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共4篇)
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 篇1
21世纪的室内设计学科, 将全面地整合为一门以保护生存空间为前提的学科。它可以调动和组合所有可资利用的艺术手段来使空间达到和谐, 它是一门注重艺术审美的学科, 又是一门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造型特征的应用型学科。
我们认识到, 随着社会地发展, 人们在重构未来的文明时, 能够理智地重新审视迄今为止由人类自己一手创造的文明之得与失、功与过, 从而引发深刻地反思和研究, 在今天, 它已经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建立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关系;建立生态原则下的生活秩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同时, 这也成为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历史性目标。
这种发展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中心建构的。是以艺术和技术手段表达, 甚至可以说是以技术表达艺术的生产活动。研究其根本, 技术成为准核心。但是, “技术”从诞生之日起, 其本质就具有“反自然”的特性, 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的方法和手段。所以这种特性与我们在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系相违悖, 我们从各个思想意识流、文化体系中进行挖掘, 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风水学说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
风水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悠久, 密切影响、关联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它是早期解释、组织、协调人们生活、生产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体系。风水学说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易经》、五行八卦等发展而来, 博大精深, 倍受历代学者关注。
风水学说涵盖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环境艺术、建筑学等多个科学学科。讲求天、地、人之合, 讲求人与自然共生等观念, 深刻影响各个行业。而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更为显见。
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之一就是营造居住环境。从渔猎文明时期的山洞, 到农耕文明时期的房舍, 再到工业文明时期的楼房, 无不体现这一最基本要求。而形成的居住文化则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淀, 但作为衍生居住文化构成的重要脉络之一, 并且深刻影响人类这一基本行为的传统思想, 直到今天依然那么重要。如果科学的看待风水学说, 抛却迷信成份, 则会发现这一文化体系与设计的深刻关联性。
居住环境, 风水学称之谓“宅”, 并对这一概念有着合理而科学的论断, 《黄帝内经》讲:“宅, 择也, 择吉处而营之也。”道理平和而浅显, 富于哲理。吉处, 是指阳光明媚, 风和通畅之处, 使人心情愉悦之处。“宅是外物, 方圆由人, 有可为之理, 犹西施之洁不可为, 而西施之服可为也”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 则精辟地说明了营造方法。而《释名》一书中, 对“宅”的概念引伸到人性论、本体论的高度, 从这一层面上全面科学地进行了阐述。“夫宅者, 乃是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 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宅者, 人之本, 人以宅为家, 居若宅, 则家代昌去”“人因宅而立, 宅因人得存, 人宅相扶, 道天地, 故不可独信也。”从这些论断中, 不难发现, 风水学以科学的方法独到地对室内设计中居住环境这一与人相关联的源体做出了合理的概念定论, 成为室内设计学科体系中的理论源头。其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
风水学对今天的室内设计发展目标有着先知的、合理的论证, 并且繁复错杂, 较为全面, 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二点, 那就是“气”说及“顺应法”。
气
中国风水学说中, “气”是主要内容之一, 延引今天的概念, 则是论述空间、环保等概念的载体。
古人有言:“风水以气为”, 气是精华。郭璞《葬经》曰:“气乘风散, 界水而止, 人聚之使之不散, 行之使之止, 故谓之风水。”根据关于风水学的资料文献及现代科学理性思想去解释“气”, 似乎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空气及辐射, 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讲道:“气, 云气也;云, 山川气也。”郑玄注《礼记·祭义》曰:“气嘘吸出入者也。”《大戴礼·四代》曰:“食为味, 味为气也。”“山水者, 阴阳之气也” (《春囊海角经》) 。又如结合物理科学而研究, “气”的辐射性是基本性之一, 古人有阴气、阳气之说, 阳为太阳, 气受太阳照射升温为阳气, 这种阳气的概念是以太阳辐射的概念而建立。二是“场”的内容, 属于心理范畴, 也属于物理“场”的概念范围, 这是古代先哲门根据自己对环境的感知和经验积累形成的。
“气”的理论对室内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 “气”强调阴阳二气相调、平衡、平和。从另外的视角去看, 这应是较早提出“生态、节能、环保”概念的理论体系。同时, “气”讲求气需旺、气易聚、气易清、气忌阻, 这是要求室内设计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美学概念、营造形式、创造风格统一、视线通达、流线合理、布局完整的完美室内空间。
顺应法
中国古人历来非常尊重自然, 尊重现状, 不轻易征服、改造。当然,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如儒家、道家等学说有着深刻关系。同时, 这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也在风水学中表现着很深的印迹。《周易大传》曰:“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天变, 人亦效法天而变。”这些都是讲求顺天应地, 顺时应人的共生理念。
