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结构

2024-09-22

物种结构(共12篇)

物种结构 篇1

0 引言

线粒体是1898年被命名的,其实线粒体的发现却要追踪到1850年。线粒体外膜比较平滑,具有两层的膜包被,向内的折叠内膜形成嵴,两层膜中间有一个腔,基质居于线粒体的中央。基质内部有可以喝三羧酸进行循环时所需要的所有酶类,内膜上有ATP酶复合体和呼吸链酶系。线粒体其实就是细胞内形成ATP和氧化磷酸化的关键场所,因此,被形象地成为细胞的动力加工厂。

1 线粒体DNA结构特征

真核生物所呼吸所用的细胞器就是线粒体,不同物种的细胞之间,其线粒体的数目有着很大的差距,通常情况下都在100个~3 000个之间,植物细胞中一般都会含有50个~100个左右的线粒体,而动物的细胞中其线粒体的数目差异性要远远高于植物体内的线粒体数目,多的要达到1 000个,少的却只有50个左右。实验表明,植物细胞中的所有线粒体都会参与植物本身的一系列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植物体内的所有的线粒体通过自身的功能可以把细胞所吸收和合成的糖类、脂肪等所有的储藏能量经过进一步地氧化而生成了CO2和H2O,最后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其释放出去,同时它还能将所存储的一些太阳能经过一系列的转换生成了细胞用以维持自身的生理功能的具体能量-ATP分子。正是由于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少于动物体内的线粒体,从而制约了能量的来源,因此植物就不可能出现和动物一样的自由活动和快速增长。由于线粒体DNA (mtDNA)相对比较小,所以它仅能决定本身最基本的一些特征,缺少多余的编码结构,因此就难以产生有效的修复功能。实验表明,只要线粒体DNA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哪怕只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和引发线粒体的正常的功能,这种效应还具有一定的累加性,变异的幅度会随着损害程度的变化而不断地加大,最后就会产生连细胞核都无法具备的一些独特功能。

2 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

鹿科动物的线粒体DNA的常见的提取方法有:碱变性法;柱层析法;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DNase法柱层析法;改良碱变性法等几种。

碱裂解法是借鉴质粒快速提取法所建立,在差速离心获得线粒体后。通过高盐溶液复性、碱变性,从而分离线状的nDNA和环状的mtDNA,从而获得了mtDNA;层析分离技术属于物理的分离的方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的每一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所有的组分以不同程度进行分布在两相中,从而使所有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而达到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就是将样品的粒子在密度梯度的介质中进行离心,其介质是由小分子和溶剂所组成组成,离心的过程中,离轴心越远介质的密度就会越大;DNase法是在差速离心获得线粒体后,利用具体浓度的DNase进行消化,可以有效地去除附着在线粒体表面的核DNA;改良的碱变性法是在差速离心获得线粒体后,利用DNase消化附着在线粒体表面的nDNA,再通过碱变性,高盐溶液复性,获得纯净的mtDNA。

3 线粒体DNA的序列分析

3.1 材料

新鲜鹿肝、Puc18载体、肾组织、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MegaBACE1000测序仪。

3.2 方法

3.2.1 提取线粒体DNA

取新鲜或-80℃保存的鹿肝、肾组织,低温下打碎、匀浆1000r/min离心10min,上清重复离心2次~3次,上清15 000r/min离心10min以沉淀线粒体,重悬线粒体沉淀,RNase处理去除RNA碱裂解抽提线粒体DNA酚:氯仿抽提去除残余的蛋白质,加入1/10体积3mol/L醋酸钠及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DNA, 70%乙醇洗涤,干燥,溶于TE缓冲液。

3.2.2 建立线粒体DNA文库

定量DNA后,超声波打碎,补齐末端,电泳割胶回收3kb左右片段,连接载体puc18,电转化宿主菌DH5a,短时复苏后铺板,蓝白斑筛选,挑取单克隆,96深孔板培养24h。

3.2.3 利用鸟枪法进行测序

随机挑选7板(7X96个)培养的单克隆,碱裂解提取质粒模板,电泳检测提取的模板长度和含量,挑取其中含量在100ng/μL、含3kb插入片段的3板(3X96个)模板,利用puc18多克隆位点两侧的M13通用引物进行双向测序反应,MegaBACE1000测序,测序结果以文件形式输入曙光大型计算机。

4 鹿科动物物种鉴定

因mtDNA具有结构简单、分子量小、进化速度快和母性单性遗传等特点,通常都是利用mtDNA序列进行鹿产品的检测。先后采用tRNAGlu/Cyt b、16S rRNA/tRNAVal序列,Cyt b基因序列,12S rRNA基因和D-loop区序列及12S rRNA基因序列,运用PCR-RFLP技术成功地鉴定了各种食品中的有禽类、蹄类和水产类,鉴定的灵敏度高。用三种限制性酶EcoRⅠ、BamHⅠ和ScaⅠ对梅花鹿和马鹿的肉进行了区分,并取得了成功。通过PCR扩增成功地扩增出了鹿特异性PCR产物,而其它常见伪充药材源性动物没有扩增出PCR产物或扩增片段的数量和长度不同,从而准确、快捷地鉴定出了鹿类中药材。使用PCR方法扩增赤鹿和狍毛发样品DNA提取物的一段D-loop区序列,因扩增产物的长度有差异,所以成功地区别了这两种动物的毛发。

5 结论

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70种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比较研究表明:鹿科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较稳定,结构趋于一致,全长范围在16kb~17.5kb之间,大多在16.5kb左右,是理想的遗传标记之一。因此,利用线粒体DNA序列来鉴定鹿科动物物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物种鉴别方法,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 施立明.一种改进的动物线粒体DNA提取方法[J].动物学研究, 2003, 14 (2) :197-198.

[2]Koichito Tamura&Tadashi Aotsuka.Rapid Isolation Method of Animal.

物种结构 篇2

一、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筛选局部信息。教学难点:

分析长句,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重要信息,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教学步骤:

一、导入:

就象是不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人们总在对生物如何产生这一问题做着不懈的探索。

二、明确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1.用“跳读法”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明确:可以有不同理解。

(一)四方面: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书的性质;书的主要观点。

(二)两方面:书从写作到出版的一些说明;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三)三方面:写作经过;出版说明,书的基本观点。2.解决需要注意的词语:

趋向:v,朝着某个方向发展;n,事物发展的方向。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传布:广泛散布。

三、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下列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濒危物种影像计划 篇3

提名理由:

2011年在See基金会的支持下奚志农推出了已经准备数年的“中国濒危物种影像计划”,计划用5〜10年的时间,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自然摄影师,完成超过200个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拍摄任务。

“从《动物世界》到《探索》频道,电视台所播节目画面几乎全部引自国外,我们中国的民众对于南极、北极以及非洲的野生动物的了解远远超过了对于我们自己国家野生动物的了解。而堪称世界上动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的中国,每天都有物种在灭亡,那么多的物种在未被记录之前就已经灭绝”奚志农说。通过濒危物种影像计划,野性中国将组织中国一流的自然摄影师对中国的濒危物种进行系统的拍摄;同时为有志于濒危物种拍摄的人士提供拍摄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基于以上拍摄成果,影像计划还将建立中国自己的濒危物种影像库,让国人和世界了解中国鲜为人知的野生动植物和值得自豪的壮丽自然。

影像计划在2011年支持了中国的24位摄影师的濒危物种拍摄计划,涉及北京、重庆、广西、云南、台湾等15个省区以上范围50个以上的濒危物种,其中多数的物种可能是完全不为公众所知的。这些影像的成果将让社会了解这些物种的生存状况,提高公众对中国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

物种结构 篇4

试验研究的外来物种尼罗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隶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引入。尼罗罗非鱼体短、背高、 体厚而侧扁,体色为黄棕色,上半部较暗,下半部较亮,呈银白色,喉、胸部为白色,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 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有适应性的改变。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尾柄上半部和鳃盖后缘有一黑斑。背鳍的边缘为黑色,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尾鳍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8条以上,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尼罗罗非鱼临界低温为 ( 8. 61 ± 0. 15 ) ℃,致死温度 为 ( 6. 04 ± 0. 11) ℃,临界高温为40 ~ 41 ℃,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8 ~ 32 ℃; 能耐低氧,在溶氧低 于0. 7 mg / L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为1. 6 mg / L时仍能生活繁殖[7]。尼罗罗非鱼有互相残食的习性,主要表现在鱼苗期间,大鱼苗吞食小鱼苗的现象比较严重。成鱼遇惊便潜入水底的软泥中,不易捕捞[8]。

本地物种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隶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一种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一般体长15 ~ 20 cm,呈流线型, 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 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 下咽齿一行,扁片形; 鳞片大,侧线微弯; 背鳍长,外缘较平直; 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 后缘有锯齿; 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 一般体背面呈灰黑色,腹面呈银灰色,各鳍条呈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鲫鱼适应性非常强,不论是深水或浅水、流水或静水、高温水 ( 32 ℃) 或低温水( 0 ℃) 均能生存。鲫鱼分布广泛, 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 — 4月份和8 — 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是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9]。

试验采用实验室饲喂称重法对尼罗罗非鱼和鲫鱼之间混养的空间竞争关系进行初步研究,对2种鱼类的生长、竞争等进行跟踪监测,建立档案,应用数据分析系统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试验探究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混养存在的利弊关系,为我国科学地引入外来物种提供参考。

1材料

1.1试验动物

野生鲫鱼( 外表无伤病、体重相近) ,购于南京金宝农贸市场; 尼罗罗非鱼( 外表无伤病、体重相近) , 购于江苏省淡水水产引育种中心禄口基地。

1.2动物饲料

热带鱼饲料,由北京三友公司生产。

1.3试验用具

鱼缸( 规格为120 cm × 30 cm × 60 cm) ,从玻璃店定制; 加氧装置( 型号为JEBO Air 2003 pump) ,由广东振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

