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

2024-09-22

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精选4篇)

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 篇1

中国经济长期存在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会引起具有滞后性的通货膨胀, 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中国居民消费量下降, 储蓄量上升, 加之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引起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等, 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国家投入到市场中更多的货币, 这虽然暂时解决了社会财富与货币供求的平衡, 但却为今后流动性过剩的加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尤其是近来各项宏观经济指数的大幅上涨更体现了流动性过剩的威胁。因此, 政府需要尽快采取措施, 适当抑制未来几年内很可能由于流动性过剩加速引起的通货膨胀等不良影响。

一、流动性过剩概述

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 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一般来说, 从流动性可测量、可统计的角度看, 对它有3个层次的界定:一是将流动性界定在银行体系内, 二是将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供应量视同于流动性, 三是将经济社会中一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所谓“流动性过剩”, 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 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

一般来说, 流动性过剩, 会刺激国内投资、信贷等经济指标持续上升, 容易引发经济过热, 从而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在金融危机状况下, 流动性过剩则能对衰退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因为市场上大量的货币及流动动性过剩会引起投资热及经济指标的持续上升, 会使国民总体消费、总体投资情况以及政府采购都有所增加。而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加上净出口值就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GDP, 从一定程度上讲, 这一现象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发展反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现状

中国的货币流通量长期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但从2008年年底, 我国货币流通量骤然猛增, 这说明自2008年年底政府开始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措施应对经济危机, 而这些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市场上货币流通量的猛增。可以说, 流动性过剩是国家不得已而为之的经济策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理论上会引起通货膨胀, 但与激增的货币供应量的数值相比, 中国在2009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不断下降, 它的下降说明通货紧缩, 而货币供应量统计数值的上升又预示着通货膨胀, 这样的数据是很不正常的。2009年的通货膨胀和物价指数的下降, 说明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的通货膨胀, 但由于目前的流动性过剩, 在未来, 中国的通货膨胀将是大趋势。从2010年上半年来看, 中国菜价、粮价等纷纷大幅上涨, 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速飞快, 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政府也在不断采取措施缓解, 尤其在控制房价方面, 但是, 从目前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 流动性过剩的隐患依然存在, 通货膨胀的避免需要国家采取更多的有力措施去控制。

三、控制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1. 消费与储存的平衡。

国民的消费投资与储蓄水平影响着流动性。一直以来, 中国的储蓄量都大于消费量,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此种情况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 在于中国人民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 在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使居民不敢过度消费, 近两年又受到金融危机等多方面的影响, 对未来的预期不够明朗, 消费信心不足。但经济危机过后, 储蓄量会相对下降, 这时市场上的货币会出现供大于求, 流动性过剩的负面影响会更加严重。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在现阶段中国应增加各项投资, 以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同时应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免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

2. 贸易顺差的调节。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越好, 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 对外依存度过高。两年前的经济危机中, 中国的贸易顺差降低, 从表面上掩盖了流动性过剩。但从2010年开始, 贸易顺差再次开始上升,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也阻止不了顺差的继续增加, 这就更加重了流动性过剩。而在不减少国内生产总值且避免过多贸易顺差的条件下, 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3. 外汇储备的调节。

一般说来, 外汇储备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本国货币来兑换。2009年是中国外汇储备的顶峰之年, 政府也意识到过多的外汇储备对流动性过剩的推波助澜作用, 2010年开始, 中国首次开始减持外汇, 减持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同时, 利用已持有的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生产, 在货币流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由外汇储备的减持换来的社会财富的增加, 使货币量与社会财富量接近相等, 这就会降低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从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HK

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 篇2

一、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

所谓经济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失衡, 二是投资-储蓄结构失衡。首先, 产业结构失衡是指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体现在部分行业资金严重短缺, 而部分行业资金过度集聚。其次, 投资-储蓄结构失衡。宏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 储蓄是投资的基础, 投资由储蓄转化而来, 储蓄大于投资的差额, 应该等于国际收支顺差, 中国目前的储蓄-投资差额越来越大, 意味着国际收支的顺差越来越大, 也意味着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不畅。

(二) 直接原因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据统计,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 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 (广州日报2008年10月) , 因而我们国家的个人消费者必须面对养老、防病以及孩子教育等等诸多问题, 从而造成消费者高储蓄低消费的心态, 使得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正是居民增加了预防性储蓄, 才导致了其即期消费的减少, 也导致了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疲软, 加剧了市场经济的流动性过剩。

