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活动

2024-10-19

美工活动(精选12篇)

美工活动 篇1

所谓美工活动就是绘画和手工操作活动。根据培养目标, 我们将以生动形象, 鲜明的色彩和儿童化的语言, 创设有趣的情景, 鼓励幼儿充满自信的大胆表现, 从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在美工活动中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形成人人爱美工, 人人做美工的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正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黄金时期, 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 才能充分激发他们创造的兴趣。

笔者认为培养幼儿美工活动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 懂得观察与感受美

幼儿知识、经验不足, 可创作的内容不多。因此, 在幼儿美工活动中, 可让他们积累经验, 积累更多素材, 为创造提供方便。我们可以利用所处的环境, 把孩子带入大自然, 跟花草树木对话, 跟蝴蝶、蜜蜂、小鸟捉迷藏,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 为日后美工活动打好基础。如一次在户外活动中无意中捉到一只蝴蝶, 蝴蝶身上色彩艳丽多变, 正好为幼儿大胆使用多种颜色提供机会, 我特地用玻璃瓶装好让幼儿观察并大胆想象, 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蝴蝶, 然后把画好的蝴蝶画制成拼图卡片, 让幼儿在“巧手区”区域活动中参加游戏动手拼图, 既让幼儿参与绘画及手工制作, 同时因为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动手创作兴趣很高。

二、通过艺术环境的引导, 开展具有游戏性的美工活动

(一) 欣赏范例与同伴的作品

美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绘画, 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 所以活动前, 教师出示的范例或作品一定要能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 教师的范例可以是教师的制作, 也可以是实物。如在小班手工用油泥制作《汉堡包》中, 我先会拿出香喷喷的汉堡包吸引幼儿的眼球, 然后为了激起幼儿动手热情, 我会先亲自动手通过油泥团圆、压扁的操作技巧做出手工作品汉堡包, 幼儿看到能自己做出喜爱的汉堡包, 个个兴奋不已, 动手的欲望增强很多。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间的思想和情感相通, 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同伴感知和理解。在“娃娃比美”作品展示区, 我会把有创造性的成功的作品展示给幼儿互相观赏与交流, 经常带幼儿一起交流创造经验和所受到的启发, 激起幼儿更进一步的大胆想象和创造, 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制作有创造力的美工作品

如制作扇子画《下雨天》, 先让幼儿欣赏形式多样的扇子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热情, 通过运用卡纸和竹片材料制作各种扇子, 有圆形, 方形、心形等等。做好扇子然后对孩子们说:“可爱的扇子宝宝很爱美, 现在它多么想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呀!小朋友们请帮帮它, 好吗?”孩子们很兴奋, 可是他们不知道该给扇子画上什么, 于是我又拿出了关于下雨天池塘里小青蛙与小蝌蚪的图例, 通过讲故事, 让幼儿展开想象, 用颜料、水粉笔、棉签等在扇子上画出了很生动的作品。

(三) 让幼儿参与环境主题布置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日本很早就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出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的理念。环境创设由教师与幼儿合作, 幼儿以小主人身份参与其中。

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喜气洋洋迎新年》中, 我就让孩子们参与到布置中, 我问孩子们:“过年你们都见到过什么呀?”幼儿通过交流、讨论, 有的答“红包”;有的说“红灯笼”、还有“贴窗花”“贴对联”等等, 于是我鼓励幼儿相互之间合作, 一起布置活动室迎新年。有的孩子用红色、黄色的折纸剪出各种窗花形状;有的用过年红包拼出大大的“福”字;有的用一次性塑料碗涂上红色拼出龙身, 用纸盒贴上胡须, 画上龙眼, 拼出神灵活性的龙;门口用一次性塑料杯串出灯笼高高挂起;旧挂历折出一串串鞭炮喜气洋洋的挂在门口墙壁上……整个活动室充满浓浓的年味。由于亲手参与活动中, 幼儿的成就感得到了肯定和增强。

三、适当的鼓励与激励, 加强幼儿自信心, 从而增强幼儿美工制作的热情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每位幼儿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正面评价。教师的鼓励、表扬会带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自信心, 感受到美工活动的乐趣。对于比较敢于大胆创造的孩子鼓励应该是切合实际的, 不足的可以用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意见;比较内向的孩子应该在创作中细心关注他制作的每一个细节, 从他的作品找到他的闪光点, 及时的鼓励他, 对其不足的地方通过商量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通过孩子间的相互赞扬增强孩子自身的自信心。

实践使我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幼儿美工活动兴趣, 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 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幼儿对美工活动产生“兴趣”, 让每个幼儿通过各种生活材料充分发挥创造力, 大胆创作美工作品, 使幼儿感受到美工创作的快乐, 并且体验到作品成功的喜悦, 不断增强幼儿自信心, 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美工活动 篇2

目标:1.通过说说看看剪剪折折卷卷贴贴等方式感受狮子的新发型。

2.能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体验自由表现和创作的快乐。

准备:一次性杯子,浴帽折叠纸,光盘、皮球、彩色纸等。

过程:

一、故事引题

1.教师讲述狮子的苦恼,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狮子吗?你见过的狮子是怎样的?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见过的狮子是很可怕的,长着满头的毛发。

2.教师出示PPT绘本的封面

师:(图片1)今天可怕的狮子突然变得很伤心,还披散着一头毛发。原来森林里要举办一场舞会,狮子正在为自己的头发苦恼?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狮子打理头发呢?

教师小结:可以到理发店做个直发,卷发,染色,用梳子梳顺等等方法。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狮子的发型师,为狮子设计发型吗?

