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协议法律责任

2024-09-02

垄断协议法律责任(精选9篇)

垄断协议法律责任 篇1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价格垄断是我国垄断行为中最为多见、最为频发、危害极大的垄断类型。对价格垄断协议,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基本构建起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体系,但在规制途径、执法程序、责任体系等方面仍存在模糊地带,需尽快加以完善。

一、我国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的不足:

(一)立法方面的漏洞: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反垄断法》)颁布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体系,但不少方面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反垄断法》对反垄断除外制度主要体现在第7条、第55条和第56条上,分别规定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行使知识产权行为”和“农业生产者及农业经济组织”四项除外,除最后一项外,其余规定均因过于原则、笼统和宽泛而饱受争议。《反垄断法》第15条规定了反垄断豁免制度,包含7种情形。我国价格垄断协议豁免制度也存在着豁免条件缺乏细化标准、豁免程序过于简单、缺失豁免取消制度等问题[1]。

《反垄断法》对于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集中在第46条和第50条。但缺失对经营者之决策者、主要实施者和行业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缺失惩罚性赔偿及对经营者、行业协会和责任主体个人处以罚金的制度,缺失对责任主体个人资格罚和短期监禁制度[2]。

(二)执法方面的问题:

我国已构筑起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三家共同实施反垄断行政执法的反垄断执法格局,但在执法实践中尚不完善、不协调等问题。

201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编办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更名为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下设三个负责反价格垄断的处室。

我国的反价格垄断执法机构设置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缺乏权威性。在国务院机构编制中,“议事协调机构单设的办事机构”中并没有反垄断委员会[3],这说明它并非是一个常设机构,凸显了其缺乏权威。二是三大反垄断执法机构可能存在职能重叠和冲突[4]。

截至2013年3月,从公开报道的情况来看,国家发改委已查处了14起反价格垄断案件。从这些案件的处理来看,执法中存在经营者(特别是行业协会)缺乏反垄断守法意识、外力对反垄断执法影响巨大、执法程序不严谨等问题。

(三)司法方面的缺失:

反垄断司法是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反垄断司法在私人执行和国家执行方面都存在重大制度缺失。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颁布了《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垄断司法解释》),对反垄断案件的起诉、管辖、民事责任及诉讼时效等做了明确规定,确立了私人执行制度。

但《垄断司法解释》对无过错责任、举证责任倒置、集体诉讼、惩罚性赔偿、判决前利息等国外有益探索均未引进,严重制约私人执行的积极性。

从司法实践来看,存在反价格垄断国家诉讼制度缺失、法院缺乏专门反垄断机构和专门人才等问题。

二、我国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立法领域的完善

在价格垄断协议立法领域,亟待理顺《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除外、豁免制度和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迫在眉睫。

对于价格垄断协议除外和豁免制度的完善,要着重推进除外范围采用详尽列举行业和范围、占市场份额微不足道的价格垄断协议予以豁免、限定“滥用知识产权”范围、明确价格垄断协议豁免条件的认定方法、确立豁免取消制度等方面的工作。

完善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责任制度,首先,将经营者和行业协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实际控制人、直接责任人均纳入责任主体范畴,增加行业协会为承担民事主体。其次,调整和改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职权和职能,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反垄断领头机构。再次,建立反价格垄断刑事责任制度;增加惩罚性民事赔偿制度;明确规定责任主体依次承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二)执法体系的构建:

建立统一的执法体系、持续完善执法程序、不断强化执法力度,是我国当前确保反价格垄断执法效力的关键抓手。

设立独立统一权威的执法机构。建议改组现有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使其成为独立的、专门的、常设的反垄断法执行机构,并赋予其必要的行政权力、一定的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为提高执法效率,可以仿照国土部在九地设立土地督察局模式,在若干地方建立“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垂直派驻机构。

完善价格垄断协议执法程序。一是明确立案标准和初始调查程序,确保反垄断执法的严肃性、连贯性。二是在初始调查程序中增加“调查前通知当事人”程序。三是建议在宽大处理制度中应将“首谋者”排除在适用范围外,并增加“保护主动坦白经营者”的内容。

(三)司法制度的创新:

全面考量我国反价格垄断司法实施制度缺失,借鉴欧美成功做法,应应加快完善反价格垄断司法制度和实践。

建立公共执行国家诉讼制度。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建议赋予检察机关承担对价格垄断协议提起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权力和职责[5]。一是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反价格垄断刑事诉讼的权力。在《反垄断法》增加反价格垄断刑事责任或刑法分则中增设反价格垄断罪名后,由检察机关承担代表国家提起刑事诉讼的责任顺理成章。二是赋予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的权力。检察机关对特定民事案件提起民事诉讼,是普遍的立法现象。美国微软案即由检察官起诉。

结论: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我国虽然在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方面有所建树,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只有借鉴先进经验,一方面在借鉴欧美成功经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完整严谨的法律责任体系和执法、司法体系;另一方面,深入分析执法、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严格实施反垄断法,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有序市场竞争是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价格及其形成机制在一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作用, 因此世界各国都通过法律手段对价格垄断协议进行严厉规制。我国虽已构架起基本的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体系, 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领域都还处于草创阶段, 各项制度缺失亟待完善提升。

关键词: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叶.企业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建议[J].商场现代化, 2009年第28期.

[2]孙晋.我国《反垄断法》法律责任制度缺失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 2009年第11期.

[3]中国机构编制网http://www.scopsr.gov.cn/zlzx/jggk/gwyjg/, 2013年3月6日.

[4]李剑.如何制约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独立性与程序性制约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5期

[5]李莎莎.建立我国执行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8

垄断协议法律责任 篇2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同一行业的人们很少聚集在一起,甚至也不会一道进行娱乐和消遣;但他们一旦聚集在一起,交谈的内容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或者以某些提价的花招为结局。”亚当·斯密所指的行为就是经营者之间的共谋行为,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卡特尔”。垄断协议严重削弱了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活力,在各种垄断行为中危害性极大,且发案率极高。

英国竞争法称此行为为“反竞争协议”,日本称之为“不正当交易限制”,台湾地区称之为“联合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称此行为为垄断协议。反垄断法把此行为作为第一大垄断行为在第二章做了专门规制。

卡特尔除表现为竞争者之间口头或者书面达成的限制竞争协议外,还表现为企业集团或者行业协会发布的限制竞争性的决议,或者竞争者之间彼此心照不宣的协调性活动。

一、垄断协议的概念

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第13条2款)这种行为,主要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营者,通过协议或其他协同一致的行为,实施固定价格、划分市场、限制产量、排挤其他竞争对手等,以达到排除、限制竞争的目的。

二、垄断协议的特征

1、主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且相互独立、自由经营,在业务上的关系为:(1)横向垄断协议具有竞争关系、是竞争对手;(2)纵向垄断协议的行为人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母公司和子公司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主体,因为子公司没有独立的决策权)。