1.4试验药品

高锰酸钾( 用于消毒) ,由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2方法

2.1试验设计

设置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记录鱼体重等变化情况。试验分别在10个水族箱中进行,每组2个缸。各试验组尼罗罗非鱼与鲫鱼的数量配比,见表1。

通过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尼罗罗非鱼与鲫鱼竞争关系的研究,并每天记录它们的生长和生存状况; 以周为单位,记录其体重。试验鲫鱼平均体长为 ( 14. 21 ± 1. 30) cm,尼罗罗非鱼平均体长为( 11. 68 ± 1. 10) cm。试验为裸缸养殖,缸中放置4 /5深度的经过曝晒的自来水。在试验过程中设置加氧装置及人工控温装置,用恒温棒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0 ~ 25 ℃ 。

2.2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每天12: 00和18: 00各投喂饲料1次, 每天喂食前观察剩余饲料并清除残饵,每缸投喂的饵料量相同,再根据残饵情况及鱼类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饵料数量。试验期间根据鱼缸水质情况每天定时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30% 。

3结果(见表2)及分析

g

将表2中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曲线图,见图1 ~ 6。

由图1可知: 单独饲养的对照组鲫鱼平均体重在前4周保持稳定的增长,第5周后下降; 而单独饲养的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平均体重的平均增长率变化较大,尤其是在试验初期体重下降,但在第5周以后较稳定的增长。

由图2可知: 试验组1中尼罗罗非鱼比鲫鱼多 ( 尼罗罗非鱼4只、鲫鱼2只) ,尼罗罗非鱼的平均体重一直呈现出一定的波动; 鲫鱼的平均体重在前3周保持增长,第4周明显下降,第5周后又出现增长趋势。

由图3可知: 试验组2中尼罗罗非鱼与鲫鱼数量相等,尼罗罗非鱼的平均体重基本保持稳定,体重先微降再微升,第3周达到最低值( 48. 80 g) ; 第1周和第2周鲫鱼的平均体重保持稳定的增长,第3周明显下降,以后相对稳定,第7周又开始下降。

由图4可知,试验组3中尼罗罗非鱼比鲫鱼少( 尼罗罗非鱼2只、鲫鱼4只) ,与试验组2相似,对尼罗罗非鱼体重的影响相对较小,体重的升降呈波动变化; 第1周和第2周鲫鱼的平均体重保持稳定的增长,第3周明显下降,以后相对稳定。

由图5可知: 尼罗罗非鱼在单独饲养( 对照组1) 的情况下,平均体重基本为正增长,而且增长较明显; 试验组2和试验组3中尼罗罗非鱼的平均体重总体处于正增长,只有当尼罗罗非鱼数量多于鲫鱼( 试验组1) 时,平均体重才低于试验前的水平。

由图6可知: 鲫鱼只有在单独饲养( 对照组2) 的情况下,平均体重才增长,而且增长较明显; 其他各试验组的平均体重均下降,低于试验前的水平。

4讨论

单独饲养尼罗罗非鱼和鲫鱼时,平均体重均明显增长。而试验组中的尼罗罗非鱼和鲫鱼,彼此的生长情况均受到影响,出现平均体重降低或增长受抑制等现象。而试验中的唯一变量就是2种鱼的配比,这说明尼罗罗非鱼和鲫鱼在混养情况下存在空间竞争现象。

试验初始阶段,鲫鱼对新环境的适应要强于尼罗罗非鱼,之后鲫鱼的生长受到抑制,平均体重下降。 除试验组3的鲫鱼( 鲫鱼多于尼罗罗非鱼) 外,其余均表现为负增长,而且试验组2中下降明显。另外, 试验中鲫鱼虽常聚集于鱼缸一处,但同种间关系并不显得亲密,只是独占一小块趴伏不动。

尼罗罗非鱼适应性相对较强,虽然试验初期尼罗罗非鱼性格活泼,喜欢到处游窜,但并无直接的攻击性表现; 试验后期各试验组中的尼罗罗非鱼均表现为正增长的趋势。也有研究报道,虽然尼罗罗非鱼难以在长江流域的水温中越冬,但其适应性很强,并且取食范围极广,有较强的入侵潜力。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逐年变暖,加之其经过较短的时间就能适应适度的低温,尼罗罗非鱼的入侵性是不可忽视的[10,11,12]。

5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鲫鱼在高配比的情况下受尼罗罗非鱼的影响较小,但试验后期尼罗罗非鱼表现出正增长趋势,以及鲫鱼在竞争中表现的弱势是不可低估的。目前,在鲫鱼鱼塘,少量的尼罗罗非鱼入侵对经济鱼种鲫鱼生长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牟希东,胡隐昌,汪学杰,等.中国外来观赏鱼的常见种类与影响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2008,28(1):34-40,76.

[2]朱兴国,叶永兴,赵后会,等.泥鳅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新技术[J].内陆水产,2007(1):38.

[3]李家乐,李思发.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引进及其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01,25(1):90-95.

[4]阮景荣,戎克文,王少梅,等.罗非鱼对微型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3,4(1):65-73.

[5]李振宇,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6]TURKER H,EVERSOLE A G,BRUNE D E.Filtration of green algae and cyanobacteria by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in the partitioned aquaculture system[J].Aquaculture,2003,215(1):93-101.

[7]BALARIN J D.Sueeessfu1 farm in Kenya[J].International Fish Farming,1979,6:2.

[8]RIFAI S A.Control of reproducti on of Tilapia nilotica using cage culture[J].Aquaculture,1980,20:3.

[9]丁瑞华.池养条件下银鲫与鲫鱼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J].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63-176.

[10]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王亚民,曹文宣.中国水生外来入侵物种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1):7-13.

语文 -《物种起源》导言 篇5

3.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三、检查预习

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播放视频: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四、研习课文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明确:

(1)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课首检查用)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并明确。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筛选关键语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句子,它集中地体现了文章的意旨,表示文章的思路,连缀文章的结构。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集中体现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明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来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度句显示出文章的层次推进。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也是关键句。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A. 物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 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①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3)按要求筛选文中语句。

①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②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

③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

教师要明确:

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作者的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三、根据课文中提供的信息,口头对达尔文作一个整体的.评价。

引导:第一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二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

第四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五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六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七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

濒危物种新名单 篇6

巨型蝠鲼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总是和最新的科学发现保持一致。例如,科学家们此前一直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蝠鲼存在,即礁石蝠鲼。不过,最近人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亚种——巨型蝠鲼。这两种动物目前都已被列入“红色名单”之中。巨型蝠鲼是鳐鱼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成年蝠鲼的体长可达7米,体重有5000公斤,不过它却能做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如同蝙蝠一样在天空滑翔。在传统中医理论中,蝠鲼的鳃耙(硬骨鱼类每1个鳃弓的内缘生有两排并列的骨质突起,称为鳃耙)拥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蝠鲼市价很高,这也是它被渔民大量捕杀的原因。专家称,对蝠鲼市场进行监管和规范非常有必要,此外还要对它的主要栖息地进行保护。

皇冠箭毒蛙

皇冠箭毒蛙主要分布在秘鲁北部1000米以下的山区雨林中。它们的头部都长有橘色的花纹,十分类似头冠,因此被称为皇冠箭毒蛙。近年来,由于栖息地逐渐萎缩,以及许多人喜欢将这种毒蛙作为宠物饲养,皇冠箭毒蛙的数量在逐渐减少,目前已经成为濒危物种。

金枪鱼

在最新公布的名单中,八个金枪鱼种类中有五个被列为“受威胁”或“接近受威胁”类别。(在红色名单中,“受威胁”一词是官方指定为以下3个级别的总称: 极度濒危、濒危和易受到威胁)。这五个种类分别是:澳大利亚金枪鱼,极度濒危;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濒危;大眼金枪鱼,易受到威胁;黄鳍金枪鱼,接近受威胁;长鳍金枪鱼,接近受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这些信息对各国政府在未来制定保护计划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很多金枪鱼的经济价值都非常高。

火焰箭毒蛙

两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是自然环境健康与否的指示器。作为受到威胁最多的物种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两栖动物进行了密切的关注,此次共有26个物种被补充到最新公布的“红色名单”之中,其中就包括图中这个漂亮的火焰箭毒蛙。这种毒蛙的毒性很强,其体内的毒素完全可以杀死2万多只老鼠。

海椰子

在塞舌尔群岛上,生长着一种神奇海椰子。海椰子是世界三大珍稀植物之一,全世界只有塞舌尔群岛存活着4000多棵。一棵海椰子树的寿命长达千余年,可连续结果850多年。海椰子树生长十分缓慢,百年才能长成,果实要7年才能成熟,因此十分稀少珍贵,海椰子的产地也被塞舌尔政府划为“天然保护地”。

中国水杉

植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也是很多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重要组成,不过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植物没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之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在对全球范围内所有松柏科植物进行一次重新统计,然而就目前统计结果来看,形势并不容乐观,很多植物都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比如中国水杉。中国水杉被誉为“活化石”,早在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就已存在,属于珍稀物种。水杉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和越南一带,由于人类农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水杉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目前已经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黑犀牛

尽管全球在保护物种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不过截止到目前仍有25%的哺乳类动物面临灭绝的风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在对犀牛的种类进行重新评估后发现,黑犀牛的亚种之一——西部黑犀牛已经灭绝。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不过由于人类大肆的盗猎,近年来该物种的数量在急剧下降。犀牛角在一些亚洲地区被视为珍贵药材,盗猎者为了赚取暴利而疯狂猎杀野生黑犀牛,最终导致它们灭绝。

