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2024-07-19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通用9篇)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1

1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

作为干部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遵循普遍规律, 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指, 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政领导干部产生方式的体系, 是党、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构成和运作过程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大发展, 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逐步的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 并且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干部选拔制度。但是随着各单位组织认识部门在应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 我们不断的进行总结, 并且根据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逐步的完善相关的条例。中共中央在1986年1月发出《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后, 中组部根据此《通知》的精神细化了很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具体规定。中央在1995年制定并且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 这个制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此《条例》提高了选拔人员工作流程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改变了过去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不健全的情况以及某些无章可循的现状, 此外, 由于将制度化的进程提上了正规, 因此是完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过程的里程碑。2002年以后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并吸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 以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为基础, 修订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这是我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 亦是从源头杜绝贪污腐败的必要途径, 通过建立基本规章, 规范干部选拔的流程, 使选拔工作达到透明、公正、公平, 从而达到干部队伍的健康良性发展。

2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首先, 为了适应全球化经济时代的要求, 我们必须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为了能够源源不断的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干部人才, 我们必须有效的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人的观点而言, 就是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的实施。”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 其主要特征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 区别于旧时代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而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则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公益团体等的管理水平。在各种人力资源中, 其属于高层次人力资源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讲, 党政领导人才的层次及素质水平, 直接决定了企业及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向以及教育水平, 决定着是否能将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做细做深, 因此, 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是做好人力资源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和首要环节。

第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适应现代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职能的发展需要, 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在迎接全球知识经济大潮的挑战中, 现代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 使自身经营领域在市场内占主导地位, 担任企业管理层的作用发挥将直接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生死存亡和未来地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随着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内容, 逐步成为了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人才选拔的必要工具和手段,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 有利于企业确保和建立在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

第三,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改革并完善组织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有效的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我国目前已进入改革开放力度的加速期,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深化期, 面对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 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作成为了最核心的问题。组织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着眼适应当下形势、寻求改进方法, 并致力于有效的将服务开展在经济建设的中心上, 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提供帮助,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制度正是在此形势下进行改革与完善的。

第四,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向科学选贤任能的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全面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思考, 科学地总结了长期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至今党的干部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 吸收了近年干部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成果, 从源头上引领干部良性发展, 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运用

第一,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政治功能尤为突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目的是维护以无产阶级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种工具, 保证其维护功能的完整性, 这一制度可以理解为领导干部选拔人用权利奠定了基础, 起到了根本保证作用。该制度合理的结构体系, 使权利的控制、分配、调节等具体功效和作用得到了实现。科学合理的选拔以及制度结构, 保证了干部任用流程的公正性, 展示了对干部选拔流程的严格要求, 使广大干部在竞选过程中拥有参与竞争的平等资格和应有权利。它坚持了党管干部原则, 加强了中央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宏观调控。[3]

第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符合改革开放形势下内外环境的需求, 完善了干部任用制度的经济功能。领导干部作为地区及单位的重要岗位人才, 其素质高低对于经济基础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的快慢与其领导人的决策水平和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应从搭配合理的行政组合开展, 以行政效率提高带动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在当今形势下影响行政效率高低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行政活动的合理程度, 因此, 一直以来我们研究的重点都是通过何种途径才能科学合理的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必须组建一支优秀的领导团队, 而科学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其可靠的保证。

第三, 科学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文化凝练了一定的民族特征, 是反映其思想理论水平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文明成果的总体概括。制度与文化同属上层建筑范畴,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上层建筑内部组成部分, 与上层建筑内部的其他各部之间也相互作用。一个良好的价值导向能够促进社会快速的向前发展, 为了形成“学而优则进”、“能而优则进”、“干而优则进”的正确方向和氛围同时将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于全社会, 我们将考试、考核制度引用到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 这样在全社会的各个工作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一制度不断实践创新, 逐步成为我国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主要管理制度, 是培养和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重要保障之一。它更多的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对我国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做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制度,意义

参考文献

[1]《人才工作研究理论报告》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1版.

[2]仝志敏.《国家公务员管理——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3]黄达强.《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2

二、单项选择题:

1.对整个西方乃至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被恩格斯称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b)

a德国民法典

b拿破仑民法典

c美国民法典

d日本民法典

2.下述说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的是:(b)

a坚持党的领导,即党权应高于一切

b依法治国,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c党的政策的权威应高于国家法律的权威

d道德对社会关系调整的范围比法律更广,作用更大

3.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d)来形成和维护的。

a诚信

b道德

c行政命令

d法治

4.有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依法治国的下列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以法领导

b以党代政

c以党代民

d依法执政

5.县政府某机关干部回乡探亲,遇两邻居因宅基地纠纷持械殴斗,致一人重伤一人轻微伤。

公安机关前来调查取证时,该干部以不愿意得罪殴斗双方为由,拒绝作证。该干部的行为违反了(a)

a法律

b道德

c公务员条例

d党的纪律

6.某地级市一个技改项目从立项到开工需要17个部门办理34道手续,至少要盖25枚公章。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市政府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行政许可中应确立什么原则?(a)

a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

b行政许可定期评价制度

c行政许可事项范围法定制度

d行政许可的程序制度

7.某甲在未取得建筑许可证的情况下建房两间,对此,区城建局做出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拆除违章建筑的决定。甲在指定的期限内未拆除违章建筑,因而区城建局应当:(d)

a申请其上级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b对甲进行罚款

c采取代执行的方式强制执行

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8.就宪法的实质而言,其主要作用是界定和协调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除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外,并侧重于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范围及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在这一意义上,宪法被誉为(b)

a国家根本法

b人权保障书

c“母法”

d自由大宪章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主席行使的职权?(c)

a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b任免权

c制定法律权

d外交权

10.根据我国宪法,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指下列国家机关:(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d)

a行政管理权

b经中央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对外事务

c立法权

d拥有军队权

1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国家由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c)

