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草案

2024-09-20

修改草案(精选10篇)

修改草案 篇1

一、《著作权法》大修改背景

我国《著作权法》在2001年修订以及2010年修订均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 这两次修改均是具有被动性和局限性的。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迅猛突起, 导致知识产权领域的需求、纠纷越来越多, 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华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法律保证, 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更广泛深入融入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修法显得刻不容缓。

二、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特点。

1、将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权利明确化。

2010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一条认为保护的著作权应当是“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也就是说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著作权及其权益, 而对于“权益”到底指什么, 法律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现在的修改草案将这种“著作权相关的权益”明确为传播者的相关权。

2、其他著作权人的权利——相关权。

修改草案对于“其他著作权人的权利”赋予了一个专有的名词“相关权”, 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或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权利,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 录音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享有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该权利自使用版式设计的图书或期刊首次出版、表演发生、录音制品首次制作和广播电视节目首次播放之日起自动产生, 无需履行任何手续。

3、作品种类有明确的定义。

修改草案第三条则对“作品”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即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固定的智力成果。这个定义对我们来说判断一个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是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同时该修改草案对于作品的种类做了列举并对每一个作品都下了一个定义, 这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作品的不同种类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 也有利于我们进行区分。

4、明确了著作权及相关权的登记制度。

修改草案第六条明确“著作权人和相关权人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专门登记机构进行著作权或相关权登记。登记文书是登记事项属实的初步证明”。这一登记制度的规定不影响“自动保护”原则的适用, 且是确保版权交易安全、减少版权交易成本、降低版权法律风险的重要制度保障。

5、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有明确划分。

著作权的人身权包括了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而修改草案将“修改权”包含在保护作品完整权之中, 且草案第十一条明确表述为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并对几类权利的概念也做了明确的表述。在财产权利表述中, 修改草案将广播权改为播放权、删除了汇编权, 特别增加了追续权。

追续权是指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作家、作曲家的手稿首次转让后, 作者或其继承人、受遗赠人对该原件或手稿的每一次转售享有分享收益的权利, 该权利是不得转让或放弃。对于追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6、对于合作作品有了明确的规定。

现行法第十三条仅规定了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及以及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著作权的归属, 并未规定合作作品不能分割使用的情形以及合作作品被侵权时如何处理等内容。修改草案第十四条在现行法的基础上又新增两款, 对于合作作品不可分割使用的, 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通过协商一致使用;不能协商一致, 又无正当理由的, 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合作作品。

7、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更加简单明了。

对于职务作品, 现行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较为复杂, 在实践中也较难以把握, 特别对于该条第二款得规定, 什么情形作者只享有署名权, 这在举证上是非常难的。而修改草案第十七条规定, 对于职务作品, 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约定, 如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 著作权由职工享有, 但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程序、受聘于报刊社或通讯社创作的作品、以及大型辞书等作品的著作权由单位享有, 作者享有署名权。

8、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身份不明或虽然作者身份明确但查找无果的作品, 学界又称之为“孤儿作品”。近年来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推进, 对“孤儿作品”的讨论非常激烈, 草案对这一作品做了探索性的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其著作权除署名权为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作者身份确定后, 其著作权由作者或其继承人行使”。

9、著作权保护期的期限计算更加合理与明确。

现行法对于著作权的保护期的最后期限是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这样的规定使得期限计算的起算点不是很明确, 是死亡后的时间所在的年份为第一年, 还是死亡后的次年为第一年?而草案对于五十年的计算起点做了一个明确的规定, 该草案第二十七条第六款规定保护期自作者死亡、相关作品首次发表或作品创作完成后次年1月1日起算。

1 0、权利限制另成一章, 并明确了权利人的报酬权问题。

草案列举式规定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的情形, 以及需要支付报酬的情形。另外对计算机程序反向工程、以及录音制品首次出版三个月后未经许可使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教科书对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摄影作品等未经许可使用、报刊上刊登的文字作品未经许可转载、广播电台、电视台未经许可播放他人已发表作品的条件也做了特别的规定。

1 1、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草案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一节的形式进行了规定, 除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外, 草案特别增加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权利人授权并能在全国范围内代表权利利益后, 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代表全体权利人行使著作权或相关权, 即所谓的“延伸性集体管理”。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虽然还在征求意见阶段, 但该修改草案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积极的。这将对我国在保护著作权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著作权保护体系将更加完善。

摘要:我国当代第一部《著作权法》于1991年6月1日正式实施, 经过了2001年及2010年两次修订。自2012年3月31日国家版权局发出通知以来, 对《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 该草案现已形成第三稿, 如果通过, 将对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带来深远的意义和变革。

关键词:著作权,作品,著作权人

修改草案 篇2

英国移民留学法修改草案

对于想去英国留学或者移民的同学来说,可能对于英国留学移民法的修改较为关注,为了方便各位同学了解最新的英国留学移民法修改,下面86留学网为学生们简单介绍一下英国移民留学法修改草案,希望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欢迎阅读!

近日,英国移民局于正式出台了2014年英国移民留学法修改草案,该草案中的政策修改部分内容将于2014年4月6号开始实施。该草案给移民者带来了一个利好消息:放宽了入境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投资的要求。

根据这项最新的移民政策修改方案,大家一直猜测的英国移民咨询委员会(MAC)报告中将Tier 1 Investor 的门槛涨高到200万的提议并没有在此次修改中体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会提高到200万英镑,另外一个利好消息是修改草案放宽了入境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投资的要求(添加了例外情况可以超出3个月,但是投资移民仍然需要注意,尽量不要超过3个月完成投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无法按时完成投资才有可能被接手)。

当加拿大正逐步收紧移民政策的同时,英国展现出更宽容的态度,移民局并未对现行移民政策作出重大变动,小幅度的修改使移民政策更加灵活,展开双臂继续欢迎各地人才投资到英国。这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对有意向移民英国的人们是一则利好消息,更是英国政府发出的希望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发展,刺激经济增长的信号。

调整后的移民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体现在以下关键几个修改方案:

-政策调整后,在劳动报酬较高的情况下,将延长Tier 2(公司内部调动)以及Tier 2(普通工作签证)签证持有人的入境许可,从现行的最长3年签证增加到最长5年签证。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修改草案还免除了对部分指定Tier 2雇员进行当地劳工市场测试的要求,体现出新的移民政策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新政策将放宽对Tier 1(投资移民)入境英国三个月内完成投资的时间限制。现行的移民政策要求投资者在进入英国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投资,否则将无法续签。新政策则允许投资者因有不可预见及不受本人控制的客观因素而延期投资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批续签。

-政策将更加简化在海外申请Tier 1(天才计划 Exceptional Talent)的程序,而且持此类签证的个人在申请永居的时候,在其他类别移民签证下的时间也会计算在内,使其更加容易满足申请永居的条件。这项修改显著地体现出政策调整后的灵活性,以及英国政府对创新技术的重视。

-简化对Tier 1(Entrepreneur 企业家移民)资金证明的要求,若资金存在申请人与其配偶或伴侣的联名账户下,则无需再提供第三方声明。

-取消对Tier 1(Graduate Entrepreneur 毕业生企业家移民)类别下申请人毕业时间的限制,同时放宽对提供名额的特定机构的要求。

同时,修改草案也随经济市场变化增加了限制,移民政策的规定也进一步完善,对签证申请要求更加清晰明确。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点:

-学生,雇员和家庭移民成员的生活资金门槛将会随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提高,确保英国现行的生活费用水平保持一致。具体的金额改变将影响从2014年7月1日起所作的相应申请,由于签证要求申请人必须持有资金28天或90天以上,所以建议计划从7月份开始办理签证的申请人需要留意这些变化了。

-调整后的政策也会对部分Tier 2 职业类别的最低工资门槛进行规律性上调。

-每年的移民修改草案也会对政策里的措辞进一步调整,根据每年递交申请的实际情况,对政策里的定义及对申请所需证明材料的解释将更加清晰准确。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政策对申请Tier 2 和Tier 5牌照的雇主单位的规定也更加清晰:包括将会对犯罪的定义进一步明确;取消B类别担保人牌照资格申请,所有雇主单位都需要满足申请A列别牌照要求;对申请Tier 2工作牌照的雇主单位是否能提供真实的就业机会有更严格的审查。

总体来说,修改草案并未出现明显收紧移民政策的迹象。以下是对英国移民政策修改草案的详细解析:

Tier 1 计点积分制

签证类别

Tier 1 计点积分制适合高资产移民人士的需求,目前包括五大类:Tier 1(Exceptional Talent 天才计划),Tier 1(General)–

