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思想

2024-10-12

绿色思想(精选12篇)

绿色思想 篇1

一、儒家的基本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的目标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 物质文明是第一位的, 没有发达的物质文明, 就不会有发达的精神文明, 两者的关系是先物质再精神。但是, 物质文明发达了并不必然会自动地到达精神文明, 还要借助教育的手段, 换成孔子的话讲就是“富而教”。儒家管理思想的出发点是承认人追求财富欲望的合理性。孔子的原话是怎么讲的?“富与贵, 人之所欲也……贫与贱, 人之所恶也”。意思是说, 人这一辈子, 忙来忙去, 不过是为了两个字“富与贵”, 不过是为了避免两个字“贫与贱”。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追求富贵, 但追求富贵的层次不一样。孔子说:“小人喻之利, 君子喻之义。”把这句话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说, 知识分子、中高层干部更追求精神生活、更追求长远利益;普通员工则更追求眼前利益、更追求物质生活。

儒家管理思想原则是承认贫富差别的合理性, 但贫富差别有度。他说:“贫而无怨难”、“好勇疾贫, 乱也”。意思是说, 人贫穷了而又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用现在的话说, 尽管贫富差别有其合理性, 但差别太大了也不好, 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的“基尼系数”范围内。第一, 节用。孔子主张治理要“节用而爱人”, 又一再宣扬, “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俭则固”, 意思是说, 太俭约, 即显得固陋、小气, 有损体面, 不利于去实施对组织的领导。这都说明, 他是把“俭”或“节用”看做管理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第二:轻徭。假若说, 薄赋指的是少占用人们的劳动成果, 轻徭指的则是别占用人们过多的劳动时间, 让人们有更多的劳动时间、更多的生产资料, 可以维持扩大再生产。第三,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则足以使人”。意思是说, 顺应人们对财富的追求, 进行制度、政策的创新。

儒家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惠而不费”“功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即让人们得到了实惠而组织又没有什么花费, 这就是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即以尽可能少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并首重教育手段,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而“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呢!主张通过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新的道德观、价值观, 做到民众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结合。除教育手段之外, 孔子也重视别的管理手段, 如政、法的作用, “政宽则民慢, 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 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主张各种管理手段要配套使用。

二、绿色管理的新颖理念

绿色管理指环保导向的企业管理, 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可概括为研究 (Research) 、消减 (Reduce) 、再开发 (Reuse) 、循环 (Recycle) 、保护 (Rescue) 的“5R”原则。绿色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降低污染、节约资源, 推出能被新型消费者接受的绿色产品和服务, 以树立绿色价值观为灵魂, 以使用绿色技术为核心, 以开展绿色营销为关键, 以获取绿色认证为标准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全过程管理。

绿色管理的新颖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发展观, 实质上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管理理论随着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三、北京百年奥运“绿色”的含义

国际奥委会政策导向为申办国在申办、组织、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 以及在受奥运会应直接影响的举办奥运会之后的一段时间里, 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绿色、环境绿色、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等几大方面。2008北京百年奥运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1) 绿色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技术和手段, 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自觉选择绿色消费, 积极参与各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 大幅度提高首都环境质量, 建设宜居城市。 (2) 科技奥运:紧密结合国内外科技最新进展, 集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 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使北京奥运会成为展示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3) 人文奥运: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 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 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运动员为中心, 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四、2008北京绿色奥运中绿色管理的基本策略分析

1. 绿色奥运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管理“绿色”化。

绿色奥运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并且制定出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促使人们开始检讨和反思传统的发展观, 寻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这便是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 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企业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管理, 把生产经营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百年奥运举办联系起来, 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 绿色奥运与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建立绿色管理机制。

奥林匹克宪章上有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 这使他成为奥运会主办的基本条件之一。把握奥运契机、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申办和承办奥运各国研究的主题。环境:它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场馆与交通:场馆和交通的建设应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经济化, 同时考虑到奥运会后的再利用, 避免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负面作用。经费:举办奥运会的经费不能没有依据, 盲目加大投资, 会使奥运会造成负面影响。比赛项目:奥运会项目的增多与奥运会规模扩大会使奥运会的政治性增强、观赏性减弱, 有悖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不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运动营养品:运动营养补剂是有效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的方法之一, 但不能超出国际奥委会药品管理委员会所规定违禁药物和违禁方法的界限, 这就是运动营养品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人员组成都应严格控制, 以更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奥运会会给举办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与的人很多,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如何协调人、财、物, 都是奥运会组织者需要科学规划的。因此, 绿色管理机制的健全是必须的。

3. 绿色奥运中意识绿色培养与绿色消费引导需要绿色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促使人们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 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重要的转变, “绿色消费”逐步形成, 人们开始关心消费中的环境代价, 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健康的绿色商品。首先, 奥运会参与者的意识绿色:奥运会的组织者、裁判员、运动员、随队人员等, 都应具有良好的绿色意识。组织者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奥运会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造上;裁判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比赛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的把握上;运动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他对公平竞争的理解和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上;随队人员的意识绿色体现在它对本国奥运选手在奥运会上的发挥和对奥运会举办国的支持和鼓励上。其次, 奥运会举办地城市居民的意识绿色: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离奥运会最近的人是影响奥运会举行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这种意识的绿色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上, 体现在他们对奥运的理解上, 体现在他们的文明程度上, 体现在他们对国际化认可度上, 体现在他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上。再者, 对奥运会理解的意识绿色: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存在的前提不同, 古代奥运会是以宗教信仰为前提的, 是宗教信仰才有了神圣休战, 才有了古代奥运会几千年的存在;现代奥运会的发起是推崇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 让人们在公平竞争的比赛中获得教育。因此, 对奥运理解的意识绿色最主要的就是排除宗教信仰的对具有科学精神的教育功能健康信仰, 这就要求排除兴奋剂的影响, 排除贿选丑闻的影响, 排除经济对奥运会这片净土侵略的影响等。

4. 绿色奥运中绿色管理必须系统化、法律化。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 新的全球性、区域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不断出台, 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绿色管理系统化、标准化是国际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绿色奥运中我国企业要建设绿色企业, 必须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 分析影响环境的因素, 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 树立企业的绿色理念, 在产品设计生产、原料采购、营销行为等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立标准规范的绿色管理机制。

摘要:从儒家管理思想与绿色管理新理念两方面阐述了北京百年奥运的“绿色”价值。以国际奥委会的政策导向, 分析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绿色管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在2008北京绿色奥运中的含义, 提出绿色管理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儒家思想,绿色奥运,绿色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敬松, 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 2002 (8) :45-47.

