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体系(精选12篇)
粮食加工体系 篇1
一、哈尔滨市粮食加工体系现状和特征
近年来, 哈尔滨市注重发挥粮食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粮食加工业一直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并初步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粮食加工产业体系。主要表现在:
1. 粮食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 切实提升粮食加工水平, 完善粮食加工结构, 在全市初步构建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小型企业为辅的粮食生产加工体系。根据相关材料, 目前全市各类粮食加工企业可达2 600户以上, 约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55%左右。其中年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5个, 引进了中粮集团、东方集团、益海 (嘉里) 、北大荒米业集团等粮食生产加工大型龙头企业, 培育了中良美裕、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葵花阳光、方正绿宝石等一批年加工量在5万吨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粮食加工“航母”级企业。
2. 培育了三大粮食产业加工集群。
近年来, 全市以玉米、水稻、大豆等优势粮食产业深加工为重点, 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基本形成了三大产品加工系列和产业加工集群。一是玉米生产加工系列。全市以双城、呼兰、巴彦等县 (市) 玉米主产区为重点, 大力发展玉米精深加工业, 打造和培育了大成生物、天通农业科技等一批玉米加工企业集群。二是水稻生产加工系列。以五常、方正、延寿、尚志、通河、阿城水稻主产区为重点, 引进和培育了中粮集团、葵花阳光和方正绿宝石等大型加工企业, 初步建立了稻米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大豆生产加工系列。以巴彦、呼兰区、依兰县和宾县等大豆主产区为重点, 切实加强大豆生产加工体系建设, 培育了明达油脂, 华山粮油等大型加工企业。
3. 培育和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基地带。
全市把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绿色产业等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作为催生和吸纳龙头企业的重要载体, 在全面推行“五统一” (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栽培方法、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 生产模式的基础上, 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 全力加快玉米、大豆、水稻和杂粮等优质绿色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
4. 粮食产品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通过多年的培育, 哈尔滨市已在粮食生产加工领域打造和培育了一批品牌, 并在促进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三品”认证的粮食产品不断增加。目前, 全市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粮食产品达到1 200多个, 占全市“三品”产品总量的60%。其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126个, 占粮食类认证产品总量的10.5%;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98个, 占粮食类认证产品总量的8.2%。
5. 固定销售市场和主打产品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 哈尔滨市农产品销售已形成三大主打产品, 即大米、玉米、大豆及制品,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品质和价格优势。目前, 全市在省外及国外销售的农产品不仅有传统的大米、大豆、玉米等“原字号”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 还有以其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 并形成3个大类30多个品种。粮食产品已销售到全国大部分省份, 并远销欧、美、日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尔滨市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对全市现代农业的牵动能力越来越大, 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与南方部分发达地区相比, 哈尔滨市加工工业体系还不够完善, 加工力量还比较薄弱, 对整个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发展牵动能力远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哈尔滨市整个粮食加工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1. 总量不足, 与粮食大市不相符。
近年来, 哈尔滨市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增加, 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尽管哈尔滨市做了大量工作, 但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特别是大企业生成速度仍比较缓慢。虽已启动了中粮集团五常稻谷加工园区、东方集团两个30万吨稻米加工园区、益海嘉里平房稻米园区二期增产10万吨等一批粮食加工大项目建设, 但与发达地区甚至与省内部分地区相比, 也有一定的距离, 与粮食生产大市的地位非常不符合。
2. 规模不够, 竞争实力还不够强。
主要表现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 实力不够, 不仅与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市地位不相称, 与部分副省级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 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就在200家左右, 年销售收入也只有200多亿元。而同年, 沈阳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800多个, 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40个, 年销售收入10 000多亿元;长春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70个, 企业产值也在1 000亿元以上。
3. 链条较短, 加工转化率还不够高。
经过最近几年的大力发展, 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率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但总体来看, 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是产业链条短, 精深加工不够, 远远没有达到把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榨干吃净”的目的, 更没有把资源优势通过深加工、精加工后或者经过食品加工后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强势。
4. 品牌数量少, 市场开拓能力较差。
多年来, 山东省始终围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做文章, 主要手段是搞好名牌运作, 如章丘的大葱、栖霞的苹果、莱阳的梨、安丘的姜蒜、寿光的特色蔬菜, 都成功地打出了令国内外瞩目的品牌, 并以此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5. 机制不活, 利益联结不够紧密。
突出表现在部分加工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不紧密, 形式单一, 机制不活, 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 利益共沾”的利益共同体。还有部分加工企业缺乏长远思想, 服务意识不强, 对基地建设和农户服务支持不够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龙头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带动作用。
三、加快完善粮食加工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粮食加工在整个粮食加工体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加工企业的层次决定整个粮食加工产业的层次, 加工体系的建设关系到整个粮食加工体系的发展。因此, 必须把建立和完善粮食产业加工业体系作为重中之重, 千方百计抓好, 抓出成效。
1. 要积极构建粮食加工集群。
通过不断发展壮大加工企业群体, 拉长产业链条, 优化产品结构, 形成产业集群, 进一步扩大我市粮食生产加工规模, 提高产业层次。要着力打造一批粮食加工“航母”。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 积极争取政策, 鼓励和支持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生产能力, 不断增强其自身发展水平,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培育和涌现出一批生产规模大、加工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较强的粮食加工“航母”型企业。
2. 要努力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一批品牌。
在总体上, 应着力推介龙江品牌, 把哈市粮食产品打造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知、认同。按照产地、产品质量相一致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支持企业扩张优势产品规模, 提升品牌层次,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良好的知名品牌。
3. 要切实提高营销水平。
引导粮食加工企业继续加大市场开发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产品营销水平。要积极建设长久性市场。引导加工企业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为主, 有计划地聚集名牌产品、特色产品, 到重点地区开展系列营销展洽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扩大专一型消费群体规模, 逐步把三大区域建成我市农产品销售区。鼓励哈市企业到省外销区建设加工企业, 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4. 要积极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不断丰富“公司+农户”这一利益联结模式, 通过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入股经营的形式, 使土地由分散种植变为统一经营, 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紧密结合,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使企业实现小投入、大产出, 农民成为收入高、收入稳定的工人。大力发展“公司+协会+农户”的联结模式, 促进粮食加工产业迅速扩张。
5. 进一步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要按照形势发展要求, 进一步制定出台扶持政策, 大力支持粮食基地、加工企业、流通企业、中介机构、农民专业生产协会和专业生产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逐步增加财政和信贷资金投入, 建立市、县两级投入体系。相关部门要提供优质服务, 形成支持粮食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邓大才.解构“三农”[J].科技导报, 2002, (10) .
[2]吴敬琏, 林光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 2002, (5) .
[3]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 2002, (6) .
[4]陆学艺.走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的困境[J].读书, 2000, (5) .
粮食加工体系 篇2
5.12大地震后的粮食应急供应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通过这一阶段的粮食应急工作实践,很多方面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这次的应急供应中,储备粮的有效应用及加工应急等体系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中我们重点探讨有效的粮油储备和完善的市场体系对应急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
一、进一步增强对粮油储备重要性的认识,为健全高效运转机制和确保应急需要打好基础。现代物流系统是以储运为核心环节(但不限于储运)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四流相融合的跨领越、跨价值的集成系统。储备作为流通的前提和条件,在现代物流中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不断流动中的储备或者存货进行管理,也说明了储备在物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储备根据实际用途分为调控性储备和后备性储备。调控性储备是国家为了应付经济周期,通过对实物进行收储与投放,平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对经济进行适当调控,从而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调控性储备是国家的必备的储备,也是国家层次的储备,如国家粮油储备,只有国家才有能力担当。后备性储备是地方为了应对意外事件、突发事件、自然灾害而准备的物资储备(国家储备也具备其功能)。自然灾害总是难免的,自然灾害的降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会遭受损失。实行后备性储备就是应付不幸事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减少损失,保障群众生活,在任何国家都是必须存在的,如地方粮油储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控性储备主要是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使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得以实现;后备性储备的主要目标是应对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冲击,从而使社会、经济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调控性储备重在发挥储备的稳定功能,后备性储备重在发挥储备的应急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更需要建立储备粮制度,以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地方粮食储备是地方粮食安全、应急的重要标志,是调控和应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粮食市场化的背景下,非国有粮食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经营活动,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担负稳定市场,搞好粮食储备的重任,只有国有粮食部门才能承担,也是国有粮食部门义不容辞责任。因此,要以科学储备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中央和地方储备为主力,周转储存粮为辅助,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的粮食应急保障的体系,完善和强化地方储备粮的管理、轮换、动用和应急等高效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落实应急方案的载体作用,利用一切手段,抓住一切机遇,大力改进和提升仓储设施水平,特别是要结合园区建设,建设起一批高起点的现代化粮油仓库,确保地方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确保发生不幸事故、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稳定社会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高效灵活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在我国,确保粮食安全应包括三项具体目标:一是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基本自给水平;二是通过进出口调剂、库存吞吐,最大限度的保证粮食市场供求平衡;三是保障特殊群体的食品安全。政府对粮食市场能否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政府是否真正掌握了充足、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粮。建立高效、灵活的粮食调节体系是政府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平抑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手段,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一是合理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与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储备网络。除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外,还要建立社会储备,包括生产者余粮储备和经营者经营储备等,对粮食安全多加一道保险。为了确保**市粮食市场供应,维护全市粮食安全,结合本市粮食生产、供需实际状况,研究建立了我市粮食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了原粮65929吨、小包装成品粮5000吨、食用油5000吨的市级粮油储备;全市建立了粮食应急储藏、调运、加工、供应网络,并落实了责任,在应急状态下能够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二是建立合理的储备粮收购机制,可直接向粮食生产者收购,也可按实际情况向粮食批发市场收购,确保储备粮源。三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储备粮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既做到储备粮保值增值,又起到调控粮食市场保持市场稳定的作用。
