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成绩

2024-10-14

生物成绩(共7篇)

生物成绩 篇1

当今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 我国教育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 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包括对学生学业水平、应用与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 逐步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 已经成为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又是带头学科, 需要培养和造就大量的有能力涉及生物学科的人才。未来人才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 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如何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显得十分重要。现我将这几年来除对学生正常生物试卷测试成绩检查外, 针对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其他方面的考法所作的一些探讨, 提出来作为大家参考。

一、对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法

1. 在初一尝试进行显微镜操作技能考查。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也为今后的生物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生物实验中要求学生具备多种技能, 包括实验的设计、实验器材的使用、使用材料的制备和获取, 实验结果的阐明等诸多方面。在中学的生物课中, 生物实验课的比重较大, 其中显微镜的使用在器材的使用中占的比例最大, 而且其中使用到显微镜的实验约占一半以上。所以, 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极为重要, 显微镜操作技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根据这些情况, 我这几年对自己任教的几个班, 开始在初一年段进行了显微镜使用技能考查。考查一般在初一的期末前三周举行, 专门拿出一节生物课进行学生的显微镜使用技能考查, 考查的题目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找出指定的物体, 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考查, 对一些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考查项目的学生, 除了认真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外, 还鼓励他们不怕困难, 重新实验, 反复练习, 在全体同学考完之后, 让这些同学补考, 以期达到全体同学都比较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操作技能的目的。

通过几年的实践, 在有进行显微镜操作技能考查的班级, 其学生的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在后来的实验课中操作也得心应手了。我们认为这种考查方式对学生的实验素质养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对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 通过考查, 学生在实验动手技能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以后的生物实验课中,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为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奥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二生物实验技能会考, 以会考的形式检查实验技能。

当学生进入初二时, 在初二生物学会考前, 在教务处的安排下, 用一个半天的单位时间来完成对初二全体同学的考查, 由生物组全组教师都担任监考, 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会考前单独设立生物实验技能考查, 这是一项重要的考试形式, 对检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极为重要, 达到了促进生物学实验教学, 并检查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考试目的。

具体的作法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 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考题。学生拿到题目后, 根据题目的要求到指定的考室参加考试,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 按指定的步骤和方法, 找出或做出实验的结果。由监考教师给出每一步骤的分数, 累计分数后得出实验考查的分数, 用此区分学生在生物学实验的技能分数。

从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生物学实验技能考查是用以检查学生掌握生物学实验技能的一种好方法, 用分数给技能评分固然是带有许多主观的成分, 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不失为一种衡量学生能力较好的方法。

二、对学生进行论述性题目的考法

培养学生的素质的一个目标就是在于培养学生对每一事物、每一现象的看法都能比较全面, 比较客观地分析, 并且有能力将自己的观点系统地、全面地描述出来, 正确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评判是学生素质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在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 分析和解释生命现象, 这样从理论到知识的应用过程中, 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正确思维方法和口头表达能力。在生物教学中, 要求学生对某些正确的观点加以论述, 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总结科学规律, 并结合自己观点用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 以此作为检查学生能力一个目标和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例如:初中学生的思维, 正是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 在此阶段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以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用这种方法也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生物课中在有关环保的例子也很多,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的破坏日趋严重,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也同样面临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威胁。在初一生物课中让学生讨论环境问题, 罗列环境问题的危害, 提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加强环保意识, 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 在初二学完生物进化的原因后, 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化的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正确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现象, 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并且要求每个学生在例子的选择上不能重复。使学生在资料的查找、论文的写作、口头的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些方面的论述性考试中, 教师的引导、启发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学生的论述, 教师应提出自己的观点, 用正确的观点教育和引导学生。如:学生在论述中提出为什么西方国家有许多人相信上帝创造世界?这就需要教师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地加以解释, 端正学生的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科学试题考法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 特别是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考试的现代化成为可能, 利用计算机, 注重对试题的积累、分类、筛选, 进行科学的考试, 提高考试的实效性。而且教育小型化、教育个体化和远程化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在这方面利用计算机, 对试题进行科学的分类、筛选和组题, 建立题库, 进行科学的考试, 提高考试的实效性。在计算机中能将具体的知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文字、声光、图形、动画等, 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 特别是现代的多媒体技术, 使得学生有多的选择机会, 增加了对事物的全面了解。多体计算机的互动技术也给考试增添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 在日常的考试中, 我们利用自己建立的计算机题库, 注重收集日常的生物习题, 多来源于历年的中考题、网络中筛选的具有针对性的好题, 针对不同的学生, 应用计算机在众多的题目中选取适当的题目, 组成试卷, 由教师审核, 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全面地测试。对于个别学生和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也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的测试, 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四、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法

