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调整

2024-10-09

修改调整(共3篇)

修改调整 篇1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特别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交流沟通的实践性课程, 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 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宗旨。所以,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 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 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补充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例如, 在“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和“实施建议”中, 增写了如下内容: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 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进一项内容, 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 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不能简单地采用说教的方式, 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 通过“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的方式, 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二、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的调整, 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 关注自己的成长, 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创新。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理, 而是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激励、感染, 让这种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 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 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 不能光靠反复做题, 学会应对考试, 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 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 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 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 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发展的, 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文本”的新要求: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 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 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 概括性强, 易于比较, 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 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现代学生不仅应该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 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

追求创新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中的主旋律。语文学科也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 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程中, 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的教学方式, 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学习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 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 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学习语文的确要进行技能训练,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书写的规范, 但是不能把它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实施创新教育, 还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 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让学生获得充分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

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长久以来,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近些年, 许多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这些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这一次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 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 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 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紧扣这一核心目标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 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要求, 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 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 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 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总之, 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

还有的教师, 特别注重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深”和“透”, 教师“讲课”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 忽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其实, 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 而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 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 中小学生学习语文, 还应该多下工夫积累词语, 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也很重视, 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 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功夫, 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 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 (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运用现象抽象提升的条件, 不过多增加学习成本) , 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 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 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

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 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 学习如何在生活中, 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 运用好语言文字。

四、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 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根据千百年来的经验, 以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关键作用的认识, 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 进一步强调要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 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中指出: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 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课程标准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 在修订中, “课程基本理念 (四) ”“课程设计思路”等多处地方增加了关于加强语文积累的表述。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工具、途径和方法, 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 并且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

广大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 最突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在一些具体的内容上, 并且希望设定的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修订工作组深入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了解到的问题,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学习文的特点, 经过系统的梳理之后, 着重考虑对相关内容的目标、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 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 要强调改变烦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 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 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 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

《语文课标实验稿》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修订后, 删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一句, 降低了要求, 让这个学段的学生更加宽松地学习表达。

《语文课标实验稿》第四学段“阅读”部分的“目标”有:“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修订后, 删去了“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降低了学习难度。

五、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采取一些新的措施, 增强改革力度

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 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些偏差, 课程标准的修订, 特别强调要加以改正。例如:

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这方面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这一、二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存在于中小学生之中, 也存在于成人之中。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 首先强调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 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 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 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 提高审美感受力。

其次, 高度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语文课标实验稿》只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有关于写字姿势和习惯的要求, 而《语文课程标准》则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对写字过程的重视, 反映了对写字教学功能的深入认识, 也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再次, 调整了有关“目标”, 适当降低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 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 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

此外, 还特别关注写字过程, 强调书写质量。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第一、二、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 有教师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和写字质量, 及时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姿势, 养成良好习惯, 提高书写技能。

在汉字教学中, 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建议”中继续强调“多认少写”的做法。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根据字表的设计, 补充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 逐步发展

识字写字能力。”在一些地方的识字写字教学中, 往往会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 在不同教学阶段, 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 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二十遍以上。实际上,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 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再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气力,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统计, 2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95%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早期先学习这一部分字, 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表一, 就是要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的“表一”和“表二”共列出了3500个常用字, 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了, 这一数字表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

要获得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成功, 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对语文作品的鉴赏力, 要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语文教学技能。语文教师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心, 让他们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 减去无效或低效劳动的负担, 获得更多的专业化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习惯于自己”讲深讲透”、让学生反复做题的教师也应该改变多年来的做法, 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解决日常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在学生的读书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上多下功夫, 使学生多积累, 勤实践。

我们希望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把令人生厌的繁重的机械操练转变为富有趣味和实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3、4期连续刊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负责人巢宗祺撰写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一文, 本刊转载其中的第四部分, 以飨读者。)

修改调整 篇2

(草案修改稿)

为规范我省交通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主要材料价差调整方法,提出如下意见。

一、材料价差调整

(一)材料调差的范围

1、公路工程:包括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实体工程所消耗的主要材料。临时工程、临时设施的材料消耗不纳入材料价差调整范围,对于特大桥梁、大桥、特长隧道、长隧道等工程中非结构用材的补差范围应在招标文件中具体明确。

