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鉴赏

2024-09-03

语文阅读鉴赏(共12篇)

语文阅读鉴赏 篇1

多少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 只局限于读读写写、死记硬背模式, 一味对语文教学的误解, 使我们的学生讨厌语文学习, 觉得它枯燥乏味, 没有一点儿新意, 对语文没有丝毫的兴趣。我们静下心来细想, 如果所有的语文人都来换个态度去运营我们的语文, 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呢?

针对以上现象, 我针对语文开放型练习实施了课改, 过程是艰难的。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 感觉还是收获大于付出。

语文新课标要求提高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能力, 在提高阅读能力中, 我们的老师已不能只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 而是要使学生的整体能力全面提高———既要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 还应提高其鉴赏作品的能力, 于是, 我尝试了以鉴赏为目的的开放性阅读教学。

所谓鉴赏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 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 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开放性阅读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 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一、鉴赏阅读能再造出作者言语表达的主动性

朱自清说过:“吟诵时对于那些在纸上的死的语言, 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 变成活的语言。”由此可见, 通过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

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 我一改以往古诗文教学的默读、背诵的模式, 而是让学生大声地把诗文读出来, 用听觉来欣赏。我提醒学生要反复朗读, 直至能够背诵。在理解诗文的语言时, 我都不能不感动。学生的精美语言如下:

学生甲:我仿佛看到了在一座孤零零的小桥旁, 一棵枯黄了的藤树, 一只孤独的乌鸦, 找不到飞行的方向。

学生乙:当我走在桥上时, 看着人家屋顶上的缕缕炊烟, 闻着人家屋里飘出的饭菜的香气, 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丙:面对缓缓流去的小溪, 多么希望小溪能带去思念, 将我的期盼捎回亲人的身边。

开放性阅读除了具有以上的功用之外, 能更深刻、更真切地体现语言工具性这一特点, 把学生课下准备和课上的精彩论断完美结合, 就在无形中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情感体验这一目标。

二、鉴赏阅读不但能复活语言表达的语气, 而且能“得其意味”,

驱动审象, 从而复活课文内容的生动性, 即能够清楚地指出阅读包含的深沉含义

语言的描摹性和表情性会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境的构建, 追随作者表达情感和描写形象的过程, 逐步进入作者的心灵中与之共鸣, 或逐步地沉浸在客观交融的意想世界进行深切的情感体验。

同样还是《天净沙·秋思》, 在学生朗读后, 我又让学生将自己假想成作者, 置身其中, 进入作者的心中与其产生共鸣, 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结果是令人震惊的, 让我又一次对学生刮目相看。

“许多的景物存在, 可作者偏偏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等事物, 是因为作者的心理在起着一定的作用。”

“我觉得诗人就像遇到困难的我一样, 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小路上, 心情是沉重的、压抑的。”

“看了这首元曲, 我就想唱一首《最近比较烦》。”

这些稚气而可爱的语言就来自我们的孩子们。

看来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它, 你的立足点又在哪儿?不妨尝试让枯燥的语文教学也变得生机勃勃并有人情味, 也许会是“别有一番滋味呢”!

三、鉴赏阅读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话可说, 净说假话、空话等诸类现象

读与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丝毫不能放松对“写”的要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何学生要将多彩的生活拒之门外呢?追根溯源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学生枯竭的笔端, 写作材料的枯竭, 阅读资源的匮乏, 必将导致思维的凝滞, 以至衍生出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套话成灾, 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教师“屠夫式”的课堂肢解与“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课堂封闭、家长视课外书为“洪水猛兽”、看电视为“不务正业”, 于是学生放弃了“眼睛”与“耳朵”。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自己的耳朵去听, 用心去感受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 让身边俯拾即是的素材进入学生的眼睛。因此我特制订了“植根生活、解读社会”的练习计划。

我们开展了“走进大自然, 融入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走出家门, 进入自然, 他们先是去附近的公园观察景物并写了观察日记, 慢慢地由一个小片段到几百字的文章, 在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 又组织了集体性的活动, 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受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然后再写成文。至此学生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包头也有别处所没有的好地方, 不仅练习了写作水平, 而且增加了对家乡的感情, 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这些景物描写中, 的确有上乘之作, 现摘录一二, 以作参考:

“劳动公园的冬天也有它特有的魅力, 虽然树叶早已枯萎, 只能在地上隐约看到零星的残痕, 但看到此情此景, 你的脑海中又不得不涌出‘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佳句来。走到湖边放眼望去, 结了冰的湖面多像一面空灵的蓝水晶, 再走近些, 你的影子仿佛在和你打招呼, 你正惊疑, 旁边一群滑冰的孩子嬉笑着走来, 他们优美的动作让每个人都会有加入的冲动……”

为了让学生的视角更开阔一些, 我让他们分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 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在这项活动中, 学生形式各异, “新闻观察”“毛毛记者团”“家庭一角”等社团风风火火地成立并开始运营, 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 每天就盼望每周一次的汇报课, 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在学生的作品中还真有触及社会实质问题的, 比如以下几篇:

《麻将的魅力何在》

《善良哪儿去了》

《街头的小乞儿们》

从学生的体验中, 我看到了学生有初试深浅的体验, 有小试牛刀的回味, 有喜怒哀乐的宣泄, 有酸甜苦辣的写真。这一系列可贵的生活信息以她清新自然的面貌走进作文, 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扑鼻而来的自然是满面喷香, 食之余味无穷。

近几年的课题研究,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凡事多想, 更重要的是换个角度想问题, 也许前面就是你所期盼的“柳暗花明”。语文开放性阅读不仅解决了学生阅读难的老问题, 而且带动了整体的语文教学改革, 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每看着我的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中时, 我的心里都感觉是比喝了蜜还要甜, 我想这大概就是“别人快乐, 自己幸福”的滋味吧!

