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属界线(精选4篇)
土地权属界线 篇1
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是第二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内容, 很多地区采用分包模式, 由不同的作业单位完成。因此地类调查所形成的行政边界, 不一定与民政部门下发的界限吻合。为了保证地类图斑数据与行政界线的拓扑一致性, 就必须采取措施保证两种数据的拓扑完整性与一致性。
1. 数据处理原则及要求
各级行政界线调整因其级别不同, 调整要求各异, 经分析行政界线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村级及乡镇界线可以调整;
2) 县级及以上界线不可调整。
乡镇界线可由村界融合而成, 因此对于没有强制约束的村级界线, 可先调整村界, 之后地类图斑边界参考村界进行调整, 最后由包含的行政权属信息逐级融合生成各类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对于地类图斑界线与县界重叠部分, 地类图斑界线强制附和到县界上。因此数据处理时, 可将数据处理的重点放在县界及图斑界线部分, 保证图斑数据、村界、乡界及县界的拓扑一致性。
为了保证图斑数据的质量, 在数据的属性、几何关系及拓扑关系等方面, 必须满足以下几个约束:
1) 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不存在重叠和缝隙;
2) 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必须与所有权权属边界完全重合, 不存在缝隙;
3) 土地利用图斑与各类行政区界线完全重合, 不存在缝隙;
4) 各类行政区界线完全重合不存在缝隙。
为便于对待处理的几类数据进行分析:
1) 县区域数据:采用的是上级核发的县级行政区范围, 作为最高级别行政界限, 约束乡镇、村、所有权和各类图斑、基本农田图斑等, 不能调整;
2) 乡镇区域数据:受县级行政界限约束, 可由乡级行政界线融合生成。当乡镇界线与所有权界线基本吻合时, 以所有权界线为主约束乡镇界线, 若偏差较大, 以乡镇界线为主, 约束所有权界线;
3) 行政村区域数据:可由地类图斑数据融合生成。村界作为最低级别行政界限, 可逐级融合生成各类行政界线, 由所有权和乡镇两类数据约束;
4) 国有和集体所有权属数据:受县界约束, 县界范围内, 不作调整, 亦可由地类图斑数据融合生成;
5) 地类图斑数据:作为最基本的上图单位, 可以逐级生成各类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
数据处理后的各类数据必须满足以下关系:
1) 地类图斑是最基础的单元, 地类图斑全区域覆盖;
2) 一个完整的县区域由多个完整的乡镇区域构成;
3) 一个完整的乡镇区域由多个完整的行政村区域构成;
4) 一个完整的行政村区域由多个完整的所有权宗地构成;
5) 一个所有权宗地由多个完整的地类图斑构成。
各层数据逐级约束, 上级数据可由下级数据融合生成, 达到数据的一致性。
2. 数据处理流程及要求
2.1 各类行政界线的调整原则
县界采用国土厅提供界线, 不能调整, 其作为最高行政界线, 约束各类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及地类图斑数据。
村界作为最低级行政界线, 可融合生成各类行政界线, 因此可参考村界调整图斑界线, 之后由地类图斑融合生成各类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
权属界线以集体所有权发证界线为基准, 当所有权界线为村界的分割线又与村界界线不符, 以所有权界线为准调整村级界线。村内包含的国有权属单位 (或未进行权属确认) 部分, 将权属界线调整到相邻的权属村中。
完成村界及权属界线调整后, 以此为参考调整地类图斑边界。
2.2 界线的判定调整
如前所述, 可采用两种方案, 一种是先调整行政界线, 之后强制所有图斑与行政界线吻合。这种方法需要将图斑数据与各类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做各类空间分析及运算。其优点在于可采用类似控制网模式, 逐级控制强制套合, 计算机协助处理可行性高。但此方法处理算法复杂, 容易出现计算失误, 数据处理时容易出现奇异图形, 在软件稳定性和人员素质方面要求很高。如图1所示:
一种是调整行政界线之后直接调整地类图斑, 再由地类图斑逐级生成各类行政界线信息。前者工作总体工作量小, 但强制图斑吻合技术难度大, 综合考虑因素多;后者直接调整各类边界处的图斑, 调整工作量稍大, 但技术难度低。综合来说, 后者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少, 难度和工作量适中, 是最为可行的办法。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先打开村级行政界线, 检查边界处的图斑, 若基本吻合, 不作调整;若偏差较大, 参考影像等数据, 按照影像走势, 调整图斑。因乡镇界没有强制约束, 所有的乡镇界线可由村级界线融合生成;当村界与县界重合时, 以县界为主, 调整图斑保证与县界吻合。完成后, 打开所权属界线, 当权属界线与图斑边界基本吻合, 不作调整;当两者偏差较大, 参考影像等数据, 按照影像走势, 调整图斑。以此即可获得各级行政权属界线及所有权界线, 流程如图2所示:
经过处理的数据, 将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1) 一个完整的县区域由多个完整的乡镇区域构成, 乡镇区域合并可得到县界行政界限;
(2) 一个完整的乡镇区域由多个完整的行政村区域构成, 行政村区域合并可得到乡镇界限;
(3) 一个完整的行政村区域由多个完整的所有权宗地构成, 所有权宗合并可得到行政村界限;
(4) 一个所有权宗地由多个完整的地类图斑构成。
3. 实例分析
以某市二次调查数据为例, 地类图斑数据的采集不以各级行政界线为准, 因此其采集的地类图斑数据在各级行政界线边界上不可能完全吻合, 必须采取各类措施处理。若采用强制符合的方法, 极易出现细碎图斑等怪异图形, 造成数据的后期处理更加复杂。对于对拓扑、面积、数据关系等具有严格要求的二次调查局建库要求而言, 这些怪异复杂图像在后期处理, 数据分析等造成不可预知的错误。如下图标注出, 融合后出现一“小尾巴“, 如图3所示:
再加上采用的GIS平台分析功能对复杂图形及海量数据处理支持欠佳, 因此本文提及的方案是最为可行的处理方法。通过它, 可以很好处理数据处理中各类数据关系, 扬长避短, 圆满完成各类界线套合。
4. 结论
本文采用的二次调查数据处理方法涉及到土地利用、权属分布、行政界线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将所遇到问题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解, 综合考虑人员、设备及软件等各类因素, 才能在保证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将各方面数据处理环节衔接得当, 在大幅度的节约人力物力同时, 又能保证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建库要求, 国土资源部, 2009.02
[2]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Supermap Deskpro2008帮助文件,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08.04
[3]Bentely Systems.Microstaion V8帮助文件, Bentely Systems, 2004.01
土地权属界线 篇2
1 无人机航飞影像获取
无人机属低空飞行器,飞行高度有限,抗风能力差,应在计划工期中选择适合的气象条件,使用无人机搭载航摄仪拍摄项目区的航飞影像。
1.1 无人机航摄设计
1.1.1 地面基站布设
无人机地面基站主要实现控制无人机飞行轨迹、航空摄影地面监测等。基站点位应选择在地物特征明显且易于保存的点上,同时避开大面积或光滑地表面等强反射面及大型建筑物等强反射源。
基站设置时应检查邻近200m内是否有电台、雷达站、微波中继站等电磁波强辐射源,在30m内无高压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
航摄前基站之间应进行2次联测,每次联测时间不少于12h,数据采样率为15s;最小卫星数不少于5颗,卫星截止的高度角为2°。
基站数据处理选用摄区附近GPS连续运行参考站作为基础控制,星历采用精密星历,通过精密数据处理得到地面基站的精确坐标。
1.1.2 检校场布设
每个检校场需布设6个平高控制点和2个检查点,可选择影像上能明确辨认的地物进行刺点,采用GPS-RTK测量上述点位的平面和高程。检校场控制点需进行等外或以上水准联测,检校场控制点测量时应在现场填写点之记,并在点之记上绘制地标点鸟瞰图。
航摄时每个架次都必须行经检校场,每个摄区使用离其最近的检校场,航摄参数与航摄分区参数一致,同时地面GPS基站同步观测。
1.1.3 航线方案设计
按GB/T(6962-2005)、GB/T(15661-2008)、GB/T(19294-2003)的相关要求执行,利用摄区已有的地形图、遥感影像等信息,认真分析摄区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各航摄分区进行航线敷设。
航线敷设一般按照东西方向,对个别航线增大其重叠率。
1.1.4 质量要求
对航摄成果要及时检查,对于不满足成果要求的区域进行补摄与重摄。
1)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在像片航向和旁向重叠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最大不超过25°;
