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寡头垄断市场

2024-07-31

三寡头垄断市场(精选8篇)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1

1 文献综述

专利许可已经成为企业实施专利战略中的核心部分,它是专利权人利用专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非专利权人获得专利技术的重要来源。专利权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实施专利许可,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分析已经找到一些可能导致企业将专利技术许可给其他组织的因素,如增加需求[1]和促进共谋[2]。Chesbrough[3]发现在高新技术行业中专利许可对于企业的竞争战略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专利许可将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从拥有专利的企业获得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Arora等[4]认为专利技术持有者之间的竞争产生了战略性专利许可的动机。Filson等[5]认为大的市场领导者还可以通过专利许可获取最新技术以便在现有产品市场中保持其领导者地位或者进入新一代产品研发。Kollmer等[6]认为新的企业可以利用专利许可技术作为一种商业化途径,而自身组织完备的企业则可以利用专利许可技术来研发自己的新技术。

目前,专利许可方面的文献关注的主要是创新者在开发和拥有专利技术后的许可行为。Katz等[7]分析了一个外部创新者的最优专利许可数量。Kamien等[8]研究一个外部创新企业将一种成本节约型专利技术许可给一个低劣生产技术的弱势企业,发现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优于按产量提成的专利许可模式。霍沛军等[9,10,11]分析了存在成本优势的寡占者作为内部创新企业针对进行技术开发的潜在进入者开发技术成功与否的最优许可策略。Wang[12]针对同质产品双寡头市场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一种非激变创新,按产量提成专利许可模式优于固定专利许可模式;Wang[13]进一步将同质产品双寡头市场模型的结果推广到异质产品双寡头市场,发现当产品不完全替代时,在按产量提成专利技术许可模式下专利拥有企业可能还会许可一种激变创新专利技术。Cuihong[14]认为对于差异化产品市场中存在模仿的情况下,若专利信息披露促进了模仿,则低单位费率高固定费用许可模式可以防止模仿。Watanabe等[15]研究了一个外部创新企业会与多少个被许可企业谈判,以及可以获得多少收益。Kabiraj[16]研究在许可对象非对称情况下一个外部创新企业的最优许可策略。Sen[17]认为在专利许可对象数量只能为整数的情况下,按产量提成的许可为最优许可模式。Filippini[18]认为若专利权人是市场上的Stackelberg领导者,可以在产出市场上作出产能和产出的承诺,那么专利权人利润最大化的许可是按产量提成的专利许可模式,且最优许可费率应该高于专利技术使得成本降低的比例,并随竞争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oivin等[19]则认为向竞争者许可专利意味着在市场中引入竞争。钟德强等[20]将异质产品双寡头市场模型扩展到异质产品多寡头市场模型,研究技术创新程度与产品市场竞争(产品替代性程度和在位企业数量)对参与市场竞争的两个专利技术创新企业实施专利许可策略的影响。王怀祖等[21]考虑间接网络外部性,研究发现从属专利的不兼容性会促使基础专利展开许可费价格的竞争。纪光兵等[22]考虑成本不对称的古诺竞争,发现专利许可模式与成本差异程度有关。苏平等[23]考虑了竞争性企业对专利技术研发投资的选择和许可策略,对市场中双寡头企业的研究发现,是否实施专利许可依赖于新产品市场需求的一个阈值,当需求高于此阈值时,专利拥有方企业会以按产量提成的方式许可专利。

专利许可已经成为业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企业以及技术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更是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企业间的专利许可将会成为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专利许可进行理论研究很有必要,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导相关实践。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大多都研究在双寡头市场模型中如何实施专利许可的问题,没有考虑竞争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对专利权人实施专利许可策略的影响,也忽略了专利许可策略如何影响市场总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问题。本文针对三寡头的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研究专利技术创新企业作为市场的生产商(即内部创新企业),当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其专利许可策略以及各种情形下的市场总利润和社会福利。

2 问题描述与假设

Shane[24]发现居于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更有可能也更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市场主导型创新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更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由3个企业参与的寡头垄断模型,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分析内部创新企业的专利许可策略及其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3个竞争企业分别是企业1、企业2和企业3,企业1首先取得一项技术突破并获得专利。假设:(1)各企业都是风险中性的;(2)企业1和企业2都拥有补充性资产,竞争能力较强,企业3没有补充性资产,竞争能力较弱(补充性资产是指将创新技术进行商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制造能力、销售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学习、相互协作能力与创新技术相结合的能力);(3)新产品技术发展不存在障碍,企业2拥有投资研发新技术、生产与专利产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替代产品的能力,而企业3不具有相关的技术研发能力,若不能得到专利许可将无法进入产品市场;(4)在企业3不进入专利产品市场的情况下,企业2会投资研发新技术进入市场参与竞争;(5)产品的市场需求不确定,市场的逆需求函数为P=α-i∑qi,(i=1,2,3),q1、q2和q3分别为企业1、企业2和企业3的产量。

由于企业1和企业2是竞争能力相当的两个企业,并且企业2可以通过投资独立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因此企业1不能够对企业2实施不允许讨价还价的专利许可策略,研究表明企业1与企业2的许可协议要能够达成则只能实施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25]。Shapiro[26]发现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若只能实施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模式,那么专利权人会倾向于不许可其专利。因此基于上述结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1和企业2之间的专利许可协议将无法达成,企业2会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作出正确判断之后再考虑是否投资自行研发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存在3种情形:(1)内部创新企业1不对外许可专利,企业2投资进行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专利产品的完全替代产品;(2)内部创新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同时企业2投资进行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专利产品的完全替代产品;(3)内部创新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在企业1引入企业3参与竞争的情况下,企业2因为无利可图不再投资研发新技术,因此企业1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将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2阻止在相关产品市场之外。假设各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分别为c1、c2和c3=c1+γ,其中γ为企业1向企业3许可专利时收取的单位许可费。

3 模型及分析

3.1 企业1不对外许可专利,企业2进入市场

如果企业1不发放专利许可,企业2投资J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与专利产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替代产品,形成双寡头垄断市场。企业1和企业2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令一阶条件,由二阶条件可知存在纳什均衡解[27],求解产量的纳什均衡解,得两个企业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进一步可求得两个企业的均衡利润分别为:

3.2 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企业2进入市场

如果企业1发放专利许可给企业3,考虑同时获得固定许可费F和按产量提成的单位许可费γ的情形,由于企业3没有补充性资产,假设企业3将获得的专利技术进行商业化需要投入的成本为C,同时企业2投资J研发取得新技术生产与专利产品效用完全相同的替代产品,形成三企业寡头垄断市场。各企业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可以解得各企业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均衡利润分别为:

企业1与企业3之间的许可协议要达成,被许可企业3的收益应该大于等于零,由等式(15)当企业3的收益为零时,可以解得内部创新企业1可收取的最大固定费用为;将Fmax带入等式(13)后,用新得到的π*1对γ求导,求解纳什均衡解,企业1获取最大收益时的单位许可费γ=0,即企业1的最优专利许可策略为固定费用专利许可,此情形下企业1和企业2所获得的利润分别记为:

3.3 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企业2不进入市场

如果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企业1引入企业3参与市场竞争,企业2在对产品市场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因为无利可图不会投资研发参与市场竞争。考虑对企业3同时收取固定许可费F和按产量提成的单位许可费γ,假设企业3将获得的专利技术进行商业化所需要投入成本为C,形成只包含企业1和企业3的双寡头垄断市场。其利润函数分别为:

求解两个企业的纳什均衡产量分别为:

均衡利润分别为:

由于本文假设当产品市场中除了企业1以外无其他企业参与竞争的情况下,企业2会投资研发获得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因此只有当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之后,若企业2通过投资研发新技术无利可图时,企业1才能够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将企业2阻止在产品市场之外。企业2要能够被阻止在竞争市场之外,即企业2若进入相关产品市场所能够获得的利润将小于等于零,由等式(14)可求解得到满足该条件下时企业1可收取的最大单位许可费为。企业1与企业3要达成专利许可协议,被许可企业3所获得的收益至少为零,由等式(15),将γmax代入可求解得到企业1可收取的最大固定许可费为。因此,当企业1通过发放专利许可给企业3的条件为:

时,企业1可从市场中获取最大收益。

3.4 专利许可策略的选择

命题1:当时,相对于不发放专利许可,企业1会更倾向于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同时企业2投资研发新技术参与市场竞争。

证明:由等式(5)及等式(16)进行比较可知,只有当时,相对于不实施专利许可下企业2投资研发获得新技术生产完全替代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形,当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同时企业2投资研发新技术参与市场竞争时,企业1通过实施专利许可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在收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企业1更倾向于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而非不发放专利许可。

命题2:当时,企业1会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能够阻止企业2进入市场。

证明:当时,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由3.2的分析可知,在此条件下,若企业2投资研发新技术进入市场其收益为零,因为企业2是风险中性的,所以企业2在对市场作出正确评估判断的基础上不会投资研发新技术。当市场中只有企业1和企业3时,由3.3中的分析可知,时,企业1在最佳许可策略下时γmax=0,所以有c3=c1=c2,这说明企业1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引入了与企业2生产能力相同的企业3,企业1与企业3之间的专利许可协议要能够达成,企业3所支出的费用必然要低于企业2要进入市场所需的研发投资额,即。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企业1发放专利许可给企业3不仅能够获得与不发放专利许可时同等的利润,而且还可以额外获得企业3支付的固定费用,因此企业1会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能够阻止企业2参与市场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时,企业1通过专利许可策略引入企业3,而c3=c1=c2,实际上是通过专利许可使企业3替代了企业2的位置,在后续的产品市场竞争中,企业1面对企业3时与不实施专利许可面对企业2时的竞争格局是一样的。由命题2,企业1与企业3之间的许可协议要能够达成,需满足,但若企业1改变专利许可策略,转而将其专利许可给企业2,只要对企业2收取的固定费用略小于其投资研发新技术的费用,企业1与企业2之间的许可协议就能够达成,很明显,企业1可以从企业2那里得到更高的专利许可费,因此在此情况下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实际上并非其最优决策。

