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体系

2024-11-26

新市镇体系(精选7篇)

新市镇体系 篇1

1 阜新地区当前部分猪场防疫中存在的问题

(1) 猪场设计不利于防疫。由于受资金、土地和本地区养猪水平的限制, 数千头或更大规模的猪场布局在一个区域内, 猪舍间距也较小。有的猪场则采用所谓的一体化设计模式, 将数以千计的不同年龄的各类猪饲养在同栋猪舍内。由于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 一旦发生传染性疫病, 极易在场内快速传播, 控制与扑灭非常困难。

(2) 防疫技术落后及防疫管理不力。在消毒技术上, 由于猪场通常采用“流水式”作业和大通间式猪舍, 无法实行全进全出和彻底空栏。各类猪舍基本上只进行载猪条件下的日常消毒或局部的空栏清洗消毒, 不能进行必不可少的定期空栏大消毒。除了有限的通风换气外, 没有对猪舍内空气进行消毒。人员车辆的进场消毒也不能符合大型集约化猪场的卫生防疫要求。需转群移动的猪群在进入其他猪舍时也基本不进行消毒。许多猪场的大门口消毒池和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多日不换, 消毒效果极差。在对猪舍进行消毒时, 未按照清污-冲洗-消毒的程序进行, 将消毒液直接喷洒在粪污上而降低了消毒效果。规模化猪场中很少进行抗生素类药物药敏试验, 导致病原微生物对许多以往临床效果很好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盲目滥用药物, 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用药疗程不当, 不注意药物有效成分和适应症而偏信广告介绍, 结果既没有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又导致了药物残留超标的发生, 甚至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疫苗质量不合格, 疫苗储存不当, 注射过程中打飞针, 接种疫苗前使用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药物, 免疫剂量不足等都会使猪场的猪群健康状况处于不稳定或疾病的潜伏状态。一旦遇到强毒侵袭或环境因素突变, 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从而使养猪场的养殖成本增加, 给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3) 缺乏系统的防疫保健计划。由于在规模化猪场中发生与流行的疫病种类增多, 诊断常常跟不上疫病防治的需要, 无法正确地选用药物或疫苗。同时随着疫病种类的不断增多, 使用疫苗或药物的频率增加, 合理安排实施防疫保健的各项措施极其困难。另外许多猪场的防疫保健计划不够系统和全面, 不断有疫病发生, 只好盲目地使用药物或注射疫苗, 不仅浪费了资金, 药物在猪体内的残留问题也十分严重。

2 几点建议

(1) 建设多点式专业性猪场。将不同年龄的猪有效地分隔开来, 防止猪群之间疫病的水平传播, 是控制疫病流行和净化猪群内已有疫病的基础, 在规模化养猪业防疫保健体系中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采用多单元独立式隔离型猪舍。猪舍每个单元之间完全独立, 在猪舍外由一条走道相通, 分别有各自的通风、排污、供水、供暖及电力等系统。在猪舍的修建过程中, 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防鼠、防鸟等因素。多单元独立式隔离型猪舍是保证猪群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 能使猪只在相对洁净的环境中产仔、哺乳和生长。

(3) “全进全出”生产工艺流程。全进全出的含义是在同单元中猪群在同时间内转入或转出猪舍, 该单元在猪群转出后空栏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下批猪只在消毒后才能转入其中。“全进全出”在猪场中的应用, 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单元化的猪舍。为了保证“全进全出”的施行, 还必须合理地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同期分娩及同期断奶等繁殖新技术。

(4) 规范化的生物安全性防疫保健管理程序。建立规范化的生物安全性防疫保健管理程序, 对传统的防疫体系的隔离、消毒、杀虫、灭鼠、免疫注射、药物预防、驱虫、日常诊疗、检疫和疫病扑灭等系列措施加以系统地改进。按照生物安全性的原则, 对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控制、猪群的移动与混群、营养调控、繁殖节律调控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和调整, 制定严格的管理程序。

(5) 疫病检验及监测。大型规模化猪场有必要建立起自身的疫病检验与监测体系。针对猪群中主要传染性疾病 (包括寄生虫病) 的感染与免疫状况, 开展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对各项防疫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监测, 以评价新型保健体系的应用效果, 发现其不足并研究改进方法。

(6) 培养高素质的兽医技术人员和猪场管理人员。作为规模化猪场的经营者、兽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都要必须了解规模猪场的生产及疫病流行的特点及动向。尤其是兽医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临床操作, 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习与熟练掌握预防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坚持“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 重点学习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防止外来疫病传入, 控制与净化猪群中已有疫病的理论与技术;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知识, 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危害;掌握规模化养猪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 合理制定兽医保健防疫计划。

香港新市镇建设经验和反思 篇2

1、新市镇的发展历程简述

1.1、香港新市镇的发展回顾

香港新市镇建设始于1948年发表的《亚拔高比报告书》,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都没有什么发展。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成区向外扩展的态势愈发明显,1973年政府因势利导组建新界拓展署负责新市镇发展。至今香港共形成9个新市镇。就发展时序而言,新市镇可分为三代:荃湾、沙田和屯门作为第一代,于上世纪70年代初动工;大埔、粉岭/上水和元朗为第二代,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建设;将军澳、天水围和东涌则是第三代新市镇,分别于上世纪80和90年代进行建设。(图1)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的《人口推算报告(2007-2016)》,未来10年,新市镇的人口增长将占到香港整体增长的47%,由2006年的323万增长至2016年的351万。

2、新市镇的建设原则解析

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1980年旺角区的人口密度就达到每平方公里17万人。此后20年中随着新市镇建设,香港总人口继续以每10年100万的速度增长,而原有的港岛和九龙人口并未显著增加,可以说正是新市镇分担了近一半的人口,可见建设的确十分有效。其成功建设的背后又隐含的指导原则有如下几点:

2.1、协调不同类型物业比例,避免社会分层

作为土地的最终拥有者,香港政府在建设居住楼宇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新市镇通过均衡布局公屋、居屋和私人屋苑的比例和位置,有效确立居住格局,避免低收入人群过度集聚而引发社会问题。政府通过建设大量公共住宅将申请住房的居民配置于此,虽然其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但一旦放弃机会就要重新轮候,由此新市镇人口迅速增加,从而推动其快速达到成熟完善。可以说是公共住宅的居民先以垦荒牛的身份出现,带动了新市镇的成熟,提升了周边土地价值,政府再将这些熟地高价拍卖给私人发展商,从中大量获利。

2.2、“自给自足,均衡发展”,减少新市镇和老城之间的交通往来

根据1986年《香港城市规划》所制定的原则,新市镇应提供完善的就业机会和购物、康乐、医疗等配套设施及其它社区服务,旨在减少它与老城区之间的交通往来,避免成为单纯的卧城。由于现状条件优势,新市镇规划更易落实,建成后人口密度相对低而环境条件更好,对居民有较大吸引力;同时通过设置工业用地,或集中建设工业邨(相当于国内的工业园区)等方式,为居民就近就业提供机会,而此处的公共住宅居民多为急需就业的草根阶层,是劳动力来源的有力保障。为吸引企业进驻相对偏远的新城镇,政府对其加以补偿,使企业可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拿到土地,投资生产。以1990年大埔和元朗工业邨为例,地价分别为1350元/平方米和1200元/平方米,均大大低于中英土地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开发成本——1770元/平方米。此外,政府还建设多层工业大厦,并加以划分出租给大小不一的小型制造业企业,极大降低了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彼此还能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产业链,确立了香港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因此,新市镇的建设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数据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6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DB/OL]