三、健全储备粮实物管理体系,以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在这方面北京市储备粮实物垂直管理体系值得学习和借鉴。所谓实物管理,即市粮食局只管粮,不管库,只管物,不管人,承储粮库与市粮食局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主要通过签订承储合同的形式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施合同管理。所谓垂直管理,即市粮食局在仓储管理方面直接对承储库,并掌握到每一个货位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情况。市储备粮实物垂直管理体系,以布局合理、规模存放、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为原则,以“储得实,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为基本要求,以承储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法制化,储粮规范化为目标。
(一)市级储备粮的布局应从应急情况下满足加工企业需要的角度出发,考虑本市粮食供求变化的特点、行政区划、人口数量、粮食仓容等因素。为了提高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保证应急情况下粮食的有效供给,我们不仅要按照“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的标准储备粮食,充实市、县两级粮食储备,而且要在保证储备粮油总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大米、成品油储存,完善储备结构。要有利于灵活调动市储备粮,有利于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推陈储新,有利于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二)仓储网络的形成要基本达到:以**市粮油储备(物流)中心为龙头,以仓容规模较大的粮库为骨干,辐射全市仓储设施条件较好的粮食购销库的储备粮储存网络。储存市储备粮的仓型主要以隔热保温防潮处理的房式仓为主。
(三)承储地点符合市储备粮布局要求和粮食合理流向,交通方便,有一定规模存放能力,各种条件设施完好。
(四)建立市储备粮油拟存货位报告制度。对于取得承储资格的单位,在市储备粮油入库之前,要求承储单位先行报告拟存货位,经市粮食局审查认定符合承储要求后入库储存粮油。
(五)为提高市储备粮管理水平,可考虑把竞争机制引入承储工作,可实行相对分散储存,优先考虑存量大、储存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单位。
(六)采用承储合同制度。承储合同制度是储备粮实物垂直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市粮食局通过实施合同的形式对承储单位进行管理,凡承储市储备粮的单位都要与市粮食局直接签订承储合同。在承储合同中,明确市粮食局和承储单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七)储备粮的轮换可采用竞价购买方式,以降低储藏成本,减少财政负担。
(八)当出现粮食供求总量失去平衡或者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遇有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以及市政府认为需要动用市储备粮的其他情况时,由市粮食局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向承储单位下达动用指令,并组织实施。
(九)确定承储市储备成品粮油的单位时,要求具备相应的仓储条件和承储能力,能够满足“库存保持常量,实物滚动轮换”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库存数字的真实性,通过货位卡片对市储备成品粮油的货位变动情况进行动态记录。
(十)在突发自然灾害或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粮油供应,加大市场粮油的投放数量,发挥成品粮储备在应急状态下的重要作用,在储存方式上,把成品粮油的储存地点置于“战时”状态,即主要存放在经营周转数量较大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储存。在管理方式上,市局要求承储单位的法人代表要负全责,并从市局、承储单位、轮换单位逐级设立专管员。同时,要求承储单位和轮换单位做好粮情检测、轮换管理、监测和及时上报有关数据。
(十一)开发和建立库存和轮换计算机监测系统,达到对市储备成品粮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市储备成品粮库存数量准确、质量达标、轮换及时,随时可以用于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
四、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结合灾后重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重建与改扩建相结合,完善和提高粮库整体功能,加快粮油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提升粮食储备、流通能力,才能在应急状态下,最大可能地保证粮油加工、供应渠道的畅通。
(一)加快以**市粮油储备(物流)中心为龙头的物流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区域性粮油批发市场和中心储备库点。重点扶持和发展符合现代粮食物流的批发市场,鼓励并促进部分具有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的县级批发市场的建设,不断增强这些批发市场的辐射能力及进一步显现其在区域的影响力,加强批发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拓展批发市场信息中心功能,使得粮食批发市场重视粮食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通过自己的网站等媒体及时公布有关信息,为粮食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及社会服务。提升批发市场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质量检测、物流配送、贷款结算等服务功能。增加批发市场的新生功能。如期货交易、网上交易、竞价交易等。
(二)根据我市粮食流向和运输特点,在增强储存能力的基础上,同时还应具备正常与紧急调运的能力,在交通枢纽和仓容较大规模的粮库可增建散粮接发系统,粮仓快速检测手段设备。
(三)进一步完善应急加工、销售网点。目前,粮油加工企业多数改制或民营,很少的几个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加工厂,日处理能力较小,且机器老化,设配陈旧,已不能适应现代粮食流通所需。按照粮食产业园区、库、厂合一建设的思路,大、中粮库建设可规划或引导建设粮油加工企业;同时可依托社会资源,通过与应急加工、销售企业签订协议,在非应急状态下给予应急网点企业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合理规划销售网点,实现二环路以内网点服务半径不超过400米,二环路以外服务半径不超过500米,通过这些网点调控市场,稳定特殊时期市场物价,保证粮油应急加工、销售渠道的畅通,实现特殊时期市场应急供应。
(四)建立和完善全市粮食流通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市粮食局信息中心为核心,搭建市、县、站、库四级信息平台,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配置和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按照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和要求,配备和更新计算机,建立信息网络,开发和应用粮库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粮食信息监测网试点工作,通过应用系列行业专用软件系统,可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粮食流量、存量和价格等情况,达到上下贯通、左右互联、功能齐全、反应灵敏的市、库点、批发市场粮食信息网络体系,逐步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粮食政务公开化、行业管理智能化和粮食商务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应对各种情况所需,在应急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 篇3
那么,是否可以说中国粮食安全已经过关了?答案恐怕并不那么简单。
中国解决了10多亿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应该引以自豪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耕地每年都在减少,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从另一角度来讲,中国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生产成本很高,不少地方还在沿用“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传统方式,靠天吃饭,一遇干旱、洪涝,虫害等,粮食产量就会大幅下降。据统计,2007年,全国粮食虽比上年有所增产,但人均年粮食占有量在400公斤上下,已接近世界粮食危机线人均占有量370公斤,情况绝对不容乐观。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国际粮食供求对中国的影响正逐步地体现出来。但是,有一点需要所有中国人都牢记,不管外国市场粮食价格如何变化,中国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终究要靠自己来解决。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不仅要建,而且要快,时不我待。
我觉得,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产和粮食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国家实施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了地方政府在粮食总量平衡中的责任,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作为一个地方的行政首长,保证本地群众有粮可用,有饭可吃,这是考察其政绩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是在主产区要坚持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主产区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使国家既可掌握粮源,又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这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粮食部门要在积极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同时,积极探索粮食部门收购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在当前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消费者对粮食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要坚持贯彻优质优价的政策,遵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客观规律,建立灵活多样的收购方式,为粮食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完善粮食调节体系。要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资源来实现粮食安全。粮食自由贸易不能改变我国粮食以国内供给的基本特征,“立足国内”是不能动摇的,但要把粮食供求均衡问题与粮食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趋势结合起来,以实现粮食安全的空间拓展。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将成为国际粮食市场的一个稳定的大买主,在此情况下,中国一定要在国际上确定相对稳定的粮食采购基地,并加强对粮食进口风险的监控,将粮食外贸依存度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四是建立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应急能力。粮食储备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掌握的后备物质力量,是粮食商品流通宏观调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关键时刻,要依靠粮食储备来平抑市场,满足供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常常把粮食视为战略武器,也印证了建立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当前,在我国,中央储备粮体系已相对比较完善,而地方,特别是农村储备粮体系的建立尚未完全到位。所以,必须抓紧时机建立地方和农村粮食储备,形成中央、地方和农村三个层次的储备体系,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粮食供应的需要。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篇4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 传统粮食流通业在与现代粮食物流业对接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 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 研究现代粮食物流理论, 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现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归纳。
一、国外粮食物流的研究
国外针对粮食物流进行专门研究的不多, 而且大多只研究粮食的运输、仓储, 尚未检索到以粮食物流体系为关键词的文献。
VOLLMERS (1980) 分析了物流系统的组织对密歇根拇指地区粮食市场的费用产生的影响。CHOW, MING-HONG (1984) 研究出口小麦从不同物流体系出口的经济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物流系统对铁路费用的变动高度敏感, 铁路费用的增加改善了商用卡车和驳船运输的竞争地位。Priewe, Steven Roger (1997) 在推进粮食商品的运输服务保障的基础上, 研究了管理粮食物流托运人新的战略工具, 构建随机模拟模型评估在航运战略的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的影响, 得出结论:混合策略可以减少风险的预期收益水平。承包和交货计划也可能导致风险大幅减少。McVey, Marty Jay (1997) 分析了从基于商品的物流体系向质量差异化物流体系转变的经济影响。
Jessup, Eric L (1998) 构建了物流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运输系统模型, 分配粮食运往特定的公路、铁路设施和驳船设施。Mruss, Kerrin L (2004) 探讨了在交通运输应用区域货运预测的重要性, 构建货运预测模型, 包括货物的产生、货物配送、货物的转让三个步骤, 并用于估计在马尼托巴省农村公路网粮食运动。Kilima, Fredy (2004) 根据农产品仓储和运输的成本效益确定仓库设施的最佳数量水平。Berruto, Remigio (2004) 通过系统仿真方法研究物流作业点接收装置和作业策略, 认为批处理队列管理优于“先进先出”。
Yu, Tun-Hsiang (2005) 关于对密西西比河上游和伊利诺伊州航道拥塞的几个问题展开分析, 探讨了海运费对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 发现上游驳船运输在短期内需求无弹性。对粮食在伊利诺斯州河驳船需求的价格弹性始终缺乏弹性。冬季河洪水对密西西比河上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伊利诺斯河的驳船在冬季需求增加。
Amer Y.Badawi (2005) 、石海光 (2005) 分别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粮食物流和运输体系建设情况。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运输学院院长Barry prentice运用现代物流学理论, 第一个提出了粮食集装箱运输理论, 提出了建立包粮流通、散粮流通、集装箱运粮共存互补的粮食运输系统。澳大利亚的Champ博士经过研究提出:随着各国国有粮食流通体系逐步公司化, 现代运输系统的设备逐步更新, 小批量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对用特殊的设备防止混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集装箱运输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粮食物流系统将会实现各种形式的自动化和集装箱单元化。
二、国内粮食物流的研究
国内关于粮食物流系统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 尤其关于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文献几乎没有。国内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粮食物流概念、现状及发展、粮食物流政策环境、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食物流组织与管理、粮食物流科技、粮食物流安全保障、粮食物流区域布局等方面。
(一) 粮食物流概念、现状和发展方面的研究
侯立军 (2002) , 朱明德 (2005) , 王遐见 (2006) , 吴志华、胡非凡 (2006) 等对粮食物流进行了定义, 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都提到了粮食物流一般包括粮食收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活动。
郭经田 (2003) 对中国粮食物流的历史变革进行了分阶段研究, 并就发展粮食物流进行了对策分析。董立淳等 (2005) 剖析了当前中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指出粮食现代物流存在的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落后、通道网络不完善和信息系统不健全三大制约瓶颈, 建议通过大力推广粮食散化流通技术、建立粮食物流节点网络体系和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等措施, 推动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曹兰英 (2005) 阐述了目前中国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具体构想。何毅 (2005) 提出了中国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目标, 就是通过十年的努力, 建成高效、顺畅的跨省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通道, 实现跨省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和整个流通过程的无缝化连接。在稍长一段时间内, 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粮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国粮食物流体系, 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李林轩 (2005) 根据粮食商品的特性, 提出在构建现代粮食物流总体目标上必须把握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二是突出需求导向、企业主体和对现有粮食物流资源的整合;三是突出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先进适用粮食物流设备的推广应用。并提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的对策和建议。王永刚等 (2005) 指出, 中国粮食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应该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 由政府在政策、投资等多方面提供及时、充足的准公共产品, 来推动产业组织、技术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市场主体、市场环境的培育。刘笑然 (2010) 指出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对粮食物流的研究由理论向实际转移;二是粮食物流模式由横向递进向纵横并存转变;三是粮食直销比例呈上升趋势;四是粮食转化加工向产区转移明显;等等。