2)当相邻像片完全无重叠或重叠处完全被云雾遮挡应重摄,如果设定的重叠带恰好全部落水时,则不予重摄;
3)由于海平面或海滩造成大面积反光,无法进行立体模型连接时,应重摄或补摄;
4)GPS数据失锁问题造成整条航线不能测图,应重摄或补摄。
1.2 外业像控点采集任务
采用GPS-RTK进行像片控制点的联测,提供三维坐标。控制测量基础数据采用精度不低于四等平面和四等水准高程精度,每一次新设基准站时均应检核一个平面点坐标和水准点高程,检核点平面精度为一级导线精度。
1)在影像上选取影像清晰、易于判别、交通便利的明显特征点,并读取概略经纬度。
2)点位应尽量选择在高程变化不大的地面上,选择在接近正交的线状地物交点和拐点上,以及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点或固定点状地物上。
3)当内业预选点位难以测量时,在确保纠正精度的前提下,允许根据实地情况在预选点附近调整点位。
4)平高点尽量刺在矮墙、低房、平地上,高程点、检查点刺在空旷的平地上,便于观测并提高高程精度。所有的点位应避开高大的楼群、高压电线、发射塔、高大树木等对GPS信号接收有影响的障碍物。点的位置还要有利于交通、人和仪器设备的方便。
5)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1/5,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础控制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
1.3 航空影像采集
无人机航空摄影是土地确权项目的第一道工序,其获取的影像质量对后期数据处理将产生直接影响,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缺陷补救措施至关重要。对超高大建筑应事先调查测算,在设计阶段对航线采取加密等处理,以确保达到逼真正射效果的等质量要求。在高层建筑密集区域,进一步增加航线密度,减少航摄角,确保该区域高层建筑最大倾角在垂直飞行方向不大于6°,在飞行方向不大于3°的准真正射效果。
2 DEM与DOM的制作
2.1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是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动态定位技术,精确地获取曝光时刻摄站点的空间坐标,将GPS获取的摄站点坐标作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非摄影测量观测值,与摄影测量观测值进行联合平差,实现空中三角测量。包括检校场航片扫描、检校场空三解算、DGPS数据处理、偏心角系统误差改正以及每张像片外方位的元素解算。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流程如图1所示。
2.1.1 加密区的建立
设置摄区的各项参数,按照航飞的实际情况设置各项参数,主要参数包括航摄仪焦距、像主点坐标、航高、像幅大小等;建立航摄区各条航线,并设置各航摄区的分行方向等;对于DGPS辅助空三需要将DGPS数据导入。
2.1.2 自动相对定向及模型连接
一般软件支持在标准点位上自动匹配相对定向点,然后进行模型连接,以建立整个加密区的关系。自动匹配时一般采用三点位或五点位。
2.2 DEM制作
DEM是按比例尺要求的格网进行采样。DEM存储由起始格网点起,按照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顺序排列。
2.2.1 范围定义
为缩短匹配时间,降低DEM重复编辑的工作量,在进行匹配及工作前,应先定义工作区范围,工作区范围定义以保证相邻模型有重叠、又不会使影像出现漏洞为原则。
排除非自动匹配区域,即排除影像不适于经匹配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区域,如湖泊等大面积水体、常年冰雪覆盖区域和影像中被云层覆盖的区域。
将不适于经匹配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区域定义为空白区域,在所获取高程数据源出现局部中断的情况下使用。
2.2.2 特征点线量测
对于静止水面,精确量测水位高程,采集水岸线图像,整个水域范围按此高程构建平三角,使该水体范围内的DEM高程值一致。双线河内的DEM高程自上而下平缓过渡,准确量测保证高程值低于两侧地形高程;较大的江河湖泊地段,将摄影时期水文资料直接参与平差,或在全区平差计算后,在立体环境下加减配赋改正,其改正数不大于1/2加密点高程中误差。
2.2.3 DEM的生成及检查编辑
该步骤主要是把自动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物方编辑)或自动匹配结果(像方编辑)叠加于立体像对上,由作业员在立体观测条件下目视检查,重点检查有无粗差点,并对粗差点进行编辑。编辑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如下方法:
