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背景

2024-07-28

绿色背景(精选11篇)

绿色背景 篇1

我国在人口、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国情和长期以来实行的黑色发展模式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已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是以人本为核心、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和目标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无论是以人为本, 或是统筹兼顾, 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都要求处理好资源和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 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内涵的延伸, 是科学发展在资源和环保方面的体现和要求。

1 绿色发展需要绿色变革

绿色发展是支撑中国崛起的发展模式, 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被视为第三代发展战略的核心。所谓“绿色发展”,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 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体系, 保证社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社会体系, 不断创新, 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实用技术体系, 促进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资源环境体系。概括来说, 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 也是一种发展战略, 以绿色崛起为目标, 以科学发展为中心, 以绿色政府为主体和“发动机”, 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硬道理, 以绿色技术为支撑, 以绿色社会与文化为社会基础。

从以上绿色发展的内涵来看, 绿色发展的内容本身就意味着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实用技术体系、国际经济体系和资源环境体系的变革, 而这一系列变革的落实更需要深层次的更广泛的改革。因此, 绿色变革是绿色发展的基石, 绿色发展需要实施绿色管理与绿色变革。

实施绿色管理与绿色变革是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复杂的情况下, 实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政府管理理念和体制、政策、实践的重大创新, 是行政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 对加快构建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型体制机制、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和新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政府、企业、公众等落实绿色变革的三大主体中, 政府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 政府不仅应该引导和监管企业和公众的绿色变革, 更应该积极推进政府自身的绿色变革。

2 政府绿色变革的动力

实质上, 绿色发展既是政府绿色变革的主要动力, 也是政府绿色变革的目标所在, 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2.1 绿色意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大大加强, 人们意识到生活质量的好坏难以用传统的物质因素来衡量, 它还由许多因素决定——收入、人们的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社会稳定状况、环境质量以及自然美等, 最终形成了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绿色观念”和“绿色意识”。

2.2 绿色发展战略

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 担负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 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这迫使中国必须摆脱和抛弃黑色发展之路, 既不能沿袭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苏联式的重工业化模式, 也不能模仿和采用高消费、高消耗、高排放的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必须独辟蹊径, 寻求绿色发展之路。这种绿色发展战略既需要政府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做出发展战略的调整;也需要政府形态和职能的变革, 引导和监管政府自身、企业和公众的绿色行为。

2.3 政府自身变革的需要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是十七大的战略部署,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实施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必须把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目标。追求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是绿色经济发展和绿色政府构建的根本动力, 贯穿于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制度安排和一切经济活动过程的始终。

2.4 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需要

环境保护在全球的兴起, 使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生态政治运动已触及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人权等各领域, 成为各国政府治理变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 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推出绿色政府计划, 我国的绿色政府建设正是适应这种全球化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

3 政府绿色变革的模式

政府绿色变革, 以绿色发展为根本目标, 既涉及政府的辅助流程变革, 包括相关法律与政策的绿化、政府文化的绿化、组织结构的变革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绿化;也涉及政府的主要流程变革, 包括政府内部职能运作及管理的绿化、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和政府绿色职能的社会化。政府的辅助流程即绿色基础设施是政府绿色职能运作的平台, 政府的绿色职能运作及管理是绿色政府的主要流程, 如同波特的价值链一样, 共同为绿色发展创造价值。模式的设计采用业务流程变革和价值链原理, 反映了政府绿色变革的内容体系、流程变革思想和变革目标, 见图1。

3.1 政府的辅助流程变革

3.1.1 法律与政策的绿化

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政策、资源利用的长远规划以及其他法律政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是政府绿色职能运作的基本依据。但是当前的环保法律政策与资源利用规划多数停留在定性描述的原则性或指导性意见, 不够全面系统、深入细致, 尤其是不够量化、弹性大, 使得本来执法和监管力度不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政策更是难以操作和落实。因此需要健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监管三位一体的体制, 还要考虑其他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未来资源、环境产生的间接影响, 真正实现政府法律和政策的绿化。

3.1.2 政府文化的绿化

政府文化是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中价值观、行为观、工作效率与作风的综合体现, 政府行为受政府行政文化的支配和制约。政府文化绿化旨在通过塑造适应政府自身发展需要、为大部分政府官员认同的“绿色”价值观, 潜移默化地影响官员的价值取向, 规范政府官员行为, 使政府改进工作方式,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及公开化。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必将要求政府文化绿化, 从理念上指导政府行为绿色化。对政府绿色文化有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政府服务意识、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及民主意识。

3.1.3 组织结构的变革

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组织结构的精简与优化, 杜绝人力资源和办公资源的浪费, 直接减少行政成本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通过实施有效的能源利用战略, 减少不必要的车辆购买, 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污染;二是要从组织结构上确保环境与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利和职责。政府部门通过业务流程再造, 可提高电子政务的利用效率, 实现公文和政务程序的系统流转, 真正实现政务的电子化,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 有助于精简机构、减少浪费。2008年国务院实行的大部制改革, 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大部制, 即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 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这样减少机构数量, 最大限度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这次改革中, 将原来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 表面上看没发生多大变化, 但它使今后的环保执法更有权威 (马宝成, 2008) 。正如环保部首任部长周生贤在2008年3月召开的全国环保执法工作会上所说“今后我国要执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像钢铁一样硬地从严执法”。

3.1.4 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的绿化

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绿化是把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力度作为评估政府部门的职责、政策、职能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依据, 推进环保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的法制化, 从考核制度上激励和约束政府的绿色变革。

3.2 政府的主要流程变革

3.2.1 政府内部职能运作的绿化

要使政府职能运作实现绿化, 首先要切实调整发展战略, 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发展, 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其次是转变政府职能, 淡化经济增长指标或建立绿色GDP指标, 做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最后, 从政府自身“绿化”做起, 改善内部运营及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绿色投资与招商;政策体系与规划的绿色化;日常工作消费的绿色化;强化政府的环境业绩指标等。具体见图2。推行政府绿色变革, 是对原有职能和管理体系的一次大规模的优化, 使得政府机关的每个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提高办事效率, 使整个政府机关的运作效率提高。

3.2.2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审计

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内容见图2, 标准可以是ISO 14001或政府部门根据ISO 14001的要求编制的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以及适用于政府部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环境管理体系审计就是对设施、过程或现场的评估, 以确定它们是否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相符合, 包括内审和外审两种方式。内审由政府部门内部的审计小组执行, 外审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计师执行, 因此外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较好。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遵循PDCA循环, 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

3.2.3 政府绿色职能的社会化

绿色职能的社会化指政府通过加强对企业和公众这两大社会主体的绿色行为的引导和监管, 从而实现政府绿色职能的外部化, 奠定绿色职能的社会基础。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公众是社会运行的基础, 两者都是资源的最大消耗者, 也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源, 因此政府行使对企业和公众的绿色职能无论在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变得尤为关键。只有使企业及其他行为主体能够通过发展绿色经济获得更大利益, 绿色经济才能获得强大持久的根本动力。各种利益的基本结合点就是绿色经济技术模式, 比如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另一个重要结合点就是绿色激励机制, 包括绿色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制度, 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的发展。具体做法见图2。

4 结 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 政府的绿色变革涉及观念、战略、制度、体制、政策和职能运作等各个层面的调整和改革, 其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可想而知。绿色变革需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推进, 尤其要抓住有利的变革时机。

当前, 我国政府实现绿色变革面临着一系列的契机:2008年3月国务院实行了大部制改革, 精简、合并了一些中央部委, 突出了环保部门的地位, 地方政府也进行了与大部制衔接的试点工作;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国务院要求中央和省级部门削减5%的行政开支, 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为了兑现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的承诺, 北京、上海、香港等奥运承办和协办城市纷纷出台了多种措施加大环保力度, 如减少政府公务用车、提高排污降耗标准、体验停电、加大媒体对环保的宣传等。这些做法能否形成长效机制, 尤其是能否引发政府全面、深入的绿色变革, 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走向21世纪[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1:150-158.

