是粮食仓储行业向物流行业的转换, 并将以往单一化的保管模式向动态物流转换。令其在粮食空间, 数量等属性上出现了一些变化, 要想在根本上实现这一点, 就要将原有的时差减少, 这对于粮食流通业务来讲, 是一个全新的要求, 只有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这一点, 我国的粮食仓储物流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洪亮.EPC与物联网引发供应链革命的导火索[J].中国标准化, 2005 (4) :9.

仓储物流领域 篇5

一、当前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遇到的难题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承接东西,贯通南北,历来为水陆交通运输枢纽。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坚持“全国卷烟打假一盘棋”的理念,高度重视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工作,先后在全省交通要道设立了7个重点口子稽查大队,协调武汉铁路局设立了7个铁路烟草联合执法室,联合湖北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武汉铁路局出台了《关于建立打击物流运输领域涉烟违法活动联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实现了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15年,全省重要道口查处涉烟案件160起,查获非法卷烟5993件,案标值2926万元,有效发挥了在堵截北烟南下、南烟北上中的屏障作用。

当前,在开展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工作中,遇到了“五大难题”。

1.获取线索难

为了逃避打击,不法烟贩在办理托运时,往往对货物进行伪装,谎报货物名称。物流企业受利益驱使,只管揽活、收费、送货,没有严格执行收货验视制度,这就给不法烟贩利用物流运输领域非法运输卷烟提供了便利条件。普通群众对非法托运卷烟行为知之甚少,举报意识不强,使烟草部门获取案件线索的群众基础不甚牢固。

2.跟踪查堵难

不法烟贩除了伪装运输以外,还频繁地改变运输线路、变换运输车辆及车牌号、更换手机号码,这些都增加了烟草执法人员跟踪查堵的难度。此外,受执法权限的限制,烟草部门必须联合交通或公安部门才能上路检查。因此,除非在接到可靠举报的情况下,否则很难对在途运输且经过伪装的非法卷烟进行查堵。

3.调查取证难

由于发货人、收货人以及承运人之间的业务通常以电话单线联系,人货分流,一些发货人在发货时还故意填写错误信息,隐瞒自身真实身份和货物真实信息,导致烟草执法人员就算查到了货物,在承运人表示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很难进一步追查发货人、收货人等有效信息,导致案件查办不能追根溯源。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物流和互联网涉烟违法活动融合度越来越高,调查取证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4.跨区协作难

跨省、跨区非法贩销卷烟案件中,案发时往往只有生产、购进、运输、储存、销售环节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环节位于本辖区,其他环节涉及其他省份或地区。在追查上线、下线时,需要跨省、跨区调查取证、抓捕逃犯,存在执法协作配合难的问题。

5.打击处理难

目前,查获的过境运输卷烟案件日益增多,由于查案地与起运地、目的地烟草部门信息互通、联合办案的机制还不健全,导致不能对网络上线、下线进行深挖细查,依法追责,“断头案”、“无尾案”越来越多。

二、加强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的工作建议

在物流运输业日益发达的今天,烟草部门要密切关注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千方百计争取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和监管措施,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查堵体系,有效切断非法卷烟的运输渠道。

1.在健全监管查堵常态机制上下功夫

在公路环节,要利用好高速公路收费站、公安检查站、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站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烟草口子稽查大队卡口查堵作用;在铁路环节,要充分发挥铁路烟草联合执法室作用,地铁联手查处非法运输(携带)卷烟行为;在航空环节,要与机场公安部门建立涉烟案件信息互通、案件协查工作机制;在物流运输环节,要组建物流托运监管专班;在邮政快递环节,要与邮政管理部门建立联动协查机制,督促寄递企业落实收寄验视制度;在互联网环节,要紧跟“互联网+”步伐,构建互联网及新型涉烟案件监管系统,会同公安、通信等部门,依法打击利用信息网络违法销售卷烟行为,积极拓展卷烟打假空间。

2.在建立物流运输企业及违法人员监管数据信息库上下功夫

首先,烟草、交通部门联合对辖区物流运输企业(含物流运输企业人员情况、仓库位置、车辆情况和业务来往情况等基础信息和历史违法记录)进行全面排查,整合信息,建立监管数据档案。其次,在建档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分类管理,重点监控。例如,將3年内发案3次以上的物流运输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成立物流监管专班进行全面监管;将3年内发案1-2次的物流运输企业列入一般监管对象,明确监管人员及监管周期,实行定期监控;将没有历史发案记录的物流运输企业列入守法经营类,实行不定期抽查。