a英国

b中国

c加拿大

d朝鲜

13.某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查处一商贩强买强卖违法行为时,被该商贩持刀扎伤。执法人员为查明违法行凶事实,将该商贩押回工商局关押数日。下列选项对执法人员作法的评述哪些是正确的?(d)

a符合鼓励国家机关、普通公民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法律精神

b部委规章明文授权,工商局有权拘押该商贩

c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的执法机关,有权对违法行凶人员采取拘押措施,构成犯罪的才移交公安机关

d工商局应及时将该商贩交公安机关处理

14.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我国行政法的效率原则?(d)

a听证制度

b回避制度

c告知制度

d不停止执行制度

15.下列选项中哪个作法符合行政法的责任政府原则?(b)

a某县分管生产安全的副县长由于辖区内连续发生重大煤矿安全事故,死伤多人,被免去职务,改任市信访局副局长

b某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隐瞒疫情不报,致使传染病大面积流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该负责人引咎辞职

c某税务局对一无理取闹的个体户提出的复议申请,既不受理也不说明

d某公安局干警见被拐卖妇女被转移到邻县藏匿,即以无权管辖为由,停止解救

16.下列选项中哪个是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b)

a某市交通管理局发布了小客车实行按单双号分日上路行驶的通知,并据此对钱某汽车给予处罚

b某乡政府发布通告劝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农作物的行为

c某乡政府对一村民焚烧秸秆行为予以罚款

d某环保局对烘烤鸡粪严重污染环境的加工厂采取措施,强行拆毁其设备

17.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某饭店因违反擅自采

用地下水被有关部门查处的行政案件中,发现地方规章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该法院应当选择下列哪种作法?(c)

a由该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司法解释

b适用地方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做出解释或者裁决

d适用部门规章

18.孟某系某市市长秘书。一日,孟某的老同学魏某为承包本市一扩建工程来访,请他“做工作”,并送给他5万元活动资金。孟某假借市长的名义与市建委主任联系,要求将该工程承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魏某。魏如愿以偿,又送给孟8万元。该案中,孟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c)

a贪污罪

b诈骗罪和受贿罪

c受贿罪

d滥用职权罪

19.下列选项中,哪些人员可能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的犯罪主体?(b)

a某民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谢董事长

b某国有钢铁公司程总经理

c某合伙企业负责日常管理的合伙人江某

d在中国登记的某外商独资企业财务总监丁某

20.某厂生产的办公桌椅使用了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注册的“蓝雀”字形的商标,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对其产品及商标该如何处理?(c)

a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应当对该厂给予行政处罚

b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其商标享有专用权

c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但其商标不享有专用权

d暂停在市场上销售,待商标注册后继续销售

21.某商场为了促销,在门口树起一个大招牌,上面写到:凡在本商场购买办公品、慰问品的,给予购买者购买商品总价款5的回扣,介绍推销者给付总价款1的佣金。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前往调查,发现该商场给付的回扣、佣金,账面上都有明确详细的记录。该商场的促销行为属于什么性质?(c)

a商业贿赂行为

b变相低价倾销行为

c正当的促销行为

d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22.刘某在某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25英寸彩电,使用半年后,彩电便出现图像抖动,画面灰暗等毛病,在“三包”有效期内,经修理后,彩电仍不能正常使用,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应当如何解决此事?(b)

a刘某可要求该电器商店赔偿双倍于货款的损失

b刘某应请求该电器商店再次修理,若仍不能正常使用,该商店应予退货或者更换

c刘某可要求该电器商店予以退货

d刘某应请求该电器商店再次修理,直至能正常使用

23.某国政府为了避免外国香蕉的大量进口给国内果农造成损害,遂规定国内经销单位销售外国进口香蕉的必须办理特别营业许可。这一作法违反了wto的哪个基本原则?(a)

a国民待遇原则

b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c互惠原则

d最惠国待遇原则

24.某药厂生产的板蓝根冲剂因“非典”传染病的流行大受人们欢迎,价格猛涨,供不应求。

该药厂决定扩大生产,以低价收购了一批变质的原料,并大量加入淀粉颗粒,制成后迅速推向市场。人们看到该厂的板蓝根冲剂包装上印有:经专家鉴定,本冲剂能迅速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非典”病毒传染的字样,更是疯狂抢购。关于此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a应追究该药厂生产、销售假药的法律责任

b应追究该药厂生产、销售劣药的法律责任

c应追究该药厂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医用卫生材料的法律责任

d应追究该药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法律责任

25.某保险公司委托某航空港代办航空人身意外险,许诺在国家规定的代办手续费之外再付给航空港5%的手续费。该保险公司的作法的性质是:(c)

a正常回扣

b贿赂

c商业贿赂

d商业欺诈

26.下列选项中,哪一纠纷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d)

a某行政学院曲教师因辞职和所在单位发生纠纷

b王师傅退休后,在一机关收发室值班时被打伤,王要求按工伤处理

c某装饰公司工人在给一商场施工时被砸伤,该装饰公司要求商场按劳动法支付工人治伤的费用

d某建筑公司雇佣一包工头组织施工,包工头手下的民工在下班途中因机动车事故受到伤害,该民工要求建筑公司按工作处理

27.下列选项中,哪一情形不允许解除土地承包合同?(b)

a发包方、承包方双方协商同意,并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b承包的耕地闲置、荒芜一年以上的c承包的土地全部被依法征用或者批准占用的d承包方成员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者迁徙并落户外地的28.下列有关乡镇政府执行计划生育法和政策的行为,哪一种做法是正确的?(c)

a因超生户拒不交纳社会抚育费而扣押拍卖其财产

b对计划外生育的夫妇处以罚款

c对违反计划生育法的人员决定征收社会抚育费

d强制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检查

29.某村村委会为了进一步搞好本村的工作,召开村民会议修改了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中的有关内容,并报乡政府。下列乡政府对村规民约的做法哪一种是正确的?(d)

a乡政府认为,该村村民不懂法律,通过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漏洞太多,因此决定否决,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重新制定。

b乡政府认为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合法、内容公正,因此予以批准

c乡政府认为,通过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不够完善,因此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d乡政府对呈报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依法予以备案