(二) 粮食物流政策环境方面的研究
李友华、丛丹阳 (2003) 对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和评析。《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 (2003) 一书, 介绍了42个主要粮食生产、消费和贸易国近年来粮食生产、流通、储藏、消费、加工和贸易, 以及农业和粮食政策、粮食流通体制、粮食市场和供求变化等情况。此外, 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专著有3本。石太林撰写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 该书前半部分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粮食流通状况和政策体制, 后半部分对前几年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变化进行了介绍, 对粮食流通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建议有一定的价值。隆国强著《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 (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 对中国粮食流通进行了回顾、分析和展望, 并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经验。王晓明著《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 较详细地分析了日本粮食流通的全过程, 对美国与欧共体的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介绍, 并对中国粮食流通体系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中国粮食流通的一个目标模式。邓亦武在《粮食宏观调控论》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指出现代粮食物流不仅有利于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 减少流通成本, 而有利于将理论的粮食供求平衡转化为现实的供求平衡, 进一步促进粮食宏观调控。
关于中国具体的粮食政策和法规, 主要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 以及有关粮食流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等。2006年,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 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放开粮食购销市场,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2007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要求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 建设散粮物流节点, 形成全国主要散粮物流通道, 尽快建立全国散粮物流体系, 实现粮食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2009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提出要制定一部《粮食法》来进一步规范、加强粮食工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并指定该项立法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粮食局负责起草。目前《粮食法》已经经过多轮修改, 将于2011年一季度报送国务院。
(三)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
何毅主编的《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一书, 精选了中国粮库建设方面资深专家学者的代表之作, 总结了中国粮库建设的历史经验, 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 集中了中外粮库建设的智慧。该书对如何实现中国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福君 (2005) 结合对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和运输条件的分析, 特别是将现有粮库仓容规模及地区分布、现有仓储设施的交通运输条件与中央储备粮目前的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储存布局进行对比分析, 明确了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的合理性标准和影响因素, 提出了优化我国粮食储备布局的原则和对区域布局、品种布局和储存布局的调整目标。同时, 为了实现这些调整目标, 提出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技术建议。
夏玉森等 (2006) 认为, 物流中心选址是建立物流系统的关键环节。李凤廷等 (2009) 分析了粮食物流中心选址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运用神经网络选址法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模型, 并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王薇等 (2009) 通过对国内粮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得出以往研究缺乏系统的选址决策体系。通过列举实例, 从物流量、交通、自然条件、现有设施利用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指出了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应遵循的选址原则及依据。
(四) 粮食物流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
洪岚等 (2005) 等提出政府必须调整粮食行政管理体制, 基于粮食供应链行使管理与调控职能;完善农业管理的法律体系, 改革粮食管理制度, 建立综合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粮食供应链信息网络, 逐步建立粮食产量和产能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种植大户与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培育平等合格的粮食市场主体, 促进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丁根安 (2006) 针对国内许多粮食企业在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上还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套做法现状, 提出很有必要了解供应链思想, 用供应链思想管理粮食物流, 提高粮食物流的服务水平, 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需要。林华 (2008) 以吉林省蛟河市为例研究了该市为实现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促进粮食销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提出采用农户+粮食收纳库+粮食中转库、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转库、农户+粮食经纪人+中转库、第三方粮食物流等粮食供应链模式。孙宏岭等 (2009) 认为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经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五) 粮食物流科技方面的研究
屈平 (2004) 指出, 散装运输是将某些传统的袋装货物改变为散装运输方式, 以提高其运输效率及经济性。散装运输可以大幅提高粮食物流效率, 降低成本。高兰、王淮 (2004) 指出, 粮食“四散”流通技术 (即散装、散运、散卸、散储) 是实现粮食物流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朱建华 (2005) 对粮食集装箱运输的主要优点和成本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证, 指出集装箱运输是粮食物流中一种新的比较有潜力的方式。袁育芬、高兰、陈艺 (2005) 指出粮食流通中常有散装、包装 (90kg袋) 、集装箱和集装袋4种模式, 并对4种模式的优缺点、适用场合进行了比较分析。谢维治 (2005) 分析了中国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问题, 提出了解决粮食物流包装问题的对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尽快完善和制定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行业管理、市场监督的办法, 规范市场的运作;适应国际形势, 发展绿色粮食包装等方面。
贺庆祝、王明哲 (2005) 认为建立完善的粮食物流网络体系, 可以采取粮食销售物流网络体系、粮食综合物流网络体系、粮食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等形式。李小化、陈莲 (2005) 阐述了现代粮食物流的供应链、粮食物流体系的主体、现代粮食物流技术的“软件”和“硬件”, 并提出了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必须做的几方面工作。李玉华 (2009) 指出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是由软件结构及硬件结构两大部分组成。软件结构主要指在完成物流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软件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同层次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系统, 主要分布在应用层和共享信息层。应用层分为管理子系统和应用子系统, 其中应用子系统分为粮源管理系统、粮仓管理系统、粮食配送系统、运输设备调度系统等;管理子系统分为运输设备管理系统、粮食综合信息系统、海关报关系统等。
(六) 粮食物流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
吴志华、胡学君 (2003) 指出, 在中国有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情况下, 应特别强调粮食安全的经济性, 要确立“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龙方 (2008) 指出, 粮食的储备率是一个反映宏观的、应对未来各种风险的粮食安全指标。
何蒲明 (2009) 提出, 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 目前粮食生产的问题不大, 而流通环节的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但其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而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科学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交割制度, 可以促进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七) 粮食物流区域布局方面的研究
高源 (2007) 指出,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优势, 基于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 该系统的建立对于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此外, 林曙光、丁一、姜建华等也都就东北地区粮食物流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熊焰、王忠华 (2006) 指出, 上海粮食物流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粮食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大系统, 要实现上海粮食物流的跨越式发展, 解决目前发展中的问题, 最主要的是采用系统化的发展思路, 实现重点发展与全而发展的相结合。李义伦 (2006) 指出, 粮食物流通道的重要作用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已经日益显现。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物流的各种影响因素后, 从其目标定位、坚持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政策建议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粮食物流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粮食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细分出来的分支领域, 由现代物流的发展演绎而来。国外学者对粮食物流的研究也仅就粮食物流的某些方面、视角进行研究探讨, 没有形成粮食物流一整套理论体系和解决方案。大多集中在粮食物流的成本与效益、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粮食物流的配送最优路径、粮食物流运输技术等, 未对整个粮食物流进行系统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对粮食物流发展做出了初步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其中有些学者的观点和思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但由于物流在国内还是个新兴事物, 国内学者对物流理论、粮食物流理论还处于理论学习认识、研究探讨阶段, 具体运用、实践较少。这需要一个理论引进、转化与吸收的过程。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有以下特征和问题:第一, 概念性、描述性、框架性研究较多。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粮食物流的研究刚刚起步, 物流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大家大多局限于事物的表面, 要深入其内部本质尚待时日, 这也正为本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时机和突破口。第二, 抽象理论研究多, 具体实证研究少。国外物流理论与实践都很成熟, 在国内还是处于引进的初期阶段, 对其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 学者大多处于学习、研究认识其理论并将其介绍推广的过程中, 在具体的使用、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 积累经验。第三, 定性的研究多, 定量的研究少。大多提出问题, 对问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宏观研究较多, 很多研究较空泛, 具体性、针对性不强, 具体解决问题的定量研究较少, 这还需要做许多细致、艰苦的工作。第四, 对物流的研究, 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物流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及客观要求, 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与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矛盾, 还不适合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体系, 需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 粮食物流也一样。这要求我们仔细甄别、遴选, 制定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和粮食物流体系。第五, 很多研究对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不同角度分散研究较多, 很少有学者将这些物流要素纳入到一个系统来展开论述, 大多是孤立的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 对粮食物流体系的系统化研究较少, 即使有, 也考虑不够精准、全面, 需要修正和补充, 并不断完善。
因此研究粮食物流, 实现理论创新, 制定出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pacts of structural changs in the system exporting winter wheat from twelve countries in northwest Kansas.Ph.D.Dissertation
differentiated grains from a total logistics
mization marketing for commodity flow private shipper costs, and highway infrastructure impact analysis.Ph.D.Dissertation
based methodology for freight forecasting
An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fertilizer transportation, warehousing and application systems fo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Ph.D.Dissertation[D].Olaahoma State Universitv, 2004.
per Mississippi River and Illinois Waterway and United States grain market.Ph.D.Dissertation[D].Texas A&M University, 2005.