除续签申请外已对所有新申请人关闭,Tier 1(Entrepreneur 企业家移民),Tier 1(Investor 投资移民)和Tier 1(Graduate Entrepreneur 毕业生企业家移民)。Tier 1(General)于2011年4月对所有新申请人关闭。

有关 Tier 1 计点积分制的变化

Tier 1(Investor)

适用于那些对英国进行实质性金融投资的拥有高资产的个人。

关于Tier 1(Investor 投资移民)的政策调整如下:

放宽对投资者入境英国三个月内必须进行投资的要求。现行的移民政策要求投资者在进入英国三个月内必须完成投资,否则将无法续签。而新政策放宽了这项时间要求,如果投资者有不可预见及不受本人控制的客观原因,导致必须延期投资,仍然可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以获批续签。但可能面临入境许可期限被缩短的情况,并且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有资格申请永居。

添加申请人年龄限制。要求申请人最低年龄为16岁,以及增加对18岁以下申请人的保护规则。不变的是16岁申请人仍然需要证明投资由他自主控制。

Tier 1(Entrepreneur 企业家移民)

适用于来英设立、兼并企业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企业运作的申请人。此类别具有利于英国的经济发展的潜力,但近几年来一直被严重地滥用。

关于Tier 1(Entrepreneur)的政策调整如下:

-如申请人在提交申请前对计划开展的业务已经投资长达12个月,即可能有资格获得此类签证。若是从Tier 1(GraduateEntrepreneur)转换到企业家移民的申请人,投资时间认定可以延长至转换申请前的24个月;

-对创业或企业资金的投入定义、创业团队规则进行小幅度修改;

-对资金证明的要求小幅度更新。修改包括:若资金存在申请人与其配偶或伴侣的联名账户下,无需再提供第三方声明;要求递交律师声明以证明申请人是独立提供投资资金;修改了银行提供的第三方资金声明的内容;要求申请人提供计划创业项目的商业账户作为反映企业家移民真实性的证明;

-对申请所需证明材料的措辞将更加清晰准确。申请要求附录A将更加强调申请人必须提供指定的证据支持申请,避免模糊解读的情况发生。

-添加申请人年龄限制。与Tier 1(Investor 投资移民)一致,要求申请人最低年龄为16岁,以及增加对18岁以下申请人的保护规则。

Tier 1(GraduateEntrepreneur 毕业生企业家移民)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适用于获得英国高等教育机构或英国贸易投资署认可的毕业生,以支持其在英国设立一项或多项业务。

关于Tier 1(Graduate Entrepreneur毕业生企业家移民)的政策调整如下:

-取消对申请人必须在过去12个月内获得特定院校机构学位的要求。这对于海外申请人尤其有利,也有利于毕业后自主进行学术研究的申请人。另外也使特定机构将申请名额发放给从其他机构毕业的学生。

-相应的,要求提供被授予的学历资格证明。若获得指定院校机构名额的申请人是从其他院校毕业,则需提供证据证明已被授予相对应的学历资格。

-每年2000名的名额限制有所调整。根据过去一年的实际情况反馈,新政策将会取消专门划拨给MBA毕业生的名额,因此,提供给任何专业英国院校毕业生的申请名额改为1900个。另外与去年一致,100个名额将提供给全球范围内英国贸易投资署认证院校的毕业生企业家。

-在本类型下,申请人最多可以获得两次签证许可。为了给申请人增加更大的灵活性,政策调整后,允许第二个签证的名额许可支持院校与第一个签证不一致。

Tier 2 计点积分制 签证类别

Tier 2适用于从有资质的雇主处获得一定级别的技术性岗位的劳动者。Tier 2包括四大类:公司内部人员调用(ICT),普通劳动者,宗教领袖以及运动员。

有关Tier 2 计点积分制的变化

-入境许可从最多3年延长至最多5年。政策调整后,在劳动报酬较高的情况下,将允许向Tier2(Intra-Company Transfer)以及Tier 2(General)申请人发放最多5年的入境许可(而不是现行的最多3年)。这将增强申请人及雇主的灵活性。同时,有关获批期限的规定也将重新措辞,以使申请人对其有更清晰地了解。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对个别职业的最低工资门槛进行调整。工资门槛的调整每年都会进行(更新在CoS行业实践守则中)。这项调整与本地劳工平均周收入一致。(根据2013年11月之前的3个月的数据显示,年增长率为0.9%),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100。上述的工资率同样适用于申请永居的工作签证持有人。

新的移民政策还将放宽对指定雇员进行当地劳工市场测试的范围,增强灵活性。体现在:

-调整后将增加免除对结束学术休假并继续工作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雇员进行当地劳工市场测试的规定;

-暂行的免除通过就业中心(或网上就业中心(若该工作在北爱尔兰))登广告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在NHS就业中心登广告的NHS工作岗位。该免除规定原定于2014年4月6日到期,但有效期将延长至2014年10月1日。

-政策调整后,从标准职业分类(SOC)2000体系过渡到2010体系的灵活性将增加。这将允许(雇主)免于对续签签证申请人进行当地劳工市场测试,因为申请人从任何一个SOC 2000代码转换为另一个SOC 2010代码,仅是基于两个体系之间的转换,而非基于申请人自身工作的变化。目前,这种过渡仅限于预定的范围内,这将适用于申请人变换工作但职位不变的情况下。

-调整后将确认,根据短缺行业表订立的熟练型厨师的工资水平不能因工作情况不同而按比例下调。这与移民咨询委员会的建议一致,在目前公布的签证申请指南中也有说明。

Tier 4 学生签证 计点积分制 签证类别

有关 Tier 4 计点积分制的变化

-政策修订后,在如下两种情况中取消了对申请DES签证的Tier4学生必须获得ATAS证书的要求:学习的课程要求学生获得ATAS证书;或该课程将在申请之日起不超过28天内完成。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移民法附录H列出了在Tier4计点积分制下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申请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要求。内政部已审核该附录,重新评估了一系列各国对风险与合规的标准,得出如下结论:另有3个国家,基于他们的学生高度遵守法规,值得列入该附录-阿曼、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同时,内政部取消了对附录H列出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免除真实性测试的规定,因此无论申请人的国籍,英国签证和移民官员都可以评估申请人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学生。

有关PBS Migrants及其Dependants的生活资金门槛变化:

计点积分制移民及其家属的生活维持资金门槛将根据生活成本的变化进行调整,最近一次调整是在2012年。工作移民签证(Tier1,2和5)的生活维持资金门槛是依据2012年以来的消费物价指数通胀率来调整的,学生签证(Tier4)则是依据2012年以来增加的拨款和提供给本国学生的贷款的最大预算来调整的。

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类别的签证申请指南中将添加信用卡不能作为证明生活维持资金的证据的规定。

修改草案 篇3

“导演是电影的作者,那么,编剧呢?”编剧汪海林随即发表博文《导演是电影的作者吗?》反击,并阐述作者就是写书的人,是影视作品中的编剧,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概念,导演到底是不是作者,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存在争议,有争议的问题立法就要慎重。

电影作品的作者是谁,作者是否应该拥有“二次获酬”权?这些相关问题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引发了制片方与创作者,以及创作者之间的唇枪舌剑,引起广泛关注。

背景,账单背后的连锁反应

8月1日,导演张杨在自己的微博上晒了一张账单:“惊喜,从导演协会收到一张账单,这是西班牙使用电影《向日葵》所付的使用费,导演1.31欧元,编剧2.43欧元,钱虽然很少,但体现了对电影作者的尊重,而我们的著作权法里,导演居然不被认定为电影的作者,真是荒诞,强烈呼吁著作权法应该尊重电影作者的二次取酬权。”此微博一出,引起高群书、孙周、贾樟柯等多位导演争相发言,王小帅则称“多年来国外一直有这个,但因为国内导演在版权上语焉不详,使版税无处可投”。表达了电影导演们对“二次获酬”的支持。

随后,身为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的何平也晒出了自己《天地英雄》在国外所获的著作权使用费,还指出新《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正在进行最后讨论,希望会员支持“导演作为影片作者的二次获酬权”。

当晚,著名导演李少红即以导演协会的身份向国家新闻总署版权局法规司提交了《著作权法》的修正提案:注明1.导演应该是影视作品作者;2.作者应该拥有二次获酬权;3.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延续至70年。一石激起千层浪,何平的呼吁还余音绕梁,编剧们却围绕“视听作品的‘作者’究竟是谁”与导演展开 “口水战”。制片方也联合一致,集体声讨“二次获酬”。

争议一,谁是电影的作者?