批判性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技能, 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考查作用, 也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 但这类试题对学生要求较高, 平时收集有价值的社会性议题, 提供一段情境材料, 如罗源湾沿海滩涂被外来物种大米草侵占;化工厂、钢铁厂污染对食物链的影响等, 让学生分组以小组讨论、查阅相关材料, 以小组汇报形式进行考查, 这种方式每学年一次, 既使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又增强了学生协作和动手能力, 对构建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总之,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只有提高全民素质, 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素质教育形势下对学生的成绩检测不能局限于试卷检查, 应该从知识掌握、实验动手能力、语言论述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检查,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真正使检测成绩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素质情况, 从而达到真正的检查目的。

摘要:单纯进行试卷考查已不足以在新教育形势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要结合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查、论述性题目的考查、分类科学试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等方式, 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实验操作能力,论述性题目,分类科学试题,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振岳.渐江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3. (11B) :15

[2]徐连清.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生物学测评题型[J].生物学教学.2013 (.10) :48-50

生物成绩 篇2

学好生物不单单是要背诵,更重要的是对生物知识的理解,随着高考不断改革对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活学活用才是学好生物的根本方法。

1、不能简单的将生物理解为“背多分”

有的同学认为生物接近于文科,只要期末背几天了就能得高分,这是初学生物的人经常犯的错误。从高考趋势来看,近年来生物的出题重点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复习知识的时候应该要学会应用,尤其是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2、回归课本最重要,不能忽视基础

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分析,发现很多的人觉得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际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顾学过的内容,很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能准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者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区别?如果不能的话,孩子们,回归课本吧!先将基础知识梳理清楚再说!

3、分模块复习

生物知识考查更多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比如说代谢模块中光合呼吸的综合题,遗传模块中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等,在复习过程中多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中间纽带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三个量进行计算光合与呼吸的速率呢?如果影响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因素(比如光照强度)发生变化,那么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么变化呢?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什么时候呼吸速率又大于光合速率,又有哪个时刻只有呼吸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考试重难点。尤其是实验模块,一定要将这学期学过的那几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好好理解。

4、多想几个为什么

生物的考察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彻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说为什么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要考虑从化学反应方程式本身的一些条件,这样理解就容易多了。还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为什么是这样?是否和物质本身和细胞膜结构有关?为什么甘油、脂肪酸、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能顺浓度梯度自由通过细胞膜?

5、错题整理,归类解决

将这学期所有的错题整理下,这个很有必要。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很努力,做了很多题,但是始终成绩提不上去,感觉很委屈,这其实和他们不爱整理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人做完题不整理,做了很多题之后,该不会或常错的还是会错,该会的还是会,根本没有解决问题。这时候将错题整理归类就很必要了。自己分析或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为什么会错,如果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那么拿起课本再好好看一遍,强化一下,下次争取不要犯同类错误,如果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不明了,那么就好好想想知识的内在联系。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消灭自己的薄弱之处,才会更快的进步。

6、调整好心态

世界上所谓的天才实际上是勤奋的人走了一条正确的路而已,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达到100分,那么你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能通过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很有可能达到90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如果曾经跌倒了,跌得很痛,没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跌倒的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路走得是否正确,能否换个更有效的方法,然后整理好行囊,用更快的步伐去追赶前行者的脚步。

高考生物如何复习?

高考复习阶段,同学们花在生物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制定好复习计划、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就显得尤为的关键,下面就来看看高考生物该如何分阶段复习?

1、分章复习(第一轮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理清单元知识点,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在分章复习阶段要课本随身带,读好课本,用好课本,练习时遇到问题和发现漏洞随时拿出课本进行对照和补充。本阶段习题重点选择基础题、突出中档题、避免综合题。

2、专题复习阶段。

本阶段复习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在最后冲刺阶段留有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复习,以提高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通过老师的讲解对重点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构建起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命题网络,从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打下基础。专题复习宜精不宜多,本阶段习题以综合题为主。

3、模拟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安排适量的模拟测试。模拟测试的题量不宜过多,以覆盖主干知识要点和练活学生思维为宜。试题内容可单科训练也可理科综合训练,但试题覆盖面要尽可能全。试题的来源以组题为主。本阶段复习要注意讲练并重,精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查漏补缺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回归课本,各科复习时间和高考时间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在这个阶段,我们在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试题的重点、特点、热点的基础上,此外,要加强模拟题的演练,试卷格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均与高考试题相近,这样不仅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且体验和感受到摸拟环境对自己产生的“压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同学间的彼此交流,来分享心得,从而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怎么能学好高中生物?