[2]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87-98.

[3]王戌楼, 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探析[J].中国市场, 2007 (6) :26-27.

[4]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8-19.

绿色思想 篇2

在进行化学知识的讲解中,应重视绿色化学思想的传播,使学生对于现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有所了解。

通过对环境中的具体污染问题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生活当中存在的化学污染问题,增强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

2.绿色化学思想的具体实施,能提升教师对于绿色化学教学的深层理解

现代的实际教育中,教师在教学当中由于教学知识要求的提升,无形中忽视了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绿色化学思想的出现,能使得教师进行自省,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能更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具体实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绿色化学思想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实施,提升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的理解水平。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思想 篇3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思想的意义

绿色思想是化学教学的新理念,它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保护环境,做好废弃物处理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落实绿色思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绿色思想的规范引导,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自觉地处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提高行动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2.做好废弃物处理工作

化学实验会产生废弃物,如果没有认真处理,就会污染环境。通过落实绿色思想,合理设计化学实验,做好废弃物处理工作,就能有效防止化学教学和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环境。

3.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通过绿色思想的引导,能提高学生行动的自觉性,逐渐把保护环境的思想落实到日常行动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思想的方法

为了落实绿色思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把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思想,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温室效应、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与学生共同分析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介绍其带来的危害,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后提出预防方案,从而有效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认识树立绿色思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行动的自觉性。

2.让绿色思想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行动自觉性,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并把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并以自身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树立绿色思想观念。如在教学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时,笔者把氯气与过氧化氢进行对比,先介绍了过氧化氢的性质,以及它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然后指出氯气与过氧化氢的不同,如果把它制成漂白剂,会污染环境,最后告诉学生,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过氧化氢会替代氯气,成为制作漂白剂的原料。这样既能避免漂白剂污染环境,还能增强漂白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将它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3.把绿色思想融入高中实验教学中

在高中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微型实验,采用小号的实验装置和化学仪器,节约化学药剂的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在氯气性质的实验中,笔者用少量的漂白液和稀硫酸,在小号的培养器皿中制成氯气,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按步骤进行,使用标准化的剂量以及绿色、无毒、无害的气体,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废弃物。如在白磷自燃实验中,笔者选用Mg2Si进行水解,产生的SiH4会自燃,有效避免了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在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废弃物,采取中和、分解、深埋、回收等措施,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把绿色思想落到实处。

4.重视课外实践及专题学习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价值、废电池回收的价值,调查洗涤剂品种及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调查家庭使用的燃料性质、价格、性能。通过这些调查活动,学生能更好地选择日常生活用品,有效处理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绿色化学知识讲座,发挥引导作用,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让学生调查周围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把绿色化学思想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三、结束语

绿色思想是高中化学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行动自觉性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活动,采取有效对策,落实绿色化学思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需要“绿色教学” 篇4

一、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绿色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绿色教学”理念

什么是“绿色教学”呢?很简单,那些流淌着生命活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智力因素,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就是“绿色教学”。要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绿色教学”,则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天性,明确学生一生发展中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只有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未来的需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课教学才会真正有生机和活力,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绿色教学”的基础

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尊重学生天性的需要,也是构建思想政治课“绿色教学”的基础。

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学会尊重学生的天性。思想政治课教师所带的班级多,接触的学生多,因而与学生个体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就更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为其提供个性展示的平台。

三、实施课堂教学“四化”,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绿色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四化”,即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方式活动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这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绿色教学”的关键。

1. 教学情境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难以得到师生的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其理论性很强,师生觉得它高高在上,难教难学,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的问题,缺乏与现实生活中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缺少“绿色”生机。这迫切要求教师要通过引入生活事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任务中去学习思想政治课,从而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空间,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再是孤立的讲授和死记硬背,而是学生反复亲身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绿色”养料的滋润下,主动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教学情境生活化,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生活实际间的距离,这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 教学方式活动化。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充分为学生考虑,不要让学生成为听众,应让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以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辩论;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漫画比赛或其他形式的活动。这种寓教于活动的做法,易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参与活动,从而开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崭新局面。

3. 教学手段现代化。

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绿色教学”要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手段要不断创新。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可增加教学的魅力,而充分运用网上教育资源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则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 教学评价多元化。

绿色思想 篇5

——以红旗村小学为个案的办学策略的研究

红旗村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提出

“绿色”是从一种颜色的代名词过渡到代表“自然”、“环保”、“健康”、“生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绿色”象征着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益的事和物,“绿色”象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象征着人类的和谐发展……。绿色作为一种“自然”、“环保”、“健康”、“生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形象概念是得到全世界所有人认可的。2003年11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从此关于“绿色教育”的讨论正式兴起,“绿色理念”引入教育领域成为现实。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代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通过教育使我们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我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联系。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WCED,1987),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绿色”理念从一个纯粹的环保名词扩展为处理各种发展关系的社会伦理概念,成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自1998年以来,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的高度重视与直接指导下,北京教科院科研人员组织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在全国率先起步实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EPD)。以EPD教育项目为载体,全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并主动开展对青少年和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关爱生命与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2001年“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新理念。他认为,什么是“绿”?绿者,自然也。第一,“顺”人、事、物本身之自然,“扬”此自然的积极方面,不为违背自然之事;第二,“和”人、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共同发展,不为不“和”之事。显然,对人的教育不“绿”,对人脑的开发不“绿”,那人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的关系又怎么能“绿”?认为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五百万年进化赋予人类的灵性,培养既有人性,又有灵性的学生。提出了不同于环境教育的“绿色教育”新概念,指出“绿色教育”是一种减少心灵污染的“环保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教育”;也是一种开启思维、培养兴趣的“可持续教育”。

(二)选题意义

1、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的“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的提 1

出,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对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挑战的应答。

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环境教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而是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融合,重新定向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那么,作为基础教育,如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呢?“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从小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更要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懂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相处才能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服务。

2、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的“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的提出,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和实践的具体、集中和个性化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培养目标中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思想,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在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与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

3、“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的提出,是学校办学历史的全面反映,是对学校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概括和提炼,也是学校文化积淀的彰显。