2、危害:具有限制竞争目的或产生限制竞争的效果。

(1)横向垄断协议是具有竞争关系的行为人之间的联合,其联合都指向共同的排除或限制竞争的目的,如固定价格、限制数量、分割市场等。

(2)纵向垄断协议的行为人不存在竞争关系,其直接目的往往各不相同,如维持转售价格的供应商是为了进行更好的市场营销,保持其品牌产品的竞争力。销售商则是为了买到供应商的优势产品,获取更高的利润等,纵向垄断协议同样具有削弱或排除市场竞争的效果。

纵、横向垄断协议剥夺了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调整自己经营方针的经营自主权。高效率经营者无法将高效率带来的利益扩大至消费者;低效率经营者依然被保留在市场,竞争带给市场的活力被扼杀。、限制竞争的手段:协议、决定、或协同行为。

(1)协议:书面协议或是口头之约定。不论协议或约定的条款是否达到了构成合同的程度,只要采取了约定的方式并具有限制竞争的目的或效果。

(2)决定:决定本身是行为人通过团体的形式形成的集体意思,并在团体的成员中间执行。如行业协会的决定一旦具有限制竞争的目的或效果,也将被纳入反垄断法禁止行为之列。(3)其他协同行为(合意行为):限制竞争协议的核心是共谋,因此,除书面和口头形式之外,垄断协议还包括限制竞争的协调性行为,即当事人虽然没有明确地订立限制竞争协议,但是出于限制竞争的目的,彼此心照不宣地协调其市场行为。

协同行为的事实认定和证据收集并非易事,因此,往往需要采用合理的推断方式来认定。如市场上多数经营者同时调整价格(如提价或以相同的幅度调价),而市场上的客观条件并不存在该行为发生的合理性因素(如无供需关系明显变化、服务内容以及质量无明显变化之因素。当然,行为人可以抗辩。)。

四、垄断协议的类型

垄断协议可以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前者是指处于同一市场层次的两个或多个竞争者(如制造商与制造商、销售商与销售商)之间签订的垄断协议。后者是指处于不同市场层次的经营者(如生产商和批发商、批发商与零售商)等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签订的垄断协议

1、横向协议

具有竞争关系的行为人之间的垄断协议,对竞争的危害既直接又严重,被认为本身违法的垄断协议,大多数都是横向协议。(第13条1款)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本身违法原則)

指相互竞争的经营者通过协议、决定或协同行为,确定、维持或改变价格(如协议共同提价、减价等)。企业密谋价格一旦被确证,其有无损害结果已不再重要,只要有证据证明,即可认定固定价格协议成立。(注:具有限制、排除竞争效果的垄断协议≠具有损害结果)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相互竞争的经营者彼此约定各自对某一产品的生产数量或向市场实际供应的数量,以实现其获得高额利润的目的。根据价格规律,当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减少时,商品的每单元的价格就会上升。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相互竞争的经营者通过画地为牢的方式,消除彼此的竞争。如以地理区域为界:具有竞争关系的甲乙两经营者约定,甲的商品销往X地区,乙的商品销往Y地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

即相互竞争的公司彼此约定,不得单独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垄断协议需要各协议单位的忠诚为保障,协议成员生产力的任何变动,都会形成对垄断执行的威胁,因为,生产力的提高,就会改变市场现有的供求关系,而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都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5)联合抵制交易

联合抵制交易,指两个以上的经营者共同约定不与第三方进行交易。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2、纵向垄断协议(第14条)

纵向垄断协议一般不会产生竞争问题,但当其限定价格等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竞争问题。

(1)固定转售价格(本身违法原则)

即制造商与销售商约定,以约定的价格再出售商品。(注意:以停止供货等手段相要挟之情形的限制再转售价格,能不能适用于此条款?)

(2)最低再售价格的限定(本身违法原则)

即制造商与销售商约定,在转售或再转售商品时,以不低于约定的最低价出售商品。(注:同上)

(3)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独家交易协议 ?)

5、合理原则及适用范围

合理原则是指对市场上的某些限制竞争行为并不必然地视为违法,其违法性得依具体情况而定。即具体地、仔细地考察和研究相关企业的行为目的、方式和后果,以判断该限制竞争行为的合理与否。

(1)有学者认为“合理的限制竞争契约应该是这样一些契约,即契约只牵涉到产业中的一个较小部分的厂商,或契约对整个产品市场没有普遍影响’或契约的目标是合理的,不以限制竞争为目的,或缔约各方不滥用特权,未造成共同涨价。

(2)有学者认为,对于包括垄断协议的限制竞争行为,如果它们虽然有着限制竞争的目的或者后果,但同时还具有推动竞争的作用,或者能显著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则可被视为具有合理性,因而也是合法行为

第15条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本法第13条、第14条的规定: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条件:属于前款第1项至第5项情形,经营者还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6、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1.行政责任

第46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垄断协议的行政法律责任。

第2款规定“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该款规定明确主动报告并提交证据,可酌情减免处罚。

2、民事责任

第50条规定,“ 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即直接经济损失,但是否包括可合理预见的未来收益损失?)

无须在反垄断机构认定垄断行为以后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因反垄断法草案规定,“经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实施垄断行为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不过法律最终删除了该草案的规定)

3、刑事责任

无具体刑事责任。为了充分发挥法律的权威,有效制裁严重限制竞争协议行为的违法者,还应当增设必要的刑事责任条款,对严重限制竞争协议行为的企业直接负责人处以刑事处罚(监禁或罚金)。

纵向垄断协议解析 篇3

“进行同一种贸易活动的人们甚至为了娱乐或消遣也很少聚集在一起, 但他们聚会的结果, 往往不是阴谋对付公众便是筹划抬高价格。”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上述经典描述正是属于反垄断法中的垄断协议的情形。垄断协议即卡特尔, 也称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禁止联合限制竞争制度是各国反垄断法三大基本实体制度之一。由于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反竞争性质非常明显, 因此禁止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制度一般是反垄断法中最受关注、制裁也最严厉的部分。

垄断协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 订立旨在妨碍、扭曲、限制竞争或贸易协议、安排、共谋、默契、协同行动等, 相互约束各自的经济活动, 形成联合力量, 对局外企业或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约束, 从而限制生产和投资、固定价格、瓜分市场等。它从市场行为上导致消灭或减少竞争。大多数国家将垄断协议作为最严重的竞争违法行为。

所谓联合限制竞争行为, 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 采取协议或默契等形式, 共同对特定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的行为。相对于垄断状态而言, 联合限制竞争属于垄断行为;相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企业集中等结构性垄断行为而言, 联合限制竞争属于非结构性垄断行为;相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多数情况下由单个企业所实施, 联合限制竞争则总是由双方或多方所实施, 因此它又被称为共同行为或联合行为。