白犀牛

白犀牛的另一个亚种——北部白犀牛也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目前已经被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2011年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之中。此外,越南的爪哇犀牛也可能于2010年灭绝。世界自然基金会曾在宣告,2010年被猎杀的那只爪哇犀牛可能是越南境内最后的一只,这也意味着这个物种几乎全部灭绝。专家称,即使有部分爪哇犀牛存活,它们也属于个体或者数量非常微小的群体了。

“泰山”变色龙

爬行类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在岛屿上生活的爬行动物。近年来,很多爬行动物都是在这些地方发现的,更准确地说是在马达加斯加群岛上发现的。不过,在近期公布的“红色名单”中,马达加斯加群岛上约有40%的爬行动物面临灭绝的风险,其中有22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比如最新发现的“泰山”变色龙。“泰山”变色龙是考察人员根据著名电影人物、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人猿泰山”而命名的一个新物种。这种新发现的变色龙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目前其分布区域总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

马达加斯加本土壁虎

由于之前并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这种马达加斯加本土壁虎也濒临灭绝。此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列入2011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之中 ,专家们相信在未来的保护计划中,该物种受保护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普氏野马

珍稀物种—藤本豆 篇7

种子每袋300粒 (可种3分地) , 220元, 快递包邮。

山东凤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邮局汇款地址:山东省聊城市香江市场纬一路33号 联系人:丰秀云

邮政银行汇款卡号:6047 11030 2001 95524 户名:丰秀云

物种结构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对无居民海岛的定义是“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2]。我国无居民海岛陆地面积基本上都小于5 km2, 在现阶段面临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更为严重。无居民海岛的物种登记工作既是保护生物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工作, 也是对无居民海岛进行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评价的基本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第四条规定, “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 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无居民海岛所有权”;第五条规定, “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有关工作”;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开展海岛物种登记, 依法保护和管理海岛生物物种”。2010年年底, 根据上述法律精神,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下达了“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规范编制”的任务。

但是, 目前对我国无居民海岛进行物种登记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为了保证物种登记的技术指导文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以“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规范编制”工作为依托, 面向国内有关专家设计并开展了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根据《海岛调查技术规程》[3]《海洋调查规范》[4]等标准, 问卷的内容主要从立项决策、项目执行和成果验收3个层面进行设计, 基本覆盖了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的诸多方面。整套问卷共20个问题, 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其中:立项决策层面主要设计了经费来源、技术支持、组织形式、调查范围和内容等问题;项目执行层面主要设计了调查优先权、调查时长/频次、实施方式、有效期等问题;成果验收层面主要设计了成果内容、标本采集和报告编写等问题。

此次调查共发出26份专家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6份, 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在中科院、“985”高校、国家海洋局综合研究所和业务中心以及浙江自然博物馆等10家单位工作, 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海洋地质、海洋技术、海洋管理等专业领域的科研和业务人员, 其中高级职称15人, 中级职称7人, 初级职称4人。受访对象的专业门类宽泛, 科学素养高, 知识面广, 认知程度深, 问卷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立项决策层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型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短期内经济上不会有回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明确规定无居民海岛属国家所有, 国家开展物种登记工作。因此, 在对经费来源问题的回答上, 所有专家都认可由国家出资, 少部分专家 (约12%) 认为地方政府以及开发无居民海岛的投资人可以辅助性出资, 作为国家经费的一种补充。

技术力量是影响物种登记工作成果质量的控制性条件, 尤其是物种的鉴定专家对登记成果的可信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问卷调查中, 所有的专家都认可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的技术力量应该主要依赖于海洋、中科院、大学、农林、环保等部门现有的生物调查与研究力量, 而不认同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建立自己的技术力量。在组织形式上, 有85%的专家认为应该由海洋部门牵头, 联合环保、林业、农业、国土等部门实施, 仅15%的专家认为应该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包揽。

与大陆不同, 无居民海岛是由岛陆、潮间带和环岛海域组成的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生态地域系统。我国的岛屿星罗棋布, 分布在广阔的海域, 考虑到任务的可行性, 在物种调查过程中是否应包括潮间带和环岛水域 (即潮间带向外的海域) , 以及环岛水域应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 各位专家有不同的意见。65%的专家认为调查范围应该是海岛陆地、潮间带和环岛水域的总和;27%的专家认为调查海岛陆地和潮间带即可, 只有8%的专家认为调查海岛陆地物种即可。可见, 大部分专家还是认可将岛陆、潮间带和环岛水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物种登记。但是, 在环岛水域的扩展范围上, 专家们意见不尽相同, 30%的专家认为应该自潮间带下限向海延伸至20 m等深线, 19%的专家认为应该自潮间带下限向海延伸1 km, 有8%的专家认为应该自潮间带下限向海延伸、延伸距离为与海底陆地等面积圆的半径的5倍, 有12%的专家认为应该是以上范围最大者, 有31%的专家认为应该在具体实施的时候, 先选用几个方案做试点和对比, 再根据调查结果而定, 并且不同的海岛应该因地制宜, 不宜“一刀切”。

根据“908”专项调查, 我国有10 312个海岛, 是真正意义上的万岛之国, 其中无居民海岛约占总数的94.4%[5]。每个海岛由于天然的地理隔离, 都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生态系统, 那么哪些物种在这个小的生境中占据较高的生态位, 哪些物种 (包括外来物种) 对于脆弱的海岛生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问题对于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具有重大意义。在对“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的调查对象”问题的回答中, 所有专家都认同将陆地野生动物和陆地野生植物纳入调查对象;超过80%的专家认同将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大型真菌和潮间带底栖生物纳入调查对象;仅有23%的专家认可将家禽家畜纳入调查对象。对于调查对象“是否应该包括岛陆水生生物”的问题, 58%的专家持肯定态度, 42%的专家持反对意见。基于我国无居民海岛基本小于5 km2, 且缺乏稳定的淡水水源和淡水水体的情况, 笔者认为在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不必包括岛陆水生生物。

3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执行层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调查优先权”的问题, 考虑的是物种登记的工作顺序, 应该优先调查那些物种极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无居民海岛。结果显示:应该优先调查已列入可开发利用名录的无居民海岛的专家支持率为52%, 应该优先调查特殊用途的无居民海岛、或者邻近大陆和有居民岛的无居民海岛的专家支持率为42%, 优先调查边远无居民海岛的专家支持率仅为6%;也有小部分专家建议, 大于某一面积的较大无居民海岛或者和邻国有争议的岛屿应该优先调查。

对于“调查时长/频次”的问题, 问卷结果显示:“至少1年、4个季节”和“至少1年、2个季节”的专家认可率较大, 都为35%, “至少1年、3个季节”的专家认可率较小, 为7%;也有23%的专家认为应该根据物种习性而定。

关于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成果的有效期 (或者无居民海岛物种调查工作的更新频次) , 受访专家见仁见智, 意见不一, 多数认为应该每10年更新一次。

实施形式可以保证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空间上, 对于纳入物种登记规范调查对象的生物种类, 58%的专家认为应该按照陆地植物、陆地动物、潮间带生物、海洋生物等分类实施, 23%的专家认为应该一次性进行所有物种的调查与登记, 19%的专家认为应根据现有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具体内容有选择地实施。时间上, 88%的专家认为物种登记应该业务化、分片区、分时段完成, 12%的专家认为应作为国家专项, 一次性、全覆盖完成。

4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成果验收层面的问卷调查分析

成果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问卷调查显示, 超过80%的专家认为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成果应该包括调查报告、物种名录、现场记录、成果图件和影像记录。对于生物标本是否是强制性的成果, 65%的专家持赞同的态度, 专家认可率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与一些特殊物种的保护原则相冲突, 同时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也存在现实的困难。因此, 问卷设计进一步考虑了“需要保留哪些生物种类的标本”这一问题, 结果显示, 总体上专家对于采集标本持保留态度, 超过50%的专家认为无居民海岛优势物种、特有物种和新发现物种可以采集生物标本, 其他物种在实地工作中如若采集标本, 应谨慎实施, 尽量使用影像记录。需要指出, 生物学背景的专家全部赞同保留生物标本。

调查报告的编写, 可以检验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的条理性, 是归档的重要成果形式。54%的专家认为应该以每个无居民海岛为基本单位提交报告, 再按县、省、国家三级汇总, 形成一套体系, 便于日后管理 ;31%的专家认为应该每个岛提交一份整体报告;19%的专家认为应该每个岛按生物物种大类提交专题报告, 再汇总一份单岛整体报告。

5几点建议

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是一项全新而浩大的工程, 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众多的专业人员参与。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1) 在物种登记工作前期, 应该首先建立生物物种鉴定的专家库, 广泛吸纳海洋系统、农林系统、中科院、高校及地方专业机构的生物分类学家, 以便在标本采集和物种鉴定上得到有力支持。

(2) 物种登记是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进一步检验和实践, 建议先选择几个试点海岛, 对多种方案和方法进行检验, 再择优实施。

(3) 在实地工作过程中, 应该明确物种登记的目的, 充分考虑海岛物种分布和资源现状的特殊性;参与登记工作的人员要加强物种保护观念, 避免破坏和损毁, 避免引进外来物种。

(4) 注意协调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与该岛附近海域已经进行过的类似调查工作的衔接。如果周边海域已经有过完整的生物物种调查, 则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的重点可放在陆地和潮间带;如果周边海域没有完整资料, 可在适当海域内进行小范围调查。

(5) 在自然条件下, 某个海岛物种应该较为稳定, 因此, 10年的更新周期对无居民海岛物种登记工作较为合适;如果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建议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

参考文献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5.

[3]夏小明.海岛调查技术规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_12763.9-2007海洋调查规范[S].2007.