学校的环境教育从80年代开始,最初是从绿化起步,经过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绿色教育几个阶段,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可以说,学校近二十年的办学历史,就是一部在环境教育上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历史。在学校的发展定位上,学校另辟蹊径,成为全市第一批绿色学校、湖北省绿色学校;进入“十五”期间,学校与时俱进,进一步探索如何深化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提升到绿色教育的高度,提出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深化、挖掘、拓展绿色教育的内涵,并尝试探索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的学校办学策略。

二、关键词界定

1、绿色教育的界定

“绿色教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2001年“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提出的新理念。他提出了不同于环境教育的“绿色教育”新概念,指出“绿色教育”是一种减少心灵污染的“环保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教育”;也是一种开启思维、培养兴趣的“可持续教育”。其本质是人同他人、同社会、同自然的和谐关系。我校的“绿色教育”思想认为以和谐的管理、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学、和谐的环境生成的学校和谐教育系统。

2、“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的界定

“绿色种子” 意指要引导学生从小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此办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初步懂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和谐相处。使学生在人生的第一阶梯中成为有朝气、有上进心、身心和谐的人。为学生奠定有一定的知识、有良好习惯、身心和谐的初步人生基础。

通过学校绿色教育思想的引领,使学校在干群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自然、平等的环境,实现我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3、绿色管理的界定

绿色管理是在“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的人文管理模式。管理必须有利于生命个体的和谐、生存与发展,因此,我校从这一思想出发,制定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实施管理工作,用“规范+学习+激励”的管理方式构建学习型团队,实现三个提升:提升干部、教师的理论素质;提升干部、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干部、教师的科研素质。通过激励的机制建立,构建和谐的干群、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完整的生态系统。

4、绿色德育的界定

绿色德育表现在对生命的珍重,珍重生命个体和谐的发展,为生命个体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我校绿色德育的构建,以“三爱”教育——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模式。

5、绿色课堂的界定

绿色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角色由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珍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学生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学习。小学阶段的自主学习低中年级应是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教给他们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高年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6、绿色校园文化环境的界定

绿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环保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为:绿化、美化、个性化、教育化。

三、研究目标

把“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策略,形成绿色教育思想下的管理策略、行为,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内容

(一)绿色管理:即把学校全部管理工作及其对象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组织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管理工作,我校提出“规范+学习+激励”的管理模式,构建和谐、充满活力的管理。

1、“规范+学习+激励”管理理念内涵及策略的研究;

2、“规范+学习+激励”的管理模式的评价标准及途径的研究。

(二)绿色德育:将学校德育工作及其对象视作完整的的生态系统,立足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品质(意识)的生成,我们力图构建以“三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

1、绿色德育以“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为主题的德育内涵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2、绿色学生的评价标准及途径的研究。

(三)绿色课堂: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过程来构建和谐的课堂。

1、绿色课堂的内涵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2、绿色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途径的研究。

(四)绿色校园环境:是指营造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绿化、美化、教育化、个性化”功能的学校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1、“绿化、美化、教育化、个性化”的绿色校园环境内涵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2、建设“绿化、美化、教育化、个性化”的绿色校园环境的实现标准。

五、研究对象

以我校现有的在岗教师和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六、研究方法设计

该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文献法、教育经验总结、教育调查、个案研究、教育实验等方法辅之。

七、研究过程设计

2007.1-2007.6准备阶段

成立学校课题研究组,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和试验计划;

2007.9-2009.12实施阶段

(1)研究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环境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阶段性成果。

(2)帮助教师从绿色德育、绿色教学两方面进行研究;帮助教师在研究中积累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

2010.1-2010.6总结提炼阶段

(1)形成论文集、案例集、反思集、叙事集、课例集等成果;

(2)形成学校研究报告。

八、研究的保障措施

我校有一支科研基础扎实、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

以科研求发展,走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做研究型教师,已经成为我校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童珊枝为组长的课题研究小组,童珊枝是硚口区学科带头人,曾经担任《小学生礼仪教育》、《环境教育促进小学生行规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小学语文以读为本》等重要课题负责人并顺利结题,效果良好。撰写的论文《小学生礼仪现状分析》前期调查报告曾在《成才》杂志上发表,撰写的论文《基于绿色思想下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一文获硚口区管理学会一等奖,《反思学校文化现状,努力铸造先进的学校文化》获武汉市管理学会优秀论文奖。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勤于邀请相关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勇于创新,思路新颖,具有较高的教科研研究水平。

我校的硚口区“十五”重点科研课题《环保教育促进学生行规养成教育》现已正式结题,参与研究的教师达到95.4%。广大教师科研热情高涨,研究报告被评为硚口区优秀结题报告,教师获得硚口区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2005年我校被评为硚口区科研先进学校。现正在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语感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有效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工作。

科研中,我们邀请了等专家,从学术理论上指导我们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区教科室对课题研究实施规范进行全程管理;研究过程中专家、区教研员、教师共同实施研究、调查研讨,提炼成果,互促互动,协同作战,集体攻关。课题组成员高级教师7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优秀青年教师3人。课题组成员科研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负责。

我校“十五”科研课题已经结题,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科研方法和比较先进的科研手段。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查阅、处理各种信息,以优化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研究学习过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专门的老师对研究的每一过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将重要资料形成电子版,确保研究资料的完备齐全。为确保课题的的顺利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合理安排,奖罚分明,严格按照每一阶段的既定目标落实,即时间、人员、任务三落实。

为保证科研顺利进行,我校自筹经费三万余元用于课题研究,具体安排如下:

资料费4000元,调研费8000元,小型会议费6000元,差旅费2000元,印刷费3000元,管理费4000元,其他3000元。

九、预期研究成果

形成学校各类评价标准;论文集;案例集;反思集;叙事集;课例集;研究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

组长:童珊枝陈红

副组长:彭波

主要成员:冷菲滕莉

课题组成员分工:分工略

绿色思想 篇6

【关键词】新课标;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思想;高中化学教学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资源、能源问题日益突显,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的崭新理念——“绿色化学”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绿色化学概念,在以《课程标准》为编制依据的高中化学新教材以及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的化学高考中,绿色化学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相应体现。在化学教育中倡导绿色化学理念,把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化学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高中绿色化学的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中理论和实验并没有特别的深奥难懂,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基础的化学原理、物质性质和基本规律,让学生明白化学是干什么的,怎么利用化学和怎么避免伤害。高中绿色化学教育,是在基本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环保化和科学化的思想教育,加深学生对于科技和环境的双重理解,并在自身所学知识的支持下,设计和改正一些传统的污染性实验。也就是说,高中绿色化学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理论教育和实验教育。在明确了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内容之后,其教育的特点也就不言而喻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要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二是实验使用的材料要环保无害;三是实验进行时不会产生污染性的物质;四是化学实验的产物不仅要达到目的,还要对环境没有损害。