垄断协议的分类

垄断协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参与联合限制竞争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 它可以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从联合限制竞争的内容来看, 它可以分为价格型垄断协议和非价格型垄断协议。其中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是基本的分类。

横向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生产或销售同一类型产品或提供同一类服务而处于相互直接竞争中的企业, 通过共谋而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反垄断法》第13条规定的即为横向垄断协议。

纵向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同一产业中处于不同阶段而有买卖关系的企业, 通过共谋而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其主要类型有维持转售价格、搭售、独家经营、独占地区以及其他限制交易方营业自由的行为。纵向垄断协议规定在《反垄断法》第14条。与横向垄断协议不同, 纵向垄断协议不是发生在直接竞争者之间, 它一般是非竞争者之间达成的协议, 对于生产的社会化、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如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企业声誉以及消费者安全, 消除免费搭车现象, 促进售后服务, 增强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间的竞争等, 它对竞争的危害相对于横向限制来说较小, 因而它在各国受到的管制程度也较小, 往往要区分不同的类型而分别对待。一般说来, 对大多数纵向垄断协议是采取合理性的具体分析方法的, 它们获得豁免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现实经济生活中, 横向垄断协议的违法性较为明显, 企业在经营中一般均会注意尽量予以避免。对于纵向垄断协议, 由于大多体现为上下游企业之间关于转售价格的约定, 而很多企业为了达成市场销售目标或维护统一的销售政策, 与分销商约定转售价格是常见的经营行为。根据我们对反垄断法的理解和处理实际争议问题的经验, 对纵向垄断协议进行以下解析, 希望能够对企业遵循反垄断法有所助益。

纵向垄断协议概述

在实践中, 纵向垄断协议主要是指经营者限定交易相对人转售价格的协议。《反垄断法》生效之前, 适用的法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年6月18日颁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

《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凭借市场支配地位, 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其中“限定其转售价格”包括固定转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和限定最高转售价格三种情况。

《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 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二)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8月1日之前制定的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将会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规定。

今年8月1日前, 有效法律规定是《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5条。根据该条规定, 只有具备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限定转售价格行为才构成违法, “限定其转售价格”包括固定转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和限定最高转售价格三种情况。其构成要件包括:

(1) 经营者具备市场支配地位;

(2) 交易对象为经销商;

(3) 实施固定转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格和限定最高转售价格三种行为之一。

今年8月1日后, 有效法律规定是《反垄断法》第14条。根据该条规定, 实施限定转售价格行为不以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为前提, 限定转售价格包括固定转售价格和限定最低转售价格两种, 限定最高转售价格不再构成违法行为。《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5条因与《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不一致, 根据《立法法》有关法规效力等级的规定, 今年8月1日后以《反垄断法》第14条规定为准。根据《反垄断法》第14条及适用合理原则的反垄断法原理, 其构成要件包括:

(1) 交易对象为交易相对人 (包括经销商在内) ;

(2) 实施固定转售价格、限定最低转售价格两种行为之一;

(3) 客观上造成了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影响。

《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解析

去年8月30日颁布、将于今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第十四条是关于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定。

第十四条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 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二)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三)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纵向协议是指在生产或者销售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的经营者之间 (如生产商与批发商之间、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等) 达成的协议。由于纵向协议的经营者之间多数为不具有竞争关系的上下游经营者, 《反垄断法》第十四条对纵向垄断协议界定为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

相互之间没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的纵向协议, 除少数涉及价格的协议外, 多数不会排除、限制竞争, 因而不属于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协议。比如, 生产商与销售商签订的在一定区域内的独家销售协议, 其排除了在该区域其他销售商销售该生产商生产的该种商品的行为, 实际上排除了品牌内的竞争;但另一方面, 该协议并不能排除其他生产商与其他销售商签订独家销售协议, 因此, 独家销售协议虽然排除了品牌内的竞争, 但没有排除甚至加剧了品牌间的竞争, 并最终使消费者受益。考虑到多数纵向协议对竞争的危害不向横向协议那么直接或者明显, 实践中许多国家对其采取合理分析原则。但是, 对涉及价格内容的纵向协议, 多数情况下采取本身违法原则。涉及价格内容的纵向协议主要包括:

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固定转售商品价格协议, 与横向垄断协议中的固定价格协议一样, 是最为严重的反竞争行为。

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高价格或者最低价格。限制最高转售价格, 即限制了销售商的涨价幅度, 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 也可以使销售商在最高限价和批发价或者出厂价之间竞争。因此, 许多国家对其采取合理分析原则, 通过分析该协议是否排除、限制竞争而判断是否属于垄断协议。而限制最低转售价格, 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 因此, 许多国家对其采取本身违法原则, 将其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

《反垄断法》第十四条只对涉及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类型作了规定, 即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同时, 考虑到实践中情况非常复杂, 本条第 (三) 项规定了兜底条款, 即授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本条列举之外的纵向协议是否属于本法规定的垄断协议作出认定。对此, 将可能在未来有关反垄断法实施细则中予以确定。

纵向垄断协议的豁免

垄断协议的豁免, 是指经营者之间的协议、决议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虽然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影响, 但该类协议在其他方面所带来的好处要大于其对竞争的不利影响, 因此法律规定对其豁免, 即排除适用反垄断法的规定。豁免制度是利益衡量的结果, 即从经济效果和对限制竞争的影响进行利益对比, 在“利大于弊”时, 对该垄断协议排除适用反垄断法。

纵向限制竞争协议对于市场交易和经济发展还是具有其明显的积极意义的。首先, 这种协议更加有利于推动企业进入市场, 尤其是在推动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方面。如果一个国家的商品或者服务要进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 生产商一般需要花费比进入国内市场更大的投资, 包括支付克服一些国际贸易中存在之风险的花费, 等等。而生产商通过和销售商订立纵向限制竞争协议则可以为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提供一定的保障, 减少进入市场的成本。其次, 这种协议可以减少生产商和销售商的成本。生产商在一定地域内给个别销售商独家销售产品的权利, 使该企业努力推销这种商品, 尽量减少商品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防止了其他销售商搭便车的行为, 这样对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各方都是有利的。再次, 能够实现转售价格的稳定, 客观上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为供应商对销售商的转售价格进行限制, 这种纵向的价格限制协议有利于防止价格在销售过程中的过分抬高或暴涨, 对稳定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都是有力的。最后, 纵向限制竞争协议有助于提高商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和相关服务的质量。所以, 中国也规定了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豁免制度。

《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规定对以下垄断协议予以豁免:

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 可以提高生产率, 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消费者利益, 所以本项规定为上述目的达成的垄断协议可以豁免。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 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统一产品的规格、标准, 主要是指经营者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成品在性能、规格、质量、等级等方面规定统一要求, 使商品之间具有可替代性和兼容性;实行专业化分工, 是指经营者发挥各自专长, 分工协作, 使他们从生产多种商品的全能型企业转变为专门化企业, 由此实现经济合理化。

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 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相对于大企业, 中小企业处于弱势,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利益。

