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中心主义

2024-09-10

物种中心主义(精选8篇)

物种中心主义 篇1

一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的实质与困境

( 一) 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的理论体系

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哲学思想是“人类中心主义”( Anthropocentrism) 。人类中心主义萌芽于人类文明的童年时代,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 Protagoras)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 在的事物 不存在的 尺度”[1]。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肇源。“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的理论核心是“物种优越”即“人类优越”,人类天然地优越于其他任何物种———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开始,这个未经证明的假设扮就演了人类中心主义者们心中“不证自明的公理”角色;“人类物种优越”尤其体现在“价值”层面上。只有人类才有“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环境只有“工具价值”( instrumental value) 而缺乏“内在 价值”。这种环境哲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种形态,即人类中心主义的古代版、近代版和当代版。各种“人类中心主义”有共同的理论取向,即否认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继而生发出对待自然的不同伦理态度与“保护环境”的不同行为方式。延续至今的形形色色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辩护,不外乎“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五个维度”。

围绕“人类物种优越”核心,“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遵循两条逻辑主线,一条是“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另一条是“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任何人类中心主义理论都直接或间接遵循这两条逻辑线索,这两条逻辑主线间存在紧密互动。“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致力于论证人类“中心”地位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从“自然目的论”走向“理性优越论”再转向“价值论”,依然还是难以找到一个稳固的阿基米德点; “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则在不断地将主体( 人“类”) 的范围进行扩展,从“理性的人”扩展到“普通的人”,从局部的、地方的“人群”扩展到全体“人类”; 这个“类”不断扩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心”不断弱化的过程,因为“中心”对应于“边缘”,“中心”的不断扩大意味着边缘的不断缩小和“中心/边缘”这种划分意义的不断弱化———以至于从许多具体观点、措施上看,当代的“人类中心”已经越来越接近于“非人类中心”的主张了。

沿着这两条主线,各种版本不外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人类中心主义“合法性”论证: ( 1) “本体论”维度; ( 2) “认识论”维度; ( 3) “价值论”维度; ( 4) “道德哲学”( 伦理学) 维度; 以及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色的( 5) “实践”维度。当前,由于被自然科学的进展抄底遭到证伪,“人类中心”的支持者们不得不尴尬地放弃了“本体论”地位上的“中心”幻想,难得地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支持者们达成了共识,不再强求人类“本体论”上的优越地位,继而转向其他四个维度的辩护,尤其是集中在价值论和道德哲学上。

不妨来具体考察一下人类中心主义者们的主要努力。

1.“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

“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的主线包括“外在优越”与“内在优越”。古代的自然目的论、神学目的论是外在优越论,由于缺乏证据支持,这些“论证”已被近代的“人类中心论”抛弃。接近现代,由于发现想象中的“外在优越感”的确只存在于想象中,“优越”的来源被迫收缩到更加难以被验证的“内在”层面。“理性优越论”试图找到人类“优越”的自身智力条件———“理性”。然而,这是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无效论证。首先,“人类理性优越”是不充分的: 没有证据表明人类都是“理性”的,如初生的婴儿、某些处于植物状态( VS) 或最小意识状态( MCS) 患者。其次,从生物进化的序列上看,暂居地球生物圈的进化链顶端( 严格而言,需要加以限制: 已知的地球生物圈的进化链,虽然这种限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必要) 的我们并非唯一拥有理性的物种。研究表明,动物也有智能和情感,甚至植物都可能有“智慧”———“理智”并非经由突变产生; 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表明,甚至猴子都有跟人类类似的“权利意志”! 赵芊里对弗朗斯·德尔瓦( Frans DeWaal) 在《黑猩猩的政治: 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 Chimpanzee Politics: Power and Sex among Opes) 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由于权力地位有助于雄性在性竞争及相关的繁殖竞争中占据优势,因而,雄性…逐渐形成并最终成为遗传性的趋向权利的稳定心理倾向———权力意志”。[2]由此可见,“人类理性优越”不必要。

意识到这个尴尬之后,人类中心主义的当代版开始放弃相对客观的“理性”,转而退缩到更加主观的“价值”中,试图在“价值孤岛”上拯救“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唯一还可能为“人类中心”这一主观观点提供“论证支撑”的也只有同样主观的“价值”了,这是人类中心主义最后的难民营,可称之为“价值孤岛”。孤岛上的辩护具有精致的形式,堪称“精致版”1。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比中世纪的粗糙版问题更少。精致版试图从“内在价值”层面将环境否定。精致版是在刻意强化生物的近视的“利己性”基础上的对人类目前优越现状的辩护。

有必要对某些典型论证进行细致考察,某些典型论证则有细致考察的必要。一个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眼中的环境价值在于两方面: 物质功能( 为人类提供物质性服务) 与生态功能( 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 ,在这种奇怪的视角中,真正的价值之母自然环境本身被刻意忽略了( 他们得多么努力才能如此选择性失明! ) 。“价值论”维度中,李德顺的辩护是比较新颖和有代表性的。他认为“本体论”上的“人类中心”无法成立,但“价值论”上的“人类中心”却可以成立。他还认为,“环境”、“资源”等词语本身隐含着“以人为中心”: 环境是“以一定主体为中心的外部存在”,“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来源”[3]。问题在于,对“环境、资源”的定义本身已是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活动,用来论证恐陷循环。不难发现,“环境”也好,“资源”也罢,它们仅仅是命名或指称,是由人类文化层面的历史继承所致。这恰是“物种霸权”———“价值”为什么不可以是对猫鼬的呢? 对此,刘福森等指出,环境价值是一种不同于资源价值、消费性价值的“存在性价值”[4]。方巍强调,“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从自然价值与劳动价值、资源价值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自然环境都具有内在价值。”[5]

人类以自身为中心去看待自然尽管“自然”,却恰是需要我们用理性去克服的“物种近视”。难以看出,作为“价值命题”的“人类中心”是怎样成立的,倒是不难预见,这样的“物种近视”将会带来怎样可怕的环境后果和伦理灾难。因此,“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的努力难以成立。

2.“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主线

与“中心( 优越) 地位捍卫”主线相伴的是另一条主线上的努力: “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

较之古代版和近代版,当代“人类中心”有所进步,把“主体”理论上扩展到了人“类”的层面,为人类增添了“环境本性”———需要承认这是进步; 尽管“环境本性”体现的依旧是胃驱动型动物的狩猎本能。然而,正如麦克·马汀( Mike·W·Martin) 所指出的,所有这些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都预设,“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有‘内在道德价值’( inherent moral worth) 因而值得在做与环境( 或其他任何对象) 有关的道德决定时予以考量,其他生物或者生态系统顶多只有促进人类利益实现的‘工具价值’( instrumental value) 。”[6]他们完全无视这一事实: 人类和一种叫作线虫的透明蠕虫的基因十分接近,“这似乎意味着,人类和这种蠕虫都是从很遥远的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7]这些“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起点是“生物都是利己的”这一“公理”,理论核心是“人类物种优越”,着眼点是“人类特殊利益”; 在认识和实践的层面上,以各种理由赋予人类“超类”的权利,获取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对于自然环境的统治权,谋求最大化自己的物质精神福利的“合法性”。在“价值”层面上,将“价值”人类化,把环境工具化。

有趣的是,这一主线上的努力,在具体措施方面越来越接近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因为一旦自然“人化”,那么,此前“人———自然”对立状况下的“人类中心”将会消解。

二作为现实运动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危机

当下我国宣传推广的环境伦理,主要还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但已经注意到人类整体的利益,这应当部分地归功于一些意识到人类“环境本性”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们的努力。在当下我国,保护环境成了一种时髦,成了一种“政治上的正确”,是否保护环境实际地成了道德检验标准。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矫枉过正”倒并非坏事。然而,现实中相当程度上施行的依然是“个体中心主义”与“群体中心主义”,即优先考虑特定个人或者群体的利益而至环境于不顾,这也是我国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的重要因素。保护环境环保的理由可以概括为如下两个向度: ( 1) “保护,然后受益”( Protect and benefit) 以及( 2) “保护,或者( 被) 报复”( protection or retaliation) 。另一方面然而,即便“保护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所采取的“保护环境”手段也是技术主义的,有限的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无限的环境问题。赵阵指出: “当技术成为试图解决环境问题的工具,技术本身无法承担和解决人类不进行根本性反思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人类自身危机”。

危机不限于环境,更涉及人类自身。如果不太过愚蠢或是偏执,我们就得承认,人类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进化链条上的一环———是地球这个进化系统上目前而言的最高一环。与其他动物们相比,我们与它们同“界”( Kingdom) 乃至同“属”( Genus) ,只是比它们高级———我们是自然的长子,是取得了生存上的领先地位的“进化游戏”的优胜者。但这种优势很快被我们转化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垄断和霸权: 引发了无法绕开人类主导自然的“合法性”问题。人类同样面临来自人类自身内在智能系统的挑战。没有理由认为,基于特定物质/结构基础的智能系统如人类智能是无法被模仿或超越的1。( 如果不人为设限) 人类目前的智能已经足以创造出比人类更聪明的“存在物”。生命系统的人类与非生命系统的人工智能存在物( “人工智能物存在物”将是一种有别于人类的“存在物”( 未必是“生物”! ) ,“人工智能存在物”也有别于目前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不妨以“灵魂机器”SI( Spiritual Intelligence2) 代称之,本质上都是特定的结构/物质耦合系统。