3.在深入持久开展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上下功夫

烟草、交通、公安等部门定期联合开展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掉一批非法贩销卷烟网络团伙,提高物流运输企业从业人员自觉守法意识。

4.在建立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信息情报网络上下功夫

着力在客运司机、货运部从业人员中培养一批信息员,定期搜集、整理、分析、汇总信息,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登记,并建立重点监控对象信息档案。对来往重点区域的客运企业、货运企业进行重点管理,进一步完善物流货运企业收货验货制度和台帐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程度。

5.在建立跨省、跨区信息互通、联合办案协作机制上下功夫

对于查获的跨省、跨区非法运输卷烟案件,查案地烟草部门要将涉案人员、车辆、卷烟信息通报给起运地、目的地烟草部门。起运地、目的地烟草部门应根据通报的信息,协助查案地烟草、公安部门对涉及本地的上线、下线、物流运输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取证、联合办案,使涉烟违法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

6.在对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工作的考核奖惩上下功夫

烟草、交通部门定期对物流运输领域卷烟打假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年终进行奖惩兑现,用激励考核的手段,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浅析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 篇6

目前, 物联网的发展在许多国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故在各行各业、社会管理和民生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物流是物联网较早落地的行业之一,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数据的采集和传播具备高效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 而物联网技术恰恰具备这些功能, 因此, 将物联网应用在物流领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物联网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对物品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监控水平, 改变了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手段, 对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应用智能终端的新型物流业务中, 结合实际需要, 配备无线网络环境和条形码技术, 可以随时掌握物流链的任意节点上货物的情况, 大大减少错误的发生, 提高了工作效率, 规范了企业的管理, 在物流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是一个基于网络、广域网或局域网等信息承载体, 让一些相对零散的普通物理对象能够通过某种连接来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简而言之, 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 即物物相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 构成未来互联网。

物联网有许多广泛的用途, 用途涵盖:政府工作、公共的安全、智能家居、消防安全、工业监测、交通运输、环保领域、健康管理、花卉栽培、水质管理、食品安全、老人护理、国防安全和防控管理等多个领域, 本文主要探讨其在现代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使用到的关键技术。

2 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1 运输过程的智能管理

目前, 物联网的GPS/GIS卫星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智能物流中已展开应用, 以便实时了解关注对象的位置与状态, 建立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实时实现对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的可视化管理。目前, 有些技术比较先进的物流公司或企业大都建立与配备了GPS智能物流管理网络系统, 可以实现对车辆定位与温度实时监控等, 初步实现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通过在运输路线上布置一些网络节点, 当装有相应标签或传感器等设备的货车经过时, 便可获知其运输的路线、时间、货物等相关信息, 使后台管理者实现可视化管理。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定时取得位置信息, 监管货物动态。

2.2 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

应用物联网建立可追溯的智能系统, 主要是为了实现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的功能。基于RFID等技术建立的产品可追溯网络系统的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 应当加快全面推进。目前, 这些智能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和领域已有很多成功应用, 比如, 将物联网中的视频技术镶嵌在生产系统中, 不仅能够实时监控产品的制造过程, 而且可以事后进行查询。物联网在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2.3 智能自动的物流配送管理

运用基于传感、RFID、声、光、电、机、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 在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全自动化管理, 建立配送中心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网络, 从而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管理。配送中心可以利用物联网中的RFID等技术, 根据需要将电子标签贴在货物、托盘或者周转箱上面, 通过物品信息的实时记录、处理, 再结合物联网的智能处理系统, 实现货物出入库、盘点、配送的一体化管理。目前, 很多的配送中心在货物装载和卸车上采用智能机器人、激光或磁性无人搬运车来进行作业和物品的搬运, 采用自动化的分拣来作业, 包括出入库也是自动化的机械来操作, 使得物流配送作业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2.4 企业的智慧供应链

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将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对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提出较高要求。面对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 准确预测客户需求等问题是企业经常遇到的, 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 各个物流供应链的参与者可以按照预定的权限和流程各行其事, 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 信息流无缝链接, 既可分工协作, 又相对独立。

3 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关键技术主要涉及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3.1 传感器技术

这是计算机的一种关键技术。绝大部分的计算机现在能够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计算机都是需要用传感器来把模拟信号