对于导演成为影视作品作者的理由,何平的阐述有以下几点:首先,形成一部视听作品有许多方式,不是每一种方式都需要编剧、文案、投资人、制片人,在当今数字记录影像时代,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视听产品的作者,只要他在固定介质上借助技术设备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都应该享受作品作者的权益。

其次,呼吁修改草案中要明确导演是影片的作者,不光是考虑到故事片导演的利益,也包括电影导演协会中不同片种导演的利益,电影有很多形式,剧情片(故事片)是人们普遍了解的片种,但不是电影的全部。纪录片是电影中很重要的片种,尤其是突发事件的纪录片,纪录片导演就是影片的作者,没有剧本,没有大纲,因为并不知道事态会如何发展,只是记录影像素材,整个作品是在剪辑台上完成,甚至没有解说,无须撰稿。这样的例子很多。而李少红导演也以《著作权法》第二节第13条为依据,称“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进一步论证“导演为作者”的观点。

国内影视圈中,导演与编剧的关系本就微妙,如今导演公开“抢占”地盘,编剧岂有不回应之理?以汪海林为代表的编剧坚称《著作权法》原稿和第一稿修改草案对“作者”的界定是清楚的,但第二稿打破了以前的平衡。“把导演算为作者,那么演员、摄影、美术是否都可以算作者之一?确切地讲,他们应该统称为创作者,而非作者。”

汪海林指出,日语中把导演称做“监督”,指其在各个领域、环节中都处在监督的位置,这样的表述是比较准确的。监督是否意味着拥有权利呢,各国现行法律中并没能解决这一问题。“在我看来,导演是二度创作的演绎者,他应得的是演绎者的权利,而不应该在著作权法讨论。其实一些大导演本身可能就是股东,已经拥有了电影的版权,无须再争取。导演若想成为作者,只有两条路,一是成为编剧之一,一是成为制片人之一,就能顺理成章地进入著作权领域。”

各说各理,编剧、导演都在争取自己的权益。为何二稿修改成了双方的导火索?影视创作各部门间公开、半公开的矛盾早已存在,修改过程中将矛盾发酵。现行《著作权法》规定影视的版权归制片方所有,编剧界对此没有争议。据汪海林分析,电影导演或许认为本次修改过程是向制片方争取影视完整版权的好时机,但要想获得权益就必须明确身份归属,因为《著作权法》第一条就规定版权归作者及制片方所有。所以必须把自己划到作者行列,才能争取相关权利,否则无法参与权益分配。这才是导演们要成为“作者”的根源。

争议二,是否应有“二次获酬”权

《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中第17条第3款“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有权就他人使用视听作品获得合理报酬”。若此一旦成真,就意味着与电影相关的一系列工种有了“二次获酬”的可能性,同时影视公司的制作成本可能会大幅增加。此举引来制片方的不满。华谊兄弟副总、董事会秘书胡明表示,这对于影视公司来说非常不合理、不符合国情。立法的初衷是为了促进行业繁荣和产业发展,立法部门应参考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比如在美国,创作者个人是否愿意参与分成,是根据商业合同内容决定的,目前草案剥夺了选择权,把制片方和创作者放在对立面,也给实践造成了很多困扰。”

慈文传媒董事长马中骏也表示:“按照酝酿的新法,当制片方授权电视台、新媒体等平台使用或者播放影视剧时,这些人可以再次甚至多次要求制片方支付报酬。如反复重播,意味着制作成本将无限制地增加。”华谊、光线、华策等公司已与国家版权局进行沟通,恳请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予以删除或修改。

对此,电影导演协会的理由依旧充分,何平坦言国际上不乏案例,既然有就必须争取,不光是导演的利益,也是任何一部视听作品相关权益人的利益。大家都理应提出市场分配的公平化与合理化,知识产权的权益也当如此。

编剧的态度同样明确,对于导演与制片方的“二次获酬”之争,汪海林表示,导演根本不该以作者身份参加到这个层面的争执,在著作权利人的主体里,作者中加入导演,是草率的。从编剧角度看,此次矛盾核心是导演出来争夺“作者”权,争夺二次获酬权。

对于“二次获酬”权本身,编剧的两个组织电影文学学会与电视剧工作委员会都有自己的态度。王兴东会长明确表态要求二次获酬。而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在提出的九条修改意见中表示,电视剧的情况与电影不同,二次获酬可能导致一次获酬缩水,基于这一点,协会要求“谨慎对待”。

结论,切合国情需落地

8月16号,著作权法第二稿修改草案的研讨会在京召开,重点讨论草案中的第17条。各协会代表依据自身权益发言,电影文学学会的王兴东会长强调支持上一稿的修改草案,指出应该支持制片者对影视的版权拥有。编剧,是影视著作权的“上位授权人”。支持加入原作作者。

导演协会何平导演、李少红导演先后发言,要求导演的二次获酬权。

而华谊兄弟的制片人杨善朴则反驳何平导演的说法,认为影视创作是贯穿产业链条的,电影不单纯是影院的电影。其他媒介的传播,也应该包含在已有的创作以及获酬体系中。

本次争论中,电视剧导演并未发出太多声音,汪海林称是因为电视剧领域发展比较良性,电视剧导演知道自己的权利,完全根据市场行为干活。而多年的电影导演中心制在电影领域形成的高风险,已经让市场警觉,应通过制片人中心制规避风格,共同对资本负责。

修改草案 篇4

1“草案”第3条第3款

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 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畜禽产品的小型畜禽定点屠宰场点。问题:“本地市场”批向性不明确, 应当指明是仅供应该屠宰场所在的乡镇辖区范围内的市场, 还是指所在的某一村范围内的市场, 城区的不包括在内。

2“草案”第7条

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点) 应当对畜禽屠宰活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问题:在“ (场、点) ”后应加“法定代表人”。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点) 是企业法人, 无行为能力, 不能负质量安全责任, 更不能是第一责任人。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任的应当是屠宰厂 (场、点) 的法定代表人。

3“草案”第13条

畜禽定点屠宰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第 (一) 项: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问题:应当加入一项前置规定:建立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点) 实行事前建设预报告制, 并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在建设畜禽屠宰场点时, 要提前向兽医和环保主管部门报告, 提交初步设计方案, 由审批人员到现场指导。审批人主要是查看建设者所选择的场址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 所设计的屠宰场区各功能区布局图初步设计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规定, 排水、排污、排烟等设施的设计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征得审批人员的基本同意后, 才可投资建设。如果先建后报, 很有可能因地理位置选择或建设布局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规定, 而不能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造成投资的浪费。近几年在审批动物养殖场的防疫条件工作实践中, 先建后报的情况在基层经常发生。事前没有征得审批人员的初步认可, 就找个地方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建设, 等养殖场建起来后申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时, 大多是因为场址所建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场区布局不符合条件, 没有审批。像这种情况, 如果不审批通过, 养殖场已经建起来了, 人力、物力、资金全投了;如果通过, 动物防疫条件又不符合规定, 审批人员左右为难。

第 (四) 项: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检验室以及畜禽屠宰设备和运载工具。问题:这一项还应当要求配套建设“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驻场检疫监督室”等设施。

在该条最后应加入一款说明, 对已取得畜禽屠宰资格的屠宰场点, 如第13条所规定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如何处理。

4“草案”第15条

小型畜禽定点屠宰场点应当具备与其屠宰规模、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相适应的条件。问题:这里“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当明确, 有利于畜禽定点屠宰场建设者和基层执法工作人员的操作。

5“草案”第19条第2款

鼓励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点) 采用符合动物福利要求的屠宰方式。问题:动物福利要求的屠宰方式包括哪些方式应当明确, 便于管理者操作, 或往这个方向发展。

6“草案”第20条第2款

畜禽定点屠宰厂 (场) 应当建立畜禽进厂查验登记制度, 查验动物检疫证明、畜禽标识, 并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如实记录查验结果。问题:让屠宰厂 (场) 人员查验动物检疫证明和畜禽标识的规定与《动物防疫法》第43条和农业部颁发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22条“官方兽医应当查验进场动物附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的畜禽标识”相冲突, 企业没有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的执法权力, 是违法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只能由驻场官方兽医查验, 屠宰厂 (场) 方查验无效, 也没有必要。