香港政府在新市镇建设过程中协调居住用地和产业用地的思想是一贯的。前两代新市镇建设时期,制造业是发展主流,配建工业邨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而到上世纪末建设第三代新市镇时,制造业已开始大规模向内地转移,工业邨建设已不再是解决第三代新市镇就业的核心方法。第三代新市镇配套建设项目已转向教育(科技大学)、交通物流(赤鱲角机场)、生态用地(湿地公园)等,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2.3、建设便捷的公交系统,完善新市镇和老城的联系

香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私家车辆使用成本非常之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故中产家庭也未必拥有私家车,即便拥有私家车也多利用公共交通出行,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香港公共交通系统相当多样且完善,既有地铁线路、巴士线路四通八达,也有渡轮和有轨电车。新市镇均通过地铁、火车和老城区加以联系(图2),同时快速的公路系统也有效沟通新城镇和老城区,使得即便偏远的居民出行也还算便利。9个新市镇彼此分离,内部道路路网密度很高,互相通过快速道路(在香港称为干线公路)连接。部分巴士班次在新市镇之间采用点到点的方式,中间较少停靠,运行效率很高,而在内部则站点设置距离较短,非常便利,这也极大地体现了新城建设和老城蔓延相比的优势。

2.4、采取高强度、滚动开发策略,避免蔓延式发展

香港多山地及峡湾,山地陡峭,难以建设,香港新市镇基本上以自然地貌为界加以划分。例如,沙田新城和九龙老城之间以狮子山分割,荃湾和沙田之间则为金山和大帽山,大埔和上水之间同样为陡峭山地。除了自然绿脉外,香港中文大学分隔了沙田和大埔;启德机场则成为九龙和将军澳的分界。这种分隔主城和新城,或将新城彼此分开的新城建设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城市的蔓延式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有利,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TOD的新市镇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贯彻。

香港的新市镇面积控制均非常严格,新城建设过程避免四处出击,而是采取滚动开发模式,保证了城市建设投资的高效集约。当第一代新城面积及人口规模接近规划目标后才将重点转向第二代新城,第三代新城也同样如此。新市镇建设基本上依赖政府的投资,主要体现在土地平整和道路建设等基础设置建设上。香港土地资源有限,大面积的建设用地多通过填海或开山获得,自然耗用大量资金,这也决定了香港新市镇建设必须采用滚动开发模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升新市镇的成熟度,提高土地售卖价格以获得资金回报。事实上香港政府的新市镇建设在资金运作上非常成功,采用市场化运作的公屋署和地铁公司均持续盈余,这即得益于香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土地和楼价高涨,也源于滚动式、高强度的开发模式。

从开发强度来看,新市镇建设采取较高的开发强度,每平方公里的居住人口数量普遍在2万人以上,而对于工业用地比例较少的新市镇,如天水围,每平方公里的居住人口超过6.2万人。公共住宅的居住用地容积率多在6左右,私人住宅容积率往往更高,底部为商场的综合体建筑容积率甚至达到12以上。较高的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摊薄了地铁等公共设施的成本,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了新市镇的商业、教育等配套设施的成熟度,保证了新市镇建设的顺利进行。

3、新市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剖析

香港新市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成熟,众多经验值得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相反,很少有研究成果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市镇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规划理念过于理想化,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具体剖析,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1、产业转移带来就业结构变化,导致就地就业难以实现

香港政府在规划建设新市镇时希望通过设置工业邨或工业大厦创造出满足该市镇的就业机会。产业定位为制造业,希望教育程度低的居民可以就近就业。然而工业邨招商不太好,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和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以后,香港本地企业纷纷北迁大陆,导致本地所需制造业工人人数逐年减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已从一个制造业主导的经济体系,迈向知识型的经济体系。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6中期人口统计的主题性报告《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1990年制造业工人为73万,相比1986年的86.9万人减少了16%之多,而到2006年,这个数字更降至32.5万。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目在1996至2006年的10年间减少了40%以上,而从事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小区和社会及个人服务业者则增加约30–40%。(表1)

经济结构转型导致就业模式转向,从为低教育程度者提供较多就业的制造业转为高教育程度者为主的金融、商业及服务业。而新市镇居民多是居住于公共住宅内的低收入群体,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培训不足,就业面偏窄,高新产业又将他们拒之门外,就业门槛较低的销售、清洁、保安等服务性行业的需求则更多地出现在老城区。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明显聚集于城市中心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外迁,使得将就业机会和人口同时疏散至新市镇的理念面临巨大挑战,这是政府始料不及的,在笔者看来也正是导致新市镇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就业机会不足、就业机会和劳动力供应错位导致新市镇就业人口中相当大比例需要跨区工作;即便在本区工作,其就业选择和薪金也不能与老城区相比。2001年特区政府统计处人口普查就显示,北区(粉岭及上水)共10万受雇佣者,有42,000人跨区工作;天水围70,000个受雇佣者,25,000个要在港、九工作;屯门近20万个受雇佣者,则有近70,000人要跨区到港、九工作。虽然公共交通体系非常完善,然而乘坐价格并不低廉,中高收入者尚可承受,低收入人群则显得难以负担。从天水围到城市中心(中环)乘坐火车、地铁或巴士,最少也要20多港币,一天来回就要50港币左右。随着燃油价格上涨,巴士票价也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交通承受能力进一步降低。民间监管公共事业联委会在2002年访问1000个主要来自新界区的居民,六成以上受访者每月交通开支占家庭整体收入一成或以上,屯门、元朗及天水围分别有76%、71%及67%被访者须要跨区上班,其中屯门、元朗及天水围的居民,交通开支更大,超过九成人认为交通费过高。

政府为鼓励低收入人群就业,向北部四个新市镇收入低于某一指标的跨区就业人口提供交通补贴。2007年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3.6亿多元,推行“交通费支持试验计划”,为北区、元朗、屯门及离岛等偏远地区的失业或低收入人士,提供跨区交通津贴。申请人资产不超过44,000元、工资少于5,600元,每周工作逾18小时便可申领每月600元交通津贴,为期半年。当局表示,上述四区共有近12万个失业和低收入人士,而预计跨区交通津贴计划有80,000人合资格申请。即便这样,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申请跨区交通津贴标准苛刻且补贴远少于普通家庭出行成本。北部这几个新市镇的交通成本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依然偏高。