语文阅读鉴赏 篇2

一、新课标关于阅读鉴赏的基本要求高&考%资(源#网 阅读能力

1、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2、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4、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方法

1、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阅读鉴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三维目标”的把握问题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三维目标”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不等于教材,更不等于教学。因此,不能把“三维目标”直接当做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在三维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所拟定的具体的教学标准。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还有显性和隐性的变化,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其呈现的情况是不同的。要防止教学目标虚化的情况出现。

②“三维目标”不是彼此独立的“三个目标”,三者之间有区别,但更有联系,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就不可能脱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锻炼和方法的掌握而独立实现,它只能是在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中以渗透感染的方式实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和依托。所以,语文教学只能在语言的学习运用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否则只会缘木求鱼了。“三维目标”与单维目标相比,它突出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问题(1)、个性化阅读的几种偏向:a、在学习方式上,个性化阅读被误当做个人化阅读。b、在学习内容上,失去具体目标变得虚泛化。c、在学习表现上,缺乏深入思考显得肤浅化。

(2)、如何理解个性化阅读教学?a、个性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别,它“带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阅读就是一种对话交流,对话交流的过程就是与他人、与社会沟通融合社

3、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有人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不应该有预设,老师的预设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自我生成问题的教学。语文教学是要开展个性化阅读,但怎样真正实现阅读的个性化呢?不要教师的预设,学生的阅读就个性化了吗?其实,预设与生成并不是二元对立的,科学合理的预设是有利于学生问题的生成的。关键要把握二点:第一,预设什么。教师所预设的应该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小火星,预设的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平台,而不是等着学生回答的不可变更的答案甚至思维的陷阱。预设的目的是以一定的预设来唤起学生广泛的生成,不是以预设来达到预设。第二,怎样预设?最好的预设是在教学活动中相机而行的,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情感(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悲悼赞扬,对段祺瑞执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控诉)

3、给各节加上小标题(示例:

一、悼念死者。

六、血的代价)。

(方法)

1、通读

2、提问

3、讨论

4、点拨

5、归纳

1、介绍作者在文革中所受的迫害。

2、讨论包弟是一条怎样的狗(外貌:干净。本领:作揖。性情:忠诚,通人气)

3、分析概括包弟在我家的经历和“我”的感情变化(初到我家(高兴)----七年相处(快乐)-----成为包袱(忧虑)----送去解剖(歉疚))。

(方法)

1、通读

2、提问

3、讨论

4、点拨

5、归纳

1、介绍梁启超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影响。

2、讨论文章的思路(简述演讲的背景(第1段)------描述这次演讲的情况(第2至9段)-----点明梁启超作为学者的特点(第10段))

3、学生交流对文中人物的印象。

(方法)

1、通读

2、提问

3、讨论

4、归纳

文句赏析

1、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它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

2、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3、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三逗,气断声吞,声声泣血,字字含悲。“欣然前往”,说明她并非“被人利用”。)

4、当三个女子------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用中外杀人者的凶残卑劣来反衬三个女子的临危不惧,从容沉勇)(方法):

1、品读

2、批注

3、提问

4、讨论

5、点拨

6、归纳

1、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我”心灵上的剖析透视)

2、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口语化,不作任何修饰润色,表现出情感的真实质朴。)

3、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对自我人格的批判,也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4、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由人变成了狗,没有了人的尊严,任人摆布)

(方法):

1、品读

2、批注

3、提问

4、讨论

5、点拨

6、归纳

1、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由身材、肖像、衣着写到精神气质,实写中带夸饰)

2、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紧张处”即高潮关键处。“表演”是说他的演讲不枯燥,不呆板,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3、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方法):

1、品读

2、批注

3、提问

4、讨论

5、点拨

6、归纳

问题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怀念警醒与愤激痛恨)

2、能不能把第一、二节移到第五节后,文章从第三节开始,按时间顺序来写?(否。因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仅是怀念烈士,而且是警醒人们要不忘血债。从惨案发生后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写起给文章提供了巨大的抒情议论空间。)(方法):

1、提问

2、浏览

3、讨论

4、归纳

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这场灾难?(以小见大,一条小狗都难逃劫难,足见“文革”时代生命受侵害的现实。)

2、作者认为自己对包弟犯了错误,他到底错在哪里?

3、我们如何评价作者的歉疚自责。(敢于自我反省,解剖灵魂,这是高贵人格的体现。呼唤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这里惨遭杀害。1945年德国法西斯投降奥斯维辛获得解。(方法):多媒体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

1、包身工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制度,被贩卖的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也归承包人所有。

2、夏衍及报告文学(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方法):讲授 笔记

整体把握

1、了解新闻(消息)及其结构(标题 导语 主体)

2、分析梳理出本文的结构内容。

(方法)讲授 通读 提问 讨论 归纳 从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作者在写这些参观者的表情变化前写了一些什么?

(方法)通读 勾划 讨论 点拨 归纳

1、通读全文,划分出层次。

2、梳理出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况,并作评价说明。(四点一刻:起床情形 居住拥挤。-----)(方法)通读 提问 讨论 点拨 归纳

文句赏析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对比手法,表明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性的,象征英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当年耀武扬威的来,而今灰溜溜去。对比中有嘲讽有自豪)

(方法):品读 批注 提问 讨论 点拨 归纳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既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毁灭不了的,当年的邪恶之地也能开出正义之花、胜利之花。)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集中营中数以千计的充满绝望的照片中,竟然还有着这样一张照片,它让人们看到,还在充满梦想的生命转瞬就化为了焚尸炉中的灰烬。它胜过千言万语的控诉,给人以巨大震撼。)(方法):品读 批注 提问 讨论 点拨 归纳

1、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者的淡云里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表明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没有人的尊严。)

2、打哈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细节描写,表现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她们已被摧残成没有知觉的“生物”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适气氛的手段。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议,读中写,读中记。要善于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如朗读与默读,听读与仿读,品读与演读,齐读与点读等等。

用心

初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应力求实效 篇3

关键词:阅读鉴赏;讲求实效;感悟文本

当前的语文阅读鉴赏教学,或许还有为追求教学设计的新颖,重形式,轻内容,阅读鉴赏教学中问题泛滥,抓不住重点等现象。面对新课程教学,我们在教学时既要形式新颖,模式巧妙,又要保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鉴赏教学必须要讲求实效。

一、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鉴赏课的前提

解读文本要求教师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段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然后,要从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才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

一个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发挥应有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整合目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宜少而精,或以读为主,或以写为主,或以议为主等,可以实施切块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头脑中对所学的知识有清晰的印象,掌握得也比较好。在确定重点目标的基础上,巧妙的抓住文本中心为课堂设计一两个重点问题,教学过程围绕它进行开展,如此,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的对话才是有效的,才是值得深入拓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如在“探究鉴赏”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三、实施课堂教学,要紧紧抓住文本内容和文体特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和学

阅读鉴赏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鉴赏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鉴赏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要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鉴赏教学首先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文章,要反复诵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要加强读的指导,要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见解,读出方法。 “读”是语文课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更是诗歌鉴赏课的灵魂所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与其把一首诗解读得支离破碎,不如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收获!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丰富,怎么优美,怎么生动,怎么形象,怎么有特点,怎么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鲁迅有鲁迅的幽默,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激发语言文字的热情。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的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四、教师和语文課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还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要讲出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有自己脑子里倒出来的东西,要有“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的理念。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可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可贵资源。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在中学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贯穿在我们所教的每堂语文课上,更应贯穿在我们教学的思想中。它不但关注知识,而且更崇尚智慧,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就需要我们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弦,让她们在大语文的氛围中感受语文,教师身心舒畅,学生乐学爱学,从而实现阅读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新课改视野下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初探》出自:范文先生网.