7“草案”第21条禁止屠宰

第 (四) 项: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第 (五) 项: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问题:这些规定在畜禽屠宰前都需要对畜禽活体进行仪器检测才能检测出来。那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是什么, 都需要尽快明确。检测重金属和生物毒素是需要精确度很高的检测设备的, 中等以下规模的屠宰场配备这样的检测设备是一项很大的投资, 对县级屠宰场建设标准是否要求过高, 值得商榷。这里应当明确哪一级屠宰场需要检测重金属或生物毒素, 哪一级屠宰场不需要, 或者是鼓励建设, 不是强制性的。

8“草案”第27条规定

要求屠宰场对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检验。问题:能够检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设备要求条件很高, 一般屠宰场点很难达到检测要求, 超出了现实发展水平。对后续官方兽医确认工作程序又增加了困难和风险度。同上, 也应该明确哪一级屠宰场需要达到这样的标准, 分等级实施。

9“草案”第29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应当结合日常监管、抽样监测, 查验畜禽定点屠宰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记录, 必要时采取采样、抽检或者复检等措施, 对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过程和结果予以确认。确认合格的, 出具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证书;确认不合格的, 监督畜禽定点屠宰场按照国务院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问题:只有官方兽医确认合格的动物产品才可以出具检验证书, 那就是说明该产品已完全合格了, 也就意味着此产品无兽药残留, 无微生物, 生物毒素、重金属含量不超标, 完全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了。那么, 官方兽医只凭在日常监管、抽样监测, 必要时采取采样、抽检或者复检等措施来确认质量安全, 标准要求这么高的畜禽产品是合格的, 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很难为官方兽医的, 打死官方兽医也做不到。除非官方兽医事必躬亲, 每一头、每一只都亲自通过高精确度的仪器检验后, 他才敢下此结论——该批产品是合格的。要不然, 他没有这个把握判定是合格的。如果按照平时的日常监管和抽样检测就下断言, 一旦出现问题, 官方兽医就要负连带责任。这条对官方兽医责任要求太高, 太苛刻, 官方兽医责任风险很大, 不公平, 也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上了一把枷锁。话说回来, 如果是这样规定, 万一出现问题, 责任主体是谁, 官方兽医和屠宰场方又负什么样的责任。不仅增加了官方兽医的工作量, 也与《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官方兽医职责相悖。还有, “确认合格的, 出具兽医食品卫生检验证书”, 又由谁来出具检验证书。如果由官方兽医确认, 屠宰场方出具检验证书, 程序不对。由官方兽医出具检验证书, 与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重复出证, 也于第28条规定的前后矛盾。

1 0“草案”第32条

发现畜禽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可能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通知销售者和消费者, 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畜禽产品, 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问题:这里应当规定对屠宰厂 (场) 方或法定代表人进行追责, 对受到损失、伤害的进行补偿。

1 1“草案”第42~49条

相应地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停业整顿或者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畜禽定点屠宰证书。问题:这样简单的处理, 会出现一个问题。目前, 在县级或地级, 一般只设有一座屠宰场所, 如果因为上述原因给予停业整顿或吊销屠宰证, 当地仅有的一座屠宰场不能进行畜禽屠宰, 那么势必影响到当地百姓的吃肉问题。办法是:在处罚执行期间, 是否可以先由地方政府指定某个单位或者个人代管这个屠宰厂 (场) , 保证这个期间的肉品市场供应。在确定屠宰场负责人施行行业禁入后, 对不合格的屠宰场进行拍卖或出售, 由合格的经营者继续对屠宰场进行改造经营, 而不能一关了之。如果另建屠宰场, 又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在现实执法中很难实施上述的处罚措施, 应在条文中明确处理方法。

以上是本人的初浅认识, 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摘要:作者站在基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角度, 谈一下在畜禽屠宰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及在《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草案) 》征求意见稿中个人的解读和想法, 以期能更好地完善《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草案) 》, 在以后的行政执法中具有更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修改草案 篇5

第一条红袖章志愿者以“共建美好家园、同享新生活”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奉行“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以“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文明新风尚,爱国、友善协助社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

第二条xxx辖区内所有居民、企业单位经营业主及其员工均可报名成为志愿者并参加本中心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章志愿者组织架构

第三条“xxx红袖章志愿者”队伍均在xxx社区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志愿者实行注册备案管理和事业部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辖区内的居民参加本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采取注册制,由社区进行备案并实施动态管理;

企业单位经营业主及其员工参加本中心的志愿服务活动采取备案登记制,人员组织由企业负责管理。本社区居民凡志愿加入志愿者组织,并承认志愿者组织管理章程者,向社区提出申请经社区审核通过并签订志愿服务承诺书后即可成为社区注册志愿者,社区将根据志愿者意愿和专长合理组建志愿服务项目。

第四条将辖区设置为5个网格片区,由社区工作人员及党员担任网格长,负责统筹、调度、指导网格楼栋志愿服务和自治管理工作。

第三章志愿组织运行管理机制

第五条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工作,严格参照党建标准加强组织建设和网格管理。

第六条志愿服务量化考核积分管理办法

1、小喇叭巡防队日常巡逻积分不变每次巡逻每人积一分,改原来每周一、三、五集体巡逻一次为每天三人一组与物业保安协同巡逻和每周五一次集体巡逻。队内勤务由队长安排调度并考核积分,由社区综治专干负责业务监督指导,队长每月将积分管理台账上报专干审核存档。

2、文明劝导环境提质队任务积分不变每次活动每人积三分,任务模式采取每周固定周四一次和临时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临时任务按照每人每小时积两分计算。队内勤务由队长安排调度并考核积分,由社区文明创建专干负责业务监督指导,队长每月将积分管理台账上报专干审核存档。

第四章考核及表彰

第七条所有微爱志愿服务项目组及其志愿者均需接受社区党支部监督指导,各项目组严格按照相关业务流程开展工作,严格履行积分管理办法,同时社区将加强志愿者队伍及志愿者道德作风督察,对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置。社区拟每半进行一次积分兑奖,每根据定期考核、评估情况对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报街道、社区授予“优秀志愿者”、“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第五章附则

第八条本社区组织的所有志愿服务活动均采取志愿原则,所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均需自行承担人身意外责任。

第九条社区有权对违反本章程的志愿者组织及其志愿者予以除名。

第十条本章程解释权归xxx社区。

xxx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党支部

修改草案 篇6

一、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一)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分析

笔者认为:侵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之行为的要件与一般侵权行为要件是类似的, 具体包括主体要件、主观要件、行为要件、损害后果和因果联系五个方面。

就其主体要件而言, 行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亦决定着其使用、传播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这是因为, “侵权”是法律对民事活动主体之认知能力的评价, 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言, 由于其年龄或智力方面的原因无认知能力或认知能力不全。法律当然不能对认知能力不全的人做出否定性的评价。即在行为人无民事能力的情形下, 行为人所为的发布和传播版权作品的行为都不构成侵权行为。就其主观要件而言,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就其行为要件而言, 要求行为人采取了导致权利人之权利受到损害的行为, 即损害行为。就其后果要件而言, 要求行为人之损害行为造成了版权人合法利益的损失。就其因果联系而言, 则表现为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合乎法律推理的联系。

(二) 当前我国对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一是著作权法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 并成为其保护的主要来源。《著作权法》规定, 受该法保护之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 著作权人对其作品, 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当然由于该法制定和修改之时数字出版刚刚兴起, 尚未形成规模, 侵权行为发生不多, 因而该法未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问题进行专门的规定。

二是行政法规和规章。我国还存在大量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这些行政法规分为两大类。其一是解释性行政法规, 即这些法规主要对法律进行解释, 具体包括《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其二是创制性行政法规, 具体包括《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其中, 国务院于2006年制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该条例对网络服务者之责任做出更明确的规定。2005年, 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制定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该条例对互联网中的各类主体做出了详细界定, 规定作品著作权人发现互联网传播的内容侵犯其著作权, 向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或者其委托的其他机构发出通知后, 信息服务提供者或者其委托的其他机构负有删除涉嫌侵权内容的义务。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 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保护作品尤其是网络环境下作品之版权的需要, 因此, 这些法律规范即是著作权得以保护的规范依据。

三是司法解释。在我国,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亦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立法法》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适用法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解释权, 最高人民法院在适用法律过程中所做的解释具有完全的效力, 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69条的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 (下称修改草案) 分别于2012年3月和7月公布两稿, 其对现行著作权法做了较大的修改。其中, 修改草案69条即是此次修改的内容之一。该条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 其内容是对当前《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条例中的相关规范的高度概括。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69条制定背景评析