(三) 主要原因是宏观调控体系的不完善

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 公开市场操作是宏观经济中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在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目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有限, 其原因是我国国债市场发展滞后。同时我国宏观政策传导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 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透到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 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

二、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危害

(一) 不利于缓解经济的结构性不平衡

经济的结构性不平衡, 从供给方面讲是产能的相对过剩, 从需求方面讲即需求的相对不足。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大量的中小企业在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 而是靠高利贷为资金来源的补充渠道, 这说明宏观经济上的流动性过剩是在资本市场和部分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资金情况下的一种相对过剩。

(二) 加剧银行风险

首先是增加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中国银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9月末,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73.8亿元, 比年初增加24.3亿元。其次将导致银行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优质信贷客户来说, 竞争日趋激烈, 资金营运的利差越来越小。最后给央行造成了政策压力, 如果央行采取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 那么商业银行经营将会受到政策冲击。

(三) 导致宏观经济局部过热

一是金融机构信贷仍然维持高位增长, 2009年1月份新增信贷资金高达1.62万亿元, 几乎是去年全年新增量的三分之一。二是投资增长屡压不下, 不少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三是房价持续暴涨, 房地产市场泡沫凸显;四是股票市场虚火显现。 (聂兆祝, 王万峰对当前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分析西南金融2006 12)

三、流动性过剩的化解之道

(一) 加大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力度

我国应采取国家财政扶持、信贷配套等措施来缓解流动性过剩, 比如利率的调整和贷款担保额度的提高等。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 支持和鼓励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发展, 抑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进一步落实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扶持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以扩大内需

一是完善社会再分配制度, 缓解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状况;二是实施公共财政战略, 把计划财政转型为公共服务性财政, 为扩大内需提供基础;三是积极发展资本市场, 发展直接融资, 改变银行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状况, 为居民获取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创造机会。

(三) 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

公开市场操作是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应扩大市场中产品交易对象, 增加产品交易工具, 加强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 减缓投资储蓄不均衡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

摘要:流动性过剩是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凸显出来的重要经济现象。本文分析认为, 当前我国流动性处于相对过剩的水平, 其成因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以及银行业的不断革新。这种流动性过剩, 将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需要从宏观多角度, 多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宏观经济,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任兆璋, 于孝键。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 南方金融2007.29-11

[2]朱庆, 解读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上海经济2006.1013

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 篇3

一、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欧美以及全世界的商品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诸多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致使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再加上一些因素的刺激,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这就是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的机理。

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分析,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点;金融机构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2007年存贷差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

流动性过剩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我国经济结构失衡,是由于资金、土地、资源等重要生产要素价格被压低,从而造就了一个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环境,并维持了长期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产业投资增长过猛,引起能源、原材料紧张,相关价格大幅上涨。这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过快增长,已经超过了国内外市场铁矿石、氧化铝的供给能力,使耕地面积减少,加大了对环境的压力。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国每年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达2000多亿美元。如果我们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那么这种依靠高消耗来支撑的经济快速增长是难以持久的。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是主要的金融资金供给主体。但是由于四大商业银行为提高自身收益率,其信贷重心逐步向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转移,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阻滞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的科技开发与推广以及农民生活的改善。此外还造成资金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扩大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当下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后是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形成了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情况。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比例关系。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使得内部失衡难以消除,必然引起生产能力的过剩和需求不足,使大批投资项目不能按时发挥效益,引发经济的大起大落甚至是通货膨胀。近年来,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的增速远落后于它们。从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流动性过剩在汽车行业的具体表现

虽然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认为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但是流动性过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其成因不是储蓄增长过快,而是新增储蓄不能顺利转化为投资。从理论上讲,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基础货币投放量,另一个是货币乘数。从当前的流动性管理结果看,基础货币投放量对中国人民银行来讲是一个显性的而且可以控制的指标。

在增长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我国的汽车市场总体需求取决于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决定的购买能力。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中国人的汽车梦拉动整体汽车市场需求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由于目前这一汽车市场需求领域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家用轿车的保有量远远没有达到像美国、英国、德国那样的饱和状态,潜力还很巨大。许多城市面对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同时加强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划,纷纷投资重点转向县及县以下公路建设和整治,对改善广大农村的交通状况作用非常大,将对汽车消费需求形成推动作用。