[2]刘家明.绿色政府建设的模型构建[J].当代经济, 2009 (6) :30-32.

[3]苑琳, 崔树民.科学发展框架下的政府绿色管理——2006:进展、特点与走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4) :12-13.

[4]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286-306.

[5]余春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12) :92-95.

[6]刘家明.绿色崛起模式下的绿色政府宏观治理框架[J].嘉应学院学报, 2008 (5) :62-65.

[7]王习元, 陆根法, 袁增伟.我国绿色政府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05 (6) :28-34.

[8]张兵生.政府绿色管理:基本依据、构建路径和战略着眼点[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4) :10-11.

绿色背景 篇2

摘要:绿色海洋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它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体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立体框架。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21世纪人类社会将步入一个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但是海洋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绿色海洋经济的涵义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等进行分析,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提出了推动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及建议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 绿色发展 对策分析

1世纪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一个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当前约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与人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海洋经济是满足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的物质需求和基础,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海岸线资源过度粗放开发、深远海资源利用不足、近岸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海洋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等,如何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保护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它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

一、绿色海洋经济涵义及现实意义

(一)绿色海洋经济涵义。海洋经济是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服务业等,它是直接和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其空间的相关服务产业和经济集合体。

绿色海洋经济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体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立体框架,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在开发和利用中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不断推动绿色创新,旨在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海洋经济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向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是长期积累的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新形势和“一带一路”背景发展要求。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已经成为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和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它需要将该理念进一步渗透和融入到海洋领域各个层面,以竭力控制和降低能耗,削减入海污染物排放,维护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提供更环保、更清洁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绿色福利和发展空间,这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由“蓝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逐步提升。据《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59 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 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 0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 661亿元,其占比结构分别为5.4%、45.1%和49.5%(见下页图1),可以看出,海洋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与提升。

在“新常态”经济运行背景下,我国滨海旅游业产值位居海洋经济总量首位,其占海洋总产值的35.3%;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海洋总产值的22.1%,位居第二;位居第三位的是海洋渔业,其产值占比为17.1%;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油气业占海洋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4%和6.1%,比重位居第四和第五。可见,对于近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是目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我国近海资源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运行模式,随着近海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步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其粗放、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方式将使得海洋资源供给面临更大的压力与风险。

(二)存在问题。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据2015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70%的海滩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区、农业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作业区等,这些海洋垃圾多是以废弃塑料为主,尤其是在滨海旅游区更为严重,其难以降解和净化,将长期“诅咒”海洋世界,甚至长达数百年和千年以上。另据中国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海外进口的废弃塑料总量逐年递增,从2002年的246万吨已增至2014年的663万吨。目前,我国塑料垃圾回收体系很不完善,国内的废弃塑料回收能力每年仅为1 000万吨,回收率只有20%。

联合国环境署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垃圾约是800万吨,其对海龟、海鸟、鱼类等海洋动物构成致命威胁,已经成为海洋生态环境的致命杀手。可见,海洋垃圾不仅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还对航行安全、涉海生产等作业造成严重隐患,各地海洋正沦为陆源最大的垃圾场。

(三)成因分析。当前,海洋污染主要存在四个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绿色”环保意识,涉海经营企业把海洋当作无偿排污场所,缺乏投入治理成本和防治措施,无节制地在使用海洋资源和进行排污活动,最终形成了“外部不经济性”现象。二是绿色科技含量不高。目前,现代高科技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投入不足,仍停留在粗放式开发利用阶段,污染物的防治和治理问题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海洋绿色科技发展和社会贡献率低。三是绿色监管制度不健全。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未考虑到当前海洋环境容量,只要缴费仍可以继续排污,其对排污总量没有上限规定,征收的海洋资源税等未明确规定用于海洋生态补偿和环境治理。四是绿色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于海洋经济价值统计未扣除生态资源消耗和环境降级成本,不能科学、有效地反映海洋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利用状况,违背了社会生产的“谨慎性”原则要求。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

“一带一路”战略是总书记于2013年9月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它作为中国当前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与挑战。

当前,海上丝绸之路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基础,“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全面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它不仅可以巩固和拓展我国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而且还可以将我国海洋经济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能够扩大我国对外的影响力和国际合作能力。

21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如今谁的管理最科学、资源最节约、生产最环保、产品最绿色,谁就能率先赢得市场的竞争地位与主导发展权,海洋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势必导致海洋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深水、绿色、安全”必然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高起点,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全面带动我国沿边开放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此时,既面临着国家政策扶持,又要迎接竞争与挑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海洋经济发展对策,以提高我国海洋经济的社会贡献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我国绿色海洋经济发展对策

(一)制定绿色海域发展规划。根据我国不同海域的资源禀赋、生态容量、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原则和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各地海洋资源,推动绿色海域经济发展。一是打造北部绿色海域经济圈,该区域主要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海域组成,其海洋经济基础雄厚,是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可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二是培育东部绿色海域经济带,主要由江苏、上海、浙江等沿岸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域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可以培育发展成为绿色航运港口和现代物流基地;三是构建南部绿色海域经济链,该海域主要由福建、珠江口、北部湾、海南岛沿岸海域组成,海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区域,本着保护和开发南海资源以及维护我国海洋主权领土完整的原则及要求,不断推进绿色海域经济链建设。

(二)扶持绿色海洋产业成长。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结合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兴绿色海洋产业。一是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拓宽海洋绿色养殖空间,大力发展现代绿色海洋渔业;二是适应国际造船标准和规范要求,大力推动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的升级改造,发展节能环保和安全高效的绿色海洋船舶工业;三是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的海洋新药物及生物制品,推进海洋绿色制造业发展;四是促进海上风电永磁发电、海洋浮式风力发电、潮汐能和波浪发电系统等天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海洋绿色能源业发展;五是加大海洋高科技研发投入与转化,增强其对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推动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

(三)培育绿色海洋消费市场。培育绿色海洋市场需要推动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一种要求消费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消费理念及行为习俗,它能够引起社会消费方式和生产模式发生变革,对于调整和优化当前海洋经济结构等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全面开展绿色海洋产品认证,增强消费者对绿色海洋产品的认知度和信赖度;二是增加绿色海洋产品社会供给,帮助海洋生产者的绿色产品能够卖得出、售得好,不断激发其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性;三是给予绿色海洋产品适当价格补贴,以维持和推动绿色消费市场发展(详见图3)。

图3中d1代表社会初期对绿色海洋产品的消费需求,s1代表绿色海洋产品的社会供给。当消费者消费了绿色海洋产品后必然会引起该产品需求量增加,即需求曲线d1右移至d2处,此时绿色海洋产品价格上涨至p1,这时海洋生产者意识到有利可图便会增加该绿色产品社会供给,而当供给曲线s1右移至s2时,绿色海洋产品价格会由p1下降至p2,这时为了不使海洋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政府应通过相应补贴措施来弥补其利益损失,以维持绿色消费市场正常运行。

(四)加强海洋资源绿色监管。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根据有关理论分析,如果排污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排污者一般会选择治理污染;如果排污收费标准低于污染治理成本,排污者就会选择交纳排污费,而在现实中排污者往往是选择了交纳排污费,这说明目前排污收费还是比较低,且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等现象。如图4所示,在排污收费不断增大的压力下,污染物排放量总会有出现负增长的时点,若要依靠加大排污收费来控制污染(即t2点),此时已有更多的污染物被排放出来,所以在t1点之前就应考虑治理污染,而不是等到t2点再去治理,这样势必增加了污染治理成本。所以,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加强全程绿色监管,可适时开征海洋生态税,及早控制各种污染源。