二、欣赏发型

1.出示狮子各种发型(ppt)

师:你们看,发型师们给狮子做了几个颜色怎么样?(色彩和鲜艳)线条呢?(有直线,波浪线、折线、曲线好多线条)

看到狮子这样的头发你心情就变得怎么样了?(很高兴,很开心很舒服)

2.自由探索

那我们也用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变成狮子的发型怎么样?出示作品ppt 让幼儿猜猜怎么做出来?(个别幼儿师范)教师小结三种形式的制作方式

1)浴帽纸条2)光盘叠纸3)纸杯制作

浴帽纸条:比较简单能力弱的幼儿

光盘叠纸:叠纸提供现成和半成品根据能力强弱进行选择

纸杯:需要剪卷画,能力强的幼儿

三、设计发型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师:刚才我发现你们做的发型都很漂亮。小狮子们已经等不及了,想让我们的小小发型师们赶紧去帮它们做个漂亮又整齐的发型。小发型师们,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发型,要装的多而密,让狮子变得更加威武。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比比发型

发型师们,你们为狮子们设计的发型可真漂亮。你喜欢哪个狮子的新发型?

为什么?我喜欢这个,因为这个发型的头发多而且密……

大班美工活动:相遇蒙德里安 篇3

1乐意运用黑色的线条和各种色块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2大胆地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

3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添画适当的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a知道蒙德里安是荷兰的一位画家并欣赏过他的代表作品。

b临摹过蒙德里安的作品。

2物质材料的准备:

课件、画纸、勾线笔、油画棒、固体胶等。

3环境准备:

a一间有水池的画室,供幼儿洗手用。

b画室里有不同的蒙德里安的作品以及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蒙德里安作品,感受其作品的风格。

第一幅:色块画。画面中运用了哪些颜色?有哪些几何方块?

第二幅:线条画。画面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遮挡关系的绘画方法。

三、小小设计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设计出具有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

提醒幼儿运用遮挡关系设计出具有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难点:整体布局要丰富、饱满)。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运用已有的美术技能对蒙德里安的作品进行组合与创造。

四、互相展示、欣赏作品,教师评价。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说说自己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教师评价、总结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美工区:投放各种画具供幼儿设计出更多的具有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来装饰我们的环境。

美工活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初探 篇4

一、允许幼儿做中说、在做中求发展

爱说、爱问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声音,或自言自语,或与他人对话,作为老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在操作时说多了会扰乱活动气氛,不利于作品的完成。恰恰相反,幼儿在操作时的说话常常围绕着所给命题和操作内容进行,也会针对表现方法进行,还可以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而这些对话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作品的最终完成。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创设条件,给幼儿充分的说话机会,允许幼儿边说边做,并通过与他们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二、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

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如在开展主题意愿画《春天的秘密》活动前,我就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去发现春天里花、草、树等植物的变化,去寻找蜗牛、蚂蚁、小鸟、蝴蝶等动物的轨迹,去观察田地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什么。观察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谈话。并以启发式的提问带给幼儿思考:“春天来了,春天的秘密很多,你发现了春天的哪些秘密。”话音刚落,幼儿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纷纷用语言进行描述。陈君垚说:“杨树上的毛毛虫掉下来,落在了草地上。”刘与非说:“我家窗台上草娃娃长出头发啦。”罗立言说:“我看见农民伯伯在播种。”王又平说:“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我们可以去放风筝咯。”在这样的谈话活动中,幼儿毫无顾忌、尽情地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以“春天的秘密”为题,进行主题意愿画,让孩子把观赏到的大自然美景用图画表示出来,既提高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注重作品的展示,让幼儿“评”说

为了激起幼儿兴趣,提高幼儿评价、欣赏作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幼儿自评、互评、教师补评相结合的方式来欣赏评价作品。幼儿通过自评,不仅提高对自身作品客观评价的能力,还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的互评可以促成孩子间的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幼儿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四、说的时间充足,内容可以自由

“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多利用各种条件为幼儿提供制作、表达的机会。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围绕手工作品自由地说,也可以说他人的作品,可以带回家给父母讲。另外,还充分发挥美工角、语言角的作用,每天都鼓励幼儿到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前,自由地讲述制作过程或方法。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有些孩子在用完手工材料后不注意调理,总是放得乱七八糟,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幼儿讨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幼儿围绕这一话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创造性地说”

1. 启发幼儿从不同角度拓展思维,为每件作品起不同的名字,提高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开展多种活动,把培养幼儿创造性讲述能力与手工制作结合起来。

例如,手工制作结束后,情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编一个小故事或一段故事情节,然后讲给其他幼儿听,增强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3.开展“联体表述’活动。让幼儿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手工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幼儿用创造性语言把它们联系起来,扩展幼儿的联想思维,丰富幼儿表述的内容。

4. 开展“编故事接龙”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制作的作品先编一段故事情节,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理解,运用丰富的词汇,鼓励幼儿大胆地续编余下的部分,力求做到“新,奇”。对那些在构思独特、语言创新方面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以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说”。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美工活动的组织参与,幼儿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运用语言准确性、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显著地提高。而且,胆小的幼儿变得大胆了,有些不愿开口说话的幼儿也变得活泼、开朗、喜欢和同伴交流、合作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摘要:在美工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一是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二是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美工活动,儿童语言,“评”说

参考文献

[1]杨秀梅.激发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做法[J].才智,2016,(05).

[2]林英.区域角活动中幼儿语言的教育与发展[J].科学中国人,2016,(08).