3.2、公共配套配套欠缺导致部分新市镇出现低收入人群集聚

政府在建设第一代新市镇时规划了部分低密度居住区,现已成为高档住区,而相对偏远的新市镇则很难吸引高收入者入住,其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初始,教育设施就未能完全跟上。新建学校即使其硬件设置达到很高标准,教学水平或者认可程度与老城区学校相比都是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导致众多新市镇学龄人口依然在老城区学校就读,学生受奔波之苦,也增加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同时,新市镇居民也经常抱怨公立医院匮乏,私立诊所的价格又很高,如果需要就医往往要到老城区去,对于受伤病之苦的病人更是雪上加霜。最典型的便是天水围新市镇。这里以公共住宅为主,普遍为低收入人群;天水围周边并未规划工业用地,也没有其它产业创造太多就业机会,本区就业十分困难,加之地处偏远、交通成本高,医疗等配套设施又不足,更加难以吸引有经济实力的住户;天水围现有居民消费能力不高,服务行业发展起到了限制,使其进一步成为香港的贫民窟。2007年,天水围发生多起因贫困导致的家庭悲剧,被香港媒体称为“悲情城市”、“天水围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很多政界人士和学者纷纷提出各自主张,意图改变天水围的现状,例如改善交通、提供交通津贴、就业支援等,支持区内居民走出去;又如鼓励商界在区内多建私人屋苑、商场,兴办企业等,鼓励外人走进来,希望通过促进区内外的经济联系,改善民生、呈现生机;还有人建议在天水围建设香港最大的医院,增加就业的同时也提升吸引力。天水围现今的发展困境很大程度上缘于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短视。天水围和深圳蛇口一水之隔,对岸早已是相当发达完善的市区,英统治时期对大陆却多采用敌视态度,直接影响了新界北区的发展。无疑,香港回归祖国后,深港两地联系不断加强必将会对新界北区尤其是天水围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天水围城”的困局也必然会顺势而解。

4、结语

通过对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新市镇建设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范本,尤其体现在公共交通、社会住宅等方面,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香港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本身也遇到问题,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而应结合本城市特点,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

摘要:香港新市镇建设相比西方大城市而言对我国内地城市更有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香港新市镇的发展历程,然后具体分析了新市镇建设的指导原则,最后对现今面临的问题加以总结,以期对我国内地城市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香港,新市镇,指导原则,问题

参考文献

[1]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人口推算报告,2007-2016

[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新市镇及市区的新大型发展计划,2007年3月

[3]甘长求.香港房地产的发展与管理[M].香港:中华书局,1992

[4]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6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香港的住户收入分布[DB/OL]

[5]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01年人口普查报告主要报告[DB/OL].2002年5月

[6]郑建生.跨区交通津贴是政治性派糖[N].香港:文汇报,2007年5月.

新市镇体系 篇3

政府与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新市镇建设一直由政府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近些年,随着大都市郊区化驱动的城市扩张与开发利润的双重启动,市场的力量在近郊新市镇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市场的力量在新市镇的开发中有哪些积极作用?新市镇的开发能否运用市场的机制由市场发挥其基础作用?从规划视角,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这种市场导向型新市镇开发?这些问题的探讨在目前 “扩内需、保发展、促改革、调结构”的经济发展目标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缘起

2.1概念内涵

2.1.1新市镇(NewTown)

新市镇 ( New Town) 的概念根源于埃比尼泽·霍华德所著《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所提出的“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他指出,要解决当时伦敦等大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在城郊建立一个完整社会和功能结构的城镇组群,通过网络化的多个田园城市有机体来实现城市的更新与复苏,城乡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的新市镇建设是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的,即通过集中兴建住宅、完善配套、引入产业的方式形成具有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复合型城市社区。它是大都市郊区化与郊区自身城市化的集聚中心,其主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郊区城市化。都市近郊(一般距离市中心10 ~ 30公里范围) 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在大城市空间组织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我国当前新市镇建设的重点区域。

2.1.2市场导向(Marketing-orientation)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其重要区别在于完成资源配置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决策方式不同。“市场导向”是指利用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合理配套,并通过国家政府对其进行调控的经济形态。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想蓝图式的规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市镇的开发和建设更多地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引导。 因此,本文的“市场导向”是指在新市镇的建设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对资源进行配置, 同时强调政府在其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2.2我国新市镇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开发的重点在规模较大的新城,而对近郊新市镇的重视度不够,新市镇的开发建设总体上也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政府逐渐意识到,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 实现资源的整合,光靠发展几个新城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在都市郊区兴建网络化的规模超过一般乡镇,但又小于现有新城规模的城市性社区(新市镇)。

从开发主体来看,我国的新市镇建设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推动自上而下的建设。由于开发周期长、投资巨大,地方政府作为新市镇开发建设的投资开发主体,担负了不小的财政负担。从规划编制上看,主要以规划师为主体,政府决策来确定新市镇的规划。这种编制过程反映的是规划师及决策者对未来城市发展状态的基本思路和价值判断。这种方式往往不能适时地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很难体现土地的价值。此外,由于特殊的政策制度和竞争机制的缺失,使得新市镇开发管理委员会在规划实施、运营管理等方面时有违背规划与市场规律的现象发生,“千城一面”等问题严重。

2.3国内外新市镇发展模式

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来看,其发展的基本动力都是源自于自组织能力,同时又受到外部条件的引导、促进和制约。各位与地区都根据自身政治经济制度、历史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市镇开发模式,有利地推进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开发主体和市场参与度的不同, 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 政府通过成立开发公司实施规划建设运营的英国新城模式;2) 政府发起,同时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开发模式,其典型代表是韩国的“新村运动”; 3) 公私合作开发模式,如香港新市镇开发模式;4) 企业主导,政府政策性辅助的开发模式,如深圳华侨城、杭州良渚文化村等。

2.4我国新市镇开发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为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激发市场投资活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为原则,也就是说如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制定产权、利益分配的机制,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将成为决定我国新市镇开发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因素。

国内外新市镇发展建设的经验表明,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把公共政策的引导与市场能动性相结合是新市镇开发成功的关键。结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通过“开发模式创新”增加政府和市场的合作来增强市场活力,优化新市镇发展建设环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会成为未来大都市近郊新市镇发展的重要路径。

2.5研究对象与视角

不同于传统依靠政府力量推动,“自上而下”的新市镇开发模式,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以市场导向、企业开发运作建设的现象,形成了许多自下而上成长起来的新市镇。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是其中的成功代表。本文以实证为基础,从规划的视角对文化村开发建设的主体与动力、项目定位、开发时序、规划理念、产业配套等策略进行解析,总结其开发特点,以期为我国的新市镇开发提供借鉴。

3.实例分析:万科良渚文化村

3.1项目概况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余杭区良渚街道西南(如图1所示)。南临杭州市西湖区,距离杭州中心区16公里,东为良渚镇区,北侧2公里远为良渚文化遗址。文化村所在的良渚组团是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发展战略规划中重要组团之一,被赋予 “北秀”的内涵,是杭州市旅游西进战略的重点项目。2000年,余杭区政府将良渚文化村区块土地以协议形式出让给南都房地产集团,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发建设。2006年南都集团与万科合并为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将良渚地块交并由加拿大Civitas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进行总体规划,初步确立了良渚山水田园小镇的规划格局。经过近10年的滚动开发,现已完成总量的2/3,截至2014年住宅项目累计销售额突破130亿, 目前居民约10000人。

良渚文化村从一开始的迷茫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形成了一些自己特有的标签。十年大成,如今已拥有了功能完整的城镇配套体系,渊源博大的良渚博物院、文化创意商业街区、完善的教育机构系统、医疗条件卓越的社区医院与数研中心、安藤忠雄文化艺术中心、美丽洲堂、服务者之家等饱含精神文明和意义的大师作品,共同创建出一种国内罕有的梦想小镇式生活方式,真正实现了从“试验田”到“标杆”的蜕变。良渚文化村的开发不仅仅为开发商带来了经济收益, 更提升了良渚区块的综合价值,是企业主导、 政府政策性辅助的成功代表。