(五)科学核算海洋绿色价值。科学核算海洋绿色价值就是要改变以往单靠会计利润等评价海洋经济价值的做法,逐步增加和完善生态环保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海洋价值的绿色gdp核算。这里所谓的海洋绿色gdp核算,就是指扣除生态资源消耗和环境降级成本后海洋经济所创造出的价值总量,其核算公式为:海洋绿色gdp=海洋gdp总量-(生态资源消耗费+环境降级成本)。实行海洋绿色gdp核算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海洋经济发展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体现了我国海洋经济真实价值增量与发展水平。

绿色背景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管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1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29-02

低碳生态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经济浪潮影响和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思想。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绿色经营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其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将在企业发展中全面推行,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

(一)响应时代发展的呼声

工业经济阶段,虽然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地增长,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和环保式经营发展迫在眉睫。而且企业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有责任、有义务率先承担起实现低碳生态式经营发展,全面推进实施绿色管理,严格监控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在各个环节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杜绝污染,将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在一起。

(二)实施绿色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目标、新使命,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客观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他的文明也无从谈起。生态文明追寻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开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模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变发展理念,实施绿色管理。

(三)实施绿色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要途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更加关注消费品的环境代价,对于无污染又有益健康的绿色产品的呼声越来越多。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市场经济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绿色品牌、绿色管理渐渐被提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渐渐淡出企业发展舞台,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现企业绿色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再者,伴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剧,要想实现国内与国外企业的共同发展,企业就应该经受住国际绿色壁垒标准的考验,实现与国外产业发展的同步,因此,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绿色经营标准。

二、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国际大形势的驱使下,国内企业实现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潮流,而面对当前我国企业绿色产品开发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等现象,引入绿色管理理念,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方面势在必行。

(一)树立绿色管理理念首先要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并带有企业的特色。因此在对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员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自己融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部分,树立起绿色消费、珍爱环境的意识,加大对“环保、生态、绿色”管理理念的宣传认识,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让员工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环保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内部的环保理念,改善企业落后的管理思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生产是以保护资源与能源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既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即生产与环保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所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尽可能采用消耗小污染少的原材料,生产出对环境污染少且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绿色产品。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和绿色产品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更多国内的消费者了解到,消费我国企业的绿色产品,不仅环保健康,也是为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同时也增强了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进行绿色技术开发与创新,是企业有效实施绿色管理的关键。其要求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创新过程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重视资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技技术、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企业应当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从而扭转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利位置,掌握自主核心科技,开发引导市场,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进行绿色会计核算,实施绿色审计监督

绿色会计核算将生态循环与传统会计循环为一体,其主要是评估企业运行经营活动的情况,分析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相关因素,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深层次管理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处理,提高绿色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绿色管理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对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状况进行对比审核,监督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以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积极参与绿色认证

绿色认证是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ISO14000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绿色认证。它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行为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核心思想是提高人们污染的预防意识,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环保指数,使产品的污染度能够降到最低程度。另外,ISO14000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只有通过这一认证后,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我国企业应积极的参与国际的绿色认证,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防治污染能力,保证产品绿色品质,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无论是从食品到生活用品,还是从交通运输到水电节能等等,各行各业都开始意识到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因此,要想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我国企业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绿色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绿色管理与发展,保持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02).

[2] 刘兆、刘同起.绿色管理展现管理新趋势[J].经济论坛,2002,(12).

[3] 刘琴、周柏林.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0,(04).

[4] 李鸣.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机制的定位与创新[J].生态经济,2008,(06).

[5] 李纪月、徐德力.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绿色营销管理[J].经管视线,2010,(05).

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 篇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 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的食品供应,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大量地向农田中输入, 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 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 导致食物污染, 最终损害人体健康。可见, 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农业 (也叫做“石油农业”) , 会对环境、资源以及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并且这种危害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1962年, 美国的雷切尔·卡逊女士以密歇根州东兰辛市为消灭伤害榆树的甲虫所采取的措施为例, 披露了杀虫剂DDT危害其他生物的种种情况。该市大量用DDT喷洒树木, 树叶在秋天落在地上, 蚯蚓吃了树叶, 大地回春后知更鸟吃了蚯蚓, 一周后全市的知更鸟几乎全部死亡。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写道:“全世界广泛遭受治虫药物的污染, 化学药品已经侵入万物赖以生存的水中, 渗入土壤, 并且在植物上布上一层有害的薄膜……已经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 还有可怕的后遗祸患, 可能几年内无法查出, 甚至可能对遗传有影响, 几个世代都无法察觉。”卡逊女士的论断无疑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20世纪70年代初, 由美国扩展到欧洲和日本的旨在限制化学物质过量投入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食品安全性的“有机农业”思潮影响了许多国家。一些国家开始采取经济措施和法律手段, 鼓励支持本国无污染食品的开发和生产。自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后, 许多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以减缓石油农业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严重压力。欧洲、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快了生态农业的研究。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我国决定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并且将它们命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背景 篇5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发展;绿色接到;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被人们提出,并逐渐体现出其实用效果的一种城市设计理念。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将生态循环系统融入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中的一种理念,旨在让城市更好地发展,构造更加完美的城市日常生活环境[1]。海绵城市理念比较关注水循环的利用,并且十分尊崇生态环境至上的思想,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等,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下文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海绵城市发展的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理念,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让城市有海绵的特性,让城市可以高效率收集雨水,并在必要的时候释放雨水,构建科学化的雨水收集、雨水使用体系[2]。还可以通过海绵城市的方式对城市建筑物、城市道路、城市绿化等进行相对系统地整合、治理,提升城市的水资源收集能力,并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来帮助城市实现自我调节。海绵城市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比较提倡利用环保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会通过分布式的建设系统来构建水资源利用系统,而且这种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也比较大[3]。虽然前期项目资金以及人力的支出比较多,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二、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植物造景

以及绿色街道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是提升城镇绿化程度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骨架,覆盖了城市大面积的路面,可以有效减少沙尘对城市的影响,净化城市有害气体,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下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秉承因地制宜原则

道路两边的植物,因为会受到汽车尾气、严寒、酷暑等多种外部不良条件的影响,所以其生存环境比较残酷。针对该情况,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必须要保证植物的基本生存要求与当地街道的实际情况相吻合,选择适应性比较强而且比较容易管理的植物[4]。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道路绿化带经常使用各种大色块手法,比较追求整体上的视觉效果。但是因为来往的车辆比较多,行道树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问题,人工浇灌不能保证可以浇灌到所有的行道树,所以必须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喷灌设备或者是雨水收集系统等,提升行道树的生存质量。主要从雨水收集的角度去分析相关问题,因为目前国内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道路的标高必须要超过绿地[5],通过这种方式让雨水流入到道路两边的陆地当中,从上至下的实现雨水渗透。与此同时,还要将自行车道上的雨水引入到树池当中,事先在树池中构建过滤系统或者是雨水处理系统,让流经的雨水都可以储存到树池内部,从侧面增加了周围地区的需水量,便于行道树渗透浇灌,还可以有效延长其浇灌时间。