大班《石趣》美工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小公园去散步,回来后发现孩子们的口袋里多了一件宝贝——石头。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小东西成了孩子们亲密的玩伴,奇特的形状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这一美工活动,目的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讲一讲等一系列环节,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增强幼儿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构思,并运用各种材料大胆创造。

2、积极参与故事创编活动,并体验石头造型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石头、石头造型艺术品。

2、事前收集的各种石头、颜料、贝壳、彩纸、棉签、双面胶、橡皮泥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歌曲《小石头》进场。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歌曲里面唱到了什么?石头有什么用啊?你有没有玩过石头?玩过石头的小朋友介绍给大家听听。

2、交流讨论

(1)欣赏石头画。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猜猜老师是怎么玩的?用了那些材料?你们想不想玩?

(2)根据范画,引出故事。

3、大胆表现

(1)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

(2)幼儿选择辅助材料,进行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想象创编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石头造型进行创编。

延伸活动:

1、在日常活动中让其余幼儿讲述自编的故事。

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篇6

【关键词】美工区 材料投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24-0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工区是专门为幼儿提供自由欣赏和个性创作的活动区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在美工区中,幼儿通过支配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美工材料来开展活动,随心所欲地绘画与制作,尽情舒展内心的喜欢和兴趣,表达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因此,活动材料是幼儿顺利开展美工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能否利用好美工区,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有策略的投放美工区的活动材料。

一、装饰美的环境,营造艺术的氛围

美工区的活动环境对幼儿美工活动的开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赏心悦目的环境,营造富有艺术气息的美术氛围,能引起幼儿参与探究的欲望。因此,在美工区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创设美的环境,装饰美工区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教师应在活动室中选择光线充足的地域设置美工区,区角中的桌椅、环境的布置与装饰,力求色彩丰富、造型可爱、气氛温馨、形式多样、定期更换,以丰富幼儿的审美表象。墙上可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挂上不同的圖片、饰品,作品的类别可以是油画、版画、泥塑、印画、油棒画、撕贴画、水粉画,如世界名画: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印象》、米勒的《拾穗者》等;也可以是形象生动的国画,如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张大千的山水;还可以是民间的各种工艺品,如中国结、剪纸等等;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提高幼儿欣赏美的能力。这些经典的大师作品可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自主欣赏及读图能力,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在墙面低矮部分可设置展示板,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手工作品。开放式的矮柜是必要的,将矮柜分成若干格,让活动材料分类有序的摆放,有利于幼儿自主的选放。

在心理环境方面,注重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材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将自己满意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与同伴互相欣赏与交流,使美工区成为幼儿自主表达情感与想象的地方,从而喜欢上美工活动并积极地与材料进行互动,主动地参与创造和表现。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创作的兴趣

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美工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简单单一的材料是激发不了幼儿的兴趣。我们提供的材料应种类丰富,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决定玩什么、怎么玩。美工区可提供的材料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常规性的材料。如各种的纸(图画纸、蜡光纸、皱纹纸等)、剪刀、蜡笔、油画棒、固体胶、双面胶、橡皮泥等让幼儿进行泥塑、绘画、折纸、剪纸活动的材料。

2、各种自然的、低结构的材料。如:各种瓶子、各种盒子、毛线、石头、泡沫块、坚果壳、各种碎布等等。让幼儿通过接触这些材料摸索出各种材料的性能,增强认知,并能将材料创造性地综合利用,玩出新花样。如提供吸管、颜料可用于吹画;提供玻璃珠沾上颜料在纸上滚画,再添画;提供牙刷、钢丝网可以玩刷画;各种的废旧物品如瓶瓶罐罐、旧纸盒、纸箱、纸盘、碎布、蛋壳等可让幼儿进行变废为宝的创作,经过装饰和制作,能做成布贴画、蛋壳画、印章画等。丰富的材料能引发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在美工区活动的兴趣,增强创作的欲望。

3、造型材料。幼儿年龄小,缺乏一定的技能,这会影响其完成高质量的美工活动,进而影响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提高创作水平的支架。在美工区就可以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用来造型的半成品,供幼儿自由选择,配合其它材料进行自主创作。如小班“给妈妈做头发”除了提供彩纸,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已制作好的卷发和已剪好的直发,供幼儿选择。

4、辅助性的材料。如各种各样关于彩泥、折纸、剪纸的步骤图,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自由挑选任意一张步骤图供制作时参考,幼儿不再只按照教师的教法,以单一的思维模式进行活动,他们能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相应步骤图自主地探索、讨论、学习,在活跃其思维的同时,加强了想象与创造力的开拓。

三、巧妙投放材料,拓展想象的空间

美工区可投放的材料是丰富的,但如何投放是有技巧的。一成不变的材料固然无法吸引幼儿,而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却也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进行活动,就无法发挥美工区的功效。所以,教师应有技巧的为幼儿投放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材料。