3.2开发主体与动力

(1)政府

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也有自身利益的诉求。首先,在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良渚文化村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文化资源、生态旅游资源, 具有开发新市镇的优质条件。文化村的开发符合杭州市经济、城市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带动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方向。其次,在自身利益方面,政府希望通过文化村的建设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又提升政绩。 文化村的建设项目时间跨度长且耗资巨大, 政府通过引入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举措,不仅可以将高昂的开发费用转嫁给开发商,减轻自身财政负担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出让金;同时,文化村项目可以给该区域带来实质性的改善,促进该地区城镇化的同时, 推动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价值,加强政治资本。

(2)企业

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项目开发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房地产企业希望通过综合开发运营的方式,结合该区块特殊的区位优势,积极挖掘该地块的经济、文化、 社会价值,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都市郊区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企业项目开发前景广阔。加上土地制度和房地产制度改革的加深、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都是开发企业积极参与新市镇建设的理由。作为良渚文化村项目的开发企业,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公司看好良渚区块的发展前景。良渚文化村经过10年的滚动开发,总投资已经超过20亿元人民币,可见企业开发文化村项目的决心与动力。事实证明,良渚文化村的开发取得了巨大的商业回报,更成为我国新市镇开发建设的典范。

(3)原住民

良渚文化村原地块分布5个自然村, 800位村民,市政设施匮乏,村民寻求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强烈。为了文化村的建设, 原住民让渡出原有的生活空间,获得一定的安置补偿。杭州万科负责原住民的征地安置工作,在文化村区块中划分出3个农居点, 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村民根据统一的规划设计,建造每户4层、 每层120平方米的屋舍。

3.3开发策略

3.3.1项目定位

结合“良渚文化村”所处的交通、文化、 环境等区位优势与余杭区政府统筹城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目标,在开发设计中将“良渚文化村”定位为杭州市近郊依托良渚文化环境,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 生态、教育、养老与居住的功能完整、形态丰富的泛旅游城镇,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田园市镇。

文化村项 目占地近11000亩, 其中5000余亩自然 山水,3400亩住宅用 地, 1200亩旅游用地和约600亩的共建配套用地,规划用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236.3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约0.4。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规划居住家庭1.5万户,人口3万~ 5万人,提供8000个工作岗位,以5分钟生活步行圈和10分钟的城镇配套圈来建立配套服务体系。

3.3.2开发时序

良渚文化村的开发遵循以人为核心、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居住、配套、产业三轮驱动的滚动渐进式的开发。前期投入20亿元塑造环境的同时,结合文化度假设施的启动, 提升土地与区域价值,从而实现吸引人口导入的目的。中期以居住为核心,打造多元化的产品结构满足多元客户的需求的同时完善城镇配套,提升居住价值。后期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同时,实现产业的多元导入,通过复合产业模式来实现文化村居住价值、产业经济价值和城市价值的统一。

文化村住宅产品的开发,前期同时启动公寓与别墅物业,通过市场验证,主推低密度别墅。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应对此次危机,杭州万科积极调整开发策略,结合国务院“7090”的政策调控,良渚文化村改变原先低密度的开发模式,在项目上改变产品结构,即将刚性需求的产品作为主打,相继推出春漫里、探梅里、柳映坊、七贤郡和秋荷坊等以小户型为主、高容积率的产品,通过提高规划密度来应对市场的变化需求。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时期,良渚文化村项目根据市场形势和区域发展目标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规划,成功渡过危机。

3.3.3规划结构

文化村形成“二心、二轴、三区、六片” 的总体结构 ( 如图2所示 )。路网结构上以区外快速通道为依托,区内连接道路——内部道路——景观步行道路三级路网体系,形成依山、沿河的两条“轴线”;用地结构上, 规划形成旅游中心与中心公建服务区的“二心”、三个文化旅游功能区(文化园、创意街区、白鹭君澜酒店度假村)的“三区”、 六大山麓与滨水居住片区的主导功能结构。 整体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建筑空间与环境进行有机联系,同时预留去城镇发展的弹性空间。

(1)自然生态的城镇形态

规划以尊重自然纹理为前提,为了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8个村落的选址都避开北部山体,坐落于山体南面的幕景下,并且在村落组团之间保留开放性绿地空间,保持一定距离,呈现出带状规划的结构,通过一条风情大道串联起各个村落组团。

文化村通过对场地内分布的5个湖泊、 25座山规划设计了5个公园。并且沿毛家漾港设置散步道,伴随着清澈的河流,可以尽览风情各异的8个村落。整合各村落内部的公园、绿带、林荫道,将其有机串联形成村落步行链。业主可以通过阳光天际、竹径茶语、白鹭郡南的入口进入贯穿于良渚的山林保护区的登山步行系统,尽情漫步在原生山林间,呼吸大自然的新鲜氧气。

(2)多组团中心的城镇生活

为了强调村落生活的完善性,村落组团的布局以文化艺术中心和“玉鸟流苏”商业区为城镇配套的中心,配套各个村落组团中心设置更全面的社区商业服务以及公共娱乐活动设施,以便于各个村落组团可以广泛的共享,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持续生长的田园城镇体系。

(3)“小同质、大混合”的居住模式

8个规模适度的主题村落,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的不同,通过多层、小高层、联排、叠排、独栋、院墅等不同形式与风格类型的建筑群体,聚合为风情各异的村落形态,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多层次的客户需求,并且通过多元化的产品也实现了万科所倡导的“小同质、大混合”的居住模式。

3.3.4配套规划

通过提升区域的土地价值,来实现经济效益的转化是开发商关注的焦点。文化村的建设通过完善高品质的城镇配套来提升地区生活品质,从而提升项目价值。

(1)完善的城镇配套

良渚文化村规划建设了5分钟生活步行圈和10分钟的城镇配套圈来支撑经济、高效、 舒适的社区生活。

5分钟步行半径的村落形态:以文化艺术中心和玉鸟流苏商业街为原点布局,建筑布局以密度由中心到边界逐渐降低,以5分钟步行距离半径为单位进行划分,通过居住组团、社区商业、组团公园的空间整合满足居住者的日常活动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使村落公共设施以及开放空间纳入舒适的步行范围。

10分钟的城镇配套圈:生活舒适性与便捷性,是良渚文化村规划的重要依据。村落组团以城镇配套组团为中心,依照10分钟步行尺度规划极具人文包容性的城镇配套, 如玉鸟菜场、村民食堂、良渚食街、安吉路良渚实验小学、良渚幼儿园、亲子农庄、浙医一院良渚门诊部、古道书院等,使这里的人们可以便捷得享受到现代生活。