当然,拒绝这种计算主义智能模型的人会坚持,人造机器无法突破“意识”的瓶颈而将永远无法超越人类。该结论需要一个未经证明的假设: 机器分享与我们相同的、生物的进化路径。问题在于,越来越充分的证据表明,智能拥有不止一种的进步模式———我们甚至无需诉诸联结主义的智能模型,也完全无需逆向制造一个人脑。雷·库兹韦尔( RayKurzweil) 指出,SI“可以沿着另一条非生物因而代际更替和进化更加迅速的、自发的路径进化”,它们终将具有意识、自我意识乃至“灵魂”; 库兹韦尔甚至认为,机器从根本上超越人类是必然的事情。1原因非常简单: 智能机器的进化速度要远远大于人类———我们面临着来自挑战者( 如果暂时还不是“超越者”) 们的挑战。机器意识的迅速进展让我对这一提议有了更多的信心: SI全方位优越指日可待。理论上,SI可以具有两种类型: 生物基质的SI与非生物基质的SI; 前者可能更早出现并为后者的出现扫清来自人类社会的障碍。伴随着SI而来的很可能会是: 后人类社会!

在这样的前景和背景下,我们肯定不会羡慕“人类中心”的坚持者们所面临的不得不进一步把“类”从AI扩展到SI或者重新定义一种“优越”/“中心”的自我欺骗的尴尬选择。如果高级物种和先进文明( 比如SI) 也坚持“自我中心”———这正是今天我们的“游戏规则”。如果遵循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承诺即“物种利己主义”,遵守完全不加调节的自然法则即“优胜劣汰”特别是这一自然法则更加恶劣的人类版本“胜者通吃”,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应该接受沿着非生物的路径进化、未来比人类更强大的SI的霸权? 甚至被迫退出地球生物圈,被“通吃”? ( 至于它们如何处置人类,完全取决于它们自己。)

面对“物种近视”所致的危机,我们需要寻求一条超越之路。

三物种民主: 可能的出路

( 一) 来自佛教的启迪

佛教的一些观点或许对解决问题有所助益。魏德东认为在环境问题上,“佛教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精神资源,生态问题也为佛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开辟了崭新的通道。”[8]

事实上,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对生命与环境之间内在一致性的揭示,都为破解当代“人类中心”顽症提供了颇具价值的药方。首先,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十分广泛,佛教的众生平等不仅是不同个人、不同人群、不同人种的平等,而且超越人的范围,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这才有望构筑“人间净土”。作为“众生”的六凡四圣遵循共同的规律: 因果报应,因而“众生平等”。其次,生命都具有“佛性”,这是佛教追问生命本质后的发现。林伟指出,佛性论“为佛教的‘众生’观念注入了新的内容…通俗的说法就是认为不但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如草木瓦石等无情众生亦有佛性。”[9]由于万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彼此之间没什么本质不同。在这个层面上,佛教的确是一种真正“民主”的宗教! 这也激发了我倡导“物种民主”的最初灵感。

至于生命与环境内在一致性的揭示,佛教也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从起源上,“万法依因缘而生灭”,这是缘起论的主张; 从存在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事物的存在都是彼此高度依存的; 从作用上,佛教讲,所有作用都是“条件的作用”而没有“绝对的作用”。具体而言,正如林伟所指出的,佛教认为“正报”必然伴随着“依报”,任何生命体必然依存其生存环境,因此环境与生命体自身的存在是合而为一的。“佛教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去护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一切众生,使得佛教没有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对待其他生命物种的傲慢与偏见。”魏德东强调,佛教对人我执的破除,否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存在的实体性,打破了生命主体自身的优越感和在世界中的优先性,是对一切范围的自我中心论的反动,这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直接打击。除了“世界观”上的“慈悲”,佛教徒也在亲身践行这样的“价值观”: 佛教徒修建道场优化了环境,弘扬正道净化了人心,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又有助于佛教徒的清修和进境: 这是佛教徒与环境之间的“互帮互助”。因此,佛教的生态观对疗治当代“人类中心主义病”堪称一剂良方。

( 二) 来自马克思的启示

“人类中心”看似只否定环境的内在价值,实则是否定人自身的内在价值。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自然界本身是有内在价值的这一重要命题。宋周尧研究指出,马克思充分肯定自然界的价值和尊严,明确提出自然生命物具有生存权利的重要观点: “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和义务的根据在于自然界具有本身的价值”[10]。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相统一的; 在一种被广泛误读的“马克思主义的环境伦理学”那里,二者却是断裂的。宋周尧的解读,有助于消除当前在环境问题上对马克思的广泛误读;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与环境具有内在、高度的一致性; 否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就无法肯定人类的“类”价值。因为,在“世界历史”之前,人类的“类”本质还只是作为一种纯粹、逻辑预设而被抽象地规定着。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才能赋予人类以真正的价值。否认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人类自身的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看出,在马克思那里,隐含着一种“物种平等”的思想。

( 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进路

环境具有内在价值,正是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 Non-anthropocentrism) 的共识,非人类中心主义还提供了更多精致的方案,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思想资源。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进路包括生物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把“价值”归于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体,典型代表包括“尊重生命”的主张、“动物解放”的理论、“有机体的自善”学说等; 生态中心主义的要点在于,强调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必要和普通组分,因此,人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物圈的行为规则,典型代表包括“大地伦理学”、“协同进化论”、“深生态学”等。

其中,“深生态学”( Deep Ecology) 是一种尤其可资借鉴的环境哲学观。薛勇民认为,深生态学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范式的转换,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11]。在世界观上,“深生态学”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元论”,其基本价值观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有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阿恩·纳斯( Ar ne Naess) 为深生态学设立了两个“最高规范”( ultimate norms) : ( 1)“自我实现”论与( 2) “生物中心公平性”。“自我实现”既是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又是实现人与自然认同的归宿。纳斯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从本能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再到形而上的“大自我”再到“生态的自我”( ecological self) 的过程,“生态的自我”才是人类真正的自我。不难发现,它其实是马克思主张的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的回响,前述的“主体( 人‘类’) 范围扩展”主线的“类”也在不自觉地向着“生态的自我”迈进。

深生态学强调与总体意义上的“自我实现”相关的平等。比尔· 迪伏和乔 治·塞逊 斯指出:“……而没有感到要去建立把人类置于最高层次的种类等级制度的需要。”[12]应该牢记奥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的忠告: 人类只是生物群落的普通公民,而非其他物种的主宰或主人。这一平等是“物种民主”的基础。然而,由于深生态学的观点过于理想化,缺乏对人类“是自然的长子”、“处于生物进化顶端”的优势地位适当关切,较之一个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南,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运动宣言。事实上,人类内部的“一致”都难以实现: 张登巧指出,“超国别、超地域、无差异的人类共同体是抽象的、虚假的,表达的是一种浪漫情怀和环境幻想。”[13]又遑论不同物种之间呢?

( 四) “物种民主”的环境哲学方案

在虑及“人类是自然的长子”等历史因素基础上,我们提出“物种民主”的环境哲学方案。“物种民主”基本主张如下: 首先( 1) 肯定自然具有完全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与人类的存在与否无关; 跟其他任何物种的灭绝一样,人类缺席会在并且仅会在物种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方面有害于自然价值。( 2)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根本价值通道是从自然流向人类,但不否认其他可能的通道,如人对环境的价值输出( 具体包括对恢复生态环境复杂性和稳态的努力,对濒危动植物生存权利的维护等) 。在此基础上,( 3) “物种民主”赞成生物主义的平等,即“在生物圈中所有的有机体和存在物,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同时,( 4) “物种民主”尊重作为进化游戏有限时空范围内的领先者( 即“人类”) ,享有在相应时空内适当高于其他物种的特定权利。并明确这些权利是有限、受制约、被监督的———这正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基本原则是遵照“民主”惯例,尽量削减对于自然的影响和对其他物种的干扰。但为了人类“生死攸关的需要”的实现,允许对其他物种有限的和有偿的损害,即物种之间允许存在有原则有底线的差异。( 5) “物种民主”同样体现为对于自然规律和“游戏规则”的尊重,即保障物种之间的“公平竞争”而禁止滥用垄断地位不正当竞争,禁止滥用在进化游戏中的积累优势侵害其他物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保持基本尊重,这是“物种民主”的“底线救济原则”。“物种民主”同时为前述的显在人类竞争者SI等立法,要求未来的竞争者遵守同样的规则,尊重“后人类社会”中作为弱者的人类未来的生存权利,以避免人类自身的困境。

不难看出,物种民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很好的替代,这是一种面向未来同时兼顾历史的环境哲学方案。