最近十多年来,汽车行业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汽车市场供过于求,产能利用率出现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私人汽车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行业的高利润引发向汽车产业的投资狂热,汽车产能迅速扩大。由于市场需求量的猛增,产能转变成产量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企业明显感到供货不足,此时的产能利用水平是相当高的。随着汽车产量的不断扩大,汽车车型品种的不断翻新,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于需求选择的多样化以及汽车不断降价的预期,产能利用率出现下降趋势。汽车行业近几年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也反映了汽车产能有过剩的趋势。

由于目前汽车产能扩张过快,产大于销将导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零部件体系逐渐完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生产、运营成本;大量新车超低价上市,新老车型竞争更加激烈,多样化选择使消费者观望心态趋强,增加了价格下降的压力;由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必将加剧汽车产能的过剩。

三、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推动了投资过热和资产价格上升,而且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运动,实体经济却缺乏资金支持。以债券市场为例,央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主要发行主体,而以企业或项目为融资主体的债券规模很小,债市主要为金融机构服务,而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大量资金经由银行信贷、企业拆借、社保基金挪用等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刺激了投机氛围和泡沫化倾向,蕴涵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同时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借贷无门;巨额外汇储备用于购买外国政府债券,同时引进大量外商直接投资,这种以债权资本换股权资本的方式意味着损失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也不利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

1. 从制度上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贸易项目下结构性出口顺差问题的解决,这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顺差猛增,必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并重的消费驱动型。资本项目下热钱的控制的同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是流动性输出的渠道之一。控制非贸易外资的大量流入。近年来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及升值预期下,资金海外投资的主动性不高,内资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同时大量外资流入是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的流入,增加体系内的资金总额。

2. 扩大和完善资本市场

在完善的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可通过市场的有效运行“泄洪”。然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远未成熟,居民的金融资产过于单一而极端,成了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欠发达,因此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发行量,都比较充裕,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形成了流动性过剩。一方面社会上有很多钱,另一方面又有很多项目缺乏正常渠道融资。现在,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影响了储蓄向投资有效转化。

(1)衍生品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使用的工具有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公司股票、可转让的银行大额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国际债券以及基金受益凭证、认股权证等,不同的金融工具和投资品种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投资意愿的投资工具。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投资品种相对来说还是偏少,需要适时推出多种新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投资需要。在规范、完善现有交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期货交易、店头交易、期权交易和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等,不同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操作技巧和承担风险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

(2)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吸收流动性的重要手段,考量股票市场发展程度的一个计量指标是资产证券化率,目前国内市值近17.5万亿,而GDP为21万亿,这样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为83%,而有数据显示,美国为150%,英国、中国台湾接近17%,日本110%,印度、韩国9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是比较低的,简单算起来如果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平均的100%水平,那么即使在现有GDP下,也能够吸收3.5万亿的流动性。伴随GDP的不断增长,我国要想实现中等水平,股票市值还应该不断的增加。

(3)债券市场。迄今为止,面对中国公众的金融资产只有两类,一为高风险的股票和房产,一为低收益的储蓄存款,中间几无过渡地带;其结果必是景气高涨时资产市场泡沫迅速累积,景气下降时银行储蓄持续上升,金融市场极易大起大落。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需要尽快推出面向居民的企业债券类固定收益证券市场。

摘要:本文从宏观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过剩,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1]李永钧.展望2007年中国车市[J].中国汽车制造,2007,专刊:39- 42.

[2]张明生.我国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及控制措施[J].技术经济,2006,15:19-21.

流动性过剩经济学试析 篇4

关键词:泡沫经济,流动性过剩,启示

所谓泡沫经济的概念, 在1987年版的Palgrave经济学大辞典中引用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的话:“泡沫状态这个名词, 随便一点说, 就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 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 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 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 接着就是价格暴跌, 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而我国的《辞海》 (1999年版) 中也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解释:“泡沫经济就是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 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 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 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 最后必定泡沫破灭, 导致社会震荡, 甚至经济崩溃。”由此可见, 泡沫经济一旦形成, 将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爆发于日本的泡沫经济就给日本带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而我国近年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带来了我国资产价格的快速飙升, 因此, 深入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原因、表现及造成的影响对我国缓解流动性过剩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日本的泡沫经济