笔者认为, 设计可从三方面就这一概念认识、理解。第一, 尊重自然、尊重环境。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枯竭 (Poverty) 、环境污染 (Pollution) 、人口爆炸 (Population) , 如何面对这一严峻现实, 不但政府、专家、学者在研究, 我们设计师更要加入进去;第二, 以人为本。无论是那种环境, 营造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所用, 为人而服务, 故而设计应以人为本, 创造和丰富空间;第三, 尊从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区、本土聚落和原住居民在无意识规划、营造下, 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土发展与原环境平衡协调的室内设计文化体系, 应予以尊重。
二
风水学对室内设计的方法、方式也有着较为全面的论述, 涵盖范围极为广泛, 综合天文、地理、技术、材料等很多方面学科, 并以人类心理活动及行为规范方面进行的论证总结较多的应用到今天的设计活动中, 例如“禁忌”学说。
禁忌风水之说是出于人的求生本能, 趋吉避凶。本是一门科学, 然而由于对自然的未完全认识, 而把一些未知领域归于某种
室内装饰材料和构造的创新
徐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传统装饰材料的选用和处理手法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变革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同时新型装饰材料也在飞速的推陈出新中应用到我们生活空间里。目前常见的室内装饰材料的造型创新处理手法突破传统装饰材料常规法、多种传统装饰材料组合法;借用非装饰性材料的装饰功能法、启用新型装饰材料方法等。
关键词:装饰材料;处理手法;造型创新
从古至今, 装饰室内环境都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视的一部分, 目的是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功能要求, 又符合人们精神、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 装饰材料无疑是这项活动中的必要条件。从二十世纪初期包豪斯运动开始, 注重功能性、提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标准的现代主义风格逐渐成为设计思想的主流, 至今室内装饰活动仍受其影响。现代主义装饰在造型元素和表现形式上是以能够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为原则, 具有次序、规律、整齐、统一等工业社会特征。上世纪7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多元化, 大众开始追求具有装饰性母题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于是传统的装饰材料和处理手法开始通过各种改造和创新, 利用解构、错乱、变异、标新立异、挪用、元素变形、情景化等手法创造出不同文化氛围的空间效果, 迎合目前市场的需求;同时为追求不同风格特点的视觉空间, 新型装饰材料和非传统意义的装饰材料也在日新月异的变革中应用到生活空间中。
1.传统装饰材料的造型创新
种类繁多的木材是传统装饰材料之一, 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传统装饰材料之一, 其自身表面纹样、颜色各异, 根据不同种类的品质和特点用于不同的装饰位置, 常见的构造形式有装饰元素构件、不同类型的家具和室内空间隔断, 三者通常是独立存在于空间中并各司其职。Song颂是位于北京世贸天街地下一层的
神秘力量, 形成迷信。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分析, 不难发现, 由于迷信而在风水学中产生的较多做法和禁忌, 有的极具科学性。如最古老的“土禁”三说, 讲地是新居不易立即入住, 这完全符合现代居住科学 (因新居有许多危害人体的微量气体, 散发潮气等因素, 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如禁忌入口门户直对房门 (原为“漏财”之说, 实为强调私密性) , 还有如卧室不宜横梁压顶 (可减轻心理压力) , 床头不宜向西 (可避免西晒和与地球磁场不符) , 床头不宜正对镜子、不宜靠近窗户、不宜正对房门等等, 诸如此类, 都是充分体现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当然, 其中真伪是以科学的态度为依据研究辩证的, 需要更多的设计者去发现, 去完善, 去验证。
三
国际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犹如飓风般席卷世界的时候, 以西方美学的观念来评价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是不可思议的, 背弃观念犹如东施效颦, 结果可想而知, 说到底室内设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 是关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人与人关系的总反映, 不同地区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审美能力、方式和民族习惯。我相信谁也不会否定传统风水学说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而如何把传统风水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研究在21世纪文化转型期的室内设计文化, 使室内设计理性重建, 思维改变, 观念更新, 认识深化及设计表现变革等学科性变得更加科学性, 显得非常重要, 其意义则是非常深远的。