[A].2005年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省粮食局, 2005.
10、石海光.Logistics and Marketing at the CWB[A].2005年粮食现代物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省粮食局, 2005.
11、侯力军等.中国粮食物流科学化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2、朱明德.中外大型粮食企业在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作用比较[J].粮食流通技术, 2005 (4) .
13、王遐见.粮食流通业的现代化路
设研探[J].税务与经济, 2006 (1) .
14、吴志华, 胡非凡.粮食物流2005年取得长足进展2006年将会整合提升[N]现代物流报, 2006-02-13.
15、郭经田.浅谈粮食物流的历史变革与发展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 2003 (10) .
16、董立淳, 任新平.如何发展我国粮食现代物流[J].粮食流通技术, 2005 (5) .
17、曹兰英.降低粮食物流业经营成本的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9) .
18、何毅.发展粮食物流要有系统规划[J].中国合作经济, 2005 (6) .
19、李林轩.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的思考[J].粮食流通技术, 2005 (6) .
20、王永刚, 王永强.完善中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
21、刘笑然.当前我国粮食物流发展趋势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 2010 (1) .
22、李友华, 丛丹阳.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评析[J].中国流通经济
23、聂振邦.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概况[M].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24、石太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M].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
25、隆国强.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M].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26、王晓明.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7、邓亦武.粮食宏观调控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8、何毅, 肖春阳.粮库建设理论与实践[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29、李福君.我国粮食储备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摘要:文章利用DEA方法中的产出导向BCC模型, 选取26个地区, 实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2009年的知识产权效率, 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产权效率;区域视角;DEA一、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一个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与分工。而知识产权效
30、夏玉森, 周海云.模糊综合评判在军事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
31、李凤廷, 邵开丽.基于神经网络的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J].价值工程
32、王薇, 王文, 陈国富.关于粮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
33、洪岚, 尚珂.我国粮食供应链问题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05 (2) .
34、丁根安.对构建粮食物流供应链的思考[J].中国粮油学报, 2006 (3) .
35、林华.吉林省蛟河市粮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 2008 (6) .
36、孙宏岭, 张大利.基于“虚拟物流”理念的粮食物流市场运行体系建设.粮油加工, 2009 (9) .
37、屈平.散装运输:粮食物流发展趋势[J].现代物流, 2004 (11) .
38、高兰, 王淮.现代物流和粮食“四散”流通技术[J].粮食流通技术, 2004 (3) .
39、朱建华.试论集装箱运输在粮食物流中的比较优势[J].集团经济研究, 2005
40、袁育芬, 高兰, 陈艺.粮食流通模式比选及使用场合评述[J].粮食流通技术
41、谢维治.浅谈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 2005 (8) .
42、贺庆祝, 王明哲.我国粮食物流网
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并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备与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因此, 对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效率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本文中, 我们对全国26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效率进行了测量, 具体分析了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投入冗余产出不足, 以期能为我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二、指标说明、数据与研究方法
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来源于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投入指标上, 我们选取R&D经费内部支出 (x1, 亿元) 、R&D人员全时当量 (x1, 人年) 和技术改造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之和 (x3, 万元) 来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的投入。产出指标上, 工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主要指包括专利、商标及商业机密等内容的工业产权。由于现有数据
区域视角下中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效率的研究
浅谈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方向 篇5
**市位于**盆地的中西部,西南地区的核心地带。1993年,国务院将**规划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十多年后的今天,**市已建设成为对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强烈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大都市。
一是交通优势。目前,**境内有宝成、成昆、成渝、达成四大铁路主干线,形成了以**为中心的西南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至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深圳等多条出海铁路通道。2005年,**铁路货运量近13310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133亿吨公里。**是**省公路网的支撑点,经过**和以**为起讫点的国道主干线和国道干线共有八条,省道七条,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南、成灌、成温邛等多条通往省内外各地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并打通了**至北海、上海等地的公路出海通道。2005年,**公路货运量约13315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509000万吨公里。**地处繁忙的亚欧航线中点,是中国东部地区、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通往欧洲的理想经停地点,**双流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总局确定的六大地区性航空枢纽之一,目前已开通了国内国际航线245条。2005年,**双流国际机场旅客运量693万人次,位居全国民用机场前列,货邮吞吐量32.4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32900万吨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在西部十大机场中居首位。
二是资源优势。**经济的快速崛起和交通的大发展,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聚集,国内外许多知名的工商企业纷纷在**投资和安家落户,形成了国有、集体、合资、联营、股份制、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多渠道、少环节竟相发展的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国内外众多物流企业也把目光投向了**,十分看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目前,**的物流业已经形成了以**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以铁路、公路、航空为骨干的运输网络,货运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各类现代物流中心、基地、园区等相继规划建设,传统粗放型物流已逐渐被现代物流所取代,**现代物流的发展已驶入了快车道。
三是规划优势。根据**省人民政府制订的《**省“十五”及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发展目标,在“十五”期间及到2010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努力构筑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以规模仓储和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物流储存配送平台,促进物流市场和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市作为**省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利条件和突出优势;根据区位条件和现有设施,**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是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载、配送、运输方式的转换及信息服务等;要充分依靠和发挥**的独特作用,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运作,努力使其成为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的一级物流枢纽。
在《**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了**市物流建设发展框架,并且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0年,**将初步建成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功能健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通运输设施平台和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若干市域性专业型物流服务站,初步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到2020年,建成层次分明、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球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根据上述的奋斗目标,并制订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现代物流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新都区被列入了《**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中,成为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之一。新都区是**市的北大门和城北副中心,也是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的桥头堡,新都区扼守**市公路货运的咽喉,其区域内有宝成、成渝、成达、成灌四条铁路过境,铁路货物年吞吐量达到400万吨。新都在物流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目前,新都吸引了一大批的知名物流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据不完全统计,在国道、省道等公路交通沿线,各类专业仓储基地(市场)有50多个,仓储总面积达132万平方米,仓储能力占全市80%以上,注册的物流企业有20多家,市场自发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产业,在发展物流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新都区已将新都火车站片区约2.87平方公里(4300亩)范围规划为新都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用地。我市应力争在新都区建成全省乃至西南地区综合性的一级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并依托大中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和省
级粮食储备库的铁路专用线和大量的仓储设施及人力资源优势,依托城区五块石粮食批发市场和新都粮食批发市场等成熟市场的市场影响力,建立二级粮食物流节点和配送中心,下联广大的粮食现货经销企业,以此形成粮食市场物流体系。
二、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欲跟上现代物流前进的步伐,兴利除弊,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政府统筹规划下按照现代物流发展规律和市场组织规律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同时又要掌握分寸、循序渐进,不能—哄而起,盲目扩张:根据我市粮食行业现有生产力水平和形势发展需要,宜组建有**特色的粮食物流配送中心。可采取如下战略步骤:
一是以大型粮食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为主体,以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目标,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抓大放小,资产重组。除了保留储备库外,其他的粮食企业应全面推向市场,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采取联合、兼并、租赁、拍卖、破产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省市共同组建好物流中心性的省级中心批发市场(如新都粮食物流园区)与市县级现货批发市场。政府可选择粮食产销集散地、交通枢纽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市)作为国家级的粮食物流节点。确定合适场地,投资组建成具有相当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省级以上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以市县级粮食现货批发销售市场作为下级节点,并在总体布局上合理规划,保持各节点之间占有适当的空间范围和辐射能力,避免重复建设和相互排挤。力求尽快形成符合粮食供求平衡规律、布局合理的全省或全市粮食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在中国“入世”之后,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加紧批发市场建设,加大投资改造的力度,同时,也鼓励多种所有制主体采取股份制方式或摊位租赁者先投资后优惠使用等方式,广泛筹集建设资金,共同构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平台。