换成数字信号的, 这样计算机才能处理。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 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构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3.2 RFID技术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技术, 又称无线射频识别, 是一种通信技术, 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该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 如:图书馆, 门禁系统, 食品安全溯源等。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中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3 嵌入式技术

嵌入式技术执行专用功能并被内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者系统。嵌入式系统不能使用通用型计算机, 而且运行的是固化的软件, 用术语表示就是固件 (firmware) , 终端用户很难或者不可能改变固件。这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嵌入式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通常,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 有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事实上, 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有很多都是这样的, 比如录像机、汽车、手表、微波炉等, 都使用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有一些还包含操作系统, 不过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近年来嵌入式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嵌入式产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彼此之间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如很多行业:军工产业、手机厂家、平板及车载导航、数字电视、多媒体终端、网关等。嵌入式系统正在逐渐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推动着生产以及国防的发展。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与作用。

4 结论

物联网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很快就会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物联网的发展将对提升很多产业的经济附加值, 促进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广泛, 它正推动着物流行业的变革, 在不远的将来, 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 随着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完善, 越来越多的研发基地的建立, 更多的行业应用等多项工作的推进, 物联网将对物流业产生更强大的影响, 这势必会带来智能化的物流配送链条、更敏捷的供应链、物流链条中商品的透明化与实时化管理, 实现物流的可追踪管理。我们相信, 在物联网的发展带动下, 一个更加智慧、便捷、高效的美好物流前景将很快实现。

摘要:本文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后, 引入基于互联网、读写设备和物流资产的新型物流管理模式。在介绍物联网在现在物流领域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给物流行业带来的改变后, 介绍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及这些技术的作用。最终表明物联网的应用使物流业务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准确。

关键词:物联网,现代物流,物联网技术

参考文献

[1]邹生, 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01.23-25.

[2]陈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7.255-257.

物联网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物流,物联网,入库管理,电子标签

一、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物联网的成熟一方面是来自产业的成熟, 另一方面是来自行业的需要, 尤其是以物流领域为主, 传统的物流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显然迫在眉睫。物联网的诞生直接为发展现代物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物流又加速了物联网的落地。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支持。早期的物联网我们称之为传感网, 而传感网的发展最早就开始在国内物流业得到有效的应用, 比如RFID在汽车上的应用, 都是最基础的物联网应用。中国电信业务经理翁昌亮在2010年增值电信业务合作发展大会表示:“物联网目前以交流物流信息和公共事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从应用来讲, 在公共事业监控以及交流物流信息采集、定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而物联网应用实际上可以很多, 早期的RFID, 都可以划为物联网的应用。据资料显示,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发展到汽车物流业, 比如卡车物联网, 中国的货运运输每年的产值是2万亿元人民币, 非常庞大。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完全不同, 国外都是大的货运公司, 而国内有200多万家小型运输公司, 有2000万名司机, 800万辆卡车完全是自由状态。运输公司接到业务以后就去找司机, 但是它不知道司机在哪儿, 所以需要有一个系统告诉它司机在什么位置, 这个问题可复杂可简单, 现在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手机漫游, 采集到卡车司机的位置信息, 中国移动就知道他们在哪个位置, 只要有这些信息, 2000万名司机都在什么地方就知道了, 就可以找到司机解决货运问题了。一个软件配合手机的应用, 使得国内运输系统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运输系统, 但是保持了交互运输。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 物联网运用主要集中在物流、零部件和生产领域。有观点称, 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 而且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 物流效率一直是制约整体国际贸易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 RFID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国际贸易流通效率, 如在集装箱上使用公共标准的电子标签, 装卸时可以自动收集货物内容的信息, 从而缩短作业时间, 并时时掌握货物位置, 提高运营效率, 最终减少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

基于感知的货物数据可建立全球范围内货物状态监控系统, 提供全面的跨境贸易信息、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跟踪, 帮助中国制造商、进出口商、货代等贸易参与方随时地掌握货物及航运信息, 提升国际贸易风险的控制能力。

物联网在企业物流中应用能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举例来说, 目前盛行的条码, 人工读取一个需要10秒钟时间, 机器读取需则需要2秒, 而采用电子标签及射频技术读取只需要0.1秒的时间。实践证明, 物流与物联网关系密切, 通过物联网建设, 不但企业可以实现物流的顺利运行, 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也将获得改观。