1、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幼儿对每种材料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自己的能力转换自己的兴趣,会因为材料的变化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兴趣、操作水平适时更换材料让材料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将活动推向深入。如在春天幼儿会被各种发芽的植物所吸引,就可以在美工区用种子做粘贴画的材料,幼儿发挥想象将各种形状、大小与颜色不同的种子互相搭配,粘贴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种子画;秋天幼儿会捡来许多落叶,教师可利用落叶让幼儿做树叶贴画、树叶拓印画,一片片形状各异的树叶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了金鱼、小鸟、蜻蜓,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2、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层次性的活动材料。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在投放材料之前要观察幼儿,分析适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材料所呈现出的梯度是否适合他们的心智水平,是否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层次,以尽可能多地考虑幼儿的发展程度。投放不同难度要求的材料,既满足一般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又照顾到哪些能力较强和较弱幼儿的发展需要,使他们都能在美工区中探索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材料。这样缺乏自信的幼儿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较快的幼儿也能不断看到前进的方向。如在染纸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染好的范例、宣纸(有折好的和没折的)、各色颜料,能力弱的孩子,让他用折好的宣纸染色,能力中等的孩子根据不同折法的范例来进行印染,能力强的孩子则可以根据已掌握的不同折法来进行印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然后教师又添加了一些蜡染的作品、蜡笔、各种大小的毛笔、白纸,让幼儿进行蜡染。孩子们先用蜡笔在白纸上用装饰性的线条来描绘,然后再进行染色。孩子们兴趣很高,一幅幅生动美丽的印染作品在孩子手中呈现出来。分层次的投放材料,使幼儿从刚开始操作时的随意印染发展到后期的设计创造,幼儿不仅体验到民间印染艺术的乐趣,也发展了创造能力。

3、结合主题活动投放材料。幼儿进行美工创作活动是需要一定的经验为基础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能为幼儿积累相关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结合主题活动投放材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结合《汽车》的主题,在美工区创设“汽车加工厂”的版面,提供了不同的汽车画,由于近阶段幼儿对汽车的探究,对车子的种类、外形特征、车身比例等有一定的认识,无论是用纸盒制作汽车,还是绘画汽车,或是设计汽车标志,都玩得有模有样。在“小蝌蚪找妈妈”绘画活动中,先投放大量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图书和图片,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认识,激发幼儿创作欲望,使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表现出来,绘制出较为丰富的图画。

《纲要》中指出“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了解材料的特性和价值,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技巧地选择和投放美工区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享受创造活动的快乐,从而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美工活动 篇7

在传统美工教学中, 教师多以示范为主, 只要求幼儿模仿教师, 注重活动结果, 从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散性思维。这种教学下, 幼儿的美工作品大多也都类似, 基本谈不上创作。在农村幼儿园中, 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有时甚至因为所需材料不易寻找而放弃美工课程, 连基本的目标也达不到。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经过探索与实践, 努力挖掘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使幼儿创意美工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要通过学习《纲要》和《指南》的基本理念, 深入分析创意美工教学需要具备的教师素养

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 教师的教学理念才能有很大的转变, 从活动的整体设计、活动方式方法的改变、活动评价的多元化, 都会体现出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实施者, 其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了, 能根据班级幼儿发展特点, 利用身边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能让幼儿观察先行,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想象思维, 以主动尝试和探索的方式进行发现性学习, 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 引导并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 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些艺术形式主要有纸绳、光盘画、羽毛画、布艺画、纽扣画、毛线、棍棒拼画、豆贴画、蛋壳画、草帽画等。教学内容丰富了, 教学方法得当了, 教学成果显著了, 幼儿自然发展了。

二、制定各年龄段的学习内容

我们应重新确定各年龄段创意美工的目标框架, 以总目标为基础, 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身心发展规律,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确定了各个不同年龄段幼儿创意美的学习内容, 以保证创意美工活动有序的开展。

(一) 小班创意美工活动的内容

小班幼儿刚开始学习创意美工时, 由于小肌肉控制能力不强, 且进行创作时手眼也难于同步协调, 所以, 我们应引导小班幼儿进行撕贴、印章、水粉涂鸦、泥工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和添画。所用材料大多以废旧报纸、蔬菜瓜果、泥浆为主。另外, 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性的, 容易对情景化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 我们的创意美工活动的内容应更富于情景化和情趣性, 引导幼儿围绕某一感兴趣的情景进行创意活动。同时, 我们应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展示效果。

(二) 中班创意美工活动的内容

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和训练, 中班幼儿的小肌肉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且愿意尝试使用多种美工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创意活动。因此, 在中班幼儿的创意美工活动中, 我们应引导幼儿采取油画棒画、墨汁、滴蜡吹画、剪贴画、纸浆粘贴画、泥工、综合材料拼贴、鞋和瓶的涂鸦、彩泥创意贴画等形式来初步尝试独立的创意美工活动, 且大多是以一些废旧材料让幼儿自己创造。

(三) 大班创意美工活动的内容

大班幼儿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 运用手指活动了, 能灵巧的使用剪刀和各种画笔, 会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细微的创作活动了。因此, 在大班幼儿的创意美工活动中, 我们将水粉画、彩笔画、剪贴画以及泥工等结合起来, 提供多种材料, 让幼儿在同一个创意活动里自主选择不同的创意方式。教师利用身边环境资源, 为美工活动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满足幼儿开展创意美工活动的需要。

三、巧妙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创意美工活动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自然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取之不尽的自然物。尽管幼儿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但他们观察到的也只是一些表面的粗浅的事物。换个角度考虑, 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和开发农村这个宝贵的资源, 开展一些美工主题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幼儿的创造和想象会有着很好的效果。没有橡皮泥就用泥巴;没有积木就用地上的茅杆、树叶;既然有满地的松果、树皮、稻草, 又何必一定要易拉罐, 饮料瓶呢?春天五彩缤纷的花, 我们可以插花、做花环、将花瓣分类做拼粘画;夏天, 我们可以用各种蔬菜瓜果做装饰画, 把它们变成小动物, 还可以做拓印画;秋天, 我们可以收集种子做种子粘贴画, 利用芦苇、稻杆做装饰画;冬天, 枯枝、枯杆在幼儿的手里也会焕然一新。我们还可以利用农村, 河水、沙子、石头、动物羽毛等等随处可见的材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 才制作出那些别有风味的工艺品和装饰画。这靠的是什么?就是本土的自然资源。我们学校就在美丽的水乡农村地区, 这里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这是城市幼儿望尘莫及的。