物种民主,正是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在承认当下人类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通过限制人类的优势滥用以保证各个物种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物种民主”有利于维持自然秩序和物种间竞争秩序。无论是从根本上减少和解决当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层面,还是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或是从保存人类这一“类”生物在未来的后人类社会中基本生存权利的角度,都需要抛弃任何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调; 真正认清自然环境的价值,认清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放弃灾难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的各种主张,才能避免伦理危机与生存困境; 只要坚持“物种民主”,就有望为环境问题提供一种超越于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解决方案,才可能寻得一条希望之路。

物种反本质主义的失当性分析 篇2

物种存在吗? 物种是作为一个自然类的存在还是非自然类的存在? 物种的本质存在吗? 或者进一步说,物种作为自然类和非自然类的存在有真实的本质吗? 从古至今,对上述问题都存在争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种是自然种类,永恒不变; 物种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使其成其所是,以区别于其他物种; 物种的本质属性为其所有成员的所共有, 也是其成员属于该物种的充分必要条件。

这是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它受到洛克强有力的质疑。洛克根据经验证据认为,物种是连续的和非离散的,其本质是可变的,从而否认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种不变论”。他进一步指出,事物的本质可以分为“名义本质”( nominal essence) 和“真实本质” ( real essence) ; “名义本质”来源于感觉和兴趣,“真实本质”“是事物的不可观察的部分所具有的那种实在的而又未被认识的结构”[1],因而是神秘的、不可认识的; 真实本质事关根本属性,解释名义本质。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洛克的上述观念影响不大,绝大多数人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如林奈对物种的分类就是如此。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之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情况有所不同。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认为物种虽然是一个自然类的存在,但其内在属性在不断变化,而且,物种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物种的本质不存在; 还有一些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受到分类学理论及其分类实践的影响,基于进化种的概念、生物学种的概念、生态学种的概念以及系统发生种的概念等,或者认为物种不是自然类,而是个体性的存在,或者认为物种是集合性的存在,或者认为物种虽是自然类,但是是一个混杂性的存在,从而否认物种存在自然类意义上的本质。

这就是“物种反本质主义”: 前者在一元的意义上承认物种作为自然类的,但是,不承认作为自然类的物种具有本质; 后者或者不承认物种是一自然类, 或者虽然承认物种是一自然类,但这一自然类只具有名义的意义,认为不具有类意义上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物种反本质主义已经成为当代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的共识,以致生物哲学家索伯( Sober,E. ) 发出感慨: “物种本质主义在今天是一已经消亡了的( dead) 问题”。[2]

真的如此吗?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二作为自然类的物种没有本质吗?

1. 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在当代得到某些学者的发展。典型的要数克里普克( Saul Kripke) 和普特南 ( Hilary Whitehall Putnam) 。

他们两人接受了洛克“名义本质”与“真实本质”的区分。对于“真实本质”,他们认为,其事关事物根本性的微观结构( underlying microstructure) 属性,解释“名义本质”或表观属性; 其通过科学加以认识,对于自然种类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对于 “名义本质”,克里普克认为,它的经验来源可能是错误的,而且,对于一个自然种类的存在来说不是必要的;[3]而普特南通过“孪生地球悖论”,认为它对于辨别自然种类是不充分的。[4]如此,他们都承认物种是一个自然类,而且还存在“真实本质”。

布恩埃利斯( Brain Ellis) 总体上赞同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种类是现实的、存在的,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的; 自然种类之间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自然种类之间的区别基于它们的内在性质和结构,而非外在表现; 自然种类的划分从属于一个层级系统; 每一种自然种类有其本质特征或本质结构,其对于自然种类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 它决定了自然种类是其所是。[5]

张建琴、张华夏认为,布恩埃利斯的上述观点存在两个重大问题没有解决: 一是自然种类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的关系问题,另一是非还原物理主义实在论的建构问题。[6]

总之,从亚里士多德到普特南和克里普克,再到布恩埃利斯,都不怀疑物种本质的存在,而且所有这些哲学家都相信物种的本质是物种成员的内在特性 ( intrinsic traits) ,正是这种内在属性使得物种具有种的特异性( species - specific traits) ,将一个物种与另外一个物种区别开来,并将某一生物个体归属于某一物种。

2. 普特南的“同一种类关系”存在吗?

对于“真实本质”,普特南进一步指出,它事关 “同一种类关系”,它涉及同一种类的基本结构与属性,足以确定这一种类术语的外延,是一事物属于某一种类所必须具备的属性; 这类属性是由科学认识的,是事物的内在结构 ( 如原子结构和基因结构等) 。对于普特南来说,正是由于存在“同一种类关系”,物种才具有共同的本质。

普特南的上述观点受到杜普雷( Dupre,J. ) 的批判。杜普雷认为,普特南理论中的那种“同一种类关系”很难找到,原因有三点: 一是种内的遗传变化和种间变异,使得种内个体的内在特征———本质特征发生变异,如此,试图通过不变的本质特征来辨别 “相同关系”也就行不通; 二是生殖隔离并不完全, 它不能为物种种类划分提供“相同关系”; 三是许多生物根本没有留下自己的足迹,因此根据分类成员的谱系原则来进行分类也不可能。[7]

对于第一点,维纳尔( Werner Kunz) 的看法与普特南的有异曲同工之意。维纳尔认为: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了化学元素和生物本质之间的根本性差别。达尔文否认了动物和植物有本质特性的思想。生物有机体的内在的特性不可能作为生物有机体与物种联系的本质,因为所有的有机体的内在特性都会突然地变化而演化。形态学的、生理学的、行为学的、染色体的和基因组的特性不能作为物种成员的本质,某个DNA序列也不能作为。”[8]

上述看法表面看来有一定道理,但是,深入分析之下,未必尽然。因为,在自然界中,生物有机体的内在特性确实在变化着,但是,这种变化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频繁地、普遍地突变,而是缓慢地渐变, 呈现相对的稳定,如此,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内,可以把这样的内在特性当作物种的本质。当然,随着某一物种的内在特性的渐变积累可能会导致质变,也可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会使某一物种的内在特性在一定时空发生突变,此时,原先的那一内在特性确实不能用来表示新形成的物种或准新物种, 但是,新形成的不同于原来物种的具有新质的内在特性,还是可以并且应该用来表示新的物种或准新物种的本质的。如此,那种借口生物特性的变化,而否定物种可以由它的内在特性来定义,是不恰当的; 普特南的“同一种类关系”还是存在的。

对于第二点,也是不恰当的。虽然由“生殖隔离”标示的生物种不能为物种种类划分提供“相同关系”,但是,“差异适应种”( Differentially adapted concept) 可以,它允许物种间的杂交,但各自仍能保持自己的特定基因组合,随后的生殖隔离是这种差异适应的副产物。“生物学种强调生殖隔离,基因组任何部分的交流都会导致种的基因组的完整性被破坏。因此,差异适应种与基于生殖隔离的生物学种概念不同,而与达尔文的物种形成观点接近,即物种是对不同环境( 自然的或有性的) 差异适应群。”[9]

对于第三点,应该说是存在的。不过,这只是表明系统发生种概念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并不表明这一概念不能为物种划分提供“相同关系”。 对此,我国学者沈旭明就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这种“相同关系”肯定源于家族图谱上的相关生物物种,只是我们在进行分类时,也许由于对该物种的认知的限制,而发生了偏离。[10]

3. 物种的界限与物种的本质

对于物种之间的界限与物种的本质之间的关联,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霍尔( Hull,D. L. ) 认为: “按照进化理论,物种逐渐形成,并且从一个变成另外一个。如果物种是逐渐进化的,它们是不可能通过单一属性或属性集合来确定边界的。如果物种不能被确定边界,那么它的名称就不可能通过传统的方式定义。如此,它们就不是真实的。”[11]

索伯对霍尔的上述“物种界限模糊论”作了更加明确的陈述: “进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物种A逐渐进化成为物种B,在哪里划出标志A终结和B开始的界限呢? 任何这样的界限都是模糊的。 而根据本质主义所宣称的,是要求在自然种之间具有准确的、非模糊的界限。”[12]

根据上述引用,索伯好像是赞同霍尔的物种反本质主义观点的。事实上,索伯并不赞同霍尔的观点。他以化学反应中的“嬗变反应”为例说明: 在此反应过程中,化学元素的界线是模糊的,但化学元素具有本质; 而物种的存在,与化学元素类似,它也具有模糊性,因此,物种也具有本质。如此,物种界限的模糊性并不与物种本质主义冲突。[2]

索伯的上述类比论证并没有什么道理。因为, 化学反应中的“嬗变”事实上非常类似于生物进化中所谓的突变或“骤变”( saltationalism) ,照此,新旧元素或物种间有明确的界限,这确实与本质主义并不矛盾。但必须清楚的是,现在对物种本质主义的否定是基于达尔文的“渐变论”而不是“骤变论”,即 “物种确实是渐变的,界线确实是模糊的,本质确实是很难把握的”。