1.绿色街道景观立面设计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道路附近位置硬质地表所汇集的雨水可以真正地流入到绿化植池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绿化种植池竖向标高,通过竖向标高的形式来处理种植池和路面铺装之间的关系。在设计绿化种植池时,要保证绿化种植池的高度比周围位置道路以及周围位置的硬质地表低,具体的下沉深度可以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水温情况以及土壤渗透率等加以分析,明确雨水、洪涝灾害等控制目标,通常可以将其控制在50mm-100mm的范围内,最大也不能使其超过200mm。路缘石要和周围道路的高度持平,方便雨水流入到其中。如果路缘石的高度超出了周围道路以及硬质地表,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设置一些缺口,缺口的高度通常均在50mm左右。通过设置缺口的方式,让雨水更快地流入种植池当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入口的位置铺设一些鹅卵石,避免因为雨水冲刷等问题,给项目使用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将溢流口设置到种植池当中,而且雨水口的高程要明显高出种植池,但是还要控制其低于地面。如果降雨量比较大[6],还可以将绿化种植池当中超出额定标准的雨水排入到当地城市的雨水管道当中。城市在降雨时会自然产生雨水径流,这些雨水径流会不断地冲刷路面上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固体垃圾等,并将这些杂物冲到种植池当中,影响种植池的正常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雨水径流所产生的污染物,不论是悬浮物还是重金属,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前期情况会比较严重。针对该情况,可以通过初期弃流的方式来控制径流所带来的污染。综合上述各种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绿化种植池雨水集中入口的位置来设置一些拦截污雨水的设备,以减少污雨水产生的不良影响。雨水是城市道路水资源主要补充来源,对提升地下水资源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生态雨水系统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道路土壤的夯实度太高,土壤强度过大,会导致雨水下渗速度变慢,影响到绿色街道对雨水的吸收速度。针对该情况,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土壤渗透速度以及整体渗透率。目前常见的处理办法包含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尽量选择沙质土或者是砂质壤土,利用这两种土来完成项目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下渗速率;其次,还要关注机械使用环节,对于已经压实的土壤,可以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处理,优化土壤夯实程度,提升土壤下渗率。针对部分渗透性不够理想的土质,在建设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炉渣或者是一些膨胀的页岩,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2.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是所有城市道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不同雨水管理的景观设施内部,会有不同的雨水量处理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雨水量不同,降雨情况难以估计,丰水期和少水期的差别也比较大。同时植物设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雨水管理景观设施坡度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植物水生的习惯以及特点来进行植物设计。在植物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情况,判定选择水生植物、还是中生植物。在选择植物时,尽量选择本土植物,从根本上杜绝外来植物入侵;同时还要选择一些抗逆性比较强、吸附性比较强的植物。满足上述条件的植物不仅种植简单,后期养护所需要耗费的财力与人力也比较少,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满足上述各种条件之后,再考虑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质感以及植物的花期等综合性因素,择优选取。

3.景观设计

绿色街道设计,不仅要对城市道路雨水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尽量地满足各种城市道路景观美化效果。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发现,绿色街道虽然可以满足自然水循环过程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纯天然的方式来提升景观效果。如果通过调查发现,某位置街道改造项目可以使用一些开花的植物,比如选用水仙等,要合理地搭配颜色,结合雨水塘等对其进行综合性设计,提升植物的观赏性以及植物的实用性[7]。雨水花园是一种完全通过人工进行挖掘的花园,有时也可以借助自然形成的绿地来吸收街道、建筑雨水。将这部分雨水引入到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当中,利用其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来实现综合性效果,并通过该方式来净化雨水,让雨水可以慢速度地渗入到土壤当中,起到涵养地下水的效果,为雨水利用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雨水花园的设计初期,还需要注意充分了解当地气候状况,选择渗透性合适的土壤类型以及容易生长的低养护植物。雨水花园的建设尺度通常较小,并设置于生活性街道、住宅的旁边。在实际选址时,需要注意与建筑之间的最近距离应当在 3m以上,这样能够防止水渗漏入建筑基础,或者地下室,从而造成倒灌、霉变问题。另外,雨水花园还应当远离大树,设置于光照充足的区域,保证在暴雨季节能够快速排干雨水。

三、结语

从上文提出的各种情况来看,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节水、节省空间,保证水资源和城市空间均衡发展。对其进行系统性地整合处理,利用园林工程等自然界的力量,留住降水,对降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这部分降水的可用性。园林工程不论是建设措施还是建设模式,都必须要满足当前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案进行设计。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上文中所提出的因素,不论是景观设计、植物设计还是道路设计,都必须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上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要点,之后分别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应当如何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提升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于东飞,乔木,王云中,刘宝宝.基于GIS技术和“汇水小区”理念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723-727.

[2]高菲.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设施的植物运用[J].中外建筑,2016,(07):115-117.

[3]马越,邓朝显,甘旭,梁行行,张哲.终端雨洪生态调蓄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沣西新城中心绿廊示范项目[J].净水技术,2016,(03):38-44+62.

[4]李岩.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建筑知识,2016,(09):160.

[5]张善峰,王剑云.让自然做功——融合“雨水管理”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J].生态经济,2011,(11):182-189+192.

[6]金云峰,杜伊.绿色基础设施雨洪管理的景观学途径——以绿道规划与设计为例[J].住宅科技,2015,(08):4-8.

[7]尹丽萍,刘卫兵.“海绵城市”理念下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指导[J].建筑与文化,2015,(11):160-161.

作者单位:

绿色背景 篇6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转型加速,人口流动量大,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大城市处处交通拥挤,车水马龙,市民生活紧张,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

1 健康城市与人类健康

W H O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其更易理解的定义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更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是人类生活、呼吸、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建设健康城市,实质上是政府动员全体市民和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过程,是建立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建设过程。

早在1978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会议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关键和基本途径。198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2000年健康的多伦多》研讨会,一个名为“超越卫生保健”的会议上提出了“健康城市”的主张。加拿大多伦多市首先响应,随后,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发达城市均掀起了活跃的健康城市规划热潮,至此,世界开展了一个全新的公共卫生运动——健康促进。

中国的健康城市项目始于1993年8月在马尼拉召开的关于城市卫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双边地区会议,先后把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重庆市渝中区、海口市、大连市、保定市确定为试点城市(区)。2003年10月,WHO西太区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了健康城市地区网络咨询会议,成立了健康城市联盟,苏州市被选为联盟的理事城市。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健康城市活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健康城市,现已掀起健康城市建设的新浪潮。

深圳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直起着“排头兵”的作用,近年来,为有效而积极地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深圳市卫生部门一直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与政府多部门协作,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研究和总结出“政府主导、卫生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从而使健康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2 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绿色医院建设

深圳“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必须把深圳质量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创造城市发展质量,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海滨城市特色,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形象”。为了更好的建设健康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高城市卫生保健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加快完成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结合深圳卫生资源现状,加快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成了健康城市发展的必然的要求,而绿色医院建设既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所谓绿色医院就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医疗技术和绿色医院人文关怀为基石,以打造绿色医疗环境、具备绿色安全保障、实现绿色运行管理、提供绿色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医疗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风险”为发展模式的现代医院。建设绿色医院与发展健康城市这两者是同步与共轨的关系。

受人瞩目的深圳市滨海医院从筹建至今乃至可预见的未来均体现了绿色医院的理念,现以滨海医院建设为例,探讨健康城市之绿色医院的建设。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定位为具有医、教、研和远程医疗功能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选址在风景旖旎、环境宜人的滨海大道与侨城东路交汇外,深圳湾填海区16号地。医院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满足我市构建学科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要求,建成后将成为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与国际现代化医院相接轨的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设总床位2000张(其中VIP床位300张),停车位2130个。医院采用“诊疗中心+重点专科”模式,设置20个诊疗中心、12个医技科室以及特需诊疗中心,建成后可容纳日门急诊量8000-10000人次。项目于2007年11月奠基,2008年6月动工建设,拟于2011年底开业。

2.1 绿色建筑

滨海医院为绿色医院绝非偶然,合理的选址、绿色的外围环境、绿色的建设都为这所绿色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 选址的合理性。