30.下列有权办理婚姻登记的乡镇政府的行为哪一选项超出了法律授权?(a)

a撤销公民离婚登记

b撤销公民结婚登记

c办理公民结婚登记

d办理公民离婚登记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3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 家庭伦理问题在中国繁杂又明确。在中国的家庭中通常错综交织着各种各样的人伦关系; 在同样的家庭中, 始终由血缘亲情一以贯之, 一切事务大都以此为点而扩展延伸。

婚姻是家庭的来源和基础, 家庭是以自然形态的伦理关系联结起来统一体。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生活的价值由来已久, 以家庭和谐为中心, 形成了规范的婚姻家庭生活的伦理道德体系。当代法治社会, 婚姻缔结有了更多的法律色彩, 男女两性结成婚姻, 由独立的两个个人融合成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共同体, 其缔结条件需要符合伦理理性, 符合伦理公信。这不仅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而且是自由和平等原则的实现。

二、婚姻缔结制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

( 一) 形式要件

自人类社会演变为私有制以来, 产生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结构。婚姻成为事关传宗接代, 繁荣家业, 光宗耀祖的终身大事。婚礼作为一种形式, 是对婚姻的一种确认, 也是一种宣告。历来十分郑重其事, 也十分繁琐。

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起源于西周, 要经过“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此后相传一千多年, 到宋代, 儒学大匠朱熹改为“三礼”: “纳采”、“纳币”、“亲迎”。在古代社会, 青年男女结为连理, 不仅要有礼数的约束, 还要遵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严禁男女之间自由的相亲相许。《诗经》中记载: “娶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如果未经父母同意, 自行许配婚姻, 被称为“淫奔”, 为礼法教化所不容。同样的, 如《礼记·坊记》所云: “男女无媒不交”, 如果没有媒妁作为中介和桥梁, 婚姻是不能成立的, 并且被人们认为是无信义, 不名誉的行为。到清末法律馆制订法律时, 又明确“婚姻须呈报于户籍吏”, 与现代的婚姻登记制度相近。

我们国家的《婚姻法》第二条有相关的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同时第三条法律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由此可见, 在中国当代社会, 男女能否缔结婚姻, 完全是两个当事人的私事, 社会或他人都无权干涉, 婚姻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意味着婚姻关系的缔结是建立在道德承诺的基础上的, 这种来自于内心的道德良心承诺, 构成了婚姻最基本的伦理基础。第八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 予以登记, 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 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应当补办登记”, 这是现代的婚姻登记制度, 说明婚姻缔结以登记作为形式要件, 缔结的事实婚姻也要及时补办登记。这也体现了法律对婚姻的保护。

“父母之命”的立法原意在于以家庭和睦为目的, 主要是因为子女成婚后, 仍多于父母同住, 如果事先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允许, 就会有利于将来大家庭的共同生活, 体现了“家本”观念, 家庭的和睦被认为是祖上的福荫, 是家国伦常的缩影。

( 二) 实质要件

以清末法律馆《大清民律草案》为例。

1.“非为同宗”

这条法律规定目的在于表达一种伦理的常态观念: “娶妻不娶同姓者, 重人伦, 防淫佚, 耻与禽兽同也”。古代社会的森严的家族辈分伦理可见一斑。《唐律·户婚》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法律规定: “诸同姓为婚者, 各徒二年, 缌麻以上各以奸论。买妾而不知姓者, 则卜之。”法律馆在“同宗”问题上做出了变通, 以同宗为原则, 以同姓为补充, 若为一祖所出, 无论支派远近, 籍贯同异, 虽百世而婚姻不通, 若同姓而郡望不同, 则可以通婚。

2. 成婚年龄

男满十八岁, 女满十六岁。法律馆的该条规定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朱子家礼云: 男子年十六至三十, 女子年十四至二十乃可成婚。关于成婚年龄, 不仅是经礼, 法令中也有规定阐述。《通典》唐太宗贞观诏曰: 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 并须申以婚媾。明太祖洪武元年制曰男年满十六女年满十四以上并听婚娶。

3. 须非重婚

法律馆的目的为了防止停妻再娶。而且一夫多妾, 与一妻多夫, 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传统的一夫一妻的理论依据源于儒家观念, 即: 一个男子只有一个名义上的正妻。一夫一妻制是就名分而言, 而非婚姻人数。同时明清的法律有规定写到: “凡以妻为妾者, 杖一百, 妻在以妾为妻者, 杖九十并更正”, 此处法律的目的是强调妻妾名分和尊卑有序。对重婚的禁止和约束, 是法律的进步, 亦是社会和文明的进步。

4. 须非近亲尊卑为婚

禁止突破尊卑界限的婚姻是该条的主要规定。在法定亲属范围内, 外亲或妻亲中之旁系亲辈分相同者不属于禁止结合的范围。实际上对于禁止血缘近亲结婚, 已经有同宗不得结婚的规定, 而且不论支派远近, 凡属同宗都属于严禁结婚的范围。本项规定, 是指在本法所规定的亲属之外, 与离婚而解除亲属关系的人, 仍不许其结为婚姻。“亲属妻妾, 即使被出及已改嫁也不得为婚”, 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5. 不得与相奸者结婚

法律馆对于该项规定的说法是: 女子通奸后又离婚的, 不得再次结婚, 是为了警戒女子应当重贞洁, 知廉耻, 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防止邪淫之风的滋生。但该条规定并未逃出男女不同的窠臼, 仍是对于男性宽宥, 对于女性严苛, 体现的是对男女同一行为的不同结果和不同的法律责任。

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

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和统一, 儒家的思想家们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孔孟思想, 在汉代发展成为“三纲五常”, 用伦理纲常原则教化百姓, 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统一。