[2] 徐辉.怎样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教研);2010.07.

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探究 篇4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为此, 我们提出鉴赏性阅读教学。鉴赏性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 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 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 是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鉴赏性阅读使师生体会到文本独特的语言文字的张力, 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的魅力, 更为重要的是, 鉴赏性阅读教学的实施, 可以极大地激发师生互动、深入思考和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同时对文本进行有价值的质疑与反思, 并进行有意义的再创造, 从而实现师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其实, 我国自古在创作上就讲求锤词炼句、修辞润色。唐代诗人卢延让曾为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贾岛边走边推敲。他们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今人, 借鉴全息理论, 提出全息阅读, 这都为鉴赏性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实施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1、从文眼入手

清末文学家刘熙载“余谓眼乃神光所聚, 故有通体之眼, 有数句之眼, 前前后后无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词, 纵争奇竞巧, 岂能开合变化, 一动万随耶?” (《艺概·词曲概》) 。鉴赏性阅读教学首先要从文眼入手, 紧扣文眼, 要提挈而顿, 百毛皆顺。文眼或出现在题目, 或在篇首, 或在篇中, 或在篇末。值得我们慢慢玩味、不断品读。比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题目中的“套子”就是文眼, 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一文眼主要体现在哪些细节上?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按“服装套、思想套、行为套、语言套、环境套”五个板块创设情境让学生潜心阅读。在教后记中, 我曾记下一位学生这样的一段评价:小说从衣着上的套子, 用具上的套子, 职业上、思想上、论调上、生活中的套子等细节写出了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套子情结, 无情地鞭挞了其守旧固执、害怕变革和自觉维护专制制度的奴才性格。在教学《项脊轩志》时, 我便抓住了“然予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这个文眼组织教学, 感人至深。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也是全文的文眼, 点明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紧扣文眼, 回归到了语文本色, 而且师生都受到了强烈的情感熏陶, 很容易进入文本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 留下感动。

2、从文本全息元入手

如果说抓住文眼, 是从整体入手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 那么从文本全息元入手, 就是从局部去进行鉴赏性阅读教学。所谓全息元, 是指在功能或结构上与其周围的系统或部分有相对明显的边界, 并具有系统或整体的全部信息的子系统或部分。寻求文本全息元, 为我们从部分研究整体, 从小系统研究大系统提供了着手之处。特级教师卢雁红曾称:“如打开一扇最敞亮的窗户, 以最佳的视角与文本展开对话, 聚焦文本的全部信息, 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功效……不仅可以实现三个维度的融合, 又可以跳出困扰阅读教学数十年的情节分析、条块分割的窠臼, 最大程度地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性、综合性和高效性。”一般说来, 这样的文本全息元或存于情感丰富的语段;或存于内涵深刻的语句;或存于前后矛盾的地方;或存于留有想象的空白。对这些信息丰富的文本全息元, 要进行反复研读, 细读, 不断推向鉴赏性阅读的高潮。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虽然只有简短34个字, “直面”, “正视”, 哀痛并幸福着, 却蕴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 是不会在反动统治的血雨腥风面前低头, 既为黑暗社会中的人民不幸的遭遇而哀痛, 又为能够改变这一境遇而奋斗牺牲而幸福。比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一开始就以“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渲染铺垫, 全用叠音词, 不仅使词作节奏感强, 而且自然营造出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 学生不由地联想到词人此时的心境是否也这般?又如《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的“苇”字, 意趣横生, 既突出作者所乘坐小船之轻快, 又表现出苏轼此时心情之自在。学生有时通过自己的品读, 欣赏到语言文字的精妙;有时通过对矛盾之处进行讨论, 并从文本中寻求根据;有时通过重点语段和空白之处进行想象, 以体会到行文的优美和布局构思的巧妙;有时师生在互相交流鉴赏心得和情感体验的碰撞中会生发更多的感悟,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鉴赏、欣赏的水平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语文课堂有语文味了, 不再是枯燥的分析和表面热闹实质肤浅的讨论了。

3、从反思质疑入手

有鉴赏就要有批判。对文章的精妙之处, 须要领悟;但对文本进行反思与质疑, 并进行再创造, 也是鉴赏性阅读数学必不可少的。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 (下转48页) (上接45页) 须教有疑, 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鉴赏性阅读教学与此相似。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首先, 要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这一看似古老却被证实屡试不爽的做法。在教《囚绿记》时, 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为何囚绿”“怎样囚绿”, 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绿”本属自然, 你我共有, 又怎能囚住?学生阅读质疑的兴奋点再次被激发, 慢慢地将薄处读厚、快处读慢。其次, 在学生容易忽略处设疑, 让学生学会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在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随着情节的发展, 文中出现了三次关于“雪景”的描写, 学生容易忽略三次描写的不同之处和作用。经过老师的点拨, 学生就会质疑:小说的环境描写与小说的形象塑造有哪些关联?再者, 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上的矛盾提出问题, 不断激发他们生“惑”的意识。在教《陈情表》时, 李密被皇帝召见, 担任要职, 本是荣幸之至, 但李密千般苦恼, 万般推辞, 有悖常理, 这又是为何?

语文阅读鉴赏 篇5

莱阳一中 李宪伟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审美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亮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意蕴,学生往往不是通过一次阅读就可以深入领会的。它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去一而再、再而三地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的重读,提倡从不同的角度随机地进行阅读理解,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下面,试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组织开展鉴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谈一些肤浅认识和做法。

一、发掘教材范例,点亮鉴赏之灯

教材(包括教科书、读本和阅读材料)是学生阅读和鉴赏的基本材料。多数篇章闪耀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之光和对人生的认识之光。善教者应从教材入手,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引导学生踏上鉴赏之路。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组织富于美感的作品去鉴赏自然美与人性美、人情美,如《边城》《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边城》中,沈从文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既体现着人性中的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也同时反映了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式的情怀。正如沈从文在抽象的抒情中所说:“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惟转化的文字,为形象,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态,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生存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遥的空间,让另外一时另外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无有阻隔。”二是重视发掘教材中蕴涵求异、创新意蕴的文本,并引发学生头脑中的旧有观念的激烈碰撞,使之在对新与旧的观念的质疑,思索中进入鉴赏的境地。如学习《庄周买水》是鉴赏作者的巧妙构思,折射现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有关庄周的一些事情巧妙地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真实完整的情节。同时作者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观照古人古事,用现代意识加以改造、生发,让内容折射现代生活的色彩。教学实践证明,这一鉴赏对学生的震撼是很大的。三是注意通过教材的比较阅读,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主动地去鉴赏。教学孙犁的《荷花淀》时,可组织学生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一文在景物描写中暗指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妇女的成长,一文在景物描写中寄予了自己在大革命失败时期“颇不宁静”中偷来片刻的淡淡喜悦。