(1)现状分析。滨海医院的选址与规划相符,选址地块按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00)》为“政府社团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本项目选址能覆盖较大的服务人口,又与深圳市多家大型医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重复建设。据统计,深圳目前总人数近1450万,其中滨海医院服务人群将超过225万人,最近的市属大型综合性医院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分别距滨海医院东北方向8公里、西北方向15公里。(2)项目听证。项目用地地势平缓,医院地面比周边高出1米,可保证在暴雨及汛期排水顺畅不易水淹。医院用地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善,按区域初步规划,项目周围不建设可能影响医院运营的工业项目。(3)交通评估。项目位于市区主干道旁,附近将设有2路地铁停靠站,满足了新建医院应靠近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及其它交通工具可及的地段的要求。

2.1.2 医院建筑的安全性。

在环境与放射评价方面,对滨海医院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并获得环保部门的批复;进行了滨海医院放射诊疗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通过专家评审,获得省卫生厅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批复。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建设了处理能力为1500吨的地下污水处理站,采取污水与雨水分流、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处理措施,根据废水类型分别进行预处理,实现了生活污水与医疗废水分级净化处理达标后分别无害排放。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面,采用了最先进的气力垃圾收集系统,所有垃圾通过专门的污物通道收集,集中到地下负二层单独设置的医疗垃圾收集站,通过专用车辆运送到医疗垃圾焚烧厂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在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方面,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符合国家和所在地区的排放标准和处置规定。采取各种措施对医院内使用、存放各种有害物质的设施加以防护,防止类似日本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破坏造成次生灾害和事件。

2.1.3 医院建筑的环保性。

(1)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设计理念。医院的规划设计紧密结合现代化医院的建筑发展动态,坚持“生态、绿色、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原则,注重医疗功能布局、流程设计,合理安排医疗空间,缩短患者就医流线,实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力求创造优美、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和就医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自然生态条件,结合深圳的气候特点,在室内外引种栽植适合生长的植物,让阳光与绿色无处不在。其建筑造型基于“融入城市环境,丰富城市风貌,创造城市新景观”的设计理念之下,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化、生态型、高技术的建筑形象。(2)采用“医院街”模式。在主体医疗区的布局上,采用“医院街”模式,避免了超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宽敞明亮的“高大中庭”、生态景观的“医院街”、纵横交错的“主通道”将庞大的医疗区划分为门诊区、医技区及住院区(含VIP特需诊疗中心),作为医院核心的医技区位于住院部和门诊区中间,保证医技设备的服务半径、资源共享和高效运行。(3)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建筑中庭(有玻璃顶),阳光庭院(无玻璃顶)富有规律性,医院街通高四层、横贯东西;大片下沉庭院和架空花园烘托着这座“医疗城”;整个裙楼屋顶上覆盖着钢结构格架,格架上爬满生态的绿色植物,既遮阳又通风,且改善与净化空气。通过主入口雨蓬、裙楼、架空通廊、各栋主楼韵律与虚实对比,台阶、阳台、环廊、屋顶绿化、休闲空间及灰空间的设置,构成立体化的建筑环境景观。(4)以环保建筑为主。医院主要建筑南北向布置,做到自然采光和通风,门诊医技部分无法做到南北向布置的房间也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房间采用对侧开窗,形成良好的穿堂风,采用下沉广场及下沉庭院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地下室通风和采光问题。采用地面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立体绿化系统,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起到遮阳、降温、导风的作用,加强立体绿化体系以便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降低建筑能耗。雨水回收系统由全院雨水系统和单个雨水收集池组成,有效容积可达250吨,回收的雨水经过过滤后作为院内绿化浇灌用水被循环再利用。

2.2 绿色能源

医院空调制冷、生活热水、消毒供应用热等全部采用邻近电厂的余热蒸汽为热源。空调制冷白天主要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制冷,替代了大量用电负荷,生活热水和消毒用热也全部采用电厂余热蒸汽,可减少大量用电,蒸汽凝结水全部回收再利用。采用“冷冻式空气处理装置”为核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使空调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大幅度提高。空调末端设备可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干工况运行,从而使空调运行更健康。采用先进的节能LED灯具,减少了大量能耗,LED灯为冷光源,同时也节约了空调能源。

2.3 绿色环境

2.3.1 生态舒适的就医环境。

医院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有超前意识,又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厉行节约、节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的需求,注重领域感、归属感、安全感等,构思新颖,布局巧妙,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医院设计理念。2.3.2先进的医用设备配置。按诊疗中心配置设备,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门诊自动化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包装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先进的一体化手术室、检验中心一体化自动流水线、急诊科配置的64排128层螺旋CT等都是国内领先的设备配置。

2.3.3 人性化的基础设施配置。

107部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以及电瓶车配置解决院内的大量人流;先进的轨道小车传输系统解决了大量的医用物流;院前广场设置地下交通层,有效地实现人车分流;设有独立的垃圾运输处理系统实现洁污分流;停车场先进的导引系统有效疏导院内交通。科学、合理的基础配置实现了人流、物流、车流以及污物处理有效分流。有线、无线的网络全覆盖,方便了医疗及患者的需求。

2.3.4“海·陆·空”式院内外规划衔接。

“海”即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能与市政排水设施合理科学连接;“陆”即统一规划医院内与院外交通,在主入口处采用立体交通设计,社会车辆、公交车、的士和救护车在地下层各行其道,在地下空间设置有港湾式公交车站,设置有大型的士停车场,地上为大型人行广场,立体交通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结合医院围墙设置全天候步行通道,使滨海医院交通更为流畅;“空”即院内实现RFID无线网络覆盖应用及立体急救系统。

2.4 绿色管理

滨海医院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及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了管理创新,推进绿色管理。

2.4.1 推行筹备工作路径,实现绿色管理。

一是按政府流程,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二是提出医疗工艺流程建设需求,配合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建设。三是提前做好院内外市政交通规划。四是确定筹备工作模式,根据筹备的不同阶段及时创新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充分整合资源,狠抓基础项目建设。建立专家团队,实行项目管理,重视档案管理,利用半步策略,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大力推动项目的进展。六是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实行筹备SOP流程。筹备工作坚持民主决策,群策群力,及时总结筹备经验,形成汇编指导工作。七是提早规划,逐步落实三大规划。科学合理设计符合滨海医院特色的人力资源规划;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完善医用设备规划;缜密细致,科学严谨地规划数字化医院建设。八是编制开办费,引入后勤服务社会化机构,为开业做好准备。九是引入社会力量,以专家评审为依据,增强筹备工作决策力量。十是重视科研探索,为建设大型综合性医院积累筹备经验。

2.4.2 数字化医院。

运用先进成熟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整合,实现六化(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及无线网络化)。

2.4.3 打造具有筹备特色和高附加值的文化,增加新建医院的文化底蕴。

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总结摸索出有筹备特色和高附加值的管理文化,以“团结、学习、高效、进步”八字方针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建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院;依靠两股力量:坚持自身建设和发挥社会资源相结合;牢记三感,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强化四种意识:角色意识、双赢意识、成本意识、创新意识;打造五种组织:团结和谐型组织、学习创新型组织、高效型组织、节约型组织、廉洁型组织;管好六种资源:时间、人、财、物、知识、信誉等六种资源;采取七种工作方法: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半步策略;整合资源;日清日结;善用工具;简单、程序、模块。

2.5 绿色医疗服务

2.5.1 诊疗模式。

按照“诊疗中心+重点专科”模式设置,设有综合门急诊,20个临床诊疗中心(含61个临床科室),11个医疗技术中心及6个VIP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5.2 人文关怀服务。

全力延伸人文关怀,把人性化服务融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引入门急诊一站式救治服务,强化日间手术,设立与国际相接轨的“医院街”配置,实行诊后自动跟踪服务等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人文关怀服务。

2.5.3 大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

全方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采用现代化管理软件,结合智能系统建设,构建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医院大后勤。

2.6 社会健康重任

滨海医院将是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力量,将担当起解决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成为区域内医疗人才的培养中心,一方面为自己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输送专业人才。凭借学科较为齐全、人才专业比较全面、医疗设备精良、病例丰富的特点和借助深港合作的平台,构筑医学科研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引领社会卫生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3 结语

健康城市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卫生推动,公众参与。而绿色医院建设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完善,同样需要多部门、跨专业的鼎力合作,才能实现创建绿色医院和健康城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磊,金艳,赵惠珍.我国创建健康城市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l8(l0):30-31.