艾瑞舍夫斯基( Ereshefsky) 也不同意索伯的上述观点。他认为物种界限的模糊性与物种本质主义确实不相容,他坚持: “物种的边界是模糊的……没有基因的或表现型的特征标志一个物种与另外一个物种之间的界限。因此,没有特征对于物种内的成员是本质的。”[13]

真的如此吗? 物种本质主义真的与达尔文的渐进论不相容吗? 戴维特( Devitt,M. ) 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索伯的上述观点引出了物种界定的三个议题: 非决定性( indeterminacy) 、模糊性( arbitrariness) 和世界建构( worldmaking) 。他通过分析表明, 这三点并不威胁并削弱物种本质主义,以这些来否定物种具有内在本质,是站不住脚的。[14]

他的总体论证如下: “可以假设,S1和S2是被人们理解成的两种物种,而且S2由S1经过自然选择作用而产生。本质主义要求S1有一个内在本质G1,要求S2有一个内在本质G2。虽然G1和G2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那么这种状况就能够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好地相容: 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S1中的生物个体出现渐进的基因变异,并最终进化为S2。”[14]372

戴维特的上述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关键在于他的上述论述中“G1和G2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之“许多共同之处”究竟“有多少”? 如果非常之多或很多,则物种S1和S2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如果不太多,则S1和S2之间则有明确的界限。这样一来,戴维特并没有为他的观点提供牢固的基点。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就完全否定物种本质主义。

原因之一是,物种进化是一种渐变,这可以看作是量变,当量变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能发生质变,而一旦这种质变发生了,则新的物种就产生了, 一种新的物种的本质也就具备了,如此,物种之间也就有了明确的界限和本质。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在一种新的物种出现之前,那样的渐变中的物种有本质吗? 我的观点是有的。因为,一旦渐变所导致的物种本质变化不大,则那一物种或者是原来的物种,或者是亚种,它们都有共同的本质; 而一旦渐变造成的物种本质变化很大, 则新的物种产生了,新物种与旧物种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样的一种状况可以由“环布种”的存在比较充分地说明。

原因之二是,物种可能会这样“渐变”: 物种在它们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不发生变化的,然后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突然变化,或者走向灭绝或者成为子种 ( daughter species) 。这就是艾德里奇 ( N. Eldredge) 和古尔德( S. Gould) 1972年提出的“间断平衡理论”。如果是这样,则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相应的物种界限模糊与物种本质主义并不矛盾。

4. 物种的本质属性之于物种成员是必要充分的吗?

一些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认为应该是这样。 如维纳尔就认为,如果物种具有本质特性,那么,该本质特性就是某一有机体属于某一物种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特性使得属于某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生物都拥有,也没有这样的特性使得所有拥有它的个体生物都属于这一物种。“物种特异性特征的缺乏并不排除这一成员于物种之外的事实,表明特性不可能是物种成员的本质。物种成员的本质必定是非特性的东西。”[8]

不能说维纳尔的观点一点道理也没有。如果我们考察物种的分类,将会发现,一种满足“某一有机体属于某一物种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物种本质特性” 确实很难找到。“同科物种”以及“多型物种”的情形表明,根据相应的必要的、充分的特征来非常清楚地定义物种,是很困难的。正因为如此,奥克萨 ( Okasha,S. ) 就说: “自然中发现的变异的样式并不容易地满足本质主义者的物种定义。”[15]196

但是,上述状况的存在也并不说明维纳尔的上述观点就是正确的。应该说维纳尔的上述观点太绝对了,他持有的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和不变的物种本质观。这样的本质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如对“某一生物有机体是否具有某一物种的属性,以及是否属于某一物种的问题”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结论( 其中( 2) 、( 3) 、( 4) 是简略形式) :

( 1) 如果某一生物有机体X具有物种B的本质属性A,则该生物有机体就属于该物种B; 并且,如果某一生物有机体Y属于某物种B,那么该生物有机体就拥有该物种B的本质属性A; 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A = B) 。

( 2) 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B) 。

( 3) 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A) 。

( 4) 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 B且B ¢ A)

哪种结论合适呢? 需要针对具体的科学认识具体分析。诚然,对于科学的理想目标来说,是要达到 ( 1) 。但是,由于科学认识的有限性,科学所要认识的物种本质属性的可变性、层级性和复杂性,以及科学所要认识的生物个体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从而使科学关于这些方面的认识呈现有限性,也使得科学关于“某一生物有机体是否具有某一物种的属性, 以及是否属于某一物种”的回答,往往不符合上述结论形式( 1) ,而符合( 2) 或( 3) ,甚至符合( 4) 。但是,由此仍然不能得出维纳尔的“物种的本质必定是一个非特性的东西”,因为,上述的结论形式( 1) 、 ( 2) 、( 3) 、( 4) 都是在绝对的意义上说的,都具有绝对的含义,事实上,在现实中以及认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非决定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它是对完全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否定,但不是完全否定充分必要条件,是对充分必要条件的不完全肯定,甚至在很大意义上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如此,A和B除了具有上述结论形式外,还可以具有它们的不充分决定结论形式。这是物种属性界定的相对充分必要性,体现了物种本质的相对性。

上面的论述表明,那种基于“物种的本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和不变的”观念,而得出“物种没有本质”的结论,是错误的。实际上,物种的本质是相对的、可变的以及非充分决定的,那种借口达尔文主义来否定物种本质主义,是错误的,它所否定的是物种的绝对本质主义,或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物种本质主义,而不是这种意义上的物种本质主义。

三物种没有类意义上的本质吗?

1.“物种个体论”与物种的本质

“物种个体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霍尔。他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单位,而进化论把突变、选择和进化的单位都作为个体来看待,因此,物种是个体,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化了的个体( integrated individuals) ,不能作为群体看待; 物种是连续的且受时空限制,而作为自然种类的存在是不连续的且不受时空限制,故物种不是自然种类。[16]如此,物种也就不具有类的本质。不仅如此,霍尔进一步指出,即使将物种作为个体,它也没有本质,因为: 物种是一个历史实体( historical entity) ,正是共同的宗谱世系将生物有机体维系成一个物种; 特定的有机体之所以属于特定的物种,是因为它是那个宗谱的一部分, 而不是因为它拥有任何本质特征,就此而言,物种没有本质。[17]

不能说霍尔的观点一点道理也没有。事实上,物种既是一个历史的存在,也是一个时空限制的存在, 在不断地演化着。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有生物学家就提出进化的物种概念以及系统发生的物种概念。前者体现物种独特的进化作用、 倾向与历史命运,后者体现物种宗谱世系( hennigian、 单系类群、系统树等)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种真的就不是自然种类而是个体,真的就没有本质。

首先,根据进化论,由“物种作为进化的单位”, 并不能必然得出“物种就是个体”这一结论。罗斯 ( M. Ruse) 认为,其原因在于: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层面,适应也发生在个体层面而不是物种层面; 而且即使承认物种选择论,但是,这种选择仍然主要是针对生物个体的; 更为重要的是,物种成员之所以处在同一适应峰上,根本原因在于选择消除了那些偏离物种规范的个体,如此,物种就不能作为个体。[18]

其次,凯特和凯蒂( Kitt,D. B. 和Kitts,D. J. ) 认为, 有机体内的各部分是直接有机地连接起来而构成整体的,但是,物种内部各个有机体不是如此连接,即使物种内的某些有机体消失,这个物种仍然存在。霍尔把物种看作有机体那样的个体是不恰当的。[19]

再次,凯切尔( Kitcher,P. ) 以“单性蜥蜴起源” 作为事例,表明历史 不连续的 物种仍然 是存在的。[20]如此,“霍尔以‘物种是历史连续的且受时空限制的’来否定‘物种是自然类’”,就是站不住脚的,物种可以是自然种类。

进一步地,如果物种可以作为自然种类,那么, 物种就可能具有类的本质,霍尔基于“物种个体论” 以及“物种演化的历史性”,否认物种具有自然类的本质甚至具有本质,确实太绝对了。

2.“多元实在论”与物种的本质

凯切尔认为,物种不是自然种类,而是生物的集合,生物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元素 - 集合关系; 物种是根据不同的生物学关系( 如结构相似性或系统发育) 来划分的,是存在的且是多元的; 物种的划分与生物学研究兴趣相一致,现有的生物学兴趣是多样的, 因此,划分出来的物种单元没有哪一种具有特权,其中的成员不享有共同的本质; 物种单元的多元性也必然带来物种阶元的多元性。[20]309凯切尔称此观点为 “多元实在论”( pluralistic realism) 。

如果生物与物种之间的关系确实如凯切尔所言,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那么物种集合中的元素———生物个体则是确定的———该元素属于该集合,不相同的———互异性,不排序的———无序性,如此,物种集合中的生物个体就不具有同质性和规律性,物种就不是自然类,当然也就没有类本质。不仅如此,依据某一规则划分出来的物种分类集合A与按照另一规则划分出来的物种分类集合B,虽然基于划分的元素基本相同,但也可能两者之间并不相等,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的子集或真子集。这也表明了“物种作为集合具有本质”的不恰当。