5.因经济不景气, 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这主要是针对特定经济时期作的规定。在经济不景气时, 市场会严重供大于求, 造成销售量大幅度下降, 出现生产大量过剩现象。在这种特定情况下, 对经营者达成的限制产量或者销量等垄断协议予以豁免, 有利于避免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损害, 有有利于避免造成大量失业,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主要是指商品的进出口和劳务输出等活动。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对于其他情形, 有赖于在未来的反垄断法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

对于纵向垄断协议, 大多体现为上下游企业之间关于转售价格的约定, 企业为了达成市场目标或维护统一的销售政策, 互相约定转售价格是常见的经营行业。

相关链接:

反垄断立法12年艰难历程

·1994年, 由商务部负责起草和调研工作, 被列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1998年, 再次被列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03年1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将该法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

·2004年, 国务院将该法列入立法计划。

·2005年2月, 《反垄断法》又一次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计划。

·2005年12月, 商务部称《反垄断法》修改审查已获较大进展。

·2006年6月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草案) 》

·2007年8月30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

垄断协议法律责任 篇4

第一条 为了制止经济活动中的垄断协议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禁止经营者在经济活动中达成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是指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或者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

协议或者决定包括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

其他协同行为是指经营者虽未明确订立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的协议或者决定,但实质上存在协调一致的行为。

第三条 认定其他协同行为,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经营者的市场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

(二)经营者之间是否进行过意思联络或者信息交流;

(三)经营者能否对一致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

认定其他协同行为,还应当考虑相关市场的结构情况、竞争状况、市场变化情况、行业情况等。

第四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以限制产量、固定产量、停止生产等方式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限制商品特定品种、型号的生产数量;

(二)以拒绝供货、限制商品投放量等方式限制商品的销售数量或者限制商品特定品种、型号的销售数量。

第五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划分商品销售地域、销售对象或者销售商品的种类、数量;

(二)划分原料、半成品、零部件、相关设备等原材料的采购区域、种类、数量;

(三)划分原料、半成品、零部件、相关设备等原材料的供应商。

第六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达成下列垄断协议:

(一)限制购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

(二)限制购买、租赁、使用新设备;

(三)限制投资、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四)拒绝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五)拒绝采用新的技术标准。

第七条 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联合抵制交易达成以下垄断协议:

(一)联合拒绝向特定经营者供货或者销售商品;

(二)联合拒绝采购或者销售特定经营者的商品;

(三)联合限定特定经营者不得与其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第八条 本规定未明确规定的其他垄断协议,除价格垄断协议外,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法认定。

第九条 禁止行业协会以下列方式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从事本规定禁止的垄断协议行为:

(一)制定、发布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行业协会章程、规则、决定、通知、标准等;

(二)召集、组织或者推动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

第十条 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八条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行业协会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对其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提请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撤销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确定具体罚款数额时,应当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程度、持续的时间等因素。

经营者之间串通或者行业协会组织经营者串通,尚未达成垄断协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制止。

经营者主动停止垄断协议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主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所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决定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经营者主动报告的时间顺序、提供证据的重要程度、达成、实施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以及配合调查的情况确定。

重要证据是指能够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启动调查或者对认定垄断协议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证据,包括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涉及的产品范围、达成协议的内容和方式、协议的具体实施情况等。

第十二条 对第一个主动报告所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全面主动配合调查的经营者,免除处罚。对主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所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其他经营者,酌情减轻处罚。

第十三条 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所称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主要是指对《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罚款的减轻或者免除。

第十四条 经营者能够提供材料,证明所达成的协议符合《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五条 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本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罚等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垄断执法人员应当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严格依法办案。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反垄断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商品包括服务。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解释。

我国价格垄断协议规制路径研究 篇5

(一) 相关立法

价格垄断协议作为一种限制竞争行为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 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价格垄断协议行为。在《反垄断法》实施前, 我国相继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价法》、《价格法》、《招标投标法》、《关于部分工业产品实行行业自律价的意见》、《制止价格垄断行为的暂行规定》等, 其中都包含了限制价格违法行为的规定。比如, 在我国经贸委于1998年引发的《关于部分工业产品实行行业自律价的意见》中, 限制了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实施的价格协议行为, 将部分工业企业低价倾销其库存积压产品行为定性为恶性竞争。《物价法》第十四条规定了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相互串通, 操纵市场价格, 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止垄断行为的暂行规定》禁止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操纵市场价格, 以及凭借市场优势地位牟取暴利、实行价格倾销和价格歧视。 (1) 在我国《反垄断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既为当时促进市场价格竞争的法律保障, 也为我国制定反垄断法进行了有效地立法探索。

我国在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对垄断协议进行了宽泛的规定, 在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中列举了同业间及经营者与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形式, 其中包括“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和“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定。但是《反垄断法》具有基本法的原则性, 许多规定较为模糊, 缺乏可操作性。近日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将于2011年2月1日施行的《反价格垄断规定》以及《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这是继《反垄断法》颁布三年之后, 第一次由国家正式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制定的具体的反垄断规章, 这标志着我国的反垄断法治走上了具体的建设之路, 意义不可小觑。

(二) 评析《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

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两项新的反价格垄断规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思考。有些学者认为, 两份规定更具针对性, 提升了《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也有一些学者担心反价格垄断规定未必能有效遏制垄断价格, 反价格垄断规定能否解决垄断价格问题, 将是决定这一规定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2) 但两项新的反价格垄断规定的颁布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 即执法机关开始认真对待价格垄断这一垄断行为, 对这种严重危害市场经济发展的垄断行为进行专门的法律规制。

创新和健全制度, 既要有实体性制度, 又要有程序性制度, 减少执行制度的自由裁量空间。《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属于程序性规定, 是规范价格行政执法部门自身行为的, 共26条, 对举报受理、调查措施、依法处理、终止调查、宽大政策等程序制度, 以及价格主管部门的责任和职权作了规定。同时, 为鼓励订立价格垄断协议的经营者主动报告违法情况, 规定了宽大制度, 是《反垄断法》中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细化, 不仅规定了首个申请人可以获得减免, 还规定了其余申请人的减免幅度。在证据的认定方面, 规定“重要证据是指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认定价格垄断协议具有关键作用的证据”。但与具体实践中对法律规制的要求相比, 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二、我国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存在的缺陷