二、将绿色化学引进课堂教学

绿色化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已经成为生命、材料、能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引入,使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观念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绿色化学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根本原则和目标,将化学科学的真理性与人文需要的合理性融为一体的教育。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化学教育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促成一种新的统一的绿色教育观念体系,强调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责任感。绿色化学教育既植根于科学的客观规律,又植根于人类普遍信仰与认同的价值需要,并以此观念体系为指导,来认识化学科学,营造绿色氛围,规范人们行为,最终达到以化学教育为先导带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绿色化学教育是在化学教育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途径,并且通过以绿色化学的标准对现有的化学技术进行筛选,对不符合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探索。

1.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学生在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时,并没有形成一个正确并且稳定的化学思想,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形成。因此,将绿色化学引进课堂教学首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先进行自我更新,重新认识化学,使自身的观念发生改变;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比如引导他们对化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并相应地提出解决办法。

2.挖掘教材中的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主阵地,而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化学新教材含有丰富的绿色化学内容,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观,在教学中应该加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除了有明显“绿色化学”提法的内容外,还有许多内容包含绿色化学的思想和观念。

(1)将绿色化学引进实验。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化学学科发展的要求。在不同课程模块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也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操作性最强、效果最明显的途径。

(2)设计绿色实验,采用绿色材料。高中化学教学中有不少实验采用的原料或产物有一定毒性,可以考虑采取封闭的方式进行绿色化改进,或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无害无毒的实验材料。

(3)规范实验操作的步骤。此外,实验中剩余药品、实验产物等注意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不能随意丢弃;在有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参与的反应中,向学生强调尾气处理、防止污染大气的重要性,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环保习惯的良好契机。

3.教学绿色化

计算机多媒体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多媒体设备增强了教学效果,运用于化学中,也可以使教学绿色化。如有些实验危险或者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学校实验室达不到条件;有些实验污染严重,条件或者技术暂不能做改进;有些实验因试剂价格昂贵而无法进行,而这些都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模拟演示。

职高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思想 篇7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作为职高化学教育工作者, 有必要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使绿色化学的观点与新课标的教学融合在一起,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怎样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下面, 本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教学内容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利用学科优势, 介绍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

在教学中, 把本地区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自然地、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及实施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如:当地某旅游景点的雕塑, 没过几年那崭新而又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失去了光彩甚至面目全非, 除极少数人为破坏外, 酸雨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因此, 在学习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 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途径、成分及其危害, 启发学生想象并设计出减少酸雨形成的方案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也可引导学生在闲暇时间对家乡的某些污染区进行取样分析, 找出污染的根源以及治理的措施, 并形成详细的实验报告。最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总结, 如:SO2是大气污染物, 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 它在大气中滞留约一周左右后变为SO3, SO3易与湿空气形成硫酸酸雾, 湿度、气压变化时形成酸雨。酸雨对自然界和人类危害极大, 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酸雨, 每年因酸雨而造成农业、森林、建筑的损失数以亿计。学生对SO2的危害性认识清楚了, 必然使他们对SO2的结构、性质了解得更深入。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

现行的职高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时时体现绿色化学原则, 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情境, 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例如:在学习氮氧化物时, 我们先讲NO、NO2的毒性、性质、致毒原理、形成的危害, NO直接结合血红蛋白引起中毒, NO2则刺激呼吸道引起中毒, NO、NO2相互作用并形成光化学烟雾等。再根据NO、NO2的性质, 让学生思考如何除去实验室产生的NO、NO2。接着讲述大气中NO、NO2的主要来源, 如汽车尾气, 再次让学生思考能否用上述方法除去NO、NO2, 如果不行, 那么还有哪些原理可用。最后介绍除去汽车尾气中的NO、NO2的方法。

又如:在讲“硅和硅酸盐工业”时, 说一说传统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危害以及为何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等;在讲“氮的氧化物”时, 穿插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造成富氧化进而形成赤潮等的危害;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插入铝对人体的危害与应用、金属矿物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在讲“烃与烃的衍生物”中, 讲讲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农药与化学、毒品与化学、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等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应该合理应用化学, 用绿色化学观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 为人类能生存在一个绿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在化学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又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外, 还要着重引导对污染环境的化学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创新, 使其成为绿色化学实验。

1. 发展微型实验,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例如:学生在上实验课时可以大力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是着眼于环境安全和污染预防的需要。用尽可能少的药品, 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 具有节省试剂、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安全、节约经费、便于携带等优点, 还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 培养创新思维, 强化环保观念等积极作用。如青霉素药瓶可做试剂瓶、集气瓶;一次性输液器可做导气管、多用滴管;塑料吸引管可做取药管;装药片的塑料板可做点滴板等等。

2. 改进化学实验, 向无污染方向发展。

我们在做实验时可以对一些化学实验进行化学反应绿色化的设计。在一些有毒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中, 教材中仍沿用旧的实验操作方法。若将这类实验进行改进, 既可使操作更合理有效, 又能控制排污量或避免污染环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如:浓盐酸和浓氨水的反应, 可以改为在粗玻璃管内进行, 从两端各滴一滴药品, 然后封闭两端, 则可以清楚看到白色的烟雾;再如氯化铵加热分解, 使用封闭试管, 避免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排入大气, 并且可循环使用, 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多媒体课件也是很好的试验替代品。如: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试验, 会产生氯气, 同时学生对离子的移动缺乏理解, 如果用三维动画从微观角度解释微粒的运动, 并显示两极的变化, 效果比实验好, 同时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3.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化学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中, 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和体现绿色化学理念难得的机会。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不能随意把废液倒入下水道、把废气排入空气中, 要用相应的液体吸收有毒气体。实验完毕, 酸碱性废弃液要中和 (如废酸可用石灰水和碳酸钠等中和) 后, 倒入指定点统一处理, 对金属片 (铝、铁、锌、铜等) 、有机溶剂 (如苯、四氯化碳等) 进行回收, 对银氨溶液进行处理, 防止产生爆炸的雷酸银, 对于含锌、钡、锰、铜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 可加入碱、碳酸盐或硫化钠溶液, 使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碳酸盐或硫化物沉淀。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 还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绿色建筑”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 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LEEDTM,施工,欧莱雅