网络传播技术提高了作品的传播效率, 为著作权人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对于著作权保护而言, 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 其拓展了著作权作品的传播和销售渠道, 促进了著作权作品的广泛传播, 但同时也为侵权行为人实行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电脑用户在电脑前通过鼠标操作即可实现对作品的复印和传播, 这种情况使著作权作品盗版行为在网络环境中日益盛行。

与侵权行为日益严重不相适应的是, 立法上对著作权网络侵权中的网络服务者责任问题所做的规定是不明确的。具体而言,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引入了“避风港规则”, 初步建构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对象就侵权内容的之责任体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链接、存储等服务的, 除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应当知道”链接、存储的内容侵犯他人著作权外, 其不承担侵权责任。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审查义务。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审查义务规定不明, 即造成了司法实践和社会实践中问题不断。例如, “步升诉百度案”、“百度文库案”等案件涉及的问题即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审查义务。在这种背景下, 为有效解决社会纠纷, 修改草案第69条即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审查义务。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69条之内容评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69条是“避风港原则”的具体体现。“避风港规则”主要是用以解决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问题的, 具体是指提供搜索服务提供者, 如其搜索结果向指向的对象侵犯他人著作权, 只要搜索服务提供者对侵权事实不知情, 也没有义务知道, 就不用承担侵权责任。“避风港规则”最初用以解决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后来还拓展适用到解决网络存储、链接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承担问题。修改草案第69条即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之责任问题:网络服务者不知且不应当知道侵权事实的存在的, 则对其提供搜索、链接、存储的侵权内容不承担侵权责任;当然,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接到权利人通知时应当断开链接, 否则将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比, 修改草案第69条最大的变化是其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审查义务。在该草案制定之前,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承担对链接、存储之内容侵权与否的义务, 而该草案则明确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 这种规定无疑是具有进步性的。

三、著作权网络侵权规制体系的完善

笔者认为, 修改草案第69条虽然解决了学术界和实务争论不休的网络服务者是否承担审查义务的问题, 但并没有解决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具体而言, 以“百度文库案”为例, 在该案例中, 百度公司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存储、下载空间, 即用户可以将作品上传到百度文库中并供他人下载。在网络用户上传的作品中, 有很多是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作品。为此问题, 韩寒、李承鹏、当年明月等知名作家百度公司应当对用户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查并删除侵权作品, 而百度公司则辩称其在法律上不具有审查的义务, 且在技术上无法对所有用户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查。修改草案第69条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无审查义务, 其解决了上述争议。但笔者认为, 这种规定无疑会放纵著作权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即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链接、存储的作品无审查义务的话, 将有可能造成盗版作品在网络中盛行。因此, 笔者认为修改草案第69条应当予以修改, 并在著作权司法实践中引入帮助侵权理论。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69条之修改

笔者认为, 修改草案应当对提供“存储”与提供“搜索”或者“链接”予以区别对待, 对于提供存储的网络服务者则不应当免除其审查义务。这是因为, 整个网络中的信息量巨大,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其搜索指出的对象是否侵权进行审查, 这在技术上是很难做到的。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即在于, 设备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扫描后, 有与搜索栏中输入的关键词相匹配的, 则将其作为搜索结果而提供链接。这种情况下, 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确实很难审查搜索指向的所有信息是否具有侵权事实, 因此这些信息就不在该服务商的掌控下。而存储服务提供商则不同, 在提供存储服务中, 存在服务提供者之服务器的信息是有限的, 服务提供者对这些信息进行审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由于这些信息存储在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器中, 服务提供者即可以对侵权信息予以删除。因此, 笔者认为, 修改草案应当对“存储”与“搜索”、“链接”予以区别对待, 不免除存储服务提供者的审查义务。另外, “避风港原则”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链接、存储的对象是侵权作品的, 其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从字面上理解, “应当知道”则表明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义务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了解其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是否存在侵权情形, 其中即包含了采取审查手段进行了解。从这个角度出发, 要求存储服务提供者承担审查义务既是合理的, 又是可行的。

(二) 帮助侵权理论的引入

在美国司法实践中, 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其链接或存储的作品具有侵权事实的, 法院则适用一般的侵权行为理论, 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形成共同侵权行为, 而网络服务者之行为性质则为“帮助侵权”, 其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帮助侵权”实质上即是将共同侵权理论用以解决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责任问题。笔者认为, 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亦可引入“帮助侵权”理论, 在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其链接或存储的作品具有侵权事实, 则认定网络服务者之行为构成“帮助侵权”, 进而判处其承担侵权责任。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由主体、主观、行为、损害后果和因果联系五个方面的要件构成。当前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范体系以保护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 包括著作权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涉及到网络著作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承担审查义务, 这些规定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比更为明确。但不审查原则不妥, 应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69条, 规定网络存储服务的提供者应当承担审查义务, 并在司法实践中引进“帮助侵权”理论。

关键词:网络侵权,著作权,避风港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

参考文献

[1]向长艳.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J].中国出版, 2011 (9) 77.

[2]郝振省.2008年中国数字版权保护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8:87.

[3]魏小荃.网络搜索引擎商著作权侵权责任之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1 (2) :23-25.

[4]周庆安, 樊哲旺.百度案与“避风港”规则[J].法制与社会, 2007 (9) :34-36.

修改草案 篇7

欧盟理事会对“孤儿作品” (orphan works) 的定义是:“权利人的身份或所在地难以确认或无法确认的, 但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1]英国版权咨询委员会同样对“孤儿作品”做出了定义:“孤儿作品是指拥有版权, 尚在版权保护期内但完全不知道其版权人, 或知道版权人名字, 经过勤勉努力地寻找却无法找到版权人的作品。”[2]孤儿作品指实际上已经不会再出版, 不太可能找到原版权持有人的作品。取自孤儿孤苦无依且乏人重视的概念。

我国在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第二稿) 中明确划定了“孤儿作品”的适用范围, “为报刊社对已经出版的报刊中的作品进行数字化的复制, 以及其他使用者以数字化形式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两种情形。”[3] 现实中“孤儿作品”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 是作者自身主观原因造成其作品成为“孤儿”

1.原件中版权人信息没有标明或信息有误, 或标明信息之后作者更改地址、邮箱等其他可以联络的方式, 最终导致无法追溯到原著作权人。

2.版权所有人死亡后, 对作品版权没有进行明确处理。

(二) 客观原因造成作品成为“孤儿”

在版权正常转让过程中, 个人或单位法人疏于对版权信息的管理, 使版权人不明, 无法联系。

(三) 我国《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 对孤儿作品的规定

《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 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称为孤儿作品:

1.作者以及作品原件所有人均身份不明的;

2.作者身份不明, 作品原件所有人身份确定但无法联系的;

3.作者身份确定但无法联系的。

二、“孤儿作品”授权使用需要立法保护

(一) 合理使用“孤儿作品”是体现《著作权法》的表现

1.成本交易与激励创作的平衡

著作权法的核心思想就在于鼓励作品创作, 鼓励作品传播。如果一项作品交易成本过高, 就会降低使用人使用该作品的兴趣, 也不利于使用人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而“孤儿作品”由于其著作权人不明或者著作权人虽然明确但是无法洽商授权事宜导致不能被公众顺利地利用, 这无疑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与著作权的立法思想相违背。

美国图书馆版权联盟律师Jonathan Band认为孤儿作品的使用限制对科研和学术研究及数字化、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都将产生影响。另外, IFLA/IPA联合会筹划指导小组联合主席Claudia Lux表示:“孤儿作品对信息使用者、图书管理员、出版商以及作者等而言是件坏事。如果太多的作品因为无法追溯版权所有者而被搁置起来, 将会阻碍创造性、阻碍进步”。[4]

实践中, 如果不在修法中做出这样的规定, 就企业就可能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很多铤而走险, 大肆非法复制盗版, 而“孤儿作品”的原权利人会颗粒无收, 另一个是企业根本不敢去用, 这其中就有一部分公众的文化精神需求, 每年都会出现孤儿作品, 而且公众对此需求很大, 容易导致公众利益受损,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2.著作权法中的利益平衡

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 也是著作权法修改和著作权制度设计的指南。在作者与作品的使用人之间设计一种平衡, 也即需要在权利人的垄断权利与公众的分享之间创设并维持某种平衡。著作权舞台上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结合表明, 一般的、绝对的所有权观念在这一领域是不合适的。营造出“孤儿作品”的使用人与作品所有者的利益平衡, 可以体现出避免保护不足和保护过度之间的合理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当前知识产权扩张具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下, 强调防止对著作权的过度保护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它是避免因著作权的扩张而挤压公共利益空间, 从而损害公共利益所必需的。