但是,考察生物学中物种的分类,根据各种分类方法所划分出来的物种单元,是各不相同的; 就同一种分类方法所划分出来的物种集合,其中的元素是确定的、相同的和有序的,而这种特征与集合之互异性和无序性特征相矛盾。由此也说明物种不是生物的集合,“物种集合论”是错误的。

以上是从元素 - 集合的性质而言的,事实上,从生物学研究来看,凯切尔的观点也是不恰当的。索伯对凯切尔的“物种是有机体的集合”给予了否认。 他认为,第一,如果物种的谱系概念是正确的,那么物种就不是有机体的集合,这就像有机体不是细胞的集合那样,如此,很难把物种看作集合; 第二,凯切尔所谓的“物种只是偶然地等同于有机体的集合” 也不恰当,这使“物种是集合”的想法处于困境,一个物种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等同于集合A,而在可能的世界中等同于集合B? 第三,如果物种是一个集合,为什么我们把它们认作是有机体而不是区域性的群居、家族、世代或细胞呢? 这无法选择。[21]

董国安也对凯切尔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反驳。他认为: 首先,生物学研究兴趣是多样的,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基本的生物学理论假定; 第二,生物学研究兴趣未必与特定的物种单元划分一一对应; 第三,物种单元的多元性不一定意味着物种阶元的多元性。[22]

考察凯切尔的观点,关键之点还在于“根据现有的生物学兴趣,划分出来的物种单元是平等的,没有哪一种具有特权,其中的成员不享有共同的本质”。

考察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历史,可以发现: 并非如此。基于生物学理论的各种物种概念各有其优劣。 “模式种概念”以物种不变且物种之间呈现显著差异为基点,不能反映生物物种的复杂和演化; “形态种概念”应用起来虽然直观易行,而且“隐含了种内变异的连续和种间变异的间断,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解释自然界生物为什么以种的形式存在”[9]313。进化种概念体现了生物或物种进化的历史性,能够应用于无性繁殖、化石的和现生的生物类型,避免生物学物种概念不能说明这些方面的欠缺,但是,一旦缺乏历史证据,也就很难应用。“生物学种概念”将生物繁殖的“物种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联系起来,其吸引人之处在于其简单,与综合进化论强调的基因流和异域物种形成一致及其可检验性。[23]不过,其也存在不足: 只适用于有性繁殖的生物,不能应用于无性繁殖生物; 应用上不如形态种概念便宜; 难于解释 “某些植物物种间虽有基因交流,但仍能保持物种不变的现象”等。“系统发生种概念”基于物种的系统发生属性( 单系、可识别或二者的结合) ,对一个类群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给出进化树,描绘同一谱系的进化关系,包含了分子进化( 基因树) 、物种进化以及分子进化和物种进化的综合,目的是重建生命世界的起源和进化历史以及各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体现物种进化的历史性和现实地位。

由此可见,物种的分类有优劣之分,物种分类是越来越科学了,凯切尔基于“多元化的物种分类及其平等”来否认“物种是一个类的存在”以及“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

3.“混杂实在论”与物种的本质

杜普雷持有的是“混杂实在论”( promiscuous realism) 。他认为,物种可以看作自然种类,但是,这样的自然种类是根据日常语言分类的,更多地与人类兴趣相关联; 人类的兴趣不同,分类也不同,没有哪种分类具有特权; 如此,这样的自然种类虽然存在,但不具有本质主义的特征。[7]

根据前述生物物种优劣,生物学上物种概念的选择主要是由生物知识支配,而非由人类的日常语言和兴趣约定。科学家所进行的物种生物学分类与非科学家所进行的物种分类有着本质的差别: 前者以自然为中心,基于科学认识,强调自然秩序,关注事物的因果关联和结构,展现解释和预测功能,更多地体现物种是一种自然种类; 后者以人类为中心,基于日常经验和兴趣,强调实用和方便,更多地体现非自然种类。杜普雷混淆了物种分类的自然方法与非自然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将两者同等看待,以后者覆盖、代替并否定前者具有本质主义的特征,是反本质主义的,因而也是不恰当的。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凯切尔的“多元实在论”,还是杜普雷的“混杂实在论”,坚持的都是“物种多元论 ( Species Pluralism) ”而非“物种一元论( Species Monism) ”,都是“物种实在论”。

斯坦福( Standford,P. ) 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由上述“物种多元论”会导向反实在论。他说: “随着我们的解释和实践兴趣的改变,哪个有机体确实是哪个物种的划分也在变化。正像我们注明的,作为生物学兴趣的划分的原则,能够变化,但是, 世界中的有机体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凯切尔的物种因此缺乏超越于思维状态的独立的物质世界的属性,这是我们所要求的真实对象。”[24]

艾瑞舍夫斯基同意斯坦福的结论,但是不太同意他的论证。艾瑞舍夫斯基认为: “物种多元论”给了我们怀疑物种范畴存在的理由,但是,这并不是由于物种概念是按照我们的兴趣去选择,或者是由于多元论与分层分类的要求不一致,而是由于我们称之为“物种”的各种分类缺乏共同的统一特征( a common unifying feature) 。[25]他的论证是这样的: 物种多元论意涵世界包含不同类型的物种。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下面的问题就产生了: 这些不同类型的物种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使得它们成为物种? 如果物种的分类缺乏共同的统一的特征,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物种范畴的存在。而现在物种确实缺乏这样的特征,故我们有理由怀疑物种范畴的存在。[25]

根据斯坦福和艾瑞舍夫斯基的上述论证,物种多元论是成立的,但是由此划分出来的物种却是不存在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作为“物种多元论”之 “物种的本质”也就不存在了。这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物种反本质主义,它不同于凯切尔和杜普雷“物种多元论”的物种反本质主义。

不过,布里吉特( Ingo Brigandt) 论证道,“物种多元论”并不意味着“物种消除论”,艾瑞舍夫斯基的“消除多元论”———“物种概念在理论上是无用的,它并不指代一个类”,是不恰当的。其原因在于: 物种概念是所谓的探究的类概念( investigative kind concept) ,是重要的,能够对一般的尽管不同的具体物种概念做出理解的。[26]

四结论及讨论

( 1) 作为自然类,物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有其类的本质。那种“借口生物个体属性( 包含内在的和外在的) 变化、物种界限的模糊以及为物种所有成员都具有的种特异性欠缺,而否认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诚然,物种的本质并不是永恒的、 唯一的和超时空限制的。从物种演变的历史长河看,物种的本质更多地体现了变化、多元和时空限制,但从物种当下状况看,物种的本质并非是变动不居的、多元的和由环境决定的,它更多地体现于其成员共同的内在结构。以前者否定后者是错误的,会走向反物种本质主义; 以后者遮弊前者也是不恰当的,会走向绝对的物种本质主义。恰当的态度是: 同一的、一致的、普遍的、必然的和确定的理想的物种本质,是不存在的; 物种是多样的,物种又是变化的, 物种中的成员更是千差万别的,为所有生物所共有的属性,从而使之属于某种物种,并非充分必要的。 在这里,存在于物种成员中的某一或某些差异会违抗同一,变化会反抗静止,多样会抵抗一致,特殊会冲击普遍,偶然会抵触必然,不确定会排斥确定,从而呈现出“特例”。不过,所有的这些“特例”并不是对物种本质认识的全盘否定,它所否定的是对绝对本质的追求和认定。事实上,同一可以包容差异,一致可以容纳多样,普遍可以容忍特殊,必然可以容许偶然,确定可以容受不确定,物种的本质是相对的。 那种以各种各样的“特例”来否定相对应的物种本质理论,在绝对的逻辑意义上是合理的,但是,就具体的自然事实和科学实践而言,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欠缺,事实上是基于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普遍的、理想化的本质观念,对具体的、变化的、相对的物种分类实践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物种相对本质的裁定,是不合理的。一句话,作为自然类,生物物种虽然不具有像纯黄金那样的普遍规律性的、完全同质的、一定意义上符合“充分必要条件”的本质,但是, 它有其自身特色的、相对的本质,生物物种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这样的本质进行界定。