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的重要保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提高生物成绩的高高效学习法,通过这些方法才能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运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何提升高三生物课教学成绩 篇3

一、创设背景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中注意精选史实,设置一系列的科学家探究实验,不仅可以变换原有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渗透设计实验的思路。比如:在复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之前我首先将各位科学家的设想以及各自所做的实验等等,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又如在复习生长素的发现时,将有关科学家所设计的实验思路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提升到设计实验的原则高度,既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二、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习题。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如果能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改题,或以同桌为单位相互变题,可以大幅度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自己去联系所学的知识,真正将单纯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的内化而成为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网。如以氨基酸、葡萄糖、水为中心,展开知识链接;结合习题讲评的教学,与学生一起重点剖析题干与选项间的联系,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题之间的联系,进而活化学生的思维。

三、主动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生物复习课若要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必须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根据具体的复习内容适时补充一些热点、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从网上主动搜集一些与实际生活接轨、典型、新颖的题目,不仅能让学生愿学,还能训练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

四、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根据生物高考考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重要性。我们更应清楚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缺乏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生物复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更重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自觉发现其中有联系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这样有助于将死知识学活,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控制练习的数量,强化反思

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三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复习辅导报纸,如:考试报的高考生物版、中学生学习报的生物周刊高三版等(内含章节、单元练习、专题复习练习及综合练习)足以应对高考,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浪费时间而已。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因此,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让学生找找“感觉”。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同时,对于所做的练习,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学知识,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六、增加错题、典型例题的积累

进入高三后,学生所做的练习数量和次数肯定要比高二多,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3~5个题,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七、合理利用时间

提高初中后进生生物学成绩的方法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后进生,转化方法

如何提高后进生生物学习成绩, 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我从事生物学教学四年, 现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要摆正心态, 不能因班级里有几个后进生而抱怨。班级里有后进生很正常, 这是正常现象, 每个班级都会有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那么怎样尽快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使全班成绩有一个质的提高呢?我认为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 他们只是比好学生“跑”得慢了点, 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就感等。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可以迁移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后进生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 不歧视, 不讽刺, 不打击, 不揭短。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 给予充分的尊重, 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心中有“后进生”, “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 师生情感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情感的共振, 这样才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教师要有转化后进生的信心。许多事实告诉我们, 现在的后进生可能是未来的优秀人才, 甚至是世界伟人。后进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家庭的, 有社会的, 有智力方面的, 也有非智力方面的, 等等。大部分后进生是后天形成的, 只要我们深入了解, 找准症结, 抓住主要矛盾辩证施教, 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 正所谓“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爱是教师与学生的桥梁, 爱能使学生克服自卑, 获得勇气与力量, 教师应从多方面爱护、照顾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 尽可能给后进生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尽可能地把后进生能做好的事给后进生自己做。只要后进生有一点点进步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最终使后进生认为:我能行, 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鼓起学习的勇气, 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不可缺少的心理基础。后进生的形成,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后作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因此, 对后进生的转化, 首先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后进生改进学习方法, 鼓励他们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 在此过程中解除疑惑, 获取更多的信息, 增长更多的知识, 看到自己的长处, 挖掘自己的潜能, 从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 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其次是培养后进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我在班上安排自觉性强, 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与后进生同位。上课时, 对后进生格外注意, 一旦发现有“开小差”之类的事, 教师和同桌及时提醒, 使他们逐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最后, 培养后进生勤问的好习惯。我让后进生与优生组成“对”, 让优生及时解答后进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优生不能解决, 就陪后进生一起问老师, 让后进生做到不懂就问, 切忌一知半解, 养成勤问的习惯。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起初应把每个班的优等生每两个分成一小组, 把中等生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 把后进生集中到一个小组, 老师也加入这个小组。优等生一般自控能力较强, 学习上进, 思维也比较活跃, 这样可带动中等生进步。对于优等生, 教师要让他们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不仅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在给别人辅导的同时, 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 有助于自己知识的巩固。而后进生自控能力较弱,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老师加入到这个小组后, 会关注这个小组的每一个成员, 在教学中多提问、多鼓励, 在自习时间多辅导, 多鼓励他们与其他小组的成员竞争。课前提一些简单问题, 让他们有在全班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要师生共同努力, 就一定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高三生物成绩快速提高技巧 篇5

