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治

2024-09-20

综合外治(精选7篇)

综合外治 篇1

残留卵巢综合征(residual ovary syndrome,ROS)为良性子宫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时保留一侧或两侧卵巢,少数患者术后出现的盆腔肿块、盆腔疼痛、性交痛等一系列的征候群[1]。近年来对其病因及诊治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病发病率虽低,但是容易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混淆,被临床忽视或误诊误治。ROS临床上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子宫全切除术时要不要保留卵巢,一直是妇科专家们争议的问题。本课题组应用中药外治法治疗残留卵巢综合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残留卵巢综合征患者30例,均来自我院妇科门诊,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及妇科检查可触及和压痛的盆腔包块、性交痛、或无菌性尿道症状,或肠胀气。其中全子宫切除术22例,次全子宫切除术8例,30例中保留双侧卵巢者21例,一侧卵巢切除者9例。初次手术后到出现临床症状发现盆腔包块的时间半年内6例,1~3年内12例,3~5年内9例,10年以上3例;妇科检查可触及明显包块23例,包块不明显7例。患者年龄在27~46岁,平均年龄35.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5个月,并能坚持1~2个疗程的病例。

1.2 诊断

ROS患者的诊断较困难,目前诊断依据为:(1)临床表现:子宫切除术后保留一侧或两侧卵巢的妇女出现盆腔包块、下腹部疼痛、性交痛以及无菌性尿道症状等;(2)口服避孕药后症状消失、肿块缩小,ROS可能性大。(3)GNRH可用于ROS诊断性试验。

1.3 鉴别诊断

(1)ROS和卵巢残留综合征(ov ary resixdual syndrome,ORS):在症状、体征上很相似难以区别,二者均有性交痛、下腹部疼痛、以及无菌性尿道症状等。ROS是为避免出现一系列的更年期综合症状而在手术中有意识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而卵巢残留综合征是由于手术者的疏忽或手术的困难保留了少部分有功能的卵巢组织,临床上可依据相关的病史与ORS相鉴别。(2)无症状盆腔包块应注意与卵巢肿瘤鉴别。(3)与泌尿道、肠道病变患者的症状很相似,临床上须与之相鉴别。

1.4 治疗方法

1.4.1 药物组成

本课题组采用我院自制中药热敷袋外治治疗。基本方:五加皮、羌、独活、没药、乳香、防风、当归、桑寄生、白芷、钻地风、川椒、赤芍、续断、千年健、红花、艾叶、血竭、透骨草、生姜等。

1.4.2 操作方法

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装入布袋中,浸湿浸透后,放入五片生姜,撒上高度白酒放入锅中蒸30min,热度适中时外敷于下腹部,以避免烫伤,热敷时间约为30~60min,每日2次,5d换药一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

1.4.3 注意事项

(1)治疗部位有恶性肿瘤或未经确诊的腹痛不可热敷。(2)热敷温度适宜,热敷时间不可超过1h,防止用热过久机体产生防御作用而引起继发效用。(3)冬季热敷完毕注意保温,防止受凉,药袋洗净晾干备用。(4)用药期间避免过食肥甘辛辣诸如虾、蟹等品,注意情志调节,避免忧怒过度,保持心情舒畅,注重个人卫生,避免不节或不洁的性生活。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1~4个疗程后症状(包括性交痛、下腹部疼痛等)消失、体征(包括盆腔包块及压痛等)消失,B超检查恢复正常,半年内无复发;好转:症状消失,体征明显改善,B超检查盆腔包块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评价1年复发率。

2.2 治疗结果

本组30例,经1个疗程后,治愈22例,占73.3%;好转8例,占26.7%,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好转中的5例经第2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另1例经4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另2例2个疗程好转后放弃继续治疗。总治愈率93.3%。1年后无复发病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39岁,子宫次全切除术后2年,于2009年3月25日以子宫切除术后发现盆腔占位住院。B超提示:子宫体缺如,宫颈见多个囊性无回声,右附件显示不清。左附件区见不规则无回声,呈多房样,范围约10.6cm×6.7cm×7.1cm。提示:左附件区囊性无回声。因患者拒绝再次剖腹探查,给予抗炎治疗10d。2009年4月5日复查超声,见盆腔内囊性占位较前增大。随即给予中药袋外用,次日患者带药出院。患者出院后,坚持中药袋外用1个月,复查B超,左附件区见约8.5cm×3.5cm×5.4cm囊性无回声。而后,患者坚持每月中药外用10d,连续用药4个月,复诊痊愈。

4 讨论

4.1 病因病机认识

(1)中医认识:残留卵巢综合征属中医妇科癥瘕范畴,癥瘕一病,基源于《素问》,而《灵枢》则有妇科癥瘕—石癥的病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以及与肠覃的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叙述。后来医家如张仲景、张景岳等有更多阐发。癥瘕的种类很多,但一般以气滞与血瘀为别。如血凝则成癥,即有形可癥,推之可移,坚硬而有定处。气滞而成瘕,瘕者假也,推之移动,忽聚忽散。导致的病因多为平时摄生不慎,术后房事或术后气血亏虚,以致外感邪毒乘虚而入,入里与血博结下焦,最终都导致肝脾郁结、脾气不足、肾阴亏损,日久必血瘀。(2)西医认识;ROS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盆腔广泛粘连并继发卵巢功能性改变,导致卵巢多发性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卵泡闭锁或出血性改变。由于盆腔壁粘连,囊肿形成较厚的囊壁,囊液无法溢出,从而积聚在卵巢内,形成膨胀性肿块。另外在全子宫切除术前,可能已经存在卵巢功能失调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以至术后也可出现卵巢囊肿。ROS常见的组织学改变为:有厚包膜的附件炎症、黄体囊肿、多房性滤泡囊肿、出血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良性或恶性肿瘤[2]。