1 绿色建筑的概念介绍

“绿色建筑”不是特指环境绿化、花草景观。它倡导一种先进的理念:对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 对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也被称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 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 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 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和交流, 也给环境与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 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在环境总体污染中, 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筑理念与实践的变革刻不容缓。

2 绿色建筑在国际上的发展

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美籍意大利建筑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 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

近20年以来, 许多国家都在“绿色建筑”评价方法、标准领域展开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代表性的像:英国BREEAM、美国LEEDTM、多国GBC等等。这些重要的成果也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借鉴。

BREEAM体系是一种设置建筑环境基准的评估方法, 最初的版本是在1990年制定。经过近20年的发展, BREEAM体系不断被更新并将其应用范围拓展到工业、商业/零售开发、学校、医院以及住宅 (采用了生态家园版本) 多种律筑类型。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 (us GBc) 编写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 (Leadership 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TM) 问世于1995年。LEEDTM评级体系制订的目的是推广整体建筑一体设计流程, 用可以识别的全国性“认证”来改变市场走向, 促进绿色竞争和绿色供求。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西班牙、法国、印度等国对LEEDTM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结合在本国的建筑绿色相关标准中。

3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建设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 缺乏实践经验, 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绿色建筑”的实施相当紧迫。

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 2007年8月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明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含义、适用条件、申请原则、适用原则, 规定了绿色建筑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星级;审定的项目由建设部发布, 并颁发证书和标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由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

4“绿色建筑”思想在施工中的体现

4.1 可持续发展建筑场地

开发和建筑施工对当地的景观和自然生态造成严重破坏。雨水径流会影响水质量和水生生物。开发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地和露天开放场地。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 如选在城区减少城区蔓延和来回交通, 在废置用地恢复开发, 清洁原来受污染的地区, 或靠近公共交通点等, 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1) 建筑施工污染的防止。a.施工过程中防止雨水径流和/或风蚀流失泥土, 包括储存表土用于再利用;b.防止下水道或接受水沉积现象;防止空气受灰尘或微粒污染;2) 考虑采用的措施。暂时和永久播种、覆盖、土堤、沉积篱笆、沉积水封和沉积水坑等。

4.2 材料和资源

1) 可回收物品的储存和收集。a.设置方便的地点, 用于回收材料, 包括 (至少) 纸、硬纸板、玻璃、塑料和金属的分离、收集和储存。b.考虑采用的措施有:划定区域存放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 由专人负责监督。分类合理处置施工垃圾, 变费为宝。

2) 施工废弃物管理、再利用。a.从填埋处理中转移出施工、拆除和清理场地的碎片。将回收材料重新投入生产过程。将可再利用的材料投入合适的场地。b.考虑采用的措施有:设定填埋转移的目标, 采用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考虑回收场地清理碎片、硬纸板、金属、砖石、混凝土、塑料、干净的木料、玻璃、石膏墙板、地毯和保温层。在建筑场地规划一块特定区域用于回收和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回收工作。明确运输者和回收者负责处理这些材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避免多于混凝土的浪费, 将其用做预制道路排水沟路牙和盖板等。

3) 地方/地区物资。a.增加当地开采和制造的建筑材料的用量, 从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并减少由运输引起的环境影响。b.考虑采用的措施有:在满足使用质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采购本地产品。制定地方材料利用的项目目标, 确定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材料和材料供应者。在施工期间, 确保指定的当地材料被使用, 量化所使用的当地材料所占的总百分比。

4.3 室内环境质量

1) 施工室内空气境质量管理计划。a.防止由建造/改造工程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长期保证施工人员和住户的健康和居住舒适;b.考虑采用的措施有:施工期间实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计划, 保护通风、采暖和空调系统, 控制污染源, 阻断污染物通路。连续进行材料安装防止吸收性材料, 如保温层、地毯、吊顶板和石膏墙板被污染。

2) 低挥发性材料, 黏合剂和密封剂。a.减少有气味、有潜在刺激性和/或有害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的量, 保证安装人员和住户健康和居住舒适;b.考虑采用的措施有:在施工文件中规定使用低VOC材料。明确表明黏合剂和密封剂的VOC限制标准。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所列举的在施工中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的理念几点建议, 是对“欧莱雅上海研发中心项目”工程实践的总结。从实施效果上, 基本令人满意, 亦得到了评价单位的认可。

6 经验总结

1) 在施工阶段贯彻“绿色建筑”的思想, 需要工程各参与方共同努力。2) 施工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必须要与规划、设计的阶段紧密配合。“绿色建筑”思想将贯穿建筑整体生命周期, 是一个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TM.

绿色思想 篇9

一、绿色化学思想概述

(一) 绿色化学思想是什么

所谓绿色化学其实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起化学, 人们总会和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 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 有不少都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环境, 同时也可能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绿色化学则不一样。绿色化学要求在反应的过程中不可以释放这些物质, 而且在反应完成后剩余的每一种物质都必须可利用。

(二) 为什们要运用绿色化学思想进行教学

运用绿色化学思想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师范的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且帮助他们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此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保护环境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我国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帮助。因此,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懂得绿色化学的人才, 师范学校的重要职责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型的人才。随着传统化工产业的不断淘汰以及绿色产业的不断发展, 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会越来越大。我国的产业发展和升级以及社会的整体发展都离不开绿色化学的知识, 所以在师范化学教学中应用绿色化学思想进行教学既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真正地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人才,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积极的帮助, 所以说其是很有价值的。

二、当前师范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的运用情况

总体来说, 当前师范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的运用不容乐观。这主要是因为不少教师习惯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 不愿意再花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运用绿色化学教学思想。而且总体来说, 绿色化学教学思想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在最近几年, 其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也没有足够丰富的运用经验可供参考。现代教学任务比较重, 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再学习和运用一种新的、需要不断发展的思想。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当前我国师范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使用过绿色化学教学思想, 而且我们也缺乏对应的教材, 就算教师想要应用这一思想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 现行的教学模式已经固定并且有比较扎实的基础, 短时间内难以被取代。更重要的是, 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也才刚刚起步, 可以说一切都是空白的, 怎样才能谋求发展、什么样的发展才是正确的还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摸索和尝试。