(一) 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二战结束以后, 美国占领军对日本财阀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美国的保护和支持下, 日本专心致志地发展经济, 到1954年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5~1973年, 日本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国际油价大幅上升, 世界经济出现回落, 这对依靠规模扩张的日本增长模式造成极大冲击, 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到平稳增长。此时, 日本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 由高耗能型原材料产业为主转向节能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出口, 产品出口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国际贸易顺差不断加大, 日美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日美之间就发生过纺织品贸易摩擦, 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初发生了钢铁贸易摩擦, 70年代发生彩电贸易摩擦,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日本生产的节油型小轿车大量进入美国市场, 日美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汽车贸易摩擦。在这种情况下, 1985年9月22日, 美、日、英、德、法5国财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协议, 签约各国联合介入外汇市场, 共同卖出美元, 使有关国家货币对美元升值10%~12%。“广场协议”后, 日元汇率从240日元/1美元升高到年末的200日元/1美元, 到1988年又升高到128日元/1美元。从1985年下半年到1988年年初的两年半期间, 日元升值近50%。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全面下滑, 为了减轻日元大幅升值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比如采取了以国家投资、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同时扩张为引擎的内需型增长策略, 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建设的高潮。土地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投机热, 投资膨胀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迅猛扩张。同时, 日本央行又为刺激经济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 通过调低再贷款利率扩大流动性供给, 大量的金融资源流入效率不高的政府贷款项目, 摊薄了整个经济的投资收益率。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导致国内日元资金过剩, 经济过热, 形成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的格局, 这为后来日本股市泡沫埋下了重大隐患。在各项政策的刺激下, 自1986年第4季度起, 日本经济迅速回升, 各项指标全面上升。1987年开始,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连续4年高于政府的当初预测值, 同时企业的业绩也连续七期大幅超出了期初的预测值, 这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成长, 日本的人均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进入财富500强的日本企业不断增加。在这个时期, 债权大国、资产大国、金融大国等大国论调开始在日本流行。日本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增加了国民对未来的期待, 认为资产价格的上升还会持续下去, 投资者信心倍增, 投资也更加大胆。简单的说, 日本泡沫经济是这样发生的:为了解决贸易摩擦制定的“广场协议”引发了日元的大幅升值, 为了缓解升值带来的萧条, 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内需和银根放松政策, 使企业比较容易地从银行或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在经济状况连续好于预期、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愿不断被强化, 于是泡沫产生了。

(二) 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

1. 股价持续暴涨。

“广场协议”之前, 日经225指数仅12500点, 到1985年末, 日经225指数收于13083点, 而1989年末收于38915点, 是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时股价的三倍。1987年底, 日本股票市值占到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1.7%, 超越了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1989年底股票总市值继续膨胀至896万亿日元, 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0%。

2. 房地产价格持续暴涨。

日本城市地价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持续不断地上涨, 从1975年地价开始上涨起到1990年达到高峰的15年间地价上涨了16倍, 从1981年到1990年的10年间地价上涨了8倍, 从1985年到1990年5年间地价在已经很高的水平上又上涨了4倍。如东京中央区商业楼及土地价格, 1982年为每平方米350万日元, 1990年上涨到3200万日元, 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每平方米22万美元。在房地产泡沫最大的1989年, 日本房地产总值是美国房地产总值的4倍多, 而其国土面积只有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三) 泡沫经济的破灭及对日本的负面影响

1990年1月21日,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宣布紧缩银根, 日本受到影响, 股指当日下降1161点, 为有史以来的单日下跌第三位;4月2日, 市场流传保险公司已经大量抛售股票, 股指暴跌1978点, 为单日下跌第二位。以后股市虽有偶尔反弹, 但是总体为下降趋势, 到1992年8月中旬, 股指已降至14309点, 接近泡沫开始时的13000点。此后, 日本股市断断续续跌了13年, 至2003年4月一度跌至7604点, 降到了1982年的水平。与此同时, 房地产价格也进入了痛苦的长达14年的缓慢下跌之中。1992年—2000年, 仅地价下跌一项造成的资产损失累计为700万亿日元, 相当于日本2000年GDP的1.36倍。日本经济开始陷入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10年萧条之中。

1. 银行业受到严重打击。

在日本股市泡沫与房地产泡沫形成过程中, 银行始终是推波助澜, 并从中大为受益。然而, 泡沫破灭的同时, 日本银行业也遭受了灭顶之灾的报复与打击。股市暴跌, 上市银行再融资受阻;房地产泡沫破灭, 不动产贷款成为呆账;企业效益徒降, 银行不良资产剧增。根据估计, 日本银行的坏债从1981年的1万亿日元, 猛增至1995年的100万亿日元, 折合一万亿美元。