良渚文化村通过城镇配套体系的完善, 居住、配套综合发展、均衡运作,从而逐步完善项目从单一住区到综合市镇的转变。

3.3.5产业规划

西方国家通过对卫星城等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模式规划产生的“空城”“卧城”等现象的反思,提出“产城一体、自给自足”, 创造良好居住就业环境,塑造有城镇生活氛围的、紧凑的、以人为本的新都市主义社区。 良渚文化村在参考国内外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对旅游、居住、 商业、创意产业、养老产业、教育医疗等多种产业复合,预计可以提供8000个多样化的工作岗位。除了满足文化村原住民的就业, 通过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教育类产业、各类现代服务业等复合模式来实现文化村居住价值、产业经济价值和城市价值的统一。目前, 玉鸟流苏创意产业园已精选15家企业入驻, 涉及行业包括会展策划、动漫设计、艺术设计、室内家居设计、个性化服务设计等多个文创领域,形成了以文化艺术类企业为主导、 集创意作坊、特色长夜、合院居住为一体的文创企业集群。由美国建筑师丹尼尔·李布斯金设计的“服务者之家”也正在实施当中。 按照开发的设想,良渚文化村尝试把高等成人教育机构引入社区,并且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起创业的激励机制,从而形成以居住为核,从单纯的地产开发向现代服务综合运营转变,拉长产业链,实现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4. 结语

通过对良渚文化村项目的解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开发新市镇的模式可以使公私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次,从规划内容和方法上以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新市镇开发相对传统开发模式更尊重市场、灵活务实。开发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弥补了政府部门在项目开发运作上的欠缺,通过高效的管理技术经验降低新市镇开发的成本,提高项目运营效益。最后,紧凑混合的用地开发是社区活力的源泉。可以发现强调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通过创造就业动力,提供综合而完善的教育、医疗娱乐、商业购物等各类服务,组织多元混杂的居住人群,使新市镇的发展成为“自我平衡”的综合性城市空间。

新市镇体系 篇4

长三角苏锡常城镇密集区历经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 原先辉煌一时、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的“苏南模式”也逐渐面临产业等级较低、环境污染严重、占地规模较大、空间组织破碎等问题, 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困境, 尤其是近期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 更是给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因此, 笔者尝试以建设生态型新市镇为突破口, 谋划城镇发展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与创新制度, 推动快速城镇化地区, 尤其是生态敏感地带的远郊型小城镇实现科学发展。

(一) 新市镇概念与内涵

新市镇的概念起源于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 其代表的内涵是独立自主, 强调生活与工作平衡和独立自足。解放后, 我国的新市镇主要经历过单一功能的卫星城规划建设阶段、相对独立的新城规划建设阶段、新市镇规划建设阶段。当前我国新市镇主要建设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由近郊型、中心城市功能转型的新市镇, 具有产业、居住功能的新市镇, 类似于西方的卧城、工业卫星城镇;另一种则是由远郊型、行政区划调整型的新市镇, 如改造郊县 (区) 驻地镇、在中心镇、重点镇基础上扩建的新市镇。一般而言, 前类新市镇有利于缓解市区人口压力, 优化城市结构, 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后类则是基于两个或多个行政主体由于空间临近而进行的空间组合和功能衔接。新市镇的建设可促进区划调整后的各乡镇整合, 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引导空间合理有序发展。常州市雪堰镇属于后面一种新市镇。

(二) 生态理念的引入

1. 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相关理论

作为新市镇起源的“田园城市”孕育的生态城市思想与中国古代天城合一的生态城市思想不谋而合。著名生态学者马世骏和王如松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梁鹤年先生提出“生态主义的城市理想原则, 强调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 需结合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来规划”;刘建军提出“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建立市区与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等”;俞孔坚等人提出“反规划”途径, 试图通过建立保障自然人文过程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安全格局, 来综合解决国土生态安全、城市功能结构、交通问题、城市特色及形态问题, 以此引导和框限城市空间发展。这些理论为远郊型新市镇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生态理念引入新市镇建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可能性:一般而言, 远郊型城镇拥有大量农田和较好的山水生态资源禀赋, 空间上与中心城区保持相对“独立性”, 致使中心城区的产业、居住职能不能随意外溢;另外, 生态环境友好镇的创建以及城镇特色塑造的追求, 赋予了远郊型新市镇建设生态城镇的重要资本。必然性:在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以及城乡统筹思想的支撑下, 国家对于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限制及保护耕地的国策使得生态理念的引入成为必然。

二、雪堰印象—山水文脉

2007年3月, 根据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 雪堰镇由原雪堰、潘家、漕桥三镇合并, 新的雪堰镇行政区域面积104.38平方公里。位于常州市东南隅, 地处太湖之滨, 至无锡市区23公里, 距常州市区约30公里。西、南联前黄镇, 东临无锡市胡棣、马山镇, 南毗宜兴市周铁、和桥、万石镇, 是常州实施太湖发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全镇东西宽15公里, 南北宽7公里, 总面积为104.38平方公里

雪堰镇山水文脉资源禀赋优越, 境内山脉属浙江天目山山脉, 地形相对起伏, 以低山丘陵为主。江南水乡文化灿烂, 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阖闾城遗址。众多山体绿化、沿湖 (河) 绿化、沿路绿化及大面积的农田基质构成了良好的生态“图底”关系。因此, 本规划尝试基于一般城镇规划内容之上引入生态环评, 在整个生态安全格局的基底上进行合理城镇空间布局、产业优化以及其他生态城镇特色营造等。

三、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一) 生态适宜性评价

运用CA生态模型理论对雪堰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 同时在确定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文化、交通可达性、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六大类指标相关因子的分类与权重的基础上, 对因子进行空间量化与叠加, 得出村镇空间发展方向与土地利用适宜度的综合评价, 得出高、中、低三种生态安全水平区域不同生态敏感度的城市安全格局。

(二) 景观安全格局构架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景观中有某种潜在的关键性的空间格局, 被称为生态安全格局, 其对维护和控制系统的生态过程和安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资料收集调研和GIS初步分析, 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初步识别出并构建雪堰镇生态安全格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源:

是雪堰镇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或者生态服务功能 (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等) 主要输出和产生的源头;是现存或潜在 (规划) 的生态腹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较高, 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支撑。

2. 汇:

是整个雪堰镇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消费或消耗地, 现存或潜在 (规划) 的重点开发区域。由于人类活动较频繁, 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遭干扰破坏较严重, 需对其进行控制。

3. 缓冲区:

在源、汇之间, 是雪堰镇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过渡地带。主要包括源周围的果园和农田等, 也是城乡交错地带。

4. 廊道:

由源向外围辐射的生物低阻力通道, 主要通过山脊线、河流、道路或其他生态走廊, 呈向外辐射的带状部分。

(三) 生态空间管治设定

在雪堰镇景观安全格局构架的基础上, 进行生态空间管制的制定。设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控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四大区域。

四、规划设计探索

(一) 孕育与生态共生的产业发展模式

规划围绕“太湖之乡、阖闾名城、生态城镇”的发展定位, 充分分析产业空间与生态格局的关系, 强调有效利用雪堰镇独特的生态资源, 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反馈利用, 构建与生态共生、三产联动的产业布局, 将其建设成为常州典型代表意义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营造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