公路工程调差的主要材料指《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附录四表中的主要材料。具体如下:

钢材:代号111~143、代号182~183、代号191、代号263(水中)、代号265、代号290~291、代号301~304、代号

310、代号667~668;

沥青:代号851~853; 水泥:代号832~834;

燃油:重油代号861、汽油代号862、柴油代号863; 地材:中(粗)砂代号899、碎石代号951~971、生石灰代号891; 半成品: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

2、水运工程:包括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的实体工程所消耗的材料。但对非结构用材、一般临时工程、临时设施其材料消耗均不纳入材料调差调整范围。

水运工程调差的主要材料具体如下:

水工特殊材料:钢轨、橡胶护舷(梯)、止水铜材; 其他调差材料参照公路工程同类材料执行。

(二)调价差计算方法

1、价差调整费用(ΔCt)计算公式 ΔCt=(|ΔC|-Co×|r%|)×V 式中:ΔCt:价差调整费用

ΔC:材料价差

r%:材料价格涨降风险幅度 Co:基准价 V:材料数量

2、材料价差(ΔC)ΔC=Ca-Co。

基准价(Co):指项目招投标时,招标人公示报价中公示的材料价格;

调整价(Ca):以工程实体形成期前一个月(季度),厅定额站发布的该月(季度)材料价格为准,未发布的材料价格以当地市级以上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该月(季度)材料价格为准,上述都没有的材料价格,以项目业主、监理核实的该月(季度)材料价格为准,分批采购时按权重取平均值计算,调整价包含运费。

3、风险幅度(r%)

基准价(Co)一定幅度内的价差作为项目业主、承包人风险,不予调差。

风险幅度系数:

(1)钢材、沥青,r取正负5;

(2)水泥、半成品(含成品)、燃油,r取正负8;(3)地材,r取正负10。

4、调整差价的材料数量(V):指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数量,但钢材调差总量不应超过预算定额消耗量;水泥、地材、沥青不应超过施工配合比计算的消耗量;燃油(重油、汽油、柴油)总量不应超过项目预算“定额消耗量”的80%。

(三)调整价差的周期

自项目建设开始形成工程实体起,原则上以一个季度为一个调价周期。

(四)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当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取定的|r|值时,业主应向承包人支付按条款计算的材料差价;下降幅度超过取定的|r|值时,业主应从计量支付款中扣回按条款计算的材料差价。

二、其他有关问题

(一)在合同履行和结算阶段,应严格按合同调差条款的约定处理,不得突破。有关材料价差调整费用计算的相关资料应收集齐全、完整,并整理成册作为竣工资料存档。

(二)材差补偿费用可由招标节余费及预备费中开支,列入工程竣工决算。

(三)交通建设项目中的房建、机电工程等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修改调整 篇3

向德雄

尊敬的周总、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市公司党群工作部宣布了关于黄梅县电力公司干部任免的决定。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上级对黄梅电力公司班子建设的关心,这是黄梅电力公司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一决定,我个人表示坚决拥护。同时,也衷心感谢市公司党委对我个人的信任和关心,衷心感谢原领导班子成员对我个人帮助,衷心感谢全体干部职工对我过去工作的大力支持!

这次改任黄梅电力公司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个人深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我将不负市公司领导的厚爱和重托,不负黄梅电力公司同仁的信赖和支持,把这次职务变动当作一次新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勤奋学习,谦虚为人,扎实做事,为黄梅公司科学健康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我将以做“四个表率”作为努力的方向:

一、认真履职,做扎实工作的表率。一是准确定好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一地位,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工作;二是认真行使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持总经理依法行使职权,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六项职责;三是充分发挥好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配合中心,做服务发展的表率。一是进入状态,深入基层认真了解公司党务工作基本情况,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党务工作。二是转换角色,从抓生产经营转向抓党务,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三、善待同事,做团结协作的表率。一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商量办事;二是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三是发挥党组织优势,密切联系基层职工,关心群众生产生活,调动和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克己奉公,做廉洁自律表率。修德养性、自重自律。做到为人光明磊落,办事公道正派,为官清正廉洁。做到自我约束,多予少取,乐于奉献。用自己的言行树立党务干部应有的形象。

上一篇:信用管理体系下一篇:糖尿病的饮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