一家音乐主题餐吧, 它虽然选用了传统的木材为装饰材料, 却把木材常见的三种构造形式融为一体, 整体的装饰造型使偌大的空间变化多端。大量木材把墙面和地面巧妙的联系起来, 各种曲线形木板错落不齐的罗列在一起, 打造了丰富的阶梯式田埂状立体空间, 在“梯田”的空隙中设有多个开敞式的空间, 同时用黑色的吊顶和地面凹陷的格子, 结合可调节强度的灯光表示空间中融入了代表了天空土地的自然元素, 木材的原色使整体氛围在音乐的衬托下更加亲切或惬意。这个场所的木材选用在这些装饰功能以外, 还有吸音的功能性考虑, 这些看似随意的凹凸木材的处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声环境。有趣的装饰造型、丰富的光影变化、相对私密或开放的空间不仅打造了一种符合场所功能的氛围, 还起到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挪用梯田、天空繁星、土地等自然元素到室内, 情景化的装饰材料构造手法在这个音乐主题餐厅里表现的淋漓尽致。北京环碧堂画廊的二层走廊装饰构造手法与Song颂的处理手法相似, 同样是板材, “波浪”这一自然元素起伏的线条, 不是罗列而是竖向带有间隙的排列, 外表不是选用原木色而是白色烤漆, 像一件艺术品一样划分了画廊二层室内各个功能分区。它打造了另一种氛围空间, 这流动性的表现形式在欣赏的步伐间充满了幻想般的浪漫, 犹如我国传统的游廊, 但又不是欣赏廊外的风景而是被游廊自身的魅力所吸引。
红砖是应用广泛的另一种传统建筑装饰材料, 以粘土, 页岩, 煤矸石等为原料, 经粉碎和混合捏练后压制成型, 再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传统应用范围主要是建筑的立面框架和地面铺贴等位置, 但用红砖做装饰造型或家具造型听起来无法想象出装饰效果。在北京的清水会馆, 设计者把红砖的内涵品味发挥到极致, 普通的红砖作为建筑和装饰于一体的唯一材料在千变万化的造型中营造出一种次序感很强的生活空间, 庭院里所做的假山、叠水、廊中借景等把中国传统园林意境表现的非常到位, 同时部分圆顶造型、
中国的风水学说, 源远流长, 以数千年的历史风尘铺就诸家学说, 虽杂说繁多, 也有封建迷信和形而上学, 但也极具科学性, 并且以它独有的理论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灿烂体系。笔者亦是风水学说门外汉, 行文量字亦不敢妄提八卦、四象太极两仪, 但风水学说作为一门环境科学和环境艺术, 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和分析。当我们在痛苦的思考、困惑的徘徊中寻找设计的出路时;当我们面临文化殖民主义时;当我们证明西方某些艺术大师如毕加索等也要学习中国的文化而洋洋得意时, 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 设计的灵魂到底是什么?从精神领域或者更深的层面上看待这一问题, 这也是我们从另一角度而要惊醒的重要课题之一。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点浅薄的“风水”知识, 而是“民族的, 就是国际的”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背后所面临的危机。
摘要:21世纪的室内设计学科, 需要全面整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成为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历史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学说为研究这一目标提供了有益的途径。风水学说历史悠久, 其中“气说”“顺应”法, “禁忌”等理论, 深刻影响着室内设计文化的发展。充分研究其精髓将为构筑、整合系统化的室内设计理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发展,风水学说,气,顺应,禁忌
参考文献
[1]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2]张良皋.匠学七说[M].湖北, 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2.
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 篇2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实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文化的核心体现, 是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1 传统风水文化的概述
在当前人们一提到传统风水文化, 就会将其与封建迷信相联系, 其实这种观念是没有认识到风水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造成的。风水是祖先对环境持有的价值观与心理行为的取向, 其是充分考察了自然环境, 通过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 而创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环境, 是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因此将传统风水文化定义为:在人们不断实践中根据自然规律总结出来的, 兼容现代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以及景观学等多学科的文化。
2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在传统风水文化中, “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文化的精髓、生态化是其价值取向, 因此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空间感,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气场”与“阴阳”
纵观我国的历史建筑, 无论皇宫建筑还是平民房屋其都紧紧围绕“阴阳气场”而设计, 比如北京的“养心殿”内的木床紧挨着墙壁, 其就是利用传统风水文化“靠山”的理念, 现代的建筑室内设计都在流行大客厅, 小卧室的设计风格, 并且客厅的位置都要与大门相连, 从平面效果图分析, 其很好地形成了最吉利的气场, 从而对人们的居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保持此种气场,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重视门、窗与阳台的作用。门是连接室内与室外的主要通道, 虽然现代人们居住的房屋都是设计师已经规划设计好的, 但是有些高层建筑的设计存在着风水方面的不合理性, 最常见的是门与窗户的对冲, 门窗对冲在我国传统风水文化中属于大忌, 不利于财运的聚集, 因为有大门而入的财运没有经过循环就通过窗户流出, 因此要在大门的入口处设置一道玄关, 改变气体的流动路线, 使财运在室内良性循环;二是室内空间的“动、静”区域的划分。合理划分室内的动与静是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与满意度。传统风水文化认为合理划分动与静区域是实现室内良好气场和调节阴阳的重要手段, 具体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具体的功能合理地划分, 比如承担家庭活动的场所, 客厅、餐厅、厨房等要设置的相对比较宽敞, 而休息的地方则要设定的封闭。