4 c1=c2条件下的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比较分析

∏Ⅰ代表企业1不实施专利许可策略下的市场总利润;∏Ⅱ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进入市场时的市场总利润;∏Ⅲ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不进入市场时的市场总利润。由上述分析有:

命题3:(1)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高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2)J<C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低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

SWⅠ代表企业1不实施专利许可策略下的社会福利;SWⅡ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进入市场时的社会福利;SWⅢ代表企业1将专利许可给企业3并且企业2不进入市场时的社会福利。

命题4:(1)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高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2)时,即企业2投入研发的成本低于企业3获得专利许可后将其商业化所需投入的成本时,

证明:社会福利由厂商剩余及消费者剩余两部分构成。厂商剩余为市场中各企业的利润总和,社会福利的计算公式为:

,由上述3.1—3.3中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
因此,当时,;当时,。证毕。

5 结语

本文针对三寡头的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研究专利技术创新企业作为市场的生产商(即内部创新企业)在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其专利许可策略以及各种情形下的市场总利润和社会福利。在内部创新企业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当内部创新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引入弱势企业参与竞争,但不能阻止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内部创新企业的这种专利许可行为会降低产品市场上的总利润及社会福利。但是当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内部创新企业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倾向于将专利许可给弱势企业。当内部创新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引入弱势企业参与竞争,同时阻止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专利许可行为对产品市场上的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由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研发新技术所需投资额的大小决定。当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投入成本小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研发投资额时,专利许可将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当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投入成本大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研发投资额时,专利许可将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产生消极影响。但无论何种情况下,当内部创新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引入弱势企业参与竞争,并不能阻止原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这种专利许可行为下的产品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都是最低的,除非有其他激励机制的存在,否则,内部创新企业不会主动作出使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专利许可策略。本文的研究对某些企业的专利许可行为从理论上作出了解释,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专利许可对产品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

当今,专利许可策略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决策中的重要战略,专利许可受到来自企业界和学界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为了分析简便,本文假定在三寡头的垄断市场中,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若考虑存在多企业的寡头竞争或者完全竞争市场以及新技术研发成功的随机性将更加符合实际,这些都可能成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针对三寡头垄断市场,考虑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对内部创新企业面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两个在位企业时的专利许可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在内部创新企业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当专利许可不能阻止竞争能力较强企业投资研发新技术时,将降低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反之,专利许可对市场总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由弱势企业将专利技术商业化所需投入成本与竞争能力较强企业研发新技术所需投资额的大小共同决定。

关键词:专利许可,内部创新,三寡头垄断市场,社会福利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2

受益于新兴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增长

舒泰神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生物制品为主的制药企业,而且已经被命名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性企业”。主要产品“苏肽生”和“舒泰清”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属于医药细分市场中的新兴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医药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新兴的生物制药行业在2001-2010年的十年间销售利润率高于医药行业,2006-2010年行业的销售净利率处于增长状态,毛利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生物制药行业2010年1-11月的营业收入累计额达到了1062.4亿元,同比增长30.55%,利润总额为153.9亿元,同比增长41.50%。

在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及公司卓越的管理下,公司的毛利率从2007年的65.15%提高到2010年的88.83%,净利率从2007年的15.61%提高到2010年的44.85%,公司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成本控制、盈利能力表现相当出色。未来公司将在已有的产品优势平台上,依托行业快速的发展及新产品研发的能力,增长动力强劲。

“苏肽生”称雄神经生长因子细分市场

“苏肽生”是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是我国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领域第一个国药准字号产品。“苏肽生”于2006 年下半年上市,2007 年取得了17.51%的市场份额;2008年起“苏肽生”销售金额快速增长,逐渐赶超其他竞争对手,截至2009 年末,“苏肽生”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中已经占据了41.05%的市场份额,市场排名第一。“适应症广、产品质量可控”等突出特点已经使得该产品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树立了较好的口碑与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根据我国新药保护的有关制度,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竞争格局在2013年9月以前,可能仍然维持“苏肽生”、“恩经复”和“金路捷”等产品寡头竞争的局面。“苏肽生”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1.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5%,毛利率为92.89%。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0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舒泰清”产品市场容量巨大

公司开发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是国内唯一具有清肠和便秘两个适应症的清肠便秘类药物,获得两项国家专利。国内的清肠产品大多为番泻叶或甘露醇等药品,对聚乙二醇电解质的使用尚属起步阶段。但是从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看,聚乙二醇应用广泛,而且随着近年来对聚乙二醇市场推广工作的深入,聚乙二醇类药品的销售数量和金额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便秘患者人数在30%以上,仅以老年人计算,我国便秘总患病人数约为1.76亿,整个便秘市场的容量可达48.23亿元。而且相对于其他产品,聚乙二醇在改善便秘症状上安全性更高。公司舒泰清2010的销售收入为1354万元,同比增长40.52%,占公司收入的11%,毛利率为66.85%。

募投资金注重新产品研发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67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4%。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用于提升公司“苏肽生”和“舒泰清”的产能、建设研发综合楼和动物实验房,部分产能还将用于现有产品阿司匹林肠溶片、格列齐特片和萘丁美酮胶囊的生产。

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 篇3

目前, 我国审计市场结构存在着很多缺陷, 现实中也已暴露出很多问题, 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

首先,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 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 导致审计效率下降, 不能适应审计服务这种特殊市场的要求。我国证券市场上频繁爆发的审计失败事件就是其突出表现。因为对于一般行业而言, 消费者会根据商品质量给自己带来的效用以及产品的价格决定是否会购买这件商品, 政府或者行业协会都会颁布产品标准。因此, 充分竞争会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高质量的商品, 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但是, 审计质量的最后结果体现为一份审计报告, 绝大多数公众难以据此判断审计质量的高低。因此, 这种审计市场结构甚至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逐渐使质量高的事务所退出市场。

其次, 当前审计市场的竞争结构导致竞争变得过于复杂, 审计机构和专业人员可能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争取客户, 在风险防范和审计质量上做出不得已的让步, 使审计独立性受到损害。

再次, 由于审计服务的质量难以确定, 在分散型市场中, 市场本身无法淘汰那些独立性低、质量差的审计服务, 势必造成审计行业的混乱, 审计的总体质量下降, 公众对会计师的信任程度降低,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 同时具有无差别性, 即审计业务均为按审计准则执行的法定审计, 各家事务所在同一领域进行竞争, 因此构造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是十分有益的。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 审计市场高度集中,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容易形成共谋。事务所通过非合作博弈达成一种隐性契约, 不再担心客户流失对其声誉的损害, 从而可以在员工素质的提高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以更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通过提高市场集中来构造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 为事务所培育对其业务拓展至关重要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创造了条件。应该指出的是, 寡头垄断不是完全垄断, 并没有扼杀必要的竞争, 只是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 即几家“寡头”事务所之间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竞争。我国多位学者通过对中国审计市场的研究, 认为有必要在我国构造寡头垄断的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 大力培育较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 形成规模经济性。这不仅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也有利于在会计服务业进一步增强与实力雄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能力。

二、培育寡头垄断审计市场结构的可行性

针对当前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 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同样也是可行的。实际上, 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日本, 审计市场格局与当前我国一样, 一批小所分散在全国各地, 影响了审计, 特别是证券上市公司审计的质量, 投资者和公众对此反应强烈。同时, 这些小会计公司在与打进日本审计市场的美国“八大”会计公司竞争时, 势单力薄。为从根本上扭转此局面, 大藏省于1974年对《公认会计师法》进行了修订, 规定设立审计法人并赋予其审计证券上市公司的资格。此举促使众多事务所合并, 很快形成了十几家大型事务所。现在已发展为“四大”控制证券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市场形态。因此, 我们也同样可以借鉴邻国的经验, 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在我国是完全可行的。

三、培育寡头垄断审计市场的途径

(一) 培育理性的投资者

1、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是指那些以其所能利用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各类股票和债券投资的金融中介机构, 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不同, 他们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 因而对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更高。资本市场发达国家的实践就是证明了, 机构投资者力量雄厚, 影响很大, 不仅是资本市场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也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持有较多的股份, 拥有雄厚的物质实力, 对资源配置影响作用大。他们精通专业知识, 投资经验丰富, 信息资料齐备, 分析手段先进, 所有投资决策者都基于对上市公司的深入分析和宏观经济的详细研究, 投资行为十分理性。而且他们一般采取稳定的投资战略, 注重资本的长期增长, 多采取长期的投资行为。因此,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 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有着更强劲的需求动力, 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主体时, 才能形成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

从现状来看, 我国机构投资者仍然种类较少、缺乏规模优势;机构投资者也多以短期投资为主, 因而更偏好于流动性需求;机构持股比例相对市场总股本很小, 难以发挥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要使机构投资者有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 就必须使其对于公司治理机制有切身的利害关系。这就需要丰富目前机构投资者的种类, 培养具有长期投资倾向的稳定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与共同基金是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三类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其中, 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均属于相对较为长期的投资者, 他们在推动公司治理机构的完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种类较少, 对流动性需求的偏好导致机构投资者偏好于短期投资, 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股价的波动, 而非公司业绩。证券投资基金入市时间短, 发展规模小, 具有长期投资倾向的机构投资者如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等也不过刚刚进入股市, 尚不具备影响公司治理的能力。今后, 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

2、教育和引导中小投资者。目前, 在我国投资者群体中, 中小投资者等弱势信息需求主体占到绝大多数, 但这些投资者普遍素质不高, 多数投资者不具备起码的会计专业知识, 在信息获取和自我利益保护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一方面他们没有权力要求上市公司向其专门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他们没有信息收集和甄别能力, 同时也不能通过特别合同等形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也就不可能对财务信息披露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他们在投资行为上以获得短期交易收入为主, 不注重长期效益。从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 全面深入的投资者教育, 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素质, 引导其树立投资理念, 增强法制意识, 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投资者信心, 巩固市场发展的微观基础, 还可以使投资者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提高理性决策水平, 帮助投资者利用和处理财务信息资源, 让投资者懂得根据真实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为高质量审计培育需求市场。