从美、日、欧盟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 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的具体效果实际上取决于一个整体性的法律实施系统。通过上述分析, 笔者发现我国现有的价格垄断协议法律制度尚存在不足之处, 尤其是在程序保障方面, 需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 对价格垄断协议处罚较轻, 缺乏严格、系统、有效地法律责任机制。对于价格垄断协议行为, 大部分国家都将其为规定为刑事犯罪行为, 并对这些行为规定了严格的刑事责任。其中, 美国是依据反垄断法对限制竞争协议实施刑事制裁的典型代表, 不仅在《谢尔曼法》中规定, 每个签订合同、联合或合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外国贸易的人都构成犯罪。而且在1974年更将固定价格、串通投标等价格垄断协议行为视为重罪。更甚至将公司违法者的罚金增加至1亿美元, 个人刑事罚金提高至100万美元, 最高监禁期也增至10年。在我国《反垄断法》新颁布的《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中, 经营者实施价格垄断协议行为的法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一个救济体系的基本目标是威慑人们不敢违反法律”, (3) 缺乏刑事责任、处罚程度太轻大大减弱了反垄断法的威慑性, 是规制价格垄断协议行为问题的弊端之一。

第二, 具体规制制度规范不全面, 存在局限性。比如, 对于价格垄断协议规制相当重要的宽大制度, 《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第十四条规定都作出规定。《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对减免的主体和额度做出了规定, 并对重要证据进行限定。我国《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规定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尚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 未将适用宽大制度的时间条件, 即在执法机关进行调查前和调查后申请的适用情况进行区分;对重要证据的认定较为模糊, 还应做细化规定。

第三, 在具体的法律实施环节, 执法机关繁多, 执法机关的行事效率低。在我国, 执行机关不仅包括国家发改委 (反垄断法执法机关)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价格管理部门, 还包括一些行政监督部门。除此以外, 《反垄断法》还规定了“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这样一种“双层架构模式”, 这在客观上导致多头执法, 执法主体相冲突。同时, 各相关法律对价格协议的法律责任形式和内容的规定不统一, 这就更容易导致执法的混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各个反垄断执法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隶属关系, 这一因素也使得反垄断法的实际效力大打折扣。 (4) 综观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实施经验, 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上强调统一、专业和权威, 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力求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是法律顺利实施的关键。

三、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系统化之具体路径

价格垄断协议法律规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我国的反垄断法尚处在发展阶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格垄断协议规制制度应从以下方面来讲:

(一) 尽快完善《价格法》, 明确执法机关的权职范围

无论是《反垄断法》还是《价格法》, 它们的本质都是在面临“市场缺陷”的时候由国家出面通过“国家之手”,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缺陷予以“弥补”。尤其是对于价格垄断协议问题, 其实正好就是二者的交集。所以《价格法》不存在与《反垄断法》划清界限的问题, 修改《价格法》的目的是为了让二者在价格垄断的规制上实现更好的衔接。不过从《价格法》的立法宗旨来看, 它的主要目的应当定位于宏观调控, 侧重于在公用企事业领域进行价格规制, 以及从宏观和整体上消除价格形成机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这一点与《反垄断法》以及《反价格垄断规定》规制“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价格垄断”具有共同之处。因此修改《价格法》的重点应当是进一步明确价格执法部门的职权范围, 既要避免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权相混淆, 又必须发挥价格执法部门在长期以来的反价格垄断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 通过二者的协调与配合, 一同实现对价格垄断协议的有效规制。

(二) 强化垄断价格协议制裁措施, 完善法律责任机制

对价格卡特尔成员不能实行严厉的制裁是价格卡特尔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学角度看, 市场主体为理性经济人, 如果制裁措施不够严厉, 使其通过违法行为所获利润高于违法惩罚, 那么这种违法行为将持续存在, 得不到遏制。因此对价格垄断协议这样严重的限制竞争行为应当加大制裁力度。另外, 从反垄断法的立法目标来看, 芝加哥学派的Easterrrbrook法官认为“威慑是反托拉斯法最优先, 甚至可能是唯一目标。” (5) 因此, 发改委在我国反垄断法的配套立法中加重对价格垄断协议成员的罚款数额;设置“双罚制”, 避免将个人责任转嫁给企业承担而让责任人员逃避制裁。并由最高人民法律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新的司法解释, 将这些行政法规所列举的垄断行为纳入商业犯罪的框架, 建立价格垄断协议的刑事责任制度;就民事责任而言, 应增加惩罚性赔偿机制, 除了要填补受害经营者的损失, 还应根据从事垄断行为的情节对于行为人克以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在《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已有规定, 所以在立法惯例上不存在障碍, 应由发改委在配套立法中先单独规定。对于行政责任, 主要的问题细化配套立法, 限制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 提高执法的透明度。

(三) 完善宽大制度的设置, 加强反价格垄断协议的程序保障

宽大制度在价格垄断协议规制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应对价格垄断协议行为隐蔽和难以取证的执法困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国《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中引入了宽大制度待遇递减和数量限制两项制度, 并对重要证据下了定义。但条文较为单薄, 不利于具体的适用和执行。因此应从以下方面完善宽大制度:

首先, 明确审查前宽大制度的适用条件。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未区分审查前和审查中宽大制度的适用条件, 而一律将“提供重要证据”作为适用前提。但是, 在美国、欧盟等国家法律中规定在审查前如申请人并未提供有效证据也可适用宽大制度, 具有合理性。因此我国应当借鉴欧盟的做法, 依照申请时间的不同分别确定对证据价值的要求:宽恕申请人如在执法机关调查前申请, 则只需提供对认定垄断协议行为具有显著附加价值的证据即可;宽恕申请人如在执法机关调查后申请, 应提供对认定垄断协议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的证据。其次, 建立完善的宽大制度适用程序, 尽可能减少宽免制度适用的自由裁量性。在程序设置方面我国还未有立法规定, 因此应当明确宽大申请的受理条件和程序, 在申请者提交宽大申请及相关证据后, 执法机关应当提供收函, 保障申请人的相关利益。

三、总结

近年以来,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价格垄断协议行为呈现多发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公平竞争, 扭曲了价格信号, 损害了消费环境。我国在施行《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后, 应加快价格垄断协议具体制度的设置, 以期能促进我国价格市场的稳定, 实现市场的良性竞争。

摘要:价格垄断协议历来是反垄断法打击的首要目标。由发改委制定的《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于2011年2月1日开始施行。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指导实践, 所以两项规定颁布以后, 对价格垄断协议作更细致、更具体的研究也应当是在情理之中了。

垄断下的责任 篇6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政府在开放市场、打破垄断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努力, 比如金融行业、通讯行业便以高额的改革代价迈出了破冰之旅。然而, 真正打破垄断在我们这个实行市场经济仅仅不到30年的国家里依旧显得是“长关漫道”。

其中, 最要害的是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是以政府名义实施的市场禁入, 排除在位垄断经营者的所有当期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 它常常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 抑制供给和需求, 导致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损害。而这种高度制度化的强制力量往往以政府特许或数量管制, 或由立法来阻止竞争等形式表现出来。

比如, 当年为了购买一张飞机票而不得不经历的各种繁杂的程序和几乎毫无折扣概念的价格曾令很多人都倍感愤懑, 因为当时的航空市场让人们除了选择忍受, 就再也别无选择。然而, 仅仅过去了十几年, 打破航空市场垄断的一小步就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到送票上门的服务, 而且还能享受到比较价格、服务所带来的消费心理的愉悦。