但传统的婚姻缔结制度也存在其弊端, 父母之命的约束, 成就了梁祝的凄美故事。类似的, 《红楼梦》中前世的“木石前盟”终究抵不过约束下的“金玉良缘”, 一个在对方的洞房花烛夜时含泪而逝; 一个最终选择了青灯古寺, 不再纠缠人世的红尘纷扰。任何原则一旦被绝对化, 势必违背他的初衷。在当代法治社会, 婚姻自由是我国《宪法》和《婚姻法》确认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最大限度地扩大人们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环境制约自由是公正的法律赋予人类真正伟大的善事。马克思说, 法律不是与自由相背离的东西, 更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诗经》中“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的唯美画面, 才应该是婚姻结合最适合最完美的意境。

从民族利益出发, 在21 世纪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一直都是我们传承文化所秉承的理念。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 现代法治是我们民族的重大飞跃, 传统文化为现代法治提供了源源不尽的动力和支持, 现代法治的实现将会更广的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每一个国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法治的存在。

参考文献

[1]曹贤信.亲属法的伦理性及其限度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12.

[2]王新宇著.民国时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篇4

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培训规定》、《张掖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1、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体干部。干部所在单位要保障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干部应积极履行接受教育培训的义务,根据不同情况参加在职期间的各类岗位培训、晋升职务的任职培训、从事专项工作的业务培训、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和其他培训。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省委和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参加理论学习的时间要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任职时间内,每5年参加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必须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干部培训主管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不少于3个月的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由组织部门确定,其它各类干部的培训计划分别由干部的主管部门制定。调训对象按照计划及干部管理权限审批确定后,党组和领导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保证计划的落实。

3、建立健全干部定期脱产培训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学院或者经市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以上的培训。县处级后备干部参加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市委党校有关班次的学习,每5年参加脱产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市管专业技术拔河人才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校)等培训机构理论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干部参加脱产教育培训的时间,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确定,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探索推行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度。

4、坚持和完善组织调训制度。市委组织部和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的名额分配调训和点名调训,各单位和干部本人必须严格执行,保证计划的落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选调优秀大学生和市以上调训的县处级后备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点名调训,其它干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采取组织点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调训。干部所在单位和干部个人必须服从组织调训,因故不能参加的,本人须提出书面申请,由所在单位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经批准可在本单位内部调整。干部在参加组织选派的脱产教育培训期间,享受在岗同等待遇。

5、实行干部调训计划和办班申报审批制度。经市委组织部或市人事局指定的由我单位承办的干部参加培训,须经市委组织部审批,避免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未列入市委组织部干部脱产培训计划和未经批准举办的培训班次,有关单位可不选派干部参加。由我局或者下属单位举办的培训班结束后,主办单位应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或有关管理机构报送培训总结。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5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法治教育, 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常规法律传授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教育, 目的是培养具有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具备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根据教育部、司法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针对现代青少年群体教育环境的变化, 在培养目标上, 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在教育内容上, 已经由单纯的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政治、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多学科, 多门类的综合教育体系。因此,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作为现代大学生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只有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才能保证宏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内容的完整。

二、从外部关系看, 二者互相联系, 缺一不可

法律与道德, 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用来进行社会治理和管理的两种职能手段, 本身没有阶级性之分。法律在现代社会是通过法治教育来体现的, 而道德在现代社会起作用则是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的。人的法治观念需要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才成自觉遵守, 而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又需要强有力的法制来保障。法律作为社会道德的最底线, 高校法治教育必须发挥其德育功能, 包括通过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我国进行的法治教育又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其明白社会主义法律区别于资本主义法律的不同之处, 明白我国进行的法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是以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的法制教育。在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础上, 对社会主义法律产生认同感, 进而达到遵守法律,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法的起源以及与生活紧密结合的道德法的成长历程, 比如中华民族所倡导的在经商中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本身就蕴涵着守法的精神实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向广大学生描绘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中的重要特征民主法治、是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这本身就蕴涵着法治的精神和要求。可以说,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是依赖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所以, 思想政治教育是先导, 法制教育是保障, 二者相互联系, 缺一不可。

三、从内部关系看, 二者互相补充, 不可偏废

当前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包含了法治教育。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 其治理手段绝对不会单一依赖法律或者是道德, 必将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和补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公正观和法制观。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是相互补充, 不可偏废的。要让大学生树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的意识, 遇见社会上的违法事件, 首先想到的是违反了道德。正所谓法治教育中包含着必然和应然的道德, 道德教育中包含着潜在和根本的法律。要让学生树立用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来看待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违法现象。比如某人欠钱不还而被告上法庭, 这必定是自身违背了欠债还钱的道德习俗在先;童叟无欺既是美德又是守法, 重婚与第三者插足既是缺德又是违法。

作为当代大学生, 要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必须在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的同时, 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在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培养道德素质高、法治观念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4.

[2]谭来兴.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 2015 (01) :88-91.

[3]卢霖.基于多元文化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6) :1.

[4]柳明旺.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2 (01) :51-52.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6

在中共中央领导下, 延安创建了多所干部学校, 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干部。仅1939年到1942年间, 在延安就多所门类齐全的干部学校。这些学校从1937年到1941年“四年来造就的人才, 约在二万以上, 分散服务于全国各抗日战线上”。除了延安地区, 在华北、华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建立了多所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干部学校的成立和短期训练班的开办, 大大提高了各类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文化素质和军事技能。虽然有的学校存在的时间较短、招收学生数量有限, 却在干部教育大发展的延安时期, 为我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革命干部。尤其是陕甘宁地区, 作为我党培养革命干部的基地, 不仅为本地区的建设培养了优秀的许多干部, 而且也向其他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革命干部。林伯渠曾指出, 陕甘宁边区在八年抗战中, 为其他解放区训练了4万个以上的政治、军事干部, 及成千的文化和技术干部。