2. 企业与消费者受到猛烈冲击。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直接打击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信心, 投资信心严重受挫, 企业不良资产增加, 银行不良贷款剧增, 个人消费萎缩, 经济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 失业增加,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泡沫破裂后, 日本的失业率连续10年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完全失业人数由1990年的134万增加到2002年的359万, 增加近1.7倍。日本经济也就此陷入长期的零增长, 1990-1999年经济总增长率只有10.2%。

3. 财政进一步恶化。

泡沫经济破灭后, 企业经营不善, 政府税收减少, 而财政中用于失业接济的比重却不断加大, 使得日本财政赤字不断加剧。2005年度, 财政赤字总额达770万亿日元, 相当于当年GDP的1.5倍。

二、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现实表现

1.CPI屡创新高

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 但从2001年—2006年我国的CPI增长幅度并不是特别高, 除了2004年CPI涨幅接近4%外, 其余五年的年均增长不足1%。但进入2007年以后, CPI涨幅接连递增, 2007年11月涨幅高达6.9%, 这一数值即是今年的最高值, 也是近11年来的最高值。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资产价格迅速膨胀

近年来, 我国股市和楼市的持续火爆, 资产价格的快速膨胀。我国的股票市场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触底回升以来, 在两年多的时间当中涨幅惊人。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起步, 到2007年10月16日创出历史新高6124点, 28个月的时间最大涨幅超过600%。沪深股票市场总市值目前已经突破30万亿元, 超过了去年我国21.09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房地产市场也是持续升温, 2007年10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9.5%, 涨幅比上月高0.6个百分点, 再创2006年以来的新高。

三、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启示

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已经形成的情况下, 经济的泡沫化趋势更值得高度关注。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其恶化的趋势, 泡沫破灭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冲击, 将比日本要严重得多。因此, 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中总结教训, 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的政策制订极为重要。

1.继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7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国的货币政策将由稳健转为从紧。12月份央行已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如进行了2007年以来的第六次加息,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4.14%;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1个百分点至14.5%等等, 这充分表明央行已经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后, 相关政策还应该陆续出台。但从目前来看, 无论是加息, 还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这是利用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今后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第一, 鼓励国内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增加用汇规模;第二, 增加居民经常项目下的换汇额度, 鼓励居民持有外汇, 真正做到“藏汇于民”;第三, 进一步实施QDII制度, 加大其额度, 引导国内资金投资海外市场;第四, 减少外汇储备, 增加物质储备, 如建立石油、有色金属储备制度等;第五, 加大监管力度, 对通过虚报出口、假冒外国直接投资、非法贸易信贷及“地下钱庄”等形式进入我国的短期资金进行检查和管理, 严控非法资金的流入。

3.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稳定人民币汇率, 减少人民币升值预期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累积升幅已超过10%。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存在, 导致大量外资涌入我国。因此, 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在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揽子货币中, 减少美元的比重, 适当增加欧元、英镑、日元等的比重, 使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 以减少国际“热钱”“赌”人民币升值的投机行为。

4.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 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我国居民目前的投资渠道还比较狭窄, 使得大部分的资金还是只能在银行存款和股票市场之间进行选择。今后, 应进一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监管, 避免大的波动, 为广大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此外, 还应加快金融制度创新, 不断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扩大金融产品如基金、债券的供给, 继续改善银行的金融服务, 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理财产品, 以吸收居民存款, 减少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潜在风险。

目前, 应该说我国已经意识到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危害, 已经开始着手规避资产泡沫可能积累的风险。只要我国努力建立防范以资产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新的金融体系, 中国经济仍然会继续创造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张颖.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必然性分析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J].2002, (1) :40-44.

[2]赵旭梅.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崩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J].2002, (2) :121-127.

[3]张舒英.日本的泡沫经济回头看.学习月刊[J].2007, (1) :46-48.

[4]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小组.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分析及应对之策.中国经贸导刊[J].2007, (9) :7-10.

[5]王碧峰.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7, (3) :76-80.

[6]蒋青云, 闾定军.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对策.特区经济[J].2007, (4) :216-217.

上一篇:物种结构下一篇:中途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