( 2) 无论是“传统物种本质主义”还是“物种个体论”,都属于“物种一元论”,而“多元实在论”和 “混杂实在论”,则属于“物种多元论”。“物种个体论”和“多元实在论”分别以“物种是个体”以及“物种是集合”而否定物种以自然类的形式存在,并进而否认了物种的类的本质或本质的存在; “混杂实在论”虽然与“多元实在论”一样,不属于“物种一元论”,而属于“物种多元论”,但是,它承认物种是自然类,只不过这样的自然类是多元的,不具有实在的意义而具有“唯名”的意义,由此也就否认了物种作为自然类的本质的存在。这种对物种本质的否定不同于对作为自然类的物种的本质的否定,它是从对物种作为自然类的存在的否定开始的。事实表明, 这种否定是错误的。因为,瑞斯伯格( Rieseberg) 等人的实验表明,那些认为“物种是人的主观想象,不能代表生殖上独立的谱系或进化上离散的、客观的实体单元,即物种不是一个类的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设计了两套方案: 一是用统计方法分析离散的表型簇和种的对应关系,以检验种是否为离散的客观实体; 二是利用反映受精后隔离的杂交指数,来检验种( 代表表型簇) 是否为生殖上独立的谱系。他们通过表型分析,发现大多数分类群确实存在表型上的间断———离散簇( discrete clusters) ,植物为83% ,动物为88% 。该研究表明,杂交并不显著引起分类问题,而生殖隔离在离散形态群的形成和维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生殖上强烈隔离的类群趋向于具有独特的表型; 植物物种确实是离散的、客观的实体,它们代表了生殖上独立的谱系。[27]

由此可见,“生物物种本质是否存在”的问题, 既是对物种的认识问题,也是物种是否客观存在以及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问题; “物种是否存在本质”与“物种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有关。从最根本的、存在意义而言,物种是否存在以及物种本质是否存在,与人类的认识无关,但是,由于物种的概念是由人类界定的,物种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是由人类认识的,因此,物种是否具有本质就与人类关于物种本体地位的认识紧密相关。由此,奥克萨的下述观点———“本质主义的议题并不依赖于我们所认同的有关物种本体地位的看法”,[15]就是不恰当的了。

摘要: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基于进化论,认为生物的特性是不断变化的,种特异性不是普遍的,物种界限也不是明确的,由此物种的本质不存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进化论与物种之具有本质并不矛盾,它只与绝对的本质主义相违背。“物种个体论”和“多元实在论”否认物种是类的存在,并进而否认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混杂实在论”虽然承认物种是类的存在,但是是在“多元”的意义上而言的,它的反本质主义也是不恰当的。

十、物种起源序言 篇3

一、学习重点

(一)筛选主要观点

(二)筛选关键语句

二、教学设想

(一)初读课文、辩析内容,默读一遍课文,只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哪几段,把注意力集中在第四至第七段,为筛选信息作好准备。

(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先把力气在把握课文内容上,例如弄懂每段大意,弄清《物种起源》是本什么样 的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申明了哪些观点?

(三)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认真完成课后练习有关筛选信息的题目,掌握筛选方法。二教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达尔文(1809-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

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旅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人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世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曾这样评价《物种起源》:“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段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的‘目的性’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61年1月)》)

达尔文还有《动物与植物在训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等 名著。

二、导言

导言: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作者说明自

己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三、名词解释 物种、变异、变种

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种类的意思,在生物的分

类中采用几级分类单位,一般是种、属、科、目、纲、门等,种就是物种。同一属的不同物种就是相近的物种,例如老虎和狮子都属于豹属、猫科、食肉目、哺乳纲,脊椎动物。

变异: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和区别。变异在饲养动

物和栽培植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马有躯体壮大适宜于曳重的品种,也有躯体俊健适宜于快跑的品种。小麦有无芒的品种,也有有芒的品种,有短芒的品种,也有长芒的品种,至于金鱼和菊花的品种,那就更加繁多了。

变种:指变异比较显著的个体或个体群。变异比较显著的个体群就相当于变种(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就是两个变种。

四、初读课文,辩析内容

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哪几段? ——第四至七段,介绍了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五、研读课文,把握内容 仔细画出本文每一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主旨的核心句吗?根据这些句子及其相互关系,你认为本文可分部分?

解析:每自然段核心句—— “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人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据此,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节)说明《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和摘要发表的有关情况。第二部分(第4—7节)扼要介绍《物种起源》一书的内容体系。

要学会辩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学会辩析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一般内容,如果你浏览全文,你就会发现第4至7段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而第1至3段只是交代了《物种起源》的写作,提早发表的原因,说明读书“还是摘要的性质。”

其次要分清哪些是观点,哪些是材料,对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信息筛选的时候,首先要筛选出作者阐明的是《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

六、速读课文,筛选出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内题的两个基本观点。——

1、我深信„„(或生物的种„„)

2、我又确信„„

第二教时

一、继续辩析课文内容

(一)在研究第5、6段内容时,应该注意找出作者研究家 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意义和由此获得的认识。

(二)在文章第2段中作者从两个方面归纳了关于物种起源 还需要弄清楚的内题。

——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 多不了解的。

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 道的就更少了。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能全面准确地把 握语句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这就要求能够对语句作细致严密的分析。

(三)辩析文章的语言

辩析文章语言的能力,体现在准确,全面地把握语句表达的

信息,主要体现在(一)把握语句中心的关键词语,(二)把握长句的信息量。

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1)在这句话中,作者告诉我们,他在写作《物种起源》 时,经历了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搜集、整理、研究。(2)在这句话中,作者所透露的搜集过程的关键是什么? 答:

“耐心”而全面“各种”

。(3)“也许”、“一些”两词体现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的何 种态度?

答:

说明了估计的谨慎。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很有表现力,试结合语境加以 分析。

(1)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 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答:“窜入”准确生动地说明在这项科学研究中,出现错误 是不可避免的。

(2)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 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答: “该“,既表达了”确信“的语气,又恰如其分地说 明了对自然选择与物种变异的关系的。

(3)、关于物种起源的内题: 认识还是一种推断。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讨论]分析,就是拆开来。拆开来,有这样几点:

①“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而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是“思考”的对象,也就是研究的资料,可以概括为“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

②“对于„„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可以概括为“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③“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这是对物种起源的推断,也就是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

④“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所谓“分别创造出来的”正是“神创论”,“不是”即否定。这一点可以概括为“对神创论的否定”。

又如槲寄生,它是从某些树木吸取养料。它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它雌雄异花,又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我们假使仅取外部环境,或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和好几种其他生物的关系,必定是同样不合理的。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 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

B、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 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本身的倾向来解 释植物(如槲寄)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定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 构以及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到合理的解释。

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双重否定句 一是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二是增强了文章诠释的力量,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

该,既表达了“确信”语气,又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对自然选 择物种变异关系的认识还只是一种推断。

二、总结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达尔文的学说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观点,分别是: ——物种不变论

神创论

富人的物种起源 篇4

“富人百人而一, 贫者十人而九。贫者既不能敌富, 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 钱神卓地。贪婪罔极, 骨肉相残。受享于身, 不堪暴殄。”明代文人张涛对自己的时代这样批评道, 他敏锐地感到了所身处世界的缓慢变化:明代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商业网络逐渐形成——明朝从洪武皇帝所推行的道德秩序社会滑向了一个完全商业化的社会。

张涛的无奈和哀怨, 代表了传统中国对于商业社会的态度:富人对穷人、利润对美德的掠夺, 让新的社会推翻了多数人的社会期望, 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社会期望。

可是另一方面, 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穷人用一次次揭竿而起的起义, 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富人, 则在科技和艺术的层面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无数本为彰显社会地位所开发的科技转变为实用技术, 比如纺织品、航海船只等等。世界上第一个马桶是由英国贵族设计, 被安装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里。

这并不难理解, 富人有足够的财力、人力以及闲置的时间, 去做改善现有生活的尝试。就像一幅漫画表现的那样, 画左边是蝙蝠侠, 右边是钢铁侠。图片说明是:“富人靠科技, 穷人靠变异。”

同时, 富人也是历史上艺术进步的推动者。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赞助人, 资助和庇护了包括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在内的大量艺术家。

日本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在《艺术创业论》里这样解释有钱人投资艺术的动机:“人类能做到的事情, 有钱人都做到了, 会想要‘超越人类’是很自然的发展, 在探索过去的超人时, 会想要看到天才看到的风景, 也是理所当然的愿望……所以成功的人会走向艺术或运动, 都是跟超人愿望有关。”

富人, 这个词让人又爱又恨。他是艺术家和文人嘲讽、挖苦的对象, 同时也是豢养他们的金主。他是每个人心里或隐蔽或张扬的欲望, 也是人们愤怒与仇恨的对象;他是残酷社会最明显的体征, 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力量。

富人, 他与你我有何不同?假如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那他们从哪儿来的?