4.2 治疗

癥瘕一病的治疗,早在《素问》里即提出了“坚者软之,坚者削之,留着攻之,结者散之”的大法,癥瘕之成因虽总不离“瘀”,然临证所见多涉及肝、脾、肾、阴、血、气虚之侯在所难免,因此本病多虚实夹杂。本课题组深入挖掘祖国医学宝库,经临床应用,并根据疗效反复调整组方,临床上取得了可靠疗效。其中选用红花、赤芍、当归、乳香、没药、血竭、以活血化瘀止痛。选用花椒、艾叶、白芷温经散寒止痛。同时选用补肾之品如桑寄生、续断等以扶正祛邪。再加以祛风通络的钻地风、五加皮、透骨草、千年健、羌、独活、防风等药物以更好的渗透,本组方药物局部外敷,利用“热”“药”的双重作用,直达病所,共同达到了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效。再有,据药理研究发现,方中多味药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过敏作用,为本方临床应用治疗癥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3

临床实践已证明,该外治法治疗残留卵巢综合征打破了以往西医应用抗生素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为非手术治疗残留卵巢综合征开辟了新思路,创立了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该疗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临床疗效确切,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也减少了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及开腹探查手术的概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严沁,谢培珍.残留卵巢综合征[J].上海医学,2001,24(8):511.

[2]Rane A,Ohizua O.Acute residual ovary syndrome[J].AustN Z JObstet Gynecol,1998,38(4):447-448.

综合外治 篇2

1 常用的测量法

早期的溃疡面积测量一般指直尺椭圆测量法, 假设伤口为椭圆型, 测量伤口的横轴和纵轴。并按面积=长×宽×0.25×π, 计算出伤口大致面积[1]。现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是轮廓测量法, 取得伤口实际形状, 再用各种求积法求出面积。早期的获取伤口轮廓的方法有用透明赛璐路薄膜的测量尺, 放于创面上, 用笔标出创面的范围, 求积法是将完全包含在范围和包含面积大于1/2的方格累加计数, 乘以方格单位面积得出实际面积[2]。上述方法称为落点积分法 (也称落点求积法) 。一些论文中提到的数格法[3]、方格纸法等[4]都是指此方法。

为了改善人工数格的低效和不准确, 在国外出现了比较简单的专用面积计算设备, 如伤口面积自动计算平板, 由英国Smith&Nephew Medical Limited公司生产, 可对描绘在其平板上的形状进行自动求积计算。

近10年, 微型计算机已经大范围应用于医疗各个领域, 伤口面积测量完全可借助计算机完成求积运算, 加拿大的Vista Medical Ltd公司为此开发了VeV MD测量系统及软件, 安装在普通微机上, 将纸质标尺及伤口一起拍照, 用软件在数码照片进行求积计算。

此外, 还有一些方法应用较少, 如称重法[5]、薄膜涂色法[6]、纸基乳胶膜法[7]等。

纵观这些测量方法, 可发现公式法将伤口近似为椭圆进行计算, 误差较大。轮廓测量+落点积分法人工计数, 费时费力, 较为落后。伤口面积自动计算平板属于专用设备, 国内未见使用, 且测量时需对伤口轮廓进行两次描绘, 增加误差。VeV MD测量系统有国内销售但其对曲面伤口无法测量, 且需在电脑上进行轮廓描绘操作, 增加了主观性, 精确度仍较低。薄膜涂色法和纸基乳胶膜法现仅适用于体表突出部的面积测量, 对凹陷的伤口使用困难。

2 数字化面积测量法的应用步骤及特点

测量法由网格薄膜覆盖伤口+边缘描绘+数码相机拍照+Image J软件等步骤组成。其准确性、操作简便性等已经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肯定[8,9]。与其他方法对比其准确性较好, 操作不复杂, 无需特殊设备, 每次测量的成本也不高, 一般医疗单位均可开展, 同时对溃疡治疗也无影响。

方法中使用了安舒妥伤口愈合快示格胶贴作为轮廓描绘基质, 因为其为透明薄膜, 可看清下面的伤口形状, 同时上有5mm×5mm的网格, 对比时不需要另附标尺, 另外其有一定的可弯曲性, 可较好的贴附伤口。如果遇到面积过大的创面可多张拼接。如果伤口形状复杂弧度较大, 可适当裁切剪开。必要时可用更加柔软透明的无网格的软薄膜层覆盖伤口, 描绘完毕再取下、展平、贴附回网格薄膜层拍照计算。在薄膜上描绘轮廓时可选用较细的记号笔, 线条清晰连续, 为以后的软件计算创造好条件。拍照时需注意相机镜头平面和薄膜平行, 开启微距模式, 对薄膜拍照完整, 无反光, 聚焦清晰。如使用扫描仪, 可使精确度更加提高, 计算更加方便准确, 但可能造成扫描仪污染, 不易清洁, 且不能保证每个操作者都能正确设定扫描仪, 故仍采用数码相机拍照的方法。数码照片由安装在计算机上的Image J计算面积。Image J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开发, 是一个用Java语言开发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平台, 具备多种图像处理和分析功能, 免费, 支持插件, 源代码开放, 可以运行在Linux、Mac OS和Windows等平台上[10]。

在Image J中打开照片后, 先把图片二值化, 设置成8-bit模式, 将图片转换成灰度图。灰度图象仅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 只含亮度信息, 不含色彩信息。灰度图把灰度值量化, 通常划分成0~255共256个级别, 0表示最暗全黑, 255表示最亮全白。所以adjust (调整) -Threshold (阈值) 窗口图表下方的2个滚动条, 就是分别定义感兴趣的灰度区间的阈值上下限的, 即0~255。手动设定好阈值区间后, 照片上就仅显示灰度值在阈值区间内的像素点。将阈值区间设定到伤口描线的灰度范围, 就可以分离出伤口描线的轮廓。描绘伤口轮廓时注意使用黑色记号笔, 就是因为黑线的灰度值和薄膜上的绿色网格线及其他杂质的灰度值相差很大, 可通过缩小阈值区间来滤除这些干扰, 取得完整的描线轮廓。伤口描线的深浅不一, 灰度值也就不一致, 故阈值上限设定应能包括描线中灰度最浅的像素点, 否则会造成伤口面积的人为扩大。取得轮廓后用Wand工具选取轮廓内的区域, 注意Wand工具只能选取边缘闭合的区域, 故伤口描线要连续, 不能中断。下一步用Analyze-Measure选项来测量选取区域内的像素数, 以上述过程再测量照片中1个网格的像素数。用公式求得伤口实际面积:轮廓内像素数/网格像素数×0.25。