2.2 室内空间设计的“天人合一”
一是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设计。“天人合一”是传统风水文化的核心,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两宜, 既顺应自然, 又要加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因此在室内空间设计时要体现出室内外空间环境的互通性, 在现代室内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空间形式采取不同的空间互通方式, 比如对于开放性的空间需要重点考虑人们在室内与室外所体验到的持续关系的视点转移, 比如套间住宅的阳台可以通过玻璃隔断实现, 这样可以实现室内与室外的相互借景;二是重视室内设计与整体建筑风格的融合。基于低碳原理, 室内空间设计要尽量与整体建筑风格相保持一致, 保证室内设计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3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整体装饰效果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装饰属于室内设计的重要部分, 其主要包括室内墙面、地面色彩以及材料等方面的设计。
3.1 传统风水美学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阐释
传统风水文化美学思想包含自然美、象征美、构图美以及人文美, 当前很多室内设计注重与传统美学的融合, 形成了赋有特色的中国古典装饰风格。风水美是建筑设计中经常应用的一种手法, 比如在室内装饰中人们常常要通过各种色彩背景图表达出设计的空间要求;平面方正是风水学对构图美的追求, 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 设计师充分考虑了空间设计的造型问题, 人们都热衷于采取方正形的建筑设计要素, 比如在建筑空间的梁与柱体之间必须要通过界面装饰进行掩盖, 因为风水文化认为有梁柱的地方就会出现尖角, 不利于室内良性气体的循环, 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2 传统风水五行在室内装饰设计色彩中的破译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是最活跃的因素, 传统风水文化中的色彩与五行是紧密相连的, 五行之间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而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内涵,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通过设定不同的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只要合理的应用好颜色效果就可以提升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 给人一种气场的提升, 以室内客厅色彩装饰为例, 客厅设计属于一个家庭的门脸工程, 客厅的装饰效果对于提升一个家庭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定科学的颜色可以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 调节人们的情绪。客厅的颜色取决于室内装饰的整体色彩基调, 虽然在设定具体颜色不一定要衬托户主的无形, 但是必须要综合考虑客厅的朝向, 根据客厅朝向选择合适的颜色, 比如客厅的朝向向东, 那么就应该选择黄色, 因为东方五行属木, 按照五行生克理论, 土乃木之财, 而土的代表颜色是黄色, 因此客厅的颜色应该以黄色为主。
4 传统风水文化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陈设设计大致包括家具设置设计与其它室内陈设设计。利用家具进行室内设计是户主实现自我设计的直接体现, 反映了户主的文化素质、生活情趣。通过传统风水文化中的“趋吉避凶”思想应用到室内陈设设计中, 可以给人以最大的精神安慰。
4.1 家具设置体现“山水”格局思想
家具设置充分体现了传统风水文化的“山水”格局思想, 比如在餐厅的空间设计中, 可以设置一面墙作为陈列架, 在架子内放置一些美酒、纪念品等, 不仅可以为室内增添华丽的色彩, 而且还赋予餐厅一种文化气息, 而且餐厅的陈列架高而长, 其体现的是“山”的象征, 而相对陈列架的“山”型, 餐桌构成了河流, 充分体现了山水格局思想, 而且此种格局会给人一种空间上的视觉拓展功效。
4.2 具有“生旺”作用装饰品的陈设
在进入室内的显眼位置安防一些吉祥物, 可以瞬间给人一种心生愉悦的感觉, 比如在客厅中经常挂的中国传统风水字画等对于提振家庭的气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将吉利字画作为家里的中堂, 悬挂于客厅, 以求锦上添花, 旺上加旺, 是良好家居的布置方法之一;养鱼是许多人的爱好, 也是室内重要的装饰品, 通过养鱼不仅怡情养性, 而且其在传统风水文化中具有化煞旺财的作用, 但是对于鱼缸的位置具有明确的说法, 在风水文化中养红色鱼代表着旺财, 按照五行, 鱼缸应该存放在北方, 而且在室内养鱼会使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 美化居住的空间环境, 提升居住着的心情。
4.3 室内镜子的设计
镜子在人们的生活起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驱邪的重要工作, 按照传统风水文化理念, 如果大门处于穿心剑格局, 可以在门内的屏风上加装一面平面镜子, 对于不良格局有化解作用, 虽然此种说法具有一定的迷信说法, 但是其具有现实的作用, 比如在进门的玄关处设置一面镜子, 可以方便人们在出行时整理仪表。但是如果镜子的安装位置不合理就会给人们造成伤害, 比如将镜子对着床位的话, 就会容易导致人们在刚起床时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 甚至在半夜起床时, 因为镜子中反射出自己的影像而吓到自己, 尤其是在老人居住的卧室内不要将镜子直接对着床位。
摘要: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 我国传统风水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心理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现代室内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 而这正是传统风水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邓茗尹.浅谈中国古代风水文化与城市规划[J].中华文化论坛, 2013 (08) .