在这里,自主学习是“本”,但教师的点拨是“火种”,也不可缺少。教师应努力做到善

于引导学生为自己制作“火种”,进而培养学生燃起大火“照亮自己”的能力。

二、立足问题教学,培养鉴赏能力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鉴赏是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始终,要切合语文学习的目的性、特征和规律,让学生学会品味学习材料中所负载的信息,学会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会获取与人实践能力。事实鉴赏学习的策略,主要是要立足于问题教学。在这里,“问题”是教学的重点,需倾注极大的热情。首先,要精心设计鉴赏性的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鉴赏性学习是可以将问题作为落脚点的,因此,能够寻求到富有鉴赏意味的问题是教学的第一步。评价“问题”质量的标准,一是能否激发学生鉴赏兴趣和热情,二是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三是是否符合“知人论世”的原则。在问题提出方面,应努力从教师设疑布阵的“要我鉴赏”到学生自发释疑的“我要鉴赏”。其次,要精心组织鉴赏性的讨论,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教学中,应极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一直处于自主鉴赏的积极状态之中。第三,要恰倒好处地惊醒总结,并留有余地,把鉴赏的热忱延续到课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对教师讨论的问题进行评判,看看孰是孰非。不评判固然不对,但不把握好评判的“度”也不利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鉴赏的良性发展。比较理想的评判,应是在肯定鉴赏行为的基础上,对一些不正确的看法进行扼要的剖析,对一些还需作进一步透视的问题进行思路、方法或角度的点拨,或将鉴赏要点深入浅出地处理,同时勉励学生在 课余时间探其精髓。

三、组织网络教学,提高鉴赏水平

语文阅读鉴赏 篇6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表达的独特规律,这就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够领略其中的韵味,才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期,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同时,小学也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既有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又能够在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来提高自身的阅读鉴赏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字词方面的训练,主要在乎的是学生掌握字词及语句的情况,对小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注意。有些学校教师由于本校教学资源及教学能力的限制,几乎没有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意识,导致大部门的小学生从小就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势在必行,十分必要。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策略

1.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鉴赏兴趣,自主阅读、形成语感。很多小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他们学不好,而是不感兴趣。小学生的自主性不高,意志力也不够坚定,加上对语文阅读鉴赏又不感兴趣,这方面的能力肯定得不到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课堂教学方法,由传统式的讲解到“做中学”,通过在语文阅读的实践中使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得到提高,而不是教师单纯地讲课,学生单纯地听课。“做中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从而激发起小学生语文阅读鉴赏的积极性。

另外,小学生语文课堂中,需要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对语言最好的感受方式之一,形象生动的朗读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语感,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读时,要认真地阅读,富有感情地阅读,读完之后再来细细品尝,体会文章中的精髓。最好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只有这样,才能够堪称是一个完整的鉴赏过程。

2.注重小学生字词和语句的基础训练。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由基本的字词和语句组成的,如果小学生这方面的基础能力还不够扎实的話,是很难读懂文章的,更不要说要去鉴赏文章了。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时,需要对文中出现的个别词句进行点拨,例如:在学习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时,就需要对“翠”和“鸣”进行点拨,告诉小学生,翠代表的是新绿,要说明的是初春万物复苏时的颜色,而鸣是黄鹂鸟的叫声,给人一种清脆悦耳的感觉,通过教师的这种字词讲解,学生便能够较好地体验到诗句中的意境。通过类似的训练,小学生以后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就能够独立地寻找重点词句并对其进行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

3.鼓励小学生课外多阅读名著。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训练。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纷繁复杂社会生活独特感受的产物,能够透过文学作品来透视当下的社会精神文化。小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外的名著阅读活动中,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技巧到课外进行实践,并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们相互交流阅读心得,探讨阅读难题等。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领略到更多的语文阅读材料,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语文阅读鉴赏 篇7

以文言阅读为例。2013年、2014年第四小题考查文言实词,2015年、2016年则考查文化常识。这二者看似毫无联系,但实则大有殊途同归之妙。前两年考查了“登”、“属文”、“践祚”等实词,这几个词语常见于传记读本中,意为“考中”、“撰写文章”、“帝王即位”,与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皇位更迭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正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相信不管过去考不考,大多数老师都会提及,即使语文老师心不在焉,历史老师也不会袖手旁观。与此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旬月”、“既望”等,不仅是必须掌握的实词,还是必须了解的文化常识。不过,笔者的目的不在于阐述高考题型的些微变化,而是要表明“变”孕育在“不变”中,正是这种大体上固定的命题模式,使我们对研究高考题型及答题技巧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换句话说,让审题产生效益。

还有一个观点需要澄清,语文试卷怎么就成了一套考查阅读的试卷呢?科技阅读、文言阅读、诗歌鉴赏、小说及散文阅读、传记阅读,这些阅读文本毋庸置疑,可是成语使用、病句判断、语言连贯题呢?其实很好理解,它们的考查都有一定的语境,在语境下做题就是阅读题。那么,图标题应该是异类了吧?其实不然,它只是把文字用图标呈现而已。这样作文跳不出阅读题的范畴,因为它要么是材料作文,要么是话题作文,即便都不是,它总有一个题目,难道不需要仔细审题?默写应该是个例外了吧?很不幸,现在是理解性默写,没有审题,就没有默写。

审题已然成为应考神器的重中之重,而150分的阅读题量,让考生如临大敌。其实,做好阅读题,只需要两点基本能力:一是审题能力,一是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一个人日积月累长期培养形成的能力,有的人悟性好一些,对人对事的感知、剖析、判断就要快速准确些,这样的学生善于把有限的生活阅历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形成对应,从而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思想脉络和价值取向。即使自己没有那种生活经历,也能够通过想象和纵横比较获得情理中的认识。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学生,如果忽视对题干的审读,不仅答题难度增加,而且可能出现方向性的失误;相反,则可以从题干中获得一些或隐或显的提示,正是这些提示,使我们尽快找准方向,形成答题要点。