在现阶段, 我国投资者教育要注意的问题应集中在技能和法律意识方面:首先, 教育内容重点放在市场基础知识、法律法规、投资风险和权利保护等方面, 以达到尽快提升中小投资者素质的目的, 同时要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推动投资者教育制度的完善, 尽快推动投资者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深入, 使更多公民接受正规的投资者教育;其次, 要加强投资者教育的法制化程度, 鼓励广大中小投资者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 利用法律手段向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争取自身的权益, 及时将违法违规行为向监管机构举报, 使监管机构能尽快查处不法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二)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新增事务所数量。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 除受市场规则的约束外, 还要求事务所的规模和数量应与经济总量相适应。目前仍在不断增长的事务所数量, 只能说明市场资源的配置不是趋于合理而是趋于分散, 市场竞争不是趋于规模竞争而是趋于恶性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速度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是趋于适应而是趋于更不协调。因此, 尽快提高行业准入条件, 严格控制事务所数量, 是当前行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也是提高行业执业资质和审计质量的重要之策。按现行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进入门槛较低, 在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被“业外人士”称为挣钱的行业的情况下, 使得更多的事务所进入该行业,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因此, 应该从注册资本和股东人数两个方面来提高事务所的准入门槛, 从而达到控制事务所的数量。

(三) 鼓励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

为了培育寡头垄断的审计市场,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要实现该目标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依靠事务所的自我积累, 提高其留存收益率, 从而具有更多的资金来添置事务所的“硬件”, 强化“软件”建设, 增强事务所的综合实力;二是兼并与联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措施要确保会计师事务所能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宜的合并、重组对象, 而决不能实行政府强制联合。否则, 将会严重影响事务所以后的和谐运作与进一步扩展。因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毕竟是人力资本高度密集型的服务业, 从业人员之间是否彼此信任、彼此之间是否存在较强的凝聚力是决定事务所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同时, 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推进过程。因为合并本身并不是目的, 而是寻求发展的途径, 事务所之间通过兼并联合, 不仅要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的跨地区流动,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更要以此为契机, 致力于形成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可以要求合并各方制定并提交共同的发展战略, 尤其是包括业务类型、服务区域、客户面向等在内的市场战略, 设计出相应的内部治理机制, 特别要建立起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审计风险防范系统, 对那些合并后质量控制下降, 甚至出现审计失败的事务所要严惩, 防止事务所在兼并联合过程中一味贪大求快, 为资格而战, 而陷入做大不做强、更做不久的被动局面。

(四) 完善市场的退出和合并机制。

我国目前审计市场上缺乏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 应通过政府强制性的措施完善相应的市场退出机制, 使规模小、执业质量低、各方面不符合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退出现有审计市场。退出机制不仅仅可以实现淘汰一些质量不高的会计师事务所, 还可以为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多的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 从而间接地促进整个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发展, 将更有利于培育寡头的垄断审计市场。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4

一、寡头垄断的市场准入理论及其分析

1. 寡头垄断市场及评价

西方经济学认为, 根据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可以将市场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 (1) 垄断, 即单个企业生产了某一行业的全部产品; (2) 寡头垄断, 即少数几个出售者提供某一行业的相同的或有差别的产品; (3) 垄断竞争, 即为数众多的企业提供相关但有某种差别的产品; (4) 自由竞争, 即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由此可见, 寡头垄断市场, 是介于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类型, 是不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类型。具体地说,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或销售者占支配地位的一种市场类型, 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相当多, 其产品在该行业产品总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从而能够影响或控制市场价格。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由于生产技术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从而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新的经济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仅仅是寡头垄断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而且寡头垄断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不利影响, 往往会抬高市场价格。由于寡头具有的支配作用以及寡头之间常常出现各种形式的勾结, 都往往会使价格抬高, 并维持较高的市场价格水平而不易变动, 这样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组织卡特尔方式, 卡特尔方式是指一个行业中各自独立企业之间通过有关价格、产量和分配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明确协议而进行相互联系, 从而确保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 市场准入的基本范畴

目前学术界在使用市场准入 (Market Access) 时存在较大分歧, 其基本含义可以归纳为两种: (1) 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下确立的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法原则, 其含义基本等同于“市场自由开放”, 即 (主体或交易对象) 可自由地进入某国市场。 (2) 是指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批准和注册, 对进入市场的主体和交易对象进行调控或规制。这是“市场准入”一词被引进我国以后延伸发展出来的含义。由于市场缺陷 (如不完全竞争、外部不经济、信息不对称等) 的存在, 对于这些行业政府一般会进行管制来纠正“市场失灵”, 主要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设立市场准入制度, 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和保护, 以及对滥用主体资格的行为加以监管纠正, 属于微观管理, 这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基础性条件。市场准入制度的合理与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制度安排, 能够降低市场主体参与各类经济活动的成本, 创造经济发展的整体活力。

二、我国目前大型国有企业的市场准入状态分析

1. 取得的成绩

我国市场准入的理念和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步推广和实施的, 并且已经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 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国家出台了与WTO精神相一致的市场准入方面相关法律法规。2005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36条”) , 文件规定,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寡头垄断行业和法律法规未规定不准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党的十六大也明确提出放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准入主体资格的限制。

第二、在有些行业已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如电信业, 从中国电信一家垄断, 到现在拆分成新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形成了多家竞争的新的市场格局。过去高度垄断集中的石化行业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后所形成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石油化工企业。这说明政府开始对传统垄断行业进行拆分, 放宽市场准入主体适当引入竞争, 有效地提高了垄断行业的效率。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 市场准入主体的标准混乱。与WTO规则和有关国际惯例相比, 我国的市场准入主体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突出体现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民待遇的不一致上。据国家发改委统计,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 国有企业可以进入的市场领域约为80个, 外资企业约为70个, 民营企业只有40个。在对外资企业准入上, 一方面, 对外资企业开放的市场领域仍较小, 市场准入的条件严格, 对全部的外商投资均实施外经贸审批制度;另一方面, 部分领域外资不当进入, 并享有超国民待遇, 导致外商在某些行业居于垄断地位, 对内资企业构成巨大压力, 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在对内资企业准入上, 某些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企业垄断和行政垄断, 导致竞争不足, 投资不足, 管理滞后, 发展缓慢, 产品价格高, 阻碍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待遇远远低于国有企业, 甚至低于外资企业, 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此外, 有些行业进入标准太低, 导致过度进入, 低水平重复建设, 规模经济的效应不能体现, 国际竞争力不足。

第二, 市场准入程序的混乱。目前, 在国有企业市场准入程序方面存在准入机构多, 准入方式体系庞杂, 程序复杂, 手续繁多。对企业市场准入实施管制的行政机关太多太滥, 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拥有市场准入管制的权力。并且, 对同一市场准入行为, 往往有多个行政机关共同享有管制权。在准入方式上, 有审批, 营业执照, 许可, 准许, 特许, 注册, 批准, 审核, 备案, 鉴定, 申报, 标准设立等等, 名称多、内容繁杂且交叉重叠, 大大降低了效率。政府审批程序的复杂性和审批行为的暗箱操作, 则额外增加了其他企业市场准入的成本和风险度。同时, 这与WTO的有关精神是相违背的。

第三, 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混乱。现阶段, 我国的企业市场准入法律法规繁多, 体系混乱, 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 规定之间互不协调等问题。不同层次, 不同效力的法律法规往往内容庞杂, 规定互相冲突, 难以把握, 在内容上既存在相互重叠的矛盾, 又有疏漏和空白而许多基础政府及其部门的“红头文件”, 不仅内容不合理, 而且不公开, 只在机关内部层层下发, 没有透明度, 让企业无所适从。

三、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启示

目前我国寡头垄断市场准入制度方面的改革, 总体进展缓慢。究其根本原因, 一是没有明确政府规定政府的责任, 二是新的市场准入制度内容不清晰。寡头垄断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说明, 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要放松政府管制, 真正引入竞争, 必须全面放开准入;要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 为各类企业的市场准入提供制度保障。

1. 明确政府的责任

毫无疑问, 政府在形成、维护和完善市场准入机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企业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后, 政府首要的责任是创造竞争环境。目前,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他们在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雄厚实力, 使其他想进入的企业短期内很难与其抗衡,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新经营者进入前, 通过分拆, 将现有企业分成相互竞争的几家等方式, 创造出竞争环境。同时, 对新进入企业采取各种优惠政策, 使其尽快提高竞争能力, 这也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办法。

2. 明确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

(1) 统一市场准入主体标准。首先, 需要统一不同所有制主体的待遇标准。在WTO规则要求下逐步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因此, 所有制的不同不能再成为国有企业拥有特殊待遇的理由, 所有投资者待遇应平等。我们现在应当抓紧做的是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标准化、统一化。其次, 需要统一内资与外资主体的待遇标准。我国已逐步放宽了外资的市场准入领域, 并逐步实现外资与内资的待遇等同。但另一方面, 外商享有比内资企业更高的“超国民待遇”问题尚未解决。最后, 不同组织形式的主体之间的待遇要选择地统一。不同组织形式的市场主体规模不同, 在市场中发挥作用不同, 因而享受的待遇不同, 这是正常的, 但那些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应当予以废除。

(2) 规范市场准入程序。程序合理是保障实体主义的必要前提。市场准入成本高、效率低下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 程序的变革是关键。目前, 需要清理、整顿、合并一些程序和环节, 使之更加便捷化。对确实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 可以运用市场机制来运作, 以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有些事项则可以委托社信誉度高、中立性强能够的中介机构、专家委员会来组织实施。现在不少地方推行的“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期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 避免由申请人到各个相关审批部门跑路的做法,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很受社会好评。对此应当逐步完善规范, 并提升为法律制度, 逐步过渡到“注册官制”。

(3) 完善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市场准入制度不是一个孤立的法律制度, 它的建立和完善有赖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首先, 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制度必须完善。在市场准入问题中, 主体和交易对象的性质、地位是一个基础法律问题。其次, 市场准入的配套制度必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属于经济法中的一个分支, 为保障这一制度的实行, 在经济法中其他一些配套制度也需要完善。如在市场运行方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收法、价格法;在市场保障方面的环境法、资源法;市场调控方面的国民经济计划法、规划法等等。要改变当前各种法律法规层次不一、内容交错重叠矛盾、权威低、适用困难等现象, 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市场准入制度, 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准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及启示》, 臧传琴, 《经济师》2008年第5期[2]《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及启示》, 臧传琴, 《经济师》2008年第5期