[2]高静静.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风水文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2) .
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 篇3
风水按照《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定义为“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与家族、子孙盛衰都有关系”,曾将其视为“旧中国迷信”,长期徘徊在科学与糟粕之间。几千年传统的风水文化演绎出的中国民间习俗流传甚广,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尤其是海外华人聚集的唐人街,在其展示的现有格局中,无论是牌楼、建筑方位设置,还是色彩选用及饰物象征,包括商品的经营、店铺的名称,都无不透视出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对海外华人圈的生活意识、行为的影响。
一、传统的风水理论
风水起源于对地景(一种原始性自然)的崇拜,也称之为“堪舆”,是古代中国人选择宅地和墓地遵从的基本原则。“堪”为天,“舆”为地,天地之间(宇宙)由“气”生成,而“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如何“聚气”则是相地的根本,“生气”是否旺盛又与地脉、地形有关。故而古代堪舆者根据天文与地理的对应关系占卜吉凶,与《易经》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相应。在《易经》玄学及“天人感应”等学说的影响下,“堪舆术”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结合在一起,确立了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及逻辑思想。
风水理论是集“天、地、人”于一体的科学体系。风在天上,水在地上,人居中间,运用自然界的“风”和“水”,寻找有利于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通过阴阳五行等原则进行合理的布局,使“气”得以顺畅的流动和汇集,调节人体生态环境的平衡,人们的生活得以风调雨顺,从而达到实体上和精神上的健康,这便是风水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实践验证总结出来的文化结晶,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并据此分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红黄蓝白黑五种基本色彩。五行中以土为中心,方向以中、色彩以黄为中心。遵从五行理论,水促进木生长,木促进火燃烧,火燃化为灰烬(土)等,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为一种对立统一的有序运动。八卦是我国古代用“阴阳”的表达方式组成的一套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代表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多种自然环境现象。
作为一种自成一体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活动,风水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哲学的认知基础上的,其有机的宇宙观,气生万物的思想都深深影响着风水理论的基本框架,也使得由此产生的各种行为意识、环境“创造”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影响遍及全球,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研究目标。
二、唐人街的格局与风水意念传承
现存于日本的唐人街共有三条:从其占地面积排列,分别是横滨的中华街、神户的南京町、长崎的新地中华街。其中,横滨中华街的规模最大,最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长崎新地中华街的创始最早,规模最小;而神户南京町的则是风水传承现象最为清晰。
1、唐人街的牌楼与风水传承
中国传统风水思想中有方位守护神——四神,东为青龙、南为朱雀、西为白虎、北为玄武,分别守护山脉、道路、池塘、河流,其相应色彩为青、红、白、黑。因而,受传统风水理论影响,三条唐人街均设置了最具代表性的方位牌楼。其中规模最大的横滨中华街在其整个区域的东、南、西、北四角方位设计建造了符合四方保护神色彩的牌楼(图1)。东向牌楼为朝阳门,楼门形式为重檐,其造型庄重、华丽,柱子及牌楼顶部均为青色,与青龙相吻合;西向牌楼延平门牌坊造型较为通“气”,柱子为白色,与白虎相呼应;南向牌楼朱雀门顶部黄色琉璃,青绿彩绘,红色柱身,色泽鲜艳较为吉庆,以对应朱雀;而北向牌楼玄武门柱身采用黑色,为玄武象征色。“门”的“人气”以朱雀门为首,玄武门最为“清静”、肃穆,牌楼的方位与“四神”的对应关系由其柱身色彩一望而知。