东北物种多样性研究 篇9

一、东北物种多样性之动物

在对东北物种的研究过程中, 有专家分析指出与东北寒冷的气候有关, 东北有着一些极具特点的动物生存, 其顽强的生命力适应着东北的气候环境。其中“东北虎”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 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动物, 东北虎来源自东洋界内, 早在中新世纪就来到了东北平原, 之后广布的分散于东北各林区。目前东北虎的数量已经不足二十只, 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之一, 东北虎有着“森林之王”和“万兽之王”的美称, 东北虎一般生活在山林地带, 以捕食野猪、马鹿、狍子等为生。东北虎是东北野生物种中极具代表性的动物, 由于东北虎的虎皮、虎骨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导致了东北虎被大量的捕杀, 已经成为了我国, 乃至世界的濒危灭绝物种。因此, 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对东北动物物种的了解, 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效果。

在东北的野生动物中除了东北虎以外, 还有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 目前野生梅花鹿的数量也是极少的, 大部分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省。梅花鹿多生活在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 梅花鹿性情温顺, 是属于食草动物的一种, 梅花鹿的药用价值是不容小觑的, 其中鹿茸作为东北三宝之一, 是极为珍贵的补品, 野生梅花鹿的药用价值也是导致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大物博诸多的野生动物在东北的山区、平原生存, “东北豹”作为东北动物物种中的一种, 也是东北地区比较稀有的动物。东北豹中的金钱豹是豹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现在也只是在吉林省的长白山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可以见到, 东北豹的数量也在急剧的下降中。

“紫貂”是典型的严寒带针叶林动物, 也是在东北物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紫貂大多数生活在小兴安岭, 以及吉林东部, 紫貂的毛皮价值非常的高, 就造成了盗猎紫貂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紫貂也被列为了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 紫貂的皮毛称之为貂皮, 与人参、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在东北物种中还有一种是不太常见, 也鲜为人知的稀有动物“雪兔”, 雪兔属于森林动物, 多栖息在大兴安岭真阔混交林中,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雪兔的皮毛绒美观、丰富、保暖性强, 制成的服装不仅外形美观, 其保暖性能也是较好的, 因此, 雪兔早在1989年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二、东北物种多样性之植物

通过对具有多样性特点的东北物种的研究, 在东北的范围之内, 不仅有我国稀有的保护动物, 还有很多珍贵的植物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其中“人参”作为东北三宝中的一宝, 也是闻名天下的补品之一, 人参的种类有很多种, 最为名贵的要数野生的山参, 山参是稀有的药材, 产于长白山原始森林中, 生长在海拔1000~2200米之间。山参是数量极为稀少的并且药效最好的滋补品,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被誉为起死回生的仙草”, 东北人参作为享誉世界的补品之一, 已经成为了东北的代表性植物。

东北除了珍贵的野生人参之外, 广茂的原始森林中也有较多的稀有物种, 其中“阔叶红松”就是东北原始森林中的珍贵植物之一, 东北红松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中低山区。红松属于裸子植物, 常绿乔木有耐寒性强的特点, 红松的木材质量轻软、细致, 并且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 是建筑、桥梁、家具的首先优良用材。红松可以说是全身是宝, 不仅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树皮可以提取栲胶, 树干可采松脂, 种子可供食用或药用, 东北红松也是极具东北特色的植物物种。

与东北红松齐名的另一种松树当属东北“落叶松”, 落叶松有耐寒、喜光、耐干旱的特点, 非常适合东北地区生长, 落叶松树干笔直是不可多得的建筑材料。

东北物种的多样性较为突出, 不乏世界稀有的野生植物, 东北“岩高兰”就是其中的一种, 岩高兰在我国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 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一。东北物种中植物类的分布广泛, 经过有关专家的整理与研究分析, 将东北物种合理的分类, 才能有利于更多人了解东北的稀有物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由于东北的气候特点, 东北特有的物种, 已经逐渐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有关方面的专家分析, 将东北物种的多样性有效的整理在一起, 以便有利于人们对东北物种的了解。东北物种中有较多面临濒危的稀有动物, 所以对东北物种的深入研究, 不但有利于加深东北的社会地位, 还有利于对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有比较好的帮助。在对东北物种多样性进行有效的分析, 让全国甚至是整个世界, 来了解地大物博的东北, 对东北传统的野生动物、植物有最基本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雷相东, 唐守正, 李冬兰等.东北过伐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林分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8 (4) .

[2]苗福泓, 郭雅婧, 缪鹏飞等.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J].草业学报, 2012, 21 (3) :11-16.

[3]雷相东, 张会儒, 李冬兰等.东北过伐林区四种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3, 22 (5) :47-50.

物种多样性与干扰 篇10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干扰

1 物种多样性

生态学家认为, 物种多样性由两个基本因子决定:⑴种群中物种的数目, 生态学家通常叫做物种丰富度;⑵物种的相对多度, 或物种异质性 (均匀度) 。物种丰富度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有20个物种的群落比有80个物种的群落其丰富度显然要低得多, 物种异质性对多样性的效用更复杂, 但很容易举例说明。比如有两个假设的森林群落a、b, 都生长着5种树, 所以它们的物种丰富度水平相等, 但是在群落b, 5种树的数目相等, 每种占群落的20%;群落a, 群落中84%的个体属于一个物种, 剩下的每种只占群落的4%。因而群落b的多样性高于群落a, 因为它的异质性更高。当步行穿过两片森林时, 你肯定会有一个印象, 群落b的物种多样性高, 尽管两片森林的物种丰富度水平相等。这种印象也可以定量。

1.1 生物多样性的定量指数

生态学家已经建立了许多生物多样性的指数, 这些指数的值依赖于物种丰富度和异质性。较为普遍使用的有:

①丰富度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 S=出现在样方内的所有物种数目

②多样性指数

Simpson指数 D=∑ni (ni-1) /n (n-1)

Shannon-Wiener指数 H’=-∑PilnPi

③均匀度指数

Pielou均匀度指数 J= (-∑PilnPi) /lnS

Alatalo均匀度指数 E=[ (∑Pi2) -1-1]/[exp (-∑PilnPi) -1]

④种间相遇机率 (PIE) PIE=∑ni (n-ni) /n (n-ni)

⑤McIntosh指数 d=1- (∑Pi2) 1/2

式中, ni为第i种的个体数, n为所有种的个体数, Pi为第i种的个体数ni占所有个体总数n的比例, 即Pi=ni/n;i=1, 2, 3, ……S, S为物种数。

用Shannon-Wiener指数对上面两个假设的森林群落进行计算, 得出:a群落 H’=0.662;b群落 H’=1.610, 显然b群落的多样性高于a群落。

1.2 多度等级曲线

也可以通过划分物种的相对多度与它们多度的等级来描绘一个群落内物种的相对多度和多样性。多度等级曲线 (rank-abundance curve) 的结果, 提供给了关于群落的重要信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信息。下图中画出了a和b群落中每种树相对于它们比例多度的多度等级。这些多度等级曲线显示, 群落a是5种树中只有一种占优势, 群落b的5种树具有相同的比率。因而群落b的5个物种是相等的多度, 它的低斜率决定了它的高丰富度, 而群落a的曲线显示它的优势度决定于具有最高多度的树种。

1.3 物种多样性的梯度

1.3.1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从热带到两极, 随纬度的增加, 多样性有减少的明显趋势。包括许多类群, 如乔木、海产瓣鳃类、蚂蚁、蜥蜴、鸟类和兽类;并且无论是陆地、海洋和淡水环境, 都有同样的趋势。也有例外, 如企鹅和海豹在极地纬度最多, 针叶树和姬蜂在温带纬度物种最丰富。

1.3.2 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陆地环境中, 多样性呈随海拔上升而降低的趋势。如在赤道地区登山, 随海拔 的增高能见到热带、温带、寒带的环境, 同时物种多样性也随之降低。

1.3.3 多样性随水深度的变化

在水体环境中, 多样性随深度而减少, 在大型湖泊中, 温度低、溶氧少、黑暗的深水层, 其生物类群明显低于浅水区;同时, 海洋中植物分布也仅限于光线能透入的光亮区, 很少超过30m。

1.3.4 多样性随演替进展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 从演替开始到顶极期, 多样性增加, 但也有不少报道, 在到达顶极期, 多样性稍有下降。

1.4 决定多样性等级的因素

从理论上讲, 物种多样性与许多影响群落组成的因素有关, 不少学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少学说。

1.4.1 进化时间学说

认为多样性的高低与群落的进化时间有关。热带群落比较古老, 进化时间较长, 环境稳定, 很少经受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所以群落的多样性较高;相反, 温带和极地群落从地质上讲是比较年轻的, 遭受灾难性气候变化较多, 所以群落的多样性较低。也就是说, 所有的群落随时间的推移, 其种数也越来越多, 而较年轻的群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到种类多样化的程度。

1.4.2 生态时间学说

考虑更短的时间范围, 认为物种把分布区扩大到尚未占有的地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 温带地区的群落是尚未饱和的。但从热带扩大到温带也要有足够的时间, 有的物种可能被某些障碍阻挡, 有的物种可能从热带进入温带。

1.4.3 空间异质性学说

环境越复杂, 即异质性越高, 物种的多样性就越高。地形变化越复杂, 植被垂直结构越复杂, 群落中包含的小生境越丰富多样, 栖息在那里的动物就越多。例如森林的垂直结构越复杂, 那里的鸟类和昆虫种类就越多。

1.4.4 气候稳定性学说

认为气候越稳定, 变化越小, 动植物的种类就越多。地球上热带进化时间最长, 因而那儿的气候最稳定, 有大量的狭生态位和特化的物种, 物种的丰富度最高。

1.4.5 竞争学说

认为在物理环境严酷的地区, 如极地, 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所控制。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地区, 生物之间的竞争是生物进化和生态位特化的动力。

1.4.6 捕食学说

认为热带的捕食动物较多, 捕食作用使猎物的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而减少了猎物相互间的竞争, 竞争的减少又允许更多的猎物种类, 这又支持了新的捕食动物。