1. 错位发展, 合理布局。

依据生态景观格局评价, 在控制建设 (中生态安全水平) 区域, 依托环太湖旅游资源, 控制好太湖开发力度, 建好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在适宜建设区域 (高生态安全水平) , 围绕生态集约型农业发展示范区的产业目标, 重点建设畜牧业、果林基地、水产养殖三大生态养殖基地;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 逐步打造汽车配套产品、电子、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此外, 凭借雪堰镇作为常锡交界的重要区位条件, 利用交通枢纽以及边界的辐射效应, 打造常锡宜金三角地区商贸中心。就太湖湾旅游度假区的建设, 应注意与常州区内旅游资源如恐龙园、天宁寺等整合, 与环太湖湾周边旅游景点的错位发展, 应结合常州动漫产业建设的重大契机, 将雪堰太湖旅游打造成非观光型的度假型和文化型旅游基地, 逐步形成在长三角, 乃至国内旅游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市场。

2. 设置门槛, 引导集群。

设置产业准入门槛, 对于常州、无锡中心城市“退二进三”向外疏解的产业进行选择性接收, 有意识的引导产业向高级化、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发展, 逐步打造以汽车配套产品、电子、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与此同时, 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视为雪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雪堰镇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 实现循环工业、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联动发展。

(二) 构建与生态镶嵌的空间结构布局

1. 空间结构布局。

规划在着力打造未来常州大都市区东南部的片区中心小城市——雪堰新市镇的过程中, 鉴于新雪堰镇是由漕桥、潘家、雪堰三镇合并而成, 因此, 在新一轮城镇空间结构重组中应尽量转变原先小城镇独立发展模式, 在景观安全格局的基础上, 理顺片区整体空间结构, 构建“产业错位、组团辉映”的结构布局, 以此形成更加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

2. 多元混合的功能设置。

各组团内部均应规划一定比例的生活、生产和公共配套设施用地, 综合考虑教育文化产业、旅游服务、居住及商业零售、娱乐休闲、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 营造多元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 强调组团内便利的服务与设施供给,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减少组团间的通勤量, 形成紧凑的城镇发展形态。

(三) 设立与生态共享的“三区六线”管制

划定城镇建设的“三区” (不准建设区、非农建设区和控制发展区) , 明确界定城镇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红线、市镇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规划在充分考虑现状资源条件与生态约束的基础上, 力图通过“三区六线”的土地管制, 约束新区建设的无序蔓延, 最大限度的保护农业用地和生态林地。

(四) 营造与生态共融的特色环境景观

1. 环境整治, 生态特色支撑。

为避免太湖蓝藻事件的再次爆发, 应加强对太湖水环境的整治工作。保持太湖水质, 控制污水排放, 保证入湖河道水质指标达到四类水要求, 同时集中力量开展工业污染源整治, 关闭、搬迁一批污染化工企业, 确保工业企业的全面达标排放;加快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进度及农业面源整治。

2. 因地制宜, 生态与文化底蕴交融。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雪堰镇, 应充分发扬江南水乡特色, 挖掘雪堰镇阖闾名城历史文保景区的人文魅力, 打造与之契合的建筑风格, 避免建筑景观之间现代与传统、疏与密、高与矮等的冲突和抵触, 影响整体视角美感。与此同时, 围绕太湖岸线选择适当地段进行近水、临水、浅滩的绿化景观营造, 以构建生态特色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的城镇。

参考文献

[1]. 张骁鸣, 香港新市镇与郊野公园发展的空间关系.城市规划学刊.2005/6

[2]. 罗月泓, 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新市镇规划探索.中外建筑.2006/4

[3]. 中国建筑设计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 城镇密集地区重点小城镇发展研究.小城镇建设.2006/8

江南市镇经济的近代变迁 篇5

关键词:江南市镇,近代,变迁

市镇是随着城市市场向农村地区扩张而产生的“草市”的不断发展和最初作为军事据点的镇向经济中心演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①。草市和镇在北宋时期开始结合,到南宋时期,开始真正成为城市体系的一部分。江南地区②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的痕迹,之后的发展虽然未曾间断,但比起北方各地仍有很大的差距。魏晋南北朝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南方,特别是南宋时期迁都临安,使江南地区得到极大的发展。江南市镇在南宋时广泛兴起,到明清两代进入全盛时期。

一、鸦片战争之前的江南市镇

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江南市镇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作物种植兴盛,特定地区出现明显的专业化生产。沿太湖周边及长江

三角洲一带,因几种重要的商品作物如木棉、蚕桑等的种植、加工和贸易,而兴起了一批专业化市镇。比如木棉业主要集中于松江府、太仓州各县,蚕桑业集中于苏州及浙西湖州、嘉兴、杭州等州府。在杭嘉湖和宁绍等地,出现了诸如桑市、花市、纱市、米市等专业性市场。例如南浔镇,就是全国闻名的专业丝市。

(二)手工业发展迅速,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已经出现了雇工生产的大型手

工作坊与手工工场。随着明清时期江南农村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及农家经济商品化的发展,棉织、丝织等农副产品加工行业以及为农家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类手工行业在市镇得到了普遍发展。并且,随着市镇手工业与农村手工业的社会分工扩大以及手工业内部分工精细,市镇手工业的生产、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显著进步。自明代中叶以后榨油、踹染、冶铸、丝织等行业都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作坊甚至手工工场③。

(三)商业繁荣,各种服务性行业蓬勃兴起。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市场网络,地方、区域甚至国内外贸易都十分发达,市镇成为乡村与大城市乃至国外市场联系的纽带,逐渐发展成为农村中的工商业中心,一些比较大的市镇甚至已经有了城市的某些特性。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服务行业的发展。市镇上钱庄、当铺、茶馆等林立,颇有小都市之面貌。

二、鸦片战争之后的江南市镇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开埠通商,江南地区的经济越来越多地与国际贸易相联系。上海迅速崛起,江南经济中心从苏州转移到上海。这些都对江南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江南市镇也开始呈现不同的命运。随着传统市镇体系的分化,一些市镇融入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体系中,得以继续发展。而一些市镇则逐渐丧失了其优势,逐步被边缘化。

(一)市镇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出现近代工商业形态。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原本已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经济开始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联,贸易结构开始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鸦片战争之前,虽然中国一直持续对外出口,但是口岸仅限于广州一地,江南与其地域遥远,而江南生产的丝、茶、棉等在国内拥有广阔市场,国际贸易只是江南农村经济的一个补充。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五口通商之后,上海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最大的外贸口岸,加上进出口关税的调整,丝、茶等商品出口量大为增加。而同时,国外工业品的进口也日益扩大。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使江南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体系的影响和制约。而随着上海的发展,传统的以州县阶层结构为基础、以运河城市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农村市场结构也逐步转变成为以上海等近代都市为中心、阶层更加简单化的市场结构④。这就使部分市镇由原来相对独立的农村经济中心转变为近代城市工商业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基层集散地。在上海等大城市的近代工业辐射和生产技术改进的影响下,部分条件较好的市镇纷纷建立了具有现代工业因素的工厂。例如1896年,民族资本家庞济元和丁丙在塘栖镇开办了“大纶”缫丝厂⑤。