神户南京町设置的东向牌楼长安门是其他牌楼中最为豪华的,黄色琉璃瓦顶,烫金牌名,青石雕龙方柱,以对应东向保护神青龙,此牌楼与中国古代秦国首都——长安(现西安)同纬度,曾有十座兵马俑石像设置在其左手处(阪神地震后移至它处),故而起名长安门;南向牌楼称南楼门,以其所处方位为名,柱身红色呼应朱雀以为红火;西楼门亦如此,以其所在方位为名,但牌楼设计较为简单,颜色陈旧,由此“门”出入者极少;北向方位象征则根据神户市政府意见,为与紧邻的元町通商业街取得联络,解除南京町过于封闭的界限,以中国的石头狮子代替守“门”,但在入门后不远处设置了一口满水黑缸,以补充玄武的“微弱”(参照图2、3)。
2、南京町的布局方式与风水意识
南京町是神户华人圈最早引入“风水意识”进行设计规划的区域,除方位牌楼的设置,其整体布局、广场设置、建筑方位,甚至店铺的经营内容、招牌的色彩、店面装饰物等都是遵从风水理论进行排列设计的结果。
南京町由东西、南北两条交叉道路形成,交叉处的开阔地设置中心广场,道路交叉中点的地面绘制八卦图以指示方向。遵循阴阳五行思想对颜色与方向、季节及情感的“规定”,木为青龙、东方、春天的象征;火为朱雀、南方、夏天的象征;土是黄龙、中央、权利的象征;金为白虎、西方、秋天的象征;水是玄武、北方、冬天的象征。据此,以中心广场为分界点(图2),以东路段店铺的排列设置为“天仁铭茶”为茶店,茶叶代表绿色,故而为“青”;“三木商店”名为“木”,经营蔬菜买卖,青菜自然为“青”;“八百仁商店”售卖各种果品,按照当地人们的理解果实为“青”,其它方向的店铺不设蔬菜、果品店。而且这些商店的店面色彩大多为青绿色,店前装饰物均以“龙”为主,店铺的名字也以“龙”居多,如“龙乡”、“喜龙”、“青龙”,此外还有“东荣”(东)、“林青年”(青)等。以南路段店铺的排列设置为:“堂记号”卖烤肉,依照当时的条件,自然是用“火”烤的;“和记”也是烤肉店,有“火”;“福冈石油”店当然更“火”,其面南的牌楼亦为红色。以北路段设有“鱼胜”和“鱼平”两个水产品店,有鱼则必然有“水”;而“XX化妆品”店经营化妆“水”;“伊藤”店经营炭烧牛肉,炭为“黑”色,而且此路段店铺的名字不论大小,字体皆为黑色。此外广场北侧放置了一口直径1.5m装满水的“黑”色水缸,日文汉字写为“瓶”,发音同“龟”即玄武。只有西向路段的设置相关风水象征的特色较弱,只有一店铺招牌为白色,此外就是方位牌楼。此路段相对人流较少,具有中式特色的店铺较稀,也是战后不断变迁的结果。
3、中央广场的设置与风水象征
风水理论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体系,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影响,南京町中心广场的布局设计对此作了充分的诠释(图3a)。
南京町广场设置于道路交叉中心的偏北处,距北入口的石头狮子近在咫尺,其北部放置的满水黑缸(图3c)说明了其所处的方位。广场中间设置了休息圆亭,其平面为六角形,设有基座,采用黄色攒尖屋顶且为“重檐”(图3b),虽不符合中国古代屋顶型制,但却充分反映了阴阳五行中的“土”——黄龙、中央、权利的象征。圆亭“反宇向阳”的屋顶造型,映照着“天、地、人”的呼应,而且作为天地人紧密结合的象征,在圆亭的入口处摆放了两尊人像,四周及广场临界处排列了十二座生肖石像。此处只有熊猫与人像的造型是为了表明地处日本神户的南京町与中国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而与“五行干支”无关。由于此处规划设计格局与传统风水理念相吻合,因而南京町成为神户异文化环境最为活跃、人流最为集中、使用率最高、“人气”最为旺盛的观光胜地。每逢节假日,人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被视为是神户的“风水宝地”之一。
三、唐人街传统风水文化现象的启示
唐人街的风水现象是基于海外华人对中国传统风水思想的意会和表达风水意识的行动。唐人街的兴盛也使得中国宝贵的传统风水文化在异国他乡得以传承、发展。风水理论不仅作为概念被世界所认可,而且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在对风水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风水就是环境场的效应。其实质上是环境场信息对人体信息的作用,自然界中各种物质产生的超微离子和磁场都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而且随环境及人体信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些信息能量可以使“场中人”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使其思维迟钝、神经恍惚。因而研究环境场与人体之间信息的和谐共振就是风水科学的一面,并非迷信和糟粕。
风水理论不仅在物质社会建设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而且在感觉、思维等意识形态中又满足着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所以讲究自然环境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使人、建筑、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协调的“风水说”无疑具有许多现实意义。当代风水文化正处在一个变化的阶段,对风水的认识已从原始的信仰向科学的理性发展,风水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新的、世界性的课题,中国的风水文化已经走向世界、走向科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小荣.关于中华街设施分布、空间设计及区域构成的研究[D].大阪.大阪大学大学院,1999