[2]郭晶晶.健康城市:现代文明的革命[J].健康大视野,2010(19):6-9.

[3]张成琪.浅论健康城市建设[J].山东卫生,2010(9):59-61.

[4]张企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夯实健康城市创建基础[J].CommunityHeahhcare,2004,3(6):390-392.

[5]魏万林,杨蓉娅,张寿清,等.大中型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5):321-323.

[6]鲍勇.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石[J].实用全科医学.2008,16(1):1-2.

[7]构建宁波健康城市的战略研究[J].经济丛刊,2006,(6):7-11

浅谈绿色背景下企业的税收筹划 篇7

一、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在对企业投资决策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以考虑直接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或者通过利用先进科技将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转换为企业的主要原料进行生产,从而降低税负、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对于其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自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根据税收筹划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通过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税负而且还可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

(二)在企业进行投资行业选择时,税收筹划在考虑税负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根据“利用‘三废’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相关企业。即企业通过综合利用“三废”开发产品从而享受减免税待遇。综合利用减免税的范围:一是企业在产品设计规定之外,利用废弃资源回收的各种产品;二是废渣的综合利用,利用工矿企业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碎屑、粉尘、粉末、污泥和各种废渣生产的产品;三是废液的利用,利用工矿企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酸液、废碱液、废油和其他废液生产的产品;四是废气的综合利用,利用工矿企业加工过程中排放的烟气、转炉铁合金炉回收的可燃气、焦炉气、高炉放散气等生产的产品;五是利用矿冶企业余热、余压和低热值燃料生产的热力和动力;六是利用盐田水域或电厂热水发展养殖所生产的产品;七是利用林木采伐、造林截头和加工剩余物生产的产品。

企业利用先进科技以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可在5年内减缴或免缴所得税。通过税收筹划设立这类企业,既可以为企业节约税负又可以减少污染、净化环境。

二、成本核算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成本包括内在成本和外在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外在成本,在提高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环境保护。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通过税收筹划,企业购置享有税收优惠的相关设备,减少了税收、降低了成本,在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环保做了贡献,可谓一举两得。

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生产工艺、生产材料的选择,而采用的生产工艺、生产材料不同就会产生一定的税收差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工艺、生产材料的选择进行科学税收筹划,采用享有税收优惠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原料,不仅能降低税负,更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一)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下列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1)利用油母页岩生产加工的页岩油及其他产品;(2)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废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3)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4)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

(二)符合国家规定利用废渣生产的建材产品,免征增值税。

(三)对生产原料中粉煤灰和其他废渣掺兑量在30%以上的水泥熟料,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的办法。

(四)自2001年1月1日起,对利用煤研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实行按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半征收的政策。

(五)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企业不仅降低了税负也提高了对废弃资源的利用水平、保护了环境。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林业产业发展 篇8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机遇,挑战

1 绿色经济背景

1989 年, “绿色经济” 的概念由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 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 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发布的 《绿色经济报告》中, 对绿色经济给出的定义是, “从长期上来看, 能够改善人类的福利水平, 降低不平等程度, 同时不会使后代面临生态稀缺性和环境风险的经济形式”。在国内的研究中, 一般认为绿色经济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绿色经济指的是环保产业; 而广义的绿色经济除了环保产业之外, 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 绿色贸易与进入, 绿色税收与财政, 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一些绿色制度和行为[1]。

近些年来, 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绿色经济行动。2011 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表明: 实现绿色经济不仅会实现财富增长, 尤其是生态共有资源或自然资本的增益, 而且还会在今后一段时期产生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应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 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和出台规划开展行动。英国在倡导低碳、低排放,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推广新的节能生活方式; 美国以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题, 制定了 “绿色经济复兴计划”; 欧盟制定了 “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 印度制定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 韩国通过了 “绿色工程” 计划, 日本在逐步扩大 “环境产业” 市场规模[2]。

2 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011 年联合国森林论坛的第九次大会在探讨 “森林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时提出, 林业对构建绿色经济的潜力巨大, 要发展绿色经济, 必须将林业置于优先发展的领域。

2. 1 林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关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对林业在 “绿色经济”中的地位给出定义: 林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 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 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 林业发展为全球近10亿人口提供了生计, 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 促进人类福利的增加。

2. 2 林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在 “绿色经济”这一概念被提出伊始, 林业发展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地使用自然资源对绿色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就已经被认识。同时, 林业在减少贫困、增加收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对绿色经济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从事林业基础产业的人口往往与贫困人口相重合, 因而发展高效可持续的林业就能够有效地帮助依靠其生存的人们摆脱贫困。随着应对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共同行动, 林业在固碳方面的贡献被广泛认识。2011 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林业对绿色经济的贡献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 “经济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都依赖于健康的森林。森林提供碳汇、稳定全球气候、调节水的循环, 并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 同时保存了遗传资源。经济估值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研究表明, 从森林的重要利益, 特别是在调节气候服务和存在价值”。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贡献已经获得了更全面的认识。

3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林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 中国始终坚持把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多种效益, 逐步实现平衡发展, 初步开始绿色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推动林业发展战略的绿色转型, 促进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林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三次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二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1998 年至今, 中国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累计投入2886 亿元。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林业公共财政支持制度, 对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造林、抚育管理、林木良种等提供公共财政支持, 逐步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长效资金支持机制。三是增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出将森林经营作为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从注重森林面积的增加到重视森林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强, 中央财政对森林抚育提供财政补贴, 积极推动森林认证。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进绿色就业。制定激励政策, 实现林业从利用林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 同时, 逐步增加绿色就业。五是积极推动绿色改革。大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维护农民权益, 不断提升林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贡献。

3. 1 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

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 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 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 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林业产业结构得到升级, 林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 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林业在减轻贫困、改善生计方而的特殊作用。

3. 2 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但发展绿色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全球范围看, 土地竞争引起的毁林和森林退化的压力并不会消除。同时, 由于林业生态效益的价值化、内部化还不能完全实现, 林业被边缘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增长压力面前, 必然会面临是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两难选择。而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林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冲突; 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对保护森林资源和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带来的压力;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就业统计不完善, 不能全而地反映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林业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要求等, 也都会对绿色经济中的林业产业发展产生挑战。

4 中国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展望

4. 1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强大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使林业所具有的减污、减排、消纳废弃物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绿色融资机制将更多、更好地挖掘林业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的潜力; 林业产业提供的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绿色就业在促进地区发展、改善民生、减轻贫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 2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 森林产品和服务价值通过森林价值核算将得到全面反映, 森林对非正式部门的贡献也会通过森林价值核算将得以充分体现; 生态系统管理、绿色融资机制建立和绿色产业发展, 将使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释放和 “倍数”放大; 林业的三大效益将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4. 3 林业发展资金将更加充裕, 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

为降低生态稀缺性, 在发展绿色经济中公共财政对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 森林将成为一种新的有较高收益的经济资产, 社会融资能力将明显提高。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 中国坚持将林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局, 坚持兴林富民的发展宗旨, 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初步实现了森林资源增加、生态状况改善和林业生产者受益的目标, 完成初步绿色转型。中国的经验表明, 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以在减少环境风险和资源消耗的同时, 增加就业和改善贫困, 促进社会进步。未来, 中国林业将继续积极推进林业绿色增长,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 刘波.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对策选择[J].开放导报, 2011 (5) :73-76.