然而, 在现实的中国, 市场经济中出现垄断行为似乎无法避免的了。在这种情况下, 发达国家对垄断行业的规制对我们或许能有镜鉴作用。应该说,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垄断行业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责任规制。比如, 当我们开车走在公路上的时候, 我们的道路权利就被路政当局垄断。如果遇到道路施工需要绕道行驶的情况, 那么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 他们的路政当局, 有责任在直接进入或者转入这个施工点的所有路口, 明确树立指示牌, 告诉你前面的道路正在施工, 请你如何改道行驶, 而不是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你走到死胡同的尽头, 才发现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救济研究综述 篇7

行政垄断在我国大量存在, 但是据孔祥俊教授的统计资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施行以来, 法院一共只受理了10起直接依据反垄断法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和个别行政诉讼案件[1]。大相径庭的数据差距, 学界在这块尚无统一的学说, 以及实证研究的不足, 这就使得本文对行政垄断法律救济模式进行法律、文献整理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

一、行政垄断概念界定

(一) 概念缘起及界定

“行政垄断”之概念最早并非由法学学者提出, 而是由经济学家胡汝银在其著作《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分析》中提出。[2]但是, 该文中的行政垄断主要是指计划体制下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垄断和控制, 与后来法学界适用的行政垄断相差甚远。在法学意义上, 行政垄断一词最早见于1989年魏剑的著作《试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他在该文中多次使用“行政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等语词, 但并未进一步解释和明确其含义。[3]

直到1990年, 王保树教授在《企业联合与制止垄断》中才将其与经济性垄断相区分, 做出明确的界定:所谓行政性垄断, 是相对于经济性垄断而言, 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利, 排除、限制和妨碍企业之间的合法竞争。[4]与之相同, 王晓晔教授指出, 之所以成为“滥用”是因为它们既不属于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进行的正常经济管理活动, 也不属于政府为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而采取的企业政策、财政政策等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该定义在概念上凸显了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区别与联系:它在实施主体上不同于经济性垄断, 但却都具有限制竞争的反竞争效果;更重要的是, 它明确将“滥用行政权力”作为行政垄断的构成要件。[5]特殊的行政主体和滥用行政权力行为作为界定行政垄断的两大构成要素得到了大多学者的支持 (比如徐士英、黄欣、周昀、沈越等在其论文中都采取的是这种定义) , 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

虽然学界在行政垄断的概念构成上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比如滥用是否属于行政垄断的构成要素等, 但是, 行政垄断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 对于深入研究这种垄断类型对于当今的中国是非常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五章专门规定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正是学界深入研究讨论的结果。但是, 至于行政垄断是否就因此需要与一般垄断完全分开, 采取完全不同的救济方式, 学界对此的意见又不相同。

(二) 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的区分之争

大多数学者认为, 行政垄断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 虽然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有诸多的相似支持, 但鉴于两者的实质差别, 对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加以区分并予以不同的规制是必要的。比如沈越认为, 从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区分的角度入手来阐述对行政垄断单独规制是必要的。[8]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对行政垄断的提法提出了质疑, 认为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不仅是没有根据的, 也是不现实的。比如史际春教授认为:首先, 不仅行政垄断与国家垄断在一些情况下含义模糊不清, 而且行政性垄断中既有非法垄断, 也不乏合法性的国家经济性垄断。事实上“行政性”垄断也不能排除国家的合法经济垄断, 例如邮政、铁路、黄金、烟草等公用事业由政府特许在一定范围内的垄断经营, 都需要以行政权来实施并加以保障。这种行政权试试的合法和非法, 不可能以法律形式事先予以明确的规定。其次, 从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发展趋势来看, 凡是违背市场公平自由竞争内容的先知竞争行为都应纳入反垄断法的统一的平等的规制范围之内, 而无论是私人的市场主体, 还是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况且, 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国际化, 在一国为合法的垄断, 甚至一国有关垄断的法律和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行为, 也可能在他国被指控为非法, 这样以所谓合法与非法来区分经济的、行政的、国家的垄断就更缺乏实际意义。最后, 从主体角度划分反垄断法调整的各种对象只有在对应于不同主体的行为应采取不同调整方法的前提下, 方有其实际价值。[9]中国的反垄断法一开始就不应该受行为主体的限制, 而应遵从市场及其竞争的客观要求, 对各种主体的限制竞争行为予以制止, 同时也为各式各样主体提供充分、平等的救济措施。[10]

二、行政垄断的法律救济

(一) 行政垄断执法机关的职能及其行政执法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据此, 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受害人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诉讼, 也由此确立了中国反垄断执法的行政执法与司法并行的二元执行体制。

法律的公共执行即行政执法, 我国目前大多数行政垄断案件都是通过这一途径来解决的。要想更清楚的知道这种救济模式的效果, 我们需要首先分析法律对行政垄断执法机构权力的授予情况。

《反垄断法》第10条规定, 反垄断执法机构由国务院指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程序规定》规定, 国家工商总局及其授权的省工商局为执法机关。而其职能主要由《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程序》规定, 但是这些法律都没有赋予行政执法机关实质的权力。

《反垄断法》第六章38-45条赋予垄断机关以接受举报、检查、调查权;《反垄断法》第七章51条规定,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 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 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机构可以向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和第30条赋予其罚款权和建议其上级机关处理的权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程序规定》第2-4条, 也只是赋予了其建议上级机关依法处理权。

综上所述, 我国法律只赋予了行政执法机关调查权、责令改正权、以及向其上级或者同级行政机关的建议权, 而没有对实施行政垄断行为的主体设置有利的法律责任。对于行政垄断的处理, 我国立法采取的是内部纠错机制, 这一规定受到了学者普遍的批评。相比而言, 司法机关作为中立的第三方, 具有权威性和公开性, 更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审查由利益受损主体来主张, 不仅能够发挥利益受损方的积极性, 也在最小程度上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现成本。在反垄断法已经实施的大背景下, 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

(二) 行政垄断的司法救济

1.行政诉讼救济

在我国, 只要符合《行政诉讼法》、《反垄断法》的规定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反垄断法》第53条规定, 对本法第28条、第29条要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是《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试想提起的诉讼 (二) 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项的规定, 人民法院不受理抽象行政行为。由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以及行政诉讼在对当事人补偿救济上的局限性, 那么当事人能否对行政垄断提起民事诉讼就显得更为重要。

2.民事诉讼救济

在《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通知》中明确了:在一般的反垄断案件中, 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和《反垄断法》的规定就应该受理。

行政垄断是否能够适用民事诉讼, 首先要明确行政垄断主体是否可能是民事主体。回溯行政垄断的概念, 主流观点认为, 行政垄断的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这里的行政机关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0年》中, 其执笔人认为“行政主体之概念不仅是一个较为严谨的法律术语, 而且可以避免法律术语方面的含糊性。它充分尊重了行政法上的相关概念, 能够对行政垄断的主体进行较为简短和准确的概括”。即行政垄断的主体与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是相同的概念。