富人与其说是财富标准, 倒不如说是一种心态

多少钱算富人?《胡润财富报告》中把“富裕人士”的门槛定为: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资产的个人, 资产包括可投资资产、未上市公司股权、自住房产和艺术品收藏。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 在中国, 每130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翁。

然而, 一个在北京四环有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每天夹在早晚高峰中上下班, 对日常生活仍时有力不从心忍辱负重感的白领, 绝不会因为自己所有资产超过1000万而认为自己是个富翁。

富人与其说是财富标准, 倒不如说是一种心态。一种不为金钱所劳役的心态, 用菲茨杰拉德小说里的话来说:“他们与你我不同, 他们早就拥有财富, 自得其乐。我们感到坚硬之处, 他们却觉得柔软无比, 我们深信不疑的东西, 他们却冷嘲热讽。他们优于我们, 因为我们不得不自己寻找生活补偿、谋求生路。即使他们深入到我们的世界, 落魄到不如我们的境地, 他们还是认为自己比我们优越。”

即便是这样, 中国也不缺少富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这个口号的提出, 让富人摆脱了当年的“地、富、反、坏、右”被批斗得抬不起头的命运。改革开放的第一波创业浪潮中, 柳传志、王石等人的创业可说是无意识的: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工作, 搞了进出口指标, 就成了“创业”;王石被分到国有科技厂, 做垮之后, 慢慢摸索。对那时候的创业者来说, 财富并不是第一追求——他们甚至喊出了“创业报国”的口号。

上世纪90年代初, 新一波创业者诞生, 以潘石屹、冯仑、俞敏洪为代表, 他们就是著名的“92派”, 他们的驱动力来自于对财富的追求、对成就感的渴望、对自我能力的证明。热映的《中国合伙人》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心态, 年轻人从无到有的打拼, 片中反复出现“梦想”“尊严”“改变世界”“被世界改变”这样的词, 片中人物说:“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是——死缠烂打。”

社会舆论对于“财富”的态度, 比起“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着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的转变。从这以后, 公开表达对财富的渴望, 不仅不再是什么耻辱, 甚至是可以和“梦想”相互替换的词语。

如今, “创业”已经不再是累积财富的主要来源。巴克莱 (Barclays) 集团旗下的咨询公司最近发表了一篇财富报告, 报告显示, 房产、遗产、工作薪水、商业经营四类财富来源中, 房产和遗产成为亚洲富人独特的“致富秘诀”。

被调查者中, 有61%亚洲富人都将房产获利作为自己的财富来源, 而这一数字在全球平均为34%。

英文字的rich的印欧语系字根, 与克尔特语的rix、拉丁文的rex、梵文的rajah同源, 后三者的意思都是“君王”。这在中国亦可做如下解释:欲富或已富者, 一定要与权力结合。近20年来崛起的富豪, 很大一部分是权贵资本的受益者。近中年的富翁们, 仍用“关系”来敛取无道的财富, 而他们的孩子, 则享受着消费主义的狂欢。财富, 忽然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上。

炫富或许来源于一种动物本能, 富人这个物种用炫富表达无助

富人热爱炫耀他们的财富。炫耀有很多种方式。最低端的, 当然是以名包、名车、名表的方式来进行炫耀。而最高端的, 则是以“慈善”的方式来“炫富”。

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选择以“转发多少我就捐多少”的方式来开展慈善工作。其中做得最极致的, 就是史玉柱, 他号称有多少粉丝就花多少钱来做慈善。粉丝100万时, 他捐了100万元给慈善基金会;粉丝200万时, 他捐了200万给少数民族孤残儿童……粉丝500万时, 他分别向成都市老龄基金会 (敬老) 等5个项目捐款100万元。

如此的慈善方式, 当然引发了社会争议。“高调”“作秀”的争议不绝于耳, 在大多数人选择当“闷声发大财”的沉默富翁时, 做慈善很容易被形容为道德作秀。除了舆论中混杂的“仇富”心理, 不能否认的是, 确实中国富翁有着某种把慈善或视为施舍, 或视为广告的心理。

富人为什么明知道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还要炫富?郭美美为什么成了众矢之的, 仍要发微博炫耀自己的名牌包和奢华生日派对?黄怒波为什么要一掷千金购买冰岛?富豪蒂托为什么要花2000万美元把自己送进太空?

美国作家理查德·康尼夫在《大狗》一书中, 引用鸟类学家扎哈维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不利条件原理”这个理论, 来解释羚羊在逃命时的跃跳——尽管这是浪费体力的危险举动, 但它们仍然愿意冒这个险, 因为它等于是在告诉猎豹:“你休想杀我这么强健的羚羊。”有钱人冒着丧命之虞炫富, 同样是为了告诉世人:“你们休想比得上我。”

富人明星化正是赢家通吃的社会准则在发生效用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 观众看到了富人们在死亡面前“让妇孺先活下来”的井然秩序。而在实际的情况中, 头等舱的成年男性有33%生还, 统舱的成年男性生还者仅为16%。头等舱的成年男性的百分比几乎与统舱儿童生还的百分比相等。总体而言, 头等舱生还63%, 统舱乘客生还仅25%。

理想的社会存在着一个顺畅的通道。不平等的收入刺激着穷人向上打拼, 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累积, 蛋糕越来越大, 每个人分到的越来越多。

真实的情况则是:赢家通吃, 富人垄断着财富以及获得它们的机会。

从这种层面上来说, “仇富”也是可理解的心态:穷人不仅很难从富人的财富中获益, 而且被抢夺了获得财富的机会。

现如今, 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仇富的同时, 也前所未有地尊重富人。

王石说:“真正有话语权的不是电影明星, 不是体育明星, 不是政府官员, 是企业家和媒体和经济学家、学者的结合。”

人们愿意听富人讲话, 因为觉得他们一定是做对了什么, 才能获得巨大的财富。富人则通过各种企业家论坛、财富论坛、商业领袖论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形成自己的阶层。

珍稀物种—藤本豆 篇5

种子每袋300粒 (可种3分地) , 220元, 快递包邮。

山东凤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邮局汇款地址:山东省聊城市香江市场纬一路33号 联系人:丰秀云

邮政银行汇款卡号:6047 11030 2001 95524 户名:丰秀云

外来物种的特点及防治 篇6

外来物种指的是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者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者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繁殖能力强, 生态适应能力强, 传播能力强等特点。

据有关文献记载, 中国已知的外来归化植物达600余种, 其中外来杂草就有108种。目前, 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约有40余种, 其中昆虫类的有美国白蛾、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稻水象甲、松材线虫、美洲斑潜蝇、苹果绵蚜、蔗扁蛾、葡萄根瘤蚜、马铃薯甲虫、二斑叶螨、红脂大小蠹、小楹白蚁等。其它的外来动物, 如东非的褐云玛瑙螺;南美洲的大瓶螺;北美洲的麝鼠;南美洲的海狸鼠;前苏联的松鼠等。引进的外来鱼类也对生态系统和湖泊的本地鱼种构成巨大的威胁, 如草鱼、鳙、鲢、麦穗鱼、太湖新银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等。目前, 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者病害, 如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Xanthomonas oryzicola) 、棉花黄萎病 (Verticillium alboatrum) 、大豆疫病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柑橘黄龙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nihotis) 、柑橘溃疡病 (Xanthomonas citri) 、烟草环斑病毒病、鳞球茎茎线虫 (Ditylenchus spp.) 等。

2 外来物种入侵的特点

2.1 涉及面广、物种类型多

据统计, 全国34个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均发现入侵物种。目前, 我国共建立了1500多个自然保护区, 覆盖约全国总面积的9%, 除少数偏僻的保护区外, 其余保护区都能找到外来物种。涉及的物种从脊椎动物 (哺乳类、两栖爬行类、鸟类、鱼类等) 、无脊椎动物 (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等) 、植物, 到病毒、细菌都有。

2.2 涉及的生态系统多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 从森林、水域、农业区、草原、湿地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其中, 以热带岛屿以及低海拔地区的生态系统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2.3 带来严重的危害

目前, 我国已明文停止原始森林的乱砍乱伐, 严禁人为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在此情况下, 外来物种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当前生态退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对于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和水域生态系统, 外来物种已经上升为首要的影响因素。

3 外来物种的防治

3.1 加强已入侵生物的治理, 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对已经严重入侵的有害生物, 要迅速建立外来入侵生物信息库, 包括其分布、控制方法与技术、生物生态学特性、国外防治经验等, 并及时更新信息, 跟踪其发展蔓延与危害程度变化的情况, 为治理提供安全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 应对已入侵的有害生物彻底根除, 应由环保部门组织农业、卫生、林业、科技等其它相关部门制订专门的工作计划, 采用物理、化学、机械、人力以及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对入侵的有害生物进行灭活, 同时, 也要防止残体的后续影响, 控制入侵生物继续蔓延和扩散。

3.2 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的预防

建立典型生物群落数据库、生物物种数据库、外来物种数据库、乡土物种数据库等, 并对每年新入侵的物种以及新发现的物种都进行动态跟踪。同时, 加强法规建设, 尽快出台外来物种入侵条例;加强湿地保护的相关法规, 加强野生植物、动物、农业、林业等方面的立法, 使得防治工作有法可依, 切实有效的使管理规范化、法制化。除了检疫部门和海关要对入境的旅行者携带的行李, 各种交通工具和各种货物加强检查外, 还需要进行生物引种的个人、企业和部门对引种生物的生态影响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并且提交影响评价报告书, 提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 经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才可以实施引进。同时, 引进的单位和个人要对外来物种采取隔离或者缓冲区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建立监测档案并进行环境监测。对于擅自引进外来生物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一定的处罚。

总之, 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加强公共教育, 提高全民的防控意识, 让全民都参与到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行动中来。通过媒体介绍国内外管理控制方面的经验教训, 让公众认识到外来物种问题是全民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把对外来物种的防控变成全民自觉行动。