[2]精华大学人文学部.神户和外国文化[R].京都:京都精华大学,1993
[3]梁雪.美国城市中的风水[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 篇4
传统的风水学说讲聚“气”, 讲究山环水抱, 山青水秀。展开来说:“山环”是讲究山势的围合, 让城镇有依靠;“水抱”是讲究活水流动环绕带动空气流通, 生生不息;“山青”是讲究有树木减少北风对城镇的不良影响;“水秀”是讲究活水动而不凶, 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以隋唐洛阳城为例:它依山面水, 向阳近水, 前有伊阙、九皋、嵩、少案山面立, 左首阳、右泰岭, 伊洛相会东入于河, 是风水理论中典型的“群山环抱、水口相同”。而用现在的眼光去解析, 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山川河流来构造围合, 界定空间。群山环抱的腹地是自然构筑的空间, 可以说是风水学中的藏“气”, 当然, 我们不能单纯的用空间来解释这里的“气”。而活水环绕流动, 形成水域围合, 活水的流动也带来风的流动, 这样形成的空间才能够在藏住“气”的同时又富有生机。可以从古城洛阳的选址看出, 风水学的聚“气”是在寻找自然中的围合, 而这种大手笔的聚“气”只是构筑一个优质空间的第一步。
2 解析传统空间中古城镇的聚“气”
2.1 城镇道路的聚“气”
《考工记》中记载的关于理想王城的规划如下:“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这种城市规划基础提供了一个高度理性和规范化的建设方案, 并提出以“间”为单元划分复杂的建筑和庭院。这种严格秩序下的规划方式衍生出在大围合之下的小围合, 道路在横纵的交错间也界定了空间, 让大环境围合下的城镇进一步划分, 并且划分的方式依旧利用了围合, 只是这里界定空间的元素不再是山脉, 而是人为规划的道路。更进一步说, 其实建筑之间规整的排布方式, 也是让建筑与建筑之间能形成更细致的围合。而道路供人、车通行, 两边又会形成商业或住宅, 这也就是有道路所聚的“气”———人气。这种人气的聚集, 在纵横两条道路交叉时得到了更大的体现, 两向道路相交, 即是“气”的交汇, 一般这种地方即是我们所认知的交通节点, 无论是以广场形式处理或者是十字路口, 都令“气”更加集中。以唐长安为例, 皇城的位置是位于民居之中, 皇城本身是建筑, 但是它利用周围民用的建筑群又制造出了围合, 是在大环境围合状况下再加上一层人为规划的围合, 以双界定下的空间来聚“气”。
2.2 家宅中房间庭院的聚“气”
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充分体现在它的围合方式上, 以四合院这种经典的传统空间为例, 其采用外墙、房间构筑四方的空间, 空间中部又是一个虚的四方空间, 这个空间, 人们可感知可使用但却并不能修筑, 即所谓的“气场”。并且四合院中部的庭院, 作为家人活动场所, 聚集人气, 属于视线的焦点。从环境上看, 这个不大的空间调节了住宅中的空气, 在围合内部保持没有侧风的影响带来无风的温暖舒适度, 又利用上部开敞的方法保证了气息的活动, 做到聚而活。四合院内院就是典型的虚空间, 并且, 这种内院所包含的意义是中国人对于“和”这一思想的直观体现。即文章一开始所提到的, 中国的传统空间往往具有暗示或寓言化。
所以, 虽然“气”这种说法十分的飘渺, 也确实没办法精确的去定义, 但是它确实是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也是作为风水文化的主要脉络并且也指导了中国古城镇建设。我们可以将“气”看作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是大环境的“气”, 这是决定一个城镇兴衰以及运作模式的主要因素, 接下来是城镇规划中形成的“气”, 这是决定城镇内部优劣地位的主要因素, 最后是家宅院落的“气”, 这里的“气”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具象化, 也是一个家族兴旺的寄托。
3 以现代的技术具体剖析“气”对空间质量的影响
3.1 风
中国人历来追求一种稳定与平衡, 所以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选址的先决条件。为了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要求风的适宜, 避免自然灾害。而在城镇选址时, 山环水抱这种格局就保证了风的舒适度。城镇周围高耸的山脉利用自身体形以及绿化能够十分有效阻挡北风的侵略, 如北风影响分析图 (见图1) , 使其能够平稳的从城镇上通过而不受影响。而水域流动又保证了腹地内部风的流动, 即是造风。最后坐北朝南的朝向, 利用山的阴面与阳面的温度差, 造成气压上的差异也能制造风。这些都是保证了城镇内部不会被大风破坏, 又有宜人的微风。
3.2 阴阳