二、物联网在入库管理中的应用

下面以物流领域中最常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场景之一———入库管理为例, 说明物联网的具体应用。

在产品入库管理过程中, 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产品的识别和入库单信息的获取, 传统的人工或条码识别技术虽然得到一定的应用, 但是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品识别困难。条码识别技术虽然有一定的应用, 但条码扫描仪必须“看到”条码才能读取, 条码容易撕裂或污损, 给商品识别带来一定困难, 而且条码识别距离很短, 也不能对多个产品进行同时识别, 这些缺陷使条码识别技术在入库管理方面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二是产品信息难以实时获取。当产品入库时, 必须对入库产品的名称、分类、规格、生产厂家、数量、入库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 并生成入库清单, 以便以后核对、查实。但这些信息的获取往往比较困难, 有时需要产品供应商的协助, 协调难度大, 信息实时性也比较差。三是入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人工依赖性强。当进入仓库的物品品种繁多且集中包装时, 更需要人工清点、登记, 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准确的入库需要, 人工清点入库不但工作量大, 而且十分复杂, 非常容易出错。

物联网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 利用电子标签为每一物品赋予唯一的表示码———EPC码, 从而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它的提出给产品入库时获取产品原始信息并自动生成入库清单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而电子标签可以方便地实现自动化的产品识别和产品信息采集, 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自动化的产品入库成为可能, 从而将大大降低入库管理中人工干预的程度, 提高产品入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如图1所示。

入库管理就是对进入仓库的产品进行识别, 并对产品进行分类、核对和登记, 生成入库产品清单, 记录产品的名称、分类、规格、入库时间、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数量等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更新到库存记录。这些工作准确性高、工作量大, 人工作业强度和难度都十分巨大。因此, 迫切需要能自动识别产品的技术和方法, 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入库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产品的识别和产品信息的采集, 电子标签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产品自动识别的关键技术, 而物联网则为产品信息共享和互通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网络平台。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以电子标签作为产品识别和信息采集的技术纽带, 通过在仓库出入口设置读取器对产品进行自动识别, 同时通过物联网获取产品的详细信息从而自动生成入库清单, 以达到自动化入库管理的目的。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主要由产品识别、入库管理、PML服务器和本地数据中心四大功能模块组成。

一是产品识别。产品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产品的编码和识别。在基于电子标签的入库管理系统采用EPC码作为产品的唯一标识码, EPC码是Auto-ID研究中心提出的应用于电子标签的编码规范, 它使全球所有的商品都具有唯一的标识, 其最大特色就是可以进行单品识别。产品识别系统包括电子标签和读取器。每个产品都附有一个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内写有EPC码作为产品的唯一编码。存储有EPC码的电子标签在经过读写器的感应区域时, EPC码会自动被读写器捕获, 从而实现自动化的产品识别和EPC信息采集。入库读写器设置在仓库入口, 对进行仓库的产品进行自动识别, 并将捕获的产品EPC码通过数据采集接口传送到入库管理模块作相应处理。

二是入库管理。入库管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 它通过数据采集接口、远程数据接口和本地数据接口三个接口同其他几个功能模块进行交互, 从而实现产品自动入库管理的功能。入库管理的作业流程如下:产品入库时, 由设置在仓库人口的入库读写器读取产品EPC码并通过数据采集接口交由入库管理模块, 入库管理模块通过远程数据接口访问PML服务器以获取产品的详细信息, 并自动生成产品入库清单, 然后通过本地数据接口将入库产品信息更新到本地数据中心。一般来说, 入库单具有如下的信息结构:入库单 (产品EPC码、产品名称、生产厂商、产品分类名、单位、生产日期、有效期、入库时间、产品说明) , 在这一信息结构中, 产品EPC码由入库读写器自动识别, 同时记录产品的入库时间, 其他的产品信息则可以根据产品的EPC码通过访问PML服务器获得, 整个入库清单的生成都是自动进行的, 这不但提高了产品入库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而且也确保了入库产品信息的准确性, 为科学的库存管理与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PML服务器。PML服务器是由产品生厂商建立并维护的产品信息服务器, 它以标准的XML为基础, 提供产品的详细信息, 如产品名称、产品分类、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产品说明等。PML服务器的作用在于提供自动生成产品入库清单所需的产品详细信息, 并允许通过产品EPC码对产品信息进行查询。PML服务器架构在一个wed服务器之上, 服务处理程序将数据存储单元中的产品数据转换成标准的XML格式, 并通过SOAP (简单对象访问) 引擎向客户端提供服务, PML服务器的优势在于它屏蔽了产品数据存储的异构性, 以统一的格式和接口向客户端提供透明的产品信息服务。