四、倾力打造创意美工特色幼儿园

幼儿园主题墙创设是一项常规工作, 我们必须保持和教材一致, 做到每月一更换。同时要注重质量, 渗入美工制作相关内容。

(一) 主题墙的内容应富有童趣, 色彩优美、淡雅

幼儿教师在进行墙饰创设时就要创造富有童趣的形象和明朗、活泼的环境气氛。优美、淡雅的色彩, 活动的造型, 会给人以亲切, 舒适、喜悦的感觉, 幼儿也容易接受。

(二) 注意版面空间的疏密布局

墙饰画面应该与幼儿视线相平, 使幼儿视线不被阻挡, 保证幼儿既能看到, 又能触摸到墙饰, 减小墙饰与幼儿的空间距离, 使幼儿容易接触到, 这样才能让幼儿随时都可以接受教育, 使墙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如果展示的空间不够, 教师可以将幼儿作品的上沿重叠并有层次的张贴, 可以装袋, 也可以在主题墙附近利用渔线的悬挂效果将幼儿的作品悬挂在空中, 还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展示, 做到有张有弛, 才有美感。

(三) 墙饰展示作品宜难易要适合年龄心理特点

不同的年级, 主题墙展示的作品难度应该不一致, 要符合本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这样, 幼儿才会主动参与, 积极参与,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让墙壁说话。

总之, 创意美工活动是幼儿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一定要通过提升教师素养, 挖掘自然资源等方法开展工作, 突出班级特色,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形成办园特色。

摘要: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教师创意美工素养, 制定各年龄段的学习内容等方法, 巧妙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创意美工活动, 突出班级特色,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形成办园特色。

在美工活动中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篇8

一、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和词汇,让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内容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所以,我们平时注意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问一问、摸一摸、说一说等各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给幼儿的语言表述奠定基础。

词汇的丰富与否确定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因此我平时注重丰富幼儿词汇。如学习“搓、揉、压、捏、团”等动词。在折纸和剪贴活动中,教幼儿学习“斯、折、翻、剪、贴”等动词,让幼儿在生活当中运用这些词语。因为这些词均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幼儿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能直接感受和理解词义,既练习了口语表达,又加深了对动词的理解。

二、引导幼儿多看多观察,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观察艺术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并用语言进行表达。这实际上是将形象语符转化为会话语符,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运用符号转换的能力,对绘画形式所承载的内容转换成言语表述,让幼儿练习说话。如在教幼儿绘画小汽车时,先出示几辆玩具小汽车,让幼儿观察汽车的外形特征,并让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当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展现在幼儿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汽车的颜色真多,有红的、有黄的,还有黑色的……”“小汽车好漂亮啊!豪华的小轿车,漂亮的面包车,长长的公共汽车,载重的大卡车,还有那时髦的自行车,飞快的摩托车……”这时教师如果顺势地引导幼儿学说新词和完整的描述性语句,幼儿就会很感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

三、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

如在开展主题意愿画《春天的秘密》活动前,我就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去发现春天里花、草、树等植物的变化,去寻找蜗牛、蚂蚁、小鸟、蝴蝶等动物的轨迹,去观察田地里的人们都在忙碌着什么。观察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幼儿进行谈话。并以启发式的提问带给幼儿思考:“春天来了,春天的秘密很多,你发现了春天的哪些秘密。”话音刚落,幼儿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并纷纷用语言进行描述。陈君垚说:“杨树上的毛毛虫掉下来,落在了草地上。”刘与非说:“我家窗台上草娃娃长出头发啦。”罗立言说:“我看见农民伯伯在播种。”在这样的谈话活动中,幼儿毫无顾忌、尽情地用完整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以“春天的秘密”为题,进行主题意愿画,让孩子把观赏到的大自然美景用图画表示出来,既提高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循序渐进,让幼儿“敢说”

在根据手工制作创编故事时,我们发现有的幼儿由于胆小,对于“编故事”不感兴趣,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一定要要求他勇敢参与,鼓励他想到的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只说一两句话,不要求他语言的通畅程度和是否能将故事编完整,以消除他的心理上的顾虑。为了锻炼幼儿的胆量,让幼儿“敢说”,我们在说的方式上采取了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即允许幼儿边做边说———同桌间互相说———小组中互相说———在集体面前说。

五、说的方式灵活多样

如说说,自己收集的是什么,是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它是什么样的。手工制作前,教师用富有启发性、开放性的指导语,扩展幼儿思维,调动幼儿“说”的积极性。

边做边说。此方式既能发展幼儿的口语,又能巩固要做的事物的外形。如制作小鸡时,注意让幼儿讲:小鸡小鸡,真可爱,圆圆脑袋,圆圆眼睛,尖尖的嘴巴,穿上黄黄的毛衣,带上红红的小花,真可爱。这种边念儿歌,边做手工,既使幼儿动手、动脑,又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做后说。每次手工制作结束后的讲述,是训练幼儿语言表达的极好机会。这时,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都做了什么,怎样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制作过程。此外,还让幼儿把各自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大家互相评论,比较一下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幼儿的作品,看看说说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的漂亮,谁的最好,那些制作方法值得自己学习。大家一起在评说甚至争论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听、做、说、演结合。如讲完“学我做”这个故事后,我让幼儿用泥土做一套故事角色中的青蛙、小鸭、蜜蜂、蝴蝶,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述,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从中更好地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美术活动就为幼儿提供了交流和运用的机会,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途径。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观点,一定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摘要:美工区活动主要是进行制作、创造的过程。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幼儿在做做玩玩的手工制作中,把头脑中对事物表象的感知,通过手工制作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展示自己的观点,就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实的发展。

关键词:美工活动,儿童语言,手工制作

参考文献

[1]杨秀梅.激发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做法[J].才智,2016,(05).