1.4.7 生产力学说

与气候稳定性学说密切相关。认为环境稳定性增加, 需要用于调节的能量就减少, 于是就有更多的净生产力, 而净生产力的增加, 又支持了更多的种群, 又由于更多的种群可能有更大的遗传变异性, 使种间的联系得到更大的发展, 所以形成物种的过程就更快, 机会就更多。总之, 这个学说认为, 生产的食物越多, 通过食物网的能量流越大, 种的多样性就越高。

上述7种学说包括时间、空间、气候、竞争、捕食和生产力6个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同时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并且彼此间相互作用, 因而是难以划分的。普遍的解释是,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群落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干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条件总是多多少少的保持稳定, 生态学家把这种状态叫做一种平衡。在一个平衡的系统内, 稳定是通过对抗的力量维持的。洛卡特—沃尔泰勒竞争模型和捕食者—猎物模型是假定了一个不变的物理环境, 对竞争的实验室研究中, 研究者们通常使环境条件保持不变。然而, 大部分自然的环境条件会带来各种形式的干扰。

2.1 干扰的性质和来源

什么是干扰,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干扰从一个有机体到另一个有机体及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的变化是由什么构成的。对一个有机体的一种干扰对另一个有机体来说可能只有很少或没有影响, 干扰的性质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很不同。干扰很难定义, 因为它必须包括一个从平均条件的背离。因为一个特殊环境的有机体已经被选择去克服平均条件, 特殊环境的平均条件可能包括大量的变化。河口湾盐度的普通日变化可能会导致珊瑚礁的大量崩解, 同样, 温带落叶林温度的普通季节性变化会破坏热带雨林的种群。相反会背离平均条件的稳定, 不管是河口湾还是落叶林的季节性变化, 将会干扰这些系统的生物区系。

Wayne Sousa (1984) 调查了结构性自然群落的干扰作用, 把干扰定义 为“不连续的、不时介入的杀伤、替换, 或者一个或更多个体 (或群体) 直接或间接为新个体 (或群体) 的定居创造机会的损伤。”P.S.White和 S.Pickett (1985) 把干扰定义为“许多在时间上不连续的事件, 它们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瓦解以及改变资源、基层的有效性或者环境。”然而, 也警告必须留心空间和时间尺度。比如, 对生长在河流边缘砾石上的苔藓植物的干扰可能会发生在计量部分的空间尺度上和一年一次的时间尺度上, 但是却与周围的森林群落无关。

对群落的干扰有无数的潜在来源。White和 Pickett列举了26种主要的干扰来源, 并把它们分为无生命的力量如火灾、暴风雨、冰暴和水灾;生物因素如疾病和捕食;人类的干扰。

2.2 中度干扰假说

Joseph Connel (1975, 1978) 提出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征, 能够显著影响群落的多样性。高的多样性是连续变化的条件的结果, 而不是平衡下的竞争适应。他提出中度水平的干扰促进高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在中等水平的干扰下, 两次干扰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允许各种物种入侵, 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产生竞争排除。贺金生等研究了长江三峡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受干扰轻的退化类型, 群落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 受干扰严重的退化类型, 多样性低于自然群落, 也就是说, 轻度干扰可以引起群落多样性增加, 但长期不断的干扰则使群落的多样性降低, 这也符合Connel的中度干扰假说。当然, 干扰本身只能减少或维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而不能增加多样性, 但干扰提供了多样性增加的环境条件。

3 人类的干扰与物种多样性丧失

在进化的过程中, 物种形成和灭绝或多或少的保持平均数量。然而今天, 物种的灭绝远远高于新物种的形成。除了自然栖息地的丧失之外, 由于人类的干扰, 生物资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警人的速度。据Peter Raven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的主任) 的预测, 将来的30年内, 每天平均将有100个物种灭绝。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的20年之内, 50万或100万的动植物物种可能走向灭绝。现存的几百万个物种只是过去曾经存在的几十亿个物种中的幸存者。过去物种的灭绝是由于自然进程, 而今天物种的迅速灭绝则是由于人类的干扰造成的。科学家们对生物及自然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一个粗略的估计显示, 在中国, 大约398种脊椎动物受到威胁, 达脊椎动物的7.7%。植物中, 稀有种和濒危种:苔藓植物28, 羊齿类植物80, 裸子植物75, 被子植物836, 总共1 019种, 达高等植物的3.5%。

据报道,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干扰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 即使在许多原始的栖息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边界有一个地区叫Darien, 那里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连美国的Pan高速公路也不能穿过, 但从Mark Bush和Paul Colinvaux (1994) 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这片雨林并不是原始的, 而是从农业的弃耕开始长起来的, 那儿有许多早期人类占据的痕迹。也就是说, 人类的干扰是生物圈内的一个古老的因子, 它并不总是降低生物多样性。然而, 这并不能使对人类的干扰充满憧憬, 特别是近100年来, 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的掠夺式的开采, 地球已成为人类统治和强干预的星球, 有1/3~2/3的陆地面积已被人类的活动所改变, 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给环境、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而且使人类本身也在危险的处境中。

3.1 栖息地的破坏

造成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是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比如土地的驯化。森林的砍伐, 湖泊湿地的围耕、沼泽的排干等。比如, 在过去的40年中, 海南由于伐木、土地转向农业利用及橡胶树的种植, 进行了大面积迅速的森林砍伐。在伐木、转向农业土地利用及强管理的人工林的过程中, 原始森林栖息地受到了破坏。原始雨林的覆盖率从1956年的25.7%, 降到了1964年的18.1% (广州地理研究所, 1984) , 到1987年降到了7.8%。到目前仅仅剩下了4% (谢。1991) 。随着原始森林的消失和地面植被的改变, 动物丧失了栖息地, 许多动物种群已到了濒危的程度而被列了中国红皮书。又如, 在巴西大规模的土地运动之前, 苍翠繁茂的亚马逊南部, 生长着冠从高达200英尺的树, 每英亩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昆虫、鸟类和猿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涌来了大群的定居者, 对森林进行了大面积的砍伐、焚烧, 来修建公路、村镇和农田。但是, 这里的土壤支持丰富的雨林, 却并不适合谷物及其它作物, 许多新来者只能勉强维持贫穷的、疾病缠绕的生存。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也破坏了成百上千万生活在这儿的动植物的生态系统。并且由于人类的砍伐、破坏、开发造成的生境片断化和破碎化, 限制了物种的扩散、定居, 降低了动物的觅食能力、生殖潜能, 产生了更多的边缘效应, 从而使物种的数量与种数下降, 多样性丧失。

3.2 过度开发利用

20世纪50年代, 中国的短尾猴被大量捕捉, 加上栖息地的丧失, 种群数量大幅度降低并且再也不能恢复, 动物资源诸如瞪羚、鹿等毛皮动物和淡水鱼一样, 由于过捕而大幅度降低。中国南海的珊瑚礁由于被过度开发用作肥料与石灰粉, 致使珊瑚鱼丧失了栖息地而消失。新疆、内蒙等地由于过度放牧致使草地退化、环境恶化、荒漠化推进, 许多生活在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已到了灭绝的边缘, 珍贵的赛加羚羊已经灭绝。

3.3 污染

中国的淡水已经受到了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致使水生动物群和植物群大幅度下降。发生在海洋和近海岸的严重污染来自石油的泄漏。松花江内一些水生物种成为濒危种, 而有些已经灭绝, 诸如草鱼、银鲤鱼、鲶鱼、梭子鱼等。大气污染、酸雨、除草剂和杀虫剂、白色污染也是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因素。

3.4 农林业品种的单一化

由于人们追求高产与经济效益, 致使作物品种单一化, 从而与作物相关的菌类、昆虫随之消失。人类对于森林的强干预以及单一化的人工林, 使森林的垂直结构与复杂性降低, 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降低, 不仅降低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而且林木本身的抵抗力降低, 很容易被破坏。

3.5 外来物种的引入

外来物种由于没有天敌, 一旦引入, 很快会在引入地蔓延, 大量繁殖, 从而致使本地物种消失, 物种多样性消失。例如关岛的灰鼠蛇的引入, 几乎消灭了岛上所有的鸟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 保护地球生活的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本身。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有利的措施, 或者强制性的或者引导性的来加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研究机构也应该加强物种多样性的调查与研究,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M].1992, 352-360.

[2]贺金生, 陈伟烈, 江明喜等.长江三峡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报, 1998, 18 (4) .

[3]史作民, 刘世荣, 程瑞梅, 宝天曼地区栓皮栎林恢复过程中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j].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 (5) .

[4]王刚, 张大勇.生物竞争理论[M].1996, 138-156.

[5]Ouyang Zhi-yun, Wang ru-song, Wang xiao-ke, etal.Impacts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plant and bird spe-cies diversity in Hainan Island, China[J].environmentalsciences, 1999, 11 (2) .

[6]BIODIVERSITY IN CHINA,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NEEDS.BIODIVERSITY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7]Joann Roskoski.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DynamicsResearch.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

[8]Eugene Linden.Planet of the year, Biodiversity?TheDeath of the year.TIME.