四是本地数据中心。本地数据中心是入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维护本地库存的本地数据库, 产品入库信息最终都通过本地数据接口存储在本地数据中心中, 以便查询和核对。

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围绕电子标签和物联网这两个核心, 通过电子标签实现产品的自动识别, 利用物联网获取产品原始信息并自动生成入库清单, 从而为自动化的入库管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仅大大提高产品入库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而且使入库管理的准确性更高, 为科学的库存管理与决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德海、邵万清:我国流通产业的创新研究[J].物流科技, 2004, 27 (3) .

[2]杨永志、高建华:试论物联网及其在我国的科学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2) .

[3]潘金生: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J].经济师, 2007 (9) .

[4]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 2010, 37 (1) .

[5]甘勇、郑富娥:基于EPC技术的物联网在供应链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06, 469 (6) .

仓储物流领域 篇8

1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意识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 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步地趋于成熟化, 然而就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来看, 信息化意识较低已经成为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仍停留在低层的阶段。在应用上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和标准, 对未来也缺少必要的规划, 很多企业都是出于一种跟风的心理, 看到别的企业将信息化技术渗透到了物流领域, 也不甘落后, 对企业的管理也实施了所谓的信息化管理, 但是从实施方式和实施结果来看, 能够真正地理解信息化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企业是少之又少, 能够以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去实施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二是信息化的渗透层次较低。对于很多政府和企业来说, 甚至是一些大型的企业, 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层面相对较窄, 信息化大多应用于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和企业形象的宣传等, 能够真正涉及到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所占的比例甚少。

1.2 信息化水平较低

物流信息化在外国一些大型企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 人们所熟知的美国联邦物流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全球化的信息网络, 他们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当高, 而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信息化相比, 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主要存有两大弱势:

第一,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条码技术是信息化在物流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物流领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 条码技术主要应用于制造型企业, 超过60%的企业成功地引进条码技术, 但是条码技术在零售行业的应用率不足40%, 而零售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零售行业的顺利运作。

第二, 物流信息化软件有待进一步开发。物流信息化软件主要有制造资源计划MIP、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 在国外早就发展成熟的ERP却很难走进我国的一些企业。ER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率不足3%, 究其原因就是国内的企业发展较为缓慢。

一些制造型企业率先尝试ERP的应用, 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做到了成功的转型,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部分企业则转型失败, 重新回到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有一些企业只是对企业的某一部门实施了ERP管理, 而没有做到对企业实施全面的ERP管理, 有的企业甚至于没有听过ERP, 在运行中坚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搬运中延续人工搬运的方法, 不仅增加了搬运成本, 而且降低了搬运效率。

1.3 信息化理念较为落后

众所周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高超的物流实体技术紧密相连, 缺一不可, 只有二者的协作和配合, 才能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在物流的运作中, 如果没有高超的物流实体技术, 那么再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也起不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我国有很多的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们在管理上已经成功地引进了ERP管理,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实体运作上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企业缺少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分拣系统、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装卸系统等先进的物流运作设备, 信息化理念较为落后。混乱的物流实体技术直接扰乱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运作, 让管理信息系统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1.4 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

物流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高超的计算机技术, 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 对工作人员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吸纳现状是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吸纳到这样高端的人才, 大多数的企业只能降低要求, 吸收相关专业的人员, 造成了学计算机的人去负责管理, 学管理的人去钻研计算机, 很难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目前高校的教育制度所限。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倾向于某一方面的学习, 而且对这一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层上面, 加上在校学生学习的知识较为理论化, 缺少重要的实战经验, 导致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 不能迅速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因而企业只好把眼光放在公司内部的员工身上, 重新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指导, 让员工逐步地接触和深入物流信息化的岗位,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是物流信息化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物流信息化也是近几年才被引入我国企业的运作当中, 因而势必会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 很多人都没有深入地了解过物流信息化方面的知识, 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物流信息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一个新兴的行业必然会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才能步入成熟的阶段, 而物流信息化正处于这种过渡的阶段, 只有培养出大批的物流信息化人才, 才能使之顺利地迈入成熟稳定的阶段。