到1936年6月, 仅中央直接指导下的干部教育学校已达17所之多。“学生多的万余人, 少的几百几十人, 几千个干部从事教育工作, 教育出来的及尚未出来的学生三万以上。”众多干部教育学校的成立为我党迅速而大量地培养革命干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36年到1945年, 仅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培育的干部大约就有27000人之多。1944年一年时间延安大学培养了党员1302人。晋察冀边区在抗战的八年中就培养了八万多名干部。这不仅满足了战争的需要, 也满足了我党进行根据地建设的需要。

2 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由于革命战争的需要, 许多干部的工作性质并不固定, 可能今天需要干部做军事工作, 明天就需要干部做地方工作;今天需要做党务工作, 明天需要干部又去做政府工作;今天需要做群众工作, 明天需要做教育工作等等。因此, 这就需要干部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工作经验, 这也对干部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干部教育制度的建立, 不仅为干部提供了有效地学习方法、保证了干部的学习时间, 最重要地是调动了干部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了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2.1 干部中文盲的数量大大减少

中共中央曾将在职干部分为甲、乙、丙三类, 而丙类干部一般是指工农出身的、没有看书能力的、担任事务工作的干部, 区、乡级干部占多数。这类干部自身文化、政治水平很低, 学习能力较弱甚至没有看书的能力, 而且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从事繁琐的事务工作, 人员流动性大, 这就使得干部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为此, 我党对这一类干部的教育原则和内容单独进行了规定。“以简单明了, 求质不求量为原则”, 以消灭文盲为目的, 教育内容以文化课和党的建设为主。

经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干部学习文化的热情高涨, 许多干部从头学习文字。到1940年底, 干部中的文盲数量大大减少。以神府为例, 一字不识的区级干部文盲全部消灭, 而区委的主要负责人, 如区委书记、宣传科长、区长等不仅能识字, 而且也能写简单的工作报告以及起草工作计划。乡级干部中大多数文盲也已经消灭, 许多干部都能看懂《群众报》了。延安县区级干部有九十四名, 到1940年10月份, 识字在500字以上的占到总人数的58.5%。其中800字以上的达到35人, 500到800字的有20人。在党校学习的干部不仅能读《新中华报》和《解放报》, 而且还能作文章了。

2.2 干部的理论和政治水平得到提高

我党自成立之时便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 经过开展干部教育, 许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得到提高。如中央组织部的甲类小组曾经逐章的讨论了联共 (布) 历史课本, 逐节的讨论了哲学选辑, 讨论了中央的几次决定、日丹诺夫在联共十八次大会上的报告及新民主义论等, 养成了经常看新闻的习惯;马列学院的一个小组精读了联共 (布) 历史课本等。许多干部纠正了以往对党的理论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如抗大在1940年5月的总结报告中, 有干部就指出“过去我把党的民主理解为自由主义, 同时认为扩大八路军会妨害统一战线, 但今天我却知道了武装的革命反对反武装的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 而且对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也会了解了一些。”有些干部参加了学习之后, 提高了政治觉悟。在军委的总结报告中也有干部指出“在留守处政治部的程同志, 在未加入党前曾参加过国民党, 从未向党公开这事情, 在上完党建后便向党坦白的讲出。”经过学习, 许多干部的组织观念得到转变。如边区的总结报告中, 边区政府秘书处的干部说“初到边府, 看不起事务工作, 不想作事务工作, 现在就是党叫我做管理员, 我也绝不讲价钱。”抗大的总结报告中有位干部指出, “过去我总以为服从党的调动会妨害个人发展, 但现在却了解了党员为什么要服从党, 以及使用干部的条件了。”还有干部指出, 入党多年了, 经过学习才明白了什么是组织原则。

2.3 有力地促进了全党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

干部教育制度的建立, 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在这些干部的领导下, 我党革命队伍不断壮大, 根据地不断扩大, 群众基础也不断巩固, 有力地促进了全党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

干部教育制度的建立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干部, 壮大了我党的革命力量。“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七年, 十一年时间内, 我们党的组织, 由八万党员发展到了二百七十万党员, 这是一个极大的跃进。这使我们的党成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党。

干部学校培养的革命干部被分派到各地去组织游击队、创立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抗战等,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抗战爆发后, 我党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和抗日武装, 提高干部的抗战水平和组织能力。仅一九三七年八月到一九三八年十月, 在华北地区, “地方党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从城市转到农村, 开展游击战争。一年多时间, 就开辟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干部队伍的壮大及干部素质的提高, 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可能。“经过我们八年的苦战, 夺回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解放过一万万人民, 组织过一百万的正规部队和二百二十多万的民众”, 在多个省区内我党“建立了十九个大块的解放区, 除少数地区外, 大部分包围了自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来敌伪所侵占的中国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海岸。”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在这一段时间内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和巩固, 主要是由于我党有计划地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政和群众工作, 巩固了内部, 加强了自己。经过延安时期我党干部教育制度的建立, 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有效地促进了我党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

延安时期, 我党干部教育制度的建立为我党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这些干部被分配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革命事业中, 起着骨干和先锋作用。干部队伍的壮大保证了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我党在各地创立的大量的革命根据地则对敌人形成包围形势, 保持了革命实力;群众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保证了我党革命顺利发展的力量基础。在这些高素质的干部的领导下, 我党的革命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有效地促进了战争胜利的到来。

摘要:延安时期,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 全国各根据地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干部教育活动, 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干部教育制度, 为战争胜利有效地培养了大批具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革命干部, 使得干部教育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延安时期,干部教育,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辑.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教育厅工作概况报告及提案提请大会审核及公决,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教育方针政策部分) (下册) [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254.

[2]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223.

[3]延安抗大[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

[4]贾佑忍.浅析抗战时期中共的干部教育[J].天府新论, 2005, (11) .

[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辑.延安的在职干部教育,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在职干部教育部分)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89-90.