(二) 合法使用“孤儿作品”是权责统一的实践要求

1.我国宪法主张权利义务的对等性, 只有履行义务才能享受权利, 不履行义务则无法享受权利。权利的存在以义务的存在为条件, 反之亦然, 社会设定某一权利必定有相应的义务, 否则权力就形同虚设;设定某一义务也必有相应的权利, 否则义务便不是社会义务。[5]伯尔尼公约确立了三个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与著作权独立原则。自动保护原则, 抛弃了作者获得著作权需要登记、交存样书、缴纳注册费、在作品上注明版权保留的标志等形式要件。从这里看, 很容易形成孤儿作品问题。造成“孤儿作品”的原因多种多样, 但在其中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原著作权人的疏忽或并没有对其享有的著作权重视的原因造成的, 原作者没有在作品上明文标识, 致使后来的使用者无法在需求“孤儿作品”著作权人授权时及时联系到著作权人。

2.使用人进行勤勉努力地寻找, 已经属于履行了义务, 目的是获得与著作权人洽谈授权的权利, 而著作权人却没有尽到明文标识自己作品的义务, 就享受到了《著作权法》的保护。当然, 笔者这里并不是鼓励侵权行为。而是, 针对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使用人试图合法使用“孤儿作品”, 之后却要承担侵权诉讼的风险, 明显义务和权利并不对等。当然这种经过“勤勉努力寻找”, 应提供查询著作权人的证明、申请使用孤儿作品的具体方式, 使用孤儿作品的目的和使用期限等内容, 这样能够避免对孤儿作品的利用过于泛滥从而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解读“草案”关于“孤儿作品”的规定

此次《著作权法》 (修订草案) 探索性的做出了第二十四: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其著作权除署名权外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作者身份确定后, 其著作权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二十五条:下列著作权的保护期尚未届满的作品, 使用者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提存使用费后使用作品:

与此同时, 根据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发表的作品, 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在使用前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备案;

(二) 在使用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作品出处;

(三) 在使用后一个月内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支付使用费, 同时报送使用作品的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作品出处等相关信息。使用者申请法定许可备案的, 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其官方网站公告备案信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应当将第一款所述使用费及时转付给相关权利人, 并建立作品使用情况查询系统供权利人免费查询作品使用情况和使用费支付情况。

以上规定的立意是在面临当今互联网发展, 信息网络传播迅速的特点, 应对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更新, 目的是解决“孤儿作品”在实际授权使用方面的问题。

第一, 可以有效促进“孤儿作品”传播与利用。

按照新草案二十四条, 这类“孤儿作品”原件所有单位即可行使权利, 许多文化机构多年来积累了大量富有价值的版权作品原件, 如摄影作品底片、拍摄胶片等, 由于各种原因作者身份不明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必将“变废为宝”, 极大促进我国作品的传播与陈旧作品的利用。

第二, 简化传统著作权授权程序, 解决“孤儿作品”授权难问题。

草案中有关提存的规定对解决“孤儿作品”有理有据使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能够有效平衡科技进步与传统版权保护制度间的矛盾, 保护使用人使其免于侵权诉讼并能保护原著作权人的获酬权, 从而推动整个文化产业承前启后地健康发展[6] 。

第三, 提存机制的设立, 有利于促进“孤儿作品”作者身份的确定。

建立提存机制后, 提存的作品样本和信息将被记录在案并公之于众, 能够更为方便的帮助著作权人认领作品, 让“孤儿”找到“父母”, 体现著作权法制度对权利人利益的关怀和保护。

第四, 体现我国《宪法》中的权利、义务相对应, 避免损害作品使用人或著作权人的权益。

由于“孤儿作品”是近几年来才慢慢在国内提出的, 所以在国内并不是很重视这个问题, 但是对于孤儿作品保护不力带来的危害我们并不能忽视。当今, 草案中已经对“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认定程序做出明确规定, 也提出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管辖, 使用人提出提存申请的“孤儿作品”使用制度。这将在权利人复出并主张权利时, 对其进行公平合理的救济。与此同时, 作品使用人也可以避免侵权诉讼的风险, 有效保障著作权人的私益和公共利益。

四、小结

近年来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 作品的传播早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发行模式, 互联网在文化作品传播中已逐渐占据了一个主导地位。美国、法国等对于这类作品的使用讨论很多, 特别是谷歌数字图书馆涉嫌侵权案件之后,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表中国作家向谷歌数字图书馆维权, 就遇到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孤儿作品”的授权和维权问题。孤儿作品不但涉及国内使用者和传播者的授权问题, 更涉及海外比如谷歌这样的使用者和传播者对中国孤儿作品的授权问题。草案对“孤儿作品”探索性地作了原则规定, 即对于此类作品, 使用者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并提存使用费后使用作品。关于具体的审批和管理工作, 草案规定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另行规定。

在数字化技术席卷全球的特殊背景下, 美国、欧盟、加拿大、韩国、日本已经意识到寻求新的制度支持、对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做出适时和适度修改的必要性, 纷纷着手研究或者已经形成相应的孤儿作品利用规则的构建方案, 尽管“孤儿作品”制度的建立在我国之前的《著作权》立法中尚无端倪, 但本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 对于“孤儿作品”的主动管理, 没有对其置之不理, 而是勇敢地在草案中增加管理措施, 这实属是我国对于“孤儿作品”管理的一大突破。我国的《著作权法》的完善毕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立法工程, 与其他法律相比, 《著作权法》与立法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立法尚有差距, 但不可否认的是,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我国的立法进程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国际先进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国情在公平、合理、充分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构建相关规则。这必将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极大便利和动力。

参考文献

[1]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Communication Staff WorkingDocument, Annex to th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i2010:Digital Li-braries”, Sec (2005) 119, 2005, p.12.See also Recital 10, 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f 24 August 2006 on the digitization and online accessibility of cultur-al material and digital preservation, 2006/585/EC, Official Journal L 236, 31/08/2006, pp.28-30.

[2]Copyright and orphan works: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gowers re-viewby the british screen advisory council.[EB/OL].http://www.bsac.uk.com/re-ports/orphanworkspaper.Pdf, 2009-05-05.

[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第二稿) 修改和完善的简要说明中的第四条。

[4]王丽君.我国<著作权法>孤儿作品公共利用问题浅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9) .

[5]徐永康.法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69.

修改草案 篇8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国际上较为通行的著作权管理模式, 其通过集体组织的设立、权利人的授权等程序来实现对著作权的保护, 尤其在著作权的批量化许可行为、报酬的支付等方面因其便捷性而受到青睐。目前, 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作品的大量涌现对其著作权的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保护网络作品成为热议的话题, 而采用集体管理制度实现对网络作品的保护成为了现今学界较为主流的观点。

但是, 中国的集体管理制度起步较晚, 发展还不成熟, 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缺陷。“2014年1月16日,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汤兆志在出席由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 (CISAC) 召开的‘版权和集体管理研讨会’时表示, 中国的集体管理制度还存在四大缺陷:‘法律法规设计有缺陷、集体组织公信力不够、集体组织自身管理存在问题、人们的版权意识还不强。’”1面对现状, 集体管理制度是否能真正解决网络作品的保护问题?是否可以另辟蹊径, 排除网络作品的集体管理, 而采取自我管理的方式实现对网络作品的保护呢? 值得深思。

二、中国现行集体管理制度及其缺陷

(一) 中国现行集体管理制度

在中国, 著作权主要分为两种管理模式:一是行政管理, 一是集体管理。行政管理模式即是国家公权力为更好地实施《著作权法》、保护相关合法权益而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予以监管, 与之相对, 集体管理组织则多为民间组织。根据中国 《著作权法》第8条第2款规定, 中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组织。

中国的集体管理组织出现较晚, 从1992年底成立第一个集体管理组织音著协开始, 至2010年, 中国集体管理组织体系才得以基本建立。中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于集体管理组织并无详细的规定, 仅在第8条作原则性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难以适用。直至2004年12月, 国务院制定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 才对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 机构、活动、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使中国的集体管理制度有法可依。但不可否认, 在立法上仍然存在诸多缺陷, 仅有管理条例的规制是远远不够的。

(二) 现行集体管理制度难以保护网络作品

1.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中国《著作权法》自2001年第一次修改时才将集体管理制度引入现行法律中, 但仅在第8条以一款原则性的规定一语带过, 并未对其相关制度予以具体规定, 显然在司法实践中不会起到太多实际的效果, 2010年的修正仅对部分条文予以调整, 并未触及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此后, 虽然制定了 《条例》予以弥补, 但仍然存在立法缺陷。如邻接权是否使用集体管理、美术作品的追续权等方面。