3 当前测量方法存的不足及展望

上述的数字化面积测量法是现阶段较为实用的方法, 对慢性溃疡中医外治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使疗效评价有一个较客观的指标, 但其仍有不足。在临床实践中, 不同类型的慢性溃疡特点不同, 例如糖尿病足溃疡多发生在足趾末端, 甚至趾缝之间, 面积较小但形状复杂创面较深, 并可能有骨、肌腱等其他组织;静脉瘀滞性溃疡, 一般伤口平坦, 边缘清楚但疼痛很重, 患者不能忍受伤口边缘描绘时的碰触;癌性溃疡往往成火山状甚至菜花样, 易出血, 高低不平, 正常组织和癌性组织不能区分, 伤口无法准确界定。

对溃疡的外治过程中, 需要根据伤口的色、肿、脓、温等对愈合情况进行判断, 辨别阴阳虚实表里, 分清寒热暑湿燥火, 以利辨证施治。伤口数字照片的RGB数字特征和用红外成像形成溃疡面及周围的热象图就可帮助进行证型的区分, 故将其作为为伤口数字化测量法的组成部分将对外治法的应用有很大作用。

另一方面, 如要更全面准确的反映治疗效果, 还可加入对溃疡容积的测量, 与面积测量相结合, 使对溃疡的表现由二维扩展到三维。高清晰螺旋CT及三维超声技术 (3D-CEUS) 增加软件支持后也可测量机体深部组织体积, 但如果要应用于体表溃疡的测量, 仍需继续研究开发[12,13,14,15,16]。近年在工业领域应用很多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在溃疡数字化测量中有很大的应用可能, 其在医学领域常见的应用是在解剖学教学、口腔科正畸形治疗、头面部畸形治疗等方面[17,18]。但激光扫描需设置标志点, 对扫描对象的表面情况、颜色反差、孔洞凹陷结构等也有要求, 同时后期处理也比较复杂, 专业性较高, 软硬件成本高等, 故尚无应用至软组织缺损及溃疡体积面积测量中的研究[19]。

临床工作者期望的测量方法应该能进行三维测量、能自动对接近坏死的组织和基本正常组织进行区分、一次完成、适应各种伤口曲度、无创无接触、对设备要求不高等。如果进一步利用激光扫描、数字虚拟等技术复原损伤前组织形态, 不仅可指导伤口愈合治疗, 还可对组织再生修复、机体塑形重建功能恢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望未来, 把数字化测量技术引入古老的中医医药研究中, 不仅将对中医治疗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起到重要作用, 还能在机体损伤的修复治疗中起巨大作用。

摘要:慢性溃疡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是对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归纳总结优化的临床外治方案, 为慢性溃疡诊疗指南提供临床依据。故精确简便低成本的溃疡面积测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过去常用的测量法包括直尺椭圆测量法、落点积分法等。数字化面积测量法由网格薄膜覆盖伤口+边缘描绘+数码相机拍照+ImageJ软件等步骤组成, 其准确性、操作简便性等已经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肯定。数字化面积测量法准确、操作简便, 是现阶段较为实用的方法, 使慢性溃疡中医外治研究疗效评价有了一个较客观的指标。当然也有对于特殊位置溃疡界定不准确, 未能准确描述色、肿、脓、温等情况这些不足。将来利用数字技术, 实现对溃疡的三维测量可能是发展的趋势。

小儿外治法研究与应用 篇3

“良医不废外治”, 临床实践证明, 采用各种外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易为小儿接受, 避免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 应用得当, 作用迅速, 安全经济, 简便易行, 副作用少, 可以单用, 或与内治法配合应用。

外治诸法, 其理与内治诸法相通, 《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亦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耳。”由于外治法对小儿各种疾病、急症的治疗安全易行、疗效显著, 所以小儿外治法越来越被重视, 应用十分广泛。值得我们儿科同仁研究和运用。

1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兴起于明代后期, 首先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 以后逐渐向各地发展。清政府和正统医学界对推拿医学的轻视, 使得小儿推拿主要在民间流行。清代小儿推拿专家熊应雄对小儿推拿颇有建树, 推崇备至, 毕生致力于小儿推拿。曾编辑《小儿推拿广义》, 该书为清代第一本小儿推拿专著, 对后世儿科推拿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他认为“推拿一道, 真能操造化夺天工矣”, 并把推拿之术编辑成书面, 是要将小儿推拿医术“公之天下后世也”。

1.1推拿重视辨证论治

在临证推拿时, 熊应雄非常重视辨证论治。如在“腹痛门”中将腹痛辨证分型为热腹痛、寒腹痛、气滞食积痛、冷气心痛四类。热腹痛者乃时痛时止是也, 暑月最多。治法:三关, 六腑, 推脾土, 分阴重阳轻, 黄蜂入洞, 四横纹。寒腹痛者, 常痛而无增减也。治法:三关, 运五经, 二扇门, 一窝风, 按弦搓摩, 八卦, 揉脐及龟尾。气滞食积痛者, 卒痛便秘, 心胸高起, 手不可按是也。治法:推三关, 分阴阳, 推脾土, 揉脐及龟尾, 掐威灵;若腹中鼓胀, 推大肠。冷气心痛者, 手足厥逆, 遍身冷汗, 甚则手足甲青黑, 脉沉细。治法:推三关, 八卦, 分阴重阳轻, 补肾, 二扇门, 黄蜂入洞, 鸠尾前后重揉, 要葱姜推至发汗。又如泄泻门、惊风门、小儿杂症门等其辨证严谨, 所以小儿推拿的疗效如此卓著。