[6]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辑.陕甘宁边区的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 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在职干部教育部分)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71.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7

法治文化是法治国家得以构建背后的深层次的观念性因素。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法治文化应当涵盖以下的内容:一是法治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判断;二是法治文化所蕴含的行为模式。从法治文化的价值判断来看意味着对法律的尊重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法治精神得以确立, 法治化的思维方式得以养成。而从法治文化蕴含的行为模式来看则是社会普遍存在遵守法律的行为模式, 特别是由于法治的要义在于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因此, 法治文化更为注重的是公权力机关及公务人员的普遍依法而为。

法治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 其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法治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的发展则意味着公民对于权利和民主的重视, 这为法治文化的形成确立了政治基础;伴随着现代市民社会的发展, 市民社会自治力量的加大将会限制国家公权力的滥用, 使国家归位为中立的裁判者, 这为法治文化的形成奠定社会基础。” (1) 而从中西方的文明发展历史来看民主政治与市民社会的发展都是在道德伦理进步的推动下取得的。

1.1 道德伦理的完善过程即是民主政治的完善过程

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范畴, 同时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人类社会在民主政治上的发展进步在本质上都是一种道德上的发展进步。因为民主涉及到如何对待人的问题, 涉及到人的基本权利、自由、平等等方面的问题, 这在本质上也即是伦理问题与善恶问题。

作为国家与制度层面的民主, 必然包括制度与社会的公正、国家对人民意愿的回应与负责、促进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等方面。 (2) 这样的制度民主本身就是在伦理道德上的积极判断。好的政府本身所具有的德行是其有效管理的基础, 而这样的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人民本身的道德素养。作为公民层面的民主则意味着围绕不同社会地位个体间的利益分配所形成的合作协调及妥协让步, 以及在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中形成的自主平等、共同体精神等。因此, 积极合理的道德伦理预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前提, 在民主制度的安排上需要符公平正义的目标, 能够有力促进社会的自由与平等, 有利于生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民主精神的公民同样要有着高尚的道德理念, 其首要的道德品行是能够划分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边界, 在公共政治生活领域往往要舍弃私人的偏好;其次则是能够划定具体个体的利益边界, 每位公民的权益都需要得到尊重, 对于私人利益的追求需要以尊重他人利益为前提。

1.2 公共伦理道德的发育完善是市民社会得以成长的主要土壤

市民社会是人类社会生活交往中最为深入及普遍的一个领域, 它渗透进了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个领域的主导规则是公共伦理道德, 因为在市民社会中的一般“市民”摆脱了传统意义的民族共同体, 拥有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与此同时,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很容易陷入各种利益冲突、价值矛盾中, 在对立冲突中谋求平衡的约束机制,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公共伦理道德。在市民社会领域, 价值规律以及法律规范无能为力之际, 正是公共伦理彰显其作用之处。可以说, 离开了公共伦理道德市民社会将无法有序地成长。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公共伦理道德的发育完善也是市民社会得以成长的主要土壤, 在市民社会的交往中, 私人的行为习俗和个体的道德规则不断发生碰撞、摩擦, 不断地提升演变, 最终蜕变成为市民社会交往的约束机制——公共伦理道德, 可以说, 正是公共伦理与其它因素的合力最终促成了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的独立发展。

2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认同中具有重要作用

法治文化在我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体的广泛认同。有学者认为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所谓疲软现象, 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主体对我国法治文化的认同度不高。 (3) 根据上文对于法治文化的分析, 法治文化蕴含的价值判断意味着对法律的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而从法治文化蕴含的行为模式来看则是社会普遍地遵守法律。因而, 培育大众对法治文化的认同应该沿着从情感认同到价值认同, 最终发展为行为认同的路径而逐步展开, 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 从理念到实践发展的过程。

2.1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的情感、价值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

所谓法治文化的的情感认同主要包括人们对于法治具有的信任感, 这些情感因素是汇聚成为认可法治的主观意识基础。法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首要的是观念上需要形成共识, 进而会形成对于法治文化的价值认同。但实际上, 我国对于法治文化还远未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 不少官员并未形成对于法治的价值认同, 甚至于缺乏基本的法治观念, 官本位的文化在一些地方还相当盛行。而在民间, 对于法治的情感、价值认同也并未形成主流价值观, 许多人对待法治的态度掺杂着机会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因素。

对于法治共识的形成而言, 道德伦理的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 由于法律具有他律性, 其所形成的往往是一种外生性的国家强制性秩序, 但是, 仅仅当人们对于他律性以及外生性的法律有着发自内心的认同及自愿服从的情感时, 法治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形成。为此, 需要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 当上升成为法律的规范同时也是一定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普遍性伦理道德准则时, 对于法律的信仰就会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另一方面, 民众对法律的普遍服从与信仰也取决于执法者的道德素质, 一般而言, 执法者的道德水平越高, 法律的实施效果越好, 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任和情感往往得以培养。总之, 如果没有道德伦理的支撑, 对于法律由信任的情感向价值的认同过程就难以为继, 而法律秩序乃至法治文化最终也会因为缺乏信仰的基础而成为空中楼阁。

2.2 道德伦理在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中所发挥的作用

法治文化的价值需要通过行动加以落实, 而要形成对我国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 关键是我国守法、执法、司法等具体法律行为的实践效果与法律理想之间的差距, 差距越小, 人们对于法治文化的行为认同度越高。显然, 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道德水准是法律良性运行的最高保障。

就守法行为而言, 道德素养较高的人, 即使欠缺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因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及做人的良知, 在生活中违法的概率往往相对较低;相反, 道德素质较差的人即便法律意识较强, 在其对法律的强制尚存畏惧时或许可以克制自己的违法犯意, 但在违法获利较大时便难以抵制诱惑, 可能会突破道德防线, 其违法的概率相对会较高。而在司法与执法行为中, 如何令民众认同则更加考量司法者与执法者的素养, “一次公正的司法裁判胜过一百次法律宣讲”。能够做到熟谙法律、精通法律的仅仅只是“法律工匠”, 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法律人能够保障法律良性实施的积极效应。