三、如何科学地运用绿色化学教学思想

(一) 提高绿色化学思想地位

想要教师重视绿色化学思想并且积极尝试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思想, 学校首先应该提高绿色化学思想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绿色化学思想, 这样才能真正地让绿色化学教学思想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在师范化学教学中, 虽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突出, 教师也在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更加积极的思考空间, 但是事实上, 这并不会影响教师的发挥。这个时期,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师必须充当学生的引路人, 所以教师的想法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 教师教学思想有一点偏移就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出现巨大的偏差,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宣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必要的时候校长等领导应该亲自到场给教师介绍相关情况。另外, 在广播、学校网站等地方学校也可以着重宣传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 使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教材

当前, 师范化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材, 但是运用绿色化学思想进行教学需要有对应的教材, 这样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绿色化学和传统化学有着巨大的区别, 传统教材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绿色化学教学的需要。而且师范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也比较薄弱, 教材的不适当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因此,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教材至关重要,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举个例子来讲, 化学教学中反应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但是绿色化学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和传统化学教学内容有着比较大的不同。绿色化学使用的教材里面的反应式应该有意识地以绿色化学的标准作为教材的标准。在此基础上, 教材的其他方面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使得教材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如果为了一时的方便仍然使用传统的教材进行教学, 学生学到的内容甚至有不少是和绿色化学的宗旨相冲突的, 这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困惑。

(三) 将绿色化学思想运用到实验中

将绿色化学思想运用到实验中既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绿色化学的巨大价值,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相关思想,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是, 怎样将绿色化学思想引入到实验中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教师已经习惯了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实验, 甚至有些实验教师也没有办法真正地按照绿色化学的要求做出来, 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掌握实验内容, 勇于打破传统实验方式和实验思想对自身的束缚。

(四) 将绿色化学思想运用到学生的作业中

绿色化学思想的运用并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做绿色化学实验, 更应该帮助学生自己也养成符合绿色化学标准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应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 看看学生能否按照绿色化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 通过这个实验, 教师也能够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熟悉学生对这一思想的掌握情况。这对教师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 教师应该多布置实践性比较强的化学作业, 减少书面作业的比重, 着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绿色化学为主题组织一次知识竞赛, 或者可以以绿色化学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 以张贴海报、举办辩论赛等形式扩大绿色化学思想的影响力。

在师范化学教学过程中, 科学地运用绿色化学思想进行教学往往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希望广大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积极摸索如何运用绿色化学教学思想。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好现代化学教学工作,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绿色思想 篇10

关键词:环境污染成本,风险成本,油库选址,绿色物流

1 前言

物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气体排放、交通阻塞,以及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引发生态灾难,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成品油配送物流在为成品油的销售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因为产品自身的高污染性、易燃易爆,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到配送物流所引致的环境污染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同时,随着近几年成品油物流配送环节事故频发,以及政府和社会对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的关注,成品油配送物流的研究也应与绿色物流紧密结合,兼顾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降低物流活动所引致的社会外部成本。

2 基于绿色物流思想的成品油配送中心选址

在成品油配送过程中,合理的成品油配送中心选址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而通常的成品油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中,没有从社会外部性的角度将配送所引致的环境污染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纳入选址模型中,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选址。从绿色物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要实现最优的成品油配送中心选址,就应该将成品油配送物流所引致的环境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纳入选址模型,将企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目前,对成品油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主要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的选址方法,不外乎德尔菲分析法、优缺点比较法;定量的选址方法则有很多,常见的有重心选址法、线性规划选址法、图上作业选址法、模拟选址法、运输规划选址法、逐次逼近选址法等[1]。

结合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特点,基于绿色物流思想的成品油配送中心选址可依如下思路进行:首先,明确需要新建油库实施配送的加油站数量和分布情况,综合考虑诸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等指标,利用定性方法将所有可行的选址地坐标组成一个集合;其次,将此集合的各坐标依次代入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成本法计算公式,经过比较一定时间周期内的成本数据,得出最优的备选选址地。

3 选址模型的建立

3.1 成品油配送网络模型

本文讨论的成品油配送网络如图1所示。通过管道、火车、水运三种运输方式从炼油厂向油库(DC)完成成品油的一次配送,同时通过汽车运输自油库向n个加油站进行成品油的二次配送。

3.2 有关假设

为了对研究范围进行限定且利于建模,特做以下假定:

(1)炼油厂已定,它的供给能力能够充分满足油库和加油站需要;

(2)各加油站位置已定,需求量随时间变动,且可以准确预测;

(3)成品油配送物流中只配送同一种油品;

(4)成品油运输过程中引致的环境成本和运量、运输里程成线性关系;

(5)成品油运输过程中引致的安全风险成本和运量成线性关系;

(6)成品油存储过程中引致的安全风险成本、环境成本和存储量成线性关系[2]。

3.3 模型建立

基于以上假定,建立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以选取油库位置的最优解,从而实现运营成本和外部成本(环境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之和)之和最小的目标。通常情况下,运营成本和外部成本之间也有着近似的“效益背反”现象,即运营成本最小化会不可避免地带来物流活动外部成本的增加。因此,也要在最小化运营成本和最小化外部成本之间取得平衡,以使总成本最小化。

3.3.1 运营成本模型

成品油配送的运营成本包括:成品油一次运输成本F1;成品油油库库存成本Cs;成品油二次运输成本F2。因此,可得T个时间周期内的运营成本模型:

其中:(M,=1,2,3;分别代表管道运输,火车运输,水路运输,,L1M(m,n)表示第M种运输方式下的成品油一次配送(从炼油厂到油库)距离;L2N(m,n)表示成品油二次配送(从油库到加油站N)的距离;TM(t)表示第M种运输方式在时间周期t(每个时间周期可以为1天、1周、1月,t=1,2,…,T)内运输的成品油总量;It表示成品油油库在时间周期t存储的成品油总量;DtN表示加油站N(N=1,2,…,n;代表该油库配送的加油站数目)在时间周期t的成品油需求量;C1M(t)表示第M种运输方式在时间周期t的成品油一次配送单位运输成本(此处认为运输成本随时间变动);CI(t)表示成品油在时间周期t内的单位库存成本(随时间变动);C2N (t)表示时间周期t内成品油二次配送到加油站N的单位运输成本(随时间变动)。

同时,上述变量还需满足以下约束:

简单的,考虑到油库备选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以及实际情况,一般可以预先选定成品油一次配送的运输方式,则上式可简化为:

3.3.2 外部成本模型

成品油配送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成本主要包括:(1)成品油一次配送环境成本E1;(2)成品油一次配送安全风险成本R1;(3)成品油油库存储的环境成本EI;(4)成品油油库存储的安全风险成本RI;(5)成品油二次配送环境成本E2;(6)成品油二次配送安全风险成本R2。可以用函数表示为:

这里,为了便于对环境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进行定量,可近似认为: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与运量、运输距离的乘积成线性关系,并依运输方式而有所不同;油库库存的环境成本与库存量成线性关系;而安全风险成本则主要与运输量或者库存量成线性关系,与运输方式的选择关系不大。

其中:aM表示用第M种运输方式进行成品油一次配送运输时所引致的单位环境成本,rM表示用第M种运输方式进行成品油一次配送运输时所引致的单位风险成本。这里,为aM和rMM(=1,2,3)中,a1和r1即为管道运输的单位环境成本和单位风险成本。由于管道运输对环境影响近似可以忽略不计,且运营过程中一般不存在风险,所以可以认为a1和r1为0。a2和a3分别为火车和轮船的单位环境成本,我们可以根据在运输过程两种运输方式吨公里的污染物排放当量对单位环境成本进行近似计算。r2和r3则可通过危险品运输过程中所缴纳的单位保险费率近似取值。

b表示成品油在油库存储时所引致的单位环境成本,可通过成品油存储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当量近似计算。rI表示成品油油库存储时所引致的单位风险成本,可用油库正常运营时所缴纳的单位保险费率近似取值。

c表示成品油二次配送运输时所引致的单位环境成本。由于成品油二次配送多为汽车运输,通常可通过汽车运输吨公里的污染物排放当量进行近似计算。rg表示成品油二次配送运输时所引致的单位风险成本,可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所缴纳的单位保险费率近似取值。

上述变量需满足以下约束:

3.3.3 总成本模型

基于绿色物流思想,在成品油配送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运营成本,还要考虑到物流活动给社会所带来的外部成本。由于成品油配送过程中最小运营成本和最小外部成本之间也存在类似的效益背反规律,在进行油库选址时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在此引入一个决策系数α,则多目标函数可描述为:

α的取值依赖于企业实际情况、行业要求、政府法规政策综合博弈的结果。这样成品油选址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油库地理位置,使成品油配送过程中的TC最小化。

4 小结

在本文中,由于我们将定性选址方法和定量选址方法相结合,通过定性方法确定了可行选址地坐标集合。则我们可将各个坐标mΣ,nΣ分别代入成本模型。同时由于T个时间周期内的成品油配送量、库存量可准确预测,则通过计算可得到不同的运营成本数据和风险成本数据。在确定的α下,我们可选择使总成本最小的地址坐标作为油库建设地址。

利用上述模型选定的成品油配送中心,满足了绿色物流的要求,可有效降低成品油配送物流所产生的外部性成本。由于目前环境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仍只能近似计算而不能准确度量,在某种意义上,上述的选址模型也只能比较准确的选取最优选址地。而随着绿色物流定量化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的模型仍可以进一步完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波.成品油配送油库选址方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0):72.

绿色思想 篇11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学的内涵

高中化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也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其实更多体现的是素质教育。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开展,主要是在基本化学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和改良污染性比较强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和科学化的思想意识培养。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育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理论教育、实验教育。因而在明确高中绿色化学教学之后,很多特点将会展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思想要与绿色化学要求相一致;第二,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要求环保无害;第三,实验进行过程中尽量不产生污染性较强的物质;第四,化学实验的各类产物不但要达到制定的目的,并且要对环境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绿色化学引入课堂教学过程

(一)转变教学理念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系统和稳定的化学思维,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出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思想构成有很重要的影响。因而引入绿色化学就要让教师转变积极的教学观念,并且注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重视有关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和讲解,教师需要做好自我更新,认识化学,让自身的观念发生变化。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意识,比如,列举化学实验中的各种可能引发的事故,并分析事故解决相关的措施和方法。

(二)变革教材内容

教材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开展化学学习的工具,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绿色化学思维引入高中化学课堂中,并且以教材改革为主要的出发点,避免学生的抵触和怀疑,有助于学生科学巩固与绿色化学相关的知识内容。教材的变革不是删除原有的内容,主要是在保留高中化学大纲的前提下,增添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知识。比如,在学习能源这一内容时,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讲解有关传统能源的内容,像碳和煤气等相关资源,更要介绍一些无害的新型能源,比如乙醇和地热等,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能源发展史,这样更能树立绿色能源意识。

三、绿色化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让绿色化学融合教学内容

任何与生活实践不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学生都会感觉很排斥,绿色化学也不能排除在外。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形象事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效果。为了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动典型的案例。比如,通过给学生讲解污染事例,并将污染的原因与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污染带给学生的危害。教师可以在酸雨讲解过程中结合硫和氮以及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和知识,让学生根据掌握知识了解酸雨形成的具体原因和成分,教师带领学生制定预防酸雨的方案,并且讨论应对酸雨的具体措施。

在化学元素讲解过程中,不但要带领学生了解各类化学元素的性质以及作用,更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各类化学元素带给人的危害。比如,生活生产中经常运用的化肥和洗衣粉,但是这些洗涤用品也会产生“赤潮”。另外,化工可以给生活带来各类便利,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也会危害人类的生存发展。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反思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从环保、循环、原子经济等角度评价有关化工的生产和生活。

(二)绿色实验引入化学教学中

1.设计简易实验步骤

简易实验不是要删减化学教学目标,而是在满足实验目标的基础上,简化原有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材料,通过节省相关材料,减少实验时间,缩小实验装置规模。其主要的优势是进一步降低实验成本,节省实验经费,并且降低实验的危险系数。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减少或者更换一些实验材料,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有害物质的出现,一方面降低污染,另一方面确保实验者免除有害物质损害。简易化学实验要求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知识点,不但要加强绿色化学思想,并且能够在实验中验证化学猜想,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规范实验操作步骤

让实验操作步骤更有规范性,一方面,实验过程中需要反复推敲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的整个过程有较强的规范性以及可实施性;另一方面,需要严格地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化学试剂的取和拿要按照规定步骤进行,要称量化学试剂并对有害物质进行妥善的处理,严禁为了实验方便,私自减免一些实验步骤,或者更改实验试剂的用量,实验结束后,要小心地处理剩余实验试剂,切忌随便丢弃。如果操作流程不规范,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可控范围外的实验事故,给学生和教师的人身造成损害。