只有少量DEM格网点高程需要编辑时,可采用单点编辑法对格网点高程进行重新量测,精确切准地面;当某个区域高程需要编辑时,可将区域划分成若干个高程面,选择不同的高程面,进行平滑或拟合处理;对于平顶建筑物、机场、道路等高程一致的高程面,可精确选择区域边界,进行置平或赋值处理;位于空白区域的格网应赋予高程值-9 999,并对空白区的处理做详细记录。
2.2.4 DEM拼接
采用专业软件对分区的DEM进行拼接。相邻DEM应有重叠区域,且接边后不出现裂隙现象;DEM重叠区域的高程值应保持一致;制作DEM的完整元数据,并将数据的地理基础、精度、格网尺寸等信息做详细记录。
2.2.5 DEM标准分幅裁切
DEM制作完成后按成图比例尺要求进行数据分幅和编号,格网间隔按对应比例尺设置。分幅裁切采用专业软件批量处理。
2.3 DOM制作
航空DOM的制作主要采用空三方法进行区域网平差,通过立体像对获取DEM数据,采用单片微分纠正方法获取正射影像,通过对影像的镶嵌和分幅形成最终成果的正射影像。
2.3.1 影像纠正
当航片纠正有外方位元素和DEM的情况时,可采用单片微分纠正算法进行纠正。
由于采用了多相机合成技术及数码航摄技术,在航摄区较平坦的情况下,航片纠正可以采用隔片纠正方法。由于相邻航片的重叠度为60%以上,隔片影像的重叠度为10%,因此,在地形变化不大的区域可以采用隔片纠正,以减轻影像拼接的工作量。
2.3.2 影像调色
由于航片数量较多,每个测区都会有成百上千张影像,因此,采用人工调色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能保证多人调色效果的一致性,即使是同一个人调色,其在不同时间、不同疲劳程度上的调色效果也不能保证完全一致,因此,一般采用软件进行调色。
2.3.3 DOM镶嵌成图
镶嵌前进行重叠检查,镶嵌时应尽可能保留分辨率高、时相新、云雾量少、质量好的影像,镶嵌处无地物错位、模糊、重影和晕边现象。平原应选择在线状地物或地类明显的边界处,山区应选择在山脊线处。
叠加相邻纠正单元,采用“拉窗帘”方式逐屏目视检查相邻纠正单元间重叠区域的精度,若同名地物出现“抖动”或“错位”现象,则量测该处同名点误差,两者相对精度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镶嵌方法是首先进行接边检查与纠正,在满足重叠限差的基础上,为避免线状地物的接边出现重影等因素,采用相关软件在接边处选取同名点,进行接边纠正。接边纠正采用相邻影像在重叠过渡区内各纠正一半的原则进行纠正。同时检查重叠区色彩,重叠区为同时相,重叠区颜色要一致,不同时相,不要求一致,但亮度及对比度应大致相当,如图2所示。
接边纠正完成后,按照镶嵌线方法镶嵌,镶嵌线选择在平原地区,沿线状地物或地类边界等明显分界线,山脊线勾绘。
2.3.4 DOM标准分幅裁切
根据要求按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标准图幅满幅裁切,对于涉及国界及海域的图幅,其数据在有效覆盖我国境内区域或陆地区域条件下可出幅外延覆盖范围。
利用DOM标准分幅裁切软件即可自动进行标准分幅裁切。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界线采集
3.1 内业采集
界线的内业采集是以调查底图上标绘的地块边界为依据,在计算机上以正射影像为背景进行精确的地块多边形采集,并输入地块属性信息,如图3所示。
3.2 采集要求
要做到要素无错漏、不变形、不移位,采集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时,应以测标中心切准其定位点或定位线。应特别注意道路两边设施无丢漏,且测量精确,如图4所示。
3.3 采集步骤
地块边界采集应以遥感或航飞影像的上判读地块边界为准,以影像底图上的地块标绘为参考依据,进行准确的矢量化工作。
3.4 内业采集质量标准
在地块采集时应适当放大窗口,准确进行地块采集。地块之间的公共边界区要进行边线或内点的捕捉、绘制,地块边线绘制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平直、整齐,保持图面美观、整洁。所有的地块应采集为独立多边形,多边形之间不应有重叠、重复、交叉等。
如在调查底图上标记有地块信息,则在地块绘制时应对这些信息进行参考并结合影像进行地块多边形绘制。村内线村际之间的地块多边形应注意接边,避免多边形压盖等问题的出现。
4 结束语
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和加工是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环节。采用无人机获取航摄影像是经济、适用、可行方法之一。受无人机和摄影相机的自身条件限制,影像质量不同于专业航摄飞机和专业航摄仪所获取的影像,在影像处理方面应格外注意。本文提出的作业方法经过多个项目区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可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德仁,李明.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5):505-511.