美工活动 篇9

一、搜集环保材料,丰富幼儿操作材料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幼儿园周围有迷人的桃花山、美丽的会师园,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我们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可以运用到美术活动中的自然资源,大自然中毫不起眼的石头、木头、羽毛……都是能让幼儿发挥创意的最好的学具。春天,幼儿把花朵变成项链、手镯,用花瓣拼贴出漂亮的画面,把花草插在瓶中,组成一瓶漂亮的瓶花。夏天,幼儿利用火柴、牙签、彩纸、橡皮泥等辅助材料将蔬菜水果装饰成各种人物、动物、小玩具,变化出一件件稚拙可爱的作品,还可以制作印章画、蔬菜拓印画。秋天,幼儿捡来落叶做拓印画、粘贴画,收集扁豆、豌豆、玉米、高粱等种子,利用纸盘、瓦片、纸板等不同材质作为背景,大胆想象,创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幼儿认识周围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让幼儿直接参与收集,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生活中有很多随处可见、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我鼓励幼儿收集各种材料,让幼儿成为废旧材料收集的主角。废弃的纸盒、纸袋、饮料瓶、光盘、蛋壳……还有旧衣物、旧鞋、旧手套,废弃的锅、碗、瓢、盆都可以派上用场。我在大纸箱上做上标记,引导幼儿根据不同材质分类整理,然后根据活动开展的需要,合理、适时地投放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艺术的想象与构思。自从我们有了这些百宝箱之后,每次幼儿搜集到各种材料之后就会像得到宝贝似的,兴冲冲地跑到百宝箱旁边,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由于是自己收集的材料,他们会格外珍惜,乐于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去想象、去创作……

二、营造个性环境,诱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作为幼儿园的潜在课程,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宽松自由的环境在给幼儿带来美的熏陶的同时,还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创设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因为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幼儿园的楼道走廊、室内外环境布置,都会利用幼儿收集到的环保材料来布置,努力营造生态环境,鼓励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位幼儿的艺术创作,力图让幼儿园的空间设计给幼儿美的熏陶和享受。木块、瓶盖、塑料管、碎布、螺丝帽、铁钉、勺子等材料也在老师和幼儿的手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老师把作品布置在楼道墙面上、挂在教室里面,放在置物架子上,既装饰了环境,又让幼儿欣赏了造型各异的画面,感受了变废为宝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由于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老师会有意识地营造个性环境,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在参与收集、布置环境、创意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材料的无穷魅力、想象的无限乐趣以及变废为宝的成就感。

三、巧妙变废为宝,满足幼儿体验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我们努力让幼儿处于积极、自主的状态,挖掘其身上潜在的创造力,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鼓励幼儿调动生活经验,把废旧材料巧妙改造成可以游戏、装饰的艺术品。大自然中毫不起眼的树枝、石头、木头、沙子等都是能让幼儿发挥创意的最好学具。有的幼儿把树叶蘸上颜料进行印画,根据印出的形状添画;有的幼儿利用皱纹纸、橡皮泥、爆米花、彩绳等将枯树枝变得充满生机,五彩斑斓;各种果实、果壳在幼儿的巧手下会变成漂亮的粘贴画、精美的装饰品;洗净的青瓦既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还能利用橡皮泥在瓦片上镶嵌上种子,变成别具一格的种子画;用旧报纸、吸管等材料做成造型各异的瓦片脸谱。看着司空见惯的普通瓦片焕然一新,幼儿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在“有趣的石头”活动中,幼儿在一块块小石头上天马行空,任意描绘……每件作品都是幼儿大胆想象、富有个性的创造。幼儿利用这些廉价的资源,体验了乐趣、发挥了想象,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了大胆表达的能力,实现了在美术活动中的多领域整合。

让区域活动的“美工区”更生活化 篇10

关键词:区域活动,美工区,生活化

幼儿美工活动, 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幼儿利用美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并通过手的操作, 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在我们以往传统的美工教育中, 其分类不外乎是泥工、折纸, 美工材料主要是以不同的纸盒不同颜色橡皮泥为主要材料, 但幼儿由于受动作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 在美工表现技能的掌握上相当匮乏, 为此我们将创设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具有丰富材料、能充分满足幼儿探索、创造、表达欲望的幼儿或偶的那个环境。

一、自由生长——我发现

镜头:“一成不变”的美工活动

1. 观察记录

早晨, 桌面上已经准备好了美工小制作, 一张张精美的操作纸摆放在桌子中间, 色彩鲜艳、整齐划一。来园早的幼儿搬好椅子坐在美工区准备制作这些小制作。一个星期中这些精美的小制作出现的频率还挺高。

桌子上已经摆放好了整齐的泥工板, 等着孩子们来园后捏出各种造型。一个孩子拿着橡皮泥捏出了一个小熊的模样 (那是昨天下午美工区中老师教给他们的) , 边上的孩子看他捏了一小熊, 也模仿起来, 结果坐在一张桌上的孩子捏的全部是小熊。