2 提高物流信息化效率的方法

2.1 加深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

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决定了其在物流中的渗透程度。国家可以积极倡导物流信息化的实施, 让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在物流领域的重要性, 并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性讲座或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 让企业积极参与, 通过讲座和活动来宣传物流信息化在国内外发展的近况, 并鼓励和扶持企业大胆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勇于改善物流管理模式, 敢于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 特别是大中型的制造类、零售类等与物流行业紧密联系的企业, 进行物流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 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长远有效的物流管理策略, 争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扫清障碍。

2.2 注重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物流信息化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创新和改进, 以此实现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健康顺利的发展。首先, 高校要积极开展物流信息化专业, 走在科学的前沿, 努力为我国培养出高质量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其次, 企业需要加强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 在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初期, 在缺少专业化人才的前提下, 企业可以通过自学努力与时代接轨, 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可以帮助员工边实践边学习, 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的人才。

2.3 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推广

只有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推广, 才能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应用物流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一些专业化的管理公司所设计的产品来对公司的运行进行管理, 这些专业化的管理公司不仅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相应的管理软件, 而且会给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机会,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物流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3 结语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物流行业由传统物流转向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 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也带了很大的机遇, 所以要以全新的面貌去接纳它, 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发展和创新物流信息系统, 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为企业的进步创造机会, 为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 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充分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强的竞争力。本文从我国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着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条码技术

参考文献

[1]戴定一.中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商情 (RFID技术与应用) , 2009 (05) .

[2]姚晓玲.GIS/GPS在物流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7) .

[3]李小娜, 董绍华.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21) .

仓储物流领域 篇9

一、单品环节的RFID物流箱

众所周知,沃尔玛一直在全球推动RFID EPC标准,其目的就在于希望通过每个物流单元从单品到包装以及托盘的跟踪,实现供应链全程追踪、追溯与及时响应。

烟草行业基于RFID技术的整托盘出入库与RFID周转箱管理、快消品企业在供应链上采用RFID物流容器与智慧物流箱运输与配送货物、国外的托盘共用系统管理等都是基于RFID技术而开发的。这些成熟的RFID技术的应用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行业客户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难题,真正实现了RFID标签的循环使用,提高了物流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可以预见,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再循环包装容器将迅速在行业内推广。

图1展示了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物流箱的物流系统的运行模式:

智慧物流箱的应用,在实现数字化仓储方面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实现货物的追踪及管理,大大提高发货效率,解决货物出入库效率低、错误率高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降低物流费用。

二、数字化仓储

传统的仓储管理是以提高储存效率为中心的储存型仓储管理方式,属于被动的。现代物流中,仓储系统不仅仅起到对货物进行简单的存放、保管等作用,还要对货物的种类、数量、属性、货位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得到准确的货物信息。

RFID具有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自身具备信息存储能力、环境适应性强等多种优势,是进行高效仓储管理的有力工具。配合良好的仓储管理系统,RFID能够实现仓储管理的动态化,在系统中可以实时查询、管理仓储货物信息,实现仓储资源的合理调配、高效利用。

在仓储管理中,可在每件货物的固定位置上粘贴电子标签,也可以在料箱、托盘等单元化产品上安装电子标签,然后采用RFID手持终端或固定读写器对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对物品进行有效管理。

电子标签在此主要应用于产品及托盘两个环节上,首先电子标签在工厂粘贴在产品上,产品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已经嵌入RFID芯片),然后将托盘上的货物信息和数量通过读写设备写入到托盘上的电子标签中,并随托盘进行仓储、运输。该过程也可以在仓库或物流中心进行相应操作。

在货物进行出库、入库操作时,通过固定读写器射频覆盖到货物移动的区域,自动读取到标签内的货物信息,固定读写器通过串口将数据上传到与其相连的终端PC上,终端PC再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完成管理货物的相应操作。

采用RFID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对仓库物品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可达到以下目标:

1. 实现对货物出库、入库、存储、盘点等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仓储运作效率。

2. 批量对货物属性信息进行自动采集。

3. 对库内的货物进行准确的定位与跟踪。

4. 根据需要生成统计报表。

5. 对库存进行有效管理。

6. 对仓库的空间进行有效管理。

7. 通过手持终端对仓库进行盘点,提高盘点的效率。

三、设备资产管理

物流生产设备作为生产资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备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积极主动的预防性维护和预测性维护,确保设备资产处于高可用性状态,以提高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利润率,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基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管理指的是将RFID标签粘贴于资产设备上,作为系统管理的识别依据,并且将设备核心信息及相关参数保存在RFID标签中。