[2]刘军,许志华,刘小阳,等.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拓扑分析的三维重建[J].测绘工程,2014,23(8):32-35.
[3]邵金强,罗菲,张磊.无人机航测技术及其在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4(1):405-406.
[4]刘彬,陈向宁,郭连鹏.无人机海量遥感影像快速自动拼接算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48(2):263-268.
[5]乔国娟.如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J].吉林农业,2015(5):76-76.
[6]孙磊,郭海涛,李传广,等.大区域无人机影像数据的快速几何处理[J].测绘工程,2016,25(3):35-40.
汉唐西北农牧分界线变迁原因研究 篇3
从史海念等学者对我国汉代农牧区的划分来看, 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出现的中原单一农业经济圈和草原单一牧业经济圈是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而形成的。而汉朝的农牧分界线基本上与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域边缘重合。汉代的农牧区域, 在龙门, 碣石一线往北差不多到阴山赵长城一代, 大体与汉匈的分界线重合, 即朝那、扶施、句注、飞狐口一线, 基本沿我国干旱区与湿润区的界线东西延伸, 成为农业社区和牧业社区的具体分界线。而与碣石龙门一线的引伸线相同的是隋唐时期龙门至陇山的农牧分界线。至于太行山东至竭石的农牧分界线, 隋唐时期已略向北移至燕山山脉之上。王毓瑚则将全国分成两大部分, 以东以南是我国农耕区, 该线以西以北是以牧为主的地区, 还有在该线路两侧的农牧交错带。乜小红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出唐五代敦煌地区畜牧业分布的四个主要区域。
以上可以看到汉唐西北畜牧业经济区域的巨大变化, 唐代的农牧分界线较之汉代已经由碣石龙门一线向西向北逐渐推移。
2 汉唐农牧分界变迁原因分析
有关汉唐西北农牧业分界线变迁的原因, 学界大体存在这样几种说法:
文化扩张影响说, 中原王朝先进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 粗放型的游牧文化被精耕细作的农业文化同化, 农业区域不断向前扩张, 畜牧区随之向西向北退缩。关于汉朝时期的文化在西北地区的扩张, 主要表现在汉匈两民族的融合上。
谭前学在《秦汉时期的汉匈文化交流与融合》指出, “匈奴本以游牧为生, 几乎没有农业经济。但随着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不断北移, 匈奴地区也逐渐出现了农业生产。”吴明月从汉文化对匈奴地区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建筑业等方面阐释了匈奴汉化的进程, 得出“由于汉人的参与和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 使得匈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全面发展起来。至东汉以后, 相当一部分匈奴人入居中原, 与汉民族完全融合。”刘秀兰、秦荣认为, “汉初, 牛耕逐渐盛行起来。同时, 铁制农具的使用也比较广泛, 特别是汉文帝时期, 冶铁业为国家垄断, 铁器的推广更加迅速, 不但中原地区普遍使用铁器, 而且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技术的革新都促进了国家农业的发展。”另外, 高人雄、高红梅等人在关于匈奴被汉化以及匈奴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方面都持有类似观点。
关于唐朝时期的文化在西北地区的扩张, 则主要表现在唐与突厥、吐谷浑、回纥、吐蕃等文化的融合。魏明孔以茶叶为例说明当时吐蕃被同化这一文化现象。朱宏斌和郭向平认为, 由于农区的强势进逼, 游牧部落被迫退出以前的活动区域向西向北迁徙, 尤其在中原政权强盛之时, 通过一系列经略之策, 在占领区整个移植农区社会系统。中国古代农牧分界线的迁移过程, 就具体地反映了游牧文明退守的这一历史趋势。
总之, 文化扩张影响说认为,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 中原王朝将先进的农耕文化带到了游牧民族地区, 使得农耕文化进一步向北方扩张。文化因素是农牧分界线向西向北变迁的主要原因。