1.2新增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及推拿方法

熊应雄在小儿推拿穴位及方法上有很大创新, 例如在头面部新增了“坎宫穴”、“耳后高骨”, 并将“坎宫穴”作为头面部有次序操作的第一个步骤, 外感内伤均可用之。“耳后高骨穴”能治风热之证, 也可作为治疗早期面瘫的方法之一, 应用时, 须与轻擦患侧面部的方法配合使用。

对于操作方法, 提出要按“推拿面部次第”和“推拿手部次第”等顺序而作。如推拿头面部穴位时, 有时根据病情, 按照一定次序进行, 认为推拿头面部次序应为:一推坎宫、二推攒竹 (即为天门穴) 、三运太阳、四运耳后高骨、五掐承浆、六掐两颊车、七掐听会等。后人多以此为据,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三法连用不仅在小儿推拿中常用, 在成人推拿中也广为运用, 甚至每病必用, 每人必用, 使之成为常用的固定程式。在小儿推拿中, 此三穴均为人体阴阳而设, 可调节脏腑功能, 尤其是肾脏之阴阳, 临床多用于小儿感冒、目疾、咳嗽、腹胀, 驱头面诸风寒热往来, 痿软等疾。同时三穴均位于头面, 而头为元神之府, 藏有脑髓, 主人之灵机记性, 小儿出生至三岁之间, 是大脑发育最为旺盛的阶段, 此三穴经常抚触之, 不但有利于元神之壮, 阴阳之协调, 防病治病, 还有利于小儿博爱与仁慈的性格和胸怀的形成, 这也是上述三穴均取自头面的原因之一。从传统操作来看, 天门纵向上推, 坎宫横向分推, 太阳揉于两侧, 也体现了方向部位的多元化, 体现了对阴阳及气血的调和。而三法的命名亦反映了传统中医的天人相应, 阴平阳秘, 医易同源等基本理论和观点。在上肢、下肢部位亦增加了很多新的穴位和按法。

1.3扩大了小儿推拿适应范围

明代小儿推拿, 大多以治疗小儿惊风为主, 其他疾病往往很少详述。熊应雄在《小儿推拿广义》中除专设惊风一门外, 还设诸热、伤寒、呕吐、泄泻、腹痛、痢疾、疳积、痞症、痫症、咳嗽、肿胀、目疾等杂症诸门, 扩大了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 并附有手法操作图, 是对小儿推拿的一大贡献。

1.4近代小儿推拿流派及发展

所谓“推拿流派”, 是指世袭相传, 有其自身特色和风格的关于推拿操作与运用的群体。影响较大的小儿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 该派以山东青岛市中医医院已故名老中医李德修为代表, 以取穴少、手法简单、善用“独穴” (即在一定的条件下, 只取一个穴位, 多推、久推, 以得效为度) 而著称。青岛医学院张汉臣推拿派, 北京的小儿捏脊派, 上海的海派儿科推拿, 湖南的刘开运推拿派等, 总之由于历代儿科推拿医家的认识理解不同, 包括穴位手法等, 所持观点也迥然有别, 乃至形成了小儿推拿流派。延续至今, 不仅丰富了小儿推拿的学术内容, 而且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小儿推拿学科的发展。

2药物敷贴熏洗

朱锦善对小儿敷贴疗法研究指出:囟贴、脐贴、涌泉贴及某些特定穴位的敷贴, 是小儿敷贴治疗法的重点内容。头颅为诸阳之会, 小儿囟门未闭, 囟贴治疗作用迅速, 古代医家多用于解颅、囟填、囟陷等证, 实际上, 脑部病患如先天性脑病、脑积水、颅内压增高, 后天性感染所致的脑炎、脑膜炎及其后遗症, 均可采用囟贴疗法, 能直接起到疏通脑络、调整功能的作用, 为危重病、疑难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脐部对胎儿来说是生命维系之蒂, 脐蒂内联脏腑, 通过脐部的药物敷贴, 亦易药达病所, 疗效十分显著, 尤其对于由腹脐所致的脾胃病证更为直接。涌泉穴的敷贴, 儿科用之甚广, 一方面足底皮薄易于药物吸收和穴位刺激效应, 另一方面它不像脐阙易于感染, 而且上病下取, 五脏六腑之病均可通过涌泉穴位进行敷贴治疗, 安全可靠。除上述头囟、脐阙、涌泉上、中、下三部位的敷贴之外, 肺俞治疗哮喘、关元治疗遗尿、阿是穴治疗局部疾患的敷贴治疗也针对性强, 疗效好。

小儿敷贴治疗的用药用法原则, 朱锦善认为首先要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 辨证用药用法。其次要掌握和发掘特效药物的使用;第三要配合足量有效的穿透性药物, 以利于体表的吸收和疏通经络脏腑, 如丁香、肉桂、细辛、川乌、草乌、白芷、厚朴、苍术、蒿本、薄荷、樟脑、茴香、艾叶、山奈、冰片、麝香等辛香味浓的药物, 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红花、川芎、当归、乳香、没药、血竭、三棱、莪术等;第四用药宜精宜专, 针对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第五要吸取现代科学技术, 改进敷贴治疗方法, 比如在药物敷贴的基础上, 外加穴位热疗器加热, 或用场效应弱挡热量敷贴, 磁场中药离子导入等均是敷贴疗法的改进措施。

有关敷贴研究的报道很多, 有较好疗效, 比如:对哮喘的预防, 如用甘遂、白芥子等研末, 三九及三伏天敷贴肺俞等穴位;用鲜马齿笕、青黛、紫金锭等, 任选一种, 调敷于腮部,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 治疗滞颐等。另外, 如夏日高热无汗, 可用香薷煎汤熏洗, 发汗退热;麻疹初期, 透疹, 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汤, 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 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 使空气湿润, 体表亦能接触药气;运用中药山奈、苍术、藿香、蒿本、冰片、菖蒲、肉桂、甘松等配方, 研末装入香薷佩带, 对复感儿的预防, 经药理实验及临床治疗观察, 均表明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具有良好作用。