无论是城镇的选址、城镇的规划或是家宅的修建, 无一不是坐北朝南的格局。而风水中聚“气”所聚的也是阳气, 选址都是山的阳面。那么让我们以现在的技术来分析, 北向是日照最少的一面, 而充足的日照是高品质生活的保证。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抑制细菌的滋生, 并且绿色植物都有向阳生长的特性, 这就决定景观好的一面是朝南的。而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低矮接近土壤的特质, 充足的阳光能够蒸发水汽, 使房屋湿度降低从而保证居住者的健康, 并且对于中国庭院植物的蓬勃生长来说, 日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并且山的阳面日照充足温度高于周围温度, 能造成气体流动 (见图2) 。综上这种聚“气”的方式其实是保证了生活的高品质。
3.3 水域
前文提到过在城镇选址的过程中, 水域的围合聚“气”。首先, 有河流的地方空气的湿度自然比较高, 适宜的湿润环境能够保证人类舒适的生活, 对人的呼吸道与皮肤都有很大的益处。当然所有的事情都讲究一个适宜, 河流不能过于汹涌或是太过贫乏, 这些是适宜湿度的限制也是一个城镇能长久的条件。水是生命之源, 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 灌溉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当然不仅是说有水的地方能够孕育生命, 河流的存在为生活在这里的人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海产品, 这无疑为生活在河流周边的人带来无数便宜。并且在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河流运输是主要的贸易途径, 也就是说, 水域能够带来供人们生存的食物也可以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所以, “气”并不单单是为了确定一片人类可以生存的地方, 它更是在保证人类生存的品质。
3.4 小气候
几乎在所有古城的周围都是环绕着水域的, 除去上文所阐述的水域所带来的益处, 这种聚“气”的形式其实是真的形成了“气”, 这里说的“气”是指气候的气。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 所有周围温度的变换对于水的影响是最小的, 也就是说, 冬天冷的时候水温会比周边空气温度高, 夏天热的时候水温又会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这都是水的特性, 然后这种特性会造成温度差从而形成气压差, 最后形成了小气候, 在夏天能够让水四周的凉空气与城镇中的热空气进行交换, 降低城镇的热度 (见图3) , 冬天又能够使水周围的暖空气与城镇中的冷空气交换, 从而升高温度。并且这种交换是自发的, 只是夏天与冬天空气流动的方向是相反, 这也就是小气候。换言之这种小气候相当于一台四季运转并且不消耗电能的空调。舒适的生存温度也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所以说风水学里的聚“气”, 并不止是空谈假想。
4 结束语
我们从现今还存在的传统空间看出先人对于聚“气”的理解, 他们从自然环境到城镇规划再到家宅的建设, 都在用围合来构筑“气”, 这种“气”虽然无形但是我们却可以强烈感知到。我们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去探究这种“气”, 发现其实“气”是保证居住空间品质的要素。曾经以为聚“气”这种形式只是一种对中国中心文化“和”的具现化, 其实它承载文化的同时也保证了人生活的必须, 所以说风水学里的聚“气”, 并不单单是中国人的迷信或是臆想, 它应该是无数前人经验与智慧积累的结晶。
摘要:中国的传统空间, 往往具有暗示或寓言化, 空间的“有形”与“无形”相得益彰。如今我们跳出时间的桎梏, 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传统空间, 去看看风水文化中的“气”是如何与传统空间相应和, 找出这两者之间微妙的联系, 用现代人的思想理解那个神秘的却又十分真实的存在于风水文化中的“气”。
关键词:风水文化,气,空间,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晓东, 杨茳善.中国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陈桦, 王玉容.建筑物理[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吴志强,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传统风水文化室内设计】推荐阅读:
传统风水文化07-03
论风水观术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10-08
风水文化08-16
房屋设计风水知识06-15
建筑风水与建筑设计05-16
风水应用园林景观设计08-08
家居设计与风水学论文07-26
装修设计风水注意事项01-02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水06-02
室内设计中的风水学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