[3]Joseph EStiglitz.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3]Joseph EStiglitz.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4]《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后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以中国电信、电力产业为例》, 王俊豪, 《中国工业经济》, 2005年第11期[4]《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重组后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以中国电信、电力产业为例》, 王俊豪, 《中国工业经济》, 2005年第11期

[5]《论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构建》, 封延会等, 《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5]《论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构建》, 封延会等, 《山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5

目前很多商品都可以同时通过现货市场和期货合同市场进行交易,2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表述为:由于期货市场的作用,企业的竞争范围仅限于总需求中未在期货市场上销售的部分,从而面对1个弹性更大的剩余需求曲线,因此期货市场的存在使得现货市场的竞争性更强[1,2]。然而近期有学者提出,期货市场的存在可能会降低现货市场的竞争程度,其原因之一是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购进电能,以使得自身在现货市场上交易的频率更高,从而降低其剩余需求弹性[3];原因之二是由于合同的存在增加了竞争者之间相互共谋的可能性[4,5,6]。

根据国际上期货市场运营经验,大部分期货合同的持续时间都相当于多个现货市场的交易期,例如,在英国燃气市场2004年12月3日的交易中,执行期在一个月以上的合同交易量占到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二,而在电力交易市场上,上述比例高达90%;加州葡萄生产商的平均合同期限长度为3年半,其中有1半的供应商签订了超过1年的合同[7];在英国金属交易市场上,购售合同的时间期限同样可以从1天到数年不等[8]。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期货合同对寡头电力市场竞争性的2种影响因素——退出共谋所带来的收益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损失补偿,研究其在不同的合同期限下如何相互作用。第1个因素叫做“损失效应”,第2个因素叫做“补偿效应”。

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文献针对期货合同期限进行过研究,在Allaz和Vila的研究中,表示期货交易发生时间的参数N(即期货交易发生在第几轮)是可变的,但所有的交易都采用一个固定的期限。所研究的合同都发生在同一轮交易中,但允许合同期限重复多个现货交易期。因此,本文的模型即AV模型的无限重复,且只考虑N=l的情况,同时在现货市场上以价格竞争替代数量竞争。Liski and Montero研究了合同交易时间参数NV随现货交易周期变化的短期合同,即合同在生效前可能经过多轮交易,但尽管如此,最终生效的期限仅有一个现货周期。本文的模型考虑了各种不同期限的合同,且在每2轮合同交易之间有α个现货周期,较以上各种已有模型的更具普遍性。

1 模型建立

1.1 市场机制

本文假设不同的企业在现货市场上以重复报价的形式进行竞争,其主要机制如下:

(1)在第1个现货交易周期之前存在1轮期货交易,且不占用现货交易时间。在此轮期货交易中,企业可以提交1份合同(明确数量、价格以及期限),该合同规定了买方(卖方)在一系列现货交易期内以1定的价格购买(出售)一定电量的义务,合同期限被定义为该协议持续的现货周期数。当上述合同期满时,下1轮合同交易开始。

(2)假设形成共谋的厂商以某种策略维持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每增加1份期货合同都会减少现货市场的需求量,即减少退出共谋时所获得的短期收益,从而使得共谋更加容易维持。

(3)损失效应。厂商退出共谋时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取决于期货合同的期限,当某1厂商退出时,受到的损失为,自退出共谋的现货交易期开始,之后所有现货交易期的价格都将是竞争形成的,而且从下1轮合同交易起,所有出售的合同也都是同一价格。上述损失将立即影响到现货市场的收益情况,但是退出共谋的厂商仍将从已有合同中获得收益,直到下1轮合同交易开始。

(4)补偿效应。厂商在某1时段退出协议时,将不能获得该时段及该合同期内其竞争对手通过合同交易的电量,而另一方面,对手也不能获得该厂商在此时段前通过合同获得的交易量。这样便减轻了退出共谋所遭受的损失,而且合同持续的现货周期越长,由退出共谋所带来的损失就越少,或者说,期货合同交易成了合同执行期内的“保障”,对退出共谋遭受的损失有所补偿。

1.2 基本参数

在本章的模型中,考虑2家厂商,生产同样质量的电能产品,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c,并且没有容量限制。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在现货市场或期货合同市场销售其产品,2家厂商的折现率均为i。

(1)时间

t代表现货市场的时段,对于每个现货周期内的各时段(t=1,2,3,…),2家厂商都在现货市场上重复价格竞争。与现货市场并存的还有期货合同市场,期货市场在现货周期之前的某1时点进行,不需要占用特定时间段。以n表示期货合同所持续的现货周期数(n>0),则期货市场上成交合同的期限都能以现货周期数来表示。当1轮期货交易达成并执行完成之后,将会有下1轮期货交易继续进行,达成交易的合同又将持续执行n个现货周期。

(2)需求

设每个时段的需求函数均为D(p),是价格p的持续递减函数,该需求既可以通过现货市场上销售的电量来满足,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上的合同约定来实现——当计算现货市场剩余需求量的时候,期货市场上的合同交易量将被抽出。

(3)期货合同市场

在每轮期货交易中,2家厂商同时确定他们将要在期货市场上销售的电量(这些电量按照要求必须等额分配到每个现货周期执行),当电量交割执行完成后进行支付,以避免对现货和合同销售使用不同的折现率。为方便计算,在本文模型中以期货交易量占厂商总产出的比例来表示交易量的大小,而不是期货市场交易的绝对电量,因此,定义r∈[0,1]为期货市场交易量占厂商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销售总量的比例。另外,本文模型中的r和n都是由外部因素决定,而合同电量和合同价格则是由市场内部因素确定。

(4)禁止套利

假设只有在期货合同价格等于现货市场价格预期的情况下,购买者才会接受期货合同,也就是说,在给定的折现率和合同销售量下,当且仅当卖方可以在现货市场上保持与期货合同相同的价格pc时,他们才能在期货市场上形成合同交易。在每轮交易结束的时候(即合同执行前的现货周期),各厂商的合同签订情况将对所有参与者公开。

(5)现货市场

在每个现货交易周期,所有的厂商都同时在现货市场上报价,价格较低的厂商获得现货市场的份额——即市场总需求减去各厂商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量。如果2家或多家厂商报价相同,那么市场份额在这些厂商之间平均分配。假设市场交易遵循定量分配原则。

(6)利润方程

总利润由等式π(p)=(p-c)D (p)表示,并假设该方程为单峰值曲线,有且仅有1个最大值π(pm)。以方程πm(=π(pm))表示1个垄断企业在每个现货时段的收益,方程πm(=πT(pm))表示由每个共谋厂商在价格pc时获得的收益,而πd则表示厂商在脱离共谋时段的收益(综合考虑其现货和期货合同的电量)。

2 共谋均衡分析

假设厂商之间会试图通过一定的策略形成共谋关系,具体方式如下:

在第1个期货交易周期,2家厂商会各自提交在价格pc卖出r'D (p')/2的报价,其中D(pc)/2为在价格pc下平均分配市场份额时所提供的产出水平。在2家厂商都遵守共谋均衡的情况下,那么他们会在每个现货时段提交价格pc32并且与另1家厂商平均分配现货市场。如果在任一时刻,发现有1家厂商在某个期货或现货时段中存在脱离共谋行为,那么在接下来的时段中,2家厂商都将以其边际成本c报价,并且违约行为发生后的每个期货交易时段,在二者总销售量不超过该价格所对应需求D(c)的情况下,2家企业将自由选择合约交易量。

现在要研究的是在上述策略下,2家厂商之间是否能够维持共谋关系,而不会出现脱离共谋的行为。一般来说,1家厂商可能通过以下2种行为脱离共谋:在期货交易中增加合约的销售量或在现货交易中降低现货价格。

2.1 期货市场共谋

在期货交易中脱离共谋不可能获得最佳收益,因为合同信息都是透明的,即买家和其他厂商都可以看出脱离共谋厂商的策略,因此一旦有厂商在期货交易中执行脱离共谋的策略,那么接下来的所有现货交易时段价格都将变为c。并且在了解上述策略之后,市场上的购买者都不会以高于c的价格从脱离共谋的厂商手中购买期货,从而使得脱离共谋所获得的收益为0。因此,任何1个共谋收益高于0的厂商组合都将在期货交易中维持共谋,避免脱离情况发生。由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在期货交易中脱离共谋不可能获得最佳收益。

2.2 现货市场共谋

得出上述结论后,只需关注在现货市场上脱离共谋的行为。

(1)损失效应。

假如没有期货合同,那么以任意pc∈(c,pm)脱离共谋的厂商所获得的最大收益都等于pc-ε。设定在现货时段t开始交易时,由于上1轮期货交易中成交的1部分期货开始执行,那么在现货市场上就已经具备了rD(pc)的供给量,因此这并不是本文模型中的最优违约收益。原因如下:如果现货市场上剩余的需求量过低,那么pc将高于该需求下的垄断价格,从而使得垄断价格下的收益小于共谋收益。

定义pRm为剩余需求的垄断价格,由以下公式确定:

那么最优脱离价格定义为:

在最优脱离价格下的现货市场收益为:

厂商执行脱离策略时所处现货时段的总收益等于:

在脱离共谋的现货时段,厂商会因此遭受一定的损失,具体方式为:厂商将在现货市场上以价格c出售电量,并且在接下来所有的合约交易中以此价格来提供期货合同。其结果将导致随后所有的现货利益都等于零。

(2)补偿效应

然而除此之外,在当前已签订的期货合同到期前,厂商仍旧可以以共谋价格pc执行合约。在下1个合约交易开始之前,该部分电量及其价格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厂商脱离共谋的最佳时机成为了影响脱离共谋所获收益的另1关键因素。在任何现货市场阶段,维持共谋所获得的总收益现值永远等于πd/(1+i)。这包括了远期销售收益rπc和现货市场销售收入(1-r)πc。而在脱离共谋的情况下,总收益的现值取决于下次合约交易开始前的现货市场期剩余期。设自脱离共谋的现货时段开始,到下一轮合同交易前还剩余T∈{1,2,…,n}个现货时段。可以计算出脱离共谋之后第2个现货时段到下个合同期开始前的总收益现值,折算到违约期,即为。再考虑脱离共谋所处现货时段的收益,可得脱离共谋带来的总收益为:

于是可以得出:若厂商正好在合同交易结束后的现货时段脱离共谋,那么脱离共谋所获得的收益最大。

证明:从式(5)可以得出,当T取最大的可能值时,即当T=n时,违约收益现值达到最大。由于维持共谋的收益与时间无关,因此要获取脱离共谋的最大收益就相当于选择脱离共谋的最佳时机。

2.3 均衡状态

以上所论述的合作共谋,只要未出现参与方单方面脱离共谋的动机,这将是1个可以维持的博弈均衡。收益损失过程(即价格回归到边际成本)需要达到博弈均衡,因此需要找到使得脱离共谋对任何参与厂商都不利的条件。在式(5)中,令T=n,这个条件可以由下式表示:

不等式(6)右边第1部分给出了脱离共谋的收益,其中包括现货市场剩余需求的收益和该现货时段内的合同收益。不等式右边第2部分给出了该厂商将要获得的自脱离合约的现货时段起至下1个合同交易期前的合同销售的利润。

那么式(6)则可以写成:

由此,做出如下定义:

当h (r,n,i,pc)=0时达到均衡状态,将均衡状态下的i定义为均衡折算系数,以i表示。于是有:

当且仅当i≥i(r,n,pc)(i为使h(r,n,i,pc)=0的折算系数)时,上述的触发战略达到完美博弈均衡。

证明:当折算系数满足不等式(7)时,任何共谋都是可以维持的,也就是说h(r,n,i,pc)≥0。同时还可以得出:

这就意味着只要当折扣系数大于i时,就有h>0,即满足不等式(6),这样就使得共谋得以维持。

以上给出了维持共谋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但却没有给出这个均衡的特征。以下部分将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着眼于均衡折算系数与合同期限之间的相互影响,其次着眼于合作共谋下可以维持的价格。

3 合同期限与均衡折算系数

期货合同的期限之所以会对均衡折算系数(即共谋刚好得以维持时的折算系数)产生影响,主要有2方面因素在产生相互对立的作用。第1个是有利于共谋的影响因素,即不等式(6)中的变量πd(损失效应);第2个是有利于竞争的影响因素,即不等式(6)中的式子(1-in/1-i)rπc(补偿效应)。

现在来研究均衡折算系数i是如何随着合同期限的长度n与合约数量r的变化而变化。

hi=nin-1rπc+πsd,这显然是高于边际成本的有利价格。同样因为有i<1,hn=rπrcinLn(i)<0。由隐函数存在定理得出di/dn=-hn/hi。

由以上的不等式可以得出结论:均衡折算系数i随着合约期限的增长而严格递增(di/dn>0),即合约期限越长,厂商维持共谋就越困难。

其基本原理可解释为:在只持续1个现货时段的合同交易中,参与厂商知道在脱离共谋后的所有时段其收益将会持续为零。但是,如果合约持续超过1个现货时段(n>1),并且厂商在合约交易后的第1个现货交易时段脱离共谋,那么他将会以约定的期货价格出售部分供给量,直到下1轮期货交易开始。这减低了厂商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合同量越多并且持续的时期越长,厂商的收益损失就会越小。

因此,合约期限越长,厂商受到的补偿效应就越明显,进而增大其脱离共谋的诱惑,使得共谋难以维持。

4 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期货合同对厂商脱离共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使脱离共谋者收益减少的损失效应,以及减少脱离共谋者损失的补偿效应;其次建立了共谋状态下的均衡模型,用于模拟厂商脱离共谋时的损失效应与补偿效应的综合作用结果,并找出可以维持共谋的均衡状态,以及该均衡状态下的折算系数;最后通过分析合同期限对均衡折算系数的影响,进而得出合同期限对共谋均衡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合同的期限与均衡折算系数为正相关,即合同期限越长,均衡折算系数越大,又由于只有折算系数高于均衡水平才能够维持共谋,因此均衡折算系数越大,维持共谋越困难,也就是说,合同期限越长,共谋的维持就越困难。由此可见,在设计期货合约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对合同期限的规定,鼓励厂商签订期限较长的合同,这样对于降低厂商之间的合作共谋,降低市场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研究了在寡头垄断电力期货市场上,期货合同的期限如何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共谋产生影响。通过对期货合同作用的分析表明,合同对共谋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2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使脱离共谋者收入减少的收益损失效应,以及减少脱离共谋者损失的保护效应。建立了厂商共谋状态下的均衡模型,并且以均衡折现率来描述共谋均衡状态,通过分析合同期限与均衡折现率的关系,得出合同期限对市场共谋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合同期限越长,厂商之间维持共谋就越困难,市场的竞争性也就越高。

关键词:期货合同,共谋,寡头垄断,折现率

参考文献

[1]ABREU D.Extremal Equilibria of Oligopolistic Supergames [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6,39(1 ):191-225.

[2]ALLAZ B,Vila J-LCournot Competition,Forward Markets and Efficienc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3,59(1 ): 1-16.

[3]MAHENC P,SALANIE F.Softening Competition through Forward Trading[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4,116 (2):282-293.

[4]FERREIRA J L.Strategic Interaction between Futures and Spot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3,118 (1):141-151

[5]LISKI M,MONTERO J-P.Forward Trading and Collusion in Olig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2006,131(1): 212-230.

[6]曾鸣,韩英豪,张怡.基于输电阻塞的发电商市场及电力市场效率分析[J].陕西电力,2009,37(2):6-11.

[7]GOODHUE R E,HEIEN D M,LEE H.Contract Usage in the California Winegrape Economy[J].ARE Update,2000, 23(3):267-282.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6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通过对污染企业发放有效的排污许可证来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的, 它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兼有环境质量保障和成本效率的特点。理论研究结果表明, 在产品市场和排污权交易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情况下,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机制[1,2,3,4]。Tietenberg通过对各种情况下相对指令控制系统成本节约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后得出, 如果用排污权交易系统代替指令控制系统, 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5]。随着排污权交易理论研究的深入, 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 排污权交易可能严重依赖于行业的市场结构,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 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出清价格等于边际污染治理成本, 因此不存在关于效率问题的争论。但是, 当排污企业规模不一、产品市场存在垄断力时, 排污权交易的有效分配必将遭到破坏。Malueg首次提出如果产品市场存在垄断, 排污权交易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6]。Sartzetakis的研究表明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削减成本相同情况下, 如果产品市场存在垄断, 则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将利用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对自己有利的均衡[7]。另外, 寡头企业还可以通过垄断行为影响排污权交易的均衡价格, 使得均衡价格偏离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 从而影响治理效率, 导致社会财富的损失[8,9]。于是, 部分学者开始探讨寡头市场中, 企业如何博弈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问题。如, 王家祺等认为, 厂商通过不断改进治污设备、提高治污污染能力等措施, 可以达到更高效率的均衡, 实现更高的联合利润[10]。张敬一等对跨期排污权交易的寡头垄断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寡头垄断市场的古诺均衡与斯坦克贝均衡是稳定的, 但当厂商采用不同的策略时, 双方获得的利润却是不同的[11]。

可以看出, 排污权交易机制下的产品市场垄断行为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也做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 但是, 这种行为对行业总产量造成的影响以及此时指令控制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本文假设产品市场是寡头垄断的, 根据Cournot博弈理论建立了以厂商产量和削减量为变量, 以厂商利润为目标函数的两个博弈模型, 分析政府指令控制与排污权交易两种排污权再分配机制的有效性及其有效条件, 最后给出一个简单例子对本文观点加以说明。

2 两个模型及分析

2.1 基本函数与变量

考虑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 其中两企业生产无差异产品。设企业i获得的排污权初始份额是e*i, 政府总量控制的目标是E*, 显然有i=12ei*=E*.我们考虑排污权的再分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政府根据一定准则和依据在两企业间对许可证进行指令性再分配, 另外一种是借助排污权交易市场。

设企业i的产量为yi, 生产成本是C1i (yi) , 边际生产成本严格大于零, 即C′1i>0。每个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为Pi (yi) , 是关于产量的一个递增函数, Pi>0且Pi>0。企业可以降低产量或者削减单位产量的污染物排放来减少最终的污染排放。设企业i单位产品的污染物削减量为ri, 则该企业总的削减量为xi=riyi.削减成本C2i (xi) 关于变量riyi都是严格递增的, 即C′2iri>0, C′2iyi>0, 其中i=1, 2。逆需求函数:p=a-b (y1+y2) , 其中p是产品价格, a为需求曲线在价格坐标上的截距;b为需求曲线的斜率。在Nash均衡点, 两寡头企业的产量是假定对方的产量是固定的情况下的策略。假设尽管两企业在产品市场是动态博弈的过程, 但是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都是价格接受者。如果我们不考虑产品市场与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互相影响, 则生产和削减的决策是同时进行的。

2.2 指令再分配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经过初始分配, 企业i得到的初始排污权数量为e*i.在不进行排污权交易的情况下, 企业i通过求解下面的效益最大化问题来决定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排污削减量:

maxyi, riSi (y1, y2, ri, ei*) ={a-b (y1+y2) }yi-C1i (yi) -C2i (ri, yi) s.t.Ρi (yi) -riyi=ei* (1)

问题 (1) 的拉格朗日函数是:

Li (y1, y2, ri, ei*;λi) =ayi-byi2-byiyj-C1i (yi) -C2i (ri, yi) -λi[Ρi (yi) -riyi-ei*]

分别对变量yi和变量ri求偏导:

Liyi=a-2byi-byj-C1iyi-C2iyi-λi (Ρi-ri) =0 (2) Liri=-C2iri+λiyi=0 (3)

从 (3) 可得λi=C2iriyi, 可以看作是企业i排污许可证的影子价格, 代入式 (2) 得企业i的产量反应函数为:

a-2byi-byj-C1iyi-C2iyi´- (Ρi-ri) C2iriyi=0 (4)