2.集体管理组织自身存在问题

能够行使集体管理的前提不仅是法律的保障, 同时也要得到权利人的信任。现今, 中国民众对于集体管理制度所知甚少, 并且普遍对其持怀疑态度, 纠其原因, 其实是集体管理组织自身存在问题。其一, 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地位。虽然中国的集体管理组织属于民间组织, 但其行政属性浓郁, 监督机制不足, 导致其在管理活动中形成超然的垄断地位, 难以得到权利人的信任。其二, 日常管理存在不足。例如信息公开渠道的建立就难以使人满意。虽然《条例》规定集体组织必须向权利人公布完备的权利使用信息, 但是现实中却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使得权利人宁愿自我保护, 也不愿将权利交由集体组织管理。

3.网络环境的特殊性

网络环境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等特点, 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相比, 有其特殊之处。其一, 运营商往往有自己的运作模式, 在中国, 其目前并没有和集体管理组织建立起成熟的合作机制, 例如如何建立商业运行模式、合理收取使用费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其二, 用户长期以来已经形成 “拿来主义”的习惯, 集体管理组织又没有形成较高的公信力, 无法取得用户的信任, 难以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三》的修改及其评价

(一) 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 法律的及时更新已经呼之欲出。目前,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改, 且被看作是首次主动修改。2012年10月, 国家版权局内部讨论了第三次修改草案, 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该草案对现行法律的体系、具体条款均有重大变动, 其中针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存在的问题, 将原则性、难以实施的规定予以细化, 增强了可操作性。但是, 修改草案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这主要表现在61条、72条1确立的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

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指集体管理组织, 在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授权后, 可以代表全体权利人行使著作权或者相关权, 除非权利人书面声明排除集体管理。这就将集体管理组织规制的对象从会员扩展至全体权利人, 大大增加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范围。

该管理模式并非中国首创, 而是在国际社会中早有先例。例如北欧, 在长期的集体管理实践中, 逐渐确立延伸性集体管理模式, 并广泛运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转播等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俄罗斯也设立了相关制度, 在音乐、音像作品等领域确立了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这些成功的经验是中国在本次修改草案中决定引入该制度的理论基础, 也为中国立法提供了借鉴的余地。

该制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 法定性、授权性、广泛性。该项制度触及到全体权利人的切身利益, 因此需要严格贯彻其法定性, 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全部要件、得到行政部门的授权、本身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集体管理组织才可以行使。其二, 非自愿性、特殊性。该特点主要针对非会员。该制度是对民法上私权自治制度的突破, 首先确定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权, 非会员只能通过书面否定的方式才能予以放弃, 具有非自愿性。同时, 非会员也有依法单独获取报酬或者禁止非法使用的特殊权利。

(二) 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中国立法引入该制度的初衷是好的, 其旨在通过集体组织的集中管理, 批量化解决例如授权困难、权利人维权力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使得著作权的保护成本降低, 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率。但是, 目前拟确立的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却存在很多缺陷, 与立法初衷难以统一, 不符合权利人的要求,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集体组织的权力在法理上无来源依据。集体组织作为一种非官方非营利性组织, 其所拥有的权力必须严格依靠法定, 遵循“法无明文规定皆禁止”的法理思想。代表权作为一项私权, 必须来源于当事人的授予, 否则将造成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侵害。本次修改草案中的规定, 将集体组织的代表权无限地扩大, 推定其自始即具有代表权, 当事人只有作出否定的权利, 否则皆视为代表权存在。这种做法将导致当事人“被代表”, 剥夺了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和私权的意思自治原则具有强烈的冲突。况且集体组织作为强势的一方, 这种范围过大的保护将为其滥用权利提供便利, 当事人往往因种种原因不敢与其对抗、公开声明否定, 这在无形中逼迫当事人必须承认该代表行为, 是不符合法理也不符合人权要求的。

其次, 进一步导致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上文已经提到, 集体管理组织因其行政色彩、转悠性质而存在垄断的现象, 这一直遭到权利人和部分学者的诟病, 本次修改稿的内容更是将这种垄断推向一个高峰。不必经过授权的代表行为进一步加剧了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地位, 使权利人的弱势更加明显。

最后, 没有意识到集体管理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难”很大一部分原因, 是来源于自身问题导致的民众信任度低。若不解决授权问题, 管理活动难以开展的现状是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信息公开渠道的不健全、垄断地位与市场规律的矛盾等等, 这些现存的问题尚且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又通过设立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剧权利人对“被代表”的担心, 无疑是治标不治本。这只会导致集体组织的信任度继续下降, 而且可能滋生滥用权利、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违法行为, 权利人的弱势地位不仅没有得到扭转, 甚至于是否授权的自由都是限制重重, 这无疑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背道而驰。

四、网络作品可否定集体管理

通过上述阐述可知, 中国的集体管理制度还不成熟且面临多重困境。在这种情况下, 再行介入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 不仅会使得集体组织的运作更加力不从心, 而且难以有效达到保护网络作品的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网络作品排除在集体管理的范围之外, 转而采用自我管理的模式保护网络作品。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如下意见:

首先,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弥补集体管理制度的相关立法的同时, 明确集体管理制度涉及的范围, 将网络作品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从管理范围中删去。此外, 针对网络作品的保护专门立法, 例如, 管辖权如何确定、法律术语的完善、合理使用范围的适当扩大、支付补偿金等问题, 均应设定详细的规则, 使网络作品的保护有法可依。

其次, 加强技术监控手段。网络作品侵权行为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 因此加强技术手段可以从侵权条件上遏制此类行为。目前已经广泛运用的手段有:小说阅读网站常用的防拷贝技术, 应对传统的非法复制行为;德国开发的数字水印技术, 应对音乐作品的非法下载行为等。此外, 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网络监控技术等等技术手段也都渐趋成熟。 这些新兴技术手段是短期内应对网络作品侵权行为的一条捷径。

最后, 加快树立版权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树立用户的版权意识, 从根本上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网络的便捷和廉价, 已经使用户形成了免费使用的习惯, 如不及时扭转, 那么保护措施的推行将受到很大的阻力。例如, 曾经尝试推行的音乐付费下载、KTV收取版权费等, 都因为负面反映太大而难以进行。因此, 版权意识的树立是根本做法, 但是需要长期的过程, 只能循序渐进。

五、结语

网络作品由于其特殊的性质, 导致著作权保护存在诸多困难。集体管理制度虽然有其优势, 但是在网络作品的管理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虽然中国希望在《著作权法》的修改中, 引入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予以完善, 但是在平衡各方利益时过于偏重对集体管理组织的期待, 忽视了对其权利的限制, 反而导致集体管理组织垄断性增强等负面影响。在网络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 大胆将网络作品排除在集体管理的范围之外, 不失为一个值得考虑的新思路。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保护网络作品, 或许会在现阶段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于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应对数字网络环境挑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2]罗向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与变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3]杨东锴, 朱严政.著作权集体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梅术文.著作权法上的传播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5]杜伟.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若干问题探析——基于著作权法的立法考量[J].知识产权, 2013, (1) .

[6]卢海君, 洪毓吟.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质疑[J].知识产权, 2013, (2) .

[7]高恩胜.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若干规定的否定性创见[J].求索, 2012, (11) .

[8]倪静.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反垄断规制的新思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3, (6) .

[9]梁志文.著作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的移植与创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 (8) .

[10]熊琦.论著作权集体管理中的私人自治——兼评中国集体管理制度立法的谬误[J].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 .