三是用现代物流技术改组和提升粮食流通产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是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粮食流通企业发展的最佳选择。目前应放手着力发展两种类型:一是从事粮食流通专业的大型产供销一体化的专项多品种配送中心。—些大中型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中转库都可以在发挥场地、设施、组织网络等优势,利用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的聚焦与辐射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改造基础设施,提高机械化程度,拓展和整合收购、仓储、运输、加工、包装、配送等功能,与上下线的粮食生产、加工单位及零售商建立稳定的订单购销和配送业务关系,对粮食流通实行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给予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这一中心在组织形式上可以大型批发、储运企业(包括中转库)为龙头,带动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以契约关系或实体兼并,组建成纵向联合体或横向联合体。其配送方式主要是共同配送。政府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允许产销区合作放开,鼓励粮食流通产业化经营。二是以粮食流通业务为主、并利用其剩余生产能力代理其它业务的社会化的综合性多品种配送中心。属于此类的传统企业由于专业业务受粮食季节性影响而不稳定,常有一些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并受计划经济局限而常常亏损,对其进行适当改造,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并配套相关功能,以自有配送与代理配送相结合的方式,为若干连锁店、超市、食品加工单位提供中介服务,从而发展成集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不断拓宽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业务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政府应顺应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打破行业封锁,允许其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四是加强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建设。政府要加强建网工程的投入,为粮食物流配送中心及社会商品流通构建网络信息系统,并及时提供粮食信息服务。企业要对员工加强网络人才及物流配送技术的职业培训,提升员工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积极入网,运用高度现代化、自动化的计算机网络及与中心业务相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促进电子商务和粮食信息交流;要以配送服务为核心,从整体上完善生产、收购、储存、加工、包装、配送、销售等环环相扣的物流链,实行粮食流通的全程自动化管理。此外,政府还要为物流配送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市场监督,从而确保配送中心能够充分体现优质、规范、高效以及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特征。
粮食加工体系 篇6
关键词:粮食国际贸易进出口结构调整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45-01
1、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一直是自给为主,进口作为补充。即以储各粮为基础,以进口为调控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政府是以考虑国内市场为主的,达到国内产销平衡。因此,我国在粮食贸易上就往往存在内外贸脱节,政策滞后以及粮食生产与进口逆向操作等问题。
由于在WTO中中国限制外资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发展的过渡时期基本结束,国外大型粮食企业开始进军中国传统的粮食流通领域。ABC三大谷商相继进入中国投资建厂。外资粮食企业通过控制世界大豆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使国内油脂加工厂家巨亏,再进行行业之间的大规模并购。由于大豆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并且大豆只收3%的关税,且不设配额是高度自由贸易的商品等原因,大豆大量进口,达不到调控目标。当前,中国市场上80%的大豆加工能力被外资粮食企业操控,国内大豆企业丧失了话语权。在国际大型粮食企业已掌握我们国内植物油定价权的不利情况下,如果让其进一步取得在粮食流通方面的主导权,将会使我国粮食企业失去完整的定价权,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会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跨国粮商已控制了大豆压榨业,控制了我国大豆进口,以及利用我国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流通市场,大量县级粮库生存难的时机,收购县级粮库和中小粮商,有可能垄断粮食流通领域,这都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市场调控的自主性。比如,2007年国庆节前夕,中国为降低过高的食用油价格,向市场投放20万吨食用油,结果都被跨国粮商收购放于仓库,市场价格根本没有丝毫降低。一句话,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已丧失大豆及食用的定价权。
2、完善我国粮食国际贸易战略体系策略
完善国际贸易政策体系,独立自主地进行粮食产量和价格的调控,是我国实现粮食紧平衡调控目标的基本前提。建议采取如下贸易策略:
从进口粮食方面来说,不仅要考虑调低农业相关产品的进口税,还要考虑国内农业产品比较优势等利好因素,制定恰当的税率结构。当前,我国农业产品中粮食等大宗进口农产品的税率很低,与此同时小宗进口产品的税率却比较高。这种税率结构使我国算术平均税率很高,但有效保护率却很低。未来的税率设置应着重照顾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在维持对部分粮食产品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逐步开放我国拥有竞争力并且进口较少的其他农产品品种,适当降低其税率。将关税配额和最低准入量进行核定,完善非关税措施,其中包括优化粮食质量标准体系、粮食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等标准体系。
在粮食的出口方面,将重点发展优势粮食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放在首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大出口力度;对粮食贸易体制进行改革,暂时取消对大米、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成立粮食行业联合协会,让粮食贸易格局多元化;增加出口退税。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WTO的规则,让国内农产品出口厂商能够根据WYO对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行使规避我国产品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法律权利。
3、完善粮食战略性进出口贸易策略
(1)合理安排进口规模和节奏,通过期货交易锁定价格风险,分期、分批进入国际市场,避免突击采购和大量采购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除少量高品质软麦和硬麦允许進入国内市场流通外,进口小麦应直接进入中央和地方储备,避免打压国内小麦价格。
(2)调整粮食进出口战略,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受制于土地资源和财政能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的完全自给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不影响粮食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对缺乏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应适当减少其生产,利用国际贸易满足我国需求,适当加大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力度,集中资源发展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提高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效益。考虑到当前拥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能完全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因大多在于产品质量较差,缺少稳定的出口渠道。给出建议:①加大农产品科技投入以改善品质;②改善深加工、产品包装、物流条件:③重点培植建设一批粮食产品营销网络:④加强农产品的宣传、形象策划。
(3)对缺乏比优势的粮食产品的国内保护政策进行调整,生产贸易结构调整最少要考虑二个制约因素,一是发挥我国粮食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国内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现阶段,国际农产品比较优势已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过去片面优先发展粮食、追求粮食供给的粮食发展战略明显与比较优势原则不符。
参考文献:
[1]王永春.论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J].经济论坛,2004.11.
[2]黄玖辉.中国地级城市粮食行政管理模式探析[J].粮食问题研究,2005.3.
[3]黄三富.粮食行政职能转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06.2.
[4]蔡开泉.试论粮食行政管理职能转换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6.3.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思路对策
►►一、我市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现状
1.粮食市场体系现状
根据我们对全市粮食市场情况调查, 我市目前共有城乡粮油集贸市场86家, 年成交量都在1万吨以下。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214家, 其中, 国有83家, 民营131家。粮食经纪人690个。全市目前有粮食经营户616户, 其中, 国有87户, 集体企业9户, 股份制企业64户, 个体经营户456户。我市粮食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 但市场体系主要以低层次的城乡粮油集贸市场为主, 普遍档次不高, 规模不大, 粮食批发市场功能不够完善。
2.粮食物流体系现状
我市粮食物流的运输方式主要靠铁路和汽运, 铁路有太焦线、侯月线。公路主要有晋长高速公路、晋焦高速公路、晋阳高速公路, 太洛公路、晋韩公路、曲辉公路和晋陵一级公路。对于东北大米、玉米等需要跨省、长距离进出的大宗货物主要靠铁路运输, 而小麦的购进, 面粉、食用油等的消费主要靠汽运来保证。我市粮食物流的特点主要是“两多、两少、一小、一分散”:即成品粮油多, 原粮少, 短途物流多, 长途物流少, 流量小、货源分散。
3.物流基础设施情况
我市目前有铁路专用线1条, 总长度630米, 有效长度150米, 钢罩棚面积2777平方米, 大型粮仓机械设备103台。
4.粮食储备体系现状
全市粮食总仓容6.4亿斤, 其中, 完好仓容4.4亿斤。仓容规模在1亿斤以上的1个为高平国家粮食储备库, 其仓容规模为1.6亿斤, 500万斤以上的39个, 需要维修的仓容2.0亿斤。
►►二、我市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1.粮食市场体系亟待健全
一是成品粮油市场有待提升和规范。从我市市区看, 成品粮油市场规模小, 档次低, 经营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农村粮食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粮食市场大部分是在乡镇农贸市场中摆摊设点, 或租赁几间房屋经营, 条件简陋, 几乎没有什么仓储设施, 兑换或收购的粮食大多为露天存放。三是批发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我市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仍处在城乡集贸市场阶段, 设施简陋, 功能不全, 布局不合理, 全市还没有一家相对规范且成规模的粮食批发市场。
2.粮食物流体系基础薄弱
一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粮食物流体系。粮食物流效率低、成本高、流通不畅。二是粮食物流方式落后。原粮运输仍以传统的麻袋、编织袋包装为主, 成本高, 损耗大。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我市粮食物流除高平国家粮食储备库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外, 其它大部分仓库规模小, 设施落后, 机械化作业程度较低, 有的库站只能靠人力装卸、搬运, 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
3.粮食储备体系有待完善
我市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71家, 除泽州县的19家企业经营基本正常外, 其余企业大都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粮库上漏下潮的情况普遍存在, 仓储设施完好率下降, 安全储粮隐患增多。
►►三、发展我市粮食物流体系思路和对策
1.调整布局, 完善功能, 建设多层次粮食市场体系
一是完善粮食收购市场。科学布局我市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支持和鼓励其它市场主体合法入市收购。二是提升城乡集贸市场功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易环境、健全交易手段、提升市场功能、提高交易水平等手段, 促进我市粮食零售市场健康发展。
2.扶持改造, 规范发展, 建设区域性成品粮油批发市场
一是在市区选择一家区位优势明显、规模较大、有一定实力的成品粮油集贸市场, 通过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提升市场档次、完善交易制度等手段, 扶持其建设覆盖全市的成品粮油批发市场。二是大力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利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手段, 促进城镇和农村粮油连锁超市和便民店的发展。
3.建设粮食物流通道和节点, 健全粮食物流体系
开展粮食物流 “通道工程”和“节点工程”建设。一是建设玉米、杂粮等流出通道, 小麦、大米、食用油等流入通道。重点建设通往河南等省市的跨省流出物流通道, 河南、山东、东北等地的小麦和食用油、大米等流入物流通道。二是建设1个省级粮食物流节点。即晋城市粮食物流中心;6个市级粮食物流节点。即高平市城市中心粮站、阳城城关粮站等物流节点。20个县级粮食物流节点。即沁水郑庄、陵川礼义、附城等物流节点。
4.建设粮食物流中心, 提高粮食物流水平
通过整合我市现有粮食仓储、加工、物流等资源, 通过退城入郊、土地置换等办法, 推进我市粮食物物流中心建设。
5.建设我市“数字粮食物流”, 推进我市粮食物流信息化
通过信息交换, 资源共享, 建设上联省粮食物流节点, 向下辐射全市粮食物流企业和粮食物流节点的信息平台。同时, 在我市物流信息体系建设中, 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粮食价格采集、粮食安全预警、粮库管理、粮情监测、储备粮管理、粮食加工等物流体系全过程的应用, 全面实现粮食物流信息化。
6.健全粮食预警研究机制, 确保粮食市场安全
结合我市实际, 加强对粮食预警机制的研究, 从土地安全、农业生产、粮食流通到粮食储备再到市场调控等, 建立跨部门、综合性粮食安全预警机构, 加强协调, 落实责任, 健全制度, 确保我市粮食应急机制快速、顺畅启动, 确保我市粮食安全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出现大的问题。
►►四、总结
粮食加工体系 篇8
2015年1月7日由全国政协、 中国政协杂志社主办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保障粮食安全”主题座谈会召开。来自全国政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住建部、国务院研究院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领导、专家等50余人共济一堂,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这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出席并作主旨讲话。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总体平稳有序。下一步, 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好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工作,指导各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一是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专门文件,指导各地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制度,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运行规范。二是指导地方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分层次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四是配合发改、财政等部门,完善政府支持保护和监管制度, 尽快落实新增农业补贴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等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保险政策扶持。
三农问题 始终是我国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当前,我们更应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业农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创新体制机制,充分释放农业和农村发展所蕴含的巨大容量和能量。
关于农业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快中西部水利建设;二是全面推进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三是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补贴;四是加大对产地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储藏、 加工的支持;五是搞好农业资源综合管理利用。