在传统阅读文本中,有三个词语在题干中高频出现,即“概括”、“分析”、“鉴赏”,这三个词语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其中两个同时出现,它们仅见于诗歌鉴赏、小说阅读(全国卷近几年没有散文阅读文本)和传记读本中,这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全国卷命题的一贯性,更重要的是同一类型文本在不同的年线题型大致相同,连题干内容也没有太多变化,这就进一步为答题的规范化提供条件。

如何解答概括型的题目呢?就题型而言,有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诗歌中还有物象和意象的概括),诗歌小说传记文本都会有此种提法,直接把人物性格特点做分类分条阐述,或者笼统作答;也有对事件的概括,主要在小说和传记体中出现,只要把事件高度浓缩即可,包含时间地点事件和结果等要素;还有对观点的概括,通常只在传记中出现,要求对人物的某个特点形成的原因作阐释。特别提醒一点,这类答题不需要从文本中找依据,否则,太过累赘,不仅不增分,反而可能减分。全国卷的参考答案的特点是高度的简洁概括,是诗歌语言的品性。而学生往往采用漫天撒网的方式,希望以多取胜。其实,是审题不慎,加入分析的成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以下举例没有特别注明的都是全国卷)第八小题是诗歌阅读题,题干是:“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014年第九小题第一问是:“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同年全国‖卷第九小题题干是:“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以上两个小题没有出现概括二字,其类型均属概括题,答案中无需阐释。由于概括题答案极简,仅在诗歌阅读中出现,其赋分又在四分或五分,故而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少以出现,亦在情理之中;但在省市高考卷中并不罕见,试题的科学性由此自见高低。

比概括题多一层的是分析题。简言之,分析题就是在概括题的基础上加入阐释的成分,阐释就是在文本中找到依据。如果和数学题相比,概括题相当于数学中的填空题,重结果轻过程,自然,分析题就是数学中的解答题,既要过程,又要正确的结果。假如解答题仅有一个结果,除非老师手下留情,否则全军覆没。分析题可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大量出现在各种阅读文本中,它要求学生在语境中抓住关键词,理解分析,整合信息,形成判断,可以完整呈现考生的思维层面。思维能力提升,则意味着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也就达到。

这么说好像鉴赏题就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概括题回答的是“是什么”,分析题增加了“为什么”,而鉴赏题还要解答“怎么样”的问题,更强调主观的审视。从层次上讲,它又多了一层;从认知角度看,概括题是求真,鉴赏题是求美,中间少了一个环节———求善,观点型题目大致符合这一要求,它包含着个体对社会、人生、自然、文化等的价值评判。文学是社会功能的载体,古人如是说;今人定义语文的功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亦大体相当。

为了更好地说明“概括”、“分析”、“鉴赏”的联系与区别,比较2012年至2016年共十套试卷,其中小说阅读都有一个极为类似的题目,小说主人公是怎样的形象(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从题面看,这是一个分析题,我们略作改变,把它分解为三种类型的题目,看看怎样整合答案。

第一类题:小说《马裤先生》(2012年卷)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第二类题: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2012年真题)。

第三类题:作者是怎样描写马裤先生的性格特点的?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三个题目都是围绕人物性格特点命题,其中都有“简要”二字,后者需要好好揣摩一下,命题者给了怎样的暗示:其命门是要文字简明扼要。反观学生的答案,或因审题不仔细而张冠李戴;或因考虑不周而挂一漏万;或因患得患失而设下天罗地网,眼望自投罗网者,殊不知,这无异于自杀式袭击,可谓费力不讨好,赔了时间又蚀了前程。命题者早已料到应试者的投机心理,预先截断取巧的念想;判卷老师也会毫不客气,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天气热的逼迫,顺势而作一回铁面判官,吃亏的只能是考生,错在没有仔细审题。

现在说说怎样解答这三类题。

第一题是概括型题目,回答是什么。答案是:“(1)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2)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3)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2012年全国卷参考答案)

第二题是分析类题目,除了回答是什么,在上面每点之后还要加上原因,即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第(1)点后加上“马裤先生上车后多次向茶房提出各种无理要求”;第(2)点后加上“把行李放在别人的卧铺上,后悔四只皮箱打了行李票,占用了几个挂钩”;第(3)点后加上“多次当着别人的面挖鼻子,用手巾擦尘土,把口痰吐向车顶”。

第三题是鉴赏题,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加上艺术手法,这样一来,鉴赏题每点包含三个层次。就人物描写的考点而言,通常关联描写人物手法的知识点。描写人物有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描写;还有侧面描写,主要通过第三者之口,多角度地塑造人物形象。两者都可以从修辞和表现手法上赏析。答题的模式为:“(1)语言描写和夸张手法。马裤先生多次向茶房高声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表现出小市民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的特点;(2)语言和动作描写。马裤先生把行李放在别人的卧铺上,后悔四只皮箱打了行李票,占用了几个挂钩,形象地表现出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3)动作和细节描写。马裤先生多次当着别人的面挖鼻子,用手巾擦尘土,把口痰吐向车顶,细致入微的刻画出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的人物形象。”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第一题就一层意思,第二题是两层,第三题有三层。第一题和第三题因为字数或较少,或较多,所以出现的可能相对少一些,第二题则是出尽风头,占尽风流,备考必不可少。

聪明的学生,不只是学习上有其独到的方法,应对考试,同样有不凡的技巧,这是在用脑子学习的学生,学得轻松,考得满意。而老师正是其中的点播者。有的人辛辛苦苦,拼尽心血,熬到发白,却只是传授了知识,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相反,也有人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无为而为,却引得学生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自己得了实惠不说,还赚到名师的称号,坐拥“桃李满天下”的美誉,何乐而不为?

聪明的老师,教书还要教方法,更要教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

参考文献

语文阅读鉴赏 篇8

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 把课堂上的语文学习, 引伸到课外, 并进一步扩展到真实的社会现实中, 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也深深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在阅读中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学生们在老师们灌输的各种阅读技巧、鉴赏法宝、应试对策中迷糊了半天后, 最终还是回到了阅读鉴赏的原始起点, 考试依然不得其法。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提高?前提是扭转教学观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己去培养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要完成这个任务, 可以从小说阅读开始。那么, 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挖掘自身阅读潜能呢?可从课内、课外两个领域进行。

一、课内指导,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 重视“导语”“提示”, 培养小说阅读的快速定向能力。

认真阅读小说“提示”, 可以培养小说阅读的快速定向能力。在《短篇小说欣赏》教学实践中, 我对小说课文“单元导语”“阅读提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归纳, 发现“导语”主要从宏观角度介绍古今中外短篇小说的不同特点, 并介绍本单元各篇小说最突出的艺术成就。而“阅读提示”则从微观角度简单介绍本篇小说形象塑造、语言风格或技法运用方面的突出特点或成就, 并且每篇“阅读提示”末尾都有鉴赏小说的“思考提示”。“思考提示”主要涉及以下几项内容:

1. 形象分析。

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时, 给能体现杜十娘身份、描写杜十娘相貌等的语句做记号;给能表现杜十娘性格的细节做旁注”,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请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的典型性”。

2. 主题探究。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请在阅读中分析林冲性格变化的原因, 探究揭示作品的主题”, 《项链》中的“请在阅读时思考:……小说隐含的寓意……”。

3. 语言鉴赏。

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破碗”等细节的描写。

4. 技法赏析 (包括情节构思、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

如《促织》中的“请同学们在阅读时留意故事情节的转折, 哪些是大起大落的转折, 哪些是舒缓沉着的转折, 体会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作家叙述故事的高超手法”。

通过对“导语”“提示”内容的挖掘可以很快确定文章的学习重点, 快速定向, 提高阅读的效率, 所以, 教师必须强调“导语”“提示”的重要性。

(二) 重视每篇课文后的欣赏·探究·练习

如果说对“导语”“提示”的重视是挖掘学生对小说的好奇潜能, 那么对“欣赏·探究·练习”的重视则是要挖掘学生对小说的反思 (读后回首, 冷静相看) 潜能。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分组讨论、自由辩论、写读后感等方式, 检查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广度和思想深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学生观点是否持之有据, 思考是否深刻全面, 表达是否文从字顺, 都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否则, 学生思想的机器将从此怠于运作。

二、延伸课外, 指导阅读方向

(一) 推介典型小说, 有计划地扩展阅读范围。

首选的小说必须具备情节曲折、人物生动、语言通俗、主题鲜明这几个基本特征。若文本艰涩, 主题隐晦, 学生百读不得其解, 就难以达到目的。可以设立每周阅读计划,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也可以设立阅读课, 推荐《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之类的短篇小说杂志, 不提倡学生在校阅读长篇小说。

课外阅读, 绝对不能放手让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漫无目的, 教师也难以有效的进行指导。

(二) 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小说作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材料, 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有着重要作用。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其潜能, 与高考阅读能力互相契合, 既可解救学生跳出题海, 还可培养学生较强的现代文阅读综合能力。

1.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能力, 在高考中常包括对词语、句子、中心等的理解。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句进行理解, 领会其妙处及美感, 特别是要注重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

2. 分析归纳能力。

这是较高层次的一种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了故事情节后, 能很快抓住人物, 获取有用信息, 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 修辞能力。

严格地说, 修辞能力包括炼字、炼词、和修词手法多方面的能力。学生也许会对小说中某些描写性 (包括环境描写、人物刻画) 的句子印象深刻, 并摘抄下来。这时, 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描写精彩的原因, 哪怕是人物描写中的一句话、一个动词, 若缺少分析引导, 学生的阅读也就可能停留在“知其妙, 而不知其所以妙”的地步。让学生的读书笔记由摘抄过渡到分析, 这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4. 鉴赏评价能力。

这是阅读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就一篇小说而言, 可鉴赏的方面很多, 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人物、环境、主题, 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情节, 因此, 利用课外素材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此能力, 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得益于课外”, 无可非议, “得法于课内”则顾此失彼, 课外也需要不断探究方法。从小说这种相对容易的文体入手, 加以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训练,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触类旁通, 由此“法”及彼“法”, 小说阅读的能力也完全可以迁移到其它文体阅读上。

摘要:培养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指导小说阅读为切入点, 从课内、课外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阅读潜能, 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说阅读,语文鉴赏

参考文献

[1]伍学明.教学更需要预设.中学语文教学, 2006.8.

[2]孙建平.关于如何解读文本的反思.中学语文教学, 2004.12.

语文阅读鉴赏 篇9

关键词:阅读鉴赏,审美情思,语文教学

人的审美需要是随着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是人表现自己的生命并从这种表现中获得享受的需要。青年学生限于阅读经验, 思想还不够成熟, 容易形成偏激和片面, 因此更需要美的熏陶使自己完美起来。如何在语文阅读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思, 一直以来是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深研梳理分析

矛盾先生曾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 它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 细细地咀嚼, 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的一段一段地读, 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就文学作品而言, 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阅读, 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这样就可对作品有个既具体又全面、既微观又宏观的认识。在语文阅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把大作品读“小”, 把小作品读“大”。具体地说, 就是阅读篇幅较大的作品时, 要有一种抽象的概括能力, 能抓住作品的主要线索, 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 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在阅读篇幅短小的作品时, 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去填补作品的思想空间和艺术空间, 从一片小天地中看到一个大世界。如《宝玉挨打》一文很长, 通读全文时最好很快把它读完, 梳理故事的来龙去脉、主要人物;然后抓住“挨打”这个线索细读, 理解挨打前“山雨欲来”的层层虚实铺垫, 挨打中的电闪雷鸣的激烈状态, 挨打后各色人物的登台表现;最后再高屋建瓴地审视全文, 将自己对各部分、各方面的理解与分析放在宏观的条件下概括、综合, 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获得对作品主旨、人物形象及艺术成就的认识。

二、抓住要素关注性格

小说有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三要素。作品的人物不是现实的人, 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 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 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阅读作品, 要注意理解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故事情节描写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旨的手段。如《宝玉挨打》中就通过宝玉结交艺人、私赠礼物、同情弱女子、惨遭毒打也不改初衷等层层推进的情节, 揭示了他蔑视功名利禄、追求个性自由的叛逆性格。再如《雷雨》, 它在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中反映了旧社会的残酷现实, 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罪恶, 表现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阶级矛盾, 从而透露出那畸形的社会制度必然崩溃的信息。鉴赏时, 要注意剧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 分析这些矛盾冲突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环境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提供了背景。如《荷花淀》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氛围, 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情景相生, 表现了人物爱国爱家乡的感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场景更迭, 也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鉴赏是对作品感知、体验、判断、评价的过程, 也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入乎其内”指阅读者要“进入”作品, 对作品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阅读一部好作品, 我们常常手不释卷, 甚至废寝忘食。这是因为阅读时通过语言的媒介, 获得了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热反应, 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当我们对作品做进一步的审视和欣赏时, 通过想象和联想就会在自己头脑中“再造”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补充它、丰富它。这时美的感受更加丰富和强烈, 自己的情感也融入艺术形象, 甚至与他同悲同喜, 形成情感共鸣, 整个身心沉醉于美的体验之中。“出乎其外”是指鉴赏者要能走出作品, 进行理智思考, 对作品作出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在进入作品时, 我们的情感常常是不能自主、不能控制的, 体验是强烈的、情不自禁的, 来不及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当走出作品时, 掩卷而思, 就会从“入迷”中清醒过来, 恢复正常的认识过程。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各个方面开始理性判断, 并进一步分析、对比、概括、推理, 挖掘形象的深刻意蕴, 悉心领会艺术美的真谛, 探索作品的社会意义。如小说《蓝蝴蝶》清晰地反映了战士冷小刚对白衣天使安玲审美的心路历程:审美知觉—审美想象—情感共鸣—审美理解—感悟创造。这是一首美的颂歌,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美对于人的生存、生活, 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小说从一个侧面歌颂了白衣天使安玲的心灵美, 介绍了她恪尽职守, 忘我抢救战士生命的感人事迹。可以说, “出乎其外”更多的是审美理解, 它把握了对象的本质意义, 能推动人理智又感性地去创造美、发展美。