摘要:本文阐述了外来物种的定义, 并就外来物种入侵的特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外来物种,定义,入侵,特点,防治

参考文献

[1]王海波, 孙娟, 王永雄.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以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07, 24 (1)

东北物种多样性研究 篇7

一、东北物种多样性之动物

在对东北物种的研究过程中, 有专家分析指出与东北寒冷的气候有关, 东北有着一些极具特点的动物生存, 其顽强的生命力适应着东北的气候环境。其中“东北虎”是最具代表性的动物之一,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 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动物, 东北虎来源自东洋界内, 早在中新世纪就来到了东北平原, 之后广布的分散于东北各林区。目前东北虎的数量已经不足二十只, 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之一, 东北虎有着“森林之王”和“万兽之王”的美称, 东北虎一般生活在山林地带, 以捕食野猪、马鹿、狍子等为生。东北虎是东北野生物种中极具代表性的动物, 由于东北虎的虎皮、虎骨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导致了东北虎被大量的捕杀, 已经成为了我国, 乃至世界的濒危灭绝物种。因此, 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对东北动物物种的了解, 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效果。

在东北的野生动物中除了东北虎以外, 还有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 目前野生梅花鹿的数量也是极少的, 大部分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省。梅花鹿多生活在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 梅花鹿性情温顺, 是属于食草动物的一种, 梅花鹿的药用价值是不容小觑的, 其中鹿茸作为东北三宝之一, 是极为珍贵的补品, 野生梅花鹿的药用价值也是导致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大物博诸多的野生动物在东北的山区、平原生存, “东北豹”作为东北动物物种中的一种, 也是东北地区比较稀有的动物。东北豹中的金钱豹是豹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现在也只是在吉林省的长白山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可以见到, 东北豹的数量也在急剧的下降中。

“紫貂”是典型的严寒带针叶林动物, 也是在东北物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紫貂大多数生活在小兴安岭, 以及吉林东部, 紫貂的毛皮价值非常的高, 就造成了盗猎紫貂的现象比较严重。目前紫貂也被列为了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 紫貂的皮毛称之为貂皮, 与人参、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在东北物种中还有一种是不太常见, 也鲜为人知的稀有动物“雪兔”, 雪兔属于森林动物, 多栖息在大兴安岭真阔混交林中,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雪兔的皮毛绒美观、丰富、保暖性强, 制成的服装不仅外形美观, 其保暖性能也是较好的, 因此, 雪兔早在1989年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二、东北物种多样性之植物

通过对具有多样性特点的东北物种的研究, 在东北的范围之内, 不仅有我国稀有的保护动物, 还有很多珍贵的植物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其中“人参”作为东北三宝中的一宝, 也是闻名天下的补品之一, 人参的种类有很多种, 最为名贵的要数野生的山参, 山参是稀有的药材, 产于长白山原始森林中, 生长在海拔1000~2200米之间。山参是数量极为稀少的并且药效最好的滋补品,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被誉为起死回生的仙草”, 东北人参作为享誉世界的补品之一, 已经成为了东北的代表性植物。

东北除了珍贵的野生人参之外, 广茂的原始森林中也有较多的稀有物种, 其中“阔叶红松”就是东北原始森林中的珍贵植物之一, 东北红松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中低山区。红松属于裸子植物, 常绿乔木有耐寒性强的特点, 红松的木材质量轻软、细致, 并且具有超强的耐腐蚀性, 是建筑、桥梁、家具的首先优良用材。红松可以说是全身是宝, 不仅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树皮可以提取栲胶, 树干可采松脂, 种子可供食用或药用, 东北红松也是极具东北特色的植物物种。

与东北红松齐名的另一种松树当属东北“落叶松”, 落叶松有耐寒、喜光、耐干旱的特点, 非常适合东北地区生长, 落叶松树干笔直是不可多得的建筑材料。

东北物种的多样性较为突出, 不乏世界稀有的野生植物, 东北“岩高兰”就是其中的一种, 岩高兰在我国仅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 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一。东北物种中植物类的分布广泛, 经过有关专家的整理与研究分析, 将东北物种合理的分类, 才能有利于更多人了解东北的稀有物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由于东北的气候特点, 东北特有的物种, 已经逐渐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有关方面的专家分析, 将东北物种的多样性有效的整理在一起, 以便有利于人们对东北物种的了解。东北物种中有较多面临濒危的稀有动物, 所以对东北物种的深入研究, 不但有利于加深东北的社会地位, 还有利于对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有比较好的帮助。在对东北物种多样性进行有效的分析, 让全国甚至是整个世界, 来了解地大物博的东北, 对东北传统的野生动物、植物有最基本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雷相东, 唐守正, 李冬兰等.东北过伐林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与林分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8 (4) .

[2]苗福泓, 郭雅婧, 缪鹏飞等.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J].草业学报, 2012, 21 (3) :11-16.

[3]雷相东, 张会儒, 李冬兰等.东北过伐林区四种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3, 22 (5) :47-50.

外来物种葛藤的入侵与防控 篇8

关键词:外来物种,葛藤,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 (通常也是遥远的) 地区, 在新的区域里, 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目前已经被认为是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之一。目前, 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严重危害的入侵植物有紫茎泽兰、葛藤、豚草、凤眼莲 (水葫芦) 、空心莲子草 (水花生) 、薇甘菊、大米草、剑叶金鸡菊等。近年来, 葛藤的危害范围不断扩大, 已对生态环境建设造成重大影响。

1 葛藤的入侵现状

外来物种入侵可以造成三方面的危害:一是造成农林产品、产值和品质的下降, 增加成本。二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特别是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造成本地物种死亡和濒危。三是对人畜健康和贸易造成影响。在人类发展史上, 新的外来物种的引进曾推进生产的发展, 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但是外来物种也会破坏本地物种的多样性, 威胁土著物种的生存, 使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 经济代价则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 甚至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1]。近10年来, 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 平均每年递增1~2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 其长势难以控制, 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 形成单优势种群, 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外来物种入侵影响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从而加快生物多样性的消失速度,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3]。

葛藤 (Pueraria lobata Ohwi) 为豆科葛藤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具有强大根系, 并有膨大块根, 富含淀粉。茎粗长, 蔓生, 长5~10m, 常匍匐地面或缠绕其他植物之上, 可以大面积覆盖树木和地面。在美国东南部, 葛藤作为草料植物被广泛种植,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有时也可用于观赏。但在中国, 其生长速度非常快, 已成为一种入侵植物, 其入侵已经呈现蔓延趋势, 入侵的形势十分严峻。在夷陵区龙泉、鸦鹊岭等乡镇, 葛藤疯狂生长, 它对生态平衡产生严重破坏, 或覆盖整个山头, 或缠绕其他树木, 或布满道路两侧。2009年3月按照国家林业部门的要求, 夷陵区对这种植物进行详细调查, 结果显示:葛藤蔓延面积达1.33万hm2, 其中重度面积为2 400hm2, 部分树木因此被缠致死, 葛藤已被当地农民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05ZN011) ;中南民族大学自

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YZY09002) 。

作者简介陈雁 (1976-) , 女, 武汉新洲人, 讲师。研究方向:遗传学。

*通讯作者

称为“头号植物杀手”。

2 控制葛藤入侵的对策

从某种程度上说, 外来种引进的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 这也使得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棘手。如何有效地抵御生物入侵, 尽量减少其造成的各种损失, 首要途径在于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要做到有法律可依[4], 以捍卫国家生态安全, 保障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

其次,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确定重点防治区域。我国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开展生物入侵的基础研究, 弄清入侵植物入侵途径、原因和机理, 为有效控制入侵植物提供理论依据。在具体防治策略上应采取综合防治, 物理方法、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综合利用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 以减小其危害程度, 消除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另外, 在控制生物入侵时应加强国际合作。外来生物入侵是目前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因此, 在防治时应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探讨解决物种入侵的对策。除建立严格的外来物种准入制度外, 按照国际标准实施有害生物监测制度, 建立非疫区和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

我国在对付已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方面已取得一些成就, 包括应用化学防治及清除方法, 还从生态学的天敌假说角度找到相应的天敌来进行防治, 同时还研究植物替代等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治理方法, 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曾利用从北美引进的豚草卷蛾在湖南取得了良好效果;苯达松、虎威、克芜综、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长;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合作于1989年和1990年在沈大和沈桃高速公路两侧建立200 hm2的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 所选取的替代植物包括紫穗槐、沙棘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 针对葛藤入侵的现状, 在防控工作中首先要进行充分宣传, 培养公民抵御外来物种入侵的意识, 还要弄清其入侵机制、危害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对策。相信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政府部门治理力度的不断提升, 我国葛藤的入侵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钱保元.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和立法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5, 16 (3) :224-225.

[2]陈雁, 肖杨.外来物种剑叶金鸡菊入侵湖北的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9) :68.

[3]陈元胜.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5) :1445-1446.

上一篇:财务融合下一篇:有线BOS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