2. 分析与思考

在“美工区”中孩子的操作材料比较单一、重复。大多数操作材料都是现成的制作纸或者橡皮泥。小制作中的操作主要是学习观察各种线条表示的意思以及他们的操作要求, 在制作小制作的初期, 我们就用“授之以渔”的方法教授孩子制作方法, 大多数的孩子都能看着说明书自己尝试制作。经过了小班一个学年的练习, 孩子们知道了黑实线是剪、虚线有正折和反折、白色带蓝点区域为粘贴处……在反复的练习中孩子们的技能越来越好, 但是随之的制作兴趣却慢慢淡去。

二、刨根问底——我思索

有了这一想法后, 我积极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情, 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服务于生活。偶然的机会, 在一个集体教学活动中, 我们用到了绿豆和红豆, 我豁然开朗:我们可以用筷子夹豆子锻炼孩子用筷子的技能。首先开始发动孩子、家长从家里带各种豆子到幼儿园来, 同时, 我们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将各种豆豆从小到大分为:红豆绿豆、黄豆、蚕豆, 用筷子夹豆子的难度也从小到大依次递增。

放入晨间区域美工区中后, 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挺高, 都争先恐后要来夹豆子, 由于将不同的豆子分开放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能力强的孩子觉得夹蚕豆太简单, 去搬体积较小的红豆, 结果撒了一地。后来我们将各种豆子都混合在一起, 自己选择要夹哪种豆子。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 我们更是鼓励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多多参与。渐渐的中午吃饭时, 拿筷子姿势不正确的、吃饭米粒掉一地的现象越来越少。

事情做多了会产生厌恶的情绪, 在练习一段时间后, 有些孩子渐渐失去了操作的兴趣, 我结合科学的分类, 请幼儿把夹来的豆豆分类摆放。我们在放豆豆的篮子上贴上颜色标记、大小标记。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巩固幼儿的分类概念。

三、经验延伸与迁移

实践证明, 我当初的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而且是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的。利用家长资源, 发动收集各种豆类, 用筷子夹不同大小的豆豆, 让能力不同的孩子学习使用筷子, 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分类帮助孩子巩固分类的方法。

有了这一次的实践后, 我们将美工区的操作扩散到孩子生活的其他领域。天气渐冷, 孩子开始穿衬衫, 大多数的孩子不会扣扣子, 穿脱衣服成了一件麻烦事, 每个孩子脱衣服时都需要老师的帮忙, 一个早晨就会因为穿脱衣服而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将这一技能放到了美工区, 请孩子把自己小时候的带扣子的衣服带到幼儿园来, 放在美工区。就变成了娃娃的“化妆舞会”, 孩子们可以给娃娃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 换下来的衣服帮娃娃叠好, 在操作练习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好, 他们把游戏中学到的技能运用到了生活中, 渐渐地脱衣服时请老师帮忙的孩子越来越少, 自己的衣服叠得越来越整齐。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 我们还会根据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美工区进行活动。如:系鞋带的练习;洗手帕的尝试;包饺子做馄饨……

四、顺藤摸瓜——我实践

1. 善于发现孩子的需要

人们常说孩子是一本有趣的书, 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一天和他们在一起, 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 孩子哪些地方需要学习, 哪些地方需要练习, 哪些地方可以“跳一跳摘到果子”都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地方。我们要将孩子的需要放大, 并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解决这些需要, 从而转变成自己的技能。

2. 让孩子乐在其中

区域是孩子的区域, 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创设过程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需要, 还要让孩子做区域真正的主人。美工区中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准备 (如:小时候的衣服、鞋子、各种豆豆、布、纽扣) 。让孩子收集各种装饰材料 (如:树叶、蛋壳、珠片) 。孩子为区域活动取名字“夹豆比赛”“化妆舞会”一个个名字都是孩子们的讨论结果。为了激发孩子的操作热情, 我们在“夹豆比赛”中运用了色彩丰富、图形逼真的操作纸。在“化妆舞会”中我们让孩子给娃娃穿脱衣服, 并且把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 孩子们玩的乐此不疲。

3. 注重在原有基础的提高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 给他一个跳板, 他们会创造奇迹。因此我们在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递进性和层次性。

对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正确引导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美工区;活动

教师要怎样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让幼儿尽享自主活动的无穷乐趣?我通过间接的方式,尝试通过评价活动,指导幼儿的美工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游戏评价的作用

1、通过游戏评价,能及时掌握幼儿在游戏中对游戏主题的兴趣、对操作材料的使用率、幼儿“作品”情况,而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2、游戏评价能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对美工区域活动主题的确立、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是否真正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引导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游戏评价的开展,能不断地汇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美工区域活动朝着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游戏评价的内容

幼儿游戏评价应围绕游戏对幼儿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是否提高教师对区域活动指导的有效性来开展。

1、游戏目标的提出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

2、游戏的内容、区域的设置、游戏材料等是否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3、美工区域活动的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空间,并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4、活动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5、教师的指导方式是否能促进幼儿在与材料、环境、幼幼互动中,主动、有效地学习。

三、游戏评价的形式

游戏评价有多种形式,从组织者的角度来看,可以是围绕美工区域活动的过程、目标、幼儿发展、幼儿合作情况等各项活动指标的评价,可以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之间评价、领导评价,是教师群体间对活动进行的评价。

还可以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幼儿的集体评价、小组评价、自评。通过评价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幼儿动手、动脑,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引導幼儿从“作品”来进行活动评价,从游戏中相互合作进行评价,从活动场所的整理、游戏材料等方面评价,在评价中使幼儿养成掌握游戏规则、学会合作等一些良好的品质,从而有效地指导幼儿的美工区域活动。