3 加强道德伦理教育促进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1) 通过道德伦理教育, 培育民众对于法治文化的情感基础。一国的法律制度如果缺乏正义、道德等价值内涵时, 该法的实施也必然难以唤起民众对之的向心力, 即便是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 多数民众中仍然共有着相同的道德价值标准。因此, 我们要唤起民众对于法治文化的情感, 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律就必然是合乎公平、正义等道德观念的法律, 是反映最广大民众意愿、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良法。通过道德理念的强化, 制定良法的过程就是道德法律化过程, 也是培育民众对之情感基础的过程。

(2) 通过提升法律适用者的道德伦理素养, 提升民众对法治文化的认同。我国立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 早在2008年3月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向大会做报告时就宣布, 中国特色社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民众对于法律治理的信任度、认同度却并未同步的提升, 究其根本在于我国司法与执法的领域广泛存在着有法不依的现象, 法律适用者的道德素质难以让民众满意直接影响了法治理念的深化。因此, 对于法治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需要通过提升司法者以及执法者的道德素质来完成。因为公正是法律适用的必要前提, 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司法者或执法者才可能实现公正的价值目标, 维护法律的尊严, 特别是当纷繁复杂社会事务涉及到自由裁量权时, 唯有具备了自律与公正等道德品质的法律适用者才能保障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运用。

(3) 通过道德教育提升民众的守法意识, 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民众法治观念的萌芽乃至法治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人对于规则的认识与接纳程度。一个社会中, 法治秩序和法治文明的最高实现形式就是伦理道德的自律。我国致力于法治建设要在提高民众法律意识的同时, 也着力加强道德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 因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公众整体的法治文明程度往往并不简单地由他们的法治观念的总体现状加以决定, 而是通过他们总体的道德伦理素养加以体现。因此, 要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人心, 进而建设现代法治文明社会, 应当要将整个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和伦理素养的同步提高作为重要手段, 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通过广泛的道德伦理的教育, 将法律和道德所蕴含的朴素理念转化为社会公众内心牢固的价值信念, 由此民众能够自觉以此来判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道德自律来实现法治秩序并推动法治文化的建设。

注释

11 云书海, 陈新亮.当代中国法治文化形成的基础[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 (1) .

22 寇鸿顺.试论民主政治的伦理意蕴与道德追求[J].道德与文明, 2011 (1) .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8

一、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开展的情况, 《海南省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对海南省11 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法治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方式包括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各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开展的情况;二是学生具备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的状况。下面我们主要以非法律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分析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律意识。从问卷结果来看, 学生对一些基本法律常识的掌握还比较薄弱, 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法律信仰, 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纠纷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学生普遍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关注度不高, 对国家法治建设信心不足。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违法现象比较麻木, 守法意识不强。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除社会和学生个人因素以外, 学校法治教育不够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部分院校还没有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法治教育还没有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尚未形成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在大多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规定中, 都没有关于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内容, 一些院校进行法治教育的侧重点主要停留在安全防范教育和法律常识普及的层面, 忽视学生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2.法制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 教学效果还有待于改善与提高。在通过课堂主渠道开展法治教育方面, 各高职院校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进行, 学生对以上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不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制教学时数不足, 多为合班授课, 难以保证教育效果。二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薄弱, 几乎所有学校都未建设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等课程资源。教学方式、课程考试等方面改革力度不大。三是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在组织实施方面比较随意, 课时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此外, 法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 在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中渗透法治教育不够。

3.课外法治教育活动虽然形式多样, 但学生多是被动参与, 教育效果是很不理想。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校经常开展的和学生经常参加的活动基本是一致的, 但二者与学生最希望参加的活动则有较大区别。这说明, 学校经常开展的各类法治教育活动不一定是学生真心喜爱和愿意参与的, 大多是被动参与;而有些学生希望学校组织的活动, 学校却因为各种原因组织的较少。例如有43.31%的学生表示希望参观监狱、劳教所等执法单位, 但仅有15.98%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校组织过此类活动, 也仅有13%的学生表示曾参加过此类活动。

4.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意识等理念, 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学校教育理念之中, 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还没有完全形成。法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就是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把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融合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而是平等的利益主体, 学生遵守校规校纪, 不是慑于学校权威, 而是学生作为一个受教育者应该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 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学生应遵守学校的规则, 信守与学校之间的契约。因此, 把法治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之中, 进一步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是各院校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5.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结构不尽合理。各院校承担法治教学任务的要么是思想政治课教师, 要么是兼课教师, 这些教师只有少数具有法学专业背景, 在讲授相关法律知识时有一定困难。组织法治教育相关课外活动的主要是学生管理部门、团委和教学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大多是非法学专业, 在法治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难以为学生提供深入和专业的指导。此外, 各院校基本没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来参与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

6.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在学生的法治教育中没有被充分整合和利用。我省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法治教育还没有形成常态机制, 社会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而学校与学生家长在法治教育中的配合沟通就更少, 家庭教育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加强与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1.更加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备基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高职院校应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对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规定与要求, 并规定相关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应贯穿法治教育, 学校要制定系统的法治教育方案与计划, 对学生在校三年的不同阶段的法治教育内容、形式进行设计与规划, 使法治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学校要重视建立法治教育的评估监测机制, 要对不同阶段所开展的法治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 并建立反馈整改机制, 使法治教育收到实效。

2.深化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培养。目前法治教育课程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 各院校可考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作为独立的教学单元来组织教学, 对其内容进行整合与充实, 可以分为若干小专题授课, 使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 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此外, 应考虑开设法治教育公共选修课, 丰富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 吸引更多学生选修。深入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尽可能采用小组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模拟法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可能实现小班教学, 避免合班授课。落实法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的机会和条件。学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检查, 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得到落实。重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试方法,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 促进学生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发挥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在法治教育中的渗透作用。其他课程教师应具备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责任感, 自觉通过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向学生渗透与灌输相关法律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要对各门课程中所涉及的法治教育知识点进行梳理,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渗透与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合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法治教育的效果。