3中药直肠给药

早在东汉末年,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记载用猪胆汁灌肠治疗肠燥便秘, 开创了中药直肠给药的先河。在儿科临床治疗中, 常因小儿惧怕服药, 易吐或因病情危重不能服药, 采用中药直肠给药, 作用迅速、温和、持久, 使中医药在儿科危重症的治疗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中药直肠给药是将中药汤剂注入直肠或乙状结肠内, 药物经肠壁周围丰富的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作用。直肠给药法应用范围广泛, 见效快, 疗效可靠, 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值得推广。具体方法有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直肠滴注、直肠透析及中药栓剂或原药塞肛等。

中药直肠滴注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其优点是用药量较大、吸收快, 可替代口服, 并可避免经胃肠吸收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 朱锦善用双解退热散 (麻黄、青蒿、生石膏、葛根) 煎汤直肠点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一般给药后0.5~1h即能发汗, 并于1h左右排便, 表里宣泄而热退, 疗效优于口服对照。有报道用大黄 (后下) 5g, 鱼腥草25g, 板蓝根、石膏各20g, 黄芩、金银花、葛根、牵牛子、柴胡、荆芥各15g, 知母、栀子各10g, 水煎保留灌肠加支持疗法, 治疗小儿外感高热54例。并设对照组, 均采用西医治疗, 一般结合病情, 选用抗生素、病毒灵、退热药及支持疗法。结果体温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和体温完全降至正常时间, 治疗组短于对照组, 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又有报道用大承气汤 (生大黄9g, 枳实10g, 厚朴10g, 芒硝6g, 水煎服取50mL) , 采用直肠灌注, 治疗小儿顽固性高热, 疗效颇好。也有报道中药直肠滴注治疗及慢性肾衰、菌痢、迁延性黄疸等均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4中药超声雾化

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用薄荷加入雾化液中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474例, 分为2组, 均采用雾化吸入给药, 其中276例加入薄荷雾化给药为治疗组;198例为常规药液雾化吸入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两组好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对照组的无效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P<0.01) 。

中医外治法是东方文化遗产的瑰宝, 有学者预言, 21世纪将是生物医学转向传统医学发展的世纪, 对中医中药来说, 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机遇。中医中药如何保持和突出其特色和优势, 坚持继承和发扬、挖掘和提高、推动中医药现代研究, 坚持提高临床疗效, 服务于广大人民, 这不仅是中医中药应该面对和承担的任务, 而且也是广大人民所关注、所需要的。历代儿科医家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为中医儿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我们挖掘的宝库, 为了造福于广大患者, 有待于我们努力发扬, 加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熊应雄.小儿推拿广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2]殷明, 孟宪军.齐鲁小儿推拿流派特色浅析[J].中医药学刊, 2004 (7) :13-14.

中医外治失眠研究进展 篇4

关键词:失眠,中医外治,综述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临床表现主要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多梦,重者彻夜不寐[1]。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干扰其正常工作生活。西医治疗多采用镇静催眠药,但其副作用较大,依赖性强。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不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方法操作方便,疗效突出,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现将近年来失眠常用外治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针灸治疗

1.1针刺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针刺头部穴位可行头部经脉之气血,有安神定志之功、促进睡眠之效。

临床上失眠以老年患者居多,孙兆元[2]运用针刺治疗年迈者失眠,双侧太溪、三阴交、涌泉穴常规消毒后进行针刺,行针后留针30min,每天1次,共4周,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睡前服用艾司唑仑片1mg)。程秀宇[3]运用头针治疗不寐,常规消毒后平刺百会、四神聪、印堂等穴,捻转补泻,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艾司唑仑片口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本华等[4]运用脐内环针刺治疗不寐,脐周旁开0.5寸的圆环作为针刺点,由内向外平刺,局部诱导调气,留针30min,每天1次,6次后休息1天,连续12次,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该疗法调和阴阳,同步天、地、人三气,从而达到治疗不寐之功。

针刺治疗不寐疗效突出,其应用得到不断拓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周海旺[5]应用“安眠四穴”皮内针治疗不寐,取印堂、内关、太冲、足三里,消毒后针尖朝经脉循行方向达真皮层内,胶布固定,每次1~5天,间隔2天再行,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郭爱松等[6]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不寐,选用神门、三阴交、百会、安眠为主穴,辨证配穴,选取相应长度可吸收羊肠线于酒精中备用,穿入埋线针常规消毒后刺入,出现针感后退出针管,覆盖消毒纱布,2周行1次,共3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皮内针、埋线疗法均利用针刺的持续效应,增加疗效,同时可减少针刺次数,降低痛苦,节约时间,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徐世芬等[7]运用电针治疗原发性失眠,常规消毒后刺入神门、三阴交、百会等穴,适度行针至得气;百会、神庭接电针仪,予连续波,频率为2Hz,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周3次,连续6周,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提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结合电波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1.2灸法治疗

灸法可温通经脉,调和脏腑,协调阴阳,从而治疗不寐,且无疼痛,安全方便,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陈勤等[8]运用艾灸背俞穴治疗慢性失眠,双侧背俞穴采用悬灸或回旋灸,每穴10min,局部皮肤发红为度;百会、神门、内关毫针针刺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留针30min,每天1次,1周4次,共4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紊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艾灸治疗效果确切。宋琳琳[9]运用督灸法治疗不寐,取督脉大椎至腰俞部位,常规消毒后涂抹生姜汁,撒督灸粉(肉桂、丁香各1g,麝香0.5g),后覆盖桑皮纸,铺生姜泥,上置艾柱点燃,连灸3次,以消毒纱布敷盖;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经治疗,两组患者不同疗程间平均睡眠时间、平均入睡时间、平均夜醒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督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张鑫鑫等[10]采用隔药灸治疗不寐,附子、黄芪打碎成粉加85%酒精按压成饼,辨证取穴后每穴放1个药饼,上置艾柱,共灸4柱,单日灸关元、气海穴,双日辨证灸背俞穴,每天1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氯硝安定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刺血拔罐治疗