(二)传统经济起伏跌宕,农村人口开始流入城市。

上海开埠之后,随着进口的日益扩大,传统产业开始遭到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棉纺织业为例,在开埠初期,洋纱首先占领的市场是非植棉地区,江南棉区土纱没落最晚,而洋布坚牢程度不如土布,并且价格悬殊,加上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有使用土布的习惯,洋布的进口额远落于洋纱之后⑥。而随着海外市场的打开,棉纺织产品反而增加了新的市场。但是,随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国内民族纺织业的建立,土纱和土布很快便开始衰落。而丝、茶等也难逃衰落命运。与之相反的是,机器工业品大举进入江南市场的过程,也是各种工业生产原料需求大增的过程,为部分市镇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虽然洋纱、洋布导致了土纱、土布的衰落,但对棉花需求的大幅度增长,使传统的棉种植更加广泛。但对于把棉织业作为生活支柱的江南农户来说,“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⑦,为了维持家庭经济,就不得不寻找新的途径来弥补损失。一些人开始流向城市或者那些已经建立起近代工业的市镇去做工,这构成了近代江南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重要方面。也有一些人开始从事新兴的家庭手工业,比如织袜业、编织毛巾、花边和编制草帽等。

(三)市场网络和商路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了传统市镇的发展。

随着海禁的解除和长江各口岸的开放,原来以大运河贯通南北联系的江南商路体系逐渐趋于衰落。一个是由于运河淤塞严重,还有就是内河的通行吨位低,已经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代之而起的是通航能力巨大的长江水路和海路。特别是近代交通工具的引入,相对于传统人力船运和陆运,近代交通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从而加强了市镇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跨地区中远距离运输和市镇与沿海港口城市的人员交往及商品流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进而引发了部分市镇的兴衰。虽然近代时期新式交通并未普遍地运用于货运,但或多或少,都对传统的江南市镇格局产生了影响。如绍兴所产的珠茶原本以平水镇为集散中心,杭甬铁路曹甬段开通后,上虞百官镇取代了平水镇的地位,“凡平茶之输出,均汇于百官,而转由宁波出口”。⑧

(四)战争的严重影响。

近代江南市镇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两段长时间的战争时期,一段是太平天国战争,还有一段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8年。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最终失败,天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战火席卷了江南绝大部分地区,江宁、镇江、常州、苏州、湖州、杭州、嘉兴等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成为太平军的主战场,虽然战争对于减轻江南地区的人口压力、促进地区间人口流动等有一定的客观作用,但不能否认,战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大批市镇被毁,人口锐减。许多市镇因此而一蹶不振。例如者浙北地区的长安米市,由于破坏严重,转移到了海宁峡石镇,长安镇也因此衰落。战后,清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竭力推广蚕桑生产,江南的蚕桑区域迅速扩大,蚕桑市镇得到很大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南地区再次卷入大规模战乱,在日军的占领下,市镇普遍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经济陷于破产,市镇工商业奄奄一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除去个别地区由于特殊机遇有跳跃性发展之外,在总体上,江南市镇经济从未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⑨。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之后,江南传统市镇经济在近代工业和国际市场的冲击之下,进行了明显的转型。有的转换产业重心,比如从棉纺织业转换为编织业,有的从传统手工业升级成为具有近代工商业形态的工厂,有的从加工业地转变为原料生产地,有的市镇继续发展,有的市镇从此没落。江南地区的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市镇分化严重,呈现明显的二元化结构。

参考文献

[1]陈国灿,奚建华:浙江古代城镇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

[2]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3]徐新吾:江南土布史[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

[4]何一民: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

[5]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6]光绪嘉定县志[Z],光绪八年刻本,卷八。

[7]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J],浙江学刊,2004(5)。

[8]安涛:论近代江南市镇衰落的原因[J],历史教学,2007(7)。

[9]安涛:边缘化—江南棉布业市镇的近代际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

[10]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8(6)。

[11]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手工业的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4)。

东盟国家成为中国陶瓷新市场 篇6

2013年以来, 韩国、阿根廷、秘鲁、巴西等多个地方相继发起对陶瓷的反倾销, 这使佛山陶瓷的出口市场遭到沉重的打击。

据了解, 由于东盟靠近中国且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已成为佛山陶瓷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之一。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 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资源和人力资源, 并且成本较为廉价, 对佛山陶瓷来说, 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据了解, 从2010年1月1日起, 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 超过90%的产品为零关税。东盟四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 将在2015年实现90%零关税的目标。

阜新市畜牧产业亮点纷呈 篇7

阜新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鸡屠宰、孵化、饲料生产、商品养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现有总资产7.8亿元, 下设屠宰厂、饲料厂、种禽场、养殖服务公司和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农业订单商业合作模式, 实现肉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屠宰厂年屠宰肉鸡能力为3000万只;饲料厂年生产能力30万吨;种禽场存栏20万套种鸡, 年供雏能力1800万只。2012年公司实际完成肉鸡屠宰1461万只, 加工饲料9.6万吨, 产值实现8.8亿元。

“辉山乳业”成拉动农民致富快车

2012年,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投巨资, 在四合城乡三官、刘家等3个村建设奶牛养殖场, 其中三官村建设速度最快, 20栋牛舍全部建完, 并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育成牛3000头。为解决奶牛饲料问题, 牛场在三官村落实青贮种植面积5000亩, 每亩地由养殖场为种植户无偿提供5斤青贮专用种子。到8月中下旬, 农民开始收割, 企业收购入库, 一等全株碎贮每吨405元, 一等全株带穗长秆每吨370元。1亩地按1万公斤算, 亩收入达到4000元, 仅此一项亩增收500元以上, 5000亩青贮玉米总增收达到250万元。现在已有150名当地农民围绕养殖场从事饲养、饲料加工、运输等项工作。随着另外两个养殖场的陆续建成, 围绕养殖场工作的农民会更多, 企业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拉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龙头企业带动15万农户养殖致富

2012年, 阜新市畜牧业一、二产业产值实现240亿元、增加值76亿元。全市畜牧加工企业达46家, 带动畜牧基地15万农户从事养殖业。目前,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畜牧业规模企业达到14个, 在建的阜新伊利、彰武辉山、雨润集团等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达29.5亿元。同时, 阜新市加强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域内外资金建设养殖小区。2012年阜新市新建和改造各类养殖小区339个, 全市养殖小区总数已达2872个, 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75%。目前阜新主要畜禽品种生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人均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位居全省第一位;人均肉羊饲养量、出栏量均为全省第一;奶牛饲养总量全省第二。

阜新原种猪场成为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场始建于1997年, 坐落于阜新县红帽子乡境内。总占地面积2000亩、猪舍面积3.6万平方米。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 设有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完备的资料档案室、诊断室、实验室。猪舍内装备了种猪测定系统和湿料自动饲喂系统等世界一流的专业设备。原种猪场是国家级重点养猪场、全国首批生猪核心育种场、省级重点种畜禽示范场、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辽宁省引智先进单位和阜新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存栏包括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等品种基础母猪2200头, 年生产能力可达4.4万头, 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原种猪场。该场多次承担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并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次。场里培育的“北星”牌原种猪已累计向社会推广15万头, 并销往东北三省, 辐射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南等地区。1998年, 河南“双汇”正是基于阜新原种猪场的良种优势和带动潜力, 打消疑虑, 签约落户阜新。随后“龙波”“雨润”等肉制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阜新。阜新市以阜新原种猪场为龙头, 带动20个重点种猪场, 建立起原种场、扩繁场、二元母猪场、商品场四级层次分明的塔形种猪繁育体系, 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得到提高, 现在全市存栏纯种基础母猪1.1万头, 年可供应种猪22万头以上, 种猪产业初具规模, 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种猪繁育基地。