[2]刘珉.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 2013 (2) :22-27.

[3]刘东升.中国林业与绿色经济[J].林业经济, 2012 (1) :12-15.

[4]李平, 张继梅, 王作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 2015 (5) :23-27.

[5]杨亚军, 李伟.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能源与环境科学, 2013 (9) :184.

[6]张升, 戴广翠.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 2014 (5) :20-25.

[7]郎晓娟, 沈若萌, 刘珉.林业与绿色经济研究[J].林业经济, 2013 (1) :36-41.

低碳经济背景下对绿色会计的思考 篇9

1 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又被称为环境会计, 主要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计量并记录关于环境污染、环境开发、环境防治等方面开发的成本费用, 同时还要对环境的维护及开发所构成的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计量和报告, 最终实现对环境绩效、环境活动影响企业财务成果进行综合评估的一门新兴科学。绿色会计试图将环境经济学和会计学相结合, 通过实行有效的价值管理, 以达到保护环境和协调经济发展的目的。绿色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 是会计理论与环境问题相结合的产物, 在诸多方面与现代化的会计有着相似之处, 但由于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及资源利用的复杂性, 导致绿色会计本身存在着特殊性, 而这也就决定了绿色会计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 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发展关系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实行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技术手段, 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石油、煤炭等高碳资源的消耗, 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通过对绿色会计的概念进行分析可知, 只有结合相应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对绿色会计的内容及发展体系重新审视, 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而且互为依存, 绿色会计的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 绿色会计体系的监理必然能够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环保性, 进一步推动环保型社会的构建。

3 我国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会计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

绿色会计的发展理念是从宏观上环境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对企业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计量, 其应用的本质是为了站在社会环境利益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经济发展, 而不是从企业中相关权益方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由此使得会计的服务对象从传统的企业扩展为其他性质的社会集团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角度反映相关的环境问题信息, 可以揭示其中的经济管理情况和发展情况。但就当前的绿色会计发展情况来看, 绿色会计理念并未深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从而导致绿色会计的发展实务无法全面展开实行。

3.2 缺乏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

我国对于绿色会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环境会计的相关制度设计、规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由此导致在会计实务中无法对绿色会计的要素确认、计量、记录进行规范, 也不能够实现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披露。在当前的信息披露过程中, 只要求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关于环保因素的限制、依赖有限资源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等, 在相关的法律意见书中, 对于是否因为环保问题产生债权债务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披露要求, 由此导致很多企业对于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甚至没有披露, 有些企业即使披露了相关的绿色会计信息, 其披露内容也存在较大的不同, 从而导致我国的绿色会计信息供需存在突出矛盾。

3.3 政府及社会对于绿色会计发展的监督力度不足

环境污染是全社会的问题所在, 需要依靠社会各界人士对环境污染实施监督和控制, 以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但我国当前只有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污染进行监督和控制, 除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外, 只能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媒体的自觉性意识, 环境保护部门不可能对社会上出现的所有污染进行管理和控制, 而人民大众和社会媒体也只能够起到补充监督的作用, 由此导致环境污染的监督力度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3.4 绿色会计的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竞争, 绿色会计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 但是, 由于绿色会计的发展起点低, 对于企业中员工关于绿色会计的培训较少, 由此导致绿色会计的专业型人才较为匮乏, 成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对于促进企业构建适应自身经济发展的环境管理系统, 并自愿实行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造成了制约。绿色会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 是多种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 由此也就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供了更高的要求。

4 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会计的对策

4.1 强化绿色会计意识

政府应当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加强绿色会计理念的宣传和指导, 以引导绿色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实现我国绿色会计理论水平及实践水平的提升。通过大力宣传绿色会计理念, 强化社会各界对于绿色会计的认识,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型和谐社会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发展逐步成熟, 要求人们在日常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对资源环境的生态保护作为基础,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步骤,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这种科学的发展模式必然促使人们更多的关注资源应用及环境、生态建设, 更精确的核算经济发展的投入与产出, 从而有效促进绿色会计的发展。

4.2 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加入到绿色会计的建立过程中, 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纳入到《会计法》当中, 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绿色会计的作用及经济发展地位。同时, 还要制定出完善的绿色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规定, 将涉及环境的内容都列入会计要素当中, 对报表体系继续进行扩充处理, 并逐步推动其发展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 以避免政府或企业出现短期行为。此外, 还应当设立相关的绿色会计制度, 根据会计准则中的有关环境设计的会计制度, 并将其充分披露在报表当中, 从而促使企业对环境及资源成本引起重视, 并将这两个因素考虑到经济发展成本当中, 根据相关规定规范会计处理方法, 以确保绿色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及会计人员对其可操作性。

4.3 加强政府及社会对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

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经常存在不全面或不真实披露企业信息的情况, 但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上来说, 要求企业对于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确保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是国家的审计部门对专项环境进行审计, 可以强化绿色会计监督, 保证其发展质量, 从而促进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发展绿色会计的需要, 也不断强化企业发展绿色会计的意识, 以不断提升绿色会计的发展质量, 更好地满足其自身长久可持续发展需要。

4.4 加强绿色会计人员培训

要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应用绿色会计, 企业就必须不断宣传绿色会计的理念, 强化会计人员对于绿色会计的认识, 同时对相关的会计人员实施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对于绿色会计的操作技能, 从而能够严格按照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实务, 更好地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求。同时, 企业还应当指导会计人员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 充分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及环境经济学知识, 认识到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促使会计人员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对绿色会计的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 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 并推动我国绿色会计在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运用。

5 结论

虽然绿色会计的发展仍旧存在着一些困难, 但其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其光明的发展前景使得政府及企业都应当不断强化绿色会计发展理念, 充分认识到绿色会计的重要性, 并将绿色会计充分的应用到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更好的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问题, 促进我国环保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杨鸿.循环经济下的绿色会计制度设计[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 .

[2]路国莲.绿色会计理论与制度建构[J].西部财会, 2011 (1) .

[3]陈灵子.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1 (1) .

[4]孙杨.在低碳环境下绿色会计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 2011 (44) .

[5]杨鸣晖.绿色会计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 2012 (13) .

绿色背景 篇10

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抢占“低碳经济”的发展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江苏省正处于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之际,其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探索,不仅对推进江苏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先实现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国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路径具有帮助与借鉴。

基于此,南京大学—江苏绿色发展研究基地“绿色发展丛书”推出的《江苏低碳发展模式及政策研究》,依托绿色发展的国际背景,密切结合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实际,在深入分析全国低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江苏省低碳发展的模式及政策选择。

该书主要特色在于:一是研究方法的集成性。突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尤其是较为系统地核算了江苏省从1995-2010年间的详细碳排放清单,总体摸清了江苏省及各地级市碳排放的基本状况;二是研究体系的区域性。将碳排放核算、碳足迹分析、碳减排预测、土地利用规划碳评估等先进方法融为一体,建立区域碳排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据此分别对比阐释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碳排放差异特征;三是研究结论的现实性。以碳排放数理分析为可靠依据,重点探讨了江苏省产业调整、土地利用、对外贸易等领域的低碳发展策略,并提出可操作性的低碳发展战略、模式及路径,彰显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