那么行政主体是否具有成为民事当事人的可能性?我国行政法明确规定, 经过授权的非政府和个人也属于行政主体, 具体包括: (1) 授权的企业组织, 如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等公用事业单位; (2) 授权的事业单位; (3) 授权的社会团体; (4) 授权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而这类主体往往在履行行政管理之职外, 还有参加市场竞争进行盈利的可能。王保树教授对此认为, “在我国, 行政性公司主要指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设立的在一定行业具有统治功能的公司, 这类公司兼具经营和管理职能, 它虽是企业法人, 但却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力, 实现了行政权力和经济力结合, 能够对其他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支配和限制”。因而, 在我国, 行政垄断的主体是有可能自身参与竞争, 滥用行政权力为自己谋利的, 而这事实上已经使他们成为可诉的民事主体。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却没有一个行政垄断被法院以民事诉讼的形式受理, 这就可能对当事人的救济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三、简要评论

我国《反垄断法》首次规定了行政垄断, 但对于行政垄断是否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还不得而知。虽然将行政垄断作为一个特定的对象来加以特殊研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将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强行分开或许没有太大的意义。

从发达国家反垄断的趋势来看, 凡是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都纳入反垄断法规制的范围。如俄罗斯、美国等都将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放在一个法庭处理。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也正尝试, 如2008年9月19日, 最高法设立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的竞争合议庭;2008年12月22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事先在全国地方法院成立专责反垄断民事和行政垄断案件审判的反垄断专项合议庭。这些努力和改革是否意味着在司法救济中, 将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统一处理将是一条更为现实的道路?这映证了史际春教授对行政垄断提法的质疑, 认为区分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不仅没有根据, 而且也不现实。

当然, 对行政垄断进行法律控制的有效实现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如前所述, 它需要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多重作用, 就法律控制而言, 也非单靠一部《反垄断法》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对其规制需要宪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的相互配合, 更需要反垄断法在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的不断完善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孔祥俊, 颌中林.中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之构建[A].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0年[C].法律出版社, 2010.

[2]史建三.“经营者集中”的后续思考[J].华中政法大学学报, 2008 (4) .

[3]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保树.企业联合与制止垄断[J].法学研究, 1990 (1) .

[5]王晓晔.依法规范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J].法学研究, 1998 (3) .

[6]沈越.试论反行政垄断的地位[J].当代法学, 2002 (12) .

[7]史际春.关于中国反垄断法概念和对象的两个基本问题[A].王晓晔.反垄断法与市场竞争[C].法律出版社, 1998.

[8]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孔祥俊, 颌中林.中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之构建[A].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0年[C].法律出版社, 2010.

[10]叶卫平.司法审查与行政性垄断规制[J].法学, 2009 (1) .

[11]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0年[M].法律出版社, 2010.

从法律角度谈垄断行业的改革 篇8

关键词:垄断,市场竞争机制,反垄断法律体系

金融、证券、保险、石油、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行业的高工资和高福利, 以及收入的不透明, 一直为社会舆论所关注。分配不公的实质在于权力所主导的对资源以及利益的划分, 要解决分配不公, 也只能从规范权力的边界入手。垄断行业的“幸福生活”, 无外乎垄断企业自身的权力, 以及政策所赋予的对市场的划分能力, 这从根源上指明了打破垄断的方向。

一、放宽市场准入政策,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打破行业垄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在垄断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 允许相应的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入市场并公平参与竞争, 而不仅局限于在原有企业“分拆”之后的企业之间开展竞争。市场竞争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手段, 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改善消费者福利的根本手段。在竞争的状态下, 经营者会努力通过降低价格, 改善质量, 增加品种等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而且为了实现这些目的, 它们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和进行技术创新。当前我国对垄断行业最大的改革举动就是进行市场拆分, 但拆分的结果只是使市场由过去的独家垄断转变为按地域或按经营性质类似的企业划分的少数几家的国家垄断, 由此形成的竞争也只是国企之间为强化各自的垄断地位而进行的恶性竞争。综观世界各国, 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都在努力降低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 以实现这些行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跨国性的反垄断政策体系, 欧盟竞争法一直试图排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 在运输、能源、邮政和电信等领域打破垄断局面, 普通消费者则成为了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当前, 我国垄断行业排除竞争者进入市场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的体制造成的。我国大多数垄断行业长期实行事业化管理体制, 垄断企业有着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的双重法律地位。因此, 我国打破行业垄断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在这些行业大力推进政企分开, 大力推进垄断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尤其是在盈利性的垄断行业如电信、电力等部门, 建立起企业独立经营和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 打破人为的垄断因素, 实现政企分开, 引导社会资本的进入,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二、加强行业监管, 完善垄断行业监管体系

我国通过了铁路法、电信法、煤炭法、银行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很多行业内部也建立了监管制度, 但监管流于形式, 如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垄断产品、服务价格上涨过快, 垄断行业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利益等现象依长期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行政管理, 监管应该包括监管法律体系、监管政策、监管机构、监管方法和监管工具在内的现代监管模式和原则, 而我国监管制度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垄断行业内部监管框架还没有基本成型;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政府虽然正在着力推进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但由于投融资体制、价格制度、市场准入等项改革的滞后, 政府对基础性垄断行业的不规范干预仍然过多, 同时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复的问题也还未能根本解决, 因此,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建立现代监管框架需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监分开。

监管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和培育市场竞争, 因此垄断行业监管体系应贯彻无歧视、透明度和程序公正的原则。无歧视即指所有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透明度原则至少要求公开监管的法律和规章, 以使市场主体对其法律行为有可预见性;程序公正则应当保证在当事人对监管机构裁决不服的情况下有得到法律救济的权利, 即监管机构的行政裁决有得到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同时行业监管还应当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监管机构应独立于被监管的企业, 以保证它在被监管企业与其他企业或与消费者的争议中处于中立地位, 不偏袒被监管者;2.监管机构独立于政府其他部门, 即它们在案件审理和裁决时不受制于其他政府机构。考虑到我国垄断行业的企业一般隶属于国资委, 为保证行业监管的公平和公正, 这些监管机构也应当独立于国资委。

三、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

2007年8月30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 反垄断法将于2008年8月1日施行。反垄断法草案从起草到审议, 历经十三载, 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反垄断法的出台, 初步界定了垄断行为的三方面具体内容, 建立了反垄断的执法体系和救济途径, 将为部分垄断行业的改革扫清法律障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将解决一切垄断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一部反垄断法上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需要一部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可行性的反垄断法律体系。世界上反垄断法体系最为完善的美国, 自1890年《谢尔曼法》起, 历经了一百余年才形成了以《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为中心, 涵盖企业并购指南和若干法院判例的制度体系, 同时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中应该包含禁止行政垄断、禁止垄断协议、控制企业合并、禁止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四个方面内容, 明确设置垄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建立一个统一、独立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以便其独立、高效、公平地负责反垄断职责。