修改草案 篇9

一、草案对贪污贿赂罪刑法规定修正的内容

( 一) 更改贪污受贿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 各个地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 因此对于贪污的量刑不再只看重“一刀切”的贪污数字进行量刑, 而是灵活的对其贪污数额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和社会危害性进行评估, 因此“一刀切”的单纯数额量刑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中国特色法治社会, 应该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对贪污腐败进行重新审视, 真正做到特殊对待每一件贪污腐败案件, 调查个水落石出。

( 二) 加大对行贿罪的处罚力度

常言道: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行贿受贿, 如果没有行贿也就没有受贿, 如果在法律制定的时候加大行贿的惩罚力度, 从根源, 从思维上断掉贪污腐败的根, 让不行贿的风气和“人民公仆”的风气传进千家万户, 并占据社会风气的主要优势, 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反对贪污腐败的法律建设也就会进入快车道蓬勃发展, 从我们每个公民自身做起就可以反贪反腐, 那将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 三) 严格惩罚贪污腐败关系网, 让官员不得为自己的亲属提供政治便利

俗话说: “一个巴掌拍不响”贪污腐败并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也不是某几个人的事, 他牵扯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关系网, 在这个网内的人通过利益均沾的方式, 让大家利益共享, 形成一种地方势力, 而最容易相信的就是身边的亲属, 因此利益关系网多以家族式的方式呈现。因此新法规规定了这种家族的利益均沾贪污腐败关系网, 所有亲属包括官员本人, 受到了利益, 也要处以有期徒刑, 具体情况按照危害程度和影响度进行评判。

二、关于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的合理量刑

在刑法立法中, 对受贿罪的起刑点进行明示数额的规定导致灵活性不足。现行刑法对受贿数额的规定是1997 年通过《刑法》第383 条明确规定的, 且全国通用, 长期不变, 这很难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尽管法律的稳定性与严肃性应当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 但我国幅员辽阔, 区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 在全国范围内对数额犯执行一个标准, 实际上违背了刑法的精神, 反而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与公平性。

《刑法修正案九 ( 草案) 》以“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来替代原来的明确数额, 加上各个地方的对于其金额的危害可以进行危害度诠释, 每个地方具有金额和危害性的惩罚和自主定刑, 具有各个地方的特色和自主性, 也有利于激发各个地方的法治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地方自主量刑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法治的公平公正, 每个地方对贪污腐败数额进行最合理的解释有助于赋予这种行贿受贿以最合理公正的评判, 以免“一刀切”的定死金额而倒逼官员和公职人员铤而走险或者小贪不断, 这种合理量刑是该草案其中最富有人情味和闪光点的存在, 有助于彻底消灭行贿受贿。

三、《刑法修正案九 ( 草案) 》存在的不足之处

立法的平衡性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我觉得此次修正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加重了行贿受贿的惩罚力度。惩罚力度大当然好, 但是如果惩罚力度过大会造成行贿受贿成为一个更加坚实更加隐秘的利益共同体, 到时只会更加加大了贪污受贿的核查难度与成本, 反而不利于行贿受贿的惩罚, 反而倒逼出来一个地下利益共同体产业链条, 这种危害是所有人都不想见到的。所以笔者认为加入对官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资格和职务免除惩罚是尤为必要的, 直接让其政治生涯断掉不再祸害百姓。

对于官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来说高额的行贿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是见所未见的, 很可能为了高昂的受贿就马失前蹄, 走上不归路。因此, 笔者认为, 对于官员来说触犯法律还有别的方法进行惩罚例如公职、国有或部分国有企业中的职务。让其终身不得从政也是一种好的方式。所以, 笔者认为对于受贿政治断崖和终身剥夺政治权利也是一种十分正确的选择, 而不是选择用死刑和无期徒刑进行镇压, 避免除了同志就是阶下囚死刑犯的情况发生。不仅这种做法可以符合中国法律的发展还可以符合国际公约, 走出属于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

四、结语

从此次《刑法修正案九 ( 草案) 》对现行刑法的更改中可以看出立法者的远见卓识和谨慎思考, 肯定是对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后得出的可行性修改, 《刑法修正案九 ( 草案) 》在当下看来是最符合当下中国法治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将会给予那些有“官老爷”风气的官员和国家公务员以沉重的一击, 最后必将是先进的法治底线推动政治生态大跨步向前, 至于结果,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谢文英.贪污受贿不能单纯以数额量刑[N].检察日报, 2014.

修改草案 篇10

紧跟时代步伐, 注重世界眼光, 关注市场高效性构成商标的概念扩大——非视觉商标进入商标法保护范围可视性商标体现了静态要素, 而非可视商标如声音、气味体现了动态要素。但是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认为商标必须是静止的。[1]国外很多国家很早就对声音商标、气味商标进行了规范。我国对声音商标的保护, 首先符合国际的趋势;其次声音商标的保护适应了我国现代的商标发展的需要, 市场化经济的转型以及高速发展, 人们的商标意识越来越强, 对于商标内容的完善是市场的趋势;第三声音商标可以保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否定所有的可视性商标都可以核准注册的警钟, 要坚强商标审核的力度有利于规范商标的稳定性。

(一) 修改意见稿将模糊语言具体化[2]

商标使用一词在现行商标法中多次出现, 而商标法并未对该次进行详细的解释, 仅在《商标法实施条例》第3条中规定:“商标法和本条例所称商标的使用, 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 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且《商标法》第44条第4项规定中有注册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的”, 商标局可撤销该注册商标。但是本草案在新修改的条文中对“使用”一次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并且删除了“连续三年不使用”的规定。这确保了法律的明确性, 给司法审判起引导作用。

(二) 修改意见稿加大对商标侵权打击, 同时加强对相关权利人的保护

1.修改意见稿加大了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增加了法定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将《商标实施条例》中的内容上升到商标法的阶层。扩大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以法律的方式将侵权行为规范化有利于实践中采纳和操作。

2.修改意见稿加大对侵权行为处罚

首先是规定对五年之内有超过两次的侵权行为的行为人要进行从重处罚。其次是将法定赔偿由最高五十万修改为一百万一下的赔偿。同时还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是应当提供此前三年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和其他相关证据。

二、修改意见稿中存在的问题

(一) 关于“不正当手段”以及“有一定影响”的具体细化[3]

商标法修改意见稿第三十一条 (方案二) 中的“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意见稿与现行商标法均为对“不正当手段”以及“有一定影响”做出具体的内容规范, 什么手段是不正当?什么程度构成不正当?真对影响, 在多大范围内是一定影响?多大范围有事巨大影响?笔者认为, 对这些具体内容的细化对于实践的意义比原则性的抽象东西大得多。对于细化这些原则性内涵, 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判例法, 抽象的词语用判例对其进行丰富是再好不过的解释。

(二) 关于著名商标的法律规范[4]

修改草案规范明确规范了驰名商标的法律问题, 但是对于著名商标却只是用第十四条“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按照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办理”条款进行概述。笔者认为著名商标尽管不如驰名商标一样影响力如此巨大, 也正因为它影响力弱于驰名商标才正是要将其进行统一规范, 因为不是所有的商标都可以达到驰名商标的影响力, 达到著名商标的程度更加容易, 因此著名商标的数量较驰名商标多, 其涉及的范围更广, 用法律规范其认定和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将全国的标准统一化, 同时也有利于对著名商标权利人的保护, 可以用一条水平线对驰名商标进行规范, 那么针对著名商标也是适用的, 同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加强对著名商标的认定, 减少浑水摸鱼的可能性。

三、对商标法修改的几点建议

(一) 建议设立商标权限制制度[5]

修改意见稿仅在第六十三条规定了由于注册商标含有不被商标法保护的内容致使商标权人去劝禁止他人的正当使用, 但是没有规定商标权人的权利应当如何受到限制。权利如果没有了法律的限制将会出现权利滥用的情况。商标权的限制是指因商标权人与他人的权利及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 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 在某些情形下, 法律对商标权人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作出限制的规定。[6]而对其权利限制的内容很少, 本次草案也同样, 加大了对商标权利人的保护, 这是好的一方面, 但是应有一定的机制对其权利进行平衡, 否者社会的天平会向一边倾斜造成不合理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学习著作权法的立法模式建立商标合理使用制度, 成为法律的例外模式, 来平衡商标权利人的权利。

(二) 建议设立肃清无用商标制度

近年来, 我国注册商标大力膨胀, 商标领域出现大量“无用商标”, 很多商标注册人仅仅是注册商标之后不进行使用, 而拥有者空荡荡的排他性权利。笔者建议制定有效的清理无用商标的制度, 扫清商标注册领域的垃圾, 还商标领域一个美好环境。

摘要:现行《商标法》实施十一年后, 《商标法》第三次修改从2003年至今历经九年终于落成商标法修改草案。国务院法制办于2011年9月2日公布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现行商标法作了四十项的改动。笔者将仅对显著修改的部分进行分析, 并且提出自己对商标法修改的一些立法建议。

关键词:商标法修改,商标侵权,恶意抢注,异议程序,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1]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33.

[2]毛禾枫.关于<商标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的几点探析[J].法学之窗, 2010 (6) :25.

[3]孙国瑞.对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三点建议.http://ip.people.com.cn/GB/1124390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2/11/17.15:28[EB/OL].

[4]刘晓霞.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进展情况及主要问题[J].中华商标, 2010.10:5.

[5]王莲峰.我国商标权限制制度的构建-兼谈<商标法>第三次修订[J].法学, 2006 (11) :126.

上一篇:综合外治下一篇:仓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