绿色思想 篇12

一、《开讲啦》第一季收视概况

《开讲啦》与近来火热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 等选秀节目动辄破4的收视率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第一季播出时平均收视到达了0.201,同时段央视16频道位列第4,在往日不被重视的午夜时段,可谓一道可口的“精神夜宵”。而其中明星嘉宾、周末时间都是收视率提升的关键。

(一)观众构成:抓住主流观众,形成家庭收视。通过对《开讲啦》收视率的构成进行分析,可看出25-54岁观众构成《开讲啦》的收视主体,这此观众比例达到了65.7%, 集中度也较高。男性观众比例较高,男女比例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此外,55岁以上的老年观众也有较高的集中度,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开讲啦》是一档受中、青、老年观众喜欢的节目,在实际收看的过程中形成了“家庭观看”的氛围。 节目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高,65% 以上的观众都是高中学历以上,说明节目的文化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二)各地收视较为均衡,彰显央视一套平台优势。《开讲啦》属于全国性节目,各地收视均衡,不存在明显地域差异,收视率超过平均值的城市有21个,接近半数,其中不仅包含一线大城市,二三线的城市中分布也很均匀。这当然得益于CCTV-1的平台优势,落地优势,但相对于其他一些央视的文化类节目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收视较高,《开讲啦》显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欢迎。

二、“23:30主持人时间”节目带开辟午夜收视蓝海,《开讲啦》第三季表现抢眼

自2013年3月起,CCTV-1于每天23:30推出了主持人时间节目带,让人耳目一新。一周七天七档节目在深夜档放送,从不同的视角,介入当下的社会和生活,气质清新, 表达新锐。虽然在题材、风格上各不相同,却都以独特的角度观察世界。在七档节目中,《开讲啦》保持了0.2以上的收视,并且在“五·一”假期的特别节目中创造了0.6以上的收视率,并且在社会上造成了广泛的话题关注,这说明这个节目完全可以利用抢眼的明星、扎实的内容得到收视率的跨越增长。

三、关注年轻人,传递正能量,为电视荧屏贡献“绿色收视率”

2011年10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民间俗称的 “限娱令”。意见下发后,争议、解读不绝于耳,各电视台也纷纷出台了自己的应对方案,但大多数地方电视台是打起了“真人秀”擦边球或者主攻电视剧,而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为抵制电视荧屏上庸俗、低俗、媚俗的“泛娱乐化”现象, 改善电视媒体的文化生态环境做出了更多更明显的努力。

(一)“绿色收视率”的含义。 “提倡‘绿色收视率’, 重视收视效果,但又不唯收视率,不片面追求收视率而降低节目质量,从而坚决抵制低俗之风。2”绿色收视率,旨在坚守品位,坚持思想性,从而确保主流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指标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节目质量评估指标、社会效益评估指标、经济效益评估指标、媒体发展指数。3在这个评估维度里,知名度不等于影响力,影响力的真正核心应该是思想力、情感力。

(二)关注青年受众,形式内容强调差异性。在“限娱令” 发布后,文化类节目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受众基本上以中老年观众为主,而且内容上、形式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历史揭密、读书讲坛,观众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多而不精的节目切割了电视受众的使用价值。《开讲啦》则另辟蹊径地把视点聚集在青年受众身上,2012年是首批90后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年,《开讲啦》把握这一契机,为青年搭建一个广阔、 自由、互动的思想交流平台,以“电视公开课”的新颖形式, 在年轻人中更多地传递正能量。

四、节目质量上乘,不失商品属性

对“绿色收视率”的认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便是依然要重视节目的商品属性,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好思想”也需要有人来“消费”,否则,也会造成节目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的浪费。想要达到收视和口碑的双赢,就需要质量上乘的制作,没有过时的节目类型,只有被观众厌倦的节目细节。《开讲啦》在(下接第228页)制作上强调了制作的精良,“公开课”看似简单,但其电视化呈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做到“谐趣其表,守正其中”是一个难题。

(一)“逼”着嘉宾说真话。电视观众已习惯明星在电视上作秀,虽然也有一些让明星讲“心路历程”的访谈节目, 但嘉宾在其中也很难完全放下明星的光环。而《开讲啦》的规则是不设演讲台、没有提词器、只有提纲没有稿,给明星营造了一定的压迫感。嘉宾到了舞台上,看到三百多观众像在阶梯教室里一样,在旁边和两侧,也有许多观众围绕着他, 在这种环境的包围之下,真诚是最好的办法。“说真话”也成为节目的基本立意之一。

(二)“会呼吸”的舞美设计。《开讲啦》利用LED大屏幕营造了一个类似图书馆和阶梯教室的环境,这样设计很符合节目“公开课”的形式,同时比实景更现代、更通透, 是一个“会呼吸”的演讲环境,是舞台化了的“象牙塔”。 现在国内的舞美设计普遍使用LED大屏幕来展现华丽绚烂的效果,而《开讲啦》没有过分强调这种技术,而是让技术为内容服务,各种视频包装、背景视频制作精美,色彩、风格上与节目内在诉求十分统一。

(三)视听风格展现校园气息。《开讲啦》在视听风格上不像娱乐节目那么花哨繁复,而是结合了图书馆的沉静气氛和青春向上的明快气息,如同将每一位观众都带入到了一个校园的环境中。舞台以黄褐色为主,较为深沉,但用光简洁明亮,既能突出演讲的仪式感,又能够拉近嘉宾和台下学生观众的距离。镜头运动流畅自然,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觉仿佛嘉宾是在眼前为自己而讲,形成面对面的交流感。另外, 不同的嘉宾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气氛,因而节目在保证节目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还会为每位嘉宾设定一些特殊的视听语言,例如“神探”李昌钰一期中便以冷调开场,营造神秘探案氛围;R&B小天王周杰伦一期中又配合他的音乐作品,从视觉听觉上全方位展现嘉宾。

片面追求收视率可能带来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让媒体失去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权威性和公信力。 《开讲啦》带着对创造“绿色收视率”的责任感和精心诚意的制作水准,为观众奉献了有意义、有思想、有回味的作品。

摘要:由CCTV-1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节目被誉为“中国思想好声音”。本文将从《开讲啦》的收视情况入手,分析节目的观众构成、地区收视、时段特点,并探讨其对电视“绿色收视率”的贡献。

上一篇: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论文下一篇:个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