参考文献

[1]尚明主编:反垄断——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反垄断法律与实践.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2]刘宁元主编:论反垄断法实施体制运作的推动力量.时代法学, 2006

[3]孙虹主编:竞争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公用企业反垄断法律问题探析 篇9

1. 公用企业的概念

公用企业是指邮政、电信、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公共交通等通过网络或基础设施提供传统公共服务或产品的企业。

2. 公用企业的特征

公用企业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自然具有企业的一般特性, 但公用企业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 民生必需性。公用企业的基本特性, 不仅表现在满足人民生活及其他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基本需求, 更重要的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性, 其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其提供的产品在需求上具有显著的普遍性, 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经济生活、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公用性。

第二, 公用企业通过网络或其他基础设施进行经营。网络是在一定地域内为运送人员、货物或者传递信息而形成的系统。例如, 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邮政网络;电话网络;电力和煤气、天然气传送网络等。

第三, 公用企业具有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就是一个企业能够以低于两个或更多的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简言之, 自然垄断就是单一厂商在某一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最有效率的市场状态。进入该行业的企业越多越有竞争性, 该行业的效率就越低。过多企业的进入, 可能导致传送网络和其他设施的高成本重复投资。

二我国公用企业及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现状

1. 我国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表现及后果

第一, 强制交易。公用企业以强行要求、设置服务障碍、强迫、推荐、差别待遇等方式, 强制或变相强制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 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加强其市场支配地位。

第二, 滥收费用。公用企业凭借市场独占地位, 向用户收取不该缴纳的费用或与其生产成本相比不合理的高价, 赚取高额垄断利润。公用企业在营业过程中, 普遍附带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

第三, 歧视行为。公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给予具有相同条件的相对人在价格、付款方式、运输方式或其他条件上的差别待遇, 通常以格式合同或霸王条款的形式表现出来。出现了许多对企业有益、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霸王条款、格式合同, 而消费者迫于无奈, 只能无条件接受。

以上种种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在公用企业引入的竞争机制不充分, 行业内缺乏竞争, 另一方面是没有有效的法律制度加以监管。我国公用企业现行的行业立法, 大多是本行业自己起草的, 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护公用企业自身的利益, 对消费者的利益多有忽视。因此也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弊端, 如, 不公平的竞争秩序, 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权利集中, 引发社会腐败;利用市场优势地位, 损害消费者权益。

2. 规范公用企业行为的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我国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以及特定行业的行业立法, 如《铁路法》《电力法》。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执行了多年, 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是就滥用独占地位的行为而言, 仅仅规范“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这一种行为。虽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执法实践中根据上述规定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作了扩大解释, 但仍无法适应竞争化改革的需要。

第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则性规定过多、可操作性不强。常常导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不力, 造成实际执法过程中常常出现无法可依的局面, 未能遏制公用企业滥用市场独占地位的问题。

第三, 这些规范性文件的颁布时间较早, 与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用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反不正当竞争法》执行的期间, 公用企业滥用市场独占地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这一方面说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紧迫性,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在管制公用企业垄断行为方面还不具有足够大的威慑力。

关于行业立法, 由于制定的时间较早, 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还没有确立, 法律使用起来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现行的《铁路法》、《电力法》等行业法规大多制定于竞争化改革以前, 其指导思想往往是为了保证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 因此无法适应进一步改革的需要。其次, 我国公用企业现行的行业监管法, 大多是行业内部自己起草的, 或立法机关主要征求了行业内主要大型企业的意见, 因而具有部门利益性。这些行业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保护占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自身利益。

关于《反垄断法》, 存在着以下问题:没有成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反行政垄断力度不够;《反垄断法》的规定过于原则性, 可操作性不强;没有理顺反垄断监管与行业监管的关系等。

三完善我国公用企业反垄断的法律规制建议

1. 行业立法的完善

公用企业反垄断规制必须以法律为基础, 因而行业立法等相关法律主体的构建是重要前提。由于反垄断法的功能是反限制竞争的一般法, 其调整对象为联合行为、结合行为、滥用优势和市场结构的控制行为, 如果在公用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市场结构僵化的情况下, 仅靠反垄断法从“外部”来反其垄断, 无异于扬汤止沸, 反不胜反, 且无从下手, 所以需要从行业立法自身出发来加以改善。因此, 对公用企业进行反垄断或探讨引进竞争机制, 从根本上说, 需在公用企业有关的行业立法上做文章。

2. 制定《公用企业法》

“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其他相关法律的配合。从各国的实践来看,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单靠一部《反垄断法》来反垄断的。据有关资料介绍, 即使是在判例法传统的美国, 也有不少州立有《公用企业法》, 成文法传统的国家更不例外。因此, 除了制定和修改各行业立法外, 还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出台一部《公用企业法》。

虽然有《反垄断法》和各行业立法等法律的规制, 对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垄断问题的规制也不是毫无遗漏的。事实上, 在《反垄断法》与各行业法的规范中往往存在着真空地带, 如对于公用企业一些共同的、普遍性问题的界定, 《反垄断法》做不到完美无缺的规定, 行业立法也不可能完成这个工作, 因此, 必须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公用企业提供原则性的规定。因此, 《公用企业法》的出台毫无疑问是一场及时雨。关于《公用企业法》这部法规, 我们可对公用企业的范围、行业发展目标、经营原则、企业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定价程序、监督程序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 作为指导和规范公用企业整体运行的法律文件。

3. 建立高度独立性和较高权威性的反垄断执行机构

垄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 《反垄断法》, 亦是一种专业性、政策性都很强的法律, 因此, 建立一个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反垄断执行机构对于反垄断来说至关重要。《反垄断法》的执行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执行机构的自由裁量, 取决于对市场竞争精神的理解和现实状况的把握, 是对国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灵活掌握。这个机构的独立不在于附属哪个国家机关, 而在于这个机构能否依据竞争政策, 独立地做出自己的裁决。从各国关于《反垄断法》执行机关法律地位的规定来看, 独立的法律地位对于其履行监督执行《反垄断法》的职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南方报业社评.反垄断法:转型中国的艰难一跃[N].南方都市报, 2007.8.30

[2]张家礼.我国公用事业管制革新与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 2005

[3]胡文君.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6

[4]辛春霞.公用事业的垄断性及法律规制[J].甘肃农业, 2006 (2)

[5]叶萌.我国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05

【垄断协议法律责任】推荐阅读:

垄断协议08-08

行政垄断与行业垄断05-31

金融垄断07-15

垄断07-21

地区垄断05-08

垄断趋势06-17

垄断企业06-26

垄断理论07-29

行业垄断08-16

电力垄断08-19

上一篇:学术科研现状下一篇:创优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