四、有效运用评价指导幼儿美工区域活动的尝试

1、教师首先应善于观察幼儿及幼儿的游戏活动,这是有效地开展游戏评价不可或缺的前提。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教师不应过多干预,但这不是说,对于幼儿的活动教师可以袖手旁观,任其发展,而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同时这也是准确评价游戏活动的重要途径。

2、对区域活动的设置进行评价。任何区域的设置合适与否,不是凭教师的感觉,而是根据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参与程度来确定的。

第一,对游戏主题的评价。小班幼儿有喜欢玩水的特性,那么教师设置“玩水区”,就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个主题能吸引幼儿参加区域活动。游戏的主题应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第二,对区域活动目标的评价。同一主题的活动可以有不同的目标,评价目标时,要看它是否切合区域的主题和年龄特点。

“玩水”活动可以有各种活动目标,如在科学活动区域里,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浮力”“可溶性”“流动性”等特性的目标;在小班“玩水”美工区域活动中的目标,是通过“玩水”活动,启发幼儿想象 “小水滴”滴在黑板上、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像什么。让幼儿用手指蘸水在黑板、地面上“作画”,发展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小指灵活性。

第三,对区域设置的评价。对区域活动设置的评价,是看其设置是否具有安全性、趣味性、艺术性,最好能是“废物利用”,橱柜、桌椅的高度、空间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采光等卫生标准。不是越高档的装修越好,而是要符合“安全性、卫生性、合理性、艺术性、经济性”的原则。

3、材料的投放。游戏材料的投放也不是越多越好、越高级越好,而是要看是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到废旧物品利用,投放的材料要符合艺术性原则,投放蕴涵有教育价值的材料,投放的活动材料要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投放的活动材料要避免高档化、成品化,活动材料投放要遵循安全、卫生性原则。不同年龄的孩子应投放不同的材料,在一个班集体中投放的材料也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孩子需要。

4、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一个区域活动主题、目标、区域设置、材料的投放固然重要,但更要看能否促进全体幼儿的发展,既满足大部分孩子的需要,又能促进个别幼儿的发展。

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是否做到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和谐互动,幼儿之间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时要注意的问题

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活动的发展,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评价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幼儿,防止能力强的幼儿骄傲,也要发现能力相对弱的孩子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3、表扬幼儿“创造”性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美工活动 篇12

关键词:1+X创意美工活动,教师,有效引导,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引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一、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开放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工活动的切入点。

1. 用强烈的色调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全园整体设计、规划,让幼儿园的色调有内在的统一性。如在设计色调时,颜色以蓝、白、黄为主色调,整个色调稳定统一,拓展想象空间。

2. 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在创意美工区张贴名人的作品及实物的照片,给幼儿欣赏优秀作品,让幼儿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观察实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便于幼儿更好地创作。

3. 用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力图让幼儿园每一个空间设计都能给幼儿以美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将幼儿的优秀作品摆放于幼儿园的门厅、楼道转角,以及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孩子的作品每月更换一次进行展示,这是幼儿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幼儿创设了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开放性引导,多鼓励与肯定,维持幼儿创作的兴趣

今天是主题活动《花花世界》的第二次活动,活动一开始,丫丫就去材料库拿了一个长纸筒芯,又取了几根吸管贴在上面,但是没有花瓣的形状,也不够立体,于是我提醒到:“你试试看,怎样能让吸管造型,让花瓣变得更漂亮?”接着丫丫便将吸管进行弯曲,当她发现纸筒芯不够漂亮时,她又找了一根漂亮的丝带在外面进行缠绕。

看着她的作品太过于简单,于是我便提醒到:丫丫,你的花真漂亮,但是你得想个办法,怎样让你的花站得稳稳的?接着丫丫到材料库里找来一个玻璃瓶,然后用几根彩色吸管贴在瓶子外,最后又在作品上做了进一步装饰,作品看起来很精致,丫丫拿着作品很开心地摆到作品栏上。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丫丫的积极性很高,只是缺少对美的审视与追求,经过老师的引导后,她就能发挥想象、积极探索,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漂亮。因此,教师应对幼儿多鼓励,肯定其作品,维持幼儿创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三、针对性引导,多利用成功效应,扩展幼儿的创作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

今天是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第二次活动,卢××就去拿主材料——管子,首先他将三根小水管用双面胶粘贴在一起,取纸杯下半部分套在水管上,在纸杯上画上五官,接着到材料库拿来一块布,裹在水管外(人物雏形显现);这时我则提醒他发现人物没有头发会不好看,因此他走到材料库找到亮光纸的半成品,于是将其一团粘在了纸杯底部作为头发。最后他拿了一根裸色丝带和水彩笔,并用水彩笔在丝带上进行涂色,活动即将结束,可丝带只涂了一小块;于是我询问道:“你为什么要在丝带上涂色?”“我想把丝带涂成彩色的。”卢××马上回答道。“但是活动马上要结束了,为了节省时间,你是否可以到材料库找到你想要的颜色丝带,来进行装饰呢?”听后他便到材料库找到了彩色丝带,并愉快地继续创作……

可以看出,该幼儿的目的性较强,对于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认识,并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进行创作,但是在活动即将结束时,发现该幼儿在进行无效的涂色活动,且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于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卢××能马上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找寻最适合、最方便的材料,更好地进行创作活动。因此,在幼儿创意美工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至关重要,能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更好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的创作能力。

在创意美工活动中,教师应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幼儿的作品,并给幼儿一个自由创作、想象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一次成功的体验,从而发掘幼儿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并从中获得快乐。

参考文献

[1]王芳烨.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激活乡村教育一池春水下一篇:企业并购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