一、培养学习生物的良好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情绪,是促使人们在某一方面去顽强地追求和探索的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思维,深入和刻苦的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习的重要意义和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对生物的学习,还可以从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环境观。因此,学好生物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重视生物,不要只顾眼前,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着想。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是学生所说的简单背背、搞突击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运用,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让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也就轻松。

三、要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①外有双层膜,将其与周围细胞分开,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区域内进行;②内膜向内折成嵴,扩大了面积,有利于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使各步反应有条不紊地进行;③内膜围成的腔内有基质、酶;④基质、内膜上的酶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应所需,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学习生物同其他学科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开始只要弄清两次分裂起止,染色体行为、数目的主要变化,而不能在上新课时对染色体行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与遗传三定律关系、与有丝分裂各期图像区别等一并弄清。后者只能在练习与复习中慢慢掌握。

四、合理归纳总结

同学们在这一学期的生物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准备期末复习时,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有利于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二.高中学习方法

方法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其实与生物息息相关。举例来说,农民伯伯去封闭的地窖里取蔬菜。首先,要通风一会再进去,这是因为蔬菜的呼吸作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懂得了这些,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就会大大加强。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所以,有了兴趣之后,学生会发现高中生物学起来真的很有趣。

方法二:认真听课、多做习题。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讲,争取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一个不落,特别是那些难点,更要写的仔细一些,该画图的画图,该标注的标注。课下,多做习题,先把课后每单元的习题做完,然后在去做生物习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加大卷子的难度,做完之后将那些错题全都写到小本子上面,每天都拿出来看一遍,做到彻底背会!

方法三:画出生物知识点脉络图。虽然说只是画个图,但这个却是最难的,因为它要求同学们在脑海里要有一个宏观、全面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脉络。比如说,生物包含:动物、植物、微生物。其中,动物又包括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逐级延伸,慢慢扩展。这样做的好处是:同学们不用死记硬背。每当掌握一个新的生物知识点后,在相应的分叉后面做补充即可。所以,这种方式非常灵活有效。

方法四:多做生物小实验。随着地方条件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有条件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展生物实验。书本理解和动手操作,两者的感触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实验更能加深同学们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可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多做一些生物小实验。

生物成绩 篇6

关键词:课后作业 教学方式 有效教学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作业能起到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亦是学生的一种延伸性学习活动,达到调动学生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可使教师通过它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作业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的大量研究表明,二者间的关系复杂。但作业的完成质量与成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未见专门的报道。为此,本研究以新课标下的生物学科为例,探讨学生生物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以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中的9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最后用于数据分析的男生共248人,女生共218人。这9个班的生物学科任课教师为同一人;学习内容为人教版(2004年)《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同时使用统一的课后练习题。

由同一个人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评定,评定的标准见表1。学期结束将每次作业的平均得分用于相关分析。学生的学期成绩以统一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

所有数据用Kolmogrovo-Smimov检测其正态性。如满足正态性,相关分析用t检验,否则用u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用于探测作业质量与成绩的关系。所有的分析均在SPSS13.0中完成。显著度设为0.05。

2.结果

分析发现,期末考试成绩和作业平均得分在男女生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女生,而作业平均得分则明显较女生低(表2),故分别对男女生的作业得分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根据表3并结合图1的分析结果发现:男女生的作业得分与成绩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01)。分析得到作业与成绩之间的回归方程为:男生:成绩=57.21+4.87x作业平均得分;女生:成绩=49.21+5.64x作业平均得分。

3.讨论

虽然考试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但它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不可能做到每章每节都进行测试。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反馈就主要集中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上。本研究中将学生平常课后作业进行数字量化评定,发现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与成绩密切相关。这就为平常教学中,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操作的手段;通过学生的作业,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性及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生物作业的完成质量上,女生明显好于男生,这可能主要是部分男生的作业字迹潦草,影响到作业质量评定中的得分,这也说明男生更应该加强书写的练习。而成绩上,男生反而高于女生,这可能反映出学习中的性别特征差异。高中生物学科,虽然有许多识记性的知识,但也有很强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在识记的基础上,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女生在这反面总体上较男生弱。平常的教学中亦发现,有些女生对单独的知识点熟悉,但遇到系统性问题时,难以将零星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决问题,对相关的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针对女生,更应该加强知识点的系统化训练。