当前在绿色发展国际背景下,低碳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围绕区域层面策应绿色发展国际形势,形成推进低碳发展的区域模式与政策体系,展开系统剖析与论述的著作还不多见。因此,这本书不仅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碳排放核算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学术借鉴,而且为各地区走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参考。衷心希望该成果的呈现,能更多地引起学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绿色背景 篇11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以及肇始于美国的金融次贷危机等“复合型”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末提出“绿色新政” (Green New Deal) 概念, 呼吁全球领导人在投资方面, 转向能够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的环境项目, 以修复支撑全球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1]。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和一个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绿色现代化也是中国的必选之路。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对中国而言已不可重蹈, 基于全球趋势和自身利益考虑, 发展绿色经济已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2]。对中国来说, 推进绿色新政, 需要协调各种利益, 探索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绿色新政的内涵和特征

(一) 绿色新政的内涵

“绿色新政”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8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所谓“绿色新政”其基本要义是提高政府的绿色领导力, 基本目标是发展绿色经济, 基本方法是致力于绿色投资, 基本保障是实行绿色政策改革[3], 这一理念是对环境友好型政策的统称, 主要涉及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与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大问题[4], 通过呼吁全球领导人在投资方面转向能够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的环境项目, 以修复支撑全球经济的自然生态系统。

(二) 绿色新政的特征

相比于工业时代全球经济特征, 绿色行政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凸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廉洁高效、开拓创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都是绿色新政本身所特有的。绿色新政以绿色经济为主要突破口, 落实到经济发展上, 是一种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 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诸如开发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 开发包括生物物质在内的农村能源, 开发包括有机农业在内的可持续农业, 建设生态系统基础设施以及通过发展节能交通工具和节能建筑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5]。总之, 绿色新政是全球新政, 突出持续创新和绿色发展, 致力于化解多重危机, 以达到多重目标。

二、推行中国特色绿色行政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国情

(一) 国际背景

2008年, 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颠覆了美国的金融格局, 进而席卷全球, 重创世界经济。再加上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水资源危机, 使得全球面临多重危机的重压, 并恶化了失业、社会经济动荡和贫困等社会问题, 威胁到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社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发端于欧洲的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绿色经济变革, 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迅速成为世界的宠儿。当前, 欧、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及不少发展中国家力图利用此次全球多重危机中的机遇, 纷纷制定和推进短期内刺激经济复苏、中长期以应对气候变化向低碳经济转型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规划, 试图通过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进程中促进经济转型,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 国际各主要经济体大力实施的“绿色新政”, 是以能源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 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一是以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新的增长引擎, 力图借此刺激经济复苏摆脱目前的经济衰退;二是谋求确立一种长期稳定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绿色”关系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力争占领全球新一轮绿色工业革命制高点和全球经济的主导权。

(二) 中国国情

中国作为一个资源大国,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中国所面临的挑战, 诸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忽略了重要的环境保护, 造成了生态和环境破坏, 土地资源大规模严重退化, 水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城市空气污染依然突出;自然灾害受灾率、成灾率和经济损失继续上升, 暴雪、干旱等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灾害性气候屡见不鲜。

“十一五”以来, 我国持续加大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 陆续完成一系列生态环保目标, 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美好环境的同时, 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今后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法新社3月28日报道, 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报告显示, 在世界各国2010年对绿色能源的投资中, 中国是最多的, 达到544亿美元 (约合3 571亿元人民币)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先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大力实施的“绿色新政”是世情国情党情所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三、中国实施绿色新政的总体思路与基本目标

(一) 总体思路

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当今世界上典型的绿色新政理念, 并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具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的战略路线图[6]。

推进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出发,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通过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来转变发展模式。“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节约能源,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低碳技术,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7]。

(二) 基本目标

在新时期, 我们重新提出发展绿色经济, 实现绿色发展。具体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推进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二是依靠技术进步, 提高产业的资源效率和绿色竞争力, 实现绿色复苏, 解决增长、脱贫和就业等发展问题;三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 特别是绿色转型, 逐步从石化能源转向低碳、无碳的新能源,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促进经济体系的“绿色化”, 以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8]。

四、推行中国特色绿色新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有待提升

我国长期以来依靠着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 进而导致了经济效益低下, 投入多、产出少, 影响国力迅速增长, 资源浪费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等各种问题。推行绿色新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近期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底子薄、条件差;传统观念束缚;就业压力过大;教育事业和科技水平规模小、投资不足, 人员素质不高;不合理政策的阻碍;投资主体多元化, 资金来源分散, 规模小型化, 大量重复建设;公民对绿色发展、绿色科技认识不足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实情。

(二) 加大绿色发展投资的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 粮食和能源的短缺, 导致工业、农业的生产力的未来可持续性无法保障。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大量的资本涌入了房地产、矿物燃料和附带嵌入式衍生品的结构化金融资本, 而用于投资可再生能源、节能、可持续农业和环境保护的资本十分有限。因此, 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绿色新政, 发展绿色产业, 投资绿色能源, 促进绿色消费, 加大节能减排, 绿色创新,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三) 协调绿色新政实施部门间的利益关系的弥合度有待提高

中国不仅在经济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 而且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在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的行政规定存在诸如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具体化, 各种规定之间缺乏衔接、协调和配合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在与环境和资源相关的立法过程中, 有关部门为了强化自身利益, “以法争权”, 使得立法过程带上了鲜明的部门特色, 容易与其他法律或部门规定产生冲突。上述情况会弱化绿色新政实施的整体合力和协调推进度。

五、实施中国特色绿色新政的努力方向

(一)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确实做到“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先完成如下几点: (1) 提高全民素质,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条件; (2)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基础条件, 要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结合国情, 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提高; (3)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要以技术改造为重点, 推进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

(二) 加大绿色经济发展力度

所谓绿色经济, 是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势, 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9]。确实发展绿色经济, 必须继续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 即要重视节能环保的管理服务, 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技术创新, 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加紧健全鼓励节能环保的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 逐步构建绿色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 加强环保节能的认识程度

近年来, 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 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 水土流失加重, 天然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 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10]。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 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是形势使然、出路所在。

结语

2008年以来, 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了有关“绿色新政”的声明, 全球“绿色竞争”的气氛已日趋激烈。面对新一轮绿色经济的发展, 谁想掌握未来就必须掌握绿色经济发展先机。对中国而言, 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中国必须积极推行中国特色绿色新政,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绿色发展、绿色崛起、绿色贡献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的前所未有的贡献。只有绿色发展才有绿色贡献, 也只有绿色贡献才是最大的贡献。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说, 中国发展 (指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不是对世界的威胁, 而是对人类的贡献[11]。

摘要:为了应对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 各国陆续推出各具特色的绿色新政。中国正处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转型期, 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 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揭示了绿色新政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实施中国特色绿色新政的国内外背景, 指出了中国实施绿色新政的总体思路与基本目标;针对推行中国特色绿色新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实施中国特色绿色新政的努力方向和具体路径。

关键词: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绿色新政,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陈文江.金融危机推动“绿色新政”[N].解放日报, 2008-11-15 (14) .

[2]谢春山, 孙伯良, 王晓云, 等.绿色新政及中国的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7) :3-7.

[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以绿色新政推动科学发展[N].中国环境报, 2010-02-24.

[4]张来春.西方国家绿色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 2010, (1) :44-48.

[5]唐烨.如何推动“绿色新政”[N].解放日报, 2009-12-03 (14) .

[6]何勇.怎样用绿色新政应对多重危机[N].中国环境报, 2009-05-25.

[7]李金华.十二五规划与绿色新政、绿色责任[N].中国绿色画报, 2011-03-08.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色发展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57-61.

[9]常华.绿色新政风行全球[J].科技智囊, 2009, (8) .

[10]生贤.环境倒逼机制促经济转型[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04-12.

上一篇:低透煤层下一篇:免疫量子粒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