关于新农村建设,我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全面科学搞好规划,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动态变化的趋势下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把山区搬迁、生态移民、小规模村庄集并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超前的统筹规划。我们认为, 应该在符合规划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适当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其中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村庄整治复垦的土地指标要引入市场机制;二是新型农村社区里应建有廉租公寓;三是社区中要建有集中养老机构。
关于新型城镇化,解决“三个一亿人”的问题,最大的困难在于城镇化成本问题,也就是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最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为落户城市的农民工提供公租房。另外,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搞好改革试点,探索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股权的合理办法,为那些不可能再回乡务农的农民工提供城镇化成本。
中央政策亟需另辟蹊径,如果有条件再次注重宏观政策和农村生产关系领域相结合的改 革思路,强调从生态化战略及“多功能农业的三产化”所需要的组织制度创新角度来深化三农领域的综合改革,则尚有可能通过相对缓解农业困境来维护基层稳定。
中国农业产业化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关注。面对更多新挑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关政策被意识形态化地讨论着,而至少应该有的政策研究明显阙如。为此,近期需要加强关于产业化农业派生的生产过剩及污染恶化的相关研究,需要有关于全球化挑战下的负外部性研究。相应地, 急需建立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配合开展生态化农村经济及两型农业的优惠政策及投入导向。
如何建立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篇9
关键词:建立,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做好省级储备工作。与九三油脂公司签订了300万公斤省政府临时应急储备豆油协议, 在2008年3月初哈尔滨市桶装豆油出现间歇性断档时, 累计出库100万公斤, 平抑了市场, 保证了供应。提出了各地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的意见, 并督促落实成品粮油储备。
二是做好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为了保证《黑龙江省粮食应急预案》顺利实施, 落实了全省29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50个应急销售企业, 开展了签约授牌活动。
三是做好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加密对大型油厂和超市以及大中城市粮食价格、库存测报频率, 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及时发布粮食流通信息。
1 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系的薄弱之处在于:粮食流通产业链条短, 组织化程度低, 整体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不高。
1.1 市场主体发育不良、竞争力弱。
粮食购销企业经营能力不强。目前正处在改革关键时期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产权改革和机制转换还不到位, 研究、判断和驾驭粮食市场的能力仍然比较弱。例如2006年粮食收购前期, 粮食市场比较热, 收购价格也偏高, 一些粮食加工和贸易企业入市积极, 相继收购了大量的玉米和水稻。但随着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 粮价也降了下来, 一些企业的粮食销售步伐越来越慢, 以致造成粮食积压, 企业亏损。当时全省大约积压了数十亿公斤玉米, 既使一个中等粮食企业的亏损额也有几百万, 有的甚至将3年的积累都赔了进去。这难免影响了2007年粮食收购的正常进行, 黑龙江省的粮食企业, 尤其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2007年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可见,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强筋壮骨、做大做强的任务尤为艰巨。
粮食经纪人行为经营不规范、行为短期化。由于存在利益的竞争, 不少粮食经纪人不能正确宣传相关的优惠政策, 存在封锁、误传、截留的现象, 隔断了国有粮食企业与种粮农民的直接联系;粮食经纪人压级压价、掺杂使假, 损害农民利益;粮食经纪人仓储条件差, 严重影响所收粮食的安全;粮食经纪人的收购行为, 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粮食收购秩序。
1.2 收储能力不足、设施条件落后。
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多生产多少粮食, 还取决于少浪费多少粮食。我国的粮食在收、运、储、销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0%, 年损失总量近五千万吨。在粮食价格中, 物流成本占1/3甚至更多。
黑龙江省各类粮食企业仍主要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设施开展粮食购销、储存等经营活动, 黑龙江省共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600户, 其有效仓容总量为138亿公斤, 目前其最大收储能力只占总需求量的35%。每年全省报废的仓容大约有2.5亿公斤。另外,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烘干设备也已老化。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烘干设备587台 (套) , 其中2000年以前建造的占59%, 这其中已有很多处于待报废和需大修的。
1.3 粮食加工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目前, 黑龙江省粮食加工转化率不到45% (河南省63%) 。以玉米为例, 2007年销往省外的玉米原粮多达81.5亿公斤, 占玉米商品量的69%。大量的原粮出省销售, 不仅不能增加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总体效益, 而且加大了铁路运输的压力。
1.4 铁路运力紧张仍然是制约粮食流通的难题。
黑龙江省粮食外运主要通过铁路, 铁路外运量约占粮食外运总量的90%。铁路部门对我省粮食外运给予了大力支持, 特别是秋粮上市以来粮食铁路外运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 2007年12月份平均日装车达1400多车, 但由于黑龙江省位于全国铁路网的末梢, 到南方粮食主销区运距长、运费高, 受铁路运用车不足的影响, 铁路外运特别紧张, 铁路运输请配车兑现率一般只有34%左右。
1.5 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政策也亟待完善。
由于自然等限制, 黑龙江省粮食是一季生产、常年购销, 粮食产销周期长, 很难做到当年收购的新粮全部出库销售, 当年全部结清贷款本息。特别是在粮食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一些粮食经营企业还会发生经营亏损, 必然增加粮食企业的经营和农行贷款风险, 一些企业不能达到现行粮食收购资金政策规定的准入条件, 加大了保障粮食收购资金政策规定的难度。
2 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
2.1 稳定市场粮食价格, 支持农民增收。
把黑龙江省玉米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未能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的重点粮食品种, 在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 由国家及时采取收购中央储备和临时国家储备粮等有效措施, 调节供求, 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谷贱伤农”。
2.2 培育市场主体, 提高竞争能力。
要全面提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水平,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要勇于探索企业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要在思想观念与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国有独家经营理念向粮食市场主体多元理念转变, 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二是由“大手”、“大脚”、“大锅饭”向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竞争上岗管理转变, 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改变懒、散、靠状态, 向企业激励机制转变, 强化经营业绩考核, 增加经营机制的活力;四是企业由“家长式”管理向民主管理转变, 提高企业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费用管理的透明度;五是由传统坐商、坐收经营方式向自主创新经营方式转变, 企业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应该鼓励和引导粮食经纪人, 更好发挥粮食流通参与者的积极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政策与制度的监管层面入手, 培养、规范、监督粮食经纪人队伍, 使其成长为守法经营的新型“粮贩”:一是强化制度建设, 搞好粮食经纪人队伍培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 规范粮食经纪人的行为;三是严格许可经营, 规范粮食经纪人准入门槛;四是整合引导, 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2.3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维修和改造, 扩大粮食收储、干燥能力。
增加国家投资额度和比例, 加快构筑粮食流出通道, 重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房、场地、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条件为依托, 加强粮食物流节点建设, 全面提升粮食集散、发运、质量检测、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等服务功能, 提高粮食流通运转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对农民粮食产后减损设施给予大力支持, 国家应在实施“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粮食产后减损项目上对黑龙江省给予特殊支持, 帮助农民加快实现储粮装具和小粮仓标准化、系列化, 推广使用绿色储粮专用防护剂、杀鼠剂和小型玉米、大豆、稻谷保质干燥技术与设备, 帮助农民安全储粮, 增加种粮收入。
2.4 国家对黑龙江省粮食铁路运输重点支持。
调整黑龙江省粮食日装车比例。对金秋交易会、政府采购等产销合作的粮食运输计划, 采取单独协调、重点保证等措施, 增加粮食外运数量。
水稻出省运费补贴。从黑龙江省购买并外运粳稻的, 省间运输为铁路直达的, 每市斤补贴0.06元。加大对粮食铁水联运的政策扶持力度。省间运输为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或公路直达运输距离超过500公里 (含500公里) 的, 每市斤补贴0.14元。公路直达运输距离短于500公里的, 每市斤补贴0.07元。
2.5 适当延长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期限。
将现行6-9个月的贷款期限延长至一年, 使粮食购销经营期与粮食生产期同步, 更好地保障新粮收购贷款需要。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适当规模的合理周期转库存, 并给予储存费用和贷款利息补贴。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实行优惠利率, 降低粮食经营资金成本。
2.6 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 组建大型粮食物流集团。
在国家调控政策上应对黑龙江省区别对待, 支持黑龙江省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 扩大粮食产地加工, 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粮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省粮食精深加工业发展给予专项投资、银行贷款、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
粮食加工体系 篇10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局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 [1,2]。近些年来, 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 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发展。但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数量相对较少, 要想完成粮食增产目标, 并在总量和质量上实现粮食安全, 必须加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粮食科技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巨大潜力[3]。目前, 我国粮食科技的贡献率仅为34.9%[4],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 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完善, 不能有效支撑粮食科技的突破性发展。因此, 需要大力开展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粮食科技发展的大环境,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2 湖北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的地位
湖北是农业大省,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建国以来, 湖北省粮食总产量有12年位居全国第七, 有3年位居全国第五。近几年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加快, 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902.3千公顷, 位居全国第12位[5] (图1) , 总产量达2185.4万吨, 居全国第9位 (图2) 。
水稻是湖北粮食生产的主要作物, 其常年种植面积在3000-3600万亩之间, 近年稳定在3100万亩以上, 年总产达310多亿斤, 位居全国前列;中稻单产水平较高, 位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 水稻作为湖北省第一大粮食品种, 在粮食总产量中所占比例稳定在70%左右, 小麦产量及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玉米产量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薯类及大豆各年度持平。199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526.88亿斤, 其中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的产量在当年粮食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9.03%、16.96%、6.11%、4.87%、1.82%。200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433.81亿斤, 其中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所占比重分别为70.30%、11.21%、9.6%、7.11%、1.78%。
自2004年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以来, 湖北省粮食生产得到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粮食收购量逐年回升。湖北粮食商品量保持在180亿斤左右, 商品率约为35%。除满足省内消费外, 可有100亿斤左右粮食外销。湖北的粮食调出, 对保障缺粮省份的粮食供给具有重要贡献。
3 湖北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有基础
3.1 粮食科技创新资源丰富
湖北是我国农业科技大省, 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全省现有农业科技人才约5000余人, 拥有涉农的中科院院士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拥有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作物遗传改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 国家部委重点 (专业、开放) 实验室8个, 国家级工程研究 (技术) 中心4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 同时拥有数量较多、领域较广、以粮油生产加工为主的农业科研基地。目前, 湖北省正紧紧围绕粮油生产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积极发挥科教优势,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大量的粮食科技创新资源足以支撑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开展。