其中边际生产成本C′1iri与边际削减成本C′2iyi都是关于产量yi与初始排污权e*i的函数, 且C″1iriyi>0, C″1iriei<0, C″2iyiyi>0, C″2iyie*i<0。由 (1) 的约束条件知, 可以用产量和初始排污权的数量来表示单位产量的边际削减量, 即ri (yi, e*i) 。从 (1) 的一阶最优条件可知企业i的Nash均衡产量是关于生产、削减技术以及初始排污权的函数, 于是:

yi=hi (e1*, e2*) (5)

假设有一部分排污权在政府指令下从企业1转给企业2, 下面研究这种再分配对产量造成的影响。根据一阶最优性条件, 分别对y1, y2和e*1, e*2取全微分:

L′1y1dy1+L′1y2dy2

=-C″21e*1de*1-C″21e*2de*2

- (Ρ1-r1) C21e1*de1*+C21e2*de2*-C22e1*de1*-C22e2*de2*Ρ2-r2=-Κ1dE*L2y1dy1+L2y2dy2=-C22e1*de1*-C22e2*de2*- (Ρ2-r2) C22e1*de1*+C22e2*de2*-C21e1*de1*-C21e2*de2*Ρ1-r1=-Κ2dE*

其中Ki=C″2iyiE*+C″1iriE*[ (Piy1-r) /yi]-C′1iri (rE*/yi) =∂{C′2iyi+C′2iri[ (Piy-ri) /yi]}/∂e*i是企业i所拥有的排污权份额变化所引起边际削减成本的改变量, 根据总量限制, e*1+e*2=E*, 有dE*=de*1=-de*2.由于C″2iyiE*<0, C″1iriE*<0, riE*<0, 假设C″2iyiE*+C″1iriE*[ (Piy1-ri) /yi]<C′1iri (rE*/yi) , 则有Ki<0。求解式 (5) 得

y1E*=-S2y2y2Κ1+S1y1y2Κ2S1y1y1S2y2y2-S1y1y2S2y2y1y2E*=S1y1y1Κ2+S2y2y1Κ1S1y1y1S2y2y2-S1y1y2S2y2y1 (6)

Siyiyi<0, Siyiyj<0, Ki<0知式 (6) 的分子均大于零。在约束限制下, 企业i每单位产量的最优削减量可以通过求解关于变量yie*i的方程确定:

ri= (Ρi (yi) -ei*) /yi=ri (yi, ei*)

单位产量的削减关于e*i单调递减, 关于变量yi单调递增, 即rie*i<0, riyi>0。

假定企业的边际收益对自身产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对手企业产量的变化, 则S″1y1y1S″2y2y2-S″1y1y2S″2y2y1>0, 因此y′1E*<0, y′2E*>0。可见, 如果通过指令性再分配, 更多的排污权转给企业2, 它的产量将增 加, 企业1的产量将减少, 且企业2单位产量的排污削减量与边际削减成本将降低。企业间多次Cournot博弈的结果是, 许可证份额减少的企业所作的反应是减少产量, 降低市场份额, 允许对手变得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此时, 这种再分配对行业总产量造成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和削减成本结构, 将式 (6) 中两式相加得到排污权对行业总产量的影响为Qe=y′1E*+y′2E*, 假设两家企业的生产技术几乎无差异, 显然行业的总产量变化近似等于零。

2.3 竞争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不妨假设中央政府依据一定的准则将排污权免费分配到各污染源企业。设每个企业获得的排污权为ei, 在初始分配之后, 企业可以将排污权进行自由交易。企业i在交易后拥有的排污权数量为eni+ei=Pi (yi) -riyi, 其中eni是企业i的排污权的净需求量, eni可以为正, 也可以为负。如果排污权交易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则每个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如下利润最大化行为实现均衡:

maxyi, αiSi (y1, y2, ri) =a-b (y1+y2) -C1i (yi) -C2i (riyi) -τeins.t.Ρi (yi) =riyi-eni-ei

其中τ是排污权的竞争价格。该问题的一阶最优性条件与 (1) 推导过程类似。根据一阶最优性条件和市场清出条件i=12ein=0可知企业i的均衡产出是关于初始排污权的函数, 即yi=hi (e1, e2) 。

因为交易在完全竞争环境中进行, 所以企业i的边际削减成本等于排污权价格, 企业会采取成本最小化行动, 也就是说竞争的排污权市场可以实现边际削减成本最小。

假设企业2比企业1的削减效率低, 则企业2是排污权的净买入者, 它的实际削减量要少于指令再分配的情况。在交易均衡时, 由于边际削减成本相等, 因此, 企业的市场份额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差别。当交易允许的情况下, 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影响企业的效益而不是市场份额。

下面我们通过引入微积分中的中值定理来分析两个模型的均衡。

引理[12] 设f (x) 是定义在n-维欧几里德空间凸子集上的一个连续可微的实函数。xaxb是定义域上的两个向量。则存在点x0使得

f (x) f (xa) -f (xb) =f (x0) (xa-xb) (7)

其中, ᐁf (x0) 是函数f在点x0的梯度值, 并且有x0=xb+θ (xa-xb) , θ∈ (0, 1) 。

下面考虑的向量分别是企业在指令再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均衡中所拥有的排污权的数量, 即eb= (e**1, e**2) , ea= (e**1+e1n, e**2+e2n) 。企业i排污权份额的差别为Δei=eai-ebi=ein.根据市场出清条件, e1n=-e2n, 由此可以得到Δe=Δe2=-Δe1.

假设所有初始排污权分配在排污权交易进行之前已经完成。由于企业2比企业1的削减效率要低, 并且企业2比企业1由于所拥有的排污权数量变化造成的成本以及边际削减成本的变化要大。此外, 企业2是排污权的净买入者, 企业1是排污权的净卖出者, 即e2n>0, e1n<0。

命题1比较了指令再分配与交易两者机制下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行业总产量。

命题1 ①排污权交易将导致削减效率低的企业在再分配中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②假设p′<0, C″1yiyi≥0, Xi≥0, Ki<0, 竞争的排污权市场导致行业产量减少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p′-C″1y1y1-X1) K2- (p′-C″1y2y2-X2) K1<0, 充分条件是|Κ2||Κ1|C1y2y2+X2C1y1y1+X1

证明 ①应用式 (7) 到yi=hi (e1, e2) 得

Δyi=hiei*Δe1+hie2*Δe2 (8)

其中, hie*i表示排污权再分配对企业i产量的影响, 而总的影响为式 (6) 的两式和给出的hie*=-hie*1+hie*2. hie*是在点e**的值, 其中e**∈ (eb, ea) 。根据Δe=Δe2=-Δe1, 由式 (8) 可以推出Δyi=hie*Δe.而前面的假设企业2比企业1是削减低效的, 这说明h′2e*>0, h′1e*<0, 因此, 排污权交易的结果是企业2占有的市场份额增加而企业1占有的市场份额减少。

②将式 (7) 代入行业的产量Q=i=12yi=i=12hi (ei*, ej*)

ΔQ=Qe1*Δe1+Qe2*Δe2 (9)

其中, Qe*i表示排污权再分配对总产量的局部影响, 而总体影响Qe*由式 (6) 中两式的和给出。Qe*是在向量e**的估计, e**∈ (eb, ea) 。根据Δe=Δe2=-e1, 由式 (9) 可以推出ΔQ=Qe*Δe.由式 (2) 得Siyiyi=2p′+rip″-C″1yiyi-Xi, Siyiyj=p′+rip″, 其中Xi是企业i由于产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边际削减成本的变化, 即Xi=∂{C′2iyi+C′2iri[ (Piy-ri) /yi]}/∂y*i, 于是有Siyiyi-Siyiyj=p′-C″1yiyi-Xi, 从式 (6) 可知, ΔQ>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p′-C″1y1y1-X1) K2- (p′-C″1y2y2-X2) K1>0。假设在e*点|K2|>|K1|, 则p′ (K2-K1) >0。因此, ΔQ>0的充分条件是- (C″1y1y1+X1) K2+ (C″1y2y2+X2) K1>0。考虑到关于边际成本变化的假设, 即C″1yiyi+Xi≥0以及Ki<0, 充分条件可以写成|Κ2||Κ1|C2y2y2+X2C1y1y1+X1, 证毕。

命题1说明条件 (p′-C″1y1y1-X1) K2- (p′-C″1y2y2-X2) K1>0一旦成立, 排污权交易一定会导致行业的总产量减少, 即当行业产量再分配引起的副作用超过排污权再分配对削减成本产生的正面影响时, 排污权交易会导致行业总产量减少。

3 举例

假设一个双寡头垄断市场, 其中两企业生产无差异产品, 效用函数是二次的, 定义为:S (Q) =Q-12Q2, 逆需求函数:p=1-Q.假设每个企业的产量为yi, i=1, 2, 排污削减率是相同的常量r, 即Pi=ryi, 边际生产成本分别是常数C1i, i=1, 2。削减成本是二次函数C2i=ei (riyi) 2.

可以求得 (计算过程略) , 在指令性分配情况下行业的产量Qa= (2-C11-C12-r (λi+λj) ) /3, i=1, 2, λi是企业i排污配额的影子价格, 在均衡状态下它等于企业i的边际削减成本。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下, 行业的总产量Qb= (2-C11+C12-2) /3, i=1, 2。 排污权的均衡价格介于两企业对排污权估计值之间, 即λ1<τ<λ2.排污权价格可艺表示为在指令分配时各企业排污权影子价格的权重和τ=e2 (3+2e1r) λ1+e1 (3+2e2r) λ23b (e1+e2) +4e1e2r。经过计算整理得到整个行业在两种均衡状态的产量的变化为Qa-Qb=r (e1-e2) (λ1-λ2) 。如果企业2在指令性再分配时的边际削减成本较高, 即λ2>λ1, 且在排污权交易中获得的排污权份额较多, 即e2>e1, 那么排污交易将使得行业的总产量降低, 此时采取指令再分配将优于市场机制。

4 结论

在竞争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中, 市场的价格接受行为使得排污权从削减成本低的企业流向削减成本高的企业, 当产品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 降低行业的边际削减成本可以保证社会财富最大化。然而, 当产品市场是寡头垄断的情况下, 如果竞争对手采取Cournot博弈行为, 则削减效率低的企业获得的排污权使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更强, 而效率高的企业则通过减少产量以确保产品的价格不降低。效率高的企业减少产量会降低他们的边际削减成本, 进而将会有更多的排污权流向效率低的企业。当各企业间生产成本的变化远大于削减成本变化时, 行业的总产量减少。如果各寡头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基本无差异, 那么对排污权进行指令性再分配并不会影响行业的总产量。当然, 这并不能否定排污权交易是一种有效的污染控制机制, 不过, 本文的结论是希望可以提醒政策制定者, 为了防止上述无效性的发生, 应该充分了解产品市场的垄断情况、企业的成本情况, 充分加强市场监管, 适当控制交易的份额, 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介入指令调整。

参考文献

[1]Montgomery D W.Markets in licenses and efficient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J].Journal ofEconomic Theory, 1972, (5) :395~418.