陈红等[11]采用刺血疗法治疗失眠,取百会、风池、风府等背部近脊柱反应点,常规消毒后刺血针迅速刺入,挤出2~3滴血,消毒棉签按压,每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戴恩洁等[12]采用刺络拔罐法调理中焦治疗不寐,取章门、期门、中脘结合部分配穴,针刺后于中脘、章门、期门处,以毫针5~7根攒刺出血拔罐;胃区、安眠接电针仪,强度以舒适为度。留罐5min,留针20min,每周2次,治疗4周后患者各项失眠临床指标均下降明显(P<0.05),3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5.0%。研究表明,刺血拔罐可活血化瘀,改善全身微循环,调节脏腑,促进睡眠。

3按摩推拿砭石疗法

中医按摩推拿及砭石疗法可通过刺激穴位经络,疏通气血,调节脏腑阴阳平衡的功能,从而治疗不寐。李正祥等[13]运用“三才”推拿法治疗不寐,头面部(天)由印堂推至神庭,而后分推至两侧太阳穴;再按揉前额及眼眶周围;捏颈松颈,点按百会、风池穴等。背腹部(人)点按背俞穴,自下而上捏脊;顺时针摩腹和掌振腹部。足部(地)点按足反射区的大脑、小脑、脑垂体,再点按、虚拳叩击和擦涌泉穴。每天1次,每次约30min,15天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舒乐安定口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黄沁等[14]采用砭石疗法治疗失眠,背部擦适量精油,砭石板加热后沿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由上至下行推擦刮法,点压背俞穴并留置于五脏俞5~10min,点揉印堂、百会、四神聪等穴,每穴1min,每次治疗20~30min。治疗1个月后,砭石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且优于传统中成药疗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足浴药浴疗法

足底为三阴、三阳交汇之处,足浴及泡澡可调和阴阳,调节全身气血,从而促进睡眠。罗廷威等[15]运用足浴睡眠方治疗轻度失眠,取艾叶、干姜、陈皮煎液取汁,加温水,每次泡至下肢及背部微微出汗。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效明显。

李爱莲[16]采用中药浴治疗神经性失眠,取党参、白术、当归等中药,久煎取汁,兑温水。睡前药浴双侧膝关节以下肢体,每次40min,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方便易行,无痛苦,临床上将中药与穴位结合,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芦霜等[17]运用加味吴茱萸散穴位贴敷治疗老年不寐,以吴茱萸为主药临证加减,研成细末,加醋调糊,贴敷于双侧涌泉、太冲、太溪穴4h,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明显优于对照组(甜梦胶囊口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胡金霞等[18]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不寐,选用景衣安神散研末,温清水调糊。每次取1g,贴于神阙、内关、涌泉穴(6~8h),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纪栓菊[19]采用耳穴压豆治疗不寐,取神门、心、肾、皮质下、垂前,随证配穴,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耳穴,两耳交替进行,轻柔按摩,以使局部产生酸、胀、痛、麻、热等感觉,持续约3min,每日4~5次,3~5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均明显好转。

6激光疗法

刘龙[20]运用冲击波针灸治疗不寐,采用冲击波针灸治疗仪对巨阙、心俞、章门、脾俞等穴进行刺激,每天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明显优于中成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渊等[21]应用雷射针刺治疗不寐患者28例,采用多频道雷射治疗仪对神门、支正、太白、丰隆进行光照刺激,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2个疗程,临床疗效突出。提示激光疗法具有简便无痛、无菌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7综合疗法

单赤军[22]运用重灸配合脐针治疗失眠患者114例,取申脉、照海、百会等穴,辨证配穴,常规消毒后进针,艾条置于针柄,每穴3壮,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3个疗程;在重灸治疗的同时,毫针先坎后离,后震位与坤位,留针30min;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舒乐安定)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胡来[23]运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不寐,取独活、百部、威灵仙等中药打粉,患者临睡前取粉加开水冲泡,于恒温足浴桶中适温浴足,没过踝关节以上,双足搓洗20min;吴茱萸打粉,用醋调匀,足浴后取少量固定于双足底涌泉穴,次晨取下,每晚睡前1次,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

8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当前失眠在临床越发常见,西医多采用镇静催眠药,但其副作用大,依赖性强,临床疗效较差。中医中药治疗失眠优势显著,但煎药、药味、方便性等方面局限其发展,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中医外治法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为:①临床大多重视其疗效,少有研究其机理,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②样本数量较小,没有进行临床大样本研究,缺乏数据支撑;③无标准的不寐模型,临床研究大多自拟参考标准,缺乏规范化对照模型;④疗效参考依据尚未标准化,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无法科学评估临床疗效。

白及在中医外治方面的应用 篇5

1 烧烫伤

大黄、黄连、地榆、黄柏、白及各20 g, 紫草30 g, 薄荷、冰片各10 g , 麻油、凡士林适量制备成油纱布后敷贴于中小面积、轻中度烧伤部位, 能缩短结痂、脱痂时间, 促进愈合, 效果甚佳[2]。也有用血余炭、当归、生地、石膏、炉甘石、大黄、白及组方用于浅II度烧烫伤及脓胞疮、丹毒、痈亦取得显著疗效[3]。

2 慢性中耳炎

白及、五倍子、枯矾、苍耳子、冰片、海螵蛸各等份共为细末, 先将外耳道用棉签拭去脓血, 再用双氧水冲洗耳内2次后, 随即将上述粉未以草管吹入, 治疗慢性中耳炎, 疗效可靠[4]。

3 带状疱疹

白及、黄柏各30 g, 黄连40 g , 地榆50 g, 冰片100 g, 明矾10 g, 以上药物细末, 用浓茶水调成糊状, 外涂患处, 疗效满意 [5]。

4 痤疮

民间验方由辛夷、白及、白芷各15 g, 黄芩9 g组成白及粉。用法:取白及粉和适量水混合成稀糊状, 每晚临睡前涂沫于痤疮局部红斑处, 晨起后洗掉, 连用15~30 d, 治疗期忌生冷辛辣之品[6]。

5 伤口感染

常规消毒感染伤口后, 取白及适量, 研极细末备用白及粉撒入伤口内, 约2 mm厚, 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7]。