采用RFID技术进行资产设备的管理可达到以下目标:

1. 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

2. 实现关键资产使用率最大化。

3. 降低设备运行与维护成本。

4. 降低备件库存及备件成本。

5.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四、智慧物流园区

智慧物流园区是个整体性的概念,它管理的是整个园区的人、车、物。从物流单品到仓储,从车辆出入园区到库内货物调整,从人员考勤到工作作业,都是智慧物流园区的构成元素。

应用RFID技术可真正实现物流园区在仓库、人员、车辆管理上的现代化。

智慧物流园区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客户现场实际需求,结合仓库管理系统、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系统,不仅可具备原有的在出入库管理、库区灵活管理、人员作业管理、人员区域动作行为管理、车辆进出/区域引导、车辆任务分配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优点,同时还具备仓储作业痕迹化管理、仓库作业任务分配、仓库作业指导、人员绩效管理、车辆管理、资产管理等特点。

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物流园区管理将仓储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资产管理等相关联,可以有效地解决现在物流园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物流资源的重复设置:如果每个企业都要设置仓库、运输车辆、信息系统、管理和作业人员,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是信息的阻隔:由于各个企业不能共享有关的信息和需求,从而造成整个供应链的速度缓慢,灵敏度不高。

三是由于库存管理水平不一,造成部分企业库存大量积压,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方面的应用模式本文第一部分已经做过介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智慧物流园区中采用RFID技术如何实现对车辆与人员的管理。

车辆管理可以划分为自有车辆的管理、外来车辆管理、作业车辆管理三个方面。

在管理自有运输车辆方面,给车辆发放永久的车辆管理RFID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的数据读写,完成车辆调度、任务分配、任务执行的全过程信息管理。

对于外来车辆管理,则是给车辆发放临时车辆管理RFID电子标签,并通过RFID上的数据读写,实现对其进行不同区域引导、进出物流园区门禁的信息管理。

对于作业车辆管理,借助RFID技术,根据需要,对库内作业车辆在每个库区内的作业状态进行管理。

人员管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即:人员门禁的考勤管理、工作人员参与的相关作业痕迹管理。通过这两方面的管理达到对作业人员的精准化管理与人、车作业统一管理。

总的来讲,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物流园区的应用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

仓储物流领域 篇10

1 在物流管理中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

1.1 流通速度加快,减少库存和人力成本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使物流更加的畅通无阻,这样就能减少库存占用量。利用读写器来进行扫描,代替了传统的人力的条形码识别,节省了很多的人力资源。这样就在储存和人员方面节省了大量的经营成本。

1.2 存货清单更加准确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物流的跟踪,能够极大的降低存货数量的清算错误和误差,提高存货报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正确的存货报告利于公司决策层明确的掌握产品的销售状况,并且能够提高存货预测的准确性,这样就能制定更加合理的销售计划。

1.3 有效预防产品脱销情况

产品的脱销就是产品供不上市场的需要,有可能造成顾客的失望情绪,使公司信用迅速降低。还有可能把顾客推到公司的竞争对手一方,造成顾客的流失。所以,企业要尽量避免产品脱销情况的发生。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明确的对物流进行跟踪,及时的了解产品的销售情况。对整个产品的运营进行全面的控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产品因为脱销而带来的损失。

2 物流管理中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

2.1 射频识别技术成本过高,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需要的射频标签的价格较高,一般都能达到30美分左右。这样高的成本,对一些小的商品比如糖果、铅笔、胶带等来说,成本高的实在难以承受,这样就会影响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推广。

2.2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缺少全球化的标准,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射频识别技术要想在全球领域内得到发展,就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全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这主要是由以下的几点制约因素造成的:

(1)全球针对数据交换的射频识别技术的协议过多,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

(2)我国射频识别技术所需的频段还在讨论之中,与现有的我国无线电业务频率有冲突。为了使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应用于全球的物流信息的交换,必须要创设全球统一的物流射频识别频段,国际上许多的国家都已有专门的频段。

(3)由于世界上现有的编码不一,电子标签标准在全球互动的基础十分的不牢固,目前,世界上存在着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编码体系,编码系统的不同,也使统一标准的制定更加的困难。