3.2 粮食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日趋合理
为积极把科教优势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 利用科技支撑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湖北省制定了以粮油生产加工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涵盖了加工技术创新体系、高效种养技术创新示范体系、源头科技创新体系及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旨在综合运用资金 (项目) 、政策、市场等多种手段和力量, 将技术创新活动及优秀创新人才等引向生产发展第一线, 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重新配置;同时, 集成省、市、县计划资源,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增强资金保障力度。在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粮食生产被作为主要内容占有较高比重。
3.3 粮食科技创新需求日益增强
近年来湖北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2007年湖北省粮食单产量为5489.1kg/ha, 全国排名第10位 (如图3) 。但与粮食单产量排名靠前的几个省份相比, 湖北的粮食单产量还存在较大增产空间。为此, 目前迫切需要通过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促进粮食科技的不断发展, 从而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
3.3.1 粮食复种指数及复种面积需要提高。
从当前来看湖北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不可逆转。湖北省耕地面积从1995年的7469.6万亩减少到2007年底的6995.03万亩。目前, 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77亩, 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2/3, 再加上耕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因素的影响, 湖北粮食生产发展受到制约。为增加粮食产量, 必须应用科技手段, 提高耕地生产力及复种指数, 发展多熟种植模式, 从而变相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3.3.2 新品种选育进程需要加快, 良种覆盖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培育高产、优质、高效作物新品种是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湖北省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与粮食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全省2100万亩杂交中稻, 本省选育品种的覆盖率只有11%, 而引进品种存在生态适应性障碍, 造成杂交中稻生产的不稳定。因此, 迫切需要开展科技创新, 利用优质高效的现代育种技术, 选育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的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作物新品种, 为粮食生产提供有效的源头保障。
3.3.3 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需要拓展。
当前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 恶化了粮食生产环境, 限制了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为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 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轻简化栽培、少耕或免耕、秸秆还田、合理施肥等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 在粮食生产中实现少用农药, 少施化肥, 减少用水, 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以促进粮食生产的科学持续发展。
3.3.4 粮食生产的机械化及现代化水平需要提高。
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 传统农业模式正在逐步弱化, 集约现代化生产模式迅速发展。但湖北农业机械化程度仍受到地理条件及装备技术水平的制约, 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 水稻机械插秧面积仅为210万亩, 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15。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引起的劳力不足等问题, 迫切需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3.3.5 粮油的储运加工技术需要提升。
湖北省粮食产后数量和质量损失较大,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粮食运输缺乏先进的计量输送设备、散粮接卸设施、专用运输工具;粮食仓储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先进的品质检测方式和生态储粮方式;粮食配送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粮食物流信息系统。针对这些问题, 必须依靠科技解决粮食加工共性技术, 加强粮食储运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及物联网建设, 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粮食生产、购销、储运、加工等环节的链接问题, 为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4 粮食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建设领域
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在明确构成元素内部联系的基础上 (图4) , 重点从粮食科技创新研究体系、粮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粮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着手, 系统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1 粮食科技创新研究体系
湖北省在粮食科技领域, 组织布局分散、管理效率低下, 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 粮食科技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测试手段及分析方法落后, 影响应用技术的突破和发展, 削弱了原始创新能力;再加上基础性技术研究的缺乏, 高技术集成应用受到束缚。因此, 需要完善粮食科技创新研究体系, 为粮食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科技支撑。
(1) 粮食育种:
湖北省粮食品种参差不齐, 良种覆盖率不高, 高档优质稻的种植面积所占比重较小, 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 需要加强粮食源头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搭建育种平台, 创新合作机制, 建立完善的粮食育种系统, 保持并进一步提升湖北在粮食育种领域的人才和科技优势, 加大科技创新, 促进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有效融合, 重点在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主体领域突破选育并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的粮食新品种。
(2) 粮食生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农村粮食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对粮食田间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亟需发展并推广省工、省力、节水、节本简化技术, 加快新型农业机械研发和应用以及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开发, 有效解决当前农机和农艺分离问题, 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 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栽培管理水平。同时, 加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 加大技术储备力度, 提高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
(3) 粮食储运: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降低损失实为增加“无形粮田”。但粮食储存的难度依然存在, 需要严格控制谷类及油料的含水量。一般谷类粮食含水量为13%-14%, 油料仅含7%-8%, 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粮食的质变损失。根据2007年的粮食统计数据显示, 湖北省粮食储备合格率仅为85.9%, 排在全国第27位。因此需要加强生态储粮的科研工作研究, 深入开展粮食组分的分子结构研究, 开发对应的检测仪器及对应的技术, 有效地控制储粮生态条件, 并实施正确的管理措施, 防止虫霉危害和品质劣变, 同时加大农村储粮技术的推广力度, 做好粮油产后技术服务。在粮食流通领域, 加强对传统物流设施的改造力度和信息手段的利用, 提高自动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使粮食物流的各个环节做到运行顺畅。另外, 要增强粮食物流设施柔性化, 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4) 粮食加工:
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壮大是促进粮食生产的不竭动力。湖北省是粮食主产省, 粮油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湖北省的粮油加工业利润总额排在全国第6, 但与排名前几位的省份相比, 差距较大 (图5) , 尚未形成湖北粮油加工产业优势。为促进粮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提高粮食销量及种植者收益, 增强粮食生产的发展动力, 在粮食科技创新中, 需要重点发展稻米、小麦、饲料加工产业。一方面以现有的大米品牌为基础, 做大做强大米制品和优质、特色大米产业, 利用科技手段, 优化加工工艺, 提高加工品质;另一方面发展玉米、大豆、薯类、油菜等其它粮油产品的深加工产业, 减少粮食原料的浪费, 提高综合利用率和增值率。
4.2 粮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粮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湖北省粮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存在信息脱节、对粮食科技创新的促进力度不够等现象。因此, 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强化面向粮食科技创新的社会化网络服务能力, 发挥各级粮食行业协会、粮油协会联系各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通过地区间、部门 (行业) 间的科研人员交流和技术项目合作, 为粮食企业技术创新及粮食科技发展提供信息指导和市场服务, 加快粮食生产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同时, 营造粮食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氛围。在调查分析粮食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基础上, 组织企业深入研发力量强、技术水平高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或课题组对接科技成果项目, 争取形成以共建产学研联合体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合作关系, 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一些重大技术问题, 特别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各级粮食科技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粮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3 粮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粮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保障粮食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粮食科技人员仍是粮食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 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及相应企业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才能保持粮食科技创新的活力, 也只有将粮食科技管理定位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上, 才能提高科技对粮食安全保障的贡献率。目前湖北省粮食科技创新的运行、分配、激励等机制僵化落后, 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因此, 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 需要创新管理机制, 引领粮食行业的科技发展方向, 统筹、协调、管理粮食行业科技资源, 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增加粮食科技投入, 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和创新。同时, 通过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协调, 组织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粮食行业配置, 营造上下结合的粮食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
5 建设建议
5.1 增加创新投入, 加大经济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调控作用, 优化粮食科研资源配置, 完善粮食科技创新投资环境, 鼓励企业建立粮食科技研发基地, 形成面向全省粮食生产、储运、加工等环节的完整创新链条, 保障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促进科技、农业、银行、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 加大对粮食科技的经济支持力度。
5.2 加强粮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提供粮食科技创新智力保障
重点加强包括粮食科技在内的农业基础教育, 利用现有的高校等教育机构, 改善学科结构, 增设相关课程, 增加实践力度, 提高受教育者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水平。同时,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优势, 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机构, 培养粮食科技的专业人才及领军人物, 带动粮食科技创新工作的突破性发展。
5.3 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根据现有的粮食科技优势和发展战略需求, 选择独立开发、自主发展领域, 通过系统集成, 相互融合, 探索新的技术路线,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在此基础上, 深化粮食科研体制改革, 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和涉农企业作用的发挥, 以大型企业联合体为主体, 创建科技园, 建立高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激发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在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及技术转让渠道, 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加快粮食技术成果转化步伐。
5.4 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增强粮食生产动力和后劲
壮大龙头企业,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重点扶持粮食领域影响力较大的龙头企业。通过改革、改制、重组、联合等办法, 扩大企业规模, 发挥整体优势, 快速实现企业资本的集聚和扩张,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粮食购销、储运、加工等领域的龙头企业, 着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向各类食品、生物化工等方向延伸, 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提高粮油副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从而为粮食生产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华红莲, 童彦, 朱妙园.粮食安全研究进展与模式创新[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246-237.