而生态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影响说则认为, 由于长期战乱和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武力冲突, 极大地破坏了草场植被, 同时自然灾害的发生、气候的变化, 特别是温暖寒冷交替期的出现使得草场退化、荒漠景观开始呈现, 牧区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在这些自然和人力的共同作用下, 降低了畜牧区域承载能力, 大大改变了畜牧区域原有的布局。
竺可桢先生在其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认为历史上冷暖交替期的出现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环境, “在战国时期, 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到了秦朝和前汉气候继续温和, 司马迁时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时推向北方。”史念海曾分析指出, “西汉一代在鄂尔多斯高原所设的县多达20多个, 有一处今天已经在沙漠之中, 有7处已经接近沙漠, 土壤大面积沙化的情形各有其具体的原因, 但是至少农林牧分布地区的演变也是一个促进的因素。”侯仁之、俞伟超、李宝田经过对朔方郡垦区遗址的实地考察后指出:“随着社会秩序的破坏, 汉族人口终于全部退却, 广大地区之内, 田野荒芜, 这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为这时地表已无任何作物的覆盖, 从而大大助长了强烈的风蚀终于使大面积表土破坏, 覆沙飞扬, 逐渐导致了这一地区沙漠的形成”。侯仁之则强调, “现在这一带地方, 已经完全是一片荒漠景象。绝大部分地区都已为流动的以及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所覆盖。”王尚义也认为, 过度的开垦, 甚至也可以导致自然灾害的逐渐增加, 最终造成生态的破坏。王铮通过大量材料, 科学论证历史上气候变化影响人口迁移, 特别是唐代, 受季风影响沙漠化严重, 导致了北方农耕区范围缩小且往南迁移, 对应的农牧分界线则往北迁移。
而从汉朝开始, 国家一直推行重农政策, 农本思想一直是封建国家主导经济思想。汉唐的国防战略注重向西北发展。因此汉武帝开始便对西北地区实行屯田制度, 两汉至唐期间, 中原王朝多次迁徙农业人口到西北地区进行农垦活动。高人雄认为, “早在秦汉以前, 各民族在河西走廊游牧, 畜牧业已有相当规模。河西地区的农耕业发展晚于畜牧业, 从汉武帝开发河西以后, 内地大量移民源源来到河西, 同时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促进了农耕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程民生在说明关西经济蓬勃兴旺时认为, 国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事业对秦汉时关中等地的生产力有较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汉武帝末年, 颁力农诏令, 在关中等地推广代田法, 官方提供新型农具, 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汉唐朝廷还重视建设漕运, 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工具和先进方法的推广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农业发展的步伐, 农业区域也逐渐向西向北扩张。同时国家政治当中的和亲行为也影响了游牧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生态环境, 进而促成游牧民族地区原有生产方式和农牧结构的改变。崔明德在论隋唐时期和亲对经济方面的影响时指出, “将隋唐和亲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 和亲促进了官方贸易的迅速发展;第二, 和亲为少数民族的畜牧业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必要条件;第三, 和亲带动了私营经济的活跃与发展;第四, 和亲丰富、活跃和拓宽了陆上丝绸之路及草原丝绸之路, 并开辟了自中原绕道至吐谷浑或自中原经吐谷浑、吐蕃到印度半岛各港然后由海路西运的新的丝绸之路。”同样, 张秀荣在《从唐与吐蕃的联姻看汉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及影响》中, 以文成公主和亲为例, 表明“吐蕃皇族虽然最早是建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雅隆部落, 但是, 吐蕃境内‘土风寒苦, 物产贫薄’, 大部分地区适宜于畜牧业的生产, ……甚至是重牧轻农。自文成公主到吐蕃, 居住在山南地区之后, 这里的人逐渐利用大量的牲畜的粪肥施于庄稼, 对土地不仅进行平整, 还锄草松土, 分畦培墒, 使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国家政治行为影响为代表的研究, 将汉唐时期, 农本思想、屯田制度、农技推广以及战争和亲等国家政治行为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牧分界线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 这些行为使得农作物品种增多, 地区间融合, 农业区域进而向西向北扩张。