四、领悟意蕴升华人格

文学形象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构成了某种深厚的审美意蕴, 我们应在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体验中去了解历史与现实, 丰富生活经验, 洞悉人生真谛, 使自身人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了净化。如《石缝间的生命》通过对“洒落到天涯海角的”的石缝间生命的描述, 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 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揭示了生命是不可遏制的, 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示学生积极思考, 做生活的强者, 在最困厄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锤炼自己, 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生命才会更为辉煌壮丽。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能在任何人身上产生作用, 不管他的文明程度如何, 而且图画、声音和形象能感染每一个人, 不管他处在某种进化的阶段。”当年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开馆时曾接到一个邮包, 是一个曾经的小偷寄来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在读过小说之后幡然大悟, 终于成了一位自食其力的工人。这是艺术意蕴的魅力, 感召着人们去自觉地把自己锤炼成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 文学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文学艺术形象不能通过读者的审美感官来直接感知, 而要靠读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 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地来体味、把握和理解, 然后作品的形象方能转化为读者的头脑中的形象。因此, 教师在语文阅读鉴赏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文学作品、感受艺术形象的方法, 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再塑艺术形象, 领悟审美意蕴, 使我们在悦耳、愉目、赏心、怡神的精神享受中得到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 进而加深对人生的了解, 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于淑杰, 张谷平.语文应用基础教学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王杰.美学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语文阅读鉴赏 篇10

一、自由朗读,自由感知

读了一篇文章,首先要求学生谈谈自己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以往,我们在学生朗读或默读前总布置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固然有它的优点,但它有时却限制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剥夺了学生自由感知的权利,再说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时,难道有人给他们布置整体感知的问题?阅读教学有时应该返璞归真,追求本色的东西。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进行的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二、欣赏品味,合作探究

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你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小组)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感悟,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的权利。此外,教师要大力倡导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不仅要教会学生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特点的文章,引导探究的角度是不同的。以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1.对于关键词句的探究。作家都善锤炼语言,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家锤炼语言时多在形容词、动词、副词上下功夫。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表现力的。

2.对主题的多元思考和深化延伸。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究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化延伸的探究。比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东坡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东坡,像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两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二是道家思想,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见解很有见地。

3.在比较阅读中探究。学习了同一类课文,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学习了《纪念刘和珍君》和《小狗包弟》后,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探究。学生通过这种比较阅读的探究,不仅深入地认识了这两篇文章的特点,而且学会了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高中阶段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苏轼的作品,去探究这位散文家作品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在独自品味探究后,教师请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宣讲自己的观点,其他三名学生听后可以修改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阐述自己或本小组对课文探究的结果。对学生的发言教师首先鼓励其他同学修正他人的观点。如果有的学生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那么教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要予以纠正;有的思想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如果学生没有触及课文的重难点,这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总结评价,补充深化

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出点评。对所研究的问题中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地方作提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候还可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留下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之热情。这一环节有时也可完全由学生来完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上几个流程始终遵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原则。相信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摘要: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质量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认知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尤丽.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阅读感悟能力[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06)

[2]董淑侠.阅读鉴赏的和谐创新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13(89)

[3]陆明泉.例谈诗文阅读鉴赏答题三要领[J].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11)

语文阅读鉴赏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的实施,将语文阅读放在了改革的首要位置上。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结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文阅读的更高层次上对学生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部分,其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语文阅读显然存在和新课改要求不相符的地方,这无疑会阻碍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语文阅读的整个过程,采取有效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一、何为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

鉴赏性阅读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必修部分,显示了阅读的重要性。新课改强调阅读就是通过不断接受各种信息,运用自己的现有知识进行分析、过滤,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的过程。透过阅读我们可以认识这个世界,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而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旨在突出思想和心灵不断碰撞,通过现代文和古诗文的鉴赏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和能力。在这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陪伴终生。另外要注重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将阅读的乐趣带到生活中去,从而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二、高中语文鉴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教学方式单一,内容相对枯燥,阻碍了学生对于文章总体的把握。另外,教师在课堂的阅读当中充当着主动角色,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性的思考,也就不能充分挖掘潜力。自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采用了比较现代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将其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缺少深入的实践研究,对于阅读的指导少之又少,导致实践效果不佳。加之过分地夸大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教学无法顺利展开,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可以看到,这些低效的课堂状况摆在我们眼前,对比新课改的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新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保证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而教师也需要提高教学技能,运用新课改的前沿思想,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实践的重视。

三、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课堂情境,增加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指出阅读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阅读,并从中获得独特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加深自己对阅读内容所包含情感的理解。同时要将其中的体验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保持一定的积极性,体会到无限的乐趣。因此创设课堂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情绪的好坏,富有趣味、生动的课堂氛围必然会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会极大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情感表达以及思维碰撞,使学生能从其中得到思想上的共鸣,将阅读贯穿于自身生活中,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二)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技能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则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环节。在现在的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中,很多教师只是遵循传统的阅读方法进行基础性的阅读,并不能结合多方面的知识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限制了阅读的范围。拓展阅读,有利于学生加深阅读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从多角度丰富课堂阅读,为阅读增添了很多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拓展阅读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发挥出该有的潜力,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

(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阅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再是单纯停留在其字面意思,设身处境的想象阅读内容中的情感,才可以加深对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文字作为承载信息与知识的载体,具有非常强的传播能力,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作者赋予的思想和感情。众所周知,很多作者会运用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等手法来创作。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个人主张等,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作品本身进行剖析和感受。换言之,即通过想象,将作者描绘的情景、人物具象化,全部呈现在大脑中,从而形成具体完整的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其中的一个字、一句话,学生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发散思维,从而提高鉴赏性阅读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学好鉴赏性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并且乐在其中。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利用音乐等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准确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同时,学生要勇于表达个人鉴赏观点,或者组成小组讨论,最终得出满意的答案。当然,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要想真正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就必须广大师生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鉴赏性阅读教学更适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莉莉.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0(2).