物种灭绝新说(下) 篇11

╱每一次大灾难过后不久,物种数量都会比灾难前有所增加

生物体面临气候变化挑战时,要么继续生长,要么适应环境,要么灭亡。适应环境,物种就会进化;继续生长,当物种遇到同一科类,通常会与之交配,有时会进化成新的物种;生物体灭亡,则会为其他物种移入或适应环境创造条件。因此,气候变暖为更多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环境。托马斯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程度表明,适暖性物种比适冷性物种更能适应新环境,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适冷性物种只能从一些区域撤出。”

在地球3 8亿年的进化过程中,物种不断丰富起来。虽然之前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但每一次大灾难过后不久,物种数量就会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比灾难前有所增加。

但是,面对气候变化,人们不可过于乐观。气候变化是人类与自然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许多物种消失,这是人类不愿看到的。但是,只要不是剧变为极热或

极冷,气候变化同样会带来新的物种,基本的生物多样性并不会显著减少。目前,气候力学上不断更新优化的数据以及我们在这一领域内积累的知识已经为我们排除了气候剧变的可能性。我认为,早在气候变化达到加剧物种灭绝的程度之前,人类就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了。因此,即使是采取最激进的手段,人类也会遏制气候变化进一步发展下去。

现阶段最明显的危险依然是布里格斯所说的,“上千种曾经分布广泛、繁殖力强的生

物数量锐减,而且其幸存者也处在危险的境地”。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鲁道夫· 迪尔佐与

合作者就野生动物的减少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刊登在《科学》杂志上。调查结果显示,陆栖脊椎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2 5 %”,“无脊椎动物的处境同样不妙。研究人员记录的所有种类的无脊椎动物中,有6 7%的无脊椎动物数量减少了4 5%。动物数量锐减会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鲁道夫· 迪尔佐与其合作者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担忧,反映了一些从事自然资源保护

的专业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2 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一门新学科——保护生物学的

诞生,人们也从关心个别物种的命运,转而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因食物链顶端

捕食者缺失而导致的营养级联(营养级联指的是某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生物数量明显改变

后,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译者注),将会引起怎样严重的后果?(黄石公园曾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没有狼的踪迹,重新引入狼群后,整个生态系统得到改善。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对一个区域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的同时也导致传授花粉的昆虫数量减少,结果会怎样?大型动物对随它们的粪便一起移动的营养物质来说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腐食动物(如秃鹫)、有清洁河流功能的动物(两栖动物)、通过吞食种子帮助传播的动物,以及通过重踏土壤帮助人类播种的蹄类动物,它们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在维持森林或牧场生态系统健康的过程中,大型食草动物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将某一物种的受威胁程度定级为“无危”,就相当于在医用解剖学层面上将健康人定义为“未死亡”

某个特殊物种易受灭绝的威胁,有助于唤起人类对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关注。在美国,这促使人们颁布《濒危物种法案》以对其加强保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顶多间接说明问题出现了。目前,新西兰海域的鳕鱼种群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不是鳕鱼处境是否安全,而是当鳕鱼种群数量只有以前规模的3%时,很可能会造成生态失衡。

我们目前采用的对物种受威胁程度的分级办法是存在问题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保护级别分为绝灭(EX)、野外绝灭(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大西洋鳕鱼属于此类)、近危(NT)、无危(LC)。“无危”指的是“还好”,这听起来很奇怪。这一分类适用于自保联盟评估的7 6 0 0 0种动植物中的大多数物种。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4 0 0万种动植物,目前人类已经发现1 5 0万种,还有一大部分未被发现。将一个健康物种标记为“无危”,就像是医学中将健康人标记为“未死亡”。这是事实,但这种思路没什么意义。自保联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积极创建一个绿色名录,将处境正在逐步改善的物种收录其中。与红色名录不同的是,该名录将根据该动植物的处境是否具有改善的希望而决定收录与否,而不是仅仅取决于该动植物是否面临绝种风险。

人们有理由认为,在还未发现的几百万种动植物中,许多动植物是稀有物种,而且极

易受到灭绝威胁。但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是,“物种的灭绝速度要比人类发现新物种的速度更快”。这一说法经不起推敲。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海洋生态学家马克· 科斯特洛及其合作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物种命名,与灭绝赛跑?》(2 0 1 3)。文章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人类每年命名并描述1 7 5 0 0种新物种。而从2 0 0 6年开始,每年至少命名并描述1 8 0 0 0种新的物种。同时,专业分类学家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大约有4 7 0 0 0人)。随着网络的普及,还出现了许多业余分类学家。现在,每

1 0年有1%的物种灭绝,与此同时,有3%的新物种被人类发现。科斯特洛指出:“物种命名与描述的速度远远超过物种灭绝的速度。”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在命名并描述新物种的同时,详细记录其生存环境的生态状况及

生存前景。自保联盟的志愿者对联盟评估的每一物种进行认真研究后,在一些重要问题上

得出了可靠数据。这些问题包括种群数量下降、物种分布区缩小、零散的分布区减少等。

但是,有关每一物种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很少。比如说,海獭对维持海草森林的健康至关重要,对以海草为生的生物来说同样不可或缺。其他动物会不会也像海獭一样,是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影响并决定许多其他物种的生存呢?河狸筑起小水坝栖息,为其他物种提供巢穴,同时也为深层地下水含水层蓄水。其他动物会不会也像河狸一样,是生态建筑师,以自己的建筑对环境产生影响呢?

假如某一物种的几个亚种,在生态系统中执行极其相似的生态功能,那么当其中的一个亚种濒临灭绝时,情况是怎样的呢?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灭绝是无足轻重的。

2 0 1 2年6月,一只名为“孤独乔治”的加拉帕戈斯象龟被确认死亡时,全世界一片悲伤。正如它的绰号暗示的那样,“孤独乔治”是现存的最稀有的动物,它(很可能)是这一亚种的最后一个个体。但生态学家和分类学家不过是耸耸肩而已。因为加拉帕戈斯象龟有超过1 0个亚种,数量也从1 9 7 4年的3 0 0 0只增长到了现在的1 9 0 0 0只。这多亏人类清除了岛上所有的山羊以及绝大多数的老鼠,并保护它们免受捕杀。“孤独乔治”过去生存的平塔岛,现在又有许多加拉帕戈斯象龟,这些象龟生存状况良好,它们像“孤独乔治”一样,吃掉生长过盛的林下植被,帮助岛屿恢复到先前的生态健康状态。(陆龟喜欢食用林下植被,人们通常会让它们帮忙修复生态系统。在远离非洲东海岸的阿尔达布拉岛上,有一种大型陆龟,被引进到马达加斯加岛、舌塞尔群岛、毛里求斯、留尼汪岛、罗德

里格斯岛以及夏威夷考艾岛的一个公园,用以修复这些岛屿的生态环境。)

通过利用这种动物“易位”(translocation)的手段进行保护,我们在自然环境保护

方面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步。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动物学家菲利浦·塞登与合著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逆转驱除原虫:如何在变化的世界里重建珍稀物种种群》(2 0 1 4)指出,这种易位做法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成功。1 9 9 2年以前,已经对1 2 4种脊椎动物进行易位保护;2 0 0 5年,易位保护的脊椎动物数量上升至4 2 4种。在这4 2 4种动物中,有一些是被确定为“野外灭绝”等级的动物,比如加州兀鹫、北美黑足雪貂。现在,它们已经被成功地圈养繁殖,然后重新投放到以前的生存环境中去。另一些则是由目前的居住环境转移到它们曾经灭绝的区域,比如重回黄石公园的狼群,以及重新引入瑞典和苏格兰筑坝栖息的河狸。此外,还有一类属于一个新的重要范畴——生态置换,比如在夏威夷考艾岛引进阿尔达布拉象龟,是为了替代一种早已灭绝、无法飞翔的龟嘴鸭。

菲利浦· 塞登指出,将生态置换视为自然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意味着人类告别了只

关注单一物种的动物易位。目前的全球自然保护工作强调恢复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而

不是仅仅强调物种面临灭绝危险。生态置换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塞登还指出,由于基因

技术近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些灭绝物种有希望重生并回到野外。他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刚好,我这些年也致力此事。)

一些物种遭遇了种群遗传瓶颈效应,还有一些物种受外来疾病折磨,如两栖动物易传

染壶菌病,夏威夷鸟类受禽疟疾的威胁。不久的将来,可以借助一些有助于复活灭绝物种的生物技术,防止这些物种灭绝。人类精密医学时代的到来与发展,可以使治疗精确到病人的基因组(甚至能精确到肿瘤基因)。与精密医学一样,科学家可以通过对野生动物基因库的微妙调整,开发“精密自然保护”技术。

有一个关于成功者的故事,主角是一棵辉煌的板栗树。这棵树在美国板栗基金会有众

多粉丝,他们将其称为“完美之树”。2 0世纪之前,板栗在美国东部至关重要,整个东部

的落叶林中,板栗树占了1/4。但是,由亚洲带到美国的一种入侵性真菌杀死了几十亿棵板

栗树。2 0世纪早期,美国的板栗树濒临灭绝。纽约州立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威廉· 鲍威尔与查尔斯· 梅纳德在板栗基因中进行了转换调整,将小麦的一种抗真菌基因引入板栗基

因,培养了一种抵抗栗疫病的美国板栗树。这种板栗树成为第一种获准在自然界种植的转

基因树,在美国东部落叶林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人类应该如何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呢?生物多样性,即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重要衡量标准。被重新广泛种植的美国板栗树,为东部落叶林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一个物种,但它所做的还远不止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新的丰富生态系统的措施——生物丰度(bioabundance)——来丰富生态系统。栗子树上每年都会落下许多甜甜的栗子,成为许多野生动物的食物(人类也很喜欢吃)。栗子树让整个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1 只猛玛、5 头野牛、8 匹马、15 只驯鹿

我参与了北美侯鸽和猛犸象这两项复活灭绝物种工程。支持这两项工程最好的论据就

是生物丰度。复活美国灭绝物种中的标志性动物北美侯鸽的工作,是由长今基金会的一位

年轻科学家本·诺瓦克负责的。诺瓦克对北美侯鸽进行了生态学研究,发现这种鸟在森林中存活的可能性很大。北美侯鸽曾经在东部森林生存栖息。1 9世纪,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侯鸽灭绝。但是现在,东部森林又恢复到以前的模样。地球上曾经有几十亿只北美侯鸽,如果森林覆盖面积恢复到以前的规模,在森林树冠覆盖密度高的地方留出一些空间便能成为侯鸽的栖息地。侯鸽的粪便也可以为当地土壤提供养料。保护生物学创始人奥尔多· 利奥波德创作的《沙乡年鉴》,将北美侯鸽描述为“一场生物风暴。每年,这些像风暴一样羽翼丰满的侯鸽飞来飞去,起起落落,穿过整个国家,像狂风一样呼啸而过,吞食森林与草原上的累累果实”。侯鸽像火一样热情。对森林来说,恢复侯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与火不同的是,侯鸽可食用,而且味道还不错。