在汉唐时期, 中原王朝就注意到交通对于统一和稳定整个国家的巨大意义, 所以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张骞“凿空”、开发河西四郡之举等, 商品经济与交通发展影响说则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认为农牧分界线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便利所带来的城市化。汉武帝之后的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开发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 特别是到了隋唐, 整个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盛, 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区域, 由此所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这一过程又使西北游牧的畜牧区开始向定居的城市发展。
另外, 商品经济贸易的广泛交流使得西北游牧区域的消费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着巨大改变。过去在少数民族人民看来是奢侈品的丝绸或茶叶之类也开始普及为日常生活用品。魏明孔在《西北民族贸易研究》绪论中指出, “唐代饮茶之风已经十分盛行, 中原农耕地区茶叶生产的发展与饮茶之风的盛行, 对周边少数民族也产生了影响。饮茶风俗逐渐传入草原畜牧业地区。少数民族对茶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刺激了全国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发展。”
3 总结
汉代的农牧区域主要以龙门, 碣石一线逐渐发展到到阴山赵长城一代, 其最北界大体与汉匈的分界线重合, 即朝那、扶施、句注、飞狐口一线。基本沿着我国干早区与湿润区的界线东西延伸, 与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域边缘重合, 成为农业社区和牧业社区的具体分界线。而隋唐时期龙门至陇山的农牧分界线, 向北则抵达燕山, 向西可到陇山。
汉唐农牧分界线往西向北的逐渐推进变迁, 其实质是农牧两种产业、两种制度乃至两种文明的对接、碰撞以及互动发展的历史进程。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诸如气候冷暖周期性变化, 生态环境变迁, 自然灾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既有自然力本身的原因, 同时也因国家开发政策, 民族文化融合, 拓疆战争, 商品经济和交通的发展等这些社会主观因素共同加剧。
农牧区域的变迁, 在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形成与演进中, 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弄清畜牧区的地理分布及其农牧区域历史变迁是研究畜牧业经济的基础环节, 不但可以填补中国经济史上关于区域畜牧经济研究的空白领域, 而且对当前西北经济的发展决策分析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白音查干:《最初人为农牧线的确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年第1期.
[2]史念海:《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年第2期.
[3]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畜牧业域研究》[J].《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2期.
[4]吴明月:《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年第4期.