从图1中我们还发现,有部分男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较差(作业得分<2分),但成绩较好(成绩>80分),这很可能是其作业的书写较差,影响到作业的评分。这部分男生应该对书写规范方面进行加强。因为在高考中书写潦草很可能因为看不清答题内容而直接影响到得分。在女生中,有部分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较好(作业得分>3分),但考试成绩较差(成绩<60分)。这很可能是这部分女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部分女生,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以找出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生物成绩 篇7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实验课成绩的评定是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将会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而不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将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实验操作中不注重实验的细节、敷衍了事,使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实验课评定方式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3]。近几年,针对我院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中存在的弊端,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和探索,建立了适合本学科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

1 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体系的改革

在新的实验课评定体系建立之前,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作为微生物学成绩的一部分,占微生物学总成绩的20%。而这部分成绩的评定主要由实验报告成绩和平时出席情况成绩两部分组成。因此,出现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很不重视的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不是把精力放在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上,而是更多的关注实验报告的写法。甚至出现学生不用实验,但只要照抄一份实验结果完全正确的报告也能获得较高实验成绩的现象。而那些认真进行实验的同学实验成绩反而不高。这不仅极大地损害了那些认真进行实验操作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使那些不认真进行实验的同学养成了只注重实验结果而不注重实验操作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4]。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地对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体系进行了改革。首先将微生物学实验作为一门课单独列出来,使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分开,引起学生的重视,端正学生学习微生物学实验的态度。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定模式,以加大实验操作在实验成绩中的比例,减少实验报告成绩在总成绩的比例[5]。新的微生物学实验课成绩评定体系以实验课成绩100分计,总成绩由60分的平时成绩和40分的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预习报告5分;(2)实验出席和纪律5分;(3)课堂实验基本操作30分;(4)实验报告10分;(5)参与实验准备10分。期末实验成绩包括:(1)实验理论15分;(2)一般实验操作10分;(3)复杂实验操作15分。

2 微生物学实验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

2.1 微生物学实验考试方法

根据新的实验成绩评定体系,实验室建立了合理的实验考试方法。学期初,由实验室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成绩档案,交由学生自行保管。成绩档案中包括全部的实验成绩项目。平时成绩由承担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掌握,根据学生的表现逐项打分。期末成绩由实验室组织实验教师组成考试小组统一考核,考试采取由学生抽取理论和实验操作题签,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考核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当场给分。学期结束,成绩档案上交,作为原始资料进行保存。

2.2 微生物学实验理论考试题库的建立

为加强学生对实验理论的掌握,同时也为使实验理论考试规范化,微生物实验室组织实验教师集体建立了微生物学实验理论考试小题库。题库主要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要点、实验注意事项、实验习题等方面内容。考试时将所有的题作成题签,由学生抽取。

2.3 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内容

根据实验教学中的实验的难易程度,将实验操作考试分为一般实验操作和复杂实验操作两部分。一般实验操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菌落观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土壤稀释液的制备及微生物分离;倒平板技术;无菌接种技术;微生物纯化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技术。复杂实验操作包括: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及鉴别;微生物计数和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每一实验操作设定具体的操作要点。举如下两例。

例一: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的菌落观察

正确说出所提供的培养皿中的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菌落;能正确描述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菌落特点。

例二:微生物个体形态的观察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并操作熟练;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物象;正确描述所观察标本片上的内容。

3 新的微生物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改革的效果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微生物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不断丰富和充实,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逐渐认识到微生物实验的重要性

每次实验前,学生会充分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出预习报告,对每次实验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会认真观察实验教师的示范动作并积极模仿,在实验中能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每一细微结构,能积极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寻找答案;实验结束后,能及时对实验进行总结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3.2 实验成绩档案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学生能根据实验档案中的每一项成绩,及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实验情况。对照自己的各项成绩寻找自己实验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通过学生间实验档案成绩的交流,在学生中形成了实验成绩的评比风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3 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和教师的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改革后,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主动要求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有些同学还积极地帮助教师进行科研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而且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 结 语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微生物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是可行的,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严密的科学实验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微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在科学研究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微生物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上做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包含实验考试方法的改革、实验理论试题库的建立、实验操作考试内容的改革,探讨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及注意问题,并提出今后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汪中才.高职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科技信息,2009(01):649-650.

[2]聂云,吕平.高职高专教学评价量化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01):13-14

[3]彭帆,余立萍,肖方祥,等.改进实验考核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J].南方医学教育,2009(01):25-27.

[4]杨军,宋克俭.高校实验室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9(05):141-144.

上一篇:计量机制下一篇:军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