若猛犸象重生,重回广阔的北美、欧亚靠近北极的区域,以及北极地区,有助于修复猛犸草原以及多花的草本植物草原。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生物群系曾经在这里生活。1 9 8 8年,俄罗斯科学家塞尔盖· 兹莫夫在西伯利亚北部发起重建“更新世公园”。兹莫夫估计,人类将居住在北极与靠近北极地区的多数巨型动物赶尽杀绝之前,“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1只猛玛、5头野牛、8匹马、1 5只驯鹿,也有麝牛、麋鹿、披毛犀、羚羊、雪羊、驼鹿。陆地上的食肉动物有狼、洞穴狮子、狼獾。若将动物的体重相加,每平方千米的牧场上,动物总重量超过1 0吨,这比目前长满苔藓的北部地区的动物密

度高出几百倍”。这就是生物丰度。

一些动物保护项目,比如保护非洲象或是重新引进加州兀鹫,需艰辛努力才能完成。还有一些保护项目,不需要人类做太大努力。在很多地区,一些消失很久的动物进行自身易位,到其他地区生存。欧洲许多河流的污染物被清理,三文鱼重新回到了莱茵河、塞纳河、泰晤士河。整个欧洲,人们在一些废弃耕地上重新造林,即使没有正规的大型保护区域,这些地方也重新出现了野生动物。欧洲人欢迎狼、猞猁、棕熊、狼獾、豺等食肉动物重新回到这片土地。这些食肉动物虽然危险,但作用非同小可。

对海洋物种保护有利的是:海洋保护区快速出现,而且面积不断增加, 从8. 7万平方千米的意大利佩拉戈地中海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一直延伸到1 0 0万平方千米的太平洋里莫特国家海洋保护区。里莫特国家海洋保护区是奥巴马总统2 0 1 4年9月提议扩建的。这

些保护区不仅可以使海洋生物重新回到舒适的生存环境,还可以使海洋生物数量充足,捕

鱼业持续发展。目前全球共有6 5 0 0个海洋保护区, 占全部海洋面积的3 . 4 %。《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是,到2 0 2 0年这一比例提高到1 0%。1 9 8 5年,陆地保护区面积占到全部陆地面积的4%。现在,陆地保护区面积占到陆地面积的1 5.4%,而且很快将达到1 7%。

这些发展趋势良好。媒体经常报道,人们为物种保护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屡屡失败,甚至选择退缩。但是,当你了解现存危机的相关问题,就会发现,为物种保护付出努力是有效的,也是值得的。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生物学家斯图尔特· 皮姆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者已使物种灭绝速度下降了7 5%。全球物种灭绝恢复到正常速度是我们的合理目标。然而,在大部分地区,物种恢复到较多数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意味着将野生动物种群恢复到人们未破坏生态之前的丰富程度,可能还需要经历两个世纪的不懈努力。

但是,还有一个观念问题阻碍了人们的行动。

看看这些新闻标题经常使用的语言:“加速灭绝:政府年度预算会迫使濒危物种消失”(2 0 1 5年2月,赫芬顿邮报)、“‘物种快速灭绝’给海洋濒危物种敲响警钟”(2 0 1 5年1月,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物种灭绝危机:全球2 1 0 0 0种动植物面临消失的危险”(2 0 1 3年6月,共同梦想组织)、“澳大利亚哺乳动物面临‘灭绝灾难’”(2 0 1 5年2月,英国广播公司)、“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到来——这是人类造成的”(2 0 1 4年7月,知名科技网站Re/code)。这些标题的问题不仅仅是用词不够准确,更重要的是,暗示着人类无论怎样努力,都终将以悲剧收场。而这一悲剧的核心,是人类无法修复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这只是人类感到绝望时挂在嘴边的托词,这种心态会导致我们无所

作为,任其发展。消极应对迫在眉睫的厄运是造成这种错误观念的罪魁祸首。

目前,还有许多具体的野生动物问题有待解决,但是过于频繁地将这些问题描述成“灭绝危机”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人们会误认为大自然极其敏感脆弱,而且已经支离破碎,

不可修复。事实绝非如此。作为一个整体,大自然像过去一样充满生命力,比冰川时期和行星碰撞的时候更具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力,才促使物种保护的目标得以实现。

大自然极强的生命力到底如何起作用呢?目前人类还不清楚,我们刚开始简单了解了

微生物与海洋的作用。生态学不是一门预测性的科学,保护生物学也只是一个新出现的年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法律解析 篇12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法律

2012年7月7日我国广西省柳州市发生了一次“食人鱼伤人事件”。一位当地居民在柳江河被3条凶猛的鱼咬伤, 据调查这种俗称为水虎鱼、食人鲳的“食人鱼”原产于亚马逊河, 是食肉性淡水鱼, 富有攻击性, 最早是作为热带观赏鱼被引入我国境内, 其适应能力强外加缺少自然制约的因素及天敌, 被弃野外后迅速繁殖, 蚕食当地生态环境。这次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再度转移到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上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对外发展, 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也呈攀升态势, 已给我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于2012年6月4日召开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指出了我国在生物多样性方面面临的问题, 同时要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保护稀有物种。可见治理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包括政府在内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话题, 但如果不从法律手段对外来物种引进及物种入境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制, 该问题将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及危害

到底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曾给予下过定义, 外来物种入侵又叫生物入侵, 是指外来物种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中, 建立独立的种群并威胁到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过程。由此我们得知, 外来物种侵入当地生态系统, 并建立了物种族群, 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和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

1. 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按照是否有人类行为参与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一般可以分为自然因素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因素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 还可以根据主观意图分为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

(1) 自然传入

自然传入是指某物种借助自然力或通过特定媒介, 转移并扩散到原分布区域以外的领域, 并加入该原分布区域以外的领域的生态系统, 通过繁殖建立种群, 改变当地原有自然景观或给当地生物群造成破坏的外来物种入侵方式。如禽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的候鸟的迁徙传播世界很多地方。

(2) 有意引入

有意引入是指人类基于自身某种需要或其他目的将某个物种转移到其原分布范围以外的区域 (授权或未经授权活动都包括) 。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诱因, 这些入侵物种由于突破了原生存环境和食物链, 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一般表现为作为牧草或饲料、作为观赏植物、绿化景观或用于药用植物而引入植物;作为宠物或动物园展览对动物种类的需求而引入等。

(3) 无意引入

无意引入是指某个物种借助人类或人类交通运输工具, 转移并扩散到其原分布区域外的地方, 结果造成的非有意的引入。这种引进虽然是人的行为致使, 但在主观上并没有主动行为的意愿, 只是无意识地凭借人类贸易交换活动、交通工具 (火车、汽车、船舶、飞机) 、旅游运输、建设开发、货物或服务快递、邮寄信件等活动误夹带了入侵物种, 如随着进口货物包装箱进入我国的松材线虫等。

2.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1) 破坏生态系统

在过去的50年里, 人类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失去了几十万种生物。这些入侵生物在掠夺本地资源的同时通过排斥和竞争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冲击当地生态系统。例如麦穗鱼和鰕虎鱼在引入后以本地鱼卵为食, 造成本地鱼类急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还会扰乱生物基因。例如一些植被群落会被入侵物种渗透分割, 造成近亲繁殖或者遗传变异;有些入侵种还会与本土物种杂交,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外来物种入侵也会对景观造成破坏, 最终改变当地原有的自然风貌。

(2) 造成经济损失

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574亿元人民币, 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费就需4.5亿元。而美国、印度、南非这3个国家曾公布其受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在800亿美元以上。英国曾经为了除草投入3.44亿美元。

(3) 威胁人体健康

很多人类社会既有的传染病都来自物种入侵, 这些入侵物种本身是病毒携带体或病原,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毒麦入侵我国后不仅降低了麦类的产量和质量还容易被误食后麻痹动物中枢神经, 引起中毒, 轻者会有头晕、昏迷、呕吐、痉挛等症状;重者则中枢神经系统麻痹甚至死亡。

二、外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治理措施

1. 日本

日本岛状的地形特征使其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一些外来物种通过竞争并排挤当地物种的方式建立种群, 甚至与当地物种进行杂交不仅破坏基因还产生更加难以消灭的生物。有些有毒有攻击性的物种还对人类生活或健康造成伤害, 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 因此日本政府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格外重视。日本将外来物种分为入侵性外来物种、尚未归类的外来物种和不需要注明类别名称的生物体, 并施以不同的措施。在2004年之前, 对日本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没有单独立法, 而是分散于各种法律中, 例如《植物保护法》、《进口植物检疫条例》、《家畜传染病预防法》、《自然公园法》、《农田土壤污染控制法》、《森林法》、《自然环境保护法》、《保护和饲养动物法》、《内外陆海洋环境特色措施法》、《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猎捕法》等。2004年6月颁布2005年6月生效的《外来入侵物种法》规定了禁止放生外来入侵物种, 还明确划分了防治机构在实施防治措施过程中的权力与义务, 并对造成破坏者的责任及防治过程所造成损失的弥补措施、资金来源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未分类或定性的外来物种, 要求在进口之前由主管大臣6个月内做出裁决, 否则禁止进口。对“肇事”的个人和机构也做出了明确的处罚决定。