浅述制图中国界线的编制 篇4
关键词:地图,国界线,编制
1 地图的特征
地图是国家版图的主要表现形式, 涉及国家版图完整和政治主张, 体现着一个国家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 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重政治性问题的地图一般指地图中错绘国界线、漏绘我国重要岛屿、中国版图不完整、台湾表示与大陆不一致, 西藏和新疆表示为独立国家等。地图又具有严格的法定性, 地图编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主要有:《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辽宁省地图管理规定》、《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及《补充规定》、《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地图审核管理规定》、《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等。
2 国界境界线的表示
国界线的上述性质, 决定了国界线画法的难度。在地图的线划要素中, 无论从精度和编绘技术来讲, 它都是比较典型的要素之一。在地图上表示境界线时一般须遵守下列方法:
2.1 以河流中心线为界 (或以河流主航道为界) 的:2.1.1界线符号能在河中绘出时 (如双线河) , 应不间断地 (连续) 绘出。2.1.2界线符号不能在河中绘出时 (如单线河) , 则应在河流两边交替 (跳绘) 绘出。2.1.3加绘色带能使境界位置表示得既精确又明显, 一般高一级境界加绘色带;界线上套用色带时, 色带必须准确连续套在界线外侧;色带遇湖泊或者其他符号时不应当间断表示, 色带宽窄要一致。
2.2 以共有河为界的, 国界符号在河流两侧交错绘出, 岛屿用文字标明归属。
2.3 以河流一侧为界的, 在相应的一侧不间断绘出。
2.4 在陆地上与线状物体不相重合的境界, 应以连续不断的符号全部绘出。
3 国界线编制要求
自2002年1月1日起, 凡编制出版各类公开地图, 我国国界线一律按照1:100万《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绘制 (外条函[2001]1404号) ;大于1:100万地图的国界线, 按条约、议定书及其附图绘制;其它可以参考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地图, 国家测绘局网站登载的样图, 或辽宁省测绘局1982年编制的《中国-朝鲜边界图》。中国历史疆界, 现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
3.1 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编制要求
南海诸岛:中国地图必须表示南海诸岛, 包括:东沙群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 采用与我国陆地国界线相同的符号表示, 共9段 (见图1) 。
3.2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是中国领土。
大于或等于1:1亿比例尺地图必须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见图2) 。
3.3 中朝国界 (辽宁省鸭绿江段) 的编制原则。
辽宁省东部隔鸭绿江与朝鲜相邻, 中朝国界辽宁省鸭绿江段全长306公里。在地图上表示中朝境界线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 千万要做到国界线的位置表示得既精确又明显。
3.3.1 中朝边界1962年签订条约 (中朝边界谈判不得公开) 。
国界画法以1975年《中朝边界第一次联检议定书附图》 (比例尺为1:2.5万) 为准。3.3.2中国朝鲜以鸭绿江为界, 鸭绿江为中朝共有河流。3.3.3国界符号均沿界河两侧跳绘, 鸭绿江口水面宽阔, 江口两岸配置国界符号, 色带沿朝鲜一侧岸线套。比例尺小于1:1000万的地图, 江口两岸国界符号方可省略;最后一段国界符号配置在丹东以北。3.3.4鸭绿江标注在中国境内。中国地名注记不应压朝鲜的岛屿或陆地。朝鲜地名注记也不应压中国的岛屿或陆地。3.3.5不明归属的沙洲作水域设色, 公开地图上一般不表示。
3.3.6 江中岛屿、沙洲需注明归属 (括注“中”或“朝”) ;
按政区设色的地图, 括注可省略。3.3.7薪岛与绸缎岛实际已相连, 图上仍绘出水道, 并保留薪岛名称。
结束语
由于国界线的严肃性和特殊性, 在制图过程中国界线的质量需要经过设计、编绘、审校验收等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地图编辑设计人员要提供正确的地图版本, 对国界线重要的特征点的画法、要加以说明;编绘人员在编绘之前, 应充分分析基本资料和有关国界线的文件和技术规定, 了解和掌握各段国界线的基本走向和特征;标绘国界要填重、细心, 绘完以后要一一核对, 确保国界线的清晰准确。
参考文献
[1]胡安宇.国界线画法常见错误述略[J].地图, 1988, 2.
[2]王宇航, 王静.基于MapInfo的专题地图制作[J].内江科技, 2009/2.
【土地权属界线】推荐阅读:
土地测绘与土地开发10-12
土地确权和土地权属争议调处讲义10-22
加强土地执法 转变土地监察方式07-28
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关问题浅谈07-22
土地权属10-24
土地权属管理08-15
关于办理土地利用及土地使用证的申请07-02
土地权属界址点09-12
土地权属调查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