[2]宁国强, 杨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从粮食现状看进口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5) :2-3.
[3]姜志德, 常国庆, 杨立社, 等.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J].中国农学通报, 2004 (6) :355-357.
[4]张少兵, 王雅鹏.农业科技供需双重不足分析—以粮食安全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5) :66-69.
粮食加工体系 篇11
关键词:鱿鱼丝;即食食品;HACCP;食品安全;加工工序;关键控制点
中图分类号:TS254.4;TS207.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292-02
即食鱿鱼丝是以冷冻鱿鱼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丝状干制海产品,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开袋即食等优点。由于鱿鱼本身营养丰富、加工工序复杂,在加工过程中特别容易被致病菌、虫鼠等各种生物侵害,导致产品卫生指标不合格。近年来,有关鱿鱼丝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此外,鱿鱼丝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因受到光、温度、湿气、氧气等环境条件的影响,颜色会逐渐由白色变成黄色甚至褐色,严重影响产品的商品价值[1]。HACCP体系(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2]。本研究以HACCP体系理念为指导,对即食鱿鱼丝加工过程进行产品质量跟踪监测与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并设定关键限值,制定监控程序、纠正措施,完善验证程序,确保即食鱿鱼丝加工质量与食用安全,以期促进鱿鱼丝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1鱿鱼丝加工过程危害分析
1.1鱿鱼丝加工工艺流程
1.2鱿鱼丝生产加工过程危害分析
在鱿鱼丝生产加工过程中引入HACCP体系,需要根据其工艺流程考虑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危害。鱿鱼丝加工过程中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生物危害较为严重,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引起的危害相对较轻。
1.2.1由生物因素引起的危害鱿鱼原料本身可能因水域污染,携带大量微生物,如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等[3]。冷冻鱿鱼解冻时,若温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鱿鱼解冻后若去杂、清洗不彻底,会导致微生物残留。人工切割、拉松、撕丝及分级包装过程中,若操作人员手脚未进行消毒,或手有创伤,都有可能导致产品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4]。产品包装、搬运过程中,若包装破损,产品也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最终导致成品的卫生指标严重超标,严重危害食用者身体健康。
1.2.2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引起的危害鱿鱼的生活水域或捕捞后的储存设施若受到“三废”污染,易导致鱿鱼丝重金属含量超标。产品加工或包装过程中可能带入金属等杂质,运输或周转过程中若包装破损,易导致产品外露或损失。为了保持鱿鱼丝的感官品质及卫生安全,加工企业可能会人为添加一些防腐剂、抑菌剂。若加工人员手上伤口使用抗生素,会导致鱿鱼丝抗生素含量超标[5]。生产车间、机械设备使用的消毒剂也可能会污染产品。
1.3鱿鱼丝生产加工过程危害分析
鱿鱼丝生产流程危害分析及相应的预防措施见表1。
2鱿鱼丝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与关键限值
2.1原料检验
通常用新鲜冰冻鱿鱼制作鱿鱼丝,鱼体应完整,肌肉富有弹性,气味正常。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应小于30mg/100g,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应符合GB2733—2005《鲜冻水产品卫生标准》的要求,企业内控标准菌落总数不得超过3.0×104CFU/g。
2.2去杂清洗
冰冻鱿鱼在室温下自然解冻,剖切去头、内脏、软骨,最后脱皮。去杂必须干净彻底,否则影响后续加工。去杂后及时清洗,通常在流动水中漂洗,洗去血污、内脏、寄生虫以及其他杂质。彻底洗净后,捞出沥干。漂洗水温不超过20℃,必要时加冰降温。
2.3成品检验
成品鱿鱼丝检验应参照SC/T3016—2004《水产品抽样方法》的要求进行。感官指标应符合GB/T23497—2009《鱿鱼丝》的要求。微生物指标应符合GB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即大肠菌群要小于30MPN/100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不得检出,即食鱿鱼丝菌落总数要小于103CFU/g,不得含有金属、塑料等杂物。重金属、农药残留必须达到GB/T23497—2009《鱿鱼丝》的要求。
3鱿鱼丝加工过程HACCP计划表
4鱿鱼丝HACCP监控记录
即食鱿鱼丝加工过程HACCP是由一系列记录来体现的,包括原料检验、去杂清洗、成品检验等关键工序记录以及CCP出现失控时的内容、场所、时间、原因及处理方法记录。此外还应包括车間设备器具消毒、清洁的频率及过程,用时、当事人以及工人卫生状况等一般管理记录。HACCP记录至少保留3年。
5结论与讨论
在即食鱿鱼丝加工过程中引入HACCP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鱿鱼丝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通过对鱿鱼丝加工各环节进行预防控制可以大大减少各种生物危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的发生概率,提高鱿鱼丝产品的质量品质。另一方面,通过HACCP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建立产品溯源体系,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参考文献:
[1]施文正,朱孔辉,汪之和.鱿鱼丝产品色变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3):366-367.
[2]KafetzopoulosDP,PsomasEL,KafetzopoulosPD.MeasuringtheeffectivenessoftheHACCP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J].FoodControl,2013,33(2):505-513.
[3]吴少杰,朱强,吕玲玲,等.鱿鱼丝不同包装条件下细菌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34-4036.
[4]李俐俐,严登秀,赵永富,等.出口冷冻虾仁辐照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6):332-333.
[5]赵永富,刘春泉,冯敏,等.γ辐照降解氯霉素的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3):289-292.
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11期
于丽颖,成乐琴.柠檬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苷元的工艺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294-296.
粮食加工体系 篇12
一、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黑龙江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有四个方面:
1. 粮食物流的管理体制缺乏合理性
国家的粮食购销和价格体制在建立、利用和尝试走出双轨制度方面经历了合同定购、国家定购、保量放价、提价定购、省长负责制以及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不同的政策调整,而这些调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和可逆性。
2. 粮食物流管理缺乏市场化机制
政府各部门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限制过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粮食购销企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低,无法达到规模经济的需要。
3. 物流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
粮食物流的特点是量大、点多、面广、时间性强,粮食物流涉及的部门、人员也多,包括综合计划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交通部门,发运、中转、接收地政府部门和粮食企业等。黑龙江粮食物流体系目前缺少的就是这种统一性,粮食物流运作和管理上各行其事,交通部门执行自己的规则,粮食企业实施自己的办法,遇到问题莫衷一是,其结果当然是国家利益的损失。
4. 基地建设设施不完善,技术落后,流通效率低
按粮食现代物流的需求,黑龙江省粮食流通行业在企业规模、集约化程度、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发达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适应现代物流对设备的要求。粮食购销企业设施的配套能力较差,运输方式分割,散粮运输设施有限,粮食物流渠道、流程不规范,无序流动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流通效率。
二、政府职能的缺失阻碍粮食物流三位一体的共进,影响粮食物流体系发展
现代物流体系具有三位一体的共生共进性。物流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都伴随着几个不可缺少的经济条件,发展轨迹具有明显的三位一体的共进性,即国家的有关物流发展法律和政策、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物流企业现代管理和服务必须共生共进,才能保证现代物流的顺利发展。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规划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保证。政府职能的缺失阻碍着粮食物流三位一体的共进,是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的根本原因。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产业的发展面临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在粮食物流规划、粮食物流政策、粮食物流法规建设、新技术运用和推广等还存在着缺位。
三、政府推动发展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1. 加强粮食物流体制创新和实践探索
粮食物流体制创新要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垄断、促进粮食仓储设施的社会化和运输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实现粮食物流在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一是调整粮食行业结构。调整现行不合理的粮食设施布局,压缩过剩的粮食加工能力,重组资产、优化结构,促进粮食购、销、存、运、加五大环节的密切衔接和协调运作,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二是培育发展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食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2. 加快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的投入
黑龙江省269个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拥有的仓容253亿斤。但从仓储能力的总体情况看,仓储设施的总体水平还不够先进,不适应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
(2)重点加强“四散”设施建设
黑龙江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品种是大豆、水稻和玉米。这些大宗粮食由于数量巨大,非常适合散装运输,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应继续实行散装、散卸、散存、散运。
(3)科学组织粮食物流环节链中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运作
政府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要求,结合粮食产量、流量、交通、企业规模等情况调整粮仓、厂、站、点的分布,实现粮食物流科学合理。
3. 加强粮食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及应用
粮食物流信息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可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的全程管理。粮食物流自动化,可以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盈利能力。政府应继续积极引导粮食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网上交易,形成“大网络、大流通”的格局。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地方粮食网站,要有与银行、税务及海关等相关部门相连的电子网络,实现各种信息的快速有效流动,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
4. 建设高素质的粮食物流人才队伍
现代粮食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行业,从事粮食物流业务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对粮食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直接影响。各级政府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重视和加强对粮食物流人才的培养,积极普及粮食物流管理知识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培养方式应侧重于岗位理论和业务培训,学习有关的粮食物流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一是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引进高层次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物流专家;二是引导粮食物流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研讨班;三是组织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国外和物流发达地区、企业学习取经;四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优势,培养专业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吉双赵春玲: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学术交流》,2005(4)
[2]丁一:东北粮食物流走向何方.《中国粮食经济》,2003(1)
【粮食加工体系】推荐阅读:
粮食加工企业05-20
粮食加工仓库管理制度10-16
粮食物流体系11-10
数控加工体系09-11
2018-2023年中国粮食加工设备行业市场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目录)09-24
粮食价格:粮食安全09-01
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宣传口号08-12
粮食局世界粮食日活动总结06-11
世界粮食日节约粮食国旗下讲话稿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