满堂红乡农民走上致富路

彰武县满堂红乡过去农民主要靠传统农业“土里刨食”, 散养的畜禽只能填补家用, 农民的生计要看“老天”脸色。2004年2月, 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 沈阳“辉武乳业”入驻满堂红。“辉武乳业”当年投入1.26亿元, 建起中心养殖场, 购置优良奶牛3300头。在此后的3年间又相继投巨资建成4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奶牛饲养量达到1.3万头。大连“三和牧业”、通辽“仔新牧业”和本乡“十家子养牛场”紧随其后在满堂红乡投资建厂, 并于2010年底前全部投产运营, 全乡奶牛饲养量再增2000头。在2010年国庆节前夕, 投资50亿元的“辉山集群”项目落户彰武后, 饲料加工项目率先在满堂红乡开工建设。到目前, 满堂红乡奶牛饲养量超过1.5万头, 并保持着年产鲜奶3.56万吨能力, 全乡奶牛产业走上产业化道路。

满堂红乡奶牛产业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农民给养殖场打工, 一年下来, 收入都在两三万元。农民在养殖场里打工环境宽松, 早、午、晚喂3遍牛, 挤完奶后, 余下时间就可以回家莳弄地, 打工、种地两不耽误。二是由这些养殖场提供种子, 全乡种植订单青贮近2万亩。农民通过种植青玉米又增加了不少收入。2012年全乡3160户实现了“一户一名产业工人”的目标, 改写了“土里刨食”的历史, 拓开了农民增收致富新路。

利用秸秆资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阜新市现有耕地面积5 6 4万亩, 正常年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15亿公斤左右, 年产玉米秸、豆秸等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以上。2011年开始, 阜新市实施秸秆饲料开发工程, 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饲喂技术, 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在发展模式上, 饲养小区和规模饲养场以建大型青贮壕为主, 建永久性青贮窖为辅;规模以下散养户以建永久性青贮窖为主, 建临时简易青贮窖为辅, 同时充分利用原有贮壕贮窖。2012年, 全年秸秆利用量达到14.5亿公斤, 综合利用率达52%,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实施秸秆饲料开发工程, 把秸秆转化成饲料, 增加草食家畜的饲草饲料来源, 有效解决草食家畜特别是奶牛、肉牛两大基地饲料不足问题。同时对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 提升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 减少草场林地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此外, 秸秆过腹还田产生的大量有机肥, 还具有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作用, 从而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阜新县奶业健康发展

阜新县自2003年从新西兰引进3000头优质奶牛开始, 通过科学引导和政策扶持, 举全县之力, 内繁外引, 奶业得以健康发展。截止到2012年, 全县奶牛存栏量已达8.1万头, 鲜奶年产量达22.4万吨。发展奶牛重点乡镇15个, 建成标准化奶牛小区、牧场122个, 每个奶牛小区、牧场奶牛存栏在300头以上, 最大的奶牛牧场存栏奶牛近万头。2012年, 新增奶牛3万头, 新建标准化奶牛小区、牧场62个, 全县饲养1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户达1300户。由阜新伊利集团投资5.6亿元建设日处理鲜奶800吨的乳品加工厂, 已于2012年末试生产, 奶产业已进入快速持续发展时期。

苇子沟乡养鸭增收致富

苇子沟蒙古族乡2010年引进阜新和盛食品有限公肉鸭屠宰加工项目, 形成肉鸭养殖、屠宰及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填补了阜新地区肉鸭产业空白。目前已建成养鸭小区13处, 一个饲养周期可养肉鸭150万只, 每年7批, 可增加农民收入2500万元。在阜新市和盛公司引导下, 有200多人已经进入该企业务工。有200户农户从事肉鸭养殖, 这些养殖户使700多人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现在, 农闲时节变农忙, 农民将“猫冬”的传统彻底抛弃, 每一天都在生产, 每一天都在创造效益。

五峰镇发展循环农业

彰武县五峰镇2008~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 先后引进辽宁金禾粮食贸易公司的玉米保鲜项目和辽宁福元食品有限公司的肉牛屠宰加工项目。辽宁金禾粮食贸易公司玉米保鲜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年产保鲜玉米20000吨;辽宁福元食品有限公司的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总投资9633万元, 年屠宰、分割肉牛10万头。在两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动下, 农民种植甜玉米为保鲜玉米加工提供原料, 副产物秸秆作为青贮饲料, 降低养牛成本, 促进肉牛饲养业的发展, 进而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牛源。养牛副产品牛粪生产沼气, 增加农村能源, 副产品沼气渣生产沼肥, 用于甜玉米种植, 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 实现清洁化生产和循环发展, 不仅使农民增收, 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大巴镇成中国养驴第一镇

大巴镇是中国养驴第一镇和全国优质品种肉驴集散地。目前, 全镇肉驴饲养量达到3万头, 其中年饲养肉驴5头以上养殖户1600户、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350户、30头以上专业饲养场5处, 有养驴专业村5个、养驴一条街14个、阜新关山驴繁育改良示范基地一处, 以及以“来两盅”大型驴肉专营连锁店为龙头的驴肉馆、驴肉饭店15家。截至目前, 已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种公驴3000多头, 提供优质基础母驴2万多头, 提供肉食驴超过10万头。自行培育的阜新大兴肉业年屠宰肉驴3万头。

河西村生态养猪户均年收入13万元

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 2002年建起一座占地面积400亩、猪舍117栋的生态养猪园。起初园区内日产300吨猪粪水, 日复一日地排放到水塘里, 环境污染严重。2006年春, 河西村多方筹资500万元, 采用新的环保技术, 建立“潜流式人工湿地”, 治理养殖废水带来的严重污染。经过两年多建设, 我省第一块主要治理养殖污染的“人工湿地”终于在这里建成。湿地占地3.3万平方米, 每天能处理2000吨粪水和生活污水。河西村还成立园区物业公司, 实行统一生态猪饲养标准, 统一推荐饲料、苗种及防疫和药品等, 统一收购、销售养殖户的产品, 统一申报品牌, 统一开展养殖户的其他系列服务, 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2012年, 该村生态养猪园共出栏生猪4万多头, 纯收入1300多万元, 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13万元。

七家子村致富发“羊财”

近年来, 阜新县八家子镇七家子村利用山多沟多饲草多、农民有养殖习惯和渴望规模发展的优势, 把“羊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积极引导农民重繁育、重扩群、重发展, 使全村羊的存栏、出栏量逐年上升。截至目前, 全村有养羊户240户, 占全村总户数的63%。2012年, 全村肉羊养殖量9800只, 出栏5700只, 其中养羊60只以上的有27户。仅此一项, 全村养羊纯收入就达到80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40元,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7.2%。

黄牛育肥富了赵家村

彰武县兴隆山乡赵家村是养牛专业村和示范村, 全村551户中有170户从事黄牛养殖, 其中饲养量在80头以上的就达50余户。2012年饲养量达到6982头, 累计出栏3028头。牛“经济”效益凸显, 到去年末仅养牛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3400元。

众兴养猪专业合作社成全国示范社

上一篇:运算结构论文下一篇:河南科技学院