2. 新西兰

新西兰是对物种入侵管理严格的国家的典型, 不仅对外来物种入侵有非常全面的立法, 而且立法的高度和力度也值得国际上其他国家学习。其中《生物安全法》就要求实行外来物种或者外来物种产品申报制度, 植物以及植物产品都要符合相应的健康标准, 违者要处以罚款或5年劳役。所有入境旅客的行李都要经过手检或者X光扫面, 如果检出未申报的动植物检疫违禁品 (包括疏忽漏报情形) , 该旅客会被当场罚款200新元;若主观故意, 就会被起诉, 被单处或并处10万新元罚金和5年以下监禁。1999年7月农林部成立了生物安全性机构, 负责边界控制;2003年8月又公布了《新西兰生物安全策略》。总而言之, 新西兰建立了非常完善高效的生物安全框架, 具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协作监控;设置包括监督、边境控制、边境之前和之后控制在内的全方位生态安全行动以及各种生态安全目标。这种生态安全框架在实践中效果显著, 使新西兰很大程度上遏制住了外来入侵物种, 降低了对社会和经济的损害。

3. 美国

美国对物种保护开始的较早, 一直走在世界前沿。《非本地物种法》在1990年颁布, 1990年10月29日通过的《外来有害水生生物预防与控制法》确立了个人责任问题。该法为了控制外来水生生物通过压舱水传播还特别成立了水生生物有害物种特别工作组。1999年美国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系列总统令, 其中的第13112号《入侵物种法令》就与入侵物种有关, 并于当年成立了联邦外来入侵物种委员会来专门管理相关事宜。克林顿总统代表联邦政府给予抵抗外来物种的支持, 特别保证了财政投入。总统命令起到了敦促有关职能部门间理事会制订出切实的入侵物种治理计划, 研究新的控制手段, 加大科研投入, 制止引入入侵物种并加快恢复原来生态环境。并且, 总统令还任命国家入侵物种管理委员会有权进行下列活动:监督总统令的执行;支持野外工作条件的计划;修订国际建议;制定环境政策及规划的指南;建立入侵物种威胁的监控网;开发网站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制定国家范围的入侵物种管理计划。这些是美国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上的划时代举措。

4. 英国

英国在防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更加分散, 主要为了农业的保护, 目前涉及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濒危物种法》、《野生生物和乡村法》、《环境保护法》。《野生生物乡村法》就将释放动物或纵其逃逸设定为违法行为。《环境保护法》还将供外来植物物种繁殖的土壤归为应当加以控制和管理的废物。

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处于南太平洋, 由于大量移民和海上交通运输贸易的发达,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引起了澳大利亚政府高度关注。《国家杂草策略》与《压舱水管理指南》是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解决产生重大影响的两部法律。这两部法规内容完善、规则具体, 操作性强, 建立了科学的风险评价系统, 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 澳大利亚政府还加大了财政投入, 培育相关专业人员, 提高他们应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专业技能以及进行社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 促进公众参与建设。

三、我国外来物种入侵法律规制现状与不足

1. 法律规制现状

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专门立法, 只是通过一些零散的相关卫生检疫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法规、条例来规范外来物种入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动植物卫生检疫法律法规

动植物卫生检疫的法律法规中体现外来物种入侵的有:《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2)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1996) 、《植物检疫条例》 (1983年颁布、1992年修订)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林业部分) 》 (1994)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 (农业部分) 》 (1995) 等。

依据检疫法的相关规定, 检疫机关的职责大多为收集并检验疫病、传染病, 但是像陌生外来物种的检验也只是锁定在是否有传染病范畴, 但是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在入境初时往往查不出危害, 只有在长期观察下才能显现出消极作用, 例如美国青蛙, 俗称“牛蛙”, 若跑到野外繁殖会严重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因此只对外来物种进行病疫检验有很大的局限性。

(2) 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中涉及外来物种入侵的的有:《植物检疫条例》 (1992) 、《国境卫生检疫法》 (1992) 、《森林法》 (1984年制定, 1998年修改) 、《环境保护法》 (1989)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1991) 、《野生动物保护法》 (1988) 、《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2)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993) 、《种畜禽管理条例》 (1994)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997) 、《动物防疫法》 (1997) 、《渔业法》 (1986年制定, 2000年修改) 、《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9)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001) 、《农业法》 (2002) 、《种子法》 (2004)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2009) 等。《森林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规定林木种苗的检疫对象, 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对林木种苗进行检疫。”2000年的《种子法》第49条也提到相关内容, “进口种子和出口种子必须实施检疫, 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境内和传出境外, 具体检疫工作按照有关植物进出境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3) 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

我国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拉姆萨尔公约》、《植物保护公约》、《濒临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约定》等国际条约, 其后又制定并发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报告》一系列相关政策。我国现己加入保护物种国家行列, 坚持履行所加入国际公约, 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保护物种行动, 进行广泛国际交流与合作, 切实保护持续生物多样性。

(4) 政府相关措施规划

我国政府对外来物种入侵制定具体措施规划有:《全国生态保护纲要》、《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通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编制大纲》以及《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管理的通知》等。2010年, 国务院成立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 确立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行动方案》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11—2030年) 》。

2. 我国法律规制的缺陷

(1) 立法理念滞后, 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没有有关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专门法律, 多散见于一些低位阶的规范性文件当中, 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不能得到强有力的解决。在《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和监管规定2003》、《引进陆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种类及数量审批管理办法2005》、《关于加强外来物种防治工作的通知2003》、《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管理的通知2001》中对入侵物种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定, 但作为部门规章和指导性文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实践中执行也仅限于部门之中。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加强防治植被破坏、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这也只是进行原则性的规定, 无具体的实施规则, 实践中无操作性可言。外来物种入侵的散乱性规定, 缺乏统一的专门立法和完善的法律体系直接导致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长期立法上的缺失也使得现有法律在立法理念上与时代要求的背离, 当今时代的理念是和谐自然与社会, 人类可持续发展。但纵观我国现今部分法律的规定, 显示出我国在立法理念上的滞后。如《植物检疫条例》第1条的规定:“为了防止为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 制定本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1条规定:“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虫病、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 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身体健康,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据此我们得知, 这些法律的立足点是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 并没有涉及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科学理念的缺失, 环保工作就会顾此失彼,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2) 政府职权划分不明, 配套机制欠缺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涉及政府部门广泛, 涉及海关、农、林、牧、渔、质检等部门, 但目前我国的政府机构设置中并没有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统一监督管理机构, 各个部门在其权力范围内行政。同时部门之间还存在职权划分不明, 在出现问题时法律责任的承担也难以实现。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承担方面也没有规定。无法律责任做保障, 义务的履行也显得苍白无力。环保部门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国家机关, 在《环境保护法》中却没有涉及外来物种相关问题的规定, 甚至概念也没有涉及。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第2条的规定, 林业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指导全国检疫工作的进行, 但却没有对具体职责进行划分, 职权之间的重合导致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实际操作的混乱。我国各部门风险评估制度标准不统一, 导致事实认定的不统一;外来物种目录规定不全面, 也没有将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其他物种列入其中。

(3) 宣传力度低, 缺少公众参与

我国民众目前环保意识相对较低, 尤其是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正确认识不够。有的民众基于动植物保护的错误认识, 将外来危害性物种进行放生, 其实犯了重大错误。有的企业缺乏环保意识, 在从事商事交易时也引来了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同时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低, 缺乏有效的宣传机制, 在应对具体外来物种入侵突发事件时, 社会公众甚至相关行政人员不知如何处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不完善, 公众参与路径的不畅通都是外来物种入侵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具体完善措施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样地, 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有机配合, 完善的法律制度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途径, 笔者将就法律制度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

1. 转变立法理念, 进行专门立法

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的健康发展需要友好环境的存在。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问题, 需要我们在立法理念上进行转变, 制定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疾病的传播与蔓延能够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同样的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在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转变我国在立法理念上的滞后局面, 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我国没有制定专门外来物种防治措施的法律, 由于缺乏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法律规定的宽泛, 使得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面前也显得空洞无力。相比日本、新西兰等国都有专门的立法, 因此要尽快制定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措施法律, 建立完善统一的法律体系, 细化具体实施规则才能保障外来物种问题的解决。同时制定专门的立法与国际接轨, 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 加强国际合作。

2. 明确政府职责, 建立配套机制

政府是法律的执行与贯彻机关, 明确政府的权力与职责是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各部门的有机配合与运行, 进行合理明确的职权划分是政府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 同时也是法律责任救济的依据所在。政府工作的推进和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在法律救济方面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确立合理的归责原则, 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建立严格统一的风险评估制度和详细的外来物种目录制度, 从而在源头上进行控制, 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区域的监测力度, 制定及时效率的事发补救措施。

3. 加大环保宣传, 引导公众参与

人为因素是外来物种入侵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由于缺乏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正确认识, 导致公众随意的携带和种植外来物种, 任意的对外来物种进行放生。加强对公众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知识的宣传, 建立环保知识普及宣传推进机制, 从市区到社区, 从城镇到乡村, 使其明晓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严重性;重视政府在环保宣传方面的引导作用, 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育财政投入;客观真实的对自然环境信息进行公开, 建立通畅的公众参与机制, 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 协助政府对外来物种问题进行监督, 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推进;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 规范企业商事行为从而最终达到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有效防治。

五、结语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焦点问题, 由于现今立法理念的滞后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该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坚持科学发展的立法理念, 制定专门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措施法律,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众环保意识。目前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已引起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笔者坚信我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环保部2012年6月27日, http://www.zhb.gov.cn/zhxx/hjyw/201206/t20120627_232420.htm

[2]杨新莹著.外来物种入侵法律问题研究.环境研究与检测.2008年6月第21卷第2期第53页

[3]《人兔之战——澳大利亚兔灾》.人民网2010年10月14日http://zj.people.com.cn/GB/12954118.html

[4]朱金兆.关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思考.兰州大学2007, 第21~22页

[5]龚海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年第5期, 第42~44页

[6]常雪艳等.美国的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和防控策略.检验检疫科学, 2008年第1期, 第63~64页

上一篇: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下一篇: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