[2]肖江文等.排污权交易制度与初始排污权分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 :126~127.

[3]陈德湖, 蒋馥.我国排污权交易理论与实践[J].软科学, 2004, 18 (2) :12~16.

[4]赵文会, 高岩, 戴天晟.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 2007, 25 (6) :57~61.

[5]Tietenber T H.Transferable discharge permits andthe control of stationary source air pollution:asurvey and synthesis[J].Land Economics, 1980, 56:391~416.

[6]Malueg D A, Welfare consequences of emissioncredit trading programs[J].Journal of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0, 19:66~77.

[7]Sartzetakis.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regulationsin the presence of imperfectly competitive productmarkets:welfare implications[J].Environmental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7, 9:65~81.

[8]Zhao W H, Dai T S.Study on the emergence ofmarket power in emission right market[C]//Proceeding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anagement science&engineering, 2007.

[9]赵文会等.跨区域污染排污税管理调控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30 (2) :221~226.

[10]王家祺等.寡头垄断市场中的排污权交易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6, 15 (5) :405~408.

[11]张敬一, 李寿德, 顾孟迪.基于跨期间排污权交易的寡头垄断市场均衡稳定性分析[J].系统管理学报, 2008, 17 (6) :634~638.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7

目前, 许多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选择合作或者非合作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多是建立存在技术溢出的情况下的多阶段寡头博弈模型, 比较合作和非合作创新的创新绩效[1]。其后的相关研究大部分建立在AJ模型的基础上[2,3,4] (Suetens, 2004;Belderbos, 2004; Atallah, 2007) 。

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 自治型和系统型创新都需要辅助性资产, 辅助性资产是指实现创新所必需的配套性设备、销售渠道、服务和知名度等等, 这些资产可获取性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创新者能否长时间垄断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5] (Teece, 2007) 。即使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非常完善的市场上, 即Teece所认为的紧密的独占性环境, 技术溢出仍然会普遍存在, 因此, 模仿者可以对某些核心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 以此避开产权政策的惩罚。但是, 一项创新的成功还需要较多的辅助性资产, 如果这些资产具有较强的专有性 (它有时也被称为独占性、排他性或垄断性) , 比如:沃尔玛建立的销售渠道, 肯德基的服务制度等等, 则创新难以成功被模仿。

辅助性资产对创新企业垄断超额利润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它是否会对企业选择合作或者非合作创新产生影响呢?如果有, 那又会如何影响呢?由于采用实验研究可以有效控制理论模型中的某些变量, 探讨其他重要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Suetens, 2004) , 另外, 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在现实中虽然存在, 但是数量少, 而且获取数据较困难, 因此本文拟通过实验方法对此问题展开探讨。研究思路是在AJ模型的创新函数中引入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变量, 通过模型比较企业在合作和非合作创新下的投资水平, 然后用实验方法检验均衡结果的正确性, 并从中推导出相关研究结论。

2 理论模型的构建

依据AJ模型, 假设两个寡头企业选择的是工艺创新, 目的是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 并且企业间存在的技术溢出会降低竞争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 技术溢出系数为一外生变量[6,7,8] (Poyago, 1995;Petit, 1998; Hern’an, 2003) 。考虑两个寡头企业进行的是两阶段博弈过程, 第一阶段为研发阶段, 在该阶段两个寡头企业同时选择研发投入yi (或者合作, 或者非合作) 以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第二阶段为产出阶段, 在该阶段两个寡头企业在给定第一阶段的研发投入后, 在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 (Cournot) 竞争, 选择各自产量Qi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9,10,11]。

首先假定每个企业面临的需求函数为线性的, 即:

pi=a-b (Qi+Qj) (i, j=1或2, i≠j) (1)

其中a, b为参数, a>0, b>0。单位生产成本的函数如下②:

ci=α-γ (xi+σβxj) (i, j=1或2, i≠j) (2)

其中, xi+σβxj为创新函数, 表示企业技术创新对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β∈[0, 1]表示企业间的技术溢出系数, 为外生变量。企业没有创新前的单位成本是α, ci为创新后的单位成本。xi为i企业R&D投资水平, βxj是另一个企业R&D投资对i企业成本下降的贡献。σ (0<σ<1) 表示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 σ越大表示创新辅助性资产专有性越强。γ为参数。

在工艺创新中, 工艺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需要更多的投入。因此, 我们这里假定为二次的, 即企业i的研发投入yi满足:

企业i的利润函数为:

企业在第一阶段预期到该阶段的研发投入对第二阶段利润的影响, 因此整个博弈过程是一个两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均衡结果是一个子博弈纳什均衡, 可以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

先考虑第二阶段均衡产出水平。无论企业在研发阶段是否合作, 在产出阶段, 它们都将独立决定自己的产量, 在产品市场上竞争。假设每个企业按照各自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因此第二阶段实际上是一个非零和静态博弈, 存在纳什均衡解。

研发阶段根据是否进行合作分为不合作研发和合作研发。不合作研发是指给定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 企业独立选择研发投入水平, 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合作研发是指企业之间协商调节研发投入。

当企业各自决定研发投入时, 在其他企业的研发投入给定的情况下, 选择自己的研发投入水平yi, 产品成本降低xi, 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即:undefined, 求解得:

均衡利润为:

如果企业在第一阶段进行研发投资的合作, 协调相互之间的研发投入水平, 使共同利润最大化即undefined, 求解得:

均衡利润为:

3 实验设计与假设

根据模型, 研发阶段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本研究的目的是考虑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是否会对企业创新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以及如何影响, 并不需要评价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只考虑创新辅助性专有性的两种情况:0 (无) 和1 (有) , 两种创新方式:非合作创新 (企业间无R&D合约) 和合作创新 (企业间有R&D合约) 。因此就有四种情况需要考虑。为便于研究, 每一种情况安排10位实验者。另外, 考虑到实际情况中技术溢出的必然性, 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技术溢出的影响而主要考虑创新辅助性资产可获取性, 根据AJ模型选择了技术溢出系数为0.5 (β=0.5) 。

需求函数、成本函数以及单位成本中的参数均看作常数, 实验中选择的常数分别为:a=250, b=5, α=100, γ=2, β=0.5, δ=5④, 计算出:

实验的设计和进行基本上遵从经济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在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实验室完成。采用Z-Tree软件进行, 博弈结果信息会立即反馈给博弈者。软件会显示当前博弈前各局的决策与博弈结果。输入界面提供了计算功能, 博弈者可以计算各种R&D投资水平相应的产品单位成本, 博弈者还可以估计竞争者的R&D投资水平, 然后通过软件计算自己在本局博弈可能的收入和利润。博弈总共由27局组成, 在每一局博弈中, 2个博弈者做完产量决策后, 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根据上面模型推导的公式计算每个博弈者的成本、收益和利润。在做决策时, 博弈者可以查看以前博弈局的相应信息。在2009年3月进行了预实验。预实验选择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生, 通过预实验完善了实验系统的界面、实验指令和说明。

在2009年6月正式试验时, 从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MBA班中, 选择2008级的40位企业高工等研发部门负责人, 当时他们并没有学习过博弈论或者和实验相关的课程, 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研究工作。这些实验者被随机分成4组, 分别实验以上的4种情况, 并把每一组中的10个人再分成5组, 5组中每一组的2个人代表两个垄断企业。实验前对实验者进行随机化配对处理, 使博弈者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 并且在实验进行中, 不允许博弈者之间进行口头及其他形式的沟通与交流。实验开始前, 对实验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并对实验指令、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讲解。这些实验者被告之他们现在是某个市场上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 而且这个市场只有他们两个企业。他们需要在[0, 50]⑤内作出R&D投资水平 (xi) 决策, 默认实验者有学习的能力, 因此整个实验重复做27次, 并且事先让各个实验者知道他们会做出27次决策。在一定技术溢出水平下, 要考虑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下实验者被告知他们的创新的辅助性资产专有性较强, 他们可以不必担心自己的创新被竞争者模仿;另一种情况下实验者被告知他们的创新的辅助性资产专有性较差, 他们需要考虑自己的创新被竞争者模仿。计算机程序Z-Tree可以让实验者模拟他们的产量、价格、单位成本以及利润。每一次决策为2分钟, 但是第一次为了让实验者熟悉各项指令, 会适当多花点时间。每一位实验者会得到不同的小礼品。实验的第一局为练习, 结果不计入博弈者的总利润。

在非合作创新的实验中, 实验者不需要与自己的竞争者签订相关合约, 可以在规定的范围[0, 50]内作出决策。在合作创新的实验中, 实验者能够与自己的竞争者签订相关合约, 并且要接受对方所提出的合约, 这些合约对双方来说, 都是为了保证合作而设的。对于合约的具体内容由他们自己确定, 一旦双方签订了合约, 实验的主持者会监督他们严格按照合约的规定做决策。在AJ模型的基础上, 可以推测实验者在非合作创新中的目标是个人利润最大化, 在合作创新中的目标是共同利润最大。

根据研究目的、理论分析结果及实验研究框架, 下面阐述和列示所要验证的研究假设。按照统计检验原则, 检验目标应为虚无假设 (Null Hypothesis) 。因此, 先列示虚无假设, 再说明对应的研究假设。根据以上模型的推导, 认为在没有干扰变量影响以及存在一定技术溢出的情况下, 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越强, 寡头企业越倾向于非合作创新。因此, 建立虚无假设:

H0: 创新辅助性资产专有性与企业选择合作或者非合作创新无关

研究假设为:

H11:当时, 非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低于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

H12:当时, 非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高于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

H21:企业选择合作创新, 时R&D投资水平高于时R&D投资水平;

H22:企业选择非合作创新, 时R&D投资水平低于时R&D投资水平。

4 实验研究结果与讨论

因为实验者的R&D投资水平决策受其竞争者影响, 因此, 为便于研究以及回避这个问题, 采用R&D投资水平之和来考虑, 即X=x1+x2。在以下的研究中, 我们首先给出描述性统计 (Descriptive statistic) , 然后对结果做出非参数估计 (Non-parametric analyses) 。因为随着实验的进行, 实验者的决策会越来越明智, 因此, 在统计中比较了实验整个阶段、前十期和后十期的情况。

4.1 描述性统计

在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把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引入创新函数后, 纳什均衡是否会成为一个稳定的结局。表1给出了在实验整个阶段、前十期和后十期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在博弈的开始阶段, 博弈者通过各种试探来判断如何调整R&D投资水平变化, 因而在开始十期内四种类型实验结果的变化幅度很大。在博弈进行后十期中, 实验者R&D投资水平变化趋于稳定。博弈前十期与后十期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R&D投资水平的标准差随博弈进行而减小。

在合作创新中,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接近于预测值;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前十期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高于预测值, 后十期接近于预测值。

在非合作创新中,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接近于预测值;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前十期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高于预测值, 后十期接近于预测值。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非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低于合作创新。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非合作创新前十期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高于合作创新, 但是到了后十期, 它们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接近于相等。

实验中还考虑了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在全部实验时期、前十期和后十期中, 五组博弈者在合作创新和非合作创新中的情况, 如表2和表3。

对每一个类型实验中的五组博弈者的原始数据检查后, 发现在合作创新的实验中,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第五组的博弈者的2人在大部分博弈局中固执地执行一个基本不变R&D投资水平, 因此这2人所在组的数据与预测值有很大差距。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第四组的两个人有1人在实验中作出决策时显得比较随意, 所得数据与预测值也有很大差距。在非合作创新的实验中, 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和具有专有性两种情况下均是第五组的博弈者出现了反常数据。

表2表明合作创新情况下,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除了第五组外, 其他几组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均接近于预测值;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除了第四组外, 其他几组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均接近于预测值, 而且比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更加接近于预测值, 并且更加发散。后十期一般都比前十期更加接近于预测值说明实验者在实验中学会了选择最优战略。

表3表明非合作创新情况下,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除了第五组外, 其他几组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均接近于预测值;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除了第五组外, 其他几组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均接近于预测值。后十期一般都比前十期更加接近于预测值说明实验者在实验中学会了选择最优战略。

4.2 非参数估计

在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对创新方式选择是否有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因此在下面的研究中比较了双寡头在合作创新和非合作创新时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利用SPSS软件,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检验假设。合作创新和非合作创新R&D投资水平之间的差别在表4中给出。虚无假设为R&D投资水平在合作创新和非合作创新中无差别。

在单侧假设检验的基础上, 总结出当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 非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低于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 (0.023) , 当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专有性时, 非合作创新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与合作创新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无差别 (0.065) 。在后十期实验中, 结果与全部时期是一样的。但是在前十期实验中, 两者之间都没有差别 (均大于0.05) 。因此在实验者存在学习经验的情况下, 假设H11被接受, 假设H12被拒绝。

在第二步的非参数估计中, 比较了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和具有专有性情况下企业的R&D投资水平的平均值, 仍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在表5中给出。虚无假设为R&D投资水平在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和具有专有性的情况下无差别。

在单侧假设检验的基础上, 总结出在合作创新中, 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的R&D投资水平高于具有专有性时的R&D投资水平 (0.046) 。在后十期实验中, 结果与全部时期是一样的。但是在前十期实验中, 两者无差别。因此在实验者存在学习经验的情况下, 假设H13被接受。

在非合作创新中, 创新辅助性资产无专有性时的R&D投资水平低于可以获取时的R&D投资水平 (0.036) 。在后十期实验中, 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前十期实验中, 两者无差别。因此在实验者存在学习经验的情况下, 假设H14被接受。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了在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 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与企业合作/非合作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在σ=0和σ=1两种情况下分别考虑了合作创新和非合作创新时的R&D投资水平。实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在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 如果博弈的条件满足最优反应策略需要的条件, 则古诺-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最终稳定的结局。并且双寡头企业在选择合作或者非合作创新时, 会考虑创新辅助性资产专有性的影响;

(2) 当行业内技术溢出存在但是不影响企业创新方式选择时, 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越强, 寡头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非合作创新;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越弱, 寡头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对该结论的解释是:当行业内存在一定技术溢出时, 在创新辅助性资产具有较强专有性的情况下, 创新企业认为模仿者虽然能够成功模仿自己主要创新技术, 但是难以对创新成果的辅助性资产进行有效模仿, 因此, 为了长时间的获得垄断利润, 创新企业会倾向于选择非合作创新。在创新辅助性资产的专有性较差的情况下, 模仿创新难以避免, 因此企业会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以最大化创新收益。

三寡头垄断市场 篇8

后金融危机时代, 大量中国企业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了对外扩张和国际化的步伐, 海外并购正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升价值的重要手段。2010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全年交易金额约380亿美元。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 (包括企业并购、新建子公司等方式) 已超过2700亿美元, 其中海外并购金额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2002—2009年, 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金额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6%。而仅2011年2月, 几家企业公布的跨国并购计划规模已经超过100亿美元[2]。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 烟台万华也加入了收购的热潮, 尝试选择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完成欧洲的战略布局。

烟台万华是中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聚氨酯工业基地, 主要从事MDI为主的异氰酸酯系列产品、芳香多胺系列产品、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是亚太地区最大的MDI制造企业, 目前产品质量和单位消耗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匈牙利博苏化学是全球八大聚氨酯企业之一, 也是中欧区域唯一的MDI生产企业, 公司主要资产为MDI, TDI与PVC生产装置。2008年5月,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博苏化学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链断裂, 急需债务重组, 打算出售股权。欧美业内竞争对手由于受欧盟反垄断法的限制不能对其收购, 业外公司又因无法与其产生协同效应因而也没有收购意愿, 这为万华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0年5月, 万华和博苏化学之间经过一场激烈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后, 2011年1月31日, 万华斥资12.6亿欧元成功并购博苏化学公司签字仪式正式举行, 收购不仅节省了投资使万华在海外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而且大大缩短了万华欧美建厂的进程, 一举成为世界前三位的MDI生产商和欧洲最大的MDI供应商。

二、寡头垄断厂商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

并购虽然有一些出于政治目的, 但其本身是一种经济行为, 所以对并购行为的研究离不开成本——收益的分析原则, 万华的行业性质属于寡头垄断厂商, 以下分情况讨论寡头垄断厂商并购行为的经济效应。

寡头垄断企业之间行为的相互依存性, 导致任一企业决策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 除非对其竞争对手的反应做出某种特定假设, 否则难以进行一般分析。鉴于目前万华并购后的实际情况, 本部分的分析建立在短期分析的假设之上, 即短期内各寡头企业都不会对此并购行为作出产品的价格及产量的调整。以下分析并购前厂商的成本——收益情况。 (图1)

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是d,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曲线分别是AC、MC、MR。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 厂商会选择MC=MR时决定的价格和产量进行生产, 即厂商会选择 (P0, Q0) 进行生产, 此时, 厂商的平均成本为P1, 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P0A的面积, 厂商的利润为四边形P0P1AC的面积。当企业并购后, 其成本和市场需求状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反应在图形中即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并购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进行分情况讨论。

(一) 并购后企业市场需求扩大且成本下降的情况。

企业实行跨国并购后, 如果由于规模报酬的原理, 实现了规模经济, 则会减少相关成本, 对应的成本曲线会下降到AC1, MC1的位置;同时由于并购企业扩大了原有市场, 市场需求增加, 则需求曲线右移到d1的位置。则新的社会福利情况如图2所示:

此时, 厂商依然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会选择 (P0’, Q0’) 进行生产, 相应地, 厂商的平均成本为P 1’, 消费者剩余D’P0’A’的面积及厂商的利润四边形P0’P1’A’C’的面积均比并购前增加。由此可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跨国并购后, 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即在没人福利受损的同时使社会福利——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利润得到了提高, 这表明并购成功。

(二) 并购后企业市场需求扩大但成本上升的情况。

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以后, 如果由于政治、文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再加上并购后的各种文化、组织、制度、战略、技术、生产、市场、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整合, 导致并购后的成本曲线不像预期那样下降, 反而上升, 则成本曲线会向上移动, 如移至AC2, MC2的位置;在此依然假设市场规模扩大, 市场需求增加, 则需求曲线右移至d2。则新的均衡情况如图3所示:

厂商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会选择 (P 0’’, Q 0’’) 进行生产, 此时商品价格上涨, 这样对消费者不利, 消费者剩余下降, 生产者利润由原来的P 0 P 1 C A的面积变为P0’’A’’C’’P1’’的面积。这时需要比较二者的大小:

如果面积P0’’A’’C’’P1’’>面积P0P1CA, 表明并购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因为成本过高, 其他寡头垄断企业会处于竞争的相对有利地位, 因此, 这样导致价格上升的并购并不是成功的, 很多并购失败的企业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如果面积P0’’A’’C’’P1’’<面积P0P1CA, 那么就表示并购后厂商利润没有提高, 从经济角度考虑这是失败的并购, 因为没有厂商在利润受损的情况下坚持并购, 所以该现象不会长期存在。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后, 成功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那么厂商就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但是因为并购后的效应充满了不确定性, 并购后成本反而上升的话, 不仅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损失, 还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样的并购就不能算成功。

万华-博苏化学因为高昂的收购贷款的压力, 以及并购后面对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 以及中国员工对新公司、新市场的适应、整合问题, 目前处于亏损生产阶段即TVC

参考文献

[1]普化水道会计师事务所, 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报告

[2]商务部统计数据

[3]段爱群.跨国并购原理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 1999

[4][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英]约翰.伊特韦尔 (JohnEatwell)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6]林康.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网络论坛爬虫设计下一篇: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