6 鼻衄

白及、三七、血余炭各1份, 共为细末, 香油或麻油调为稀糊状制成鼻衄膏, 用消毒棉球蘸鼻衄膏适量塞入鼻腔 (若为双侧鼻腔出血, 则交替塞鼻) , 约2 h后取出, 每日塞鼻2~3次。配合内服方, 连用10 d为1个疗程[8]。

7 手足皲裂

白及、紫草各20 g。共研末, 加入适量凡士林调成糊状, 外敷患处, 3次/d[9]。

8 肛裂

复方白及地榆膏 (由白及、地榆、三七各50 g, 甲硝唑50片, 硝酸甘油10支, 凡士林500 g熔化后加入上述药物, 混匀冷却即成) 外敷患处, 总有效率达92.7% [10] 。

9 褥疮

白及、黄连、冰片、芝麻油制成白及油用于褥疮愈合创面。能促进愈合[11]。

10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

激光灼烤宫颈糜烂面后取白及粉15 g敷于宫颈创面上并口服消炎药, 疗效满意[12] 。银黄、蒲公英、白及、苦参、黄芪各30 g, 共研细末外敷用于宫颈糜烂症见黄白脓、血性带下, 疗效好[13]。

痤疮净粉外治痤疮的临床研究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2007年2月~2008年8月之间的门诊患者,年龄11~45岁,平均年龄(20±5)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2年。中医辨证为肺经风热型和脾胃湿热型者均可。共3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7例:其中男69例,女98例,按痤疮分级pillsbury四级改良分级法[1],分Ⅰ级痤疮52例,Ⅱ级痤疮115例;对照组133例:其中男52例,女81例,Ⅰ级痤疮47例,Ⅱ级痤疮86例。经统计学分析,以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标准

(1)诊断标准:诊断参照《临床皮肤病学》[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皮损主要为累及颜面部的散在性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确诊为痤疮者。

(2)排除标准:①伴有传染性疾病者,如:肝炎、梅毒、艾滋病等;②不能按需要定时治疗者;③治疗过程中接受其他治疗者。

1.3方法

1.3.1药物制备

将我院自制的中药制剂(为我院院内制剂):痤疮净粉(成分:金银花、黄芩、薏苡仁,三种药按1:1:1比例配制,共研细末,过200目筛),用蒸馏水调成糊状,备用;甲硝唑凝胶(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g:0.15g,20克/支/盒)。

1.3.2试验方法

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先用温水清洁面部,然后用国产普通型紫外线负离子喷雾治疗仪蒸面10分钟,使面色潮红、毛孔张开;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损,用痤疮针清除面部痤疮内的皮脂栓及脓液,清理完毕后,将中药痤疮净粉调成糊状涂于面部,再将倒膜粉(医用石膏)倒膜,30分钟后将膜取下,清洗面部即可,每周1次,共4周(4个疗程)。对照组:皮肤处理方法同治疗组,清理完皮损后,给予甲硝唑凝胶涂于面部。每周1次,共4周(4个疗程)。

1.3.3观察方法

观察记录每例患者初诊及治疗后1、2、3、4周就诊时观察皮疹情况,记录总皮疹数、有无新起者、皮疹大小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受试者在观察过程中始终由同一位研究者负责。

与对照组比较,ΔP<0.05。

1.3.4疗效评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面部痤疮皮疹全部消失,无新发皮疹出现,仅留色素沉着;显效:痤疮皮疹消退70%以上,炎症明显减轻,无新皮疹出现;有效:痤疮皮疹明显消退20%~70%,有少量新皮疹出现;无效:痤疮皮疹明显消退20%,或仍有新皮疹出现。

1.3.5安全性评价

观察、询问病人是否出现局部的刺激现象(如:红斑、脱屑、不适感),因不良反应退出者,不计入疗效统计,但计入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病灶总数目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皮损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皮损总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组同期比较,★P<0.05。

2.3安全性评价

参加评价的300例患者中,无1例脱落。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者,对照组共有1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5%,表现为用药后局部轻微烧灼感,未经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未影响继续治疗。

3讨论

痤疮属于中医的“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粉刺”等。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的面部及胸背部,形成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部分遗留有凹痕、瘢痕,是皮肤科的常见和多发疾病。中医认为病因多为热邪偏盛,严重者为血瘀痰结。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生与化妆品阻塞毛孔,影响皮脂腺分泌物的排出,加之棒状杆菌的感染,使皮质腺导管发炎、毛囊口阻塞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治疗方面:中医目前多数医家以口服中药为主,配以外用洗剂、熏蒸、湿敷、面膜、喷雾等综合治疗方法[5]。西医主要采用减少皮脂产生、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进行治疗的方法。但有些制剂显得繁琐、费时,筛选特效中草药无统一的质控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影响了不同方剂之间的比较。本试验中,我们采用中药配伍少、不着色、不过敏的外用药物一—痤疮净粉,与甲硝唑凝胶外涂对比,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41%)明显高于对照组(72.18%),在参加评价的300例患者中,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无任何副作用。

痤疮净粉主要成份为金银花、黄芩、薏苡仁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有抗雄激素活性,又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黄芩对痤疮短棒菌属、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薏苡仁和黄芩能抑制皮脂分泌。三者合用,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有利于加速面部皮损炎症的吸收,脱脂除秽。粉刺针清理局部粉刺、丘疹和脓疱能预防皮肤炎症和减轻已发炎的程度,石膏倒膜在凝固中产生的热效应,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外用药物的渗透吸收,从而在短期内达到消炎和修复皮损的目的,对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有效率起到很大的作用[6]。甲硝唑凝胶有抗厌氧菌作用,临床有报道[7]此用于治疗炎症性痤疮,效果不错,但容易出现副作用,如:瘙痒感,灼热、发红。痤疮净粉为外用纯中药制剂,通过药物作用于皮肤,治疗单纯痤疮Ⅰ~Ⅱ度疗效显著,对于肺经风热和脾胃湿热型,效果确切,明显优于西药,无副作用,应用方便,为配伍少、不着色、不过敏的新剂型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痤疮净粉外治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痤疮净粉倒膜,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凝胶外涂,观察临床症状,分别进行相应治疗。结果:治疗四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8%,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制刺痤疮净粉外治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痤疮,中药外治,痤疮净粉