3.科学规划第二课堂法治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法治意识。高职学生在大学三年的不同成长阶段, 其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学校要认真研究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制定分阶段的法治教育活动计划, 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适时组织各种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外法治教育活动,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在参与和体验中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第二课堂活动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法律进社区”、旁听法庭审理、开展相关社会调查活动等,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开阔视野, 在实践中感受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具备什么样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4.把法治意识融入学生日常管理要求和行为准则中, 努力建设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要努力优化法治文化环境, 建立依法治校的体制机制, 建设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学校在管理中要端正权利义务观念, 不断平衡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避免滥用学校权力资源优势, 轻视甚至漠视学生权利保障。此外, 学校管理者要注重办事程序公正, 决策、办事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 涉及学生利益的重大事项, 要努力做到信息公开, 重视学生的利益诉求。学生身处法治校园文化氛围中, 就会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荫庇,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法治意识。

5.整合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机制。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仅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独立完成的, 学校必须有效整合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资源, 共同实施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学校要建立稳定的校外法治教育基地, 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使校外法治教育基地常态化地参与到学校的法治教育中来。学校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QQ群、家长论坛、家长会等方式保持家校联系, 使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法治教育目标与内容, 争取家长对学校法治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同时, 学生家庭中也蕴含着许多教育资源, 如法治教育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等, 学校要善于挖掘这些教育素材和资源, 将其有机结合到学校法治教育中, 有利于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使学生更乐于接受。

6.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 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应重视法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挖掘和整合校内师资力量, 建立一支稳定的、素质较高的校内法治教育队伍, 加强队伍的培训、激励与考核, 使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断获得提升。另一方面, 要逐步建立和培养从事法治教育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有效利用与引进校外资源, 作为校内法治教育队伍的补充。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重在形成长效稳定机制, 学校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保障, 确保队伍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君.大学生法治意识及教育途径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 2015, (4) .

班干部制度与法治教育 篇9

一、健全机制,整合法治教育课外活动的形式

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办事机构,形成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机制,可以为法治教育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学校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完善教育内容和创新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建立符合学校客观实际的法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形成校长监督、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德育处组织班级具体实施、师生共同参与、全社会各方面配合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这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符合客观实际,是开展学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根据以往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将各年级的法治教育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法治教育课外系列活动(见下表),并将这些活动统一纳入学生常规的德育系列活动中,加强对法治教育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在课外活动中有计划、分阶段、定主题地开展法治教育,提高了法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一是有计划。在学校层面,将学生的法治教育活动内容及形式纳入学校团委、德育处的计划中,让法治教育课外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

二是分阶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立法治教育课外活动的阶段性活动。如:起始年级(预备和高一年级)结合新生入学和新生军训进行教育,以学生遵章守纪教育为主,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初一、初二和高二年级以守法教育为重点,增强学生对法治知识的体验;初三和高三年级以诚信、用法教育为主。

三是定主题。明确活动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如安全教育月、法制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增强活动教育的实效性。

二、搭建平台,开展法治教育课外活动

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让学生多实践、多接触社会,为学生增加法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学会用法,从而树立法治观念。

1. 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法治教育课外活动

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课外活动,增加了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实践体验中学法、用法,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法治教育的积极性。如,在初二年级开展以“十四岁生日——阳光成长·与法同行”的系列活动:组织学生举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治教育演讲比赛,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开展以“珍惜青春,远离网吧”为主题的小报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要发展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中,不应沉溺网吧,争取早日获得佳绩回报父母与社会;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竞赛,让学生明确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学会运用法律常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举行“争当遵纪守法好学生‘十不’承诺”守法签名活动,并进行宣读守法誓词、佩戴守法标志、许下守法诺言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十四岁”是一段值得憧憬与倍加珍惜的美好岁月,是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转折点,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观念植入心灵,并彰显在点滴的行动之中,用法治知识为青春梦想护航。

2. 组织以角色扮演为主要体验方式的法治教育课外活动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中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学校加强了法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和宗旨,逐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与法治观念。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了“模拟法庭”的活动。活动开展之前,学校邀请了司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并让学生现场观摩了模拟法庭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活动中有的学生穿上法袍,有的学生戴上警帽,有的学生佩上警徽,有的充当证人,有的扮演家长参与“案件庭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庄重严肃的神情、掷地有声的辩论、真切投入的角色扮演,真实再现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将法律对未成年人充分保护的特殊性和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严肃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模拟法庭”实践体验活动,促进了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以后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观看《法律讲堂》《道德观察》等法制节目,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做法盲,不冲动行事,坚决避免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3. 开展“零距离”接触警示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有关法律实践活动,如,参观监狱、禁毒教育基地、戒毒所等,开展“零距离”接触警示教育活动。学校还利用暑期,组织高中部的学生代表参观看守所—未成年人集中关押监区,进行了“一墙之隔的特殊教育”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先是参观了看守所,然后与未成年在押犯进行近距离接触与沟通,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犯罪的心路历程、步入深渊的经过以及现在的悔悟。活动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具有强烈的冲击感,增强了法治教育的效果,同时也使未成年在押犯受到教育。

此次参观活动,让学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们表示今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做知法、守法的好学生,同时还提议在班里开展一次法治教育的主题班会,向其他同学讲述参观看守所的感受以及从检察官那里学到的法律知识。

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课外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参与、体验感悟、践行规范,感受法律的力量,培养了法治观念。

三、成效与反思

1. 取得的成效

首先,法治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了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注重实效。如: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开展了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了“法律进学校”活动;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防教育日、安全教育日、消防日、交通安全日、禁毒日、消费者权益日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结合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成人仪式等活动,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注重形式创新,切实提高了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其次,法治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树立了对法律的敬畏感。现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成熟较早,但自控能力较差,运用法律条文结合学生身边典型案例进行“以案说法”,能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质;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学法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更深刻地理解法律,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了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进而树立对法律的敬畏感。

2. 问题与思考

上一篇:艺术欣赏教育的环节下一篇:电视机走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