(4)目前,围绕射频识别标准形成了五大国际的组织,这五个组织的利益不同,也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

2.3 企业对市场需求调查不全面,使用这一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先前提到的射频术别技术的成本过高,企业本身难以承受,他们无法看到高成本后的利益,因而,对这一技术的推广使用不够积极。再加上射频识别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功能还不能充分的发挥,不能使企业真正看到背后的利润。

2.4 缺少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供应链机制不完善

射频识别技术就是建立在信息共享上的机制基础上,也就是说信息越多,交流的越广泛越有利于这一技术的使用。信息共享形成的供应链机制的培养的过程,也是我国的产业能够向着集约化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但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对射频识别技术的推动作用还很不明显,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进一步支持。

3 如何完善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1 突破成本难关,逐步降低成本

更多地重视技术的价值,不能因为成本过高而忽视背后的利益。相对而言,目前射频识别技术的成本确实很高,对一般的小宗产品如香皂、毛巾、筷子等的制造和流通而言,射频识标签的成本确实很高。但是,对于大宗产品如大型器械、汽车的生产而言,这一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够带来很大的利润。所以,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对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要区别对待。

正确认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现状。虽然,射频识别标签的价格近来有所降低,但是要使射频识别的成本达到普通产业能够承受的限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传统的条形码技术仍然会长期的在物流领域应用。要突破成本的难关需要很长的时间,企业要做好准备,不要因为目前高成本的状况失去信心,也不要急于使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完全取代传统的条形码技术。

3.2 完善统一标准,加强技术应用的研究

积极促进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建立统一的射频技术体系。目前国际上缺少统一的标准,抑制着这一技术在全球内的发展,尽快的出台统一的发展是发展这一技术所必需的,我国要想完善这一技术的使用,就要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只有积极借鉴国外较高的发展水平,才能提高这一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是这一技术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物流领域得以发挥它的优势。

针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变化,积极进行应用测试。射频识别技术也是一项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随意对他的每一个发展变化都应该积极地对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追赶着技术的发展。要针对产生的变化及时的找出应对的策略,不至于落后与技术的发展。目前,射频识别技术虽有了相应的发展,但真正成熟的案例少之又少,所以要积极的进行应用测试。测试能够找到这一技术开发利用中的不足,这样就能及时的商讨对策,及时的改进,促进这一技术的发展。

处理好射频识别技术标准与应用的关系。在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中,标准和应用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同时标准的制定是在应用的实践基础上的。二者必须是和谐统一的,谁也离不开谁,一旦标准和应用脱离,那么,无论是统一的标准,还是高水平的应用案例,都没有相应的价值。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标准与应用的关系。

3.3 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引导和带动

射频识别技术在全球领域的发展运用,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这个复杂系统的有效展开,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支持这方面,我国应该向美国学习。美国政府给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很大的支持,使这一技术在美国物流业能够稳健的发展。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大型采购商在这一技术的发展中起着积极地引导作用。有国家牵头,协调各个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产业优势,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应该学习这方面的经验,对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进行积极地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这一技术的发展进步。

3.4 做好风险应对措施

任何及时的发展都存在风险,射频识别技术也存在风险,这一技术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经济和隐私领域。

(1)经济风险。射频识别技术和其他的技术一样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先是市场的炒作,然后是真实的情况,最后理想和现实结合市场开始成熟稳定。在这个发展阶段,最容易出问题的要数第二个阶段,这时是真正投入和回报明显的时期,一定要对投资回报进行科学的分析,尽量的避免经济的风险。

(2)隐私风险。射频识别技术能够对物流进行跟踪,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产品的种种隐私都有可能被泄露,包括配送中心的商业隐私和消费者的隐私。所以,如果不能严格的进行,就有可能因为消费者隐私的泄露被投诉造成损失。运用这一技术,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企业道德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技术更好地开发利用。

4 结语

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还是一项新的尝试,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真正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限制因素,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促进这一技术在物流管理领域全面发展。

摘要:文中将介绍一下在物流管理领域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优势,以及这项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这一技术的发展完善。

关键词:物流管理,射频识别,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强.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企业仓库定位自动化方法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3,(01).

[2]王海涛.RFID技术在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2).

[3]曹晶.RFID在文献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10,(Z1).

[4]凌力.基于RFID技术的正向物流应用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11).

上一篇:高中科技下一篇:机器人制造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