[2]孔春霞.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下),2013(10).

[3]周春梅.高中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的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

语文阅读鉴赏 篇12

一、聚焦语文元素,选择适切鉴赏点

1. 朗诵吟咏,体悟音韵的和谐

鉴赏离不开美读,美读就是在读时将文本的情感传达出来,本身就是进行语言审美的一种重要手段。教材中的课文,语言都是很美的,尤其是名家名篇,有的音韵铿锵,令人振奋;有的音韵舒展,使人沉醉。但是到了中高年级,在关注内容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语言的形式。例如,第九册《黄山奇松》一文中的这一片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多形式反复读,体会分号的作用,发现“屹立、斜出、弯曲”为一组,“仰、俯、卧”为一组,“状如黑虎、形似孔雀”为一组,时而双音节,时而单音节,时而多音节,读起来起伏变化、匀称和谐。发现语言的特殊形式之后,再次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2. 增删调改,推敲词语的准确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也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优秀的文章,在词语的锤炼上都是下了大功夫的。教学要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咀嚼内涵,品味用词的传神精妙。例如,第十册《爱如茉莉》一文中,“……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这里的“探”字,通过和“照”“射”比较,体会阳光也被父母执手而眠的温馨场面感动,而不忍打扰的人文情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改一改”等方法,引导学生将那些“特殊的表达形式”与常态的、一般的表达形式去比较,去品悟,引导学生从前后两种不同的语言比较中,体会表达效果的优劣。

3. 沟通形意,品味句式的丰富

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我们常说“一句话,百样说”。同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不那么说?同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在重要的地方,教师可以故意停顿设疑引发学生思考。例如,第十册《大江保卫战》一文中开篇一段: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教师指名学生阅读,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整合形式和内容来有所发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发现句式由短而长,就像奔腾肆虐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地涌来,渲染了一种灾情急迫严重的气氛。在这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使用了由短而长的句式,形成一种错综美,继而可以生发开去。有些时候,根据表达的需要,我们可以采用非常整齐或相对整齐的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的美,如前两课《月光启蒙》中夏夜的环境描写: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

4. 想象体验,揣摩修辞的生动

为了使语言富有表现力,修辞的使用十分重要。小学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这些修辞方法的使用在语文教材中随处可见。如第十册《灰椋鸟》一文:“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少女穿上盛装翩翩起舞的情景,将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进入到美妙的意境中,体会夕阳下灰椋鸟的美丽,感受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从而领会比喻的恰当生动。

二、敞亮文化元素,提升适度鉴赏力

1. 心临其境,引起情感共鸣

任何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乃至作者的处境都会成为解读文本的通道。因此情境还原就有两个角度,一是还原作者的心境态度,二是还原写作背景。例如,第八册《番茄太阳》一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是这样有机渗透写作背景的:

师:(指读第一自然段)卫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了?

生:我觉得她告诉我们她生活很艰难,心情也很差,灰暗无比。

师:对,她告诉你她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但是,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跟你讲。卫宣利阿姨,在十七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的双腿瘫痪了,再也不能够自己走路了,只能拄着双拐。现在你再来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看,这次的朗读,就有了变化,因为,她知道了卫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老师还要告诉你,24岁那年,卫宣利阿姨因为婚姻,跟自己的父亲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是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体会一下,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更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好吗?掌声!

(众生鼓掌)

师:了解了一个人的身世,知道作者她在告诉你什么,在倾诉什么,你的朗读就会读得好,现在自己练习读一读。

教学中,用薛特分层提示写作背景,披情而入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入语言文字所构建的情境中去,情动而辞发。一头紧扣文本,一头激活学生内心情感,水乳交融,令人叫绝。在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文化改造中,鉴赏性阅读才能底气十足。

2. 追本溯源,体会语言传承

古现代汉语一脉相承,课本中的有些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承传着民族的文化之美。透过一个“男”字,我们可以看到农耕时代的影子;“月亮”一词,又能勾引起中国人多少的联想!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看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如《石灰吟》的教学,从石灰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在人世间留下清白的形象,想到“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想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想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教学中,教师就是要扣住语句表达上可以玩味的地方,共同追寻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源远流长。

3. 通感意会,实现审美熏陶

小学教材中,叙述、描写类的文章特别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审美的直观形象,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千姿百态的景物,还有美不胜收的人文景观。要发现、挖掘作品中的美,来获得美的享受,就必须关注学生多感官的联合参与,打通眼、耳、舌、鼻、身的界限,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生机盎然的形象,如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来渲染氛围,用精美的图画来展示形象,借恰当的视频来再现情境,让角色扮演来丰实感悟,辅生动的语言来升华情感,感受自然美,领略艺术美,体验情操美,全方位实现美的熏陶。

三、融通,教学穿行在语文和文化之间

1. 课内外互助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语文教学宽广的界域,发掘课程资源成为了许多老师的自觉行为。课堂上适当引入课外资料,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打通语文和文化的壁垒提供了有效策略。如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的教学,适时出示资料“李陵事件”和“酷刑”资料以及《报任安书》片段,能更充分深入地体会到司马迁那种生不如死的绝望,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发愤写史背后的艰辛与坚忍,为其忍辱负重终成《史记》的勇气与决心叫好。在这里,课外资料与文本资源交相辉映,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另一扇窗,窗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有更迷人的文化。

2. 言与意兼得

语文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回归到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不仅仅是说什么、写什么,从而使学生获得可以迁移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那样,什么样的文章要还它什么样的味道。阅读教学课上,读、悟依然是教学的主旋律,学生的有效表达和有效阅读是密不可分的。“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就是从语言出发,赏析表达的情、理、意、趣,最终回到语言,欣赏语言本身的美。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真正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重视内容中包含的语文元素,又精心提炼言语形式中的文化元素。

3. 情与理共生

钱正权老师曾提到:“语文课要重在建设两种趣味———情趣与理趣,有了这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往往会掉入感性的漩涡无法自拔。笔者听过一堂《天鹅的故事》,年轻的女老师从课始到课末,都用高八度的语调深情颂扬老天鹅的舍己为人与天鹅群的同心协力,引导着孩子们也用这样的语音语调一遍遍地朗读,把学生感染得热血沸腾,之外,再也无他。“语文,除了感染、熏陶,还应为孩子留下点什么?”我们不禁要追问。语文课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命时空,它不仅需要教师感性的点燃和熏陶,也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

上一篇:重要资料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