参考文献

[1] 虞瑞尧.痤疮诊治彩色图谱[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32

[2] 赵辨.临床皮肤科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14~215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5] 马伟欢,黄蕾,任建香,等.痤疮的中医外治法述要[J].现代中医药,2007;(2) :60~61

[6] 米雄飞,王玉梅.钟以泽.三皮消痤汤配合中药倒膜治疗寻常痤疮[J].四川中医,2006;24(3) :86~87

苗医外治法研究与临床应用概述 篇7

1 弩药针疗法

传统弩药针疗法是用自制木柄针具蘸取弩药液 (民间验方) 浅刺患部, 后在针刺处施以罐疗, 取罐后再涂擦弩药液的治疗方法, 多以治疗局部病症为主。刘向阳等[1]运用生草乌、白龙须、南星、一枝蒿、半夏、半截烂、断肠草等配成弩药, 对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临床研究, 结果显示有效4例, 显效5例, 无效1例。熊芳丽等[2]用苗医弩药液涂搽法与青鹏膏涂搽法对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 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此外, 熊芳丽等[3]选取诊断明确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治疗组 (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 、对照组 (针灸治疗) 各60例, 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 发现治疗后HA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 NO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 HA及NO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王政等[4]对弩药针治疗5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观察, 治疗1~2天后35例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4~5天后15例患者的僵硬肌肉开始松软, 麻木等现象逐步减轻;1个疗程后, 有较为明显的好转和改善, 总显效率达95%以上。陈亦乐等[5]对弩针疗法进行了改良, 以现代电动微针取代传统弩针具, 从疾病概述、诊断标准、适应证、禁忌证、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详细介绍改良型弩药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细则, 为苗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2 挑筋疗法

挑筋疗法的原理是苗医理论认为“毒之内存必显于外, 毒之所乱必有其根”。即人体内毒素的存在会表现在人体, 毒素在人体内作乱, 必然会在人体内存在作乱的病根, 只要找到毒邪在人体体表处的“根”, 并将其挑断, 根断则毒尽病愈。“根”一般表现为褐色或灰白色针尖样丘疹, 略高于周围正常皮肤, 消毒后医者持针于反应点处进针, 挑断其皮下纤维或脂肪, 包扎伤口。龙明豪, 夏景富[6]采用苗医挑筋疗法配合苗药烟油涂擦治疗眼疾330例, 结果基本痊愈194例, 好转123例, 总有效率为96.1%。

3 刮治疗法

刮治疗法是用边缘光滑的工具蘸取介质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 用以治疗有关疾病的方法。杨华[7]用苗药黑骨藤追风液涂擦于刮治区域, 牛角板进行刮治至局部皮肤潮红, 出现痧点, 病人感觉皮肤温热为宜, 3个疗程结束后, 痊愈54例, 占81%, 有效13例, 占19%。其中1个疗程结束痊愈23例, 2个疗程结束痊愈31例。

4 外敷疗法

外敷法是根据病情需要, 采用不同的药物捣烂外敷或制成一定的剂型外用于选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多用于治疗局部疾病。石启双[8]使用苗药祛风通络散治疗面神经麻痹, 分为上、下方, 上方为外用方, 外敷患处, 下方为内服方, 临床观察108例, 5~20天治愈, 治愈率为95%。熊招[9]治疗骨折骨痂不长20例, 复位后使用苗药促骨生长散外敷伤处, 并用小夹板固定, 痊愈15例, 好转4 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

5 熏蒸疗法

苗族熏蒸疗法, 东部苗语称其为“喔台嘎雄吉”, 意为苗药中疗效较好的药物来熏蒸机体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0]。临床适宜病症主要见于免疫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结缔组织疾病、皮肤病[11]。目前对苗族熏蒸疗法的基础研究, 多采用动物造模方法, 运用现代熏蒸仪器设备或自制熏蒸工具, 证明其对于大鼠、家兔等动物的骨关节炎、早期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有提高痛阈、改善症状等作用[12,13,14,15,16,17]。肖丽等[18]、姚和梅等[19]通过研究表明苗药熏洗对动物软骨细胞增值凋亡、细胞因子产生影响, 能起到防治骨关节炎, 改善症状的作用。张晓寒等[20]采用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黔东南、黔南地区苗医熏蒸疗法进行频数分析, 得出结论:木桶、木凳、棉布和木盆是最常用熏蒸工具, 全身熏蒸主要用于内科疾病、广泛性皮肤病的治疗;局部熏蒸主要用于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病证的治疗, 明确了苗族熏蒸疗法的主要适宜疾病、熏蒸器具及操作方法等内容, 为该疗法的深入研究和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

6 结语

苗医外治法内容丰富, 并因其简、易、效、廉的优点为广大民众信赖, 然而生产力及文化水平的限制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对其梳理研究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目前从事苗医药医疗活动的人员素质偏低, 人数较少, 更需要当地医疗院校的大力培养与扶持, 积极介入到苗医药人才培养、理论整理、药物及治法的研究、规范和推广中。就目前研究表明, 苗医外治法仍有许多疗法可进行临床方向的探索, 对其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具体验证。苗医外治法应发挥其在关节炎、跌损及部分内科疾病上特有的优势, 从优入手, 对方法理论系统化, 用药安全化, 操作规范化, 以此推动苗医外治的科学发展与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有助于改进外治器材简陋、药物剂型的使用安全与准确性, 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损伤。

苗医外治法的潜力巨大, 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任重道远, 以理论化促进其科学, 标准化促进其安全, 技术改良促进其推广, 以更好发挥其特色, 为广大民众的疾病防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苗医外治法是苗族医药理论和疗法的特色之一, 近年来对其研究和临床运用逐渐展开, 在苗医外治的治疗范围、作用机理、疗效验证、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苗医外治法及部分研究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以期更好地发挥其特有优势, 拓展其应用空间, 推动苗医外治的传承、发展与进步。

上一篇:临床药师干预下一篇:修改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